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48434A - 一种课程设计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课程设计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48434A
CN106548434A CN201611051835.5A CN201611051835A CN106548434A CN 106548434 A CN106548434 A CN 106548434A CN 201611051835 A CN201611051835 A CN 201611051835A CN 106548434 A CN106548434 A CN 1065484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rse
move back
user
class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5183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铃
杨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105183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48434A/zh
Publication of CN1065484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484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0Education
    • G06Q50/205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or guidance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Electrically Operated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课程设计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选/退课信息,所述选/退课信息包括已在目标教学课程中的第一选/退课信息和未在目标教学课程的第二选/退课信息;根据所述选/退课信息,计算各待选课程选择次数n;将所述各待选课程选择次数n所对应的前N个各待选课程组成所述目标教学课程。所述系统执行上述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课程设计方法及系统,能够更加合理的设计课程,避免用户选课的盲目性。

Description

一种课程设计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教育信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课程设计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随时随地的可以通过各式用户终端(手机、电脑等),更加方便的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
现有技术中普遍能够实现通过用户终端选择课程、接受远程教育,实现了用户选课、上课的基本的教育需要,但是发布课程的系统对用户感兴趣的课程、以及对用户所学习的课程掌握程度无法及时有针对性的做出调整,选课的用户也缺乏对热门课程的及时了解,即发布课程的系统与用户终端之间缺少更进一步的信息交互,导致用户选课的盲目、发布课程的系统无法及时有效的对课程设计有效并及时地调整。
因此,如何实现发布课程的系统与用户终端的进一步信息交互,更加合理的设计课程,避免用户选课的盲目性,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课程设计方法及系统。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课程设计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选/退课信息,所述选/退课信息包括已在目标教学课程中的第一选/退课信息和未在目标教学课程的第二选/退课信息;
根据所述选/退课信息,计算各待选课程选择次数n;
将所述各待选课程选择次数n所对应的前N个各待选课程组成所述目标教学课程。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课程设计方法,包括:
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目标教学课程;
在用户终端的操作界面上选择已在目标教学课程中的第一选/退课信息;或输入未在目标教学课程中的第二选/退课信息,并发送到服务器,以使得所述服务器执行上述的方法设计目标教学课程。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执行上述方法的课程设计系统,包括:管理端模块和应用端模块,其中:
所述管理端模块包括:课程定制子模块,用于制定并调整课程教学大纲,所述课程教学大纲包括目标教学课程的名称和教学安排。
所述应用端模块与所述管理端模块相连接,所述应用端模块包括:用户选/退课子模块,用于向用户展示所述目标教学课程的名称和教学安排,还用于向所述课程定制子模块发送用户选/退课信息,还用于根据用户以往的选/退课以及完成情况,向用户推荐教学课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课程设计方法及系统,能够更加合理的设计课程,避免用户选课的盲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课程设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课程设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实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课程设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课程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选/退课信息,所述选/退课信息包括已在目标教学课程中的第一选/退课信息和未在目标教学课程的第二选/退课信息。
具体的,服务器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选/退课信息,所述选/退课信息包括已在目标教学课程中的第一选/退课信息和未在目标教学课程的第二选/退课信息。需要说明的是:用户终端可以是手机、电脑等装置,第一选/退课信息可以显示在用户终端的显示装置上,可以包括目标教学课程的内容、学时、学分、授课教师等信息,第二选/退课信息可以由用户在用户终端上输入。
S2:根据所述选/退课信息,计算各待选课程选择次数n。
具体的,根据所述选/退课信息,计算各待选课程选择次数n,举例说明如下:表1为目标教学课程名称和各待选课程选择次数n的关系对照表
表1
课程名称 第一选课信息总数 第一退课信息总数 选择次数n
A 30 10 20
B 40 5 35
C 15 10 5
其中,各待选课程选择次数n等于第一选课信息总数与第一退课信息总数的差值,例如:课程名称A的第一选课信息总数为30次、第一退课信息总数为10次,课程名称A的待选课程选择次数n=20次,课程名称B和课程名称C不再赘述。
S3:将所述各待选课程选择次数n所对应的前N个各待选课程组成所述目标教学课程。
具体的,服务器将所述各待选课程选择次数n所对应的前N个各待选课程组成所述目标教学课程。参照上述实施例的表1,例如将N取值为2,则将课程名称A和课程名称B组成目标教学课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课程设计方法,能够更加合理的设计课程,避免用户选课的盲目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计算各待选课程选择次数n包括:
若接收到所述第一选课信息,则对所述第一选课信息所对应的各待选课程选择次数n1加1。
具体的,服务器若接收到所述第一选课信息,则对所述第一选课信息所对应的各待选课程选择次数n1加1。例如:第一选课信息所对应的各待选课程选择次数n1为5次,当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第一选课信息,则对所述第一选课信息所对应的各待选课程选择次数n1加1,此时n1为6次。
或若接收到所述第一退课信息,则对所述第一退课信息所对应的各待选课程选择次数n1减1。
具体的,或服务器若接收到所述第一退课信息,则对所述第一退课信息所对应的各待选课程选择次数n1减1。例如:第一选课信息所对应的各待选课程选择次数n1为5次,当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第一退课信息,则对所述第一退课信息所对应的各待选课程选择次数n1减1,此时n1为4次。
若接收到所述第二选课信息,则对所述第二选课信息所对应的各待选课程选择次数n2加1。
具体的,若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第二选课信息,则对所述第二选课信息所对应的各待选课程选择次数n2加1。可参照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或若接收到所述第二退课信息,则对所述第二退课信息所对应的各待选课程选择次数n2减1。
具体的,或服务器若接收到所述第二退课信息,则对所述第二退课信息所对应的各待选课程选择次数n2减1。可参照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根据公式n=w1*n1+w2*n2,计算各待选课程选择次数n,其中,w1和w2分别为n1和n2所对应的权重系数,且w1+w2=1。
具体的,服务器根据公式n=w1*n1+w2*n2,计算各待选课程选择次数n,其中,w1和w2分别为n1和n2所对应的权重系数,且w1+w2=1。需要说明的是:权重系数w1和w2可根据实际情况自主设置,以方便调整已在目标教学课程中的课程和未在目标教学课程中的课程的权重,假设有用户乙输入过未在目标教学课程的第二选/退课信息,所对应的课程名称为D,则第二选课信息所对应的各待选课程选择次数n2等于第二选课信息总数与第二退课信息总数的差值,例如:第二选课信息总数35次,第二退课信息总数5次,课程名称D的待选课程选择次数n2=30次,w1和w2可以分别取值为0.4和0.6,参照上述实施例的表1,以课程名称A为例,此时n1=20,n2=0,则可以计算出n=n1=0.4*20=8,同理课程名称B的n=n1=0.4*35=14,课程名称C的n=n1=0.4*5=2,课程名称D的n=n2=0.6*30=18,例如将N取值为2,则将课程名称B和课程名称D组成目标教学课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课程设计方法,进一步优化了设计课程的合理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所述目标教学课程的课程作业。
具体的,服务器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所述目标教学课程的课程作业。
根据所述课程作业的测评结果,调整所述课程作业所对应的目标教学课程的学时。
具体的,服务器根据所述课程作业的测评结果,调整所述课程作业所对应的目标教学课程的学时。需要说明的是:如果该目标教学课程的课程作业测评结果数值偏高,则可以减少所述目标教学课程的学时;如果该目标教学课程的课程作业测评结果数值偏低,则可以增加所述目标教学课程的学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课程设计方法,通过合理的调整目标教学课程的学时,进而更加合理的设计课程。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根据所述课程作业的测评结果,调整所述课程作业所对应的目标教学课程的学时,包括:
若所述测评结果大于等于第一测评阈值,则减少所述目标教学课程的学时。
具体的,服务器若判断获知所述测评结果大于等于第一测评阈值,则减少所述目标教学课程的学时。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测评阈值是预设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或若所述测评结果小于第二测评阈值,则增加所述目标教学课程的学时。
具体的,服务器若判断获知所述测评结果小于第二测评阈值,则增加所述目标教学课程的学时。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测评阈值是预设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课程设计方法,通过更加合理的调整目标教学课程的学时,进一步合理化的设计课程。
本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课程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目标教学课程。
具体的,用户终端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目标教学课程。
S11:在用户终端的操作界面上选择已在目标教学课程中的第一选/退课信息;或输入未在目标教学课程中的第二选/退课信息,并发送到服务器,以使得所述服务器执行上述的方法设计目标教学课程。
具体的,用户终端在用户终端的操作界面上选择已在目标教学课程中的第一选/退课信息;或输入未在目标教学课程中的第二选/退课信息,并发送到服务器,以使得所述服务器执行上述实施例的方法设计目标教学课程。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选/退课信息可以通过在用户终端以点击的方式实现,以便用户进行选择,第二选/退课信息可以是用户自发想要学习的,且不在目标教学课程中的课程,可以通过在用户终端以手写输入文字、语音等方式实现课程的录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课程设计方法,通过在用户终端的操作界面上的操作,保证了设计课程的可实现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终端以往的选/退课以及完成情况,从所述目标教学课程中选择M个作为推荐教学课程。
具体的,用户终端根据所述用户终端以往的选/退课以及完成情况,从所述目标教学课程中选择M个作为推荐教学课程。推荐的依据可以考虑课程的相关程度,举例说明如下:A课程是微积分教材、B课程是微积分习题集、C课程是微积分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用户以往选择过A课程,B课程在目标教学课程中,而C课程不在目标教学课程中,则可以选择B课程作为推荐教学课程,此时M的数值为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课程设计方法,通过推荐教学课程,保证了用户更加方便的选择到相关的课程。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课程设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课程设计系统,包括:管理端模块1和应用端模块2,其中:
所述管理端模块1包括:课程定制子模块11用于制定并调整课程教学大纲,所述课程教学大纲包括目标教学课程的名称和教学安排。所述应用端模块2与所述管理端模块1相连接,所述应用端模块2包括:用户选/退课子模块21,用于向用户展示所述目标教学课程的名称和教学安排,还用于向所述课程定制子模块发送用户选/退课信息,还用于根据用户以往的选/退课以及完成情况,向用户推荐教学课程。
具体的,所述管理端模块1包括:课程定制子模块11用于制定并调整课程教学大纲,所述课程教学大纲包括目标教学课程的名称和教学安排。所述应用端模块2与所述管理端模块1相连接,所述应用端模块2包括:用户选/退课子模块21,用于向用户展示所述目标教学课程的名称和教学安排,还用于向所述课程定制子模块发送用户选/退课信息,还用于根据用户以往的选/退课以及完成情况,向用户推荐教学课程。需要说明的是:教学安排可以是:课程、学时、每次上课的具体内容、每周要完成的上课次数以及授课教师等,但不做具体的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课程设计系统,能够更加合理的设计课程,避免用户选课的盲目性,还通过将教学安排等信息展示给用户,使得用户更加充分的了解所选课程的教学安排。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管理端模块1还包括:用户管理子模块12,用于管理用户个人信息和选择的目标教学课程信息。
具体的,所述管理端模块1还包括:用户管理子模块12,用于管理用户个人信息和选择的目标教学课程信息。需要说明的是:用户个人信息可以包括:账户、所在单位、兴趣等;用户管理子模块12还可以包括所有已选修、退课,以及正在进行的课程、上课记录、所获学分等信息,但不做具体的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课程设计系统,能够更加合理的设计课程,避免用户选课的盲目性,还实现了对用户个人信息和选择的目标教学课程信息的有效管理。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应用端模块2还包括:用户上课记录子模块22,用于记录用户上课时间,课程上提出的问题和提交的作业。
具体的,所述应用端模块2还包括:用户上课记录子模块22,用于记录用户上课时间,课程上提出的问题和提交的作业。需要说明的是:用户上课记录子模块22还可以记载用户上课时间,课程上提交的内容等,以可视化方式呈现出用户上课的进程,以实现用户在用户终端上看到自己上课的过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课程设计系统,能够更加合理的设计课程,避免用户选课的盲目性,还实现了对用户上课过程的全程记录。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应用端模块2还包括:用户社区交互子模块23,用于用户之间的互动问答、点赞、评论、上传下载资料、发帖。
具体的,所述应用端模块2还包括:用户社区交互子模块23,用于用户之间的互动问答、点赞、评论、上传下载资料、发帖。需要说明的是:用户之间交流的话题可以围绕培养乐观的心态、避免思虑过度、积极应对问题、维护人际关系、努力实现目标、放松和运动、表达感恩之情、学会谅解、享受生活等方面,并建立对应的讨论社区,学员用户可以互动问答、点赞、评论、上传下载资料、发帖等方式来实现,但对上述的交流的话题和交流的方式不做具体的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课程设计系统,能够更加合理的设计课程,避免用户选课的盲目性,还实现了用户之间的交互,促进了他们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帮助。
所述应用端模块2还可以包括用户学分奖励子模块24,用于兑换用户完成的课程所对应的学分,并将所兑换后的奖励结果用于公益事业,以激励用户更好的完成课程的学习。
所述课程设计系统包括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服务器和用户终端。
本实施例提供的课程设计系统具体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处理流程,其功能在此不再赘述,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实体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processor)301、存储器(memory)302和总线303;
其中,所述处理器301、存储器302通过总线303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处理器301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302中的程序指令,以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选/退课信息,所述选/退课信息包括已在目标教学课程中的第一选/退课信息和未在目标教学课程的第二选/退课信息;根据所述选/退课信息,计算各待选课程选择次数n;将所述各待选课程选择次数n所对应的前N个各待选课程组成所述目标教学课程。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选/退课信息,所述选/退课信息包括已在目标教学课程中的第一选/退课信息和未在目标教学课程的第二选/退课信息;根据所述选/退课信息,计算各待选课程选择次数n;将所述各待选课程选择次数n所对应的前N个各待选课程组成所述目标教学课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选/退课信息,所述选/退课信息包括已在目标教学课程中的第一选/退课信息和未在目标教学课程的第二选/退课信息;根据所述选/退课信息,计算各待选课程选择次数n;将所述各待选课程选择次数n所对应的前N个各待选课程组成所述目标教学课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描述的系统等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的实施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课程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选/退课信息,所述选/退课信息包括已在目标教学课程中的第一选/退课信息和未在目标教学课程的第二选/退课信息;
根据所述选/退课信息,计算各待选课程选择次数n;
将所述各待选课程选择次数n所对应的前N个各待选课程组成所述目标教学课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各待选课程选择次数n包括:
若接收到所述第一选课信息,则对所述第一选课信息所对应的各待选课程选择次数n1加1;
或若接收到所述第一退课信息,则对所述第一退课信息所对应的各待选课程选择次数n1减1;
若接收到所述第二选课信息,则对所述第二选课信息所对应的各待选课程选择次数n2加1;
或若接收到所述第二退课信息,则对所述第二退课信息所对应的各待选课程选择次数n2减1;
根据公式n=w1*n1+w2*n2,计算各待选课程选择次数n,其中,w1和w2分别为n1和n2所对应的权重系数,且w1+w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所述目标教学课程的课程作业;
根据所述课程作业的测评结果,调整所述课程作业所对应的目标教学课程的学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课程作业的测评结果,调整所述课程作业所对应的目标教学课程的学时,包括:
若所述测评结果大于等于第一测评阈值,则减少所述目标教学课程的学时;
或若所述测评结果小于第二测评阈值,则增加所述目标教学课程的学时。
5.一种课程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目标教学课程;
在用户终端的操作界面上选择已在目标教学课程中的第一选/退课信息;或输入未在目标教学课程中的第二选/退课信息,并发送到服务器,以使得所述服务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方法设计目标教学课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终端以往的选/退课以及完成情况,从所述目标教学课程中选择M个作为推荐教学课程。
7.一种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方法的课程设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理端模块和应用端模块,其中:
所述管理端模块包括:课程定制子模块,用于制定并调整课程教学大纲,所述课程教学大纲包括目标教学课程的名称和教学安排。
所述应用端模块与所述管理端模块相连接,所述应用端模块包括:用户选/退课子模块,用于向用户展示所述目标教学课程的名称和教学安排,还用于向所述课程定制子模块发送用户选/退课信息,还用于根据用户以往的选/退课以及完成情况,向用户推荐教学课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端模块还包括:用户管理子模块,用于管理用户个人信息和选择的目标教学课程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端模块还包括:用户上课记录子模块,用于记录用户上课时间,课程上提出的问题和提交的作业。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端模块还包括:用户社区交互子模块,用于用户之间的互动问答、点赞、评论、上传下载资料、发帖。
CN201611051835.5A 2016-11-23 2016-11-23 一种课程设计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065484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51835.5A CN106548434A (zh) 2016-11-23 2016-11-23 一种课程设计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51835.5A CN106548434A (zh) 2016-11-23 2016-11-23 一种课程设计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48434A true CN106548434A (zh) 2017-03-29

Family

ID=58395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51835.5A Pending CN106548434A (zh) 2016-11-23 2016-11-23 一种课程设计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48434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6173A (zh) * 2017-05-17 2017-09-08 上海老适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老年人活动定制系统
WO2018223532A1 (zh) * 2017-06-08 2018-12-13 深圳市鹰硕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录播数据推荐方法
CN109993441A (zh) * 2019-04-02 2019-07-09 武汉科技大学 基于当量学时的课程权重矩阵定量计算方法
CN113516410A (zh) * 2021-07-31 2021-10-19 北京翰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语言教学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44663A (zh) * 2013-06-28 2014-01-29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公开课的推荐方法、系统和移动终端
CN104008515A (zh) * 2014-06-04 2014-08-27 江苏金智教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选课推荐的方法
CN105824979A (zh) * 2016-06-07 2016-08-0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课程推荐方法及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44663A (zh) * 2013-06-28 2014-01-29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公开课的推荐方法、系统和移动终端
CN104008515A (zh) * 2014-06-04 2014-08-27 江苏金智教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选课推荐的方法
CN105824979A (zh) * 2016-06-07 2016-08-0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课程推荐方法及其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6173A (zh) * 2017-05-17 2017-09-08 上海老适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老年人活动定制系统
WO2018223532A1 (zh) * 2017-06-08 2018-12-13 深圳市鹰硕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录播数据推荐方法
CN109993441A (zh) * 2019-04-02 2019-07-09 武汉科技大学 基于当量学时的课程权重矩阵定量计算方法
CN113516410A (zh) * 2021-07-31 2021-10-19 北京翰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语言教学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48434A (zh) 一种课程设计方法及系统
CN105959736A (zh) 辅导视频的推荐方法及装置
WO2016197855A1 (zh) 一种学习心得推荐方法及装置
CN108985993A (zh) 一种在线学习的网络自适应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Benedek et al. ICT related tasks and challenges in the new model of technical teacher training
CN108734608A (zh) 基于互联网的立体化教学系统
CN107230406A (zh) 一种电子教育学习系统和方法
Ovcharuk Attitude of Ukrainian Educators toward the Use of Digital Tools for Teaching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urvey Results.
Seechaliao Lecturers behaviors and beliefs about the use of social media in higher education: A study at Mahasarakham University in Thailand
Bastos et al. Soft-digital skills in higher education curricula
Babić E-learning environment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classroom
Koomar et al. Using EdTech to Support Effective Data Monitoring: A Curated Resource List.
Benedek et al.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a Web 2.0-based learning platform
Dikkers The future of mobile media for learning
Soloway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introduction)
Mohseni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he tablet computer as a promising technology in higher education
Rice et al. Developing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through glocal activity theory using the connect-exchange study abroad app
Windmuller‐Campione et al. Active learning using smart phones in a flipped classroom: A case study on developing final videos in silviculture
Zhao Innovative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Mode of Preschool Education Cours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Big Data
Nworie Adoption of technologies in higher education: Trends and issues
Saleem The Extracurricular 1000-Point Project: a descriptive study of a creative activities model for SQU students in Oman
Wiggins Course Design in the Digital Humanities
Tan et al. Towards transformative pedagogies for sustainability education
Motsa–ESHEC ADOPTING BLENDED LEARNING FOR QUALITY AND EQUITABLE EDU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Srivastava et al. Developing an E-learning and Job Portal for IT Aspira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32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