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17517B - 一种自循环自搅拌深度脱氮净水槽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循环自搅拌深度脱氮净水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17517B
CN106517517B CN201611065208.7A CN201611065208A CN106517517B CN 106517517 B CN106517517 B CN 106517517B CN 201611065208 A CN201611065208 A CN 201611065208A CN 106517517 B CN106517517 B CN 1065175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partition
shell
water tank
clean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6520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17517A (zh
Inventor
朱小彪
戚伟康
侯嫒瑛
尹利君
杨晓进
肖宁
胡汉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61106520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17517B/zh
Publication of CN1065175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175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175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175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0Aerobic and anaerobic processes
    • C02F3/302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10In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16Nitrogen compounds, e.g. ammoni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10In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16Nitrogen compounds, e.g. ammonia
    • C02F2101/166Nitri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3/00Apparatus and plants for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3/006Apparatus and plants for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details of construction, e.g. specially adapted seals, modules,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自循环自搅拌深度脱氮净水槽,包括壳体及设置于壳体中四个隔板,4个隔板将壳体的内部空腔顺次分隔为田字格分布的四个格槽,壳体中设置有回流管,回流管的进口位于第三格槽中并与集气口相通,曝气管穿过集气口并伸入至回流管中,曝气管上均匀开设有小孔;第一隔板的下部设置有两开口均朝上的U型管,U型管的两开口分别位于第一格槽和第二格槽中。本发明的净水槽,采用正方体反应器,占地面积小,底盘牢固,运行安全方便,并加工简单可行;(2)装置属于自动循环式净水槽,低能耗即可实现自动循环,降低厌氧反应处的溶解氧值,将处理效率达到最大值;(3)装置属于自动搅拌式净水槽,不需要机械辅助即可完成搅拌,降低能耗,经济节约。

Description

一种自循环自搅拌深度脱氮净水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净水槽,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自循环自搅拌深度脱氮净水槽。
背景技术
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就随意排放,造成农村地区的河流总体水质变差,以氮、磷为主的营养物质超标严重,部分河流、湖泊已经呈现严重富营养化状态。
现已开发的净水槽技术,去除率低成为大部分净水槽遇到的难题,并且没有考虑农村实际生活水平以及生活方式等因素,来考虑净水槽的可行性。为此专门研发了自循环自搅拌净化槽,从农村实际的产污角度、排放规律研发了自循环自搅拌净化槽治理村镇污水的技术。运行管理简单,无需电能控制,能够应对各种水质水量和突发事件,适应农村分散性的污水净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自循环自搅拌深度脱氮净水槽。
本发明的自循环自搅拌深度脱氮净水槽,包括长方体形状的壳体及设置于壳体中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4个隔板将壳体的内部空腔顺次分隔为田字格分布的第一格槽、第二格槽、第三格槽和第四格槽,第一格槽上设置有进水口,第四格槽上设置有出水口,进水口上设置有只允许待净化污水进入第一格槽的单向阀;其特征在于:第一隔板、第三隔板的上边缘均与壳体连接,下方均悬空,以使第一格槽与第二格槽的底部相通、第三格槽与第四格槽的底部相通;第二隔板的下边缘与壳体连接、上方悬空,以使第二格槽与第三格槽的底部相通,第四隔板的上、下边缘均与壳体接触,保证第四格槽与第一格槽不相通;
第三格槽中设置有曝气管和集气口,曝气管与外部的供气装置相连接,以实现向第三格槽中曝气,集气口为大口朝下的漏斗形状;壳体的内部空腔的上部设置有回流管,回流管的进口位于第三格槽中并与集气口相连,回流管穿过第四格槽后出口位于第一格槽中,曝气管穿过集气口并伸入至回流管中,曝气管上均匀开设有小孔;第一隔板的下部设置有两开口均朝上的U型管,U型管的两开口分别位于第一格槽和第二格槽中。
本发明的自循环自搅拌深度脱氮净水槽,第一隔板下方的第一格槽和第二格槽中填充有厌氧污泥,以通过反硝化作用降解水中COD和去除水中亚硝氮;第三格槽的下方填充有好氧污泥,以通过硝化作用去除水中氨氮;第四格槽的下方填充有起到过滤截留作用的填料。
本发明的自循环自搅拌深度脱氮净水槽,所述壳体为正方体形状,边长为50~80cm;进水口距离壳体顶部的距离为8~15cm,出水口比进水口低10~15cm;所述U型管固定在第一隔板下边缘的中间位置上,U型管的长为15~20cm。
本发明的自循环自搅拌深度脱氮净水槽,所述回流管由水平部分和竖直部分构成,水平部分位于第三格槽、第四格槽和第一格槽中,竖直部分位于第三格槽中,水平部分的高度比出水口低5~8cm,竖直部分的中心与第三格槽的中心重合,竖直部分的高度为壳体高度的一半。
本发明的自循环自搅拌深度脱氮净水槽,所述回流管的竖直部分与集气口相连接,集气口的高度为10~20cm,集气口的下边缘为边长为15~20cm的正方形。
本发明的自循环自搅拌深度脱氮净水槽,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的高度为壳体高度的3/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脱氮净水槽,壳体中的4个隔板将其内部空腔分隔为田字格分布的4个格槽,回流管贯穿第四格槽且进口、出口分别位于第三格槽和第一格槽中,第一隔板下方的第一和第二格槽中填充有厌氧污泥,第三格槽下方填充有好氧污泥;由曝气管进入的气体,首先进入第三格槽中的污泥和水体中,使得在第三格槽中发生好氧硝化作用,以去除水中的氨氮;由曝气管进入回流管中的气体会通过汽提的方式携带第三格槽中的液体进入第一格槽,在第一格槽下方的厌氧污泥的反硝化作用下,将回流水中及部分进水中的亚硝氮去除,并降解水中的COD。
本发明的自循环自搅拌深度脱氮净水槽,采用正方体反应器,占地面积小,底盘牢固,运行安全方便,并加工简单可行;(2)装置属于自动循环式净水槽,低能耗即可实现自动循环,降低厌氧反应处的溶解氧值,将处理效率达到最大值;(3)装置属于自动搅拌式净水槽,不需要机械辅助即可完成搅拌,降低能耗,经济节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自循环自搅拌深度脱氮净水槽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自循环自搅拌深度脱氮净水槽的俯视图。
图中:1壳体,2第四隔板,3回流管,4 U型管,5第一隔板,6集气口,7第三隔板,8填料,9厌氧污泥,10第二隔板,11曝气管,12进水口,13出水口,14好氧污泥,15单向阀,16第一格槽,17第二格槽,18第三格槽,19第四格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给出了本发明的自循环自搅拌深度脱氮净水槽的主视图和图视图,所示的净水槽由壳体1、第一隔板5、第二隔板10、第三隔板7、第四隔板2、单向阀16、U型管4、回流管3、曝气管11、集气口6组成,所示的壳体1为长方体形状,其可采用50~80cm的正方体,壳体1的内部为空腔,第一隔板5、第二隔板10、第三隔板7和第四隔板2顺次将壳体1的内部空腔分隔为田字格式分布的第一格槽16、第二格槽17、第三格槽18和第四格槽19。进水口12设置于第一格槽16上,用于向第一格槽16中通入待净化的污水,出水口13设置于第四格槽19上,由于将净化后的污水流出。单向阀15设置于进水口12上,只允许污水由外部进入第一格槽16中,而不允许第一格槽16中的液体和气体由进水口12排出。
所示第一隔板5的上部密封、下端开口,以使第一格槽16与第二格槽17的下部相通,第一隔板5下方的第一格槽16和第二格槽17中设置有厌氧污泥9,厌氧污泥9进行反硝化的作用,以降解水中COD以及去除循环水以及部分进水中的亚硝氮含量。第三格槽18的底部填充有好氧污泥14,第二隔板10的下部密封、上部开口,以使第二格槽17与第三格槽18的上部相通,同时也避免了第二格槽17中的厌氧污泥9与第三格槽18中好氧污泥14的互相流动。好氧污泥14起到硝化作用,以去除水中氨氮含量。
所示第三隔板7的上部密封、下端开口,以使第三格槽18与第四格槽19的下部相通,第四格槽19下方被填料8填充,填料8起到截留过滤的作用,主要目的是过滤随水一起上来的第三格槽18的污泥。
所示的回流管3设置于壳体1内部空腔的上部,回流管3由水平部分和竖直部分组成,竖直部分位于第三格槽18中,水平部分贯穿第四格槽19后伸入至第一格槽16中。集气口6固定于竖直部分的下端,集气口6为开口朝下的漏斗形状,以便进行气体的收集。曝气管11位于第三格槽18中,曝气管11与外部的供气装置相连接,以便向第三格槽18中通入气体进行曝气。曝气管11上均匀开设有小孔,曝气管11的上部穿过集气口6后伸入至回流管3竖直部分中。
其中,进水口12可设计为距离壳体1顶部的距离8~15cm,出水口13比进水口低10~15cm; U型管4固定在第一隔板5下边缘的中间位置上,U型管的长为15~20cm。回流管3的水平部分的高度比出水口13低5~8cm,竖直部分的中心与第三格槽的中心重合,竖直部分的高度为壳体1高度的一半。集气口6的高度可设计为10~20cm,集气口6的下边缘为边长为15~20cm的正方形。第一隔板5、第二隔板10和第三隔板7的高度为壳体1高度的3/4。
第一、二格槽(16、17)下方连通处被厌氧污泥9填充,起到反硝化的作用,主要目的是降解水中COD以及去除循环水以及部分进水中的亚硝氮含量;第三格槽18下方被好氧污泥14填充,起到硝化作用,主要目的是去除水中氨氮含量;第四格槽19下方被填料填充,起到截留过滤的作用,主要目的是过滤随水一起上来的第三格槽18的污泥。
曝气管11作为此净水槽的唯一气体来源,起到了提供机械能的作用:气体通过曝气管11上的小孔运动到液体中,一部分气体会经集气口6进入回流管3,深入回流管(3)的曝气管11中的气体带动液体实现汽提回流的效果,通过回流管3到达第一格槽16,由于单向阀15的存在,从而使得水与气体均向一个方向运动,使得第一格槽16形成密闭空间,到达第一格槽16的气体在液面上方聚集,使得液面下降,第二格槽17液面上升,当第一格槽16液面下降到与U型管4底部平齐时,气体通过U型管4到达第二格槽17,此时第二格槽17的U型管4上方会大量鼓气,第一格槽16液面迅速上升,第二格槽17液面迅速下降,恢复原样,完成自搅拌。当第二格槽17液面上升时,第三、四格槽液面也随之上升,部分液体由出水口13流出,当液面高于回流管3时,部分液体自动经回流管流入第一格槽,当液面低于回流管3时,液体通过汽提的方式进入回流管),从而进入第一格槽,完成液体自循环的过程,更大程度的净化水质。

Claims (6)

1.一种自循环自搅拌深度脱氮净水槽,包括长方体形状的壳体(1)及设置于壳体中的第一隔板(5)、第二隔板(10)、第三隔板(7)和第四隔板(2),4个隔板将壳体的内部空腔顺次分隔为田字格分布的第一格槽(16)、第二格槽(17)、第三格槽(18)和第四格槽(19),第一格槽上设置有进水口(12),第四格槽上设置有出水口(13),进水口上设置有只允许待净化污水进入第一格槽的单向阀(15);其特征在于:第一隔板、第三隔板的上边缘均与壳体连接,下方均悬空,以使第一格槽与第二格槽的底部相通、第三格槽与第四格槽的底部相通;第二隔板的下边缘与壳体连接、上方悬空,以使第二格槽与第三格槽的上部相通,第四隔板的上、下边缘均与壳体接触,保证第四格槽与第一格槽不相通;
第三格槽中设置有曝气管(11)和集气口(6),曝气管与外部的供气装置相连接,以实现向第三格槽中曝气,集气口为大口朝下的漏斗形状;壳体的内部空腔的上部设置有回流管(3),回流管的进口位于第三格槽中并与集气口相连,回流管穿过第四格槽后出口位于第一格槽中,曝气管穿过集气口并伸入至回流管中,曝气管上均匀开设有小孔;第一隔板的下部设置有两开口均朝上的U型管(4),U型管的两开口分别位于第一格槽和第二格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循环自搅拌深度脱氮净水槽,其特征在于:第一隔板(5)下方的第一格槽(16)和第二格槽(17)中填充有厌氧污泥,以通过反硝化作用降解水中COD和去除水中亚硝氮;第三格槽(18)的下方填充有好氧污泥(14),以通过硝化作用去除水中氨氮;第四格槽的下方填充有起到过滤截留作用的填料(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循环自搅拌深度脱氮净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正方体形状,边长为50~80cm;进水口(12)距离壳体顶部的距离为8~15cm,出水口(13)比进水口低10~15cm;所述U型管(4)固定在第一隔板(5)下边缘的中间位置上,U型管的长为15~2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循环自搅拌深度脱氮净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3)由水平部分和竖直部分构成,水平部分位于第三格槽(18)、第四格槽(19)和第一格槽(16)中,竖直部分位于第三格槽中,水平部分的高度比出水口(13)低5~8cm,竖直部分的中心与第三格槽的中心重合,竖直部分的高度为壳体(1)高度的一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循环自搅拌深度脱氮净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3)的竖直部分与集气口(6)相连接,集气口的高度为10~20cm,集气口的下边缘为边长为15~20cm的正方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循环自搅拌深度脱氮净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5)、第二隔板(10)和第三隔板(7)的高度为壳体(1)高度的3/4。
CN201611065208.7A 2016-11-28 2016-11-28 一种自循环自搅拌深度脱氮净水槽 Active CN1065175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65208.7A CN106517517B (zh) 2016-11-28 2016-11-28 一种自循环自搅拌深度脱氮净水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65208.7A CN106517517B (zh) 2016-11-28 2016-11-28 一种自循环自搅拌深度脱氮净水槽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17517A CN106517517A (zh) 2017-03-22
CN106517517B true CN106517517B (zh) 2019-07-05

Family

ID=58357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65208.7A Active CN106517517B (zh) 2016-11-28 2016-11-28 一种自循环自搅拌深度脱氮净水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17517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1748A (zh) * 2006-10-08 2007-03-21 大连宇都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污水处理一体式组合设备
CN104045202A (zh) * 2014-05-22 2014-09-17 杭州师范大学 一种一体式自养生物脱氮协同化学除磷反应器
CN104773823A (zh) * 2014-10-17 2015-07-15 湖北省益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泵回流的a/o反应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1748A (zh) * 2006-10-08 2007-03-21 大连宇都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污水处理一体式组合设备
CN104045202A (zh) * 2014-05-22 2014-09-17 杭州师范大学 一种一体式自养生物脱氮协同化学除磷反应器
CN104773823A (zh) * 2014-10-17 2015-07-15 湖北省益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泵回流的a/o反应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17517A (zh) 2017-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89869U (zh) 高效复合厌氧生物反应装置
CN203820597U (zh) 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106430588B (zh) 汽提式回流双自搅拌深度脱氮净水槽
CN205115189U (zh) 一种高效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104150589A (zh) 一体化无梯度活性污泥污水处理装置
CN203613023U (zh) 一种交替式曝气过滤生物反应器
CN202144465U (zh) 一种水体净化及增氧系统
CN202046977U (zh) 厌氧-好氧一体化反应器
CN106517517B (zh) 一种自循环自搅拌深度脱氮净水槽
CN109761452A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17437855U (zh) 一种农村污水处理装置
CN217265318U (zh) 一种小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06553259U (zh) 一种推流式膜曝气生物膜装置
CN215188862U (zh) 一种鱼缸潮汐式过滤装置
CN109734261A (zh) 生活污水脱氮除磷净化槽
CN201952330U (zh) 一种abr反应器和斜板沉淀池一体化装置
CN213680019U (zh) 一种生化反应池及其膜生物反应器
CN210795922U (zh) 一种竖流式a2o-mbbr气提内循环污水处理装置
CN209872677U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06635169U (zh) 一种市政污水净化处理装置
CN208308631U (zh) 一种以a2/o工艺为基础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106430587B (zh) 具有脱氮功能的两阶段自动搅拌污水净水槽
CN220300577U (zh) 功能区分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111072142A (zh) 用于畜禽养殖污水或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厌氧反应系统
CN216336836U (zh) 带有微动力的污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