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18416A - 一种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及其制备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及其制备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18416A
CN106518416A CN201611043870.2A CN201611043870A CN106518416A CN 106518416 A CN106518416 A CN 106518416A CN 201611043870 A CN201611043870 A CN 201611043870A CN 106518416 A CN106518416 A CN 1065184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mulative
fertilizer
molecular biologic
synergist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4387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培升
陈双军
陈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Zhong Ren Chemical Fertiliz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Zhong Ren Chemical Fertiliz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Zhong Ren Chemical Fertiliz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Zhong Ren Chemical Fertiliz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4387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18416A/zh
Publication of CN1065184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184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5/00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5/30Layered or coated, e.g. dust-preventing coat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BPHOSPHATIC FERTILISERS
    • C05B7/00Fertilisers based essentially on alkali or ammonium orthophosph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05G3/9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for affecting the nitrification of ammonium compounds or urea in the soi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5/00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5/10Solid or semi-solid fertilisers, e.g. powders
    • C05G5/12Granules or flak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一种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属于复合肥料的技术领域,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复合肥料88‑94份,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6‑12份,所述的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包括植物秸秆粉与淀粉混合发酵后的发酵产物、双氰胺和硫脲。本发明还公开了该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的制备工艺,本发明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的植物营养元素利用率高,增肥效果好,安全无污染,可减少肥料的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肥料的技术领域,涉及生物复合肥料,具体涉及一种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及其制备工艺。本发明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的植物营养元素利用率高,增肥效果好,安全无污染,可减少肥料的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背景技术
复合肥料是由化学方法或混合方法制成的含有氮、磷、钾植物营养素中任何两种或三种元素的化肥,农用肥料品种繁多,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且施用量越来越大,但是肥料利用低,污染环境,常规的液体肥料由于使用方法繁琐等诸多因素,使其达不到预期经济效益。
为提高利用率,对颗粒肥料进行包裹,控制其释放速度或者在肥料中添加抑制剂是目前常见的方法。常用的包裹材料有无机矿物和聚烯烃为主体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两大类,无机矿物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肥料养分释放完了以后,残留在土壤中的空壳能够自行破碎,其缺点是控释效果差,养分含量低;聚烯烃为主体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包膜具有更好的阻水性能,包膜表面更光滑更薄,缓释效果也更好,但缺点是成本高,当前主要用于经济价值高的花卉、蔬菜、水果、草坪等栽培中,在粮食作物中的应用很少,并且残留在土壤中的薄膜不能完全降解,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目前现有的添加抑制剂的缓控释肥料大都是添加了单一抑制剂的产品,如添加脲酶抑制剂对苯二酚的长效尿素,添加硝化抑制剂双氰胺的长效碳酸氢铵等,缓控释效果不明显,并且功能单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复合肥料利用率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及其制备工艺,本发明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的植物营养元素利用率高,增肥效果好,安全无污染,可减少肥料的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为实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复合肥料88-94份,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6-12份,所述的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包括植物秸秆粉与淀粉混合发酵后的发酵产物、双氰胺和硫脲。
双氰胺与硫脲的质量比为1:(1.3-1.7),双氰胺的用量为植物秸秆粉与淀粉混合发酵后的发酵产物重量的8-12%。
所述的复合肥料为氮磷二元复合肥、氮钾二元复合肥或氮磷钾三元复合肥。
所述的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由下述方法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A、发酵产物的制备:将植物秸秆粉与淀粉混合,然后加入发酵菌剂、水,于58-63℃恒温发酵38-45h,然后再于78-85℃恒温发酵32-40h,发酵后的物料经离心脱水、干燥、冷却后,得到发酵产物;
B、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的制备:将步骤A得到的发酵产物与双氰胺、硫脲混合即得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
步骤A中植物秸秆粉与淀粉的质量比为(3.8-4.3):1。
步骤A中发酵菌剂的用量为植物秸秆粉与淀粉总质量的0.08-0.12%。
步骤A中所述的发酵菌剂为巨大芽孢菌素、解淀粉芽孢菌。
一种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原料的准备: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6-12份,88-94份复合肥料的原料;
b、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的制备:将复合肥料的原料加入到造粒机中,将高分子聚能增效剂按照比例,同时加入到造粒机中,进行造粒,造粒过程中通过蒸汽,蒸汽设定压力为4-5公斤,然后进入到干燥机中干燥,控制干燥机炉头温度90-95℃、炉尾温度40-45℃,然后经过冷却、筛分、再次冷却、涂膜、包装,得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涂膜时采用涂膜机,为了防止涂膜时发生结块,还可以向涂膜机中加入防结块剂。
一种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的制备工艺,取复合肥料88-94份、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6-12份,混合造粒,造粒过程中通过蒸汽,然后进入到干燥机中干燥,控制干燥机炉头温度90-95℃、炉尾温度40-45℃,然后经过冷却、筛分、再次冷却、涂膜、包装,即可得到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对比相同含量的复合肥料,可提高氮肥利用率20%以上,提高磷的利用率25%以上,提高钾的利用率15%以上。本发明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能够提高作物对硫、镁、锌、铁、硼营养元素的吸收,还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成分,是植物表现为植株生长旺盛,根系发达,显著提高作物的抗病、抗旱、抗涝能力。本发明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对于玉米、小麦、水稻、高粱等大田作物以及苹果、梨树、柑橘、香蕉等高大果树等根系发达,产量明显提高。本发明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对作物增产达30%以上,并能促进作物早熟,农作物品质显著提高,经济效益显著,对比相同含量的复合肥料减少35%以上的用量,而不会减产,反而增产。
本发明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在肥料中的作用如下:
1)植物秸秆粉与淀粉混合后经过发酵形成大量的氨基酸类物质,如谷氨酸、亮氨酸、赖氨酸,以及多种生物酶类和多糖类物质,还含有大量的有机类物质,添加到肥料中能够促进作物根系的发育,以及促进作物体内氨基酸物质的合成,促进作物蛋白质的形成,参与作物体内酶的转化,提高作物的抗病、抗旱、抗涝能力,并能够促进作物早熟。由于这些氨基酸类、生物酶类、多糖类物质的分子量较大,添加到肥料中施入土壤后,能够与肥料中和土壤中的带有正电荷的铵离子、钾离子、铁离子、锌离子、镁离子等发生络合反应,形成有机类的盐类物质,还能够与肥料中和土壤中的带负电荷的磷离子、硝态氮离子、硫离子、硼离子等形成有机的盐类物质,这些有机的盐类物质利用率高,利于作物的吸收,还能够缓释释放,由于是生物类的有机物质,还可以培肥地力。
2)双氰胺添加到肥料中,可以延缓氮肥的硝化和反硝化,减少亚硝态氮肥的挥发和淋溶,增加作物对硝态氮肥的吸收与利用,提高氮肥的利用率。
3)硫脲添加到肥料中,施于土壤后,在土壤中对脲酶起抑制作用,可以延缓尿素态氮肥的水解时间,减少铵态氮肥的挥发与逸失,增加作物对铵态氮肥的吸收,提高氮肥的利用率。
4)本技术方案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的添加量极少,为6-12份,在添加极少增效剂的情况下,同时不需要另外添加其他元素如微量元素、无机肥、有机盐等有利于植物的营养物质的情况下,降低了肥料的使用量,依然实现了增效、增产,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具有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
5)本技术方案增效剂的添加是关键,但是增效剂存在一个储藏时间的问题,如不尽快使用,会造成有效成分流失,如果是直接添加增效剂的原料,则不存在这个问题,因而面对增效剂的储藏问题,发明人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通过选用巨大芽孢菌素、解淀粉芽孢菌发为酵菌剂、经过两次发酵,并控制一次发酵后再升温发酵,很好的解决了增效剂存藏时间的问题,使得增效剂的储藏时间达1年以上,且在有效期内有效成分不会减少,增效剂中的菌剂也不会减少和死亡。
6)本发明增效剂制备工艺产生的发酵产物相较于直接添加类似的氨基酸、多糖、酶具有更好的效果,经过发酵得到的增效剂所得的氨基酸、多糖、酶种类更多,且酶的活性高,相互之间的结合性和相互影响更密切,提高增效剂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的增效剂原料易得,制备工艺简单,每吨增效剂的成本很低,在肥料领域利于应用和推广,可以减少施用量,减少碳排放。我国的肥料使用量每年在1亿吨,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如果减少35%以上的施肥量,就可以大量减少农业的面源污染,减少大量的能源消耗和减少大量的碳排放。本技术方案制造复合肥料的基础原料为:尿素、硫酸铵、磷酸一铵、氯化钾、硫酸钾,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的原料为:植物秸秆粉碎物质、淀粉、巨大芽孢菌剂(每克含100亿个巨大芽孢菌的原菌,耐盐耐高温的菌株)、解淀粉芽孢菌剂(每克含50亿个解淀粉芽孢菌的原菌,耐盐、耐高温的菌株)、双氰胺(化工产品)、硫脲(化工产品)。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氮磷二元复合肥88份,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12份。
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按下述方法制备:
A、发酵产物的制备:将质量比为3.8:1的植物秸秆粉与淀粉混合,然后加入发酵菌剂、水,其中发酵菌剂的用量为植物秸秆粉与淀粉总质量的0.08%,于58℃恒温发酵45h,然后再于78℃恒温发酵40h,发酵后的物料经离心机脱水后,进入到干燥机中进行干燥,控制干燥机入口温度为75-80℃、出口温度为38-42℃,然后将干燥后的物料输送到冷却机中进行冷却后,得到发酵产物,;
B、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的制备:将步骤A得到的发酵产物与双氰胺、硫脲混合即得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其中双氰胺与硫脲的质量比为1:1.3,双氰胺的用量为发酵产物重量的8%。
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的制备工艺,可以直接将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与氮磷二元复合肥混合得到;也可按下述方法制备:
a、原料的准备: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12份,88份氮磷二元复合肥料的原料,包括尿素、硫酸铵、磷酸一铵;
b、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的制备:把尿素、硫酸铵、磷酸一铵共计88份,12份增效剂加入到造粒机中,经过蒸汽造粒,干燥、冷却、筛分、涂膜,计量包装既得。
实施例2
一种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氮磷二元复合肥89份,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11份。
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按下述方法制备:
A、发酵产物的制备:将质量比为3.9:1的植物秸秆粉与淀粉混合,然后加入发酵菌剂、水,其中发酵菌剂的用量为植物秸秆粉与淀粉总质量的0.09%,于59℃恒温发酵42h,然后再于79℃恒温发酵34h,发酵后的物料经离心机脱水后,进入到干燥机中进行干燥,控制干燥机入口温度为76-79℃、出口温度为39-41℃,然后将干燥后的物料输送到冷却机中进行冷却后,得到发酵产物,;
B、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的制备:将步骤A得到的发酵产物与双氰胺、硫脲混合即得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其中双氰胺与硫脲的质量比为1:1.4,双氰胺的用量为发酵产物重量的9%。
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的制备工艺,将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与氮磷二元复合肥直接混合,然后造粒得到:
a、原料的准备: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11份,89份氮磷二元复合肥料,原料包括尿素、硫酸铵、磷酸一铵、硫酸钾或氯化钾,或用市面上可以直接买到的氮磷二元复合肥料成品;
b、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的制备:将氮磷二元复合肥料成品89份,11份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加入到造粒机中,经过蒸汽造粒,然后干燥、冷却、筛分、涂膜后计量包装既得。说明,如果采用硫酸钾制得的是硫基复合肥料,如果采用氯化钾制得的是氯基复合肥料。
实施例3
一种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氮磷二元复合肥90份,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10份。
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按下述方法制备:
A、发酵产物的制备:将质量比为4:1的植物秸秆粉与淀粉混合,然后加入发酵菌剂、水,其中发酵菌剂的用量为植物秸秆粉与淀粉总质量的0.1%,于60℃恒温发酵40h,然后再于80℃恒温发酵36h,发酵后的物料经离心机脱水后,进入到干燥机中进行干燥,控制干燥机入口温度为77-78℃、出口温度为39-41℃,然后将干燥后的物料输送到冷却机中进行冷却后,得到发酵产物,;
B、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的制备:将步骤A得到的发酵产物与双氰胺、硫脲混合即得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其中双氰胺与硫脲的质量比为1:1.5,双氰胺的用量为发酵产物重量的10%。
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的制备工艺,将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与氮磷二元复合肥直接混合,造粒得到:
a、原料的准备: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10份,90份氮磷二元复合肥料,氮磷二元复合肥料包括尿素、硫酸铵、磷酸一铵,或者在市面上可以买到的氮磷二元复合肥料成品;
b、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的制备:90份氮磷二元复合肥料成品、增效剂10份输送到造粒机中,进行蒸汽造粒,然后干燥、冷却、筛分、涂膜、计量包装既得。
实施例4
一种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氮磷二元复合肥89.5份,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10.5份。
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按下述方法制备:
A、发酵产物的制备:将质量比为4.1:1的植物秸秆粉与淀粉混合,然后加入发酵菌剂、水,其中发酵菌剂的用量为植物秸秆粉与淀粉总质量的0.08%,于61℃恒温发酵39h,然后再于83℃恒温发酵34h,发酵后的物料经离心机脱水后,进入到干燥机中进行干燥,控制干燥机入口温度为75-80℃、出口温度为38-42℃,然后将干燥后的物料输送到冷却机中进行冷却后,得到发酵产物;
B、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的制备:将步骤A得到的发酵产物与双氰胺、硫脲混合即得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其中双氰胺与硫脲的质量比为1:1.6,双氰胺的用量为发酵产物重量的11%。
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的制备工艺,可以直接将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与氮磷二元复合肥混合得到;也可按下述方法制备:
a、原料的准备: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10份,89.5份氮磷二元复合肥料的原料,包括尿素、硫酸铵、磷酸一铵;
b、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的制备:尿素、硫酸铵、磷酸共计89.5份,10.5份增效剂输送到造粒机中,进行蒸汽造粒,后干燥、冷却、筛分、涂膜计量包装既得。
实施例5
一种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氮钾二元复合肥90份,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10份。
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按下述方法制备:
A、发酵产物的制备:将质量比为4.3:1的植物秸秆粉与淀粉混合,然后加入发酵菌剂、水,其中发酵菌剂的用量为植物秸秆粉与淀粉总质量的0.12%,于63℃恒温发酵38h,然后再于85℃恒温发酵32h,发酵后的物料经离心机脱水后,进入到干燥机中进行干燥,控制干燥机入口温度为75-80℃、出口温度为38-42℃,然后将干燥后的物料输送到冷却机中进行冷却后,得到发酵产物;
B、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的制备:将步骤A得到的发酵产物与双氰胺、硫脲混合即得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其中双氰胺与硫脲的质量比为1:1.7,双氰胺的用量为发酵产物重量的12%。
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的制备工艺,可以直接将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与氮钾二元复合肥混合得到;也可按下述方法制备:
a、原料的准备: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10份,90份氮钾二元复合肥料的原料,包括尿素、硫酸铵、氯化钾或硫酸钾;
b、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的制备:尿素、硫酸铵、氯化钾共计90份,10份增效剂输送到造粒机中,进行蒸汽造粒,后干燥、冷却、筛分、涂膜、计量包装既得。采用氯化钾制备的是氯基增效肥料,采用硫酸钾制备的是硫基增效肥料。
实施例6
一种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氮钾二元复合肥91份,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9份。
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的制备同实施例1。
实施例7
一种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氮钾二元复合肥92份,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8份。
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的制备同实施例2。
实施例8
一种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氮钾二元复合肥91.5份,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8.5份。
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的制备同实施例3。
实施例9
一种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氮磷钾三元复合肥90份,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10份。
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的制备同实施例4。
实施例10
一种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氮磷钾三元复合肥91份,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9份。
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的制备同实施例5。
实施例11
一种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氮磷钾三元复合肥92份,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8份。
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的制备同实施例3。
实施例12
一种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氮磷钾三元复合肥93份,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7份。
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的制备同实施例4。
实施例13
一种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氮磷钾三元复合肥94份,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6份。
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的制备同实施例2。
对照实施例
一种植物聚能肥,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比为:
复合氨基酸浓缩液250-260份,微量元素100-120份,硫酸镁0-100份,农用稀土0-30份,双氰胺0-300份,保水剂2-10份,氨基寡糖或氨基多糖100-300份,羟丙基壳聚糖10-20份。
复合氨基酸浓缩液中氨基酸含量≥40%;微量元素中按重量份比包括有:硫酸铜3-5、硫酸亚铁20-40、硫酸锰10-15、钼酸铵2-5、硫酸锌10-20、硼酸15-20;硫酸镁中S≥21%,Mg≥17%;农用稀土中有效成份≥38%;双氰胺中N≥64%;保水剂吸水量≥1200-1600倍;氨基寡糖、氨基多糖的糖分子含量≥10%,氨基寡糖、氨基多糖的相对分子量1万以下;羟丙基壳聚糖的糖分子含量≥30%,羟丙基壳聚糖的相对分子量在1万以上。
植物聚能肥的制备方法:是将复合氨基酸浓缩液和微量元素按重量份比加入反应釜中进行常温或加热搅拌进行螯合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冷却至常温,然后将硫酸镁、农用稀土、双氰胺、保水剂、氨基寡糖或氨基多糖和羟丙基壳聚糖按重量份比投入反应液中搅拌20-26h后进行包装,的产品
现有技术:含有氮、磷、钾任何两种或三种元素的化肥。
将本发明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用于作物,对作物的影响如下:
表1本发明对有机红小豆品质的影响
表2本发明对番茄的影响效果
表3本发明对葡萄的影响效果
通过表1可知,施用本发明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后的有机红小豆的品质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品质,蛋白质和淀粉作为主要的物质,明显优于对照组,营养价值明显提升,支链淀粉的含量也得到明显提升,支链淀粉含量提高,糊化效果更好。
通过表2和表3,我们可以很轻易地得到,本发明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对农作物的品质有明显提升,营养价值更高,从对番茄的施用效果可看出结果个数增多,即结果率明显提升,每亩平均产量可高达9097.2kg,比施用现有技术至少增产35.01%;葡萄的可溶性总糖含量、糖/酸均大于现有技术的施用效果,说明施用本发明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改善了葡萄果实的品质,而且每亩平均产量可高达6715.27kg,比施用现有技术至少增产30.8%。
化学肥料的广泛使用,使土壤中农作物可吸收的氮、磷、钾等无机营养离子转变为难溶的盐,造成土壤板结,肥效降低,时间久了,降低农作物产量,造成高投入低回报,这不符合农业发展的根本诉求,本发明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解决了上述问题,它可以将土壤中难溶的盐转变为农作物可吸收利用的离子,缓解土壤板结,释放土壤活力。同时,使用相同量的本发明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与对照实施例植物聚能肥,针对豆类,本发明相较于对照实施例增产8%以上,针对甜菜,本发明相较于对照实施例增产10%以上,针对瓜果,本发明相较于对照实施例增产8%以上;针对水稻,本发明相较于对照实施例增产5%以上。本发明在增效剂添加量少的情况下,依然实现了高增产、高增效、高利用率的效果。
本技术方案增效剂的原料为植物秸秆粉碎物、淀粉、巨大芽孢菌株、解淀粉芽孢菌株、双氰胺、硫脲。植物秸秆粉碎物与淀粉混合后,加入巨大芽孢菌株和解淀粉芽孢菌株发酵后形成了含有大量巨大芽孢菌和含有解淀粉芽孢菌的物质,并含有大量的氨基酸类物质,这些物质经干燥、冷却后形成粉状物质与双氰胺、硫脲按照比例进行混合形成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将植物秸秆粉碎物和淀粉混合后,经计量进入到一级发酵罐中,并加入巨大芽孢菌株和解淀粉芽孢菌株,每吨植物秸秆粉碎物质和淀粉混合物加入10公斤巨大芽孢菌株和10公斤解淀粉芽孢菌株,经充分搅拌后在一定的温度和时间内发酵,然后进入到二级发酵罐中再进行二次发酵,二次发酵同样是一定的温度和时间,二次发酵为的是使物质和菌群发酵的更为彻底,形成耐温、耐盐的发酵菌群和大量的氨基酸类物质。二级发酵后经脱水、干燥、冷却后与定量的双氰胺、硫脲进行混合既得粉状增效剂。其制备的增效剂中含有大量的巨大芽孢菌、解淀粉芽孢菌、多种氨基酸类物质,这些物质对于土壤和作物都具有很好的效果,巨大芽孢菌可以大幅提高氮肥的利用率,和促进土壤中已经固定的磷元素的分解,被作为吸收,还可以提高肥料中的磷元素的利用率。解淀粉芽孢菌可以有效促进作物的根系发育,提高作物对钾元素的吸收与利用,减少土壤中其他有害菌群的繁殖,提高土壤中有益菌群的数量,培肥地力。氨基酸类物质,可以参与作物体内各种氨基酸的形成,并能够刺激根系生长,促进作物早熟,提高作物的抗病、抗逆、抗旱、抗涝能力。双氰胺是行业内公认的有限的氮肥硝化抑制剂,每亩土地施入大约100-150克既能够使氮肥的硝化与反硝化减少60%左右,减少氧化态氮肥的逸失和淋溶,从而达到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效果。硫脲作为氮肥的脲酶抑制剂,每亩土地施入约150左右既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对土壤中的脲酶既起到抑制作用,而不会杀灭,硫脲作为脲酶抑制剂,可有效延缓尿素态氮肥分解为铵态氮肥的时间,提高氮肥在土壤中的存留时间,减少铵态氮肥的挥发,从而提高氮肥的有效性。我国的作物生长期一般在120天左右,本发明提出的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的使用量足可以使氮肥的有效期达到100天以上,过量使用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对土壤中的脲酶、硝化细菌、亚硝化单孢菌会形成杀灭作用。本发明所添加的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在6-12份,根据肥料的配方与添加量,能够达到肥效在100天以上,可以大幅度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Claims (9)

1.一种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复合肥料88-94份,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6-12份,所述的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包括植物秸秆粉与淀粉混合发酵后的发酵产物、双氰胺和硫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其特征在于,双氰胺与硫脲的质量比为1:(1.3-1.7),双氰胺的用量为植物秸秆粉与淀粉混合发酵后的发酵产物重量的8-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肥料为氮磷二元复合肥、氮钾二元复合肥或氮磷钾三元复合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由下述方法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A、发酵产物的制备:将植物秸秆粉与淀粉混合,然后加入发酵菌剂、水,于58-63℃恒温发酵38-45h,然后再于78-85℃恒温发酵32-40h,发酵后的物料经离心脱水、干燥、冷却后,得到发酵产物;
B、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的制备:将步骤A得到的发酵产物与双氰胺、硫脲混合即得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植物秸秆粉与淀粉的质量比为(3.8-4.3):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发酵菌剂的用量为植物秸秆粉与淀粉总质量的0.08-0.12%。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发酵菌剂为巨大芽孢菌素、解淀粉芽孢菌。
8.一种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原料的准备: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6-12份,88-94份复合肥料的原料;
b、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的制备:将复合肥料的原料加入到造粒机中,将高分子聚能增效剂按照比例,同时加入到造粒机中,进行造粒,造粒过程中通过蒸汽,然后进入到干燥机中干燥,控制干燥机炉头温度90-95℃、炉尾温度40-45℃,然后经过冷却、筛分、再次冷却、涂膜、包装,得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
9.一种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取复合肥料88-94份、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剂6-12份,混合造粒,造粒过程中通过蒸汽,然后进入到干燥机中干燥,控制干燥机炉头温度90-95℃、炉尾温度40-45℃,然后经过冷却、筛分、再次冷却、涂膜、包装,即可得到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
CN201611043870.2A 2016-11-11 2016-11-11 一种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及其制备工艺 Pending CN1065184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43870.2A CN106518416A (zh) 2016-11-11 2016-11-11 一种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及其制备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43870.2A CN106518416A (zh) 2016-11-11 2016-11-11 一种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及其制备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18416A true CN106518416A (zh) 2017-03-22

Family

ID=58356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43870.2A Pending CN106518416A (zh) 2016-11-11 2016-11-11 一种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及其制备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1841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66277A (zh) * 2017-03-31 2017-06-20 昆山博尔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等植物‑γ型生物转录因子增效素
CN109748762A (zh) * 2019-03-15 2019-05-14 河北中仁化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氨基酸聚合钾增效肥料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4866A (zh) * 2010-02-09 2010-07-14 常州剑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生物缓效复合肥料
CN101805227A (zh) * 2010-04-16 2010-08-18 范友 缓控释生物有机无机掺混肥
CN102992906A (zh) * 2012-12-27 2013-03-27 安徽帝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肥料增效控失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92180A (zh) * 2014-05-30 2014-08-20 郑军岭 一种温控缓控释生物矮化增效肥料
CN104276906A (zh) * 2014-09-17 2015-01-14 湖北祥云(集团)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腐植酸增效型缓释复混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30578A (zh) * 2015-07-24 2015-12-09 安徽蒙特尔肥业有限公司 一种聚能活化酶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59486A (zh) * 2016-03-31 2016-08-17 太仓市璜泾新联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 一种草莓种植用富硒包膜有机复混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59396A (zh) * 2016-03-31 2016-08-17 太仓市联新农场专业合作社 一种甜瓜种植用富硒有机无机复混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59389A (zh) * 2016-03-31 2016-08-17 太仓市璜泾新联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 一种水稻种植用富硒缓释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4866A (zh) * 2010-02-09 2010-07-14 常州剑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生物缓效复合肥料
CN101805227A (zh) * 2010-04-16 2010-08-18 范友 缓控释生物有机无机掺混肥
CN102992906A (zh) * 2012-12-27 2013-03-27 安徽帝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肥料增效控失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92180A (zh) * 2014-05-30 2014-08-20 郑军岭 一种温控缓控释生物矮化增效肥料
CN104276906A (zh) * 2014-09-17 2015-01-14 湖北祥云(集团)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腐植酸增效型缓释复混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30578A (zh) * 2015-07-24 2015-12-09 安徽蒙特尔肥业有限公司 一种聚能活化酶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59486A (zh) * 2016-03-31 2016-08-17 太仓市璜泾新联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 一种草莓种植用富硒包膜有机复混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59396A (zh) * 2016-03-31 2016-08-17 太仓市联新农场专业合作社 一种甜瓜种植用富硒有机无机复混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59389A (zh) * 2016-03-31 2016-08-17 太仓市璜泾新联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 一种水稻种植用富硒缓释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66277A (zh) * 2017-03-31 2017-06-20 昆山博尔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等植物‑γ型生物转录因子增效素
CN109748762A (zh) * 2019-03-15 2019-05-14 河北中仁化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氨基酸聚合钾增效肥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91544B (zh) 一种功能生物有机、有机无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03639B (zh) 一种熔体造粒腐植酸功能性玉米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30751A (zh) 一种生物有机复合肥及其制作方法
CN104016748A (zh) 一种有机复合肥及其制作方法
CN101172911A (zh) 有机无机生物矿物质复混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86317B (zh) 一种葡萄有机生态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34919A (zh) 高活性生物保水缓释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03632A (zh) 一种用于生产富硒米的富硒有机无机肥料及其施用方法
CN103265381A (zh) 有机-无机三种氮素绿色环保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91901A (zh) 亚氨基二琥珀酸盐作为肥料增效剂的应用
CN102515940B (zh) 一种多元素生物腐植酸马铃薯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40434B (zh) 一种用菌剂包裹法生产复合微生物肥料的方法
CN106478301A (zh) 一种新型高效生物炭基保水型作物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32289A (zh) 一种烟草专用炭醋缓释生物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26534A (zh) 一种基于分离技术的高纯度壳寡糖缓释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36499A (zh) 一种可用于种肥同播的肥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4447113A (zh) 一种微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CN104446723A (zh) 一种酒糟和猪粪混合生产有机肥方法
WO2016107560A1 (zh) 一种生态功能型磷肥及制备方法
CN103086808A (zh) 一种马铃薯专用的活性腐脲缓释复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17410A (zh) 一种葡萄富硒专用肥料
CN104446970A (zh) 花生专用有机—无机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40423A (zh) 聚能螯合缓释肥
CN106518416A (zh) 一种高分子生物聚能增效肥料及其制备工艺
CN104844373A (zh) 一种水溶性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