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26086A - 气体传感器 - Google Patents

气体传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26086A
CN106526086A CN201611096399.3A CN201611096399A CN106526086A CN 106526086 A CN106526086 A CN 106526086A CN 201611096399 A CN201611096399 A CN 201611096399A CN 106526086 A CN106526086 A CN 1065260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ing unit
center
gas sensor
model
cootro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9639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成文
刘晶
王若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Lainuo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Lainuo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Lainuo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Lainuo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9639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26086A/zh
Publication of CN1065260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260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0004Gaseous mixtures, e.g. polluted air
    • G01N33/0009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gas analysers, e.g. portable test equipment
    • G01N33/0027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gas analysers, e.g. portable test equipment concerning the detector
    • G01N33/0031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gas analysers, e.g. portable test equipment concerning the detector comprising two or more sensors, e.g. a sensor arra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Fluid Adsorption Or Reaction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传感器,其包括一载体,其内设有一第一传感单元、一第二传感单元和一P模型控制中心,第一传感单元和第二传感单元分别与P模型控制中心电性导通,第一传感单元和第二传感单元分别具有一敏感区,该敏感区上覆设有um级的薄膜,P模型控制中心具有两个引脚显露于载体外,第一传感单元和第二传感单元分别具有两个引脚独立地与P模型控制中心连接,如此,感应稳定,即使在控制复杂的过程时,也能保证准确性,并且具有高灵敏度。

Description

气体传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体传感器,尤指一种高灵敏度的气体传感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传感器一般是使用PID控制器,PID就是指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作为最早实用化的控制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由于其简单易懂,使用中不需要精确的系统模型等先决条件,所以现在也仍然是应用最广泛的工业控制器,某些特定情况下也可以控制的好,但是如果自整定要以模型为基础,为了PID参数的重新整定在线寻找和保持好过程模型是较难的,闭环工作时,要求在过程中插入一个测试信号,这个方法会引起扰动,所以基于模型的PID参数自整定在工业应用不是太好。
请参见图1,现有的传感器1是将两个传感单元2、3分别并列设置,单独工作,两个传感单元2、3都感应到异常情况,通过PID控制系统4操作,多个引脚5向外连接,整个传感器才会发出对应的提示,而PID在控制非线性、时变、耦合及参数和结构不确定的复杂过程时,工作也不是太好,如果是确定复杂的过程,无论怎么调整参数都没用,完全不能反映过来,导致传感器完全不能发挥作用。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好的气体传感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P模型控制的气体传感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气体传感器,其包括一载体,其内设有一第一传感单元、一第二传感单元和一P模型控制中心,第一传感单元和第二传感单元分别与P模型控制中心电性导通,第一传感单元和第二传感单元分别具有一敏感区,该敏感区上覆设有um级的薄膜,P模型控制中心具有两个引脚显露于载体外,第一传感单元和第二传感单元分别具有两个引脚独立地与P模型控制中心连接。
进一步地,P模型控制中心具有一查表模块,对第一传感单元和第二传感单元感应到的信号进行调理。
进一步地,P模型控制中心为分时控制系统。
进一步具有一加热模块,加热模块上覆设有um级的薄膜。
进一步地,第一传感单元和第二传感单元为高导热系统的非导电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第一传感单元和第二传感单元为不同的感应装置。
进一步地,P模型控制中心、第一传感单元和第二传感单元分别具有一正极和一负极,第一传感单元的正极接P模型控制中心的正极,第一传感单元的负极接P模型控制中心的负极,第二传感单元的正极接P模型控制中心的正极,第二传感单元的负极接P模型控制中心的负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上述气体传感器中,第一传感单元和第二传感单元分别与P模型控制中心电性导通,第一传感单元和第二传感单元分别具有一敏感区,该敏感区上覆设有um级的薄膜,P模型控制中心具有两个引脚显露于载体外,第一传感单元和第二传感单元分别具有两个引脚独立地与P模型控制中心连接,如此,感应稳定,即使在控制复杂的过程时,也能保证准确性,并且具有高灵敏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传感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气体传感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载体1 第一传感单元2 第二传感单元3
P模型控制中心4 引脚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见图2,一种气体传感器,其包括一载体1,其内设有一第一传感单元2、一第二传感单元3和一P模型控制中心4,第一传感单元2和第二传感单元3分别与P模型控制中心4电性导通,第一传感单元2和第二传感单元3分别具有一敏感区,该敏感区上覆设有um级的薄膜,这样使得气体传感器的响应更快,P模型控制中心4具有两个引脚5显露于载体1外,第一传感单元2和第二传感单元3分别具有两个引脚5独立地与P模型控制中心4连接。
此外,P模型控制中心4具有一查表模块,对第一传感单元2和第二传感单元3感应到的信号进行调理。P模型控制中心4为分时控制系统。一加热模块,加热模块上覆设有um级的薄膜,加热的响应速度极快。第一传感单元2和第二传感单元3为高导热系统的非导电材料制成。第一传感单元2和第二传感单元3为不同的感应装置。P模型控制中心4、第一传感单元2和第二传感单元3分别具有一正极和一负极,第一传感单元2的正极接P模型控制中心4的正极,第一传感单元2的负极接P模型控制中心4的负极,第二传感单元3的正极接P模型控制中心4的正极,第二传感单元3的负极接P模型控制中心4的负极。
上述气体传感器中,第一传感单元2和第二传感单元3分别与P模型控制中心4电性导通,第一传感单元2和第二传感单元3分别具有一敏感区,该敏感区上覆设有um级的薄膜,P模型控制中心4具有两个引脚5显露于载体1外,第一传感单元2和第二传感单元3分别具有两个引脚5独立地与P模型控制中心4连接,如此,感应稳定,即使在控制复杂的过程时,也能保证准确性,安全系数高,并且具有高灵敏度。上述气体传感器中,加热和测温通过软件控制分时控制,把现有技术中的四个引脚5变成两个引脚5,这样方便控制,减少了出错的机率。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载体,其内设有一第一传感单元、一第二传感单元和一P模型控制中心,第一传感单元和第二传感单元分别与P模型控制中心电性导通,第一传感单元和第二传感单元分别具有一敏感区,该敏感区上覆设有um级的薄膜,P模型控制中心具有两个引脚显露于载体外,第一传感单元和第二传感单元分别具有两个引脚独立地与P模型控制中心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P模型控制中心具有一查表模块,对第一传感单元和第二传感单元感应到的信号进行调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P模型控制中心为分时控制系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一加热模块,加热模块上覆设有um级的薄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传感单元和第二传感单元为高导热系统的非导电材料制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传感单元和第二传感单元为不同的感应装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P模型控制中心、第一传感单元和第二传感单元分别具有一正极和一负极,第一传感单元的正极接P模型控制中心的正极,第一传感单元的负极接P模型控制中心的负极,第二传感单元的正极接P模型控制中心的正极,第二传感单元的负极接P模型控制中心的负极。
CN201611096399.3A 2016-12-02 2016-12-02 气体传感器 Pending CN1065260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96399.3A CN106526086A (zh) 2016-12-02 2016-12-02 气体传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96399.3A CN106526086A (zh) 2016-12-02 2016-12-02 气体传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26086A true CN106526086A (zh) 2017-03-22

Family

ID=58354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96399.3A Pending CN106526086A (zh) 2016-12-02 2016-12-02 气体传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26086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0277A (zh) * 2006-12-30 2007-07-18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液控无级变速器冷却性能的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01101911A (zh) * 2006-07-06 2008-01-09 株式会社理光 温度检测方法,温度检测电路及半导体装置
CN201057520Y (zh) * 2007-04-28 2008-05-07 北京鸿慈童康科技发展中心 超声波测量身高体重的装置
CN202133918U (zh) * 2011-06-29 2012-02-0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红外温感控制系统
CN103308584A (zh) * 2012-03-08 2013-09-18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场效应晶体管气体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4087439U (zh) * 2014-09-18 2015-01-07 天津市浦海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探测报警器
CN206362766U (zh) * 2016-12-02 2017-07-28 浙江莱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气体传感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1911A (zh) * 2006-07-06 2008-01-09 株式会社理光 温度检测方法,温度检测电路及半导体装置
CN101000277A (zh) * 2006-12-30 2007-07-18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液控无级变速器冷却性能的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201057520Y (zh) * 2007-04-28 2008-05-07 北京鸿慈童康科技发展中心 超声波测量身高体重的装置
CN202133918U (zh) * 2011-06-29 2012-02-0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红外温感控制系统
CN103308584A (zh) * 2012-03-08 2013-09-18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场效应晶体管气体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4087439U (zh) * 2014-09-18 2015-01-07 天津市浦海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探测报警器
CN206362766U (zh) * 2016-12-02 2017-07-28 浙江莱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气体传感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60934B (zh) 一种用于半导体热处理设备温度的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1896792A (zh) 用于生产过程用检测仪表的现场设备
CN206362766U (zh) 气体传感器
CN111665882B (zh) 温度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6526086A (zh) 气体传感器
CN102455134A (zh) 一种恒温炉用温度自动调节系统
CN205498058U (zh) 电熔管件焊接温度测控系统
CN103376274B (zh) 一种快速测量真空玻璃热阻的方法及装置
CN201876150U (zh) 一种恒温炉用温度自动调节系统
CN104977048A (zh) 一种空调器的fct自动检测方法
CN104328273A (zh) 一种热处理加热炉温度的控制方法
CN105717954A (zh) 一种双热电偶的温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8077027U (zh) 一种plc控制恒温器
CN109822796B (zh) 一种输送带硫化机温度均匀性检测装置
CN207231670U (zh) 一种用于传感器的检测装置
CN208432921U (zh) 一种可扩展的模块化智能温度控制系统
CN209728536U (zh) 一种用于电子烟具通用电阻调试的系统
CN103676778A (zh) 可同时对多台加工机进行热变形补偿的方法
CN104729235B (zh) 流化床物料恒温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7764677U (zh) 一种智能温湿度控制系统
CN106508728A (zh) 多路温控孵化箱的控制装置
CN207335918U (zh) 一种弧形表面温度计校准装置
CN207216397U (zh) 一种加热高速控制系统
CN201812216U (zh) 定型蒸箱温度测控系统
CN105698967B (zh) 一种rack产品进风温度检测实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3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