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71376A - 自动分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动分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71376A
CN106471376A CN201580033589.8A CN201580033589A CN106471376A CN 106471376 A CN106471376 A CN 106471376A CN 201580033589 A CN201580033589 A CN 201580033589A CN 106471376 A CN106471376 A CN 1064713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gent
sampler
reaction vessel
stage portion
dispen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3358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71376B (zh
Inventor
小西励
佐野稔
牧野彰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Hitachi High Tech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4713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713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713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713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由于分注取样器与反应容器的间隙中产生的毛细管现象,吐出试药时试药上爬,从而不得不将分注取样器清洗领域决定得较广。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其中,反应容器(50)在内部侧壁面上具有向内部侧突出的台阶部(51),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分注取样器(60)下降从而所述分注取样器的前端到达所述台阶部的下方,在使分注取样器接触台阶部的状态下吐出试药。

Description

自动分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自动分析血液等的成分的自动分析装置的技术。
背景技术
作为对分析样本中包含的成分量进行分析的分析装置,已知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其对来自光源的光照射样本与试药混合的反应液而得到的单一或多个波长的透射光量或散射光量进行测量,再根据光量与浓度的关系来算出成分量。对于反应液的反应大体存在两类分析领域:比色分析,其使用基质与酵素的呈色反应;均相免疫分析,其使用由抗原与抗体结合而引起的聚集反应,在后者均相免疫分析中,已知有免疫比浊法和胶乳凝聚法等测量方法。
在免疫比浊法中,使用含有抗体的试药来使抗体与样本中包含的测量对象物(抗原)的免疫复合物生成,再光学检测这些,从而对成分量进行定量。在胶乳凝聚法中,使用含有使抗体敏化(结合)在表面了的乳胶粒子的试药,通过与试料中包含的抗原的抗原抗体反应来使乳胶粒子凝聚,再光学检测这些,从而对成分量进行定量。此外,还众所周知异相免疫分析装置,其利用基于化学发光和电化学发光的检测技术以及B/F分离技术,来进行更高灵敏度的免疫分析。
另外,还存在测量血液的凝固功能的自动分析装置。虽然血液在血管内部保持流动性在流动,但一旦出血,血浆和血小板中存在的凝固因子就被连锁性地活性化,从而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被变换为纤维蛋白而析出,直到止血为止。这样的血液凝固功能中存在漏出到血管外的血液凝固时的外因性血液凝固功能和血管内血液凝固时的内因性血液凝固功能。作为有关血液凝固功能(血液凝固时间)的测量项目,存在:外因性血液凝固反应检查的凝血酶原时间(PT)、内因性血液凝固反应检查的活性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纤维蛋白原量(Fbg)等。这些项目为了使血液的凝固反应稳定地进行而需要充分搅拌样本与试药的混合液。
作为本技术领域的背景技术,有日本专利特开平第7-239334号公报(专利文献1)。此公报中记载了将少量的试料液用第二液体来高效地搅拌从而以高精度的混合倍率均匀地混合的方法。记载了这样做时使试料液移液吸头的前端接触或接近容器的内部侧壁面而停止后再使液体被吐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7-23933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将少量的试料液用第二液体来高效地搅拌的方法。然而,专利文献1的搅拌方法未考虑由毛细管现象引起的液体的上爬。例如,在使分注取样器接触或接近反应容器的内部侧壁面再吐出液体的情况下,有时分注取样器与反应容器的内部侧壁面之间产生的间隙中会发生毛细管现象,从而液体会沿着分注取样器的外侧壁面传递。
由于这时分注取样器在较广范围被液体污染,与之相伴的是分注取样器的清洗范围也变得较广。因此,分注取样器的清洗动作会变复杂或者变得需要较长时间。由于此清洗工序每周期都需要进行,所以存在不能提高处理能力的缺点和清洗水量变多的缺点。另外,存在以下问题,即,若未认真进行清洗工序则产生遗留物和污染物的可能性会变高。
于是,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其通过在反应容器的内部侧壁面上设置台阶部,来抑制在分注取样器与反应容器的间隙中发生的毛细管现象以减少试药的上爬,从而能够对分注取样器的受污染领域进行限制。另外,提供能够对这样的受污染领域进行限制的反应容器。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对本申请公开的发明当中代表性的技术方案的概要进行简单说明,如下。
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具备:反应容器,其分注有试料与试药;分注取样器,其用于向该反应容器吐出该试药;清洗槽,其清洗分注取样器;控制部,其控制分注取样器的动作;以及检测部,其根据该试料与该试药的混合液来进行该试料的检查,自动分析装置的特征在于,反应容器在内部侧壁面上具有向内部侧突出的台阶部;控制部使分注取样器下降从而分注取样器的前端到达台阶部的下方,在使分注取样器接触台阶部的状态下吐出该试药。
另外,一种自动分析装置的反应容器,具备:反应容器,其分注有试药;分注取样器,其用于向该反应容器吐出该试药;清洗槽,其清洗分注取样器;控制部,其控制分注取样器的动作;以及检测部,其根据该试料与该试药的混合液来进行该试料的检查,反应容器的特征在于,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分注取样器下降后,再在使分注取样器的前端接触反应容器的侧面来吐出该试药,反应容器具备与分注取样器接触的向内部侧壁面突出的台阶部。
这样,通过在反应容器的内部侧壁面上设置台阶部,从而能够抑制在分注取样器与反应容器的间隙中发生的毛细管现象,进而能够限制试药上爬至分注取样器的上部。
发明效果
对本申请公开的发明当中代表的技术方案所得到的效果进行简单说明,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自动分析装置,毛细管现象引起的液体向分注取样器上部上爬得到抑制,因此分注取样器的清洗变得较容易,从而能够降低产生遗留物和污染物的可能性。另外,本发明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反应容器也一样,在分注时使分注取样器接触反应容器来分注试药的情况下,能够得到上述同样的效果。
上述以外的问题、结构以及效果,将通过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而变得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将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的结构的概略示出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示出了分注取样器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3是示出了分注取样器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4是示出了实施例1所涉及的反应容器的形状以及分注取样器的污染领域与可清洗范围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5是将实施例2所涉及的反应容器的变形例示出的纵向剖面图。
图6是将实施例3所涉及的反应容器的变形例示出的纵向剖面图及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再者,在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所有附图中,对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原则上标注相同标号,对其重复说明尽可能省略。
实施例1
图1是将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的结构的概略示出的概略结构图。如图1所示,自动分析装置1具备有:试料容器20,其容纳标准试料和被检试料等试料;以及样本盘21,其支撑试料容器20。
另外还具备有:试药容器30,其容纳试药,该试药包含与试料中包含的各检查项目的成分反应的成分;以及试药盘31,其对试药容器30进行支撑且保冷。
另外还具备有样本取样器22,其抽吸样本盘21所支撑的试药容器20内的试药,并向一次性反应容器50内分注。
另外还具备有试药分注取样器60,其抽吸试药盘31所支撑的试药容器30内的试药,并向一次性反应容器50内分注。
样本取样器22随着样本用注射泵的动作而进行试药及试料的抽吸动作及吐出动作。同样地,试药分注取样器60随着试药用注射泵的动作而进行抽吸动作及吐出动作。
样本用注射泵及试药用注射泵可进行微细的动作,由控制部100来进行控制,能够将分注精度严格管理至微量值。
另外还具备有反应容器移送机构71,其将一次性反应容器50设置到检测部72及样本分注端口74中,并将使用完毕的一次性反应容器50搬送去废弃。
向一次性反应容器50分注试料和试药,试料与试药相混合,从而试料与试药开始反应。
将保持有试料与试药的混合液的一次性反应容器50设置在检测部72中,检测部72检测试料与试药的反应,根据它们的混合液来进行试料的检查。
检测部72中具备有光源和受光部,光源例如使用LED,受光部例如使用光电二极管。对所设置的一次性反应容器50从下方来照射来自光源的光,从而混合液反应,反应所产生的析出物使得此光散射。由于析出物增加时散射光也增加,所以通过用受光部检测此散射光来算出析出物的量。例如,在凝固检查项目中,检体与试药反应时随着时间经过而析出纤维蛋白。随着纤维蛋白的增加,散射的光量也增加。通过监视此光量,能够进行纤维蛋白原量(Fbg)的检查。另外,通过使用检查项目所对应的试药、再同样地监视光量,也能够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性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其他凝固项目的检查。
另外,为了促进试料与试药的反应而使检测部72保持恒温,37为佳。
另外还具备有试药分注取样器60,其向设置在检测部72中一次性反应容器50吐出试药以进行分注。
另外还分别具备有用于清洗样本取样器22和清洗试药分注取样器60的清洗槽73。
控制部100实施对构成所述自动分析装置1的所有自动化要素的控制,即,控制所述样本盘21、试药盘31、样本分注取样器22以及试药分注取样器60的上下及左右动作;控制样本用注射泵及试药用注射泵的动作;控制清洗槽73中的清洗水75的吐出和停止动作;控制检测部72的光源及受光部;以及实施浓度演算等。
参照图2(a)的流程图和图3的分注取样器的动作流程,对本自动分析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再者,这些流程图的实施内容由控制部10来进行控制。
首先,利用图3(a),对所使用的一次性反应容器50进行说明。如图所示,此反应容器在内部侧壁面上具有向内部侧突出的台阶部51。列举尺寸的一示例如下,即,突出高度(水平方向宽度)约为0.13mm,垂直方向的宽度约为0.8mm。另外,反应容器的高度约为26mm,开口部至台阶部的距离约为11mm,底部至台阶部的距离约为15mm。此台阶部的高度被设计为,即使容纳了试料与试药的混合液也不碰触混合液的高度。此台阶部51被配置成圆环状,且在所有方向上都被配置。
返回图2的流程图进行说明。在S101中,用样本取样器22来对架设在样本盘21中的试料容器20内保持的试料进行抽吸。反应容器移送机构71将一次性反应容器50设置到样本分注端口74中。样本取样器22通过向设置在样本分注端口74中的一次性反应容器50吐出试料来进行分注。反应容器移送机构71将一次性反应容器50从样本分注端口74移送并设置到检测部72。设置在检测部72中的试料被升温。
在S102中,用试药分注取样器60来对架设在试药盘31中的试药容器30内保持的试药进行抽吸。试药分注取样器60装备有加热器,被维持例如37的恒温。在试药分注取样器内,所抽吸的试药被预热。
预热完成后,在S103中,如图3(a)所示那样凝固试药分注取样器60水平移动,移动至一次性反应容器50的上方中心。在S104中,试药分注取样器60下降。此时,控制部100使试药分注取样器下降,从而取样器60的前端到达台阶部51的下方。
接着在S105中,试药分注取样器60水平移动,停止在使所述取样器的前端与设置在一次性反应容器50的内部侧壁面上的台阶部51相接触的位置。
在S106中,试药分注取样器60在停止状态、即、接触台阶部51的状态下吐出试药。吐出试药时的冲力使试料62与试药61混合。再者,在吐出试药61前,取样器中包含有用于押出试药61的水63以及用于防止水63稀释试药64的空隙64。吐出试药时,通过如图3(b)所示那样使试药分注取样器60的前端接触一次性反应容器50的内壁,从而试药沿着壁面流入到一次性反应容器50内,因此能够在不混入气泡的情况下与试药混合。另外,与从一次性反应容器50的中心吐出试药来进行混合的手法相比,能够更高效地进行混合。再者,本实施例中,不进行使用另外的外部搅拌单元的搅拌,而是利用试药的吐出力来搅拌混合液。
吐出试药后,试药分注取样器60如S107以及图3(c)所示那样返回至一次性反应容器50的中心部,在S108中试药分注取样器60上升至上升上限位置。作为另一形态,试药分注取样器60能够一边使前端向一次性反应容器50的中心移动一边上升,即,沿倾斜方向移动。这样,使试药分注取样器60接近一次性反应容器50的中心轴后再上升,或者使试药分注取样器60向斜上方移动。
在S109中,上升至上升上限位置后,试药分注取样器60水平移动至清洗槽73,接着如图3(d)所示那样由清洗水75清洗。
另外,作为变形例2,能够如图2(b)的流程图所示那样省去S107这一工序。试药分注取样器60能够一边保持使前端接触一次性反应容器50内部侧壁面的台阶部51的水平方向位置一边上升。这样,能够使试药分注取样器60与台阶部51接触着上升。上升后,试药分注取样器60水平移动至清洗槽73。试药分注取样器60在清洗槽73中由清洗水75清洗。
另外,图4是示出了实施例1所涉及的一次性反应容器50的形状以及试药分注取样器60的污染领域与可清洗范围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4(a)是向没有台阶部51的一次性反应容器50吐出试药的情况的示例。即使在没有台阶部51的情况下,从试料62与试药的搅拌效率方面来看,将试药从反应容器侧面吐出也是非常有效的。然而,从反应容器侧面吐出了试药时,由于在反应容器侧面与取样器之间产生的微小间隙中的毛细管现象,试药的一部分上升并到达至反应容器的开口部附近。即,之后需要清洗的污染领域扩展至开口部附近。因此,清洗槽73中的清洗范围需要至少为进入开口部的取样器的所有领域。
另一方面,图4(b)是有台阶部51的情况。如图所示,取样器与台阶部51相接触。虽然试药的一部分与图4(a)的示例同样地由于毛细管现象而上升,但由于取样器与台阶部51相接触,所以试药不能上升到台阶部51以上。即,污染领域自取样器前端至与台阶部51的接触点。因此,清洗槽73中的清洗范围是从与台阶部51接触的点向上方增加了规定量的裕度的范围即可。
换言之,由于台阶部51而存在即使是进入开口部的取样器的领域也不必进行清洗的领域。因此,清洗槽73在清洗分注取样器的前端时,不必对在取样器在吐出试药的位置上定位在反应容器的开口部下方的取样器的与所述台阶部51相接触的位置至开口部的开口部侧的一部分进行清洗。
这样,不必对未污染领域进行清洗,从而能够消除分注取样器的清洗动作变得复杂或者需要较长时的缺点。另外,通过在反应容器中设置台阶部51,能够消除由于每周期都需要进行此清洗工序而无法提高处理能力的缺点、清洗水量变多的缺点等各种缺点。
例如,就图4(b)的示例而言,取样器被插入开口部的长度约为15mm,取样器前端至台阶部51的长度约为4mm,即使增加了约2mm的裕度,清洗槽73也只需将取样器前端约6mm的范围清洗即可。这与没有台阶部51时必须清洗约15mm的范围的情况相比,是大幅改善。
接着,对更优选的示例进行说明。到此为止,描述了使取样器的离前端比较远的侧面接触台阶部51的形态。由此,能够抑制由毛细管现象引起的试药的上升。在取样器前端未完全接触到反应容器侧面的情况下,只要是短到一定程度的距离,就会由于试药的表面张力而产生试药的上升。然而,在取样器前端未完全接触的情况下,由于吐出试药的位置离开反应容器的侧面,因此搅拌力下降。原因如下,即,在试药不沿着反应容器的侧面而是直接到达试料的情况下,离开作为最高效的搅拌的、试料与反应容器侧面的界面,即使在沿着反应容器的侧面而到达的情况下,与取样器前端完全接触的情况相比,试药与反应容器侧面的冲击也变得较大,从而减弱了试药冲入试料的冲力。因此,使取样器前端也接触反应容器的侧面来吐出试药为优选。以下,进行说明。
图4(b)是示出取样器的前端也与反应容器的侧面相接触的状态的图。以下,以反应容器的垂直剖面为圆形为前提进行说明。
将包含所述取样器前端与所述反应容器壁面相接触的点的垂直剖面的半径设为a。将包含所述取样器与台阶部51相接触的点的垂直剖面的半径设为b。将与所述取样器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取样器前端与侧面的接触点间的弹性范围设为c。当在0b-a c的范围中时,通过将所述取样器向所述反应容器按压,能够较容易地使所述取样器的前端与所述反应容器的壁面的接触点、以及所述取样器与台阶部51的接触点均接触。此值c是依取样器的外径大小、材质、接触点间的距离等而不同的值,但通常认为当b-a超过0.2mm时,难以使取样器前端卡在反应容器侧面,使取样器侧面接触台阶部51。因此,关于反应容器的台阶部的突出高度,优选台阶部51到反应容器的中心轴的水平方向距离、与反应容器前端所接触的部位到中心轴的水平方向距离之差为0.2mm以下。通过以此范围来设计反应容器,能够力图兼顾通过台阶部51抑制污染范围和通过试药提高搅拌效率。
如前所述,取样器前端接触容器侧面是优选形态,而非必须的实施方式。但无论是否前端接触,都优选满足以下条件的反应容器的结构。
以台阶部51为界,台阶部的开口部侧的邻近领域中分注取样器与反应容器的内壁的距离大于台阶部51的底部侧的邻近领域中与该内壁的距离。另外,以台阶部51为界,台阶部的开口部侧的邻近领域中的内径大于底部侧的邻近领域中的内径。再者,邻近领域是指距离台阶部5mm左右的范围。即,虽然基本上试药不能上升到台阶部上侧,但即便万一上升超过了台阶部,也由于取样器与反应容器的距离必然较大,因此能够减弱毛细管现象,抑制试药上升。另一方面,在台阶部下侧,由于取样器前端与反应容器的距离较小,所以试药变得容易沿着反应容器的侧面而流动。另外,与取样器前端接触反应容器侧面的情况相比,虽然搅拌力下降了,但能够将试药吐出引起的搅拌力维持在一定量。
这样通过使试药分注取样器60接触台阶部51来吐出试药,毛细管现象引起的试药上爬得到抑制,因此能够限定试药分注取样器60的外壁的污染范围。由此,清洗槽73中清洗试药分注取样器60时,仅对所述取样器的限定范围进行清洗即可,其结果,能够减少清洗时间和清洗水使用量。另外,由于不仅能够减少附着在所述取样器外壁的液体也能够减少附着在一次性反应容器50的内部侧壁面的液体,所以能够减少浪费宝贵的试药和检体。这些使装置的高效运用变得可能。
另外,根据所述变形例2,有用一次性反应容器50的台阶部来拂落附着在所述取样器的外壁的液体的效果,因此能够消减液体的浪费。
实施例2
参照图5,对实施例2进行说明。实施例1中仅设置了一个一次性反应容器50的台阶部51,而实施例2中采用如图5所示那样设置了两个以上的一次性反应容器50的台阶部51的形状。上侧的台阶部51是重新设置的台阶部51。所以,混合液仍然被设置在与台阶部51不接触的位置。在使取样器侧面接触此两个以上的台阶部51的状态下,取样器吐出试药。
由此,即使在试药越过底部侧的台阶部51、液体爬上来的情况下,开口部侧的台阶部51也能够防止由毛细管现象引起的液体上爬。
另外,通过使试药分注取样器60同时接触底部侧和开口部侧的台阶部,从而能够更容易地控制所述取样器的倾斜。
实施例3
参照图6,对实施例3进行说明。实施例1中以一次性反应容器50的台阶部51为界的开口部侧与底部侧的内径尺寸相同(但容器底部侧的底附近除外),而实施例3中如图6(a)所示那样采用开口部侧的内径比一次性反应容器50的底部侧的内径大的形状。再者,此台阶部51与其他实施例同样地被配置在取样器前端上方。
由此,在以台阶部51为界的开口部侧,所述取样器与一次性反应容器50的内壁的距离增加,从而能够更有效地防止由毛细管现象引起的试药上爬。作为参考值,台阶部51的内径向外侧扩展的台阶部的台阶为0.25mm以上。在台阶部上方的取样器侧面与反应容器内壁的距离为0.3mm以上。只要能确保0.3mm以上的距离,就能够防止由毛细管现象引起的试药上爬。在宽度向上方逐渐变宽的反应容器的情况,只要有一定程度的上方,就能够防止试药的上爬,但通过设置图6(a)中所示那样的台阶部51,与宽度逐渐变宽的情况相比,要上升的试药更多地停留在台阶部51的上表面,因此能够有效地减少污染领域。
作为本实施例的变形例2,通过如图6(b)所示那样在试药分注取样器60中设置弯曲部65,使得试药分注取样器60与一次性反应容器50的内壁的距离增加,从而能够更有效地防止由毛细管现象引起的液体上爬,而且即使在试料或试药的液体量变化了的情况下也能够起到与实施例1相同的效果。在此情况下,台阶部51不是必须的。
取样器具备有从取样器的根部延伸的第一轴、弯曲部65、以及在弯曲部65的下方包含取样器前端的第二轴。通过弯曲部能够抑制从取样器吐出的试药的一部分向弯曲部上方上升。作为参考值,只要由弯曲部65引起的第一轴与第二轴的偏离在0.3mm以上,就能够防止由毛细管现象引起的试药上爬。
在实施例3的情况下,与实施例1和2不同,取样器侧面不一定必须接触台阶部51,取样器前端接触或接近即可。作为接近的参考值,在1mm以内即可。
在图6(a)、(b)的任一情况下,通过台阶部51或弯曲部65,都能够抑制从取样器吐出的试药的上升。与不进行这些设计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清洗范围变窄。关于清洗槽的清洗范围,与实施例1同样地能够通过设计一部分不进行清洗的领域来使清洗范围变窄。
再者,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而包含各种变形例。例如上述实施例是为了将本发明易于理解地说明而具体说明的方案,并不一定限于具备所说明的所有结构。例如,虽然使来自光源的光从反应容器的下方照射,但也可以从左右侧面照射。另外,可以将一实施例的结构的一部分置换为其他实施例的结构,以及,可以在一实施例的结构上增添其他实施例的结构。另外,可以对各实施例的结构的一部分追加其他结构、进行删除、置换。
标号说明
1 自动分析装置
20 试料容器
21 样本盘
22 样本取样器
30 试药容器
31 试药盘
50 一次性反应容器
51 台阶部
60 试药分注取样器
61 试药
62 试料
63 水
64 空隙
65 弯曲部
71 反应容器移送机构
72 检测部
73 清洗槽
75 清洗水

Claims (11)

1.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具备:
反应容器,其分注有试料和试药;
分注取样器,其用于向该反应容器吐出该试药;
清洗槽,其清洗所述分注取样器;
控制部,其控制所述分注取样器的动作;以及
检测部,其根据该试料与该试药的混合液来进行该试料的检查,
所述自动分析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反应容器在内部侧壁面上具有向内部侧突出的台阶部,
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分注取样器下降从而所述分注取样器的前端到达所述台阶部的下方,在使所述分注取样器接触所述台阶部的状态下吐出该试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以所述台阶部为界,所述台阶部的开口部侧的邻近领域中的所述分注取样器与所述反应容器的内壁的距离大于所述台阶部的底部侧的邻近领域中的所述距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以所述台阶部为界,所述台阶部的开口部侧的邻近领域中的内径大于底部侧的邻近领域中的内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分注取样器将保持的试药吐出后,所述分注取样器在与所述台阶部接触的状态下上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分注取样器将保持的试药吐出后,所述分注取样器接近所述反应容器的中心轴后再上升、或者向斜上方移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应容器的内部侧壁面上有两个以上所述台阶部,
所述控制部在使所述分注取样器接触两个以上所述台阶部的状态下吐出所述试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应容器具备所述台阶部的下方的内径越向下方变得越小的形状;
所述控制部在使所述分注取样器接触所述台阶部下方的所述反应容器的侧面以及所述台阶部的状态下吐出所述试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洗槽在清洗所述分注取样器的前端时,不对在所述分注取样器在出试药的位置上定位在所述反应容器的开口部下方的所述取样器的与所述台阶部相接触的位置至所述开口部的、所述开口部侧的一部分进行清洗。
9.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具备:
反应容器,其分注有试料和试药;
分注取样器,其用于向该反应容器吐出该试药;
清洗槽,其清洗所述分注取样器;
控制部,其控制所述分注取样器的动作;以及
检测部,其根据该试料与该试药的混合液来进行该试料的检查,
所述自动分析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使所述分注取样器的前端接触或接近内部侧壁面的状态下吐出该试药,
(1)所述反应容器在所述分注取样器的前端所接触或接近的位置的上方具备内径向外侧扩展的台阶部,通过所述台阶部来抑制从所述分注取样器吐出的该试药的上升,或者
(2)所述分注取样器具有包括弯曲部的形状,具备从所述分注取样器的根部延伸的第一轴以及在所述弯曲部的下方包含所述分注取样器的前端的第二轴,通过所述弯曲部来抑制从所述分注取样器吐出的该试药的上升。
10.一种自动分析装置的反应容器,具备:
反应容器,其分注有试药;
分注取样器,其用于向该反应容器吐出该试药;
清洗槽,其清洗所述分注取样器;
控制部,其控制所述分注取样器的动作;以及
检测部,其根据该试料与该试药的混合液来进行该试料的检查,
所述自动分析装置的反应容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进行控制,即,使所述分注取样器下降后,再使所述分注取样器的前端接触所述反应容器的侧面来吐出该试药,
所述反应容器具备与所述分注取样器接触的向内部侧壁面突出的台阶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反应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台阶部具有使得所述台阶部到所述反应容器的中心轴的水平方向距离、与所述反应容器的所述前端所接触的部位到所述中心轴的水平方向距离之差为0.2mm以下的所述台阶部的突出高度。
CN201580033589.8A 2014-07-09 2015-06-01 自动分析装置 Active CN1064713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41000 2014-07-09
JP2014-141000 2014-07-09
PCT/JP2015/065713 WO2016006363A1 (ja) 2014-07-09 2015-06-01 自動分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71376A true CN106471376A (zh) 2017-03-01
CN106471376B CN106471376B (zh) 2018-01-12

Family

ID=55064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33589.8A Active CN106471376B (zh) 2014-07-09 2015-06-01 自动分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2) JP6307606B2 (zh)
CN (1) CN106471376B (zh)
WO (1) WO201600636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07606B2 (ja) * 2014-07-09 2018-04-04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
FR3077509B1 (fr) * 2018-02-05 2021-12-24 L Etat Francais Represente Par Le Mini De L Interieur Dispositif de stockage a temperature ambiante de materiels biologiques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37758A (ja) * 1982-02-10 1983-08-16 Omron Tateisi Electronics Co 血液撹拌装置
JPS5943363A (ja) * 1982-07-30 1984-03-10 チバ コーニング ダイアグノスティクス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分光光度分析器
JPS646760A (en) * 1987-06-27 1989-01-11 Yasunobu Tsukioka Washing apparatus for reaction vessel in inspecting apparatus of blood and the like
US5482863A (en) * 1993-09-17 1996-01-09 Hoffmann-La Roche Inc. Apparatus for suspending particles
US5555767A (en) * 1994-02-25 1996-09-1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Liquid mixing method
JP2007205773A (ja) * 2006-01-31 2007-08-16 Juki Corp 分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81558U (zh) * 1989-12-11 1991-08-20
JPH08327507A (ja) * 1995-05-30 1996-12-13 Sanyo Electric Co Ltd 分注方法
JP2010117222A (ja) * 2008-11-12 2010-05-27 Beckman Coulter Inc 試料容器、分注装置、分注方法及び分析装置
JP5300447B2 (ja) * 2008-12-04 2013-09-25 ベックマン コールター,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自動分析装置における検体分注方法
JP5287609B2 (ja) * 2009-08-26 2013-09-11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反応容器
JP6307606B2 (ja) * 2014-07-09 2018-04-04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37758A (ja) * 1982-02-10 1983-08-16 Omron Tateisi Electronics Co 血液撹拌装置
JPS5943363A (ja) * 1982-07-30 1984-03-10 チバ コーニング ダイアグノスティクス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分光光度分析器
JPS646760A (en) * 1987-06-27 1989-01-11 Yasunobu Tsukioka Washing apparatus for reaction vessel in inspecting apparatus of blood and the like
US5482863A (en) * 1993-09-17 1996-01-09 Hoffmann-La Roche Inc. Apparatus for suspending particles
US5555767A (en) * 1994-02-25 1996-09-1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Liquid mixing method
JP2007205773A (ja) * 2006-01-31 2007-08-16 Juki Corp 分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539367B2 (ja) 2019-07-03
JPWO2016006363A1 (ja) 2017-04-27
JP2018091867A (ja) 2018-06-14
WO2016006363A1 (ja) 2016-01-14
JP6307606B2 (ja) 2018-04-04
CN106471376B (zh) 2018-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204464A1 (en) Hazardous contaminant collection kit and rapid testing
US11782042B2 (en) Hazardous contaminant collection kit and rapid testing
JP6448706B2 (ja) バイオセンサーのデバイス及びシステム
CN107209195B (zh) 自动分析装置
JP2022517847A (ja) 一体化されたスワブ及び検査デバイスを有する有害汚染物質採取デバイス
CN106133527A (zh) 自动分析装置
JPWO2009001463A1 (ja) 洗浄装置、吸引ノズルの詰り検知方法及び自動分析装置
US20220113331A1 (en) Method of washing an aspiration probe of an in-vitro diagnostic system, in-vitro diagnostic method, and in-vitro diagnostic system
US20140186234A1 (en) Automatic analysis apparatus
CN101965518A (zh) 清洗装置和分析装置
JPWO2009001464A1 (ja) 洗浄装置、洗浄ノズルの詰り検知方法及び自動分析装置
CN106471376B (zh) 自动分析装置
JP5941220B2 (ja) 血液凝固検査方法
JP4422658B2 (ja) 液体分注装置
JP2013532834A (ja) 化学的および/または生物学的分析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0352355A (zh) 自动分析装置和自动分析方法
JP5758949B2 (ja) 血液凝固検査方法
CN217505887U (zh) 样本分析仪
TWI343478B (zh)
JP6049671B2 (ja) 自動分析装置及びその分注プロー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