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08386A - 一种南方红豆杉与夏枯草的套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南方红豆杉与夏枯草的套种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508386A CN106508386A CN201610973393.3A CN201610973393A CN106508386A CN 106508386 A CN106508386 A CN 106508386A CN 201610973393 A CN201610973393 A CN 201610973393A CN 106508386 A CN106508386 A CN 10650838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lfheal
- southerm yew
- interplanting
- tree
- mairei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7/00—Cultivation of hops, vines, fruit trees, or like trees
- A01G17/005—Cultivation method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树木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南方红豆杉与夏枯草的套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选择种植地、移栽套种和田间管理工序,具体包括:(1)选择种植地:选择靠近水源、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中性至弱酸性的中厚粘土地,深翻,整平,挖苗畦,施肥;(2)移种套种:4‑6月间,优选5月将挑选的南方红豆杉树按照行距100‑300cm,株距100‑300cm进行移栽,修建树枝,土壤用盖草能进行封闭,第二年的8‑9月,将夏枯草种子拌入细沙撒播到南方红豆杉之间;(3)田间管理:每年除草、追肥、除虫,即可完成南方红豆杉与夏枯草的套种。所述方法种植成本大大下降,可以同时管理一块土地收获两种植物,节约了肥料、用水、以及农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树木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南方红豆杉与夏枯草的套种方法。
背景技术
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又称美丽红豆杉或紫衫,系裸子植物亚门松杉纲红豆杉目红豆杉科红豆杉属植物,特产于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南岭山脉山区以及河南、陕西(秦岭)、甘肃等省的山地或溪谷,是红豆杉属中生长最快、分布最广的植物。
南方红豆杉属于浅根植物,其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是世界上公认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是经过了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孑遗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由于在自然条件下南方红豆杉生长速度缓慢,再生能力差,所以很长时间以来,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形成大规摸的南方红豆杉原料林基地。1994年南方红豆杉被我国定为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同时被全世界42个有南方红豆杉的国家称为“国宝”,联合国也明令禁止采伐,是名符其实的“植物大熊猫”。
南方红豆杉为常绿乔木,小枝互生,到秋天变黄绿色或淡红褐色;冬芽鳞片背部圆或有钝棱脊;镰刀形叶子,二列式,长1.5-3厘米,比其他南方红豆杉属的更阔,末端尖而细小,叶底有两道黄间;花腋生,雌雄异株,雌花只有一个胚珠,下托鳞片数枚;扁卵形种子,两侧各有一不明显的棱脊,围有红色杯状假种皮。南方红豆杉在中国南北各地均适宜种植,具有喜荫、耐旱、抗寒的特点,要求土壤PH值在5.5-7.0。生境性耐阴,密林下亦能生长,多年生,不成林。多见于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内。生于山顶多石或瘠薄的土壤上,多呈灌木状。原产地年均气温2-7℃,年均降水750-1000毫米。多散生于阴坡或半阴坡的湿润、肥沃的针阔混交林下。性喜凉爽湿润气候,可耐零下30℃以下的低温,抗寒性强,最适温度20~25℃,属阴性树种。喜湿润但怕涝,适于在疏松湿润排水良好的壤土上种植。
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别名:麦穗夏枯草、铁线夏枯草(云南丛书),麦夏枯、铁线夏枯(滇南本草),夕句、乃东(本经)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匍匐根茎,节上生须根。茎高达30厘米,基部多分枝,浅紫色。花萼钟形,花丝略扁平,花柱纤细,先端裂片钻形,外弯。花盘近平顶。小坚果黄褐色,花期4-6月,果期7-10月。夏枯草生长在山沟水湿地或河岸两旁湿草丛、荒地、路旁,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以河南、安徽、江苏、湖南等省为主要产地。夏枯草适应性强,整个生长过程中很少有病虫害。有清火明目之功效,能治目赤肿痛、头痛等。
CN 101112164A公开了一种曼地亚红豆杉与香樟的立体生态栽培方法;CN104885861A公开了一种红叶石楠与红豆杉套种方法,但这样的套种方法中,香樟和红叶石楠利用的栽种面积过多,降低了红豆杉栽种的数量。而南方红豆杉生长期长、管理复杂,如何找到一种能与南方红豆杉合理套种的植物有助于提高红豆杉的种植率,也能更好的保护南方红豆杉这个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南方红豆杉与夏枯草的套种方法,所述方法不仅可以使南方红豆杉移栽到更大的空间以利于生长,还可以利用南方红豆杉的树型优势为夏枯草供湿润阴凉的种植条件,从而收获夏枯草,一举两得。
为达到此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南方红豆杉与夏枯草套种的方法,包括选择种植地、移栽套种和田间管理工序,具体包括:
(1)选择种植地:选择靠近水源、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中性至弱酸性的中厚粘土地,深翻,整平,挖苗畦,施肥;
(2)移种套种:4-6月间,优选5月将挑选的南方红豆杉树按照行距100-300cm,株距100-300cm进行移栽,修建树枝,土壤用盖草能进行封闭,第二年的8-9月,将夏枯草种子拌入细沙撒播到南方红豆杉之间;
(3)田间管理:每年除草、追肥、除虫,即可完成南方红豆杉与夏枯草的套种。
本发明中,修建树枝是为了使得树下透光度达到60%,提高成活率;由于南方红豆杉前5年树干的大小变化大,树叶还不成伞状,需要多次移植,所以选用南方红豆杉树进行套种,而移植南方红豆杉树,需要一年的恢复期,第二年才开始撒播夏枯草种子,而撒播夏枯草种子之前先对树林进行整体的枯枝修剪以保证南方红豆杉的生长状况良好。
所述行距例如可以是100cm、120cm、130cm、140cm、150cm、160cm、180cm、200cm、220cm、230cm、250cm、260cm、280cm或300cm。
所述株距例如可以是100cm、120cm、130cm、140cm、150cm、160cm、180cm、200cm、220cm、230cm、250cm、260cm、280cm或300cm。
优选地,步骤(2)所述的行距为150-200cm。
优选地,步骤(2)所述的株距为150-200cm。
优选地,步骤(2)所述挑选的南方红豆杉树为树龄在5年以上,优选7年以上的南方红豆杉树。
本发明中,选用5年树龄以上的南方红豆杉树是由于5年以后的南方红豆杉树树形已经比较固定,继续生长的空间不会变化太大,树冠成伞状,可以为下方的夏枯草提供一个适合夏枯草生长的阴凉的环境。
优选地,所述挑选的南方红豆杉树中公母比例为1:(300-500),例如可以是1:300、1:320、1:350、1:380、1:400、1:420、1:430、1:450、1:460、1:480或1:500。
本发明中,由于南方红豆杉公树出树率高,而公树需给母树授粉后才能结果。
优选地,所述挑选的南方红豆杉树的高度为100-300cm,例如可以是100cm、120cm、130cm、140cm、150cm、160cm、180cm、200cm、220cm、230cm、250cm、260cm、280cm或300cm优选为150-200cm。
优选地,所述挑选的南方红豆杉树的冠幅为50-300cm,例如可以是50cm、80cm、100cm、120cm、130cm、140cm、150cm、160cm、180cm、200cm、220cm、230cm、250cm、260cm、280cm或300cm优选为100-250cm,进一步优选为200cm。
优选地,所述挑选的南方红豆杉树的地径为3-10cm,例如可以是3cm、4cm、5cm、6cm、7cm、8cm、9cm或10cm,优选为4-8cm,进一步优选为4-6cm。
优选地,步骤(2)所述的盖草能与土壤的质量比为1:(800-1100),例如可以是1:800、1:850、1:900、1:950、1:1000、1:1050、1:1080或1:1100,优选为1:(900-1000),进一步优选为1:1000。
本发明中,采用低毒盖草能进行除草。
优选地,所述夏枯草种子撒播前施肥、细耕和除草。
优选地,所述施肥为施以磷、钾和氮为主的复合肥。
优选地,所述施肥为每亩30-45kg,例如可以是30kg、31kg、32kg、33kg、35kg、36kg、38kg、40kg、41kg、42kg、43kg或45kg,优选为35-42kg,进一步优选为40kg。
优选地,所述细耕具体为以南方红豆杉树干为中心的20-35cm处,优选30cm处向外进行深度为10-15cm的细耕。
优选地,所述夏枯草种子为当年采摘的新种。
优选地,所述夏枯草种子撒播前用杀菌溶液浸泡。
优选地,所述杀菌溶液为与水体积比为1:(400-550),例如可以是1:400、1:410、1:420、1:430、1:450、1:480、1:500、1:510、1:520、1:530或1:550,优选为1:500的多菌灵杀菌溶液。
优选地,所述浸泡时间为20-60min,例如可以是20min、21min、23min、25min、28min、30min、31min、33min、35min、38min、40min、45min、48min、50min、55min、58min或60min,优选为30-45min。
优选地,所述夏枯草种子拌入细沙中夏枯草种子和细沙的质量比为1:(2-5),例如可以是1:1、1:2、1:3、1:4或1:5,优选为1:(2-3),进一步优选为1:3。
优选地,所述夏枯草种子每亩的播种量为1-10kg,例如可以是1kg、2kg、3kg、4kg、5kg、6kg、7kg、8kg、9kg或10kg,优选为2-6kg,进一步优选为3-4kg。
本发明中,所述夏枯草每10个月可以进行收获,在果穗成棕红色时,将全草割下,留根越夏越冬,全草洗净晒干即可入药,再进行整地后,还可进行新一轮的夏枯草撒播。
优选地,所述除草为每年3-5月2-3次除草。
优选地,追肥为每年3-5月进行1-2次的追肥。
本发明中,所述追肥为每亩施复合肥30kg,每次间隔3个月,保持土壤湿润及地表面无积水。
优选地,所述除虫的除虫剂为吡虫啉、噁霉灵和乙蒜素。
南方红豆杉大田种植虫害主要为粉蚧,采用吡虫啉喷施,夏枯草的虫害主要为蚜虫,病害主要为立枯病,采用噁霉灵和乙蒜素混合后喷施。
优选地,所述吡虫啉与水的体积比为1:(600-900),例如可以是1:600、1:620、1:650、1:680、1:700、1:720、1:750、1:780、1:800、1:820、1:850或1:900,优选为1:(700-850),进一步优选为1:800。
优选地,所述吡虫啉的用法为每周1次,连用3周。
优选地,所述噁霉灵和乙蒜素与水的体积比为1:1:(900-1200),例如可以是1:1:900、1:1:920、1:1:950、1:1:980、1:1:1000、1:1:1110、1:1:1120、1:1:1150、1:1:1180或1:1:1200,优选为1:1:(950-1100),进一步优选为1:1:1000。
优选地,所述噁霉灵和乙蒜素的用法为每10天一次,连用30天。
优选地,所述南方红豆杉与夏枯草套种的方法,包括选择种植地、移栽套种和田间管理工序,具体包括:
(1)选择种植地:选择靠近水源、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中性至弱酸性的中厚粘土地,深翻,整平,挖苗畦,施肥;
(2)移种套种:
①南方红豆杉种植:选择树龄5年以上,树型良好,生长健康的南方红豆杉树,高度为150-200cm,冠副200cm,地径4-6cm的南方红豆杉树,5月将挑选的南方红豆杉树以公母比例为1:(300-500),按照行距150-200cm,株距150-200cm进行移栽,修建树枝,土壤用盖草能以质量比1000:1进行封闭;
②夏枯草种植:第二年8月中旬,对树林进行整体的枯枝修剪,每亩施以磷、钾、氮为主的复合肥40kg,以南方红豆杉树干为中心30cm处向外进行深度为10-15cm细耕并清除地面杂草、枯枝,用体积比1:500的多菌灵等杀菌溶液浸泡夏枯草种子30-45min,清洗后将夏枯草种子以质量比1:3拌入细沙,每亩用种量3-4kg,撒播后覆薄土喷水保持土壤湿润;
(3)田间管理:每年3-5月除草2-3次、追肥1-2次、除虫采用与水体积比为1:800的吡虫啉喷施南方红豆杉树,每周1次连用3周,夏枯草种下后,采用噁霉灵和乙蒜素与水的体积比为1:1:1000来喷施,每10天一次连用30天,即可完成南方红豆杉与夏枯草的套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方法中南方红豆杉可以为夏枯草提供阴凉潮湿的生长环境,模拟了夏枯草的原生态的生长环境,使得种植成本大大下降,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管理一块土地的同时收获两种植物,节约了肥料、用水、以及农药;
(2)本发明一次种植可以多年收获南方红豆杉果实,提高了降低了红豆杉的种植成本,能够有效缓解红豆杉天然林资源严重匮乏的危机,不但有利于国家珍稀植物资源的保护,更有利于红豆杉人工林树种的大面积推广种植,及其药用活性成分紫杉醇的产业研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发明,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1
一种南方红豆杉与夏枯草套种的方法,包括选择种植地、移栽套种和田间管理工序,具体包括:
(1)选择种植地:选择靠近水源、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中性至弱酸性的中厚粘土地,深翻,整平,挖苗畦,施肥;
(2)移种套种:
①南方红豆杉种植:选择树型良好,生长健康的南方红豆杉树,高度为180cm,冠副200cm,地径5cm的南方红豆杉树,5月将挑选的南方红豆杉树以公母比例为1:400,按照行距180cm,株距180cm进行移栽,修建树枝,土壤用盖草能以质量比1000:1进行封闭;
②夏枯草种植:第二年8月中旬,对树林进行整体的枯枝修剪,每亩施以磷、钾、氮为主的复合肥40kg,以南方红豆杉树干为中心30cm处向外进行深度为15cm细耕并清除地面杂草、枯枝,用体积比1:500的多菌灵等杀菌溶液浸泡夏枯草种子40min,清洗后将夏枯草种子以质量比1:3拌入细沙,每亩用种量3kg,撒播后覆薄土喷水保持土壤湿润;
(3)田间管理:每年3-5月除草2-3次、追肥1-2次、除虫采用与水体积比为1:800的吡虫啉喷施南方红豆杉树,每周1次连用3周,夏枯草种下后,采用噁霉灵和乙蒜素与水的体积比为1:1:1000来喷施,每10天一次连用30天,即可完成南方红豆杉与夏枯草的套种。
实施例2
(1)选择种植地:选择靠近水源、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中性至弱酸性的中厚粘土地,深翻,整平,挖苗畦,施肥;
(2)移种套种:
①南方红豆杉种植:选择树型良好,生长健康的南方红豆杉树,高度为150cm,冠副200cm,地径4cm的南方红豆杉树,5月将挑选的南方红豆杉树以公母比例为1:300,按照行距150cm,株距150cm进行移栽,修建树枝,土壤用盖草能以质量比800:1进行封闭;
②夏枯草种植:第二年8月中旬,对树林进行整体的枯枝修剪,每亩施以磷、钾、氮为主的复合肥30kg,以南方红豆杉树干为中心30cm处向外进行深度为10cm细耕并清除地面杂草、枯枝,用体积比1:400的多菌灵等杀菌溶液浸泡夏枯草种子45min,清洗后将夏枯草种子以质量比1:2拌入细沙,每亩用种量3kg,撒播后覆薄土喷水保持土壤湿润;
(3)田间管理:每年3-5月除草2-3次、追肥1-2次、除虫采用与水体积比为1:600的吡虫啉喷施南方红豆杉树,每周1次连用3周,夏枯草种下后,采用噁霉灵和乙蒜素与水的体积比为1:1:900来喷施,每10天一次连用30天,即可完成南方红豆杉与夏枯草的套种。
实施例3
(1)选择种植地:选择靠近水源、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中性至弱酸性的中厚粘土地,深翻,整平,挖苗畦,施肥;
(2)移种套种:
①南方红豆杉种植:选择树型良好,生长健康的南方红豆杉树,高度为200cm,冠副200cm,地径6cm的南方红豆杉树,5月将挑选的南方红豆杉树以公母比例为1:500,按照行距200cm,株距200cm进行移栽,修建树枝,土壤用盖草能以质量比1100:1进行封闭;
②夏枯草种植:第二年8月中旬,对树林进行整体的枯枝修剪,每亩施以磷、钾、氮为主的复合肥45kg,以南方红豆杉树干为中心30cm处向外进行深度为15cm细耕并清除地面杂草、枯枝,用体积比1:550的多菌灵等杀菌溶液浸泡夏枯草种子30min,清洗后将夏枯草种子以质量比1:5拌入细沙,每亩用种量3kg,撒播后覆薄土喷水保持土壤湿润;
(3)田间管理:每年3-5月除草2-3次、追肥1-2次、除虫采用与水体积比为1:900的吡虫啉喷施南方红豆杉树,每周1次连用3周,夏枯草种下后,采用噁霉灵和乙蒜素与水的体积比为1:1:1200来喷施,每10天一次连用30天,即可完成南方红豆杉与夏枯草的套种。
实施例4
(1)选择种植地:选择靠近水源、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中性至弱酸性的中厚粘土地,深翻,整平,挖苗畦,施肥;
(2)移种套种:
①南方红豆杉种植:选择树型良好,生长健康的南方红豆杉树,高度为100cm,冠副50cm,地径3cm的南方红豆杉树,5月将挑选的南方红豆杉树以公母比例为1:450,按照行距100cm,株距100cm进行移栽,修建树枝,土壤用盖草能以质量比900:1进行封闭;
②夏枯草种植:第二年8月中旬,对树林进行整体的枯枝修剪,每亩施以磷、钾、氮为主的复合肥42kg,以南方红豆杉树干为中心20cm处向外进行深度为12cm细耕并清除地面杂草、枯枝,用体积比1:450的多菌灵等杀菌溶液浸泡夏枯草种子35min,清洗后将夏枯草种子以质量比1:4拌入细沙,每亩用种量6kg,撒播后覆薄土喷水保持土壤湿润;
(3)田间管理:每年3-5月除草2-3次、追肥1-2次、除虫采用与水体积比为1:850的吡虫啉喷施南方红豆杉树,每周1次连用3周,夏枯草种下后,采用噁霉灵和乙蒜素与水的体积比为1:1:1100来喷施,每10天一次连用30天,即可完成南方红豆杉与夏枯草的套种。
实施例5
(1)选择种植地:选择靠近水源、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中性至弱酸性的中厚粘土地,深翻,整平,挖苗畦,施肥;
(2)移种套种:
①南方红豆杉种植:选择树型良好,生长健康的南方红豆杉树,高度为300cm,冠副300cm,地径10cm的南方红豆杉树,5月将挑选的南方红豆杉树以公母比例为1:350,按照行距300cm,株距300cm进行移栽,修建树枝,土壤用盖草能以质量比950:1进行封闭;
②夏枯草种植:第二年8月中旬,对树林进行整体的枯枝修剪,每亩施以磷、钾、氮为主的复合肥38kg,以南方红豆杉树干为中心35cm处向外进行深度为14cm细耕并清除地面杂草、枯枝,用体积比1:420的多菌灵等杀菌溶液浸泡夏枯草种子40min,清洗后将夏枯草种子以质量比1:5拌入细沙,每亩用种量2kg,撒播后覆薄土喷水保持土壤湿润;
(3)田间管理:每年3-5月除草2-3次、追肥1-2次、除虫采用与水体积比为1:900的吡虫啉喷施南方红豆杉树,每周1次连用3周,夏枯草种下后,采用噁霉灵和乙蒜素与水的体积比为1:1:950来喷施,每10天一次连用30天,即可完成南方红豆杉与夏枯草的套种。
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工艺方法,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工艺步骤,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工艺步骤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所选用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南方红豆杉与夏枯草套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选择种植地、移栽套种和田间管理工序,具体包括:
(1)选择种植地:选择靠近水源、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中性至弱酸性的中厚粘土地,深翻,整平,挖苗畦,施肥;
(2)移种套种:4-6月间,优选5月将挑选的南方红豆杉树按照行距100-300cm,株距100-300cm进行移栽,修建树枝,土壤用盖草能进行封闭,第二年的8-9月,将夏枯草种子拌入细沙撒播到南方红豆杉之间;
(3)田间管理:每年除草、追肥、除虫,即可完成南方红豆杉与夏枯草的套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行距为150-200cm;
优选地,步骤(2)所述的株距为150-20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挑选的南方红豆杉树为树龄在5年以上,优选7年以上的南方红豆杉树;
优选地,所述挑选的南方红豆杉树中公母比例为1:(300-500)。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挑选的南方红豆杉树的高度为100-300cm,优选为150-200cm;
优选地,所述挑选的南方红豆杉树的冠幅为50-300cm,优选为100-250cm,进一步优选为200cm;
优选地,所述挑选的南方红豆杉树的地径为3-10cm,优选为4-8cm,进一步优选为4-6cm。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盖草能与土壤的质量比为1:(800-1100),优选为1:(900-1000),进一步优选为1:1000。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夏枯草种子撒播前施肥、细耕和除草;
优选地,所述施肥为施以磷、钾和氮为主的复合肥;
优选地,所述施肥为每亩30-45kg,优选为35-42kg,进一步优选为40kg;
优选地,所述细耕具体为以南方红豆杉树干为中心的20-35cm处,优选30cm处向外进行深度为10-15cm的细耕。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夏枯草种子为当年采摘的新种;
优选地,所述夏枯草种子撒播前用杀菌溶液浸泡;
优选地,所述杀菌溶液为与水体积比为1:(400-550),优选为1:500的多菌灵杀菌溶液;
优选地,所述浸泡时间为20-60min,优选为30-45min。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夏枯草种子拌入细沙中夏枯草种子和细沙的质量比为1:(2-5),优选为1:(2-3),进一步优选为1:3;
优选地,所述夏枯草种子每亩的播种量为1-10kg,优选为2-6kg,进一步优选为3-4kg。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草为每年3-5月2-3次除草;
优选地,追肥为每年3-5月进行1-2次的追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虫的除虫剂为吡虫啉、噁霉灵和乙蒜素;
优选地,所述吡虫啉与水的体积比为1:(600-900),优选为1:(700-850),进一步优选为1:800;
优选地,所述吡虫啉的用法为每周1次,连用3周;
优选地,所述噁霉灵和乙蒜素与水的体积比为1:1:(900-1200),优选为1:1:(950-1100),进一步优选为1:1:1000;
优选地,所述噁霉灵和乙蒜素的用法为每10天一次,连用30天。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973393.3A CN106508386A (zh) | 2016-11-07 | 2016-11-07 | 一种南方红豆杉与夏枯草的套种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973393.3A CN106508386A (zh) | 2016-11-07 | 2016-11-07 | 一种南方红豆杉与夏枯草的套种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508386A true CN106508386A (zh) | 2017-03-22 |
Family
ID=58349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973393.3A Pending CN106508386A (zh) | 2016-11-07 | 2016-11-07 | 一种南方红豆杉与夏枯草的套种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508386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006331A (zh) * | 2017-06-04 | 2017-08-04 | 湖南七纬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蔓越莓与红豆杉套种的立体种植方法 |
CN107912218A (zh) * | 2017-12-21 | 2018-04-17 | 欧建德 | 一种南方红豆杉与黄花倒水莲立体生态栽培方法 |
CN108040727A (zh) * | 2017-12-21 | 2018-05-18 | 欧建德 | 一种立体生态栽培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18486A (zh) * | 2002-12-18 | 2003-05-21 | 黄立海 | 夏枯草和万寿果套种立体栽培的方法 |
RU2262838C2 (ru) * | 2001-02-20 | 2005-10-27 |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садоводства Сибири им. М.А. Лисавенко (НИИСС) | Способ выращивания лесных культур |
CN104885861A (zh) * | 2015-06-24 | 2015-09-09 | 安顺市西秀区春实绿化苗木有限公司 | 一种红叶石楠与红豆杉套种方法 |
CN105104066A (zh) * | 2015-08-20 | 2015-12-02 | 江苏红豆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南方红豆杉大树与幼苗套种方法 |
-
2016
- 2016-11-07 CN CN201610973393.3A patent/CN10650838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RU2262838C2 (ru) * | 2001-02-20 | 2005-10-27 |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садоводства Сибири им. М.А. Лисавенко (НИИСС) | Способ выращивания лесных культур |
CN1418486A (zh) * | 2002-12-18 | 2003-05-21 | 黄立海 | 夏枯草和万寿果套种立体栽培的方法 |
CN104885861A (zh) * | 2015-06-24 | 2015-09-09 | 安顺市西秀区春实绿化苗木有限公司 | 一种红叶石楠与红豆杉套种方法 |
CN105104066A (zh) * | 2015-08-20 | 2015-12-02 | 江苏红豆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南方红豆杉大树与幼苗套种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方林: "《速生丰产林培育技术》", 31 March 2001,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
曹广才: "《北方草本药用植物及栽培技术》", 30 June 2008,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006331A (zh) * | 2017-06-04 | 2017-08-04 | 湖南七纬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蔓越莓与红豆杉套种的立体种植方法 |
CN107912218A (zh) * | 2017-12-21 | 2018-04-17 | 欧建德 | 一种南方红豆杉与黄花倒水莲立体生态栽培方法 |
CN108040727A (zh) * | 2017-12-21 | 2018-05-18 | 欧建德 | 一种立体生态栽培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145261B (zh) | 一种沃柑的栽培方法 | |
CN107079760B (zh) | 一种澳洲坚果套种凤梨的种植方法 | |
CN105660285B (zh) | 一种核桃的立体生态栽培方法 | |
CN103283450B (zh) | 一种金花茶芽苗砧嫁接的繁殖方法 | |
CN103621319A (zh) | 一种日光温室茄子嫁接高产栽培技术 | |
CN102939880A (zh) | 一种黑李规范化种植方法 | |
CN103039261A (zh) | 厚朴复合型种植方法 | |
CN104604462A (zh) | 一种金银花种植方法 | |
CN102907249A (zh) | 涵养石漠化山地的桑树的栽培方法 | |
CN104938280A (zh) | 一种沙田柚连年高产栽培方法 | |
CN110036907B (zh) | 一种化学诱变法与负压法相结合在流苏树多倍体育种中的应用 | |
CN106900461B (zh) | 一种藤茶与木本油料作物、山稻仿生复合经营方法 | |
CN102939840A (zh) | 喀斯特石漠化山地桑树的栽培方法 | |
CN105594538B (zh) | 一种梨芽苗建园早期丰产方法 | |
CN106212191A (zh) | 一种人工蓝莓高产种植方法 | |
CN105794584A (zh) | 大棚种植盆景果树、软籽石榴、菊花三茬交叉套种方法 | |
CN109644805A (zh) | 一种丹参根段种植的方法 | |
CN106212188A (zh) | 一种优质高产的叶用银杏栽培方法 | |
CN108739182B (zh) | 白及与蓝莓间作的规范化种植方法 | |
CN106416801A (zh) | 一种大棚香椿的循环育苗方法 | |
CN108575474A (zh) | 一种红锥采穗圃的营建与扦插方法 | |
CN105123178A (zh) | 林下三七的种植方法 | |
CN104855227A (zh) | 喀斯特石漠化山地杨梅树的栽培方法 | |
CN110583270A (zh) | 一种柑橘砧木幼树栽植后嫁接的快速建园方法 | |
CN106508386A (zh) | 一种南方红豆杉与夏枯草的套种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3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