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27650A - 服务器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服务器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527650A CN106527650A CN201510577787.2A CN201510577787A CN106527650A CN 106527650 A CN106527650 A CN 106527650A CN 201510577787 A CN201510577787 A CN 201510577787A CN 106527650 A CN106527650 A CN 10652765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orage element
- level
- park mode
- control signal
- en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7958 sleep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5059 dormanc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2085 persistent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151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359 percent control norma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5—Power saving in peripheral device
- G06F1/3268—Power saving in hard disk driv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266—Arrangements to supply power to external peripherals either directly from the computer or under computer control, e.g. supply of power through the communication port, computer controlled power-strip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5—Power saving in peripheral devic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5—Power saving in peripheral device
- G06F1/3256—Power saving in optical driv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5—Power saving in peripheral device
- G06F1/3275—Power saving in memory, e.g. RAM, cach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25—Power saving in storage system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29—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34—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by changing the state or mode of one or more devic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1—In-line storage system
- G06F3/0683—Plurality of storage devic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5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low power modes or reduced link 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 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 (AREA)
- Techniques For Improving Reliability Of Sto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服务器包括一第一储存单元、一控制单元以及一主机。第一储存单元根据一第一控制信号,进入一第一休眠模式或一第二休眠模式。第一储存单元进入第一休眠模式时的功率损耗不同于进入第二休眠模式的功率损耗。控制单元根据一切换信号,调整第一控制信号。主机根据第一储存单元的一存取状态,产生切换信号。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服务器能根据储存单元的存取状态,令储存单元进入不同的休眼模式,能使储存单元在浅层的休眠模式下短时间内唤醒储存单元,以及储存单元的数据为冷数据时降低储存单元的功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服务器,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根据储存单元的存取状态设定储存单元的操作模式的服务器。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使用者可利用网络将数据储存在远端的服务器中。为了方便使用者即时存取数据,远端的服务器持续操作于正常模式,因而造成服务器具有很大的功率损耗。为了减少功率损耗,服务器可能会进入休眠模式。然而,当服务器处于深层的休眠模式时,将无法即时提供数据予使用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一第一储存单元、一控制单元以及一主机。第一储存单元根据一第一控制信号,操作在一第一休眠模式或一第二休眠模式。第一储存单元在第一休眠模式时的功率损耗不同于在第二休眠模式的功率损耗。控制单元根据一切换信号,调整第一控制信号。主机根据第一储存单元的一存取状态,产生切换信号。
于一实施例中,该存取状态为该第一储存单元被存取的次数或时间点。
于一实施例中,在一存取模式下,该主机根据一存取地址产生该切换信号,该控制单元根据该切换信号令该第一储存单元离开该第一或第二休眠模式。
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储存单元判断在一预设期间内,该第一控制信号的位准由一第一位准变化至一第二位准的次数,当该第一控制信号的位准由该第一位准变化至该第二位准的次数等于一第一预设值时,该第一储存单元进入该第一休眠模式,当该第一控制信号的位准由该第一位准变化至该第二位准的次数等于一第二预设值时,该第一储存单元进入该第二休眠模式,其中该第二预设值大于该第一预设值。
于一实施例中,当该第一控制信号的位准维持在该第一位准的持续期间大于一维持期间时,该第一储存单元离开该第一或第二休眠模式。
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一位准小于该第二位准。
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一位准大于该第二位准。
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储存单元判断在一预设期间内,该第一控制信号的工作周期,当该第一控制信号的工作周期等于一第一预设值时,该第一储存单元进入该第一休眠模式,当该第一控制信号的工作周期等于一第二预设值时,该第一储存单元进入该第二休眠模式,其中该第二预设值大于该第一预设值。
于一实施例中,当该第一控制信号的位准在一特定位准的持续期间大于一维持期间时,该第一储存单元离开该第一或第二休眠模式。
于一实施例中,该控制单元更依据该切换信号,产生一第二控制信号,该第一储存单元根据该第一及第二控制信号,进入该第一或第二休眠模式。
于一实施例中,当该第一及第二控制信号的位准符合一第一预设状态时,该第一储存单元进入该第一休眠模式,当该第一及第二控制信号的位准符合一第二预设状态时,该第一储存单元进入该第二休眠模式,当该第一及第二控制信号的位准符合一第三预设状态时,该第一储存单元离开该第一或第二休眠模式。
于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一第二储存单元,根据一第二控制信号的位准,进入该第一或第二休眠模式,其中该主机根据该第二储存单元的一存取状态,产生该切换信号,该控制单元根据该切换信号调整该控制信号的位准,其中当该第一储存单元进入该第一休眠模式时,该第二储存单元不进入该第一休眠模式。
于一实施例中,当该第一储存单元进入该第一休眠模式时,该第二储存单元进入该第二休眠模式。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控制方法,用以控制一第一储存单元。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包括,根据第一储存单元的一存取状态,令第一储存单元进入一第一休眠模式或一第二休眠模式,其中第一储存单元进入第一休眠模式时的功率损耗不同于进入第二休眠模式的功率损耗;判断是否接收到一存取请求;以及当接收到存取请求时,令第一储存单元离开第一或第二休眠模式。
于一实施例中,该存取状态为该第一储存单元被存取的次数或时间点,当该存取状态小于一预设值时,令该第一储存单元进入该第一休眠模式,当该存取状态大于该预设值时,令该第一储存单元进入该第二休眠模式。
于一实施例中,根据该第一储存单元的该存取状态,令该第一储存单元进入该第一或第二休眠模式的步骤包括:
根据该第一储存单元的该存取状态,产生一第一控制信号;
判断在一预设期间内,该第一控制信号的位准由一第一位准变化至一第二位准的次数,其中当该第一控制信号的位准由该第一位准变化至该第二位准的次数等于一第一预设值时,该第一储存单元进入该第一休眠模式,当该第一控制信号的位准由该第一位准变化至该第二位准的次数等于一第二预设值时,令该第一储存单元进入该第二休眠模式,其中该第二预设值大于该第一预设值;以及
判断该第一控制信号的位准在该第一位准的持续时间,其中当该第一控制信号的位准维持在该第一位准的持续期间大于一维持期间时,该第一储存单元离开该第一或第二休眠模式。
于一实施例中,根据该第一储存单元的该存取状态,令该第一储存单元进入该第一或第二休眠模式的步骤包括:
根据该第一储存单元的该存取状态,产生一第一控制信号;
判断该第一控制信号的一工作周期,其中当该工作周期等于一第一预设值时,令该第一储存单元进入该第一休眠模式,当该工作周期等于一第二预设值时,令该第一储存单元进入该第二休眠模式,其中该第二预设值不同于该第一预设值;以及
判断该第一控制信号的位准在一特定位准的持续期间,其中当该第一控制信号的位准维持在该特定位准的持续期间大于一维持期间时,该第一储存单元离开该第一或第二休眠模式。
于一实施例中,根据该第一储存单元的该存取状态,令该第一储存单元进入该第一或第二休眠模式的步骤包括:
根据该第一储存单元的该存取状态,产生一第一控制信号以及一第二控制信号;
判断该第一及第二控制信号的位准状态;以及
当该第一及第二控制信号的位准状态符合一第一预设状态时,令该第一储存单元进入该第一休眠模式,当该第一及第二控制信号的位准状态符合一第二预设状态时,令该第一储存单元进入该第二休眠模式,当该第一及第二控制信号的位准状态符合一第三预设状态时,令该第一储存单元离开该第一或第二休眠模式。
于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根据一第二储存单元的一存取状态,令该第二储存单元进入该第一或第二休眠模式。
于一实施例中,当该第一储存单元进入该第一休眠模式时,该第二储存单元进入该第二休眠模式。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及图6为本发明的服务器的一可能示意图。
图2A、图2B、图4A及图4B为本发明的储存单元的判断方式的可能流程图。
图3A~图3C图5A~图5C为本发明的控制信号的可能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控制方法的一可能流程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600:服务器;
110:主机;
120:控制单元;
130、140:储存单元;
SSW:切换信号;
SC1~SC4:控制信号;
121:管理控制器;
122:存取控制器;
131:连接端口;
P1、P2:接脚;
T1~T3:时间点;
311、321、331:期间;
X:宽度;
T1~T3:周期;
S211~S218、S411~S418、S710、S720、S730、S740:步骤;
511、512、521、522、531、532:持续期间。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的服务器的一可能示意图。如图所示,服务器100包括一主机110、一控制单元120以及一储存单元130。主机110根据储存单元130的存取状态,产生一切换信号SSW。举例而言,主机110在存取储存单元130时,记录存取储存单元130的次数或时间,并根据记录结果产生相对应的切换信号,用以控制储存单元130的操作模式。
控制单元120根据切换信号SSW产生一控制信号SC1。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20包括一管理控制器121以及一存取控制器122。管理控制器121用以管理储存单元130,如监控储存单元130的操作、温度,或供电予储存单元130。存取控制器122根据切换信号SSW调整控制信号SC1。在其它实施例中,存取控制器122产生复数控制信号,如SC1与SC2。
储存单元130根据至少一控制信号进入相对应的操作模式。在本实施例中,储存单元130具有一连接端口131,用以耦接控制单元120。连接端口131的接脚P1接收控制信号SC1,接脚P2接收控制信号SC2,但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在其它实施例中,连接端口131仅接收单一控制信号,或接收到3个或更多的控制信号。
本发明并不限定连接端口131的种类。在一可能实施例中,连接端口131为一序列ATA(Serial ATA;SATA)连接端口或一序列SCSI(SerialAttached SCSI;SAS)连接端口。在此例中,SATA或SAS连接端口的第3及11接脚接收控制信号SC1与SC2。本发明并不限定储存单元130的种类。储存单元130可能为一硬式磁碟机(Hard Disk Drive;HDD)或一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SSD)。在其它实施例中,连接端口131具有其它输入输出接脚(未显示),用以接收来自主机110的数据或提供数据予主机110。
储存单元130可能仅根据单一控制信号(如SC1)进入相对应的操作模式,或根据多个控制信号(如SC1及SC2)进入相对应的操作模式。举例而言,当控制信号SC1及SC2的位准状态符合一第一预设状态,如控制信号SC1的位准为第一位准,控制信号SC2的位准为第二位准时,储存单元130进入一第一模式(如第一休眠模式)。当控制信号SC1及SC2的位准状态符合一第二预设状态,如控制信号SC1的位准为第二位准,控制信号SC2的位准为第一位准时,储存单元130进入一第二模式(如第二休眠模式)。当控制信号SC1及SC2的位准状态符合一第三预设状态,如控制信号SC1及SC2的位准均为第二位准时,储存单元130进入一第三模式(如第三休眠模式)。当控制信号SC1及SC2的位准状态符合一第四预设状态,如控制信号SC1及SC2的位准均为第一位准时,储存单元130进入一第四模式(如正常模式)。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位准是相对于第二位准。举例而言,当第一位准为一高位准时,第二位准为一低位准。相反地,当第一位准为一低位准时,第二位准为一高位准。当储存单元130操作在不同的休眠模式下时,储存单元130具有不同的功率损耗。
以下将利用图2A-图2B及图4A-图4B说明本发明的储存单元130如何仅根据单一控制信号(如SC1)进入不同的操作模式。首先,请先参考图2A,储存单元130判断控制信号SC1的位准是否由一第一位准切换至一第二位准(步骤S211)。第一位准是相对于第二位准。举例而言,当第一位准为一高位准时,第二位准为一低位准。当第一位准为一低位准时,第二位准为一高位准。
若控制信号SC1的位准并未由第一位准切换至第二位准,则回到步骤S211。若控制信号SC1的位准由第一位准切换至第二位准时,储存单元130判断控制信号SC1的位准是否在一第一预设期间内,再度由第一位准切换至第二位准(步骤S212)。
若控制信号SC1的位准并未在第一预设期间内,再度由第一位准切换至第二位准时,储存单元130进入一第一休眠模式(步骤S213)。然而,若控制信号SC1的位准在第一预设期间内,再度由第一位准切换至第二位准时,再判断控制信号SC1的位准是否在一第二预设期间内,再度由第一位准切换至第二位准(步骤S214)。若控制信号SC1的位准并未在第二预设期间内,再度由第一位准切换至第二位准时,储存单元130进入一第二休眠模式(步骤S215)。然而,若控制信号SC1的位准在第二预设期间内,再度由第一位准切换至第二位准时,储存单元130进入一第三休眠模式(步骤S216)。在一可能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期间等于第二预设期间。
请参考图2B,在储存单元130进入相对应的休眠模式后,储存单元130判断控制信号SC1的位准维持在第一位准的持续期间是否大于一维持期间(步骤S217)。若否,则回步骤S217。若控制信号SC1的位准维持在第一位准的持续期间大于维持期间,则储存单元130离开相对应的休眠模式,并进入一正常模式(步骤S218)。在一可能实施例中,维持期间等于第一预设期间。
图3A~图3C为本发明的控制信号SC1的可能实施例。请参考图3A,在时间点T1,控制信号SC1的位准由第一位准切换至第二位准,并维持在第二位准。由于控制信号SC1的位准维持在第二位准的期间大于一第一预设期间,表示在第一预设期间内,控制信号SC1的位准并未再度从第一位准切换至第二位准,因此,储存单元130进入第一休眠模式。另外,在期间311,控制信号SC1的位准维持在第一位准的期间大于一维持期间,故储存单元130离开第一休眠模式,并进入一正常模式。
请参考图3B,在时间点T1,控制信号SC1的位准由第一位准切换至第二位准,并时间点T2,控制信号SC1的位准再度由第一位准切换至第二位准,并维持在第二位准。由于控制信号SC1的位准维持在第二位准的期间大于一第二预设期间,表示在第一预设期间内,控制信号SC1的位准并未再度从第一位准切换至第二位准,因此,储存单元130进入第二休眠模式。在一可能实施例中,第一及第二预设期间大于时间点T1与T2之间的时间差。在其它实施例中,若控制信号SC1的低脉冲的宽度为X时,则第一或第二预设期间为3X。另外,在期间321,控制信号SC1的位准维持在第一位准的期间大于一维持期间,故储存单元130离开第二休眠模式,并进入一正常模式。在一可能实施例中,维持期间为3X,但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请参考图3C,在时间点T1、T2与T3,控制信号SC1的位准由第一位准切换至第二位准,并时间点T3后维持在第二位准。由于控制信号SC1的位准维持在第二位准的期间大于一第三预设期间,表示在第三预设期间内,控制信号SC1的位准并未再度从第一位准切换至第二位准,因此,储存单元130进入第三休眠模式。另外,在期间331,控制信号SC1的位准维持在第一位准的期间大于一维持期间,故储存单元130离开第三休眠模式,并进入一正常模式。
图4A-图4B为本发明的储存单元130的另一判断方式的可能流程图。请参考图4A,首先,判断控制信号SC1的工作周期(duty cycle)是否等于一第一预设值(步骤S411)。若是,则进入一第一休眠模式(步骤S412)。若控制信号SC1的工作周期不等于第一预设值,则判断控制信号SC1的工作周期是否等于一第二预设值(步骤S413)。若控制信号SC1的工作周期等于第二预设值时,则进入一第二休眠模式(步骤S414)。若控制信号SC1的工作周期不等于第二预设值,则判断控制信号SC1的工作周期是否等于一第三预设值(步骤S415)。若否,则回到步骤S411。若控制信号SC1的工作周期等于第三预设值,则进入一第三休眠模式(步骤S416)。
如图4B所示,在储存单元130进入相对应的休眠模式后,储存单元130判断控制信号SC1的位准维持在一特定位准的持续期间是否大于一维持期间(步骤S417)。若否,则回到步骤S417。然而,当控制信号SC1的位准维持在特定位准的持续期间大于维持期间时,储存单元130离开相对应的休眠模式,并进入一正常模式(步骤S418)。在一可能实施例中,维持期间大于控制信号SC1的周期。
图5A~图5C为本发明的控制信号SC1的可能示意图。请参考图5A,由于控制信号SC1的工作周期符合一第一预设值(如90%),故储存单元130进入第一休眠模式。在一可能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20持续发出工作周期为90%的控制信号SC1。在另一可能实施例中,当控制信号SC1的位准维持在低位准的持续期间511达一预设期间时,储存单元130才正式进入第一休眠模式。然而,当控制信号SC1的位准维持在高位准(即特定位准)的持续期间512达一维持期间时,储存单元130离开第一休眠模式,并进入一正常模式。在一可能实施例中,持续期间511与512大于控制信号SC1的周期T1。
请参考图5B,由于控制信号SC1的工作周期符合一第二预设值(如70%),故储存单元130进入第二休眠模式。当控制信号SC1的位准维持在低位准的持续期间521达一预设期间时,储存单元130才正式进入第二休眠模式。然而,当控制信号SC1的位准维持在高位准(即特定位准)的持续期间522达一维持期间时,储存单元130离开第二休眠模式,并进入一正常模式。在一可能实施例中,持续期间521与522大于控制信号SC1的周期T2。
请参考图5C,由于控制信号SC1的工作周期符合一第三预设值(如50%),故储存单元130进入第三休眠模式。当控制信号SC1的位准维持在低位准的持续期间531达一预设期间时,储存单元130才正式进入第三休眠模式。然而,当控制信号SC1的位准维持在高位准(即特定位准)的持续期间532达一维持期间时,储存单元130离开第三休眠模式,并进入一正常模式。在一可能实施例中,持续期间531与532大于控制信号SC1的周期T3。
由于控制单元120是根据切换信号SSW产生相对应的控制信号,用以令储存单元130进入相对应的休眠模式,因此,当主机110根据储存单元130的存取状态,产生切换信号SSW时,便可依照储存单元130的存取状态,令储存单元130进入相对应的休眠模式。
在一可能实施例中,主机110在存取储存单元130的同时,主机110记录储存单元130被存取的次数。当储存单元130被存取的次数大于一第一预设值时,表示主机110经常存取储存单元130,因此,当主机110不再存取储存单元130时,主机110通过切换信号SSW令储存单元130进入一浅层的休眠模式,如第一休眠模式。当储存单元130被存取的次数小于第一预设值时,表示主机110不常使用储存单元130,因此,当主机110不存取储存单元130时,主机110通过切换信号SSW令储存单元130进入一深层的休眠模式,如第二休眠模式。
在另一可能实施例中,主机110是根据储存单元130最后一次被存取的时间点与目前的时间点的差异,产生切换信号SSW。举例而言,当储存单元130最后一次被存取的时间点与目前的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小于一第二预设值时,表示主机110经常存取储存单元130,因此,主机110通过切换信号SSW令储存单元130进入一浅层的休眠模式,如第一休眠模式。当储存单元130最后一次被存取的时间点与目前的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大于第二预设值时,表示主机110不常使用储存单元130,因此,主机110通过切换信号SSW令储存单元130进入一深层的休眠模式,如第二休眠模式。
由于主机110根据储存单元130的存取状态,令储存单元130进入不同的休眠模式,故可减少储存单元130的功率损耗。举例而言,当储存单元130所储存的数据经常被使用,表示储存单元130所储存的数据为热数据(hot data),故在主机110不存取储存单元130时,令储存单元130进入一浅层的休眠模式。然而,当储存单元130所储存的数据不常被使用,表示储存单元130所储存的数据为冷数据(cold data),故在主机110不存取储存单元130时,令储存单元130进入一深层的休眠模式。
图6为本发明的服务器的另一可能实施例。图6相似图1,不同的处在于,图6的服务器600多了储存单元140。由于储存单元140的控制方式与储存单元130相似,故不再赘述。在一可能实施例中,储存单元130与140不会进入相同的休眠模式,但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举例而言,当储存单元130进入第一休眠模式时,储存单元140可能进入或不进入第一休眠模式。在一可能实施例中,当储存单元130进入第一休眠模式时,储存单元140进入第二休眠模式。
主机110根据储存单元130与140的存取状态,令储存单元130与140进入相对应的休眠模式。举例而言,当储存单元130储存热数据,而储存单元140储存冷数据时,主机110令储存单元130进入一浅层的休眠模式,如第一休眠模式,并令储存单元140进入一深层的休眠模式,如第二休眠模式。
在储存单元130与140均进入相对应的休眠模式后,若主机110接收到一存取请求,主机110判断一存取地址是对应储存单元130或140。若存取地址是对应储存单元140时,则主机110产生相对应的切换信号SSW唤醒储存单元140,使得储存单元140离开第二休眠模式回到正常模式。待储存单元140进入正常模式后,主机110再存取储存单元140。在存取完储存单元140后,主机110可能令储存单元140再次进入第二休眠模式,或令储存单元140进入第一休眠模式。
在一可能实施例中,储存单元130与140之一者仅根据单一控制信号进入相对应的操作模式,而另一者是根据两控制信号进入相对应的操作模式。在其它实施例中,储存单元130与140分别根据单一控制信号(如SC1与SC3-)进入相对应的操作模式,或分别根据复数控制信号进入相对应的操作模式。
图7为本发明的控制方法的一可能流程示意图。本发明的控制方法用以令一储存单元进入相对应的操作模式。首先,根据储存单元的一存取状态,令储存单元进入相对应的休眠模式(步骤S710)。为方便说明,以下是假设储存单元可进入一第一休眠模式或一第二休眠模式,但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在其它实施例中,休眠模式的数量大于2。
在一可能实施例中,存取状态是指储存单元被存取的次数或最后一次被存取的时间。举例而言,当储存单元被存取的次数大于一预设值,表示储存单元经常被存取,故令储存单元进入一浅层的休眠模式,如第一休眠模式。然而,当储存单元被存取的次数小于预设值,表示储存单元不常被存取,故令储存单元进入一深层的休眠模式,如第二休眠模式。在另一可能实施例中,当储存单元最后一次被存取时间与目前时间之间的差异小于另一预设值,表示储存单元经常被存取,故令储存单元进入一浅层的休眠模式,如第一休眠模式。然而,当储存单元最后一次被存取时间与目前时间之间的差异大于预设值,表示储存单元不常被存取,故令储存单元进入一深层的休眠模式,如第二休眠模式。
在其它实施例中,储存单元是根据一控制信号的位准,进入相对应的休眠模式。举例而言,在一预设时间内,控制信号的位准由一第一位准变化至一第二位准的次数等于一第一预设值时,储存单元进入第一休眠模式。当控制信号的位准由第一位准变化至第二位准的次数等于一第二预设值时,储存单元进入第二休眠模式。
在另一可能实施例中,储存单元是根据控制信号的工作周期进入相对的休眠模式。举例而言,当控制信号的工作周期等于一第一预设值时,储存单元进入第一休眠模式。当控制信号的的工作周期等于一第二预设值时,储存单元进入第二休眠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储存单元是根据复数控制信号的位准状态,进入相对应的休眠模式。以两控制信号为例,当两控制信号的位准状态符合一第一预设状态(如第一控制信号的位准为高位准,而第二控制信号的位准为低位准)时,储存单元进入第一休眠模式。然而,当两控制信号的位准状态符合一第二预设状态(如第一控制信号的位准为低位准,而第二控制信号的位准为高位准)时,储存单元进入第二休眠模式。
储存单元在第一休眠模式下的功耗不同于在第二休眠模式下的功耗。在本实施例中,储存单元在第一休眠模式下的功耗小于在第二休眠模式下的功耗。
接着,判断是否接收到一存取请求(步骤S720)。若否,则储存单元继续操作在相对应的休眠模式下。然而,若接收到一存取请求,则离开休眠模式,并进入正常模式(步骤S730)。在一可能实施例中,储存单元是根据控制信号,决定是否离开休眠模式。举例而言,当控制信号的位准维持在一特定位准的持续期间达一维持期间时,储存单元离开休眠模式。在其它实施例中,储存单元是根据两控制信号的位准状态,决定是否离开休眠模式。举例而言,当两控制信号的位准状态是等于一第三预设状态(如均为高位准或低位准),储存单元离开休眠模式。
本发明的控制方法亦可应用在两储存单元。在一可能实施例中,根据两储存单元的存取状态,令两储存单元进入相对应的休眠模式。举例而言,当第一及第二储存单元分别储存热数据及冷数据时,则令第一储存单元进入一浅层的休眠模式,并令第二储存单元进入一深层的休眠模式。在其它实施例中,两储存单元是进入相同的休眠模式。
根据存取请求,存取相对应的储存单元(步骤S740)。举例而言,当一主机接收到一存取请求时,主机判断一存取地址是指向第一或第二储存单元。若为第一储存单元,则主机令第一储存单元离开休眠模式并进入一正常模式。待第一储存单元进入正常模式后,主机再根据存取地址存取第一储存单元,并在存取完成后,令第一储存单元再回到第一或第二休眠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当储存单元所储存的数据为热数据时,则令储存单元进入一浅层的休眠模式。在浅层的休眠模式下,储存单元回到正常模式的时间较短,故可在短时间内唤醒储存单元。然而,如果储存单元的数据为冷数据,则可令储存单元进入一深层的休眠模式,用以降低储存单元的功耗。
除非另作定义,在此所有词汇(包含技术与科学词汇)均属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此外,除非明白表示,词汇于一般字典中的定义应解释为与其相关技术领域的文章中意义一致,而不应解释为理想状态或过分正式的语态。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20)
1.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储存单元,根据一第一控制信号,进入一第一休眠模式或一第二休眠模式,其中该第一储存单元进入该第一休眠模式时的功率损耗不同于进入该第二休眠模式的功率损耗;
一控制单元,根据一切换信号,调整该第一控制信号;以及
一主机,根据该第一储存单元的一存取状态,产生该切换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该存取状态为该第一储存单元被存取的次数或时间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在一存取模式下,该主机根据一存取地址产生该切换信号,该控制单元根据该切换信号令该第一储存单元离开该第一或第二休眠模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储存单元判断在一预设期间内,该第一控制信号的位准由一第一位准变化至一第二位准的次数,当该第一控制信号的位准由该第一位准变化至该第二位准的次数等于一第一预设值时,该第一储存单元进入该第一休眠模式,当该第一控制信号的位准由该第一位准变化至该第二位准的次数等于一第二预设值时,该第一储存单元进入该第二休眠模式,其中该第二预设值大于该第一预设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控制信号的位准维持在该第一位准的持续期间大于一维持期间时,该第一储存单元离开该第一或第二休眠模式。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位准小于该第二位准。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位准大于该第二位准。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储存单元判断在一预设期间内,该第一控制信号的工作周期,当该第一控制信号的工作周期等于一第一预设值时,该第一储存单元进入该第一休眠模式,当该第一控制信号的工作周期等于一第二预设值时,该第一储存单元进入该第二休眠模式,其中该第二预设值大于该第一预设值。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控制信号的位准在一特定位准的持续期间大于一维持期间时,该第一储存单元离开该第一或第二休眠模式。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单元更依据该切换信号,产生一第二控制信号,该第一储存单元根据该第一及第二控制信号,进入该第一或第二休眠模式。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及第二控制信号的位准符合一第一预设状态时,该第一储存单元进入该第一休眠模式,当该第一及第二控制信号的位准符合一第二预设状态时,该第一储存单元进入该第二休眠模式,当该第一及第二控制信号的位准符合一第三预设状态时,该第一储存单元离开该第一或第二休眠模式。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第二储存单元,根据一第二控制信号的位准,进入该第一或第二休眠模式,其中该主机根据该第二储存单元的一存取状态,产生该切换信号,该控制单元根据该切换信号调整该控制信号的位准,其中当该第一储存单元进入该第一休眠模式时,该第二储存单元不进入该第一休眠模式。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储存单元进入该第一休眠模式时,该第二储存单元进入该第二休眠模式。
14.一种控制方法,用以控制一第一储存单元,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方法包括:
根据该第一储存单元的一存取状态,令该第一储存单元进入一第一休眠模式或一第二休眠模式,其中该第一储存单元进入该第一休眠模式时的功率损耗不同于进入该第二休眠模式的功率损耗;
判断是否接收到一存取请求;以及
当接收到该存取请求时,令该第一储存单元离开该第一或第二休眠模式。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存取状态为该第一储存单元被存取的次数或时间点,当该存取状态小于一预设值时,令该第一储存单元进入该第一休眠模式,当该存取状态大于该预设值时,令该第一储存单元进入该第二休眠模式。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该第一储存单元的该存取状态,令该第一储存单元进入该第一或第二休眠模式的步骤包括:
根据该第一储存单元的该存取状态,产生一第一控制信号;
判断在一预设期间内,该第一控制信号的位准由一第一位准变化至一第二位准的次数,其中当该第一控制信号的位准由该第一位准变化至该第二位准的次数等于一第一预设值时,该第一储存单元进入该第一休眠模式,当该第一控制信号的位准由该第一位准变化至该第二位准的次数等于一第二预设值时,令该第一储存单元进入该第二休眠模式,其中该第二预设值大于该第一预设值;以及
判断该第一控制信号的位准在该第一位准的持续时间,其中当该第一控制信号的位准维持在该第一位准的持续期间大于一维持期间时,该第一储存单元离开该第一或第二休眠模式。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该第一储存单元的该存取状态,令该第一储存单元进入该第一或第二休眠模式的步骤包括:
根据该第一储存单元的该存取状态,产生一第一控制信号;
判断该第一控制信号的一工作周期,其中当该工作周期等于一第一预设值时,令该第一储存单元进入该第一休眠模式,当该工作周期等于一第二预设值时,令该第一储存单元进入该第二休眠模式,其中该第二预设值不同于该第一预设值;以及
判断该第一控制信号的位准在一特定位准的持续期间,其中当该第一控制信号的位准维持在该特定位准的持续期间大于一维持期间时,该第一储存单元离开该第一或第二休眠模式。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该第一储存单元的该存取状态,令该第一储存单元进入该第一或第二休眠模式的步骤包括:
根据该第一储存单元的该存取状态,产生一第一控制信号以及一第二控制信号;
判断该第一及第二控制信号的位准状态;以及
当该第一及第二控制信号的位准状态符合一第一预设状态时,令该第一储存单元进入该第一休眠模式,当该第一及第二控制信号的位准状态符合一第二预设状态时,令该第一储存单元进入该第二休眠模式,当该第一及第二控制信号的位准状态符合一第三预设状态时,令该第一储存单元离开该第一或第二休眠模式。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一第二储存单元的一存取状态,令该第二储存单元进入该第一或第二休眠模式。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储存单元进入该第一休眠模式时,该第二储存单元进入该第二休眠模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4129744A TWI612475B (zh) | 2015-09-09 | 2015-09-09 | 伺服器及其控制方法 |
TW104129744 | 2015-09-0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527650A true CN106527650A (zh) | 2017-03-22 |
CN106527650B CN106527650B (zh) | 2019-03-29 |
Family
ID=58190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577787.2A Active CN106527650B (zh) | 2015-09-09 | 2015-09-11 | 服务器及其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791913B2 (zh) |
CN (1) | CN106527650B (zh) |
TW (1) | TWI612475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33419A (zh) * | 2019-03-29 | 2019-06-25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599888B (zh) * | 2016-10-24 | 2017-09-21 |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 伺服器系統及偵測伺服器系統的傳輸模式的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10264934A1 (en) * | 2010-04-26 | 2011-10-27 | Alexander Branover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mory power management |
TW201310226A (zh) * | 2011-06-27 | 2013-03-01 | Intel Corp | 具較高效能叢發操作具較低功率消耗持續工作量模式之處理器核心 |
CN104238716A (zh) * | 2013-06-13 | 2014-12-24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电源管理方法 |
TW201516634A (zh) * | 2013-10-16 | 2015-05-01 | Wistron Corp | 磁碟陣列儲存裝置、伺服器系統及其電源管理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370215B2 (en) * | 2005-06-27 | 2008-05-06 | Intel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self-powering down ATA devices |
JP4814982B2 (ja) * | 2009-06-25 | 2011-11-16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ストレージ制御装置及びストレージ装置の動作制御方法 |
US8595522B2 (en) * | 2010-09-30 | 2013-11-26 | Intel Corporation | Monitoring transaction requests using a policy engine within a storage drive driver to change power capability and latency settings for a storage drive |
TWI556092B (zh) * | 2011-09-30 | 2016-11-01 | 英特爾公司 | 用以減少電力消耗之基於優先順序的應用程式事件控制技術 |
-
2015
- 2015-09-09 TW TW104129744A patent/TWI612475B/zh active
- 2015-09-11 CN CN201510577787.2A patent/CN106527650B/zh active Active
- 2015-12-29 US US14/982,232 patent/US9791913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10264934A1 (en) * | 2010-04-26 | 2011-10-27 | Alexander Branover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mory power management |
TW201310226A (zh) * | 2011-06-27 | 2013-03-01 | Intel Corp | 具較高效能叢發操作具較低功率消耗持續工作量模式之處理器核心 |
CN104238716A (zh) * | 2013-06-13 | 2014-12-24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电源管理方法 |
TW201516634A (zh) * | 2013-10-16 | 2015-05-01 | Wistron Corp | 磁碟陣列儲存裝置、伺服器系統及其電源管理方法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33419A (zh) * | 2019-03-29 | 2019-06-25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9933419B (zh) * | 2019-03-29 | 2021-05-18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710889A (zh) | 2017-03-16 |
TWI612475B (zh) | 2018-01-21 |
CN106527650B (zh) | 2019-03-29 |
US9791913B2 (en) | 2017-10-17 |
US20170068301A1 (en) | 2017-03-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275166B2 (en) | Power saving control system and power saving control method | |
CN103426453B (zh) | 动态电压频率调节方法以及系统 | |
US9405356B1 (en) |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in data storage device | |
CN105520503A (zh) | 压力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 | |
US20100157463A1 (en) | Disk drive spin control | |
CN104571459A (zh) | 磁盘阵列存储装置、服务器系统及其电源管理方法 | |
CN104460902B (zh) | 一种优化功率的风扇调控方法及装置 | |
CN101159619B (zh) | Arp表项的快速添加方法、装置及交换设备 | |
CN101281415A (zh) | 电源管理技术中的动态电压频率调整方法 | |
CN101833460A (zh) | 用于配置多个软件简档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3548004B (zh) | 在文件系统中实现多级存储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7463424A (zh) | 一种虚拟机迁移方法及装置 | |
CN106527650A (zh) | 服务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5425923A (zh) |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04991874B (zh) | 一种基于scst的多控制器存储设备alua配置方法 | |
TWI220978B (en) | A controlling circuit and method for powering on a plurality of IDE devices | |
CN105685537A (zh) | 电饭煲和通过电饭煲制作果酱的方法 | |
CN106155797A (zh) | 终端设备及其性能模式的切换方法 | |
CN106708218A (zh) | 一种风扇的防噪控制方法及装置 | |
DE102017120832A1 (de) | Intelligentes SAS-Phy-Leistungsmanagement | |
CN107436575A (zh) | 掉电保护方法和家用电器 | |
CN112346501A (zh) | 用于电子设备低温启动的加热系统 | |
CN206331414U (zh) | 一种固态硬盘 | |
CN105466034A (zh) | 热泵热水器的水箱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15857653A (zh) | 一种降低芯片功耗的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402 Address after: The new Taiwan Chinese Taiwan New Taipei City Xizhi District Five Road No. 88 21 floor Applicant after: Weft technology service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Chinese Taiwan New Taipei City Applicant before: Weichuang Zitong Co., Ltd.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