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40556A - 一种恒温调节系统及工作方式 - Google Patents
一种恒温调节系统及工作方式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440556A CN106440556A CN201610949085.7A CN201610949085A CN106440556A CN 106440556 A CN106440556 A CN 106440556A CN 201610949085 A CN201610949085 A CN 201610949085A CN 106440556 A CN106440556 A CN 10644055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r
- heat
- interface
- coolant
- val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0/00—Heat pumps
- F25B30/02—Heat pumps of the compression typ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3/00—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 F25B43/003—Filt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3/00—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 F25B43/006—Accumulat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7/00—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eposits or corrosion,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 F25B47/006—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eposits or corrosion,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for preventing fros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47/00—Details for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eposits or corros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25—Control of val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恒温调节系统,包括有以下部件:蓄热箱、恒温池、压缩机组、四通阀、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室外换热器、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第一节流部件、第二节流部件、第三节流部件、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储液器、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增焓截止阀、增焓节流部件和循环泵,其中,所述四通阀含有D、E、C、S四个接口;所述第二换热器含有a、b、c、d四个接口;所述蓄热箱和恒温池内均设置有换热介质;所述第一换热器安装于蓄热箱内,所述第三换热器安装于恒温池内且该第三换热器与恒温池内的换热介质相接触;上述部件连接组成了主循环流路、增焓循环流路和恒温调节流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热泵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恒温调节系统及工作方式。
背景技术
现阶段主要有通过人工调温和机械调温等方式来调节生活用水温度,其中,人工调温时通过调节冷热水阀门大小来控制冷热水流量,采用这种调温方式速度慢、精度低,很难调到适合的温度值;而机械调温具有多种方式,其中,有通过感温探头来控制冷热水流量,但是不适用于一些大型恒温池中;另外有利用电热调温,通过改变电加热输出功率来维持恒温,采用这种方式安全性较差,存在有漏电风险;还有利用燃炉调温,通过改变燃气流量来调节温度,采用这种方式只适用于一次性用水的调温,无法循环利用。现阶段的恒温调节方式存在有调节精度低、使用范围小、不安全等缺点。为此,需要一种能够恒温制热、安全可靠、调温速度快、精度准和可热回收的恒温调节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恒温调节系统及工作方式。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恒温调节系统,包括有以下部件:蓄热箱、恒温池、压缩机组、四通阀、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室外换热器、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第一节流部件、第二节流部件、第三节流部件、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储液器、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增焓截止阀、增焓节流部件和循环泵,其中,所述所述四通阀含有D、E、C、S四个接口;所述第二换热器含有a、b、c、d四个接口;所述蓄热箱和恒温池内均设置有换热介质;所述第一换热器安装于蓄热箱内,所述第三换热器安装于恒温池内且该第三换热器与恒温池内的换热介质相接触;上述部件连接组成了主循环流路、增焓循环流路和恒温调节流路。
所述主循环流路的连接组成:所述四通阀接口D和接口S均与压缩机组相连接,所述四通阀接口C与第一换热器相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分别与第一单向阀和第一节流部件相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阀和第一节流部件均与储液器相连接,所述储液器与第一过滤器相连接,所述第一过滤器与第二换热器接口b相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接口d与第二过滤器相连接,所述第二过滤器分别与第二节流部件和第三单向阀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节流部件与第二单向阀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输出端和第三单向阀输入端均分别与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相连接,所述第二截止阀与室外换热器相连接且该室外换热器与四通阀接口E相连接,所述第一截止阀与第三换热器相连接,所述第三换热器与第三节流部件相连接,所述第三节流部件分别与第二截止阀和室外换热器相连接。
增焓循环流路的连接组成:所述增焓截止阀与第一过滤器相连接,所述增焓节流部件分别与第二换热器接口c和增焓截止阀相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接口a与压缩机组相连接。
恒温调节流路的连接组成:所述循环泵分别与蓄热箱进液口和恒温池相连接,所述蓄热箱出液口与恒温池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压缩机组包括有多台相互并联的压缩机且并联后的压缩机组出口与四通阀接口D相连接,其进口均与四通阀接口S和第二换热器接口a相连接;其次,所述多台压缩机中含有变频压缩机。
一种恒温调节系统的工作方式,所述恒温调节系统可根据恒温池所损失的热量,通过调节压缩机组工作频率及数量控制制热量且该制热量等于恒温池损失的热量,并通过循环泵将蓄热箱和恒温池内的换热介质循环流动。
进一步,所述恒温调节系统包括有热回收功能、低温工况制热蓄热功能、恒温除霜功能和恒温加热功能;所述热回收功能的工作方式:高温高压的冷媒由压缩机组流入四通阀接口D,接着由四通阀接口C流向蓄热箱内的第一换热器,高温高压的冷媒在蓄热箱内与换热介质进行热交换,经热交换后的冷媒经第一单向阀流入储液器,接着由储液器流向第一过滤器,经过滤后的冷媒由第一过滤器流向第二转热器接口b,接着由第二换热器接口d流向第二过滤器,冷媒经过滤后流向第二节流部件,经节流后的冷媒由第二单向阀流向第一截止阀,再由第一截止阀流向恒温池内的第三换热器,冷媒通过第三换热器对恒温池内的换热介质吸热蒸发后,经第三节流部件流入室外换热器,冷媒在室外换热器内再次吸热蒸发后流向四通阀接口E,接着由四通阀接口S流回压缩机组;所述低温工况制热蓄热功能包括有主循环流路的制热和增焓流路的增焓,其工作方式:高温高压的冷媒由压缩机组流入四通阀接口D,接着由四通阀接口C流向蓄热箱内的第一换热器,高温高压的冷媒在蓄热箱内与换热介质进行热交换,经热交换后的冷媒经第一单向阀流入储液器,接着由储液器流向第一过滤器,冷媒在经第一过滤器过滤后一份为二,主循环流路流向第二换热器接口b,增焓流路流向增焓截止阀;冷媒在主循环流路上接着由第二换热器接口d流向第二过滤器,冷媒经过滤后流向第二节流部件,经节流后的冷媒由第二单向阀流向第二截止阀,再由第二截止阀流入室外换热器,冷媒在室外换热器内再次吸热蒸发后流向四通阀接口E,接着由四通阀接口S流回压缩机组;冷媒在增焓流路上由增焓截止阀流向增焓节流部件,冷媒经节流后流向第二换热器接口c,冷媒在第二换热器内吸收经蓄热箱换热后的余热,经吸热蒸发后的冷媒经第二换热器接口a流回压缩机组;恒温除霜功能的工作方式:高温高压的冷媒由压缩机组流入四通阀接口D,接着由四通阀接口E流向室外换热器放热除霜,经放热除霜后的冷媒由室外换热器流向第二截止阀,接着由第二截止阀流向第三单向阀,冷媒经第三单向阀流向第二过滤器,经过滤后的冷媒由第二过滤器流向第二换热器接口d,冷媒接着由第二换热器接口b流向第一过滤器,接着由第一过滤器流向储液器,冷媒接着由储液器流向第一节流部件,经节流后的冷媒流入蓄热箱内第一换热器吸热蒸发,吸热蒸发后的冷媒由蓄热箱流向四通阀接口C,接着由四通阀接口S流回压缩机组;恒温加热功能的工作方式:根据恒温池所损失的热量,通过调节压缩机组的工作频率及数量,高温高压的冷媒由压缩机组流入四通阀接口D,接着由四通阀接口C流向蓄热箱内的第一换热器,高温高压的冷媒在第一换热器与蓄热箱内的换热介质进行热交换,经热交换后的冷媒经第一单向阀流入储液器,冷媒接着由储液器流向第一过滤器,经过滤后的冷媒流向第二换热器接口b,接着由第二换热器的接口D流向第二过滤器,经过滤后的冷媒由第二过滤器流向第二节流部件,经节流后由第二单向阀流向第二截止阀,接着由第二截止阀流向室外换热器吸热蒸发,吸热蒸发后的冷媒由室外换热器流向四通阀接口E,接着由偶四通阀接口S流回压缩机组。
本发明采用上述的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恒温调节系统不仅通过吸收室外环境温度制热,还可以吸收恒温池内的余热制热,从而实现了多源制热;恒温调节系统可自动调节制热量,使该制热量等于恒温池内所损失的热量,从而实现恒温制热;其次,恒温调节系统可将恒温池内散发出来的或多余的热量吸收再利用,从而实现热回收;通过吸收蓄热箱里的热量用于化霜,从而实现快速化霜;通过蓄热箱和恒温池内的换热介质循环流动的快速换热,缩短了恒温池调温时间;通过设置有增焓流路,使得恒温调节系统可以用于低温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恒温调节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热回收功能的工作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低温工况制热蓄热功能的工作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恒温除霜功能的工作示意图。
其中,1-压缩机组,2-四通阀,3-第一换热器,4-蓄热箱,5-第一单向阀,6-第一节流部件,7-储液器,8-第一过滤器,9-第二换热器,10-第二过滤器,11-第二节流部件,12-第二单向阀,13-第三单向阀,14-第一截止阀,15-第二截止阀,16-室外换热器,17-第三换热器,18-恒温池,19-第三节流部件,20-循环泵,21-增焓截止阀,22-增焓节流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附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一种恒温调节系统,包括有包括有蓄热箱4、恒温池18、压缩机组1、四通阀2、第一换热器3、第二换热器9、第三换热器17、室外换热器16、第一单向阀5、第二单向阀12、第三单向阀13、第一节流部件6、第二节流部件11、第三节流部件19、第一过滤器8、第二过滤器10、储液器7、第一截止阀14、第二截止阀15、增焓截止阀21、增焓节流部件22和循环泵20,其中,所述所述四通阀2含有D、E、C、S四个接口;所述第二换热器9含有a、b、c、d四个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箱4和恒温池18内均设置有换热介质;所述第一换热器3安装于蓄热箱4内,所述第三换热器17安装于恒温池18内且该第三换热器17与恒温池18内的换热介质相接触。
上述部件连接组成了主循环流路、增焓循环流路和恒温调节流路;主循环流路的连接组成:所述四通阀2接口D和接口S均与压缩机组1相连接,所述四通阀2接口C与第一换热器3相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3分别与第一单向阀5和第一节流部件6相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阀5和第一节流部件6均与储液器7相连接,所述储液器7与第一过滤器8相连接,所述第一过滤器8与第二换热器9接口b相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9接口d与第二过滤器10相连接,所述第二过滤器10分别与第二节流部件11和第三单向阀13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节流部件11与第二单向阀12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12输出端和第三单向阀13输入端均分别与第一截止阀14和第二截止阀15相连接,所述第二截止阀15与室外换热器16相连接且该室外换热器16与四通阀2接口E相连接,所述第一截止阀14与第三换热器17相连接,所述第三换热器17与第三节流部件19相连接,所述第三节流部件19分别与第二截止阀15和室外换热器16相连接;增焓循环流路的连接组成:所述增焓截止阀21与第一过滤器8相连接,所述增焓节流部件22分别与第二换热器9接口c和增焓截止阀21相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9接口a与压缩机组1相连接;恒温调节流路的连接组成:所述循环泵20分别与蓄热箱4进液口和恒温池相连接,所述蓄热箱4出液口与恒温池18相连接。通过上述各流路的连接,构成了恒温调节系统。
在本实施例中,压缩机组1包括有两台相互并联的压缩机,其中,并联后的压缩机组1出口与四通阀2接口D相连接,其进口均与四通阀2接口S和第二换热器9接口a相连接;其次,所述两台压缩机中,其一为变频压缩机,通过设置双压缩机以及改变压缩机频率来改变系统循环冷媒量,进而有效控制流路冷媒流量。
恒温调节系统为了蓄热储能,通过设有蓄热箱4和室外换热器16,通过室外换热器16吸收空气里的热量来制热;为了对恒温池18快速调温,通过在恒温池18与蓄热箱4之间设有循环泵20,通过循环泵循环调温,以便快速将恒温池18内温度快速调到设定值;同时,为了保持恒温池内温度恒定,通过控制压缩机组1的工作频率和数量调节制热量,且该制热量等于恒温池所损失的热量。为了实现热回收,通过在恒温池18内设置有第三换热器17,用于回收利用恒温池17所损失或多余的热量;为了快速化霜,通过流路控制将蓄热箱4里所吸收的热量用于化霜;为了适用于低温环境,通过增焓设计,增加恒温调节系统冷媒流量;通过上述功能设计,使该恒温调节系统具有恒温加热、快速调温、恒温化霜、热回收等优点。
一种恒温调节系统的工作方式:恒温调节系统可根据恒温池所损失的热量,通过调节压缩机组1工作频率及数量控制制热量且该制热量等于恒温池损失的热量,并通过循环泵20将蓄热箱3和恒温池18内的换热介质循环流动。其次,恒温调节系统包括有热回收功能、低温工况制热蓄热功能、恒温除霜功能和恒温加热功能;
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恒温调节系统的功能工作方式:
热回收功能:参见附图2所示,在常温工况下,增焓流路上的增焓截止阀21处于关闭状态,当恒温池17需要降温或热回收时,恒温调节系统启动热回收功能,其工作方式为:高温高压的冷媒由压缩机组1流入四通阀2接口D,接着由四通阀2接口C流向蓄热箱4内的第一换热器3,高温高压的冷媒在蓄热箱4内与换热介质进行热交换,经热交换后的冷媒经第一单向阀5流入储液器7,接着由储液器7流向第一过滤器8,经过滤后的冷媒由第一过滤器8流向第二转热器接口b,接着由第二换热器9接口d流向第二过滤器10,冷媒经过滤后流向第二节流部件11,经节流后的冷媒由第二单向阀12流向第一截止阀14,再由第一截止阀14流向恒温池18内的第三换热器17,冷媒通过第三换热器18对恒温池18内的换热介质吸热蒸发后,经第三节流部件19流入室外换热器16,冷媒在室外换热器16内再次吸热蒸发后流向四通阀2接口E,接着由四通阀2接口S流回压缩机组1。通过上述流路的循环,系统实现了热回收的功能。
低温工况制热蓄热功能:参见附图3所示,包括有主循环流路的制热和增焓流路的增焓,在低温工况下,增焓流路上的增焓截止阀21处于打开状态,当需要制热蓄能时,恒温调节系统启动制热蓄热功能,其工作方式:高温高压的冷媒由压缩机组1流入四通阀2接口D,接着由四通阀2接口C流向蓄热箱4内的第一换热器3,高温高压的冷媒在蓄热箱4内与换热介质进行热交换,经热交换后的冷媒经第一单向阀5流入储液器7,接着由储液器7流向第一过滤器8,冷媒在经第一过滤器8过滤后一份为二,主循环流路流向第二换热器9接口b,增焓流路流向增焓截止阀21;冷媒在主循环流路上接着由第二换热器9接口d流向第二过滤器10,冷媒经过滤后流向第二节流部件11,经节流后的冷媒由第二单向阀12流向第二截止阀15,再由第二截止阀15流入室外换热器16,冷媒在室外换热器16内吸热蒸发后流向四通阀2接口E,接着由四通阀2接口S流回压缩机组1;冷媒在增焓流路上由增焓截止阀21流向增焓节流部件22,冷媒经节流后流向第二换热器9接口c,冷媒在第二换热器9内吸收经蓄热箱4换热后的余热,经吸热蒸发后的冷媒经第二换热器9接口a流回压缩机组1;通过上述主循环流路和增焓流路的循环,系统实现了在低温工况下制热蓄能功能。
恒温除霜功能:参见附图4所示,在低温工况下,当恒温调节系统需要除霜时,系统启动恒温除霜功能,且恒温调节流路上的循环泵20停止运行,其工作方式:高温高压的冷媒由压缩机组1流入四通阀2接口D,接着由四通阀2接口E流向室外换热器16放热除霜,经放热除霜后的冷媒由室外换热器16流向第二截止阀15,接着由第二截止阀15流向第三单向阀13,冷媒经第三单向阀13流向第二过滤器10,经过滤后的冷媒由第二过滤器10流向第二换热器9接口d,冷媒接着由第二换热器9接口b流向第一过滤器8,接着由第一过滤器8流向储液器7,冷媒接着由储液器7流向第一节流部件6,经节流后的冷媒流入蓄热箱4内第一换热器3吸热蒸发,吸热蒸发后的冷媒由蓄热箱4流向四通阀2接口C,接着由四通阀2接口S流回压缩机组1;通过上述流路的循环,系统实现了对室外换热器16的快速化霜功能,同时也实现恒温池18的恒温除霜功能
恒温加热功能:在低温工况下,当恒温池18内的换热介质温度达到设定值后,系统根据恒温池所损失的热量,改变压缩机组1的工作频率及数量,控制系统制热量,通过循环泵20的循环作用,将蓄热箱4内的热量待到恒温池17中,从而保持恒温,其工作方式为:通过调节压缩机组1频率,高温高压的冷媒由压缩机组1流入四通阀2接口D,接着由四通阀2接口C流向蓄热箱4内的第一换热器3,高温高压的冷媒在第一换热器3与蓄热箱4内的换热介质进行热交换,经热交换后的冷媒经第一单向阀5流入储液器7,冷媒接着由储液器8流向第一过滤器4,经过滤后的冷媒流向第二换热器9接口b,接着由第二换热器9的接口D流向第二过滤器10,经过滤后的冷媒由第二过滤器10流向第二节流部件11,经节流后由第二单向阀12流向第二截止阀15,接着由第二截止阀15流向室外换热器16吸热蒸发,吸热蒸发后的冷媒由室外换热器16流向四通阀2接口E,接着由偶四通阀2接口S流回压缩机组1;通过上述流路的循环,系统通过对恒温池18的热量补充,且制热量等于恒温池18损失的热量,进而实现恒温加热功能。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出更多可能的变动和润饰,或修改均为本发明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之思路所作的等同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恒温调节系统,包括有以下部件:蓄热箱(4)、恒温池(18)、压缩机组(1)、四通阀(2)、第一换热器(3)、第二换热器(9)、第三换热器(17)、室外换热器(16)、第一单向阀(5)、第二单向阀(12)、第三单向阀(13)、第一节流部件(6)、第二节流部件(11)、第三节流部件(19)、第一过滤器(8)、第二过滤器(10)、储液器(7)、第一截止阀(14)、第二截止阀(15)、增焓截止阀(21)、增焓节流部件(22)和循环泵(20),其中,所述所述四通阀(2)含有D、E、C、S四个接口;所述第二换热器(9)含有a、b、c、d四个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箱(4)和恒温池(18)内均设置有换热介质;所述第一换热器(3)安装于蓄热箱(4)内,所述第三换热器(17)安装于恒温池(18)内且该第三换热器(17)与恒温池(18)内的换热介质相接触;上述部件连接组成了循环流路、增焓循环流路和恒温调节流路;所述主循环流路的连接组成:所述四通阀(2)接口D和接口S均与压缩机组(1)相连接,所述四通阀(2)接口C与第一换热器(3)相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3)分别与第一单向阀(5)和第一节流部件(6)相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阀(5)和第一节流部件(6)均与储液器(7)相连接,所述储液器(7)与第一过滤器(8)相连接,所述第一过滤器(8)与第二换热器(9)接口b相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9)接口d与第二过滤器(10)相连接,所述第二过滤器(10)分别与第二节流部件(11)和第三单向阀(13)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节流部件(11)与第二单向阀(12)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12)输出端和第三单向阀(13)输入端均分别与第一截止阀(14)和第二截止阀(15)相连接,所述第二截止阀(15)与室外换热器(16)相连接且该室外换热器(16)与四通阀(2)接口E相连接,所述第一截止阀(14)与第三换热器(17)相连接,所述第三换热器(17)与第三节流部件(19)相连接,所述第三节流部件(19)分别与第二截止阀(15)和室外换热器(16)相连接;所述增焓循环流路的连接组成:所述增焓截止阀(21)与第一过滤器(8)相连接,所述增焓节流部件(22)分别与第二换热器(9)接口c和增焓截止阀(21)相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9)接口a与压缩机组(1)相连接;所述恒温调节流路的连接组成:所述循环泵(20)分别与蓄热箱(4)进液口和恒温池相连接,所述蓄热箱(4)出液口与恒温池(18)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温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组(1)包括有多台相互并联的压缩机,其中,并联后的压缩机组(1)出口与四通阀(2)接口D相连接,其进口均与四通阀(2)接口S和第二换热器(9)接口a相连接;其次,所述多台压缩机中含有变频压缩机。
3.一种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恒温调节系统的工作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调节系统可根据恒温池所损失的热量,通过调节压缩机组(1)工作频率及数量控制制热量且该制热量等于恒温池损失的热量,并通过循环泵(20)将蓄热箱(3)和恒温池(18)内的换热介质循环流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带一种恒温调节系统的工作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调节系统包括有热回收功能、低温工况制热蓄热功能、恒温除霜功能和恒温加热功能;所述热回收功能的工作方式:高温高压的冷媒由压缩机组(1)流入四通阀(2)接口D,接着由四通阀(2)接口C流向蓄热箱(4)内的第一换热器(3),高温高压的冷媒在蓄热箱(4)内与换热介质进行热交换,经热交换后的冷媒经第一单向阀(5)流入储液器(7),接着由储液器(7)流向第一过滤器(8),经过滤后的冷媒由第一过滤器(8)流向第二转热器接口b,接着由第二换热器(9)接口d流向第二过滤器(10),冷媒经过滤后流向第二节流部件(11),经节流后的冷媒由第二单向阀(12)流向第一截止阀(14),再由第一截止阀(14)流向恒温池(18)内的第三换热器(17),冷媒通过第三换热器(18)对恒温池(18)内的换热介质吸热蒸发后,经第三节流部件(19)流入室外换热器(16),冷媒在室外换热器(16)内再次吸热蒸发后流向四通阀(2)接口E,接着由四通阀(2)接口S流回压缩机组(1);所述低温工况制热蓄热功能包括有主循环流路的制热和增焓流路的增焓,其工作方式:高温高压的冷媒由压缩机组(1)流入四通阀(2)接口D,接着由四通阀(2)接口C流向蓄热箱(4)内的第一换热器(3),高温高压的冷媒在蓄热箱(4)内与换热介质进行热交换,经热交换后的冷媒经第一单向阀(5)流入储液器(7),接着由储液器(7)流向第一过滤器(8),冷媒在经第一过滤器(8)过滤后一份为二,主循环流路流向第二换热器(9)接口b,增焓流路流向增焓截止阀(21);冷媒在主循环流路上接着由第二换热器(9)接口d流向第二过滤器10,冷媒经过滤后流向第二节流部件(11),经节流后的冷媒由第二单向阀(12)流向第二截止阀(15),再由第二截止阀(15)流入室外换热器(16),冷媒在室外换热器(16)内再次吸热蒸发后流向四通阀(2)接口E,接着由四通阀(2)接口S流回压缩机组(1);冷媒在增焓流路上由增焓截止阀(21)流向增焓节流部件(22),冷媒经节流后流向第二换热器(9)接口c,冷媒在第二换热器(9)内吸收经蓄热箱(4)换热后的余热,经吸热蒸发后的冷媒经第二换热器(9)接口a流回压缩机组(1);所述恒温除霜功能的工作方式:高温高压的冷媒由压缩机组(1)流入四通阀(2)接口D,接着由四通阀(2)接口E流向室外换热器(16)放热除霜,经放热除霜后的冷媒由室外换热器(16)流向第二截止阀(15),接着由第二截止阀(15)流向第三单向阀(13),冷媒经第三单向阀(13)流向第二过滤器(10),经过滤后的冷媒由第二过滤器(10)流向第二换热器(9)接口d,冷媒接着由第二换热器(9)接口b流向第一过滤器(8),接着由第一过滤器(8)流向储液器(7),冷媒接着由储液器(7)流向第一节流部件(6),经节流后的冷媒流入蓄热箱(4)内第一换热器(3)吸热蒸发,吸热蒸发后的冷媒由蓄热箱(4)流向四通阀(2)接口C,接着由四通阀(2)接口S流回压缩机组(1);所述恒温加热功能的工作方式:根据恒温池所损失的热量,通过调节压缩机组的工作频率及数量,高温高压的冷媒由压缩机组(1)流入四通阀(2)接口D,接着由四通阀(2)接口C流向蓄热箱(4)内的第一换热器(3),高温高压的冷媒在第一换热器(3)与蓄热箱(4)内的换热介质进行热交换,经热交换后的冷媒经第一单向阀(5)流入储液器(7),冷媒接着由储液器(8)流向第一过滤器(4),经过滤后的冷媒流向第二换热器(9)接口b,接着由第二换热器(9)的接口D流向第二过滤器(10),经过滤后的冷媒由第二过滤器(10)流向第二节流部件(11),经节流后由第二单向阀(12)流向第二截止阀(15),接着由第二截止阀(15)流向室外换热器(16)吸热蒸发,吸热蒸发后的冷媒由室外换热器(16)流向四通阀(2)接口E,接着由偶四通阀(2)接口S流回压缩机组(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949085.7A CN106440556A (zh) | 2016-10-26 | 2016-10-26 | 一种恒温调节系统及工作方式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949085.7A CN106440556A (zh) | 2016-10-26 | 2016-10-26 | 一种恒温调节系统及工作方式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440556A true CN106440556A (zh) | 2017-02-22 |
Family
ID=58177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949085.7A Pending CN106440556A (zh) | 2016-10-26 | 2016-10-26 | 一种恒温调节系统及工作方式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440556A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86389A (zh) * | 2006-06-08 | 2007-12-12 | 范绍魁 | 洗浴废水余热循环利用装置 |
CN201351998Y (zh) * | 2008-11-18 | 2009-11-25 | 浙江正理电子电气有限公司 |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游泳池恒温系统 |
CN101650075A (zh) * | 2009-09-07 | 2010-02-17 | 浙江正理生能科技有限公司 | 空气源低温热泵热水器 |
CN202221156U (zh) * | 2011-08-19 | 2012-05-16 | 东莞市蓝冠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废热回收双源热泵热水系统 |
CN103292556A (zh) * | 2013-06-28 | 2013-09-11 | 周杰 | 一种冰箱热量收集器 |
CN203443168U (zh) * | 2013-08-02 | 2014-02-19 | 广州德能热源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高温加热系统 |
CN104913539A (zh) * | 2015-05-29 | 2015-09-16 | 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 | 一种可蓄热除霜可制热过冷的系统 |
CN206399050U (zh) * | 2016-10-26 | 2017-08-11 | 广东高而美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恒温调节系统 |
-
2016
- 2016-10-26 CN CN201610949085.7A patent/CN10644055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86389A (zh) * | 2006-06-08 | 2007-12-12 | 范绍魁 | 洗浴废水余热循环利用装置 |
CN201351998Y (zh) * | 2008-11-18 | 2009-11-25 | 浙江正理电子电气有限公司 |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游泳池恒温系统 |
CN101650075A (zh) * | 2009-09-07 | 2010-02-17 | 浙江正理生能科技有限公司 | 空气源低温热泵热水器 |
CN202221156U (zh) * | 2011-08-19 | 2012-05-16 | 东莞市蓝冠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废热回收双源热泵热水系统 |
CN103292556A (zh) * | 2013-06-28 | 2013-09-11 | 周杰 | 一种冰箱热量收集器 |
CN203443168U (zh) * | 2013-08-02 | 2014-02-19 | 广州德能热源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高温加热系统 |
CN104913539A (zh) * | 2015-05-29 | 2015-09-16 | 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 | 一种可蓄热除霜可制热过冷的系统 |
CN206399050U (zh) * | 2016-10-26 | 2017-08-11 | 广东高而美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恒温调节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958157B (zh) |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池热管理系统 | |
CN204026991U (zh) | 供暖供给热水系统 | |
CN111231619A (zh) | 车辆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 |
CN108501658A (zh) | 一种热管理系统及汽车 | |
CN207230985U (zh) | 高精度控温的水循环冷却设备 | |
CN109768347A (zh) | 一种基于双循环的动力电池包热管理系统 | |
CN109830785A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冷却系统控制装置 | |
CN109612098A (zh) | 一种可动态调节水温的水力模块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108253643B (zh) | 一种即热蓄热热泵与太阳能耦合热水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110793201A (zh) | 一种水箱温度可控风冷高温热交换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5890084B (zh) | 热水供给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103822319A (zh) | 热泵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6269424U (zh) | 一种可热回收的清洗系统 | |
JP6818198B2 (ja) | エネルギ効率が良いセントラル空調及びヒートポンプシステム | |
CN206399050U (zh) | 一种恒温调节系统 | |
CN108988109A (zh) | 用于激光器的双温水冷机 | |
KR101940004B1 (ko) | 차량용 공조장치 | |
CN106440556A (zh) | 一种恒温调节系统及工作方式 | |
CN208186897U (zh) | 一种冬季制热不加防冻液的蒸发冷却式冷水热泵机组 | |
CN109556291A (zh) | 温度调节装置和热水器 | |
KR101227080B1 (ko) | 항온 항습 장치 | |
CN108151213A (zh) | 空调器、运行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212339691U (zh) | 一种具有双温双控系统结构的冷水机 | |
CN103148586A (zh) | 具有补气过热功能的超低温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 | |
CN106382764A (zh) | 一种可热回收的清洗系统及工作方式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22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