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53757B - 手机套 - Google Patents

手机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53757B
CN106453757B CN201611110301.5A CN201611110301A CN106453757B CN 106453757 B CN106453757 B CN 106453757B CN 201611110301 A CN201611110301 A CN 201611110301A CN 106453757 B CN106453757 B CN 1064537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phone
key
touch
contact
phone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1030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53757A (zh
Inventor
任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nyun Centu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nyun Centu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nyun Centu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nyun Centu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11030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53757B/zh
Publication of CN1064537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537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537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537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18Telephone s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ships, mines, or other places exposed to adverse environ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1/00Receptacles for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5C1/00-A45C9/00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3/00Details; Accessor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1/00Receptacles for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5C1/00-A45C9/00
    • A45C2011/002Receptacles for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5C1/00-A45C9/00 for portable handheld communication devices, e.g. mobile phone, pager, beeper, PDA, smart pho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手机套,所述手机套包括:壳体与触控传导按键。所述壳体内部中空形成容纳腔,所述壳体侧壁开设有用于使手机机身伸入所述容纳腔的开口;所述触控传导按键设置在所述壳体面向手机屏幕的侧壁中,所述触控传导按键在承受按压体按压时,至少部分受按压的部位向下移动与所述手机屏幕接触,接触时将与所述手机屏幕接触部位的电荷传导至传导体中。通过在手机套上设置触控传导按键,承受按压时能够将与所述手机屏幕接触部位的电荷至按压体上的触控传导按键,解决现有技术中部分用户使用触控型智能手机出现操作障碍的问题。

Description

手机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手机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手机套。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计算机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设备的微型化时代来领,由于计算机的配件的微型化能够装配处理能力强大的智能手机。现有技术中,智能手机均为通过触控控制的智能终端,智能手机搭载电容触控屏,能够敏捷快速的相应用户的点击指令,完成相应的控制操作。
现有技术中,智能手机搭载电容触控屏,用户使用手机时只能通过点击手机屏幕或者在手机屏幕上进行滑动,以上述方法来对智能手机进行控制操作。
本发明创造的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在日常的手机使用中,由于手机开始出现时既是通过弹性按键的方式进行控制,对于使用按键手机时间较长的人来讲,现有技术中通过触摸进行控制的智能手机,由于没有在屏幕区域设置弹性按键,用户无法沿袭已经养成的手机使用习惯,造成用户使用障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手机套,能够使用户通过按键槽孔触控型智能手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创造的实施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手机套,所述手机套包括:
所述触控传导按键包括:按键壁和弹性按压件,所述按键壁沿所述壳体厚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壳体面向所述手机屏幕的侧壁中,所述弹性按压件设置在所述按键壁不接触所述手机屏幕的一端,所述弹性按压件面向所述手机屏幕的侧边凸起形成接触件;
所述触控传导按键在承受按压体按压时,所述弹性按压件与接触件同时沿所述按键壁向所述手机屏幕方向移动,至所述接触件接触到所述手机屏幕为止,接触时所述弹性按压件和接触件传导与所述手机屏幕接触部位的电荷至传导体中,其中,所述弹性按压件与所述接触件均由橡胶导体材料制成;
所述按键壁内设有防误触隔层,所述防误触隔层位于所述接触件下方,所述防误触隔层的边缘与所述按键壁的内壁连接;
所述防误触隔层由橡胶导体材料制成。
可选地,所述触控传导按键由导体材料制成,所述触控传导按键与所述壳体面向手机屏幕的侧壁之间弹性连接;
所述触控传导按键在承受按压体按压时,所述触控传导按键沿按压力指向方向移动至与所述手机屏幕接触,接触时所述触控传导按键传导与所述手机屏幕接触部位的电荷至所述按压体。
可选地,所述触控传导按键包括:按键壁和弹性按压件,所述按键壁沿所述壳体厚度方向设置在壳体面向手机屏幕的侧壁中,所述弹性按压件设置在所述按键壁不接触所述手机屏幕的一端,所述弹性按压件上开设有接触孔;
所述触控传导按键在承受按压体按压时,所述弹性按压件沿所述按键壁向所述手机屏幕方向移动,至所述弹性按压件接触到所述手机屏幕为止,使所述按压体沿所述接触孔与所述手机屏幕接触。
可选地,所述触控传导按键包括:按键壁和弹性按压件,所述按键壁沿所述壳体厚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壳体面向所述手机屏幕的侧壁中,所述弹性按压件设置在所述按键壁不接触所述手机屏幕的一端;
所述触控传导按键在承受按压体按压时,所述弹性按压件沿所述按键壁向所述手机屏幕方向移动,至所述弹性按压件接触到所述手机屏幕为止,接触时所述弹性按压件传导与所述手机屏幕接触部位的电荷至所述传导体;
所述弹性按压件由橡胶导体材料制成。
可选地,所述接触件面向所述手机屏幕的一端形成平整的接触面,以限定所述接触面与所述手机屏幕接触时均为有效的接触面积。
可选地,所述防误触隔层面向所述接触件方向隆起形成的弧形防误触隔层。
可选地,所述接触件构造成阶梯型柱状凸起,所述防误触隔层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横截面积仅允许所述接触件局部部位穿过。
可选地,所述触控传导按键包括:按键壁、弹性按压件和导体件,所述按键壁沿所述壳体厚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壳体面向所述手机屏幕的侧壁中,所述弹性按压件设置在所述按键壁不接触所述手机屏幕的一端,所述导体件贯穿所述弹性按压件,所述导体件与所述弹性按压件在贯穿区域固定连接;
所述触控传导按键在承受按压体按压时,所述弹性按压件和导体件同时向所述手机屏幕方向移动,至所述导体件接触到所述手机屏幕为止,接触时所述弹性按压传导与所述手机屏幕接触部位的电荷至所述传导体。
可选地,所述导体件具体为半球形导体件,所述半球形导体件的至少部分弧形面裸露在所述弹性按压件承接按压力一侧的表面。
可选地,所述半球形导体件的平整面面向所述手机屏幕,以限定所述接触面与所述手机屏幕接触时均为有效的接触面积。
可选地,所述按键壁面向所述手机屏幕的一端向内延伸形成耳部,所述耳部上设有弧形导体弹片,所述弧形导体弹片一端固定在所述耳部上,所述弧形导体弹片另一端悬空;
所述触控传导按键在承受按压体按压时,所述弧形导体弹片的悬空端阻碍所述导体件沿所述手机屏幕方向运动。
可选地,所述导体件面向所述手机屏幕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弧形导体弹片配合的收容槽,以使所述导体件与所述手机屏幕接触时,所述弧形导体弹片位于所述收容槽内。
可选地,所述收容槽的厚度与所述弧形导体弹片的厚度一致,以使所述弧形导体弹片位于所述收容槽内时,所述弧形导体弹片与所述导体件面向所述手机屏幕的面平齐。
可选地,所述橡胶导体材料包括硅胶以及设置在硅胶内的导体颗粒,所述导体颗粒受挤压时相互接触,以使所述橡胶导体材料成为导体。
可选地,所述导体颗粒均匀的设置在所述硅胶中,以增大所述橡胶导体材料的导电面积。
可选地,所述橡胶导体材料还包括金属纤维,所述金属纤维均匀的设置在所述硅胶内,以增大所述导体颗粒接触的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壳体面向所述手机屏幕的侧壁上设有通过与所述手机屏幕的相对距离变化改变所述手机预设磁性监测区域磁场强度的磁性件。
可选地,所述壳体面向所述手机屏幕的侧壁上设有由多个触控传导按键规则排布而组成的按键控制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手机插入到内部设有容纳腔的手机套内,手机套面向手机屏幕的侧壁上安装有触控传导按键,由于该按键能够在用户进行按压时,向下移动与手机屏幕进行接触,并能够将与手机屏幕接触部位的电荷传导出来,使电荷进入对其进行按压的人体内,从而触发了触控型智能手机屏幕操作机制,以此达到用按键控制触控型智能手机的目的,解决现有技术中部分用户使用触控型智能手机出现操作障碍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手机套与手机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手机套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触控传导按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4为本本实施例触控传导按键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5a为本实发明施例触控传导按键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5b为本实发明施例触控传导按键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第一种优选实施方式;
图5c为本实发明施例触控传导按键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第二种优选实施方式;
图5d为本实发明施例触控传导按键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第三种优选实施方式;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触控传导按键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触控传导按键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壳体面向手机屏幕的侧壁按键控制区域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手机套;110、壳体;111、按键控制区域;112、壳体面向手机屏幕的侧壁;113、开口;120、触控传导按键;1210、按键壁;1211、耳部;1212、弧形导体弹片;1220、弹性按压件;1221、接触孔;1222、接触件;1223、接触面;1224、第一柱状体;1225、第二柱状体;1230、导体件;1231、半球形导体件;1232、平整面;1233、弧形端;1241、防误触隔层;1242、通孔;200、触控型智能手机;210、手机屏幕。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施例手机套与手机装配示意图。
如图1所示,一种手机套100,手机套100包括:壳体110与触控传导按键。其中,壳体110内部中空形成容纳腔(图未示),所述壳体110侧壁开设有用于使手机机身伸入所述容纳腔的开口;触控传导按键设置在所述壳体面向手机屏幕的侧壁中,所述触控传导按键在承受按压体按压时,至少部分受按压的部位向下移动与所述手机屏幕接触,接触时所述触控传导按键将与所述手机屏幕接触部位的电荷传导至传导体中,其中传导体为人体。
请参阅图2,图2为本实施例手机套具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地,如图2所示,手机套100的壳体110构造成宽度方向的横截面大于与手机套100适配的触控型智能手机宽度方向横截面,手机套100内部开设有用于盛放触控型智能手机的容纳腔,壳体110宽度方向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使手机插入的开口,开口的横截面略大于手机宽度方向的横截面,使用时将触控型智能手机的下端由开口伸入壳体110内部的容纳腔内,直至触控型智能手机的下端与壳体110底部接触为止。为方便使用壳体110的长度为触控型智能手机长度的五分之二到三分之二之间,以使该触控型智能手机插入壳体110内部后,触控型智能手机的部分屏幕裸露在用户可视的范围内。本实施例中的手机套100的壳体110能够由刚性材料制成如工程塑料或硬木材料,但制成壳体110的材料不局限与此,在一些选择性实施例中,为方便用户使用和保护手机不被手机套100划伤时,壳体110由具有弹性的橡胶制成。
在一些选择性实施方式中,壳体110是由上壳体(图未示)与下壳体(图未示)构成的,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可拆卸连接,如上壳体上设有卡爪,下壳体上开设有与卡爪配合使用的卡槽,安装时将触控型智能手机放置在下壳体中,然后将上壳体覆盖在下壳体上,并使卡爪插入到下壳体的卡槽内进行固定,或者上壳体与下壳体一侧通过转轴连接,另一侧通过卡扣结构进行固定。
手机套100的壳体110中设有触控传导按键120,触控传导按键120具有按键功能,及用户通过手指向按键施加按压力时,触控传导按键120受按压力的部位向下移动,该向下移动包括:整体不形变移动与形变移动,具体是指触控传导按键120收到按压后,保持原来的形态不发生变化,整个触控传导按键120均向下移动,形变移动是指,触控传导按键120受到按压后,承受按压的部位发生形变,形变向下发生直至触控传导按键120与触控型智能手机200屏幕接触为止。
通过手机控制触控型智能手机200的原理在于:手触摸屏幕表面的时候,手指和触摸面形成一个耦合电容,由于触摸面上接有高频信号,于是就会有一定量的电荷转移到了人体,为了恢复这些电荷的损失,电荷就从屏幕的四个角补充回来,补充的电荷量和触摸的距离成正比,通过预设的计算公式就可以由此推算出触摸点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触控传导按键120在接触到控制触控型智能手机200屏幕时,能够将手机屏幕210接触部位的电荷进行传导,以实现触发触控型智能手机200屏幕。本实施方式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将触控传导按键120设计成由导体构成的按键,触控传导按键120设置在壳体面向手机屏幕的侧壁112中,并与壳体面向手机屏幕的侧壁112之间通过弹性橡胶连接,触控传导按键120的底部不与壳体面向手机屏幕的侧壁112面向手机屏幕210的面平齐,以使触控传导按键120底部相对于壳体面向手机屏幕的侧壁112面向手机屏幕210的面内陷,壳体面向手机屏幕的侧壁112盖合在手机屏幕210上时,触控传导按键120底部不与手机屏幕210进行接触,用户用手指按压触控传导按键120时,触控传导按键120整体向手机屏幕210方向进行移动,使触控传导按键120的底部与手机屏幕210接触,由于触控传导按键120由导体制成,能够将与手机屏幕210接触部位的电荷传导至人体,进而触发触控型智能手机200屏幕,以此达到触控的目的。
上述实施方式,通过将手机插入到内部设有容纳腔的手机套内,手机套面向手机屏幕的侧壁上安装有触控传导按键,由于该按键能够在用户进行按压时,向下移动与手机屏幕进行接触,并能够将与手机屏幕接触部位的电荷传导出来,使电荷进入对其进行按压的人体内,从而触发了触控型智能手机屏幕操作机制,以此达到用按键控制触控型智能手机的目的,解决现有技术中部分用户使用触控型智能手机出现操作障碍的问题。
请参阅图3,图3为本实施例触控传导按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触控传导按键120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按键壁1210与弹性按压件1220,其中,按键壁1210是由包括(不限于):刚性工程橡胶或硬木制成的,按键壁1210构造成上表面与下表面均无的闭环框体,具体形状能够为(不限于):圆角梯形、圆角正方形、圆角长方形、椭圆、圆形、长方形或正方形。按键壁1210在承受按压力时不会发生形变,按键壁1210沿壳体面向手机屏幕的侧壁112厚度方向放置,并固定在壳体面向手机屏幕的侧壁112中,按键壁1210凸起于壳体面向手机屏幕的侧壁112背向手机屏幕210的表面,且按键壁1210的底面与壳体面向手机屏幕的侧壁112面向手机屏幕210一侧的表面平齐,即按键壁1210的底面在壳体面向手机屏幕的侧壁112盖合在手机屏幕210上时,与手机屏幕210接触。弹性按压件1220设置在按键壁1210不接触手机屏幕210的一端,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按压件1220充当按键壁1210的上表面,弹性按压件1220是由弹性橡胶制成的片状物,具有形变能力,在受到按压力后,弹性按压件1220能够向按压力指向的方向进行形变,弹性按压件1220的形状与按键壁1210的形状一致。弹性按压件1220的中心位置开设有接触孔1221,接触孔1221为(不限于):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
使用时,用户将手指放在弹性按压件1220上,并向弹性按压件1220施加面向手机屏幕210的按压力,弹性按压件1220向手机屏幕210方法发生形变,并与手机屏幕210接触,此时用户的手指的局部部位由于弹性按压件1220的反弹力作用,从接触孔1221中露出与手机屏幕210接触,从而能够触发触控型手机屏幕210。
请参阅图4,图4为本实施例触控传导按键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如图4所示,在作为本实施例中触控传导按键120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触控传导按键120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按键壁1210与弹性按压件1220,其中,按键壁1210是由包括(不限于):刚性工程橡胶或硬木制成的,按键壁1210构造成上表面与下表面均无的闭环框体,具体形状能够为(不限于):圆角梯形、圆角正方形、圆角长方形、椭圆、圆形、长方形或正方形。按键壁1210在承受按压力时不会发生形变,按键壁1210沿壳体面向手机屏幕的侧壁112厚度方向放置,并固定在壳体面向手机屏幕的侧壁112中,按键壁1210凸起于壳体面向手机屏幕的侧壁112背向手机屏幕210的表面,且按键壁1210的底面与壳体面向手机屏幕的侧壁112面向手机屏幕210一侧的表面平齐,即按键壁1210的底面在壳体面向手机屏幕的侧壁112盖合在手机屏幕210上时,与手机屏幕210接触。弹性按压件1220设置在按键壁1210不接触手机屏幕210的一端,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按压件1220充当按键壁1210的上表面,弹性按压件1220是由导电橡胶制成的片状物,具有形变能力,在受到按压力后,弹性按压件1220能够向按压力指向的方向进行形变,弹性按压件1220的形状与按键壁1210的形状一致。
使用时,用户将手指放在弹性按压件1220上,并向弹性按压件1220施加面向手机屏幕210的按压力,弹性按压件1220向手机屏幕210方法发生形变,并与手机屏幕210接触,由于弹性按压件1220是由导电橡胶制成,故弹性按压件1220能够将与手机屏幕210接触部位的电荷转移到人体中,实现触发触控型手机屏幕210的目的。
请参阅图5a,图5a为本实施例触控传导按键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如图5a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触控传导按键120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按键壁1210与弹性按压件1220,其中,按键壁1210是由包括(不限于):刚性工程橡胶或硬木制成的,按键壁1210构造成上表面与下表面均无的闭环框体,具体形状能够为(不限于):圆角梯形、圆角正方形、圆角长方形、椭圆、圆形、长方形或正方形。按键壁1210在承受按压力时不会发生形变,按键壁1210沿壳体面向手机屏幕的侧壁112厚度方向放置,并固定在壳体面向手机屏幕的侧壁112中,按键壁1210凸起于壳体面向手机屏幕的侧壁112背向手机屏幕210的表面,且按键壁1210的底面与壳体面向手机屏幕的侧壁112面向手机屏幕210一侧的表面平齐,即按键壁1210的底面在壳体面向手机屏幕的侧壁112盖合在手机屏幕210上时,与手机屏幕210接触。弹性按压件1220设置在按键壁1210不接触手机屏幕210的一端,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按压件1220充当按键壁1210的上表面,弹性按压件1220是由导电橡胶制成的片状物,具有形变能力,在受到按压力后,弹性按压件1220能够向按压力指向的方向进行形变,弹性按压件1220的形状与按键壁1210的形状一致。弹性按压件1220面向手机屏幕210的侧边凸起形成接触件1222,接触件1222的长度小于按键壁1210的厚度,接触件1222位于按键壁1210内部。接触件1222的横截面积小于按键壁1210内部空间的横截面积,即接触件1222能够沿按键壁1210的厚度方向进行伸缩运动,接触件1222的具体形状为柱形,但接触件1222的具体形状不限定于此,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的不同,在一些选择性实施方式中接触件1222的形状包括(不限于):三棱柱、四棱柱或其他多棱柱等。
其中,弹性按压件1220与接触件1222均由导电橡胶制成。
作为接触件1222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接触件1222面向手机屏幕210的一端为平整的接触面1223,触控型手机屏幕210进行触控时,触控物与手机屏幕210的接触面1223积较大时,触控就越容易被感应到,因此将接触件1222的接触面1223设置成平整的面,接触面1223接触到手机屏幕210时,接触面1223的横截面均为有效的接触面1223积,能够实现更加灵敏的触控。
如图5b所示,触控传导按键120的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为防止用户误触造成过多的错误操作,在本实施方式中按键壁内设有防误触隔层,防误触隔层的边缘与按键壁1210的内壁连接。防误触隔层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当接触件向手机屏幕接触时,能够一定程度的阻碍接触件与手机屏幕接触,只有在按压力大于形变阻力时才能够使防误触隔层1241接触手机屏幕,此时接触件1222与防误触隔层1241为一体,由于防误触隔层1241是由导电橡胶制成,故能够将手机屏幕的电荷转移至接触件上。本实施方式能够有效地避免用户误触。
如图5c所示作为触控传导按键120的再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按键壁1210内设有防误触隔层1241,且该防误触隔层1241为弧形防误触隔层1241,弧形防误触隔层1241具有更好的形变量且伸缩效果好,能够有效地避免由于长期使用造成的防误触隔层1241老化严重的问题。
如图5d所示的触控传导按键120的再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接触件为阶梯型柱状凸起,具体接触件为第一柱状体1224与第二柱状体1225,其中第一柱状体1224连接在弹性按压件上,第二柱状体1225连接在第一柱状体1224端部,且第二柱状体1225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一柱状1224体端部横截面积,按键壁1210内设有防误触隔层1241,防误触隔层1241的边缘与按键壁1210的内壁连接,且防误触隔层1241上开设有通孔1242,且通孔1242的横截面积位于第一柱状体1224与第二柱状体1225的横截面积之间,接触件向手机屏幕移动过程中第二柱状体1225穿过通孔1242,第一柱状体1224被阻拦无法穿过,以起到防误触的效果。
使用时,用户将手指放在弹性按压件1220上,并向弹性按压件1220施加面向手机屏幕210的按压力,弹性按压件1220向手机屏幕210方法发生形变,使弹性按压件1220与接触件1222同时沿按键壁1210向手机屏幕210方向进行移动,直至接触件1222的接触面1223接触到手机屏幕210为止,接触面1223与手机屏幕210接触时,手机屏幕210接触部位的电荷通过弹性按压件1220施与接触件1222传导至人体中,以此实现对手机屏幕210的触控。
通过在弹性按压件1220上设置接触件1222,使用户使用触控传导按键120时无需将弹性按压件1220按压至手机屏幕210,只需将接触件1222按压至于手机屏幕210接触即可,方便用户操作,提高触控稳定率。
请参阅图6,图6为本实施例触控传导按键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触控传导按键120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按键壁1210、弹性按压件1220与导体件1230,其中,按键壁1210是由包括(不限于):刚性工程橡胶或硬木制成的,按键壁1210构造成上表面与下表面均无的闭环框体,具体形状能够为(不限于):圆角梯形、圆角正方形、圆角长方形、椭圆、圆形、长方形或正方形。按键壁1210在承受按压力时不会发生形变,按键壁1210沿壳体面向手机屏幕的侧壁112厚度方向放置,并固定在壳体面向手机屏幕的侧壁112中,按键壁1210凸起于壳体面向手机屏幕的侧壁112背向手机屏幕210的表面,且按键壁1210的底面与壳体面向手机屏幕的侧壁112面向手机屏幕210一侧的表面平齐,即按键壁1210的底面在壳体面向手机屏幕的侧壁112盖合在手机屏幕210上时,与手机屏幕210接触。弹性按压件1220设置在按键壁1210不接触手机屏幕210的一端,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按压件1220充当按键壁1210的上表面,弹性按压件1220是由导电橡胶制成的片状物,具有形变能力,在受到按压力后,弹性按压件1220能够向按压力指向的方向进行形变,弹性按压件1220的形状与按键壁1210的形状一致。弹性按压件1220上设有导体件1230,导体件1230贯穿弹性按压件1220,并在观察区域与弹性按压件1220固定连接,即导体件1230相对的两端一端位于弹性按压件1220的一侧,导体件1230的另一端位于弹性按压件1220的另一侧,即一端位于连接有按键壁1210的一侧,导体件1230一端伸入到按键壁1210内,且伸入按键壁1210的一端长度小于按键壁1210的厚度,导体件1230的横截面积小于按键壁1210内部的横截面,且由于导体件1230贯穿弹性按压件1220,用户手指按压弹性按压件1220时,手指与导体件1230必然进行接触。导体件1230是由包括(不限于):导电金属或导电合金制成的导体。导体件1230的形状能够是(不限于):球形、半球形、柱形或T型柱等。
作为导体件1230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体件具体为半球形导体件1231,半球形导体件1231的弧形端1233嵌装在弹性按压件1220内,且部分弧形面裸露在弹性按压件1220的表面,导体件裸露在弹性按压件1220的部分与弹性按压件1220表面平滑过渡,半球形导体件1231的平整面1232面向手机屏幕210限定接触面1223与手机屏幕210接触时均为有效的接触面积,以加触控的稳定性。
使用时,用户将手指放在弹性按压件1220上,并向弹性按压件1220施加面向手机屏幕210的按压力,弹性按压件1220向手机屏幕210方法发生形变,使弹性按压件1220与导体件同时沿按键壁1210向手机屏幕210方向进行移动,直至接触件1222的平整面1232接触到手机屏幕210为止,平整面1232与手机屏幕210接触时,手机屏幕210接触部位的电荷通过导体件传导至人体中,以此实现对手机屏幕210的触控。
通过在弹性按压件1220上设置导体件,使用户使用触控传导按键120时无需将弹性按压件1220按压至手机屏幕210,只需将导体件底部按压至于手机屏幕210接触即可,方便用户操作,提高触控稳定率。
请参阅图7,图7为本实施例触控传导按键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示意图。
如图7所示,按键壁1210面向手机屏幕210的一端向其内部延伸出耳部1211,耳部1211与按键壁1210呈九十度夹角,耳部1211上设有弧形导体弹片1212,弧形导体弹片1212由金属片制成,弧形导体弹片1212一端连接在耳部1211上,另一端向按键壁1210中心方向延伸,弧形导体弹片1212悬空一端与手机屏幕210之间具有一定距离。弧形导体弹片1212具有形变能力,在导体件收到按压向下移动时,弧形导体弹片1212阻碍导体件向手机屏幕210方向进行移动,只有当按压力大于弧形导体弹片1212的形变阻力后,导体件才能够向下移动接触手机屏幕210。采用弧形导体弹片1212的设计能够有效地防止用户由于触控传导按键120承压能力弱,容易发生误触问题,弧形导体弹片1212提高了触控传导按键120形变界值。
在一些选择性实施方式中,导体件1230将的平整面1232在与弧形导体弹片1212接触的位置开设收容槽(图未示),收容槽的尺寸与弧形导体弹片1212与平整面1232接触部分的尺寸一致,且收容槽的厚度与弧形导体弹片1212的厚度一致,导体件1230与手机平面接触时,弧形导体弹片1212与平整面1232接触的部分被完全的收容进容纳槽内,能够有效地防止由于弧形导体弹片1212的厚度问题,使部分由刚性材料制成的导体件的平整面1232无法接触到手机平面的问题,提高了触控传导按键120的触控灵敏度与稳定性。
在一些选择性实施方式中,手机套100壳体面向手机屏幕的侧壁112中设有磁性件,磁性件具体是由磁性材料制成的永磁体,磁性件设置在壳体面向手机屏幕的侧壁112的内部或壳体面向手机屏幕的侧壁112表面,具体设置能够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的不同进行确定,磁性件的作用在于,使用本实施例中的手机套100的手机,设置有不同的情景模式,其中一个情景模式应对于使用手机套100情景,如在安装手机套100后调整触控型智能手机200中应用图标的位置,以使该图标的位置对应至相应的了触控传导按键120能够触控到的位置,因此需要使触控型智能手机200检测到用户已使用手机套100,需要调整到与手机套100相对应的情景模式中。因此在触控型智能手机200内设置霍尔传感器,触控型智能手机200安装霍尔传感器的位置即为该触控型智能手机200的磁性监测区域。在手机套100相对应的位置设置磁性件,使手机套100的壳体面向手机屏幕的侧壁112盖合在手机屏幕210上时,磁性件位于霍尔传感器的正上方。磁性件通过与手机屏幕210的相对距离而改变手机预设磁性监测区域磁场强度,磁性监测区域通过检测磁性监测区域磁场强度的变化,进行相应的配置调整。通过设置磁性件能够使安装有霍尔传感器的触控型智能手机200检测到用户是否使用手机套100,方便用户使用。
请参阅图8,图8为本实施例壳体面向手机屏幕的侧壁按键控制区域示意图。
如图8所示,在一些选择性实施方式中,壳体面向手机屏幕的侧壁112下端区域设有按键控制区域111,按键控制区域111由多个触控传导按键120排布组成,其组成的规则在于仿照按键手机的案件排布方式进行排布,这种设计能够使用户在使用时体验到与使用案件机相同的感受,能够帮助用户克服存在的使用触控型智能手机200时使用障碍的问题。
在一些选择性实施方式中,手机套100的壳体面向手机屏幕的侧壁112由半透明材料制成,以方便用户观看手机屏幕210。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导电橡胶是将玻璃镀银、铝镀银、银等导电颗粒均匀分布在硅橡胶中,通过压力使导电颗粒接触,达到良好的导电性能。导电橡胶通过模压或挤出成形,主要类型包括(不限于):CONSIL-NC(石墨镀镍填硅橡胶)、CONSIL-V(银填充硅橡胶挤出衬垫)、CONSIL-A(铝镀银填硅橡胶)、CONSIL-N(镍镀银填硅橡胶)、CONSIL-C(铜镀银填硅橡胶)、SC-CONSIL(石墨填硅橡胶)、CONSIL-R(纯银填硅橡胶)或CONSIL-II(银填硅橡胶模制衬垫)等。本实施方式中,为增强弹性按压件1220的导电能力,在制成弹性按压件1220的导电橡胶中加入金属纤维,金属纤维错落放置,连通导电橡胶内的导电颗粒,能够使弹性按压件1220具有更加稳定的导电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发明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手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套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部中空形成容纳腔,所述壳体侧壁开设有用于使手机机身伸入所述容纳腔的开口;
触控传导按键,所述触控传导按键设置在所述壳体面向手机屏幕的侧壁中;
所述触控传导按键包括:按键壁和弹性按压件,所述按键壁沿所述壳体厚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壳体面向所述手机屏幕的侧壁中,所述弹性按压件设置在所述按键壁不接触所述手机屏幕的一端,所述弹性按压件面向所述手机屏幕的侧边凸起形成接触件;
所述触控传导按键在承受按压体按压时,所述弹性按压件与接触件同时沿所述按键壁向所述手机屏幕方向移动,至所述接触件接触到所述手机屏幕为止,接触时所述弹性按压件和接触件传导与所述手机屏幕接触部位的电荷至传导体中,其中,所述弹性按压件与所述接触件均由橡胶导体材料制成;
所述按键壁内设有防误触隔层,所述防误触隔层位于所述接触件下方,所述防误触隔层的边缘与所述按键壁的内壁连接;
所述防误触隔层由橡胶导体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传导按键由导体材料制成,所述触控传导按键与所述壳体面向手机屏幕的侧壁之间弹性连接;
所述触控传导按键在承受按压体按压时,所述触控传导按键沿按压力指向方向移动至与所述手机屏幕接触,接触时所述触控传导按键传导与所述手机屏幕接触部位的电荷至所述按压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件面向所述手机屏幕的一端形成平整的接触面,以限定所述接触面与所述手机屏幕接触时均为有效的接触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误触隔层面向所述接触件方向隆起形成的弧形防误触隔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件构造成阶梯型柱状凸起,所述防误触隔层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横截面积仅允许所述接触件局部部位穿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传导按键包括:导体件,所述导体件贯穿所述弹性按压件,所述导体件与所述弹性按压件在贯穿区域固定连接;
所述触控传导按键在承受按压体按压时,所述弹性按压件和导体件同时向所述手机屏幕方向移动,至所述导体件接触到所述手机屏幕为止,接触时所述弹性按压传导与所述手机屏幕接触部位的电荷至所述传导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件具体为半球形导体件,所述半球形导体件的至少部分弧形面裸露在所述弹性按压件承接按压力一侧的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球形导体件的平整面面向所述手机屏幕,以限定所述接触面与所述手机屏幕接触时均为有效的接触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壁面向所述手机屏幕的一端向内延伸形成耳部,所述耳部上设有弧形导体弹片,所述弧形导体弹片一端固定在所述耳部上,所述弧形导体弹片另一端悬空;
所述触控传导按键在承受按压体按压时,所述弧形导体弹片的悬空端阻碍所述导体件沿所述手机屏幕方向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件面向所述手机屏幕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弧形导体弹片配合的收容槽,以使所述导体件与所述手机屏幕接触时,所述弧形导体弹片位于所述收容槽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手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槽的厚度与所述弧形导体弹片的厚度一致,以使所述弧形导体弹片位于所述收容槽内时,所述弧形导体弹片与所述导体件面向所述手机屏幕的面平齐。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意一项所述的手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面向所述手机屏幕的侧壁上设有通过与所述手机屏幕的相对距离变化改变所述手机预设磁性监测区域磁场强度的磁性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11任意一项所述的手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面向所述手机屏幕的侧壁上设有由多个触控传导按键规则排布而组成的按键控制区域。
CN201611110301.5A 2016-12-02 2016-12-02 手机套 Active CN1064537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10301.5A CN106453757B (zh) 2016-12-02 2016-12-02 手机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10301.5A CN106453757B (zh) 2016-12-02 2016-12-02 手机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53757A CN106453757A (zh) 2017-02-22
CN106453757B true CN106453757B (zh) 2019-06-04

Family

ID=582160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10301.5A Active CN106453757B (zh) 2016-12-02 2016-12-02 手机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53757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046666U (zh) * 2014-07-16 2014-12-24 深圳市浪尖设计有限公司 手机保护套
WO2015115691A1 (ko) * 2014-02-03 2015-08-06 (주)에이티랩 이동통신 단말 및 이동통신 단말용 케이스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15691A1 (ko) * 2014-02-03 2015-08-06 (주)에이티랩 이동통신 단말 및 이동통신 단말용 케이스
CN204046666U (zh) * 2014-07-16 2014-12-24 深圳市浪尖设计有限公司 手机保护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53757A (zh) 2017-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09082B1 (en) Keyboard switch which produces press sound
CN106550080B (zh) 手机套
US20120146960A1 (en) Touch pen
JP5462044B2 (ja) 電子機器用ケース
KR102307351B1 (ko) 전자 기기를 위한 보호 케이스 및 이를 이용한 입력 방법
US20130215031A1 (en) Roller module for input device
EP2466424A1 (en) Touch pen
WO2012047272A2 (en) Keyboard for touchscreen
CN102571056A (zh) 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按键和包括该按键的电子设备
CN207966814U (zh) 用于触控屏的按键结构、触控屏及销售点终端
CN106453757B (zh) 手机套
CN206907700U (zh) 按键及移动终端
CN210170824U (zh) 一种触摸屏的辅助点击装置
JP2016024738A (ja) 入力デバイス
US9468268B2 (en)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6657503B (zh) 手机套
CN201348960Y (zh) 键盘
CN207802275U (zh) 触摸式耳机以及电子设备
KR102047921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
WO2022237653A1 (zh) 按键设备和电子设备组件
CN112399733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20474520U (zh) 按键装置以及游戏掌机
CN110687963B (zh) 一种带听筒触控按键的终端、按键触控方法以及应用
KR20140139648A (ko) 보호 커버
CN207354392U (zh) 壳体组件及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719

Address after: 100102, 18 floor, building 2, Wangjing street, Beijing, Chaoyang District, 1801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ANYUN SHIJ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88 Beijing city Xicheng District xinjiekouwai Street 28, block D room 112 (Desheng Park)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Qihu Technology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