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45254B - 触摸屏扫描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摸屏扫描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45254B
CN106445254B CN201610803269.2A CN201610803269A CN106445254B CN 106445254 B CN106445254 B CN 106445254B CN 201610803269 A CN201610803269 A CN 201610803269A CN 106445254 B CN106445254 B CN 1064452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scanning
area
touch area
touch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0326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45254A (zh
Inventor
王稳仲
李新
马亮
曹建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0326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452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64452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452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452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452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2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opto-electronic means
    • G06F3/042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opto-electronic means by interrupting or reflecting a light beam, e.g. optical touch-scree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揭示了一种触摸屏扫描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确定触摸屏中触摸操作的历史触摸点;按照预置的基础扫描方向,对历史触摸点向外扩设定的长度,形成参考区域;扫描周期中按照基础扫描方向进行扫描,确定触摸操作的准触摸区域;根据准触摸区域相对参考区域的位置,去除假触摸区域,定位真触摸区域;通过扫描周期中其它扫描方向的扫描,在真触摸区域确定触摸操作在扫描周期对应的触摸点位置。在进行其它扫描方向的扫描之前,就已经进行了部分假触摸区域的去除,后续根据其他扫描方向进一步去除参考区域内部距离较近的假触摸区域,最终确定触摸点位置。扫描过程中的光路数被大大减少,扫描时间也相应减少,减少额外的扫描和运算时间。

Description

触摸屏扫描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触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触摸屏扫描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触摸屏用于通过检测显示区域内触摸的存在和位置,来实现其与用户之间的交互。例如,触摸屏中,用户只需要将手指触碰显示的图形或文字,就能够实现所期望的触摸操作。
现有的触摸屏的应用中,红外触摸屏由于具备环境适应性强、寿命更长、可识别触摸点数更多的优点,而获得更为广泛的应用。
红外触摸屏大都为矩形结构,其包括显示屏以及设置在显示屏上的触摸框,触框包括发射边和接收边。具体而言,触摸框中,长边发射边和长边接收边相对设置,短边发射边和短边接收边相对设置。
红外触摸屏中,通过发射边发出红外信号形成光网,当手指触碰屏幕时,手指在触摸位置处挡住经过该触摸位置的红外信号,进而能够依此定位红外触摸屏中的触摸位置。
在此过程中,对于一扫描周期,首先按照一扫描方向进行全屏扫描,以得到相应的触摸区域,进而根据此触摸区域确定下一扫描方向的扫描区域,以此类推,完成整个扫描周期的扫描。
然而,这一扫描周期中扫描的实现,由于是在完成了所有的扫描过程之后,才进行统计、计算和剔除等相关处理,进而导致一些明显的伪触摸区域也会被扫描,扫描的光路数较多,耗时较长,增加了额外的扫描和运算时间。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扫描光路数较多,耗时较长,增加了额外的扫描和运算时间的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触摸屏扫描方法和装置。
一种触摸屏扫描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触摸屏中触摸操作的历史触摸点;
按照预置的基础扫描方向,对所述历史触摸点向外扩设定的长度,形成参考区域;
扫描周期中按照基础扫描方向进行扫描,确定所述触摸操作的准触摸区域;
根据所述准触摸区域相对所述参考区域的位置,去除假触摸区域,定位真触摸区域;
通过扫描周期中其它扫描方向的扫描,在所述真触摸区域确定所述触摸操作在所述扫描周期对应的触摸点位置。
一种触摸屏扫描装置,包括:
历史触摸点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触摸屏中触摸操作的历史触摸点;
外扩模块,用于按照预置的基础扫描方向,对历史触摸点向外扩设定的长度,形成参考区域;
基础方向扫描模块,用于扫描周期中按照基础扫描方向进行扫描,确定所述触摸操作的准触摸区域;
区域筛选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准触摸区域相对所述参考区域的位置,去除假触摸区域,定位真触摸区域;
其它方向扫描模块,用于通过扫描周期中其它扫描方向的扫描,在所述真触摸区域确定所述触摸操作在所述扫描周期对应的触摸点位置。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触摸屏中,在发生触摸操作时,对于一扫描周期的触摸点位置确定,将首先确定触摸屏中触摸操作的历史触摸点,按照扫描得到历史触摸点的扫描方向,对历史触摸点向外扩设定的长度,形成参考区域,扫描周期中按照基础扫描方向进行扫描确定触摸操作的准触摸区域,根据准触摸区域相对参考区域的位置,去除假触摸区域,定位真触摸区域,通过扫描周期中其它扫描方向的扫描,在真触摸区域确定触摸操作在扫描周期对应的触摸点位置,由此对于触摸屏所实现的扫描和触摸点位置最终确定而言,在进行其它扫描方向的扫描之前,就已经进行了部分假触摸区域的去除,后续根据其他扫描方向进一步去除参考区域内部距离较近的假触摸区域,最终确定触摸点位置。有效地减少了扫描光路,扫描过程中的光路数被大大减少,扫描时间也相应减少,并降低了扫描时延对触摸点位置确定的影响,减少额外的扫描和运算时间。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屏设备的框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摸屏扫描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触摸屏中触摸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长边发射边按照正扫方向扫描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短边发射边按照正扫方向扫描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长边发射边按照斜扫方向扫描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短边发射边按照斜扫方向扫描的示意图;
图8是图2对应实施例中根据准触摸区域相对参考区域的位置,去除假触摸区域,定位真触摸区域步骤的流程图;
图9是图2对应实施例中通过扫描周期中其它扫描方向的扫描,在真触摸区域确定触摸操作在扫描周期对应的触摸点位置的流程图;
图10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实现触摸屏扫描的流程图;
图11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触摸屏中历史触摸点的示意图;
图12是图11对应的参考区域示意图;
图13是图11对应实施例中扫描区域的示意图;
图14是图13对应实施例中准触摸区域的示意图;
图15是图13对应实施例中剔除假触摸区域的示意图;
图16是图15对应实施例中斜扫方向的扫描区域示意图;
图17是图16对应实施例中进一步剔除假触摸区域的示意图;
图1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摸屏扫描装置的框图;
图19是图18对应实施例中对区域筛选模块的细节进行描述的框图;
图20是图18对应实施例中对其它方向扫描模块的细节进行描述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执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屏设备100的框图。例如,触屏设备100包括触摸屏,以用于实现显示和触摸操作。
参照图1,触屏设备1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102,存储器104,电源组件106,多媒体组件108,音频组件110,传感器组件114以及通信组件116。
处理组件102通常控制触屏设备1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以及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等。处理组件1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18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下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1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1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1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208和处理组件1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1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触屏设备1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触屏设备1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存储器1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存储器104中还存储有一个或多个模块,该一个或多个模块被配置成由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18执行,以完成下述图2、图8和图9任一所示方法中的全部或者部分步骤。
电源组件106为触屏设备1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1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触屏设备1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108包括在所述触屏设备1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屏幕还可以包括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OLED)。
音频组件1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1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触屏设备1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104或经由通信组件1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1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传感器组件1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触屏设备1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114可以检测到触屏设备1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传感器组件114还可以检测触屏设备100或触屏设备1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以及触屏设备100的温度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114还可以包括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116被配置为便于触屏设备1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触屏设备1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1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1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触屏设备1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下述方法。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摸屏扫描方法的流程图。该触摸屏扫描方法适用于图1所示的触屏设备100。该触摸屏扫描方法,如图2所示,可以由触屏设备100执行,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210中,确定触摸屏中触摸操作的历史触摸点。
其中,触摸操作即为用户通过触碰触摸屏而发起的操作。比如,触摸屏中对某一图标的点击操作。触摸屏中,通过进行扫描来实现触摸操作的识别。一触摸操作的执行,将对应了多个扫描周期,进而通过多个扫描周期的触摸点识别,来为触摸操作实现每一帧的响应。也就是说,触摸屏中一触摸操作的最终识别,是对应于多个扫描周期的,通过一扫描周期在触摸屏中提供此触摸操作在一帧中对应的触摸点。
由此可知,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对于触摸屏中进行的扫描而言,所确定的触摸操作的历史触摸点,是指相对当前帧,触摸操作在前一帧的触摸点,换而言之,也是前一扫描周期所确定的触摸点。
例如,对于当前所进行的一扫描周期的触摸点确定,将直接确定上一扫描周期所最终识别的触摸点为历史触摸点,进而用于进行本扫描周期的触摸点确定。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步骤210包括:根据触摸屏中触摸操作在前一扫描周期对应的触摸点位置,确定触摸操作的历史触摸点。
其中,对触摸屏中进行的触摸操作,将其在前一扫描周期对应的触摸点位置,作为历史触摸点,以用于后续扫描过程以及触摸点的确定。
在步骤230中,按照预置的基础扫描方向,对历史触摸点向外扩设定的长度,形成参考区域。
其中,如前所述的,历史触摸点是对应于一扫描周期的。在各扫描周期之间,其分别进行扫描所对应的扫描方向将是一致的。比如,每一扫描周期,均是首先按照基础扫描方向进行扫描,然后再进行其它扫描方向的扫描。
因此,对于由历史触摸点所进行的向外扩展,按照预置的基础扫描方向进行,将有利于后续所进行的扫描。后续所进行的扫描中,将首先按照基础扫描方向进行扫描,因此,按照基础扫描方向形成参考区域,使得后续所进行的扫描可直接进行,保证了最佳扫描效率。
具体而言,预先配置了长度值,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以历史触摸点为中心按照基础扫描方向向外扩展预先配置的长度值,进而即可得到参考区域,此参考区域是与后续即将进行的基础扫描方向的扫描相适配的。
所预先配置的长度值,可以是若干个灯间距,在此不进行限定。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指的基础扫描方向,可以是正扫方向。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矩形结构的触摸屏而言,一扫描方向,包括长边发射边上以一预设角度进行扫描的光路和短边发射边上以一预设角度进行扫描的光路。长边发射边上的预设角度和短边发射边上的预设角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是,为方便计算和处理,两个预设角度将采用相同的值。
在此基础上,所指的正扫方向,是指预设角度为90°所进行的长边发射边上的扫描和短边发射边上的扫描。通过将基础扫描方向配置为正扫方向,将有助于进一步方便计算和提高处理效率。
通过所进行的历史触摸点外扩,得到一参考区域,此参考区域是封闭的,并且历史触摸点位于此参考区域内部,此参考区域的边是与所在的基础扫描方向相符的。例如,在基础扫描方向为正扫方向的情况下,此正扫方向是与所在的发射边呈90°的,因此,所得到的参考区域,即为一封闭的矩形区域。
在步骤250中,扫描周期中按照基础扫描方向进行扫描,确定触摸操作的准触摸区域。
其中,在通过前述步骤基于历史触摸点确定了参考区域之后,即可进行当前扫描周期的扫描。与获得此历史触摸点的前一扫描周期相对应的,在此扫描周期中,将首先按照基础扫描方向进行扫描,在基础扫描方向的扫描中,根据光路被遮挡情况,确定触摸操作的准触摸区域。
根据前述描述,可以理解的,以正扫方向为基础扫描方向进行的扫描中,扫描的光路,包括与长边发射边垂直的光路以及与短边发射边垂直的光路。
在所进行的基础扫描方向的扫描中,根据光路上是否被遮挡的情况确定得到准触摸区域,发生光路遮挡所在的区域即为准触摸区域。具体的,在基础扫描方向上判定出被遮挡的光路,以确定得到被遮挡的光路的位置,进而由基础扫描方向中长边发射边上被遮挡的光路和短边发射边上被遮挡的光路相交,即可确定触摸操作的准触摸区域。
触摸操作的准触摸区域,为本扫描周期中触摸点的确定提供了候选区域,进而为当前帧响应触摸操作而确定的触摸点即处于此准触摸区域中。
具体而言,对于矩形结构的红外触摸屏中,其两个发射边,即长边发射边和短边发射边均分别位于短形结构的长边和短边上,长边发射边和短边发射边相连接,因此,对于长边发射边上的光路和短边发射边上的光路,存在着相交的情况。
根据长边发射边上被遮挡的光路和短边发射边上被遮挡的光路,其两条光路上遮挡的位置相交,即可确定准触摸区域。
可以理解的,所确定的准触摸区域,为触摸屏上的多个区域,准触摸区域表征了触摸屏中可能存在触摸点的区域,因此,所确定得到的准触摸区域,其数量为多个,包括了鬼点所对应的区域,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甄别。
在步骤270中,根据准触摸区域相对参考区域的位置,去除假触摸区域,定位真触摸区域。
其中,以参考区域为基准进行准触摸区域的筛选,以初步确定准触摸区域中存在的真触摸区域。
假触摸区域是对应于鬼点的,假触摸区域的存在将使得后续扫描方向的判定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判断以将其去除,因此,在本公开所实现的触摸屏扫描中,在进行扫描方向的扫描之前,后续根据其他扫描方向进一步去除参考区域内部距离较近的假触摸区域,最终确定触摸点位置,有效地减少了扫描光路,并且能够提高各扫描方向的判定的效率。
真触摸区域是相对于假触摸区域而言的,其用于指示触摸点的大致位置,对于后续所进行的扫描周期中其它扫描方向的扫描而言,直接在参考区域内根据判定的真触摸区域确定各个扫描方向对应的扫描区域,进而仅对此扫描区域进行扫描即可最终确定各个扫描方向所对应的触摸点所在区域,由此,也将进一步地提高了扫描速度,而触摸操作的响应速度也得到相应提高。
可以理解的,所指的真触摸区域是相对本次判定的假触摸区域而言的,也就是说,在本次所进行的判定中,基于参考区域判定了假触摸区域,即位于参考区域之外的假触摸区域,其它区域即为相对假触摸区域存在的真触摸区域。但是,对于此真触摸区域而言,其必然包含了位于参考区域内部的假触摸区域,因此,需要根据后续所进行的其它方向的扫描,最终确定触摸点位置。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对于步骤270,将确定位于参考区域内部的准触摸区域为真触摸区域,确定位于参考区域之外的准触摸区域为假触摸区域,进而实现准触摸区域中,假触摸区域的初步筛选。
在步骤290中,通过扫描周期中其它扫描方向的扫描,在真触摸区域确定触摸操作在扫描周期对应的触摸点位置。
其中,在通过步骤270确定得到触摸操作在本扫描周期的真触摸区域之后,即可由此真触摸区域确定各个扫描方向的扫描区域,通过所进行的各个扫描方向的扫描来在真触摸区域中确定触摸点位置。
扫描周期中的其它扫描方向,指的是在本扫描周期中,与基础扫描方向加以区别的所有扫描方向,其它扫描方向与基础扫描方向各不相同。
扫描周期中的其它扫描方向,可以是区别于基础扫描方向的一个扫描方向,也可以是区别于基础扫描方向的多个扫描方向,在此不进行限定,将根据实际运营的需要进行灵活调整。
对于扫描周期中其它扫描方向的扫描,实际上是对真触摸区域中存在的假触摸区域进行进一步筛选的过程,以此来确定得到触摸操作在扫描周期对应的触摸点位置。
由于触摸操作中触摸点的运动速度与扫描速度之间呈现指数级差异,触摸点的运动速度,将是远小于扫描速度的。在相对于触摸点的运动速度而言非常快的扫描速度下,与历史触摸点相比,本扫描周期所对应的触摸点仍然是在历史触摸点附近运动的,因此,对于历史触摸点外扩所形成的参考区域,将为真触摸区域的定位以及假触摸区域的去除提供了精准依据,进而在进行其它扫描方向的扫描之前,既保证了后续进行触摸点定位的精准性,也大大减少了扫描过程的光路数和扫描时间,降低了扫描时延对触摸点位置确定的影响。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该步骤210之后,触摸屏扫描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进行触摸屏中的全屏扫描,通过全屏扫描中各扫描方向的被遮挡区域确定发起触摸操作的历史触摸点。
其中,触摸屏中的全屏扫描,是指对触摸屏中的整个屏幕都进行扫描。在无触摸点情况下,即触摸屏中触摸操作未被发起时,执行触摸屏的全屏扫描,进而使得用户在触摸屏中触发触摸操作时,能够通过当前进行的全屏扫描而识别到触摸点,此触摸点便作为后一扫描周期的历史触摸点。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触摸屏中触摸框的结构示意图。在此示例性实施例中,触摸屏为矩形结构,包括了相对设置的长边发射边310和长边接收边330、相对设置的短边发射边350和短边接收边370,并且长边发射边310与短边接收边370相连接,长边接收边330与短边发射边350相连接。
长边发射边310和短边发射边350均设置有光发射灯410,以发射红外光线,长边接收边330和短边接收边370均设置有光接收灯430,以接收红外光线。
在触摸屏的扫描中,导通光发射灯410,并相应导通此光发射灯覆盖范围内的至少一个光接收灯430,以形成一扫描方向上的光路。例如,以正扫方向为例,导通长边发射边310上的一光发射灯410,则相对长边发射边310,光发射灯410的90°方向上位于长边接收边的光接收灯430,短边发射边和短边接收边与此类似,进而形成触摸屏扫描的正扫方向,即如图4和图5所示。
对于触摸屏扫描中斜扫描方向的实现,与前述类似,即如图6和图7所示。
因此,触摸屏中,通过控制光发射光和光接收灯的导通,来实现全屏扫描,进而由全屏扫描中光路的遮挡情况确定可用于下一周期扫描的历史触摸点。
可以理解的,所进行的全屏扫描,也是按照扫描周期中设置的各个扫描方向进行的。在一示例性实施中,将首先以正扫方向进行全屏扫描,统计水平和垂直方向是否有被遮挡区域,如果有,则进一步以其它扫描方向,如斜扫方向进行扫描,确定最终的触摸点位置,进而得到历史触摸点。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对步骤270的细节进行描述的流程图。该步骤270,如图8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271中,判断准触摸区域是否位于参考区域,若为是,则进入步骤273,若为否,则进入步骤275。
其中,通过图2所示的步骤250确定了本扫描周期中,触摸操作的准触摸区域之后,即可通过步骤230中确定的参考区域来去准触摸区域中存在的假触摸区域。
由于扫描速度远大于触摸点的运动速度,因此,对于扫描速度而言,本扫描周期所确定的触摸点,将是位于历史触摸点周围的。也就是说,参考区域将标示出触摸点在本扫描周期的运动范围。
对于通过基础扫描方向的扫描而得到的准触摸区域,其必将是位于参考区域中的,因此,位于参考区域之外的准触摸区域,由于触摸点不可能运动到此区域,将成为假触摸区域。
在步骤273中,定位准触摸区域为真触摸区域。
在步骤275中,将准触摸区域为作假触摸区域去除。
通过如上所述的过程,使得本扫描周期所进行的扫描中,在首次进行扫描,即基础扫描方向的扫描之后,就进行了假触摸区域的去除,进而使得后续所需要进行扫描的区域更具备针对性。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对步骤290的细节进行描述的流程图。该步骤290,如图9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291中,进行扫描周期中其它扫描方向的扫描,确定真触摸区域中各个扫描方向对应的触摸点所在区域。
其中,在通过图2对应实施例中的步骤270或者图8对应实施例中步骤270的具体实现,确定了真触摸区域之后,即可进行扫描周期中其它扫描方向的扫描。
可以理解的,对于所进行的本扫描周期的扫描而言,如图2对应实施例所描述的,在前述步骤250中已经进行的基础扫描方向的扫描,即准触摸区域的确定,对于未完成的本扫描周期而言,需要进行其它扫描方向的扫描,即由准触摸区域确定各个其它扫描方向对应的扫描区域,进而所分别进行的各个其它扫描方向的扫描是针对其扫描区域进行的。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其它扫描方向,指的是斜扫方向,并且可以是一种或者多种斜扫方向,比如,30°、60°、90°和120°。
分别进行其它扫描方向的扫描,对于进行的每一次其它扫描方向的扫描而言,将根据光路的遮挡情况得到这一其它扫描方向对应的触摸点所在区域,也就是说,通过此过程,将得到每一其它扫描方向对应的触摸点所在区域。
执行此过程,直至所有其它扫描方向均扫描完成。
在步骤293中,根据各个扫描方向对应的触摸点所在区域确定触摸操作在扫描周期对应的触摸点位置。
其中,由前述过程所得到的各个其它扫描方向对应的触摸点所在区域,即可确定本扫描周期所对应触摸点位置,进而在当前帧实现触摸操作的响应。
可以理解的,触摸点位置是以坐标形式存在的,即触摸屏中预先构建了坐标系,进而通过坐标来标示触摸点在触摸屏中的位置。
结合具体应用场景,描述该触摸屏扫描方法。例如,图10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示出的实现触摸屏扫描的流程图。
图11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触摸屏中历史触摸点的示意图。触摸屏,如图11所示的,所存在的历史触摸点包括第一历史触摸点601、第二历史触摸点602和第三历史触摸点603。
结合参阅图10,按照正扫方向,即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进行外扩,确定参考区域,即执行步骤510,得到图12所示的参考区域1和参考区域2。
执行步骤530,确定正扫方向,即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扫描区域,即如图13所示的第一垂直扫描区域605、第二垂直扫描区域606、第一水平扫描区域607和第二水平扫描区域608,并对此进行扫描,如图14所示的,根据光路的遮挡情况得到正扫方向上的触摸区域,即垂直方向上的触摸区域701和水平方向上的触摸区域703。
垂直方向上的触摸区域701和水平方向上的触摸区域703相交,即可得到准触摸区域705。
在此,对比图14和图12,将位于参考区域外的准触摸区域705判为假触摸区域,并予以剔除,定位位于参考区域内的准触摸区域705为真触摸区域,如图15所示的。
由定位的真触摸区域,确定各个斜扫方向的扫描区域,如图16所示的区域1和区域2,进而进行斜扫方向的扫描,根据扫描中光路遮挡情况进一步对真触摸区域中存在的假触摸区域予以剔除,确定触摸点所在区域,例如,如图17所示的,剔除假触摸区域801和假触摸区域803,触摸点所在区域即为区域805、区域807和区域809,进而确定最终的触摸点位置。此时,计算触摸点坐标即可输出,对触摸操作进行响应。
通过如上所述的假触摸区域的判定和剔除,将不断是减少了扫描光路,并且不断逼近最终的触摸点,因此,在提高效率的同时,提出了触摸屏扫描中的精度。
下述为本公开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公开上述触屏设备执行的触摸屏扫描方法实施例。对于本公开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公开触摸屏扫描方法实施例。
图1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摸屏扫描装置的框图。该触摸屏扫描装置可以是触屏设备,执行图2所示的触摸屏扫描方法的全部步骤。如图18所示,该触摸屏扫描装置,包括但不限于:历史触摸点确定模块910、外扩模块930、基础方向扫描模块950、区域筛选模块970和其它方向扫描模块990。
历史触摸点确定模块910,用于确定触摸屏中触摸操作的历史触摸点。
外扩模块930,用于按照预设的基础扫描方向,对历史触摸点向外扩设定的长度,形成参考区域。
基础方向扫描模块950,用于扫描周期中按照基础扫描方向进行扫描,确定触摸操作的准触摸区域。
区域筛选模块970,用于根据准触摸区域相对参考区域的位置,去除假触摸区域,定位真触摸区域。
其它方向扫描模块990,用于通过扫描周期中其它扫描方向的扫描,在真触摸区域确定触摸操作在扫描周期对应的触摸点位置。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历史触摸点确定模块910进一步用于根据触摸屏中触摸操作在前一扫描周期对应的触摸点位置,确定触摸操作的历史触摸点。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该屏幕扫描装置还包括全屏扫描模块。该全屏扫描模块用于进行触摸屏中的全屏扫描,通过全屏扫描中各扫描方向的被遮挡区域确定发起触摸操作的历史触摸点。
图1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对区域筛选模块的细节进行的描述。该区域筛选模块970,如图19所示,包括但不限于:判断子模块971、定位子模块973和区域去除子模块975。
判断子模块971,用于判断准触摸区域是否位于参考区域,若为是,则通知定位子模块973,若为否,则通知区域去除子模块975。
定位子模块973,用于定位准触摸区域为真触摸区域。
区域去除子模块975,用于将触摸区域作为假触摸区域去除。
图2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对其它方向扫描模块的细节进行的描述。该其它方向扫描模块990,如图20所示,包括但不限于:扫描子模块991和触摸点位置确定子模块993。
扫描子模块991,用于进行扫描周期中其它扫描方向的扫描,确定真触摸区域中各个其它扫描方向对应的触摸点所在区域。
触摸点位置确定子模块993,用于根据各个其它扫描方向对应的触摸点的所在区域确定触摸操作在扫描周期对应的触摸点位置。
可选的,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触摸设备,该触摸设备可以用于图1所示实施环境中,执行图2、图8和图9任一所示的输入通道图标的显示控制方法的全部或者部分步骤。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
确定触摸屏中触摸操作的历史触摸点;
按照预置的基础扫描方向,对历史触摸点向外扩设定的长度,形成参考区域;
扫描周期中按照基础扫描方向进行扫描,确定触摸操作的准触摸区域;
根据准触摸区域相对参考区域的位置,去除假触摸区域,定位真触摸区域;
通过扫描周期中其它扫描方向的扫描,在真触摸区域确定触摸操作在扫描周期对应的触摸点位置。
实施例中的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触摸屏方法的实施例中执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包括指令的临时性和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指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204,上述指令可由装置200的处理器218执行以完成上述触摸屏扫描方法。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执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8)

1.一种触摸屏扫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触摸屏中触摸操作的历史触摸点,所述历史触摸点是前一扫描周期对应的触摸点位置;
按照预置的基础扫描方向,对所述历史触摸点向外扩设定的长度,形成参考区域,所述基础扫描方向是正扫方向,所述正扫方向是指预设角度为90°所进行的长边发射边上的扫描和短边发射边上的扫描;
扫描周期中按照基础扫描方向进行扫描,确定所述触摸操作的准触摸区域;
根据所述准触摸区域相对所述参考区域的位置,去除假触摸区域,定位真触摸区域;
通过扫描周期中其它扫描方向的扫描,在所述真触摸区域确定所述触摸操作在所述扫描周期对应的触摸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触摸屏中触摸操作的历史触摸点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进行所述触摸屏中的全屏扫描,通过所述全屏扫描中各扫描方向的被遮挡区域确定发起所述触摸操作的历史触摸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准触摸区域相对所述参考区域的位置,去除假触摸区域,定位真触摸区域,包括:
判断所述准触摸区域是否位于所述参考区域,若为是,则定位所述准触摸区域为真触摸区域,若为否,则
将所述准触摸区域作为假触摸区域去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扫描周期中其它扫描方向的扫描,在所述真触摸区域确定所述触摸操作在所述扫描周期对应的触摸点位置,包括:
进行扫描周期中其它扫描方向的扫描,确定所述真触摸区域中各个其它扫描方向对应的触摸点所在区域;
根据所述各个其它扫描方向对应的触摸点所在区域确定所述触摸操作在所述扫描周期对应的触摸点位置。
5.一种触摸屏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历史触摸点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触摸屏中触摸操作的历史触摸点,所述历史触摸点是前一扫描周期对应的触摸点位置;
外扩模块,用于按照预置的基础扫描方向,对历史触摸点向外扩设定的长度,形成参考区域,所述基础扫描方向是正扫方向,所述正扫方向是指预设角度为90°所进行的长边发射边上的扫描和短边发射边上的扫描;
基础方向扫描模块,用于扫描周期中按照基础扫描方向进行扫描,确定所述触摸操作的准触摸区域;
区域筛选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准触摸区域相对所述参考区域的位置,去除假触摸区域,定位真触摸区域;
其它方向扫描模块,用于通过扫描周期中其它扫描方向的扫描,在所述真触摸区域确定所述触摸操作在所述扫描周期对应的触摸点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全屏扫描模块,用于进行所述触摸屏中的全屏扫描,通过所述全屏扫描中各扫描方向的被遮挡区域确定发起所述触摸操作的历史触摸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筛选模块包括:
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准触摸区域是否位于所述参考区域,若为是,则通知定位子模块,若为否,则通知区域去除子模块;
所述定位子模块用于定位所述准触摸区域为真触摸区域;
所述区域去除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准触摸区域作为假触摸区域去除。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其它方向扫描模块包括:
扫描子模块,用于进行扫描周期中其它扫描方向的扫描,确定所述真触摸区域中各个其它扫描方向对应的触摸点所在区域;
触摸点位置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各个其它扫描方向对应的触摸点所在区域确定所述触摸操作在所述扫描周期对应的触摸点位置。
CN201610803269.2A 2016-09-05 2016-09-05 触摸屏扫描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64452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03269.2A CN106445254B (zh) 2016-09-05 2016-09-05 触摸屏扫描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03269.2A CN106445254B (zh) 2016-09-05 2016-09-05 触摸屏扫描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45254A CN106445254A (zh) 2017-02-22
CN106445254B true CN106445254B (zh) 2019-07-26

Family

ID=58163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03269.2A Active CN106445254B (zh) 2016-09-05 2016-09-05 触摸屏扫描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452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1706362D0 (en) * 2017-04-21 2017-06-07 Peratech Holdco Ltd Detecting multiple manual interactions
CN112433642B (zh) * 2020-11-19 2022-10-18 湖北久之洋红外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提高红外触摸屏扫描速度的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62417A (zh) * 2006-10-13 2008-04-16 北京汇冠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红外触摸屏响应速度的方法
CN104182091A (zh) * 2014-08-04 2014-12-03 深圳市浪涛科技有限公司 红外触摸屏多点触摸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5045439A (zh) * 2015-08-07 2015-11-11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多点定位方法、装置及触屏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10981B2 (ja) * 2000-04-25 2006-08-16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座標位置検出方法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62417A (zh) * 2006-10-13 2008-04-16 北京汇冠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红外触摸屏响应速度的方法
CN104182091A (zh) * 2014-08-04 2014-12-03 深圳市浪涛科技有限公司 红外触摸屏多点触摸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5045439A (zh) * 2015-08-07 2015-11-11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多点定位方法、装置及触屏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45254A (zh) 2017-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86695B2 (en) Notific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6681623B (zh) 一种截屏图像的分享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4101343B (zh) 用于以低功耗接收地理栅栏服务的电子装置和方法
US9507451B2 (en) File selec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US9201521B2 (en) Storing trace information
TWI637312B (zh) 用於在透明顯示裝置顯示資訊的方法、顯示裝置及電腦可讀記錄媒體
CN105512685B (zh) 物体识别方法和装置
GB2554957A (en) Gesture-based control of a user interface
CN107105160A (zh) 一种启动摄像头的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3631493B (zh) 图片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5228177A (zh) 信息显示方法和装置
US2014031321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ransparency in portable terminal having transparent display unit
CN106445254B (zh) 触摸屏扫描方法和装置
CN110168487A (zh) 一种触摸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714734A (zh) 用于跟踪音频的方法和电子装置
CN106445326A (zh) 一种操作控制方法和移动终端
EP2615536A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zooming touch screen in electronic device
KR20170060353A (ko) 전자 장치, 거리 측정 센서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4299016B (zh) 对象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5094527A (zh) 图标交换方法及装置
CN105094465B (zh) 环境光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3517229A (zh) 用户信息获取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服务器
CN104834433A (zh) 文本编辑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371659A (zh) 一种功能入口的启动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767001A (zh) 神经网络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66555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Hong Kong Road, No. 218

Patentee after: Hisense Video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66555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Hong Kong Road, No. 218

Patentee before: HISENSE ELECTRIC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