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62530A - 用于由移动计算设备进行的多网络接入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由移动计算设备进行的多网络接入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62530A
CN106462530A CN201580024308.2A CN201580024308A CN106462530A CN 106462530 A CN106462530 A CN 106462530A CN 201580024308 A CN201580024308 A CN 201580024308A CN 106462530 A CN106462530 A CN 1064625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bp
end points
network insertion
card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2430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R·D·韦斯特费尔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riority to CN20201068605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348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64625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625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0Bus structure
    • G06F13/4004Coupling between bu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4Distributors combined with modulators or demod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183Processing at user equipment or user record carr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 H04W92/1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 and access point, i.e. wireless air interfac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117Conductor or circuit manufacturing
    • Y10T29/49119Brus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用于由移动计算设备进行的多网络接入的系统和方法。在一个实施例中,使用数据总线(60)将多个基带处理器端点(66、68)耦合到多个网络接入卡(62),以使得每个基带处理器端点可在该数据总线上与网络接入卡中的任何网络接入卡通信。调制解调器(66)和应用处理器(68)作为基带处理器端点来操作。在示例性非限定实施例中,基带处理器端点包括调制解调器(66),并且网络接入卡是订户接口模块(SIM)卡或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总线接口(64)可将地址附加到被放置在数据总线(60)上的数据,并且可根据时分复用(TDM)协议将数据放置在数据总线(60)上。通过允许基带处理器端点中的每个基带处理器端点使用网络接入卡中的任何网络接入卡,移动计算设备可出于不同目的使用不同的网络。此外,以此方式对单个总线的使用可允许更大的可缩放性,同时还节省计算设备内的引脚计数、硅面积、板面积和功耗。此类节省最终改善了设备的成本。

Description

用于由移动计算设备进行的多网络接入的系统和方法
优先权要求
本申请要求于2014年5月21日提交的题为“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PLENETWORK ACCESS BY MOBILE COMPUTING DEVICES(用于由移动计算设备进行的多网络接入的系统和方法)”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14/283,977的优先权,该申请通过援引全部纳入于此。
背景
I.公开领域
本公开的技术一般涉及移动计算设备和使得移动计算设备能够与订户网络互操作的订户接入卡。
II.背景
移动计算设备在日常生活中已变得越来越常见。使用诸如移动电话、平板、膝上型计算机、以及其他小型便携式无线通信设备之类的设备与朋友、家人、同事、合作者等保持联系的能力被视为对此类设备的用户具有巨大的价值。在大多数情形中,此类用户联系服务提供商(诸如等)并同意服务合同,该服务合同向用户提供对被补贴的移动终端的接入以及通过该移动终端对由服务提供商维护的无线网络的接入。其他服务提供商提供随用随付(pay-as-you-go)类型的合同等。
为了控制对由服务提供商维护的无线网络的接入,服务提供商可要求移动终端具有凭证,用该凭证向无线网络认证该移动终端。此类凭证可以安全格式存储在被接纳于移动终端的外壳内的订户接口模块(SIM)卡或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上,并且由移动终端的控制系统按需要访问以将凭证传递给无线网络。UICC一般是单个卡,在该卡上可放置所有的SIM应用,包括SIM(原始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订户身份模块)、USIM(用户SIM)、CSIM(CDMA SIM)以及RUIM(可移除式用户身份模块)。这些SIM类型中的每一者被视为一应用,由此这些SIM类型中的一个或许多SIM类型能够在物理UICC上共存。其他系统(诸如依赖于码分多址(CDMA)协议的系统)可使用虚拟网络接入卡来存储此类凭证。
虽然许多用户可能满足于具有单个服务提供商,但可能存在其中用户可能需要接入多个服务提供商的实例。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能需要具有多个SIM卡或UICC,以使得移动终端可向每个服务提供商进行认证。因此,存在着提供可高效地与多个SIM卡和/或UICC交互的移动终端的需求。
公开概述
本详细描述中所公开的实施例包括用于由移动计算设备进行的多网络接入的系统和方法。在各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数据总线将多个基带处理器端点耦合到多个网络接入卡,以使得每个基带处理器端点可在数据总线上与网络接入卡中的任何网络接入卡通信。在示例性非限定实施例中,所述基带处理器端点可以是调制解调器,并且所述网络接入卡可以是订户接口模块(SIM)卡或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通过允许所述基带处理器端点中的每个基带处理器端点使用所述网络接入卡中的任何网络接入卡,所述移动计算设备可出于不同目的使用不同的网络。此外,以此方式对单个总线的使用可允许更大的可缩放性,同时还节省移动计算设备内的引脚计数、硅面积、板面积和功耗。此类节省最终改善了设备的成本。
就此而言,在一个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计算系统。所述计算系统包括多个基带处理器端点。所述计算系统还包括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被配置成耦合到数据总线并允许从所述多个基带处理器端点中的每个基带处理器端点到多个网络接入卡中的任何一个网络接入卡的串行化通信。
在另一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计算系统。所述计算系统包括多个网络接入卡接口,每个网络接入卡接口被配置成接纳物理的可移除式网络接入卡。所述计算系统还包括多个基带处理器端点。所述计算系统进一步包括数据总线,所述数据总线包括数据信道和时钟信道。所述数据总线耦合到所述多个网络接入卡接口和所述多个基带处理器端点中的每一者,以使得任何基带处理器端点可与位于所述多个网络接入卡接口中的任何网络接入卡接口中的网络接入卡通信。
在另一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组装移动终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串行数据总线。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多个网络接入卡耦合到所述串行数据总线。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多个基带处理器端点耦合到所述串行数据总线,以使得所述多个基带处理器端点中的任何基带处理器端点可与所述多个网络接入卡中的任何网络接入卡通信。
在另一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操作计算系统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允许多个基带处理器端点中的每个基带处理器端点在串行数据总线上与多个网络接入卡中的每个网络接入卡通信。
附图简述
图1是多个通信网络中的示例性移动终端的简化解说;
图2是移动终端(诸如图1的移动终端)内的收发机和控制系统的简化框图;
图3是具有用于将多个网络接入卡耦合到多个分布式基带处理器端点的串行数据总线的计算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简化框图;
图4是具有用于将多个网络接入卡耦合到多个集成基带处理器端点的串行数据总线的计算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简化框图;
图5是诸如可以与图3和4的各实施例联用的示例性数据总线的简化横截面视图;
图6是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数据总线的组装的简化流程图;
图7是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数据总线的操作的简化流程图;以及
图8是可包括图3和4的数据总线的、示例性的基于处理器的系统的框图。
详细描述
现在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公开的若干示例性实施例。措辞“示例性”在本文中用于表示“用作示例、实例或解说”。本文中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被解释为优于或胜过其他实施例。
本详细描述中所公开的各实施例包括用于由移动计算设备进行的多网络接入的系统和方法。在各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数据总线将多个基带处理器端点耦合到多个网络接入卡,以使得每个基带处理器端点可在该数据总线上与网络接入卡中的任何网络接入卡通信。在示例性非限定实施例中,基带处理器端点可以是调制解调器,并且网络接入卡可以是订户接口模块(SIM)卡或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通过允许基带处理器端点中的每个基带处理器端点使用网络接入卡中的任何网络接入卡,移动计算设备可出于不同目的使用不同的网络。此外,以此方式对单个总线的使用可允许更大的可缩放性,同时还节省移动计算设备内的引脚计数、硅面积、板面积和功耗。此类节省最终改善了设备的成本。
在叙述本公开的各示例性实施例之前,提供了关于SIM卡的本质的附加材料。虽然在一些实例中通常每个SIM卡用一个定义的无线提供商来操作,但借助于提供商之间的漫游或其他协定,有可能使用支持两个或更多个无线提供商的SIM卡。这种共享的使用可被配置在SIM卡中。该协定有时可被称为“多SIM”或“多SIM技术”,该协定允许将多个SIM凭证聚集到一个物理卡上。
作为附加背景,每个SIM通常置备有唯一的国际移动订户身份(或IMSI),该IMSI在遍及全球的所有运营商之中唯一地标识身份。一些SIM还可置备有多个简档或策略,每个简档或策略用唯一的IMSI来区分。一个此类应用是双IMSI,双IMSI支持两个订阅(例如,两个不同的电话号码)以用于商务和个人需求。
就此而言,图1是具有在网络14、16内进行操作的移动终端12的通信环境10的简化图。网络14、16可以是无线的(例如,蜂窝)。网络14由第一网络提供商18形成,该第一网络提供商18通过通信网络22来操作一个或多个基站2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网络22可以是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和/或因特网的一部分或者包括PLMN、PSTN和/或因特网的各部分。网络16由第二网络提供商24形成,该第二网络提供商24通过通信网络28来操作一个或多个基站26。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网络28可以是PLMN、PSTN和/或因特网的一部分或者包括PLMN、PSTN和/或因特网的各部分。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网络提供商18、24可以是竞争者,诸如等。根据本公开的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操作的移动终端12可在网络14和16两者内操作。由于网络提供商18、24是竞争者,他们通常具有排除对应网络14、16的未经授权的使用的专有测量。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专有测量采取被安装在移动终端12中的SIM卡或UICC的形式。当移动终端12尝试接入给定网络14、16时,在提供接入之前可要求该移动终端12提供来自SIM卡或UICC的凭证。虽然存在诸如紧急呼叫(例如,911呼叫)的例外,但一般而言,移动终端12必须具有恰适的网络接入卡来接入网络(诸如图1的网络14、16)。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简化图1的移动终端12内的多个网络接入卡的共存以使得移动终端12容易地用多个专有网络(诸如网络14、16)来操作的系统和方法。通过提供对多个专有网络的接入,用户在移动终端12的使用方面可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例如,对于其中第一网络(例如,网络14)具有不良覆盖的区域,移动终端12可在第二网络(例如,网络16)中操作,反之亦然。类似地,如果用户已达到与第一网络提供商18的数据计划的上限,则移动终端12可用于从第二网络提供商24访问数据。针对多网络接入的其他使用也是可能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没有本公开的益处的情况下进行操作的常规移动终端或许可通过使用双SIM双待机(DSDS)或双SIM双接入(DSDA)实现来接入多个网络。DSDS和DSDA提供了耦合到每个网络的基带处理器的网络接入卡(即,一个网络接入卡附连到一个基带处理器,并且另一个网络接入卡附连到另一个基带处理器)。本公开的各实施例允许对网络接入卡与基带处理器之间的数据链路的合并。另外,本公开的各实施例通过允许多个基带处理器与多个网络接入卡通信而不是DSDS和DSDA的一对一布置,来允许更大的灵活性和可缩放性。
图2提供了关于图1的移动终端12内的一些组件的更多细节。就此而言,移动终端12可包括接收机路径30、发射机路径32、天线34、开关36、基带处理器(BBP)38、控制系统40、频率合成器(未解说)、用户接口44、以及其中存储有软件48的存储器46。
接收机路径30接收由基站(诸如图1中的基站20)提供的来自一个或多个远程发射机的信息承载射频(RF)信号。低噪声放大器(未示出)放大该信号。滤波器(未示出)使收到信号中的宽带干扰最小化,同时下变频和数字化电路系统(未示出)将经滤波的收到信号下变频到中频信号或基带频率信号,其随后被数字化成一个或多个数字流。接收机路径30通常使用由频率合成器生成的一个或多个混频频率。BBP 38处理经数字化的收到信号以提取该信号中传达的信息或数据比特。如此,通常在一个或多个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中实现BBP 38。
继续参照图2,在传送侧,BBP 38接收来自控制系统40的经数字化的数据,其可以表示语音、数据或控制信息,BBP 38对该经数字化的数据进行编码以供传输。经编码的数据被输出到发射机路径32,其由调制器(未示出)用来以期望的传送频率调制载波信号。RF功率放大器(未示出)将经调制的载波信号放大到适于传输的电平,并且将该经放大且经调制的载波信号通过开关36递送给天线34。接收机路径30、发射机路径32和频率合成器可被共同认为是收发机50。
继续参照图2,用户可以经由用户接口44(诸如通过话筒52、扬声器54、键盘56和/或显示器58)与移动终端12交互。要注意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将键盘56和显示器58组合成触摸屏显示器。被编码在收到信号中的音频信息由BBP 38恢复,并且被转换成适于驱动扬声器54的模拟信号。键盘56和显示器58使得用户能够与移动终端12交互。例如,键盘56和显示器58可以使得用户能够输入要拨打的号码,访问地址簿信息或者类似信息以及监视呼叫进程信息。如以上提及的,存储器46中可具有可实现或促成移动终端12的操作的软件48。
如所提及的,本公开的各示例性实施例通过允许移动终端12用多个网络接入卡来操作,来允许移动终端12与一个以上网络14、16通信。虽然使每个网络接入卡针对每个网络14、16(移动终端12将用该网络14、16来操作(例如,DSDS或DSDA))用对应收发机(例如,收发机50)来操作当然是可能的,但此类重复操作消耗移动终端12内的面积,需要对许多重复导体的路由,并且一般是对移动终端12内的资源的浪费。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通过将去往和来自网络接入卡的通信合并到单个数据总线上,来帮助减小上文引述的重复导体和浪费。多个网络接入卡允许对多个网络的使用,如上文说明的,这是其自身形式的期望灵活性。类似地,每个BBP端点可以接入数据总线。通过将每个BBP端点和每个网络接入卡连接到单个数据总线,每个BBP端点可与每个网络接入卡通信。该布置为BBP端点提供了基于设备中的状况或基于设备中所建立的策略来选择哪个网络(将与该网络建立语音/数据呼叫)的灵活性。该布置进一步允许移动终端12内的电路上的引脚计数、硅面积、板面积、功耗和成本的节省。类似地,若期望,该布置提供了缩放到几乎任何数量的网络接入卡的能力并且允许对虚拟网络接入卡的使用。此类虚拟网络接入卡可用于码分多址(CDMA)系统(诸如CDMA2000),在CDMA系统中不存在对物理网络接入卡的特定需求,并且凭证是经由BBP端点与移动网络运营商(MNO)之间的安全通信来建立的。该过程可得到对存储器46或BBP 38的存储器内的“安全密钥”的维护。再进一步,取决于设计准则,该布置允许针对网络接入卡的接口被主存在应用处理器、调制解调器或两者内。这种改善的灵活性对于设计者而言是益处。由于BBP或应用处理器可物理地位于相同的集成电路(IC)内或跨多个芯片,实现了进一步的灵活性。该灵活性为设计者提供了优点,因为可在产品开发周期中很晚确定产品能力以适应变化的市场条件和要求。
就此而言,图3解说了将多个网络接入卡(NAC)62(并且尤其是NAC接口63)耦合到总线接口64(本文中还被称为通信接口)的数据总线60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数据总线60是串行总线。如所解说的,总线接口64可位于调制解调器66或应用处理器68(有时被称为主机)内。调制解调器66和应用处理器68可进一步包括作为BBP端点来操作的BBP(未示出)。每个总线接口64可包括复用器/解复用器(MUX/DEMUX)(未示出)总线仲裁并且可按需要或按期望包括电压转换逻辑。此外,总线接口64可包括串行化器以在将数据放置在数据总线60上之前将该数据串行化。另外,总线接口64可包括解串器以将来自数据总线60的数据解串行化。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总线接口64可将地址附加到被放置在数据总线60上的数据,并且可根据时分复用(TDM)协议将数据放置在数据总线60上。可以将发送端点的源地址以及一个或多个目的地地址放置在数据总线60上发送的有效载荷消息之前的协议字段中。应领会,NAC接口63基本上与总线接口64相同,但为NAC62提供这些功能。通常,在点对点消息中数据传递在一个BBP(源地址)与一个NAC 62(目的地地址)之间,但在广播或多播消息中可涉及一个BBP对多个NAC 62。类似地,数据交换可发生在两个BBP与两个NAC62之间。能够领会,数据交换可发生在数据总线60上的任何数量的端点之间。在一条数据线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数据总线60上启用从源到目的地的仅一个消息,并且当该消息传递完成时,将发送可能由于总线占用而被暂停的下一消息。
NAC 62按需要或按期望可以是SIM卡或UICC。类似地,NAC 62可以是虚拟的,诸如在以上所描述的CDMA系统中。尽管是“虚拟的”,但此类虚拟NAC可仍然是所设计的硅中能够在数据总线60上进行通信的物理端点。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NAC 62可以是多SIM卡,诸如以上所讨论的。在该上下文中,向每个NAC 62提供数据总线60上的总线地址,并且向每个“子SIM”提供每个总线地址的子地址。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NAC 62可以是诸如可用于特定应用中的焊入式非插槽SIM卡,在这些特定应用中,诸如振动、热等环境因素以及诸如防盗等其他因素可防止对连接器和可移除性的使用(例如,汽车)。
类似地,虽然未解说,但应领会,NAC 62可以是可被插入到NAC接口中的可移除式卡,该NAC接口具有恰适的导体以便与NAC 62互操作,并且包括插槽,该插槽的大小被设置以便接纳可移除式NAC 6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NAC 62可具有包括SIM卡和UICC的专有的新形式因素。应领会,调制解调器66和应用处理器68中的每一者可被实施为不同的且分开的集成电路,或者可以是单个集成电路内的分开的组件。NAC接口可类似地包括串行化器和解串器,以将被放置在数据总线60上的数据串行化并将从数据总线60接收到的数据解串行化。如以上提及的,NAC接口可被设计成:当从数据总线60发送和接收数据时,根据TDM协议来操作。NAC接口可进一步被设计成:在一个或多个分立导体上对NAC 62提供功率。替换地,可与总线接口分开地提供NAC功率。这种“带外”功率可源自分开的功率管理芯片。
图4解说了将多个NAC 62耦合到移动站调制解调器70的数据总线60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移动站调制解调器7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调制解调器72,以及应用处理器74(有时被称为主机)。应领会,调制解调器72和应用处理器74可各自包括BBP并作为BBP端点来操作。应领会,移动站调制解调器70可被实施为单个集成电路或者可以是片上系统(SOC)的一部分。如以上提及的,数据总线60可根据TDM协议来操作,并且每个接口可包括串行化器和解串器以用于来自和去往数据总线60的数据转换。代替前述TDM协议,频分复用(FDM)协议可以用于该实施例,或者用于图3的实施例。在这种FDM协议中,每个主控设备被指派给定的频率信道。也可使用其他协议来避免数据总线60上的冲突。
数据总线60在图5中被更好地解说为具有两个导体80、82和可任选导体84的带状电缆的横截面视图。第一导体80是数据信道。第二导体82是时钟信道。可任选导体84是功率信道。虽然被解说为带状电缆,但应领会,导体80、82、84可以是印刷电路板上的导线迹线或其他布置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如以上提及的,数据总线60的各个端点使用串行化器和TDM协议将数据放置在数据总线60上。解串器和正确的寻址方案允许目的地端点从数据总线60中提取数据。虽然未示出,但另一导体可以是接地导体。虽然未示出,但另一导体可以是第二数据导体,并且数据被视为在每个数据导体上独立地传送,或者可以将两个导体编组以在每个时钟周期内发送两比特码元。对于发射机中的比特到码元转换和接收机中的码元到比特转换而言将需要码元编码器和解码器。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导体82上的时钟信道可诸如在已呈现给移动行业处理器接口(MIPI)联盟的CCIe(相机控制接口扩展)协议中携带数据。此外,虽然被构想为数字接口,但模拟接口可恰好与功率、接地和模拟导体联用。
针对该结构的此说明,参照图6和7提供了使用本公开的各实施例的方法。就此而言,图6解说了用于组装移动终端12(并且尤其是用于组装移动终端12内的数据总线60)的过程90。过程90通过提供数据总线60(框92)开始。将NAC接口耦合到数据总线60(框94)。将(诸)NAC 62插入到相应的NAC接口插槽中(框96)。随后将BBP端点耦合到数据总线60(框98)。在数据总线60上提供时钟信号(框100)。随后在数据总线60上提供TDM数据信号(框102)。
图7解说了操作移动终端12内的计算系统的过程110。过程110通过在BBP端点处将数据串行化(框112)开始。使用恰适的地址、经由数据总线60将该经串行化的数据发送给耦合到数据总线60的NAC 62中的任何NAC(框114)。在NAC 62处将数据解串行化(框116)。过程110通过在NAC 62处将数据串行化(框118)以及用BBP端点的地址在数据总线60上发送数据(框120)来倒转通信过程。随后在BBP端点处将数据解串行化(框122)。
在一些情形中,无线局域网(WLAN)可能需要存储在SIM卡或UICC上的凭证。本公开的各实施例容易地被适配成在此类情形中使用。即,具有WLAN凭证的NAC 62可耦合到数据总线60。WLAN调制解调器可耦合到数据总线60。WLAN调制解调器可以(或者可以不)包括BBP端点,但将能够跨数据总线60从NAC 62取回凭证并按需要提供给WLAN路由器。在相关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近场通信(NFC)可使用安全元件(SE),SE可被认为是调制解调器和UICC的一种类型。
应领会,大多数的面积节省是通过单个数据总线60来实现的,系统可实例化一个以上总线,诸如出于印刷电路板上的迹线的路由复杂度的原因可能是期望的。
根据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由移动计算设备进行的多网络接入的系统和方法可在任何基于处理器的设备中提供或集成到任何基于处理器的设备中。虽然对于移动计算设备或移动终端更有用,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因此,可纳入本公开的各实施例的、基于处理器的设备的不作为限定的示例包括机顶盒、娱乐单元、导航设备、通信设备、固定位置数据单元、移动位置数据单元、移动电话、蜂窝电话、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台式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DA)、监视器、计算机监视器、电视机、调谐器、无线电、卫星无线电、音乐播放器、数字音乐播放器、便携式音乐播放器、数字视频播放器、视频播放器、数字视频碟(DVD)播放器、以及便携式数字视频播放器。
就此而言,图8解说了能够采用图3和4中所解说的与BBP端点和NAC 62的数据总线60的基于处理器的系统130的示例。在该示例中,基于处理器的系统130包括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单元(CPU)132,其各自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34。(诸)CPU 132可具有耦合到(诸)处理器134以用于对临时存储的数据快速访问的高速缓存存储器136。(诸)CPU 132耦合到系统总线138。要注意,系统总线138不是以上所描述的数据总线60。如众所周知的,(诸)CPU132通过在系统总线138上交换地址、控制、和数据信息来与这些其他设备通信。例如,(诸)CPU 132可将总线事务请求传达给存储器系统140。
其它设备可连接到系统总线138。如图8中所解说的,作为示例,这些设备可包括存储器系统140、一个或多个输入设备142、一个或多个输出设备144、一个或多个网络接口设备146、以及一个或多个显示控制器148。(诸)输入设备142可包括任何类型的输入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输入键、开关、语音处理器等。(诸)输出设备144可包括任何类型的输出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音频、视频、其他视觉指示器等。(诸)网络接口设备146可以是被配置成允许去往和来自网络150的数据交换的任何设备。网络150可以是任何类型的网络,包括但不限于:有线或无线网络、私有或公共网络、局域网(LAN)、广域网(WLAN)和因特网。(诸)网络接口设备146可被配置成支持所期望的任何类型的通信协议。
(诸)CPU 132还可被配置成通过系统总线138访问(诸)显示控制器148以控制发送给一个或多个显示器152的信息。(诸)显示控制器148经由一个或多个视频处理器154向(诸)显示器152发送要显示的信息,视频处理器154将要显示的信息处理成适于(诸)显示器152的格式。(诸)显示器152可包括任何类型的显示器,包括但不限于: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显示器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进一步领会,结合本文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解说性逻辑块、模块、电路和算法可被实现为电子硬件、存储在存储器中或另一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并由处理器或其他处理设备执行的指令、或这两者的组合。作为示例,本文中描述的设备可被用在任何电路、硬件组件、集成电路(IC)、或IC芯片中。本文所公开的存储器可以是任何类型和大小的存储器,且可被配置成存储所需的任何类型的信息。为清楚地解说这种可互换性,以上已经以其功能性的形式一般地描述了各种解说性组件、框、模块、电路和步骤。此类功能性如何被实现取决于具体应用、设计选择、和/或加诸于整体系统上的设计约束。技术人员可针对每种特定应用以不同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性,但此类实现决策不应被解读为致使脱离本公开的范围。
结合本文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解说性逻辑块、模块、和电路可用设计成执行本文所描述的功能的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硬件组件,或其任何组合来实现或执行。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在替换方案中,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常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还可以被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与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心协同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任何其它此类配置。
本文所公开的各实施例可被体现为硬件和存储在硬件中的指令,并且可驻留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可编程ROM(EEP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盘、CD-ROM、或本领域中所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示例性存储介质被耦合到处理器,以使得处理器能从/向该存储介质读取和写入信息。在替换方案中,存储介质可以被整合到处理器。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驻留在ASIC中。ASIC可驻留在远程站中。在替换方案中,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作为分立组件驻留在远程站、基站或服务器中。
还注意到,描述本文任何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的操作步骤是为了提供示例和讨论。所描述的操作可按除了所解说的顺序之外的众多不同顺序来执行。此外,在单个操作步骤中描述的操作实际上可在多个不同步骤中执行。另外,可组合示例性实施例中讨论的一个或多个操作步骤。将理解,如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地,在流程图中解说的操作步骤可进行众多不同的修改。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将理解,信息和信号可使用各种不同技术和技艺中的任何一种来表示。例如,贯穿上面描述可能被述及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位(比特)、码元、以及码片可由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粒子、光场或光粒子、或其任何组合来表示。
提供对本公开的先前描述是为使得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皆能够制作或使用本公开。对本公开的各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容易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本文中所定义的普适原理可被应用到其他变型而不会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由此,本公开并非旨在被限定于本文中所描述的示例和设计,而是应被授予与本文中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征一致的最广义的范围。

Claims (29)

1.一种计算系统,包括:
多个基带处理器端点;以及
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被配置成耦合到数据总线并允许从所述多个基带处理器端点中的每个基带处理器端点到多个网络接入卡中的任何一个网络接入卡的串行化通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基带处理器端点包括调制解调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基带处理器端点分布在多个集成电路之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基带处理器端点位于单个集成电路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基带处理器端点中的至少一个基带处理器端点包括应用处理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接口被配置成通过时分复用(TDM)串行化过程进行串行化。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接口包括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所述第一引脚被配置成传达时钟信号,所述第二引脚被配置成传达数据信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计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接口进一步包括功率引脚,所述功率引脚被配置成传达功率信号。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所述数据总线,其中,所述数据总线包括时钟信道和数据信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计算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耦合到所述数据总线的多个网络接入卡接口,每个网络接入卡接口被配置成接纳网络接入卡。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网络接入卡中的至少一个网络接入卡包括选自由以下各项构成的组的卡:订户接口模块(SIM)卡、通用集成电路卡、以及虚拟网络接入卡。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接口包括两比特或更多比特编码器/解码器。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接口包括复用器/解复用器逻辑。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接口被配置成通过模拟传输和接收来通信。
15.一种计算系统,包括:
多个网络接入卡接口,每个网络接入卡接口被配置成接纳物理的可移除式网络接入卡;
多个基带处理器端点;以及
数据总线,所述数据总线包括数据信道和时钟信道,所述数据总线耦合到所述多个网络接入卡接口和所述多个基带处理器端点中的每一者,以使得任何基带处理器端点能够与位于所述多个网络接入卡接口中的任何网络接入卡接口中的网络接入卡通信。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计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总线进一步包括功率信道。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计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网络接入卡接口中的至少一个网络接入卡接口被配置成接受订户接口模块(SIM)卡。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计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网络接入卡接口中的至少一个网络接入卡接口被配置成接受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计算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耦合到所述数据总线的虚拟网络接入卡。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计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基带处理器端点的多个子集各自包括对应的总线接口。
21.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计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基带处理器端点的多个子集共享所述总线接口。
22.一种组装移动终端的方法,包括:
提供串行数据总线;
将多个网络接入卡耦合到所述串行数据总线;以及
将多个基带处理器端点耦合到所述串行数据总线,以使得所述多个基带处理器端点中的任何基带处理器端点可与所述多个网络接入卡中的任何网络接入卡通信。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多个网络接入卡耦合到所述串行数据总线包括:将多个网络接入卡接口耦合到所述串行数据总线。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多个基带处理器端点耦合到所述串行数据总线包括:将单个总线接口耦合到所述串行数据总线,所述单个总线接口在所述多个基带处理器端点之间共享。
2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将虚拟网络接入卡耦合到所述串行数据总线。
26.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在所述串行数据总线上提供时钟信号。
27.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在所述串行数据总线上提供功率。
28.一种操作计算系统的方法,包括:
允许多个基带处理器端点中的每个基带处理器端点在串行数据总线上与多个网络接入卡中的每个网络接入卡通信。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网络接入卡中的至少一个网络接入卡包括订户接口模块(SIM)卡。
CN201580024308.2A 2014-05-21 2015-05-14 用于由移动计算设备进行的多网络接入的系统和方法 Pending CN1064625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86055.8A CN111934801B (zh) 2014-05-21 2015-05-14 用于由移动计算设备进行的多网络接入的系统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283,977 2014-05-21
US14/283,977 US9622069B2 (en) 2014-05-21 2014-05-21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ple network access by mobile computing devices
PCT/US2015/030711 WO2015179198A1 (en) 2014-05-21 2015-05-14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ple network access by mobile computing devices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86055.8A Division CN111934801B (zh) 2014-05-21 2015-05-14 用于由移动计算设备进行的多网络接入的系统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62530A true CN106462530A (zh) 2017-02-22

Family

ID=5327707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24308.2A Pending CN106462530A (zh) 2014-05-21 2015-05-14 用于由移动计算设备进行的多网络接入的系统和方法
CN202010686055.8A Active CN111934801B (zh) 2014-05-21 2015-05-14 用于由移动计算设备进行的多网络接入的系统和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86055.8A Active CN111934801B (zh) 2014-05-21 2015-05-14 用于由移动计算设备进行的多网络接入的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622069B2 (zh)
EP (1) EP3146765A1 (zh)
JP (1) JP6650413B2 (zh)
KR (1) KR101821517B1 (zh)
CN (2) CN106462530A (zh)
WO (1) WO201517919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32129A (zh) * 2019-12-25 2020-05-08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Sim卡信息获取装置和通信终端装置
WO2022160333A1 (zh) * 2021-02-01 2022-08-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电路和终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70341B2 (en) * 2016-03-18 2018-01-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mory reduction method for fixed point matrix multiply
CN111221583B (zh) * 2020-01-03 2022-02-25 广东岭南通股份有限公司 多智能卡启动管理装置及系统
US20230401116A1 (en) * 2022-06-08 2023-12-14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Logical java card runtime environm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96714A1 (de) * 2003-07-10 2005-01-12 Swisscom AG Elektronsiche Weiche für Kommunikationsendgeräte mit mehreren Chipkarten, Kommunikationssendegerät und Kommunikationsverfahren
US20130156081A1 (en) * 2011-12-20 2013-06-20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Mode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a wireless device
DE102012014549A1 (de) * 2012-07-21 2014-01-23 Audi Ag Schaltungsanordnung für eine Mobilfunkeinrichtung eines Kraftwagens,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der Mobilfunkeinrichtung und Chipkarte für die Mobilfunkeinricht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68394B2 (ja) * 1993-12-16 2000-07-24 株式会社東芝 センサシステム
US5524216A (en) * 1994-05-13 1996-06-04 Hewlett-Packard Company Coherent transaction ordering in multi-tiered bus system
JP3409950B2 (ja) * 1995-11-08 2003-05-26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空調管理装置
US7184466B1 (en) 2002-09-12 2007-02-27 Xilinx, Inc. Radio frequency data conveyance system including configurable integrated circuits
FI20030477A0 (fi) * 2003-03-31 2003-03-31 Nokia Corp Kehyssynkronointitiedon jakelu tukiasemassa
US7751850B2 (en) 2005-09-01 2010-07-06 Broadcom Corporation Single chip multimode baseband processing circuitry with a shared radio interface
US8265563B2 (en) 2006-10-31 2012-09-1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Techniques for enhanced co-existence of co-located radios
JP5444911B2 (ja) * 2009-07-23 2014-03-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送受信制御装置、電子機器、データ送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US8934387B2 (en) * 2010-05-07 2015-01-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tecting a WLAN signal using a bluetooth receiver during bluetooth scan activity
US20120270602A1 (en) 2011-04-25 2012-10-25 Card Robert A Multiple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controller
US9237593B2 (en) * 2011-06-27 2016-01-12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reception availability on multi-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devices
US9705555B2 (en) * 2011-07-13 2017-07-11 Nokia Technologies Oy Dual or multiple SIM standby and active using a single digital baseband
WO2013017733A1 (en) 2011-07-29 2013-02-07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essing multiple sim credentials by way of a proxy sim card
US8718102B2 (en) * 2011-12-15 2014-05-06 Intel Corporation Minimalistic LTE maintenance timing advance method
KR101841930B1 (ko) * 2012-01-30 2018-03-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인터럽트 스프레드 방법, 인터럽트 스프레드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시스템 온-칩
EP2859760A1 (en) * 2012-06-12 2015-04-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multi operator selection in a multiple-sims ue
DE112013004444T5 (de) * 2012-09-12 2015-07-30 Apple Inc.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Verwalten von Daten in einem sicheren Element
JP6048034B2 (ja) * 2012-09-26 2016-12-21 株式会社ソシオネクスト 無線局
US9025576B2 (en) * 2012-11-01 2015-05-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mploying a tune-away operation to communicate simultaneously with a plurality of channel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96714A1 (de) * 2003-07-10 2005-01-12 Swisscom AG Elektronsiche Weiche für Kommunikationsendgeräte mit mehreren Chipkarten, Kommunikationssendegerät und Kommunikationsverfahren
US20130156081A1 (en) * 2011-12-20 2013-06-20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Mode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a wireless device
DE102012014549A1 (de) * 2012-07-21 2014-01-23 Audi Ag Schaltungsanordnung für eine Mobilfunkeinrichtung eines Kraftwagens,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der Mobilfunkeinrichtung und Chipkarte für die Mobilfunkeinrichtung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32129A (zh) * 2019-12-25 2020-05-08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Sim卡信息获取装置和通信终端装置
CN111132129B (zh) * 2019-12-25 2022-09-27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Sim卡信息获取装置和通信终端装置
WO2022160333A1 (zh) * 2021-02-01 2022-08-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电路和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341778A1 (en) 2015-11-26
CN111934801B (zh) 2022-11-18
JP2017527135A (ja) 2017-09-14
US9622069B2 (en) 2017-04-11
KR101821517B1 (ko) 2018-01-23
JP6650413B2 (ja) 2020-02-19
WO2015179198A1 (en) 2015-11-26
EP3146765A1 (en) 2017-03-29
KR20170008227A (ko) 2017-01-23
CN111934801A (zh) 2020-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29736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updating profile management server
CN106462530A (zh) 用于由移动计算设备进行的多网络接入的系统和方法
CN102474436B (zh) 用于多无线电共存管理器的同步接口
CN105657866A (zh) 移动终端及其通信方法
CN104105155A (zh) 接收设备发现信息、发送设备发现信息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2473153A (zh) 用于多无线单元共存管理器的异步接口
CN112203274B (zh) 一种归属信息显示方法及装置
WO2020147030A1 (zh) 一种小区注册方法及终端设备
US10887756B2 (en) Group establishment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login authentication user and switching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thereof
WO201217472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virtual si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CN104247530B (zh) 用于汽车的移动通信设备的电路配置结构,用于运行移动通信设备的方法及用于移动通信设备的芯片卡
US7502409B2 (en) Mobile broadband modem and related access sharing technique
CN108449710A (zh) 基于eSIM的定位和通信服务一体化认证系统及方法
CN113950035B (zh) 动态更新nfc能力的方法、终端及uicc
TW201249243A (en) Integrated mobile communication card and portable computer using same
US20200322149A1 (en) Electronic chip with communication interfaces
CN107171034A (zh) 电池及终端
CN103428206B (zh) 承载路径建立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1289242B1 (ko) Usim 개통 서비스 방법 및 그 장치
US10075839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5703983A (zh) 通讯系统
CN101409938A (zh) 无线通信模块
CN106161153A (zh) 数据处理服务系统
CN111669743A (zh) 一种通过d2d cpe设备实现差异化数据服务的方法及系统
CN108476166A (zh) 通信的方法、移动终端、发布终端与通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