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83702B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83702B
CN106483702B CN201510882537.XA CN201510882537A CN106483702B CN 106483702 B CN106483702 B CN 106483702B CN 201510882537 A CN201510882537 A CN 201510882537A CN 106483702 B CN106483702 B CN 1064837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arizing film
light
transparent plate
transparent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8253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83702A (zh
Inventor
金城玟
卢正东
洪政佑
朴正现
全德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4837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837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837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837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2Light shielding layers, e.g. black matrix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5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specially adapted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8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with construction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display region and the peripheral reg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02F1/133531Polar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polariser or analyser ax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G02F1/13452Conductors connecting driver circuitry and terminals of pane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主体,在前部具有开口;背光单元,被配置为产生光;图像形成单元,被设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前部,并且被配置为阻挡或透射由背光单元产生的光以创建图像,其中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包括:一对透明衬底,被设置为彼此相对;电缆,被配置为将图像数据传输至所述一对透明衬底;以及一对偏光膜,被分别设置在所述一对透明衬底的外表面上,以及其中所述一对透明衬底的至少一个透明衬底的边缘部分突出以连接至所述电缆,以及所述一对偏光膜的至少一个偏光膜在所述至少一个透明衬底突出的方向延伸至所述主体。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涉及显示装置,更具体地涉及无边框(bezel-less)显示装置。
现有技术
显示装置是一种将获取或存储的电信息转换成视觉信息并且将视觉信息显示给用户的输出设备。显示装置广泛用于包括家用电器和工业机器的各种领域。
显示装置包括与个人计算机(PC)或服务器计算机连接的监视器、便携式计算机设备、导航系统、普通电视(TV)、互联网协议电视(IPTV)、便携式终端(例如,智能电话、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DA)或蜂窝电话)、用于在工业场地再现广告片或电影的各种类型的显示器、以及各种类型的语音/视频系统。
显示装置可通过使用各种显示器件显示静止图像或运动图像。所述显示器件包括阴极射线管(CRT)、发光二极管(LE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有源矩阵发光二极管(AMLED)、液晶、或电子纸。
一般,在显示装置的前面边缘,边框被形成以固定显示装置的内部部件。
然而,边框增加了显示装置的正面上无图像显示的区域,并且降低了用户对图像的沉浸感。
发明内容
因此,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无边框显示装置。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无内部部件对外可见的无边框显示装置。
本公开的又一实施方式提供了将图像形成单元连接至电源/控制单元的电缆不对外可见的无边框显示装置。
本公开的其它方面一部分将在下面的描述中被阐述,一部分根据描述显而易见或可通过实施本公开学习到。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主体,在前部具有开口;背光单元,被配置为产生光;图像形成单元,被设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前部,并且被配置为阻挡或透射由背光单元产生的光以创建图像,其中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包括:一对透明衬底,被设置为彼此相对;电缆,被配置为将图像数据传输至所述一对透明衬底;以及一对偏光膜,被分别设置在所述一对透明衬底的外表面上,以及其中所述一对透明衬底的至少一个透明衬底的边缘部分突出以连接至所述电缆,以及所述一对偏光膜的至少一个偏光膜在所述至少一个透明衬底突出的方向上延伸至所述主体。
所述图像形成单元还可包括辅助偏光膜,所述辅助偏光膜被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偏光膜的延伸部分。
所述辅助偏光膜的偏振方向可垂直于所述至少一个偏光膜的偏振方向。
所述辅助偏光膜可被附接在所述至少一个偏光膜的延伸部分的正面和背面之一。
所述图像形成单元还可包括支撑材料,该支撑材料被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偏光膜的延伸部分上并且被配置为支撑所述至少一个偏光膜。
所述支撑材料可填充所述至少一个透明衬底的突出部分与所述至少一个偏光膜的延伸部分之间的空间。
所述图像形成单元还可包括伪膜,所述伪膜被设置在无电缆与所述至少一个透明衬底的突出部分接触的区域处。
所述图像形成单元还可包括遮蔽材料,所述遮蔽材料被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偏光膜的延伸部分并且被配置为阻挡光。
所述遮蔽材料可包括黑色紫外固化剂。
所述遮蔽材料可填充所述至少一个偏光膜的延伸部分与所述至少一个透明衬底的突出部分之间的空间。
所述遮蔽材料可被涂于所述至少一个偏光膜的延伸部分的表面上。
所述图像形成单元还可包括遮蔽膜,所述遮蔽膜被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偏光膜的延伸部分并且被配置为阻挡光。
所述遮蔽膜可包括黑色聚合物膜。
所述遮蔽膜可被附接在所述至少一个偏光膜的延伸部分的正面和背面之一。
所述图像形成单元还可包括支撑材料,该支撑材料被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偏光膜的延伸部分并且被配置为支撑所述至少一个偏光膜。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透明衬底和第二透明衬底,被设置为彼此相对;液晶层,被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明衬底与所述第二透明衬底之间;电缆,被配置为将图像数据传输至所述第二透明衬底;第一偏光膜,被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明衬底的外表面上,以及第二偏光膜,被设置在所述第二透明衬底的外表面上,其中所述第二透明衬底的边缘部分突出以连接至所述电缆,所述第二偏光膜在所述第二透明衬底突出的方向延伸至少所述第二透明衬底的突出宽度。
所述显示装置还可包括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偏光膜的延伸部分的第三偏光膜。
所述第三偏光膜的偏振方向可垂直于所述第一偏光膜的偏振方向。
所述显示装置还可包括遮蔽材料,该遮蔽材料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偏光膜的延伸部分并且被配置为阻挡光。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主体,在前部具有开口;图像形成单元,被设置在所述主体内,其中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包括:第一透明衬底和第二透明衬底,被设置为彼此相对;液晶层,被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明衬底与所述第二透明衬底之间;电缆,被配置为将图像数据传输至所述第二透明衬底;第一偏光膜和第二偏光膜,被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明衬底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二透明衬底的外表面上,以及遮蔽构件,被定位为对应于所述电缆,并且被配置为防止所述电缆暴露给外界。
所述遮蔽构件可包括第三偏光膜和第四偏光膜,所述第三偏光膜的偏振方向可竖直于(垂直于)所述第四偏光膜的偏振方向。
所述遮蔽构件可包括填充所述主体与所述图像形成单元之间的空间的遮蔽材料。
所述遮蔽材料可包括黑色紫外固化剂。
所述遮蔽构件可包括被设置在所述主体与所述图像形成单元之间的遮蔽膜。
所述遮蔽膜可包括黑色聚合物膜。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显示器的图像形成单元包括:一对透明衬底,被设置为在LCD层的每侧上彼此相对,所述一对透明衬底中的至少一个透明衬底具有突出边缘;电缆,连接至所述突出边缘以将图像数据传输至所述一对透明衬底的具有所述突出边缘的所述至少一个透明衬底;以及一对偏光膜,被分别设置在所述一对透明衬底的外表面上,其中所述一对偏光膜的至少一个偏光膜在所述至少一个透明衬底突出的方向延伸。
所述至少一个偏光膜的延伸部分具有辅助膜,所述辅助膜的偏振垂直于所述至少一个偏光膜的偏振。
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可设置为通过延伸的偏光膜使所述电缆从所述显示单元的前面视觉上模糊化。
附图说明
本公开的这些和/或其它方面将根据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变得明显且更容易理解,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外观;
图2是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包含在显示装置中的背光单元的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背光的截面视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在显示装置中包括的背光单元的另一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6是图5所示的背光单元的截面视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单元;
图8是图7所示的图像形成单元中包含的像素的截面视图;
图9是图7所示的图像形成单元的上边缘部分的截面视图;
图10是图7所示的图像形成单元的下边缘部分的截面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单元的下边缘部分的截面视图;
图12和图13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单元的下边缘部分的截面视图;
图14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单元的下边缘部分的截面视图;
图15和图16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单元的下边缘部分的截面视图;
图17和图18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单元的下边缘部分的截面视图;
图19和图20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单元的下边缘部分的截面视图;
图21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单元的下边缘部分的截面视图;以及
图22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单元的下边缘部分的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实施方式和附图中所说明的配置仅是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因此将理解,可取代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实施方式和附图的各种修改的实施例在提交本申请时是可行的。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外观。
显示装置100是用于处理从外面接收的图像信号以将处理后的信号可视地显示成图像的设备。在图1中,示出了显示装置100为电视(TV)的实施例,然而,显示装置100不限于TV。例如,显示装置100可以是各种类型的显示器(例如监视器、便携式多媒体设备和能够视觉地显示图像的便携式通信设备)中的一个。
如图1所示,显示装置100可包括主体101、用于显示图像的屏幕102和与主体101的下部连接以支撑主体101的支撑件103。
主体101可形成显示装置100的外观,并且包括能使显示装置100显示图像或执行各种功能的部件。主体101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平板形状;然而,主体101的形状不限于平板。例如,主体101可以是中心部凹陷的曲面板的形状。
支撑件103可连接至主体101的下部,并且抵靠底面将主体101维持在其稳定位置。而且,有选择地,支撑件103可连接至主体101的背侧,并且将主体101牢固地固定在墙上。
如图1所示的支撑件103可以是从主体101的下部向前突出的棒形状。然而,支撑件103的形状不限于图1所示的棒形,并且可具有任意其它形状,只要它能够稳固地支撑主体101。
屏幕102可形成于主体101的前侧,并且显示图像,即视觉信息。例如,屏幕102可通过使用用户的双眼差异显示静止图像、运动图像、二维(2D)图像、三维(3D)立体图像。
屏幕102可包括多个像素P,多个像素P可发出光以在屏幕102上形成图像。从多个像素发出的光可被组合以在屏幕102上形成静止图像,如马赛克。
各个像素P可发出各种亮度级和各种颜色的光。为了表达各种颜色,每个像素P可包括红色像素R、绿色像素G和蓝色像素B。
红色像素R可发出各种亮度级的红光,绿色像素G可发出各种亮度级的绿光,蓝色像素B可发出各种亮度级的蓝光。红光可以是与约620nm(纳米,1/1,000,000,000m)至750nm的波长区域对应的光,绿光可以是与约495nm至570nm的波长区域对应的光,蓝光可以是与约450nm至495nm的波长区域对应的光。
来自红色像素R的光、来自绿色像素G的光和来自蓝色像素B的光可被组合从而像素P可创建各种颜色的光。
例如,显示装置100可包括红色光源以发出红光,包括绿色光源以发出绿光,并且包括蓝色光源以发出蓝光,其中红色光源、绿色光源和蓝色光源分别构成红色像素(R)、绿色像素(G)和蓝色像素(B)。
作为另一实施例,显示装置100可包括光源以发出包含红光、绿光和蓝光的白光,并且包括选彩色滤光片以选择性地透射红光、绿光和蓝光。而且,透射红光的红色滤光片、透射绿光的绿色滤光片、以及透射蓝光的蓝色滤光片可分别构成红色像素R、绿色像素G和蓝色像素B。
下面将描述包括发出白光的光源和选择性地透射红光、绿光和蓝光的彩色滤光片的显示装置100。
图2是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100的分解透视图。
如图2所示,在屏幕102上创建图像的各种部件可被安装在主体101中。
更特别地,向前发出表面光的背光单元140、使用从背光单元140发出的光创建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120、以及控制背光单元140和图像形成单元120的整体操作的电源/控制单元160可被安装在主体101中。而且,主体101可包括支撑和固定图像形成单元120、背光单元140和电源/控制单元160的前底架110、塑模框架130、后底架150和后盖170。
下面更详细地描述背光单元140的配置和功能。
图像形成单元120可被设置在背光单元140的前面,并且被配置为阻挡或透射从背光单元140发出的光以形成图像。
图像形成单元120的正面可形成显示装置100的屏幕102,并且配置有多个像素P。图像形成单元120中包含的多个像素P可各自阻挡或透射从背光单元140发出的光,并且通过多个像素P透射的光可创建显示装置100所显示的图像。
图像形成单元120可以是具有随电场变化的光属性的液晶面板。
下面更详细地描述图像形成单元120的配置和功能。
电源/控制单元160可包括电源电路单元(未示出)以向背光单元140和图像形成单元120供电,并且包括控制电路单元(未示出)以控制背光单元140和图像形成单元120的操作。
电源电路单元可向背光单元140供电以使背光单元140发出表面光,并且向图像形成单元120供电以使图像形成单元120透射或阻挡光。
而且,控制电路单元可控制被供给背光单元140的供电以调节由背光单元140发出的光的强度,并且可输出图像数据以控制图像形成单元120在屏幕102上形成图像。图像形成单元120中包含的各个像素P可根据来自控制电路单元的图像数据透射或阻挡光以在屏幕102上显示图像。
电源/控制单元160可配置有印刷电路板(PCB)和安装在PCB上的各种电路。
例如,电源电路单元可包括电容器、线圈、电阻器、微处理器等构成的电源电路、以及电源电路所安装的电源电路板。而且,控制电路单元可包括存储器以存储控制程序和控制数据,包括微处理器以根据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控制程序处理控制数据,并且包括安装有存储器和微处理器的控制电路板。
而且,将图像数据从电源/控制单元160传送至图像形成单元120的多个电缆120a可被设置在图像形成单元120与电源/控制单元160之间。
电缆120a可以是在被施加外力时可变弯的柔性电缆。例如,电缆120可以是薄膜电缆、膜上芯片(COF)、带式载体封装(TCP)。如果电缆120a是COF或TCP,则电源/控制单元160的一些电路可被安装在电缆120a上。
前底架110可以是具有开口的矩形框架的形状,并且可与后底架150一起固定图像形成单元120、塑模框架130和背光单元140。
具体地,根据实施方式的前底架110可不包括边框,并且可在显示器100的上、下、左和右边缘支撑图像形成单元120、塑模框架130、背光单元140、后底架150和后盖170。
典型地,前底架可与塑模框架一起固定图像形成单元,并且边框形成于前底架的正面上,使得图像形成单元的边缘部分不暴露于外界。然而,边框可能增加显示装置的正面无图像显示的区域,并且降低用户对图像的沉浸感。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可去除前底架110的这种边框,由此最小化显示器100的正面上无图像显示的区域并且提升用户对图像的沉浸感。
塑模框架130可被设置在图像形成单元120与背光单元140之间,分离图像形成单元120与背光单元140并且固定它们。更特别地,塑模框架130可与前底架110一起固定图像形成单元120,并且与后底架150一起固定背光单元140。
后底架150可被设置在背光单元140的后面。而且,后底架150可以是前部开放的薄盒形状,并且容纳图像形成单元120和背光单元140。
而且,电源/控制单元160可被固定在后底架150的背面。例如,电源/控制单元160的PCB可通过诸如螺栓和螺母的固定构件被固定在后底架150的背面。
后盖170可被设置在显示装置100的最后部,并且防止电源/控制单元160暴露于外界,同时保护电源/控制单元160免受外力影响。
下文将描述背光单元140。
背光单元140可根据光源的位置被分为直接型背光单元和边缘型背光单元。在直接型背光单元中,光源可被定位在背光单元的背部,在边缘型背光单元,光源可被定位装置背光单元的侧面。
下面首先描述直接型背光单元。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中包括的背光单元的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图4是图3所示的背光单元的截面视图。
如图3和图4所示,直接型背光单元200可包括发光模块210以产生光,包括反射板220以反射光,包括漫射板230以漫射光,并且包括光学片240以改善光的亮度。
发光模块210可包括多个光源211以发出光,并且包括支撑件212以支撑和固定多个光源211。
多个光源211可被均匀地布置在背光单元200的最后面部分(如图4所示)以向前发出光。
而且,多个光源211可被布置成预定的图案使得从多个光源211发出的光尽可能具有均匀的亮度。更特别地,多个光源211可被布置为使得相邻光源之间的距离相同。
例如,如图4所示,多个光源211可被布置成矩阵图案使得四个相邻光源形成正方形。结果,每个光源可被定位为与四个光源相邻,并且光源与其相邻光源之间的距离可以是相同的。
作为另一实施例,多个光源211可被布置在多个行中,并且属于每行的光源可被定位为对应于属于邻近行的两个相邻光源之间的中点。结果,多个光源211可被布置为使得三个相邻光源形成正三角形。而且,每个光源可被定位为邻近六个光源使得光源与其邻近的六个光源之间的距离相等。
然而,多个光源211被布置成的图案不限于上述图案。即,多个光源211可被布置成任意其它图案,只要从多个光源211发出的光具有均匀的亮度。
光源211可被实现为可在被供电时向所有方向发出单色光(特定波长的光,例如蓝光)或白光(通过混合各个波长的光而导致的混合光)的设备。
例如,光源211可以是低生热的发光二极管(LED)或冷阴极荧光灯(CCFL)。
在光源211发出白光的情况下,每个光源211可包括蓝色发光二极管以发出为高能光的蓝光,并且包括红色/绿色(RG)荧光粉以吸收蓝光来发出绿光和红光。白光可被定义为通过混合红光、绿光和蓝光导致的混合光、或通过混合蓝光和黄光导致的混合光。
而且,每个光源211可包括蓝色发光二极管以发出作为高能光的蓝光,并且包括黄色(YAG)荧光粉以吸收蓝光来发出黄光。
而且,每个光源211可包括红色发光二极管以发出红光,包括绿色发光二极管以发出绿光,包括蓝色发光二极管以发出蓝光,并且包括光混合器以混合单色光。
支撑件212可固定多个光源211使得光源211的位置不变。而且,支撑件211可向各个光源211供电使得光源211能发出光。
而且,可根据多个光源211的布置提供多个支撑件212。例如,当多个光源211按行被布置时,如图3所示,可提供与多个光源211的行数相同的支撑件212的数量,并且每个支撑件212可固定属于与支撑件212对应的行的光源211。
支撑件212可用合成树脂制成,其固定多个光源211并且其上形成有用于向光源211供电的导电供电线。可选地,支撑件211可用印刷电路板(PCB)制成。
反射板220可反射从背光单元200向后行进的光以向前或近向前反射光。
反射板220可包括与发光模块210的光源211位置对应的多个通孔220a。而且,发光模块210的光源211可穿过通孔220a并且从发射板220突出,如图4所示,使得光源211能从反射板220向前发光。
反射板220可通过在基础材料上涂敷具有高反射率的材料形成。例如,反射板220可通过在基础材料(诸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上涂敷高反射率的聚合物形成。
漫射板230可被设置在发光模块210和反射板220的前面,并且均匀地漫射从发光模块210的光源发出的光。
如上所述,光源211可以以规则的间隔被定位在背光单元200的背部。尽管光源211在背光单元200的背部被均等地布置或间隔,但是根据光源211的位置,可能会出现非均匀的亮度分配。
漫射板230可漫射从光源211发出的光以消除由光源211导致的非均匀的亮度分配。换句话说,漫射板230可接收来自光源211的非均匀光,并且向前发出均匀光。具体地,漫射板230可为乳白色,使得当从光源211发出的光直接穿过漫射板230时不失去亮度的均匀性。
漫射板230可被配置有透射和漫射光的核、以及保护核且漫射光的一对外皮。核可由包含用于光散射的散射剂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或聚碳酸脂(PC)制成。外皮可由包含用于保护核的防晒剂组合物的PMMA或PC制成。
光学片240可包括用于改善亮度和亮度的均匀性的各种片。更特别地,光学片240可包括漫射片241、第一棱镜片242、第二棱镜片243、双亮度增强膜(DBEF)244和保护片245。
漫射板241可漫射光以消除亮度的非均匀性。从光源211发出的光可被漫射板230漫射,然后再次被包含在光学片240中的漫射片241漫射。
漫射板230和漫射片241可用于消除因点光源引起的非均匀亮度,使得具有均匀亮度和均匀颜色的光可通过显示装置100的整个屏幕102发出。
穿过漫射片241的光可沿与漫射片241的表面垂直的方向被漫射,由此急剧地减少亮度。
第一和第二棱镜片242和243可聚集被漫射片241漫射的光以由此增加亮度。
第一和第二棱镜片242和243可包括多个棱镜图案,每个棱镜图案具有三角形棱镜形状,其中多个棱镜图案被布置为彼此邻近以形成多个环。
第一棱镜片242的棱镜图案被布置的方向可垂直于第二棱镜片243的棱镜图案被布置的方向。例如,如果第一棱镜片242沿左右方向被布置,则第二棱镜片243沿上下方向被布置。
穿过第一和第二棱镜片242和243的光可具有约70度的视角且具有改善的亮度,并且朝背光单元200的前部行进。
双亮度增强膜244,即一种偏光膜,也被称为反射型偏光膜。双亮度增强膜244可透射入射光的一部分并且反射其余的光。例如,双亮度增强膜244可透射在预定偏振方向行进的偏振光,并且反射在与预定的偏振方向不同的方向行进的偏振光。
而且,从双亮度增强膜244反射的光可在背光单元200内循环,并且因光的循环,显示装置100的亮度可被改善。
保护片245可保护光学片240免受外部冲击或防止异物流入。
然而,光学片240中包含的部件不限于上述片或膜,光学片240还可包括各种片或膜,诸如保护片。
而且,漫射板241、第一棱镜片242、第二棱镜片243、双亮度增强膜244和保护片245被堆叠的次序不限于图4所示的次序。
如上所述,直接型背光单元140可向前发出具有非均匀亮度的表面光。
上面的描述涉及光源被定位在背部的直接型背光单元。
下文描述光源被定位在侧面的边缘型背光单元。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中包括的背光单元的另一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图6是图5所示的背光单元的截面视图。
如图5和图6所示,边缘型背光单元300可包括发光模块310以产生光,包括波导板320以漫射光,包括反射片330以反射光,并且包括光学片340以改善光的亮度。
发光模块310可包括多个光源311以发出光,并且包括支撑件312以支撑和固定多个光源311。
多个光源311可以以规则的间隔被布置在背光单元300的侧面,并且可朝背光单元300的中央发出光,如图5所示。
多个光源311可被均等地布置,使得由多个光源311发出的光尽可能具有均匀的亮度。
例如,如图5所示,多个光源311可被均等地布置在背光单元300的左侧面和右侧面。然而,光源311可被布置在背光单元300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中的任何一个上。
光源311可被实现为在被供电时能向所有方向发出单色光(特定波长的光,诸如蓝光)或白光(通过混合各种波长的光而获得的光)的设备。
例如,光源311可被实现为具有低热产生的LED或CCFL。
在光源311发出白光的情况下,每个光源311可包括蓝色发光二极管以发出高能光的蓝光,并且包括R/G荧光粉以吸收蓝光来发出绿光和红光。而且,每个光源311可包括蓝色发光二极管以发出高能光的蓝光,并且包括YAG荧光粉以吸收蓝光来发出黄光。
而且,每个光源311可包括红色发光二极管以发出红光,包括绿色发光二极管以发出绿光,包括蓝色发光二极管以发出蓝光,并且包括光混合器以混合单色光。
支撑件312可固定多个光源311使得光源311的位置不变。而且,支撑件312可向各个光源311供电使得光源311能发出光。
支撑件312可与光源311一起被设置在背光单元300的侧面。例如,如图5所示,两个支撑件312可被设置在背光单元300的左侧面和右侧面。然而,一个支撑件312可被设置在背光单元300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中的任何一个上。
支撑件312可用合成树脂制成,其固定多个光源311并且其上形成有用于向光源311供电的导电供电线。替换地,支撑件312可用PCB制成。
波导板320可改变从光源311入射到侧表面的光的行进方向以向前发出光。而且,波导板320可漫射从光源311入射的光,然后通过正面320a发出漫射的光。
为了漫射光以改变光的行进方向,多个凸条纹可形成于波导板320的正面320a上,并且多个点可形成于波导板320的背面320b上。而且,凸条纹的尺寸和间隔可被调节使得均匀的光可从波导板320的正面320a离开。而且,形成于波导板320的正面320a上的凸条纹可通过印刷方法被压纹,并且形成于波导板320的背面320b上的点可使用激光器雕刻。
由于光源311被布置在背光单元300的两个侧面,如上所述,因光源311的位置,可能会出现非均匀的亮度分配。
波导板320可漫射从光源311发出的光以消除因光源311引起的非均匀的亮度分配。具体地,波导板320可为乳白色,使得当从光源311发出的光直接穿过波导板320时不失去亮度的均匀性。
入射到波导板320内的光可根据入射角沿各个方向行进。例如,朝波导板320的前方入射的光可从波导板320的正面320a被反射然后朝波导板320的背面320b继续行进,或者可从波导板320的正面320a被反射然后入射到光学片340。而且,朝波导板320的后方入射的光可从波导板320的背面320b被反射或者通过形成于波导板320的背面320b上的点被散射然而朝波导板320的正面320a继续行进。
由于在波导板320的正面320a和背面320b中产生的光反射,入射到波导板320的侧面的光可继续行进到波导板320的中心区域。而且,由于在波导板320的背面320b中产生的光散射和在波导板320的正面320a中产生的光反射,所以入射到波导板320内的光可从波导板320的正面320a发出。
波导板320可用PMMA或PC制成。
反射片330可反射从背光单元300向后行进的光以向前方或近前方反射光。
反射片330可反射从波导板320的背面320b离开的光以得到入射到波导板320的光。
反射片330可通过在基础材料上涂敷具有高反射率的材料形成。例如,反射片330可通过在基础材料(诸如,PET)上涂敷高反射率的聚合物形成。
光学片340可包括用于改善亮度或亮度的均匀性的各种片。更特别地,光学片340可包括漫射片341、第一棱镜片342、第二棱镜片343、双亮度增强膜(DBEF)344和保护片345。
漫射片341可漫射光以改善亮度的均匀性。从光源311发出的光可被波导板320漫射然后再次被光学片340中包含的漫射片341漫射。
穿过漫射片341的光可沿与漫射片341的表面垂直的方向被漫射,由此急剧地减少亮度。
第一和第二棱镜片342和343可聚焦被漫射片341漫射的光以由此增加亮度。
第一和第二棱镜片342和343可包括多个棱镜图案,每个棱镜图案具有三角形棱镜的形状,其中多个棱镜图案被布置为彼此邻近以形成多个环。第一棱镜片342的棱镜图案被布置的方向可垂直于第二棱镜片343的棱镜图案被布置的方向。
穿过第一和第二棱镜片342和343的光可具有约70度的视角,同时具有改善的亮度,并且朝背光单元300的前方行进。
双亮度增强膜344,即一种偏光膜,也被称为反射型偏光膜。双亮度增强膜344可透射入射光的一部分并且反射其余的光。例如,双亮度增强膜344可透射在预定的偏振方向行进的偏振光,并且反射在与预定的偏振方向不同的方向行进的偏振光。
而且,从双亮度增强膜344反射的光可在背光单元300内循环,并且因光的循环,显示装置100的亮度可被改善。
保护片345可保护光学片340免受外部冲击或防止异物流入。
然而,光学片340中包含的部件不限于上面描述的片或膜,并且光学片340还可包括各种片或膜,诸如保护片。
而且,漫射片341、第一棱镜片342、第二棱镜片343、双亮度增强膜344和保护片345被堆叠的次序不限于图6所示的次序。
如上所述,边缘型背光单元300可向前发出具有均匀亮度的表面光。
上面描述关于生成均匀的表面光的背光单元。
下文将描述透射或阻挡从背光单元发出的光以创建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单元,图8是图7所示的图像形成单元中包含的像素的截面视图。
参考图7和图8,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单元400。
图像形成单元400可包括第一偏光膜410、第二偏光膜420、第一透明板430、第二透明板440和液晶层450。第一偏光膜410、第二偏光膜420、第一透明板430、第二透明板440和液晶层450可如图7所示从后面开始按第二偏光膜420、第二透明板440、液晶层450、第一透明板430和第一偏光膜410的次序被堆叠。
第一透明板430可与第二透明板440相对,并且第一偏光膜410和第二偏光膜420可被分别设置在第一透明板430的外表面和第二透明板440的外表面。
第一和第二偏光膜410和420中的每个可透射沿预定的偏振方向行进的光并且阻挡沿与预定的偏振方向不同的方向行进的光。
光可由在与光的行进方向垂直的方向振动的一对电场和磁场构成。电场和磁场可在与光的行进方向垂直的方向振动。
电场或磁场在特定方向振动的现象被称为偏振,并且电场或磁场振动的方向被称为偏振方向。
而且,透射包含电场和磁场在任意方向振动的光中的包含电场或磁场在预定方向振动的光和阻挡这些光中的包含电场和磁场在其它方向振动的光的膜被称为偏光膜。
换句话说,偏光膜可透射沿预定的偏振方向振动的光,并且阻挡沿其它方向振动的光。
第一偏光膜410可透射沿第一偏振方向振动的光,并且阻挡沿其它方向振动的光。而且,第二偏光膜420可透射沿第二偏振方向振动的光,并且阻挡沿其它方向振动的光。
而且,第一偏振方向可垂直于第二偏振方向。透射过第一偏光膜410的光的偏振方向可垂直于透射过第二偏光膜420的光的偏振方向。结果,光不能被同时透射过第一偏光膜410和第二偏光膜420。
液晶层450可被设置在第一透明板430与第二透明板440之间,并且可被填充有液晶分子451。
液晶表示固态(晶体)与液态之间的中间态。当固态材料被加热时,材料在其熔化温度从固态变为透明的液态。然而,当固态的液晶材料被加热时,液晶材料在其熔化温度变为不透明的浑浊液体,然后变为透明的液态。术语“液晶”代表液晶态,即固态与液态之间的中间态,或者代表处于液晶态的材料。
大多数液晶材料为有机化合物。液晶材料的分子为细杆形状。而且,液晶材料的分子排列在特定方向看时是不规则的,但是在另一起方向看时表现为规则的晶体图案。由此,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和固体的光学各向异性。
而且,液晶显示随电场变化的光学属性。例如,液晶可根据电场的变化改变分子排列的定向。
例如,如果电场形成于液晶层450中,则液晶层450的液晶分子451可根据电场的方向对齐,如果无电场形成于液晶层450中,则液晶分子451可因形成于第一透明板430和第二透明板440的内表面上的定向层(未示出)而扭转。
更特别地,液晶分子451通过第一透明层430的定向层对齐的方向可垂直于液晶分子451通过第二透明层440的定向层对齐的方向。由此,当无电场形成于液晶层450中时,位于第一透明板430附近的液晶分子451可相对于位于第二透明板440附近的液晶分子垂直地排列,使得液晶分子451在液晶层450内被扭转90度或270度。
如此,由于液晶分子451的分子排列根据电场的存在/缺席而改变,所以液晶层450的光学属性也可根据液晶层450中的电场的存在/缺席而改变。
例如,当电场形成于液晶层450中时,被第二偏光膜420偏振的光因液晶层450中的液晶分子451的排列而不能穿过第一偏光膜410。换句话说,当电场形成于液晶层450中时,光可被第一偏光膜410和第二偏光膜420阻挡。
同时,当电场形成于液晶层450中时,被第二偏光膜420偏振的光因液晶层450中的液晶分子451的排列而不能穿过第二偏光膜420。换句话说,当无电场形成于液晶层450中时,光可通过第一偏光膜410和第二偏光膜420被透射。
如上所述,当无电场形成于液晶层450中时,液晶层450的液晶分子451可被扭转90度或270度,并且被第二偏光膜420偏振的光的偏振方向也可根据液晶分子451的排列旋转90度或270度。结果,穿过液晶层450的光的偏振方向可变得与第一偏光膜410的偏振方向相同。
如此,液晶层450可根据电场的存在/缺席改变其光学属性。
如上所述,第一透明板430可与第二透明板440相对。
第一透明板430可包括第一透明衬底431、彩色滤光片432和透明公共电极433,第二透明板440可包括第二透明衬底441、多个薄膜晶体管442和多个透明像素电极443。
第一和第二透明衬底431和441可由钢化玻璃或透明膜制成。
彩色滤光片432可被设置在第一透明衬底431的内表面上。
彩色滤光片432可包括红色滤光片432r以选择性地透射红光,包括绿色滤光片432g以选择性地透射绿光,并且包括蓝色滤光片432b以选择性地透射蓝光。红色滤光片432r、绿色滤光片432g和蓝色滤光片432b可被并排布置,如图8所示。
彩色滤光片432可透射从背光单元140(见图2)发出的白光中的特定颜色的光(即,特定波长区域的光)。例如,红色滤光片432r可透射红光并且阻挡其它光。而且,绿色滤光片432g可透射绿光并且阻挡其它光,蓝色滤光片432b可透射蓝光并且阻挡其它光。
而且,彩色滤光片432可被形成为对应于每个像素P。更特别地,红色滤光片432r可被形成为对应于红色像素R,绿色滤光片432g可被形成为对应于绿色像素G,蓝色滤光片432b可被形成为对应于蓝色像素B。
换句话说,红色像素R可通过红色滤光片432r发出红光,绿色像素G可通过绿色滤光片432g发出绿光,而且,蓝色像素B可通过蓝色滤光片432b发出蓝光。
而且,红色像素R发出的红光、绿色像素B发出的绿光和蓝色像素B发出的蓝光可被组合使得像素P可发出各种颜色的光。
透明公共电极433可被设置在彩色滤光片432的内表面上。
透明公共电极433可创建参考电势以形成液晶层450中的电场。例如,透明公共电极433可接地。
透明公共电极433可用具有低电阻和光透射率的透明材料形成,电力可通过其流入并且光可通过其被透射。
例如,透明公共电极433可用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Ag纳米线、碳纳米管(CNT)、石墨烯、或3,4-乙烯-二羟基噻吩(PEDOT)形成。
薄膜晶体管422可被布置在第二透明衬底441的内表面上。
薄膜晶体管442可控制被供给像素电极433的电流。
更特别地,如果薄膜晶体管442被打开(激活或闭合),电流可根据图像数据流入透明像素电极443/从透明像素电极443流出。结果,透明像素电极443的电势可增加或减少以使得在透明像素电极443与透明公共电极433之间形成或去除电场。
例如,当图像数据“1”被输入且薄膜晶体管442被打开时,电场形成于透明像素电极443与透明公共电极433之间。而且,当图像数据“0”被输入且薄膜晶体管被打开时,形成于透明像素电极443与透明公共电极433之间的电场可被去除。
而且,当薄膜晶体管442被关闭(失效或断开),流至透明电极443的电流可被阻断。结果,透明像素电极443的电势可被维持使得电场形成于透明像素电极443与透明公共电极433之间的状态可被维持或无电场形成于透明像素电极443与透明公共电极433之间的状态可被维持。
例如,如果薄膜晶体管442在图像数据“1”被输入时被关闭,则电场形成于透明像素电极443与透明公共电极433之间的状态可被维持。而且,如果薄膜晶体管442在图像数据“0”被输入时被关闭,则无电场形成于透明像素电极443与透明公共电极433之间的状态可被维持。
薄膜晶体管442可由多晶硅制成,并且可使用半导体工艺(诸如,光刻、沉积或离子注入)制成。
结果,不同于透明像素电极443和透明公共电极433,薄膜晶体管442不能透射光。由此,薄膜晶体管442可被设置在彩色滤光片432r、432g和432b之间。换句话说,薄膜晶体管442可被设置在彩色像素R、G和B之间。
每个透明像素电极443可被设置在两个相邻的薄膜晶体管442之间。
如上所述,透明像素电极443可被电连接至薄膜晶体管442,透明像素电极443的电势可根据图像数据改变。结果,根据图像数据可在透明像素电极443与透明公共电极433之间造成电势差,并且由于透明像素电极443与透明公共电极433之间的电势差,电场可形成于透明像素电极443与透明公共电极433之间。
形成于透明像素电极443与透明公共电极433之间的电场可改变液晶层450中的液晶分子451的排列。
而且,透明像素电极443可被设置为与彩色滤光片432r、432g和432b的位置相对应,如图8所示。结果,电场可形成于液晶层450的与彩色滤光片432r、432g和432b的位置对应的区域以改变液晶层450的、与彩色滤光片432r、432g和432b的位置对应的区域的光学属性。
换句话说,图像形成单元400可在与彩色滤光片432r、432g和432b的位置对应的区域透射或阻挡光。而且,当光在与彩色滤光片432r、432g和432b的位置对应的区域被透射时,与彩色滤光片432r、432g和432b对应的彩色光可被发出。
如上所述,第一透明板430的内表面可与第二透明板440的内表面相对,液晶层450可被设置在第一透明板430与第二透明板440之间。而且,第一偏光膜410和第二偏光膜420可分别附接在第一透明板430和第二透明板440的外表面。
而且,第一透明板430可包括彩色滤光片432和透明公共电极433,第二透明板440可包括薄膜晶体管442和透明像素电极443,电场可形成于透明像素电极443与透明公共电极433之间的液晶层450中。
在第二透明板440的边缘,多个电缆460可被设置为向薄膜晶体管442和透明像素电极443提供图形数据,如图7所示。
电缆460的一端可连接至图像形成单元400的第二透明板440,电缆460的另一端可连接至电源/控制单元160(见图2)。
电缆460可将从电源/控制单元160(见图2)输出的图像数据传送至图像形成单元400的第二透明板440,从而第二透明板440的透明像素电极443和薄膜晶体管442可根据图像数据形成液晶层450中的电场。
电缆460可以是在被施加外力时能变弯的柔性电缆。例如,电缆460可以是膜电缆、COF、或TCP。如果电缆460为COF或TCP,则电源/控制单元160的一些电路可被安装在电缆460上。
而且,第二透明板440可比第一透明板430和液晶层450朝下突出,如图7所示,并且可在突出的部分连接至电缆460。
由于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见图2)中包括的前底架110(见图2)不包括边框,所以朝下突出的第二透明板440和连接至第二透明板440的电缆460可对用户可见。
为了防止第二透明板440的一部分和电缆460的一部分被暴露给用户,位于图像形成单元400的最前部的第一偏光膜410可朝下延伸。
下文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第二透明板440的突出和第一偏光膜410的延伸。
图9是图7所示的图像形成单元400的上边缘部分的截面视图,图10是图7所示的图像形成单元400的下边缘部分的截面视图。
参考图9和图10,图像形成单元400可在边缘部分处被塑模框架130和前底架110固定。更特别地,图像形成单元400可通过被涂在塑模框架130上的粘合剂130a被牢固地固定在塑模框架130。
而且,如图9所示,在图像形成单元400的上边缘部分,第一偏光膜410、第一透明板430、液晶层450、第二透明板440和第二偏光膜420可沿第一参考线RL1对齐。
更特别地,第一偏光膜410、第一透明板430、液晶层450、第二透明板440和第二偏光膜420的上边缘可对齐,尽管可能存在一些偏差。
而且,在图像形成单元400的上边缘部分,图像形成单元400的内部可因第一偏光膜410和第二偏光膜420而不会被暴露给用户。换句话说,在图像形成单元400的上边缘部分处,无图像可被显示,从而图像形成单元400的上边缘部分可能看起来是黑的。
如附图中未示出的,在图像形成单元400的左右边缘部分,同样地,第一偏光膜410、第一透明板430、液晶层450、第二透明板440和第二偏光膜420的边缘可对齐。而且,在图像形成单元400的左右边缘部分,图像形成单元400的内部可因第一偏光膜410和第二偏光膜420而不对用户可见。
同时,如图10所示,在图像形成单元400的连接有电缆460的下边缘部分,第一偏光膜410、第一透明板430、液晶层450、第二透明板440和第二偏光膜420可能未对齐。
更特别地,第一透明板430和液晶层450可沿第二参考线RL2对齐,第二透明板440可从第一参考线RL2突出约第一长度D1以连接至电缆460。
换句话说,第一透明板430的下边缘430b和液晶层450的下边缘450b可沿第二参考线RL2对齐,第二透明板440的下边缘440b可从第二参考线RL2朝下突出约第一长度D1。
如上所述,电缆460可将图像数据从被设置在后底架150(见图2)的背面上的电源/控制单元160(见图2)传输至第二透明板440。而且,第二透明板440中包含的薄膜晶体管442可根据图像数据被打开或关闭以将图像数据传送至透明像素电极443。而且,电场可根据图像数据形成于透明像素电极443与透明公共电极之间或从透明像素电极443与透明公共电极433之间被去除。
由于薄膜晶体管442和透明像素电极443被安装第二透明板440的正面,所以第二透明板440可比第一透明板430、液晶层450和第二偏光膜420突出以电连接至电缆460。
如此,如果第二透明板440比第一透明板430、液晶层450和第二偏光膜420朝下突出,则第二透明板440的下边缘和电缆460可对用户可见。
由此,为了防止第二透明板440的边缘部分和电缆460被显示给用户,第一偏光膜410可从第二参考线RL2延伸约第二长度D2。更特别地,第一偏光膜410可延伸至或接近前底架110。而且,第二长度D2,即第一偏光膜410的延伸长度,可等于第一长度D1,即第二透明板440的突出长度。
如此,如果第一偏光膜410延伸至或接近前底架110,则第一偏光膜410的下边缘410b可与前底架110接触,或者可被设置为邻近前底架110,如图10所示。
如上所述,在包括无边框的前底架110的显示装置100中,图像形成单元400中包括的第二透明板440可朝下突出以与电缆460接触,第一偏光膜410可朝下延伸以接近前底架110,使得第二透明板440的突出部分和电缆460不对用户可见。
如此,由于前底架110无边框,则可提升用户对显示在屏幕102(见图1)上的图像的沉浸感。
而且,由于被设置在图像形成单元400的最前部的第一偏光膜410朝下延伸,所以用户无法认出第二透明板440的突出部分和电缆460。
在当前实施方式中,包括薄膜晶体管442和透明像素电极443的第二透明板440可被设置在液晶层450的后面。然而,第二透明板440可被设置在液晶层450的前面。
而且,在当前实施方式中,电缆460可在图像形成单元400的下边缘部分连接至第二透明板440。然而,电缆460可在图像形成单元400的上、左或右边缘部分连接至第二透明板440。
而且,在当前实施方式中,第二透明板440可朝下突出,第一偏光膜410也可朝下突出。然而,第二透明板440可根据电缆460的位置朝上、朝右或朝左突出,第一偏光膜410也可根据第二透明板440突出的方向朝上、朝右、或朝左延伸。
图11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单元的下边缘部分的截面视图。
参考图11,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单元500可包括第一偏光膜510、第二偏光膜520、第一透明板530、第二透明板540和液晶层550。
第一透明板530可与第二透明板540相对,第一偏光膜510和第二偏光膜520可被分别设置在第一透明板530的外表面和第二透明板540的外表面上。而且,液晶层550可被设置在第一透明板530与第二透明板540之间。
在第二透明板540的下边缘部分可设置有多个电缆560。电缆560可将图像数据从电源/控制单元160(见图2)传输至第二透明板540,并且可在第二透明板540的下边缘部分电连接至第二透明板540。
而且,第二透明板540可比第一透明板530和液晶层550朝下突出以连接至电缆560。例如,第一透明板530的下边缘530a和液晶层550的下边缘550a可沿参考线RL对齐,第二透明板540的下边缘540a可从参考线RL朝下突出约第一长度D1。
而且,为了防止第二透明板540的突出部分和电缆560被用户可见,第一偏光膜510可从参考线RL延伸约第二长度D2。第一偏光膜510可延伸至或接近前底架110。而且,第二长度D2可等于或长于第二透明板540突出的第一长度D1。
而且,为了在第二透明板540的突出部分完全阻挡光,第三偏光膜570可被设置在第一偏光膜510的下边缘510a的背面上。例如,如图1所示,第三偏光膜570可被附接在第一偏光膜510的背面上。
第三偏光膜570的宽度可对应于第一偏光膜510从第一透明板530和液晶层550延伸的第二长度D2。换句话说,第三偏光膜570可被附接在第一偏光膜510的下边缘510a与第一透明板530的下边缘530a之间。
作为另一实施例,第三偏光膜570的宽度可对应于第二透明板540从第一透明板530和液晶层550突出的第一长度D1。换句话说,第三偏光膜570可被附接在第二透明板540的下边缘540a与第一透明板530的下边缘530a之间。
而且,第三偏光膜570的宽度可对应于第二长度D2与第一长度D1之间的任意长度。
第三偏光膜570的偏振方向可垂直于第一偏光膜510的偏振方向。换句话说,第三偏光膜570的偏振方向可与第二偏光膜520的偏振方向相同。
如果第三偏光膜570被设置在第一偏光膜510的延伸部分,则光能因第一偏光膜510和第三偏光膜570而在第一偏光膜510的延伸部分被完全阻挡。
而且,第二透明板540的突出部分和电缆560可因第一偏光膜510和第三偏光膜570而不对用户可见。
如上所述,在包括无边框的前底架110的显示装置100中,图像形成单元500中包括的第二透明板540可朝下突出以与电缆560接触,第一偏光膜510可朝下延伸以接近前底架110使得第二透明板540的突出部分和电缆560不对用户可见。
而且,在第一偏光膜510的延伸部分可设置有偏振方向与第一偏光膜的偏振方向垂直的第三偏光膜570。结果,第二透明板540的突出部分和电缆可不对用户可见。
在当前实施方式中,第二透明板540被设置在液晶层550的后面。然而,第二透明板540也可被设置在液晶层550的前面。
而且,在当前实施方式中,电缆560可在图像形成单元500的下边缘部分连接至第二透明板540。然而,电缆560也可在图像形成单元500的上、左、或右边缘部分连接至第二透明板540。
而且,在当前实施方式中,第二透明板540可朝下突出,第一偏光膜510也可朝下突出。然而,第二透明板540也可根据电缆560的位置朝上、朝左或朝右突出,并且第一偏光膜510可根据第二透明板540突出的方向朝上、朝左或朝右延伸。
图12和图13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单元的下边缘部分的截面视图。
参考图12,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单元600可包括第一偏光膜610、第二偏光膜620、第一透明板630、第二透明板640和液晶层650。
第一透明板630可与第二透明板640相对,第一偏光膜610和第二偏光膜620可被分别设置在第一透明板630的外表面和第二透明板640的外表面上。而且,液晶层650可被设置在第一透明板630与第二透明板640之间。
在第二透明板640的下边缘部分可设置有多个电缆660。电缆660可将图像数据从电源/控制单元160(见图2)传输至第二透明板640,并且可在第二透明板640的下边缘部分电连接至第二透明板640。
而且,第二透明板640可比第一透明板630和液晶层650朝下突出以连接至电缆660。例如,第一透明板630的下边缘630a和液晶层650的下边缘650a可沿参考下RL对齐,并且第二透明板640的下边缘640a可从参考线RL朝下突出约第一长度D1。
而且,为了防止第二透明板640的突出部分和电缆660被显示给用户,第一偏光膜610可从参考线RL延伸约第二长度D2。第一偏光膜610可延伸至或接近前底架110。而且,第二长度D2可等于或长于第二透明板640突出的第一长度D1。
而且,为了在第二透明板640的突出部分完全阻挡光,第三偏光膜670可被设置在第一偏光膜610的背面上。
例如,第三偏光膜670可被附接在第一偏光膜610的背面,如图12所示,或者附接在第一偏光膜610的正面,如图13所示。
第三偏光膜670的宽度可对应于第二透明板640从第一透明板630和液晶层650延伸的第二长度D2,或者可对应于第二透明板640从第一透明板630和液晶层650突出的第一长度D1。而且,第三偏光膜670的宽度可对应于第二长度D2与第一长度D1之间的任意长度。
第三偏光膜670的偏振方向可垂直于第一偏光膜610的偏振方向。由此,因第三偏光膜670的偏振方向垂直于第一偏光膜610的偏振方向,光可在第一偏光膜610的延伸部分被阻挡。
而且,电缆660可与第二透明板640的突出部分的一部分接触。由此,可在第二透明板640的突出部分与电缆660之间造成台阶和色差。因台阶和色差,第二透明板640的突出部分与电缆660之间的边界线可对用户可见。
为了防止第二透明板640的突出部分与电缆660之间的边界线被显示给用户,伪膜680可被安装在第二透明板640的突出部分的安装有电缆660的区域。
伪膜680可被定位在液晶层650的下边缘650a与电缆660之间。
伪膜680的厚度可与电缆660的厚度相同,伪膜680的颜色也可与电缆660的颜色相同或类似。如此,通过提供厚度和颜色类似于电缆660的厚度和颜色的伪膜680,用户可能无法认出伪膜680与电缆660之间的边界线。
第一偏光膜610可用柔性材料形成,并且第一偏光膜610的延伸部分在被施加外力时可变弯。
为了防止第一偏光膜610的延伸部分在被施加外力时变弯,支撑材料690可被填充在第一偏光膜610/第三偏光膜670与伪膜680/电缆660之间。
支撑材料690可支撑第一偏光膜610和第三偏光膜670。而且,当第三偏光膜670被附接在第一偏光膜610的背面时,如图12所示,支撑材料690可将第三偏光膜670固定在第一偏光膜610。
而且,支撑材料690可将伪膜680和电缆660固定在第二透明板640上,使得伪膜680和电缆660不从第二透明板640脱离。
而且,在一些情况下,支撑材料690可在第一偏光膜610的延伸部分阻挡光。
支撑材料690可以是硅、聚氨酯泡棉(微孔聚氨酯泡沫)、或粘附剂等。然而,支撑材料690可以是任意其它材料,只要它能支撑第一偏光膜610和第三偏光膜670。
如上所述,在包括无边框的前底架110的显示装置100中,图像形成单元600中包括的第二透明板640可朝下突出以与电缆660接触,第一偏光膜610可朝下延伸以接近前底架110,使得第二透明板640的突出部分和电缆660不对用户可见。
而且,在第一偏光膜610的延伸部分可设置有偏振方向垂直于第一偏光膜610的偏振方向的第三偏光膜670。结果,第二透明板640的突出部分和电缆660可不对用户可见。
在当前实施方式中,第二透明板640被设置在液晶层650的后面。然而,第二透明板640也可被设置在液晶层650的前面。
而且,在当前实施方式中,电缆660可在图像形成单元600的下边缘部分连接至第二透明板640。然而,电缆660也可在图像形成单元600的上、左或右边缘部分连接至第二透明板640。
而且,在当前实施方式中,第二透明板640可朝下突出,第一偏光膜610也可朝下延伸。然而,第二透明板640可根据电缆660的位置朝上、朝左或朝右突出,并且第一偏光膜610也可根据第二透明板640突出的方向朝上、朝左或朝右延伸。
图14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单元的下边缘部分的截面视图。
参考图14,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单元700可包括第一偏光膜710、第二偏光膜720、第一透明板730、第二透明板740和液晶层750。
第一透明板730可与第二透明板740相对,第一偏光膜710和第二偏光膜720可被分别设置在第一透明板730的外表面和第二透明板740的外表面上。
在第二透明板740的下边缘部分可设置有多个电缆760。电缆760可将图像数据从电源/控制单元160(见图2)传输至第二透明板740,并且可在第二透明板740的下边缘部分电连接至第二透明板740。
而且,第二透明板740可比第一透明板730和液晶层750朝下突出以连接至电缆760。例如,第一透明板730的下边缘730a和液晶层750的下边缘750a可沿参考线RL对齐,第二透明板740的下边缘740a可从参考线RL朝下突出约第一长度D1。
而且,为了防止第二透明板740的突出部分和电缆760被显示给用户,第一偏光膜710可从参考线RL延伸约第二长度D2。第一偏光膜710可延伸至或接近前底架110。而且,第二长度D2可等于或长于第二透明板740突出的第一长度D1。
而且,为了在第二透明板740的突出部分完全阻挡光,遮蔽材料770可被填充在第一偏光膜710与第二透明板740之间。
由于填充在第一偏光膜710与第二透明板740之间的遮蔽材料770能完全阻挡穿过第一偏光膜710的光,所以用户可能无法认出第二透明板740的突出部分和电缆760。
而且,遮蔽材料770可防止第一偏光膜710的延伸部分通过外力变弯或电缆760通过外力从第二透明板740脱离。
由于第一偏光膜710用柔性材料形成,所以第一偏光膜710的延伸部分可在被施加外力时变弯。而且,由于电缆760被按压以固定在第二透明板740,所以在一些情况下,电缆760可从第二透明板740脱离。
由于遮蔽材料770填充第一偏光膜710与第二透明板740之间的空间,所以第一偏光膜710可被遮蔽材料770支撑,电缆760可被遮蔽材料770更牢固地固定在第二透明板740。
光被第一和第二偏光膜710和720阻挡的程度可不同于光被遮蔽材料770阻挡的程度。由此,光被第一和第二偏光膜710和720阻挡的部分与光被遮蔽材料770阻挡的部分之间的边界线可被用户认出。
由此,遮蔽材料770可以是能够将光阻挡至光被第一和第二偏光膜710和720阻挡的程度的材料。
例如,遮蔽材料770可以是黑色紫外固化剂。黑色紫外固化剂可显示与光被第一和第二偏光膜710和720阻挡时显示的颜色类似的颜色。由此,如果黑色紫外固化剂被用作遮蔽材料770,则光被第一和第二偏光膜710和720阻挡的部分与光被遮蔽材料770阻挡的部分之间的边界线可不被用户认出。
黑色紫外固化剂可通过注射和曝光工艺被填充在第一偏光膜710与第二透明板740之间。例如,可通过喷嘴等将液态的黑色紫外固化剂注射到第一偏光膜710与第二透明板740之间,然后可将紫外线照射到液态的黑色紫外固化剂被注射的区域以使黑色紫外固化剂硬化。
然而,遮蔽材料770不限于黑色紫外固化剂,包括黑色聚氨酯泡棉和黑色粘合剂的、能够阻挡光的各种材料可用作遮蔽材料770。
如上所述,在包括无边框的前底架110的显示装置100中,图像形成单元700中包括的第二透明板740可朝下突出以与电缆760接触,第一偏光膜710可朝下延伸以接近前底架110使得第二透明板740的突出部分和电缆760不对用户可见。
而且,遮蔽材料770可被设置在第一偏光膜710的延伸部分与第二透明板740的突出部分之间。结果,第二透明板740的突出部分和电缆760可不被用户认出。
在当前实施方式中,第二透明板740可被设置在液晶层750的后面。然而,第二透明板740可被设置在液晶层750的前面。
而且,在当前实施方式中,电缆760可在图像形成单元700的下边缘部分连接至第二透明板740,然而,电缆760也可在图像形成单元700的上、或右边缘部分连接至第二透明板740。
而且,在当前实施方式中,第二透明板740可朝下突出,第一偏光膜710也可朝下延伸。然而,第二透明板740也可根据电缆760的位置朝上、朝左或朝右突出,第一偏光膜710可根据第二透明板740突出的方向朝上、朝左或朝右延伸。
图15和图16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单元的下边缘部分的截面视图。
参考图15和图16,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单元800可包括第一偏光膜810、第二偏光膜820、第一透明板830、第二透明板840和液晶层850。
第一透明板830可与第二透明板840相对,第一偏光膜810和第二偏光膜820可被分别设置在第一透明板830的外表面和第二透明板840的外表面上。而且,液晶层850可被设置在第一透明板830与第二透明板840之间。
多个电缆860可被设置在第二透明板840的下边缘处。电缆860可将从电源/控制单元160(见图2)输出的图像数据传送至第二透明板840,并且在第二透明板840的下边缘部分电连接至第二透明板840。
而且,第二透明板840可比第一透明板830和液晶层850朝下突出,以连接至电缆860。例如,第一透明板830的下边缘830a和液晶层850的下边缘850a可沿参考线RL对齐,第二透明板840的下边缘840a可从参考线RL朝下突出约第一长度D1。
而且,为了防止第二透明板840的突出部分和电缆860被显示给用户,第一偏光膜810可从参考线RL延伸约第二长度D2。第一偏光膜810可延伸至或接近前底架110。而且,第二长度D2可等于或长于第二透明板840突出的第一长度D1。
而且,为了在第二透明板840的突出部分完全阻挡光,遮蔽材料870可被涂于第一偏光膜810的延伸部分。例如,遮蔽材料870可被涂于第一偏光膜810的延伸部分的正面,如图15所示,或涂于第一偏光膜810的延伸部分的背面,如图16所示。
由于遮蔽材料870可完全阻挡穿过第一偏光膜810的光,所以用户不能认出第二透明板840的突出部分和电缆860。
光被第一和第二偏光膜810和820阻挡的程度可不同于光被遮蔽材料870阻挡的程度。由此,光被第一和第二偏光膜810和820阻挡的部分与光被遮蔽材料870阻挡的部分之间的边界线可被用户认出。
由此,遮蔽材料870可以能将光阻挡在光被第一和第二偏光膜810和820阻挡的程度的材料。
例如,遮蔽材料870可以是黑色紫外固化剂。黑色紫外固化剂可显示与光被第一偏光膜810和第二偏光膜820阻挡时显示的颜色类似的颜色。由此,如果黑色紫外固化剂被用作遮蔽材料870,则光被第一和第二偏光膜810和820阻挡的部分与光被遮蔽材料870阻挡的部分之间的边界线可不被用户认出。
黑色紫外固化剂可被涂于第一偏光膜810的正面或背面。例如,印刷工艺或喷射工艺可被执行以将液态的黑色紫外固化剂涂敷在第一偏光膜510的正面或背面,然后可将紫外线照射在液态的黑色紫外固化剂被涂敷的区域以使黑色紫外固化剂硬化。
第一偏光膜810可用柔性材料形成,第一偏光膜810的延伸部分可在被施加外力时变弯。而且,由于电缆860被按压以被固定在第二透明板840,所以电缆860可从第二透明板840脱离。
为了防止第一偏光膜810的延伸部分通过外力变弯或电缆860通过外力脱离第二透明板840,支撑材料880可被填充在第一偏光膜810与第二透明板840之间。
由于支撑材料880填充第一偏光膜810与第二透明板840之间的空间,所以第一偏光膜810可由支撑材料880支撑,并且电缆860可通过支撑材料更牢固地固定在第二透明板840上。
而且,支撑材料880可在第一偏光膜810的延伸部分阻挡光。
支撑材料880可以是硅、聚氨酯泡棉、或粘附剂等。然而,支撑材料880可以是任意其它材料,只要它能支撑第一偏光膜810。
如上所述,在包括无边框的前底架110的显示装置100中,图像形成单元800中包括的第二透明板840可朝下突出以与电缆860接触,第一偏光膜810可朝下延伸以接近前底架110,使得第二透明板840的突出部分和电缆860不对用户可见。
而且,遮蔽材料870可被涂在第一偏光膜810的延伸部分的正面或背面。结果,第二透明板840的突出部分和电缆860可不被用户认出。
在当前实施方式中,第二透明板840被设置在液晶层850的后面。然而,第二透明板840也可被设置在液晶层850的前面。
而且,在当前实施方式中,电缆860可在图像形成单元800的下边缘部分连接至第二透明板840。然而,电缆860也可在图像形成单元800的上、左或右边缘部分连接至第二透明板840。
而且,在当前实施方式中,第二透明板840可朝下突出,第一偏光膜810也可朝下突出。然而,第二透明板840也可根据电缆860的位置朝上、朝左或朝右突出,第一偏光膜810也可根据第二透明板840突出的方向朝上、朝左或朝右延伸。
图17和图18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单元的下边缘部分的截面视图。
参考图17和图18,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单元900可包括第一偏光膜910、第二偏光膜920、第一透明板930、第二透明板940和液晶层950。
第一透明板930可与第二透明板940相对,第一偏光膜910和第二偏光膜920可被分别设置在第一透明板930的外表面和第二透明板940的外表面。而且,液晶层950可被设置在第一透明板930与第二透明板940之间。
在第二透明板940的下边缘部分可设置有多个电缆960。电缆960可将图像数据从电源/控制单元160(见图2)传输至第二透明板940,并且可在第二透明板940的下边缘部分电连接至第二透明板940。
而且,第二透明板940可比第一透明板930和液晶层950朝下突出以连接至电缆960。例如,第一透明板930的下边缘930a和液晶层950的下边缘950a可沿参考线RL对齐,第二透明板940的下边缘940a可从参考线RL朝下突出约第一长度D1。
而且,为了防止第二透明板940的突出部分和电缆960被显示给用户,第一偏光膜910可从参考线RL延伸约第二长度D2。第一偏光膜910可延伸至或接近前底架110。而且,第二长度D2可等于或长于第二透明板940突出的第一长度D1。
而且,为了在第二透明板940的突出部分完全阻挡光,遮蔽膜970可被设置在第一偏光膜910的延伸部分。例如,遮蔽膜970可被附接在第一偏光膜910的延伸部分的正面,如图17所示,或者附接在第一偏光膜910的延伸部分的背面,如图18所示。
由于遮蔽膜970可完全阻挡穿过第一偏光膜910的光,所以用户可能无法认出第二透明板940的突出部分和电缆960。
光被第一和第二偏光膜910和920阻挡的程度可不同于光被遮蔽膜970阻挡的程度。由此,光被第一和第二偏光膜910和920阻挡的部分与光被遮蔽膜970阻挡的部分之间的边界线可被用户认出。
由此,遮蔽膜970可以是能够以将光阻挡至光被第一和第二偏光膜910和920阻挡的程度的材料。
遮蔽膜970可以黑色聚合物膜。例如,遮蔽膜970可以是黑色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膜、黑色聚酯膜、黑色聚碳酸脂(PC)膜、或黑色聚乙烯膜等。
这种黑色聚合物膜可显示与光被第一和第二偏光膜910和920阻挡时显示的颜色类似的颜色。由此,如果黑色聚合物膜被用作遮蔽膜970,则光被第一和第二偏光膜910和920阻挡的部分与光被遮蔽膜970阻挡的部分之间的边界线可不被用户认出。而且,由于电缆960被按压以固定在第二透明板940上,所以电缆960可从第二透明板940脱离。
为了防止第一偏光膜910的延伸部分通过外力变弯或电缆960通过外力从第二透明板940脱离,支撑材料980可被填充在第一偏光膜910与第二透明板940之间。
支撑材料980可在第一偏光膜910的延伸部分阻挡光。
支撑材料980可以是硅、聚氨酯泡棉、或粘附剂等。然而,支撑材料980可以是任意其它材料,只要它能支撑第一偏光膜910。
如上所述,在包括无边框的前底架110的显示装置100中,图像形成单元900中包括的第二透明板940可朝下突出以与电缆960接触,第一偏光膜910可朝下延伸以接近前底架110,使得第二透明板940的突出部分和电缆960不对用户可见。
而且,遮蔽膜970可被应用于第一偏光膜910的正面或背面。结果,第二透明板940的突出部分和电缆960可不被用户认出。
在当前实施方式中,第二透明板940被设置在液晶层950的后面。然而,第二透明板940也可被设置在液晶层950的前面。
而且,在当前实施方式中,电缆960可在图像形成单元900的下边缘部分连接至第二透明板940。然而,电缆960也可在图像形成单元900的上、左或右边缘部分连接至第二透明板940。
而且,在当前实施方式中,第二透明板940可朝下突出并且第一偏光膜910也可朝下延伸。然而,第二透明板940也可根据电缆960的位置朝上、朝左或朝右突出,第一偏光膜910也可根据第二透明板940突出的方向朝上、朝左或朝右延伸。
图19和图20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单元的下边缘部分的截面视图。
参考图19和图20,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单元1000可包括第一偏光膜1010、第二偏光膜1020、第一透明板1030、第二透明板1040和液晶层1050。
第一透明板1030可与第二透明板1040相对,第一偏光膜1010和第二偏光膜1020可被分别设置在第一透明板1030的外表面和第二透明板1040的外表面上。而且,液晶层1050可被设置在第一透明板1030与第二透明板1040之间。
在第二透明板1040的下边缘部分可设置有多个电缆1060。电缆1060可将图像数据从电源/控制单元160(见图2)传输至第二透明板1040,并且可在第二透明板1040的下边缘部分电连接至第二透明板1040。
而且,第二透明板1040可比第一偏光膜1010、第一透明板1030和液晶层1050朝下突出以连接至电缆1050。例如,第一偏光膜1010的下边缘1010a、第一透明板1030的下边缘1030a和液晶层1050的下边缘1050a可沿参考线RL对齐,第二透明板1040的下边缘1040a可从参考线RL朝下突出约第一长度D1。
而且,为了防止第二透明板1040的突出部分和电缆1060被显示给用户,遮蔽构件1070可被设置在第一偏光膜1010的下部。
更特别地,遮蔽构件1070可被设置在第一偏光膜1010的下边缘1010与前底架110之间。遮蔽构件1070的宽度可以是第一长度D1,即第二透明板1040的突出部分的宽度;或者可以是第二长度D2,即第二透明板1040的突出部分的宽度。
遮蔽构件1070可包括第三偏光膜1071和第四偏光膜1072。第三偏光膜1071可面向第四偏光膜1072。例如,如图19所示,第四偏光膜1072可位于第三偏光膜1071的前面,使得第四偏光膜1072的背面与第三偏光膜1071的正面接触。可选地,如图20所示,第三偏光膜1071可位于第四偏光膜1072的前面,使得第三偏光膜1071的背面与第四偏光膜1072的正面接触。
而且,第三偏光膜1071的偏振方向可垂直于第四偏光膜1072的偏振方向。例如,第三偏光膜1071的偏振方向可与第二偏光膜1020的偏振方向相同,第四偏光膜1072的偏振方向可与第一偏光膜1010的偏振方向相同。由此,光可被第三偏光膜1071和第四偏光膜1072阻挡。
而且,电缆1060可与第二透明板1040的突出部分接触。由此,可在第二透明板1040的突出部分与电缆1060之间造成台阶和色差。因台阶和色差,第二透明板1040的突出部分与电缆1060之间的边界线可对用户可见。
为了防止第二透明板1040的突出部分与电缆1060之间的边界线可对用户可见,伪膜1080可被安装在第二透明板1040的突出部分的安装有电缆1060的区域。
伪膜1080可被定位在液晶层1050的下边缘1050a与电缆1060之间。
伪膜1080的厚度可与电缆1080的厚度相同,伪膜1080的颜色也可与电缆1060的颜色类似。如此,通过提供厚度和颜色与电缆1060的厚度和颜色类似的伪膜1080,用户可能无法认出伪膜1080与电缆1060之间的边界线。
为了支撑遮蔽构件1070,支撑材料1090可被填充在遮蔽构件1070与伪膜1080/电缆1060之间。
支撑材料1090可支撑遮蔽构件1070,并且可将伪膜1080和电缆1060固定在第二透明板1040上,使得伪膜1080和电缆1060不从第二透明板1040脱离。
而且,在一些情况下,支撑材料1090可在遮蔽构件1070被设置的区域阻挡光。
支撑材料1090可以是硅、聚氨酯泡棉、或粘附剂等。然而,支撑材料1090可以是任意其它材料,只要它能支撑遮蔽构件1070。
如上所述,在包括无边框的前底架110的显示装置100中,图像形成单元1000中包括的第二透明板1040可朝下突出以与电缆1060,遮蔽构件1070可被设置为与第二透明板1040的突出部分对应。遮蔽构件1070可包括第三偏光膜1071和第四偏光膜1072,其中第三偏光膜1071的偏振方向垂直于第四偏光膜1072的偏振方向。结果,因遮蔽构件1070,第二透明板1040的突出部分和电缆1060可不被用户认出。
在当前实施方式中,第二透明板1040可被设置在液晶层1050的后面。然而,第二透明板1040也可设置在液晶层1050的前面。
而且,在当前实施方式中,电缆1060可在图像形成单元1000的下边缘部分连接至第二透明板1040。然而,电缆1060也可在图像形成单元1000的上、左或右边缘部分连接至第二透明板1040。
而且,在当前实施方式中,第二透明板1040可朝下突出,第一偏光膜1010也可朝下突出。然而,第二透明板1040可根据电缆1060的位置朝上、朝左或朝右突出,第一偏光膜1010也可根据第二透明板1040突出的方向朝上、朝左或朝右延伸。
图21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单元的下边缘部分的截面视图。
参考图21,图像形成单元1100可包括第一偏光膜1110、第二偏光膜1120、第一透明板1130、第二透明板1140和液晶层1150。
第一透明板1130可与第二透明板1140相对,第一偏光膜1110和第二偏光膜1120可被分别设置在第一透明板1130的外表面和第二透明板1140的外表面上。而且,液晶层1150可被设置在第一透明板1130与第二透明板1140之间。
在第二透明板1140的下边缘部分可设置有多个电缆1160。电缆1160可将图像数据从电源/控制单元160(见图2)传输至第二透明板1140,并且可在第二透明板1140的下边缘部分电连接至第二透明板1140。
而且,第二透明板1140可比第一偏光膜1110、第一透明板1130和液晶层1150朝下突出以连接至电缆1160。例如,第一偏光膜1110的下边缘1110a、第一透明板1130的下边缘1130a和液晶层1150的下边缘1150a可沿参考线RL对齐,第二透明板1140的下边缘1140a可从参考线RL朝下突出约第一长度D1。
而且,为了防止第二透明板1140的突出部分和电缆1160被显示给用户,遮蔽材料1170可被填充在图像形成单元1100与前底架110之间。
由于遮蔽材料1170在图像形成单元1100与前底架110阻挡光,所以用户可能无法认出第二透明板1140的突出部分和电缆1160。
而且,由于遮蔽材料1170填充图像形成单元1100与前底架110之间的空间,所以图像形成单元1100可被牢固地固定在前底架110。
光被第一和第二偏光膜1110和1120阻挡的程度可不同于光被遮蔽材料1170阻挡的程度。由此光被第一和第二偏光膜1110和1120阻挡的部分与光被遮蔽材料1170阻挡的部分之间的边界线可被用户认出。
由此,遮蔽材料1170可以是能够将光阻挡至光被第一和第二偏光膜1110和1120阻挡的程度的材料。
例如,遮蔽材料1170可以是黑色紫外固化剂。黑色紫外固化剂可显示与光被第一和第二偏光膜1110和1120阻挡时显示的颜色类似的颜色。由此,如果黑色紫外固化剂被用作遮蔽材料1170,则光被第一和第二偏光膜1110和1120阻挡的部分与光被遮蔽材料1170阻挡的部分之间的边界线可不被用户认出。
黑色紫外固化剂可通过注射和曝光工艺被填充在图像形成单元1100与前底架110之间。例如,可通过喷嘴等将液态的黑色紫外固化剂注射到图像形成单元1100与前底架110之间,然后将紫外线照射到液态的黑色紫外固化剂被注射的区域以使黑色紫外固化剂硬化。
然而,遮蔽材料1170不限于黑色紫外固化剂,并且包括黑色聚氨酯泡棉和黑色粘合剂的能够阻挡光的各种材料可被用作遮蔽材料1170。
如上所述,在包括无边框的前底架110的显示装置100中,图像形成单元1100中包括的第二透明板1140可朝下突出以与电缆1160接触,遮蔽材料1170可被设置在图像形成单元1110与前底架110之间。结果,第二透明板1140的突出部分和电缆1160可不对用户可见。
在当前实施方式中,第二透明板1140可被设置在液晶层1150的后面。然而,第二透明板1140也可被设置在液晶层1150的前面。
而且,在当前实施方式中,电缆1160可在图像形成单元1100的下边缘部分连接至第二透明板1140。然而,电缆1160也可在图像形成单元1100的上、左或右边缘部分连接至第二透明板1140。
而且,在当前实施方式中,第二透明板1140可朝下突出,第一偏光膜1110也可朝下延伸。然而,第二透明板1140也可根据电缆1160的位置朝上、朝左或朝右突出,第一偏光膜1110也可根据第二透明板1140突出的方向朝上、朝左或朝右延伸。
图22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单元的下边缘部分的截面视图。
参考图22,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单元1200可包括第一偏光膜1210、第二偏光膜1220、第一透明板1230、第二透明板1240和液晶层1250。
第一透明板1230可与第二透明板1240相对,第一偏光膜1210和第二偏光膜1220可被分别设置在第一透明板1230的外表面和第二透明板1240的外表面上。而且,液晶层1250可被设置在第一透明板1230和第二透明板1240之间。
在第二透明板1240的下边缘部分可设置有多个电缆1260。电缆1260可将图像数据从电源/控制单元160(见图2)传输至第二透明板1240,并且可在第二透明板1240的下边缘部分电连接至第二透明板1240。
而且,第二透明板1240可比第一偏光膜1210、第一透明板1230和液晶层1250朝下突出以连接至电缆1260。例如,第一偏光膜1210的下边缘1210a、第一透明板1230的下边缘1230a和液晶层1250的下边缘1250a可沿参考线RL对齐,第二透明板1240的下边缘1240a可从参考线RL朝下突出约第一长度D1。
而且,为了防止第二透明板1240的突出部分和电缆1260被显示给用户,遮蔽膜1270可被设置在第一偏光膜1210的下面。
更特别地,遮蔽膜1270可被设置在第一偏光膜1210的下边缘1210a与前底架110之间。遮蔽膜1270的宽度可以是第一长度D1,即第二透明板1240的突出部分的宽度,或者可以是比第二透明板1240的突出部分的宽度长的第二长度D2。
由于遮蔽膜1270可阻挡光,所以用户可能无法认出第二透明板1240的突出部分和电缆1260。
光被第一和第二偏光膜1210和1220阻挡的程度可不同于光被遮蔽膜1270阻挡的程度。由此,光被第一和第二偏光膜1210和1220阻挡的部分与光被遮蔽膜1270阻挡的部分之间的分界线可被用户认出。
由此,遮蔽膜1270可以是能将光阻挡至光被第一和第二偏光膜1210和1220阻挡的程度的材料。
遮蔽膜1270可以是黑色聚合物膜。例如,遮蔽膜1270可以是黑色PET膜、黑色聚酯膜、黑色PC膜、或黑色PE膜等。
这种黑色聚合物膜可显示与光被第一和第二偏光膜1210和1220阻挡时显示的颜色类似的颜色。由此,如果黑色聚合物膜被用作遮蔽膜1270,则光被第一和第二偏光膜1210和1220阻挡的部分与光被遮蔽膜1270阻挡的部分之间的边界线可不被用户认出。
而且,为了支撑遮蔽膜1270,支撑材料1290可被填充在遮蔽膜1270与第二透明板1240之间。
支撑材料1290可支撑遮蔽膜1270,并且可将电缆1260固定在第二透明板1240,使得伪膜1280和电缆1260不从第二透明板1240脱离。
而且,在一些情况下,支撑材料1290可在遮蔽膜1270被设置的区域阻挡光。
支撑材料1290可以是硅、聚氨酯泡棉、或粘附剂等。然而,支撑材料1290可以是任意其它材料,只要它能支撑遮蔽膜1270。
如上所述,在包括无边框的前底架110的显示装置100中,图像形成单元1200中包括的第二透明板1240可朝下突出以与电缆1260,用于阻挡光的遮蔽膜1270可被提供以对应于第二透明板1240的突出部分。结果,用户可能无法认出第二透明板1240的突出部分和电缆1260。
在当前实施方式中,第二透明板1240可被设置在液晶层1250的后面;然而,第二透明板1240可被设置在液晶层1250的前面。
而且,在当前实施方式中,电缆1260可在图像形成单元1200的下边缘部分连接至第二透明板1240。然而,电缆1260可在图像形成单元1200的上、左或右边缘部分连接至第二透明板1240。
而且,在当前实施方式中,第二透明板1240可朝下突出,第一偏光膜1210也可朝下突出。然而,第二透明板1240可根据电缆1260的位置朝上、朝左或朝右突出,第一偏光膜1210也可根据第二透明板1240突出的方向朝上、朝左或朝右延伸。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可提供无边框显示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可提供内部部件不被显示给外界的无边框显示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方式,可提供将图像形成单元连接至电源/控制单元的电缆不对用户可见的无边框显示装置。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可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改变而不偏离本公开的原理和精神,本公开的范围在权利要求及其等同中被限定。

Claims (14)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主体,在前部具有开口;
背光单元,被配置为产生光;以及
图像形成单元,被设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前部,并且被配置为阻挡或透射由所述背光单元产生的光以创建图像,
其中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包括:
一对透明衬底,被设置为彼此相对;
电缆,被配置为将图像数据传输至所述一对透明衬底;
一对偏光膜,被分别设置在所述一对透明衬底的外表面上,以及
辅助偏光膜,
其中所述一对透明衬底的至少一个透明衬底的边缘部分突出以连接至所述电缆,
所述一对偏光膜的至少一个偏光膜在所述至少一个透明衬底突出的方向上延伸至所述主体,以及
所述辅助偏光膜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偏光膜的延伸部分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辅助偏光膜的偏振方向垂直于所述至少一个偏光膜的偏振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辅助偏光膜被附接在所述至少一个偏光膜的延伸部分的正面和背面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图像形成单元还包括支撑材料,所述支撑材料被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偏光膜的延伸部分上并且被配置为支撑所述至少一个偏光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支撑材料填充所述至少一个透明衬底的突出部分与所述至少一个偏光膜的延伸部分之间的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图像形成单元还包括伪膜,所述伪膜被设置在无电缆与所述至少一个透明衬底的突出部分接触的区域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图像形成单元还包括遮蔽材料,所述遮蔽材料被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偏光膜的延伸部分并且被配置为阻挡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遮蔽材料包括黑色紫外固化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遮蔽材料填充所述至少一个偏光膜的延伸部分与所述至少一个透明衬底的突出部分之间的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遮蔽材料被涂于所述至少一个偏光膜的延伸部分的表面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图像形成单元还包括遮蔽膜,所述遮蔽膜被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偏光膜的延伸部分并且被配置为阻挡光。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遮蔽膜包括黑色聚合物膜。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遮蔽膜被附接在所述至少一个偏光膜的延伸部分的正面和背面之一。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图像形成单元还包括支撑材料,所述支撑材料被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偏光膜的延伸部分并且被配置为支撑所述至少一个偏光膜。
CN201510882537.XA 2015-08-24 2015-12-03 显示装置 Active CN1064837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5-0118973 2015-08-24
KR1020150118973A KR102406180B1 (ko) 2015-08-24 2015-08-24 디스플레이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83702A CN106483702A (zh) 2017-03-08
CN106483702B true CN106483702B (zh) 2021-07-20

Family

ID=55085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82537.XA Active CN106483702B (zh) 2015-08-24 2015-12-03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247978B2 (zh)
EP (1) EP3136160B1 (zh)
KR (1) KR102406180B1 (zh)
CN (1) CN106483702B (zh)
WO (1) WO201703408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07865A1 (en) * 2017-07-04 2019-01-10 Merck Patent Gmbh SWITCHABLE OPTICAL WINDOW COMPRISING A SHEET AND ONE OR MORE SWITCHABLE OPTICAL ELEMENTS
WO2019213661A1 (en) 2018-05-04 2019-11-07 Red E Innovations, Llc System for monitoring an injection mold or stamping die
US20210397039A1 (en) * 2020-06-19 2021-12-23 Luca HUNG Electronic device
US11899299B2 (en) 2021-10-14 2024-02-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99002A (zh) * 2012-08-21 2012-11-2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无边框液晶显示装置
CN103197445A (zh) * 2013-03-27 2013-07-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和电子设备
TW201413341A (zh) * 2012-08-28 2014-04-01 Apple Inc 設計整合全區覆蓋液晶顯示器模組蓋玻璃之方法
KR20150001466A (ko) * 2013-06-27 2015-01-0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평판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G84478A1 (en) * 1993-03-15 2001-11-20 Seiko Epson Corp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electronic device on which th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s mounted
WO1998005999A1 (fr) 1996-08-06 1998-02-1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Affichage a cristaux liquides et materiel electronique l'utilisant
JP3726900B2 (ja) * 2002-06-24 2005-12-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TWI313368B (en) * 2005-06-03 2009-08-11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8743309B2 (en) * 2009-11-10 2014-06-03 Apple Inc. Methods for fabricating display structures
KR101821561B1 (ko) * 2010-04-27 2018-01-2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20086788A (ko) 2011-01-27 2012-08-06 주식회사 엠비젼 보안요소 식별장치
KR101825573B1 (ko) * 2011-09-29 2018-02-0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40020157A (ko) * 2012-08-08 2014-02-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법
EP2746842A1 (en) * 2012-12-20 2014-06-25 LG Electronics, Inc. Display apparatus
KR102140088B1 (ko) * 2013-12-27 2020-08-0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장치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99002A (zh) * 2012-08-21 2012-11-2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无边框液晶显示装置
TW201413341A (zh) * 2012-08-28 2014-04-01 Apple Inc 設計整合全區覆蓋液晶顯示器模組蓋玻璃之方法
CN103197445A (zh) * 2013-03-27 2013-07-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和电子设备
KR20150001466A (ko) * 2013-06-27 2015-01-0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평판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247978B2 (en) 2019-04-02
EP3136160A1 (en) 2017-03-01
US20170059931A1 (en) 2017-03-02
WO2017034088A1 (en) 2017-03-02
KR102406180B1 (ko) 2022-06-10
CN106483702A (zh) 2017-03-08
KR20170023600A (ko) 2017-03-06
EP3136160B1 (en) 2018-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39680B2 (en) Light diffusion plate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CN106353912B (zh) 显示设备和其中包含的背光单元
US10488703B2 (en) Display apparatus
US20140036176A1 (en)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display unit
CN106483702B (zh) 显示装置
US10678093B2 (en) Backlight unit comprising a cholesteric liquid crystal layer and a polarizing portion having a waveplate and a polarizing film and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US10330836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back light unit included therein
TW201120534A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20140137700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WO2014050651A1 (ja) 光学部材、照明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US10877305B2 (en) Display apparatus
US11320579B2 (en) Back light unit comprising shape memory materia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omprising the same
US20170205645A1 (en) Display apparatus
US10302997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KR102508208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576091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