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71858B - 在载波聚合中切换到双连接性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在载波聚合中切换到双连接性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71858B
CN106471858B CN201580035976.5A CN201580035976A CN106471858B CN 106471858 B CN106471858 B CN 106471858B CN 201580035976 A CN201580035976 A CN 201580035976A CN 106471858 B CN106471858 B CN 1064718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dual connectivity
carrier aggregation
pucch
hand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3597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71858A (zh
Inventor
黄大成
李润贞
安俊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64718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718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718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718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32Hierarchical cell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6Indication of changes in allocation
    • H04L5/0098Signalling of the activation or deactivation of component carriers, subcarriers or frequency ban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2Distributed allocation, i.e.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allocating devices, each making partial allocation
    • H04L5/0035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cooperative multipoint environ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2Manipulation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的公开提供一种用户设备(UE)中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下述步骤:当从一个基站的第一小区接收用于通过载波聚合的第二小区的激活的请求消息时激活第二小区;从这一个基站接收包括用于切换到双连接性的配置的消息;以及在切换到双连接性之后,无需变化,保持并且使用被用于通过载波聚合的第二小区的配置。

Description

在载波聚合中切换到双连接性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
背景技术
从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演进的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长期演进(LTE)被作为3GPP版本8引入。3GPP LTE在下行链路中使用正交频分多址(OFDMA),并且在上行链路中使用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
这样的LTE可以划分为频分双工(FDD)类型和时分双工(TDD)类型。
如在3GPP TS 36.211 V10.4.0中阐述的,在3GPP LTE中的物理信道可以划分为数据信道,诸如PDS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和PUS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和控制信道,诸如PDC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CFI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HICH(物理混合ARQ指示符信道)和PUC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载波聚合系统意指聚合多个分量载波(CC)。通过这样的载波聚合改变现有的小区的意义。根据载波聚合,小区可以意指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和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组合,或者单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在载波聚合中,小区可以被划分成主小区、辅助小区以及服务小区。
同时,为了处理越来越多的数据,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预期具有小的小区覆盖半径的小型小区(small cell)将增加现有小区的覆盖范围,并且小型小区将会处理比之前更多的业务。
同时,最近,通过使得用户设备(UE)能够对宏小区和小型小区进行双连接性的技术正在研究当中。
此外,最近,当前研究考虑到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处的基站设计的双连接性技术应用于通过一个基站操作的载波聚合(CA)技术的方案。根据此方案,当主小区(PCell)的PUCCH资源不是充分的时,UE的整个或者部分PUCCH传输可能被绕行到特定的辅助小区(SCell)。
然而,在载波聚合(CA)中一个基站切换到双连接性的时间区段期间在基站和UE之间可能产生技术歧义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本说明书的公开已经努力解决前面提到的问题。
技术方案
在一个方面中,提供一种通过用户设备在载波聚合中切换到双连接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果从一个基站的第一小区接收用于通过载波聚合的第二小区的激活的请求消息则激活第二小区;从这一个基站接收包括用于切换到双连接性的配置的消息;以及在切换到双连接性之后,无需变化,保持并且使用被用于通过载波聚合的第二小区的配置。
被用于通过载波聚合的第二小区的配置可以包括路径损耗准则、时序准则、TA(时序提前)命令、TM(传输模式)、PDS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设置、CSI(信道状态信息)报告设置、PUS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设置、以及PRA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设置中的至少一个。
在切换到双连接性之后,通过载波聚合的第二小区可以被变成SCG的主辅助小区(辅助小区组)。
在切换到双连接性之后,通过载波聚合的第二小区可以变成SCG的第二小区。
被用于通过载波聚合的第二小区的配置可以被用于属于双连接性的SCG的辅助小区。
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停用通过载波聚合的第二小区。
停用的小区可以是除了第一小区之外的通过载波聚合设置的所有小区中的每一个。
在另一方面中,提供一种用户设备。用户设备包括射频(RF)单元和处理器,该处理器被配置成:如果通过RF单元从一个基站的第一小区接收用于通过载波聚合的第二小区的激活的请求消息,则激活第二小区,然后从这一个基站接收包括用于切换到双连接性的配置的消息,并且在切换到双连接性之后,无需变化,保持并且使用被用于通过载波聚合的第二小区的配置。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公开,将会解决在上面提及的问题。更加具体地,将会解决当执行从载波聚合(CA)到双连接性的转变时在UE和基站之间的技术歧义。
附图说明
图1图示无线通信系统。
图2图示根据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长期演进(LTE)的频分双工(FDD)的无线电帧的结构。
图3图示3GPP LTE中用于一个上行链路或者下行链路时隙的示例资源网格。
图4图示下行链路子帧的结构。
图5图示3GPP LTE中的上行链路子帧的结构。
图6图示添加和激活辅助小区的过程。
图7a图示3GPP LTE中周期性CSI报告的一个示例。
图7b图示3GPP LTE中非周期性CSI报告的一个示例。
图7c图示PUCCH和PUSCH的同时发送的一个示例。
图8图示上行链路子帧上的PUCCH和PUSCH。
图9是图示可以成为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的宏小区和小型小区的异构网络环境的图。
图10a和10b图示对于宏小区和小型小区可允许的双连接的情形。
图11图示决定将载波聚合(CA)变成双连接性的示例。
图12是其中本说明书的公开被实现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基于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长期演进(LTE)或者高级3GPP LTE(LTE-A),将应用本发明。这仅是一个示例,并且本发明可以被应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在下文中,LTE包括LTE和/或LTE-A。
在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并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制本发明。此外,除非另外定义,在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将被解释为具有由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但是,不会太宽泛或者太狭窄。此外,在此处使用的被确定为没有精确地表示本发明精神的技术术语将由诸如能够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精确地理解的这样的技术术语替换或者通过其来理解。此外,在此处使用的常规术语将在上下文中被解释为在字典中所定义的含义,但是,不以过窄的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单数的表示包括复数的含义,除非在上下文中单数的含义与多数的含义明确地不同。在以下的描述中,术语“包括”或者“具有”可以表示本说明书中描述的特征、数目、步骤、操作、部件、部分或者其组合,并且不能排除另一个特点、另一个数目、另一个步骤、另一个操作、另一个部件、另一个部分或者其组合的存在或者添加。
为了解释有关各种部件的目的使用术语“第一”和“第二”,并且部件不局限于术语“第一”和“第二”。术语“第一”和“第二”仅用于区别一个部件与另一个部件。例如,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第一部件可以被称为第二部件。
应该理解,当元件或者层被称为“被连接到”或者“被耦合到”另一个单元或者层时,其可以被直接地连接或者耦合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层,或者可能存在中间元件或者层。相比之下,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直接地被连接到”或者“直接地被耦合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层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或者层。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更加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描述本发明时,为了便于理解,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数字用于表示相同的部件,并且有关相同的部件的重复描述将被省略。有关确定使本发明的要点不清楚的公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将被省略。附图被提供仅使得本发明的精神容易地被理解,但是,将不旨在限制本发明。应该理解,除了在附图中示出的之外,本发明的精神可以被扩展为其改进、替换或者等效。
如在此处使用的,“基站”通常指的是与无线设备通信的固定站,并且可以由其他术语,诸如eNB(演进的节点B)、BTS(基站收发机系统)或者接入点表示。
如在此处使用的,用户设备(UE)可以是固定或者移动的,并且可以由其他术语,诸如设备、无线设备、终端、MS(移动站)、UT(用户终端)、SS(用户站)、MT(移动终端)等等表示。
参考图1,无线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基站(BS)20。各个BS 20对特定地理区域20a、20b和20c(其通常称为小区)提供通信服务。
UE通常属于一个小区,并且终端属于的小区被称为服务小区。对服务小区提供通信服务的基站称为服务BS。因为无线通信系统是蜂窝系统,所以邻近于服务小区存在另一个小区。邻近于服务小区的另一个小区被称为邻近小区。对邻近小区提供通信服务的基站被称为邻近BS。服务小区和邻近小区是基于UE相对判定的。
在下文中,下行链路指的是从基站20到终端10的通信,并且上行链路指的是从终端10到基站20的通信。在下行链路中,发射机可以是基站20的一部分.并且接收机可以是终端10的一部分。在上行链路中,发射机可以是终端10的一部分并且接收机可以是基站20的一部分。
在下文中,将详细地描述LTE系统。
图2示出根据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长期演进(LTE)的FDD的下行链路无线电帧结构。
图2的无线电帧可以在3GPP TS 36.211 V10.4.0(2011-12)的第5部分,“Evolved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物理信道和调制)(版本10)”中找到。
参考图2,无线电帧由10个子帧组成。一个子帧由两个时隙组成。包括在无线电帧中的时隙以时隙号0至19编号。发送一个子帧需要的时间被定义为传输时间间隔(TTI)。TTI可以是用于数据传输的调度单元。例如,一个无线电帧可以具有10毫秒(ms)的长度,一个子帧可以具有1ms的长度,并且一个时隙可以具有0.5ms的长度。
无线电帧的结构仅是为了示例性目的,并且因此,包括在无线电帧中子帧的数目或者包括在子帧中时隙的数目可以不同地变化。
同时,一个时隙可以包括多个OFDM符号。包括在一个时隙中的OFDM符号的数目可以根据循环前缀(CP)变化。
图3图示在3GPP LTE中用于一个上行链路或者下行链路时隙的示例资源网格。
参考图3,上行链路时隙包括在时间域中的多个OFDM(正交频分复用)符号,和在频率域中的NRB个资源块(RB)。例如,在LTE系统中,资源块(RB)的数目,即,NRB可以是从6至110中的一个。
资源块(RB)是资源分配单元,并且在一个时隙中包括多个子载波。例如,如果一个时隙在时间域中包括7个OFDM符号,并且资源块在频率域中包括12个子载波,一个资源块可以包括7×12个资源元素(RE)。
同时,在一个OFDM符号中子载波的数目可以是128、256、512、1024、1536和2048中的一个。
在3GPP LTE中,用于在图4中示出的一个上行链路时隙的资源网格也可以被应用于下行链路时隙的资源网格。
图4图示下行链路子帧的结构。
在图4中,举例来说,假设正常CP,一个时隙包括7个OFDM符号。
DL(下行链路)子帧在时间域中被分解为控制区和数据区。控制区在子帧的第一时隙中包括至多前三个OFDM符号。但是,包括在控制区中OFDM符号的数目可以变化。PDC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和其他控制信道被分配给控制区,并且PDSCH被分配给数据区。
在3GPP LTE中的物理信道可以划分为诸如PDS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和PUS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数据通道以及诸如PDC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CFI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HICH(物理混合ARQ指示符信道)和PUC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控制信道。
在子帧的第一OFDM符号中发送的PCFICH在该子帧中携带关于用于控制信道传输的OFDM符号数目(即,控制区的大小)的CIF(控制格式指示符)。无线设备首先接收有关PCFICH的CIF,然后监测PDCCH。
与PDCCH不同,无需使用盲解码,PCFICH在子帧中经由固定的PCFICH资源被发送。PHICH携带用于UL HARQ(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ACK(肯定应答)/NACK(否定应答)信号。用于有关由无线设备发送的PUSCH的UL(上行链路)数据的ACK/NACK信号在PHICH上被发送。
PBCH(物理广播信道)在无线电帧的第一子帧的第二时隙中在前四个OFDM符号中被发送。PBCH携带无线设备与基站通信所必需的系统信息,并且经由PBCH发送的系统信息被表示为MIB(主信息块)。比较起来,在由PDCCH指示的PDSCH上发送的系统信息被表示为SIB(系统信息块)。
PDCCH可以携带VoIP(互联网协议语音)的激活和在某些UE组中用于单独UE的一组发射功率控制命令、上层控制消息(诸如在PDSCH上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有关DL-SCH的系统信息、有关PCH的寻呼信息、UL-SCH(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资源分配信息)的资源分配,,和DL-SCH(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资源分配和传输格式。多个PDCCH可以在控制区中被发送,并且终端可以监测多个PDCCH。PDCCH被在一个CCE(控制信道元素)或者某些连续的CCE的聚合上发送。CCE是用于将每个无线电信道的编码速率提供给PDCCH的逻辑分配单元。CCE对应于多个资源元素组。根据CCE的数目和由CCE提供的编码速率之间的关系,确定PDCCH的格式和可允许的PDCCH的数目。
经由PDCCH发送的控制信息表示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DCI可以包括PDSCH的资源分配(这也称为DL(下行链路)许可)、PUSCH的资源分配(这也称为UL(上行链路)许可)、用于在某些UE组中单独UE的一组发射功率控制命令,和/或VoIP(互联网协议语音)的激活。
基站根据要发送给终端的DCI确定PDCCH格式,并且将CRC(循环冗余校验)添加到控制信息。根据PDCCH的拥有者或者目的以唯一标识符(RNTI:无线电网络临时的标识符)掩蔽CRC。在PDCCH用于特定终端的情况下,终端的唯一标识符,诸如C-RNTI(小区RNTI)可以被掩蔽到CRC。或者,如果PDCCH是用于寻呼消息,寻呼指示符,例如,P-RNTI(寻呼RNTI)可以被掩蔽到CRC。如果PDCCH是用于系统信息块(SIB),系统信息标识符、SI-RNTI(系统信息RNTI)可以被掩蔽到CRC。为了指示随机接入响应,也就是说,对终端的随机接入前导的传输的响应,RA-RNTI(随机接入RNTI)可以被掩蔽到CRC。
在3GPP LTE中,盲解码被用于检测PDCCH。盲解码是通过对接收的PDCCH(这称为候选PDCCH)的CRC(循环冗余校验)去掩蔽期望的标识符来识别是否PDCCH是其自身的控制信道并且检查CRC错误的方案。基站根据要发送给无线设备的DCI确定PDCCH格式,然后将CRC添加到DCI,并且根据PDCCH的拥有者或者目的将唯一标识符(这称为RNTI(无线电网络临时的标识符))掩蔽给CRC。
上行链路信道包括PUSCH、PUCCH、SRS(探测参考信号)和PRA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图5图示3GPP LTE中的上行链路子帧的结构。
参考图5,上行链路子帧可以在频域中被分解为控制区和数据区。控制区被分配用于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传输的PUC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数据区被分配用于数据(有时候,也可以发送控制信息)传输的PUS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在子帧中以资源块(RB)对指配用于一个终端的PUCCH。在资源块对中的资源块在第一和第二时隙中的每个中占据不同的子载波。在指配给PUCCH的资源块对中由资源块占据的频率相对于时隙边界变化。这被称为指配给PUCCH的RB对在时隙边界上跳频。
终端可以通过随着时间经由不同的子载波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来获得频率分集增益。m是位置索引,其指示在子帧中分配给PUCCH的资源块对的逻辑频率域位置。
在PUCCH上发送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HARQ(混合自动重传请求)、ACK(肯定应答)/NACK(否定应答)、指示下行链路信道状态的CQI(信道质量指示符)和SR(调度请求)(其是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分配请求)。
PUSCH被映射有作为传输信道的UL-SCH。在PUSCH上发送的上行链路数据可以是传输块,其是用于针对TTI发送的UL-SCH的数据块。传输块可以是用户信息。或者,上行链路数据可以是复用的数据。复用的数据可以是通过复用用于UL-SCH的传输块获得的数据和控制信息。例如,与数据复用的控制信息可以包括CQI、PMI(预编码矩阵指示符)、HARQ和RI(秩指示符)。或者,上行链路数据可以仅由控制信息组成。
<载波聚合:CA>
在下文中,将描述载波聚合系统。
载波聚合(CA)系统指的是聚合多个分量载波(CC)。通过载波聚合,现有的小区的含义被改变。根据载波聚合,小区可以指的是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和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组合或者单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
此外,在载波聚合中,小区可以被划分为主小区、辅小区和服务小区。主小区指的是在主频上操作的小区,并且指的是UE与基站执行初始连接建立过程或者连接重建过程的小区,或者在切换过程期间由主小区指示的小区。辅小区指的是在辅频上操作的小区,并且一旦建立RRC连接,辅小区被配置和被用于提供额外的无线电资源。
载波聚合系统可以被划分为聚合的载波是连续的连续载波聚合系统,以及聚合的载波互相分离的非连续载波聚合系统。在下文中,当连续和非连续载波系统仅被称作载波聚合系统时,应该解释为载波聚合系统包括分量载波是连续的情形和分量载波是非连续的情形两者。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之间聚合的分量载波的数目可以被不同地设置。下行链路CC的数目和上行链路CC的数目互相相同的情形被称为对称聚合,并且下行链路CC的数目和上行链路CC的数目互相不同的情形被称为不对称聚合。
当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被聚合时,要被聚合的分量载波可以仅使用在用于与现有的系统后向兼容的现有的系统中的带宽。例如,在3GPP LTE系统中,支持1.4MHz、3MHz、5MHz、10MHz、15MHz和20MHz的带宽,并且在3GPP LTE-A系统中,20MHz或20MHz以上的宽带可以仅通过使用3GPP LTE系统的带宽被配置。可替选地,宽带可以通过不使用现有的系统的带宽而是定义新的带宽配置。
同时,为了在载波聚合中经由特定辅小区发送/接收分组数据,UE首先需要完成对于特定辅小区的配置。在此,该配置指的是完成接收针对相应的小区的数据发送/接收所需要的系统信息的状态。例如,该配置可以包括接收数据发送/接收所需要的公共物理层参数、媒体访问控制(MAC)层参数,或者在RRC层中特定操作所需要的参数的所有过程。当配置完成的小区仅接收指示可以发送分组数据的信息时,该配置完成的小区可以立即发送/接收该分组。
配置完成的小区可以以激活或者停用的状态存在。在此,激活表示发送或者接收数据,或者用于发送或者接收该数据的准备状态。UE可以监测或者接收激活的小区的控制信道(PDCCH)和数据信道(PDSCH)以便验证对其指配的资源(频率、时间等等)。
停用表示发送或者接收业务数据是不可能的,或者测量或者发送/接收最小信息是可允许的。UE可以从停用的小区接收用于接收分组所必需的系统信息SI。相反地,UE不监测或者接收停用的小区的控制信道(PDCCH)和数据信道(PDSCH)以便验证对其指配的资源(频率、时间等等)。
图6图示添加和激活辅助小区的过程。
参考图6,基站200的主小区将RRC重新配置消息发送到UE 100。可以通过RRC重新配置消息添加辅助小区(SCell)。在此,图6假定主小区和辅助小区是以e节点B的形式,即,通过一个基站200操作的形式。
UE 100响应于RRC重新配置消息将RRC重新配置完成消息发送到主小区。
主小区确定是否激活被添加的辅助小区(SCell)。如果激活被需要,则主小区将激活消息发送到UE 100。
<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的发送>
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可以在PUCCH上被发送。在这种情况下,PUCCH根据格式携带各种类型的控制信息。UCI包括HARQ ACK/NACK、搜索请求(SR),和指示下行链路信道状态的信道状态信息(CSI)。
在下文中,将描述CSI的周期性发送和非周期性发送。
作为指示DL信道状态的索引的CSI可以包括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和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中的至少任何一个。此外,CSI可以包括预编码类型指示符(PTI)、秩指示(RI)等等。
CQI提供对于给定时间UE可以支持的有关链路自适应参数的信息。CQI可以通过各种方法产生。例如,各种方法包括仅量化和反馈信道状态的方法、计算和反馈信号干扰噪声比(SINR)的方法、通知实际应用于信道的状态,诸如调制编码方案(MCS)的方法等等。当CQI基于MCS产生时,MCS包括调制方案、编码方案和由此产生的编码速率。在这种情况下,基站可以通过使用CQI确定m-相移键控(m-PSK)或者m-正交幅度调制(m-QAM)和编码速率。以下给出的表示出取决于CQI索引的调制方案、码速率和效率。在以下给出的表中示出的CQI索引可以被表示为4位。
[表1]
Figure GDA0002189207930000141
PMI提供有关在预编码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的信息。PMI与多输入多输出(MIMO)相关联。在MIMO中,PMI的反馈被称作闭环MIMO。
RI表示有关由UE推荐的层数的信息。也就是说,RI表示在空间复用中使用的独立的流的数目。只有当UE在使用空间复用的MIMO模式中操作时,RI才被反馈。RI持续与一个或多个CQI反馈相关联。也就是说,采用特定RI值计算反馈的CQI。因为信道的秩通常比CQI更加缓慢地变化,所以RI以比CQI少的次数被反馈。RI的发送周期可以是CQI/PMI的发送周期的倍数。RI对于所有系统带被给出,并且不支持频率选择性的RI反馈。
图7a图示在3GPP LTE中周期性CSI报告的一个示例。
如参考图7a看到的,CSI可以根据在较高层上确定的周期经由PUCCH 621被周期地发送。也就是说,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CSI)可以经由PUCCH被发送。
UE可以由较高层信号半静态地配置以便经由PUCCH周期地反馈差分CSI(CQI、PMI和RI)。在这种情况下,UE根据如以下给出的表所示的定义的模式发送相应的CSI。
[表2]
Figure GDA0002189207930000151
对于每种发送模式,支持在如下所述的PUCCH中周期性CSI报告模式。
[表3]
Figure GDA0002189207930000161
同时,CSI报告的冲突表示配置为发送第一CSI的子帧和配置为发送第二CSI的子帧彼此相同的情形。当发生CSI报告的冲突时,第一CSI和第二CSI可以被同时发送,或者具有低优先级的CSI的发送可以被丢弃(drop)(可替选地,放弃(abandon)),并且根据第一CSI和第二CSI的优先级具有较高优先级的CSI可以被发送。
在CSI经由PUCCH报告的情况下,根据CQI/PMI/RI的传输组合和周期各种报告类型可以呈现如下,并且支持根据每种报告类型(在下文中,简写为类型)区别的偏移值。
类型1:支持用于由UE选择的子带的CQI反馈。
类型1a:支持子带CQI和第二PMI反馈。
类型2、2b、2c:支持宽带CQI和PMI反馈。
类型2a:支持宽带PMI反馈。
类型3:支持RI反馈。
类型4:发送宽带CQI。
类型5:支持RI和宽带PMI反馈。
类型6:支持RI和PTI反馈。
在下文中,将描述CSI的非周期性发送。
图7b图示3GPP LTE中非周期性CSI报告的一个示例。
请求发送CSI的控制信号,即,非周期的CSI请求信号可以被包括在用于发送给PDCCH 612的PUSCH的调度控制信号,即,UL许可中。在这种情况下,UE经由PUSCH 632非周期地报告CSI。如上所述,在PUSCH上的CSI发送称为非周期性CSI报告,其中在PUSCH上的CSI发送由基站的请求触发。CSI报告可以由UL许可或者随机接入响应许可触发。
更详细地,在子帧n中无线设备接收包括用于PUSCH 632至PDCCH 612的调度信息的UL许可。UL许可可以被包括在CQI请求字段中。以下给出的表示出一个2位的CQI请求字段的示例。CQI请求字段的值或者位数仅仅是一个示例。
[表4]
CQI请求字段的值 内容
00 CSI报告没有被触发
01 用于服务小区的CSI报告被触发
10 用于第一组服务小区的CSI报告被触发
11 用于第二组服务小区的CSI报告被触发
基站可以将有关对其触发CSI报告的第一和第二组的信息事先通知给无线设备。
当CSI报告被触发时,无线设备在子帧n+k中在PUSCH 620上发送CSI。在此,k=4或者这仅是一个示例。
基站可以指定用于无线设备的CSI的报告模式(reporting mode)。
以下给出的表图示在3GPP LTE中CSI报告模式的一个示例。
[表5]
Figure GDA0002189207930000181
(1)模式1-2
对于每个子带,在仅经由相应的子带发送DL数据的假设之下,选择预编码矩阵。无线设备采用相对于系统带或者由较高层信号指定的带(称为带集合S)选择的预编码矩阵,并且产生CAI(称为宽带CQI)。
无线设备发送包括每个子带的宽带CQI和PMI的CSI。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子带的大小可以根据系统带的大小变化。
(2)模式2-0
无线设备选择针对系统带或者由较高层信号指定的带(带集合S)优选的M个子带。在数据在选择的M个子带中被发送的假设之下无线设备产生子带CQI。相对于系统带或者带集合S,无线设备另外产生一个宽带CQI。
无线设备发送有关选择的M个子带、子带CQI和宽带CQI的信息。
(3)模式2-2
无线设备选择M个优选的子带,以及在经由M个优选的子带发送DL数据的假设下选择用于M个优选的子带的单个预编码矩阵。
对于每个码字,定义用于M个优选的子带的子带CQI。无线设备相对于系统带或者带集合S产生宽带CQI。
无线设备发送包括M个优选的子带、一个子带CQI、用于M个优选的子带的PMI、宽带PMI和宽带CQI的CSI。
(4)模式3-0
无线设备发送CSI,包括宽带CQI和用于配置的子带的子带CQI。
(5)模式3-1
无线设备相对于系统带或者带集合S产生单个预编码矩阵。无线设备采用产生的单个预编码矩阵,并且产生用于每个码字的子带CQI。无线设备可以采用单个预编码矩阵,并且产生宽带CQI。
在下文中,将描述PUCCH和PUSCH的同时发送。
在3GPP版本8或者版本9系统中,当UE在上行链路传输中使用SC-FDMA方案时,UE不允许在一个载波上同时发送PUCCH和PUSCH以便保持单载波特性。
但是,在3GPP版本10系统中,是否同时发送PUCCH和PUSCH可以在较高层上指示。也就是说,根据较高层的指示,UE可以同时发送PUCCH和PUSCH,或者仅发送PUCCH和PUSCH中的任何一个。
图7c图示PUCCH和PUSCH的同时发送的一个示例。
如参考图7c看到的,UE在子帧n中接收PDCCH 613。
此外,UE可以例如在子帧n+4中同时发送PUCCH 623和PUSCH 633。
PUCCH和PUSCH的同时发送在3GPP版本10系统中被定义如下。
假设UE被配置用于单个服务小区,并且PUSCH和PUCCH被配置为不同时被发送。在这种情况下,当UE不发送PUSCH时,UCI可以经由PUCCH格式1/1a/1b/3被发送。UE发送PUSCH,并且当PUSCH不对应于随机接入响应许可时,UCI可以经由PUSCH被发送。
与此不同,假设UE被配置用于单个服务小区,并且PUSCH和PUCCH被配置为不同时被发送。在这种情况下,当UCI仅由HARQ-ACK和SR构成时,UCI可以经由PUCCH格式1/1a/1b/3被发送。但是,当UCI仅由周期的CSI构成时,UCI可以经由PUCCH格式2在PUCCH上被发送。可替选地,当UCI由周期的CSI和HARQ-ACK构成,并且UE不发送PUSCH时,UCI可以经由PUCCH格式2/2a/2b在PUCCH上被发送。可替选地,当UCI仅由HARQ-ACK/NACK构成,UCI由HARQ-ACK/NACK和SR构成,UCI由肯定的SR和周期的/非周期的CSI构成时,或者当UCI仅由非周期的CSI构成时,HARQ-ACK/NACK、SR和肯定的SR可以被发送给PUCCH,并且周期的/非周期的CSI可以经由PUSCH被发送。
此外,与此不同,假设UE被配置用于一个或多个服务小区,并且PUSCH和PUCCH被配置为不同时被发送。在这种情况下,当UE不发送PUSCH时,UCI可以根据PUCCH格式1/1a/1b/3在PUCCH上被发送。但是,当UCI由非周期的CSI构成时,或者当UCI由非周期的CSI和HARQ-ACK构成时,UCI可以经由服务小区的PUSCH被发送。可替选地,当UCI由周期的CSI和HARQ-ACK/NACK构成,并且UE在主小区的子帧n中不发送PUSCH时,UCI可以在PUSCH上被发送。
此外,与此不同,假设UE被配置用于一个或多个服务小区,并且PUSCH和PUCCH被配置为被同时发送。在这种情况下,当UCI由HARQ-ACK和SR中的至少一个构成时,UCI可以经由PUCCH格式1/1a/1b/3在PUCCH上被发送。但是,当UCI仅由周期的CSI构成时,UCI可以通过使用PUCCH格式2在PUCCH上被发送。可替选地,当UCI由周期的CSI和HARQ-ACK/NACK构成,并且UE不发送PUSCH时,CSI可以不被发送,而是被丢弃(可替选地,放弃)。可替选地,当UCI被发送给HARQ-ACK/NACK和周期的CSI,并且UE在主小区的子帧上发送PUSCH时,HARQ-ACK/NACK可以通过使用PUCCH格式1a/1b/3在PUCCH上被发送,并且周期的CSI可以在PUSCH上被发送。
图8图示有关上行链路子帧的PUCCH和PUSCH。
将参考图8描述PUCCH格式。
PUCCH格式1携带调度请求(SR)。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应用开关键控(OOK)模式。PUCCH格式1a携带相对于一个码字以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模式调制的肯定应答/否定应答(ACK/NACK)。PUCCH格式1b携带相对于两个码字以四相移相键控(QPSK)模式调制的ACK/NACK。PUCCH格式2携带以QPSK模式调制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PUCCH格式2a和2b携带CQI和ACK/NACK。
以下给出的表携带PUCCH格式。
[表6]
每种PUCCH格式在被映射到PUCCH区的同时被发送。例如,PUCCH格式2/2a/2b在被映射到指配给UE的带边缘的资源块(m=0和1)的同时被发送。混合的PUCCH RB,在被映射到在带的中心方向相邻于PUCCH格式2/2a/2b被指配到的资源块的资源块(例如,m=2)的同时,被发送。在其中发送SR和ACK/NACK的PUCCH格式1/1a/1b可以被安排在m=4或者m=5的资源块中。在发送CQI的PUCCH格式2/2a/2b中使用的资源块的数目(N(2)RB)可以经由广播信号被指示给UE。
同时,PUSCH被映射到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UL-SCH是传输信道。在PUSCH上发送的上行链路数据可以是传输块,该传输块是在TTI期间用于UL-SCH的数据块。传输块可以包括用户数据。可替选地,上行链路数据可以是复用的数据。复用的数据可以通过复用用于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的传输块和信道状态信息而获得。例如,被复用到数据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可以包括CQI、PMI、RI等等。可替选地,上行链路数据可以仅由信道状态信息构成。周期的或者非周期的信道状态信息可以经由PUSCH被发送。
PUSCH由PDCCH上的UL许可来指配。虽然在图7中未图示,但是正常CP的每个时隙的第四个OFDM符号在用于PUSCH的解调参考信号(DM RS)的发送中被使用。
<小型小区的引入>
同时,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所期待的是具有小的小区覆盖半径的小型小区将被添加到现有小区的覆盖范围,并且所期待的是小型小区将处理更多的业务。因为现有的小区具有比小型小区更大的覆盖范围,所以现有的小区可以被称作宏小区。在下文中,将参考图10描述宏小区。
图9是图示可以成为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的宏小区和小型小区的异构网络环境的图。
参考图9,示出异构网络环境,其中现有的基站200的宏小区与一个或多个小型基站300a、300b、300c和300d的小型小区重叠。因为现有的基站提供比小型基站更大的覆盖范围,所以现有的基站可以称作宏基站(宏e节点B,MeNB)。在本说明书中,诸如宏小区和宏基站的术语将混合和使用。接入宏小区200的UE可以称作宏UE。宏UE从宏基站接收下行链路信号,并且将上行链路信号发送给宏基站。
在异构网络中,宏小区被配置为主小区(Pcell),并且小型小区被配置为辅小区(Scell)以填充宏小区的覆盖间隙。此外,小型小区被配置为主小区(Pcell),并且宏小区被配置为辅小区(Scell)以提升整体性能。
同时,小型小区可以使用被指配给当前LTE/LTE-A的频带,或者使用较高的频带(例如,3.5GHz或者更高的频带)。
另一方面,在下一代LTE-A系统中,所考虑的是小型小区不可以被独立地使用,并且小型小区可以仅作为宏辅助的小型小区使用,其可以在宏小区的辅助下使用。
小型小区300a、300b、300c和300d可以具有互相类似的信道环境,并且因为小型小区300a、300b、300c和300d被放置在互相接近的距离处,所以在小型小区之中的干扰可能很大。
为了降低干扰影响,小型小区300b和300c可以扩展或者减小其覆盖范围。覆盖范围的扩展和减小称为小区呼吸。例如,如在图8中图示的,小型小区300b和300c可以根据情形开启或者关闭。
另一方面,小型小区可以使用被指配给当前LTE/LTE-A的频带,或者使用较高的频带(例如,3.5GHz或者更高的频带)。
<双连接性的引入>
最近,当前研究其中UE可以被同时连接到不同的基站,例如,宏小区的基站和小型小区的基站的方案。此方法被称为双连接性。
在图10a至图10b中示出启用双连接性的场景。
图10a和图10b示出用于宏小区和小型小区的双连接性的场景。
如在图10a中所图示,在UE中宏小区可以被设置为控制面(在下文中,“C面”)并且小型小区可以被设置为用户面(在下文中,“U面”)。
此外,如在图10b中所图示,在UE中小型小区可以被设置为C面并且宏小区可以被设置为U面。在本说明书中,为了描述的方便起见,C面的小区被称为C小区并且U面的小区被称为U小区。
在此,提及的C面意指支持RRC连接设置和重置、RRC空闲模式、包括切换的移动性、小区选择、重选、HARQ过程、载波聚合(CA)的设置和重置、对于RRC配置所需要的过程、随机接入过程等等。此外,提及的U面意指支持应用的数据处理、CSI报告、用于应用数据的HARQ过程、多播/广播服务等等。
从UE的角度来看,C面和U面的设置如下。C小区可以被设置为主小区,并且U小区可以被设置为辅助小区。相反地,U小区可以被设置为主小区,并且C小区可以被设置为辅助小区。此外,C小区可以以特定的方式被单独地处理,并且U小区可以被设置为主小区。此外,C小区和U小区两者可以被设置为主小区。但是,为了描述的方便起见,在本说明书中假定C小区被设置为主小区并且U小区被设置为辅助小区。
同时,在UE 100频繁移动短距离的情况下,切换可能非常频繁地出现,并且因此为了防止切换,宏小区被设置为C小区或者主小区并且小型小区被设置为UE中的U小区或者辅助小区,可以是有利的。
为此,宏小区可以作为UE的主小区始终被连接到UE。
同时,图10a和图10b图示UE被双连接到宏小区的e节点B和小型小区的e节点B,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UE可以双连接到用于第一小型小区的第一e节点B(或者第一小型小区的组)和用于第二小型小区的第二e节点B(或者第二小型小区的组)。
考虑到上述全部示例,用于主小区(Pcell)的e节点B可以被称为主e节点B(在下文中,“MeNB”)。此外,用于辅助小区的e节点B可以被称为辅助e节点B(在下文中,“SeNB”)。
通过MeNB包括主小区的小区组可以被称为主小区组(MCG)或者PUCCH小区组1,并且通过SeNB包括辅助小区的小区组可以被称为辅助小区组(SCG)或者PUCCH小区组2。
同时,在辅助小区组(SCG)中的辅助小区当中,其中UE能够发送UCI的辅助小区或者其中UE能够发送PUCCH的辅助小区可以被称为超级辅助小区(超级SCell)或者主辅助小区(PScell)。
图11图示决定将载波聚合(CA)变成双连接性的示例。
如在图11中所图示,在UE 100中已经设置载波聚合(CA)。即,基站200的主小区(Pcell)已经添加并且激活用于UE 100的辅助小区(Scell)。
然而,在这样的情形下,基站200决定将载波聚合(CA)变成双连接性。例如,如果基站200尝试将PUCCH传输卸载到辅助小区,则载波聚合(CA)的辅助小区应被变成双连接性的主辅助小区(PSCell)。
正因如此,基站200发送RRC连接重新配置消息。RRC连接重新配置消息包括SCG设置。根据SCG设置,通过载波聚合(CA)已经设置的基站200的辅助小区(Scell)可以通过双连接性被指定为SCG的主辅助小区(PSCell)。此外,根据SCG设置,还没有通过载波聚合(CA)设置的基站200的另一小区可以通过双连接性被指定为SCG的主辅助小区(PSCell)。
然而,在其中载波聚合(CA)被切换到双连接性的区段期间可能产生在基站200和UE 100之间的技术歧义。
<本说明书的公开>
首先,本说明书的公开提出将考虑到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处的基站设计的双连接性技术应用于通过一个基站操作的载波聚合(CA)技术的方案。根据此方案,当主小区(PCell)的PUCCH资源不是充分的时,UE的整个或者部分PUCCH传输可以被绕行到特定的辅助小区(SCell)。
同时,辅助小区组(SCG),包括在UE中在CA中切换到双连接性的时间能够进行PUCCH的PSCell,可以在已经设置的载波聚合(CA)中包括的小区当中选择,并且也可以在除了被包括在CA中的小区之外的小区当中选择。
在前一种情况下,由于产生UCI方法和其中在UE中在CA中切换到双连接性的过程中UE发送PUCCH的小区,在基站和UE之间可能出现技术歧义,并且因此可能需要定义其反馈模式。此外,当在UE中被设置的载波聚合被切换到双连接性时,可以被包括在SCG中的小区以及可能作为pSCell被选择的小区,可能不是在UE中被设置的或者被激活的小区。具体地,根据双连接性技术,pSCell在UE中被设置并且同时被激活,并且因此,在已经设置CA的UE中可能被指定为pSCell的小区,应是在UE中当前没有被设置的小区。如果在UE中已经设置的小区中的一个尝试被指定为pSCell,则通过新命令(或者现有的命令)RRC参数等等可以被继承。例如,ScellChange_to_pSCell等等可以被考虑。如果现有的命令/过程被使用,当多个小区被包括在SCG中时,这对应于将小区中的一个改变成pSCell的命令/过程。方案可以考虑包括在通过UE切换到双连接性之前,变成在对应的UE中已经设置的小区当中的SCG的主体的小区(包括pSCell)的辅助小区释放或者停用的过程。
下面提出需要在用于通过UE在CA中切换到双连接性的重新配置区段期间执行的操作。该方案包括在改变区段期间用于已经被设置为载波聚合(CA)的集合的预先过程方法和UE操作方法。
I.辅助小区(Scell)释放/停用方法
当被包括在CA中的小区中的一些被配置成双连接性的SCG时,在对应的变化区段期间,对于UE发送PUCCH的小区,或者通过UE生成UCI的方法,在基站和UE之间可能出现基站和UE之间的技术歧义。为了防止这样的歧义,可以考虑在切换到双连接性的过程中执行用于整个或者部分小区的预先过程。下述是用于在CA中切换到双连接性时的预先过程的具体示例。
作为第一示例,对于已经被设置为载波聚合(CA)的辅助小区(SCell)执行释放。即,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切换到双连接性之前,UE仅将主小区(PCell)视为服务小区。
作为第二示例,对于已经被设置为载波聚合(CA)的辅助小区(SCell)执行停用。
作为第三示例,对于已经被设置为载波聚合(CA)的辅助小区(SCell)当中的要被添加到SCG的小区执行释放。对应的释放操作可能影响与通过UE执行的CA有关的HARQ-ACK操作。此外,可以考虑停用不属于SCG的小区(例如,属于MCG的小区)。
作为第四示例,被设置为CA的辅助小区当中的被添加到SCG的小区可以被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属于SCG的小区(例如,属于MCG的小区)可以处于被激活的状态下或者在停用的状态下。在这样的情况下,假定通过UE发送到MCG的HARQ-ACK(例如,PUCCH格式3)不包括用于在SCG中包括的小区的HARQ-ACK比特。此外,UE根据在SCG中分配的索引重新调节SCellIndex。
作为第五示例,在MCG/SCG的直接指定或者添加的时间点或者在直接时间点之前的子帧的时间点,基站向UE指示重新配置区段,并且配置UE不执行与PUCCH传输和UCI传输有关的操作。
可以在从已经接收与双连接性有关的消息(例如,与MCG/SCG添加/校正有关的消息)的子帧开始的某个数目(例如,8)的子帧之后的时间点执行上述预先过程,或者可以在已经接收该消息的子帧处迅速地执行。
II.在MCG/SCG配置区段期间操作反馈模式的方法
II-1.发送UCI的方法
在HARQ-ACK的情况下,当仅主小区(PCell)执行调度操作时,通过主小区(PCell)的PUCCH可以仅发送用于主小区(PCell)的HARQ-ACK,并且在CA中切换到双连接性的过程中,可以以相同的方式定义反馈模式。此外,在CA中切换到双连接性的区段期间的HARQ-ACK传输中,在PUCCH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通过主小区(PCell)发送用于所有小区的HARQ-ACK,不论MCG/SCG如何。在这样的情况下,与SCG相对应的HARQ-ACK可以作为DTX或NACK被处理。此外,当设置PUCCH传输功率时,仅与MCG相对应的HARQ-ACK比特的数目可以被考虑。在PUSCH的情况下,在CA中切换到双连接性的区段期间,UCI执行的执行可能被限于要被发送到与MCG相对应的小区的PUSCH。
在非周期性的CSI/SRS传输的情况下,通过在基站和UE之间的技术歧义的传输错误可以被避免,因为基站没有将相对应的触发消息发送到UE。在从已经接收到SCG添加/校正信息的子帧开始的某个数目(例如,8)的子帧之后的时间点接收到非周期性的CSI/SRS触发消息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下述方案。
作为第一方案,UE无视对应的信息并且不发送任何UL信道。
作为第二方案,UE以在上层中设置的形式发送CSI或者SRS,不论MCG/SCG如何。
作为第三方案,仅当传输小区是与MCG相对应的小区时UE可以发送CSI/SRS。具体地,在非周期性的CSI的情况下,UE不可以发送与SCG相对应的CSI。即,当变成非周期性的CSI的主体的小区通过上层被设置为属于MCG的服务小区和属于SCG的服务小区的组合时,用于属于MCG的服务小区的CSI可以被配置和发送。
在周期性的CSI/SRS传输的情况下,如上所述,用于整个或者部分小区的CSI和/或SRS不可以通过预先过程被发送,并且在被激活的状态下,用于解决技术歧义问题的过程可以被执行。下述是用于在CA中切换到双连接性的区段中周期性的CSI/SRS过程的具体方案的示例。
作为第一说明性的方案,当设置的辅助小区处于激活状态时,UE从在接收与SCG添加/校正有关的消息的点开始的某个数目(例如,8)的子帧之后的时间点开始停止用于所有辅助小区的周期性的CSI和/或SRS的传输。
作为第二说明性的方案,在被设置的辅助小区是处于激活状态的情况下,UE从在接收与SCG添加/校正有关的消息的时间点开始的某个数目(例如,8)的子帧之后的时间点开始停止用于属于SCG的辅助小区的周期性的CSI和/或SRS传输。此时,UE可以通过主小区的PUCCH发送用于属于MCG的服务小区的CSI。
作为第三示例性方案,在设置的辅助小区处于激活状态的情况下,UE可以通过主小区的PUCCH或者PUSCH(包括UCI)发送用于相对应的小区的CSI。基站可以在到双连接的切换区段期间无视整个或者部分周期性的CSI。具体地,一些CSI报告可以对应于SCG。
仅在从已经从MCG/SCG接收到小区激活消息或者重新配置完成消息的子帧开始的某个数目(例如,8)的子帧之后,可以恢复被停止的周期性的CSI报告和周期性的SRS传输。
在CA中切换到双连接性时PRACH可以是无效的,并且因此在设置SCG的过程中可以省略。关于是否将PARCH发送到SCG,在设置双连接性的过程(SCG添加/校正过程等等)中可以考虑通知UE。此外,仅当在为CA选择的小区当中选择主辅助小区时,基站可以向UE通过信令指示是否发送PARCH。
II-2.TPC(发送功率控制)设置方法
可以存在用于PUCCH的TPC和用于PUSCH的TPC。通过(E)PDCCH指定用于PUCCH的TPC,(E)PDCCH是从主小区接收到的DCI格式1A/1B/1D/1/2A/2/2B/2C/2D。可替选地,通过被加扰为TPC-PUCCH-RNTI的DCI格式3/3A指定。通过是DCI格式0/4的用于各个对应服务小区的(E)PDCCH指定用于各个服务小区的PUSCH的TPC,并且通过被加扰有TPC-PUSCH-RNTI的DCI格式3/3A另外指定。
每个服务小区指定用于PUSCH的TPC值,并且因此可以考虑在切换到双连接性时得到的相对应的值,并且也可以考虑被重置为0作为重新配置的手段。下述是用于MCG的PUCCH和PUSCH的TPC设置的具体示例。
作为第一示例,在切换到双连接性的时间通过CA已经设置的PUCCH/PUSCH TPC值可以被保持。
作为第二示例,在切换到双连接性的时间通过CA已经设置的PUCCH TPC值被保持,并且PUSCH TPC值被设置。重置可以被设置为0或者可以被表达为在PRACH传输时最后成功的功率的函数。
作为第三示例,在切换到双连接性的时间通过CA已经设置的PUSCH TPC值被保持,并且PUCCH TPC值被重置。重置可以被重置为0。
作为第四示例,在切换到双连接性的时间通过CA已经设置的PUCCH/PUSCH TCP值被重置。在此,重置可以被设置为0或者可以被表达为在PRACH传输时最后成功的功率的函数。
在到双连接性的切换区段通过基站发送的TPC可以被UE无视,或者为了TPC更新而利用。可以为PUCCH和PUSCH不同地设置各个方案。
下述是PUCCH和PUSCH的TPC设置的具体示例。
作为第一示例,在切换到双连接性的时间通过CA已经设置的PUSCH TPC值可以被保持。例如,通过继承PUCCH TPC值,通过载波聚合已经设置的主小区PUCCH TPC值可以被用作用于pSCell的PUCCH TPC值。
作为第二示例,通过CA已经设置的主小区PUCCH TPC值,被利用作为pSCell PUCCHTPC值,并且PUSCH TPC值被重置。重置可以被设置为0或者可以被表达为在PRACH传输时最后成功的功率的函数。
作为第三示例,甚至在切换到双连接性时保持通过CA已经设置的PUSCH TPC值,并且PUCCH TPC值可以被重置。重置可以被设置为0。
作为第四示例,如果切换到双连接性,则通过CA已经设置的PUCCH/PUSCH TPC值被重置。重置可以被设置为0或者可以被表达为在发送PRACH时最后成功的功率的函数。
在此,UE可以在切换到双连接性的区段期间无视通过基站发送的TPC,并且可以为了TCP更新而利用。可以为PUCCH和PUSCH不同地设置各个方案。在此,当用于到主小区的PUCCH传输的值被继承用于到pSCell的PUCCH传输并且被使用时,可以考虑继承PO_PUCCHF_PUCCH(F),ΔTxD(F')。具体地,与用于到主小区的PUCCH传输的值相同的值可以被再次发送用于PUCCH传输。通过上层信号可以执行这样的传输。
II-3.RRC重新配置方法
在CA中切换到双连接性时可以保持路径损耗标准或者RRC配置的全部或者部分。但是,在属于SCG的小区当中,可以改变用于pSCell的RRC配置。同样地,在保持RRC配置的情形下,在切换到双连接性的过程中可以省略相对应的RRC(重新)配置消息的传输。在这样的情况下,UE可以考虑保持用于各个服务小区的RRC配置消息以便被使用。例如,当在CA中切换到双连接性时,可以为属于SCG的辅助小区保持用于CA的辅助小区的配置,诸如路径损耗准则、时序准则、TA命令、TM、PDSCH设置、CSI报告设置、PUSCH设置、PRACH设置等等。但是,当没有接收到变化消息时,UE可以使用被用于CA的辅助小区的配置。
在此,继承TA命令可以意指在CA中没有设置多个TAG的情况下基于主小区(PCell)继承TA值,并且当多个TAG被设置时,可以理解为根据相对应的小区属于的TAG继承PTAG或者STAG的TA值。在PUCCH配置的情况下,当不存在用于SCG的设定值时,可以考虑继承用于主小区的PUCCH配置以便被使用。可替选地,在保持相同的情形下,可以考虑通过RRC(重新)配置将相同的值再次递送给UE。
例外地,当在CA中使用跨载波调度方案时,在切换到双连接性之后调度小区和被调度的小区不可以属于相同的CG。因此,在切换到双连接性时,当前调度的小区可以再次被自调度。此外,当调度小区被切换到双连接性时,其可以被指定为MCG的主小区或者SCG的pSCell。
例外地,即使在CA中没有设置PUCCH和PUSCH的同时传输方案,在切换到双连接性时,分别对应于不同的CG,也可以改变为支持PUCCH同时传输以及PUCCH和PUSCH同时传输。例如,在CA情形下,当PUCCH和PUSCH没有被同时发送时,在切换到双连接性时与MCG相对应的PUCCH和与SCG相对应的PUSCH可以被同时发送。此外,可以假定可以被切换到双连接性的UE是能够设置至少PUCCH和PUSCH的同时传输的UE。
例外地,取决于TDD-FDD组合可以不同地设置TA命令。当在下一代系统的TDD-FDD载波聚合中基于TDD的小区和基于FDD的小区属于相同的STAG时,UE已经将NTA偏移值设置为624个T。在CA情形下,当切换到双连接性时,相对应的TA值可以继承在CA情形下设置的值。
此外,当1)在切换到双连接性时,STA仅包括TDD小区,2)已经被包括在STAG中的FDD小区被使得能够被包括在SCG中,2-1)相对应的小区不对应于多个TAG,2-2)小区属于仅包括FDD小区的STAG,或者2-3)小区属于包括pSCell的TAG,NTA可以被再次设置为0。
例外地,在PRACH配置的情况下,关于相对应的小区的信息可以被再次发送到UE。UE可以基于相对应的信息执行随机接入过程或者发送SR(调度请求)。
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执行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例如,可以通过硬件、固件、软件或者其组合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具体地,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
图12是其中本说明书的公开被实现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
基站200包括处理器201、存储器202和RF单元203。存储器202被连接到处理器201并且存储用于驱动处理器201的各种信息。RF单元203被连接到处理器201并且发送和/或接收无线电信号。处理器201实现提出的功能、处理和/或方法。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基站200的操作可以由处理器201执行。
UE包括处理器101、存储器102和RF单元103。存储器102被连接到处理器101并且存储用于驱动处理器101的各种信息。RF单元103被连接到处理器101并且发送和/或接收无线电信号。处理器101实现提出的功能、处理和/或方法。
处理器可以包括专用集成电路(ASIC)、其它芯片组、逻辑电路和/或数据处理装置。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闪存、存储器卡、存储介质和/或其他存储设备。RF单元可以包括用于处理无线电信号的基带电路。当在软件中实现上述实施例时,可以使用执行上述功能的模块(过程、功能等等)实现上述方案。该模块可以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且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被放置在处理器之内或者外面,并且使用各种公知的装置被连接到处理器。
在上面的示例性系统中,虽然已经基于使用一系列步骤或块的流程图描述了方法,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步骤的顺序,并且可以以与剩余步骤不同的顺序执行或可以与剩余步骤同时执行一些步骤。而且,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在流程图中所示的步骤不是排他性的,并且可以包括其它步骤,或者,可以删除流程图的一个或多个步骤,而不影响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在载波聚合中切换到双连接性的方法,所述方法由用户设备(UE)执行并且包括:
由配置有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的载波聚合的所述UE应用配置信息到用于所述载波聚合的所述第二小区;
从基站接收包括用于切换所述第二小区从所述载波聚合到双连接性的请求的消息,
其中,基于所述第一小区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资源不足,从所述基站发送包括用于所述切换的请求的消息;和
将所述第二小区从所述载波聚合切换到所述双连接性,
其中,在执行所述切换期间,跳过到第二小区的用于双连接性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的传输;以及
在切换到所述双连接性之后,保持已经应用到用于所述载波聚合的所述第二小区的被应用到用于双连接性的所述第二小区的所述配置信息;以及
在切换到所述双连接之后,将包括用于所述第一小区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的PUCCH信号发送到用于所述双连接性的所述第二小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下述的至少一个:路径损耗准则、时序准则、TA(时序提前)命令、TM(传输模式)、PDS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设置、CSI(信道状态信息)报告设置、PUS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设置、以及PRA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切换到所述双连接性之后,所述第二小区被配置成SCG(辅助小区组)的主辅助小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切换到所述双连接性之后,所述第二小区被配置成SCG的辅助小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切换被执行之前,停用被配置为用于所述载波聚合的所述第二小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小区包括除了所述第一小区之外的被配置用于所述载波聚合的所有小区中的每一个。
7.一种被配置有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的载波聚合的用户设备(UE),包括:
收发器;和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耦合到所述收发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
应用配置信息到用于所述载波聚合的第二小区,
控制所述收发器从基站接收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二小区从所述载波聚合切换到双连接性的请求的消息,
其中,基于所述第一小区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资源不足,从所述基站发送包括用于所述切换的请求的消息;和
将所述第二小区从所述载波聚合切换到所述双连接性,
其中,在执行所述切换期间,跳过到第二小区的用于双连接性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的传输;以及
在切换到所述双连接性之后,保持已经应用到用于所述载波聚合的所述第二小区的被应用到用于双连接性的所述第二小区的所述配置信息,以及
在切换到所述双连接之后,将包括用于所述第一小区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的PUCCH信号发送到用于所述双连接性的所述第二小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UE,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下面的至少一个:路径损耗准则、时序准则、TA(时序提前)命令、TM(传输模式)、PDS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设置、CSI(信道状态信息)报告设置、PUS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设置、以及PRA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UE,其中,在切换到所述双连接性之后,所述第二小区被配置成SCG(辅助小区组)的主辅助小区。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UE,其中,在切换到所述双连接性之后,所述第二小区被配置成SCG的辅助小区。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UE,其中,所述处理器被进一步配置为:
在所述切换被执行之前,停用被配置为用于所述载波聚合的所述第二小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UE,其中,所述第二小区包括除了所述第一小区之外的被配置用于所述载波聚合的所有小区中的每一个。
CN201580035976.5A 2014-06-12 2015-06-11 在载波聚合中切换到双连接性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Active CN1064718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2011055P 2014-06-12 2014-06-12
US62/011,055 2014-06-12
PCT/KR2015/005876 WO2015190842A1 (ko) 2014-06-12 2015-06-11 반송파 집성에서 이중 연결로 전환하는 방법 및 사용자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71858A CN106471858A (zh) 2017-03-01
CN106471858B true CN106471858B (zh) 2020-01-10

Family

ID=54833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35976.5A Active CN106471858B (zh) 2014-06-12 2015-06-11 在载波聚合中切换到双连接性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321335B2 (zh)
EP (1) EP3157301A4 (zh)
CN (1) CN106471858B (zh)
WO (1) WO201519084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13814A1 (en) 2014-07-23 2016-01-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nd transmitting power headroom report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462758B2 (en) 2014-08-05 2019-10-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ing alignment procedures for dual PUCCH
EP3222072B1 (en) * 2014-11-17 2022-04-20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Capability signaling for dual connectivity
US9820298B2 (en) 2015-03-09 2017-11-14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Scheduling request in a wireless device and wireless network
US10182406B2 (en) 2015-03-09 2019-01-15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Power headroom report for a wireless device and a base station
US10327236B2 (en) 2015-03-09 2019-06-18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Secondary cell in a wireless device and wireless network
US10700845B2 (en) 2015-03-09 2020-06-30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Secondary cell deactivation in a wireless device and a base station
US9820264B2 (en) * 2015-03-09 2017-11-14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Data and multicast signals in a wireless device and wireless network
US11641255B2 (en) 2015-04-05 2023-05-02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9877334B2 (en) 2015-04-05 2018-01-23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Cell configuration in a wireless device and wireless network
US10200177B2 (en) 2015-06-12 2019-02-05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Scheduling request on a secondary cell of a wireless device
US9894681B2 (en) * 2015-06-12 2018-02-13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Uplink scheduling in a wireless device and wireless network
US9948487B2 (en) 2015-06-15 2018-04-17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Uplink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10172124B2 (en) 2015-09-22 2019-01-01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Carrier selection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network
US10200164B2 (en) 2015-09-22 2019-02-05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Carrier activation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network
CA3000508C (en) 2015-10-17 2019-01-22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Control channel configuration in partial and full subframes
US11202282B2 (en) 2015-12-16 2021-12-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ention-based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US10548121B2 (en) 2016-02-03 2020-01-28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Downlink and uplink channel transmission and monitoring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10880921B2 (en) 2016-02-04 2020-12-29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Detection threshold for a wireless network
US10200992B2 (en) 2016-05-06 2019-02-05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Uplink signal starting position in a wireless device and wireless network
US11147062B2 (en) 2016-10-14 2021-10-12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Dual connectivity power control for wireless network and wireless device
US20180124831A1 (en) 2016-10-29 2018-05-03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Dual connectivity scheduling request for wireless network and wireless device
US10848977B2 (en) 2016-11-02 2020-11-24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Dual connectivity with licensed assisted access
US11239982B2 (en) * 2016-11-04 2022-02-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ntrolling the impact of SRS switching on carrier aggregation activation-related delays
US10320519B1 (en) * 2017-01-23 2019-06-11 Sprint Spectrum L.P. Selective discontinuation of carrier aggregation service to facilitate service of other device
JP2020080444A (ja) * 2017-03-22 2020-05-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US10602520B2 (en) * 2017-03-24 2020-03-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link control beam switching
WO2019059673A1 (ko) * 2017-09-20 2019-03-2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11093232B (zh) * 2018-10-23 2021-03-3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方法、切换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224758B (zh) * 2018-11-23 2022-04-0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重复传输指示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11757552B (zh) * 2019-03-28 2023-11-21 苹果公司 用于快速载波聚合和双连接配置的辅助信息
EP3970416A1 (en) * 2019-05-16 2022-03-23 Nokia Technologies Oy Providing and using implicit pscells
CN111093279A (zh) * 2019-11-22 2020-05-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传输发送、接收方法、装置、终端、服务节点及介质
US11570808B2 (en) * 2020-04-08 2023-01-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wo-step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11812314B2 (en) * 2020-05-20 2023-11-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switching between carrier aggregation and multi-connectivity
CN115868235A (zh) * 2020-10-22 2023-03-28 英特尔公司 用于跨载波传输的pucch和pusch的优先级排序和复用
CN116762386A (zh) * 2021-01-12 2023-09-15 苹果公司 辅小区激活和改变过程
CN115941131A (zh) * 2021-08-02 2023-04-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反馈方法、相关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60022A (zh) * 2010-06-28 2013-03-0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多点hsdpa通信网络中的移动性
WO2013113390A1 (en) * 2012-02-02 2013-08-08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Signaling of uplink scheduling information in case of carrier aggreg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05147A1 (en) * 2001-06-29 2003-01-02 Enns Daniel Albert IP/HDLC addressing system for replacing frame relay based systems and method therefor
KR102156886B1 (ko) * 2012-09-25 2020-09-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수의 셀을 이용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A2886214C (en) * 2012-09-28 2017-10-24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enhancements to flexible subframes in lte heterogeneous networks
CN105210403B (zh) * 2013-01-10 2019-04-05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用于增强小小区的方法
ES2774982T3 (es) * 2013-02-20 2020-07-23 Huawei Tech Co Ltd Método y aparato de asignación de recursos
US9526044B2 (en) * 2013-05-08 2016-12-2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configuring dual connectivity to UE in heterogeneous cell deployment
US20140335882A1 (en) * 2013-05-10 2014-11-13 Electronics &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configuring dual connectivity
US9264963B2 (en) * 2013-08-21 2016-02-16 Intel Corpor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enhanced uplink power control
KR102292194B1 (ko) * 2013-10-23 2021-08-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링크 문제의 보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0075381B2 (en) * 2014-01-28 2018-09-11 Mediatek Inc. Buffer status report and logical channel prioritization for dual connectivity
US10721720B2 (en) * 2014-01-30 2020-07-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Cell On-Off procedure for dual connectivity
US20150245307A1 (en) * 2014-02-21 2015-08-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Ul out-of-synchronization for a secondary cell carrying pucch
US20150271836A1 (en) * 2014-03-21 2015-09-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bearer prioritization and data mapping in multiple connectivity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KR102184585B1 (ko) * 2014-03-21 2020-11-30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이중 연결을 고려한 전력 제한 상황에서의 pusch/pucch 전력 스케일링 방법 및 그 장치
US9973959B2 (en) * 2014-04-16 2018-05-1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cell aggregation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60022A (zh) * 2010-06-28 2013-03-0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多点hsdpa通信网络中的移动性
WO2013113390A1 (en) * 2012-02-02 2013-08-08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Signaling of uplink scheduling information in case of carrier aggregation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onsideration on system information change for Dual connectivity;Huawei, HiSilicon;《3GPP TSG-RAN WG2 Meeting #86 R2-142084》;20140510;全文 *
pSCell related functionalities and procedures;Huawei, HiSilicon;《3GPP TSG-RAN WG2 Meeting #86 R2-142027》;20140510;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71858A (zh) 2017-03-01
WO2015190842A1 (ko) 2015-12-17
EP3157301A1 (en) 2017-04-19
US20170118658A1 (en) 2017-04-27
US10321335B2 (en) 2019-06-11
EP3157301A4 (en) 2018-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71858B (zh) 在载波聚合中切换到双连接性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US10708867B2 (en) Uplink power control in dual connectivity to first or second cell group based on first or second configuration
US10834681B2 (en) Method for executing power control and user equipment
US10631279B2 (en) Uplink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uplink transmission device
US10893510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HARQ ACK/NACK from user equipment simultaneously accessing multiple cells
US9936506B2 (en) Method for receiving or transmitting uplink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EP3169005A1 (en) Method for repor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on unlicensed ban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ame
CN110855412A (zh) 发送和接收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以及用户设备和基站
US1032656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frequency hopping for low cost user equip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170113012A (ko) Laa 기반 셀에 대해서 csi 측정 보고를 수행하는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