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56374A - 具有固定式漏斗分隔体的耳塞分配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固定式漏斗分隔体的耳塞分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56374A
CN106456374A CN201580033237.2A CN201580033237A CN106456374A CN 106456374 A CN106456374 A CN 106456374A CN 201580033237 A CN201580033237 A CN 201580033237A CN 106456374 A CN106456374 A CN 1064563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lug
entrance opening
hole
guide wall
distribu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3323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56374B (zh
Inventor
大卫·M·鲁德克
拉尔夫·F·科尔特
京特·M·齐利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Original Assignee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filed Critical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Publication of CN1064563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563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563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563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1/0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or the like, discrete articles
    • G07F11/02Coin-free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or the like, discrete articles from non-movable magazines
    • G07F11/44Coin-free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or the like, discrete articles from non-movable magazines in which magazines the articles are stored in bulk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5/00Auxiliary appliances for wound dressings; Dispensing containers for dressings or bandages
    • A61F15/001Packages or dispensers for bandages, cotton balls, drapes, dressings, gauze, gowns, sheets, sponges, swabsticks or tow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1/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the ears or hearing sense; Non-electric hearing aid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enabling ear patients to achieve auditory perception through physiological senses other than hearing sense; Protective devices for the ears, carried on the body or in the hand
    • A61F11/06Protective devices for the ears
    • A61F11/08Protective devices for the ears internal, e.g. earplug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etail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限定纵向轴线并且包括分隔体组件和分度组件的耳塞分配机构。该分隔体组件包括平台、导向壁和孔。该导向壁从平台突出,以限定用于从容器接收耳塞的井凹。每个孔在入口开口处向井凹打开。该导向壁在垂直于纵向轴线并围绕入口开口的平面中形成闭合复合曲线的形状。该分度组件可旋转地联接至分隔体组件并且包括手柄、板和混合主体。该板连接至手柄并限定分配孔。该混合主体被连接至板的与手柄相反的一侧上。该手柄的旋转选择性地使分配孔与孔中的单个孔对准,其中导向壁形状朝向孔将耳塞漏入井凹中。

Description

具有固定式漏斗分隔体的耳塞分配器
背景技术
本公开涉及产品分配器。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用于存储和分配一次性耳塞的可手动操作的分配器。
一次性耳塞经常被用于各种各样的场合。在许多情况下,诸如在工业或制造业环境中,高度期望始终有易得的大量一次性耳塞。通常,一次性耳塞以批量形式提供,例如通过将耳塞松散地保持在打开的大盒子中。工作者(或其他用户)只需将手伸进盒子中并根据需要取出耳塞。虽然这种打开的盒子形式是可行的,但其存在若干个明显的缺点。例如,当工作者将手伸进盒子中时,总是会取出多于两个耳塞,而多余的耳塞常常在未使用的情况下即被丢弃。此外,工作环境中和/或工作者手上携带的污染物可被引入到打开的盒子中,从而导致可能的卫生问题。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领域已设计出各种一次性耳塞分配器。通常,分配器松散地存储大批量供应源的一次性耳塞并且提供旨在一次一个地分配或售卖耳塞的手动操作机构。分配机构通常是旋转式的,其包括形成一系列离散孔洞的转盘。理论上,批量供应源的耳塞被自动装填到孔洞中的各个孔洞中,并且然后利用转盘的旋转,耳塞在重力作用下从机构单独分配出来。值得注意的是,耳塞分配器有时采用的旋转分配机构类似于在一些药物胶囊分配器或旨在存储并单独分配(或出售)小而硬的对象(例如,口香糖)的其他装置中发现的那些旋转分配机构。考虑到药用胶囊和一次性耳塞的尺寸和形状之间大致相似,这种旋转机构型式的明显有用性具有良好的基础。然而,一次性耳塞独有的某些物理特性呈现各种问题,而传统旋转式分配机构并未完全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一些类型的一次性耳塞由慢回弹开孔式或表面闭合式泡沫材料形成,并且不像硬质对象那样,这种耳塞是可压缩的。此外,大多数一次性耳塞在其外表面处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粘着性。这些独有特性使得用户每次旋转转盘时,传统旋转式分配机构难以准确且连续地仅分配单个耳塞。相反,两个(或更多个)耳塞将自动装填到单个分配孔洞中并且随后相继分配;另选地,批量供应源将明显妨碍任何一个耳塞自动装填到分配孔洞中。此外,由于可压缩耳塞很容易夹在分配机构的各个移动部件之间,因此可经常发生故障。
根据上述内容,存在一次性耳塞分配器和相关可手动操作的分配机构的需要,该分配器和分配机构在最小限度堵塞或其他故障的情况下精确地一次一个地分配耳塞。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些方面涉及用于从耳塞容器分配耳塞的可手动操作的分配器。分配器包括限定纵向轴线并且包括分隔体组件和分度组件的分配机构。该分隔体组件包括平台、导向壁和多个孔。该导向壁从平台突出,以限定用于从耳塞容器接收耳塞的井凹。孔中的每个孔在形成在平台中的对应入口开口处向井凹打开。该导向壁在垂直于纵向轴线并围绕入口开口的平面中形成闭合复合曲线的形状。该分度组件可旋转地联接至分隔体组件并且包括手柄、板和混合主体。该板连接至手柄并限定分配孔。该混合主体被连接至板的与手柄相反的一侧上。该混合主体的至少一个节段被设置在井凹内。该分配机构被构造成使得手柄处的手动施加的旋转力使分配孔与孔中的单个孔选择性地对准。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槽形成在邻近入口开口中的每个入口开口的导向壁的外表面中。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导向壁在垂直于纵向轴线的平面中形成波浪形状。在另外其他实施方案中,导向壁的形状在导向壁与平台的相交的平面处突出到周向相邻的入口开口之间的周向间隔中。利用本公开的分配机构,耳塞至少部分地通过导向壁的形状而由分隔体组件漏入或导向至入口开口,其中导向壁可选地增强对井凹内的耳塞与分度组件的旋转的混合。
附图说明
图1A为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耳塞分配器以及容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1B为在最终装配时的图1A的分配器以及容器的透视图;
图2A为根据本公开的原理并可与图1A的分配器一起使用的分配机构的分解透视图,该分配机构包括分配器组件和分度组件;
图2B为图2A的分配机构的侧面分解图;
图3A为图2A的分隔体组件的顶部透视图;
图3B为图3A的分隔体组件的后透视图;
图3C为图3A的分隔体组件的顶部平面图;
图4A为沿线4A-4A截取的图3C的分隔体组件的剖视图;
图4B为沿线4B-4B截取的图4A的分隔体组件的剖视图;
图4C为沿线4C-4C截取的图4A的分隔体组件的剖视图;
图5A为一次性耳塞的简化侧视图;
图5B和图5C为图3A的分隔体组件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并且其示出一次性耳塞和具有分隔体组件的孔之间的接合;
图6为可与图2A的分度组件一起使用的手柄部分的剖视图;
图7A为可与图2A的分度组件一起使用的混合主体的顶部透视图;
图7B为图7A的混合主体的侧视图;
图7C为图7A的混合主体的顶部平面图;
图7D为沿线7D-7D截取的图7C的混合主体的剖视图;
图8为沿线8-8截取的图7B的混合主体的剖视图;
图9为被安装至图3A的分隔体组件的图7A的混合主体的顶部平面图;
图10A为可与图2A的分度组件一起使用的罩的顶部平面图;
图10B为沿线10A-10B截取的图10A的罩的剖视图;
图11A为图2A的分度组件的透视图;
图11B为图11A的分度组件的剖视图;
图12A为在最终装配时的图2A的分配机构的透视图;
图12B为图12A的分配机构的顶部平面图;
图12C为沿线12C-12C截取的图12B的分配机构的剖视图;
图13A至图13D示出图2A的分配机构在分配耳塞之前处理一次性耳塞过程中的操作;
图14A至图14D示出图2A的分配机构在分配一次性耳塞过程中的操作;
图15A为图1A的分配器的一部分的分解透视图,该分配器包括图2A的分配机构和容器;
图15B为在最终装配时的图15A的分配机构和容器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15C为图15B的并且装填有一次性耳塞的组件的剖视图;
图16A为可与图1A的分配器一起使用的分配单元的分解透视图,该分配单元包括图2A分配机构和框架;
图16B为在最终装配时的图16A的部件的顶部平面图;以及
图17为图1A的分配器的一部分的侧视图,该分配器包括分配机构、框架和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耳塞分配器20的一个实施方案在图1A和图1B中示出。分配器20包括分配单元22和可选的覆盖件24(该覆盖件的部分在图1A和1B中被示出为透明的)。分配单元22继而包括分配机构26和由可选的支架30保持的框架28。各部件的详情在下文提供。然而,一般来讲,分配机构26被构造成接收包含批量供应源的一次性耳塞(未示出)的容器32,并且可被手动操作以从批量供应源单独分配耳塞。框架28保持分配机构26,其中可选的支架30相对于安装表面(例如,壁、桌面等)支撑框架28,并因此支撑分配机构26。在提供覆盖件24的情况下,在单个耳塞从分配机构26释放时,该覆盖件部分地罩住耳塞以使它们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分配器20并且具体地分配机构26被构造成接合表面发粘的可压缩耳塞并且准确地分配该表面发粘的可压缩耳塞而尽量不发生机构堵塞。
分配机构26的一个实施方案在图2A和2B中更详细地示出并且包括分隔体组件40和分度组件42(一般性提及)。一般来讲,分度组件42可旋转地联接到分隔体组件40,使得分度组件42可相对于分隔体组件40围绕纵向轴线A旋转。在下面参考轴向轴线A来描述由组件40,42可选地提供的若干个特征。
分隔体组件40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在图3A-3C中更详细地示出并且包括或限定导向壁50、平台52和多个孔54。导向壁50从平台52延伸,其中平台52和导向壁50组合以限定在其内可积聚耳塞(未示出)的井凹56(在图3A和3C一般性提及)。孔54各自在平台52处向井凹56打开并被构造成接收耳塞中的单个耳塞,如下所述。分隔体组件40还包括促进与分度组件42(图2A)和框架28(图1A)联接的特征结构,诸如内部轮毂60和外部轮毂62。
导向壁50通常被构造成在平台52上(以及在井凹56内)包含随机布置的耳塞(未示出),并且可选地结合一个或多个特征结构,该一个或多个特征结构有助于将单个耳塞引导到孔54中的各个孔中和/或在分配机构26(图2A)的操作期间增强随机布置的耳塞在井凹56内的混合。作为参考点并且如下面更详细描述的,分配机构26的操作需要使分度组件42(图2)相对于分隔体组件40旋转,以从孔中的相应一个孔54中释放单个耳塞。新耳塞(来自井凹56内的耳塞的分组)然后经由平台52中的对应入口开口64而被自动装填到现在空的孔54中。导向壁50可有助于将单个耳塞以期望的取向引导至入口开口64。此外,分度组件42可包括在分度组件42旋转时与井凹56内的耳塞的分组相互作用的各种特征结构,这种相互作用期望地混合或重新取向分组内的多个耳塞;导向壁50可选地结合用于增强由分度组件42的旋转引起的混合效果的特征结构。
基于到上述操作属性,图3C反映出导向壁50限定接触井凹56内的耳塞(未示出)的连续内部或导向面66。在垂直于纵向轴线A的平面中,导向面66具有在外部围绕入口开口64的闭合形状。另外参考图4A,导向壁50从平台52向上(相对于图4A的取向)突出,从而终止在上边缘68处(导向壁50与外部轮毂62的相交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导向面66具有从上边缘68至平台52的径向向内(相对于纵向轴线A)的锥形。例如,导向面66的闭合形状可被描述为限定在与纵向轴线A(例如,图4A的横截面的平面)对应的平面中的直径;图4A示出由导向面66限定的形状的直径通常从上边缘68至平台52减小。导向面66的这种可选锥形构型扩大井凹56的体积(与其中导向壁50以直角从平台52突出的构型相比),同时朝向入口开口64引导或导向井凹56内的耳塞(未示出)。
如图3A进一步所反映,多个槽70可选地形成在导向面66中,其中槽70中的各个槽与入口开口64中的对应入口开口对准。槽70的尺寸和形状各自被设定成在如下所述的直立或纵向取向上直接朝向对应入口开口64导向单个耳塞(未示出),或以其他方式与槽70接触。例如,图3C识别导向面66相对于槽70a和对应入口开口64a的某些特征。相对于纵向轴线A,入口开口64a可被描述为具有或限定径向最外点P。在与平台52的相交点处,导向面66可选地非常靠近入口开口64a。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导向面66可被描述为在槽70a的相反侧处形成反向的导向片段72,74。导向片段72,74终止于入口开口64a的边缘处。槽70a也终止于入口开口64a的边缘处(包括在径向最外点P处),其中入口开口64a的径向最外点P径向超出(相对于纵向轴线A)导向片段72,74。利用这种构造,导向面66(即,槽70a和导向片段72,74)部分地围绕但不阻塞入口开口64a。因此,在槽70a处抵靠导向面66的耳塞轴承被直接导向到入口开口64a中。另选地,导向面66可具有其他构造,该其他构造可或不可部分地围绕入口开口64中的一个或多个入口开口,和/或可或不可包括槽70。
参考图4B的剖视图最佳地描述导向面66的其他可选几何特征结构(或以其他方式在垂直于纵向轴线A的平面中截取)。再次,导向壁50形成导向面66以在垂直于纵向轴线A的平面中限定闭合形状。该闭合形状通常是圆形的,并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至少在与平台52的相交点或相交平面处是闭合复合曲线的形状(即,不是真正的圆)。在垂直于纵向轴线A的平面中,导向面66的示例性闭合形状是波浪形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垂直平面中,导向面66的闭合形状可被描述为具有或形成多个坡道区域80和多个通道区域82。坡道区域80中的各个坡道区域与入口开口64中的对应一个入口开口对准(例如,相对于径向或垂直于纵向轴线A,每个坡道区域80与入口开口64中的对应一个入口开口径向对准)。通道区域82被插置在坡道区域80中的周向相邻的坡道区域之间(例如,如图4B所识别的,通道区域82a被插置在周向相邻的坡道区域80a,80b之间)。一般来讲,坡道区域80各自被构造成将单个耳塞(未示出)导向到对应入口开口64中,并且通道区域82各自被构造成将耳塞朝向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坡道区域80引导并增强耳塞在井凹56内的混合。
可任选地相对于入口开口64的布置来描述与坡道区域80和通道区域82相关联的几何特征。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入口开口64在平台52中形成或由平台52形成时彼此周向对准。另外,入口开口64各自具有相同或基本上相同(例如,在相同的5%内)的直径。利用这种构造,入口开口64共同限定具有内部圆周IC和外部圆周EC(在图4B中由假设的或假想的虚线表示)的假想环形。在与平台52的相交点或相交平面处,坡道区域80中的每个坡道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处于或者径向超出(相对于纵向轴线A)外部圆周EC。例如,坡道区域80可选地形成或包括槽70中的一个槽(图3C);与上述描述相当,槽70终止于(即与平台52相交)对应入口开口64处或紧接在对应入口开口64之外,并因此处于外部圆周EC处或稍微径向地超出外部圆周EC。坡道区域80的其他部分(例如,导向区段72,74)可突出到周向紧邻的入口开口64之间的周向间隔中,并且因此位于外部圆周EC和内部圆周IC之间(即,坡道区域80的部分在径向上在外部圆周EC(相对于纵向轴线A)内侧)。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槽70各自具有对称的形状并且各自围绕对应入口开口64居中。
无论坡道区域80的确切结构如何,通道区域82各自表示导向面66的更显著的径向向内(相对于纵向轴线A)的突出部。例如,相对于纵向轴线A,沿着每个通道区域82的至少一部分的闭合形状的半径小于沿着每个坡道区域80的至少一部分的闭合形状的半径。另选地,每个通道区域82的至少一部分延伸至坡道区域80的任何部分的径向向内(即,在纵向轴线A的方向上)的位置。换句话说,每个通道区域82的至少一部分在内部圆周IC和外部圆周EC之间径向突出,并且比坡道区域80的任何部分更靠近内部圆周IC和/或纵向轴线A。利用这种构造,通道区域82各自占据入口开口64中的周向相邻的入口开口之间的空间,从而用于将井凹56中的耳塞(未示出)朝向对应坡道区域80(并且因此对应入口开口64)漏入。另外,通过突出到周向相邻的入口开口64之间的间隔中,当耳塞的分组受到分度组件42的旋转力影响时,通道区域82各自更易于与井凹56内的耳塞接合(与界面的水平是导向面66的闭合形状而不是直圆柱体相比),从而增强分组内的耳塞的混合。
通道区域82可呈现具有径向向内(相对于纵向轴线A)突出分量的各种构造或形状,并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是相同的。例如,并且如图4B中的通道区域82a所识别的,导向面66可被描述为(在至少在平台52处的垂直于纵向轴线A的平面中)限定通道区域82中的每个通道区域以包括中心区段90和相反的第一侧区段92和第二侧区段94。第一侧区段92和第二侧区段94各自从坡道区域80中的相反坡道区域延伸(例如,相对于图4B中识别的通道区域82a、第一侧区段92从坡道区域80a延伸,并且第二侧区段94从坡道区域80b延伸)到中心区段90。相对于垂直于纵向轴线A的平面(例如,图4B的平面),各自形成凹曲线的侧区段92,94可在尺寸和形状方面相同。换句话说,第一侧区段92可以是第二侧区段94相对于中心区段90的镜像。无论如何,侧区段92,94的形状或径向突出使中心区段90被定位成更靠近纵向轴线A(与坡道区域80相比)。中心区段90可具有各种形状(在垂直于纵向轴线A的平面中),诸如由图4B反映的三角形或三角形形状。其他形状(倒圆、矩形、复合曲线等)也是可接受的。在本公开的另选实施方案中,由导向面66限定的闭合形状可呈现其他形式,该其他形式可由或可不由附图直接指示,其包括不包含坡道区域80和通道区域82中的一者或两者的形状。
返回到图3A-图4B,平台52可为在内部轮毂60和导向壁50之间延伸的基本上平面的主体。平台52用于限定井凹56的底表面或下表面以及孔54中的每个孔的入口开口64。
虽然视图将分隔体组件40反映为提供五个孔54,但任何其他数量(更多或更少)同样是可接受的。孔54被布置成在纵向方向上从入口开口64延伸至出口开口100(例如,孔54中的每个孔的中心轴线与纵向轴线A基本上平行(例如,在与真正平行关系的5度内))。然后,相对于图4A的取向,耳塞(未示出)最初从平台52“上方”装填到孔54中,并且分配或释放到出口开口100“下方”的位置。就这一点而言,平台52可被看成限定分隔体组件40的上主面。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分隔体组件40可具有大致中空的构造,其中外部轮毂62限定与平台52相反的分隔体组件40的下主面102。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分隔体组件40可具有更为实心的构造。无论如何,如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的,单个耳塞将自动装填到平台52处的孔54中的每个孔中,然后在重力诱导下,单个耳塞在下主面102的方向上从对应孔54释放出来。
孔54可各自具有如图所示的圆柱形状。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孔54可具有锥形形状,随着从平台52延伸,其直径可增大或减小。在另外的其他实施方案中,孔54的横截面可为非圆形的,例如具有椭圆形周边形状。
孔54的尺寸和形状通常被设定为促进暂时保留直立的或纵向取向的单个耳塞。作为参考,与本公开的分配器一起使用的一次性耳塞可具有各种不同的构造(例如,形状、尺寸、材料等),并且孔54被构造成准确地接合或处理多种不同构造的耳塞设计、风格或形式。然而,从更一般的意义上来讲,参考图5A,一次性耳塞110限定长度L和最大外宽度(或直径)W。长度L通常大于最大宽度W,使得图5A描绘处于直立的或纵向方向(即,由耳塞110的形状限定的主轴被垂直布置)上的耳塞110。与本公开一起使用的一次性耳塞可具有各种不同的形状,诸如图5A所示的类圆锥形形状,或其他形状诸如圆柱形状或类圆柱形状或更复杂的形状。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任何特定一次性耳塞形状或尺寸。基于这一点,图5B和图5C示出孔54中的每个孔具有根据预期的耳塞长度L和最大宽度W而选择的高度H和最小直径D,并且具体地使得耳塞110仅可在纵向方向上被完全接收和布置在孔54内。孔径D小于耳塞110的预期长度L,使得装填的耳塞110占据大部分高度H,因而防止第二个耳塞(未示出)在已装填的耳塞110“顶部”完全装填到孔54中(因而随后仅有一个耳塞110将从孔54分配出来)。换句话说,如果孔54的尺寸被设定成使得耳塞110可被水平地布置在孔54内(或垂直于孔54的高度H),则第二个耳塞也可不期望地完全装填到孔54中。然而,孔径D至少稍大于预期的耳塞最大宽度W,以允许耳塞110易于以纵向取向进入或装填到孔54中。就这一点而言,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公开的分配器被构造成同等地与多种不同的耳塞形状和尺寸(例如,11种不同的一次性耳塞形式)一起使用,其中孔径D被选择为稍大于旨在与具体分配器一起使用的耳塞产品的最大耳塞直径。图5B和图5C的视图中反映的孔54和耳塞110之间的尺寸关系(其中耳塞110占据孔高H和直径D的很大部分)仅是一个示例。本公开的分配器和分配机构可同等地与其他尺寸的耳塞一起使用,包括小于所示的耳塞110的那些耳塞。因而,与其他图5B和图5C的相对尺寸相比,耳塞可更短(并且因而占据更小的孔高H)和/或更窄(因而占据更小的孔径D)。
如图5B和图5C所识别的,每个孔54由壁表面120生成或限制。虽然理论上单个耳塞110有可能在不接触孔54的壁表面120的情况下停留在孔54中的对应一个孔内,但在实际应用中,耳塞110将几乎经常地与壁表面120的各个区域接触。基于这一点,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壁表面120任选地包含促进与一次性耳塞110的低摩擦接合的一个或多个防粘构造或特征结构。更具体地,壁表面120任选地被构造成促进与可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发粘或粘性的耳塞110的外表面的滑动接合。该滑动接合可通过在壁表面120的至少一部分处或在其上形成宏观的粗糙度来提供。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壁表面120形成或限定多个纵肋122。肋122共同形成肋状宏观结构,其中肋122中的周向相邻的肋由沟槽124隔开。肋122中的每个肋的径向高度(并且因此每个沟槽124的深度)可为大约至少0.3mm,但其他尺寸(更大或更小)也是可接受的。肋122可围绕壁表面120的周长均匀地形成,其中每个沟槽124的圆周宽度为大约不小于1mm,但其他尺寸(更大或更小)也是可接受的。肋122可大体上沿循耳塞110的预期下落方向(例如,与孔54的中心线基本上平行(例如,在真正平行关系的5%内),并且因此与纵向轴线A(图4A)基本上平行。另选地,肋122可相对于孔中心线以一定角度布置,从而限定在壁表面120的相对端之间延伸的细微螺线或扭线或膛线。最后,虽然肋122已被示为沿整个壁表面120形成或提供(例如,在平台52和孔54的相对末端之间延伸),但在其他实施方案中,肋122(或其他耳塞接合表面增强特征结构)可仅环绕壁表面120的一部分。
在其他实施方案中,肋122被另一种形式的宏观表面纹理或皱折替代(例如,壁表面120可具有凸边),或由一系列隆起或环块或其他形状的突出部形成,这些突出部被构造成与其所接触的一次性耳塞低摩擦接合。在另外其他实施方案中,壁表面120设有的可选防粘构造或特征结构包括涂层或利用低表面能材料形成壁表面120,以降低耳塞110和壁表面120之间的附着力(例如,低表面能材料为表现出排斥而不是吸引在一些一次性耳塞上呈现的粘性表面的倾向的材料)。低表面能材料可以是自然表现出低表面能的任何材料,或可以是掺入到壁表面120的材料中的材料(例如,分隔体组件40并且因此壁表面120可以是模制塑料,其中塑性材料或树脂包括低表面能添加剂,诸如含氟聚合物(例如,以商品名3MTMDyneonTM得自明尼苏达州圣保罗的3M公司(3M Company,St.Paul,MN))。
根据本公开的可选防粘构造或特征结构包括与耳塞和不包括防粘构造或特征结构的孔壁表面之间原本存在的摩擦接合相比可减轻与耳塞的摩擦接合的任何表面特征结构。防粘构造或特征结构可以是化学性质的(例如,低表面能材料或涂层)、机械性质的(例如,宏观粗糙度,诸如肋),或这两者的组合。在另外其他实施方案中,壁表面120可以是平滑的并且由不具有低表面能属性的材料形成。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壁表面120各自由在内部轮毂60和外部轮毂62之间延伸的托架或孔结构130支撑或限定,如图4A和4C所反映的。托架结构130各自支撑相对于平台52的对应壁表面120,其中对应孔54在托架结构130的后端132处打开(即,出口开口100被限定在托架结构130的后端132处或由托架结构130的后端132限定)。利用这种构造,在周向相邻的托架结构130之间产生开口区域133。另选地,分隔体组件40可具有更实心的构造(例如,孔结构130被形成为通过材料的实心块的孔)。后端132并且因此出口开口100可任选地被定位在由外部轮毂62限定的下主面102略上方,下文将清楚说明理由。最后,内部轮毂60可选地限定用于接收分度组件42(图2A)的部件的管道134,如下所述。一般来讲,管道134与纵向轴线A同轴。在相关的实施方案中,内部轮毂60并且因此分隔体组件40可被描述为限定沿着管道134的纵向轴线A。
返回到图3A-图4A,分隔体组件40可选地包括或提供用于接收容器32(图1A)和/或用于安装到框架28(图1A)的各种特征结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例如,分隔体组件40包括或限定捕集环136和凸缘体138。
捕集环136同轴地被设置在邻近上边缘68的外部轮毂62周围。在捕集环136和外部轮毂62之间限定狭槽140,该狭槽的尺寸被设定成接收容器32(图1A)的颈部(未示出)。就这一点而言,分隔体组件40可包括不同的特征结构,诸如选择性地将容器颈部捕集在狭槽140内的锁片141。
凸缘体138包括肩部顶端142和凸缘144。肩部142被连接至捕集环136并从捕集环延伸,其中凸缘144从肩部142径向地向外突出。一般来讲,凸缘体138的尺寸和形状根据与框架28(图1A)相关联的特征而设定,使得可经由凸缘体138将分隔体组件40安装到框架2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有利地将分隔体组件40安装到框架28,使得分隔体组件40不可相对于框架28旋转。凸缘体138可包括或提供附加特征结构,该附加特征结构可用于确保与框架28(诸如凸缘144中的与对应凹口148a,148b相邻布置的销146a,146b)的该非旋转联接。
返回到图2A和图2B,分度组件42包括手柄、板152、混合主体154和可选的罩156。一般来讲,板152限定分配孔160并被连接到手柄150以及混合主体154和罩156。手柄150继而可旋转地联接到分隔体组件40。随着手柄150围绕纵向轴线A旋转,分配孔160与孔54中的单个孔对准以从孔54释放耳塞(未示出)。混合主体154和罩156(在设有混合主体154和罩156的情况下)也随手柄150旋转,从而完成井凹56内的耳塞组的混合。
另外参考图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手柄150是包括限定腔室172的侧壁170的中空主体。该手柄150在上端174和分配端176处向腔室172打开。手柄150可具有各种形状和尺寸,并且在一些构型中关于纵向轴线A对称(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手柄150可被视为限定纵向轴线A)。另外,手柄150可在分配端176的方向上具有大致锥形的直径(例如,漏斗形)。如以下清楚地所示的,单个耳塞(未示出)从分配端176分配至用户,其中手柄150的可选锥形或漏斗形在分配端176处创建减小的直径以有利于用户的手的放置(并且因此更准确地将耳塞以漏斗形式分配到用户手掌中)。手柄150还可包括通过用户的手诸如可选的手指握秆178来促进手柄150旋转的特征结构。
手柄150包括或形成有利于与板152的互补特征结构装配在一起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结构。例如,侧壁170在上端174处形成套筒180并具有与分隔体组件40的外部轮毂62(图4A)的内径相适应(如稍小于)的外径。一个或多个插片182在上端174处形成径向向内的(相对于纵向轴线A)套筒180。一个或多个插片182被构造成与如下所述的板152的对应特征结构安装在一起。各种其他安装构型也是可接受的。例如,虽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手柄150经由板152(和混合主体154)间接地联接到分隔体组件40,但是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手柄150可更直接地可旋转地安装到分隔体组件40。
具体参照图2A,板152具有圆形的周边并且形成分配孔160。分配孔160的尺寸和形状通常对应于孔54中的每个孔的出口开口100(图4A)的尺寸(例如,直径)(例如,分配孔160的横截面积稍大于每个出口开口100的横截面积)。另外,分配孔160的径向位置(相对于纵向轴线A(图2B))对应于孔54中的每个孔的径向位置(相对于纵向轴线A),使得在最终装配分配单元22(图1A)时分配孔160可与出口开口100的各个出口开口纵向对准。
如上所述,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板152包括或形成促进与手柄150一起装配的各种特征结构。例如,板152可形成尺寸被设定成接收与手柄150相关联的插片182中的对应一个插片的一个或多个狭槽190。其他安装构型同样适用。然而,在本公开的一些构造中,手柄150和板152被构造成彼此刚性地联接(例如,在最终装配时,板152随着手柄150的旋转而旋转)。
此外,板152可选地包括被构造成与具有混合主体154的互补特征结构联接的特征结构。例如,板152可形成被构造成与如下所述的混合主体154的对应特征结构一起安装的一个或多个通道192。各种其他安装构型也是可接受的。
混合主体154在图7A-7D中更详细地示出,并且包括或形成混合区域200和基部202。混合区域200的尺寸和形状设定成与耳塞(未示出)和分配单元22(图1A)的其他部件接合,如下面更详细描述的。基部202从混合区域200延伸并且被构造成具有板152(图2A)和分隔体组件40(图2A)的安装组件。
混合区域200在纵向方向上在下端204和上端206之间延伸。混合区域200可与邻近下端204的基部202径向间隔开,或者混合主体154可具有更实心的构造。无论如何,沿着混合区域200的混合主体154的外表面210通常从下端204到上端206在外部尺寸(例如,外径)上渐缩。更具体地,外表面210由锥部分212和桨叶部分214限定或沿着锥部分212和桨叶部分214限定。锥部分212大致呈圆锥形,其外径从下端204到上端206渐缩。如图7C最佳地反映,桨叶部分214在下端204处或紧邻下端204处从锥部分212径向向外(相对于纵向轴线A)突出。桨叶部分214因此使得外表面210具有不对称形状。例如,图7D是混合主体154在包括纵向轴线A并穿过桨叶部分214的平面中的横截面例示。如图所示,外表面210相对于纵向轴线A不对称。
可另选地参考表示从锥部分212的其他连续均匀形状的向外偏离的桨叶部分214来描述如由锥部分212和桨叶部分214产生的外表面210的不对称形状。例如,图8反映了沿着锥部分212的外表面210具有在垂直于纵向轴线A的平面中的大致均匀的曲率。在垂直于纵向轴线A的平面中的外表面210的形状可具有沿着锥部分212的基本上均匀的或恒定的半径(例如,在真正均匀半径的5%内)。在该相同平面中,外表面210具有沿着桨叶部分214(与锥部分212相比)的增大的半径(相对于纵向轴线A)。因此,在垂直于纵向轴线A并且穿过桨叶部分214的平面(例如,图8的平面)中,外表面210相对于假设横向线T不对称,该假设横向线T在平面中,与纵向轴线A相交并从桨叶部分214偏移。
返回到图7A-图7D,根据相对于纵向轴线A的孔54(图2A)的几何形状来选择在下端204处的外表面210的几何形状。一般来讲,混合主体154和分隔体组件40(图2A)共同地设定尺寸和形状,使得在最终装配时下端204沿着桨叶部分214选择性地覆盖孔54中的一个(或多个)孔的区段,而孔54的剩余部分不被下端204沿着锥部分212覆盖。例如,图9示出在最终安装到分隔体组件40时的混合主体154,其直接被定位在平台52处或被定位成紧邻平台52。下端204沿锥部分212的半径(相对于纵向轴线A)近似或稍小于由孔54的周向布置的入口开口64共同限定的内部半径(相对于纵向轴线A)。因此,下端204不沿着锥部分212“覆盖”入口开口64的任何区域或区段,并且耳塞(未示出)可自由地进入入口开口64,或以其他方式与锥部分212对准。相反地,下端204沿桨叶部分214的半径(相对于纵向轴线)A大于由周向布置的入口开口共同限定的内部半径。这样,当桨叶部分214被带到或旋转成与对应入口开口64(例如,在图9的布置中的入口开口64a)对准时,下端204可沿着桨叶部分214来“覆盖”入口开口64中的至少一个入口开口的区段,并且防止耳塞自由进入如此覆盖的入口开口64。桨叶部分214的尺寸可被设定成仅选择性地覆盖入口开口64的区段,如图所示(部分由于可能干涉导向面66,所以桨叶部分214的尺寸被设定成覆盖整个入口开口64)如图所示;另选地,桨叶部分214可被构造成选择性地覆盖入口开口64中的一个或多个入口开口的整体。桨叶部分214在下端204处的弧长可近似(如稍大于)于紧邻的入口开口64之间的周向距离,并且可大约为在相邻入口开口64之间的周向距离。适于选择性地“覆盖”至少一个入口开口64的至少一个区段的其他几何形状也是可接受的(例如,在下端204处的桨叶部分214可具有大于或小于由图9所反映的尺寸),只要入口开口64中的至少一个入口开口是“未被覆盖的”。
返回到图7A-图7D,混合主体154可选地包括促进耳塞(未示出)混合的一个或多个附加特征结构。例如,第一桨片220可被形成为来自沿着桨叶部分214的外表面210的突出部。第一桨片220相对于纵向轴线A径向地布置并且可从下端204偏移。第二桨片222也可被形成为来自沿着锥部分212的外表面210的突出部,该第二桨片222与第一桨片220沿直径相反。第二桨片222(在设有第二桨片222的情况下)可从下端204偏移,但是可选地比第一桨片220更靠近下端204。第一桨片220和第二桨片222表示来自其他光滑外表面210的向外的突出部并被构造成促进耳塞的混合,或将以其他方式随着分度组件42(图2A)的旋转而围绕混合主体154松散地布置。混合主体154可任选地包括或形成邻近上端206的第三桨片224,下文将清楚说明理由。桨片220-224可呈现可或不可由附图指示的其他构型,并且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可省略桨片220-224中的一个或多个桨片(包括所有桨片)。
基部202可呈现适于安装到分隔体组件40的各种形式。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基部202为尺寸被设定成可旋转地被接收在分隔体组件40的管道134(图4A)内的圆柱形。基部202还可被构造成与板152(图2A)联接。例如,基部202形成尺寸各自被设定成被摩擦接收在板152中的通道192(图2A)中的对应一个通道内以及用于接收螺杆或其他紧固构件(其也连接到板152)的内部螺纹孔232内的一个或多个指状物230。其他安装构型同样可接受。在另外其他实施方案中,基座202可被构造成直接联接到手柄150(图2A)。
返回到图2A,在设有罩156的情况下,该罩被构造成装配到混合主体154,并且在其他实施方案中,该罩可与混合主体154一体形成。无论如何,参照图10A和图10B,罩156包括或限定基部240和罩壁242。罩壁242从基部240径向向外突出到周边边缘244。此外,罩壁242限定类圆锥形形状,使得罩156类似于伞。可在罩壁242的外表面中形成轮廓246(例如,沟槽或狭槽),下文将清楚说明理由。无论如何,在外周边缘244处的罩156的外径根据混合主体154和井凹56(图4A)的对应特征结构来设定尺寸,如下所述。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罩156还可包括或形成一个或多个混合桨片248。
图11A和11B中示出分度组件42的最终构造。例如经由将插片182插入狭槽190中的对应狭槽中,板152刚性地联接到手柄150的上端174。还可设想到适于在手柄150和板152之间实现旋转锁定或刚性联接(即,板152随着手柄150的旋转而旋转)的其他组件构型。混合主体154还例如经由将混合主体指状物230(图7A)插入到板通道192(图2A)中的对应板通道内而被刚性地联接到板152。板152和混合主体154之间的刚性附接可通过附接到板152和混合主体154的螺纹孔232的紧固装置(未示出)诸如螺钉而进一步增强。还可设想到适于在混合主体154和板152之间(并且因此在混合主体154和手柄150之间)实现旋转锁定或刚性联接从而使得混合主体154随着手柄150的旋转而旋转的其他组件构型。罩156(在设有罩156的情况下)刚性地联接到混合主体154的上端206。在最终装配时,混合主体154相对于板152在空间上布置,使得桨叶部分214与分配孔160纵向对准(即,相对于纵向轴线A,混合主体154的下端204在桨叶部分214处的分配孔160的一部分“上方”径向延伸)。由于分度组件42的旋转锁定构造,桨叶部分214与分配孔160的纵向对准随着手柄150围绕纵向轴线A旋转而保持不变。
分配机构26的最终构造在图12A至图12C中示出。分度组件42可旋转地联接到分隔体组件40(使得分度组件42可相对于分隔体组件40围绕纵向轴线A而旋转)。例如,混合主体154的基部202可旋转地被接收在分隔体组件40的管道134内,使得混合区域200被定位在平台52“上方”(相对于视图的取向)。板152继而在下主面102处或稍低于下主面102被捕集在分隔体组件40的外部轮毂62内。将回想到板152被联接到混合主体154。该附接可因此相对于分隔体组件40保持板152(例如,在视图的直立取向中,混合区域200的下端204可由于重力而接触或抵靠平台52;下端204和板152的纵向距离对应于(如稍大于)平台52和下主面102之间的纵向距离,因此如图所示保持板152)。板152(和/或手柄150)在外部轮毂62内的嵌套使得外部轮毂62不明显地阻碍分度组件42的旋转(例如,板152和外部轮毂62之间的摩擦接合(如果有的话)是最小的)。无论如何,混合区域200的下端204被定位在分隔体组件40的井凹56内,并且分配孔160可以、随着分度组件42的旋转而与孔54中的单个孔的出口开口100选择性地对准。在分度组件42旋转时,桨叶部分214保持与分配孔160对准,使得当分度组件42旋转时,桨叶部分214被部分地覆盖并且分配孔160与孔54中的相同的单个孔对准。
在设有罩156的情况下,罩156被定位在井凹56之外(或上方)。如图12C所示,基部240被安装在混合主体154的上端206上方,其中罩壁242朝向平台52向外和向下延伸。罩壁242的锥度角不同于锥部分212的锥度角,使得罩壁242与混合区域200的外表面210径向间隔开。在外表面210和罩壁242的下侧252之间产生间隔250。利用这种布置,周边边缘244与混合主体154径向间隔开。周边边缘244与平台52纵向间隔开,从而在罩156和平台52(具有包括井凹56的腔室254)之间创建腔室254。如下文所述,耳塞(未示出)可被松散地设置于腔室254内,其中罩156将腔室254内的耳塞与被定位在罩156上方的其他耳塞隔离开。就这一点而言,并且如在图12B中最佳地反映的,在周边边缘244处的罩156的外径大于由孔54的入口开口64共同限定的内径。换句话说,在图12A和12C的最终装配状态中,罩156突出超出孔54中的每个孔的至少一部分,这更好地确保腔室254包括孔54中的每个孔的至少一部分。
分配机构26在处理一次性耳塞110以用于进行后续分配的操作在图13A至13D中被大致地反映出来。为便于说明和理解,从图13A的视图中移除了可选罩156。在图13A的操作状态下,第一孔54a和第二孔54b是空的,而第三孔54c至第五孔54e中的每个孔装填有耳塞110(作为参考点,图13A的布置可表示其中耳塞刚刚从第二孔54b分配的情形)。若干个附加耳塞110a-110c松散或随机地布置在平台52附近的井凹56内。应当理解,未装填的耳塞将自然且随机地呈现几乎任何取向,并且靠近井凹56的任何未装填的耳塞将在任何可用的表面处随机接触分配机构26,使得图13A的布置仅是一个示例。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混合主体154与导向壁50之间的间隔以及它们的几何形状促使未装填的耳塞110a-110c中的至少一些未装填的耳塞稍微远离平台52,并且进入有利于后续自动装填到打开的孔54中的取向。例如,图13B示出第二个未装填的耳塞110b的一种可能的自然发生的取向。交叉引用图13A和图13B,导向壁50的导向面66和混合主体154的外表面210之间的径向距离小于耳塞110b的长度,使得当耳塞110b以图13A和图13B的取向布置时,该耳塞被稍微抬起到高于平台52。另外,导向壁50和混合主体154的相对锥度角使耳塞110b倾斜(即,耳塞110b的中心线与平台52的平面不平行),其中一旦对准,该倾斜取向便有利于耳塞110b在孔54中的打开的一个孔内进行自我装填,如下所述。应当理解,图13A和图13B中的第二个耳塞110b的位置和取向仅是一种可能,并且在许多情况下,未装填的耳塞可以并且将会与平台52接触。此外,与本公开一起使用的其他一次性耳塞可具有更短的长度,因而即使该耳塞处于图13B的取向,也不可跨越导向壁50和混合主体154。通过可选地将未装填的耳塞110a-110c中的至少一些未装填的耳塞抬离平台52,可降低未装填的杂散耳塞被夹在分配机构26的移动部件之间的间隙内的可能性,从而使分配机构26的故障或“堵塞”问题最小化。
随着分度组件42相对于分隔体组件40(例如,相对于图13A的取向的顺时针)的旋转(例如,用户在手柄150处施加的旋转力)和/或由于重力,第一未装填的耳塞110a变得与第一孔54a对准并自动装填到第一孔54a中。例如,混合主体154的旋转直接引起第一未装填的耳塞110a朝向第一孔54a移动和/或混合主体154与井凹56内的其他未装填的耳塞接触,并且混合主体154的旋转使得包括第一未装填的耳塞110a的整个未装填的耳塞分组朝向第一孔54a移动。当使第一未装填的耳塞110a沿着导向面66滑动、滚动或以其他方式进行关节运动时,第一未装填的耳塞110a从通道区域82前进到与第一孔54a相关联的坡道区域80。一旦位于通道区域80中,第一未装填的耳塞110a便与对应槽70接合,如图13C和13D所示。就这一点而言,在导向面66(沿着槽70)与混合主体154的外表面210之间的径向距离在平台52的方向上渐缩,从而允许耳塞110a(由于重力)落向第一孔54a的入口开口64。另外,槽70的形状有助于导向耳塞110a,以直立或以纵向方式直接滑入到孔54a中。槽70促使单个耳塞110a易于落入打开的孔54a中,并且当耳塞110a沿槽70或混合主体154的外表面210(或这两者)掉落或滑动时,耳塞110a自然地成纵向取向。一旦位于孔54a内(图13D),耳塞110a便可停靠在板152上,随着分度组件42进一步旋转,该耳塞沿板152的表面滑动。
最初可参考图14A的布置来描述分配单元26在从孔54中的一个孔分配耳塞中的操作。在图14A的状态下,耳塞110已预先装填到第二孔54b中,并且分度组件42被旋转以将桨叶部分214从与第一孔54a对准移动成与第二孔54b对准(即,相对于图14A的取向的顺时针)。将回想到分配孔160(图12C)与桨叶部分214对准。因此,在图14A的具体布置中,分配孔160偏离第二孔54b或以其他不与第二孔54b对准,使得耳塞110保持与第二孔54b一起被捕集(并且倚靠板152(图12C))。当分度组件42进一步旋转(例如,相对于图14A的顺时针方向)时,桨叶部分214超出第二孔54b并与第二孔54b对准,分配孔160也是如此(即分配孔160被布置成向第二孔54b的出口开口100打开),如图14B和14C所反映的。在任何未装填的耳塞110(例如在图14A中识别的未装填的耳塞110d)位于第二孔54b的入口开口64附近的情况下,桨叶部分214的移动和存在将顶出或清除未装填的耳塞110,使其在第二孔54b的区域中远离平台52,因为桨叶部分214指向第二孔54b上方。
一旦分度组件42已相对于分隔体组件40旋转以便使分配孔160与第二孔54b的出口开口100对准,耳塞110便从第二孔54b释放并由于重力而通过分配孔160落入,如图14D所示的。然后,如此释放的耳塞110通过手柄150的腔室172(由于重力)下落,并在分配端176处分配到用户的手中。如上所述,随着分度组件42的进一步继续旋转,新耳塞110将自动装填到现在打开的第二孔54b中(当桨叶部分214行进超出第二孔54b的入口开口64以便向井凹56打开入口开口64时),以用于后续分配。
如上述说明所证实的那样,分配机构26包含促进准确而连续地装填和分配个别或单个耳塞110的多个新颖特征结构。例如,混合主体外表面210(例如由锥部分212和桨叶部分214产生)的可选的不对称形状更好地确保利用分度组件42的增量旋转来仅分配单个耳塞110。另外,分隔体组件导向面66的可选波状形状连续促使井凹56内的未装填的耳塞110以使其变得与直立或纵向取向的任何打开孔54对准并落入其中或漏入井凹56内的未装填的耳塞110,而同时促进耳塞分组与分度组件42旋转的更彻底的混合。具有混合主体154的可选桨片220-224进一步增强该混合。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二桨片222和导向壁50的导向表面56之间(例如,在通道区域82处)的最小距离X(图14B)小于入口开口64的直径,并且可近似(或小于)待由分配机构26处理的耳塞110的预期直径。这种可选的尺寸关系更好地确保在分度组件42旋转时混合主体154(例如,第二桨片222)将与井凹56内的自由耳塞110接合。
虽然图13A至图14D反映分配机构26相对于若干个耳塞的操作,但应当理解,本公开的分配机构可用于从批量供应源处理和分配单个耳塞。例如,如上文所暗示,分隔体组件40被构造成选择性地装配到耳塞容器。基于这一点,图15A示出相对于分配机构26的容器32的一个实施方案。容器32可呈现各种各样的形式,并且其尺寸可被设定成容纳任何数量的耳塞(未示出)。因此,本公开决不限于所示的容器32。一般来讲,容器32提供封闭的体积,在其内保持对耳塞的供应。容器32形成与底板302相反的颈部300。颈部300终止于向内部体积打开的开口端304(一般性提及)。作为参考,容器32可设有用于临时关闭开口端304的覆盖件(未示出)。因而,例如,在被安装到分配机构26之前,容器32可经由底板302以直立取向而被关闭和存储。无论如何,颈部300的尺寸和形状对应于分隔体机构40所设有的几何特征,其对应方式促进将容器32可剥离地安装到分配机构26。
更具体地,参照图15B,将容器32可剥离地装配到分配机构26包括将颈部300插入分隔体组件40所设有的狭槽140中。可经由可选的锁片141(图3A)和/或其他部件来实现容器32与分配机构26之间的更稳固的连接。无论如何,罩156的尺寸和形状使得颈部300被轻松引入罩156上方并且与分隔体组件40结合。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颈部300的尺寸和形状对应于导向壁50的形状和空间位置,使得在最终装配时容器32的锥形区域306大体上与导向壁50的角取向对准,使得容器32内的耳塞(未示出)自然地朝向导向壁50并沿着导向壁50流动。
将容器32装配到分配机构26之后,容器32和分配机构26共同限定有效存储体积310。有效存储体积310包括容器32的打开体积和分配机构26的井凹56。基于这一点,罩156(在设有罩156的情况下)将有效储存体积310划分为两个腔室。如上所述,第一腔室254在罩156和平台52之间创建。第二腔室312在罩156上方(相对于图15B的取向)创建。如图15C所示,当有效储存体积310相对地装满一次性耳塞110时,第一组320耳塞110(一般性提及)将自然地停留或聚集在第一腔室254内,而第二组322耳塞110(一般性提及)将自然地停留或聚集在第二腔室312内。即,在将容器32安装到分配机构26上时,由于重力,最初位于容器32内的耳塞110中的一些耳塞将落入到第一腔室254中(或者,利用替代的安装技术,其中容器32被取向成使颈部300朝上,并且分配机构26置于颈部300上,随后在将装配好的分配机构26/容器32旋转至图15C的取向时,容器32内的耳塞110中的一些耳塞将落入第一腔室254中)。
随着第一组320的耳塞110中的各个耳塞利用分配机构26的操作(如上所述)而逐渐从第一腔室254分配,由于重力,第二组322耳塞110中的各个耳塞将从第二腔室312自然地移动进入第一腔室254中。然而,罩156有效地防止第二组322的总体重量作用于第一腔室254内的第一组320。这样,第一腔室254内的耳塞110相对于彼此更松散地被保持,因而可更容易地彼此分开(利用分度组件42的旋转),并且如上所述被导向或装填到孔54(图3A)中的各个孔中。另外,罩156的波状外形表面246(图10A)和桨片248(图10B)在分度组件42的旋转期间促进与其接触的耳塞110的混合。
如上文所指出的那样,手动操作分配机构26通常需要用户引起的分度组件42相对于分隔体组件40(并且因此相对于孔54)的旋转。基于这一点,本公开的分配器可包括在空间上将分隔体组件40保持在期望位置处的部件,并且其保持方式为:在分度组件42的旋转期间在空间上“保持”分隔体组件40。例如,图1A示出被提供作为支架30的一部分的框架28。如图16A所示,框架28形成尺寸和形状被设定成接收分隔体组件40的通路340。就这一点而言,框架28任选地与分隔体组件40相继被构造成使得分隔体组件40(并且因此分配机构26)可被可拆卸地安装到通路340。此外,框架28和分隔体组件40包含将分隔体组件40固定到框架28的补充特征结构,使得分隔体组件40不可相对于框架28旋转。例如,框架28可形成尺寸和形状被设定成接收分隔体组件40所设有的销146a,146b中的相应一个销(其中一个销在图16A中可见)的相反的腔342a,342b。另外参考图16B,在将销146a,146b放置在对应的腔342a,342b内时,分隔体组件40因此由框架28支撑并且不可相对于框架28自由旋转。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将夹具(未示出)分别装配到每个销146a,146b中,并且这些夹具被构造成实现销146a,销146b和框架28之间的更稳固的压合联接。另选地,各种其他安装构造同样是可接受的。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将框架28直接装配到感兴趣的表面(例如,垂直壁)。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框架28可被设置为支架30的一部分,或以其他方式结合用于支撑框架28的附加可选结构,如图1A所示。例如,支架30可包括或形成背壁350和底壁352。框架28被联接到背壁350,并且被布置成使得底壁352突出到框架28下方。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背壁350可包含促进装配到垂直表面(例如,壁)的各种特征结构。在设有底壁352的情况下,该底壁用作从分配机构26释放的耳塞(未示出)的扣件,并且可包括或形成排水孔洞354。在其他构型中,可省略底壁352。最终安装到支架30的分配机构26在图17中示出。
返回到图1A和图1B,覆盖件24可任选地进一步保护分配单元22免受环境影响。覆盖件24包括或限定前面板360和相反的侧面板362a,362b。前面板360形成接入开口364和填充水平开口366。侧面板362a,362b的尺寸和形状被设定成装配到支架30的背壁350,其中接入开口364的尺寸和形状被设定成有利于插入用户的手。填充水平开口366被定位成促进观察如上所述的覆盖件24内的部件。
例如,具体参考图1B,用户可通过将其手插入出入开口364并抓住手柄150来获得单个耳塞(未示出)。然后用户旋转手柄150,以使得单个耳塞被分配到上述用户的手中。值得注意的是,覆盖件24用于保护如此分配的耳塞免受周围环境(例如,风、雨等)的影响。此外,底壁352中的排水孔洞354使得进入接入开口364的任何水(例如,雨)易于排走。因此,分配器20非常适于被安装在各种不同的位置处,包括在户外使用。最后,填充位开口366通常与容器32的一部分(当装配到分配机构26时)对准,从而允许用户可视地估计被保留在容器32内的耳塞的数量。
本公开的一次性耳塞分配机构和相关的耳塞分配器提供优于先前设计的明显改进。该分配机构易于手动操作,并且能够准确地从批量供应源单独分配耳塞而尽量不发生堵塞。可选特征诸如非对称混合主体、波状外形导向表面促进与可压缩的发粘的一次性耳塞连续接合。
呈现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和示例以仅用于清楚地理解本公开。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和示例不应理解被为是不必要的限制。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实施方案作出许多改变。相对于上述任何实施方案描述的任何特征或特性可被单独地结合或者与任何其他特征或特性组合,并且仅为清楚起见而按照上述顺序和组合来呈现。因此,本公开的范围不应限于本文所述的精确细节和结构,而是应当通过由权利要求的文字所描述的结构和那些结构的等同物来限定。

Claims (20)

1.一种用于从耳塞容器分配耳塞的可手动操作的分配器,所述分配器包括限定纵向轴线并且包括以下各项的分配机构:
分隔体组件,所述分隔体组件包括:
平台,
导向壁,所述导向壁从所述平台突出,以限定用于从耳塞容器接收耳塞的井凹,
各自在所述平台中的对应入口开口处向所述井凹打开的多个孔,
其中所述导向壁在垂直于所述纵向轴线并围绕所述入口开口的平面中形成闭合复合曲线的形状;和
可旋转地联接到所述分隔体组件的分度组件,所述分度组件包括:
手柄,
被连接至所述手柄并限定分配孔的板,
混合主体,所述混合主体被连接至所述板的与所述手柄相反的一侧上,其中所述混合主体的至少一个节段被设置在所述井凹内;
其中所述手柄处的手动施加的旋转力使所述分配孔与所述孔中的单个孔选择性地对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配器,其中所述导向壁的形状突出到位于周向相邻的一对所述入口开口之间的间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配器,其中所述导向壁的形状突出到位于所述入口开口中的每个入口开口之间的周向间隔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配器,其中所述入口开口沿着所述平台周向布置以限定与所述纵向轴线同心的环形,所述环形具有外部圆周和内部圆周,并且另外其中所述导向壁的至少第一节段突出致所述内部圆周和所述外部圆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配器,其中所述第一节段被定位在所述入口开口中的周向相邻的入口开口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配器,其中所述导向壁的至少第二节段被定位成径向地超出所述外部圆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配器,其中所述导向壁在垂直于所述纵向轴线的平面中形成波浪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配器,其中所述导向壁限定多个坡道区域和多个通道区域,所述坡道区域中的单个坡道区域被插置在所述通道区域中的对应通道区域之间,并且另外其中所述导向壁的沿着所述坡道区域中的每个坡道区域的相对于所述纵向轴线的半径小于沿着所述通道区域中的每个通道区域的所述导向壁的所述半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配器,其中所述坡道区域中的各个坡道区域与所述入口开口中的相应入口开口径向对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配器,其中所述通道区域中的各个通道区域被定位在相应周向相邻的一对所述入口开口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分配器,其中在与所述平台的相交的平面处,所述坡道区域中的每个坡道区域的至少一个区段在径向上在所述对应入口开口之外。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分配器,其中所述入口开口沿着所述平台周向布置以限定与所述纵向轴线同心的环形,所述环形具有外部圆周和内部圆周,并且另外其中在与所述平台的相交的平面处,所述通道区域中的每个通道区域的至少一个区段位于所述内部圆周和所述外部圆周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分配器,其中所述通道区域中的每个通道区域限定相反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中心节段,并且另外其中相对于所述纵向轴线,所述导向壁的半径沿着所述通道区域中的每个通道区域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到所述对应中心节段渐缩。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配器,其中所述导向壁被构造成将所述井凹内的耳塞漏入所述入口开口中的每个入口开口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配器,其中所述混合主体包括桨片,并且另外其中所述桨片和所述导向壁的至少一个区段之间的在垂直于所述纵向轴线的方向上的距离小于所述入口开口中的每个入口开口的直径。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配器,其中所述分度组件还包括连接至所述混合主体的与所述平台相反的一侧上的罩。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分配器,其中所述罩包括被设置在所述混合主体上方的基座和从所述基座到周边边缘径向向外突出的罩壁,所述周边边缘具有比所述混合主体的最大直径更大的直径。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配器,其中所述手柄为中空主体,所述中空主体形成向所述分配孔打开以及向所述手柄的与所述板相反的分配端打开的腔室。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分配器,其中所述分配器被构造成使得在所述分配孔与所述孔中的相应一个孔对准时,所述井凹内的单个耳塞通过重力被引入到所述孔中的各个孔中,并且所述孔中的所述相应一个孔内的耳塞通过重力被引入到所述分配孔中,然后进入所述腔室中,并且然后被引入到所述分配端。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配器,还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保持尺寸被设定成把所述分配机构支撑在表面上方的框架,使得在将所述分配机构安装至所述框架时,所述手柄在所述框架下方延伸并且所述分隔体组件随着所述分度组件的旋转而保持静止。
CN201580033237.2A 2014-06-30 2015-06-17 具有固定式漏斗分隔体的耳塞分配器 Active CN1064563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2018997P 2014-06-30 2014-06-30
US62/018,997 2014-06-30
PCT/US2015/036229 WO2016003649A1 (en) 2014-06-30 2015-06-17 Earplug dispenser with stationary, funneling separato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56374A true CN106456374A (zh) 2017-02-22
CN106456374B CN106456374B (zh) 2020-03-31

Family

ID=55019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33237.2A Active CN106456374B (zh) 2014-06-30 2015-06-17 具有固定式漏斗分隔体的耳塞分配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200339A1 (zh)
EP (1) EP3160407A4 (zh)
CN (1) CN106456374B (zh)
AU (1) AU2015284629B2 (zh)
BR (1) BR112016030579B1 (zh)
WO (1) WO201600364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112016030701B1 (pt) 2014-06-30 2021-09-08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Dispensador operável manualmente para dispensar protetores de ouvido
EP3925590A1 (de) * 2020-06-16 2021-12-22 Becton Dickinson Rowa Germany GmbH Vorratsbehälter für eine vorrats- und abgabestation
US11554050B2 (en) 2021-01-08 2023-01-17 Moldex-Metric, Inc. Contactless earplug dispenser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2983A (en) * 1909-05-06 1909-08-31 James R Grubb Waste-proof-traveler magazine.
US2243335A (en) * 1939-06-26 1941-05-27 Hamilton Entpr Inc Vending machine
US2886209A (en) * 1956-01-16 1959-05-12 Circle Plastics Co Closure unit
US3785525A (en) * 1972-01-31 1974-01-15 Safe Well Mfg Co Chemical tablet dispensing device for wells
US4273254A (en) * 1979-01-23 1981-06-16 Brian Cuppleditch Device for containing and dispensing particles such as tablets
US6299019B1 (en) * 1999-08-05 2001-10-09 Leight Industries Hollow handle earplug dispenser
US20080116219A1 (en) * 2006-11-17 2008-05-22 North Safety Products, Inc. Earplug dispenser
CN102099263A (zh) * 2008-07-24 2011-06-15 3M创新有限公司 通用安全保护装置分配器、与其配合使用的包装及分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664223A (en) * 1950-05-20 1953-12-29 Dobkin Israel Todd Can with built-in dispenser
US3889847A (en) * 1973-11-01 1975-06-17 Afa Corp Child-resistant pill dispenser
US4483092A (en) * 1982-08-19 1984-11-20 John Steiner Bait storage apparatus and technique for fishermen
US5318200A (en) * 1992-06-01 1994-06-07 Cabot Safety Corporation Earplug dispenser
GB9706988D0 (en) * 1997-04-05 1997-05-21 Stevens Simon B Multi-directional projectile feeder
US6283339B1 (en) * 2000-03-31 2001-09-04 Sonoco Development, Inc. Twist bottom dispenser
CA2382784A1 (en) * 2000-06-26 2002-01-03 Cabot Safety Intermediate Corporation Earplug dispenser
CA2485823A1 (en) * 2002-05-13 2003-11-20 Pebble Bed Modular Reactor (Proprietary) Limited A method of discharging spherical elements from a container and a dispensing apparatus
ITPN20020090A1 (it) * 2002-11-21 2004-05-22 Necta Vending Solutions Spa Apparato di alimentazione di capsule per distributori
US9550619B2 (en) * 2013-10-01 2017-01-24 PharmRight Corporation Slot adjustment and jam clearance for pharmaceutical dispenser
US9580230B2 (en) * 2014-10-01 2017-02-28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Anti-jam dispenser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2983A (en) * 1909-05-06 1909-08-31 James R Grubb Waste-proof-traveler magazine.
US2243335A (en) * 1939-06-26 1941-05-27 Hamilton Entpr Inc Vending machine
US2886209A (en) * 1956-01-16 1959-05-12 Circle Plastics Co Closure unit
US3785525A (en) * 1972-01-31 1974-01-15 Safe Well Mfg Co Chemical tablet dispensing device for wells
US4273254A (en) * 1979-01-23 1981-06-16 Brian Cuppleditch Device for containing and dispensing particles such as tablets
US6299019B1 (en) * 1999-08-05 2001-10-09 Leight Industries Hollow handle earplug dispenser
US20080116219A1 (en) * 2006-11-17 2008-05-22 North Safety Products, Inc. Earplug dispenser
CN102099263A (zh) * 2008-07-24 2011-06-15 3M创新有限公司 通用安全保护装置分配器、与其配合使用的包装及分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16030579A2 (zh) 2017-08-22
EP3160407A1 (en) 2017-05-03
AU2015284629B2 (en) 2017-08-03
BR112016030579B1 (pt) 2022-07-05
US20170200339A1 (en) 2017-07-13
WO2016003649A1 (en) 2016-01-07
CN106456374B (zh) 2020-03-31
AU2015284629A1 (en) 2017-01-12
EP3160407A4 (en) 2018-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28777A (zh) 多室耳塞分配器
CN105848530A (zh) 降低摩擦的耳塞分配器
CN106456374A (zh) 具有固定式漏斗分隔体的耳塞分配器
US20110250006A1 (en) Fluid-material spread apparatus having double roller
JP6807915B2 (ja) スプレーガンカップ、容器、及び使用の方法
CN106458427B (zh) 具有不对称混合主体的耳塞分配器
CN103476293B (zh) 安装有刷子的旋转式粉容器
CN1946327A (zh) 分配器
CN207574265U (zh) 宠物定量喂食装置
JP4458478B2 (ja) スープディスペンサー
CN107839971A (zh) 一种内部空间旋转可调的容器
CN104394732B (zh) 可旋转化妆品容器
KR101178585B1 (ko) 분말약 정량 분배장치
KR200473412Y1 (ko) 양측에 화장용 튜브가 설치되는 듀얼 화장용기
CN108697582A (zh) 用于药物储配站的储存容器
CN101439779A (zh) 用于液体产品的分配装置
KR101152778B1 (ko) 회전식 화장품 용기
JP2005103108A (ja) 化粧料容器
JP2004201837A (ja) 縦形球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