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57866A - 移动终端及其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及其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57866A
CN105657866A CN201610059713.4A CN201610059713A CN105657866A CN 105657866 A CN105657866 A CN 105657866A CN 201610059713 A CN201610059713 A CN 201610059713A CN 105657866 A CN105657866 A CN 1056578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plication processor
data
module
modem
mobil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5971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晓君
车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ub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ub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ub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ub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5971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57866A/zh
Publication of CN1056578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578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包括:第一调制解调器,用于获取第一用户识别卡的信息,以基于获取的第一用户识别卡的信息与第一4G网络通信,进行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第二调制解调器,用于获取第二用户识别卡的信息,以基于获取的第二用户识别卡的信息与第二4G网络通信,进行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第二应用处理器,用于设置第二逻辑端口;第一应用处理器,用于设置并配置与第二逻辑端口相对应的第一逻辑端口,以建立与第二应用处理器的连接;第二应用处理器,还用于将通过第二逻辑端口接收的数据和/或控制指令转发给第二调制解调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实现了两应用处理器之间的正常进行控制命令和数据的交互。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及其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及其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的双卡终端95%都支持一张卡上网,另一张卡可以打电话。但是很少终端可以支持两张SIM(SubscribeIdentityModule,客户识别模块)卡同时上网。目前最新的终端可以实现两张SIM卡可以同时上网,但是如果一张SIM卡上4G(the4thGenerationMobileCommunicationTechnology,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LTE(Long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技术),另一张卡只能上3G(3rdGeneration,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网络,两张SIM卡不能同时使用4G网络。
且现有的移动终端一般包括一个调制解调器器和一个应用处理器,其中,调制解调器用于完成协议处理,以及用于对收发的通信数据进行调制解调,以实现与外部通信设备的通信等功能。应用处理器用于处理复杂的逻辑操作以及进行任务分配,为用户提供交互接口,运行操作系统等。
当为了扩展移动终端的通信功能,需要增加新的调制解调器和应用处理器时,如何实现原有应用处理器和新增应用处理器之间的数据和信令传输,实现正常的通信功能,现有技术中并没有提出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卡双通道的移动终端及其通信方法,旨在解决当移动终端中增加新的调制解调器和应用处理器时,如何实现原有的应用处理器和新增的应用处理器之间的数据和信令传输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第一用户识别卡和第二用户识别卡;
第一调制解调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用户识别卡的信息,以基于获取的所述第一用户识别卡的信息与第一4G网络通信,进行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
第二调制解调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二用户识别卡的信息,以基于获取的所述第二用户识别卡的信息与第二4G网络通信,进行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
第二应用处理器,用于设置第二逻辑端口;
第一应用处理器,用于设置并配置与所述第二逻辑端口相对应的第一逻辑端口,以建立与所述第二应用处理器的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逻辑端口和所述第二逻辑端口之间用于提供所述第二应用处理器与所述第一应用处理器之间的数据通道和控制通道;
第二应用处理器,还用于将通过所述第二逻辑端口接收的数据和/或控制指令转发给所述第二调制解调器。
可选地,基于所述第一逻辑端口和第二逻辑端口,所述第一应用处理器和第二应用处理器间采用QMI消息机制进行交互。
可选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逻辑开关、音频模块、第一编解码模块和第一数据处理模块;
所述第一应用处理器,还用于接收到通过第一用户识别卡进行语音业务的指令时,控制所述逻辑开关导通所述第一编码模块与所述音频模块的信号通路,并控制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开启语音通路。
可选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二编解码模块和第二数据处理模块;
所述第一应用处理器,还用于当接收到通过第二用户识别卡进行语音业务的指令时,控制所述逻辑开关导通所述第二编解码模块与所述音频模块的信号通路,并将开启语音通路的指令发送给所述第二应用处理器;
所述第二应用处理器,还用于当接收到所述开启语音通路的指令时,控制第二数据处理模块开启语音通路。
可选地,所述第二调制解调器,还用于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4G网络。
进一步地,还提出一种通信方法,所述通信方法包括:
第一调制解调器获取第一用户识别卡的信息,以基于获取的所述第一用户识别卡的信息与第一4G网络通信,进行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
第二调制解调器获取第二用户识别卡的信息,以基于获取的所述第二用户识别卡的信息与第二4G网络通信,进行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
第二应用处理器设置第二逻辑端口;
第一应用处理器设置并配置与所述第二逻辑端口相对应的第一逻辑端口,以建立与所述第二应用处理器的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逻辑端口和所述第二逻辑端口之间用于提供所述第二应用处理器与所述第一应用处理器之间的数据通道和控制通道;
第二应用处理器将通过所述第二逻辑端口接收的数据和/或控制指令转发给所述第二调制解调器。
可选地,基于所述第一逻辑端口和第二逻辑端口,所述第一应用处理器和第二应用处理器间采用QMI消息机制进行交互。
可选地,所述第一调制解调器获取第一用户识别卡的信息,以基于获取的所述第一用户识别卡的信息与第一4G网络通信,进行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应用处理器接收到通过第一用户识别卡进行语音业务的指令时,所述第一应用处理器控制逻辑开关导通所述第一编码模块与音频模块的信号通路,并控制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开启语音通路。
可选地,所述第二调制解调器获取第二用户识别卡的信息,以基于获取的所述第二用户识别卡的信息与第二4G网络通信,进行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应用处理器接收到通过所述第二用户识别卡进行语音业务的指令时,所述第一应用处理器控制所述逻辑开关导通第二编解码模块与所述音频模块的信号通路,并将开启语音通路的指令发送给所述第二应用处理器;
当所述第二应用处理器接收到所述开启语音通路的指令时,所述第二应用处理器控制第二数据处理模块开启语音通路。
可选地,所述第二应用处理器将通过所述第二逻辑端口接收的数据和/或控制指令转发给所述第二调制解调器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二调制解调器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4G网络。
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及其通信方法,通过设置用于数据交互和控制命令交互的逻辑端口,实现两应用处理器之间的正常进行控制命令和数据的交互,为实现业务数据并发提供最底层的支持;且实现支持两张用户识别卡均驻留在4G网络,可利用两条4G通道进行数据业务的并发传输,提高传输效率;此外,当进行数据业务传输时,还可进行语音业务传输,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一个可选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一种内部框架图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通信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通信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与"部件"可以混合地使用。
移动终端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本发明中描述的终端可以包括诸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导航装置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下面,假设终端是移动终端。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除了特别用于移动目的的元件之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固定类型的终端。
图1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一个可选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无线通信单元110、A/V(音频/视频)输入单元120、用户输入单元130、输出单元150、存储器160、接口单元170、控制器180和电源单元190等等。图1示出了具有各种组件的移动终端100,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所有示出的组件。可以替代地实施更多或更少的组件。将在下面详细描述移动终端100的元件。
无线通信单元110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组件,其允许移动终端100与无线通信系统或网络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例如,无线通信单元11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移动通信模块112和无线互联网模块113。
移动通信模块112将无线电信号发送到基站(例如,接入点、节点B等等)、外部终端以及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和/或从其接收无线电信号。这样的无线电信号可以包括语音通话信号、视频通话信号、或者根据文本和/或多媒体消息发送和/或接收的各种类型的数据。
无线互联网模块113支持移动终端100的无线互联网接入。该模块可以内部或外部地耦接到终端。该模块所涉及的无线互联网接入技术可以包括WLAN(无线LAN)(Wi-Fi)、Wibro(无线宽带)、Wimax(全球微波互联接入)、HSDPA(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等等。
A/V输入单元120用于接收音频或视频信号。A/V输入单元120包括但不限于麦克风122,麦克风122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记录模式、语音识别模式等等运行模式中经由麦克风接收声音(音频数据),并且能够将这样的声音处理为音频数据。处理后的音频(语音)数据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的情况下转换为可经由移动通信模块112发送到移动通信基站的格式输出。麦克风122可以实施各种类型的噪声消除(或抑制)算法以消除(或抑制)在接收和发送音频信号的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或者干扰。
用户输入单元130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命令生成键输入数据以控制移动终端100的各种操作。用户输入单元130允许用户输入各种类型的信息,并且可以包括键盘、锅仔片、触摸板(例如,检测由于被接触而导致的电阻、压力、电容等等的变化的触敏组件)、滚轮、摇杆等等。特别地,当触摸板以层的形式叠加在显示单元151上时,可以形成触摸屏。
接口单元170用作至少一个外部装置与移动终端100连接可以通过的接口。例如,外部装置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头戴式耳机端口、外部电源(或电池充电器)端口、有线或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等。识别模块可以是存储用于验证用户使用移动终端100的各种信息并且可以包括用户识别模块(UIM)、客户识别模块(SIM)、通用客户识别模块(USIM)等等。另外,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下面称为"识别装置")可以采取智能卡的形式,因此,识别装置可以经由端口或其它连接装置与移动终端100连接。接口单元170可以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输入(例如,数据信息、电力等等)并且将接收到的输入传输到移动终端100内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可以用于在移动终端100和外部装置之间传输数据。
另外,当移动终端100与外部底座连接时,接口单元170可以用作允许通过其将电力从底座提供到移动终端100的路径或者可以用作允许从底座输入的各种命令信号通过其传输到移动终端100的路径。从底座输入的各种命令信号或电力可以用作用于识别移动终端100是否准确地安装在底座上的信号。输出单元150被构造为以视觉、音频和/或触觉方式提供输出信号(例如,音频信号、视频信号、警报信号、振动信号等等)。输出单元150可以包括显示单元151、音频输出模块152等等。
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在移动终端100中处理的信息。例如,当移动终端100处于电话通话模式时,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与通话或其它通信(例如,文本消息收发、多媒体文件下载等等)相关的用户界面(UI)或图形用户界面(GUI)。当移动终端100处于视频通话模式或者图像捕获模式时,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捕获的图像和/或接收的图像、示出视频或图像以及相关功能的UI或GUI等等。
同时,当显示单元151和触摸板以层的形式彼此叠加以形成触摸屏时,显示单元151可以用作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显示单元151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薄膜晶体管LCD(TFT-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柔性显示器、三维(3D)显示器等等中的至少一种。这些显示器中的一些可以被构造为透明状以允许用户从外部观看,这可以称为透明显示器,典型的透明显示器可以例如为TOLED(透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等等。根据特定想要的实施方式,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显示单元(或其它显示装置),例如,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外部显示单元(未示出)和内部显示单元(未示出)。触摸屏可用于检测触摸输入压力以及触摸输入位置和触摸输入面积。
音频输出模块152可以在移动终端100处于呼叫信号接收模式、通话模式、记录模式、语音识别模式、广播接收模式等等模式下时,将无线通信单元110接收的或者在存储器160中存储的音频数据转换音频信号并且输出为声音。而且,音频输出模块152可以提供与移动终端100执行的特定功能相关的音频输出(例如,呼叫信号接收声音、消息接收声音等等)。音频输出模块152可以包括扬声器、蜂鸣器等等。
编解码单元140对移动终端100接收的信号或者数据流进行编码和解码操作,一般是用在视频会议、流媒体、视频应用等场合。
存储器160可以存储由控制器180执行的处理和控制操作的软件程序等等,或者可以暂时地存储己经输出或将要输出的数据(例如,电话簿、消息、静态图像、视频等等)。而且,存储器160可以存储关于当触摸施加到触摸屏时输出的各种方式的振动和音频信号的数据。
存储器160可以包括至少一种类型的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等。而且,移动终端100可以与通过网络连接执行存储器160的存储功能的网络存储装置协作。
控制器180通常控制移动终端100的总体操作。例如,控制器180执行与语音通话、数据通信、视频通话等等相关的控制和处理。
电源单元190在控制器180的控制下接收外部电力或内部电力并且提供操作各元件和组件所需的适当的电力。
数据处理单元210用于对移动终端100接收的音频数据、视频数据等进行处理。
这里描述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以使用例如计算机软件、硬件或其任何组合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来实施。对于硬件实施,这里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使用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装置(DSPD)、可编程逻辑装置(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被设计为执行这里描述的功能的电子单元中的至少一种来实施,在一些情况下,这样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控制器180中实施。对于软件实施,诸如过程或功能的实施方式可以与允许执行至少一种功能或操作的单独的软件模块来实施。软件代码可以由以任何适当的编程语言编写的软件应用程序(或程序)来实施,软件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60中并且由控制器180执行。
至此,己经按照其功能描述了移动终端100。下面,为了简要起见,将描述诸如折叠型、直板型、摆动型、滑动型移动终端100等等的各种类型的移动终端100中的滑动型移动终端100作为示例。因此,本发明能够应用于任何类型的移动终端100,并且不限于滑动型移动终端100。
如图1中所示的移动终端100可以被构造为利用经由帧或分组发送数据的诸如有线和无线通信系统以及基于卫星的通信系统来操作。
基于上述移动终端硬件结构,提出本发明方法各个实施例。
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一种内部框架图示意图。
第一用户识别卡90和第二用户识别卡11;
第一调制解调器30,用于获取第一用户识别卡90的信息,以基于获取的第一用户识别卡90的信息与第一4G网络通信,进行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
第二调制解调器40,用于获取第二用户识别卡11的信息,以基于获取的第二用户识别卡11的信息与第二4G网络通信,进行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
在本实施中,移动终端100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和平板电脑,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100主要应用于基于两个调制解调器提供的双卡双通道的移动终端100,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00的通信机制并不局限于本发明提供的双通道通信模式,还可以为三通道及三通道以上的多通道通信模式。
移动终端100包括第一用户识别卡90、第二用户识别卡11、第一调制解调器30和第二调制解调器40。第一调制解调器30与第二调制解调器40相互独立,第一调制解调器30和第二调制解调器40包含了各种网络交互的网络制式的协议栈,协议栈包含LTE/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宽带码分多址)/GSM(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TD-SCDMA(TimeDivision-Synchronous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同步时分码分多址)/CDMA(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码分多址)/EVDO等通讯标准里边规定的协议代码。移动终端100通过协议与运营商网络进行交互,即进行数据流量上网、VOLTE(VoiceOverLTE)打电话或者CS(CircuitSwitched,电路交换)域打电话。第一调制解调器30和第二调制解调器40还可以对SIM卡的进行管控等等。第一调制解调器30和第二调制解调器40可以存在于移动通信模块112中,但是移动通信模块112包括但不限于第一调制解调器30和第二调制解调器40。
第二调制解调器40与第二用户识别卡11连接,当第二调制解调器40需要进行语音业务和/或数据业务时,第二调制解调器40获取第二用户卡的信息,并基于获取的第二用户识别卡11的信息与第二4G网络通信,进行语音业务和/或数据业务。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调制解调器30和第二调制解调器40可以同时进行数据业务,或者在第一调制解调器30进行语音业务的同时,第二调制解调器40进行数据业务,或者当第一调制解调器30进行数据业务时,第二调制解调器40进行语音业务等。第一4G网络通信和第二4G网络通信可以为相同网络运营商,也可以为不同的网络运营商。如第一4G网络通信的运营商为移动,第二4G网络通信的运营商为联通;或者第一4G网络通信的运营商为电信,第二4G网络的运营商也为电信。第一调制解调器30和第二调制解调器40进行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所用网络包括但不限于4G网络。
在一个实施例中,4G网络为LTE网络。
第一用户识别卡90的信息和第二用户识别卡11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ICCID(IntegrateCircuitCardIdentity,集成电路卡识别码)和IMSI(InternationalMobileSubscribeIdentificationNumber,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
第二应用处理器20,用于设置第二逻辑端口;
第一应用处理器10,用于设置并配置与第二逻辑端口相对应的第一逻辑端口,以建立与第二应用处理器20的连接;
其中,第一逻辑端口和第二逻辑端口之间用于提供第二应用处理器20与第一应用处理器10之间的数据通道和控制通道;
第一应用处理器10与第一调制解调器30连接,第二应用处理器20和第二调制解调器40连接,第一应用处理器10和第二应用处理器20可通过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第一应用处理器10用于处理一些复杂的逻辑操作,还用于将用户有关上网或者通话的操作指令对应发送给第一调制解调器30和第二应用处理器20。
第二应用处理器20设置第二逻辑端口,第一应用处理器10设置并配置与第二逻辑端口相对应的第一逻辑端口,第一应用处理器10根据第一逻辑端口和第二逻辑端口建立与第二应用处理器20的连接。其中,第一逻辑端口和第二逻辑端口之间用于提供所述第二应用处理器20与所述第一应用处理器10之间的数据通道和控制通道。第一逻辑端口为第一RmNet端口,第二逻辑端口为第二RmNet端口。RmNet端口是通过高通实现的网络接口,第一应用处理器10和第二应用处理器20采用RmNet端口进行数据和/或控制命令的传输,能够较好地利用硬件平台加速功能,因此,采用RmNet端口进行数据和/或控制命令可以明显提高传输速率。
第二应用处理器20,还用于将通过所述第二逻辑端口接收的数据和/或控制指令转发给所述第二调制解调器40。
第一应用处理器10将接收的数据和/或控制命令通过第一逻辑端口传输给第二应用处理器20,第二应用处理器20通过第二逻辑端口接收第一应用处理器10传输的数据和/或控制命令,并将接收的数据和/或控制命令转发给第二调制解调器40。
进一步地,基于所述第一逻辑端口和第二逻辑端口,所述第一应用处理器10和第二应用处理器20间采用QMI消息机制进行交互。
第一应用处理器10和第二应用处理器20基于第一逻辑端口和第二逻辑端口,采用QMI消息机制进行交互。即第一应用处理器10和第二应用处理器20基于第一RmNet端口和第二RmNet端口,采用QMI(QualcommMessageInterface)协议进行数据和/或控制命令的交互,其中,QMI协议由高通提出,是用来代替oneRPC/dm协议,QMI协议定义了多个服务,包括:DMS(DeviceManagement,设备管理),提供载入设备信息的功能;NAS(NetworkAccess,网络访问),提供注册网络的动作;UIM(UserIdentityModule,管理用户识别卡);CTL(Control,控制服务),用户发起其他服务请求前,必须先申请clientID,这个ID就是由控制服务分配,控制服务永远在线。其中,QMI协议里的每个服务都定义了请求和响应(或叫做indication),每个请求/响应都有一个匹配的ID。此外,由于彩信业务需要通过QMI消息切换至相应的APN(AccessPointName,接入点名称)实现,QMI消息支持的命令广、扩展性强,采用QMI协议能够很好的兼容彩信业务。其中,APN是移动终端实现上网必须配置的一个参数,它决定移动终端以何种方式接入运营商网络。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逻辑开关44、音频模块55、第一编解码模块50和第一数据处理模块70;
所述第一应用处理器10,还用于接收到通过第一用户识别卡90进行语音业务的指令时,控制所述逻辑开关44导通所述第一编码模块与所述音频模块55的信号通路,并控制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70开启语音通路。
移动终端还包括逻辑开关44、音频模块55、第一编解码模块50和第一数据处理模块70,第一数据处理模块70分别与第一调制解调器30、第一应用处理器10连接,逻辑开关44分别和音频模块55、第一应用处理器10连接,音频模块55包括但不限于喇叭和话筒,喇叭可以为图1中的音频输出模块152,话筒可以为图1中的麦克风122。
第一数据处理模块70用于抑制通话过程中的回声和噪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70可以为图1中的数据处理单元210。
第一编解码模块50用于模数转换和数模转换,第一编解码模块50可以为图1中的编解码单元140。
逻辑开关44与第一应用处理器10相连,第一应用处理器10控制逻辑开关44进行相应的操作。当第一应用处理器10接收到通过第一用户识别卡90进行语音业务的指令时,第一应用处理器10控制逻辑开关44导通第一编解码模块50与音频模块55的信号通路,并控制第一数据处理模块70开启语音通路。其中,开启语音通路包括发送控制信号给第一编解码模块50,使得第一编解码模块50上电,以及导通第一数据处理模块70和第一调制解调器30之间的信号传输通路等。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二编解码模块60和第二数据处理模块80;
所述第一应用处理器10,还用于当接收到通过第二用户识别卡11进行语音业务的指令时,控制所述逻辑开关44导通所述第二编解码模块60与所述音频模块55的信号通路,并将开启语音通路的指令发送给所述第二应用处理器20;
所述第二应用处理器20,还用于当接收到所述开启语音通路的指令时,控制第二数据处理模块80开启语音通路。
移动终端100还包括第二编解码模块60和第二数据处理模块80,第二编解码模块60分别与逻辑开关44、第二数据处理模块80连接。
第二数据处理模块80用于抑制通话过程中的回声和噪声,第二数据处理模块80可以为图1中的数据处理单元210。
第二编解码模块60用于模数转换和数模转换,第二编解码模块60可以为图1中的编解码单元140。
当第一应用处理器10接收到通过第二用户识别卡11进行语音业务的指令时,控制逻辑开关44导通第二编解码模块60与音频模块55的信号通路,并将开启语音通路的指令发送给第二应用处理器20。当第二应用处理器20接收到开启语音通路的指令时,基于开启语音通路的指令控制第二数据处理模块80开启语音通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调制解调器40,还用于将所述数据发送给第二4G网络。
移动终端100还包括与第二调制解调器40连接的第二射频模块22,与第一调制解调器30连接的第一射频模块33。第一射频模块33和第二射频模块22分别将对应的第一调制解调器30和第二调制解调器40发送的数据发送给基站,并将基站传送的数据对应发送给第一调制解调器30和第二调制解调器40,第一射频模块33和第二射频模块22可以为图1中的移动通信模块112。
当第二调制解调器40接收到第二应用处理器20转发的数据时,第二调制解调器40通过第二射频模块22将接收的数据发送给运营商网络(第二4G网络),该运营商网络可以为电信、移动或者联通。
进一步地,当第二调制解调器40接收到运营商网络发送的数据时,将接收的数据发送给第二应用处理器20。当第二应用处理器20接收到该数据时,第二应用处理器20通过RmNet端口将该数据发送给第一应用处理器10。
在实施例中,第二应用处理器可将休眠唤醒信息、异常信息等控制信息对应的控制命令通过调制解调器端口发送给第一应用处理器。
进一步地,当移动终端100同时进行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时,如当第一用户识别卡90进行语音业务时,第二用户识别卡11同时进行数据业务。第一用户识别卡90进行语音业务的过程为:当主叫用户从第一应用处理器10点击了拨号按键后,移动终端100接收到拨打电话的指令,并将拨打电话的指令下发给第一调制解调器30。第一调制解调器30通过第一射频模块33与网络进行交互,然后在网络侧经过一系列的处理以及信令交互,将拨打电话的指令所对应的寻呼消息发送给被叫用户,若寻呼消息发送成功,则通过信令交互在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之间架起一条无线信道,无线信道用于用户通话数据的传输。通话数据在主叫用户所在移动终端100的传输过程为:主叫用户通过话筒将通话数据发送给第一编解码模块50,经过第一编解码模块50处理之后,第一编解码模块50将通话数据发送给第一数据处理模块70,通话数据经过第一数据处理模块70处理之后,第一数据处理模块70将通话数据发送给第一调制解调器30,经过第一调制解调器30处理之后,第一调制解调器30再将通话数据发送给第一射频模块33,通过第一射频模块33将通话数据发送运营商网络。通话数据在被叫用户所在移动终端100的传输过程为(在本实施例中,被叫用户所在移动终端100只有一个调制解调器):射频模块接收到运营商网络发送的通话数据,射频模块将通话数据发送给调制解调器,经过调制解调器处理之后,调制解调器再将通话数据发送给数据处理模块,通话数据经过数据处理模块处理之后,数据处理模块将通话数据发送给编解码模块,经过编解码模块处理之后,编解码模块将通话数据发送给喇叭,喇叭接收到通话数据后,输出通话数据,完成主叫用户与被叫用户之间的通话。
此时第二用户识别卡11进行数据业务的过程为:上行用户数据:当第一应用处理器10接收到用户数据时,将用户数据处理之后,发送给第二调制解调器40,第二调制解调器40处理用户数据,并将处理后的用户数据发送给第二射频模块22,第二射频模块22将用户数据发送给运营商网络,运营商网络将用户数据发送给互联网网络;下行用户数据:互联网网络将用户数据发送给运营商网络,运营商网络将用户数据发送给第二射频模块22,第二射频模块22处理用户数据,并将处理后的用户数据发送给第二调制解调器40,第二调制解调器40处理用户数据,并将处理后的用户数据发送给第一应用处理器10,完成第二用户识别卡11的数据业务。
移动终端100的第一用户识别卡90和第二用户识别卡11可以同时进行数据业务,第一用户识别卡90和第二用户识别卡11同时进行数据业务时互不干扰。当第一用户识别卡90和第二用户识别卡11可以同时进行数据业务时,第二用户识别卡11进行数据业务的过程与第一用户识别卡90进行通话业务时,第二用户识别卡11进行数据业务的工作流程一致,第一用户识别卡90进行数据业务的处理过程与第二用户识别卡11进行数据业务的工作流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例如,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100通过第一用户识别卡90对应的运营商网络的CS语音业务打电话时,仍然可以通过第二用户识别卡11对应的运营商网络在后台下载电影。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用于数据交互的逻辑端口和用于控制命令交互的逻辑端口,实现两应用处理器之间的正常进行控制命令和数据的交互,为实现业务数据并发提供最底层的支持;且实现支持两张用户识别卡均驻留在4G网络,可利用两条4G通道进行数据业务的并发传输,提高传输效率;此外,当进行数据业务传输时,还可进行语音业务传输,提高用户体验。
参照图3,图3为本发明通信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该通信方法包括:
步骤S10,第一调制解调器获取第一用户识别卡的信息,以基于获取的第一用户识别卡的信息与第一4G网络通信,进行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
步骤S20,第二调制解调器获取第二用户识别卡的信息,以基于获取的第二用户识别卡的信息与第二4G网络通信,进行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
在本实施中,移动终端100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和平板电脑,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100主要应用于基于两个调制解调器提供的双卡双通道的移动终端100,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00的通信机制并不局限于本发明提供的双通道通信模式,还可以为三通道及三通道以上的多通道通信模式。
移动终端100包括第一用户识别卡、第二用户识别卡、第一调制解调器和第二调制解调器。第一调制解调器与第二调制解调器相互独立,第一调制解调器和第二调制解调器包含了各种网络交互的网络制式的协议栈,协议栈包含LTE/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宽带码分多址)/GSM(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TD-SCDMA(TimeDivision-Synchronous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同步时分码分多址)/CDMA(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码分多址)/EVDO等通讯标准里边规定的协议代码。移动终端100通过协议与运营商网络进行交互,即进行数据流量上网、VOLTE(VoiceOverLTE)打电话或者CS(CircuitSwitched,电路交换)域打电话。第一调制解调器和第二调制解调器还可以对SIM卡的进行管控等等。第一调制解调器和第二调制解调器可以存在于移动通信模块112中,但是移动通信模块112包括但不限于第一调制解调器和第二调制解调器。
第一调制解调器与第一用户识别卡连接,当第一调制解调器需要进行语音业务和/或数据业务时,第一调制解调器获取第一用户识别卡的信息,并基于获取的第一用户识别卡的信息与第一4G网络通信,进行语音业务和/或数据业务。
第二调制解调器与第二用户识别卡连接,当第二调制解调器需要进行语音业务和/或数据业务时,第二调制解调器获取第二用户卡的信息,并基于获取的第二用户识别卡的信息与第二4G网络通信,进行语音业务和/或数据业务。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调制解调器和第二调制解调器可以同时进行数据业务,或者在第一调制解调器进行语音业务的同时,第二调制解调器进行数据业务,或者当第一调制解调器进行数据业务时,第二调制解调器进行语音业务等。第一4G网络通信和第二4G网络通信可以为相同网络运营商,也可以为不同的网络运营商。如第一4G网络通信的运营商为移动,第二4G网络通信的运营商为联通;或者第一4G网络通信的运营商为电信,第二4G网络的运营商也为电信。第一调制解调器和第二调制解调器进行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所用网络包括但不限于4G网络。
在一个实施例中,4G网络为LTE网络。
第一用户识别卡的信息和第二用户识别卡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ICCID(IntegrateCircuitCardIdentity,集成电路卡识别码)和IMSI(InternationalMobileSubscribeIdentificationNumber,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
步骤S30,第二应用处理器设置第二逻辑端口;
步骤S40,第一应用处理器设置并配置与所述第二逻辑端口相对应的第一逻辑端口,以建立与所述第二应用处理器的连接;
第一应用处理器与第一调制解调器连接,第二应用处理器和第二调制解调器连接,第一应用处理器和第二应用处理器可通过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第一应用处理器用于处理一些复杂的逻辑操作,还用于将用户有关上网或者通话的操作指令对应发送给第一调制解调器和第二应用处理器。
第二应用处理器设置第二逻辑端口,第一应用处理器设置并配置与第二逻辑端口相对应的第一逻辑端口,第一应用处理器根据第一逻辑端口和第二逻辑端口建立与第二应用处理器的连接。其中,第一逻辑端口和第二逻辑端口之间用于提供所述第二应用处理器与所述第一应用处理器之间的数据通道和控制通道。第一逻辑端口为第一RmNet端口,第二逻辑端口为第二RmNet端口。RmNet端口是通过高通实现的网络接口,第一应用处理器和第二应用处理器采用RmNet端口进行数据和/或控制命令的传输,能够较好地利用硬件平台加速功能,因此,采用RmNet端口进行数据和/或控制命令可以明显提高传输速率。
步骤S50,第二应用处理器将通过所述第二逻辑端口接收的数据和/或控制指令转发给所述第二调制解调器。
第一应用处理器将接收的数据和/或控制命令通过第一逻辑端口传输给第二应用处理器,第二应用处理器通过第二逻辑端口接收第一应用处理器传输的数据和/或控制命令,并将接收的数据和/或控制命令转发给第二调制解调器。
进一步地,第一应用处理器和第二应用处理器基于第一逻辑端口和第二逻辑端口,采用QMI消息机制进行交互。即第一应用处理器和第二应用处理器基于第一RmNet端口和第二RmNet端口,采用QMI(QualcommMessageInterface)协议进行数据和/或控制命令的交互,其中,QMI协议由高通提出,是用来代替oneRPC/dm协议,QMI协议定义了多个服务,包括:DMS(DeviceManagement,设备管理),提供载入设备信息的功能;NAS(NetworkAccess,网络访问),提供注册网络的动作;UIM(UserIdentityModule,管理用户识别卡);CTL(Control,控制服务),用户发起其他服务请求前,必须先申请clientID,这个ID就是由控制服务分配,控制服务永远在线。其中,QMI协议里的每个服务都定义了请求和响应(或叫做indication),每个请求/响应都有一个匹配的ID。此外,由于彩信业务需要通过QMI消息切换至相应的APN(AccessPointName,接入点名称)实现,QMI消息支持的命令广、扩展性强,采用QMI协议能够很好的兼容彩信业务。其中,APN是移动终端实现上网必须配置的一个参数,它决定移动终端以何种方式接入运营商网络。
进一步地,当移动终端100同时进行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时,如当第一用户识别卡进行语音业务时,第二用户识别卡同时进行数据业务。第一用户识别卡进行语音业务的过程为:当主叫用户从第一应用处理器点击了拨号按键后,移动终端100接收到拨打电话的指令,并将拨打电话的指令下发给第一调制解调器。第一调制解调器通过第一射频模块与网络进行交互,然后在网络侧经过一系列的处理以及信令交互,将拨打电话的指令所对应的寻呼消息发送给被叫用户,若寻呼消息发送成功,则通过信令交互在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之间架起一条无线信道,无线信道用于用户通话数据的传输。通话数据在主叫用户所在移动终端100的传输过程为:主叫用户通过话筒将通话数据发送给第一编解码模块,经过第一编解码模块处理之后,第一编解码模块将通话数据发送给第一数据处理模块,通话数据经过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处理之后,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将通话数据发送给第一调制解调器,经过第一调制解调器处理之后,第一调制解调器再将通话数据发送给第一射频模块,通过第一射频模块将通话数据发送运营商网络。通话数据在被叫用户所在移动终端100的传输过程为(在本实施例中,被叫用户所在移动终端100只有一个调制解调器):射频模块接收到运营商网络发送的通话数据,射频模块将通话数据发送给调制解调器,经过调制解调器处理之后,调制解调器再将通话数据发送给数据处理模块,通话数据经过数据处理模块处理之后,数据处理模块将通话数据发送给编解码模块,经过编解码模块处理之后,编解码模块将通话数据发送给喇叭,喇叭接收到通话数据后,输出通话数据,完成主叫用户与被叫用户之间的通话。
此时第二用户识别卡进行数据业务的过程为:上行用户数据:当第一应用处理器接收到用户数据时,将用户数据处理之后,发送给第二调制解调器,第二调制解调器处理用户数据,并将处理后的用户数据发送给第二射频模块,第二射频模块将用户数据发送给运营商网络,运营商网络将用户数据发送给互联网网络;下行用户数据:互联网网络将用户数据发送给运营商网络,运营商网络将用户数据发送给第二射频模块,第二射频模块处理用户数据,并将处理后的用户数据发送给第二调制解调器,第二调制解调器处理用户数据,并将处理后的用户数据发送给第一应用处理器,完成第二用户识别卡的数据业务。
移动终端100的第一用户识别卡和第二用户识别卡可以同时进行数据业务,第一用户识别卡和第二用户识别卡同时进行数据业务时互不干扰。当第一用户识别卡和第二用户识别卡可以同时进行数据业务时,第二用户识别卡进行数据业务的过程与第一用户识别卡进行通话业务时,第二用户识别卡进行数据业务的工作流程一致,第一用户识别卡进行数据业务的处理过程与第二用户识别卡进行数据业务的工作流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例如,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100通过第一用户识别卡对应的运营商网络的CS语音业务打电话时,仍然可以通过第二用户识别卡对应的运营商网络在后台下载电影。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用于数据交互的逻辑端口和用于控制命令交互的逻辑端口,实现两应用处理器之间的正常进行控制命令和数据的交互,为实现业务数据并发提供最底层的支持;且实现支持两张用户识别卡均驻留在4G网络,可利用两条4G通道进行数据业务的并发传输,提高传输效率;此外,当进行数据业务传输时,还可进行语音业务传输,提高用户体验。
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通信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该通信方法包括:
步骤S10,第一调制解调器获取第一用户识别卡的信息,以基于获取的第一用户识别卡的信息与第一4G网络通信,进行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
第一调制解调器与第一用户识别卡连接,当第一调制解调器需要进行语音业务和/或数据业务时,第一调制解调器获取第一用户识别卡的信息,并基于获取的第一用户识别卡的信息与第一4G网络通信,进行语音业务和/或数据业务。
步骤S60,当第一应用处理器接收到通过第一用户识别卡进行语音业务的指令时,第一应用处理器控制逻辑开关导通第一编码模块与音频模块的信号通路,并控制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开启语音通路。
移动终端100还包括逻辑开关、音频模块、第一编解码模块和第一数据处理模块,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分别与第一调制解调器、第一应用处理器连接,逻辑开关分别和音频模块、第一应用处理器连接,音频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喇叭和话筒,喇叭可以为图1中的音频输出模块152,话筒可以为图1中的麦克风122。
第一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抑制通话过程中的回声和噪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可以为图1中的数据处理单元210。
第一编解码模块用于模数转换和数模转换,第一编解码模块可以为图1中的编解码单元140。
逻辑开关与第一应用处理器相连,第一应用处理器控制逻辑开关进行相应的操作。当第一应用处理器接收到通过第一用户识别卡进行语音业务的指令时,第一应用处理器控制逻辑开关导通第一编解码模块与音频模块的信号通路,并控制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开启语音通路。其中,开启语音通路包括发送控制信号给第一编解码模块,使得第一编解码模块上电,以及导通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和第一调制解调器之间的信号传输通路等。
步骤S20,第二调制解调器获取第二用户识别卡的信息,以基于获取的第二用户识别卡的信息与第二4G网络通信,进行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
第二调制解调器与第二用户识别卡连接,当第二调制解调器需要进行语音业务和/或数据业务时,第二调制解调器获取第二用户卡的信息,并基于获取的第二用户识别卡的信息与第二4G网络通信,进行语音业务和/或数据业务。
步骤S70,当第一应用处理器接收到通过第二用户识别卡进行语音业务的指令时,第一应用处理器控制逻辑开关导通第二编解码模块与音频模块的信号通路,并将开启语音通路的指令发送给第二应用处理器;
步骤S80,当第二应用处理器接收到开启语音通路的指令时,第二应用处理器控制第二数据处理模块开启语音通路。
移动终端100还包括第二编解码模块和第二数据处理模块,第二编解码模块分别与逻辑开关、第二数据处理模块连接。
第二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抑制通话过程中的回声和噪声,第二数据处理模块可以为图1中的数据处理单元210。
第二编解码模块用于模数转换和数模转换,第二编解码模块可以为图1中的编解码单元140。
当第一应用处理器接收到通过第二用户识别卡进行语音业务的指令时,控制逻辑开关导通第二编解码模块与音频模块的信号通路,并将开启语音通路的指令发送给第二应用处理器。当第二应用处理器接收到开启语音通路的指令时,基于开启语音通路的指令控制第二数据处理模块开启语音通路。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10和步骤S20的执行顺序没有先后之分,可以先执行步骤S10,再执行步骤S20,或者先执行步骤S20,再执行步骤S10。因此,步骤S60和步骤S70、步骤S80的执行顺序没有先后之分,具体根据是第一用户识别卡还是第二用户识别卡进行语音业务来确定执行的先后的顺序。
步骤S30,第二应用处理器设置第二逻辑端口;
步骤S40,第一应用处理器设置并配置与所述第二逻辑端口相对应的第一逻辑端口,以建立与所述第二应用处理器的连接;
当第二调制解调器要与第一应用处理器进行数据和信令交互时,第二应用处理器设置第二逻辑端口,第一应用处理器设置并配置分别与第二逻辑端口相对应的第一逻辑端口,以建立与第二应用处理器的连接。
步骤S50,第二应用处理器将通过所述第二逻辑端口接收的数据和/或控制指令转发给所述第二调制解调器。
第一应用处理器将接收的数据和/或控制命令通过第一逻辑端口传输给第二应用处理器,第二应用处理器通过第二逻辑端口接收第一应用处理器传输的数据和/或控制命令,并将接收的数据和/或控制命令转发给第二调制解调器。进一步地,该通信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调制解调器将所述数据发送给第二4G网络。
移动终端100还包括与第二调制解调器连接的第二射频模块,与第一调制解调器连接的第一射频模块。第一射频模块和第二射频模块分别将对应的第一调制解调器和第二调制解调器发送的数据发送给基站,并将基站传送的数据对应发送给第一调制解调器和第二调制解调器,第一射频模块和第二射频模块可以为图1中的移动通信模块112。
当第二调制解调器接收到第二应用处理器转发的数据时,第二调制解调器通过第二射频模块将接收的数据发送给运营商网络(第二4G网络),该运营商网络可以为电信、移动或者联通。
进一步地,当第二调制解调器接收到运营商网络发送的数据时,将接收的数据发送给第二应用处理器。当第二应用处理器接收到该数据时,第二应用处理器通过RmNet端口将该数据发送给第一应用处理器。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应用处理器可将休眠唤醒信息、异常信息等控制信息对应的控制命令通过调制解调器端口发送给第一应用处理器。
出于解释的目的,前面的描述使用了特定的术语,以提供对本发明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为了实践本发明并不需要具体的细节。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前述描述是为了图示和说明的目的而呈现。它们并不意在详尽的或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准确形式。鉴于上面的教义,许多修改和变化是可能的。为了最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而示出并描述了这些实施例,从而使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最好地利用本发明和具有适于预期的特定使用的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意在本发明的范围由随后的权利要求和其等同物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第一用户识别卡和第二用户识别卡;
第一调制解调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用户识别卡的信息,以基于获取的所述第一用户识别卡的信息与第一4G网络通信,进行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
第二调制解调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二用户识别卡的信息,以基于获取的所述第二用户识别卡的信息与第二4G网络通信,进行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
第二应用处理器,用于设置第二逻辑端口;
第一应用处理器,用于设置并配置与所述第二逻辑端口相对应的第一逻辑端口,以建立与所述第二应用处理器的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逻辑端口和所述第二逻辑端口之间用于提供所述第二应用处理器与所述第一应用处理器之间的数据通道和控制通道;
第二应用处理器,还用于将通过所述第二逻辑端口接收的数据和/或控制指令转发给所述第二调制解调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一逻辑端口和第二逻辑端口,所述第一应用处理器和第二应用处理器间采用QMI消息机制进行交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逻辑开关、音频模块、第一编解码模块和第一数据处理模块;
所述第一应用处理器,还用于接收到通过第一用户识别卡进行语音业务的指令时,控制所述逻辑开关导通所述第一编码模块与所述音频模块的信号通路,并控制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开启语音通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二编解码模块和第二数据处理模块;
所述第一应用处理器,还用于当接收到通过第二用户识别卡进行语音业务的指令时,控制所述逻辑开关导通所述第二编解码模块与所述音频模块的信号通路,并将开启语音通路的指令发送给所述第二应用处理器;
所述第二应用处理器,还用于当接收到所述开启语音通路的指令时,控制第二数据处理模块开启语音通路。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制解调器,还用于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4G网络。
6.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方法包括:
第一调制解调器获取第一用户识别卡的信息,以基于获取的所述第一用户识别卡的信息与第一4G网络通信,进行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
第二调制解调器获取第二用户识别卡的信息,以基于获取的所述第二用户识别卡的信息与第二4G网络通信,进行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
第二应用处理器设置第二逻辑端口;
第一应用处理器设置并配置与所述第二逻辑端口相对应的第一逻辑端口,以建立与所述第二应用处理器的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逻辑端口和所述第二逻辑端口之间用于提供所述第二应用处理器与所述第一应用处理器之间的数据通道和控制通道;
第二应用处理器将通过所述第二逻辑端口接收的数据和/或控制指令转发给所述第二调制解调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一逻辑端口和第二逻辑端口,所述第一应用处理器和第二应用处理器间采用QMI消息机制进行交互。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制解调器获取第一用户识别卡的信息,以基于获取的所述第一用户识别卡的信息与第一4G网络通信,进行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应用处理器接收到通过第一用户识别卡进行语音业务的指令时,所述第一应用处理器控制逻辑开关导通所述第一编码模块与音频模块的信号通路,并控制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开启语音通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制解调器获取第二用户识别卡的信息,以基于获取的所述第二用户识别卡的信息与第二4G网络通信,进行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应用处理器接收到通过所述第二用户识别卡进行语音业务的指令时,所述第一应用处理器控制所述逻辑开关导通第二编解码模块与所述音频模块的信号通路,并将开启语音通路的指令发送给所述第二应用处理器;
当所述第二应用处理器接收到所述开启语音通路的指令时,所述第二应用处理器控制第二数据处理模块开启语音通路。
10.如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应用处理器将通过所述第二逻辑端口接收的数据和/或控制指令转发给所述第二调制解调器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二调制解调器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4G网络。
CN201610059713.4A 2016-01-28 2016-01-28 移动终端及其通信方法 Pending CN1056578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59713.4A CN105657866A (zh) 2016-01-28 2016-01-28 移动终端及其通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59713.4A CN105657866A (zh) 2016-01-28 2016-01-28 移动终端及其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57866A true CN105657866A (zh) 2016-06-08

Family

ID=56488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59713.4A Pending CN105657866A (zh) 2016-01-28 2016-01-28 移动终端及其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57866A (zh)

Cited B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12872A (zh) * 2016-10-31 2017-02-1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终端
CN106412873A (zh) * 2016-10-31 2017-02-1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终端
CN106454797A (zh) * 2016-10-31 2017-02-2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终端
CN106454795A (zh) * 2016-10-31 2017-02-2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通信处理的方法及终端
CN106454796A (zh) * 2016-10-31 2017-02-2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通信处理的方法及终端
CN106488438A (zh) * 2016-10-31 2017-03-0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终端
CN106488437A (zh) * 2016-10-31 2017-03-0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终端
CN106535158A (zh) * 2016-10-31 2017-03-2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终端
CN106535163A (zh) * 2016-10-31 2017-03-2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终端
CN106535169A (zh) * 2016-10-31 2017-03-2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终端
CN106535164A (zh) * 2016-10-31 2017-03-2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终端
CN106535165A (zh) * 2016-10-31 2017-03-2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终端
CN106550353A (zh) * 2016-10-31 2017-03-2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通信处理的方法及终端
CN106550354A (zh) * 2016-10-31 2017-03-2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终端
CN106550491A (zh) * 2016-10-31 2017-03-2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终端
CN106550352A (zh) * 2016-10-31 2017-03-2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通信处理的方法及终端
CN106550489A (zh) * 2016-10-31 2017-03-2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终端
CN106559774A (zh) * 2016-10-31 2017-04-0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终端
CN106559772A (zh) * 2016-10-31 2017-04-0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终端
CN106572457A (zh) * 2016-10-31 2017-04-1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终端
CN106572456A (zh) * 2016-10-31 2017-04-1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通信处理的方法及终端
CN106604256A (zh) * 2016-10-31 2017-04-2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终端
CN106604255A (zh) * 2016-10-31 2017-04-2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终端
CN106604299A (zh) * 2016-10-31 2017-04-2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终端
CN106658464A (zh) * 2016-10-31 2017-05-1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终端
CN107438242A (zh) * 2017-07-31 2017-12-0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注册方法、单车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438243A (zh) * 2017-07-31 2017-12-0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注册方法、车辆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870747A (zh) * 2016-09-26 2018-04-03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11385788A (zh) * 2018-12-29 2020-07-07 展讯半导体(成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业务处理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CN111600827A (zh) * 2019-02-20 2020-08-28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01753B1 (en) * 1996-09-19 2002-12-31 Qwest Communications International, Inc. Architecture and method for using an advanced intelligent network (AIN) to reduce voice switch and trunk loading
CN1976516A (zh) * 2006-12-15 2007-06-06 深圳天珑移动技术有限公司 双卡双待机手机
CN201044441Y (zh) * 2007-04-17 2008-04-02 深圳万利达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双卡双待手机
CN101808428A (zh) * 2010-04-21 2010-08-1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双卡双待手机的通讯方法及设备
CN101932138A (zh) * 2009-06-23 2010-12-29 Lg电子株式会社 双调制解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3546353A (zh) * 2013-11-05 2014-01-29 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支持双网双待4g lte无线路由的车载网路广告机
CN105101164A (zh) * 2015-07-23 2015-11-2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双卡双待终端及数据通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01753B1 (en) * 1996-09-19 2002-12-31 Qwest Communications International, Inc. Architecture and method for using an advanced intelligent network (AIN) to reduce voice switch and trunk loading
CN1976516A (zh) * 2006-12-15 2007-06-06 深圳天珑移动技术有限公司 双卡双待机手机
CN201044441Y (zh) * 2007-04-17 2008-04-02 深圳万利达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双卡双待手机
CN101932138A (zh) * 2009-06-23 2010-12-29 Lg电子株式会社 双调制解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1808428A (zh) * 2010-04-21 2010-08-1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双卡双待手机的通讯方法及设备
CN103546353A (zh) * 2013-11-05 2014-01-29 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支持双网双待4g lte无线路由的车载网路广告机
CN105101164A (zh) * 2015-07-23 2015-11-2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双卡双待终端及数据通信方法

Cited By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70747A (zh) * 2016-09-26 2018-04-03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6550489A (zh) * 2016-10-31 2017-03-2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终端
CN106604299A (zh) * 2016-10-31 2017-04-2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终端
CN106454795A (zh) * 2016-10-31 2017-02-2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通信处理的方法及终端
CN106454796A (zh) * 2016-10-31 2017-02-2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通信处理的方法及终端
CN106488438A (zh) * 2016-10-31 2017-03-0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终端
CN106488437A (zh) * 2016-10-31 2017-03-0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终端
CN106559774A (zh) * 2016-10-31 2017-04-0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终端
CN106535163A (zh) * 2016-10-31 2017-03-2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终端
CN106535169A (zh) * 2016-10-31 2017-03-2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终端
CN106535164A (zh) * 2016-10-31 2017-03-2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终端
CN106535165A (zh) * 2016-10-31 2017-03-2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终端
CN106550353A (zh) * 2016-10-31 2017-03-2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通信处理的方法及终端
CN106550354A (zh) * 2016-10-31 2017-03-2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终端
CN106550491A (zh) * 2016-10-31 2017-03-2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终端
CN106550352A (zh) * 2016-10-31 2017-03-2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通信处理的方法及终端
CN106412872A (zh) * 2016-10-31 2017-02-1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终端
CN106535158A (zh) * 2016-10-31 2017-03-2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终端
CN106559772A (zh) * 2016-10-31 2017-04-0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终端
CN106572457A (zh) * 2016-10-31 2017-04-1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终端
CN106572456A (zh) * 2016-10-31 2017-04-1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通信处理的方法及终端
CN106604256A (zh) * 2016-10-31 2017-04-2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终端
CN106604255A (zh) * 2016-10-31 2017-04-2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终端
CN106454797A (zh) * 2016-10-31 2017-02-2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终端
CN106658464A (zh) * 2016-10-31 2017-05-1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终端
CN106412873A (zh) * 2016-10-31 2017-02-1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终端
CN107438243A (zh) * 2017-07-31 2017-12-0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注册方法、车辆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438242A (zh) * 2017-07-31 2017-12-0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注册方法、单车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438243B (zh) * 2017-07-31 2020-03-1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注册方法、车辆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438242B (zh) * 2017-07-31 2020-04-0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注册方法、单车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385788A (zh) * 2018-12-29 2020-07-07 展讯半导体(成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业务处理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CN111385788B (zh) * 2018-12-29 2022-08-19 展讯半导体(成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业务处理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CN111600827A (zh) * 2019-02-20 2020-08-28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57866A (zh) 移动终端及其通信方法
CN105681568B (zh) 移动终端及其通信方法
CN105722060B (zh) 移动终端及其通信方法
CN105657868A (zh) 移动终端及其接口控制方法
CN105744646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通信方法
CN105682083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双调制解调器系统的通信方法
CN105578620A (zh) 网络接入装置及方法
CN110521222A (zh) 处理5g系统位置信息的装置及其方法
US11477701B2 (en)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voice call service provision
CN105744648B (zh) 移动终端及其通信方法
CN105744645B (zh) 移动终端及其基于双通道的通信方法
US20230144874A1 (en)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coordinating operations associated with multiple subscriber identities
CN105657691A (zh) 移动终端及其双芯片系统的数据共享方法
CN105577450A (zh) 系统升级装置和方法
CN105554306B (zh) 移动终端及其双芯片系统升级方法
CN105744505B (zh) 移动终端及其系统升级方法
CN105611067B (zh) 移动终端及其升级方法
TWI772164B (zh) 存取點名稱或資料網路名稱的選擇方法及使用者設備
CN105657732B (zh) 移动终端及其系统升级方法
US20220286923A1 (en)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delivery of inter-system non-access stratum (nas) security algorithms
CN105611655A (zh) 移动终端及其通信方法
CN105763722B (zh) 移动终端及其系统升级方法
TWI815311B (zh) 增強使用者設備(ue)對ue路由選擇策略(ursp)規則選擇的處理的方法及使用者設備
CN105744651B (zh) 移动终端及其通信方法
US20200322795A1 (en)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alignment of common non access stratum (nas) security contex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