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76577B - 汽车 - Google Patents

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76577B
CN106476577B CN201510556358.7A CN201510556358A CN106476577B CN 106476577 B CN106476577 B CN 106476577B CN 201510556358 A CN201510556358 A CN 201510556358A CN 106476577 B CN106476577 B CN 1064765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eway
sliding part
vehicle body
panel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5635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76577A (zh
Inventor
王晓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Beijing Treasure Ca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reasure C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reasure C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reasure Ca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5635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765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64765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765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765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765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包括:车身,所述车身的后侧部设有敞开口,所述车身的后侧部以及顶部具有滑道;以及尾门,所述尾门包括门体和多个滑动件,所述门体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面板,任意相邻两个面板之间可枢转地相连,每个所述滑动件与所述面板弹性地连接,所述滑动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道内以使所述门体封闭和打开所述敞开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不仅便于尾门开闭,而且节省空间。

Description

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汽车。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汽车的尾门通常采用上提式,尾门与车身之间通过可伸缩的驱动杆连接,驱动杆伸出以驱动尾门向外打开,驱动杆缩回以驱动尾门向内关闭。
上述尾门存在如下问题:1)车身后方需要预留较大的空间以保证尾门向外伸出,当停车空间较小时,尾门不能打开或不能全部打开,为使用者造成不便。2)尾门打开,相对车身后侧突出部分较大,尤其是尾门完全打开时,尾门近乎沿车身长度方向延伸,大大加长了车身的长度,不仅易造成尾门磕碰,而且在尾门打开状态下挪动车辆极为不便。3)由于处于打开状态的尾门的高度较高,不便于身高较矮的使用者手动关闭尾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尾门开闭方便、节省空间的汽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包括:车身,所述车身的后侧部设有敞开口,所述车身的后侧部以及顶部具有滑道;以及尾门,所述尾门包括门体和多个滑动件,所述门体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面板,任意相邻两个面板之间可枢转地相连,每个所述滑动件与所述面板弹性地连接,所述滑动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道内以使所述门体封闭和打开所述敞开口。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不仅便于尾门开闭,而且节省空间。
优选地,所述滑道包括:第一分滑道,所述第一分滑道位于所述车身的后侧部且沿所述车身的高度方向延伸;以及第二分滑道,所述第二分滑道位于所述车身的顶部且沿所述车身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分滑道与所述第一分滑道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敞开口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所述滑道以及所述滑动件,位于所述敞开口左侧的滑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面板的左端连接且第二端与左侧的滑道相适配,位于所述敞开口右侧的滑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面板的右端连接且第二端与右侧的滑道相适配。
优选地,两个面板的枢转连接处设有连接轴,每个面板仅与一个连接轴连接,所述滑动件通过所述连接轴连接在所述面板的左端和右端,每个所述连接轴的左端和右端各连接有一个所述滑动件。
优选地,所述滑道的横截面形成为倒T形凹槽。
优选地,所述滑动件包括:运动体,所述运动体可滑动地设于所述滑道内;弹性连接件,所述弹性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运动体连接,所述弹性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轴连接;连接支座,所述连接支座与所述连接轴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弹性连接件为可弹性弯曲的软轴,所述软轴的两端分别形成所述弹性连接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优选地,所述门体的最下方的至少一个面板形成为限位面板,以使所述门体完全打开时所述限位面板位于所述车身的后侧部且其他面板位于车身的顶部。
优选地,连接在所述限位面板上的滑动件的软轴的挠度小于连接在其他面板上的滑动件的软轴的挠度,以使所述门体完全打开时所述限位面板的滑动件与所述第一分滑道配合且其他面板与所述第二分滑道配合。
优选地,所述运动体包括滚轮以及支撑轴,所述滚轮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支撑轴上,所述滚轮在所述滑道的左侧壁和/或右侧壁上滚动,所述支撑轴与所述弹性连接件的第一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车身顶部的内壁和外壁之间设有用于容纳所述门体的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分滑道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优选地,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最下方的面板连接以驱动所述门体封闭和打开所述敞开口。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的局部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的车身顶部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的尾门的局部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的滑道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的滑动件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的局部示意图,其中尾门处于关闭状态。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的局部示意图,其中尾门处于完全打开状态。
附图标记:
汽车100,
车身10,敞开口11,滑道12,第一分滑道121,第二分滑道122,滑道的左侧壁12a,滑道的右侧壁12b,容纳空间13,
尾门20,门体21,面板211,滑动件22,运动体221,滚轮221a,支撑轴221b,弹性连接件222,连接支座223,连接轴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9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100。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汽车100包括:车身10以及尾门20。
车身10的后侧部设有敞开口11,车身10的后侧部以及顶部具有滑道12。尾门20包括门体21和多个滑动件22,门体21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面板211,任意相邻两个面板211之间通过连接轴23可枢转地相连。每个滑动件22与面板211弹性地连接,滑动件22可滑动地设置在滑道12内以使门体21封闭和打开敞开口11。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100,滑动件22沿设置在车身10后侧部和顶部的滑道12内移动,进而带动与其连接的门体21移动,滑动件22在自滑道12位于车身10后侧部的部分向滑道12位于车身10顶部的部分过渡时,连接面板211上的滑动件22可发生弹性形变以实现单个面板211从车身10侧部向车身10顶部的过渡。除此之外,相邻两个面板211之间可枢转地相连以使每个面板211具有一定的自由度,从而避免相邻两个面板211之间产生运动干涉。综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100,在打开敞开口11时门体21位于车身10后侧部和顶部,由此避免增加整车长度,减少门体21开启占用的外界空间,便于尾门20开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滑道12包括:第一分滑道121和第二分滑道122。第一分滑道121位于车身10的后侧部且沿车身10的高度方向延伸,第二分滑道122位于车身10的顶部且沿车身10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分滑道121与第二分滑道122相连通。具体地,第一分滑道121和第二分滑道122均为直线形滑道,第一分滑道121的上端与第二分滑道122的后端相连通,以形成大体L形的连贯的滑道12。这样,便于滑动件22在第一分滑道121和第二分滑道122内的快速滑动,增强尾门20开闭的快捷性。
为使尾门20开启以及关闭地更舒畅,优选地,第一分滑道121的上端与第二分滑道122的后端之间为圆滑过渡。这样,增强了从第一分滑道121向第二分滑道122过渡时滑动件22与滑道12贴合的紧密性,避免滑动件22产生跳动所造成的相邻面板211之间出现干涉、滑动件22卡滞的现象发生。
当尾门20处于关闭状态时(门体21处于下极限位置,即门体21完全封闭敞开口11时),多个滑动件22中的全部或大部分处于第一分滑道121内。在尾门20逐渐敞开的过程中(即门体21打开敞开口11的过程中),多个滑动件22逐渐自第一分滑道121向第二分滑道122滑动,上方的滑动件22较下方的滑动件22先滑入第二分滑道122内,相应地,上方的面板211较下方的面板211先进入车身10的顶部。当尾门20处于敞开状态时(门体21处于上极限位置,即门体21完全打开敞开口11),多个滑动件22中全部或大部分处于第二分滑道122内。
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第一分滑道121的方向不限于车身10的高度方向,第二分滑道122的方向不限于车身10的长度方向。例如,第一分滑道121的延伸方向与车身10的后侧部的长度方向相一致,第二分滑道122的延伸方向与车身10的顶部的长度方向相一致。
结合图3和图4看,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敞开口11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滑道12以及滑动件22,位于敞开口11左侧的滑动件22的第一端与面板211的左端连接且第二端与左侧的滑道12相适配,位于敞开口11右侧的滑动件22的第一端与面板211的右端连接且第二端与右侧的滑道12相适配。由此,尾门20通过设置在其左右两侧的滑动件22与滑道12滑动配合,使尾门20整体受力均衡、在开闭过程中运动更平稳。
如图5所示,两个面板211的枢转连接处设有连接轴23,每个面板211仅与一个连接轴23连接,所述滑动件22通过所述连接轴23连接在所述面板211的左端和右端,每个所述连接轴23的左端和右端各连接有一个滑动件22。
在图5所示的具体示例中,每两个连接轴23中,仅有一个连接轴23上设有滑动件22,且设置滑动件22的连接轴23互相间隔开。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每个连接轴23的两端均连接有滑动件22。
进一步地,滑道12的横截面形成为倒T形凹槽。具体地,参照图1和图6所示,滑道12具有槽口,第一分滑道121的槽口朝后敞开,第二分滑道122的槽口朝上敞开,滑动件22的第一端与连接轴23连接且位于滑道12外,滑动件22的第二端与滑道12相适配且伸入滑道12内。由此,滑道12沿前后方向对滑动件22形成限位以防止滑动件22在第一分滑道121或第二分滑道122内滑动时发生窜动。
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滑道12的数量不限于两条,还可以是4条、6条等,滑道12的横截面形状也不限于倒T形,还可以是L形等形状,此外,滑道12的形状也不限于凹槽,还可以是凸起的滑轨,滑轨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是T形、工字形等等。第一分滑道121和第二分滑道122可以均为平直的滑道12,也可以为弧形滑道12,第一分滑道121和第二分滑道122之间的夹角可以根据车身10顶部以及侧部的具体结构进行设计,在此不赘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滑动件22包括:运动体221、弹性连接件222、连接支座223。其中,运动体221可滑动地设于滑道12内,弹性连接件222的第一端与运动体221连接,弹性连接件222的第二端与连接轴23连接,连接支座223与连接轴23固定连接。也就是说,滑动件22与连接轴23的弹性连接是通过在滑动件22的弹性连接件222发生弹性形变实现的,滑动件22的第一端形成在运动体221上,滑动件22的第二端形成在连接支座223上。由此,滑动件22结构紧凑合理,更方便安装在滑道12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弹性连接件222为可弹性弯曲的软轴,软轴的两端分别形成弹性连接件22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在图2和图4所示的具体示例中,软轴位于滑道12外且软轴的两端分别与运动体221和连接支座223相连接。
这样,尾门20开启时,在上方的滑动件22由第一分滑道121向第二分滑道122运动时,上方的滑动件22所在的连接轴23所连接的上方面板211的一部分先进入车身10顶部,而另一部分还停留在车身10后侧部,在此过程中,上方滑动件22的连接轴23拉动软轴并使软轴的发生弯折,以使上方面板211的另一部分随后进入车身10的顶部;此外,连接在下方面板211上的下方滑动件22仍位于第一分滑道121内以使下方面板211对上方面板211施加一定的拉动力,防止上方面板211与下方面板211连接处产生较大凸起,由此使位于车身10顶部的面板211以及位于车身10侧部的面板211排列均匀,移动平稳。
有利地,运动体221包括滚轮221a以及支撑轴221b,滚轮221a可枢转地连接在支撑轴221b上,滚轮221a在滑道的左侧壁12a和/或右侧壁12b上滚动,支撑轴221b与弹性连接件222的第一端连接。如图6和图7所示,支撑轴221b与软轴的第一端连接且大体同轴设置,支撑轴221b为阶梯轴且包括直径较大的大轴和直径较小的小轴,大轴位于滑道12外且与软轴的第一端连接,小轴位于滑道12内且与滑轮可枢转地连接,滚轮221a沿滑道的左侧壁12a和右侧壁12b滚动以实现滑动件22沿滑道12的快速滑动。由此,使滑动件22与滑道12之间的摩擦力为滚动摩擦力,由于滚动摩擦系数小于滑动摩擦系数,因此减小了尾门20的滑动阻力。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门体21的最下方的至少一个面板211形成为限位面板211,以使门体21完全打开时限位面板211位于车身10的后侧部且其他面板211位于车身10的顶部。由此,门体21完全打开时仍有至少一个面板211位于车身10的后侧部,便于使用者手动推拉尾门20;此外,在驱动电机发生故障时,便于维修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实施例中,门体21完全打开是指门体21达到最大允许打开位置,此时敞开口11可以完全露出,也可以仅部分露出而另一部分被门体21覆盖。
具体地,连接在限位面板211上的滑动件22的软轴的挠度小于连接在其他面板211上的滑动件22的软轴的挠度,以使门体21完全打开时限位面板211的滑动件22与第一分滑道121配合且其他面板211与第二分滑道122配合。由此,通过降低连接在限位面板211上的滑动件22的软轴的挠度,以使限位面板211停留在车身10的后侧部且无法进入到车身10的顶部,便于手动开闭尾门20。
其中,可以通过改变软轴的尺寸以及材料来增大或减小其挠度。
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限位面板211上还可以设置独立的限位件对限位面板211进行限位,例如设置在限位面板211的内侧设置止挡凸部,车身10上设有止挡凹部,当门体21完全打开时,限位面板211的止挡凸部与车身10上的止挡凹部相止抵以防止限位面板211继续向车身10顶部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车身10顶部的内壁和外壁之间设有用于容纳门体21的容纳空间13,第二分滑道122位于容纳空间13内。由此,尾门20处于打开状态时,进入车身10顶部的面板211被收纳在容纳空间13内,不仅避免面板211长期暴露在外被损伤,而且增强了整车的美观性。
可以理解,第一分滑道121和第二分滑道122可以一体形成在车身10上,也可以形成在条形钣金上且该条形钣金分布在车身10的顶部和侧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驱动件,驱动件与最下方的面板211连接以驱动门体21封闭和打开敞开口11。由此,可采用手动和自动两种方式控制尾门20的开闭,更方便实用。
本发明中的驱动装置可采用电机,电机运转并带动尾门20打开或关闭,电机停止运转则尾门20停留在相应位置,此时尾门20处于以下任一状态下:部分打开、全部打开、全部关闭。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2)

1.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身,所述车身的后侧部设有敞开口,所述车身的后侧部以及顶部具有滑道;以及
尾门,所述尾门包括门体和多个滑动件,所述门体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面板,任意相邻两个面板之间可枢转地相连,每个所述滑动件与所述面板弹性地连接,所述滑动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道内以使所述门体封闭和打开所述敞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包括:
第一分滑道,所述第一分滑道位于所述车身的后侧部且沿所述车身的高度方向延伸;以及
第二分滑道,所述第二分滑道位于所述车身的顶部且沿所述车身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分滑道与所述第一分滑道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敞开口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所述滑道以及所述滑动件,
位于所述敞开口左侧的滑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面板的左端连接且第二端与左侧的滑道相适配,位于所述敞开口右侧的滑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面板的右端连接且第二端与右侧的滑道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两个面板的枢转连接处设有连接轴,每个面板仅与一个连接轴连接,所述滑动件通过所述连接轴连接在所述面板的左端和右端,每个所述连接轴的左侧和右侧各连接有一个所述滑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的横截面形成为倒T形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包括:
运动体,所述运动体可滑动地设于所述滑道内;
弹性连接件,所述弹性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运动体连接,所述弹性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轴连接;
连接支座,所述连接支座与所述连接轴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件为可弹性弯曲的软轴,所述软轴的两端分别形成所述弹性连接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的最下方的至少一个面板形成为限位面板,以使所述门体完全打开时所述限位面板位于所述车身的后侧部且其他面板位于车身的顶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连接在所述限位面板上的滑动件的软轴的挠度小于连接在其他面板上的滑动件的软轴的挠度,以使所述门体完全打开时所述限位面板的滑动件与所述第一分滑道配合且其他面板与所述第二分滑道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体包括滚轮以及支撑轴,所述滚轮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支撑轴上,所述滚轮在所述滑道的左侧壁和/或右侧壁上滚动,所述支撑轴与所述弹性连接件的第一端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顶部的内壁和外壁之间设有用于容纳所述门体的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分滑道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最下方的所述面板连接以驱动所述门体封闭和打开所述敞开口。
CN201510556358.7A 2015-09-02 2015-09-02 汽车 Active CN1064765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56358.7A CN106476577B (zh) 2015-09-02 2015-09-02 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56358.7A CN106476577B (zh) 2015-09-02 2015-09-02 汽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76577A CN106476577A (zh) 2017-03-08
CN106476577B true CN106476577B (zh) 2019-11-22

Family

ID=582380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56358.7A Active CN106476577B (zh) 2015-09-02 2015-09-02 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765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34935B2 (ja) * 2017-12-21 2021-02-24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車両の開閉構造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21611A (en) * 1992-07-13 1999-07-13 Joalto Design Inc. Upwardly retracting vehicle door
CN1369609A (zh) * 2001-02-15 2002-09-18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翻门的门板组成结构
JP2005132171A (ja) * 2003-10-29 2005-05-26 Honda Motor Co Ltd 車体用ゲート構造
CN101240688A (zh) * 2007-02-06 2008-08-13 小松电机产业株式会社 帘板式卷帘门
EP2011680A2 (de) * 2007-07-05 2009-01-07 WIHAG Fahrzeugbausysteme GmbH Fahrzeugrolltor
CN202164998U (zh) * 2011-05-25 2012-03-14 丛文滨 卷帘门防风部件结构
CN203891648U (zh) * 2014-05-24 2014-10-22 宁波市鄞州荣利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滑轮支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K226790D0 (da) * 1990-09-20 1990-09-20 Rasmussen Kann Ind As Stoejdaempende elastisk glideprofilliste og en rulleskodde omfattende en saadan list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21611A (en) * 1992-07-13 1999-07-13 Joalto Design Inc. Upwardly retracting vehicle door
CN1369609A (zh) * 2001-02-15 2002-09-18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翻门的门板组成结构
JP2005132171A (ja) * 2003-10-29 2005-05-26 Honda Motor Co Ltd 車体用ゲート構造
CN101240688A (zh) * 2007-02-06 2008-08-13 小松电机产业株式会社 帘板式卷帘门
EP2011680A2 (de) * 2007-07-05 2009-01-07 WIHAG Fahrzeugbausysteme GmbH Fahrzeugrolltor
CN202164998U (zh) * 2011-05-25 2012-03-14 丛文滨 卷帘门防风部件结构
CN203891648U (zh) * 2014-05-24 2014-10-22 宁波市鄞州荣利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滑轮支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76577A (zh) 2017-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28984B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扰流器
CN103687758B (zh) 用于将刮水片与刮水臂铰接地连接的联接装置以及转接器
US8807626B2 (en) Linear type center rail link structure of sliding door for vehicle
US8740295B2 (en)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paring line of panoramic sunroof
US20110113912A1 (en) Gear actuator
US10493876B2 (en) Raising system for vehicle seat
DE102014117129A1 (de) Schiebetürabstützungsvorrichtung eines Fahrzeugs und Schiebetürvorrichtung, welche diese verwendet
CN105109503B (zh)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头罩开闭机构
CN106476577B (zh) 汽车
CN111946191A (zh) 滑动车门及车辆
US20100024170A1 (en) Level Assembly Type Hood Hinge Unit
US20150165878A1 (en)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droop of blind for panorama sunroof
CN105313653A (zh) 用于车辆的车顶组件
CN109910579A (zh) 一种车门结构及汽车
CN102102473B (zh) 用于车辆的滑动门
CN110949549B (zh) 一种可变高度导流板装置及车辆
CN102806829B (zh) 导轨组件和具有所述导轨组件的开口顶棚结构
CN102398499A (zh) 汽车天窗组合驱动机构
US8132840B2 (en) Center driven tonneau system
CN102848888A (zh) 一种天窗运动连接机构
DK2669154T3 (en) Ranking Drive to a trailer
CN114482739A (zh) 一种用于汽车剪刀门的铰链
CN102525151B (zh) 用于抽屉滑轨的可调整制动机构
CN210257958U (zh) 汽车顶盖的顶升结构以及车辆
CN110454964A (zh) 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416

Address after: No. 188, Miyun District, Miyun District, Beijing,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treasure Car Co.,Ltd.

Address before: 102206 Changping District City, Shahe, Sha Yang Road,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BEIQI FOTON MOTOR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188, Miyun District, Miyun District, Beijing,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baowo Automobil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188, Miyun District, Miyun District, Beijing,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treasure Car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217

Address after: 102206, Beijing, Shahe, Changping District Town, Sha Yang Road, Lao Wan Village North

Patentee after: BEIQI FOTON MOTOR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188, Miyun District, Miyun District, Beijing,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baowo Automobil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