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52660A - 数据传送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送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52660A
CN106452660A CN201510477595.4A CN201510477595A CN106452660A CN 106452660 A CN106452660 A CN 106452660A CN 201510477595 A CN201510477595 A CN 201510477595A CN 106452660 A CN106452660 A CN 1064526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code
packet
frame
code
half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7759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达成
刘家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7759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52660A/zh
Publication of CN1064526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526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78Avoidance of errors by organising the transmitted data in a format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deal with errors, e.g. location
    • H04L1/0083Formatting with frames or packets; Protocol or part of protocol for 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signals are sent back to the transmitter to be checked ; ech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57Implicit acknowledgement of correct or incorrect reception, e.g. with a moving window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6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the same, encoded, messag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5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low power modes or reduced link 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传送系统,运行于发送端中,所述发送端与接收端通讯,所述发送端包括:信道编码单元,用于将待发送的信息码分成前半段及后半段,加入前半段信息码及后半段信息码的校验码得到数据包,将数据包进行编码得到数据帧;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数据帧发送给接收端,使得接收端对接收的数据帧译码得到数据包,校验该数据包是否正确;及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发送端返回的指明数据包正确或者包含错误位置的错误的应答消息,根据所述错误的应答消息确定所述错误位置对应的各段信息码,以重传所述错误位置对应的各段信息码。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送方法。通过本发明能够降低数据重传所占用的网络资源,在信道质量不佳的环境中,还能有效提升信道利用率。

Description

数据传送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传送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信号在物理信道中传输时,线路本身电器特性造成的随机噪声、信号幅度的衰减、频率和相位的畸变以及各种外界因素(如大气中闪电、电源波动等)都会造成信号的失真。在数据通信中,将会使接收端接收到的二进制数字和发送端实际发送的二进制数字不一致,从而造成由“0”变成“1”或者由“1”变成“0”的错误。
自动重传请求(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RQ)是通信中用于处理信道数据传输错误的最常用的差错控制方法。在ARQ方法中,通过接收端请求发送端重传出错的数据报文来恢复出错的报文。
传统的ARQ分成为三种:停等式ARQ、回退N帧ARQ及选择性重传ARQ。然而这三种方法的通信信道利用率均不高,信道还远远没有被数据填满。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出一种数据传送系统,能够有效提高信道利用率。
另外,还有必要提出一种数据传送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信道利用率。
一种数据传送系统,运行于发送端中,所述发送端与接收端通讯,所述发送端包括:信道编码单元,用于将待发送的一组信息码分成前半段信息码及后半段信息码,在该组信息码中加入所述前半段信息码及后半段信息码的校验码得到数据包,将所述数据包进行编码得到数据帧;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数据帧发送给所述接收端,使得所述接收端对接收的数据帧进行译码得到接收的数据帧中的数据包,校验该接收的数据帧中的数据包是否正确;及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发送端返回的指明接收的数据帧中的数据包正确或者包含错误位置的错误的应答消息,根据所述接收的错误的应答消息确定所述错误位置对应的各段信息码,以重传所述错误位置对应的各段信息码。
一种数据传送系统,运行于接收端中,所述接收端与发送端通讯,所述接收端包括: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于所述发送端的数据帧,所述发送端将待发送的一组信息码分成前半段信息码及后半段信息码,在该组信息码中加入所述前半段信息码及后半段信息码的校验码得到数据包,将所述数据包进行编码得到所述数据帧;信道译码单元,用于对接收的数据帧进行译码,得到接收的数据帧中的数据包,校验接收的数据帧中的数据包是否正确并根据校验码确定错误位置;及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指明接收的数据帧中的数据包正确或者包含错误位置的错误的错误的应答消息发送给所述发送端,使得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错误的应答消息确定所述错误位置对应的各段信息码,以重传所述错误位置对应的各段信息码。
一种数据包重传方法,应用于相互通讯的发送端及接收端,该方法包括:所述发送端将待发送的一组信息码分成前半段信息码及后半段信息码,在该组信息码中加入所述前半段信息码及后半段信息码的校验码得到数据包,将所述数据包进行编码得到数据帧发送给接收端;所述接收端接收来自于所述发送端的数据帧,对接收的数据帧进行译码,得到接收的数据帧中的数据包,校验接收的数据帧中的数据包是否正确并根据校验码确定错误位置;及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发送端返回的指明接收的数据帧中的数据包正确或者包含错误位置的错误的应答消息,根据所述接收的错误的应答消息确定所述错误位置对应的各段信息码,以重传所述错误位置对应的各段信息码。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数据传送系统及方法将数据包中的信息码分成前半段和后半段,当数据传输错误需要请求发送端重传时,只需要重传数据包中有错误的那一段。本发明可应用在现有的网络装置上,不需要增加任何硬件成本。本发明利用原先已传送的数据包来减少重传数据包的数据量,不仅降低了数据重传所占用的网络资源,在信道质量不佳的环境中,还能有效提升信道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数据传送系统较佳实施方式的系统架构图。
图2是本发明传输的信息码及数据包分段较佳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传输的信息码及数据包分段实施例。
图4是本发明数据传送方法较佳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数据传送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数据流图。
图6是本发明数据传送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数据流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发送端 1
信道编码单元 11
第一发送单元 12
第一接收单元 13
接收端 2
第二接收单元 21
信道译码单元 22
第二发送单元 23
存储单元 24
数据传送系统 3
双向信道 3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所示,是本发明数据传送系统较佳实施方式的系统架构图。
在本实施例中,数据传送系统3包括发送端1、接收端2以及双向信道30。所述发送端1及接收端2可以为网络装置,例如路由器、交换机。
所述发送端1包括,但不仅限于,信道编码单元11、第一发送单元12及第一接收单元13。
所述信道编码单元11,用于在待发送的一组信息码中加入校验码得到该组信息码的数据包,对该数据包编码得到该组信息码的数据帧,以保证传输过程的可靠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帧包括接收端2的链路地址、发送端1的链路地址、数据类型、数据包及校验序列。
图2是一组信息码及在该组信息码中加入校验码的示意图,所述信道编码单元11将待发送的一组信息码分成前半段信息码及后半段信息码,使得前半段信息码及后半段信息码的位数相同,前半段信息码编号为Freg#1,后半段信息码编号为Freg#2。利用奇偶校验(parity check,PC)方法为前半段信息码及后半段信息码分别生成一个校验码(例如PC1为前半段信息码的校验码,PC2为后半段信息码的校验码)附加在后半段信息码的后面,得到该组信息码的数据包。
本实施例中仅以奇偶校验来具体说明如何为信息码生成校验码,所述奇偶校验分为奇校验和偶校验。奇校验的原理是:校验码占1位,使数据包中每段信息码与对应校验码的“1”的个数为奇数;偶校验的原理是:校验码占1位,使数据包中每段信息码与对应校验码的“1”的个数为偶数。
图3为一组具体的信息码及利用偶校验为该组信息码加入校验码的示意图。图3所示的信息码为110100101011,所述信道编码单元11将该组信息码分成前半段信息码110100及后半段信息码101011,利用偶校验为前半段信息码110100生成校验码1,为后半段信息码101011生成校验码0,得到该组信息码的数据包11010010101110。所述数据包编号为#1,所述前半段信息码编号为Freg#1,所述后半段信息码编号为Freg#2。
所述信道编码单元11对该组信息码的数据包加入接收端2的链路地址、发送端1的链路地址、数据类型及校验序列等信息并进行编码,得到该组信息码的数据帧。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12,用于将所述经过信道编码单元11编码得到的该组信息码的数据帧发送给所述接收端2。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13,用于接收所述接收端2返回的指明接收的数据帧中的数据包正确的应答消息或者包含错误位置的错误的应答消息,根据所述错误的应答消息确定所述错误位置对应的各段信息码,以重传所述错误位置对应的各段信息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送端1将每段需要重传的信息码作为一组新的信息码发送给所述接收端2。也就是说,对于每段需要重传的信息码(例如所述前半段信息码),所述信道编码单元11将该段信息码分成前半子段信息码及后半子段信息码,在该段信息码中加入前半子段信息码及后半子段信息码的校验码得到新的数据包,将所述新的数据包进行编码得到新的数据帧。所述第一发送单元12将该新的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接收端2。
所述接收端2包括,但不仅限于,第二接收单元21、信道译码单元22、第二发送单元23及存储单元24。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21,用于接收所述发送端1发送的数据帧。
所述信道译码单元22,用于对接收的数据帧进行译码,得到接收的数据帧中的数据包。所述信道译码单元22还校验接收的数据帧中的数据包是否正确。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21接收的数据帧包括接收端2的链路地址、发送端1的链路地址、数据类型、数据包及校验序列。所述信道译码单元22根据数据帧中的校验序列对数据帧进行校验。所述校验序列可以是循环冗余校验码。
如果校验接收的数据帧中的数据包正确,所述信道译码单元22产生数据包正确的应答消息;如果校验接收的数据帧中的数据包不正确,所述信道译码单元22进一步校验该数据包中的信息码发生错误的位置,即校验该数据包中是前半段信息码发生错误还是后半段信息码发生错误或者是前半段信息码及后半段信息码均发生错误,产生包含错误位置的数据包错误的应答消息。所述信道译码单元22可以在所述数据包错误的应答消息中携带前半段信息码及/或后半段信息码的编号,例如Freg#1及/或Freg#2,以指明是前半段信息码错误及/或后半段信息码错误。所述信道译码单元21可以利用奇校验或者偶校验来校验译码出的数据包是否正确。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23,用于将所述信道译码单元21产生的数据包正确的应答消息或者包含错误位置的数据包错误的应答消息发送给所述发送端1。
所述存储单元24,用于存储所述接收的数据帧中的信息码。存储单元24可以是接收端2本身的内存,也可以是安全数字卡、快闪存储装置或只读存储装置等外部存储装置。
所述双向信道30,用于发送端1和接收端2进行通讯,可以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所述有线信道可以是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所述无线信道可以利用电磁波在空间传播来传输信号。
参阅图4所示,是本发明数据包重传方法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步骤41,所述发送端1的信道编码单元11将待发送的一组信息码分成前半段和后半段,为前半段信息码和后半段信息码分别生成一个校验码,将所述校验码附加到所述信息码中得到该组信息码的数据包,并将该组信息码的数据包编码成第一数据帧,所述发送端1的第一发送单元12将所述第一数据帧发送给所述接收端2。
例如,所述信道编码单元11将所述信息码的前半段信息码编号为Freg#1,所述信息码的后半段信息码编号为Freg#2。所述第一数据帧包括接收端2的链路地址、发送端1的链路地址、数据类型、数据包及校验序列。所述校验码可以附加在后半段信息码之后。所述校验码可以是利用奇偶校验方法生成的。
步骤42,所述接收端2的第二接收单元21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帧,所述信道译码单元22对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帧进行译码,得到接收的第一数据帧中的数据包,校验该接收的第一数据帧中的数据包是否正确并确定错误位置,所述第二发送单元23将指明接收的第一数据帧中的数据包正确的应答消息或者包含错误位置的错误的应答消息发送给发送端1。
所述信道译码单元22可以利用循环冗余校验码校验接收的第一数据帧中的数据包是否正确。如果接收的第一数据帧中的数据包正确,产生数据包正确的应答消息;如果接收的第一数据帧中的数据包不正确,进一步校验接收的第一数据帧中的数据包中的信息码发生错误的位置,即校验数据包中是前半段信息码发生错误还是后半段信息码发生错误或者是前半段信息码和后半段信息码均发生错误,产生包含错误位置的数据包错误的应答消息。所述信道译码单元22可以根据奇偶校验方法校验所述接收的第一数据帧中的数据包中的信息码发生错误的位置。
所述错误位置可以用编号表示,例如产生包含Freg#1的数据包错误的应答消息表明是前半段信息码发生错误,产生包含Freg#2的数据包错误的应答消息表明是后半段信息码发生错误,产生包含Freg#1及Freg#2的数据包错误的应答消息表明是前半段信息码及后半段信息码均发生错误。
举例来说,所述信道译码单元22采用偶校验方法校验前半段信息码和对应的校验码中的“1”的个数是不是偶数,若是偶数,则前半段信息码正确,若不是偶数,则前半段信息码发生错误,产生包含Freg#1的数据包错误的应答消息。用偶校验检查后半段信息码和对应的校验码中的“1”的个数是不是偶数,若是偶数,则后半段信息码正确,若不是偶数,则后半段信息码错误,产生包含Freg#2的数据包错误的应答消息。
步骤43,所述发送端1的第一接收单元13接收接收端2返回的指明接收的第一数据帧中的数据包正确的应答消息或者包含错误位置的错误的应答消息,根据所述错误的应答消息确定所述错误位置对应的各段信息码以重传所述错误位置对应的各段信息码。当发送端1接收到数据包正确的应答消息时,所述第一接收单元13确定不需要重传所述前半段信息码及/或后半段信息码;当发送端1接收到数据包错误的应答消息时,所述第一接收单元13确定需要重传所述前半段信息码及/或后半段信息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送端1将每段需要重传的信息码作为新的一组信息码发送给所述接收端2。对于每段需要重传的信息码,所述信道编码单元11将该段信息码分成前半子段和后半子段,为前半子段信息码和后半子段信息码分别生成校验码,将所述校验码附加到该段信息码中得到该段信息码的数据包,并将该段信息码的数据包编码成第二数据帧。
如果接收端2接收的第二数据帧中的数据包正确,产生一个数据包正确的应答消息发送给所述接收端1。如果接收端2接收的第二数据帧中的数据包的前半段信息码及/或后半段信息码发生错误,产生一个包含错误位置的数据包错误的应答消息发送给所述接收端1,以请求发送端1再次重传该错误位置对应的信息码。如此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发送端1发送的数据帧的最小单位长度为64字节(byte)。
图5是本发明数据包重传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数据流图。所述第一实施例中发送端1发送的前半段信息码或后半段信息码发生传输错误。
S51,发送端1的第一发送单元12将信道编码单元11生成的第一数据帧发送给接收端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信道编码单元11将待发送的信息码110100101011分成前半段110100和后半段101011,为前半段信息码编号为Freg#1及生成校验码1,为后半段信息码Freg#2及生成校验码0。将校验码1及0附加到所述后半段信息码后得到该待发送的信息码的数据包11010010101110(编号为#1),在数据包#1中加入接收端2的链路地址、发送端1的链路地址、数据类型及校验序列并编码成第一数据帧。
S52,接收端2的第二发送单元23将数据包错误的应答消息发送给所述发送端1。
接收端2的第二接收单元21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帧。接收端2的信道译码单元22对接收到的该第一数据帧进行译码,得到接收的第一数据帧中的数据包为11000010101110。所述信道译码单元22利用循环冗余校验码校验出接收的第一数据帧中的数据包不正确,进一步利用偶校验方法校验出接收的第一数据帧中的数据包的前半段信息码Freg#1发送错误。第二发送单元23发送一个数据包错误的应答消息给所述发送端1,以请求重传前半段信息码。同时,所述信道译码单元22将接收的第一数据帧中的信息码缓存在所述存储单元24中。
在图5中,所述数据包错误的应答消息记为NACK(#1,Freg#1),表明接收端2接收的数据包#1中前半段信息码发生错误,请求发送端1重传数据包#1中的前半段信息码。
S53,发送端1的第一发送单元12将信道编码单元11根据所述数据包错误的应答消息生成的第二数据帧发送给所述接收端2。
第一接收单元13接收来自于接收端2的所述数据包错误的应答消息,该数据包错误的应答消息请求发送端1重传第一数据帧中的数据包的前半段信息码。所述信道编码单元12将第一数据帧中的数据包的前半段信息码110100分成前半子段信息码110及后半子段信息码100。利用偶校验为前半子段信息码110生成校验码0,为后半子段信息码100生成校验码1,得到前半段信息码的数据包11010001,将该前半段信息码的数据包11010001编码得到第二数据帧。第一发送单元12将所述第二数据帧发送给所述接收端2。
S54,接收端2的第二发送单元23将数据包正确的应答消息发送给所述发送端1。
接收端2的第二接收单元21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帧。接收端2的信道译码单元22对接收到的第二数据帧进行译码,得到接收的第二数据帧中的数据包,并利用循环冗余校验码校验接收的第二数据帧中的数据包正确,产生一个数据包正确的应答消息。第二发送单元23将该数据包正确的应答消息发送给所述发送端1。
在图5中,所述数据包正确的应答消息记为ACK(#1,Freg#1),表明接收端2已经正确接收第二数据帧中的数据包,即正确接收第一数据帧中的数据包的前半段信息码。
接收端2的存储单元24以该接收到的第二个数据帧中数据包的信息码替换或者直接覆盖)第一个数据帧中的数据包的前半段信息码。
参阅图6所示,是本发明数据包重传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数据流图。所述第二实施例中发送端1发送的前半段信息码及后半段信息码均发生传输错误。
S61,发送端1的第一发送单元12将信道编码单元11生成的第三数据帧发送给接收端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信道编码单元11将待发送的信息码110100101011,分成前半段110100和后半段101011,为前半段信息码编号为Freg#1及生成校验码1,为后半段信息码Freg#2及生成校验码0。将校验码1及0附加到所述后半段信息码后得到该待发送的信息码的数据包11010010101110(编号为#3),在数据包#3中加入接收端2的链路地址、发送端1的链路地址、数据类型及校验序列将编号为#3的数据包编码成第三数据帧。第一发送单元12将所述第三数据帧发送给所述接收端2。
S62,接收端2的第二发送单元23将数据包错误的应答消息发送给所述发送端1。
接收端2的第二接收单元21接收所述第三数据帧。接收端2的信道译码单元22对接收到的该第三数据帧进行译码,得到接收的第三数据帧中的数据包为11000010111110。所述信道译码单元22利用循环冗余校验码校验出接收的第三数据帧中的数据包不正确,进一步利用偶校验方法校验出接收的第三数据帧中的数据包是前半段信息码Freg#1及后半段信息码Freg#2均发送错误。第二发送单元23发送两个数据包错误的应答消息给所述发送端1,以请求重传前半段信息码及后半段信息码。同时所述信道译码单元22将接收的第三数据帧中的信息码缓存在所述存储单元24中。
在图6中,所述数据包错误的应答消息记为为NACK(#3,Freg#1,Freg#2),表明接收端2接收的数据包#3前半段信息码及后半段信息码均发生错误,请求发送端1重传数据包#3的前半段信息码及后半段信息码。
S63,发送端1的第一发送单元12将信道编码单元11根据所述数据包错误的应答消息生成的第四数据帧及第五数据帧发送给所述接收端2。
第一接收单元13接收来自于接收端2的所述数据包错误的应答消息,该数据包错误的应答消息请求发送端1重传第三数据帧中的数据包的前半段信息码及后半段信息码。所述信道编码单元12将第三数据帧中的数据包的前半段信息码110100分成前半子段信息码110及后半子段信息码100。利用偶校验为前半子段信息码110生成校验码0,为后半子段信息码100生成校验码1,得到前半段信息码的数据包11010001,将该前半段信息码的数据包11010001编码得到第四数据帧。第一发送单元12将所述第四数据帧发送给所述接收端2。同时,所述信道编码单元12将第三数据帧中的数据包的后半段信息码101011分成前半子段信息码101及后半子段信息码011。利用偶校验为前半子段信息码101生成校验码0,为后半子段信息码011生成校验码0,得到后半段信息码的数据包10101100,将该后半段信息码的数据包10101100编码得到第五数据帧。第一发送单元12将所述第五数据帧发送给所述接收端2。
S64,接收端2的第二发送单元23将数据包正确的应答消息发送给所述发送端1。
接收端2的第二接收单元21接收所述第四数据帧及第五数据帧。接收端2的信道译码单元22分别对接收的第四数据帧及第五数据帧进行译码,得到接收的第四数据帧中的数据包和第五数据帧中的数据包,并利用循环冗余校验码校验接收的第四数据帧及第五数据帧的数据包均正确,产生两个数据包正确的应答消息。第二发送单元23将该数据包正确的应答消息发送给所述发送端1。在图6中,所述两个数据包正确的应答消息分别记为ACK(#3,Freg#1)及ACK(#3,Freg#2)。ACK(#3,Freg#1)表明接收端2已经正确接收第四数据帧中的数据包,即正确接收第三数据帧中的数据包的前半段信息码。ACK(#3,Freg#2)表明接收端2已经正确接收第五数据帧中的数据包,即正确接收第三数据帧中的数据包的后半段信息码。
接收端2的存储单元24以该接收到的第四数据帧中的数据包的信息码直接替换掉(或者直接覆盖掉)第三个数据帧中的数据包的前半段信息码,以该接收到的第五数据帧中的数据包的信息码直接替换掉(或者直接覆盖掉)第三数据帧中的数据包的后半段信息码。
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数据传送系统,运行于发送端中,所述发送端与接收端通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包括:
信道编码单元,用于将待发送的一组信息码分成前半段信息码及后半段信息码,在该组信息码中加入所述前半段信息码及后半段信息码的校验码得到数据包,将所述数据包进行编码得到数据帧;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数据帧发送给所述接收端,使得所述接收端对接收的数据帧进行译码得到接收的数据帧中的数据包,校验该接收的数据帧中的数据包是否正确;及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发送端返回的指明接收的数据帧中的数据包正确或者包含错误位置的错误的应答消息,根据所述接收的错误的应答消息确定所述错误位置对应的各段信息码,以重传所述错误位置对应的各段信息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将每段需要重传的信息码作为新的一组信息码,经过信道编码单元将该段信息码分成前半子段信息码及后半子段信息码,在该段信息码中加入前半子段信息码及后半子段信息码的校验码得到新的数据包,将所述新的数据包进行编码得到新的数据帧发送给所述接收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编码单元采用同位元方法或者奇偶校验方法为所述前半段信息码及后半段信息码生成校验码。
4.一种数据传送系统,运行于接收端中,所述接收端与发送端通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于所述发送端的数据帧,所述发送端将待发送的一组信息码分成前半段信息码及后半段信息码,在该组信息码中加入所述前半段信息码及后半段信息码的校验码得到数据包,将所述数据包进行编码得到所述数据帧;
信道译码单元,用于对接收的数据帧进行译码,得到接收的数据帧中的数据包,校验接收的数据帧中的数据包是否正确并根据校验码确定错误位置;及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指明接收的数据帧中的数据包正确或者包含错误位置的错误的错误的应答消息发送给所述发送端,使得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错误的应答消息确定所述错误位置对应的各段信息码,以重传所述错误位置对应的各段信息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接收端接收到重传的所述错误位置对应的各段信息码时,以该段信息码直接覆盖或者替换掉原接收到的数据帧的数据包中发生错误的信息码。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校验码是利用同位元方法或者奇偶校验方法生成的,用于当接收端校验数据帧中的数据包不正确时,进一步校验数据包中的信息码发生错误的位置,前半段信息码的校验码用于校验前半段信息码是否发送错误,后半段信息码的校验码用于校验后半段信息码是否发送错误。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是利用循环冗余校验码来校验数据帧中的数据包是否正确。
8.一种数据包重传方法,应用于相互通讯的发送端及接收端,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所述发送端将待发送的一组信息码分成前半段信息码及后半段信息码,在该组信息码中加入所述前半段信息码及后半段信息码的校验码得到数据包,将所述数据包进行编码得到数据帧发送给接收端;
所述接收端接收来自于所述发送端的数据帧,对接收的数据帧进行译码,得到接收的数据帧中的数据包,校验接收的数据帧中的数据包是否正确并根据校验码确定错误位置;及
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发送端返回的指明接收的数据帧中的数据包正确或者包含错误位置的错误的应答消息,根据所述接收的错误的应答消息确定所述错误位置对应的各段信息码,以重传所述错误位置对应的各段信息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包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发送端将每段需要重传的信息码作为新的一组信息码,经过信道编码单元将该段信息码分成前半子段信息码及后半子段信息码,在该段信息码中加入前半子段信息码及后半子段信息码的校验码得到新的数据包,将所述新的数据包进行编码得到新的数据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包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端接收到重传的所述错误位置对应的各段信息码时,以该段信息码直接覆盖或者替换掉原接收到的数据帧的数据包中发生错误的信息码。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包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是利用循环冗余校验码来校验数据帧中的数据包是否正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数据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校验出数据帧中的数据包不正确时,进一步校验数据包中的信息码发生错误的位置,前半段信息码的校验码用于校验前半段信息码是否发送错误,后半段信息码的校验码用于校验后半段信息码是否发送错误。
CN201510477595.4A 2015-08-06 2015-08-06 数据传送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064526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77595.4A CN106452660A (zh) 2015-08-06 2015-08-06 数据传送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77595.4A CN106452660A (zh) 2015-08-06 2015-08-06 数据传送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52660A true CN106452660A (zh) 2017-02-22

Family

ID=58092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77595.4A Pending CN106452660A (zh) 2015-08-06 2015-08-06 数据传送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5266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69913A (zh) * 2020-05-20 2020-10-13 上海橙群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726912A (zh) * 2021-11-03 2021-11-30 深圳市信润富联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云端与边缘端之间的数据同步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1028A (zh) * 2001-05-18 2001-11-07 北京大学 分组校验数据传输法
CN102647252A (zh) * 2012-03-26 2012-08-22 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一种串行通信方法
CN103595504A (zh) * 2013-11-04 2014-02-19 上海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数据包的封装方法及校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1028A (zh) * 2001-05-18 2001-11-07 北京大学 分组校验数据传输法
CN102647252A (zh) * 2012-03-26 2012-08-22 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一种串行通信方法
CN103595504A (zh) * 2013-11-04 2014-02-19 上海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数据包的封装方法及校验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69913A (zh) * 2020-05-20 2020-10-13 上海橙群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726912A (zh) * 2021-11-03 2021-11-30 深圳市信润富联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云端与边缘端之间的数据同步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726912B (zh) * 2021-11-03 2022-02-15 深圳市信润富联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云端与边缘端之间的数据同步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312729B1 (ko) 에이알큐 시스템용 에러검출방법
JP3677297B2 (ja) 階層arq方式のための連結された誤り検出コード化及びパケット番号付け
TW536896B (en) Hybrid ARQ for packet data transmission
CN101800757B (zh) 一种基于单光纤结构的无反馈单向数据传输方法
CA2222253C (en) Automatic retransmission query (arq) with inner code for generating multiple provisional decodings of a data packet
CN111490858B (zh) 一种卫星通信的自适应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US4803685A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digital data by messages organized in frames
CN101615986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01621367B (zh) 一种基于包校验信息的harq译码方法
KR20030026864A (ko) 복수의 안테나 시스템들을 위한 harq 방법
CN109905205B (zh) 数据发送、接收的方法及设备、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3533045A (zh) 一种用于pcie数据链路层高性能容错的方法
CN103490866B (zh) 星地传输网络中基于网络编码的harq传输方法
CN108400844A (zh) 信息处理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06817192A (zh) 一种错误估计的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01090306A (zh) 一种业务信道中的编码复用和解码解复用方法
CN102104463A (zh) 数据报文请求重传方法及装置
CN103607264A (zh) 基于3g网络的带内数据传输方法
CN106452660A (zh) 数据传送系统及方法
CN104144044B (zh) 一种多设备透明harq的处理方法
CN108988990A (zh) 一种处理链路层数据错误的方法
IL96463A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IGITAL DATA TRANSFER WITH AUTOMATIC RETURN REQUIREMENT
CN105162559B (zh) 一种基于最大距离可分编码的harq方法
JP3388035B2 (ja) ハイブリッド自動再送要求方式による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送信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CN101278514A (zh) 用于纠错和选择性重传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