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64765A - 有线网络上的流动控制 - Google Patents

有线网络上的流动控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64765A
CN106464765A CN201580014061.6A CN201580014061A CN106464765A CN 106464765 A CN106464765 A CN 106464765A CN 201580014061 A CN201580014061 A CN 201580014061A CN 106464765 A CN106464765 A CN 1064647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dsl
data
transceiver
physical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1406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64765B (zh
Inventor
R.K.贾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l Germany Holding GmbH
Original Assignee
Lantiq Beteiligungs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tiq Beteiligungs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Lantiq Beteiligungs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64647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647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647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647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1/00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electrical systems
    • H04M11/06Simultaneous speech and data transmission, e.g. telegraphic transmission over the same conductors
    • H04M11/062Simultaneous speech and data transmission, e.g. telegraphic transmission over the same conductors using different frequency bands for speech and other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7Arrangements for net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数字订户线路DSL/G.fast/G.hn收发器包括:多个第一接口,被配置成在下行链路方向上向不同订户传输数据分组流并且从不同订户接收数据分组流;第二接口,被配置成在上行链路方向上向无源光学网络元件传输数据分组流;以及至少一个处理单元,被配置成检测在第一接口之一处的物理层处所接收的所述一个第一接口的信号损失的物理层指示符,其中当至少一个处理单元检测到针对所述一个第一接口的物理层指示符时,第二接口在上行链路方向上向无源光学网络元件传输物理层指示符。

Description

有线网络上的流动控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字订户线路DSL收发器,涉及包括DSL收发器和无源光学网络(PON)元件的系统,涉及用于操作DSL或G.fast或G.hn收发器以及对应系统的方法。本申请此外涉及光学线路终端以及包括光学线路终端和光学网络终端的系统。
背景技术
数字订户线路DSL描述了用于通过光学链路层采用用于多个订户的数据聚集而向不同订户传输高带宽信息的技术。需要从DSL或G.fast或G.hn收发器或调制解调器到无源光学网络元件(在此之后也被称为PON元件)的每一订户的流动控制。作为示例,光纤上行链路可以具有2.5Gbps或10Gbps(每秒吉比特)下游以及1Gbps或10Gbps上游数据速率的容量,而用于订户的DSL收发器的最大数据速率限于下游方向上的400Mbps或者甚至用于G.fast收发器的1Gbps,以及上游方向上的100Mbps或者用于G.fast或G.hn收发器的1Gbps。此外,连接到相同物理光纤链路的不同订户可以具有不同数据速率。作为示例,连接到DSL或G.fast或G.hn收发器的第一订户可以具有以50Mbps的订户线路,而连接到相同DSL或G.fast或G.hn收发器的另一订户可能具有1Gbps连接。附加地,来自经由互联网可访问且位于服务器(其向订户提供服务)处的中央光学线路终端(OLT)并且因而来自连接到OLT的PON元件的传入数据速率可能远远高于将低得多并且可能还从1Mbps到1Gbps变化的不同订户的总体聚集数据速率(诸如高2.5Gbps)。这对应于其中大数据管道需要节流到具有较小尺寸的管道的情况。因而,要求具有充分存储器存储的网络处理器以用于DSL收发器与PON元件之间的流动控制接口。此外,应当保证没有分组丢失,或者保证最低服务质量。
在下文中,假设DSL收发器具有到针对其在单个光纤链路之上发生数据聚集的不同订户(S0-S15)的16个接口或端口。如果DSL链路之一看到针对Sx的链路掉线(drop),则PON设备可以累积用于该接口或端口(Sx)的分组。PON元件的总体存储器存储因来自端口Sx的分组而变得膨胀。通常,存储器存储是针对PON元件中的多个接口或端口而共享的池库。如果链路针对16个接口之中的一个接口而掉线,则存储器必须不占据公共池库存储器。否则,用于其它15个端口或接口的服务以及那些端口上的其它服务质量(QoS)可能严重受影响。此外,DSL/G.fast/G.hn收发器与PON元件、特别是PON元件的业务量聚集器之间的无缝连接性是所期望的。然而,由DSL收发器处置的不同单独订户的数据速率对于PON元件而言不是已知的。
附加地,不存在今天在OLT和无源光学网络(PON)元件之间建立的背压机制,其从OLT接收数据并且向DSL收发器传输数据分组。
相应地,存在解决以上提及的问题并且有效地应对针对不同订户而存在不同数据速率以及对于订户之一而言业务量可能从高信号流动而掉线为根本没有信号的情况的需要。
发明内容
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而满足该需要。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描述另外的方面。
根据第一方面,提供了DSL收发器,包括被配置成在下行链路方向上向不同订户传输数据分组流并且从不同订户接收数据分组流的多个第一接口。此外,提供第二接口,其被配置成在上行链路方向上向无源光学网络元件或者至少在无源光学网络元件的方向上传输数据分组流。此外,提供至少一个处理单元,其被配置成检测在第一接口之一处的物理层处所接收的所述一个第一接口的信号损失的物理层指示符,其中物理层指示符是部署在第一接口之一中的OSI模式的物理层的参数。当至少一个处理单元检测到针对所述一个第一接口的物理层指示符时,第二接口在上行链路方向上向无源光学网络元件传输物理层指示符。
在物理层指示符指示针对订户之一而检测到信号损失的情况下,并且在无源光学网络元件的方向上传输物理层指示符的情况下,可以在无源光学网络元件处或者在网络处理器处非常早地接收到信号损失信息。这可以帮助无源光学网络元件针对不同订户相应地适配数据分组的可能聚集。
物理层指示符可以被传输给较高层,诸如数据链路层,并且然后可以进一步被传输给PON元件,其中该信息可以用于有效地控制在PON设备处针对不同订户实施的分组聚集。
物理层指示符可以是物理介质相关(Physical Medium Dependent)PMD子层指示符,例如根据ITU标准G.int.(其是ITU-T G.999.1)的Xon/Xoff信号。
本发明此外涉及用于操作DSL或G.fast(G.fast=ITU-T G.9700和G.9701)/G.hn(G.hn=ITU-T G.9960)收发器的对应方法。
本发明此外涉及包括经由第二接口连接的以上所述DSL/G.fast/G.hn接收器和PON元件的系统。当DSL/G.fast/G.hn收发器的至少一个处理单元检测到针对连接到不同订户的接口之一的物理层指示符时,第二接口向无源光学网络元件传输物理层指示符。
优选地,无源光学网络元件包括含有不同聚集器部段的业务量聚集器,其被配置成使用不同聚集器部段而针对不同订户聚集数据分组流。业务量聚集器可以控制存储空间,其中考虑到从第二接口所接收的物理层指示符。
本发明此外涉及用于操作包括DSL/G.fast/G.hn收发器和PON元件的系统的对应方法。
本发明此外涉及包括第二接口和多个第一接口的DSL/G.fast/G.hn收发器。此外,至少一个处理单元被配置成针对第一接口中的每一个而确定发生在对应第一接口处的来自物理层的平均数据速率,并且被配置成生成指示对应第一接口处的数据速率的对应数据速率指示符。第二接口被配置成在无源光学网络元件的方向上或者直接向其传输第一接口的数据速率指示符。
本发明此外涉及包括数字线路订户/G.fast/G.hn以及经由第二接口连接到DSL/G.fast/G.hn收发器的无源光学网络元件的系统。无源光学网络元件的业务量聚集器针对DSL/G.fast/G.hn收发器的不同第一接口聚集数据分组。业务量聚集器包括用于不同第一接口的不同聚集器部段。业务量聚集器被配置成控制不同聚集器部段的大小,其中考虑到第一接口的数据速率指示符。
相应地,业务量聚集器可以使用订户中的每一个的数据链路速率的信息以分配聚集器部段,例如存储器部段。聚集器可以取决于针对每一个订户的数据速率而提供聚集器部段。
此外,提供了用于操作包括DSL/G.fast/G.hn收发器和无源光学网络元件的系统的方法,其如上文所讨论的那样操作。
此外,提供了光学线路终端OLT,其被配置成向不同订户提供多个不同数据分组流。提供了被连接到光学网络元件ONT的OLT的第一接口,其被配置成与ONT交换数据分组流和时隙。此外,接口接收数据速率信息,其包括关于针对不同订户的ONT处所存在的数据速率的信息。OLT的处理单元将不同数据分组流分配给用于到ONT的下行链路传输的时隙,其中考虑到数据速率信息。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各种特征和实施例将在结合附图阅读时变得更加明显。
图1是其中以改进流动控制从光学线路终端OLT经由DSL/G.fast/G.hn收发器向不同订户传输数据分组流的系统的架构概图。
图2是根据ITU标准G.int.的帧的一部分的示意图,其可以用于图1中的流动控制。
图3是可以如何适配用于针对不同订户聚集业务量的业务量聚集器的示意表示,其中考虑到不同订户的信号损失信息。
图4是被配置成向图1中所示的无源光学网络组件转发信号损失指示符的DSL/G.fast/G.hn收发器的示意表示。
图5是基于从图4中所示的DSL/G.fast/G.hn收发器接收的信息而针对不同订户聚集数据分组流的无源光学网络元件的示意图。
图6是包括光学线路终端OLT和光学网络终端ONT的系统的示意图,其中用于数据交换的时隙分布考虑到订户处的数据速率。
图7是系统的示意图,其中提供数据分组流的服务提供商和OLT以在从服务提供商向OLT传输数据时考虑到不同订户处的数据速率的这样的方式交换数据。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实施例。要理解到,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不以限制性意味来解释。本发明的范围不应由在此之后所述的实施例或者由附图所限制,其应仅以论证方式解释。
附图应被视为示意表示,并且在附图中图示的元件未必按照比例示出。相反,表示各种元件使得其功能和一般目的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变得明显。在附图中示出或者在本文中描述的功能块、设备、组件或其它物理或功能单元之间的任何连接或耦合可以通过间接连接或耦合而实现。组件之间的耦合也可以通过无线连接来建立,除非明确地以其它方式指示。功能块可以实现在硬件、固件、软件或其组合中。
在此之后,描述了允许生成具有从多个订户聚集业务量的无源光学网络元件与DSL/G.fast/G.hn收发器之间的简短通信循环的路径的技术。图1是向不同订户传输数据分组流的系统的示意性架构图。数据分组流可以源自于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在服务提供商侧,提供中央光学线路终端OLT 100,其通过光纤10经由系统200向多个订户(诸如在图1中示出的订户310、320)分布服务数据分组流。在图1的上部中,示出了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方案,其中使用系统20,其中以太网无源光学网络EPON元件21从OLT 100接收数据分组流并且将它们传输给网络处理器22,数据从网络处理器22传输到多端口DSL实体23,不同数据分组流从多端口DSL实体23分布给不同订户310、320。
在图1的下部中,公开了帮助改进不同数据分组流的处置的实施例,尤其是可以更好地应对被传输给订户310、320或者从订户所接收的数据分组流的猝发本性的实施例。在图1的下部中,系统包括接收通过光纤10所传输的数据分组流的EPON/GPON(吉比特PON)210,其中EPON/GPON 210经由SGMII/RGMII/GMII/MII/PCIe/Posphy/Utopia接口(串行吉比特介质独立接口)而连接到多端口DSL/G.fast/G.hn收发器230。DSL/G.fast/G.hn收发器230包括多个下行链路端口或接口,诸如8个或16个或任何其它数目的接口,每一个接口连接到一个订户310。不同订户310或320可以具有不同DSL/G.fast/G.hn连接,例如第一订户310可能订阅了50Mbps的数据速率,而另一订户(诸如订户320)订阅了到10Mbps。此外,订户可能开始下载应用,诸如视频流,而另一订户可能开始经由DSL收发器230传输电子邮件。因而,不同订户具有不同数据业务量需求,并且不存在向或自订户传输的恒定数据速率。应当使PON元件210尽可能快速地意识到链路状态中的改变。如果16个订户连接到单个DSL/G.fast/G.hn收发器,则通过在PON元件210和DSL/G.fast/G.hn收发器230之间示出的单个SGMII/GMII/RGMII/PCIe接口而聚集来自16个DSL订户的业务量。从16个订户所聚集的数据业务量通过SGMII/GMII/RGMII/PCIe接口而从DSL/G.fast/G.hn收发器输运到PON元件210。
ITU标准G.int允许有色暂停帧以指示每一端口(或订户)的Xon/Xoff状态并且允许每一端口的每一个载体信道。Xon/Xoff状态用于指示对应接口能够接收分组,其中Xoff信号用于指示对应接口不能够接收分组。典型地,Xon/Xoff状态基于存储器存储中的增大而在DSL/G.fast/G.hn调制解调器层上检测,并且如果达到某一阈值,则Xoff状态被发送给网络处理器设备。这是已知情况。
根据实施例,来自PMD(物理介质相关)层的信令机制用于检测接口之一处的信号损失,并且该信息(Xon/Xoff信息)通过XGMII(10吉比特介质独立接口)或SGMII/PCIe接口被发送给PON设备。因而,可以提供低等待时间路径来指示链路状态以避免在PON元件210处提供的业务量聚集器处的存储器的增大。来自DSL收发器(更具体地,来自PMD)的信号损失(LOS)用于直接地获取每一信道的背压。这可以通过使用G.int标准在以太网分组水平下传递每一端口或载体信道的Xon/Xoff信号信息而实现。利用该机制,针对DSL收发器230和PON元件210之间的通信而获得较低的等待时间。具有最低等待时间的通信帮助降低EPON设备中的缓存器存储。
图2示出了根据ITU标准G.int的数据分组组成的示意图。对于每一个订户,提供帧,诸如帧40或41。在所示实施例中,针对订户中的每一个提供四个比特。这些帧可以用作指示信号损失的物理层指示符,并且该信息可以被传输给EPON/GPON 210。
DSL/G.fast/G.hn收发器可以包括物理层设备(PHY设备)。关于分组损失的信息现在应当从PHY设备传送给PON元件210。关于PHY设备到PON元件的链路状态的信息的这种传送将允许具有背压并且将允许流动控制。
如从图1可见,网络处理器可以省略。PON元件210可以具有比网络处理器小得多的缓冲器大小。然而,因为获得DSL/G.fast/G.hn收发器与PON元件之间的通信中的低等待时间,所以可以降低缓冲器大小。
此外,可能的是,通信机制用于将不同第一接口处所发生的平均数据速率传送给PON元件210。平均数据速率可以在DSL/G.fast/G.hn收发器的物理层和上行链路层设备(例如PON元件210)之间传送。PON元件210然后可以基于不同订户链路的数据速率而分配业务量分配器中的分配器部段,其中考虑到所接收的数据速率的信息。如以下结合图3和5所进一步讨论的,PON元件210包括具有不同聚集器部段的业务量聚集器,其中存储器被分离到不同聚集器部段中。存储器分配或聚集器部段分配然后可以动态地做出,其中考虑到用于不同订户的平均数据速率。时间段可以在一个DMT或G.fast超帧之上平均,或者较短的间隔可以是OFDM符号的数据速率。此外,可能的是,如果存在数据速率中的任何改变,则可以使业务量聚集器意识到改变。
将数据速率的信息传输给PON设备的一种可能性将是使用图2中所示的G.int标准。作为示例,G.int状态可以通过在控制帧之上从DSL收发器向PON元件传送数据速率而扩展。作为示例,可以将附加比特添加到图2中所示的数据分组帧,诸如帧40和41,以指示数据速率。另一种可能性是通过用以指示两个设备210和220之间的数据速率的串行/主机接口指示数据速率。这将允许整个系统之上更好的流动控制、更低的等待时间以及更好的服务质量。可以分配附加比特以指示数据速率中的增大或减小。因而,可以在链路层中指示数据速率改变。这允许业务量的降低的等待时间中的较严厉控制。此外,已知的是传输再传输请求,例如从DSL/G.fast/G.hn收发器向PON元件210。请求丢失或没有正确接收的帧的再传输的这些再传输请求可以用于指示数据速率。此外,上部层也可以用于指示数据速率的改变。
图3指示在PON元件中使用的业务量聚集器的示例。业务量聚集器具有与不同聚集器部段51或52一起的存储器50,其中提供每一个聚集器部段以针对订户之一聚集业务量。在所示实施例中,存储器50被划分到八个不同的聚集器部段51、52中,其中每一个部段具有用于订户S0-S7中的每一个的相同大小。在图3的左部中,示出了其中业务量聚集器没有意识到用于不同订户的数据速率的实施例。在图3的右部中,示出了存储器50的实施例,其中在考虑到用于不同订户的数据速率的情况下适配不同聚集器部段21或52。作为示例,在所示实施例中,PON元件210已经接收到用于向订户S0的下行链路传输的数据速率大于用于订户S1等的数据速率的信息。因而,业务量聚集器可以以针对较大数据速率提供较大聚集器部段并针对较小数据速率或没有数据速率而提供较小聚集器部段的这样的方式来动态地分配不同聚集器部段。
与图6相结合,描述了另外的方面。当前没有在连接于服务提供商处的光学线路终端OLT与可以包括以上提及的DSL/G.fast/G.hn收发器和/或EPON/GPON的光学网络终端ONT之间所建立的背压机制。如果已知所聚集的DSL/G.fast/G.hn数据链路的速率,则ONT和OLT系统可以协商时隙作为潜在机制以具有背压。图6示出了经由光纤10连接到ONT 60的OLT100的示意图。ONT 60可以对应于图1中所示的系统200。然而,ONT也可以是分离的元件。在OLT 100和ONT 60之间交换的数据分组流在时隙61和62中交换,如图6中所示。如上文所讨论,PON元件220从DSL收发器220接收关于不同订户处所使用的数据速率的信息。当PON元件210是ONT 60的部分时,该信息可以被传输给OLT 100。作为示例,通常承载业务量并且用于从ONT 60向OLT 100的上游带宽分配的管理的业务量容器(T-CONT)可以用于通过包括ONT的数据速率信息而生成朝向OLT 100的背压。如果OLT 100意识到不同数据速率,则OLT可以相应地做出反应并且取决于数据速率而将不同时隙61和62分配给不同订户。因而,如果用于第一订户的数据速率高于用于第二订户的数据速率,则OLT可以向第一订户分配比第二订户更多的时隙。替换地,OLT 60还可以通过OMCI(光学网络终端管理与控制接口)消息传递而生成控制消息以指示其最大数据速率要求。该消息传递将有助于迎合总体系统的效率,从而提供低等待时间和高效的存储器利用。以上所讨论的特征可以如下实现:ONT 60可以取决于数据速率而向ONT 100请求时隙。OLT 110基于从它连接到的多个ONT所接收的若干请求并且取决于不同优先级而做出决定。GPON或ONT 60使用TDM(时分复用)方案来传送带宽1-OLT到N-OLT。总体时隙固定,如被称为TCONT。取决于从N个ONT所接收的请求,OLT就授予ONT中的每一个多少个TCONT时隙而做决定。
与图7相结合地,描述了另外的方面。当如上文所讨论的那样OLT 100意识到不同订户的数据速率时,该信息可以进一步被传输给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70或者从云被传输,从该云接收不同数据分组流。服务提供商可以是视频服务器,或者向末端用户/订户提供信息和数据分组流的任何其它互联网服务器。数据速率成形可以进一步在服务提供商70处应用,其中可以以限制被传输给不同订户的最大数据速率的这样的方式来控制服务提供商。一种可能性是取决于针对不同订户所检测的数据速率而建立用于不同订户的适当TCP窗口大小。TCP窗口大小可以被配置用于每一个数据会话。发射器确定并且设定窗口大小,例如web服务器或视频服务器。基于带宽和往返延迟而确定具有拥堵窗口和接收窗口参数的TCP窗口缩放选项以得到高效的数据传递。如在本发明中所提出的,一旦允许发送针对每一个会话的数据速率;则其将允许服务器适当地确定TCP窗口大小,如由IETF RFC 1323所确定。
基于以下来确定TCP窗口大小:a)用于不同种类服务的服务质量要求,以及b)用于该种服务所要求的总体等待时间,以及c)服务种类的优先级,以及d)用于业务量所要求的数据速率。对于服务提供商而言可存在其它约束。当关于数据速率的信息在服务提供商处可用时,提供给服务提供商的处理单元将能够就TCP窗口大小做出适当的决定。此外,可能使用用以控制数据流动的任何其它机制。
图4示出了在以上讨论的实施例中使用的DSL/G.fast/G.hn收发器的示意图。DSL/G.fast/G.hn收发器220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的处理单元221,其负责操作如上文讨论的DSL/G.fast/G.hn收发器。提供多个第一接口223a-223d,其被连接到图1中所示的不同订户310-320。提供第二接口222,其将DSL/G.fast/G.hn收发器连接到PON元件210。处理单元221可以生成实施以上讨论的DSL/G.fast/G.hn收发器的进程所需要的命令,其中涉及DSL/G.fast/G.hn收发器。提供存储器224,其尤其存储要由处理单元221执行的合适程序代码以便实现DSL/G.fast/G.hn收发器的所需功能性。
图5示出了包括第一接口211的PON元件210的示意表示,PON元件210利用第一接口211连接到DSL/G.fast/G.hn收发器220。提供第二接口12,PON元件经由第二接口12连接到图1中所示的OLT 100。提供业务量聚集器213,其中聚集不同订户的业务量,如果需要的话。提供具有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的处理单元214,其负责操作PON元件并且可以生成实施其中涉及PON元件210的进程所需要的命令。

Claims (36)

1.一种数字订户线路DSL收发器或G.fast/G.hn收发器,包括:
- 多个第一接口,被配置成在下行链路方向上向不同订户传输数据分组流并且从不同订户接收数据分组流,
- 第二接口,被配置成在上行链路方向上向无源光学网络元件传输数据分组流,
- 至少一个处理单元,被配置成检测在第一接口之一处的物理层处所接收的所述一个第一接口的信号损失的物理层指示符,其中物理层指示符是部署在第一接口之一中的OSI模型的物理层的参数,其中当至少一个处理单元检测到针对所述一个第一接口的物理层指示符时,第二接口在上行链路方向上向无源光学网络元件传输物理层指示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SL/G.fast/G.hn收发器,其中第二接口被配置成作为吉比特介质无关接口GMII或PCIe而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DSL收发器,其中吉比特介质无关接口GMII/PCIe在上行链路方向上被连接到无源光学网络元件。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DSL收发器,其中物理层指示符是物理介质相关PMD子层的指示符。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DSL/G.fast/G.hn收发器,其中物理层指示符包括根据ITU标准G.int的Xon/Xoff信号。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DSL/G.fast/G.hn收发器,其中至少一个处理单元被配置成针对第一接口中的每一个检测物理层指示符。
7.一种系统,包括:
- 数字订户线路DSL或G.fast/G.hn收发器,包括
- 多个第一接口,被配置成在下行链路方向上向不同订户传输数据分组流并且从不同订户接收数据分组流,
- 第二接口,被配置成在上行链路方向上向无源光学网络元件传输数据分组流,
- 至少一个处理单元,被配置成检测在第一接口之一处的物理层处所接收的所述一个第一接口的信号损失的物理层指示符,其中物理层指示符是部署在第一接口之一中的OSI模型的物理层的参数,
- 连接到第二接口的无源光学网络元件,其中当至少一个处理单元检测到针对所述一个第一接口的物理层指示符时,第二接口将物理层指示符传输给无源光学网络元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中无源光学网络元件包括具有被配置成聚集针对不同订户的数据分组流的不同聚集器部段的业务量聚集器,其中业务量聚集器在考虑到从第二接口所接收的物理层指示符的情况下控制聚集器部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DSL/G.fast/G.hn收发器是如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要求保护的收发器。
10.一种用于操作DSL/G.fast/G.hn收发器的方法,DSL/G.fast/G.hn收发器包括被配置成在下行链路方向上向不同订户传输数据分组流并且从不同订户接收数据分组流的多个第一接口、被配置成在上行链路方向上向无源光学网络元件传输数据分组流的第二接口,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检测在第一接口之一处的物理层处所接收的所述一个第一接口的信号损失的物理层指示符,其中物理层指示符是部署在第一接口之一中的OSI模型的物理层的参数,
- 在无源光学网络元件的方向上传输物理层指示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检测的物理层指示符包括根据物理介质相关子层的ITU标准G.int的Xon/Xoff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中物理层指示符通过吉比特介质无关接口GMII/PCIe直接地被传输到无源光学网络元件。
13.一种用于操作包括数字订户线路DSL/G.fast/G.hn收发器和无源光学网络元件的系统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检测在多个第一接口之一处的物理层处所接收的所述一个第一接口的信号损失的物理层指示符,其中物理层指示符是部署在第一接口之一中的OSI模型的物理层的参数,多个第一接口在下行链路方向上向不同订户传输数据分组流并且从不同订户接收数据分组流,
- 经由第二接口向无源光学网络元件传输物理层指示符,
- 控制被配置成聚集针对不同订户的数据分组流的业务量聚集器的存储空间,其中考虑到从第二接口所接收的物理层指示符。
14.一种数字订户线路DSL或G.fast/G.hn收发器,包括:
- 多个第一接口,被配置成在下行链路方向上向不同订户传输数据分组流并且从不同订户接收数据分组流,
- 第二接口,被配置成在上行链路方向上向无源光学网络元件传输数据分组流,
- 至少一个处理单元,被配置成针对第一接口中的每一个确定在对应第一接口处发生的来自物理层的平均数据速率并且生成指示对应第一接口处的数据速率的对应数据速率指示符,其中第二接口被配置成在无源光学网络元件的方向上传输第一接口的数据速率指示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数字订户线路DSL或G.fast/G.hn收发器,其中第二接口被配置成作为吉比特介质无关接口GMII或PCIe接口而操作。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数字订户线路DSL或G.fast/G.hn收发器,其中至少一个处理单元被配置成针对第一接口中的每一个确定平均数据速率。
17.根据权利要求14-16中任一项所述的数字订户线路DSL或G.fast/G.hn收发器,其中第二接口被配置成在ITU标准G.int的控制帧中传输数据速率指示符。
18.根据权利要求14-17中任一项所述的数字订户线路DSL或G.fast/G.hn收发器,其中数据速率指示符是指示从DSL或G.fast/G.hn收发器的物理层到收发器的数据链路层的平均数据速率。
19.根据权利要求14-18中任一项所述的数字订户线路DSL或G.fast/G.hn收发器,其中至少一个处理单元被配置成针对第一接口中的每一个确定数据速率的改变,并且被配置成将数据速率的改变包括到数据速率指示符中。
20.一种系统,包括
- 数字订户线路DSL或G.fast/G.hn收发器,DSL收发器包括:
- 多个第一接口,被配置成在下行链路方向上向不同订户传输数据分组流并且从不同订户接收数据分组流,
- 第二接口,被配置成在上行链路方向上向无源光学网络元件传输数据分组流,
- 至少一个处理单元,被配置成针对第一接口中的每一个确定在对应第一接口处发生的来自物理层的平均数据速率并且生成指示对应第一接口处的数据速率的对应数据速率指示符,其中第二接口被配置成在无源光学网络元件的方向上传输第一接口的数据速率指示符,
- 连接到第二接口的无源光学网络元件,无源光学网络元件包括
- 被配置成针对DSL收发器的不同第一接口聚集数据分组的业务量聚集器,业务量聚集器包括用于不同第一接口的不同聚集器部段,其中业务量聚集器被配置成在考虑到第一接口的数据速率指示符的情况下控制不同聚集器部段的大小。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系统,其中业务量聚集器被配置成以针对具有比第一接口中的另一个更大的数据速率的第一接口之一而提供的聚集器部段的大小大于第一接口中的所述另一个的聚集器大小的这样的方式来控制不同聚集器部段的大小。
22.一种用于操作包括数字订户线路DSL或G.fast/G.hn收发器和无源光学网络元件的系统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在DSL/G.fast/G.hn收发器处确定发生在第一接口中的每一个处的数据速率,第一接口在下行链路方向上向不同订户传输数据分组流并且从不同订户接收数据分组流,
- 在DSL/G.fast/G.hn收发器处生成指示对应第一接口处的数据速率的对应数据速率指示符,
- 在无源光学网络元件的方向上从DSL/G.fast/G.hn收发器传输第一接口的数据速率指示符,
- 在业务量聚集器处控制针对DSL/G.fast/G.hn收发器的不同第一接口而提供于聚集器处的聚集器部段,其中考虑到第一接口的数据速率指示符。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以针对具有比第一接口中的另一个更大的数据速率的第一接口之一而提供的聚集器部段的大小大于第一接口中的所述另一个的聚集器大小的这样的方式来控制不同聚集器部段。
24.一种被配置成向不同订户提供多个不同数据分组流的光学线路终端OLT,包括:
- 连接到光学网络终端ONT的第一接口,其中第一接口被配置成在时隙中与光学网络终端交换多个数据流,并且被配置成针对不同订户接收数据速率信息,数据速率信息包括关于存在于光学网络终端ONT处的数据速率的信息,
- 至少一个处理单元,被配置成将不同数据分组流分配给用于到光学网络终端ONT的下行链路传输的时隙,其中至少一个处理单元被配置成在考虑到数据速率信息的情况下向时隙分配不同数据分组流。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光学线路终端,其中第一接口被配置成接收存在于业务量容器中的数据速率信息,至少一个处理单元从业务量容器导出数据速率信息。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光学线路终端,其中第一接口被配置成接收存在于OMCI消息中的数据速率信息,至少一个处理器单元从OMCI消息导出数据速率信息。
27.根据权利要求24-2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线路终端,其中数据速率信息包括针对不同订户的具有存在于光学网络终端处的物理层的平均数据速率。
28.根据权利要求24-2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线路终端,其中数据速率信息包括针对不同订户可能可用的最大数据速率。
29.一种包括被配置成向不同订户提供多个不同数据分组流的光学线路终端OLT和光学网络终端ONT的系统,该系统包括:
- 光学网络终端,被配置成向不同订户提供不同数据分组流并且被配置成确定指示不同订户的数据速率的数据速率信息,
- 第一接口,被配置成互连光学线路终端和光学网络终端,并且被配置成将数据速率信息传输给光学线路终端,
- 至少一个处理单元,至少一个处理单元被配置成将不同数据分组流分配给用于到光学网络终端ONT的下行链路传输的时隙,其中至少一个处理单元被配置成在考虑到数据速率信息的情况下将不同数据分组流分配给时隙。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系统,其中第一接口被配置成接收存在于业务量容器中的数据速率信息,至少一个处理单元从业务量容器导出数据速率信息。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系统,其中第一接口被配置成接收存在于OMCI消息中的数据速率信息,至少一个处理单元从OMCI消息导出数据速率信息。
32.根据权利要求29-31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数据速率信息包括对于不同订户而言可能可用的最大数据速率。
33.一种系统,包括:
- 服务提供商,被配置成提供用于不同订户的多个不同数据分组流,
- 光学线路终端OLT,被配置成在不同订户的方向上转发多个不同数据分组流,
- 互连服务提供商和光学线路终端的接口,其中该接口被配置成在下行链路方向上向光学线路终端OLT传输多个不同数据分组流,
- 至少一个处理单元,被配置成确定指示不同订户的数据速率的数据速率信息,并且被配置成控制不同数据分组流向光学线路终端OLT的传输,其中考虑到数据速率信息。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系统,其中至少一个处理单元被配置成确定来自数字订户线路DSL或G.fast/G.hn收发器的物理层的平均数据速率,数字订户线路DSL或G.fast/G.hn收发器将多个不同数据分组流传输给订户。
35.根据权利要求33或34所述的系统,其中至少一个处理单元被配置成控制用于经由接口向光学线路终端OLT传输不同数据分组流的TCP窗口的TCP窗口大小,其中考虑到数据速率信息。
36.根据权利要求33-35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由光学线路终端在上行链路方向上从光学网络终端接收数据速率信息。
CN201580014061.6A 2014-03-14 2015-03-13 用于有线网络上的流动控制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64647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1953733P 2014-03-14 2014-03-14
US61/953733 2014-03-14
PCT/EP2015/055355 WO2015136098A2 (en) 2014-03-14 2015-03-13 Flow control on wireline network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64765A true CN106464765A (zh) 2017-02-22
CN106464765B CN106464765B (zh) 2019-06-14

Family

ID=52697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14061.6A Active CN106464765B (zh) 2014-03-14 2015-03-13 用于有线网络上的流动控制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0069731B2 (zh)
EP (2) EP3117595B1 (zh)
JP (1) JP6361055B2 (zh)
KR (1) KR101828909B1 (zh)
CN (1) CN106464765B (zh)
ES (1) ES2793005T3 (zh)
TW (1) TWI571075B (zh)
WO (1) WO2015136098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22369A (zh) * 2018-01-30 2018-07-24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铜线与光纤上实现g.fast接入的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94143B (zh) * 2014-05-12 2018-10-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网络单元onu注册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530497B2 (en) * 2017-03-15 2020-01-07 Methode Electronics, Inc. Distribution point unit for high speed communications node
US10623980B1 (en) 2018-03-12 2020-04-14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based control of a wireless user device
CN109257100B (zh) * 2018-09-13 2021-07-27 武汉长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PON口上联的G.hn Cable局端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3214A (zh) * 2001-11-09 2005-05-04 Adcdsl系统公司 硬件控制器和监视器
CN101309256A (zh) * 2008-06-30 2008-11-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用户线数据传输装置及方法
US20090022494A1 (en) * 2006-04-26 2009-01-22 Sulin Yang Optical network terminal, method for configuring rate limiting attributes of ports,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packets
US20110305455A1 (en) * 2009-02-24 2011-12-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ynamic Scheduling Using PON Bandwidth Allocation On Lower Aggregation Levels
US8670667B1 (en) * 2008-11-19 2014-03-11 Adtran, Inc. Access multiplexers and methods for multiplexing telecommunication signals using an arrayed media convert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55580A1 (en) 2003-12-01 2005-06-16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unit management and control interface support for a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network
JP2007194732A (ja) * 2006-01-17 2007-08-02 Fujitsu Access Ltd トラヒック制御機能を有する加入者線終端装置及び加入者収容装置
US7428336B2 (en) 2006-03-06 2008-09-23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Efficient detection of constant regions of an image
JP5555488B2 (ja) * 2006-05-01 2014-07-23 アダプティブ スペクトラム アンド シグナル アラインメント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複数のソースからのデータを結合して通信システムを特徴づけ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US8532487B2 (en) 2008-10-21 2013-09-10 Broadcom Corporation Managed PON repeater and cross connect
CN101854208B (zh) 2009-03-31 2014-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功率测量的方法、光线路终端和光网络单元
US9143195B2 (en) * 2011-07-07 2015-09-22 Adtran,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ng among network distribution points
JP5278712B2 (ja) * 2011-08-31 2013-09-04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トランシーバ、宅側装置および光トランシーバ制御方法
AU2011382613A1 (en) * 2011-12-05 2014-07-17 Adaptive Spectrum And Signal Alignment,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ffic load balancing on multiple WAN backhauls and multiple distinct LAN networks
US9608729B2 (en) 2012-09-12 2017-03-28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over coaxial (EPoC) physical layer link and auto-negotiation
US20150138972A1 (en) * 2012-11-23 2015-05-21 Broadcom Corporation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DSL)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Remote Back-Pressur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3214A (zh) * 2001-11-09 2005-05-04 Adcdsl系统公司 硬件控制器和监视器
US20090022494A1 (en) * 2006-04-26 2009-01-22 Sulin Yang Optical network terminal, method for configuring rate limiting attributes of ports,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packets
CN101309256A (zh) * 2008-06-30 2008-11-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用户线数据传输装置及方法
US8670667B1 (en) * 2008-11-19 2014-03-11 Adtran, Inc. Access multiplexers and methods for multiplexing telecommunication signals using an arrayed media converter
US20110305455A1 (en) * 2009-02-24 2011-12-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ynamic Scheduling Using PON Bandwidth Allocation On Lower Aggregation Level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22369A (zh) * 2018-01-30 2018-07-24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铜线与光纤上实现g.fast接入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373358A1 (en) 2016-12-22
BR112016020360A2 (pt) 2017-08-15
KR101828909B1 (ko) 2018-02-13
EP3672213B1 (en) 2022-12-28
WO2015136098A2 (en) 2015-09-17
JP6361055B2 (ja) 2018-07-25
TW201543849A (zh) 2015-11-16
EP3117595A2 (en) 2017-01-18
BR112016020360A8 (pt) 2021-07-06
CN106464765B (zh) 2019-06-14
EP3672213A1 (en) 2020-06-24
EP3117595B1 (en) 2020-01-15
ES2793005T3 (es) 2020-11-12
WO2015136098A3 (en) 2015-11-05
US10069731B2 (en) 2018-09-04
JP2017507606A (ja) 2017-03-16
TWI571075B (zh) 2017-02-11
KR20160131108A (ko) 2016-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amer et al. IPACT a dynamic protocol for an Ethernet PON (EPON)
EP3036869B1 (en) Reconfigurable and variable-rate shared multi-transponder architecture for flexible ethernet-based optical networks
CN102740173B (zh) 对epon mac流量进行分速率的方法以及物理层芯片
JP5082816B2 (ja) 局側集線装置、アクセス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6464765A (zh) 有线网络上的流动控制
US846265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service adaptation and carriage
US1060894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llocating network bandwidth across access modules
CN101815229A (zh) 一种业务适配的方法和业务适配装置
US20080181608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hierarchical layer one and layer two cross-connect in a transport and aggregation platform
US9413466B2 (en) Distributed pon transceiver architecture
US11641324B2 (en) OTN transport over a leaf/spine packet network
US9729241B2 (en)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using dynamic shaping for allocating network bandwidth
JP4690141B2 (ja) 光加入者線端局装置および下り帯域制御方法
EP1608990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istance extension of fibre-channel over transport
WO2010026767A1 (ja) ノード装置における帯域制御方法および帯域制御装置
EP3117544B1 (en) Ethernet relay
JP2007074256A (ja) 複数llid処理装置
WO2016156183A1 (en) Method for maximizing a payload data rate on a communication link and line card thereof
US20060222007A1 (en) RPR ring network system
CN107078939B (zh) 基于控制协议侦听的传输网络隧道设置的方法及网络系统
JP2008294851A (ja) Ponシステム
JP5423852B2 (ja) 局側集線装置およびアクセス制御方法
BR112016020360B1 (pt) Transceptor de linha de assinante digital, sistema e método para operar um transceptor
JP5417971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の通信方法、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のノード装置
Tsurusawa et al. Field trial of 10-Gb/s resilient packet ring for a next-generation multi-service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