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71677B - 电连接装置、具备该装置的端子台、太阳能发电系统及电气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装置、具备该装置的端子台、太阳能发电系统及电气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71677B
CN106471677B CN201580036658.0A CN201580036658A CN106471677B CN 106471677 B CN106471677 B CN 106471677B CN 201580036658 A CN201580036658 A CN 201580036658A CN 106471677 B CN106471677 B CN 1064716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body
head
hole
bolt
guid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3665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71677A (zh
Inventor
高嶋祐
高嶋祐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tan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itan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tan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Kitani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4716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716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716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716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22Bases, e.g. strip, block, panel
    • H01R9/24Terminal blocks
    • H01R9/2416Means for guiding or retaining wires or cables connected to terminal block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21/00Means for preventing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a pin, spigot, shaft or the like and a member surrounding it; Stud-and-socket releasable fastenings
    • F16B21/02Releasable fastening devices locking by rot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0Pins, blades, or sockets shaped, or provided with separate member, to retain co-operating parts together
    • H01R13/213Pins, blades, or sockets shaped, or provided with separate member, to retain co-operating parts together by bayonet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4Means for preventing access to live contacts
    • H01R13/447Shutter or cover pla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3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clamping member acted on by screw or nut
    • H01R4/42Clamping area to one side of screw on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50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cam, wedge, cone or ball also combined with a screw
    • H01R4/52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cam, wedge, cone or ball also combined with a screw which is spring load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22Bases, e.g. strip, block, panel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40/00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in combination with PV modul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2S10/00 - H02S30/00
    • H02S40/30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2S40/34Electrical components comprising specially adapted electrical connection means to be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PV module, e.g. junction box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220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onnections not cover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16B2200/93Fastener comprising feature for establishing a good electrical connection, e.g.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or insulation fe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35/00Screw-bolts; Stay-bolts; Screw-threaded studs; Screws; Set screws
    • F16B35/04Screw-bolts; Stay-bolts; Screw-threaded studs; Screws; Set screws with specially-shaped head or shaft in order to fix the bolt on or in an object
    • F16B35/041Specially-shaped shafts
    • F16B35/044Specially-shaped en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1/00Individual connecting elements provid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ive members which are, or may be, thereby interconnected, e.g. end pieces for wires or cabl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or cable and having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blocks of binding posts
    • H01R11/11End pieces or tapping pieces for wir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and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 H01R11/12End pieces terminating in an eye, hook, or fork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54Bayonet or keyhol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电连接装置(100)具备:雄部,具有头部(21)和体部(24),头部(21)具备用于使螺丝刀插入的槽,体部(24)具备从下端形成的螺旋状的贯通的第一引导孔(26a)和第二引导孔(26b),雌部(116),具备用于被体部(24)插入的孔部(118),弹性部(40),当体部(24)插入孔部(118)时,弹性部(40)配置于体部(24)的外周,以及可动体(30),配置于弹性部的下方,当体部(24)插入孔部(11)时,以贯通第一引导孔(26a)的方式嵌入第一引导孔(26a);在弹性部(40)的上端与头部(21)之间,安装有第一导通构件(50)和第二导通构件(60);在可动体(30)嵌入第一引导孔(26a)的状态下,随着使头部(21)相对于孔部(118)而相对旋转至规定旋转角度,与弹性部(40)的下端相接触的可动体(30)上升,导致弹性部(40)的作用力增大,并且,当头部(21)相对于孔部(118)的相对旋转角度超过上述规定旋转角度时,可动体(30)会嵌入第二引导孔(26b)的终端部(29),从而抑制可动体(30)相对于体部(24)进行相对旋转移动,第二引导孔(26b)设置在降低该作用力的方向上并且与第一引导孔(26a)相连。

Description

电连接装置、具备该装置的端子台、太阳能发电系统及电气 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装置、具备该装置的端子台、太阳能发电系统及电气设备。
背景技术
例如,在各种电气设备内部的布线连接或者各种电气设备间的连接中,如图24所示,进行如下操作:利用被壁90、92划分出多个部分的端子台900,使用螺栓922将隔着垫片98的导线与导电板94紧固连接,从而进行电连接。
此时,对于需要用螺栓对大量端子进行紧固连接操作的操作人员或者需要长时间进行该操作的操作人员来说,为了确认每个该螺栓是否被可靠地紧固连接,经常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另外,从操作性的观点考虑,操作人员需要预先进行所谓的暂时固定,即将螺丝刀插入螺栓921的槽922,一定程度上旋转螺栓来进行固定。此时,若没有确认该螺栓最终的紧固连接情况,则会增加因电连接不充分而导致产生各种缺陷的可能性。另外,在黑暗处或狭小处进行操作时,操作人员有时难以确认螺栓最终的紧固连接情况。
尤其,由于现今的百万瓦级太阳能(mega solar)这样的用语所代表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具备大量端子台等,因而例如使用螺栓进行上述电连接这样的操作,对操作人员来说成为相当大的操作负担。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20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如上所述,由于可能因各种原因导致产生所谓的紧固连接不良,因而需要消除该紧固连接不良,或者大幅地降低产生紧固连接不良的频度,但是想要实现这些并非易事。例如,在图24所示的端子台中,通常,仅看螺栓的头部,操作人员无法知道该螺栓的紧固连接情况,因而为了确认该紧固连接情况,需要进行试着通过螺丝刀旋转螺栓的操作。
本申请的申请人之前所提出的垫圈是一种能够高精度地防止在端子台上通过螺丝进行紧固连接时发生的拧入不充分情况的有效手段(专利文献1),但是在不需要垫圈的端子台或者无法使用以上提出的垫圈的情况下,仍需要能够高可靠性地防止并降低因拧入不充分而产生缺陷。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能够解决上述各问题的至少一部分问题。例如,对于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在使用以螺栓为代表的雄部来实现电连接的电连接装置中,即使不使用上述提出的垫圈,也能为高可靠性地防止在对雄部进行紧固连接时发生的拧紧不充分情况做出巨大贡献。另外,对于本发明的其它方式,能够为实现使操作人员能在视觉上及/或触觉上极其容易地辨别雄部的紧固连接情况的电连接装置做出巨大贡献。
本发明的发明人致力于即使在不使用上述垫圈的情况下,也能通过对以螺栓为代表的雄部及端子台的结构或形状进行钻研,来实现一种使操作人员能够在视觉上及/或触觉上容易地识别雄部的拧入情况的电连接装置、具备该电连接装置的端子台、太阳能发电系统及电气设备。如上所述,大量的雄部的紧固连接操作及其后的对各雄部进行一次或多次的确认操作可能会提高产生操作失误的可能性。因此,本发明人考虑通过利用人们的尽可能多的感觉(视觉及触觉)来降低高可靠性的操作的失误,及/或者使操作情况的确认容易化。经过许多的试验和失败,本发明人通过对作为拧紧对象的雄部自身的结构,和以收纳该雄部的端子台为代表的收容部的内部及/或者其外部悉心钻研,获得了能够解决上述各问题的至少一部分问题的见解。本发明是通过上述观点而创造出的。
本发明的一种电连接装置具备:雄部,具有头部和体部,所述头部具备用于使螺丝刀插入的槽,所述体部具备从下端形成的2个以上的螺旋状的第一引导槽和后述的第二引导槽,雌部,具备用于被该体部插入的孔部,弹性部,当该体部插入该孔部时,该弹性部配置于该体部的外周,以及可动体,配置于该弹性部的下方,具有用于被该体部插入的通孔,且形成有与上述第一引导槽的数量相对应的数量的突起部。此外,在本发明的电连接装置中,在上述弹性部的上端与上述头部之间,安装有第一导通构件和用于与该第一导通构件电连接的第二导通构件,通过使上述体部插入上述孔部,使上述的各突起部分别嵌入上述第一引导槽,在该突起部嵌入该第一引导槽的状态下,随着使上述头部相对于上述孔部而相对旋转至规定旋转角度,与上述的弹性部的下端接触的上述可动体上升,导致该弹性部的作用力增大,并且,当上述头部相对于上述孔部的相对旋转角度超过上述规定旋转角度时,上述突起部会嵌入第二引导槽的终端部,从而抑制该突起部相对于上述体部进行相对旋转移动,所述第二引导槽设置在用于降低该作用力的方向上并且与该第一引导槽相连。
根据该电连接装置,若旋转雄部的头部的槽,则可动体的突起部会嵌入从下端形成的螺旋状的第一引导槽,因而随着雄部的旋转可动体会上升,直至雄部旋转至规定角度。其结果,在旋转至规定角度的过程中,配置于该雄部的体部的外周的弹性部的作用力会增大。因此,在旋转至规定角度的过程中,旋转角度越大,对操作人员而言越能感觉到旋转该雄部时的负载。
然而,若超过上述规定角度而进一步旋转该雄部,则该突起部会嵌入与第一引导槽相连接的第二引导槽。这里,第二引导槽设置在使上述弹性部的作用力降低的方向上。因此,在操作人员旋转该雄部至超过上述规定角度时,由于该弹性部对可动体的向下方的作用力,会感觉到易于旋转该雄部。通过具有这种雄部、可动体及弹性部,若可动体的突起部欲沿第二引导槽向着与上述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则会产生该弹性部的向下方的作用力变强的情况,因而只要不施加外力,嵌入第二引导槽的可动体的突起部难以向着这种相反的方向进行移动。其结果,能够实现对该雄部的高可靠性的固定,因而,例如,能够高可靠性地实现以压接端子或导电板为例的第一导通构件及第二导通构件之间的固定。此外,使得操作人员能够在触觉上感知上述突起部从第一引导槽向第二引导槽移动时的弹性体的作用力的变动,因而操作人员能够极其容易地辨别雄部的紧固连接情况。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电连接装置具备:雄部,具有头部和体部,所述头部具备用于使螺丝刀插入的槽,所述体部具备从下端形成的螺旋状的贯通的第一引导孔和后述的第二引导孔,雌部,具备用于被该体部插入的孔部,弹性部,当该体部插入该孔部时,所述弹性部配置于该体部的外周,以及可动体,配置于该弹性部的下方,当上述体部插入上述孔部时,所述可动体以贯通上述第一引导孔的方式嵌入上述第一引导孔。此外,在本发明的另一电连接装置中,在上述弹性部的上端与上述头部之间,安装装有第一导通构件和用于与该第一导通构件电连接的第二导通构件,在上述可动体嵌入上述第一引导孔的状态下,随着使上述头部相对于上述孔部而相对旋转至规定旋转角度,与上述弹性部的下端相接触的上述可动体上升,导致该弹性部的作用力增大,并且,当上述头部相对于上述孔部的相对旋转角度超过上述规定旋转角度时,上述可动体会嵌入第二引导孔的终端部,从而抑制该可动体相对于所述体部进行相对旋转移动,所述第二引导孔设置在用于降低该作用力的方向上并且与该第一引导孔相连。
根据该另一电连接装置,若旋转雄部的头部的槽,则可动体会以贯通从下端形成的螺旋状的第一引导孔的方式嵌入第一引导孔,因而随着雄部的旋转可动体会上升,直至雄部旋转至规定角度。其结果,在旋转至规定角度的过程中,配置于该雄部的体部的外周的弹性部的作用力会增大。因此,在旋转至规定角度的过程中,旋转角度越大,对操作人员而言越能感觉到旋转该雄部时负载。此外,使得操作人员能够在触觉上感知上述可动体从第一引导孔向第二引导孔移动时的弹性体的作用力的变动,因而操作人员能够极其容易地辨别雄部的紧固连接情况。
然而,若超过上述规定角度而进一步旋转该雄部,则该可动体会嵌入与第一引导孔相连接的第二引导孔。这里,第二引导孔设置在使上述弹性部的作用力降低的方向上。因此,在操作人员旋转该雄部至超过上述规定角度时,由于该弹性部对可动体的向下方的作用力,会感觉到易于旋转该雄部。通过具有这种雄部、可动体及弹性部,若可动体欲沿第二引导孔向着与上述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则会产生该弹性部的向下方的作用力变强的情况,因而只要不施加外力,嵌入第二引导孔的可动体难以向着这样的相反的方向移动。其结果,能够实现对该雄部的高可靠性的固定,因而,例如,能够高可靠性地实现以压接端子或导电板为例的第一导通构件及第二导通构件之间的固定。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电连接装置,能够高可靠性地防止对雄部进行紧固连接时产生的拧入不充分的情况,并使操作人员至少能够通过触觉极其容易地辨别雄部的紧固连接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概要地示出具有具备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装置的端子台的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2是概要地示出具备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装置的端子台的一部分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具备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装置的端子台的一部分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4A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螺栓的形状的主视图(正面)、左视图(左侧面)及从主视方向观察时的纵剖视图。
图4B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螺栓的形状的立体图。
图5是对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装置中的螺栓的紧固连接工序进行说明的局部侧视剖视图。
图6是对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装置中的螺栓的紧固连接工序进行说明的局部侧视剖视图。
图7是对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装置中的螺栓的紧固连接工序进行说明的局部侧视剖视图。
图8是将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装置中的螺栓的紧固连接工序的一部分提取出来的与图5相对应的立体图。
图9是将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装置中的螺栓的紧固连接工序的一部分提取出来的与图6相对应的立体图。
图10是将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装置中的螺栓的紧固连接工序的一部分提取出来的与图7相对应的立体图。
图11是图10的X-X面的横截面图。
图12A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螺栓的形状的主视图(正面)、左视图(左侧面)及从主视方向观察时的纵剖视图。
图12B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螺栓的形状的立体图。
图13是对第二实施方式的电连接装置中的螺栓的紧固连接工序进行说明的侧视剖视图。
图14是对第二实施方式的电连接装置中的螺栓的紧固连接工序进行说明的侧视剖视图。
图15是对第二实施方式的电连接装置中的螺栓的紧固连接工序进行说明的侧视剖视图。
图16是将第二实施方式的电连接装置中的螺栓的紧固连接工序的一部分提取出来的与图5相对应的立体图。
图17是将第二实施方式的电连接装置中的螺栓的紧固连接工序的一部分提取出来的与图6相对应的立体图。
图18是将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装置中的螺栓的紧固连接工序的一部分提取出来的与图7相对应的立体图。
图19是图18的Y-Y面的横截面图。
图20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螺栓的形状的立体图。
图21是对第四实施方式的电连接装置中的螺栓的紧固连接工序进行说明的侧视剖视图。
图22是示出第五实施方式的螺栓的形状的立体图。
图23是将第五实施方式的电连接装置中的螺栓的紧固连接工序的一部分提取了出来的立体图。
图24是示出现有例的端子台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200 电连接装置
110、210、410 端子台
112 盖体
112a 顶面
113 轴部
114 凸部
115 上端面
116、216 雌部
117 直线槽
118、218 孔部
118a 空间
150 太阳能电池模块
160 接线箱
165 功率调节器
180 配电盘
185 各种电气设备
20、320、520 螺栓
21、221、321 头部
22、222、322 螺丝刀用槽
24、224 体部
26 通孔
26a 第一引导孔
26b 第二引导孔
210、410 端子台
225 芯部
226、526 槽部
226a 第一引导槽
226b 第二引导槽
27、227 下端
28、228 连接点
29、229 终端部
30 圆柱状可动体
230 可动体
232 突起部
234 平坦面
35 板状可动体
50 导电板
60 压接端子
800 太阳能发电系统
90、92 壁
94 导电板
98 压接端子
900 端子台
921 螺栓
922 槽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所附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在该说明中,在所有图中,在没有作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对于共同的部分标注共同的参照附图标记。另外,在图中,没有以彼此相同的缩小比例示出各实施方式的各要素。另外,为了易于观察各附图,省略了一部分附图标记。
(第一实施方式)
图1为具有具备本实施方式的电连接装置100的端子台110的太阳能发电系统800的结构的概要图。如图1所示,太阳能发电系统800例如具备:设置于房屋的屋顶上的多个太阳能电池模块150、接线箱160及将太阳能电池模块150所发出的直流电变换为交流电的功率调节器165。另外,由太阳能发电系统800所产生的电力经由配电盘180供给到各种电气设备185。本实施方式中,具备多个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50全部配置在同一面上。另外,多个太阳能电池模块150经由电连接装置100互相电串联或电并联连接。
图2是概要地示出太阳能电池模块150所具备的具有本实施方式的电连接装置100的端子台110的一部分结构的立体图。另外,图3是示出拆除了图2的螺栓20和导电板50的状态下的端子台110的一部分内部结构的立体图。另外,图4A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雄部的一个例子即螺栓20的形状的主视图、左视图及从主视方向观察时的纵剖视图(更具体来说,图4A的纸面深度方向上的体部24中央的纵剖视图)。另外,图4B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螺栓20的形状的立体图。另外,图5至图7分别是对本实施方式的电连接装置100中的螺栓20的紧固连接工序进行说明的局部侧视剖视图。进而,图8至图10分别是将本实施方式的电连接装置100中的螺栓20的紧固连接工序的一部分提取出来后的与图5至图7相对应的立体图。此外,图11是图10的X-X面的横截面图。另外,图5至图7是从图2的箭头A所示的方向观察到的侧面的局部剖视图。另外,在图2中,为了易于观察附图,未图示图5至图7的局部剖视图所示的压接端子60。
首先,如图2及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端子台110具备:盖体112,具备直线状的凸部114且通过轴部113以能够自由开闭的方式被旋转支撑;以及雌部116,具备用于插入螺栓20的体部24的孔部118,且发挥用于承载夹持于该雌部与螺栓20之间的导电板50或压接端子60的座台的作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导电板50对应于第一导通构件,压接端子60对应于第二导通构件。另外,通过将隔着压接端子60的导线(未图示)与导电板50电连接来实现端子台110中的导通。此外,第一导通构件及第二导通构件并不限定于导电板50及压接端子60。可取代上述的各具体例而使用电连接装置100所能适用的各种公知的导通构件。
如图4至图1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雄部即螺栓20具备头部21和形成有通孔26的体部24,所述头部21具有用于插入螺丝刀而使螺栓20旋转的直线状的螺丝刀用槽22。
在此,本实施方式的体部24所具有的通孔26由两个区域构成。如图4所示,其中一个区域为螺旋状的贯通的第一引导孔26a,该第一引导孔26a从体部24的下端27朝向头部21形成至称为拐点的连接点28。另一个区域为贯通的第二引导孔26b,该第二引导孔26b与第一引导孔26a连接,且形成为从连接点28直至终端部29朝向体部24的下端侧倾斜。
另外,如图3、图5至图7所示,雌部116所具备的孔部118具有用于容纳弹性部即螺旋弹簧40的空间以及直线槽117,该弹性部在插入螺栓20的体部24时配置于体部24外周,该直线槽117用于嵌入可动体30的两端部,所述可动体30以贯通上述通孔26的方式嵌入上述通孔26中,且所述可动体30具有以圆柱状或圆筒状为代表的剖面形状呈圆形(还包括若连续则呈圆形的形状)的形状。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螺旋弹簧40的上端与螺栓20的头部21之间,安装有导电板50和用于与导电板50电连接的压接端子60。此外,本实施方式中,采用螺旋弹簧作为弹性部,但取代螺旋弹簧而采用公知的各种弹性构件或板簧也能获得本实施方式的至少一部分的效果。
此外,对本实施方式的螺栓20的材质并无特别限定。可从成型性、加工性、放热性、生产性、经济性等的各种观点来适当的选择,但代表性的螺栓20的材质为钢制、铜合金、铝合金、钛、镁合金、树脂。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可动体30的材质也没有特别地限定。可从成型性、加工性、放热性、生产性、经济性等各种观点来适当地选择,但代表性的可动体30的材质为钢制、铜合金、铝合金、钛、镁合金、树脂。另外,对于本实施方式的端子台110,可适用公知的材质(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酰胺(PA)、聚碳酸酯(PC)、改性聚苯醚(PPO)、多酚(PF)、环氧聚酯(EP)、三聚氰胺树脂(MF)等塑料材料)。
接着,对从本实施方式的螺栓20插入雌部116的孔部118内之后,直到将螺栓紧固连接为止的工序进行说明。
首先,在端子台110的雌部116的孔118内以安装有导电板50与压接端子60的方式插入螺栓20。这样的话,如图5及图8所示,可动体30嵌入从螺栓20的体部24的下端27形成的通孔26的结果,形成如下状态:可动体30贯通体部24的下端27及/或下端27的附近。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环状的SUS制的板状可动体35插装于可动体30与螺旋弹簧40之间。通过板状可动体35,能够使与之后的可动体30的移动相对应的弹簧的作用力的变动更平稳。此外,在图8至图10中,为了易于理解可动体30的移动,用虚线画出了板状可动体35。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将可动体30嵌入从螺栓20的体部24的下端27形成的通孔26且还没有旋转螺栓20的阶段,实质上不产生螺旋弹簧40的作用力。
若从图5及图8所示状态下用螺丝刀一边按压头部21一边旋转螺栓20,则可动体30一边以螺旋状沿第一引导孔26a移动一边上升。这样的话,如图6及图9所示,直到连接点28为止,配置于体部24的外周的螺旋弹簧40的作用力增大。因此,在可动体30一边以螺旋状沿第一引导孔26a移动一边上升的期间,对于操作人员来说,能感受到旋转螺栓20所带来的负载。
若可动体30到达连接点28,则由于可动体30到达了其在通孔26中进行移动时所能上升的最高的位置,因而可知:雌部116所具备的孔部118中的从可动体30起的下方的空间118a比其它两张图(图5及图7)所示的空间大。其结果,在可动体30到达了连接点28的阶段,压缩螺旋弹簧40的力达到最大,因而螺旋弹簧40的作用力也最大。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图6及图7中的空白箭头概念性地示出通过可动体30(直接地说,板状可动体35)的上升而对螺旋弹簧40进行压缩的力的方向和大小。另外,图6及图7中的斜线箭头概念性地示出螺旋弹簧40的作用力(施加给可动体30的力)的方向和大小。
进而,若用螺丝刀旋转螺栓20,则可动体30超越连接点28,而沿着朝向体部24的下端侧倾斜的第二引导孔26b移动,并最终到达第二引导孔26b的终端部29。其结果,如图7及图10所示,配置于体部24的外周的螺旋弹簧40的作用力会稍有降低。因此,在旋转螺栓20而超越连接点28时,由于螺旋弹簧40对可动体30的向下方的作用力,所以操作人员能够感受到容易旋转螺栓20。其结果,操作人员不仅能够通过视觉还能够通过触觉感受到可动体30从第一引导孔26a移动至第二引导孔26b移动时的螺旋弹簧40的作用力的变动,因而操作人员能够极其容易地辨别螺栓20的紧固连接状况。
进而,特别值得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引导孔26b的终端部29没有到达体部24的下端,因而螺旋弹簧40的作用力换言之施加给可动体30的向下的力不会消失。因此,通过螺旋弹簧40的剩余的作用力始终向下方按压可动体30即螺栓20自身,由此实现可动体30难以沿第二引导孔26b向连接点28逆向移动的情况。即,实现在不施加外力的情况下,可动体30难以向着增大螺旋弹簧40的作用力的上方移动的情况。其结果,能够可靠地防止对螺栓20进行紧固连接时的拧紧不充分的情况,并能够高可靠性地实现对螺栓20的固定。换言之,能够抑制可动体30相对于体部24进行相对旋转移动。此外,第二引导孔26b的终端部29形成至体部24的下端的方式是本实施方式的一个变形例,但是从更高可靠性地实现对螺栓20的固定的观点来说,优选像本实施方式那样,形成始终向下方按压螺栓20自身的情况。
另外,如上所述,螺栓20具备具有直线状的螺丝刀用槽22的头部21。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以在将螺栓20旋转至可动体30到达第二引导孔26b的终端部29时,使螺丝刀用槽22即直线状的槽与端子台110的侧壁大致相平行的方式,形成第二引导孔26b。因此能够形成如下状态:尤其是在视觉上,操作人员能够容易确认螺栓20的拧入情况。
进而,更深层意义上,为了使操作人员在视觉上及/或触觉上能够容易确认螺栓20的拧入情况,还特别对于本实施方式的端子台110实施了另一种手段。具体地,端子台110具备具有凸部114的盖体112。如图2所示,该凸部114以如下方式构成:例如在用螺丝刀使螺栓20旋转至规定的角度时,能够在螺栓20的槽22内嵌入凸部114。在本实施方式中,规定的角度(或者,规定的旋转角度)是指,将螺栓20旋转至使可动体30到达第二引导孔26b的终端部29为止时的角度。因此,操作人员通过触觉感知凸部114嵌入螺栓20的槽22内的情况,能够容易地确认螺栓20的拧入情况。
在此,优选地,将盖体112旋转至操作人员能够在视觉及/或触觉上感知凸部114已充分地嵌入螺栓20的槽22内的程度为止。在优选的一个例子中构成为:在通过使盖体112关闭来使凸部114充分嵌入螺栓20的槽22内后,盖体112的顶面112a不高于端子台110的侧壁的上端面115的位置。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通孔26由2个区域(26a、26b)构成,但通孔26并不限定于该形态。例如,可以为如下的其它的一个形态:为了足够地获得使雄部(例如,螺栓)达到最终的紧固连接状态的旋转角度等,还可以在第一引导孔26a与第二引导孔26b之间形成具有某个长度的平坦的孔的区域,换言之,形成外周的螺旋弹簧40的作用力实质上不发生变动的区域。在本申请中,像这样,经由使外周的螺旋弹簧40的作用力实质上不产生变动的区域而与第一引导孔26a相连接的第二引导孔26b也包含于“与第一引导孔26a连接”的第二引导孔26b中。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环状的板状可动体35介于可动体30与螺旋弹簧40之间,但本实施方式不限定于该形态。例如,即使在没有板状可动体35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可动体30自身使弹簧的作用力产生变动。但是,从更平稳地使弹簧的作用力产生变动变动的观点来说,优选本实施方式的电连接装置100具备板状可动体35。
(第二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变更了第一实施方式的螺栓20、端子台110所具备的盖体112及使螺旋弹簧40的作用力变动的机构这些点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装置100、以及端子台110相同。因此,省略与第一实施方式重复部分的说明。
图12A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雄部的一个例子即螺栓220的形状的主视图、左视图及从主视方向观察时的纵剖视图(更具体而言,图12A的纸面的深度方向上的体部224中央的纵剖视图)。另外,图12B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螺栓220的形状的立体图。另外,图13至图15分别是对本实施方式的电连接装置200的螺栓220的紧固连接工序进行说明的局部侧视剖视图。进而,图16至图18分别是将本实施方式的电连接装置200中的螺栓220的紧固连接工序的一部分提取出来的与图13至图15相对应的立体图。此外,图19是图18的Y-Y剖视图。此外,图13至图19分别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4至图11相对应的图。
首先,如图12至图1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端子台210具备雌部216,该雌部216具备用于插入螺栓220的体部224的孔部218,且发挥用于承载夹持于该雌部216与螺栓220之间的导电板50或压接端子60的座台的作用。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端子台210不具备第一实施方式的盖体112。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孔部218不具备第一实施方式的孔部118所具有的直线槽117。这是由于如后面所详细描述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取代第一实施方式的可动体30,而采用具备突起部232的可动体230。
如图12至图1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雄部即螺栓220具备头部221和2个非贯通的槽部226、226,所述头部221具有用于插入螺丝刀而使螺栓220转动的直线状的螺丝刀用槽222。此外,在从螺栓220的头部221观察时,本实施方式的槽部226、226以点对称的方式配置在体部224上。另外,体部224的芯部225作为槽部226、226的底部而发挥作用。
这里,本实施方式的体部224所具有的槽部226由2个区域构成。如图12所示,其中一个区域为螺旋状的第一引导槽226a,该第一引导槽226a从体部24的下端227朝向头部221形成至称为拐点的连接点228。另一个区域为第二引导槽226b,该第二引导槽226b与第一引导槽226a连接,且形成为从连接点228直至终端部229朝向体部224的下端侧倾斜。
另外,如图13至图19所示,雌部216所具备的孔部218具有用于容纳弹性部即螺旋弹簧40的空间以及用于容纳可动体230的空间,该弹性部在插入螺栓220的体部224时配置于体部224外周,该可动体230具备用于嵌入上述槽部226的突起部232。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螺旋弹簧40的上端与螺栓220的头部221之间,安装有导电板50和用于与导电板50电连接的压接端子60。
此外,对于本实施方式的螺栓220的材质,可适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螺栓20相同的材质。另外,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可动体230的材质,没有特别地限定。可从成型性、加工性、放热性、生产性、经济性等各种观点来适当地选择,但是代表性的可动体230的材质为钢制、铜合金、铝合金、钛、镁合金、树脂。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端子台210可适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端子台110相同的材质。
接着,对从本实施方式的螺栓220插入雌部216的孔部218内之后,直到将螺栓紧固连接为止的工序进行说明。
首先,在端子台210的雌部216的孔218内以安装有导电板50与压接端子60的方式插入螺栓220。这样的话,如图13及图15所示,可动体230的突起部232嵌入从螺栓220的体部224的下端227形成的槽部226的结果,形成如下状态:突起部232嵌入体部224的下端227及/或下端227的附近。
这里,如图16至图19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可动体230呈形成有突起部232的环状的板状,且作为可动体230的外周的侧面,不仅有曲面还具有平坦面234。通过该平坦面234,能够防止可动体230随着螺栓220旋转而转动。另外,通过本实施方式的可动体230,能够使与之后的可动体230的移动相对应的弹簧的作用力的变动更平稳。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可动体230具备第一实施方式的可动体30和板状可动体35这两者的功能,在这点上尤其值得说明。此外,在图16至图18中,为了易于理解可动体230的移动,用虚线画出了突起部232的一部分及可动体230的一部分。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将突起部232嵌入从螺栓220的体部224的下端227形成的槽部226且在还没有旋转螺栓220的阶段,实质上不产生螺旋弹簧40的作用力。
若从图13及图16所示的状态下用螺丝刀一边按压头部221一边旋转螺栓220,则可动体230一边以螺旋状沿第一引导槽226a移动一边上升。这样的话,如图14及图17所示,直到连接点228为止,配置于体部224外周的螺旋弹簧40的作用力增大。因此,在可动体230一边以螺旋状沿第一引导槽226a移动一边上升的期间,对于操作人员来说,能感受到旋转螺栓20所带来的负载。
若可动体230到达连接点228,则突起部232(及可动体230)到达了其在槽部226中进行移动时所能上升的最高的位置。其结果,在突起部232到达了连接点228的阶段,压缩螺旋弹簧40的力达到最大,因而螺旋弹簧40的作用力也最大。
进而,若用螺丝刀旋转螺栓220,则突起部232(及可动体230)超越连接点228,而沿着朝向体部224的下端侧倾斜的第二引导槽226b移动,并最终到达第二引导槽226b的终端部229。其结果,如图15及图18所示,配置于体部224外周的螺旋弹簧40的作用力会稍有降低。因此,在旋转螺栓220至超越连接点228时,由于螺旋弹簧40对可动体230的向下方的作用力,所以操作人员能够感受到容易旋转螺栓220。其结果,操作人员能够通过触觉感受到可动体230从第一引导槽226a移动至第二引导槽226b移动时的螺旋弹簧40的作用力的变动,因而操作人员能够极其容易地辨别螺栓220的紧固连接状况。
此外,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引导槽226b的终端部229没有到达体部224的下端,因而螺旋弹簧40的作用力换言之施加给可动体230的向下的力不会消失。因此,通过螺旋弹簧40的剩余的作用力始终向下按压可动体230即螺栓220自身,由此实现可动体230(更准确而言,可动体230的突起部232)难以沿第二引导槽226b向连接点228逆向移动的情况。即,实现在不施加外力的情况下,可动体230难以向着增大螺旋弹簧40的作用力的上方移动的情况。其结果,能够高可靠性地防止对螺栓220进行紧固连接时的拧紧不充分,并能够高可靠性地实现对螺栓220的固定。换言之,能够抑制突起部232相对于体部224进行相对旋转移动。此外,第二引导槽226b的终端部229形成至体部224的下端的方式是本实施方式的一个变形例,但从更高可靠性地实现对螺栓220的固定的观点来说,优选像本实施方式那样,形成始终向下方按压螺栓220自身的情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螺栓220的头部221观察时,第二引导槽226在体部224以点对称的方式配置,但不限定于此。但是,为了更平稳地使螺栓220进行旋转,优选在本实施方式的那样的点对称的位置配置第二引导槽226。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槽部226由2个区域(26a、26b)构成,但槽部226并不限定于该形态。例如,可以为如下的其它一个形态:为了足够地获得使雄部(例如,螺栓)达到最终紧固连接状态的旋转角度等,还可以在第一引导槽226a与第二引导槽226b之间形成具有某个长度的平坦的孔的区域,换言之,形成外周的螺旋弹簧40的作用力实质上不发生变动的区域。在本申请中,像这样,经由使外周的螺旋弹簧40的作用力实质上不产生变动的区域而与第一引导槽226a相连接的第二引导槽226b也包含于“与第一引导槽226a连接”的第二引导槽226b中。
(第三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是取代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螺栓20而采用螺栓320的方式。图20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螺栓320的形状的相当于图4的立体图。
如图2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螺栓320具备头部321和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螺栓20的体部24同样结构的体部24,在所述头部321形成有用于插入螺丝刀而使螺栓320旋转的十字状的螺丝刀用槽322。这种形态的螺栓320也可获得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中的至少一部分效果。
然而,为了使操作人员通过视觉能够更加容易地确认螺栓的拧入情况,与使用十字状的螺丝刀用槽322相比,更优选采用直线状的螺丝刀用槽。此外,当然,在第二实施方式或后述的第四实施方式中,作为其变形例,能够采用具有形成有十字状的螺丝刀用槽322的头部。
(第四实施方式)
对于本实施方式的端子台410,除了具备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端子台210所不具备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盖体112这点外,具备与第二实施方式的电连接装置100及端子台210相同的结构。
图21是对本实施方式电连接装置中的螺栓220的紧固连接工序进行说明的侧视剖视图。更具体而言,图21是关于本实施方式的端子台410的相当于图15的侧视剖视图。本实施方式中,螺栓220具备具有直线状的螺丝刀用槽222的头部221。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端子台110同样地,以在将螺栓220旋转至可动体230(更准确地说,可动体230的突起部232)到达第二引导槽226b的终端部229时,使螺丝刀用槽222即直线状的槽与端子台210的侧壁大致平行的方式,形成第二引导槽226b。因此能够形成如下状态:尤其是在视觉上,操作人员能够容易确认螺栓220的拧入情况。
进而,本实施方式的端子台410具备具有凸部114的盖体112。该凸部114以如下方式构成:例如在用螺丝刀使螺栓220旋转至规定的角度时,能够在螺栓220的槽222内嵌入凸部114。在本实施方式中,规定的角度(或者,规定的旋转角度)是指,将螺栓20旋转至使可动体230到达第二引导槽226b的终端部29为止时的角度。因此,操作人员不仅通过视觉还通过触觉来感知凸部114嵌入到了螺栓220的槽222内的情况,能够容易地确认螺栓20的拧入情况。
在此,优选地,将盖体112旋转至操作人员能够在视觉及/或触觉上感知凸部114已充分地嵌入螺栓20的槽222内的程度为止。在优选的一个例子中构成为:在通过使盖体112关闭来使凸部114充分嵌入螺栓220的槽222内后,盖体112的顶面112a不高于端子台410的侧壁的上端面115的位置。
(第五实施方式)
另外,在上述第二及第四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形成有与可动体230所具备的2个突起部232相同数量的槽部226的螺栓220。然而,突起部232的数量及槽部226的数量不限定于2个。图2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螺栓520的形状的立体图。另外,图23是将本实施方式的电连接装置中的螺栓520的紧固连接工序的一部分提取出来的立体图。
如图22及图2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螺栓520具有3个由螺旋状的第一引导槽和与第一引导槽连接的第二引导槽所构成的槽部526。在此,第一引导槽及第二引导槽均具备与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引导槽226a及第二引导槽226b相同的功能。此外,螺栓520的第一引导槽的角度的范围及第二引导槽的角度的范围等于或小于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引导槽226a及第二引导槽226b的各角度范围。
在采用本实施方式的螺栓520时,也能够获得上述第二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效果的至少一部分效果。然而,从加工的容易性及/或螺栓的紧固连接的可靠性的观点来说,优选采用具有2个突起部232和2个槽部226的螺栓220。
(其它实施方式(1))
此外,在上述第二及第四实施方式中,有时也可以使具备第一引导槽226a的槽部226的数量与突起部的数量不一致。例如,在像上述第五实施方式那样设置有3个第一引导槽226a时,假设可动体320的突起部的数量为2个,也能够获得上述第二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效果的至少一部分效果。因此,对于形成有与第一引导槽226a的数量相对应的数量的突起部232的可动体230,不仅包含具备数量与第一引导槽226a的数量相同的突起部232的可动体230,还包含形成有比第一引导槽226a的数量少的数量的突起部232的可动体230。然而,从进行螺栓的紧固连接操作时进一步提高操作性的观点来说,优选采用具备数量与第一引导槽226a的数量相同的突起部232的可动体230。
(其它实施方式(2))
另外,在上述第二及第四实施方式中,在从螺栓220的头部221观察螺栓220所具备的非贯通的槽部226时,槽部226在体部224以点对称的方式配置,但第二及第四实施方式的各螺栓并不限定于这种形态。例如,在从螺栓220的头部221观察时,即使槽部226在体部224不以点对称的方式配置,也能够获得第二及第四实施方式的效果的至少一部分效果。然而,从进行螺栓的紧固连接操作时进一步提高操作性的观点来说,优选在从螺栓的头部观察时,在体部以点对称的方式配置用于使可动体的突起部嵌入的槽部。
(其它实施方式(3))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于第一引导孔26a或第一引导槽226a的角度的范围,或者第二引导孔26b或第二引导槽226b的角度的范围也没有特别限定。能够以与端子台的结构,螺栓的形状,及/或所需要的螺栓的紧固连接情况等相匹配的方式,适当选择上述的各角度。
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的电连接装置也可适用于除太阳能发电系统之外的设备中。另外,也可在各种电气设备中适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电连接装置及/或端子台。
上述各实施方式所公开的内容只是用于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在包含各实施方式的其它组合的本发明的范围内存在的变形例也包含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雄部,具有头部和体部,所述头部具备用于使螺丝刀插入的槽,所述体部具备从下端形成的2个以上的螺旋状的第一引导槽,
雌部,具备用于被所述体部插入的孔部,
弹性部,当所述体部插入所述孔部时,所述弹性部配置于所述体部的外周,以及
可动体,配置于所述弹性部的下方,具有用于被所述体部插入的通孔,且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引导槽的数量相对应的数量的突起部;
在所述弹性部的上端与所述头部之间,安装有第一导通构件和用于与所述第一导通构件电连接的第二导通构件;
通过使所述体部插入所述孔部,使各所述突起部分别嵌入所述第一引导槽;
在所述突起部嵌入所述第一引导槽的状态下,随着使所述头部相对于所述孔部而相对旋转至规定旋转角度,与所述弹性部的下端接触的所述可动体上升,导致所述弹性部的作用力增大,并且,当所述头部相对于所述孔部的相对旋转角度超过所述规定旋转角度时,所述突起部会嵌入第二引导槽的终端部,从而抑制所述突起部相对于所述体部进行相对旋转移动,所述第二引导槽设置在用于降低所述作用力的方向上并且与所述第一引导槽相连。
2.一种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雄部,具有头部和体部,所述头部具备用于使螺丝刀插入的槽,所述体部具备从下端形成的螺旋状的贯通的第一引导孔,
雌部,具备用于被所述体部插入的孔部,
弹性部,当所述体部插入所述孔部时,所述弹性部配置于所述体部的外周,以及
可动体,配置于所述弹性部的下方,当所述体部插入所述孔部时,所述可动体以贯通所述第一引导孔的方式嵌入所述第一引导孔;
在所述弹性部的上端与所述头部之间,安装有第一导通构件和用于与所述第一导通构件电连接的第二导通构件;
在所述可动体嵌入所述第一引导孔的状态下,随着使所述头部相对于所述孔部而相对旋转至规定旋转角度,与所述弹性部的下端接触的所述可动体上升,导致所述弹性部的作用力增大,并且,当所述头部相对于所述孔部的相对旋转角度超过所述规定旋转角度时,所述可动体会嵌入第二引导孔的终端部,从而抑制所述可动体相对于所述体部进行相对旋转移动,所述第二引导孔设置在用于降低所述作用力的方向上并且与所述第一引导孔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的所述槽为直线状的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为螺旋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为螺旋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可动体与所述弹性部之间还设置有板状可动体,所述板状可动体具有用于被所述体部插入的通孔,并且,当所述头部相对于所述孔部而相对旋转至规定旋转角度时,所述板状可动体与所述弹性部的下端相接触。
7.一种具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装置的端子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台以开闭自由的方式安装有盖体,所述盖体具备凸部,当所述头部相对于所述孔部而相对旋转至所述突起部嵌入所述第二引导槽的状态时,所述凸部能够嵌入所述头部的所述槽。
8.一种具备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装置的端子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台以开闭自由的方式安装有盖体,所述盖体具备凸部,当所述头部相对于所述孔部而相对旋转至所述可动体嵌入所述第二引导孔的状态时,所述凸部能够嵌入所述头部的所述槽。
9.一种具备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端子台的太阳能发电系统。
10.一种具备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端子台的电气设备。
CN201580036658.0A 2014-07-16 2015-06-25 电连接装置、具备该装置的端子台、太阳能发电系统及电气设备 Active CN1064716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46106 2014-07-16
JP2014-146106 2014-07-16
PCT/JP2015/068301 WO2016009804A1 (ja) 2014-07-16 2015-06-25 電気接続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端子台、並びに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及び電気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71677A CN106471677A (zh) 2017-03-01
CN106471677B true CN106471677B (zh) 2019-01-15

Family

ID=55078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36658.0A Active CN106471677B (zh) 2014-07-16 2015-06-25 电连接装置、具备该装置的端子台、太阳能发电系统及电气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774108B2 (zh)
EP (1) EP3171457A4 (zh)
JP (1) JP5853126B1 (zh)
CN (1) CN106471677B (zh)
WO (1) WO201600980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1512921D0 (en) * 2015-07-22 2015-09-02 Unifast Srl Electrical connector
JP6826948B2 (ja) * 2017-05-22 2021-02-10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端子着脱装置
CN107740806A (zh) * 2017-11-09 2018-02-27 东莞市佳铠精密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螺丝及其生产工艺
CN114876932A (zh) * 2022-04-14 2022-08-09 深圳市先地图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散热功能的螺杆及装配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49757A (ja) * 2003-11-11 2005-06-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回路遮断器の端子構造
CN201797058U (zh) * 2010-09-29 2011-04-13 欧姆龙株式会社 端子台座
CN102810773A (zh) * 2011-05-31 2012-12-05 欧姆龙株式会社 用于覆盖端子台中的接线端子的端子盖
JP2013161658A (ja) * 2012-02-06 2013-08-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入力端子台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71192C (zh) *
GB943518A (en) * 1961-10-17 1963-12-04 W S A Engineering Company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clamps
CH631836A5 (en) * 1978-07-10 1982-08-31 Weber Ag Fab Elektro Electrical connecting and disconnecting device for two flat rails
FR2531280A3 (fr) * 1982-07-29 1984-02-03 Sedatelec Connecteur electrique, notamment pour le raccordement d'un stimulateur a une aiguille du type utilise en acupuncture
JPH09161868A (ja) * 1995-12-13 1997-06-20 Meidensha Corp 端子台
JP2003068380A (ja) * 2001-08-29 2003-03-07 Fuji Electric Co Ltd 開閉器の端子装置
JP5382538B2 (ja) * 2010-03-02 2014-01-08 木谷電器株式会社 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用接続箱
JP6175221B2 (ja) 2012-07-12 2017-08-02 木谷電器株式会社 ワッシャー及びワッシャーを備えた端子台、並びに端子ネジのネジ締め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49757A (ja) * 2003-11-11 2005-06-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回路遮断器の端子構造
CN201797058U (zh) * 2010-09-29 2011-04-13 欧姆龙株式会社 端子台座
CN102810773A (zh) * 2011-05-31 2012-12-05 欧姆龙株式会社 用于覆盖端子台中的接线端子的端子盖
JP2013161658A (ja) * 2012-02-06 2013-08-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入力端子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853126B1 (ja) 2016-02-09
CN106471677A (zh) 2017-03-01
EP3171457A1 (en) 2017-05-24
US20170141492A1 (en) 2017-05-18
US9774108B2 (en) 2017-09-26
WO2016009804A1 (ja) 2016-01-21
EP3171457A4 (en) 2018-03-21
JPWO2016009804A1 (ja) 2017-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71677B (zh) 电连接装置、具备该装置的端子台、太阳能发电系统及电气设备
CN102474017B (zh) 接通和连接装置
CN108349447A (zh) 用于将电气部件与电源相连的设备
US20090096418A1 (en) Electrical energy storage device, in particular for equipping a motor vehicle
CN105406301A (zh) 具有轨道安装的可浸电连接器
CN105637711A (zh) 插拔连接器模块
CN104254949A (zh) 插塞连接器
EP2978075B1 (de) Geräteanschlusssystem mit integriertem schutzleiteranschluss für elektrische geräte und elektrogerät
CN106415940B (zh) 用于电设备的连接装置和具有连接装置的电设备
US9666960B2 (en) Power connector for connecting a conductive wire to a circuit board
CN107800006B (zh) 具有多个能够彼此电连接的模块的模块化系统
CN113839244A (zh) 高压连接器
WO2016088869A1 (ja) コネクタ
CN105518813B (zh) 至少四个电导体的连接
CN102347545B (zh) 电气安装设备
KR20140071110A (ko) 부스바 결합용 구조체
US10199757B2 (en) Electronic control connector, electronic control for driving a hermetic compressor and hermetic compressor
KR101332770B1 (ko) 대용량 변압기의 단자접속장치
CN109314350A (zh) Hvil系统
CN206878243U (zh) 手动维修开关
CN201274385Y (zh) 低压抽出式开关柜用适配器
CN107851912B (zh) 用于电气设备的接线单元、电气设备系统和制造方法
KR101825604B1 (ko) 부스바 결합용 구조체
CN105529544B (zh) 插拔连接器
WO2014161828A1 (de) Wechselrichter und gleichstromanschlusseinheit für einen wechselrich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