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41867B - 基于相似性理论的考虑动载荷的弧齿锥齿轮齿根弯曲应力测试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相似性理论的考虑动载荷的弧齿锥齿轮齿根弯曲应力测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41867B
CN106441867B CN201610842849.2A CN201610842849A CN106441867B CN 106441867 B CN106441867 B CN 106441867B CN 201610842849 A CN201610842849 A CN 201610842849A CN 106441867 B CN106441867 B CN 1064418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denda
bending stress
parameter
bevel gear
spiral b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4284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41867A (zh
Inventor
王延忠
唐文
李岩
王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h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h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84284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41867B/zh
Publication of CN1064418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418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418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4186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3/00Testing of machine parts
    • G01M13/02Gearings; Transmission mechanisms
    • G01M13/021Gearing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1/00Measuring force or stress, in general
    • G01L1/20Measuring force or stress, in general by measuring variations in ohmic resistance of solid materials or of electrically-conductive fluids; by making use of electrokinetic cells, i.e. liquid-containing cells wherein an electrical potential is produced or varied upon the application of stress
    • G01L1/22Measuring force or stress, in general by measuring variations in ohmic resistance of solid materials or of electrically-conductive fluids; by making use of electrokinetic cells, i.e. liquid-containing cells wherein an electrical potential is produced or varied upon the application of stress using resistance strain gaug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ars, Cams (AREA)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相似性理论的考虑动载荷的弧齿锥齿轮齿根弯曲应力测试方法,包括:(1)弧齿锥齿轮动载荷相似模型中的主要参数选择;(2)利用相似理论确定动载荷相似模型中的相似准则;(3)弧齿锥齿轮齿根弯曲应力相似模型中的主要参数选择;(4)利用相似理论确定齿根弯曲应力相似模型中的相似准则;(5)结合动载荷相似模型和齿根弯曲应力相似模型,设计的考虑动载荷的弧齿锥齿轮齿根弯曲应力相似模型的齿轮参数和试验输入参数;(6)设计实验方案,搭建试验台,进行齿根弯曲应力测试试验,并根据相似比获取原型中的齿根弯曲应力。本发明能够降低进行齿根弯曲应力测试试验的条件。

Description

基于相似性理论的考虑动载荷的弧齿锥齿轮齿根弯曲应力测 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弧齿锥齿轮传动系统的寿命设计与预测分析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相似性理论的考虑动载荷的弧齿锥齿轮齿根弯曲应力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在弧齿锥齿轮传动系统的寿命设计与预测分析工作中,需要以真实工况弧齿锥齿轮的齿面应力谱分布为依据,目前较为流行的弧齿锥齿轮传动系统齿面应力谱获取方法通常为实验测量法。实验测量法为在试验台上的弧齿锥齿轮的轮齿根部粘贴应变片,通过对运行中的轮齿根部应变信号进行采集。针对弧齿锥齿轮的高速、重载的实际工况,进行齿轮的啮合性能的确定需要进行台架试验,实际试验条件要求很高,这对于重载螺旋锥齿轮传动系统设计的前期验证工作是很困难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相似性理论的考虑动载荷的弧齿锥齿轮齿根弯曲应力测试方法尤其适用于当现有试验条件不能满足进行弧齿锥齿轮试验所需的条件,因为弧齿锥齿轮通常工作在高速重载情况下,试验条件要求极高,但是如果采用相似性理论就可以大大降低进行齿轮应力获取试验的门槛。因此有必要采用相似理论,通过将模型中主要参数进行缩比,降低进行试验所需的条件,最终通过搭建试验台测定各工况下的螺旋锥齿轮齿根弯曲应力并进行处理分析,获取实际工况下的螺旋锥齿轮的齿根弯曲应力。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相似性理论的考虑动载荷的弧齿锥齿轮齿根弯曲应力测试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弧齿锥齿轮动载荷相似模型中的主要参数选择;
步骤(2)、利用相似理论确定动载荷相似模型中的相似准则和各参数的相似比;
步骤(3)、弧齿锥齿轮齿根弯曲应力相似模型中的主要参数选择;
步骤(4)、利用相似理论确定齿根弯曲应力相似模型中的相似准则和各参数的相似比;
步骤(5)、结合动载荷相似模型和齿根弯曲应力相似模型,设计的考虑动载荷的弧齿锥齿轮齿根弯曲应力相似模型的齿轮参数和试验输入参数;
步骤(6)、设计实验方案,搭建试验台,进行齿根弯曲应力测试试验,并根据相似比获取原型中的齿根弯曲应力。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的两锥齿轮齿面啮合点间因振动和误差而产生的沿啮合点法线方向的相对位移为:
λn=(x1-x2)a1-(y1-y2)a2-[(z1+r1θ1y)-(z2+r2θ1x)]a3-en(t)。
式中:xi、yi、zi(i=1,2)分别为主动轮1及被动轮2各自沿x轴、y轴和z轴方向的振动位移,其中,i=1代表主动轮1,i=2代表被动轮2;θ1x、θ2y分别为主动轮1绕自身轴系x轴、被动轮2绕自身轴线y轴的扭转振动位移,其中主动轮1比被动轮2小,a1=cosδ1sinαn,a2=cosδ1cosαnsinβ1,a3=cosαncosβ1,en(t)为齿轮副的法向传动静态误差,δ1为主动轮的节锥角,αn为法面压力角,β1为主动轮的中点螺旋角,r1、r2为两轮啮合点半径,见附图1。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的齿轮法向动载荷和在各方向上的分力为:
式中:kh(t)齿轮综合啮合刚度;cm齿轮啮合阻尼;为啮合点沿法向方向上的相对速度,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的弧齿锥齿轮传动系统的振动微分方程组为: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的动载荷相似计算模型的主要参数为齿轮质量m、齿轮转动惯量J、啮合刚度km、输入扭矩T、齿轮转速n,动态啮合力Fn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的弧齿锥齿轮动载荷相似模型中主要参数的单位及其量纲表示形式如表1所示:
表1弧齿锥齿轮动载荷相似模型的主要参数及单位
注:T为时间量纲,L为长度量纲,M为质量量纲。
根据表所列,把每个参数都写成量纲表示形式,可得系统的量纲矩阵如下:
此矩阵的秩为3,其相似准则数目为6-3=3,可知系统的相似准则有3个。按此矩阵分别写出以km,n,Fn为参量的相似准则。
以km为参量:
求得相似准则
以n为参量:
求得相似准则
以Fn为参量:
求得相似准则
设原型参数为J、m、km、T、n、Fn,相似模型参数为J'、m'、km'、T'、n',Fn'。
针对实际情况取相似比:λ1=J/J',λ2=m/m',λ3=km/km',λ4=T/T',λ5=n/n',λ6=Fn/Fn'时满足:π1'=π1,π2'=π2,π3'=π3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的弧齿锥齿轮齿根弯曲应力计算公式为:
式中:Fmt为齿宽中点分度圆锥上的名义切向力;b为工作齿宽;mmn为中点法向模数;Y为齿形系数;Y为应力修正系数;Yε为重合度系数;YK为锥齿轮系数;YLS是载荷分担系数。KA为使用系数;KV为动载荷系数;K为齿间载荷分配系数;K为齿向载荷分布系数。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的确定螺旋锥齿轮的齿根弯曲应力相似模型的主要参数为齿根弯曲应力σF、载荷Fmt、工作齿宽b和法向模数mmn这四个独立的物理量。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的齿根弯曲应力相似模型中的主要参数的单位及其量纲表示形式如表2所示:
表2弧齿锥齿轮齿根弯曲应力计算模型的主要参数及单位
注:F为力量纲,L为长度量纲,单位中的m表示米;
根据上表,把每个参数都写成量纲表示形式,可得系统的量纲矩阵如下:
此矩阵的秩为2,其相似准则数目为4-2=2,可知系统的相似准则有两个。
按此矩阵分别写出以T、b为参量的相似准则。
以Fmt为参量:
求得相似准则:
以b为参量:
求得相似准则
设原型参数为σF、mmn、Fmt、b,模型参数为σ'F、m′mn、Fm't、b';针对实际情况取相似比λ7=σFF',λ8=mmn/m′mn,λ9=Fmt/F′mt,λ10=b/b'时,满足:π4=π'4,π5=π5'。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中的动载相似模型中的参数相似比与齿根弯曲应力相似模型中的参数相似比存在着关系:λ6=Fn/F′n=Fmt/F′mt=λ9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6)中的搭建考虑动载荷的弧齿锥齿轮的齿根弯曲应力测试平台,通过电阻应变片和使用数据采集分析系统进行齿轮动态下的齿根弯曲应力采集,则原型中的齿根弯曲应力:σF=λ7·σ′F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可以在实验室条件下搭建弧齿锥齿轮齿根应力测试试验台,代替复杂、昂贵的航空弧齿锥齿轮传动系统实验台架,对齿轮齿根应力进行测试,通过相似性理论,推导出高速、重载极端工况下航空弧齿锥齿轮齿轮应力状态,具有经济、简便的优点。
(2)、本发明可以在短期内进行大量的航空弧齿锥齿轮承载能力试验,获得试验结果,对于批量生产的航空弧齿锥齿轮性能检测要求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并可以用于航空弧齿锥齿轮大批量的可靠性试验研究,具有节约时间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螺旋锥齿轮动力学模型。
图2为考虑动载荷的齿轮应力相似性试验测试方案。
图3为实验测试的齿轮应力。
图4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一种基于相似性理论的考虑动载荷的弧齿锥齿轮齿根弯曲应力测试方法,其方法流程如下:
步骤(1)、弧齿锥齿轮动载荷相似模型中的主要参数选择;
步骤(2)、利用相似理论确定动载荷相似模型中的相似准则和各参数的相似比;
步骤(3)、弧齿锥齿轮齿根弯曲应力相似模型中的主要参数选择;
步骤(4)、利用相似理论确定齿根弯曲应力相似模型中的相似准则和各参数的相似比;
步骤(5)、结合动载荷相似模型和齿根弯曲应力相似模型,设计的考虑动载荷的弧齿锥齿轮齿根弯曲应力相似模型的齿轮参数和试验输入参数;
步骤(6)、设计实验方案,搭建试验台,进行齿根弯曲应力测试试验,并根据相似比获取原型中的齿根弯曲应力。
其中,所述步骤(1)中的两锥齿轮齿面啮合点间因振动和误差而产生的沿啮合点法线方向的相对位移为:
λn=(x1-x2)a1-(y1-y2)a2-[(z1+r1θ1y)-(z2+r2θ1x)]a3-en(t)。
式中:xi、yi、zi(i=1,2)分别为主动轮1、被动轮2各自沿x轴、y轴和z轴方向的振动位移,其中,i=1代表主动轮1,i=2代表被动轮2;θ1x、θ2y分别为主动轮1绕自身轴系x轴、被动轮2绕自身轴线y轴的扭转振动位移,其中主动轮1比被动轮2小,a1=cosδ1sinαn,a2=cosδ1cosαnsinβ1,a3=cosαncosβ1,en(t)为齿轮副的法向传动静态误差,δ1为主动轮的节锥角,αn为法面压力角,β1为主动轮的中点螺旋角,r1、r2为两轮啮合点半径,见附图1。
其中,所述步骤(1)中的齿轮法向动载荷和在各方向上的分力为:
式中:kh(t)齿轮综合啮合刚度;cm齿轮啮合阻尼;为啮合点沿法向方向上的相对速度,
其中,所述步骤(1)中的弧齿锥齿轮传动系统的振动微分方程组为::
其中,所述步骤(2)中的动载荷相似计算模型的主要参数为齿轮质量m、齿轮转动惯量J、啮合刚度km、输入扭矩T、齿轮转速n,动态啮合力Fn
其中,所述步骤(2)中的弧齿锥齿轮动载荷相似模型中主要参数的单位及其量纲表示形式如表1所示:
表1弧齿锥齿轮动载荷相似模型的主要参数及单位
注:T为时间量纲,L为长度量纲,M为质量量纲。
根据表所列,把每个参数都写成量纲表示形式,可得系统的量纲矩阵如下:
此矩阵的秩为3,其相似准则数目为6-3=3,可知系统的相似准则有3个。按此矩阵分别写出以km,n,Fn为参量的相似准则。
以km为参量:
求得相似准则
以n为参量:
求得相似准则
以Fn为参量:
求得相似准则
设原型参数为J、m、km、T、n、Fn,相似模型参数为J'、m'、km'、T'、n',Fn'。
针对实际情况取相似比:λ1=J/J',λ2=m/m',λ3=km/km',λ4=T/T',λ5=n/n',λ6=Fn/Fn'时满足:π1'=π1,π2'=π2,π3'=π3
其中,所述步骤(3)中的弧齿锥齿轮齿根弯曲应力计算公式为:
式中:Fmt为齿宽中点分度圆锥上的名义切向力;b为工作齿宽;mmn为中点法向模数;Y为齿形系数;Y为应力修正系数;Yε为重合度系数;YK为锥齿轮系数;YLS是载荷分担系数。KA为使用系数;KV为动载荷系数;K为齿间载荷分配系数;K为齿向载荷分布系数。
其中,所述步骤(4)中的确定螺旋锥齿轮的齿根弯曲应力相似模型的主要参数为齿根弯曲应力σF、载荷Fmt、工作齿宽b和法向模数mmn这四个独立的物理量。
其中,所述步骤(4)中的齿根弯曲应力相似模型中的主要参数的单位及其量纲表示形式如表2所示:
表2弧齿锥齿轮齿根弯曲应力计算模型的主要参数及单位
注:F为力量纲,L为长度量纲,单位中的m表示米。
根据上表,把每个参数都写成量纲表示形式,可得系统的量纲矩阵如下:
此矩阵的秩为2,其相似准则数目为4-2=2,可知系统的相似准则有两个。
按此矩阵分别写出以T、b为参量的相似准则。
以Fmt为参量:
求得相似准则
以b为参量:
求得相似准则
设原型参数为σF、mmn、Fmt、b,模型参数为σ'F、m′mn、Fm't、b';针对实际情况取相似比λ7=σFF',λ8=mmn/m′mn,λ9=Fmt/F′mt,λ10=b/b'时,满足:π4=π'4,π5=π′5
其中,所述步骤(5)中的动载相似模型中的参数相似比与齿根弯曲应力相似模型中的参数相似比存在着关系:λ6=Fn/F′n=Fmt/F′mt=λ9
其中,所述步骤(6)中的搭建考虑动载荷的弧齿锥齿轮的齿根弯曲应力测试平台,通过电阻应变片和使用数据采集分析系统进行齿轮动态下的齿根弯曲应力采集,则原型中的齿根弯曲应力:σF=λ7·σ′F
具体的,本发明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下面以表1所示的某弧齿锥齿轮传动系统为例,具体说明本发明方法,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例:
步骤(1):弧齿锥齿轮动载荷相似模型中的主要参数选择;
两锥齿轮齿面啮合点间因振动和误差而产生的沿啮合点法线方向的相对位移为:
λn=(x1-x2)a1-(y1-y2)a2-[(z1+r1θ1y)-(z2+r2θ1x)]a3-en(t)。
式中:xi、yi、yi(i=1,2)分别为主动轮1、被动轮2各自沿x轴、y轴和z轴方向的振动位移,其中,i=1代表主动轮1,i=2代表被动轮2;θ1x、θ2y分别为主动轮1绕自身轴系x轴、被动轮2绕自身轴线y轴的扭转振动位移,其中主动轮1比被动轮2小,a1=cosδ1sinαn,a2=cosδ1cosαnsinβ1,a3=cosαncosβ1,en(t)为齿轮副的法向传动静态误差,δ1为主动轮的节锥角,αn为法面压力角,β1为主动轮的中点螺旋角,r1、r2为两轮啮合点半径,见附图1。
齿轮法向动载荷和在各方向上的分力为:
式中:kh(t)齿轮综合啮合刚度;cm齿轮啮合阻尼;为啮合点沿法向方向上的相对速度,
弧齿锥齿轮传动系统的振动微分方程组为:
动载荷相似计算模型的主要参数为齿轮质量m、齿轮转动惯量J、啮合刚度km、输入扭矩T、齿轮转速n,动态啮合力Fn
步骤(2):利用相似理论确定动载荷相似模型中的相似准则和各参数的相似比;
动载荷相似计算模型的主要参数为齿轮质量m、齿轮转动惯量J、啮合刚度km、输入扭矩T、齿轮转速n,动态啮合力Fn
弧齿锥齿轮动载荷相似模型中主要参数的单位及其量纲表示形式如表1所示:
表1弧齿锥齿轮动载荷相似模型的主要参数及单位
注:T为时间量纲,L为长度量纲,M为质量量纲。
根据表所列,把每个参数都写成量纲表示形式,可得系统的量纲矩阵如下:
此矩阵的秩为3,其相似准则数目为6-3=3,可知系统的相似准则有3个。按此矩阵分别写出以km,n,Fn为参量的相似准则。
以km为参量:
求得相似准则
以n为参量:
求得相似准则
以Fn为参量:
求得相似准则
设原型参数为J、m、km、T、n、Fn,相似模型参数为J'、m'、km'、T'、n',Fn'。
针对实际情况取相似比λ1=J/J'=3.28,λ2=m/m'=1.56,λ3=km/km'=33.45,λ4=T/T'=36.65,λ5=n/n'=9.257,λ6=Fn/Fn'=36.65时:
π1'=π1
π2'=π2
π3'=π3
则相似模型中的动载荷F′n=Fn/36.65。
步骤(3):弧齿锥齿轮齿根弯曲应力相似模型中的主要参数选择;
弧齿锥齿轮齿根弯曲应力计算公式为:
式中:Fmt为齿宽中点分度圆锥上的名义切向力;b为工作齿宽;mmn为中点法向模数;Y为齿形系数;Y为应力修正系数;Yε为重合度系数;YK为锥齿轮系数;YLS是载荷分担系数。KA为使用系数;KV为动载荷系数;K为齿间载荷分配系数;K为齿向载荷分布系数。
步骤(4):利用相似理论确定齿根弯曲应力相似模型中的相似准则和各参数的相似比;
螺旋锥齿轮的齿根弯曲应力相似模型的主要参数为齿根弯曲应力σF、载荷Fmt、工作齿宽b和法向模数mmn这四个独立的物理量。
弯曲应力相似模型中的主要参数的单位及其量纲表示形式如表2所示:
表2弧齿锥齿轮齿根弯曲应力计算模型的主要参数及单位
注:F为力量纲,L为长度量纲,单位中的m表示米。
根据上表,把每个参数都写成量纲表示形式,可得系统的量纲矩阵如下:
此矩阵的秩为2,其相似准则数目为4-2=2,可知系统的相似准则有两个。
按此矩阵分别写出以T、b为参量的相似准则。
以Fmt为参量:
求得相似准则:
以b为参量:
求得相似准则
设原型参数为σF、mmn、Fmt、b,模型参数为σ'F、m′mn、F′mt、b';针对实际情况取相似比λ7=σFF',λ8=mmn/m′mn,λ9=Fmt/Fm't,λ10=b/b'时,满足:π4=π'4,π5=π′5
步骤(5):结合动载荷相似模型和齿根弯曲应力相似模型,设计的考虑动载荷的弧齿锥齿轮齿根弯曲应力相似模型的齿轮参数和试验输入参数;
动载相似模型中的参数相似比与齿根弯曲应力相似模型中的参数相似比存在着关系:
试验功率输入参数T'=T/36.65,n'=n/9.257,则σ'=σ/11.375。
步骤(6):设计实验方案,搭建试验台,进行齿根弯曲应力测试试验,并根据相似比获取原型中的齿根弯曲应力。
搭建考虑动载荷的弧齿锥齿轮的齿根弯曲应力测试平台,通过电阻应变片和使用数据采集分析系统进行齿轮动态下的齿根弯曲应力采集,如图2所示,其中E材料弹性模量,齿轮材质为钢,取E=2.1e5MPa。可得测量出相似模型中的齿轮应力均值为:σ'=εE=111.95×10-6×2.1×105=23.51Mpa,则原型中的应力值σF=11.375σ'F=267.43MP。

Claims (11)

1.一种基于相似性理论的考虑动载荷的弧齿锥齿轮齿根弯曲应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弧齿锥齿轮动载荷相似模型中的主要参数选择;
步骤(2)、利用相似理论确定动载荷相似模型中的相似准则和各参数的相似比;
步骤(3)、弧齿锥齿轮齿根弯曲应力相似模型中的主要参数选择;
步骤(4)、利用相似理论确定齿根弯曲应力相似模型中的相似准则和各参数的相似比;
步骤(5)、结合动载荷相似模型和齿根弯曲应力相似模型,设计的考虑动载荷的弧齿锥齿轮齿根弯曲应力相似模型的齿轮参数和试验输入参数;
步骤(6)、设计实验方案,搭建试验台,进行齿根弯曲应力测试试验,并根据相似比获取原型中的齿根弯曲应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相似性理论的考虑动载荷的弧齿锥齿轮齿根弯曲应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两锥齿轮齿面啮合点间因振动和误差而产生的沿啮合点法线方向的相对位移为:
λn=(x1-x2)a1-(y1-y2)a2-[(z1+r1θ1y)-(z2+r2θ1x)]a3-en(t)
式中:xi、yi、zi(i=1,2)分别为主动轮(1)及被动轮(2)各自沿x轴、y轴和z轴方向的振动位移,其中,i=1代表主动轮(1),i=2代表被动轮(2);θ1x、θ2y分别为主动轮(1)绕自身轴系x轴、被动轮(2)绕自身轴线y轴的扭转振动位移,其中主动轮(1)比被动轮(2)小,a1=cosδ1sinαn,a2=cosδ1cosαnsinβ1,a3=cosαncosβ1,en(t)为齿轮副的法向传动静态误差,δ1为主动轮的节锥角,αn为法面压力角,β1为主动轮的中点螺旋角,r1、r2为两轮啮合点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相似性理论的考虑动载荷的弧齿锥齿轮齿根弯曲应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齿轮法向动载荷和在各方向上的分力为:
式中:kh(t)齿轮综合啮合刚度;ch齿轮啮合阻尼;为啮合点沿法向方向上的相对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相似性理论的考虑动载荷的弧齿锥齿轮齿根弯曲应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弧齿锥齿轮传动系统的振动微分方程组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相似性理论的考虑动载荷的弧齿锥齿轮齿根弯曲应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动载荷相似计算模型的主要参数为齿轮质量m、齿轮转动惯量J、啮合刚度km、输入扭矩T1、齿轮转速n,动态啮合力Fn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相似性理论的考虑动载荷的弧齿锥齿轮齿根弯曲应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弧齿锥齿轮动载荷相似模型中主要参数的单位及其量纲表示形式如表1所示:
表1 弧齿锥齿轮动载荷相似模型的主要参数及单位
注:T为时间量纲,L为长度量纲,M为质量量纲;
根据表所列,把每个参数都写成量纲表示形式,可得系统的量纲矩阵如下:
此矩阵的秩为3,其相似准则数目为6-3=3,可知系统的相似准则有3个;按此矩阵分别写出以km,n,Fn为参量的相似准则;
以km为参量:
求得相似准则
以n为参量:
求得相似准则
以Fn为参量:
求得相似准则
设原型参数为J、m、km、T1、n、Fn,相似模型参数为J'、m'、km'、T1'、n',Fn';
针对实际情况取相似比:λ1=J/J',λ2=m/m',λ3=km/km',λ4=T1/T1',λ5=n/n',λ6=Fn/F'n时满足:π1'=π1,π2'=π2,π3'=π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相似性理论的考虑动载荷的弧齿锥齿轮齿根弯曲应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弧齿锥齿轮齿根弯曲应力计算公式为:
式中:Fmt为齿宽中点分度圆锥上的名义切向力;b为工作齿宽;mmn为中点法向模数;Y为齿形系数;Y为应力修正系数;Yε为重合度系数;YK为锥齿轮系数;YLS是载荷分担系数,KA为使用系数;KV为动载荷系数;K为齿间载荷分配系数;KFβ为齿向载荷分布系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相似性理论的考虑动载荷的弧齿锥齿轮齿根弯曲应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确定螺旋锥齿轮的齿根弯曲应力相似模型的主要参数为齿根弯曲应力σF、载荷Fmt、工作齿宽b和法向模数mmn这四个独立的物理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相似性理论的考虑动载荷的弧齿锥齿轮齿根弯曲应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齿根弯曲应力相似模型中的主要参数的单位及其量纲表示形式如表2所示:
表2 弧齿锥齿轮齿根弯曲应力计算模型的主要参数及单位
注:F为力量纲,L为长度量纲;
根据上表,把每个参数都写成量纲表示形式,可得系统的量纲矩阵如下:
此矩阵的秩为2,其相似准则数目为4-2=2,可知系统的相似准则有两个;
按此矩阵分别写出以Fmt、b为参量的相似准则;
以Fmt为参量:
求得相似准则:
以b为参量:
求得相似准则
设原型参数为σF、mmn、Fmt、b,模型参数为σ'F、m′mn、Fm't、b';
针对实际情况取相似比λ7=σFF',λ8=mmn/m′mn,λ9=Fmt/Fm't,λ10=b/b'时,
满足:π4=π'4,π5=π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相似性理论的考虑动载荷的弧齿锥齿轮齿根弯曲应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动载相似模型中的参数相似比与齿根弯曲应力相似模型中的参数相似比存在着关系:λ6=Fn/Fn'=Fmt/Fm't=λ9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于相似性理论的考虑动载荷的弧齿锥齿轮齿根弯曲应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的搭建考虑动载荷的弧齿锥齿轮的齿根弯曲应力测试平台,通过电阻应变片和使用数据采集分析系统进行齿轮动态下的齿根弯曲应力采集,则原型中的齿根弯曲应力:σF=λ7·σ′F
CN201610842849.2A 2016-09-22 2016-09-22 基于相似性理论的考虑动载荷的弧齿锥齿轮齿根弯曲应力测试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4418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42849.2A CN106441867B (zh) 2016-09-22 2016-09-22 基于相似性理论的考虑动载荷的弧齿锥齿轮齿根弯曲应力测试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42849.2A CN106441867B (zh) 2016-09-22 2016-09-22 基于相似性理论的考虑动载荷的弧齿锥齿轮齿根弯曲应力测试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41867A CN106441867A (zh) 2017-02-22
CN106441867B true CN106441867B (zh) 2019-01-29

Family

ID=58167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42849.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441867B (zh) 2016-09-22 2016-09-22 基于相似性理论的考虑动载荷的弧齿锥齿轮齿根弯曲应力测试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418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34966B (zh) * 2017-03-02 2020-02-18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齿轮时变啮合刚度测量计算方法
CN107314845B (zh) * 2017-07-03 2023-06-16 重庆理工大学 齿轮动态啮合力的测试方法
CN108733904B (zh) * 2018-05-08 2022-03-08 同济大学 一种轨道交通小比例试验模拟加载方法
CN108918141B (zh) * 2018-07-27 2020-09-29 重庆大学 一种基于应变式智能齿轮的差动自编码方法
CN110032087B (zh) * 2019-04-19 2022-09-09 太原科技大学 基于相似理论的连采装备履带行驶系统动载荷估计方法
CN112989514B (zh) * 2021-03-05 2023-03-14 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 一种风力发电机传动齿轮的不均载系数校核工具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1155A (zh) * 2008-01-17 2008-09-1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大型机械设备结构动态相似试验方法
CN103389220A (zh) * 2013-08-01 2013-11-13 太原科技大学 大型桥式起重机降载当量试验检测方法
CN103528776A (zh) * 2013-09-27 2014-01-22 东北大学 一种高阶旋转叶片动力学相似测试实验台及测试方法
CN104008240A (zh) * 2014-05-22 2014-08-2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在轨空间柔性齿轮机构动态耦合时变故障率分析方法
CN104071361A (zh) * 2014-06-25 2014-10-0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增速飞轮惯量模拟器及利用增速飞轮惯量模拟器实现航天器转动惯量和平动惯量模拟的方法
CN104101380A (zh) * 2014-07-02 2014-10-15 西安交通大学 行星轮系固定中心齿轮齿根应力应变的测量方法
CN105787149A (zh) * 2015-12-27 2016-07-2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由弧齿锥齿轮传动系统轴上功率谱向齿面应力谱精确转换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1155A (zh) * 2008-01-17 2008-09-1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大型机械设备结构动态相似试验方法
CN103389220A (zh) * 2013-08-01 2013-11-13 太原科技大学 大型桥式起重机降载当量试验检测方法
CN103528776A (zh) * 2013-09-27 2014-01-22 东北大学 一种高阶旋转叶片动力学相似测试实验台及测试方法
CN104008240A (zh) * 2014-05-22 2014-08-2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在轨空间柔性齿轮机构动态耦合时变故障率分析方法
CN104071361A (zh) * 2014-06-25 2014-10-0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增速飞轮惯量模拟器及利用增速飞轮惯量模拟器实现航天器转动惯量和平动惯量模拟的方法
CN104101380A (zh) * 2014-07-02 2014-10-15 西安交通大学 行星轮系固定中心齿轮齿根应力应变的测量方法
CN105787149A (zh) * 2015-12-27 2016-07-2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由弧齿锥齿轮传动系统轴上功率谱向齿面应力谱精确转换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elative Performance of Similaruty and Dissimilarity Measures;Sarker B R;《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19990228;769-807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41867A (zh) 2017-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41867B (zh) 基于相似性理论的考虑动载荷的弧齿锥齿轮齿根弯曲应力测试方法
Ma et al. Evaluation of optimum profile modification curves of profile shifted spur gears based on vibration responses
Shweiki et al. Transmission Error and strain analysis of lightweight gears by using a hybrid FE-analytical gear contact model
Hwang et al. Contact stress analysis for a pair of mating gears
Hsieh Dynamics analysis of cycloidal speed reducers with pinwheel and nonpinwheel designs
Blagojevic et al.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the cycloid disc stress state
CN109142090A (zh) 一种拉压弯扭多轴加载疲劳试验装置
JP2008145197A (ja) 歯車伝達機構の噛合い伝達誤差測定装置
Zhou et al. Modeling and calculation of impact friction caused by corner contact in gear transmission
CN105787149B (zh) 一种由弧齿锥齿轮传动系统轴上功率谱向齿面应力谱精确转换的方法
Changbin et al. Dynamic meshing characteristics of elliptic cylinder gear based on tooth contact analysis
Peruń et al. Modelling of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design optimization and diagnostics of gear in operational conditions
Uzun et al. Manufacturing the new type concave–convex profile involute gears modeled by CAD–CAM in CNC milling machines
Sanchez-Espiga et al. Use of sun gear orbits to obtain the load sharing in planetary transmissions and its impact in the tooth load
Bremer et al. High-speed cutting with involute blades: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cutting forces
Liu et al. Analysis of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elliptical gears
Liu et al. Study on the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worm helical gear drive
CN109492307A (zh) 一种弧齿锥齿轮齿面载荷接触性能参数的数值计算方法
Mathur et al. Analysis of pericyclic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with straight bevel gears
Lin et al. Contact fatigue model and life prediction of the compound motion curve-face gear pair
Sun et al. A new method to calculate bending deformation of involute helical gear
Hu et al. Simulation methods for conveyor belt based on virtual prototyping
Trollinger et al. Refined measurement and validation of performance and loads of a mach-scaled rotor at high advance ratios
Raj et al. Design of contact stress analysis in straight bevel gear
Li et al. Research on contact fatigue of cylindrical gea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29

Termination date: 202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