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87464A - 一种互扰验证中心及互扰验证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互扰验证中心及互扰验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87464A
CN106487464A CN201510548944.7A CN201510548944A CN106487464A CN 106487464 A CN106487464 A CN 106487464A CN 201510548944 A CN201510548944 A CN 201510548944A CN 106487464 A CN106487464 A CN 1064874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mutual interference
interference
point
che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4894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87464B (zh
Inventor
李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adcore Technology Co Ltd
Datang Semiconductor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adcore Technology Co Ltd
Datang Semiconductor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adcore Technology Co Ltd, Datang Semiconductor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adco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4894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87464B/zh
Publication of CN1064874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874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874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874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Transmission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测试领域,公开了一种互扰验证中心及互扰验证方法。本发明中,包含以下步骤:A.分别采集干扰源模块工作与否时,待验证模块工作在一频点的接收性能数据,根据所采集的数据验证频点是否为有影响频点;B.如果确定为有影响频点,则记录该频点的各参数信息,并控制衰减器调整验证场景的参数指标,分别采集干扰源模块工作与否时,待验证模块工作在一频点的接收性能数据,直至找到频点的互扰临界点,或者确定频点不存在互扰临界点;C.调整干扰源模块的工作频点,重复步骤A至B,直至干扰源模块的所有工作频点遍历完毕;D.调整待验证模块的工作频点,重复步骤A至C,直至待验证模块的所有工作频点均验证完毕。得以方便快捷高效地进行互扰验证。

Description

一种互扰验证中心及互扰验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互扰验证中心及互扰验证方法。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简称“UE”)内部的多个收发信机相距较近,对于某些共存场景,例如对于不同的接入技术,在同一UE内工作频率比较接近,目前的滤波技术还无法对干扰进行足够的抑制。比如ISM(Industrial ScientificMedical,工业科学医疗)(Industrial Scientific Medical Band工业科学医疗频段是由ITU-R(ITU Radiocommunication Sector,国际通信联盟无线电通信局定义的)与LTE(Long Term Evolution,3GPP长期演进),当ISM发射时,其互扰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两方面的影响,一是较大的发射功率对LTE的接收信号产生了阻塞,影响接收性能;二是ISM发射引起的频谱辐射落在了LTE的接收信道内,而这些辐射电平可能会高于LTE的接收电平,从而影响灵敏度或小信号下LTE的性能。LTE对ISM的干扰也是同样的。
以ISM频段内的WLAN工作频段与LTE工作频段为例说明,其他ISM与LTE工作频点与其相类似。如图1所示,天线隔离度15dB前提下,假定设计指标最小中心频率间隔52MHz。此时LTE TDD工作频段band402355MHz~2390MHz与WLAN工作频段2.412GHz以及LTE FDD工作频段band72510MHz~2515MHz与WLAN工作频段2.472GHz存在交叠的危险区域无法满足该中心频率间隔。
针对无法满足频率间隔的产品应用,特定产品均需要进行wifi/LTE互扰数据的验证工作,通常考量验证LTE干扰情况下wifi灵敏度和速率性能指标。影响指标的主要变量第一因素为LTE干扰发信机的发射功率,参考3GPP标准评估范围为3dBm~23dBm。第二因素为产品的天线隔离度,参考工程实例其变化范围为10dB~25dB。
针对灵敏度评估,评估wifi灵敏度与其工作模式相关,如图2所示如需要评估802.11b/g/n模式下最高及最低速率共6种工作模式的灵敏度情况,LTE发射功率评估划分为6个等级,因此特定产品在天线隔离度一定的情况下所需评估的互扰灵敏度数据为每评估单元36个数据。考虑全面评估的情况,wifi工作时所有13个工作信道与TDD/FDD LTE典型band的22个中心工作频率点交叉验证,共计需验证286评估单元。互扰灵敏度数据为每评估单元36个数据,因此,灵敏度验证单元的总评估数据量约为10296个数据。
针对通信速率评估,评估wifi速率与其信号强度相关,如图3所示,将实际应用中常见的信号强度划分为4个等级,LTE发射功率评估划分为6个等级,因此特定产品在天线隔离度一定的情况下所需评估的速率数据为每评估单元24个数据。考虑全面评估的情况,wifi工作时所有13个工作信道与TDD/FDD LTE典型频段的22个中心工作频率点交叉验证,共计需验证286评估单元。速率数据为每评估单元24个数据,因此,速率验证单元的总评估数据量约为6864个数据。
通常,现有的技术评估的方法需要通过人工控制LTE和WLAN设备工作的方式进行,每次产品设计完成时需要根据其天线隔离度的指标进行一次全新的评估。
综上所述,产品设计阶段通常需要获取较为全面的干扰数据信息,现有技术需要等待产品设计完成并且获取工程样机后才能通过人工验证获取ISM和LTE的工作互扰数据。由于获取ISM和LTE互扰完整验证的总评估数据量巨大,使用现有技术无法在短期内提供产品设计优化依据,从而影响产品上市时间或性能体现,最终降低产品的竞争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互扰验证中心及互扰验证方法,使得方便快捷地进行互扰验证,以及获得完整的互扰验证数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互扰验证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A.分别采集干扰源模块工作与否时,待验证模块工作在一频点的接收性能数据,根据所采集的数据验证所述频点是否为有影响频点;
B.如果确定为有影响频点,则记录该频点的各参数信息,并控制衰减器调整验证场景的参数指标,直至找到所述频点的互扰临界点,或者确定所述待验证频点不存在互扰临界点;
C.调整所述干扰源模块的工作频点,重复所述步骤A至B,直至所述干扰源模块的所有工作频点遍历完毕;
D.调整所述待验证模块的工作频点,重复所述步骤A至C,直至所述待验证模块的所有工作频点均验证完毕。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互扰验证中心,与综测仪、衰减器连接,包含:
验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综测仪采集的数据验证所述频点是否为有影响频点;
记录模块,用于在所述验证模块确定为有影响频点时,记录该频点的各参数信息;
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记录模块记录完参数信息后,控制所述衰减器调整验证场景的参数指标,直至找到所述频点的互扰临界点,或者确定所述待验证频点不存在互扰临界点;
调整模块,用于调整所述干扰源模块的工作频点,并触发所述验证模块,直至所述干扰源模块的所有工作频点遍历完毕;还用于调整所述待验证模块的工作频点,并触发所述综测仪,直至所述待验证模块的所有工作频点均验证完毕。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主要区别及其效果在于:在互扰验证时,利用器件模拟验证环境,同时自动遍历调整干扰源模块和待验证模块的待测频点,无需等待样机再进行互扰验证,而是可以直接利用模块本身进行验证,提前即可进行互扰验证。同时,逐个频点验证的过程中,一旦找到有影响频点就进行频点参数信息的记录,再进一步寻找有影响频点的互扰临界点。从而实现方便快捷地对所有频点进行验证,获得完整的互扰验证数据,预先利用本发明实施方式获得的互扰验证数据进行产品设计,可以提高产品设计成功率,加快产品上市速度,增加产品竞争力。
作为进一步改进,将所述待验证模块和所述干扰源模块的工作频点设置为互相最接近频点;所述互相最接近频点为本模块所对应频段中最接近对方频段的频点。进一步限定可以从互相最接近频点开始验证,有利于更快找到有影响的频点,加快整体验证速度。
作为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步骤A之前,还包含以下步骤:将验证场景的参数指标设置为极差点或极好点;其中,所述极差点为使验证场景的互扰最强的取值;所述极好点为使验证场景的互扰最弱的取值。
进一步限定每个待验证频点的初始场景为极差点或极好点,可以减少每个验证频点的计算量,迅速排除无影响频点。
作为进一步改进,如果将验证场景的参数指标设置为极差点,则在所述调整验证场景的参数指标的步骤中,优先调整为极好点;如果将验证场景的参数指标设置为极好点,则在所述调整验证场景的参数指标的步骤中,优先调整为极差点。
进一步限定每个待验证频点先验证极好点和极差点,可以快速确认该频点中是否存在互扰临界点,排除不存在互扰临界点的频点,减少互扰验证运算量。
作为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控制衰减器调整验证场景的参数指标,直至找到所述频点的互扰临界点,或者确定所述待验证频点不存在互扰临界点的步骤中,包含以下子步骤:如果验证场景的参数指标取值极好点时不存在干扰,则通过二分法调整的方式调整所述验证场景的参数指标。
在极差点存在干扰,且极好点不存在干扰时,确定该频点存在互扰临界点,在找寻互扰临界点具体位置时,通过二分法调整验证场景的参数指标,可以快速高效地找到该临界点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背景技术中的WLAN与LTE工作频段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背景技术中的wifi灵敏度验证单元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背景技术中的wifi速率验证单元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ISM和LTE互扰因素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互扰验证方法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互扰验证方法所使用的互扰验证系统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互扰验证方法中极差点验证单元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互扰验证方法中寻找临界点单元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互扰验证方法中极好点验证单元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中的互扰验证中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互扰验证方法。本实施方式以验证干扰源模块(ISM工作模式)对待验证模块(LTE工作模式)的互扰验证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由于互扰验证中需要验证的数据量众多,所以现有人工验证的条件中,一般无法进行全数据验证,也由此,一般都是针对样机进行验证,而样机由于其天线隔离度已确定,后续优化时更改设计的成本较高,所以如果可以对待验证模块直接进行全数据验证,先汇总出性能合适的硬件性能,再由硬件设计人员根据参考数据进行设计,不仅成功率更高,后期的优化成本将更低,产品的上市速度就可以大大提高。而需要做到全数据验证,就需要可以进行自动的数据采集和评估。另外,根据对干扰产生原因的分析,如图4所示,ISM&LTE互扰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发射机的工作频率,发射功率,天线隔离度等,而考察的主要指标为接收性能中的灵敏度和通信速率等。
本实施方式中的互扰验证方法流程图如图5所示,具体如下:
步骤501,设置待验证模块和干扰源模块的工作频点。
具体的说,可以利用互扰验证中心进行本实施方式中待验证模块和干扰源模块的互扰验证。互扰验证中心可以将待验证模块和干扰源模块的工作频点设置为互相最接近频点;所谓互相最接近频点指的是,本模块所对应频段中最接近对方频段的频点。
在实际应用中,互相最接近频点的设置可以进行如下操作,先判断待验证模块工作频段和干扰源模块工作频段的关系,如果待验证模块的工作频段较低,干扰源模块的工作频段较高,那么在设置的时候,就将待验证模块的工作频点设置为其频段中最高工作频点,将干扰源模块的工作频点设置为其频段中最低工作频点。
步骤502,设置验证场景的参数指标。
具体的说,可以将验证场景的参数指标设置为极差点或极好点;其中,极差点为使验证场景的互扰最强的取值;极好点为使验证场景的互扰最弱的取值。
更具体的说,本实施方式中是将验证场景的参数指标设置为极差点。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利用衰减器模拟信号强度参数指标或天线隔离度参数指标,也可以利用两个衰减器分别模拟这两个参数指标,比如说,如图6所示,第一衰减器模拟天线隔离度参数指标后,利用功分器将干扰源模块发射的信号与正常工作信号合并,将合并后的射频干扰信信号输入第二衰减器,模拟信号强度参数指标。
举例来说,如果两个参数指标分别是发射功率和天线隔离度,那么极差点就是天线隔离度最低,干扰源模块的发射功率最大时的验证场景。
步骤503,分别采集干扰源模块工作与否时,待验证模块工作在一频点的接收性能数据。
具体的说,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由综测仪进行数据采集,其中,接收性能包含:灵敏度、和/或通信速率。
值得一提的是,在干扰源模块工作时,综测仪将与待验证模块配合工作并采集验证数据反馈给互扰验证中心。
步骤504,验证该频点是否为有影响频点;若是,则执行步骤505;若否,则执行步骤511。
具体的说,通过步骤503中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验证,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比较干扰源模块工作与否时,两次采集的接收性能数据,比较结果可以体现干扰源模块工作对待验证模块接收性能的影响。
由于本实施方式中步骤502设置的验证场景为极差点,那么只要根据极差点干扰源模块工作对待验证模块的接收性能是否有干扰,即可获知该频点是否为有影响频点。具体的说,如果在极差点,干扰源模块对待验证模块也不存在干扰,根据互扰的理论基础,无需进行其他条件更宽松的组合评估,也就是可以认为该频点不是有影响频点。
由图7可以看出,通过对极差点的互扰验证,仅进行了一次接收性能数据的采集和验证(阴影区域),即可确认本频点是否为有影响频点,大部分数据组合的验证被排除(空白区域),大大减少了验证过程中的数据运算量。
步骤505,记录该频点的各参数信息。
具体的说,在本步骤被记录下参数信息的频点均为有影响频点,其信息将为硬件优化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步骤506,调整验证场景的参数指标。
具体的说,互扰验证中心控制衰减器调整验证场景的参数指标。一般可以根据第一次的验证结果,由测试人员根据经验来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本步骤中调整为极好点,先对两个极端位置进行验证,有利于减少运算量,提高互扰验证效率。
步骤507,分别采集干扰源模块工作与否时,待验证模块工作在一频点的接收性能数据。
本步骤和步骤503的内容相类似,相当于在调整参数指标后再进行一次验证。
步骤508,判断该频点是否存在互扰临界点;若是,则执行步骤509;若否,则执行步骤511。
具体的说,至此已经分别在极差点和极好点进行了两次待验证模块的接收性能验证,本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极好点的是否存在干扰判断是否存在互扰临界点。如果极好点不存在干扰,那么本频点存在互扰临界点,如果极好点存在干扰,那么本频点不存在互扰临界点,也就不需要继续验证。
步骤509,判断当前场景是否为本频点的互扰临界点;若是,则执行步骤510;若否,则返回执行步骤506。
具体的说,本步骤为在判定存在互扰临界点后,需要进一步确认互扰临界点的位置,如果本点不是,就需要返回调整验证场景参数指标的步骤,在调整后继续进行验证。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再次返回调整验证场景的参数指标时,可以二分法调整的方式(如图8所示)调整验证场景的参数指标。
在实际应用中,除了利用二分法调整的方式,还可以利用依次调整的方式,比如按照数值从小到大的依次调整,或者从大到小的依次调整,非常灵活多变。
在本步骤判定为是时,说明该频点的极差点存在互扰影响,极好点无互扰影响时,其中必定存在一个条件位于两者之间的互扰临界点,通过二分法选择天线隔离度和干扰源模块的发射功率可快速找到该临界点,统计学验证应用二分法后,效率提升50%以上。
步骤510,记录该互扰临界点的验证数据。
具体的说,当验证找到临界点后,记录下互扰临界点的验证数据,这些记录下的数据将为硬件优化提供参考依据。值得一提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临界点一般无互扰影响。
以上步骤501至步骤510为针对一个频点的互扰验证全过程。从中可以发现,首先评估了该频点的极差点,这一次验证即可将无影响频点均排除,如果确认该频点存在互扰影响,继续评估该频点的极好点,利用这次验证可以排除不存在互扰临界点的频点,然后如果该频点存在互扰临界点,那么继续用二分法调整验证场景的参数指标,确认互扰临界点的具体位置。上述情况可基本可划分为以下3类:其中第1类只需要验证1个数据节点,第2类只需要验证2个数据节点,第3类验证单元属于临界验证节点类型,其节省的验证单元根据实际情况存在变化。实际干扰源模块和待验证模块互扰验证过程中,大部分的验证单元均属于前两类验证单元,因此算法有效减少了验证单元数量,提高了验证效率。
步骤511,判断ISM频点是否遍历完毕;若是,则执行步骤513;若否,则执行步骤512。
具体的说,针对待验证模块中LTE工作模式的一个工作频点进行验证时,需要对干扰源模块中ISM工作模式所有的工作频点遍历验证。
步骤512,调整干扰源模块的工作频点,并返回步骤503。
步骤513,判断待验证模块中LTE工作模式的频点是否遍历完毕;若是,则结束本实施方式流程;若否,则执行步骤514。
步骤514,调整待验证模块的工作频点,并返回步骤503。
具体的说,步骤511至步骤514控制各待验证频点的扫描,使得遍历了干扰源模块和待验证模块的所有工作频点,实现了所有组合频点的组合验证。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在互扰验证时,利用衰减器模拟验证环境,同时互扰验证中心自动遍历调整干扰源模块和待验证模块的待测频点,无需等待样机再进行互扰验证,而是可以直接利用模块本身进行验证,提前即可进行互扰验证。同时,逐个频点验证的过程中,一旦找到有影响频点就进行频点参数信息的记录,再进一步寻找有影响频点的互扰临界点。从而实现方便快捷地对所有频点进行验证,获得完整的互扰验证数据,预先利用本实施方式获得的互扰验证数据进行产品设计,可以提高产品设计成功率,加快产品上市速度,增加产品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本实施方式中待验证模块为LTE工作模式,干扰源模块为ISM工作模式,每个模块都只有一种工作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待验证模块和干扰源模块可以分别有两种工作模式,如分别具有ISM和LTE工作模式,在验证过程中,可以先根据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验证干扰源模块ISM工作模式对待验证模块LTE工作模式的干扰数据,再验证干扰源模块LTE工作模式对待验证模块ISM工作模式的干扰数据,使得两种工作模式的互相干扰均被验证,为后续硬件优化提供更为完整的数据。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互扰验证方法。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一个频点在进行互扰验证时,初始验证的是验证场景的极差点。而在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设定为初始验证的是验证场景的极好点。可见,本发明中的互扰验证方法可以灵活多变地改变验证顺序。
具体的说,如图9所示,如果极好点有互扰影响,就可以先排除不存在互扰临界点的情况,再对极好点无互扰影响的频点继续验证极差点,此时,同样根据极差点无互扰影响排除无影响频点,一个频点如果需要进行第三次验证,必然是在极差点有互扰影响,而极好点无互扰影响,为存在互扰临界点的情况,那就继续调整验证场景的参数指标,确认互扰临界点位置即可。可见,无论先验证的是极差点还是极好点,都可以大大减少互扰验证过程中的运算量。
上面各种方法的步骤划分,只是为了描述清楚,实现时可以合并为一个步骤或者对某些步骤进行拆分,分解为多个步骤,只要包含相同的逻辑关系,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对算法中或者流程中添加无关紧要的修改或者引入无关紧要的设计,但不改变其算法和流程的核心设计都在该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互扰验证中心,如图10所示,与综测仪、衰减器连接,包含:
验证模块,用于根据综测仪采集的数据验证频点是否为有影响频点。
记录模块,用于在验证模块确定为有影响频点时,记录该频点的各参数信息。
控制模块,用于在记录模块记录完参数信息后,控制衰减器调整验证场景的参数指标,触发综测仪,直至找到频点的互扰临界点,或者确定待验证频点不存在互扰临界点。
调整模块,用于调整干扰源模块的工作频点,并触发验证模块,直至干扰源模块的所有工作频点遍历完毕;还用于调整待验证模块的工作频点,并触发综测仪,直至待验证模块的所有工作频点均验证完毕。
需要说明的是,互扰验证中心进一步包含:
设置模块,用于将待验证模块和干扰源模块的工作频点设置为互相最接近频点,并触发验证模块;互相最接近频点为本模块所对应频段中最接近对方频段的频点。
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对应的系统实施例,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一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一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各模块均为逻辑模块,在实际应用中,一个逻辑单元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也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的一部分,还可以以多个物理单元的组合实现。此外,为了突出本发明的创新部分,本实施方式中并没有将与解决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问题关系不太密切的单元引入,但这并不表明本实施方式中不存在其它的单元。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2)

1.一种互扰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A.分别采集干扰源模块工作与否时,待验证模块工作在一频点的接收性能数据,根据所采集的数据验证所述频点是否为有影响频点;
B.如果确定为有影响频点,则记录该频点的各参数信息,并控制衰减器调整验证场景的参数指标,分别采集干扰源模块工作与否时,待验证模块工作在一频点的接收性能数据,直至找到所述频点的互扰临界点,或者确定所述频点不存在互扰临界点;
C.调整所述干扰源模块的工作频点,重复所述步骤A至B,直至所述干扰源模块的所有工作频点遍历完毕;
D.调整所述待验证模块的工作频点,重复所述步骤A至C,直至所述待验证模块的所有工作频点均验证完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扰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之前,还包含以下步骤:
将所述待验证模块和所述干扰源模块的工作频点设置为互相最接近频点;所述互相最接近频点为本模块所对应频段中最接近对方频段的频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扰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之前,还包含以下步骤:将验证场景的参数指标设置为极差点或极好点;
其中,所述极差点为使验证场景的互扰最强的取值;所述极好点为使验证场景的互扰最弱的取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互扰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将验证场景的参数指标设置为极差点,则在所述调整验证场景的参数指标的步骤中,优先调整为极好点;
如果将验证场景的参数指标设置为极好点,则在所述调整验证场景的参数指标的步骤中,优先调整为极差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互扰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衰减器调整验证场景的参数指标,直至找到所述频点的互扰临界点,或者确定所述待验证频点不存在互扰临界点的步骤中,包含以下子步骤:
如果验证场景的参数指标取值为极好点时不存在干扰,则通过二分法调整的方式调整所述验证场景的参数指标。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互扰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以下原则确定所述待验证频点是否为有影响频点:
在验证场景的参数指标取值为极差点时不存在干扰。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互扰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以下原则确定所述待验证频点不存在互扰临界点:
在验证场景的参数指标取值为极好点对应的取值时存在干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扰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找到频点的互扰临界点的步骤后,还包含以下步骤:记录该互扰临界点的验证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扰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场景的参数指标包含:发射功率,和/或天线隔离度;
所述衰减器的数量和所述参数指标的数量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扰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性能包含:灵敏度、和/或通信速率。
11.一种互扰验证中心,其特征在于,与综测仪、衰减器连接,包含:
验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综测仪采集的数据验证所述频点是否为有影响频点;
记录模块,用于在所述验证模块确定为有影响频点时,记录该频点的各参数信息;
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记录模块记录完参数信息后,控制所述衰减器调整验证场景的参数指标,触发所述综测仪,直至找到所述频点的互扰临界点,或者确定所述待验证频点不存在互扰临界点;
调整模块,用于调整所述干扰源模块的工作频点,并触发所述验证模块,直至所述干扰源模块的所有工作频点遍历完毕;还用于调整所述待验证模块的工作频点,并触发所述综测仪,直至所述待验证模块的所有工作频点均验证完毕。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互扰验证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互扰验证中心进一步包含:
设置模块,用于将所述待验证模块和所述干扰源模块的工作频点设置为互相最接近频点,并触发所述验证模块;所述互相最接近频点为本模块所对应频段中最接近对方频段的频点。
CN201510548944.7A 2015-08-31 2015-08-31 一种互扰验证中心及互扰验证方法 Active CN1064874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48944.7A CN106487464B (zh) 2015-08-31 2015-08-31 一种互扰验证中心及互扰验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48944.7A CN106487464B (zh) 2015-08-31 2015-08-31 一种互扰验证中心及互扰验证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87464A true CN106487464A (zh) 2017-03-08
CN106487464B CN106487464B (zh) 2019-06-18

Family

ID=58235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48944.7A Active CN106487464B (zh) 2015-08-31 2015-08-31 一种互扰验证中心及互扰验证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8746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50569A (zh) * 2018-11-19 2019-03-08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一种电子设备频点互扰快速预测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304995A (ja) * 2007-06-05 2008-12-18 Toyota Motor Corp 設計支援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1128009B (zh) * 2007-09-18 2010-06-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WiMAX系统进行干扰测试的方法和装置
CN102565582A (zh) * 2011-12-29 2012-07-11 上海集成电路技术与产业促进中心 射频识别设备的测试装置
CN102740348A (zh) * 2011-04-02 2012-10-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处理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304995A (ja) * 2007-06-05 2008-12-18 Toyota Motor Corp 設計支援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1128009B (zh) * 2007-09-18 2010-06-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WiMAX系统进行干扰测试的方法和装置
CN102740348A (zh) * 2011-04-02 2012-10-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2565582A (zh) * 2011-12-29 2012-07-11 上海集成电路技术与产业促进中心 射频识别设备的测试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50569A (zh) * 2018-11-19 2019-03-08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一种电子设备频点互扰快速预测方法
CN109450569B (zh) * 2018-11-19 2021-05-25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一种电子设备频点互扰快速预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87464B (zh) 2019-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38855B (zh) 一种基于外场实测数据的无线网络信道模拟装置与方法
CN103763719B (zh) 一种用于td‑lte系统的模拟路测的方法
ITTO20001017A1 (it) Sistema e metodo per la pianificazione di una rete per apparecchiature mobili di telecomunicazioni.
CN103797755B (zh) 一种网络关键性绩效指标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2511367B (zh) 一种测试方法及设备
CN107121602A (zh) 车载中控系统干扰源寻找方法
CN107547144A (zh) 射频测试系统
CN101072075A (zh) 测试无线通信系统间射频干扰的装置和方法
CN100403670C (zh) 射频指标测试方法
CN101128009B (zh) 一种对WiMAX系统进行干扰测试的方法和装置
CN107786993A (zh) 一种信号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06411435A (zh) 一种自动调整aclr的射频发射装置及方法
US20160048475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Configuring High-Speed Serial Bus Parameter
CN106714189A (zh) 一种小区过覆盖的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05142173A (zh) 一种信号输出装置、板卡和方法
CN106487464A (zh) 一种互扰验证中心及互扰验证方法
CN103179586B (zh) 一种超级小区的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4624658A (zh) 一种软件可重构干扰机系统及信号生成方法
CN107425927A (zh) 一种快速检测无线信号屏蔽器屏蔽效果的方法
CN104158613B (zh) 一种无线射频测试中板测校准测试方法
CN110034831A (zh) 一种低复杂度的频谱监测装置及方法
CN107820293B (zh) 一种无线中继节点选择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介质
CN104811255B (zh) 一种天线校准方法及装置
CN101729299B (zh) 一种信道模拟系统
CN103281710A (zh) 一种实现室内外多制式组网干扰仿真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308

Assignee: Shanghai Li Ke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Assignor: Leadcore Technology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8990000159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Mutual interface verification center and mutual interface verification method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80615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