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46627A - 在电子终端进行身份验证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在电子终端进行身份验证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46627A
CN106446627A CN201610785194.XA CN201610785194A CN106446627A CN 106446627 A CN106446627 A CN 106446627A CN 201610785194 A CN201610785194 A CN 201610785194A CN 106446627 A CN106446627 A CN 1064466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terminal
user
authentication
verification mode
un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8519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嘉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Guangzhou Mobile R&D Center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Guangzhou Mobile R&D Center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Guangzhou Mobile R&D Center,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Guangzhou Mobile R&D Center
Priority to CN20161078519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46627A/zh
Publication of CN1064466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466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2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21/00 and subgroups address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05Dual mode as a secondary aspe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电子终端进行身份验证的方法和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在需要使用第一验证方式进行身份验证时,获取用户的生物状态;确定所述用户的生物状态是否为预定状态;当所述生物状态处于所述预定状态时,提供与第一验证方式不同的第二验证方式进行身份验证。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在电子终端进行身份验证的方法和设备,可提高电子终端的安全性,使电子终端用户的财产和隐私得到有效的保护。

Description

在电子终端进行身份验证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说来涉及电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在电子终端进行身份验证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终端的不断普及,为对电子终端用户的财产和隐私进行有效保护,通常需对电子终端的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在通过身份验证之后,用户可对电子终端执行相关操作。
但现有的身份验证方式存在被他人盗用的危险,安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在电子终端进行身份验证的方法和设备,以解决现有的电子终端安全性差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在电子终端进行身份验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需要使用第一验证方式进行身份验证时,获取用户的生物状态;确定所述用户的生物状态是否为预定状态;当所述生物状态处于所述预定状态时,提供与第一验证方式不同的第二验证方式进行身份验证。
可选地,获取用户的生物状态的步骤可包括:采集用户的生物体征,基于采集的生物体征确定所述用户的生物状态。
可选地,可从电子终端之外的智能穿戴设备接收用户的生物状态。
可选地,所述预定状态可为睡眠状态。
可选地,第一验证方式可为基于非记忆的身份验证方式。
可选地,第二验证方式可为基于记忆的身份验证方式。
可选地,第一验证方式可为指纹验证、虹膜验证、脸部解锁之一。
可选地,第二验证方式可为密码解锁、PIN码解锁、签名解锁、图案解锁、脸部眨眼解锁、声音解锁和动作解锁之一。
可选地,当所述生物状态处于所述预定状态之外的其他状态时,可使用第一验证方式进行身份验证。
可选地,所述方法可还包括:确定与所述电子终端配对的智能穿戴设备与所述电子终端之间的距离是否为安全距离,其中,提供与第一验证方式不同的第二验证方式进行身份验证的步骤可包括:当所述距离为安全距离时,并且当所述生物状态处于所述预定状态时,禁止启动智能穿戴设备与电子终端处于安全距离免除第一验证方式的功能,并提供与第一验证方式不同的第二验证方式进行身份验证。
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在电子终端进行身份验证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获取单元,在需要使用第一验证方式进行身份验证时,获取用户的生物状态;判断单元,确定所述用户的生物状态是否为预定状态;验证单元,当所述生物状态处于所述预定状态时,提供与第一验证方式不同的第二验证方式进行身份验证。
可选地,获取单元可采集用户的生物体征,基于采集的生物体征确定所述用户的生物状态。
可选地,所述设备可还包括:接收单元,从电子终端之外的智能穿戴设备接收用户的生物状态。
可选地,所述预定状态可为睡眠状态。
可选地,第一验证方式可为基于非记忆的身份验证方式。
可选地,第二验证方式可为基于记忆的身份验证方式。
可选地,第一验证方式可为指纹验证、虹膜验证、脸部解锁之一。
可选地,第二验证方式可为密码解锁、PIN码解锁、签名解锁、图案解锁、脸部眨眼解锁、声音解锁和动作解锁之一。
可选地,当所述生物状态处于所述预定状态之外的其他状态时,验证单元可使用第一验证方式进行身份验证。
可选地,判断单元可还确定与所述电子终端配对的智能穿戴设备与所述电子终端之间的距离是否为安全距离,其中,当所述距离为安全距离时,并且当所述生物状态处于所述预定状态时,验证单元可禁止启动智能穿戴设备与电子终端处于安全距离免除第一验证方式的功能,并提供与第一验证方式不同的第二验证方式进行身份验证。
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在电子终端进行身份验证的方法和设备,可提高电子终端的安全性,使电子终端用户的财产和隐私得到有效的保护。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示例性地示出实施例的附图进行的描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和特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在电子终端进行身份验证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在电子终端进行身份验证的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详细参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的标号始终指的是相同的部件。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在电子终端进行身份验证的方法的流程图。这里,作为示例,所述电子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游戏机、支付设备、门禁设备等能够进行身份验证的电子设备。
参照图1,在步骤S10中,在需要使用第一验证方式进行身份验证时,获取用户的生物状态。
作为示例,需要使用第一验证方式进行身份验证的情况可指需要通过第一验证方式而使电子终端执行预定操作(例如,进入用户界面或完成支付)的情况,例如,电子终端需要进行解锁操作或进行支付操作的情况。优选地,第一验证方式可为基于非记忆的身份验证方式,作为示例,第一验证方式可为指纹验证、虹膜验证、脸部解锁之一。
一种情况,获取用户的生物状态的步骤可包括:采集用户的生物体征,基于采集的生物体征确定所述用户的生物状态。
例如,可在电子终端中设置生物信息采集器,通过该生物信息采集器采集用户的生物体征,作为示例,用户的生物体征可包括以下项中的至少一项:心率、血压、体温、鼾声、气味、生物电。
优选地,当电子终端具有指纹采集器时,该生物信息采集器可内置于电子终端的指纹采集器中,可在采集用户指纹的同时采集用户的生物特征,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该生物信息采集器还可设置于电子终端的除指纹采集器的设置位置之外的其他位置。
另一种情况,获取用户的生物状态的步骤可包括:从电子终端之外的智能穿戴设备接收用户的生物状态。作为示例,智能穿戴设备可以是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戒指、智能耳机等与电子终端配对的设备。该智能穿戴设备可具有生物信息采集器,以用于采集用户的生物体征。
在此情况下,电子终端不对用户的生物体征进行采集,可由与该电子终端配对的智能穿戴设备来采集用户的生物体征,再由该智能穿戴设备基于采集的生物体征确定用户的生物状态,并将确定的用户的生物状态发送给电子终端。
这里,根据采集的用户的生物体征确定用户的生物状态的步骤可包括:将用户的生物体征与各预存的样本生物体征进行匹配,以确定用户的生物状态。这里,所述预存的样本生物体征包括以下项中的至少一项:清醒状态的样本生物体征、睡眠状态的样本生物体征、情绪剧烈波动状态的样本生物体征,相应地,用户的生物状态可为清醒状态、睡眠状态、情绪剧烈波动状态之一。
在步骤S20中,确定所述用户的生物状态是否为预定状态。作为示例,所述预定状态可为睡眠状态或情绪剧烈波动状态。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在电子终端进行身份验证的方法可还包括:确定与所述电子终端配对的智能穿戴设备与所述电子终端之间的距离是否为安全距离。
一种情况,可由电子终端来计算电子终端和智能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例如,可由电子终端确定电子终端的位置和智能穿戴设备的位置,并计算电子终端和智能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
在一个示例中,电子终端可利用现有的各种方法确定电子终端自身的位置和智能穿戴设备的位置,然后计算电子终端和智能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
在另一示例中,电子终端可利用现有的各种方法确定电子终端自身的位置,从智能穿戴设备接收智能穿戴设备的位置,然后计算电子终端和智能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
这里,智能穿戴设备确定自身位置的步骤可包括:智能穿戴设备可实时检测自身的位置,并将检测的位置发生给与其配对的电子终端,或者,在需要使用第一验证方式进行身份验证时,电子终端可产生用于获取智能穿戴设备的位置的请求指令,智能穿戴设备响应于所述请求指令获取自身的位置,并将自身的位置发送给电子终端。
另一种情况,可由智能穿戴设备来计算电子终端和智能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并将所述距离发送给电子终端。这里,智能穿戴设备可主动向电子终端发送所述距离,也可根据从电子终端接收的用于获取所述距离的控制指令来向电子终端发送所述距离。
在一个示例中,智能穿戴设备可利用现有的各种方法确定电子终端的位置和智能穿戴设备自身的位置,并计算电子终端和智能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再将所述距离发送给电子终端。
在另一示例中,智能穿戴设备可获取自身的位置,从电子终端接收电子终端的位置,并计算电子终端和智能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再将所述距离发送给电子终端。
例如,在需要使用第一验证方式进行身份验证时,电子终端可产生用于获取所述距离的控制指令,并在所述控制指令中携带电子终端的位置,智能穿戴设备在接收到所述控制指令之后,通过对所述控制指令进行解析可获得电子终端的位置,然后智能穿戴设备再响应于所述控制指令计算电子终端和智能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并将所述距离发送给电子终端。
应理解,针对步骤S10中从电子终端之外的智能穿戴设备接收用户的生物状态的情况,可在从智能穿戴设备接收用户的生物状态的同时接收智能穿戴设备的位置。
当用户的生物状态处于所述预定状态时,执行步骤S30:提供与第一验证方式不同的第二验证方式进行身份验证。
优选地,第二验证方式可为基于记忆的身份验证方式,作为示例,第二验证方式可为密码解锁、PIN码解锁、签名解锁、图案解锁、脸部眨眼解锁、声音解锁(基于语音内容解锁)和动作解锁之一。
例如,以第一验证方式为指纹验证为例,在需要使用第一验证方式进行身份验证时,如果确定用户的生物状态为睡眠状态,则可将指纹验证切换为第二验证方式(例如,密码解锁),以避免用户在睡眠状态下被他人利用指纹进行身份验证。
针对上述还确定电子终端和智能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是否为安全距离的情况,当所述距离为安全距离时,并且当用户的生物状态处于所述预定状态时,禁止启动智能穿戴设备与电子终端处于安全距离免除第一验证方式的功能,并提供与第一验证方式不同的第二验证方式进行身份验证。
在此情况下,电子终端不向用户提供第一验证方式,而是直接提供第二验证方式以进行身份验证。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当用户的生物状态处于所述预定状态时,还可在第一验证方式的基础上增加其他验证方式,例如,提供第一验证方式和第二验证方式的双重验证方式。
当用户的生物状态不处于所述预定状态(即,用户的生物状态处于所述预定状态之外的其他状态,例如,清醒状态)时,执行步骤S40:使用第一验证方式进行身份验证。
针对上述还确定电子终端和智能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是否为安全距离的情况,当用户的生物状态不处于所述预定状态或所述距离不为安全距离之一满足时,使用第一验证方式进行身份验证。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在电子终端进行身份验证的设备的框图。这里,作为示例,所述电子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游戏机、支付设备、门禁设备等能够进行身份验证的电子设备。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在电子终端进行身份验证的设备可包括获取单元10、判断单元20和验证单元30。
具体说来,获取单元10在需要使用第一验证方式进行身份验证时,获取用户的生物状态。
作为示例,需要使用第一验证方式进行身份验证的情况可指电子终端需要进行解锁操作或进行支付操作的情况。优选地,第一验证方式可为基于非记忆的身份验证方式,作为示例,第一验证方式可为指纹验证、虹膜验证、脸部解锁之一。
一种情况,获取单元10采集用户的生物体征,基于采集的生物体征确定所述用户的生物状态。
例如,获取单元10可包括:生物信息采集器和确定单元,生物信息采集器采集用户的生物体征,确定单元根据采集的用户的生物体征确定用户的生物状态。作为示例,用户的生物体征可包括以下项中的至少一项:心率、血压、体温、鼾声、气味、生物电。
优选地,当电子终端具有指纹采集器时,该生物信息采集器可内置于电子终端的指纹采集器中,可在采集用户指纹的同时采集用户的生物特征,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该生物信息采集器还可设置于电子终端的除指纹采集器的设置位置之外的其他位置。
另一种情况,获取单元10可从电子终端之外的智能穿戴设备接收用户的生物状态。作为示例,智能穿戴设备可以是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戒指、智能耳机等与电子终端配对的设备。该智能穿戴设备可具有生物信息采集器,以用于采集用户的生物体征。
在此情况下,电子终端不对用户的生物体征进行采集,可由与该电子终端配对的智能穿戴设备来采集用户的生物体征,再由该智能穿戴设备基于采集的生物体征确定用户的生物状态,并将确定的用户的生物状态发送给电子终端。
这里,智能穿戴设备根据采集的用户的生物体征确定用户的生物状态的过程可包括:智能穿戴设备将用户的生物体征与各预存的样本生物体征进行匹配,以确定用户的生物状态。这里,所述预存的样本生物体征包括以下项中的至少一项:清醒状态的样本生物体征、睡眠状态的样本生物体征,相应地,用户的生物状态可为清醒状态、睡眠状态之一。
判断单元20确定所述用户的生物状态是否为预定状态。作为示例,所述预定状态可为睡眠状态。
优选地,判断单元20可还确定与所述电子终端配对的智能穿戴设备与所述电子终端之间的距离是否为安全距离。
一种情况,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在电子终端进行身份验证的设备可还包括:距离计算单元,用于计算电子终端和智能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
例如,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在电子终端进行身份验证的设备可还包括:位置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电子终端的位置和智能穿戴设备的位置,距离计算单元根据确定的位置来计算电子终端和智能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
在一个示例中,位置确定单元可利用现有的各种方法确定电子终端自身的位置和智能穿戴设备的位置,然后距离计算单元计算电子终端和智能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
在另一示例中,位置确定单元可利用现有的各种方法确定电子终端自身的位置,获取单元10从智能穿戴设备接收智能穿戴设备的位置,然后距离计算单元计算电子终端和智能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
这里,智能穿戴设备可实时检测自身的位置,获取单元10从智能穿戴设备接收检测的位置,或者,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在电子终端进行身份验证的设备可还包括:控制单元,在需要使用第一验证方式进行身份验证时,控制单元可产生用于获取智能穿戴设备的位置的请求指令,并将所述请求指令发送给智能穿戴设备,智能穿戴设备响应于所述请求指令获取自身的位置,获取单元10从智能穿戴设备接收智能穿戴设备的位置。
另一种情况,可由智能穿戴设备来计算电子终端和智能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获取单元10从智能穿戴设备接收所述距离。这里,智能穿戴设备可主动向电子终端发送所述距离,也可根据从电子终端接收的用于获取所述距离的控制指令来向电子终端发送所述距离。
在一个示例中,智能穿戴设备可利用现有的各种方法确定电子终端的位置和智能穿戴设备自身的位置,并计算电子终端和智能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再将所述距离发送给电子终端。
在另一示例中,智能穿戴设备可获取自身的位置,从电子终端接收电子终端的位置,并计算电子终端和智能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再将所述距离发送给电子终端。
例如,在需要使用第一验证方式进行身份验证时,控制单元可产生用于获取所述距离的控制指令,并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智能穿戴设备,其中,在所述控制指令中携带了电子终端的位置,智能穿戴设备在接收到所述控制指令之后,通过对所述控制指令进行解析可获得电子终端的位置,然后智能穿戴设备再响应于所述控制指令计算电子终端和智能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并将所述距离发送给电子终端。
应理解,针对步骤S10中从电子终端之外的智能穿戴设备接收用户的生物状态的情况,获取单元10可在从智能穿戴设备接收用户的生物状态的同时接收智能穿戴设备的位置。
当所述生物状态处于所述预定状态时,验证单元30提供与第一验证方式不同的第二验证方式进行身份验证。
优选地,第二验证方式可为基于记忆的身份验证方式,作为示例,第二验证方式可为密码解锁、PIN码解锁、签名解锁、图案解锁、脸部眨眼解锁、声音解锁(基于语音内容解锁)和动作解锁之一。
针对上述判断单元20还确定电子终端和智能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是否为安全距离的情况,当所述距离为安全距离时,并且当用户的生物状态处于所述预定状态时,验证单元30禁止启动智能穿戴设备与电子终端处于安全距离免除第一验证方式的功能,并提供与第一验证方式不同的第二验证方式进行身份验证。
在此情况下,验证单元30不向用户提供第一验证方式,而是直接提供第二验证方式以进行身份验证。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当用户的生物状态处于所述预定状态时,还可在第一验证方式的基础上增加其他验证方式,例如,验证单元30提供第一验证方式和第二验证方式的双重验证方式。
当用户的生物状态不处于所述预定状态(即,用户的生物状态处于所述预定状态之外的其他状态,例如,清醒状态)时,验证单元30使用第一验证方式进行身份验证。
针对上述判断单元20还确定电子终端和智能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是否为安全距离的情况,当用户的生物状态不处于所述预定状态或所述距离不为安全距离之一满足时,验证单元30使用第一验证方式进行身份验证。
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在电子终端进行身份验证的方法和设备,可提高电子终端的安全性,使电子终端用户的财产和隐私得到有效的保护。
此外,应该理解,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在电子终端进行身份验证的设备中的各个单元可被实现硬件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限定的各个单元所执行的处理,可以例如使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专用集成电路(ASIC)来实现各个单元。
此外,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在电子终端进行身份验证的方法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的计算机代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对上述方法的描述来实现所述计算机代码。当所述计算机代码在计算机中被执行时实现本发明的上述方法。
尽管已经参照其示例性实施例具体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

Claims (10)

1.一种在电子终端进行身份验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需要使用第一验证方式进行身份验证时,获取用户的生物状态;
确定所述用户的生物状态是否为预定状态;
当所述生物状态处于所述预定状态时,提供与第一验证方式不同的第二验证方式进行身份验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取用户的生物状态的步骤包括:采集用户的生物体征,基于采集的生物体征确定所述用户的生物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从电子终端之外的智能穿戴设备接收用户的生物状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定状态为睡眠状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验证方式为基于非记忆的身份验证方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二验证方式为基于记忆的身份验证方式。
7.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验证方式为指纹验证、虹膜验证、脸部解锁之一。
8.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二验证方式为密码解锁、PIN码解锁、签名解锁、图案解锁、脸部眨眼解锁、声音解锁和动作解锁之一。
9.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生物状态处于所述预定状态之外的其他状态时,使用第一验证方式进行身份验证。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与所述电子终端配对的智能穿戴设备与所述电子终端之间的距离是否为安全距离,
其中,提供与第一验证方式不同的第二验证方式进行身份验证的步骤包括:当所述距离为安全距离时,并且当所述生物状态处于所述预定状态时,禁止启动智能穿戴设备与电子终端处于安全距离免除第一验证方式的功能,并提供与第一验证方式不同的第二验证方式进行身份验证。
CN201610785194.XA 2016-08-31 2016-08-31 在电子终端进行身份验证的方法和设备 Pending CN1064466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85194.XA CN106446627A (zh) 2016-08-31 2016-08-31 在电子终端进行身份验证的方法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85194.XA CN106446627A (zh) 2016-08-31 2016-08-31 在电子终端进行身份验证的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46627A true CN106446627A (zh) 2017-02-22

Family

ID=58090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85194.XA Pending CN106446627A (zh) 2016-08-31 2016-08-31 在电子终端进行身份验证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46627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77053A (zh) * 2017-07-31 2017-10-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292194A (zh) * 2017-05-26 2017-10-24 北京珠穆朗玛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保护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108975A (zh) * 2017-12-12 2018-06-01 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心电图和声纹的支付认证方法及终端
CN108256316A (zh) * 2018-01-23 2018-07-06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终端解锁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82120A (zh) * 2018-11-09 2020-05-19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解锁控制的方法、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5442474A (zh) * 2021-06-02 2022-1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保护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50402A (zh) * 2014-06-12 2014-09-17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的方法、系统与移动终端
CN104794381A (zh) * 2015-03-24 2015-07-22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认证的方法、装置、设备与系统
CN104850827A (zh) * 2015-04-23 2015-08-19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4850995A (zh) * 2015-04-27 2015-08-19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操作执行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50402A (zh) * 2014-06-12 2014-09-17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的方法、系统与移动终端
CN104794381A (zh) * 2015-03-24 2015-07-22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认证的方法、装置、设备与系统
CN104850827A (zh) * 2015-04-23 2015-08-19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4850995A (zh) * 2015-04-27 2015-08-19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操作执行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92194A (zh) * 2017-05-26 2017-10-24 北京珠穆朗玛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保护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7277053A (zh) * 2017-07-31 2017-10-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8108975A (zh) * 2017-12-12 2018-06-01 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心电图和声纹的支付认证方法及终端
CN108256316A (zh) * 2018-01-23 2018-07-06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终端解锁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19144535A1 (zh) * 2018-01-23 2019-08-01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终端解锁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82120A (zh) * 2018-11-09 2020-05-19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解锁控制的方法、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5442474A (zh) * 2021-06-02 2022-1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保护方法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46627A (zh) 在电子终端进行身份验证的方法和设备
US11720656B2 (en) Live user authenticatio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US9472033B2 (en) Preauthorized wearable biometric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e thereof
Zheng et al. Finger-to-heart (F2H): Authentication for wireless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s
US11451536B2 (en) User state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motion, and a user access authorization system and method employing same
US20220229895A1 (en) Live user authenticatio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and fraud or collusion prevention using same
US20240098491A1 (en) Cryptographic process for portable devices, and user presence and/or access authorization system and method employing same
US20170185759A1 (en) Emg-based liveness detection
US2021015375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performing communication with wearable device for receiving biometric information
EP3140765B1 (en) User authentication based on body tremors
CN115606218A (zh) 与用户活动相关的监测系统和方法以及用户访问授权系统和采用其的方法
EP4204996A2 (en)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a static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odel for contextual situations, including age blocking for vaping and ignition start, using data analysis and operating methods thereof
KR20160135410A (ko) 생체 신호를 이용한 착용형 인증 장치
US1091195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data communication
Guo et al. Shake, Shake, I Know Who You Are: Authentication Through Smart Wearable Devices
JP2018156479A (ja) 認証システム、認証装置および認証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