CN106555250B - 长碳链聚酰胺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长碳链聚酰胺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55250B
CN106555250B CN201610848463.2A CN201610848463A CN106555250B CN 106555250 B CN106555250 B CN 106555250B CN 201610848463 A CN201610848463 A CN 201610848463A CN 106555250 B CN106555250 B CN 1065552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chain
long carbon
chain polyamide
acid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4846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55250A (zh
Inventor
郑毅
秦兵兵
冯淑芹
刘修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thay Wusu Biomaterial Co ltd
Cathay R&D Center Co Ltd
CIBT America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thay R&D Center Co Ltd
Cathay Industrial Biotech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thay R&D Center Co Ltd, Cathay Industrial Biotech Ltd filed Critical Cathay R&D Cen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5552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552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552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552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6/0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6/88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mixtures of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as major constituent with other polymers or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D01F6/9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mixtures of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as major constituent with other polymers or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of polyam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9/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9/02Polyamides derived from amino-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 C08G69/26Polyamides derived from amino-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derived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10/00Physical treatment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during manufacture, i.e. during a continuous production process before the filaments have been collected
    • D01D10/02Heat treatment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10/00Physical treatment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during manufacture, i.e. during a continuous production process before the filaments have been collected
    • D01D10/04Supporting filaments or the like during their treatment
    • D01D10/0436Supporting filaments or the like during their treatment while in continuous movement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5/00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 D01D5/06Wet spinning method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5/00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 D01D5/08Melt spinning method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 D01F1/02Addition of substances to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o the melt
    • D01F1/10Other agents for modifying propert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yamides (AREA)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长碳链聚酰胺纤维及其制备方法,长碳链聚酰胺纤维至少以长碳链聚酰胺树脂为生产原料,长碳链聚酰胺树脂的生产原料包括1,5‐戊二胺和二元酸,长碳链聚酰胺纤维在‐40℃下初始模量为20‐60cN/dtex;其制备方法包括:将长碳链聚酰胺树脂的切片或熔体导入纺丝箱中,经喷丝板喷出形成熔体细流,熔体细流经吹风凝固成为丝条,对丝条上油、牵伸和后加工,得到长碳链聚酰胺纤维,纺丝速度为800‐6000m/min,后继导丝辊的温度小于200℃;本发明所得长碳链聚酰胺纤维制备方法简单、成本较低,不仅耐低温,还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长碳链聚酰胺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改性聚酰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改性聚酰胺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酰胺纤维(又称尼龙纤维)是世界上最早投入工业化生产的合成纤维之一,产量在合成纤维中居第二位。尼龙低旦丝(200~700dtex)具有断裂强度高、耐磨、耐疲劳、耐冲击、尺寸稳定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军工产品、橡胶骨架材料、安全气囊丝及绳、网、索类、篷布、工业滤布等领域;同时因其手感柔软、质感轻盈、悬垂性好、透气吸湿、弹性好、易于加工等良好的服用性,在高档缝纫线用丝、T恤衫用丝、雨伞面料、运动纺织品等领域拥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但由于占聚酰胺纤维市场份额90%以上的PA6和PA66(短碳链聚酰胺)具有低温脆化,手感不佳等缺点,在一些低温及特殊环境下无法使用。而传统的长碳链聚酰胺如尼龙610、尼龙612相对于短碳链聚酰胺而言耐低温性有一定改善,但由于单体碳链变长,使得原本染色性就较差的偶数碳链单体的双尼龙,染色性能变的更差,造成染色成本增加,环境污染严重。
此外,目前的聚酰胺产品基本上都是以石油的衍生物作为原料制得,例如市场占有量最大的尼龙6和尼龙66,它们的原料己内酰胺和己二酸是通过苯类同系物经过加氢再氧化等一系列反应制得,己二胺是通过丁二烯或丙烯腈先合成己二腈再通过催化加氢方法制备,整个合成工艺复杂,且存在一定污染。
长期以来,人们期待着使用通过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来生长的可再生植物资源作为起始材料,来制备与现有品种尼龙性能相当的绿色尼龙,解决对非再生能源的依赖,建造循环型社会。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通过赖氨酸脱羧得到的1,5‐戊二胺作为原料制得的聚酰胺,尤其是聚酰胺5X(PA5X),其作为植物来源的聚合物令人非常期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耐低温性的长碳链聚酰胺纤维。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长碳链聚酰胺纤维的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长碳链聚酰胺纤维,至少以长碳链聚酰胺树脂为生产原料,长碳链聚酰胺树脂的质量占长碳链聚酰胺纤维的生产原料总质量的80%以上。
长碳链聚酰胺树脂的生产原料包括1,5‐戊二胺和二元酸,还可以包括添加剂,添加剂的质量占长碳链聚酰胺树脂的生产原料总质量的40%以下。
其中,长碳链聚酰胺纤维为长丝或短纤;其在‐40℃下初始模量为10‐100cN/dtex,优选为20‐70cN/dtex,更优选为30‐55cN/dtex;其强度为1‐12cN/dtex,优选为2‐10cN/dtex。
长碳链聚酰胺树脂的端氨基含量为10‐100mol/ton,优选为20‐60mol/ton;其粘数为120‐300mL/g,优选为130‐220mL/g。
二元酸为脂肪族长碳链二元酸,戊二胺和/或脂肪族长碳链二元酸由生物法制备而成。这里所说的由生物法制备包括采用生物基原料经生物转化方法(如发酵法、酶转化法)来生产产物(例如戊二胺、长链二元酸等);或采用石油基原料经生物转化方法生产产物(例如长链二元酸);或采用生物基原料经化学方法生产产物(例如癸二酸等)。或者,戊二胺和/或脂肪族长碳链二元酸含有符合ASTM D6866标准的可再生来源的有机碳。
脂肪族长碳链二元酸优选为癸二酸、十一碳二元酸、十二碳二元酸、十三碳二元酸、十四碳二元酸、十五碳二元酸、十六碳二元酸、十七碳二元酸、十八碳二元酸和△9‐1,18‐十八烯二元酸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更优选为癸二酸或十二碳二元酸。
一种纤维,含有质量分数为80%以上的长碳链聚酰胺树脂及质量分数为20%以下的加工助剂。该长碳链聚酰胺树脂为上述的长碳链聚酰胺树脂。
一种织物,含有质量分数为50%以上的纤维,该纤维为上述的纤维。
一种制备上述的长碳链聚酰胺纤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至少以戊二胺和二元酸为生产原料通过熔融法或溶液热缩聚法制成长碳链聚酰胺树脂;
(2)将长碳链聚酰胺树脂的切片或熔体经螺杆、计量泵以及纺丝箱,从喷丝板喷出形成熔体细流;
(3)将熔体细流经冷却凝固成为丝条;
(4)对丝条集束上油、牵伸和后加工,得到长碳链聚酰胺纤维。
其中,长碳链聚酰胺纤维的纺丝速度为800‐6000m/min,优选为1000‐5000m/min;
纺丝箱的温度为210‐290℃,优选为230‐280℃;第一导丝辊的速度为600‐4800m/min;第一导丝辊的温度为10‐60℃,优选为20‐50℃;除第一导丝辊外的其它后继导丝辊的温度不超过200℃,优选为不超过180℃。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对由1,5‐戊二胺与脂肪族长碳链二元酸聚合后得到的长碳链聚酰胺树脂进行纺丝得到了长碳链聚酰胺纤维。
首先,本发明通过对纺丝工艺的控制(主要是纺丝速度和其他后继导丝辊的温度)获得了性能最优的长碳链聚酰胺纤维。随着温度的降低,其表征柔软度指标的初始模量变化较小,克服了短碳链尼龙低温硬化的缺点,对于开发耐低温面料非常有帮助。
其次,本发明的长碳链聚酰胺纤维的生产原料来源于可再生的植物,整体上属于环保材料,缓解了对非再生能源的依赖,有利于建造循环型社会。
最后,本发明的长碳链聚酰胺纤维具有优良的抗拉强度,可以进一步用于制成纱线、梭织布、针织布或无纺布等纺织材料,能够应用于衣料服装、产业、装饰地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长碳链聚酰胺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含有该长碳链聚酰胺纤维的纤维以及含有该纤维的织物。
<长碳链聚酰胺纤维>
本发明的长碳链聚酰胺纤维为长碳链聚酰胺5X纤维(X≥10),其比传统的聚酰胺纤维更耐低温、更易染色,在某些气温极端的地区,如在‐40摄氏度以下的温度依然能保持纤维柔软的特性及使用性能。
长碳链聚酰胺纤维的生产原料包括长碳链聚酰胺树脂(至少以戊二胺和脂肪族长碳链二元酸为生产原料制成)。然而,根据具体的需要,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基础上,长碳链聚酰胺纤维的生产原料还可以包括其他组成聚合物和/或助剂。但是需要保证长碳链聚酰胺树脂的质量占长碳链聚酰胺纤维的生产原料总质量的80%以上。
[长碳链聚酰胺树脂]
长碳链聚酰胺树脂至少以戊二胺和二元酸为生产原料通过熔融法或溶液热缩聚法制成,如有需要可以配合固相聚合增粘。制备过程中根据性能需要可调整各种参数,例如:聚酰胺盐水溶液的浓度和PH值、聚合温度、聚合压力、聚合真空度等。另外,为了改善长碳链聚酰胺树脂的性能,还可以根据具体需要添加各种添加剂,但应保证添加剂的质量与长碳链聚酰胺树脂的生产原料总质量的百分比不超过40%。
[戊二胺]
本申请的戊二胺(即1,5‐戊二胺或称尸胺、五亚甲基二胺)可以由生物法制备而成,也可以由化学法制备而成,并且可以含有符合ASTM D6866标准的可再生来源的有机碳。本领域技术人员均知,将赖氨酸或赖氨酸盐在赖氨酸脱羧酶(如EC 4.1.1.18)的作用下,脱去两端的羧基后,可生成戊二胺。例如“L‐赖氨酸脱羧酶性质及应用研究”(蒋丽丽,南京大学,硕士论文)中公开了具体的生物法制备戊二胺的方法。又如“微生物转化L‐赖氨酸为尸胺的研究”(朱婧,天津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9.3)中也公开了具体的生物法制备戊二胺的方法。
[脂肪族长碳链二元酸]
二元酸为脂肪族长碳链二元酸。脂肪族长碳链二元酸也可以由生物法或化学法制备而成,并且也可以含有符合ASTM D6866标准的可再生来源的有机碳。只要保证戊二胺和脂肪族长碳链二元酸中的至少一种是生物基产品即可。
脂肪族长碳链二元酸可以为癸二酸、十一碳二元酸、十二碳二元酸、十三碳二元酸、十四碳二元酸、十五碳二元酸、十六碳二元酸、十七碳二元酸、十八碳二元酸和△9‐1,18‐十八烯二元酸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优选为癸二酸或十二碳二元酸。
[添加剂]
添加剂可以为抗氧剂、耐热稳定剂、耐候剂、颜料、光泽增强剂、染料、晶体成核剂、消光剂、增塑剂、抗静电剂、阻燃剂、金属及金属盐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其中,耐热稳定剂包括但不限于基于受阻酚的化合物、基于氢醌的化合物、基于噻唑的化合物、基于磷的化合物(如苯基膦酸),基于咪唑的化合物(如2‐巯基苯并咪唑)及其取代产物、卤化铜和碘化合物等。
耐候剂包括但不限于间苯二酚、水杨酸盐、苯并三唑、二苯甲酮和受阻胺等。
颜料包括但不限于硫化镉、酞菁和炭黑等。
光泽增强剂包括但不限于氧化钛和碳酸钙等。
染料包括但不限于尼格黑和苯胺黑等。
晶体成核剂包括但不限于滑石、二氧化硅、高岭土和粘土等。
增塑剂包括但不限于对氧苯甲酸辛酯和N‐丁基苯磺酰胺等。
抗静电剂包括但不限于烷基硫酸盐型阴离子型抗氧化剂、季铵盐型阳离子型抗静电剂、非离子型抗静电剂(如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和基于甜菜碱的两性抗静电剂等。
阻燃剂包括但不限于三聚氰胺氰脲酸酯、氢氧化物(如氢氧化镁或氢氧化铝)、多磷酸铵、溴化聚苯乙烯、溴化聚苯醚、溴化聚碳酸酯、溴化环氧树脂、由任何基于溴的阻燃剂与三氧化二锑构成的组合等。
该长碳链聚酰胺树脂的性质如下:
(1)粘数
本发明的长碳链聚酰胺树脂具有在96%硫酸中120‐300mL/g的粘数,优选为在96%硫酸中130‐220mL/g的粘数。粘数作为分子量的指标,其越高代表聚合物的分子量越高,分子量越高则聚酰胺纤维的强度就越高。这是因为如果分子量较高,则每单位存在的分子链末端的量越小,则可能为纤维的缺陷越少。同时,由于分子链较长,各分子链与更多分子链发生相互作用(如物理缠结、氢键、范德华力等),以均匀转移纺丝应力和拉伸应力,因此分子链在制造纤维的过程中均匀取向。另一方面,在硫酸中的粘数优选保持在适当范围,因为在适当纺丝温度下的熔体纺丝可能抑制该聚合物在纺丝机中的热分解,以确保优秀的成纱性和抑制纤维着色。保持在适当范围内的粘数也是优选的,因为由于热分解抑制,可保持低的分子量分布(Mw/Mn),故粘数更优选为130‐220mL/g。
(2)端氨基含量
本发明的长碳链聚酰胺树脂的端氨基含量可以为10‐100mol/ton,优选为20‐60mol/ton。原因如下:因为高含量的端氨基有利于聚酰胺纤维染色性能的提高,但过高含量的端氨基在高温下又容易发生副反应,因此端氨基的含量优选为20‐60mol/ton。
[其它组成聚合物]
其它组成聚合物为除1,5‐戊二胺和脂肪族长碳链二元酸外的其它化合物。
(1)其它组成聚合物可以含有衍生自下列组分的结构单元:脂肪族羧酸(如草酸、丙二酸、琥珀酸、戊二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等)、脂环族二羧酸(如环己二羧酸等)或芳香族二羧酸(如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萘二甲酸、二苯基二羧酸、蒽二羧酸、菲二羧酸、二苯基醚二羧酸、二苯氧基乙烷二羧酸、二苯基乙烷二羧酸、1,4‐环己二羧酸、5‐钠磺基间苯二甲酸、5‐四丁基鏻间苯二甲酸等)。
(2)其它组成聚合物可以含有衍生自下列组分的结构单元:脂肪族二胺(如乙二胺、1,3‐二氨基丙烷、1,4‐二氨基丁烷、1,6‐二氨基己烷、1,7‐二氨基庚烷、1,8‐二氨基辛烷、1,9‐二氨基壬烷、1,10‐二氨基癸烷、1,11‐二氨基十一烷、1,12‐二氨基十二烷、1,13‐二氨基十三烷、1,14‐二氨基十四烷、1,15‐二氨基十五烷、1,16‐二氨基十六烷、1,17‐二氨基十七烷、1,18‐二氨基十八烷、1,19‐二氨基十九烷、1,20‐二氨基二十烷或2‐甲基‐1,5‐戊二胺)、脂环族二胺(如环己二胺或双‐(4‐氨基己基)甲烷)或芳香族二胺(如苯二甲胺)。
(3)其它组成聚合物可以含有衍生自下列组分的结构单元:芳香族、脂肪族或脂环族二醇化合物(如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戊二醇、己二醇、1,4‐环己二甲醇、新戊二醇、氢醌、间苯二酚、二羟基联苯、萘二醇、蒽二醇、菲二醇、2,2‐双(4‐羟基苯基)丙烷、4,4’‐二羟基二苯基醚或双酚S)。
(4)其它组成聚合物可以含有衍生自下列组分的结构单元:具有羟基和羧酸的芳香族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或脂环族羟基羧酸化合物。其中,脂环族羟基羧酸包括但不限于乳酸、3‐羟基丙酸酯、3‐羟基丁酸酯、3‐羟基丁酸酯‐戊酸酯、羟基苯甲酸、羟基萘羧酸、羟基蒽羧酸、羟基菲羧酸、(羟基苯基)乙烯基羧酸。
(5)其它组成聚合物可以含有衍生自下列组分的结构单元:氨基酸(如6‐氨基己酸、11‐氨基十一烷酸、12‐氨基十二烷酸或对氨基甲基苯甲酸)或内酰胺(如ε‐己内酰胺或ε‐十二内酰胺)。
(6)其它组成聚合物可以为能够与1,5‐戊二胺和脂肪族长碳链二元酸共聚的共聚单体。该共聚单体包括但不限于氨基酸、内酰胺、芳香族二羧酸、脂肪族二羧酸、脂环族二羧酸、芳香族二醇、脂肪族二醇、脂环族二醇、芳香族二胺、脂肪族二胺、脂环族二胺、芳香族羟基羧酸、脂肪族羟基羧酸、脂环族羟基羧酸,以及上述共聚单体各自的衍生物。其中,上述共聚单体各自的衍生物包括上述任意两种共聚单体反应的生成物,例如,一分子某二胺的一个氨基与一分子某二羧酸的一个羧基反应成盐的产物。
本发明的长碳链聚酰胺纤维的各种特性如下:
(1)长度
长碳链聚酰胺5X纤维可以为长丝或短纤。长丝包括未牵丝(UDY)、预牵丝(POY)、全牵丝(FDY)和膨化丝(BCF)等。
(2)初始模量
长碳链聚酰胺纤维在‐40℃下初始模量为10‐100cN/dtex,优选为20‐70cN/dtex,更优选为30‐55cN/dtex。低的初始模量带来柔软的手感,材料特性限制初始模量需要大于一定值。
(3)强度
长碳链聚酰胺纤维的强度为1‐12cN/dtex,优选为2‐10cN/dtex。若强度过低,在织造过程中易出现绒毛,成品易破损,强度过高,纺丝时可纺性差,易出现断丝现象,根据使用领域的不同,通过聚合和纺丝工艺调节,长碳链聚酰胺丝更优选强度范围为2‐10cN/dtex。
本发明的长碳链聚酰胺纤维单丝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是各种形式,如圆形、Y型、多叶形、多边形、平坦形式、中空形式和正方十字形式,但为了稳定地获得具有更高强度和更低透气性的织造织物,优选为圆形或平坦形式,最优选为圆形。各根纤维的横截面形式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但优选为相同。
在不损害本发明的预期效果的前提上,本发明的长碳链聚酰胺纤维可以使用复合纤维(单芯、多芯、或部分暴露芯)或双金属复合纤维,或也可以使用与另一聚合物合金的合金纤维。关于具有较高强度的细丝,优选仅含长碳链聚酰胺5X组分的纤维。例如,可以列举聚酯(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乳酸等)、聚酰胺(聚酰胺m,如聚酰胺6,各重复单元中的碳原子数m为4至12,或者聚酰胺mn,如聚酰胺66,各重复单元中的碳原子数m为4至12,碳原子数n为4至12等)、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丙烯、聚乙烯、聚甲醛、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二醇等。可以按适当选择均聚物、共聚物(包含下文列举的组分作为共聚单体的上述聚合物)等。
此外,本发明的长碳链聚酰胺纤维单丝也可以与其它纤维混合、纺丝或绞合。其它纤维的实例包括天然纤维(如棉、麻、毛和丝)、再生纤维(如人造丝和铜铵人造丝)、半合成纤维(如乙酸酯)与含有均聚物和共聚物(包含下文列举的组分作为共聚单体的上述聚合物)形式的聚酰胺(聚酰胺m,如聚酰胺6,各重复单元中的碳原子数m为4至12,或聚酰胺mn,如聚酰胺66,各重复单元中的碳原子数m为4至12,碳原子数n为4至12等)、聚酯(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乳酸等)、聚丙烯腈、聚丙烯、聚氯乙烯等的合成纤维。
<长碳链聚酰胺纤维的制备方法>
长碳链聚酰胺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至少以戊二胺和二元酸为生产原料通过熔融法或溶液热缩聚法制成长碳链聚酰胺树脂;
(2)将长碳链聚酰胺树脂的切片(切片经单螺杆挤出机熔融)或熔体经螺杆、计量泵和纺丝箱,从喷丝板喷出形成熔体细流;
(3)将熔体细流经吹风凝固成为丝条;
(4)对丝条集束上油、牵伸和后加工,得到长碳链聚酰胺纤维。
其中,在步骤(2)中,用于生成纺丝的纺丝箱体的温度为210‐290℃,优选为230‐280℃。可以根据构成要制造的细丝的单纤维的截面形状选择喷丝板上喷丝头的孔的形状。但是,如果要以本发明的优选模式中的具有圆形截面形状的单纤维形式均匀排出该聚合物,则优选0.1至0.5毫米的孔径和0.1至5毫米的孔长度。
在步骤(3)中,通常通过使用冷水的固化法或使用冷却空气的固化法冷却纺成纤维,但为了抑制吸湿,优选使用冷却空气固化。作为冷却空气,更优选以0.3至1米/秒的速度使用具有15℃‐30℃的温度和20%‐90%的相对湿度的空气进行冷却。此外,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将温度控制在±3℃内和将湿度控制在±5%内。生成冷却空气的装置可以是单流型或环型,但考虑到单纤维之间的均匀冷却,环型是优选的。
本发明中第一导丝辊温度可以为10‐60℃,优选为20‐50℃,后续导丝辊最高温度不超过200℃,优选低于180℃,以保证较优的定性效果和力学性能。本发明的长碳链聚酰胺纤维的结晶度与纺丝速度、拉伸倍数和其它后继导丝辊的温度有关。
第一导丝辊卷取速度优选为600‐4800米/分钟。根据强度要求和丝的种类要求,纺丝速度范围优选为800‐6000米/分钟,更优选为1000‐5000米/分钟。因为这样可以充分提高纺纱张力以降低纺成纤维的摇摆。另一方面,该纺丝速度优选保持在适当范围内,因为这样可以进行高比率拉伸以提供高强度细丝。同时,第一导丝辊卷取速度快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但对熔体要求较高。卷绕速度优选1000‐5000米/分钟。
<纤维>
一种纤维,其含有质量分数为80%以上的长碳链聚酰胺树脂和质量分数为20%以下的加工助剂。长碳链聚酰胺树脂的分子量分布为1.2-3;或者,长碳链聚酰胺树脂的端氨基含量为10‐100mol/ton;或者,长碳链聚酰胺树脂的粘数为120‐300mL/g;优选地,长碳链聚酰胺树脂的分子量分布为1.2‐2.6;或者,长碳链聚酰胺树脂的端氨基含量为20‐60mol/ton;或者,长碳链聚酰胺树脂的粘数为130‐220mL/g;更优选地,长碳链聚酰胺树脂的分子量分布为1.2‐2.4。
<织物>
一种织物,其含有质量分数为50%以上的纤维,该纤维为上面提及的纤维。
因为本发明的长碳链聚酰胺5X纤维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质不仅耐低温,而且还可以实现低温染色,故能用作各种纤维结构。这些纤维结构包括但不限于织物(如织造织物、针织物、非织造织物、起绒织物等)、绳(如浸胶帘线、绳索、带、渔网、编织带等),并广泛适用于低温环境下的工业用途和服装用途,如包、帐篷、室外衣物、运动衣物和防寒服等。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比较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下述实施例采用了以下表征方法对长碳链聚酰胺树脂和长碳链聚酰胺纤维进行了性能表征:
(1)粘数
通过乌氏粘度计浓硫酸法:准确称量干燥后的聚酰胺样品(如PA66)0.25±0.0002g,加入50mL浓硫酸(96%)溶解,在25℃恒温水浴槽中测量并记录浓硫酸流经时间t0和聚酰胺样品(如PA66)溶液流经时间t。
粘数计算公式:粘数VN=(t/t0‐1)/C;
t—溶液流经时间;
t0—溶剂流经时间;
C—聚合物的浓度(g/mL)。
(2)端氨基
将1g尼龙切片于30℃下在摇振下溶解到50毫升苯酚/乙醇混合溶液(苯酚/乙醇=80/20)中,并用0.02mol/L盐酸中和滴定该溶液。确定所用的0.02mol/L盐酸的量。空白用0.02mol/L盐酸滴定上述苯酚/乙醇混合溶剂,并确定0.02mol/L盐酸的量。由量之间的差值,获得每1吨尼龙样品中的端氨基含量。
(3)强度
按GB/T14344‐2008方法测定。
(4)伸长率
按GB/T14344‐2008方法测定。
(5)初始模量
根据GB/T14344‐2008方法测定。拉伸伸长为1%的应力的100倍。不同温度下初始模量检测时,样品及检测环境需在指定温度下恒温。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聚酰胺510纤维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100升聚合釜(K/SY166‐2007型)用氮气置换空气,向反应釜中加入30kg纯水,然后加入10.06kg(98.5mol)戊二胺(包含符合ASTM D6866标准的可再生来源的有机碳),搅拌后,加入19.93kg(98.5mol)癸二酸,用少量戊二胺和癸二酸将pH值调节至7.7(盐溶液稀释至10%检测结果),再加入0.9g抗氧剂H10,制得尼龙盐水溶液。
(2)氮气环境下,油浴温度逐步升至280℃,待聚合釜内压力升至1.73Mpa,开始排气,待釜内温度达到265℃时,抽真空至‐0.06Mpa,保持该真空度20min,制得聚酰胺510。
(3)向聚合釜内充入氮气至压力0.4Mpa,开始熔融出料,并利用切粒机造粒。110℃干燥真空干燥24小时后塑封包装准备纺丝。切片检测结果示于表1。
(4‐1)制备未牵丝(UDY):
将上述干燥后的聚酰胺510切片20kg,连续喂入单螺杆挤压机中,经加热、挤压、熔融成PA510熔融物,单螺杆挤出机沿轴向分区控制,一区加热温度200℃、二区加热温度245℃、三区加热温度260℃,四区加热温度265℃,五区加热温度274℃,六区加热温度272℃,纺丝箱体温度270℃。再经熔体分配管到纺丝箱体中的纺丝计量泵精确计量,经等长管将聚酰胺510熔融物熔体均匀分配到纺丝组件中。圆形喷丝板的孔数为72孔,喷丝孔径为0.35mm。在纺丝组件中混合好的熔体从喷丝板中喷出,从纺丝组件底部的喷丝板高压喷出形成纤维丝,纤维丝在恒温恒湿的侧吹风的条件下冷却成型,侧吹风的风温21℃,风湿65%,风速0.3m/s。冷却成形的丝束经过纺丝甬道后,经上油装置集束上油,在卷绕机上卷绕成丝饼,制成聚酰胺510未拉伸丝。卷绕速度为800m/min。单丝纤度5.4dtex,强度1.37cN/dtex,伸长率127.4%。
(4‐2)制备预牵丝(POY):
将上述干燥后的聚酰胺510切片20kg,连续喂入单螺杆挤压机中,经加热、挤压、熔融成PA510熔融物,单螺杆挤出机沿轴向分区控制,一区加热温度200℃、二区加热温度245℃、三区加热温度260℃,四区加热温度265℃,五区加热温度274℃,六区加热温度272℃,纺丝箱体温度270℃。再经熔体分配管到纺丝箱体中的纺丝计量泵精确计量,经等长管将聚酰胺510熔融物熔体均匀分配到纺丝组件中。圆形喷丝板的孔数为72孔,喷丝孔径为0.25mm。在纺丝组件中混合好的熔体从喷丝板中喷出,从纺丝组件底部的喷丝板高压喷出形成纤维丝,纤维丝在恒温恒湿的侧吹风的条件下冷却成型,侧吹风的风温21℃,风湿75%,风速0.38m/s。冷却成形的丝束经过纺丝甬道后,经上油装置集束上油,所采用的纺丝速率为3200m/min,得到预牵伸丝。单丝纤度2.8dtex,强度3.67cN/dtex,伸长率42.1%。
(4‐3)制备短纤维:
将上述干燥后的聚酰胺510切片20kg,连续喂入单螺杆挤压机中,经加热、挤压、熔融成PA510熔融物,单螺杆挤出机沿轴向分区控制,一区加热温度200℃、二区加热温度245℃、三区加热温度260℃,四区加热温度265℃,五区加热温度274℃,六区加热温度272℃,纺丝箱体温度270℃。再经熔体分配管到纺丝箱体中的纺丝计量泵精确计量,经等长管将聚酰胺510熔融物熔体均匀分配到纺丝组件中。圆形喷丝板的孔数为500孔,喷丝孔径为0.4mm。在纺丝组件中混合好的熔体从喷丝板中喷出,从纺丝组件底部的喷丝板高压喷出形成纤维丝,纤维丝在恒温恒湿的侧吹风的条件下冷却成型,侧吹风的风温21℃,风湿85%,风速0.33m/s。冷却成形的丝束经过纺丝甬道后,经上油装置集束上油,在卷绕机上卷绕成丝饼,然后经集束、拉伸、卷曲、热定型后,切断成尼龙510短纤维。卷绕速度为800m/min。单丝纤度2.4dtex,强度3.33cN/dtex,伸长率45.2%。
(4‐4)制备全牵丝(FDY):
将上述干燥后的聚酰胺510切片20kg,连续喂入单螺杆挤压机中,经加热、挤压、熔融成PA510熔融物,单螺杆挤出机沿轴向分区控制,一区加热温度200℃、二区加热温度245℃、三区加热温度260℃,四区加热温度265℃,五区加热温度274℃,六区加热温度272℃,纺丝箱体温度270℃。再经熔体分配管到纺丝箱体中的纺丝计量泵精确计量,经等长管将尼龙510熔融物熔体均匀分配到纺丝组件中,计量泵供给量60g/min,其转数25r/min。圆形喷丝板的外径为70mm,喷丝孔数为48孔,喷丝孔径为0.25mm。在纺丝组件中混合好的熔体从喷丝板中喷出,从纺丝组件底部的喷丝板高压喷出形成纤维丝,纤维丝在恒温恒湿的侧吹风的条件下冷却成型,侧吹风的风温24℃,风湿78%,风速0.32m/s。冷却成形的丝束经过纺丝甬道后,经上油装置集束上油,第一导丝辊温度40℃,卷取速度为2700m/min,后续导丝辊最高温度设为144℃,经倍率为1.5的拉伸后,在卷绕机上卷绕成丝饼,制成尼龙510全拉伸丝。所采用的纺丝速率为4000m/min。该尼龙510全拉伸丝的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聚酰胺510纤维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100升聚合釜(K/SY166‐2007型)用氮气置换空气,向反应釜中加入20kg纯水,然后加入10.06kg(98.5mol)戊二胺(包含符合ASTM D6866标准的可再生来源的有机碳),搅拌后,加入19.93kg(98.5mol)癸二酸,用少量戊二胺和癸二酸将pH值调节至8.2(盐溶液稀释至10%检测结果),再加入9g抗氧剂H10,制得聚酰胺盐水溶液。
(2)氮气环境下,油浴温度逐步升至280℃,待聚合釜内压力升至1.73Mpa,开始排气,釜内温度达到245℃时,加入含90g TiO2的焦磷酸钠水溶液,待釜内温度达到270℃时,抽真空至‐0.08Mpa,保持该真空度20min,制得尼龙510。
(3)向聚合釜内充入氮气至压力0.6Mpa,开始熔融出料,并利用切粒机造粒。110℃干燥真空干燥24小时后塑封包装准备纺丝。切片检测结果示于表1。
(4)将上述干燥后的聚酰胺510切片20kg,连续喂入单螺杆挤压机中,经加热、挤压、熔融成PA510熔融物,单螺杆挤出机沿轴向分区控制,一区加热温度205℃、二区加热温度250℃、三区加热温度265℃、四区加热温度267℃、五区加热温度284℃、六区加热温度282℃,纺丝箱体温度280℃。再经熔体分配管到纺丝箱体中的纺丝计量泵精确计量,经等长管将聚酰胺510熔融物熔体均匀分配到纺丝组件中,计量泵供给量60g/min,其转数25r/min。圆形喷丝板的外径为70mm,喷丝孔数为48孔,喷丝孔径为0.25mm。在纺丝组件中混合好的熔体从喷丝板中喷出,从纺丝组件底部的喷丝板高压喷出形成纤维丝,纤维丝在恒温恒湿的侧吹风的条件下冷却成型,侧吹风的风温22℃,风湿80%,风速0.33m/s。冷却成形的丝束经过纺丝甬道后,经上油装置集束上油,第一导丝辊温度40℃,卷取速度为2900m/min,后续导丝辊最高温度设为151℃,经倍率为1.5的拉伸后,在卷绕机上卷绕成丝饼,制成聚酰胺510全拉伸丝。所采用的纺丝速率为4300m/min。该聚酰胺510全拉伸丝的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聚酰胺511纤维的制备方法如下:
第(1)至(3)步,除了调整实施例1中的二元酸为20.37kg(94.2mol)十一碳二元酸以及戊二胺加入量为9.63kg(94.2mol)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切片检测结果示于表1。
(4)将上述干燥后的聚酰胺511切片20kg,连续喂入单螺杆挤压机中,经加热、挤压、熔融成PA511熔融物,单螺杆挤出机沿轴向分区控制,一区加热温度200℃、二区加热温度240℃、三区加热温度255℃、四区加热温度262℃、五区加热温度270℃、六区加热温度267℃,纺丝箱体温度265℃。再经熔体分配管到纺丝箱体中的纺丝计量泵精确计量,经等长管将尼龙511熔融物熔体均匀分配到纺丝组件中,计量泵供给量60g/min,其转数25r/min。圆形喷丝板的外径为70mm,喷丝孔数为48孔,喷丝孔径为0.25mm。在纺丝组件中混合好的熔体从喷丝板中喷出,从纺丝组件底部的喷丝板高压喷出形成纤维丝,纤维丝在恒温恒湿的侧吹风的条件下冷却成型,侧吹风的风温22℃,风湿80%,风速0.34m/s。冷却成形的丝束经过纺丝甬道后,经上油装置集束上油,第一导丝辊温度37℃,卷取速度为2700m/min,后续导丝辊最高温度设为140℃,经倍率为1.5的拉伸后,在卷绕机上卷绕成丝饼,制成聚酰胺511全拉伸丝。所采用的纺丝速率为4000m/min。该聚酰胺511全拉伸丝的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聚酰胺512纤维的制备方法如下:
第(1)至(3)步,除了调整实施例1中的二元酸为20.78kg(90.2mol)十二碳二元酸以及戊二胺加入量为9.22kg(90.2mol)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切片检测结果示于表1。
(4)将上述干燥后的聚酰胺512切片20kg,连续喂入单螺杆挤压机中,经加热、挤压、熔融成PA512熔融物,单螺杆挤出机沿轴向分区控制,一区加热温度200℃、二区加热温度240℃、三区加热温度255℃,四区加热温度260℃,五区加热温度268℃,六区加热温度265℃,纺丝箱体温度262℃。再经熔体分配管到纺丝箱体中的纺丝计量泵精确计量,经等长管将尼龙512熔融物熔体均匀分配到纺丝组件中,计量泵供给量60g/min,其转数25r/min。圆形喷丝板的外径为70mm,喷丝孔数为48孔,喷丝孔径为0.25mm。在纺丝组件中混合好的熔体从喷丝板中喷出,从纺丝组件底部的喷丝板高压喷出形成纤维丝,纤维丝在恒温恒湿的侧吹风的条件下冷却成型,侧吹风的风温22℃,风湿80%,风速0.35m/s。冷却成形的丝束经过纺丝甬道后,经上油装置集束上油,第一导丝辊温度37℃,卷取速度为2700m/min,后续导丝辊最高温度设为138℃,经倍率为1.5的拉伸后,在卷绕机上卷绕成丝饼,制成聚酰胺512全拉伸丝。所采用的纺丝速率为4000m/min。该聚酰胺512全拉伸丝的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中聚酰胺513纤维的制备方法如下:
第(1)至(3)步,除了调整实施例1中的二元酸为21.15kg(86.6mol)十三碳二元酸以及戊二胺加入量为8.85kg(86.6mol)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切片检测结果示于表1。
(4)将上述干燥后的聚酰胺513切片20kg,连续喂入单螺杆挤压机中,经加热、挤压、熔融成聚酰胺513熔融物,单螺杆挤出机沿轴向分区控制,一区加热温度195℃、二区加热温度238℃、三区加热温度252℃,四区加热温度260℃,五区加热温度268℃,六区加热温度265℃,纺丝箱体温度262℃。再经熔体分配管到纺丝箱体中的纺丝计量泵精确计量,经等长管将聚酰胺513熔融物熔体均匀分配到纺丝组件中,计量泵供给量60g/min,其转数25r/min。圆形喷丝板的外径为70mm,喷丝孔数为48孔,喷丝孔径为0.25mm。在纺丝组件中混合好的熔体从喷丝板中喷出,从纺丝组件底部的喷丝板高压喷出形成纤维丝,纤维丝在恒温恒湿的侧吹风的条件下冷却成型,侧吹风的风温20℃,风湿82%,风速0.38m/s。冷却成形的丝束经过纺丝甬道后,经上油装置集束上油,第一导丝辊温度35℃,卷取速度为2700m/min,后续导丝辊最高温度设为135℃,经倍率为1.5的拉伸后,在卷绕机上卷绕成丝饼,制成聚酰胺513全拉伸丝。所采用的纺丝速率为4000m/min。该聚酰胺513全拉伸丝的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中聚酰胺514纤维的制备方法如下:
第(1)至(3)步,除了调整实施例1中的二元酸为21.50kg(83.2mol)十四碳二元酸以及戊二胺加入量为8.50kg(83.2mol)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切片检测结果示于表1。
(4)将上述干燥后的聚酰胺514切片20kg,连续喂入单螺杆挤压机中,经加热、挤压、熔融成聚酰胺514熔融物,单螺杆挤出机沿轴向分区控制,一区加热温度195℃、二区加热温度238℃、三区加热温度252℃、四区加热温度260℃、五区加热温度268℃、六区加热温度265℃,纺丝箱体温度262℃。再经熔体分配管到纺丝箱体中的纺丝计量泵精确计量,经等长管将聚酰胺514熔融物熔体均匀分配到纺丝组件中,计量泵供给量60g/min,其转数25r/min。圆形喷丝板的外径为70mm,喷丝孔数为48孔,喷丝孔径为0.25mm。在纺丝组件中混合好的熔体从喷丝板中喷出,从纺丝组件底部的喷丝板高压喷出形成纤维丝,纤维丝在恒温恒湿的侧吹风的条件下冷却成型,侧吹风的风温20℃,风湿82%,风速0.38m/s。冷却成形的丝束经过纺丝甬道后,经上油装置集束上油,第一导丝辊温度35℃,卷取速度为2700m/min,后续导丝辊最高温度设为132℃,经倍率为1.5的拉伸后,在卷绕机上卷绕成丝饼,制成聚酰胺514全拉伸丝。所采用的纺丝速率为4000m/min。该聚酰胺514全拉伸丝的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中聚酰胺516纤维的制备方法如下:
第(1)至(3)步,除了调整实施例1中的二元酸为22.11kg(77.2mol)十六碳二元酸以及戊二胺加入量为7.89kg(83.2mol)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切片检测结果示于表1。
(4)将上述干燥后的聚酰胺516切片20kg,连续喂入单螺杆挤压机中,经加热、挤压、熔融成PA516熔融物,单螺杆挤出机沿轴向分区控制,一区加热温度192℃、二区加热温度235℃、三区加热温度248℃,四区加热温度257℃,五区加热温度266℃,六区加热温度262℃,纺丝箱体温度260℃。再经熔体分配管到纺丝箱体中的纺丝计量泵精确计量,经等长管将尼龙516熔融物熔体均匀分配到纺丝组件中,计量泵供给量60g/min,其转数25r/min。圆形喷丝板的外径为70mm,喷丝孔数为48孔,喷丝孔径为0.25mm。在纺丝组件中混合好的熔体从喷丝板中喷出,从纺丝组件底部的喷丝板高压喷出形成纤维丝,纤维丝在恒温恒湿的侧吹风的条件下冷却成型,侧吹风的风温18℃,风湿85%,风速0.40m/s。冷却成形的丝束经过纺丝甬道后,经上油装置集束上油,第一导丝辊温度35℃,卷取速度为2700m/min,后续导丝辊最高温度设为128℃,经倍率为1.5的拉伸后,在卷绕机上卷绕成丝饼,制成聚酰胺516全拉伸丝。所采用的纺丝速率为4000m/min。该聚酰胺516全拉伸丝的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中聚酰胺518纤维的制备方法如下:
第(1)至(3)步,除了调整实施例1中的二元酸为22.64kg(72.0mol)十六碳二元酸以及戊二胺加入量为7.36kg(72.0mol)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切片检测结果示于表1。
(4)将上述干燥后的聚酰胺518切片20kg,连续喂入单螺杆挤压机中,经加热、挤压、熔融成PA518熔融物,单螺杆挤出机沿轴向分区控制,一区加热温度192℃、二区加热温度235℃、三区加热温度248℃、四区加热温度257℃、五区加热温度266℃、六区加热温度262℃,纺丝箱体温度260℃。再经熔体分配管到纺丝箱体中的纺丝计量泵精确计量,经等长管将聚酰胺518熔融物熔体均匀分配到纺丝组件中,计量泵供给量60g/min,其转数25r/min。圆形喷丝板的外径为70mm,喷丝孔数为48孔,喷丝孔径为0.25mm。在纺丝组件中混合好的熔体从喷丝板中喷出,从纺丝组件底部的喷丝板高压喷出形成纤维丝,纤维丝在恒温恒湿的侧吹风的条件下冷却成型,侧吹风的风温18℃,风湿85%,风速0.40m/s。冷却成形的丝束经过纺丝甬道后,经上油装置集束上油,第一导丝辊温度35℃,卷取速度为2700m/min,后续导丝辊最高温度设为138℃,经倍率为1.5的拉伸后,在卷绕机上卷绕成丝饼,制成聚酰胺518全拉伸丝。所采用的纺丝速率为4000m/min。该聚酰胺518全拉伸丝的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比较例1
本比较例中聚酰胺56全拉伸丝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100升聚合釜(K/SY166‐2007型)用氮气置换空气,向反应釜中加入30kg纯水,然后加入12.34kg(120.8mol)戊二胺(包含符合ASTM D6866标准的可再生来源的有机碳),搅拌后,加入17.66kg(120.8mol)己二酸,用少量戊二胺和己二酸将pH值调节至8.2(盐溶液稀释至10%检测结果),制得尼龙盐水溶液。
(2)氮气环境下,油浴温度逐步升至280℃,待聚合釜内压力升至1.73Mpa,开始排气,待釜内温度达到265℃时,抽真空至‐0.05Mpa,保持该真空度20min,制得聚酰胺56。
(3)向聚合釜内充入氮气至压力0.4Mpa,开始熔融出料,并利用切粒机造粒。110℃干燥真空干燥24小时后塑封包装准备纺丝。切片检测结果示于表2。
干燥上述聚酰胺56切片20kg,连续喂入单螺杆挤压机中,经加热、挤压、熔融成PA56熔融物,单螺杆挤出机沿轴向分区控制,一区加热温度265℃、二区加热温度280℃、三区加热温度285℃、四区加热温度295℃、五区加热温度295℃、六区加热温度290℃,纺丝箱体温度285℃。再经熔体分配管到纺丝箱体中的纺丝计量泵精确计量,经等长管将尼龙56熔融物熔体均匀分配到纺丝组件中,计量泵供给量60g/min,其转数25r/min。圆形喷丝板的外径为70mm,喷丝孔数为48孔,喷丝孔径为0.25mm。在纺丝组件中混合好的熔体从喷丝板中喷出,从纺丝组件底部的喷丝板高压喷出形成纤维丝,纤维丝在恒温恒湿的侧吹风的条件下冷却成型,侧吹风的风温24℃,风湿76%,风速0.32m/s。冷却成形的丝束经过纺丝甬道后,经上油装置集束上油,第一导丝辊15温度40℃,卷取速度为2700m/min,后续导丝辊最高温度设为140℃,再经倍率为1.5的拉伸后,在卷绕机上卷绕成丝饼,制成聚酰胺66全拉伸丝。所采用的纺丝速率为4000m/min。该聚酰胺56全拉伸丝的性能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比较例2
本比较例中聚酰胺612全拉伸丝的制备方法如下:
干燥从杜邦购买聚酰胺612切片20kg,连续喂入单螺杆挤压机中,经加热、挤压、熔融成PA612熔融物,单螺杆挤出机沿轴向分区控制,一区加热温度200℃、二区加热温度240℃、三区加热温度245℃,四区加热温度250℃、五区加热温度265℃、六区加热温度262℃,纺丝箱体温度260℃。再经熔体分配管到纺丝箱体中的纺丝计量泵精确计量,经等长管将尼龙612熔融物熔体均匀分配到纺丝组件中,计量泵供给量60g/min,其转数25r/min。圆形喷丝板的外径为70mm,喷丝孔数为48孔,喷丝孔径为0.25mm。在纺丝组件中混合好的熔体从喷丝板中喷出,从纺丝组件底部的喷丝板高压喷出形成纤维丝,纤维丝在恒温恒湿的侧吹风的条件下冷却成型,侧吹风的风温22℃,风湿80%,风速0.34m/s。冷却成形的丝束经过纺丝甬道后,经上油装置集束上油,第一导丝辊15温度36℃,卷取速度为2700m/min,后续导丝辊最高温度设为132℃,经倍率为1.5的拉伸后,在卷绕机上卷绕成丝饼,制成聚酰胺612全拉伸丝。所采用的纺丝速率为4000m/min。该聚酰胺612全拉伸丝的性能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表1性能测试表
Figure BDA0001119706690000151
表2性能测试表
Figure BDA0001119706690000152
由表1和表2可知,与比较例相比,实施例中的纤维克服了短碳链聚酰胺纤维低温硬化和传统长碳链纤维不易染色的缺点,其在耐低温纺织、服装领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本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长碳链聚酰胺纤维,其特征在于:该长碳链聚酰胺纤维至少以长碳链聚酰胺树脂为生产原料,所述长碳链聚酰胺树脂的质量占所述长碳链聚酰胺纤维的生产原料总质量的80%以上,所述长碳链聚酰胺树脂的生产原料包括1,5-戊二胺和二元酸;
所述二元酸为脂肪族长碳链二元酸;所述脂肪族长碳链二元酸为癸二酸、十一碳二元酸、十二碳二元酸、十三碳二元酸、十四碳二元酸、十五碳二元酸、十六碳二元酸、十七碳二元酸、十八碳二元酸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所述长碳链聚酰胺树脂的端氨基含量为20-60mol/ton;所述长碳链聚酰胺树脂的粘数为130-220mL/g;
所述长碳链聚酰胺纤维在-40℃下初始模量为30-55cN/dtex;
上述长碳链聚酰胺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至少以戊二胺和二元酸为生产原料通过熔融法或溶液热缩聚法制成长碳链聚酰胺树脂;
(2)将长碳链聚酰胺树脂的切片或熔体经螺杆、计量泵以及纺丝箱,从喷丝板喷出形成熔体细流;
(3)将熔体细流经冷却凝固成为丝条;
(4)对丝条集束上油、牵伸和后加工,得到长碳链聚酰胺纤维;
纺丝箱的温度为230-280℃;第一导丝辊的温度为10-60℃;除第一导丝辊外的其它后继导丝辊的温度不超过1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碳链聚酰胺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碳链聚酰胺纤维为长丝或短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碳链聚酰胺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碳链聚酰胺纤维的强度为1-12cN/dtex。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碳链聚酰胺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碳链聚酰胺纤维的强度为2-10cN/dtex。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碳链聚酰胺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1,5-戊二胺和/或所述脂肪族长碳链二元酸由生物法制备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碳链聚酰胺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1,5-戊二胺和/或所述脂肪族长碳链二元酸含有符合ASTM D6866标准的可再生来源的有机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碳链聚酰胺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碳链聚酰胺树脂的生产原料还包括添加剂,所述添加剂的质量占所述长碳链聚酰胺树脂的生产原料总质量的40%以下。
8.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长碳链聚酰胺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至少以1,5-戊二胺和二元酸为生产原料通过熔融法或溶液热缩聚法制成长碳链聚酰胺树脂;
(2)、将长碳链聚酰胺树脂的切片或熔体经螺杆、计量泵以及纺丝箱,从喷丝板喷出形成熔体细流;
(3)、将所述熔体细流经冷却凝固成为丝条;
(4)、对所述丝条集束上油、牵伸和后加工,得到长碳链聚酰胺纤维;
所述长碳链聚酰胺纤维的纺丝速度为800-6000m/min,所述纺丝箱的温度为230-280℃;
所述第一导丝辊的温度为10-60℃,除第一导丝辊外的其它后继导丝辊的温度不超过180℃;
所述第一导丝辊的卷取速度为600-4800m/min。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速度为1000-5000m/min。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丝辊的温度为20-50℃。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碳链聚酰胺树脂的生产原料还包括添加剂,所述添加剂的质量占所述长碳链聚酰胺树脂的生产原料总质量的40%以下。
CN201610848463.2A 2015-09-30 2016-09-23 长碳链聚酰胺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65552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42946 2015-09-30
CN2015106429462 2015-09-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55250A CN106555250A (zh) 2017-04-05
CN106555250B true CN106555250B (zh) 2020-06-05

Family

ID=58418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48463.2A Active CN106555250B (zh) 2015-09-30 2016-09-23 长碳链聚酰胺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552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38019B (zh) * 2017-10-16 2020-04-07 唐山开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甲醛纤维的一步成型制备方法
CN110054773B (zh) * 2018-01-19 2022-03-11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长碳链聚酰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54772B (zh) * 2018-01-19 2022-04-08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长碳链聚酰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66393B (zh) * 2018-01-23 2022-08-02 凯赛(乌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长碳链聚酰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45219B (zh) * 2018-03-01 2020-01-17 东华大学 基于类脑记忆gru的聚酰胺纤维生产工艺
CN111519276A (zh) * 2019-02-02 2020-08-11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收缩聚酰胺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779622A (zh) * 2019-11-07 2021-05-11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酰胺56工业丝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US20230051716A1 (en) * 2020-01-15 2023-02-16 Cathay Biotech Inc. Polyamide 5x fiber,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use thereof
CN113235201B (zh) * 2021-05-15 2022-09-30 浙江世纪晨星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细锦纶6dty有色丝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84936A (ja) * 2005-09-20 2007-04-05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嵩高連続長繊維及びそれを用いて得られるカーペット類
CN103254868A (zh) * 2013-05-17 2013-08-21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热熔胶
CN103910876A (zh) * 2012-12-31 2014-07-09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改性尼龙66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84936A (ja) * 2005-09-20 2007-04-05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嵩高連続長繊維及びそれを用いて得られるカーペット類
CN103910876A (zh) * 2012-12-31 2014-07-09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改性尼龙66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254868A (zh) * 2013-05-17 2013-08-21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热熔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55250A (zh) 2017-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55250B (zh) 长碳链聚酰胺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17833B (zh) 尼龙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57856B (zh) 一种并列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58046B (zh) 一种聚酰胺5x短纤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894106B (zh) 一种聚酰胺5x短纤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147152A (zh) 一种尼龙纤维
JP5807456B2 (ja) ポリアミド410繊維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繊維構造体
CN101313091A (zh) 卷曲弹力丝及其制造方法、纤维结构体
CN112501702B (zh) 一种功能性聚酰胺56长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43913A (zh) 一种柔软吸湿易染卷曲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50527B (zh) 一种聚酰胺5x全牵伸丝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U2016351997B2 (en) Core-sheath composite cross-section fiber having excellent moisture absorbency and wrinkle prevention
JP7431334B2 (ja) ポリアミド5x繊維、その調製方法、およびその使用
Veit Polyamide
CA3003681A1 (en) Polyamide fiber capable of high-temperature dyeing
CN114293278B (zh) 一种聚酰胺5x全牵伸丝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6324059A (zh) 长丝、材料和材料的制造方法
CN115559006A (zh) 一种高强高伸聚酰胺56预取向丝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Fourth Floor, Building 5, No. 1690 Cailun Road, Zhangjiang High-tech Park,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Applicant after: CATHAY R&D CENTER Co.,Ltd.

Applicant after: CATHAY INDUSTRIAL BIOTECH Ltd.

Address before: 201203 Shanghai Zhangjiang High Tech Park of Pudong New Area Cailun Road No. 1690 Building 5 Floor 4

Applicant before: CATHAY R&D CENTER Co.,Ltd.

Applicant before: CATHAY INDUSTRIAL BIOTECH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009

Address after: No.5 Building, 1690 Cailun Road, Zhangjiang High-tech Park,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Applicant after: CATHAY R&D CENTER Co.,Ltd.

Applicant after: CIBT USA

Address before: 201203 Shanghai Zhangjiang High Tech Park of Pudong New Area Cailun Road No. 1690 Building 5 Floor 4

Applicant before: CATHAY R&D CENTER Co.,Ltd.

Applicant before: CATHAY INDUSTRIAL BIOTECH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26

Address after: 201203 Shanghai Zhangjiang High Tech Park of Pudong New Area Cailun Road No. 5 No. 1690

Patentee after: CATHAY R&D CENTER Co.,Ltd.

Patentee after: CIBT USA

Patentee after: CATHAY (WUSU) BIOMATE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203 Shanghai Zhangjiang High Tech Park of Pudong New Area Cailun Road No. 5 No. 1690

Patentee before: CATHAY R&D CENTER Co.,Ltd.

Patentee before: CIBT US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