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32832A - 控制电能输出的方法、电能产生装置和智能电池 - Google Patents

控制电能输出的方法、电能产生装置和智能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32832A
CN106532832A CN201611092312.5A CN201611092312A CN106532832A CN 106532832 A CN106532832 A CN 106532832A CN 201611092312 A CN201611092312 A CN 201611092312A CN 106532832 A CN106532832 A CN 1065328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energy
microprocessor
sent
voltage
ox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9231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年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OptimumNano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OptimumNano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OptimumNano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OptimumNano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9231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32832A/zh
Publication of CN1065328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328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circuits adapted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the batter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01M10/4257Smart batterie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side the housing of the cells or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7/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2207/10Control circuit supply, e.g. means for supplying power to the control circui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电能输出的方法、电能产生装置和智能电池,该电能产生装置包括:集成芯片、互感变压器、MOS管控制电路和电力总线,该集成芯片通过该互感变压器与该电力总线耦合连接,该微处理器与该MOS管控制电路相连,该集成芯片通过该电力总线接收主机发送的调节指令和/或向该主机发送运行状态以及该运行状态下的运行参数,该MOS管控制电路按照该微处理器发送的控制信号关闭或启动电能输出,这样电能产生装置就是主动器件,通过集成芯片实时主动向主机上报自身的运行状态以及运行参数,进而能够及时的发现异常状态,这样即使是电池组,也不会因单个电池无法及时发现异常而导致整个电池组的故障。

Description

控制电能输出的方法、电能产生装置和智能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电能输出的方法、电能产生装置和智能电池。
背景技术
电池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电池具有正极、负极。电池的种类繁多,如干电池、化学电池、太阳能电池等。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池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种设备中,如手机、笔记本、家用电器、电动交通工具等需要电能驱动的设备中。
现有技术中的电池均是被动器件,被动的接收充电和放电。一些大型的设备一般都用电池组来对设备供电,例如电动汽车,当采集电池的参数(如电压、温度)时,只能检测出电池组的平均数值,无法获知单个电池的状态以及参数,进而在单个电池发生异常时,不能及时获知异常,最终可能导致整个电池组的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电能输出的方法、电能产生装置和智能电池,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单个电池位于电池组时,由于无法获知单个电池的状态及参数,若单个电池发生异常,无法及时获知异常,最终可能导致整个电池组的故障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能产生装置,包括:集成芯片、互感变压器、MOS管控制电路和电力总线,其中所述集成芯片包括:电力载波芯片和微处理器,所述集成芯片通过所述互感变压器与所述电力总线耦合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MOS管控制电路相连;电力总线接收主机发送的调节指令和/或向所述主机发送运行状态以及所述运行状态下的运行参数,其中所述运行状态中包括运行正常状态和运行异常状态;所述MOS管控制电路,用于按照所述微处理器发送的控制信号关闭或启动电能输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电池,包括:集成芯片、互感变压器、MOS管控制电路和电力总线,其中所述集成芯片包括:电力载波芯片和微处理器,所述集成芯片通过所述互感变压器与所述电力总线耦合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MOS管控制电路相连;所述集成芯片,用于通过所述电力总线接收主机发送的调节指令和/或向所述主机发送运行状态以及所述运行状态下的运行参数,其中所述运行状态中包括运行正常状态和运行异常状态;所述MOS管控制电路,用于按照所述微处理器发送的控制信号关闭或启动电能输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控制电能输出的方法,包括:集成处理器通过电力总线接收主机发送的调节指令和/或向所述主机发送运行状态以及所述运行状态下的运行参数,其中所述运行状态中包括运行正常状态和运行异常状态,所述集成处理器包括:微处理器和电力载波处理器;MOS管控制模块按照所述微处理器发送的控制信号关闭或启动电能输出。
本发明提供的控制电能输出的方法、电能产生装置和智能电池,所述电能产生装置包括:集成芯片、互感变压器、MOS管控制电路和电力总线,其中所述集成芯片包括:电力载波芯片和微处理器,所述集成芯片通过所述互感变压器与所述电力总线耦合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MOS管控制电路相连;所述集成芯片通过所述电力总线接收主机发送的调节指令和/或向所述主机发送运行状态以及所述运行状态下的运行参数,其中所述运行状态中包括运行正常状态和运行异常状态,所述MOS管控制电路按照所述微处理器发送的控制信号关闭或启动电能输出,这样电能产生装置就是主动器件,通过集成芯片实时主动向主机上报自身的运行状态以及运行参数,进而能够及时的发现异常状态,这样即使是电池组,也不会因单个电池无法及时发现异常而导致整个电池组的故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能产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三实施例提供的电能产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能输出的方法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能输出的方法实现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发明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能产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该电能产生装置可以是电池的内置结构,也可以为电池。图1示例的电能产生装置,主要包括:集成芯片101、互感变压器102、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Metal-Oxide-Semiconductor)管控制电路103和电力总线104,其中该集成芯片101包括:电力载波芯片1011和微处理器1012,具体详细说明如下:
集成芯片101通过该互感变压器102与该电力总线104耦合连接,微处理器1012与MOS管控制电路103相连;
集成芯片101,用于通过该电力总线104接收主机发送的调节指令和/或向该主机发送运行状态以及该运行状态下的运行参数,该运行状态中包括运行正常状态和运行异常状态;
该MOS管控制电路103,用于按照该微处理器1012发送的控制信号关闭或启动电能输出。
微处理器1012可以为单片机,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电力载波芯片1011和微处理器1012集成在一个集成芯片101中,这样电能产生装置(电池)由被动器件变成主动器件,通过集成芯片101可以执行相应的步骤。
将微处理器1012与MOS管控制电路103相连,MOS管控制电路103可以按照该微处理器1012发出的控制信号关闭或启动电能输出。这里控制信号包括两种:关闭控制信号和启动控制信号。该关闭控制信号的发出条件不做限定,可以在检测到整个装置运行异常时,发出该关闭控制信号;也可以按照预先设置的参数,例如按照预置时间间隔发出该关闭控制信号;还可以按照主机发送的调节指令,如,主机将关闭指令发送至集成芯片101中,该集成芯片101通过内置的微处理器1012发送关闭控制信号。
该调节指令不做限定,可以为控制开启或关闭的调节指令,也可以是调整参数的调节指令,例如,调整充放电。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电能产生装置相当于单个的电池,或者是位于单个电池中的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集成芯片101通过该互感变压器102与该电力总线104耦合连接,该微处理器1012与该MOS管控制电路103相连,该集成芯片101通过该电力总线104接收主机发送的调节指令和/或向该主机发送运行状态以及该运行状态下的运行参数,其中该运行状态中包括运行正常状态和运行异常状态,该MOS管控制电路103按照该微处理器1012发送的控制信号关闭或启动电能输出,这样电能产生装置就是主动器件,通过集成芯片101实时主动向主机上报自身的运行状态以及运行参数,进而能够及时的发现异常状态,即使是电池组,也不会因单个电池无法及时发现异常而导致整个电池组的故障。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电能产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该电能产生装置可以是电池的内置结构,也可以为电池。图2示例的电能产生装置,主要包括:集成芯片201、互感变压器202、MOS管控制电路203、电力总线204和采集电路205,其中该集成芯片201包括:电力载波芯片2011和微处理器2012,具体详细说明如下:
该集成芯片201通过该互感变压器202与该电力总线204耦合连接,该微处理器2012与该MOS管控制电路203相连。
该集成芯片201,用于通过该电力总线204接收主机发送的调节指令和/或向该主机发送运行状态以及该运行状态下的运行参数,其中该运行状态中包括运行正常状态和运行异常状态。
该MOS管控制电路203,用于按照该微处理器2012发送的控制信号关闭或启动电能输出。
该运行参数中包括电压值、温度值、剩余电量、放电倍率、自放电率和内阻。
集成芯片201通过电力总线204可以主动向主机发送运行参数,其中发送的运行参数包括剩余电量(SOC,State Of Charge)。任何应用到电池的电子设备都需要显示剩余电量,如手机、电动汽车、笔记本等。现有技术中,计算该剩余电量均是采用估值算法,例如,压差检测法、库伦计等,因为电池的放电还有自身消耗的电能,还可以是由于其他外界因素引起的消耗,所以现有技术中估算出的剩余电量是有误差的。若电子设备为大型设备如电动汽车,一般使用的是电池组,使用现有技术中的估算方法来计算电池组的剩余电量误差会更加大,因为在计算时使用的参数均为平均值。本发明实施例中,集成芯片201可以主动向主机发送电压值、温度值、剩余电量、放电倍率、自放电率和内阻等运行参数,这样即使在电池组的情况下,也可以精确的得到电池组所在设备的整个耗电量以及剩余电量。
微处理器2012可以为单片机,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电力载波芯片2011和微处理器2012集成在一个集成芯片201中,这样电能产生装置(电池)由被动器件变成主动器件,通过集成芯片201可以执行相应的步骤。
将微处理器2012与MOS管控制电路203相连,MOS管控制电路203可以按照该微处理器2012发出的控制信号关闭或启动电能输出。这里控制信号包括两种:关闭控制信号和启动控制信号。该关闭控制信号的发出条件不做限定,可以在检测到整个装置运行异常时,发出该关闭控制信号;也可以按照预先设置的参数,例如按照预置时间间隔发出该关闭控制信号;还可以按照主机发送的调节指令,如,主机将关闭指令发送至集成芯片201中,该集成芯片201通过内置的微处理器2012发送关闭控制信号。
该调节指令不做限定,可以为控制开启或关闭的调节指令,也可以是调整参数的调节指令,例如,调整充电或放电。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电能产生装置相当于单个的电池,或者是位于单个电池中的结构。
该采集电路205与该微处理器2012相连接;该采集电路205,用于实时采集温度值和/或电压值,并将该温度值和/或该电压值发送给该微处理器2012。
该微处理器2012,还用于接收该采集电路205发送的该温度值,并将该温度值与预置门限值进行比较,若该温度值大于该预置门限值,则向该MOS管控制电路203发送关闭控制信号,以关闭电能输出;
该微处理器2012,还用于若当前的处于关闭电能输出状态且该温度值小于该预置门限值,则向该MOS管控制电路203发送开启控制信号,以启动电能输出。
现有技术中,对于电池组来说,可以检测到温度,但是该温度为整个电池组的平均温度,如果单个电池温度过高是无法及时发现的。本发明实施例中采集电路205采集整个电能产生装置内的温度,并将采集到的温度值发送给微处理器2012,这样当温度过高时,微处理器2012可以控制MOS管控制电路203关闭电能输出,防止电能产生装置(电池)因温度过高发生异常,进而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该微处理器2012,还用于接收该采集电路205发送的该电压值,并将该电压值分别与第一预置电压值和第二预置电压值进行比较,若该电压值大于该第一预置电压值或该电压值小于该第二预置电压值,则向该MOS管控制电路203发送关闭控制信号,以关闭电能输出;
该微处理器2012,还用于若当前的处于关闭电能输出状态且关闭电能输出的时长超过预置时长,则向该MOS管控制电路203发送开启控制信号,以启动电能输出。
这里的该采集电路205采集的电压值为工作电压值,该第一预置电压值可以为高于额定电压值的数值,该第二预置电压值为低于该额定电压值的数值,一般该第一预置电压值的取值为额定电压值+15%额定电压值,该第二预置电压值的取值为额定电压值-15%额定电压值。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一个时钟定时器,该时钟定时器与该微处理器2012相连,该时钟定时器用于在MOS管控制电路203关闭电能输出起开始计时,并在到达该预置时长时计时停止计时。
或,可选地,该微处理器2012,还用于具有定时功能,在MOS管控制电路203关闭电能输出起开始计时,并在到达该预置时长时计时停止计时。
该集成芯片201,还用于通过该电力总线204接收该主机的充电指令,并控制内置的充电电路充电至目标电量值,其中该充电指令中包括该目标电量值。
在实际应用中,主机可以管理一个装置集合(电池组),该装置集合包括多个电能产生装置,主机可以以广播的形式通过电力总线204向每个电能产生装置发送充电指令。例如,该充电指令可以为:所有该装置集合中的电能产生装置统一充电到2.9V,其中2.9V为目标电量值。
该集成芯片201,还用于在该运行状态为异常时,通过该电力总线204向该主机发送异常警报信号。
运行异常状态包括过压、欠压、过温等异常。任意单个电能产生装置均可以向主机发送异常警报信号,在实际应用中,该异常警报信号还可以分成多个等级,如低级、中级和高级,该等级可以依据造成的故障严重性来划分,也可以依据造成故障的维修时长来划分。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电池,该智能电池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2,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该智能电池包括:集成芯片201、互感变压器202、MOS管控制电路203和电力总线204,其中该集成芯片201包括:电力载波芯片2011和微处理器2012。该智能电池包含的结构、各个结构的连接关系以及各结构的用途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3,图3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控制电能输出的方法实现流程示意图,可应用于移动终端、电动汽车、家用电器等使用电池的电子设备中,图3所示的控制电能输出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301、集成处理器通过电力总线接收主机发送的调节指令和/或向该主机发送运行状态以及该运行状态下的运行参数。
S302、MOS管控制模块按照该微处理器发送的控制信号关闭或启动电能输出。
该运行状态中包括运行正常状态和运行异常状态,该集成处理器包括:微处理器和电力载波处理器。该微处理器可以为单片机,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电力载波芯片和微处理器集成在一个集成芯片中,这样电池由被动器件变成主动器件,通过集成芯片可以执行相应的步骤。
将微处理器与MOS管控制模块相连,MOS管控制模块可以按照该微处理器发出的控制信号关闭或启动电能输出。这里控制信号包括两种:关闭控制信号和启动控制信号。该关闭控制信号的发出条件不做限定,可以在检测到电池运行异常时,发出该关闭控制信号;也可以按照预先设置的参数,例如按照预置时间间隔发出该关闭控制信号;还可以按照主机发送的调节指令,如,主机将关闭指令发送至集成芯片中,该集成芯片通过内置的微处理器发送关闭控制信号。
该调节指令不做限定,可以为控制开启或关闭的调节指令,也可以是调整参数的调节指令,例如,调整充放电。
本实施例未尽之细节,请参阅前述图1所示实施例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集成处理器通过电力总线接收主机发送的调节指令和/或向该主机发送运行状态以及该运行状态下的运行参数,MOS管控制模块按照该微处理器发送的控制信号关闭或启动电能输出,这样电池就是主动器件,通过集成芯片实时主动向主机上报自身的运行状态以及运行参数,进而能够及时的发现异常状态,即使是电池组,也不会因单个电池无法及时发现异常而导致整个电池组的故障。
请参阅图4,图4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能输出的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可应用于移动终端、电动汽车、家用电器等使用电池的电子设备中,图4所示的控制电能输出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401、集成处理器通过电力总线接收主机发送的调节指令和/或向该主机发送运行状态以及该运行状态下的运行参数。
该运行状态中包括运行正常状态和运行异常状态。微处理器可以为单片机,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电力载波芯片和微处理器集成在一个集成芯片中,这样电池由被动器件变成主动器件,通过集成芯片可以执行相应的步骤。
将微处理器与MOS管控制模块相连,MOS管控制模块可以按照该微处理器发出的控制信号关闭或启动电能输出。这里控制信号包括两种:关闭控制信号和启动控制信号。该关闭控制信号的发出条件不做限定,可以在检测到电池运行异常时,发出该关闭控制信号;也可以按照预先设置,例如按照预置时间间隔发出该关闭控制信号;还可以按照主机发送的调节指令,如,主机将关闭指令发送至集成芯片中,该集成芯片通过内置的微处理器发送关闭控制信号。
该调节指令不做限定,可以为控制开启或关闭的调节指令,也可以是调整参数的调节指令,例如,调整充电或放电。
可选地,集成处理器通过电力总线接收主机发送的调节指令和/或向该主机发送运行状态以及该运行状态下的运行参数包括:
该集成处理器通过该电力总线接收该主机的充电指令,并控制充电模块充电至目标电量值,其中该充电指令中包括该目标电量值;
该集成处理器通过该电力总线向该主机发送运行状态以及该运行状态下的运行参数,该运行参数中包括电压值、温度值、剩余电量、放电倍率、自放电率和内阻。
集成芯片通过电力总线可以主动向主机发送运行参数,其中发送的运行参数包括剩余电量。任何应用到电池的电子设备都需要显示剩余电量,如手机、电动汽车、笔记本等。现有技术中,计算该剩余电量均是采用估值算法,例如,压差检测法、库伦计等,因为电池的放电还有自身消耗的电能,还可以是由于其他外界因素引起的消耗,所以现有技术中估算出的剩余电量是有误差的。若电子设备为大型设备如电动汽车,一般使用的是电池组,使用现有技术中的估算方法来计算电池组的剩余电量误差会更加大,因为在计算时使用的参数均为平均值。本发明实施例中,集成芯片可以主动向主机发送电压值、温度值、剩余电量、放电倍率、自放电率和内阻等运行参数,这样即使在电池组的情况下,也可以精确的得到电池组所在设备的整个耗电量以及剩余电量。
S402、采集模块实时采集温度值和/或电压值,并将该温度值和/或该电压值发送给该微处理器。
S403、该微处理器接收该采集模块发送的该温度值,并将该温度值与预置门限值进行比较,若该温度值大于该预置门限值,则向该MOS管控制模块发送关闭控制信号,以关闭电能输出。
S404、该微处理器若当前的处于关闭电能输出状态且该温度值小于该预置门限值,则向该MOS管控制模块发送开启控制信号,以启动电能输出。
现有技术中,对于电池组来说,可以检测到温度,但是该温度为整个电池组的平均温度,如果单个电池温度过高是无法及时发现的。本发明实施例中采集模块采集单个电池内的温度,并将采集到的温度值发送给微处理器,这样当温度过高时,微处理器可以控制MOS管控制模块关闭电能输出,防止电池因温度过高发生异常,进而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S405、该微处理器接收该采集模块发送的该电压值,并将该电压值分别与第一预置电压值和第二预置电压值进行比较,若该电压值大于该第一预置电压值或该电压值小于该第二预置电压值,则向该MOS管控制模块发送关闭控制信号,以关闭电能输出。
S406、该微处理器若当前的处于关闭电能输出状态且关闭电能输出的时长超过预置时长,则向该MOS管控制模块发送开启控制信号,以启动电能输出。
这里的该采集模块采集的电压值为工作电压值,该第一预置电压值可以为高于额定电压值的数值,该第二预置电压值为低于该额定电压值的数值,一般该第一预置电压值的取值为额定电压值+15%额定电压值,该第二预置电压值的取值为额定电压值-15%额定电压值。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该时钟定时器在MOS管控制模块关闭电能输出起开始计时,并在到达该预置时长时计时停止计时。
或,可选地,该微处理器具有定时功能,在MOS管控制模块关闭电能输出起开始计时,并在到达该预置时长时计时停止计时。
S407、该集成处理器在该运行状态为异常时,通过该电力总线向该主机发送异常警报信号。
运行异常状态包括过压、欠压、过温等异常。任意单个电池均可以向主机发送异常警报信号,在实际应用中,该异常警报信号还可以分成多个等级,如低级、中级和高级,该等级可以依据造成的故障严重性来划分,也可以依据造成故障的维修时长来划分。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运行步骤均位于单个电池中。
本实施例未尽之细节,请参阅前述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集成处理器通过电力总线接收主机发送的调节指令和/或向该主机发送运行状态以及该运行状态下的运行参数,采集模块实时采集温度值和/或电压值,并将该温度值和/或该电压值发送给该微处理器,该微处理器若当前的处于关闭电能输出状态且该温度值小于该预置门限值,则向该MOS管控制模块发送开启控制信号,以启动电能输出;该微处理器接收该采集模块发送的该电压值,并将该电压值分别与第一预置电压值和第二预置电压值进行比较,若该电压值大于该第一预置电压值或该电压值小于该第二预置电压值,则向该MOS管控制模块发送关闭控制信号,以关闭电能输出,该微处理器若当前的处于关闭电能输出状态且关闭电能输出的时长超过预置时长,则向该MOS管控制模块发送开启控制信号,以启动电能输出,该集成处理器在该运行状态为异常时,通过该电力总线向该主机发送异常警报信号,这样电池就是主动器件,通过集成芯片实时主动向主机上报自身的运行状态以及运行参数,进而能够及时的发现异常状态,即使是电池组,也不会因单个电池无法及时发现异常而导致整个电池组的故障。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多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链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链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便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它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都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为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控制电能输出的方法、电能产生装置和智能电池的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电能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产生装置包括:集成芯片、互感变压器、MOS管控制电路和电力总线,其中所述集成芯片包括:电力载波芯片和微处理器,所述集成芯片通过所述互感变压器与所述电力总线耦合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MOS管控制电路相连;
所述集成芯片,用于通过所述电力总线接收主机发送的调节指令和/或向所述主机发送运行状态以及所述运行状态下的运行参数,其中所述运行状态中包括运行正常状态和运行异常状态;
所述MOS管控制电路,用于按照所述微处理器发送的控制信号关闭或启动电能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采集电路,所述采集电路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接;
所述采集电路,用于实时采集温度值和/或电压值,并将所述温度值和/或所述电压值发送给所述微处理器;
所述微处理器,还用于接收所述采集电路发送的所述温度值,并将所述温度值与预置门限值进行比较,若所述温度值大于所述预置门限值,则向所述MOS管控制电路发送关闭控制信号,以关闭电能输出;
所述微处理器,还用于若当前的处于关闭电能输出状态且所述温度值小于所述预置门限值,则向所述MOS管控制电路发送开启控制信号,以启动电能输出;
所述微处理器,还用于接收所述采集电路发送的所述电压值,并将所述电压值分别与第一预置电压值和第二预置电压值进行比较,若所述电压值大于所述第一预置电压值或所述电压值小于所述第二预置电压值,则向所述MOS管控制电路发送关闭控制信号,以关闭电能输出;
所述微处理器,还用于若当前的处于关闭电能输出状态且关闭电能输出的时长超过预置时长,则向所述MOS管控制电路发送开启控制信号,以启动电能输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成芯片,还用于通过所述电力总线接收所述主机的充电指令,并控制内置的充电模块充电至目标电量值,其中所述充电指令中包括所述目标电量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成芯片,还用于在所述运行状态为异常时,通过所述电力总线向所述主机发送异常警报信号。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能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参数中包括电压值、温度值、剩余电量、放电倍率、自放电率和内阻。
6.一种智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电池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能产生装置。
7.一种控制电能输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集成处理器通过电力总线接收主机发送的调节指令和/或向所述主机发送运行状态以及所述运行状态下的运行参数,其中所述运行状态中包括运行正常状态和运行异常状态,所述集成处理器包括:微处理器和电力载波处理器;
MOS管控制模块按照所述微处理器发送的控制信号关闭或启动电能输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OS管控制模块按照所述微处理器发送的控制信号关闭或启动电能输出之前还包括:
采集模块实时采集温度值和/或电压值,并将所述温度值和/或所述电压值发送给所述微处理器;
所述微处理器接收所述采集模块发送的所述温度值,并将所述温度值与预置门限值进行比较,若所述温度值大于所述预置门限值,则向所述MOS管控制模块发送关闭控制信号,以关闭电能输出;
所述微处理器若当前的处于关闭电能输出状态且所述温度值小于所述预置门限值,则向所述MOS管控制模块发送开启控制信号,以启动电能输出;
所述微处理器接收所述采集电路发送的所述电压值,并将所述电压值分别与第一预置电压值和第二预置电压值进行比较,若所述电压值大于所述第一预置电压值或所述电压值小于所述第二预置电压值,则向所述MOS管控制电路发送关闭控制信号,以关闭电能输出;
所述微处理器若当前的处于关闭电能输出状态且关闭电能输出的时长超过预置时长,则向所述MOS管控制电路发送开启控制信号,以启动电能输出。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处理器通过电力总线接收主机发送的调节指令和/或向所述主机发送运行状态包括:
所述集成处理器通过所述电力总线接收所述主机的充电指令,并控制充电电路充电至目标电量值,其中所述充电指令中包括所述目标电量值;
所述集成处理器通过所述电力总线向所述主机发送运行状态以及所述运行状态下的运行参数,其中所述运行参数中包括电压值、温度值、剩余电量、放电倍率、自放电率和内阻。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集成处理器在所述运行状态为异常时,通过所述电力总线向所述主机发送异常警报信号。
CN201611092312.5A 2016-11-30 2016-11-30 控制电能输出的方法、电能产生装置和智能电池 Pending CN1065328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92312.5A CN106532832A (zh) 2016-11-30 2016-11-30 控制电能输出的方法、电能产生装置和智能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92312.5A CN106532832A (zh) 2016-11-30 2016-11-30 控制电能输出的方法、电能产生装置和智能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32832A true CN106532832A (zh) 2017-03-22

Family

ID=58354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92312.5A Pending CN106532832A (zh) 2016-11-30 2016-11-30 控制电能输出的方法、电能产生装置和智能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3283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32746A (zh) * 2019-11-28 2020-03-27 北京优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源设备管理方法
CN111098752A (zh) * 2018-10-09 2020-05-05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及新能源汽车
CN112866188A (zh) * 2019-11-28 2021-05-28 北京优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源智能设备的多算法管理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07054A1 (en) * 2000-05-30 2002-08-08 Teruhiko Fujisawa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CN101207276A (zh) * 2006-12-19 2008-06-2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串联锂电池保护系统
CN102098077A (zh) * 2010-09-25 2011-06-15 郭建国 非对称电力载波与无线通讯的家电信息通讯系统
CN201868518U (zh) * 2010-11-29 2011-06-15 北京众合劲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锂电池
CN102810878A (zh) * 2011-05-30 2012-12-05 苏州润源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单体动力电池精确管理实现方法和系统及智能电池模块
CN103066643A (zh) * 2012-12-11 2013-04-24 南京威阳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智能监控及防盗功能的光伏电池板
CN105762895A (zh) * 2016-05-13 2016-07-13 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管理系统及电池管理方法
CN105809933A (zh) * 2014-12-31 2016-07-27 天津益华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单通道光伏电池板电力线载波智能通信模块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07054A1 (en) * 2000-05-30 2002-08-08 Teruhiko Fujisawa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CN101207276A (zh) * 2006-12-19 2008-06-2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串联锂电池保护系统
CN102098077A (zh) * 2010-09-25 2011-06-15 郭建国 非对称电力载波与无线通讯的家电信息通讯系统
CN201868518U (zh) * 2010-11-29 2011-06-15 北京众合劲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锂电池
CN102810878A (zh) * 2011-05-30 2012-12-05 苏州润源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单体动力电池精确管理实现方法和系统及智能电池模块
CN103066643A (zh) * 2012-12-11 2013-04-24 南京威阳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智能监控及防盗功能的光伏电池板
CN105809933A (zh) * 2014-12-31 2016-07-27 天津益华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单通道光伏电池板电力线载波智能通信模块
CN105762895A (zh) * 2016-05-13 2016-07-13 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管理系统及电池管理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98752A (zh) * 2018-10-09 2020-05-05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及新能源汽车
CN110932746A (zh) * 2019-11-28 2020-03-27 北京优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源设备管理方法
CN112866188A (zh) * 2019-11-28 2021-05-28 北京优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源智能设备的多算法管理方法
CN112866188B (zh) * 2019-11-28 2022-11-01 北京优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源智能设备的多算法管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133230A1 (zh) 微电网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2309138U (zh) 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用磷酸铁锂电池管理系统
CN106364354B (zh) 一种汽车充电控制系统及汽车充电控制方法
CN206099454U (zh) 充电桩负荷分配装置
CN108790893A (zh) 一种交流充电桩及充电控制方法
CN103997052B (zh) 一种多储能电站的有功功率控制的方法
CN109378846B (zh) 储能电站中储能变流器的电池模块充放电控制方法与装置
CN102013529A (zh) 集成于电动车仪表内车用动力电池组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3475041A (zh) 电动汽车的电池充电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2347517A (zh) 一种寿命状态自适应型soc估算方法及系统
CN202995453U (zh) 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采集子系统
CN102879747B (zh) 一种电池信息感知系统和方法
CN106026151B (zh) 一种电动车储换电站的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4348205A (zh) 一种基于soc-soh分布式bms系统
CN112462289A (zh) 蓄电池组在线核容管理装置
CN106532832A (zh) 控制电能输出的方法、电能产生装置和智能电池
CN102437603A (zh) 一种锂电池管理系统均衡控制方法
CN113514770A (zh) 基于开路电压和电池温度驱动锂电池剩余容量soc预测算法
CN112271749B (zh) 一种双源无轨电源通信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6042960B (zh) 依据电池特征值变化判断电池充电异常的装置及方法
CN111856308B (zh) 一种电源设备蓄电池定期在线活化核容方法
CN103094632B (zh) 一种agv铅酸电池组智能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177805A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放电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3296740B (zh) 电池组自动切换方法
CN111239621A (zh) 一种蓄电池远程升压核容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3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