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07394A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及电子设备、接入点 - Google Patents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及电子设备、接入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07394A
CN106507394A CN201611020853.7A CN201611020853A CN106507394A CN 106507394 A CN106507394 A CN 106507394A CN 201611020853 A CN201611020853 A CN 201611020853A CN 106507394 A CN106507394 A CN 1065073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equipment
data
message
probe requests
requests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2085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07394B (zh
Inventor
苑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H3C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2085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07394B/zh
Publication of CN1065073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073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073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073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3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20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access points, e.g. base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及电子设备、接入点。所述数据发送方法应用于周期性向接入点AP发送探测请求报文的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采集用户数据;将所述用户数据添加至所述探测请求报文中;向AP发送已添加所述用户数据的探测请求报文。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方法,能够降低通信过程中的电量消耗。

Description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及电子设备、接入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及电子设备、接入点。
背景技术
最近几年,个人电子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接受度也越来越高。常见的电子设备,例如智能可穿戴设备中的智能手环,受关注度很高。智能可穿戴设备可以通过内置的各种传感器实现对人体运动及生理状态的实时监控,并获取使用者的日常活动、睡眠情况、饮食习惯、健康状态等数据。当然,这种智能可穿戴设备也可以应用于宠物等。
目前,智能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环,常常通过蓝牙、ZigBee(紫蜂协议)等方式与手机或平板电脑(Pad)等目标电子设备对接,并将采集的数据发送至对应的目标电子设备,然后通过目标电子设备的软件分析个人状态。但这种电子设备的数据传输主要集中在个人级应用。若在企业应用场景下,蓝牙则无法适用,而在企业内部布置大量的ZigBee模块,成本则会相应的增加。
在实际应用中,WiFi(无线局域网)网络分布广泛,几乎无处不在,若通过WiFi网络实现智能可穿戴设备与电子设备的数据传输,则能够扩大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应用范围,提高用户体验。但是,现有技术中,智能可穿戴设备与其他电子设备之间通过WiFi网络实现通信,存在耗电量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及电子设备、接入点,以降低通信过程中的电量消耗。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应用于周期性向接入点AP发送探测请求报文的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用户数据;
将所述用户数据添加至所述探测请求报文中;
向AP发送已添加所述用户数据的探测请求报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应用于接入点AP,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电子设备发送的探测请求报文;
判断所述探测请求报文是否携带所述电子设备采集的用户数据;
如果是,则解析所述探测请求报文,获得所述探测请求报文中的用户数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周期性向接入点AP发送探测请求报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数据;
第一添加模块,用于将所述用户数据添加至所述探测请求报文中;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AP发送已添加所述用户数据的探测请求报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接入点AP,所述AP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电子设备发送的探测请求报文;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探测请求报文是否携带所述电子设备采集的用户数据;
第二获得模块,用于当所述探测请求报文携带所述电子设备采集的用户数据时,解析所述探测请求报文,获得所述探测请求报文中的用户数据。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作为执行主体的电子设备在应用本实施例的方法之前,周期性向AP发送探测请求报文。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采集用户数据,并将用户数据添加至探测请求报文中,然后向AP发送已添加用户数据的探测请求报文。
也就是说,为了将采集的用户数据发送至AP,本申请实施例将用户数据携带在探测请求报文中发送至AP。由于电子设备与AP通信时,相当大的一部分电量消耗在数据报文的收发上,而本申请实施例在发送用户数据时,无需额外发送数据报文,即不会增加报文的发送数量,因此能够降低通信过程中的电量消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接收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点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及电子设备、接入点,能够降低通信过程中的电量消耗。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应用于周期性向接入点AP发送探测请求报文probe request的电子设备。该probe request报文可以为802.11协议中应用于无线局域网的探测请求报文。该probe request报文是电子设备周期性发送给WLAN中的AP的报文,其用途或为定期唤醒网络连接,或为探测周围存在的AP,又或为与AP建立关联做准备。
该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穿戴设备,例如,智能眼镜、智能手环、智能手表、VR(Virtual Reality,虚拟实现)头戴设备和智能跑鞋等。本申请对电子设备的具体形式不做限定。
具体的,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采集用户数据。其中,用户数据可以包括用户的生理数据、用户的运动数据与用户相关的外部环境数据、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等。
生理数据可以包括:体温、血压、脉搏、心率等数据,运动数据可以包括走路的步数、消耗的能量等数据,外部环境数据可以包括环境温度、环境气压、湿度、紫外线强度等。地理位置信息可以包括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定位坐标、用户所在区域等信息。
具体的,采集用户数据时,可以按照预设的周期采集用户数据,也可以随机采集用户数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作为执行主体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多种类型的数据采集器件,例如心率传感器、GPS模块、光感器、体温传感器、紫外线传感器、气压计、血样检测器等。这些器件可以采集与携带者(即用户)的日常生活、睡眠情况、饮食习惯、健康状态、地理位置、环境状况等相关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存储至电子设备中。
由于电子设备需要将采集的用户数据进行上报,而现有技术中频繁的无线报文的收发是电子设备使用中最消耗电量的环节。因此,本申请通过执行步骤S102以节约电量。
其中,步骤S102:将所述用户数据添加至所述探测请求报文中。
具体的,将用户数据添加至探测请求报文中时,可以将用户数据添加至探测请求报文的自定义字段中,自定义字段可以添加扩展内容。
在802.11协议中,在probe request报文及对应的响应报文probe response中,其IE(Information Element,信息元素)域中包含一种厂商自定义IE(即自定义字段),即厂商自定义元素(Vendor Specific Element)域。该类型的IE允许厂商携带自定义的消息内容。协议规定,该自定义字段最大可以携带255字节的数据。因此,电子设备可以利用该IE域将采集的用户数据上报给AP,而不需要与AP再交互其他报文上报采集的用户数据。需要说明的是,探测请求报文是一种具有特定用途的报文,主要用来探测周围存在的AP,现有技术中该探测请求报文并不用于发送用户数据。采用这种报文发送用户数据,不需要再额外发送数据报文,即减少了所发送报文的数量,能够节省电子设备的电量消耗。
步骤S103:向AP发送已添加所述用户数据的探测请求报文。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电子设备周围可能存在一个或多个AP,因此,该探测请求报文可以为一个或多个AP接收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多个指至少两个。
当AP接收到电子设备发送的探测请求报文时,由于该探测请求报文与现有技术中的探测请求报文是不同的,其中可能携带用户数据,因此,AP需要判断自身接收到的探测请求报文是否携带电子设备采集的用户数据,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解析该探测情况报文,获得探测请求报文中的用户数据。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按照现有技术中的方式处理该探测请求报文即可。
当AP获取到电子设备采集的用户数据时,可以将该用户数据封装成特定格式的报文,并将该特定格式的报文发送至关联的服务器,以使服务器获取所述用户数据,并根据所述用户数据生成分析数据。例如,服务器端可以根据用户数据提取并计算出用户的位置、身体状态、周边环境等分析数据。其中,特定格式的报文的报文格式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意一种报文格式,对此并不加以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探测请求报文具有预设的发送周期,该发送周期越小,电子设备例如智能手环,发送的探测请求报文就越频繁,耗电量就越大。因此,为了进一步节省电量,可以适当增大探测请求报文的发送周期。
由上述内容可知,作为执行主体的电子设备在应用本实施例的方法之前,周期性向AP发送探测请求报文。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采集用户数据,并将用户数据添加至探测请求报文中,然后向AP发送已添加用户数据的探测请求报文。
也就是说,为了将采集的用户数据发送至AP,本实施例将用户数据携带在探测请求报文中发送至AP。由于电子设备与AP通信时,相当大的一部分电量消耗在数据报文的收发上,而本实施例在发送用户数据时,无需额外发送数据报文,即不会增加报文的发送数量,因此能够降低通信过程中的电量消耗。
在本申请的一种应用场景中,服务器用于接收与其关联的电子设备的用户数据。具体的,“与其关联”可以是电子设备是通过AP与服务器建立关联关系,也就是说,只有处在与电子设备绑定的AP的网络覆盖范围内的电子设备,才能将用户数据发送到服务器中。具体建立关联关系,可以通过对AP一侧进行改造,例如,AP预先存储有与可以通过鉴权的电子设备列表,使得AP能够在电子设备鉴权通过后,将电子设备发送的探测请求报文中携带的用户数据发送至服务器。具体的,AP可以根据该电子设备列表对接收探测请求报文的电子设备进行判断,判断电子设备是否在电子设备列表中,若是,则将电子设备发送的探测请求中所携带的用户数据发送至相应的服务器,若否,则拒绝将所述用户数据发送至服务器。在这种应用场景下,由于probe request报文是在电子设备接入Internet网络之前发送的探测报文,因此并不需要电子设备必须接入Internet网络。
举例来说,在企业、学校、医院等机构内部,用户佩戴的智能手环(即电子设备)可以通过该机构内部的AP与对应的服务器建立关联关系,并向该服务器发送用户数据。当用户离开上述机构内部区域时,即智能手环不在上述机构内部的AP的网络覆盖范围内时,无法将用户数据发送至对应的服务器。
“与其关联”也可以是,电子设备与服务器直接关联,也就是说,无论这个电子设备处于哪个AP的网络覆盖范围内,都会将该电子设备对应的用户数据发送至对应的服务器。但是这种应用场景需要电子设备能够接入Internet网络。
例如,在一个企业内部,员工佩戴智能手环P(即电子设备),智能手环P与该企业的服务器A直接关联。员工处在该企业办公区域时,可以通过安装于企业内部的AP将采集到的用户数据发送至该服务器A。当该员工没有处于该企业的办公区域时,例如,该用户到客户企业访问时,当智能手环P与AP建立网络连接时,其佩戴的智能手环P也可以通过客户企业内部的AP接入互联网,并将采集的用户数据发送至服务器A,即该智能手环和对应的AP可以应用于移动办公的场景。
同时,服务器端也可以通过WLAN网络向电子设备下发通知、指令等信息。
因此,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图1所示方法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1:接收AP发送的针对所述探测请求报文的响应报文。
其中,该响应报文即为WLAN网络中的probe response报文。
需要说明的是,本步骤1中的AP可以是步骤S103中AP的部分或全部。例如,当电子设备发送已添加用户数据的探测请求报文之后,至少一个AP接收到了该探测请求报文,则每个AP都会针对该探测请求报文向电子设备发送响应报文。在发送探测请求报文至接收到响应报文的这段时间内,如果电子设备在仍处于上述至少一个AP的网络覆盖范围内,则可以接收到上述至少一个AP中的每个AP发送的响应报文,如果电子设备移动了位置,离开了某些AP的网络覆盖范围,则只能接收到上述至少一个AP中的部分AP发送的响应报文。
步骤2:判断所述响应报文是否携带通告数据,其中,所述通告数据是由服务器发送至所述AP的广播性质、或者组播性质、或者单播性质的数据。
如果所述响应报文携带通告数据,则执行步骤3。如果所述响应报文不携带通告数据,则作为执行主体的电子设备按照现有技术的方式执行其他步骤,其他步骤可以包括唤醒网络连接,或者向AP发送认证请求等。
其中,通告数据即为服务器下发的通知、指令等信息。
服务器可以只将通告数据发送至指定群组中的多个电子设备,也可以将通告数据只发送至特定的某一电子设备。具体的,服务器可以将预设标识和通告数据一同发送至AP,其中,预设标识可以是指定群组的标识,也可以是特定电子设备的标识。
当AP接收到电子设备发送的探测请求报文时,获得该探测请求报文中携带的标识,判断该标识是否与预设标识相匹配,如果匹配,则将通告数据添加至该探测请求报文的响应报文中,将该响应报文发送至对应的电子设备。如果不匹配,则直接发送该探测请求报文的响应报文,即该响应报文中不携带通告数据。
步骤3:解析所述响应报文,获得所述响应报文中的通告数据。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作为执行主体的电子设备还可以接收AP发送的针对探测请求报文的响应报文,并判断该响应报文是否携带通告数据,如果是,则解析该响应报文,获得该响应报文中的通告数据。因此,电子设备接收通告数据时,也无需使用额外的数据报文发送,即不增加接收的报文的数量,能够降低通信过程中的电量消耗。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接收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应用于接入点AP,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接收电子设备发送的探测请求报文。
步骤S202:判断所述探测请求报文是否携带所述电子设备采集的用户数据,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203。否则,直接按照现有技术中的方式执行后续操作,例如直接发送该探测请求报文的响应报文等。
具体的,判断所述探测请求报文是否携带所述电子设备采集的用户数据时,作为执行主体的AP可以检测探测请求报文中是否包含指定的厂商自定义IE,如果是,则确定所述探测请求报文携带所述电子设备采集的用户数据。
步骤S203:解析所述探测请求报文,获得所述探测请求报文中的用户数据。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AP在获得用户数据之后,还可以将用户数据封装成特定格式的报文,并将该特定格式的报文发送至关联的服务器,以使服务器获取该用户数据,并根据该用户数据生成分析数据。
综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作为执行主体的AP在接收到电子设备发送的探测请求报文时,判断所述探测请求报文是否携带所述电子设备采集的用户数据,如果是,则解析探测请求报文,获得其中的用户数据。也就是说,AP在接收电子设备发送的用户数据时,没有使用额外的数据报文,即没有增加自身所接收报文的数量,因此能够降低通信过程中的电量消耗。
同时,在接收电子设备发送的用户数据时,不使用额外的数据报文,能节省AP整体的处理流程,节省数据资源。
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的数据传输主要集中在个人级应用。例如,智能可穿戴设备常常通过蓝牙、Zigbee(紫蜂协议)等方式与手机或平板电脑(Pad)等目标电子设备对接,将采集的数据发送至对应的目标电子设备。而本实施例提供的AP+电子设备(例如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这种模式中,电子设备可以通过AP与服务器连通,这样就实现了智能可穿戴设备类电子设备的企业级应用,这为电子设备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更加便利的方式,扩大了电子设备的应用范围,而AP的改进为电子设备应用范围的扩大提供了基础。
当然,也可以利用Zigbee、ANT(advanced network tools,先进的网络工具)等具有自组织能力的网络技术实现电子设备的企业级应用,但是,这需要在企业等机构内部添置大量的Zigbee、ANT网络的通信节点和网关设备,需要增加大量设备成本。
而本实施例可以在wifi(无线局域网)网络架构的基础上,实现电子设备通过AP与服务器之间的连通,从而避免引入新的网络导致的无线网络之间的射频干扰,避免了网络的重复建设,降低设备成本。
另外,AP还可以接收服务器发送的通告数据,并将通告数据发送给电子设备,也就是说,AP可以作为电子设备和服务器之间的桥梁,在电子设备和服务器之间双向传输数据。
因此,在图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S204:接收并保存通告数据,其中,所述通告数据是由服务器发送的广播性质、或者组播性质、或者单播性质的数据。
其中,服务器可以是预先与电子设备关联好的电子设备。
服务器在向AP发送通告数据时,可以将该通告数据封装成特定格式的报文,并将该特定格式的报文发送至AP。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该特定格式的报文的具体格式不做限定。
步骤S205:在接收到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的探测请求报文时,将所述通告数据添加至针对该探测请求报文的响应报文中。
具体的,将通告数据添加至针对该探测请求报文的响应报文中时,可以将通告数据添加至响应报文的自定义字段中。
在802.11标准协议中,上述响应报文probe response是针对probe request的反馈报文,其中也包含自定义字段,该字段允许携带厂商自定义的消息内容,根据协议规定最大可以携带255字节长度的信息。AP可以利用这种报文中的自定义字段将获得的通告数据发送至电子设备,而不需要采用额外的报文来发送通告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响应报文是一种具有特定用途的报文,主要用来告知电子设备该AP能够接收到该电子设备发送的信息,并且这种报文只有在AP接收到探测请求报文时才会发送。
步骤S206:将已添加所述通告数据的响应报文发送至所述电子设备。
需要指出的是,AP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通告数据之后,需要将该通告数据保存起来,在满足一定的发送条件时,才将通告数据发送出去。其中,发送条件可以是,AP在接收到电子设备发送的探测请求报文时,将通告数据添加至针对该探测请求报文的响应报文中,并将该响应报文发送至电子设备。
其中,AP可以接收到一个电子设备多次发送的探测请求报文,也可以接收到多个电子设备发送的探测请求报文。
为了保证处于该AP覆盖范围内的所有电子设备均能接收到该通告数据,所述通告数据在该AP上的驻留时间可以大于探测报文的最大发送周期。该最大发送周期是指,处于该AP覆盖范围内的所有电子设备的探测报文的发送周期的最大值。其中,探测报文的发送周期又称为唤醒周期。
其中,对于步骤S201至步骤S206的执行顺序并不加以限定。
综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执行主体的AP在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通告数据之后,在接收到电子设备发送的探测请求报文时,将通告数据添加至针对该探测请求报文的响应报文中,并将该响应报文发送至电子设备。
也就是说,在向电子设备发送通告数据时,AP通过响应报文来发送,无需使用额外的数据报文,即不会增加自身所发送的报文的数量,也就减少了通信过程中所发送报文的数量,从而能够降低通信过程中的电量消耗。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周期性向接入点AP发送探测请求报文。该电子设备的结构与图1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步骤相对。具体的,该电子设备包括:
采集模块301,用于采集用户数据;
第一添加模块302,用于将所述用户数据添加至所述探测请求报文中;
第一发送模块303,用于向AP发送已添加所述用户数据的探测请求报文。
基于图3所示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接收AP发送的针对所述探测请求报文的响应报文;
第一判断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判断所述响应报文是否携带通告数据,其中,所述通告数据是由服务器发送至所述AP的广播性质、或者组播性质、或者单播性质的数据;
第一获得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当所述响应报文携带通告数据时,解析所述响应报文,获得所述响应报文中的通告数据。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点AP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该AP的结构与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步骤相对应,所述AP具体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401,用于接收电子设备发送的探测请求报文;
第二判断模块402,用于判断所述探测请求报文是否携带所述电子设备采集的用户数据;
第二获得模块403,用于当所述探测请求报文携带所述电子设备采集的用户数据时,解析所述探测请求报文,获得所述探测请求报文中的用户数据。
基于图4所示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AP还可以包括:第二添加模块和第二发送模块;(图中未示出)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401,还用于接收并保存通告数据,其中,所述通告数据是由服务器发送的广播性质、或者组播性质、或者单播性质的数据;
所述第二添加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的探测请求报文时,将所述通告数据添加至针对该探测请求报文的响应报文中;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已添加所述通告数据的响应报文发送至所述电子设备。
基于图4所示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通告数据在所述AP上的驻留时间大于探测报文的最大发送周期。
由于上述装置实施例是基于方法实施例得到的,与该方法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因此装置实施例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能够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的,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这里所称存储介质,是指ROM/RAM、磁碟、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应用于周期性向接入点AP发送探测请求报文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用户数据;
将所述用户数据添加至所述探测请求报文中;
向AP发送已添加所述用户数据的探测请求报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AP发送的针对所述探测请求报文的响应报文;
判断所述响应报文是否携带通告数据,其中,所述通告数据是由服务器发送至所述AP的广播性质、或者组播性质、或者单播性质的数据;
如果是,则解析所述响应报文,获得所述响应报文中的通告数据。
3.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应用于接入点AP,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电子设备发送的探测请求报文;
判断所述探测请求报文是否携带所述电子设备采集的用户数据;
如果是,则解析所述探测请求报文,获得所述探测请求报文中的用户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并保存通告数据,其中,所述通告数据是由服务器发送的广播性质、或者组播性质、或者单播性质的数据;
在接收到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的探测请求报文时,将所述通告数据添加至针对该探测请求报文的响应报文中;
将已添加所述通告数据的响应报文发送至所述电子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告数据在所述AP上的驻留时间大于探测报文的最大发送周期。
6.一种电子设备,周期性向接入点AP发送探测请求报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数据;
第一添加模块,用于将所述用户数据添加至所述探测请求报文中;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AP发送已添加所述用户数据的探测请求报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AP发送的针对所述探测请求报文的响应报文;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响应报文是否携带通告数据,其中,所述通告数据是由服务器发送至所述AP的广播性质、或者组播性质、或者单播性质的数据;
第一获得模块,用于当所述响应报文携带通告数据时,解析所述响应报文,获得所述响应报文中的通告数据。
8.一种接入点AP,其特征在于,所述AP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电子设备发送的探测请求报文;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探测请求报文是否携带所述电子设备采集的用户数据;
第二获得模块,用于当所述探测请求报文携带所述电子设备采集的用户数据时,解析所述探测请求报文,获得所述探测请求报文中的用户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AP,其特征在于,所述AP还包括:第二添加模块和第二发送模块;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并保存通告数据,其中,所述通告数据是由服务器发送的广播性质、或者组播性质、或者单播性质的数据;
所述第二添加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的探测请求报文时,将所述通告数据添加至针对该探测请求报文的响应报文中;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已添加所述通告数据的响应报文发送至所述电子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AP,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告数据在所述AP上的驻留时间大于探测报文的最大发送周期。
CN201611020853.7A 2016-11-15 2016-11-15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及电子设备、接入点 Active CN1065073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20853.7A CN106507394B (zh) 2016-11-15 2016-11-15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及电子设备、接入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20853.7A CN106507394B (zh) 2016-11-15 2016-11-15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及电子设备、接入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07394A true CN106507394A (zh) 2017-03-15
CN106507394B CN106507394B (zh) 2021-04-09

Family

ID=58323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20853.7A Active CN106507394B (zh) 2016-11-15 2016-11-15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及电子设备、接入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07394B (zh)

Citation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1713A (zh) * 2005-09-30 2007-04-0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通过无线局域网回报移动用户信息的方法
CN101631367A (zh) * 2009-08-21 2010-01-20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在接入设备间切换的方法、接入设备及终端设备
CN101883312A (zh) * 2009-05-07 2010-1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切换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2497667A (zh) * 2011-12-20 2012-06-1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WiFi 应用聚焦区域的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3096344A (zh) * 2011-11-01 2013-05-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探测接入点的方法和装置
CN103298068A (zh) * 2012-02-24 2013-09-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发现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的装置的方法和设备
CN103299686A (zh) * 2011-01-10 2013-09-11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局域网系统中发送管理信息帧的方法和设备
CN103404132A (zh) * 2013-03-08 2013-11-20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视频通信方法及家庭终端、家庭服务器
CN104754728A (zh) * 2013-12-26 2015-07-01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终端定位方法与装置
CN104837136A (zh) * 2015-04-14 2015-08-12 深圳市信锐网科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认证方法和装置
CN105049416A (zh) * 2015-06-15 2015-11-11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接入wifi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CN105050129A (zh) * 2015-08-17 2015-11-11 上海庆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交互的方法及装置
US20150350907A1 (en) * 2014-06-03 2015-12-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uthentication during fast initial link setup
CN105357078A (zh) * 2015-11-26 2016-02-24 北京领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设备网络状态的探测方法及系统
CN105451160A (zh) * 2014-09-24 2016-03-3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收发消息的方法、数据收发装置和非暂时性记录介质
US20160156392A1 (en) * 2014-12-01 2016-06-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data between station and neighbor access point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792125A (zh) * 2015-01-13 2016-07-2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无线中继设备和提供中继设备位置信息的方法
US20160227494A1 (en) * 2015-02-02 2016-08-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determine a transmission time of a wireless data frame
CN105848145A (zh) * 2016-05-16 2016-08-10 福州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wifi智能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05898892A (zh) * 2016-05-04 2016-08-24 杭州古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wifi probe请求以及响应包实现快速通信的方法
CN105992202A (zh) * 2016-04-21 2016-10-05 深圳市蜂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无关联的wifi环境下通过探测请求帧内嵌数据进行通信的方法
CN106060801A (zh) * 2016-05-06 2016-10-26 上海庆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Wi‑Fi设备的数据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1713A (zh) * 2005-09-30 2007-04-0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通过无线局域网回报移动用户信息的方法
CN101883312A (zh) * 2009-05-07 2010-1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切换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1631367A (zh) * 2009-08-21 2010-01-20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在接入设备间切换的方法、接入设备及终端设备
CN103299686A (zh) * 2011-01-10 2013-09-11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局域网系统中发送管理信息帧的方法和设备
CN103096344A (zh) * 2011-11-01 2013-05-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探测接入点的方法和装置
CN102497667A (zh) * 2011-12-20 2012-06-1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WiFi 应用聚焦区域的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3298068A (zh) * 2012-02-24 2013-09-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发现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的装置的方法和设备
CN103404132A (zh) * 2013-03-08 2013-11-20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视频通信方法及家庭终端、家庭服务器
CN104754728A (zh) * 2013-12-26 2015-07-01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终端定位方法与装置
US20150350907A1 (en) * 2014-06-03 2015-12-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uthentication during fast initial link setup
CN105451160A (zh) * 2014-09-24 2016-03-3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收发消息的方法、数据收发装置和非暂时性记录介质
US20160156392A1 (en) * 2014-12-01 2016-06-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data between station and neighbor access point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792125A (zh) * 2015-01-13 2016-07-2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无线中继设备和提供中继设备位置信息的方法
US20160227494A1 (en) * 2015-02-02 2016-08-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determine a transmission time of a wireless data frame
CN104837136A (zh) * 2015-04-14 2015-08-12 深圳市信锐网科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认证方法和装置
CN105049416A (zh) * 2015-06-15 2015-11-11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接入wifi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CN105050129A (zh) * 2015-08-17 2015-11-11 上海庆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交互的方法及装置
CN105357078A (zh) * 2015-11-26 2016-02-24 北京领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设备网络状态的探测方法及系统
CN105992202A (zh) * 2016-04-21 2016-10-05 深圳市蜂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无关联的wifi环境下通过探测请求帧内嵌数据进行通信的方法
CN105898892A (zh) * 2016-05-04 2016-08-24 杭州古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wifi probe请求以及响应包实现快速通信的方法
CN106060801A (zh) * 2016-05-06 2016-10-26 上海庆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Wi‑Fi设备的数据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5848145A (zh) * 2016-05-16 2016-08-10 福州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wifi智能配置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07394B (zh) 2021-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08865B (zh) 用于针对IoT系统的作为服务的数据注释的方法与设备
Sethi et al. Internet of things: architectures, protocols, and applications
Javaid et al. Iamctd: Improved adaptive mobility of courier nodes in threshold-optimized dbr protocol for underwate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Rawat et al.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a survey on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potential synergies
Suhonen et al. Low-powe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protocols, services and applications
Zrelli Hardware, software platforms, operating systems and routing protocols for Internet of Things applications
TAŞKIN et al. A Long-range context-aware platform design for rural monitoring with IoT In precision agriculture
Jia LoRa-based WSNs construction and low-power data collection strategy for wetlan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Bouazzi et al. Future Trends for Healthcare Monitoring System in Smart Cities Using LoRaWAN‐Based WBAN
CN107592621A (zh) 定位方法和装置
El Azhari et al. Equalized energy consumption in wireless body area networks for a prolonged network lifetime
EP3047633A1 (en) Enhanced m2m content management based on interest
Ali et al. Incorporating the Markov Chain model in WBSN for improving patients’ remote monitoring systems
Ba et al. Passive RFID-based wake-up radios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CN106507394A (zh)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及电子设备、接入点
Devaraj et al. MACBHA: Modified adaptive cluster-based heuristic approach with co-operative spectrum sensing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Tran et al. Mobile agents assisted data collection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utilizing ZigBee technology
Dizdarević et al. An Edge/Cloud Continuum with Wearable Kinetic Energy Harvesting IoT Devices in Remote Areas
kumar et al. A review of energy-efficient secured routing algorithm for IoT-Enabled smart agricultural systems
Firner Transmit only for dense wireless networks
Barnes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client/server versus agent based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for health applications
Belapurkar et al. Energy-efficient human activity detection in smart spaces
McCormick 802.11 ba Battery Life Improvement-IEEE Technology Report on Wake-Up Radio: An Application, Market, and Technology Impact Analysis of Low-Power/Low-Latency 802.11 Wireless LAN Interfaces
Saban Development and analysis of wireless sensors and associated Internet of Things systems
TRANCĂ et al. INTACT 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 COMMUNICATION SOLU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10052 Binjiang District Changhe Road, Zhejiang, China, No. 466, No.

Applicant after: NEW H3C TECHNOLOGIES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53 Hang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rovince, No. six and road, No. 310

Applicant before: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19

Address after: 310052 11th Floor, 466 Changhe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3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52 Changhe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No. 466

Patentee before: NEW H3C TECHNOLOGIE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