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40423A - 聚能螯合缓释肥 - Google Patents

聚能螯合缓释肥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40423A
CN102040423A CN2010101760155A CN201010176015A CN102040423A CN 102040423 A CN102040423 A CN 102040423A CN 2010101760155 A CN2010101760155 A CN 2010101760155A CN 201010176015 A CN201010176015 A CN 201010176015A CN 102040423 A CN102040423 A CN 1020404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fertilizer
release fertilizer
chelating
sustai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7601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通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1017601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40423A/zh
Publication of CN1020404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404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能螯合缓释肥,它是由以下原料组成的,尿素240、磷酸一铵343、氯化钾250、腐殖酸100、氨基酸40、硼砂8、一水硫酸亚锰4、硫酸亚铁2、七水硫酸锌4、五水硫酸铜4、二水钼酸钠2、包膜剂3。本发明是一种高浓度,长效化,节约型的一种聚能螯合缓释肥。

Description

聚能螯合缓释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肥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聚能螯合缓释肥。 
背景技术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为确保农业稳步、健康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在十一五期间,要加大对农业的的投入,要把农用化工和农业放在同等的重要地位上进步突出和加强,化工部已将化肥工程列为重点工程来抓。 
目前,据我们了解中国的化肥产量约1.2亿吨(折标肥),仅能满足农业的70%,而更突出的问题是化肥的结构,N∶P2O5∶K2O=1∶0.27∶0.004远低于发达国家的1∶0.47∶0.37。由于中国长期以来,使用磷、钾比较少,造成土地缺乏磷、钾等元素,尽管国家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外汇进口磷钾等肥料,但仍不能满足农业的需求。土壤科学和植物营养生理学的发展使平衡施肥和经济施肥,成为当今世界提高农业产量的有效手段。单纯的普通复混肥已不能满足农作物的需要。 
近年来由于复合肥使用不规范,化肥利用率低,造成部分土地板结,甚至造成减产,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影响。为改变中国的化肥结构,做到提供优质肥料,减少进口,为农业增产。经过市场调研和对复合肥的研究,认为造成这一原因的很大因素是肥料结构不稳定,植物吸收利用率低,肥料中缺乏作物必须的氨基酸等元素,不能根据作物的不同需要,做到缓效与速效相结合,为此研发了聚能螯合缓释肥 这一新产品,做到肥效增加,速、缓结合。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人们盼望着肥料领域能够出现具有多功能的肥料,能改良土壤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的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或者改善劳动条件,保护自然环境,使人们吃上对身体健康有利的,无公害的农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长效化,节约型的聚能螯合缓释肥料。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聚能螯合缓释肥,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尿素240、磷酸一铵343、氯化钾250、腐植酸100、氨基酸40、硼砂8、一水硫酸亚锰4、硫酸亚铁2、七水硫酸锌4、五水硫酸铜4、二水钼酸钠2、包膜剂3。 
本发明所述的尿素为(含N:46.3%)。 
磷酸一铵为(含P2O5:44%含N:11%)。 
氯化钾为(K2O:60%)。 
膜厚0.2-0.3毫米。 
所述的包膜剂为尿素500克、妥尔油60克、氢氧化钙100克、石蜡30克配制的,每吨产品喷涂2-3公斤,起到包覆缓释的目的 
按上方配制,生产的聚能螯合缓释肥,经检测指标可达到:每生产一吨聚能螯合缓释肥,氮的养分可达到14.85%、磷的养分可达到15.09%、钾的养分可达到15.0%、有机质养分6.0%、氨基酸4.0%、硼的养分含0.084%、锰的养分含0.112%、铁的养分含0.092%、锌的养分含0.087%、铜的养分含0.096%、钼的养分含0.078%。 
本发明的有效成份: 
氮、磷、钾、有机质、氨基酸、硼、锰、铁、锌、铜、钼。 
本发明的各原料的作用如下; 
尿素适量施用能促进作物茎叶繁茂,分蘖增多,籽粒饱满,提高作物的产量蛋白质含量, 
磷酸一铵能促进作物早熟,加强农作物的抗寒能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氯化钾能使农作物茎杆长的坚强,可防止倒伏,促进农作物开花和结实,并能增强作物抗旱、抗寒、抗病虫害的能力。 
硼肥促进作物根系生长,能促进作物生长,增强抗病害能力,并有利于开花结果,对于豆科作物有特别显著的作用。 
锰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中水的分解所不可缺少的元素,又是生成二氧化碳时的内生电子给予体,所以直接参与了光合作用。 
铁与作物体内的氧化、还原有密切关系。 
锌在作物中主要是作为酶的金属氧化剂,它还参与碳水化合物的转化。锌在作物体内还参与生长素的合成。 
铜在作物生长中的作用是作为一种酶的活化剂,是许多氧化酶的组成部分,它能提高植物的呼吸强度。 
钼是固氮酶的必要组分,是各种固氮菌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成分。钼能促进根瘤的生成,提高根瘤菌的固氮能力。钼又是硝酸还原酶的组成部分,参与硝态氮的还原过程。 
氨基酸:含有氨基和羟基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的通称。是含有一个碱性氨基和一个酸性羧基的有机化合物。在农业中常用作螯合剂。可改 善植物品质、可改善土壤环境、增强土壤肥力、提高土壤的含水量、节省水、肥、药,提高产品质量、增产、无毒。具有长效的特点,适用于农作物的整个生长期。能促进土壤中的氮、磷、钾及钙、镁、锰、铜、铁、硼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可调节土壤酸碱度,提高产量等作用。可提高肥效、可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防止和延缓肥效的损失,提高肥效的利用率,并对金属离子有极强的螯合能力,且无毒、无害、无残留可被降解。 
腐植酸,又名为土壤腐殖质,具有适中的粘结性,能使粘土疏松或结成粒团结构,可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缓冲土壤酸碱度的变化。 
本发明所述的聚能:通过氨基酸作为螯合剂,把由于微量元素之间的拮抗作用和土壤PH值的影响没吸收的微量元素能量聚合起来,提高作物的吸收率,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本发明所述的缓释肥——养分所呈的化合物或物理状态,能在一段时间内缓慢释放供植物持续吸收利用的肥料。 
本发明所述的螯合——农资界通常把有机分子和金属离子的配合称为“螯合”。螯合物通常比一般配合物要稳定。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作用: 
本发明的能增加其它肥料对农作物的利用率,提高肥效,减少施肥量,提高农作物抗病能力,抗病虫害,抗倒伏,抗冻害,改良土壤,可加快枝叶的生长,加强光合作用,加快根系生长,增加根系的覆盖面积,增强抗旱能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改善果实的品质。适用于 酸碱度过高或过低的土壤,具有调整土壤酸碱度过高或过低的作用,改良板结的土壤,具有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提高农作物抗病能力,抗病虫害,防止重茬病,如烂根,死棵现象。能够增根壮苗,促进生长,增强抗逆性的作用。抗倒伏,抗冻害,提高肥效,改良土壤,可加快枝叶的生长,加强光合作用,加快根系生长,增加根系的覆盖面积,增强抗旱能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改善果实的品质,令果蔬生长快,结果早,糖度高,味道好,保鲜时间长。对小麦、玉米、花生、蔬菜、果树经2千亩实验,粮食农作物平均增产25.8%以上,经济农作物平均增产33.5%以上,蔬菜农作物平均增产43%以上。 
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肥规律,添加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待矿物质进入植物体后于氨基酸先结合,以便植物充分吸收。聚能螯合缓释肥能根据不同作物调整配方达到缓释的目的。加入作物所需的微量元素等矿物质,提高作物的抗病及抗逆性,提高微量元素附合和最小因子理论提高产出比。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对土壤的污染,提高土壤肥力。 
本发明的制备工艺流程: 
按上述各原料的量称取各原料放进搅拌机,原料与来自筛分设备的返料一同进入造粒机,在造粒机内借助于蒸汽、尿素溶液粘聚成粒;然后借助于外力滚动成球。物料经输送皮带进入干燥机,采用燃烧炉热风加热方式,物料进入筒体后在烘干的同时又进行二次造粒。干燥机出口物料进入冷却机中被空气冷却,冷却后的物料进入筛分工序。小颗粒和破碎后的大颗粒作为返料返回造粒机,粒度合格复肥颗粒进 入包膜机进行包膜后进行计量包装。 
附图说明:
附图为聚能鳌合缓释肥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尿素240、磷酸一铵343、氯化钾250、腐植酸100、氨基酸40、硼砂8、一水硫酸亚锰4、硫酸亚铁2、七水硫酸锌4、五水硫酸铜4、二水钼酸钠2、包膜剂3。 
膜厚0.2-0.3毫米 
本发明所述的尿素为(含N:46.3%)。 
磷酸一铵(含P2O5:44%含N:11%)。 
氯化钾为(含K2O:60%)。 
所述的包膜剂为:尿素500克、妥尔油60克、氢氧化钙100克、石蜡30克配制的,每吨产品喷涂2-3公斤,起到包覆缓释的目的 
按上方配制,生产聚能螯合缓释肥,经检测指标可达到:每生产一吨聚能螯合缓释肥,氮的养分可达到14.85%、磷的养分可达到15.09%、钾的养分可达到15.0%、硼的养分含0.084%、锰的养分含0.112%、铁的养分含0.092%、锌的养分含0.087%、铜的养分含0.096%、钼的养分含0.078%。 
聚能螯合缓释肥在花生上的试验: 
一、试验地基本情况: 
该试验在大兴时宅子村,土壤类型为棕壤,土壤的养分情况如表1 
土壤的养分情况        表1 
  有机质   碱解氮   速效磷   速效钾
  0~15cm   0.71   45   9.8   58
  0~30cm   0.62   30   6.4   40
二、试验材料与方法 
该试验共设2个处理,每个处理面积为66.7亩,施聚能螯合缓释肥为处理2、普通肥45%(15-15-15)的复合肥为处理1,以每666.7m2使用处理1和处理2肥料各50Kg,以不施肥为对照,每个处理重复3次,供试品种为海花1号,起垄种植,覆盖地膜,4月27日播种,种植面积密度9000~10000墩/亩,9月26号收获。 
三、实验结果分析 
果实成熟期的生育性状表2 
  处理   株高(cm)   侧枝长(cm)   总分枝  (个)   结果枝  (个)
  CK   33.2   37.5   6.4   5.8
  1   34.7   40.5   7.9   6.9
  2   34.9   40.5   8.0   7.1
花生产量统计表3 
  处  理   单株  结果   (个)   饱果  率(%)   折合  亩产      (kg)   亩增  产      (kg)  (CK)   增产  率      (CK)  (%)   亩增产  (kg)   (处理1  比)   增产率  (处理      1比)  (%)
  CK   9.8   73.0   187.4
  1   11.25   76.7   227.8   40.4   21.6
  2   11.65   78.5   260.1   72.7   38.8   32.3   14.2
从表2和表3中可以看出,施用聚能螯合缓释肥的花生株高、结果枝、单株结果数、饱果率都比普通肥要高或多,亩增产32.3kg,增产率达14.2%。 

Claims (2)

1.一种聚能螯合缓释肥,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尿素240、磷酸一铵343、氯化钾250、腐植酸100、氨基酸40、硼砂8、一水硫酸亚锰4、硫酸亚铁2、七水硫酸锌4、五水硫酸铜4、二水钼酸钠2、包膜剂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能螯合缓释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膜剂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尿素500克、妥尔油60克、氢氧化钙100克、石蜡30克。
CN2010101760155A 2010-05-08 2010-05-08 聚能螯合缓释肥 Pending CN1020404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760155A CN102040423A (zh) 2010-05-08 2010-05-08 聚能螯合缓释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760155A CN102040423A (zh) 2010-05-08 2010-05-08 聚能螯合缓释肥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40423A true CN102040423A (zh) 2011-05-04

Family

ID=439070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760155A Pending CN102040423A (zh) 2010-05-08 2010-05-08 聚能螯合缓释肥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40423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8709A (zh) * 2011-08-08 2012-02-22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一种冬小麦水肥一体化专用肥及其施用方法
CN102936172A (zh) * 2012-12-05 2013-02-20 孙野 一种含有氨基酸有机质的控失肥料
CN103664317A (zh) * 2012-09-17 2014-03-26 武汉市沃农肥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螯合缓释中微量元素全价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55106A (zh) * 2015-05-26 2015-08-26 安徽凯利粮油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抗逆性覆膜种植花生的方法
CN107445692A (zh) * 2017-08-07 2017-12-08 河北渤天化化肥有限公司 植物生长调节剂螯合钾增效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65240A (zh) * 2018-10-15 2019-01-25 辽宁金土地肥业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有机肥玉米专用口肥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71887A (zh) * 2001-02-19 2002-10-02 邵建华 一种螯合型全元复合肥的生产方法
CN101033153A (zh) * 2007-04-04 2007-09-12 山东普金肥料有限公司 一种生化有机肥及其生产方法
CN101050153A (zh) * 2007-05-14 2007-10-10 王学文 一种含中微量元素的缓释型螯合追施肥
CN101066901A (zh) * 2007-04-03 2007-11-07 张国忠 抗盐碱水稻专用肥
CN101209852A (zh) * 2006-12-26 2008-07-02 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包衣型颗粒复合肥产品及其生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71887A (zh) * 2001-02-19 2002-10-02 邵建华 一种螯合型全元复合肥的生产方法
CN101209852A (zh) * 2006-12-26 2008-07-02 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包衣型颗粒复合肥产品及其生产方法
CN101066901A (zh) * 2007-04-03 2007-11-07 张国忠 抗盐碱水稻专用肥
CN101033153A (zh) * 2007-04-04 2007-09-12 山东普金肥料有限公司 一种生化有机肥及其生产方法
CN101050153A (zh) * 2007-05-14 2007-10-10 王学文 一种含中微量元素的缓释型螯合追施肥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化工科技》 20061230 郭会仙等 "天然产物在缓/控释肥料中的应用" 第40-43页 1-2 第14卷, 第6期 *
郭会仙等: ""天然产物在缓/控释肥料中的应用"", 《化工科技》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8709A (zh) * 2011-08-08 2012-02-22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一种冬小麦水肥一体化专用肥及其施用方法
CN102358709B (zh) * 2011-08-08 2013-07-31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一种冬小麦水肥一体化专用肥及其施用方法
CN103664317A (zh) * 2012-09-17 2014-03-26 武汉市沃农肥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螯合缓释中微量元素全价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36172A (zh) * 2012-12-05 2013-02-20 孙野 一种含有氨基酸有机质的控失肥料
CN104855106A (zh) * 2015-05-26 2015-08-26 安徽凯利粮油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抗逆性覆膜种植花生的方法
CN107445692A (zh) * 2017-08-07 2017-12-08 河北渤天化化肥有限公司 植物生长调节剂螯合钾增效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65240A (zh) * 2018-10-15 2019-01-25 辽宁金土地肥业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有机肥玉米专用口肥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38413B (zh) 一种三元缓释复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72910A (zh) 有机无机生物矿物质复混生态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68028A (zh) 一种含中微量元素多肽螯合复合肥
CN103232304B (zh) 一种马铃薯专用炭醋缓释生物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66249A (zh) 一种防控蔬菜病虫害型双膜缓释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03641A (zh) 一种新型绿色高效多功能腐植酸大豆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11097A (zh) 一种白芨套餐肥及其施肥方法
CN105198619A (zh) 一种玉米花生间作的花生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40423A (zh) 聚能螯合缓释肥
CN106478301A (zh) 一种新型高效生物炭基保水型作物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92917A (zh) 一种西红柿用有机无机复合缓释基肥及制备方法
CN103232290B (zh) 一种炭醋缓释生物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177159A (zh) 一种水稻专用肥
CN109608284A (zh) 一种含活性微生物腐植酸复合肥的制备及应用
CN102515911A (zh) 一种高氮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90516A (zh) 一种玉米专用肥料的生产方法
CN102503620A (zh) 一种硝硫基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CN104177171A (zh) 一种具有高能活性的草莓包膜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33487A (zh) 一种玉米专用发酵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46803B (zh) 含黄腐酸的高氮型水溶肥料
CN106588426A (zh) 一种富铁水稻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30566A (zh) 一种设施黄瓜专用可控缓释bb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27583A (zh) 一种豆类专用腐殖酸水溶肥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11393192A (zh) 一种由核桃加工而成的液体有机肥料
CN101348391B (zh) 有机无机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