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28379A - 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的告警调整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的告警调整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28379A
CN106528379A CN201611009739.4A CN201611009739A CN106528379A CN 106528379 A CN106528379 A CN 106528379A CN 201611009739 A CN201611009739 A CN 201611009739A CN 106528379 A CN106528379 A CN 1065283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alarm
daily
behavior data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0973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28379B (zh
Inventor
刘成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Yingxin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Yun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Yun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Yun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0973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2837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5283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283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283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283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051Monitoring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of the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e.g. monitoring the presence of processing resources, peripherals, I/O links, software progra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089Monitoring arrangements determined by the means or processing involved in sensing the monitored data, e.g. interfaces, connectors, sensors, probes, ag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的告警调整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每个用户的行为数据,所述行为数据包括每天登录测试次数、每天在线时长、用户是否主动缩短设备的监控轮询时间;根据对所述行为数据的分析,对用户进行分类;利用与每个用户的类别相对应的告警策略,对用户进行告警。本申请提供的上述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的告警调整方法和装置,能够最大化的利用现有资源,为客户提供智能化的告警调整方案,符合不同用户的差异性监控管理需求,实现对用户的统一管理、智能分配。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的告警调整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资源监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的告警调整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的监控管理软件越来越普遍,使用监控软件的用户也越来越多,与以前的少量用户相比,现在的用户因需求不同,对监控的指标要求也有所不同,客户希望同一款软件能够对不同的用户采用不同的监控策略,这对我们的监控管理软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计算机厂商的监控解决方案是以手动方式实现各自的需求,如手动调整告警的阀值、告警重试的次数等,比较繁琐,且设备较多的情况下不易实现。如何在现有的监控管理技术框架下,最大化的利用现有资源,为客户提供智能化的告警调整方案,符合不同用户的差异性监控管理需求,实现对用户的统一管理、智能分配,也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的告警调整方法和装置,能够最大化的利用现有资源,为客户提供智能化的告警调整方案,符合不同用户的差异性监控管理需求,实现对用户的统一管理、智能分配。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的告警调整方法,包括:
获取每个用户的行为数据,所述行为数据包括每天登录测试次数、每天在线时长、用户是否主动缩短设备的监控轮询时间;
根据对所述行为数据的分析,对用户进行分类;
利用与每个用户的类别相对应的告警策略,对用户进行告警。
优选的,在上述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的告警调整方法中,
所述根据对所述行为数据的分析,对用户进行分类包括:
当每天登录测试次数不小于预设次数、或者每天在线时长不小于预设时长或者用户主动缩短设备的监控轮询时间时,将对应的用户设定为活跃用户;
当每天登录测试次数小于所述预设次数,并且每天在线时长小于所述预设时长以及用户未主动缩短设备的监控轮询时间时,将对应的用户设定为非活跃用户。
优选的,在上述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的告警调整方法中,所述利用与每个用户的类别相对应的告警策略,对用户进行告警包括:
与所述活跃用户的类别相对应的告警策略包括以不大于预设时间的周期进行资源监控轮询,且当得到资源告警时直接发送给用户;
与所述非活跃用户的类别相对应的告警策略包括以大于所述预设时间的周期进行资源监控轮询,且当得到资源告警时先进行核对确认,确认告警持续存在时,向用户发送告警通知。
优选的,在上述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的告警调整方法中,所述预设次数为3次;
所述预设时长为4小时。
优选的,在上述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的告警调整方法中,所述预设时间为2分钟。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的告警调整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每个用户的行为数据,所述行为数据包括每天登录测试次数、每天在线时长、用户是否主动缩短设备的监控轮询时间;
分类单元,用于根据对所述行为数据的分析,对用户进行分类;
告警单元,用于利用与每个用户的类别相对应的告警策略,对用户进行告警。
优选的,在上述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的告警调整装置中,
所述分类单元具体用于:
当每天登录测试次数不小于预设次数、或者每天在线时长不小于预设时长或者用户主动缩短设备的监控轮询时间时,将对应的用户设定为活跃用户;
当每天登录测试次数小于所述预设次数,并且每天在线时长小于所述预设时长以及用户未主动缩短设备的监控轮询时间时,将对应的用户设定为非活跃用户。
优选的,在上述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的告警调整装置中,所述告警单元具体用于:
与所述活跃用户的类别相对应的告警策略包括以不大于预设时间的周期进行资源监控轮询,且当得到资源告警时直接发送给用户;
与所述非活跃用户的类别相对应的告警策略包括以大于所述预设时间的周期进行资源监控轮询,且当得到资源告警时先进行核对确认,确认告警持续存在时,向用户发送告警通知。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的告警调整方法和装置,由于该方法包括获取每个用户的行为数据,所述行为数据包括每天登录测试次数、每天在线时长、用户是否主动缩短设备的监控轮询时间;根据对所述行为数据的分析,对用户进行分类;利用与每个用户的类别相对应的告警策略,对用户进行告警,因此能够最大化的利用现有资源,为客户提供智能化的告警调整方案,符合不同用户的差异性监控管理需求,实现对用户的统一管理、智能分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的告警调整方法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的告警调整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的告警调整方法和装置,能够最大化的利用现有资源,为客户提供智能化的告警调整方案,符合不同用户的差异性监控管理需求,实现对用户的统一管理、智能分配。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的告警调整方法如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的告警调整方法的示意图,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每个用户的行为数据,所述行为数据包括每天登录测试次数、每天在线时长、用户是否主动缩短设备的监控轮询时间;
获取之后,将上述行为数据作为用户行为分析的数据支撑。
S2:根据对所述行为数据的分析,对用户进行分类;
为用户分类之后,就能够为用户定义不同的监控策略,满足部分用户需要高敏感度、快速的告警需求,而另一部分用户需要准确告警的需求。
S3:利用与每个用户的类别相对应的告警策略,对用户进行告警。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用户类别实行相应的策略之后,就能够避免不必要的警告,也使不同类别的用户具有更好的体验。
综上所述,上述方法基于用户的行为分析,自动调整用户在系统中的告警应对策略,实现告警策略的智能调整,解决用户手动调整告警阀、重试的次数等软件配置弊端,为用户提供更加贴合实际需求的监控管理服务,避免关心的资源设备告警不及时,不关心的资源设备告警不准确等问题。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第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的告警调整方法,由于包括获取每个用户的行为数据,所述行为数据包括每天登录测试次数、每天在线时长、用户是否主动缩短设备的监控轮询时间;根据对所述行为数据的分析,对用户进行分类;利用与每个用户的类别相对应的告警策略,对用户进行告警,因此能够最大化的利用现有资源,为客户提供智能化的告警调整方案,符合不同用户的差异性监控管理需求,实现对用户的统一管理、智能分配。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的告警调整方法,是在上述第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的告警调整方法的基础上,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
所述根据对所述行为数据的分析,对用户进行分类包括:
当每天登录测试次数不小于预设次数、或者每天在线时长不小于预设时长或者用户主动缩短设备的监控轮询时间时,将对应的用户设定为活跃用户,也就是说,在这三个条件中只要满足其中一个,就将该用户设置为活跃用户,就需要为其设置高灵敏度的策略;
当每天登录测试次数小于所述预设次数,并且每天在线时长小于所述预设时长以及用户未主动缩短设备的监控轮询时间时,将对应的用户设定为非活跃用户,在这种情况下,为这种用户设置低灵敏度策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的告警调整方法,是在上述第二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的告警调整方法的基础上,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所述利用与每个用户的类别相对应的告警策略,对用户进行告警包括:
与所述活跃用户的类别相对应的告警策略包括以不大于预设时间的周期进行资源监控轮询,且当得到资源告警时不经过二次确认,直接发送给用户,也就是说,以一个较小的周期进行轮询,只要出现告警时就告知用户,从而避免任何通知不及时的情况,满足这种高灵敏度客户的需求,此类用户在于告警的及时性,有问题需要用户立即知道;
与所述非活跃用户的类别相对应的告警策略包括以大于所述预设时间的周期进行资源监控轮询,且当得到资源告警时先进行核对确认,确认告警持续存在时,向用户发送告警通知,在这种情况下,以一个较大的周期进行轮询,更重要的是,只要事先确保这是一个确切无误的告警之后,才会告知用户,不会浪费用户的时间,满足这种低灵敏度客户的需求,相对而言,此类用户更注重告警的准确性,对于及时性上要求不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的告警调整方法,是在上述第二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的告警调整方法的基础上,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
所述预设次数为3次;
所述预设时长为4小时。
在这种情况下,每天登陆大于三次或者每天在线时长大于4小时,就将这种用户识别为活跃用户,这是符合一般的分类标准的,能够提高识别的有效性,而低于该标准的,则识别为非活跃用户,为其设置低灵敏度的策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的告警调整方法,是在上述第三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的告警调整方法的基础上,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所述预设时间为2分钟。
也就是说,与所述活跃用户的类别相对应的告警策略,在每间隔2分钟之内的周期之后就轮询一次,有利于及早的发现问题,从而保证告警的及时性,而与所述非活跃用户的类别相对应的告警策略可以是但不限于每隔15分钟轮询一次,保证告警的准确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的告警调整装置如图2所示,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的告警调整装置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201,用于获取每个用户的行为数据,所述行为数据包括每天登录测试次数、每天在线时长、用户是否主动缩短设备的监控轮询时间,获取之后,将上述行为数据作为用户行为分析的数据支撑;
分类单元202,用于根据对所述行为数据的分析,对用户进行分类,为用户分类之后,就能够为用户定义不同的监控策略,满足部分用户需要高敏感度、快速的告警需求,而另一部分用户需要准确告警的需求;
告警单元203,用于利用与每个用户的类别相对应的告警策略,对用户进行告警,需要说明的是,根据用户类别实行相应的策略之后,就能够避免不必要的警告,也使不同类别的用户具有更好的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的告警调整装置,是在上述第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的告警调整装置的基础上,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
所述分类单元具体用于:
当每天登录测试次数不小于预设次数、或者每天在线时长不小于预设时长或者用户主动缩短设备的监控轮询时间时,将对应的用户设定为活跃用户,也就是说,在这三个条件中只要满足其中一个,就将该用户设置为活跃用户,就需要为其设置高灵敏度的策略;
当每天登录测试次数小于所述预设次数,并且每天在线时长小于所述预设时长以及用户未主动缩短设备的监控轮询时间时,将对应的用户设定为非活跃用户,在这种情况下,为这种用户设置低灵敏度策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的告警调整装置,是在上述第二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的告警调整装置的基础上,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所述告警单元具体用于:
与所述活跃用户的类别相对应的告警策略包括以不大于预设时间的周期进行资源监控轮询,且当得到资源告警时直接发送给用户,也就是说,以一个较小的周期进行轮询,只要出现告警时就告知用户,从而避免任何通知不及时的情况,满足这种高灵敏度客户的需求,此类用户在于告警的及时性,有问题需要用户立即知道;
与所述非活跃用户的类别相对应的告警策略包括以大于所述预设时间的周期进行资源监控轮询,且当得到资源告警时先进行核对确认,确认告警持续存在时,向用户发送告警通知,在这种情况下,以一个较大的周期进行轮询,更重要的是,只要事先确保这是一个确切无误的告警之后,才会告知用户,不会浪费用户的时间,满足这种低灵敏度客户的需求,相对而言,此类用户更注重告警的准确性,对于及时性上要求不高。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的告警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每个用户的行为数据,所述行为数据包括每天登录测试次数、每天在线时长、用户是否主动缩短设备的监控轮询时间;
根据对所述行为数据的分析,对用户进行分类;
利用与每个用户的类别相对应的告警策略,对用户进行告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的告警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对所述行为数据的分析,对用户进行分类包括:
当每天登录测试次数不小于预设次数、或者每天在线时长不小于预设时长或者用户主动缩短设备的监控轮询时间时,将对应的用户设定为活跃用户;
当每天登录测试次数小于所述预设次数,并且每天在线时长小于所述预设时长以及用户未主动缩短设备的监控轮询时间时,将对应的用户设定为非活跃用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的告警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利用与每个用户的类别相对应的告警策略,对用户进行告警包括:
与所述活跃用户的类别相对应的告警策略包括以不大于预设时间的周期进行资源监控轮询,且当得到资源告警时直接发送给用户;
与所述非活跃用户的类别相对应的告警策略包括以大于所述预设时间的周期进行资源监控轮询,且当得到资源告警时先进行核对确认,确认告警持续存在时,向用户发送告警通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的告警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次数为3次;
所述预设时长为4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的告警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时间为2分钟。
6.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的告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每个用户的行为数据,所述行为数据包括每天登录测试次数、每天在线时长、用户是否主动缩短设备的监控轮询时间;
分类单元,用于根据对所述行为数据的分析,对用户进行分类;
告警单元,用于利用与每个用户的类别相对应的告警策略,对用户进行告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的告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类单元具体用于:
当每天登录测试次数不小于预设次数、或者每天在线时长不小于预设时长或者用户主动缩短设备的监控轮询时间时,将对应的用户设定为活跃用户;
当每天登录测试次数小于所述预设次数,并且每天在线时长小于所述预设时长以及用户未主动缩短设备的监控轮询时间时,将对应的用户设定为非活跃用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的告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告警单元具体用于:
与所述活跃用户的类别相对应的告警策略包括以不大于预设时间的周期进行资源监控轮询,且当得到资源告警时直接发送给用户;
与所述非活跃用户的类别相对应的告警策略包括以大于所述预设时间的周期进行资源监控轮询,且当得到资源告警时先进行核对确认,确认告警持续存在时,向用户发送告警通知。
CN201611009739.4A 2016-11-16 2016-11-16 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的告警调整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65283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09739.4A CN106528379B (zh) 2016-11-16 2016-11-16 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的告警调整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09739.4A CN106528379B (zh) 2016-11-16 2016-11-16 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的告警调整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28379A true CN106528379A (zh) 2017-03-22
CN106528379B CN106528379B (zh) 2019-03-15

Family

ID=58353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09739.4A Active CN106528379B (zh) 2016-11-16 2016-11-16 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的告警调整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2837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00042A (zh) * 2020-08-26 2020-12-18 北京天空卫士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方法、装置和系统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3988A (zh) * 2008-12-04 2010-06-23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告警过滤方法、系统及中心平台服务器
CN102594590A (zh) * 2012-02-06 2012-07-18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告警主动上报中对振荡告警的抑制方法
US20130293372A1 (en) * 2012-04-03 2013-11-07 Thomas Phili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ed Monitoring with Flexible Operator Control
CN103996131A (zh) * 2014-04-30 2014-08-20 杭州顺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网游人群的精准广告投放方法
CN104240147A (zh) * 2014-08-28 2014-12-24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可灵活定制的电网综合告警展示方法
CN104916095A (zh) * 2015-06-04 2015-09-16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点监控报警方法和系统
CN105005877A (zh) * 2015-08-12 2015-10-28 上海申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负荷预警方法
CN105487458A (zh) * 2014-10-03 2016-04-13 费希尔-罗斯蒙特系统公司 基于警报来源类型和/或警报目的过滤过程控制系统警报的方法和装置
CN106022856A (zh) * 2016-05-05 2016-10-12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推送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3988A (zh) * 2008-12-04 2010-06-23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告警过滤方法、系统及中心平台服务器
CN102594590A (zh) * 2012-02-06 2012-07-18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告警主动上报中对振荡告警的抑制方法
US20130293372A1 (en) * 2012-04-03 2013-11-07 Thomas Phili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ed Monitoring with Flexible Operator Control
CN103996131A (zh) * 2014-04-30 2014-08-20 杭州顺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网游人群的精准广告投放方法
CN104240147A (zh) * 2014-08-28 2014-12-24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可灵活定制的电网综合告警展示方法
CN105487458A (zh) * 2014-10-03 2016-04-13 费希尔-罗斯蒙特系统公司 基于警报来源类型和/或警报目的过滤过程控制系统警报的方法和装置
CN104916095A (zh) * 2015-06-04 2015-09-16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点监控报警方法和系统
CN105005877A (zh) * 2015-08-12 2015-10-28 上海申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负荷预警方法
CN106022856A (zh) * 2016-05-05 2016-10-12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推送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00042A (zh) * 2020-08-26 2020-12-18 北京天空卫士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方法、装置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28379B (zh) 2019-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83744B2 (en) Facilitating root cause analysis for abnormal behavior of systems in a networked environment
WO2017161457A4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racterizing and passively monitoring a property to identify events affecting occupants of the property
CN104699759A (zh) 一种数据库自动化运行维护方法
CN102853871A (zh) 油位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5959375A (zh) 一种压力远程监测系统
CN111078455A (zh) 基于时间轴的异常行为序列关联处理方法以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10442628A (zh) 一种数据监控方法、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CN110765189A (zh) 互联网产品的异常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5407015A (zh) 一种业务平台、监控平台、业务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06357469A (zh) 一种资源监控模式的动态调整方法和装置
CN105278949A (zh) 用于基于接收到的测量来确定阈值基线的方法和装置
CN107356835A (zh) 一种智能电能监测分析系统
CN106528379A (zh) 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的告警调整方法和装置
CN107094306B (zh) 终端性能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0399405A (zh) 日志报警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5159806A (zh) 终端兼容性检测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DE102018218655A1 (de) Brandmelder
CN108536567A (zh) 服务器运行状态监控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6940673A (zh) 一种监测项间隔智能调整方法及系统
US1009740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establishing computer network monitoring criteria
CN105553717B (zh) 呼叫中心及其监控系统
CN106559262A (zh) 一种区域故障报警方法及系统
CN116680147A (zh) Led显示屏的运行监控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16127622A1 (zh) 一种业务劣化监测方法和装置
CN108122036B (zh) 一种变电站带电运检辅助分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28

Address after: 250001 North Zone, floor 3, building S05, Inspur Science Park, No. 1036, Inspur Road, high tech Zone,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Yingxin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450018 Henan province Zheng Dong New District of Zhengzhou City Xinyi Road No. 278 16 floor room 1601

Patentee before: Zhengzhou Yun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