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89872A - 物理诱捕器 - Google Patents

物理诱捕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89872A
CN106489872A CN201610850899.5A CN201610850899A CN106489872A CN 106489872 A CN106489872 A CN 106489872A CN 201610850899 A CN201610850899 A CN 201610850899A CN 106489872 A CN106489872 A CN 1064898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electrode
electroluminescent lamp
waterproof cover
metal clip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5089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安武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Safe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Safe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Safe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Safe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5089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89872A/zh
Publication of CN1064898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8987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02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with devices or substances, e.g. food, pheronones attracting the insects
    • A01M1/04Attracting insects by using illumination or colou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10Catching insects by using Traps
    • A01M1/106Catching insects by using Traps for flying insec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理诱捕器包括发光灯、壳体、太阳能装置;所述太阳能装置包括太阳能板及蓄电池;所述太阳能板的电量输出端与蓄电池连接;所述壳体包括防水盖及透明的栅栏;所述防水盖安装于栅栏上端;所述太阳能板安装于防水盖上;所述发光灯安装于防水盖并穿插于栅栏内;所述发光灯包括发光体及与发光体固接的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包括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金属弹片;各金属弹片分别间隔设置;所述蓄电池包括电池本体及固定于电池本体上的所述第一电极,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接触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电极穿的部分插在金属弹片之间的间隙内,并与至少一个金属弹片接触。本发明的物理诱捕器在工作时电能的损失少,发光灯的发光时间长。

Description

物理诱捕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新材料的昆虫杀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装有太阳能装置的物理诱捕器。
背景技术
物理诱捕器是不需要采用任何化学药品进行杀灭蚊子等昆虫的设备。例如灭蚊灯是利用蚊子趋光对温度敏感、喜群聚的习性研制出的一种环保无污染的高效昆虫捕杀工具,也叫灯灭蚊。
现有的利用太阳能的灭蚊灯通常是通过导线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太阳能装置上,另一端固定于灭蚊灯的发光灯上,使得太阳能装置能为发光灯供电,通常太阳能装置转换的电能有限,若通过导线连接则会造成部分电量的损失,尤其在阴雨天气内,可能会出现由于电能不足而发光灯不亮的现象。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且能节约电能的物理诱捕器:该物理诱捕器包括发光灯、壳体、太阳能装置;所述太阳能装置包括太阳能板及蓄电池;所述太阳能板的电量输出端与蓄电池连接;
所述壳体包括防水盖及透明的栅栏;所述防水盖安装于栅栏上端;所述太阳能板安装于防水盖上;所述发光灯安装于防水盖并穿插于栅栏内;
所述发光灯包括发光体及与发光体固接的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包括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金属弹片;各金属弹片分别间隔设置;
所述蓄电池包括电池本体及固定于电池本体上的所述第一电极,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接触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电极穿的部分插在金属弹片之间的间隙内,并与至少一个金属弹片接触。
优选地,所述防水盖上设置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电极穿过第一通孔之后延伸至金属弹片之间的间隙内,并与金属弹片接触。
优选地,所述壳体还包括防水垫圈;所述防水垫圈均安装于防水盖的第一通孔;所述防水垫圈上设有开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极为金属柱子。
优选地,所述栅栏上涂覆有光触媒。
优选地,户外灭虫装置还包括布水组件、供水容器及供水器;所述布水组件安装于供水容器上,该布水组件包括进水口及出水口;所述进水口穿插于供水容器内;所述出水口朝向发光灯;所述供水器的出水端设置于供水容器内;所述布水组件及供水容器均设置于栅栏内,并位于防水盖下方。
优选地,所述布水组件包括若干水管;各水管分别包括进水端与出水端,各所述进水端分别开设有所述进水口;各所述出水端分别开设有所述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以发光灯为中心轴分布于发光灯的外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物理诱捕器通过将太阳能装置的蓄电池直接与发光灯连接,缩短电能传播路径,从而降低工作时电能的损失,延长发光灯的发光时间。另外发光灯上的第二电极为金属弹片,能保证发光灯的第二电极与蓄电池的第一电极接触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一种物理诱捕器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图1所示一种物理诱捕器的分解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一种布水组件中水管及导流板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一种第二过滤网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一种角度调节架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一种物理诱捕器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7与图8分别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安装杆的两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太阳能装置与发光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图2与图6,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物理诱捕器,包括壳体1、供水容器2、回水容器3、布水组件4及发光灯5。所述发光灯5安装于壳体1内。所述回水容器3位于发光灯5和/或布水组件4的下方。所述供水容器2与回水容器3之间通过导管(图中未示出)导通。所述布水组件4用于将供水容器2内的水分布至发光灯5的外周,如此可实现当有昆虫飞向发光灯5时可被水击落而淹死。当然如果将该物理诱捕器放置于室内时可以避免安装壳体1。
所述壳体1包括防水盖11。所述防水盖11用于防止外界的水接触发光灯5的接电部分,导致漏电等情况。该防水盖11包括顶端111与底端112。所述顶端111的外径小于底端的外径112。所述防水盖11开设有防水空间110,该防水空间110贯穿所述底端112。所述防水盖11的外周壁113倾斜设置,方便水沿着防水盖11的外周壁113由顶端111朝着底端112的方向流动。所述发光灯5的接电源端部穿插在防水空间110内。所述防水盖11的顶端111开设有第一通孔111a。所述第一通孔111a贯穿该顶端11且与安装空间110连通。该第一通孔111a方便发光灯5连接电源。
参照图6,作为另一较佳实施例,所述壳体1还可以包括底座12。可在底座12上设置防护栅栏13。所述防护栅栏用于保护供水容器2、回水容器3、布水组件4及发光灯5等部件,且该栅栏13可允许光透过并且昆虫可穿过栅栏13飞向发光灯5。所述防水盖1可以采用可拆卸的方式与栅栏13连接;和/或者所述底座12与防护栅栏13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此处的可拆卸连接可为直接接触连接或者采用卡接或者扣接或者拼接等方式连接。所述底座12用于方便将本实施例的物理诱捕器搬移。
为了更好地防止发光灯5的接电源部分接触水,在所述第一通孔111a内设置有防水垫圈111b。该防水垫圈111b可为硅橡胶垫片、氯丁橡胶垫片或者三元乙丙橡胶垫片等材料制成。所述防水垫圈111b上设有开口111c,在无外力情况下,由于垫圈材质具有一定弹性的原因会将开口111c封闭。当在通过外力硬质的棍棒从开口111c穿过时,可将开口111c打开,此时开口111c周边的防水垫圈111b可紧紧贴合在棍棒上,如此可以实现在硬质的物料穿过第一通孔111a且防水的效果。
参照图2,所述供水容器2可以位于回水容器3的下方。所述供水容器2开设有供水口20及第一容水腔21。所述供水口20可用于安装所述布水组件4,通过布水组件4将第一容水腔21内的水引流至发光灯5。为了及时向供水容器2的第一容水腔21补充水,还可在供水容器21开设第一进水口22。为了方便水的循环利用,可通过导管的出水部安装于该第一进水口22,然后将导管的进水部安装于回水容器3,利用虹吸原理可通过该导管将回水容器3的水引流至该供水容器2内。当然也可以通过水泵或者其他装置将回水容器3的水抽至供水容器2内,此时则可将供水容器2与回水容器3并列设置或者供水容器2位于回水容器3的上方。
为了第一容水腔21的压强足够大可在第一容水腔21内设置微型增压器(图中未示出)或者通过外接供水器7(如:微型抽水机)。例如可通过外接供水器7将外界的水由第三进水口23抽入第一容水腔21内,增大第一容水腔21的压强;或者通过微型增压器对第一容水腔21进行增压,使得水能顺利从布水组件4传输,从而实现第一容水腔21的水可进入布水组件,通过布水组件引流至发光灯。
所述回水容器3开设有第二容水腔31、回水孔32及第一出水口33。所述回水孔32及第一出水口33均与第二容水腔31连通。安装于第一进水口22的导管的进水部可穿过所述第一出水口33。为了防止该导管被堵塞,可在第一出水口33上覆盖第一过滤网(图未示)。所述第一出水口33可设置于回水容器3的底端和/或侧壁。
参照图3,所述布水组件4包括第二进水口41及第二出水口42。所述第二进水口42穿插于供水容器2内。优选的,所述第二进水口42接近第一容水腔21的底部。所述第二出水口42朝向发光灯5。所述布水组件4可包括若干水管43。各水管43分别包括进水端43a与出水端43b,各所述进水端43a分别开设有所述第二进水口41。各所述出水端43b分别开设有所述第二出水口42。所述第二出水口42以发光灯5为中心轴分布于发光灯5的外周。所述第二出水口42的内径为第二进水口41内径的0.50-1倍。当所述第二出水口42的内径小于第二进水口41时,可使得水具有一定的喷射距离,从而使得水能达到发光灯5的灯壁或者其附近,使得飞向发光灯5的蚊子、飞蛾等昆虫被冲走,达到被水淹死或者击打而死的效果,并且还能达到清洗灯壁的效果,无需单独对发光灯5进行清洗。
为了使得水更充分、更均匀地到达灯壁,所述布水组件4还包括导流板44,各所述第二出水口42分别安装有导流板44。所述导流板44包括底板441及侧板442,该底板441与侧板442一体成型固接。所述底板441呈弧形,方便布水。所述导流板11的入口端安装于第二出水口42,导流板44的出口端指向发光灯5;所述底板441的水平位置由入口端朝向出口端依次降低。所述侧板442与底板441的连接处为圆弧形,如此可以使得导流板44的水更均匀的由底板导流至灯壁上或者其周围环境中。
所述导流板44与水管43的材质相同,可将导流板44与水管43一体成型固接。所述水管43可由树脂、玻璃纤维及其他添加剂按照重量比为7:1:0.3聚合后利用模具成型制成。所述树脂可为聚丙烯树脂和/或者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所述其他添加剂可为润滑剂(乙二醇单硬脂酸)、分散剂(聚苯乙烯酸钠、硬脂酸单甘油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脱模剂(硅油)、抗氧化剂(2,4-二叔丁基苯亚磷酸酯或二叔丁基对甲酚)、增塑剂(乙酰柠檬酸丁三脂或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玻璃纤维可为偶联剂改性无碱玻纤,其外径为7-12微米,其长度小于或等120毫米。在树脂中增加一定量的玻璃纤维可以有效的提高水管43及导流板44的耐磨性,例如根据ASTMD256Method A来进行测试,条件为带切口、厚度为3.2毫米,所述水管43及导流板44的抗冲击强度为350~500J/m。所述润滑剂、分散剂、脱模剂、抗氧化剂及增塑剂的重量分别占总量的0.1~0.28。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布水组件4的水管43数量为6-20根。相邻水管之间的间距可以相等。所述第二出水口42与发光灯5灯壁之间的间距为0.2-20mm。所述第二出水口42与发光灯5灯壁之间设有间距可使得水可以在发光灯5周围的跟大范围内将昆虫杀死,即蚊虫可以不用贴合在发光灯5灯壁上,仅需在发光灯5附近就可以被水杀死,提高灭蚊的效果。所述水管43及导流板44均可由玻璃、陶瓷或者高分子聚合物等材料制成,其表面均为光滑表面。
为了防止水从发光灯5外周流过的水所包含的杂质(例如蚊子、飞蛾等昆虫)进入回水容器3内,本实施例中的捕虫器还包括第二过滤网6。所述第二过滤网6覆盖于回水容器3的回水孔32。
为了方便清洗及拆装第二过滤网6。所述第二过滤网6包括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过滤件61,各过滤件61分别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回水容器3上。该两个过滤件61可通过卡接或者磁铁吸附的方式连接。
参照图4,例如可在其中一个过滤件61上设置有插接块61a,在另一个过滤件61设置插接孔61b。拼接的时候可将插接块61a穿插于插接孔61b内,实现拼接。当然也可以在插接块61a和/或插接孔61b设置磁铁(图中未示出)。当然也可省略插接块61a和插接孔61b,在两个过滤件61的拼接侧壁直接设置磁铁。另外所述磁铁可以省略,直接将两个过滤件61拼合即可。
为了进一步的达到防水的效果,所述壳体1还可包括透光筒14。所述透光筒14的表面涂覆有光触媒,该光触媒可为纳米级二氧化钛。所述透光筒14内部中空且至少一端开口,可将发光灯5穿插于透光筒14内。发光灯5发出的光线可穿过透光筒14发射出去。当昆虫朝发光灯飞时也会被透光筒14挡住。此时布水组件4排出的水到达透光筒14的外壁,而实现将昆虫杀死。所述透光筒14可以螺接或者卡接的方式与所述防水盖11可拆卸连接。该透光筒14的上方(例如与防水盖11连接的端部)开口。为了防止昆虫飞入透光筒14内部,所述透光筒14的下方(例如未与防水盖连接的端部)封闭或者设置防虫网或者穿插在回水容器3内并通过水对透光筒14下方封闭。
安装有该透光筒14时,所述第二出水口42与透光筒14之间的间距为0.2-30mm。所述第二出水口42与透光筒14之间设有间距可使得水可以在透光筒14周围的跟大范围内将昆虫杀死,即蚊虫可以不用贴合在透光筒14上,仅需在透光筒14附近就可以被水杀死,提高灭蚊的效果。
为了提高透光筒14的发光效果及使用寿命,该透光筒14的材质可包括:芳香环聚合物、环氧环聚合物、聚苯乙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等透明性聚酯的组合物及其他添加剂。所述芳香环聚合物、环氧环聚合、聚苯乙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的折射率1300~1655。按重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分:芳香环聚合物30~65%、聚苯乙烯树脂25~65%、聚碳酸酯树脂25~65%,其余为其他添加剂。所述芳香环聚合物由苯环、萘环、吡啶环、亚苯基环按照重量比例为1.3:1:0.3:0.8聚合而成的聚合物。所述聚酯碳酸酯由双酚(例如双酚A、双酚S等)与碳酸二酯按照重量比为1:1.2~1:1.8缩合而成。所述聚苯乙烯树脂由聚苯乙烯、聚乙烯甲基苯与AB树脂按照重量比为1:1:8共聚而成的聚合物。所述其他添加剂包括表面活性剂(碳为15或17的脂肪族烷醇的硫酸盐脂)、助溶剂(环氧基团改性的乙烯聚合物)、成核剂(二苯亚甲基梨糖醇)、润滑剂(乙二醇单硬脂酸)、分散剂(聚苯乙烯酸钠)、脱模剂(硅油)、抗氧化剂(2,4-二叔丁基苯亚玲酸酯)、增塑剂(乙酰柠檬酸丁三脂)及阻燃剂(十溴二苯基醚)。
根据ASTMD256Method A来进行测试,条件为带切口、厚度为3.2毫米,所述透光筒14的抗冲击强度为450~700J/m。全光线透过率为85%~92%,其透过效果好,从而达到即可保护发光灯5又不会妨碍发光灯5光线的传播。全光线透过率测试的条件为利用昙度计根据JIS K7105(1981年)来测试,测试样片为40毫米乘以40毫米乘以5毫米。为了提高透光筒14的抗冲击强度还可添加以上所述的玻璃纤维,该玻璃纤维占重量比0.1-0.8,可提高抗冲击强度的20-60%左右。
由于水依次从供水容器2经过布水组件4、回收容器3之后在返回供水容器2时,水会存在一定的损失,为了补偿这一部分损失,还可设置供水器7。该供水器7可为抽水器。所述供水器可用于将外界水源的水供入供水容器2的第一容水腔22内。供水容器2还开设有第三进水口23。所述供水器7提供的水可通过第三进水口23进入第一容水腔22内。
为防止供水容器2内的压强过大,本实施中所述的捕虫器还可以包括控制组件8。所述控制组件8与供水容器2及供水器7连接,该控制组件8用于根据供水容器2的第一容水腔22内水的压强控制供水器7的打开、关闭及供水速度。所述控制组件8包括压力传感器81及单片机82,所述压力传感器81安装于供水容器2的第一容水腔22内。所述单片机82与压力传感器81连接,该单片机82用于根据压力传感器81传输过来的压力值控制所述供水器7的打开、关闭及供水速度。例如当压力传感器81检测到第一容水腔22内的压强大于或等于第一预定值时,例如1.3×10^5Pa时,生成停机信号发送至单片机82,单片机82根据停机信号生成停机指令,并将停机指令发送至供水器7,控制供水器7停止向第一容水腔22供水。当压力传感器81检测到第一容水腔22内的压强小于或等于第二预定值时,例如1.0×10^5Pa时,生成开机信号发送至单片机82,单片机82根据开机信号生成开机指令,并将开机指令发送至供水器7,控制供水器7开始向第一容水腔22内供水。
为了提高环保效果,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物理诱捕器,该物理诱捕器还可以包括太阳能装置9。该太阳能装置9可用于为物理诱捕器的发光灯等元件供电。所述太阳能装置9包括太阳能板91及用于存储太阳能电池所产生电能的蓄电池92。所述太阳能板91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得出的,能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太阳能板91。所述太阳能板91的电量输出端与蓄电池92连接。所述蓄电池92与发光灯5电性连接,该蓄电池92存储的能量可以用于为发光灯5的发光提供能量和/或者为供水器7的工作提供能量。所述蓄电池92即可通过太阳能板91进行充电,也可通过市电进行充电。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装置9可安装于壳体1。当然可以通过其他支撑件(例如柱子或者三脚架等物件)进行安装。所述太阳能板91安装于防水盖11的顶端。所述蓄电池92包括电池本体92a及第一电极92b。所述电池本体92用于存储太阳能板91的产生的电量。所述第一电极92b可穿过防水盖11的第一通孔111a与发光灯5的接电源端部连接,从而使得电池本体92a可通过第一电极92b为发光灯5供电。所述第一电极92b可为金属柱子。
所述发光灯5的接电源端部包括有第二电极51,该第二电极51与发光灯5的发光体52连接。该第二电极51可为金属弹片。所述第一电极92b在与第二电极51接触之后实现蓄电池92与发光灯5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极51可由数量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金属弹片组合而成。各金属弹片分别间隔设置,当第一电极92b在与第二电极51接触时,所述金属柱子可穿插在金属弹片之间的间隙内,从而使得金属柱子可被金属弹片夹住,即金属柱子可与至少两个金属弹片接触。所述发光灯5可为紫外线灯。
作为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电极92b与第二电极51的位置可以互换。
参照图9,作为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二电极51可为金属涂层。具体地可在发光灯5的接电源端部开设与第一电极92b匹配的连接孔。在该连接孔的孔壁和/或连接孔的周边涂覆金属涂层形成第二电极51。当第一电极92b穿插至该连接孔时,所述金属涂层可与第一电极92b接触而实现电性连接。
如此通过将第一电极92b与第二电极51以金属弹片的方式连接或者以在连接孔涂覆金属涂层的方式连接,安装时仅需将第一电极92b与第二电极51对齐,通过外界的推力将第一电极92b穿插至第二电极51内即可实现电性连接,而无需借助其他外界的工具安装,因此其安装于拆卸时都非常方便。
所述太阳能装置9还可以包括角度调节架93。所述太阳能板91安装于角度调节架93上。如此可以实现调节太阳能板91与太阳光线之间的角度,从而使得太阳能板91更好的接收太阳光线,增大太阳能装置9转换电能的效率。所述角度调节架93至少包括一个安装面93a。所述角度调节架93可为防水盖11的一部分,如此可以使得调节架上的安装面93a可为防水盖11的顶端111。本实施例中,以安装面93a为两个为例对该角度调节架93进行说明。
参照图5,所述角度调节架93包括安装框931、安装杆932及定位件933。所述安装框931包括框体9311及与框体9311固接的调节管9312。所述调节管9312内部中空及两端开口。该调节管9312可套上于安装杆932上,并且可相对安装杆932相对转动。所述调节管9312上开设有调节孔9313,所述调节孔9313与调节管9312的内部中空部分连通。所述调节孔9313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可根据实际需要将调节孔9313进行分组,例如可将2-6个调节孔9313作为一组。每一组调节孔9313的中心位于同一圆的圆周线上。所述框体9311上设置有所述安装面931a,其用于安装太阳能板91和蓄电池92。
所述安装杆932上开设有定位孔9321。所述定位孔9321可为贯穿安装杆932的穿孔,也可不贯穿。当然可也可将定位孔9321设置成螺纹孔。所述定位孔9321的数量可以与调节孔9313的组数相等。所述定位件933可为螺钉。当然,角度调节架93还可以包括螺母,用于与螺钉状的定位件933配合。
可将安装框931安装于安装杆932时,然后转动框体9311使得调节管9312相对安装杆932转动,当将框体9311角度调节好之后,使得对应的调节孔9313与定位孔9321对齐,然后将定位件933穿过调节孔9313及定位孔9321实现将安装框931定位于安装杆932。当需要调整框体9311及太阳能板91的角度时,可将定位件933取出,然后转到框体9311至预定位置,再将定位件933穿插至调节孔9313及定位孔9321即可实现调节太阳能板的角度调节。
参照图7,当然所述角度调节架93的安装框931数量也可为两个及以上。当为两个时,两个安装框931还可以通过合页连接。所述安装杆932可为伸缩杆。安装杆932的两端分布与安装框931固接。通过调节伸缩杆的长度来调节安装框931的角度。例如安装杆932包括两个外径不同的杆体932a(第一杆体、第二杆体),且至少外径大的杆体932a(第一杆体)内部中空。所述外径小的杆体932a(第二杆体)穿插于外径大的杆体932a内,并且两个杆体932a可相对滑动,然后可通过定位件933套设于杆体932a上,可通过定位件933对两个杆体932a进行定位,来控制伸缩杆的长度。例如所述定位件933可为一段大一段小的螺纹套,并在两个杆体932a的外壁部分设置有螺纹。调节好安装杆932的长度之后,旋动定位件933,使得定位件933朝着大内径的杆体932a移动,使得螺纹套与两个杆体932a螺接固定,实现对两个杆体932a进行定位。
参照图8,作为另一较佳实施例,所述安装杆932可包括至少一组杆体。每组杆体分别包括两个杆体,两个杆体可为交叉设置,并在两个杆体932a交叉的位置分别开设调节孔。可通过定位件穿过两个调节孔。两个所述杆体分别与两个安装框连接。两个杆体可分别相对定位件转动,因此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原理可通过调节两个杆体之间的夹角实现调节框体的角度。
以下对本发明的物理诱捕器工作原理进行描述:将壳体1、供水容器2、回水容器3、布水组件4及发光灯5等部件组合好之后形成物理诱捕器。为发光灯5供电使得发光灯5发光,利用昆虫的趋光特性将昆虫吸引至发光灯5灯壁上和/或其附近。在供水容器2内补充水,当供水容器2内的压强达到预定值之后,可通过布水组件4将水喷射或者引流至发光灯5灯壁上和/或其附近,实现通过水将昆虫杀死。另外可通过回水容器3将杀过昆虫的水进行回收,并将回水的水导入供水容器2实现循环利用。
另外,为了环保可通过太阳能装置9为发光灯5进行供电。为了太阳能装置9更多的吸收到太阳光,还可通过角度调节架93对太阳能板91的角度进行调整。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物理诱捕器,包括发光灯及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太阳能装置;所述太阳能装置包括太阳能板及蓄电池;所述太阳能板的电量输出端与蓄电池连接;
所述壳体包括防水盖及透明的栅栏;所述防水盖安装于栅栏上端;所述太阳能板安装于防水盖上;所述发光灯安装于防水盖并穿插于栅栏内;
所述发光灯包括发光体及与发光体固接的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包括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金属弹片;各金属弹片分别间隔设置;
所述蓄电池包括电池本体及固定于电池本体上的所述第一电极,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接触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电极穿的部分插在金属弹片之间的间隙内,并与至少一个金属弹片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理式灭蚊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盖上设置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电极穿过第一通孔之后延伸至金属弹片之间的间隙内,并与金属弹片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理式灭蚊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防水垫圈;所述防水垫圈均安装于防水盖的第一通孔;所述防水垫圈上设有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理式灭蚊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为金属柱子。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何一项所述的户外灭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栏上涂覆有光触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灭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水组件、供水容器及供水器;所述布水组件安装于供水容器上,该布水组件包括进水口及出水口;所述进水口穿插于供水容器内;所述出水口朝向发光灯;所述供水器的出水端设置于供水容器内;所述布水组件及供水容器均设置于栅栏内,并位于防水盖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户外灭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组件包括若干水管;各水管分别包括进水端与出水端,各所述进水端分别开设有所述进水口;各所述出水端分别开设有所述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以发光灯为中心轴分布于发光灯的外周。
CN201610850899.5A 2016-09-24 2016-09-24 物理诱捕器 Withdrawn CN1064898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50899.5A CN106489872A (zh) 2016-09-24 2016-09-24 物理诱捕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50899.5A CN106489872A (zh) 2016-09-24 2016-09-24 物理诱捕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89872A true CN106489872A (zh) 2017-03-15

Family

ID=58290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50899.5A Withdrawn CN106489872A (zh) 2016-09-24 2016-09-24 物理诱捕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8987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54345A1 (zh) * 2016-09-24 2018-03-29 黄方元 物理式灭蚊灯
WO2018054346A1 (zh) * 2016-09-24 2018-03-29 黄方元 户外灭虫装置
WO2018053817A1 (zh) * 2016-09-24 2018-03-29 崔翠翠 太阳能诱捕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17658A (ja) * 1996-10-24 1998-05-12 Masahiro Hori 虫の捕獲装置
CN101411309A (zh) * 2007-10-16 2009-04-22 上海市枫泾中学 风光能水帘飞虫喂鱼鱼塘增氧器
US20140165452A1 (en) * 2012-12-19 2014-06-19 Dynamic Solutions Worldwide, LLC Solar Powered Insect Trap
CN203771277U (zh) * 2014-03-11 2014-08-13 梁耀强 一种太阳能led新型庭院灯
CN105475253A (zh) * 2014-09-28 2016-04-13 湖北金福阳科技有限公司 太阳能灭虫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17658A (ja) * 1996-10-24 1998-05-12 Masahiro Hori 虫の捕獲装置
CN101411309A (zh) * 2007-10-16 2009-04-22 上海市枫泾中学 风光能水帘飞虫喂鱼鱼塘增氧器
US20140165452A1 (en) * 2012-12-19 2014-06-19 Dynamic Solutions Worldwide, LLC Solar Powered Insect Trap
CN203771277U (zh) * 2014-03-11 2014-08-13 梁耀强 一种太阳能led新型庭院灯
CN105475253A (zh) * 2014-09-28 2016-04-13 湖北金福阳科技有限公司 太阳能灭虫灯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54345A1 (zh) * 2016-09-24 2018-03-29 黄方元 物理式灭蚊灯
WO2018054346A1 (zh) * 2016-09-24 2018-03-29 黄方元 户外灭虫装置
WO2018053817A1 (zh) * 2016-09-24 2018-03-29 崔翠翠 太阳能诱捕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14448B (zh) 太阳能诱捕装置
CN106489871A (zh) 水帘式诱捕器
CN106472458B (zh) 水帘式捕虫器
CN106489872A (zh) 物理诱捕器
CN106489870A (zh) 蚊虫捕杀器
CN106489873A (zh) 昆虫诱捕装置
CN104304213A (zh) 太阳能超声波荧光糖醋味害虫诱捕方法与装置
CN106472456A (zh) 紫光诱捕装置
CN106489874A (zh) 多面聚能灭蚊灯
CN106614450A (zh) 昆虫捕杀器
CN103283702B (zh) 一种太阳能诱虫灯
CN106472455A (zh) 室外杀虫装置
CN106259252A (zh) 室外蚊虫诱捕器
CN106614449A (zh) 灭蚊灯
CN106489875A (zh) 太阳能灭蚊灯
CN106472457A (zh) 室外灭蚊灯
CN106500046A (zh) 灭蚊灯的安装结构
CN107889806A (zh) 一种三重太阳能灭虫灯
CN113812384B (zh) 一种基于光线诱捕的生态茶园用病虫害消灭治理装置
CN107494483A (zh) 吸入式太阳能杀虫灯
CN207201805U (zh) 吸入式太阳能杀虫灯
CN108419776A (zh) 一种太阳能双层水池式灭蚊器
CN205284402U (zh) 一种油牡丹栽培专用种植棚
CN210869514U (zh) 一种捕蚊灯
CN105940997A (zh) 一种太阳能驱虫功能的种植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