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55127A - 一种一体化基站和基站堆叠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体化基站和基站堆叠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55127A
CN106455127A CN201610991824.9A CN201610991824A CN106455127A CN 106455127 A CN106455127 A CN 106455127A CN 201610991824 A CN201610991824 A CN 201610991824A CN 106455127 A CN106455127 A CN 1064551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data
base station
functional module
control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9182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55127B (zh
Inventor
王建新
朱宇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CT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Northern Fiberhome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Northern Fiberhome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Northern Fiberhome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99182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551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64551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551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551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551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一体化基站和基站堆叠系统。一种一体化基站,包括堆叠功能模块及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所述堆叠功能模块与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连接,用于与除自身之外的至少一个一体化基站的堆叠功能模块连接,实现自身与除自身之外的至少一个一体化基站的数据通信;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端或所述堆叠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并发送至通信网、接收通信网或所述堆叠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用户端,以及接收通信网或用户端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所述堆叠功能模块。本发明提出的一体化基站内部包含堆叠功能模块,使所述一体化基站具有直接互联功能,能够实现多个一体化基站相互连接构成基站堆叠系统,满足基站组网工作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一体化基站和基站堆叠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基站和基站堆叠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侧由基站和核心网两部分构成。核心网与基站是一对多的关系,即核心网需要与网络中的各个基站进行通信,因此,基站与核心网之间的地理位置是分离的。基站与核心网之间通过回传网络进行数据传输,数据在回传网络中传输必然产生时延,影响通信效率。
现有技术方案利用由基站功能模块和核心网功能模块组成的一体化基站来解决上述LTE通信系统中网络侧的通信时延问题。现有技术中的一体化基站将核心网功能模块设置在一体化基站内部,不存在长距离传输的时延问题,并且核心网功能模块与基站模块是一对一的关系,数据传输效率大大提高。但是,现有技术中的一体化基站不具备直接组网功能,无法满足多个基站组网工作的需求。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一体化基站和基站堆叠系统,所述一体化基站具备直接组网功能,能够组成基站堆叠系统,满足多个基站组网工作需求。
一种一体化基站,包括:
堆叠功能模块及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
其中,所述堆叠功能模块与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连接,用于与除自身之外的至少一个一体化基站的堆叠功能模块连接,接收与自身相连的一体化基站的堆叠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接收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与自身相连的一体化基站的堆叠功能模块,以及接收与自身相连的一体化基站的堆叠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与自身相连的另一一体化基站的堆叠功能模块;
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端或所述堆叠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并发送至通信网、接收通信网或所述堆叠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用户端,以及接收通信网或用户端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所述堆叠功能模块。
优选地,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包括:
交换功能模块、基站功能模块、射频功能模块、核心网功能模块、调度服务器功能模块及上联模块;
其中,所述交换功能模块分别与所述堆叠功能模块、所述基站功能模块、所述核心网功能模块、所述调度服务器功能模块及所述上联模块连接,用于完成所述堆叠功能模块、所述基站功能模块、所述核心网功能模块、所述调度服务器功能模块及所述上联模块之间的数据传输;
所述基站功能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射频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对所述数据进行基带和L2,L3处理,并发送给所述交换功能模块,以使所述交换功能模块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所述核心网功能模块,以及接收所述交换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对所述数据进行基带和L2,L3处理,并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所述射频功能模块;
所述射频功能模块与所述基站功能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功能模块发送的基带IQ信号并转换成射频信号,完成对所述射频信号的放大及杂散抑制处理后发送给用户端,以及接收用户端发送的射频信号并转换成基带IQ信号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功能模块;
所述核心网功能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交换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对所述数据进行移动性管理控制处理、服务网关控制处理、分组数据网关控制处理后发送给所述交换功能模块,以使所述交换功能模块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所述调度服务器功能模块,以及接收所述交换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对所述数据进行移动性管理控制处理、服务网关控制处理、分组数据网关控制处理后发送给所述交换功能模块,以使所述交换功能模块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功能模块;
所述调度服务器功能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交换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建立会话初始协议、实时传输协议,并将所述数据发送至通信网,以及接收通信网发送的会话初始协议数据、实时传输协议数据并发送给所述交换功能模块,以使所述交换功能模块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所述核心网功能模块;
所述上联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交换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回传系统,或互联网,或业务服务器监控后台,以及接收回传系统,或互联网,或业务服务器监控后台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所述交换功能模块。
优选地,所述堆叠功能模块,包括:
数据收发模块、电口控制模块、数据缓存模块、流量控制模块、光口控制模块及串并转换模块;
其中,所述数据收发模块与所述电口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发送的电信号数据并发送给所述电口控制模块,以及接收所述电口控制模块发送的电信号数据并发送给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
所述电口控制模块与所述流量控制模块及所述数据缓存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数据收发模块发送的电信号数据,对所述电信号数据进行控制处理后发送给所述数据缓存模块,以及接收所述数据缓存模块发送的电信号数据,对所述电信号数据进行控制处理后发送给所述数据收发模块;
所述数据缓存模块与所述电口控制模块、所述光口控制模块及所述流量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电口控制模块发送的电信号数据,对所述电信号数据进行缓冲并转换成光信号数据后发送给所述光口控制模块,以及接收所述光口控制模块发送的光信号数据,对所述光信号数据进行缓冲并转换成电信号数据后发送给所述电口控制模块;
所述光口控制模块与所述流量控制模块、所述串并转换模块及所述数据缓存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数据缓存模块发送的光信号数据,对所述光信号数据进行控制处理后发送给所述串并转换模块,以及接收所述串并转换模块发送的光信号数据,对所述光信号数据进行控制处理后发送给所述数据缓存模块;
所述流量控制模块与所述电口控制模块、所述光口控制模块及所述数据缓存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电口控制模块及所述光口控制模块的控制信息,对所述数据缓存模块中的数据转换速率及数据发送速率进行控制处理;
所述串并转换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光口控制模块发送的光信号数据,对所述光信号数据进行串并转换后发送给与自身相连的一体化基站的串并转换模块,以及接收与自身相连的一体化基站的串并转换模块发送的光信号数据,对所述光信号数据进行串并转换后发送给所述光口控制模块。
优选地,所述数据缓存模块包括:
接收数据缓存模块及发送数据缓存模块;
其中,所述接收数据缓存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光口控制模块发送的光信号数据,对所述光信号数据进行缓冲并转换成电信号数据后发送给所述电口控制模块;
所述发送数据缓存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电口控制模块发送的电信号数据,对所述电信号数据进行缓冲并转换成光信号数据后发送给所述光口控制模块。
一种基站堆叠系统,包括:
主一体化基站和从一体化基站,其中:
所述主一体化基站包括堆叠功能模块及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所述堆叠功能模块与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及所述从一体化基站的堆叠功能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从一体化基站的堆叠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以及接收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所述从一体化基站的堆叠功能模块;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端或所述堆叠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并发送至通信网,以及接收通信网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所述堆叠功能模块或用户端;
所述从一体化基站包括堆叠功能模块及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所述堆叠功能模块与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主一体化基站的堆叠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以及接收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所述主一体化基站的堆叠功能模块;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端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所述堆叠功能模块,以及接收所述堆叠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用户端。
优选地,所述主一体化基站和所述从一体化基站的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包括:
交换功能模块、基站功能模块、射频功能模块、核心网功能模块、调度服务器功能模块及上联模块;
其中,所述交换功能模块分别与所述堆叠功能模块、所述基站功能模块、所述核心网功能模块、所述调度服务器功能模块及所述上联模块连接,用于完成所述堆叠功能模块、所述基站功能模块、所述核心网功能模块、所述调度服务器功能模块及所述上联模块之间的数据传输;
所述基站功能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射频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所述交换功能模块,以使所述交换功能模块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所述核心网功能模块,以及接收所述交换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并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所述射频功能模块;
所述射频功能模块与所述基站功能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并转换成射频信号,完成对所述射频信号的放大及杂散抑制处理后发送给用户端,以及接收用户端发送的射频信号并转换成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功能模块;
所述核心网功能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交换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对所述数据进行控制处理后发送给所述交换功能模块,以使所述交换功能模块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所述调度服务器功能模块,以及接收所述交换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对所述数据进行控制处理后发送给所述交换功能模块,以使所述交换功能模块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功能模块;
所述调度服务器功能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交换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建立数据传输协议并将所述数据发送至通信网,以及接收通信网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所述交换功能模块,以使所述交换功能模块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所述核心网功能模块;
所述上联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交换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回传系统,或互联网,或业务服务器监控后台,以及接收回传系统,或互联网,或业务服务器监控后台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所述交换功能模块。
优选地,所述主一体化基站的堆叠功能模块,包括:
数据收发模块、电口控制模块、数据缓存模块、流量控制模块、光口控制模块及串并转换模块;
其中,所述数据收发模块与所述电口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发送的电信号数据并发送给所述电口控制模块,以及接收所述电口控制模块发送的电信号数据并发送给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
所述电口控制模块与所述流量控制模块及所述数据缓存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数据收发模块发送的电信号数据,对所述电信号数据进行控制处理后发送给所述数据缓存模块,以及接收所述数据缓存模块发送的电信号数据,对所述电信号数据进行控制处理后发送给所述数据收发模块;
所述数据缓存模块与所述电口控制模块、所述光口控制模块及所述流量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电口控制模块发送的电信号数据,对所述电信号数据进行缓冲并转换成光信号数据后发送给所述光口控制模块,以及接收所述光口控制模块发送的光信号数据,对所述光信号数据进行缓冲并转换成电信号数据后发送给所述电口控制模块;
所述光口控制模块与所述流量控制模块、所述串并转换模块及所述数据缓存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数据缓存模块发送的光信号数据,对所述光信号数据进行控制处理后发送给所述串并转换模块,以及接收所述串并转换模块发送的光信号数据,对所述光信号数据进行控制处理后发送给所述数据缓存模块;
所述流量控制模块与所述电口控制模块、所述光口控制模块及所述数据缓存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电口控制模块及所述光口控制模块的控制信息,对所述数据缓存模块中的数据转换速率及数据发送速率进行控制处理;
所述串并转换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光口控制模块发送的光信号数据,对所述光信号数据进行串并转换后发送给所述从一体化基站的堆叠功能模块的串并转换模块,以及接收所述从一体化基站的堆叠功能模块的串并转换模块发送的光信号数据,对所述光信号数据进行串并转换后发送给所述光口控制模块。
优选地,所述从一体化基站的堆叠功能模块,包括:
数据收发模块、电口控制模块、数据缓存模块、流量控制模块、光口控制模块及串并转换模块;
其中,所述数据收发模块与所述电口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发送的电信号数据并发送给所述电口控制模块,以及接收所述电口控制模块发送的电信号数据并发送给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
所述电口控制模块与所述流量控制模块及所述数据缓存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数据收发模块发送的电信号数据,对所述电信号数据进行控制处理后发送给所述数据缓存模块,以及接收所述数据缓存模块发送的电信号数据,对所述电信号数据进行控制处理后发送给所述数据收发模块;
所述数据缓存模块与所述电口控制模块、所述光口控制模块及所述流量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电口控制模块发送的电信号数据,对所述电信号数据进行缓冲并转换成光信号数据后发送给所述光口控制模块,以及接收所述光口控制模块发送的光信号数据,对所述光信号数据进行缓冲并转换成电信号数据后发送给所述电口控制模块;
所述光口控制模块与所述流量控制模块、所述串并转换模块及所述数据缓存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数据缓存模块发送的光信号数据,对所述光信号数据进行控制处理后发送给所述串并转换模块,以及接收所述串并转换模块发送的光信号数据,对所述光信号数据进行控制处理后发送给所述数据缓存模块;
所述流量控制模块与所述电口控制模块、所述光口控制模块及所述数据缓存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电口控制模块及所述光口控制模块的控制信息,对所述数据缓存模块中的数据转换速率及数据发送速率进行控制处理;
所述串并转换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光口控制模块发送的光信号数据,对所述光信号数据进行串并转换后发送给所述主一体化基站的堆叠功能模块的串并转换模块,以及接收所述主一体化基站的堆叠功能模块的串并转换模块发送的光信号数据,对所述光信号数据进行串并转换后发送给所述光口控制模块。
优选地,所述从一体化基站的数量为任意多个。
优选地,所述基站堆叠系统中的任意多个从一体化基站的堆叠功能模块以任意形式与所述主一体化基站的堆叠功能模块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主一体化基站通过自身内部集成的核心网功能模块及调度服务器功能模块实现对通信业务的控制及转发,或通过外挂的核心网功能模块及调度服务器功能模块实现对通信业务的控制及转发。
优选地,所述基站堆叠系统包括多个主一体化基站,所述多个主一体化基站之间以主备模式运行。
本发明提出的一体化基站,包括堆叠功能模块及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所述堆叠功能模块与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连接,用于与除自身之外的至少一个一体化基站的堆叠功能模块连接,接收与自身相连的一体化基站的堆叠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接收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与自身相连的一体化基站的堆叠功能模块,以及接收与自身相连的一体化基站的堆叠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与自身相连的另一一体化基站的堆叠功能模块;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端或所述堆叠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并发送至通信网、接收通信网或所述堆叠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用户端,以及接收通信网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所述堆叠功能模块。本发明提出的一体化基站因具有堆叠功能模块而具备直接互联功能,多个一体化基站能够通过堆叠功能模块实现相互连接及信息传输,满足了多个基站组网工作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一体化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一体化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一体化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一体化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堆叠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站堆叠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站堆叠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站堆叠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站堆叠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一体化基站,参见图1所示,所述一体化基站包括:
堆叠功能模块101及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102;
其中,所述堆叠功能模块101与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102连接,用于与除自身之外的至少一个一体化基站的堆叠功能模块101连接,接收与自身相连的一体化基站的堆叠功能模块101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102、接收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102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与自身相连的一体化基站的堆叠功能模块101,以及接收与自身相连的一体化基站的堆叠功能模块101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与自身相连的另一一体化基站的堆叠功能模块101;
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102,用于接收用户端或所述堆叠功能模块101发送的数据并发送至通信网、接收通信网或所述堆叠功能模块101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用户端,以及接收通信网或用户端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所述堆叠功能模块101。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体化基站的堆叠功能模块101实现了一体化基站之间的连接功能。当有多个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体化基站需要组网工作时,各一体化基站之间通过堆叠功能模块101进行连接,即将各一体化基站的堆叠功能模块相互连接,组成基站堆叠系统。
当所述一体化基站独立工作时,所述堆叠功能模块101不工作,仅由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102完成用户端与通信网之间的数据传输。当有多个一体化基站通过堆叠功能模块101相互连接构成基站堆叠系统时,各一体化基站的堆叠功能模块101开始工作,实现各一体化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所述基站堆叠系统中设置主一体化基站和从一体化基站,主一体化基站与从一体化基站之间以及各从一体化基站之间通过堆叠功能模块101实现数据通信。各一体化基站的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102用于与用户端、堆叠功能模块及通信网之间的数据传输,从而使整个基站堆叠系统实现用户端与通信网之间的数据通信。
本发明提出的一体化基站,包括堆叠功能模块及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所述堆叠功能模块与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连接,用于与除自身之外的至少一个一体化基站的堆叠功能模块连接,接收与自身相连的一体化基站的堆叠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接收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与自身相连的一体化基站的堆叠功能模块,以及接收与自身相连的一体化基站的堆叠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与自身相连的另一一体化基站的堆叠功能模块;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端或所述堆叠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并发送至通信网、接收通信网或所述堆叠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用户端,以及接收通信网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所述堆叠功能模块。本发明提出的一体化基站因具有堆叠功能模块而具备直接互联功能,多个一体化基站能够通过堆叠功能模块实现相互连接及信息传输,满足了多个基站组网工作的需求。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示,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102,包括:
交换功能模块1021、基站功能模块1022、射频功能模块1023、核心网功能模块1024、调度服务器功能模块1025及上联模块1026;
其中,所述交换功能模块1021分别与所述堆叠功能模块101、所述基站功能模块1022、所述核心网功能模块1024、所述调度服务器功能模块1025及所述上联模块1026连接,用于完成所述堆叠功能模块101、所述基站功能模块1022、所述核心网功能模块1024、所述调度服务器功能模块1025及所述上联模块1026之间的数据传输;
具体的,所述交换功能模块1021的功能主要是实现所述堆叠功能模块101、所述基站功能模块1022、所述核心网功能模块1024、所述调度服务器功能模块1025及所述上联模块1026之间的互联,使得上述各模块之间能够相互通信,实现数据的相互传输。
所述基站功能模块1022,用于接收所述射频功能模块1023发送的数据,对所述数据进行基带和L2,L3处理,并发送给所述交换功能模块1021,以使所述交换功能模块1021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所述核心网功能模块1024,以及接收所述交换功能模块1021发送的数据,对所述数据进行基带和L2,L3处理,并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所述射频功能模块1023;
具体的,LTE系统中的通信数据经过所述基站功能模块1022时,所述基站功能模块1022实现上下行业务的处理,包括IP数据包收发处理、物理层处理,以及媒体访问控制协议栈、无线链路控制协议栈及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栈的运行等处理工作。基站功能模块1022完成上述处理后,将通信数据发送给射频功能模块1023或交换功能模块1021,由射频功能模块1023或交换功能模块1021完成进一步的处理工作。
所述射频功能模块1023与所述基站功能模块1022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功能模块1022发送的基带IQ信号并转换成射频信号,完成对所述射频信号的放大及杂散抑制处理后发送给用户端,以及接收用户端发送的射频信号并转换成基带IQ信号发送给所述基站功能模块1022;
具体的,所述射频功能模块1023用于实现射频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具体实现对空口过来的上行射频信号进行放大和对下行射频信号的放大以及带内和带外杂散抑制处理。
所述核心网功能模块1024,用于接收所述交换功能模块1021发送的数据,对所述数据进行移动性管理控制处理、服务网关控制处理、分组数据网关控制处理后发送给所述交换功能模块1021,以使所述交换功能模块1021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所述调度服务器功能模块1025,以及接收所述交换功能模块1021发送的数据,对所述数据进行移动性管理控制处理、服务网关控制处理、分组数据网关控制处理后发送给所述交换功能模块1021,以使所述交换功能模块1021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功能模块1022;
具体的,所述核心网功能模块1024是实现支持核心网所必须的逻辑网元,包括移动性管理实体、服务网关节点、分组数据网关节点和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
移动性管理实体,作为核心控制面节点为LTE网络提供必须的安全功能、移动性管理功能,并执行会话和承载控制,帮助LTE用户在基站、服务网关节点和分组数据网关节点的用户面节点上建立会话和承载上下文。
服务网关节点,用于连接基站与用户面节点,提供用户面节点到基站的用户面接口S1-U,负责LTE用户上下行报文在基站和分组数据网关节点之间的路由和转发;在发生基站切换时,服务网关节点需要作为本地锚点;对处于空闲模式的LTE终端,提供下行数据缓存并触发网络侧服务响应流程。另外根据需要,服务网关节点还可以提供计费、监听等功能。
分组数据网关节点,作为连接公用数据网络的用户面节点,提供核心网到公用数据网络的用户面参考点,负责上下文报文在核心网和公用数据网络之间路由和转发。除了为LTE用户分配对应的公用数据网络的IP地址、进行上行和下行的承载绑定和路由转发等基本功能外,分组数据网关节点还需要提供部分基于用户面的安全功能(源地址检查、上行承载绑定验证)和策略与计费控制功能。
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作为用户数据服务器,用于存储LTE用户的签约数据;提供到移动性管理实体等网络节点的信令接口,对LTE接入鉴权,并注册用户当前所在的位置。
所述调度服务器功能模块1025,用于接收所述交换功能模块1021发送的数据,建立会话初始协议、实时传输协议,并将所述数据发送至通信网,以及接收通信网发送的会话初始协议数据、实时传输协议数据并发送给所述交换功能模块1021,以使所述交换功能模块1021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所述核心网功能模块1024;
具体的,所述调度服务器功能模块1025实现会话初始协议代理服务器功能,包括会话初始协议注册,会话初始协议重定向功能。建立实时传输协议或实时传输控制协议连接,实现实时传输协议数据转发功能、完成会话初始协议信令和非接入层信令转发功能。
所述上联模块1026,用于接收所述交换功能模块1021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回传系统(包括卫星、微波、光纤等),或互联网,或业务服务器监控后台,以及接收回传系统(包括卫星、微波、光纤等),或互联网,或业务服务器监控后台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所述交换功能模块1021。
具体的,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对基站的应用需求不同,此时,需要将所述一体化基站接入回传系统,或互联网,或业务服务器监控后台。所述上联模块1026用于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实现一体化基站与回传系统,或互联网,或业务服务器监控后台的连接。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3所示,堆叠功能模块101,包括:
数据收发模块1011、电口控制模块1012、数据缓存模块1013、流量控制模块1014、光口控制模块1015及串并转换模块1016;
其中,所述数据收发模块1011与所述电口控制模块1012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102发送的电信号数据并发送给所述电口控制模块1012,以及接收所述电口控制模块1012发送的电信号数据并发送给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102;
具体的,所述数据收发模块1011的功能主要是实现千兆以太网物理层的功能,为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提供传输媒体及互联设备,为数据传输提供可靠的环境。
所述电口控制模块1012与所述流量控制模块1014及所述数据缓存模块1013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数据收发模块1011发送的电信号数据,对所述电信号数据进行控制处理后发送给所述数据缓存模块1013,以及接收所述数据缓存模块1013发送的电信号数据,对所述电信号数据进行控制处理后发送给所述数据收发模块1011;
具体的,所述电口控制模块1012实现千兆以太网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Control,MAC)层的功能,主要负责控制与连接物理层的物理介质。在发送数据的时候,电口控制模块1012可以事先判断是否可以发送数据,如果可以发送将给数据加上一些控制信息,最终将数据以及控制信息以规定的格式发送到数据收发模块1011;在接收数据的时候,电口控制模块1012首先判断输入的信息并是否发生传输错误,如果没有错误,则去掉控制信息发送至数据缓存模块1013。
所述数据缓存模块1013与所述电口控制模块1012、所述光口控制模块1015及所述流量控制模块1014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电口控制模块1012发送的电信号数据,对所述电信号数据进行缓冲并转换成光信号数据后发送给所述光口控制模块1015,以及接收所述光口控制模块1015发送的光信号数据,对所述光信号数据进行缓冲并转换成电信号数据后发送给所述电口控制模块1012;
具体的,数据通过堆叠功能模块时,实现了电信号与光信号的转换,具体的是由堆叠功能模块内部的数据缓存模块1013来完成。数据缓存模块1013一方面对传输的数据进行缓冲,另一方面实现数据的光电转换。
所述光口控制模块1015与所述流量控制模块1014、所述串并转换模块1016及所述数据缓存模块1013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数据缓存模块1013发送的光信号数据,对所述光信号数据进行控制处理后发送给所述串并转换模块1016,以及接收所述串并转换模块1016发送的光信号数据,对所述光信号数据进行控制处理后发送给所述数据缓存模块1013;
具体的,所述光口控制模块1015主要实现千兆光口以太网介质访问控制(MediaAccess Control,MAC)层的功能,主要负责控制与连接物理层的物理介质。在发送数据的时候,光口控制模块1015可以事先判断是否可以发送数据,如果可以发送将给数据加上一些控制信息,最终将数据以及控制信息以规定的格式发送到串并转换模块1016;在接收数据的时候,光口控制模块1015首先判断输入的信息并是否发生传输错误,如果没有错误,则去掉控制信息发送至数据缓存模块1013。
所述流量控制模块1014与所述电口控制模块1012、所述光口控制模块1015及所述数据缓存模块1013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电口控制模块1012及所述光口控制模块1015的控制信息,对所述数据缓存模块1013中的数据转换速率及数据发送速率进行控制处理;
具体的,由于光信号与电信号的传输速率不同,需要对数据缓存模块1013的数据转换速率和数据发送速率进行控制。具体方法是,流量控制模块1014通过分析所述电控控制模块1012和所述光口控制模块1015的控制信息,获得所述电口控制模块1012及光口控制模块1015的处理速率,根据所述电口控制模块1012及光口控制模块1015的处理速率,控制所述数据缓存模块1013的数据转换速率和数据发送速率,以使所述数据缓存模块1013的数据转换速率和数据发送速率与所述电口控制模块1012及光口控制模块1015的处理速率相匹配。
所述串并转换模块1016,用于接收所述光口控制模块1015发送的光信号数据,对所述光信号数据进行串并转换后发送给与自身相连的一体化基站的串并转换模块,以及接收与自身相连的一体化基站的串并转换模块发送的光信号数据,对所述光信号数据进行串并转换后发送给所述光口控制模块1015。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串并转换模块1016可以是单一的串并转换模块,将光信号数据发送给与自身相连的唯一的一体化基站的串并转换模块;也可以是多个串并转换模块,分别连接与自身相连的多个一体化基站的串并转换模块,将光信号数据分别发送给与自身相连的多个一体化基站的串并转换模块。具体的串并转换模块的数量,根据实际使用场景中,与所述堆叠功能模块连接的除自身之外的一体化基站堆叠功能模块的数量来决定。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4所示,数据缓存模块1013,包括:
接收数据缓存模块1017及发送数据缓存模块1018;
其中,所述接收数据缓存模块1017用于接收所述光口控制模块1015发送的光信号数据,对所述光信号数据进行缓冲并转换成电信号数据后发送给所述电口控制模块1012;
所述发送数据缓存模块1018用于接收所述电口控制模块1012发送的电信号数据,对所述电信号数据进行缓冲并转换成光信号数据后发送给所述光口控制模块1015。
具体的,由于堆叠功能模块内部的数据是双向传输的,因此,在数据缓存模块1013内部,划分出接收数据缓存模块1017和发送数据缓存模块1018,分别用来缓存两个方向传输的数据。具体的,接收数据缓存模块1017用于接收所述光口控制模块1015发送的光信号数据,对所述光信号数据进行缓冲并转换成电信号数据后发送给所述电口控制模块1012;发送数据缓存模块1018用于接收所述电口控制模块1012发送的电信号数据,对所述电信号数据进行缓冲并转换成光信号数据后发送给所述光口控制模块1015。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基站堆叠系统,如图5所示,包括:
主一体化基站501和从一体化基站502,其中:
所述主一体化基站501包括堆叠功能模块5011及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5012,所述堆叠功能模块5011与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5012及所述从一体化基站502的堆叠功能模块5021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从一体化基站502的堆叠功能模块5021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5012,以及接收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5012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所述从一体化基站502的堆叠功能模块5021;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5012用于接收用户端或所述堆叠功能模块5011发送的数据并发送至通信网,以及接收通信网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所述堆叠功能模块5011或用户端;
所述从一体化基站502包括堆叠功能模块5021及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5022;所述堆叠功能模块5021与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5022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主一体化基站501的堆叠功能模块5011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5022,以及接收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5022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所述主一体化基站501的堆叠功能模块5011;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5022用于接收用户端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所述堆叠功能模块5021,以及接收所述堆叠功能模块5021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用户端。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主一体化基站501和从一体化基站502的各个模块的具体工作内容,请参见对应的一体化基站的各个模块的具体工作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基站堆叠系统,包括主一体化基站和从一体化基站,所述主一体化基站和从一体化基站分别包括堆叠功能模块及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所述主一体化基站和从一体化基站通过堆叠功能模块相互连接构成基站堆叠系统。所述基站堆叠系统在通信过程中,通过堆叠功能模块实现数据传输,以及通过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实现与用户端之间的通信。本发明技术方案,采用本发明提出的一体化基站组成基站堆叠系统,满足了多个基站组网工作的需求。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主一体化基站501的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5012和从一体化基站502的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5022,包括:
交换功能模块、基站功能模块、射频功能模块、核心网功能模块、调度服务器功能模块及上联模块;
其中,所述交换功能模块分别与所述堆叠功能模块、所述基站功能模块、所述核心网功能模块、所述调度服务器功能模块及所述上联模块连接,用于完成所述堆叠功能模块、所述基站功能模块、所述核心网功能模块、所述调度服务器功能模块及所述上联模块之间的数据传输;
所述基站功能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射频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所述交换功能模块,以使所述交换功能模块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所述核心网功能模块,以及接收所述交换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并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所述射频功能模块;
所述射频功能模块与所述基站功能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并转换成射频信号,完成对所述射频信号的放大及杂散抑制处理后发送给用户端,以及接收用户端发送的射频信号并转换成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功能模块;
所述核心网功能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交换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对所述数据进行控制处理后发送给所述交换功能模块,以使所述交换功能模块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所述调度服务器功能模块,以及接收所述交换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对所述数据进行控制处理后发送给所述交换功能模块,以使所述交换功能模块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功能模块;
所述调度服务器功能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交换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建立数据传输协议并将所述数据发送至通信网,以及接收通信网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所述交换功能模块,以使所述交换功能模块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所述核心网功能模块;
所述上联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交换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回传系统,或互联网,或业务服务器监控后台,以及接收回传系统,或互联网,或业务服务器监控后台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所述交换功能模块。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各个模块的具体工作内容,请参见对应的装置实施例中的,一体化基站中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的各个模块的具体工作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主一体化基站501的堆叠功能模块5011,包括:
数据收发模块、电口控制模块、数据缓存模块、流量控制模块、光口控制模块及串并转换模块;
其中,所述数据收发模块与所述电口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发送的电信号数据并发送给所述电口控制模块,以及接收所述电口控制模块发送的电信号数据并发送给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
所述电口控制模块与所述流量控制模块及所述数据缓存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数据收发模块发送的电信号数据,对所述电信号数据进行控制处理后发送给所述数据缓存模块,以及接收所述数据缓存模块发送的电信号数据,对所述电信号数据进行控制处理后发送给所述数据收发模块;
所述数据缓存模块与所述电口控制模块、所述光口控制模块及所述流量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电口控制模块发送的电信号数据,对所述电信号数据进行缓冲并转换成光信号数据后发送给所述光口控制模块,以及接收所述光口控制模块发送的光信号数据,对所述光信号数据进行缓冲并转换成电信号数据后发送给所述电口控制模块;
所述光口控制模块与所述流量控制模块、所述串并转换模块及所述数据缓存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数据缓存模块发送的光信号数据,对所述光信号数据进行控制处理后发送给所述串并转换模块,以及接收所述串并转换模块发送的光信号数据,对所述光信号数据进行控制处理后发送给所述数据缓存模块;
所述流量控制模块与所述电口控制模块、所述光口控制模块及所述数据缓存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电口控制模块及所述光口控制模块的控制信息,对所述数据缓存模块中的数据转换速率及数据发送速率进行控制处理;
所述串并转换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光口控制模块发送的光信号数据,对所述光信号数据进行串并转换后发送给所述从一体化基站的堆叠功能模块的串并转换模块,以及接收所述从一体化基站的堆叠功能模块的串并转换模块发送的光信号数据,对所述光信号数据进行串并转换后发送给所述光口控制模块。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中,由于所述串并转换模块所传输的是光信号数据,因此,所述串并转换模块通过光纤与所述从一体化基站的堆叠功能模块的串并转换模块连接,可以节约成本且实用性强。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各个模块的具体工作内容,请参见对应的装置实施例中的,一体化基站中堆叠功能模块的各个模块的具体工作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从一体化基站502的堆叠功能模块5021,包括:
数据收发模块、电口控制模块、数据缓存模块、流量控制模块、光口控制模块及串并转换模块;
其中,所述数据收发模块与所述电口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发送的电信号数据并发送给所述电口控制模块,以及接收所述电口控制模块发送的电信号数据并发送给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
所述电口控制模块与所述流量控制模块及所述数据缓存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数据收发模块发送的电信号数据,对所述电信号数据进行控制处理后发送给所述数据缓存模块,以及接收所述数据缓存模块发送的电信号数据,对所述电信号数据进行控制处理后发送给所述数据收发模块;
所述数据缓存模块与所述电口控制模块、所述光口控制模块及所述流量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电口控制模块发送的电信号数据,对所述电信号数据进行缓冲并转换成光信号数据后发送给所述光口控制模块,以及接收所述光口控制模块发送的光信号数据,对所述光信号数据进行缓冲并转换成电信号数据后发送给所述电口控制模块;
所述光口控制模块与所述流量控制模块、所述串并转换模块及所述数据缓存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数据缓存模块发送的光信号数据,对所述光信号数据进行控制处理后发送给所述串并转换模块,以及接收所述串并转换模块发送的光信号数据,对所述光信号数据进行控制处理后发送给所述数据缓存模块;
所述流量控制模块与所述电口控制模块、所述光口控制模块及所述数据缓存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电口控制模块及所述光口控制模块的控制信息,对所述数据缓存模块中的数据转换速率及数据发送速率进行控制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基站堆叠系统中,从一体化基站是被主一体化基站控制的,从一体化基站的堆叠功能模块只起传输数据的作用,不能对数据传输进行控制,因此,所述从一体化基站堆叠功能模块的流量控制模块并不工作。当所述从一体化基站从当前基站堆叠系统中脱离,作为另一基站堆叠系统的主一体化基站时,所述堆叠功能模块中的流量控制模块才开始工作。
所述串并转换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光口控制模块发送的光信号数据,对所述光信号数据进行串并转换后发送给所述主一体化基站的堆叠功能模块的串并转换模块,以及接收所述主一体化基站的堆叠功能模块的串并转换模块发送的光信号数据,对所述光信号数据进行串并转换后发送给所述光口控制模块。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各个模块的具体工作内容,请参见对应的装置实施例中的,一体化基站中堆叠功能模块的各个模块的具体工作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从一体化基站502的数量为任意多个。
具体的,主一体化基站501的堆叠功能模块5011中的串并转换模块的数量可以为单个或多个,当所述串并转换模块的数量为多个时,所述主一体化基站501的堆叠功能模块5011能够连接多个从一体化基站502的堆叠功能模块5021,即所述主一体化基站501能够连接任意多个从一体化基站502。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站堆叠系统中的任意多个从一体化基站502的堆叠功能模块5021以任意形式与所述主一体化基站501的堆叠功能模块5011相连接。
具体的,当所述基站堆叠系统中有多个从一体化基站502时,所述多个从一体化基站可以以任意形式与主一体化基站501连接。例如,参见图6所示,多个从一体化基站502以星型形式与主一体化基站501连接;参见图7所示,多个一体化基站502以树形形式与主一体化基站501连接。
在现有技术中,一体化基站由于不具有直接组网功能,当需要多个一体化基站组网工作时,只能通过第三方设备将多个一体化基站连接,且连接形式单一,又容易受场地影响。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基站堆叠系统,主一体化基站501与从一体化基站502之间可以直接通过光纤连接,并且由于不需要使用第三方连接设备,主一体化基站501与从一体化基站502能够以任意形式组网。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一体化基站501通过自身内部集成的核心网功能模块及调度服务器功能模块实现对通信业务的控制及转发,或通过外挂的核心网功能模块及调度服务器功能模块实现对通信业务的控制及转发。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基站堆叠系统中,从一体化基站502接收用户端发送的数据后,将数据通过自身的堆叠功能模块5021发送至主一体化基站501,由主一体化基站501通过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5012将用户端发送的数据发送至通信网。同样的,当主一体化基站501从通信网接收到需要发送给从一体化基站502下的小区用户端的通信数据时,主一体化基站501将接收的数据通过自身堆叠功能模块5011发送给从一体化基站502,从一体化基站502再通过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5022将数据发送给用户端。可见,在基站堆叠系统工作时,从一体化基站502不直接与通信网进行通信,因此,从一体化基站502的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5022内的核心网功能模块及调度服务器功能模块不工作,由主一体化基站501通过核心网功能模块及调度服务器功能模块实现基站堆叠系统与通信网的通信。
当组网规模较小或通信数据量较小时,主一体化基站501通过自身内部集成的核心网功能模块及调度服务器功能模块即可完成对所有通信业务的控制及转发;当组网规模较大或通信数据量较大时,主一体化基站501可以使用外挂的,功能更强劲的核心网功能模块及调度服务器功能模块来完成对所有通信业务的控制及转发。主一体化基站501使用外部的核心网功能模块及调度服务器功能模块时的具体组网形式如图8所示。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站堆叠系统包括多个主一体化基站,所述多个主一体化基站之间以主备模式运行。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基站堆叠系统,还可以设置多个主一体化基站501。具体的组网方式如图9所示,多个主一体化基站之间通过交换机实现相互连接。当在所述基站堆叠系统中设置多个主一体化基站时,为了保证多个主一体化基站之间协调工作,本发明实施例设置所述多个主一体化基站501以主备模式运行,以保证整个系统稳定运行。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一体化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堆叠功能模块及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
其中,所述堆叠功能模块与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连接,用于与除自身之外的至少一个一体化基站的堆叠功能模块连接,接收与自身相连的一体化基站的堆叠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接收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与自身相连的一体化基站的堆叠功能模块,以及接收与自身相连的一体化基站的堆叠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与自身相连的另一一体化基站的堆叠功能模块;
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端或所述堆叠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并发送至通信网、接收通信网或所述堆叠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用户端,以及接收通信网或用户端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所述堆叠功能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包括:
交换功能模块、基站功能模块、射频功能模块、核心网功能模块、调度服务器功能模块及上联模块;
其中,所述交换功能模块分别与所述堆叠功能模块、所述基站功能模块、所述核心网功能模块、所述调度服务器功能模块及所述上联模块连接,用于完成所述堆叠功能模块、所述基站功能模块、所述核心网功能模块、所述调度服务器功能模块及所述上联模块之间的数据传输;
所述基站功能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射频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对所述数据进行基带和L2,L3处理,并发送给所述交换功能模块,以使所述交换功能模块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所述核心网功能模块,以及接收所述交换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对所述数据进行基带和L2,L3处理,并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所述射频功能模块;
所述射频功能模块与所述基站功能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功能模块发送的基带IQ信号并转换成射频信号,完成对所述射频信号的放大及杂散抑制处理后发送给用户端,以及接收用户端发送的射频信号并转换成基带IQ信号发送给所述基站功能模块;
所述核心网功能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交换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对所述数据进行移动性管理控制处理、服务网关控制处理、分组数据网关控制处理后发送给所述交换功能模块,以使所述交换功能模块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所述调度服务器功能模块,以及接收所述交换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对所述数据进行移动性管理控制处理、服务网关控制处理、分组数据网关控制处理后发送给所述交换功能模块,以使所述交换功能模块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功能模块;
所述调度服务器功能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交换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建立会话初始协议、实时传输协议,并将所述数据发送至通信网,以及接收通信网发送的会话初始协议数据、实时传输协议数据并发送给所述交换功能模块,以使所述交换功能模块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所述核心网功能模块;
所述上联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交换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回传系统,或互联网,或业务服务器监控后台,以及接收回传系统,或互联网,或业务服务器监控后台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所述交换功能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功能模块,包括:
数据收发模块、电口控制模块、数据缓存模块、流量控制模块、光口控制模块及串并转换模块;
其中,所述数据收发模块与所述电口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发送的电信号数据并发送给所述电口控制模块,以及接收所述电口控制模块发送的电信号数据并发送给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
所述电口控制模块与所述流量控制模块及所述数据缓存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数据收发模块发送的电信号数据,对所述电信号数据进行控制处理后发送给所述数据缓存模块,以及接收所述数据缓存模块发送的电信号数据,对所述电信号数据进行控制处理后发送给所述数据收发模块;
所述数据缓存模块与所述电口控制模块、所述光口控制模块及所述流量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电口控制模块发送的电信号数据,对所述电信号数据进行缓冲并转换成光信号数据后发送给所述光口控制模块,以及接收所述光口控制模块发送的光信号数据,对所述光信号数据进行缓冲并转换成电信号数据后发送给所述电口控制模块;
所述光口控制模块与所述流量控制模块、所述串并转换模块及所述数据缓存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数据缓存模块发送的光信号数据,对所述光信号数据进行控制处理后发送给所述串并转换模块,以及接收所述串并转换模块发送的光信号数据,对所述光信号数据进行控制处理后发送给所述数据缓存模块;
所述流量控制模块与所述电口控制模块、所述光口控制模块及所述数据缓存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电口控制模块及所述光口控制模块的控制信息,对所述数据缓存模块中的数据转换速率及数据发送速率进行控制处理;
所述串并转换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光口控制模块发送的光信号数据,对所述光信号数据进行串并转换后发送给与自身相连的一体化基站的串并转换模块,以及接收与自身相连的一体化基站的串并转换模块发送的光信号数据,对所述光信号数据进行串并转换后发送给所述光口控制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缓存模块包括:
接收数据缓存模块及发送数据缓存模块;
其中,所述接收数据缓存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光口控制模块发送的光信号数据,对所述光信号数据进行缓冲并转换成电信号数据后发送给所述电口控制模块;
所述发送数据缓存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电口控制模块发送的电信号数据,对所述电信号数据进行缓冲并转换成光信号数据后发送给所述光口控制模块。
5.一种基站堆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一体化基站和从一体化基站,其中:
所述主一体化基站包括堆叠功能模块及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所述堆叠功能模块与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及所述从一体化基站的堆叠功能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从一体化基站的堆叠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以及接收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所述从一体化基站的堆叠功能模块;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端或所述堆叠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并发送至通信网,以及接收通信网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所述堆叠功能模块或用户端;
所述从一体化基站包括堆叠功能模块及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所述堆叠功能模块与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主一体化基站的堆叠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以及接收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所述主一体化基站的堆叠功能模块;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端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所述堆叠功能模块,以及接收所述堆叠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用户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一体化基站和所述从一体化基站的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包括:
交换功能模块、基站功能模块、射频功能模块、核心网功能模块、调度服务器功能模块及上联模块;
其中,所述交换功能模块分别与所述堆叠功能模块、所述基站功能模块、所述核心网功能模块、所述调度服务器功能模块及所述上联模块连接,用于完成所述堆叠功能模块、所述基站功能模块、所述核心网功能模块、所述调度服务器功能模块及所述上联模块之间的数据传输;
所述基站功能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射频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所述交换功能模块,以使所述交换功能模块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所述核心网功能模块,以及接收所述交换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并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所述射频功能模块;
所述射频功能模块与所述基站功能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并转换成射频信号,完成对所述射频信号的放大及杂散抑制处理后发送给用户端,以及接收用户端发送的射频信号并转换成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功能模块;
所述核心网功能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交换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对所述数据进行控制处理后发送给所述交换功能模块,以使所述交换功能模块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所述调度服务器功能模块,以及接收所述交换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对所述数据进行控制处理后发送给所述交换功能模块,以使所述交换功能模块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所述基站功能模块;
所述调度服务器功能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交换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建立数据传输协议并将所述数据发送至通信网,以及接收通信网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所述交换功能模块,以使所述交换功能模块将所述数据发送给所述核心网功能模块;
所述上联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交换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回传系统,或互联网,或业务服务器监控后台,以及接收回传系统,或互联网,或业务服务器监控后台发送的数据并发送给所述交换功能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一体化基站的堆叠功能模块,包括:
数据收发模块、电口控制模块、数据缓存模块、流量控制模块、光口控制模块及串并转换模块;
其中,所述数据收发模块与所述电口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发送的电信号数据并发送给所述电口控制模块,以及接收所述电口控制模块发送的电信号数据并发送给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
所述电口控制模块与所述流量控制模块及所述数据缓存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数据收发模块发送的电信号数据,对所述电信号数据进行控制处理后发送给所述数据缓存模块,以及接收所述数据缓存模块发送的电信号数据,对所述电信号数据进行控制处理后发送给所述数据收发模块;
所述数据缓存模块与所述电口控制模块、所述光口控制模块及所述流量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电口控制模块发送的电信号数据,对所述电信号数据进行缓冲并转换成光信号数据后发送给所述光口控制模块,以及接收所述光口控制模块发送的光信号数据,对所述光信号数据进行缓冲并转换成电信号数据后发送给所述电口控制模块;
所述光口控制模块与所述流量控制模块、所述串并转换模块及所述数据缓存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数据缓存模块发送的光信号数据,对所述光信号数据进行控制处理后发送给所述串并转换模块,以及接收所述串并转换模块发送的光信号数据,对所述光信号数据进行控制处理后发送给所述数据缓存模块;
所述流量控制模块与所述电口控制模块、所述光口控制模块及所述数据缓存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电口控制模块及所述光口控制模块的控制信息,对所述数据缓存模块中的数据转换速率及数据发送速率进行控制处理;
所述串并转换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光口控制模块发送的光信号数据,对所述光信号数据进行串并转换后发送给所述从一体化基站的堆叠功能模块的串并转换模块,以及接收所述从一体化基站的堆叠功能模块的串并转换模块发送的光信号数据,对所述光信号数据进行串并转换后发送给所述光口控制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从一体化基站的堆叠功能模块,包括:
数据收发模块、电口控制模块、数据缓存模块、流量控制模块、光口控制模块及串并转换模块;
其中,所述数据收发模块与所述电口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发送的电信号数据并发送给所述电口控制模块,以及接收所述电口控制模块发送的电信号数据并发送给所述一体化基站功能模块;
所述电口控制模块与所述流量控制模块及所述数据缓存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数据收发模块发送的电信号数据,对所述电信号数据进行控制处理后发送给所述数据缓存模块,以及接收所述数据缓存模块发送的电信号数据,对所述电信号数据进行控制处理后发送给所述数据收发模块;
所述数据缓存模块与所述电口控制模块、所述光口控制模块及所述流量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电口控制模块发送的电信号数据,对所述电信号数据进行缓冲并转换成光信号数据后发送给所述光口控制模块,以及接收所述光口控制模块发送的光信号数据,对所述光信号数据进行缓冲并转换成电信号数据后发送给所述电口控制模块;
所述光口控制模块与所述流量控制模块、所述串并转换模块及所述数据缓存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数据缓存模块发送的光信号数据,对所述光信号数据进行控制处理后发送给所述串并转换模块,以及接收所述串并转换模块发送的光信号数据,对所述光信号数据进行控制处理后发送给所述数据缓存模块;
所述流量控制模块与所述电口控制模块、所述光口控制模块及所述数据缓存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电口控制模块及所述光口控制模块的控制信息,对所述数据缓存模块中的数据转换速率及数据发送速率进行控制处理;
所述串并转换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光口控制模块发送的光信号数据,对所述光信号数据进行串并转换后发送给所述主一体化基站的堆叠功能模块的串并转换模块,以及接收所述主一体化基站的堆叠功能模块的串并转换模块发送的光信号数据,对所述光信号数据进行串并转换后发送给所述光口控制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站堆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从一体化基站的数量为任意多个。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堆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堆叠系统中的任意多个从一体化基站的堆叠功能模块以任意形式与所述主一体化基站的堆叠功能模块相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堆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一体化基站通过自身内部集成的核心网功能模块及调度服务器功能模块实现对通信业务的控制及转发,或通过外挂的核心网功能模块及调度服务器功能模块实现对通信业务的控制及转发。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站堆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堆叠系统包括多个主一体化基站,所述多个主一体化基站之间以主备模式运行。
CN201610991824.9A 2016-11-10 2016-11-10 一种一体化基站和基站堆叠系统 Active CN1064551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91824.9A CN106455127B (zh) 2016-11-10 2016-11-10 一种一体化基站和基站堆叠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91824.9A CN106455127B (zh) 2016-11-10 2016-11-10 一种一体化基站和基站堆叠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55127A true CN106455127A (zh) 2017-02-22
CN106455127B CN106455127B (zh) 2019-05-03

Family

ID=58206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91824.9A Active CN106455127B (zh) 2016-11-10 2016-11-10 一种一体化基站和基站堆叠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5512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65374A (zh) * 2021-05-31 2021-09-07 航天新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基站及其级联方法
CN114143771A (zh) * 2021-11-25 2022-03-04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27658A (zh) * 2012-03-19 2013-09-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体化小基站站点并柜工作模式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3476150A (zh) * 2013-08-23 2013-12-25 北京创毅讯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体化基站
CN103501500A (zh) * 2013-09-13 2014-01-08 北京创毅讯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一体化基站的回传系统、方法和调制解调式用户设备
CN105743551A (zh) * 2014-12-10 2016-07-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大规模mimo一体化基站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27658A (zh) * 2012-03-19 2013-09-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体化小基站站点并柜工作模式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3476150A (zh) * 2013-08-23 2013-12-25 北京创毅讯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体化基站
CN103501500A (zh) * 2013-09-13 2014-01-08 北京创毅讯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一体化基站的回传系统、方法和调制解调式用户设备
CN105743551A (zh) * 2014-12-10 2016-07-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大规模mimo一体化基站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65374A (zh) * 2021-05-31 2021-09-07 航天新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基站及其级联方法
CN114143771A (zh) * 2021-11-25 2022-03-04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143771B (zh) * 2021-11-25 2024-02-27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55127B (zh) 2019-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11464B (zh) 移动互联网接入点及其带宽汇聚的方法、汇聚系统
CN202035143U (zh) 一种超短波无线自组网模块
CN102185382A (zh) 配电主站系统与配电终端之间的数据通信系统及方法
CN104918220B (zh) 基于空中接口实现数字集群通信系统间的互联互通系统
CN107302806A (zh) 一种多模基站共享传输线路的方法和多模基站
CN102984070B (zh) 一种以太网无编号接口实现数据转发的方法
CN205847253U (zh) 一种基于LoRa的通信终端及应用其的通信系统
CN102291699A (zh) 一种ip信息与sms短消息结合的手机短信发送系统及方法
WO2010047914A3 (en) System for enabling communication over a wireless intermittently connected network
CN109392028A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以及设备
CN101834913A (zh) 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终端及其互联方法和系统
CN100479443C (zh) 蓝牙ZigBee网关
CN106455127B (zh) 一种一体化基站和基站堆叠系统
CN101867920A (zh) 分级式无线传感器网络组网方法
CN101051865B (zh) 在基带资源池与远端射频单元组成的网络上广播的方法
CN106332102A (zh) 一种物联网中的异构网络架构
CN100459540C (zh) 用于面向分组地传输数据的方法和可无线耦合的通信设备
CN105427564A (zh) 基于无线wifi克隆模式的户外拍摄系统及方法
CN102387534B (zh) 一种多功能融合的接入系统及方法
WO2001041532A3 (en) Group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prising a controller for managing a common point-to-multipoint connection involving two radio networks
CN107360539A (zh) 一种基于LoRa技术的低功耗应急通讯网络硬件系统
CN207039909U (zh) 基于ipran组网的网络系统
CN202190407U (zh) 一种ip信息与sms短消息结合的手机短信发送系统
CN102143157A (zh)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10536187A (zh) 转发数据的方法和接入层交换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412

Address after: 430205 No. 88, Academy of Posts Road, Hongshan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Wuhan Hong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85 No. 1 Building, No. 5 Hospital,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Beacon Fi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Applicant before: Beifang Fenghuo Tech Co., Ltd., Beijing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430205 Hubei city of Wuhan province Jiangxia Hidden Dragon Island Tan lake two Road No. 1

Patentee after: CITIC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430205, No. 88, postal academy road, Hongshan District, Hubei, Wuhan

Patentee before: Wuhan Hongxin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30205 No.1 tanhu 2nd Road, Canglong Island, Jiangxia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ITIC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205 No.1 tanhu 2nd Road, Canglong Island, Jiangxia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ITIC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