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47990A - 一种防盗装置和防止移动设备被盗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盗装置和防止移动设备被盗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47990A
CN106447990A CN201610942020.XA CN201610942020A CN106447990A CN 106447990 A CN106447990 A CN 106447990A CN 201610942020 A CN201610942020 A CN 201610942020A CN 106447990 A CN106447990 A CN 1064479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wifi
signal intensity
mobile device
d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4202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明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TV Holding Beijing Co Ltd
LeTV Mobile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TV Holding Beijing Co Ltd
LeTV Mobile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TV Holding Beijing Co Ltd, LeTV Mobile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TV Holding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94202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47990A/zh
Publication of CN1064479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479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3/00Burglar, theft or intruder alarms
    • G08B13/02Mechanical actuation
    • G08B13/14Mechanical actuation by lifting or attempted removal of hand-portable articles
    • G08B13/1427Mechanical actuation by lifting or attempted removal of hand-portable articles with transmitter-receiver for distance detection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0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 G08B21/0202Child monitoring systems using a transmitter-receiver system carried by the parent and the child
    • G08B21/0233System arrangements with pre-alarms, e.g. when a first distance is exceeded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0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 G08B21/0202Child monitoring systems using a transmitter-receiver system carried by the parent and the child
    • G08B21/0277Communication between units on a local network, e.g. Bluetooth, piconet, zigbee,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s [WPA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盗装置和防止移动设备被盗的方法,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其中,防盗装置通过WiFi无线信号连接移动设备,防盗装置包括:WiFi模块,通过WiFi直连功能与移动设备建立WiFi信号连接;WiFi信号强度检测模块,检测移动设备的WiFi信号的信号强度;WiFi信号强度比较模块将信号强度检测模块检测到的信号强度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进行比较;报警模块,根据信号强度与信号强度阈值的比较结果发出报警信号。本发明实施例利用移动设备自身具备的WIFI直连功能连接防盗设备,通过判断防盗装置接收到的移动设备的WIFI信号强度来判断防盗装置与移动设备的距离,从而能够实现当用户的移动设备被偷盗时,防盗装置能够通过报警的方式提示用户设备被偷盗。

Description

一种防盗装置和防止移动设备被盗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盗装置和防止移动设备被盗的方法。
背景技术
WIFI是由“wireless(无线电)”和“fidelity(保真度)”组成,是一种可以将个人电脑、手持设备(如PDA、手机)、无线路由等终端以无线方式互相连接的技术。现在几乎所有的移动平台的智能设备带有WIFI模块功能,用户可以通过WIFI模块连接WIFI热点(无线信号)实现上网,获取所需的网络资源。另外移动平台的设备如手机、平板都比较小巧,轻便。在提高了便携度的同时,也增加了设备被偷盗的可能性。
目前市面上已经有一种利用带有蓝牙模块的防盗器来防盗的措施,它的原理是利用蓝牙的传输的短距离特性;当该防盗器的蓝牙模块与移动平台的设备的蓝牙模块配对之后,如果一旦移动平板离开此防盗器距离超过一定范围,导致防盗器的蓝牙模块与移动设备的蓝牙模块之间的连接中断,系统就会发出警报来提醒用户。
发明人在实施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的带有蓝牙模块的防盗器来防盗的措施,虽然可以有效的起到移动设备防盗的作用,但是由于蓝牙的传输距离且传输信号不稳定有限,导致防盗作用受到局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盗装置和防止移动设备被盗的方法,能够在手机被盗时发出警报提醒用户。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盗装置,通过WiFi无线信号连接移动设备,包括:WiFi模块,通过WiFi直连功能与移动设备建立WiFi信号连接;WiFi信号强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移动设备的WiFi信号的信号强度;WiFi信号强度比较模块,用于将所述信号强度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所述信号强度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进行比较;报警模块,根据所述信号强度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的比较结果发出报警信号。
进一步,所述的防盗装置,其中,所述WiFi信号强度比较模块,用于当所述信号强度小于所述信号强度阈值时,向报警模块发送启动指令;所述报警模块,根据启动指令发出报警信号。
进一步,所述的防盗装置,还包括:距离获取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信号强度与距离对应关系,得到与所述WiFi信号强度检测模块检测到的信号强度相对应的距离;距离比较模块,用于将所述距离获取模块获得的距离与预设的距离阈值进行比较;所述报警模块,根据所述信号强度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的比较结果以及所述距离与距离阈值的比较结果发出报警信号。
进一步,所述的防盗装置,还包括:距离阈值设置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输入设置距离阈值。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止移动设备被盗的方法,包括:通过WiFi直连功能与移动设备建立WiFi信号连接;检测所述移动设备的WiFi信号的信号强度;将所述信号强度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进行比较;所述信号强度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的比较结果发出报警信号。
进一步,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信号强度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的比较结果发出报警信号包括:当所述信号强度小于所述信号强度阈值时发出报警信号。
进一步,所述的方法,在所述检测所述移动设备的WiFi信号的信号强度之后,还包括:根据预设的信号强度与距离对应关系,得到与所述检测到的信号强度相对应的距离;将所述距离与预设的距离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所述信号强度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的比较结果以及所述距离与距离阈值的比较结果发出报警信号。
进一步,所述的方法,在所述将所述距离与预设的距离阈值进行比较之前,还包括:根据用户的输入设置距离阈值。
进一步,所述的方法,所述报警信号包括声音信号、语音信号和或光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处理器能够实现如权利要求5-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利用移动设备自身具备的WIFI直连功能,连接防盗设备,通过判断防盗装置接收到的移动设备的WIFI信号强度来判断防盗装置与移动设备的距离,从而能够实现当用户的移动设备被偷盗时,防盗装置能够通过报警的方式提示用户设备被偷盗,进而减少用户的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防盗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块关系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防盗装置第二实施方式的模块关系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防盗装置第三实施方式的模块关系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防止移动设备被盗的方法第一实施方式的步骤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防止移动设备被盗的方法第二实施方式的步骤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防止移动设备被盗的方法第三实施方式的步骤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图1是根据本发明防盗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块关系示意图。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防盗装置通过WiFi无线信号连接移动设备,防盗装置包括:WiFi模块100、WiFi信号强度检测模块200、WiFi信号强度比较模块300和报警模块400。
WiFi模块100,通过WiFi直连功能与移动设备建立WiFi信号连接。WiFi信号强度检测模块200,用于检测所述移动设备的WiFi信号的信号强度。WiFi信号强度比较模块300,用于将所述信号强度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所述信号强度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进行比较。报警模块400,根据所述信号强度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的比较结果发出报警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设备包括例如手机、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等手持设备,也包括例如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个人计算机。
WiFi直连技术(Wi-Fi Direct)在现有技术中已经实现,并不是本发明的发明点,为了使得读者更好的理解,在此对WiFi直连技术做简单介绍。WiFi直连即WiFi设备点对点连接,不需要点对端,WiFi直连设备可相互分享交换内容。Wi-Fi Direct架构在原有的802.11a、802.11g、802.11n之上,不支持802.11b。比既有的ad-hoc模式更快,同时也支持WPA2加密机制。最大传输距离是200米,最大传输速度为250Mbps,使用2.4GHz与5GHz频段。它支持一对一,以及一对多模式。
移动设备内设有WiFi芯片,可以接收防盗装置发出的WiFi无线信号。因此当移动设备与防盗装置建立WiFi信号连接时,防盗装置可以实时检测接收到的移动设备的WiFi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防盗设备上具交互模块,或者直接利用移动设备本身的交互模块使得用户可以方便的在移动设备上实现移动设备与防盗设备的WIFI连接设立,具体设定可以通过指定MAC地址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在扫描到的多个WIFI直连对象列表中选择的方式。
在移动设备与防盗装置建立连接后,在防盗装置在和移动设备连通的状态下,防盗装置实时检测接收到的移动设备的WiFi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随着移动设备与防盗装置之间的距离的增加,通常会导致防盗装置所接收到的移动设备的WiFi无线信号变弱,而反过来根据WiFi无线信号的变化情况也可以推出移动设备与防盗装置之间的距离是否已经超出了警戒范围。基于这个原理,防盗装置可以根据实时检测接收到的移动设备的WiFi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来计算防盗装置自身与移动设备的距离。
在本发明防盗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WiFi信号强度比较模块300,用于当所述信号强度小于所述信号强度阈值时,向报警模块发送启动指令,报警模块根据启动指令发出报警信号。其中,报警信号包括声音信号、语音信号和或光信号。
图2是根据本发明防盗装置第二实施方式的模块关系示意图。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防盗装置,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还包括:距离获取模块500、距离比较模块600以及数据存储模块700。
其中,数据存储模块700中预先存储有信号强度与距离的对应关系表。
信号强度与距离的对应关系表的形成需要先测量多组防盗装置在不同环境下接收到的移动设备的WiFi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和所述防盗装置与所述移动设备的实际距离,再根据多组信号强度和实际距离进行线性最小二乘拟合,得到信号强度与距离的对应关系表。
距离获取模块500,分别信号连接所述WiFi信号强度检测模块200和数据存储模块700。每隔预定时间接收WiFi信号强度检测模块200发送的信号强度,并在接收到信号强度之后,将当前信号强度在数据存储模块700中预先存储的信号强度与距离的对应关系表中进行查找,得到与所述WiFi信号强度检测模块检测到的信号强度相对应的距离,并将得到的距离发送至距离比较模块600。
距离比较模块600,用于将接收到的距离与预设的距离阈值进行比较。警模块400,根据所述信号强度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的比较结果以及所述距离与距离阈值的比较结果发出报警信号。
防盗装置根据从数据存储模块700中的对应关系表中获得到的距离与预设的距离阈值进行比较,可以了解到当前防盗装置与移动设备是否已超出了警戒范围,再加上WiFi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本身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的大小关系,防盗装置能够在符合任一项条件的情况下,发出报警信号,也可以在两项条件均满足的情况下才发出报警信号。
图3是根据本发明防盗装置第三实施方式的模块关系示意图。
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防盗装置,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还包括距离阈值设置模块800,用于根据用户的输入设置距离阈值。
在所述移动设备与防盗装置建立WiFi直连时,用于可以通过距离阈值设置模块800自行设置移动设备与防盗装置之间的距离阈值。当然,距离阈值也可以采用硬件厂商或软件提供商设定的默认值。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设备,通过WiFi直连功能与上述的防盗装置建立WiFi信号连接。移动设备包括例如手机、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等手持设备,也包括例如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个人计算机。
图4是根据本发明防止移动设备被盗的方法第一实施方式的步骤流程图。
如图4所示,防止移动设备被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01至104:
步骤101,通过WiFi直连功能与移动设备建立WiFi信号连接。
步骤102,检测所述移动设备的WiFi信号的信号强度。
步骤103,将所述信号强度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进行比较。
步骤104,根据所述信号强度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的比较结果发出报警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设备包括例如手机、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等手持设备,也包括例如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个人计算机。
WiFi直连技术(Wi-Fi Direct)在现有技术中已经实现,并不是本发明的发明点,为了使得读者更好的理解,在此对WiFi直连技术做简单介绍。WiFi直连即WiFi设备点对点连接,不需要点对端,WiFi直连设备可相互分享交换内容。Wi-Fi Direct架构在原有的802.11a、802.11g、802.11n之上,不支持802.11b。比既有的ad-hoc模式更快,同时也支持WPA2加密机制。最大传输距离是200米,最大传输速度为250Mbps,使用2.4GHz与5GHz频段。它支持一对一,以及一对多模式。
移动设备内设有WiFi芯片,可以接收防盗装置发出的WiFi无线信号。因此当移动设备与防盗装置建立WiFi信号连接时,防盗装置可以实时检测接收到的移动设备的WiFi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防盗设备上具交互模块,或者直接利用移动设备本身的交互模块使得用户可以方便的在移动设备上实现移动设备与防盗设备的WIFI连接设立,具体设定可以通过指定MAC地址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在扫描到的多个WIFI直连对象列表中选择的方式。
在移动设备与防盗装置建立连接后,随着移动设备与防盗装置之间的距离的增加,通常会导致防盗装置所接收到的移动设备的WiFi无线信号变弱,而反过来根据WiFi无线信号的变化情况也可以推出移动设备与防盗装置之间的距离是否已经超出了警戒范围。基于这个原理,防盗装置可以根据实时检测接收到的移动设备的WiFi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来计算防盗装置自身与移动设备的距离。
在本发明防止移动设备被盗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中,步骤104,根据信号强度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的比较结果发出报警信号包括:当所述信号强度小于所述信号强度阈值时发出报警信号。其中,报警信号包括声音信号、语音信号和或光信号。
图5是根据本发明防止移动设备被盗的方法第二实施方式的步骤流程图。
如图5所示,在上述防止移动设备被盗的方法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步骤102检测所述移动设备的WiFi信号的信号强度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201至203:
步骤201,根据预设的信号强度与距离对应关系,得到与所述检测到的信号强度相对应的距离。
步骤202,将所述距离与预设的距离阈值进行比较;
步骤203,根据所述信号强度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的比较结果以及所述距离与距离阈值的比较结果发出报警信号。
在步骤201之前,预先存储信号强度与距离的对应关系表。信号强度与距离的对应关系表的形成需要先测量多组防盗装置在不同环境下接收到的移动设备的WiFi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和所述防盗装置与所述移动设备的实际距离,再根据多组信号强度和实际距离进行线性最小二乘拟合,得到信号强度与距离的对应关系表。
防盗装置根据从预先存储的信号强度与距离的对应关系表中获得到的距离与预设的距离阈值进行比较,可以了解到当前防盗装置与移动设备是否已超出了警戒范围,再加上WiFi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本身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的大小关系,防盗装置能够在符合任一项条件的情况下,发出报警信号,也可以在两项条件均满足的情况下才发出报警信号。
图6是根据本发明防止移动设备被盗的方法第三实施方式的步骤流程图。
如图6所示,在上述防止移动设备被盗的方法第二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在步骤202将所述距离与预设的距离阈值进行比较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步骤301,根据用户的输入设置距离阈值。
图7是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以及存储器20,图7中以一个处理器10为例。该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30和输出装置40。处理器10、存储器20、输入装置30和输出装置40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7中以通过总线连接的方式为例。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中示出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它既可以是总线形结构,也可以是星型结构,还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处理器10可以由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简称IC)组成,例如可以由单颗封装的IC所组成,也可以由连接多颗相同功能或不同功能的封装IC而组成。举例来说,处理器10可以仅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简称CPU),也可以是CPU、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简称DSP)、图形处理器(GraphicProcessingUnit,简称GPU)及各种控制芯片的组合。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CPU可以是单运算核心,也可以包括多运算核心。
存储器20作为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暂态软件程序、非暂态计算机课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防盗装置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附图1所示的WIFI模块100、WIFI信号强度检测模块200、WIFI信号强度比较模块300和报警模块400)。处理器1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20的非暂态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服务器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防止移动设备被盗的方法。
存储器20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操作系统可以是Android系统、iOS系统或Windows操作系统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依据....的处理装置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暂态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者其他非暂态固态存储器件。
输入装置30可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列表操作的处理装置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入装置可以包括触摸屏、键盘等,也可以包括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等。
输出装置40可包括显示屏、扬声器等设备,也可以包括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等。
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存储在所述存储器20中,当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执行时,执行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防止移动设备被盗的方法。
上述产品可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发明防盗装置及防止移动设备被盗的方法利用移动设备自身具备的WIFI直连功能,连接防盗设备,通过判断防盗装置接收到的移动设备的WIFI信号强度来判断防盗装置与移动设备的距离,从而能够实现当用户的移动设备被偷盗时,防盗装置能够通过报警的方式提示用户设备被偷盗,进而减少用户的经济损失。因此本发明不仅具备了良好的实用性,且无需在移动终端中安装任何额外的软件,具有良好的可实现性。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Claims (10)

1.一种防盗装置,通过WiFi无线信号连接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WiFi模块,通过WiFi直连功能与移动设备建立WiFi信号连接;
WiFi信号强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移动设备的WiFi信号的信号强度;
WiFi信号强度比较模块,用于将所述信号强度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所述信号强度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进行比较;
报警模块,根据所述信号强度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的比较结果发出报警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装置,其中,所述WiFi信号强度比较模块,还用于当所述信号强度小于所述信号强度阈值时,向报警模块发送启动指令;
所述报警模块,根据启动指令发出报警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盗装置,还包括:
距离获取模块,用于根据信号强度与距离的对应关系,得到与所述WiFi信号强度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所述信号强度相对应的距离;
距离比较模块,用于将所述距离与预设的距离阈值进行比较;
所述报警模块,根据所述信号强度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的比较结果以及所述距离与距离阈值的比较结果发出报警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盗装置,还包括:
距离阈值设置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输入设置距离阈值。
5.一种防止移动设备被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WiFi直连功能与移动设备建立WiFi信号连接;
检测所述移动设备的WiFi信号的信号强度;
将所述信号强度与信号强度阈值进行比较;
根据所述信号强度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的比较结果发出报警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信号强度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的比较结果发出报警信号包括:当所述信号强度小于所述信号强度阈值时发出报警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在所述检测所述移动设备的WiFi信号的信号强度之后,还包括:
根据预设的信号强度与距离对应关系,得到与所述检测到的信号强度相对应的距离;
将所述距离与预设的距离阈值进行比较;
根据所述信号强度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的比较结果以及所述距离与距离阈值的比较结果发出报警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在所述将所述距离与预设的距离阈值进行比较之前,还包括:根据用户的输入设置距离阈值。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所述报警信号包括声音信号、语音信号和或光信号。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处理器能够实现如权利要求5-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610942020.XA 2016-10-25 2016-10-25 一种防盗装置和防止移动设备被盗的方法 Pending CN1064479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42020.XA CN106447990A (zh) 2016-10-25 2016-10-25 一种防盗装置和防止移动设备被盗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42020.XA CN106447990A (zh) 2016-10-25 2016-10-25 一种防盗装置和防止移动设备被盗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47990A true CN106447990A (zh) 2017-02-22

Family

ID=58178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42020.XA Pending CN106447990A (zh) 2016-10-25 2016-10-25 一种防盗装置和防止移动设备被盗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47990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21282A (zh) * 2017-07-25 2017-09-29 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7578604A (zh) * 2017-10-16 2018-01-12 湖州慧能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防丢防盗器
CN107610415A (zh) * 2017-10-12 2018-01-19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警方法和无线终端
CN107762295A (zh) * 2017-11-24 2018-03-06 福建省英辉保安器材有限公司 带铐犯人防逃方法及其防逃手铐
CN109080581A (zh) * 2018-06-28 2018-12-25 深圳市轱辘汽车维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维修设备的防盗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949317A (zh) * 2019-11-18 2020-04-03 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防盗系统及其防盗方法及车辆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4387A (zh) * 2010-05-19 2011-11-23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报警系统及报警手表
CN102509409A (zh) * 2011-11-18 2012-06-20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蓝牙技术的手机防盗防遗失报警方法
CN102663868A (zh) * 2012-04-18 2012-09-12 李曙胜 移动智能终端的安防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4143240A (zh) * 2013-05-10 2014-11-1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设备防盗方法及防盗移动设备
CN104332012A (zh) * 2014-10-31 2015-02-04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终端设备防盗的方法及装置
US20150356843A1 (en) * 2014-06-10 2015-12-10 Xiao Hui Yang Cloud eas synchronization and firmware update
CN105389918A (zh) * 2015-11-05 2016-03-09 天津大学 一种能够显示手机防盗追踪信息的手环
CN106033188A (zh) * 2016-03-17 2016-10-19 天津金盛特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电子产品防盗功能的手表及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4387A (zh) * 2010-05-19 2011-11-23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报警系统及报警手表
CN102509409A (zh) * 2011-11-18 2012-06-20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蓝牙技术的手机防盗防遗失报警方法
CN102663868A (zh) * 2012-04-18 2012-09-12 李曙胜 移动智能终端的安防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4143240A (zh) * 2013-05-10 2014-11-1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设备防盗方法及防盗移动设备
US20150356843A1 (en) * 2014-06-10 2015-12-10 Xiao Hui Yang Cloud eas synchronization and firmware update
CN104332012A (zh) * 2014-10-31 2015-02-04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终端设备防盗的方法及装置
CN105389918A (zh) * 2015-11-05 2016-03-09 天津大学 一种能够显示手机防盗追踪信息的手环
CN106033188A (zh) * 2016-03-17 2016-10-19 天津金盛特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电子产品防盗功能的手表及控制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21282A (zh) * 2017-07-25 2017-09-29 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7610415A (zh) * 2017-10-12 2018-01-19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警方法和无线终端
CN107578604A (zh) * 2017-10-16 2018-01-12 湖州慧能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防丢防盗器
CN107762295A (zh) * 2017-11-24 2018-03-06 福建省英辉保安器材有限公司 带铐犯人防逃方法及其防逃手铐
CN107762295B (zh) * 2017-11-24 2023-12-08 福建省英辉保安器材有限公司 带铐犯人防逃方法及其防逃手铐
CN109080581A (zh) * 2018-06-28 2018-12-25 深圳市轱辘汽车维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维修设备的防盗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949317A (zh) * 2019-11-18 2020-04-03 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防盗系统及其防盗方法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47990A (zh) 一种防盗装置和防止移动设备被盗的方法
JP6014173B2 (ja) NFCによりWi−Fi接続を行う方法、システムおよび端末
US9237216B2 (en) Techniques for wirelessly docking to a device
US1049160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verification within data transfer
US9710846B2 (en) Method, terminal, and server for submitting and processing order
TW201946003A (zh) 業務處理方法、裝置以及設備
CN111246399A (zh) 发现蓝牙设备的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075820A (zh) 一种蓝牙配对方法以及终端设备
US20170109519A1 (en) Screen sharing server, method of sharing screen, and program for screen sharing server
CN107911818B (zh) 移动终端间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KR20190008937A (ko) 결제 정보 처리 방법, 장치 및 사용자 디바이스
CN110113744A (zh)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373587A (zh) 一种图片显示方法及终端
CN106991350A (zh) 一种射频识别rfid标签的数据应用方法及系统
CN105472694A (zh) 一种通过扫描二维码接入WiFi的方法及装置
CN105704770A (zh) 无线网络智能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09413759B (zh) 一种用于进行无线连接的方法与设备
CN107133794A (zh) Ifaa指纹支付装置、系统、方法和移动终端
JP5782444B2 (ja) セキュリティ制御機能を備えた情報通信端末、通信システム、及び当該端末が行う通信方法
CN106209504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服务器
CN104640112A (zh) 一种身份鉴权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4066479A1 (zh) 设备部署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WO2018103403A1 (zh) 无线保真Wi-Fi扫描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156586A (zh) 手机号码获取方法和系统、服务器、存储介质
CN106454299A (zh) 一种终端之间的屏幕投影方法及装置、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22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