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40184A - 空调制冷的调控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调制冷的调控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40184A
CN106440184A CN201610430689.0A CN201610430689A CN106440184A CN 106440184 A CN106440184 A CN 106440184A CN 201610430689 A CN201610430689 A CN 201610430689A CN 106440184 A CN106440184 A CN 1064401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dioxide
gas concentration
air
concentration lwevel
control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3068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华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43068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40184A/zh
Publication of CN1064401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401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50Air quality properties
    • F24F2110/65Concentration of specific substances or contaminants
    • F24F2110/70Carbon dioxid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制冷的调控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获取空调控制的控制区域的初始二氧化碳总量;获取预设时间段内控制区域的当前二氧化碳总量;根据当前二氧化碳总量及初始二氧化碳总量计算获取在预设时间段内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增加量,并通过二氧化碳增加量和预先获取的人体释放二氧化碳的平均速率计算出预设时间段内控制区域内的人数;根据人数对空调的制冷进行调控。上述空调制冷的调控方法其成本低廉、实现简单,且在满足用户制冷量需求的同时,达到节能和提高舒适性的效果。

Description

空调制冷的调控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制冷的调控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空调的发展越来越普遍,而如何更好的知道室内人数,从而调整空调的制冷量成为一个技术问题。传统的检测室内人数的技术有红外热成像技术和摄像头拍摄技术。但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来探测室内的热源,然后根据热源判断室内人数的方法,由于探测距离有限,成本较高,因此限制了该技术在普通空调机组上的应用。通过摄像头拍摄技术拍摄室内的图像,对图像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室内人数的方法虽然准确性较高,但实现难度较大,成本较高。
因此,亟需一种成本低廉、实现简单的技术来实现根据室内人数调整空调制冷量。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探测室内人数的技术成本较高,实现难度大的问题,提供一种成本低廉、实现简单的空调制冷的调控方法和装置。
为达到发明目的,提供一种空调制冷的调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空调控制的控制区域的初始二氧化碳总量;其中,所述初始二氧化碳总量为根据初始二氧化碳浓度以及获取空调所控制的所述控制区域的空间体积计算获取,所述初始二氧化碳浓度为检测所述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获取预设时间段内所述控制区域的当前二氧化碳总量;其中,所述当前二氧化碳总量为根据当前二氧化碳浓度和所述空间体积计算获取,所述当前二氧化碳浓度为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检测所述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根据所述当前二氧化碳总量及所述初始二氧化碳总量计算获取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所述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增加量,并通过所述二氧化碳增加量和预先获取的人体释放二氧化碳的平均速率计算出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所述控制区域内的人数;根据所述人数对空调的制冷进行调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初始二氧化碳浓度以及获取空调所控制的所述控制区域的空间体积计算获取的所述初始二氧化碳总量的步骤之后包括:检测所述空调的入风口处的输入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所述入风口处的入风速率;根据所述输入二氧化碳浓度和所述入风速率计算获取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输入所述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输入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输入二氧化碳浓度和所述入风速率计算获取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输入所述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输入量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输入二氧化碳浓度和所述入风速率计算获取单位时间内输入所述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单位输入量;根据 所述二氧化碳单位输入量在所述预设时间内进行积分计算,获取所述二氧化碳输入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输入二氧化碳浓度和所述入风速率计算获取在所述预设时间内输入所述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输入量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输入二氧化碳浓度和所述入风速率计算获取单位时间内输入所述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单位输入量;对所述二氧化碳单位输入量和所述预设时间进行乘法计算,获取所述二氧化碳输入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初始二氧化碳浓度以及获取空调所控制的所述控制区域的空间体积计算获取的所述初始二氧化碳总量的步骤之后包括:检测所述空调的出风口处的输出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所述出风口处的出风速率;根据所述输出二氧化碳浓度和所述出风速率计算获取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从所述控制区域输出的二氧化碳输出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输出二氧化碳浓度和所述出风速率计算获取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从所述控制区域输出的二氧化碳输出量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输出二氧化碳浓度和所述出风速率计算获取单位时间内从所述控制区域内输出的二氧化碳单位输出量;根据所述二氧化碳单位输出量在所述预设时间内进行积分计算,获取所述二氧化碳输出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输出二氧化碳浓度和所述出风速率计算获取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从所述控制区域输出的二氧化碳输出量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输出二氧化碳浓度和所述出风速率计算获取单位时间内从所述控制区域内输出的二氧化碳单位输出量;对所述二氧化碳单位输出量和所述预设时间进行乘法计算,获取所述二氧化碳输出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当前二氧化碳总量及所述初始二氧化碳总量计算获取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所述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增加量的步骤包括:将所述当前二氧化碳总量减去所述初始二氧化碳总量,减去所述二氧化碳输入量,加上所述二氧化碳输出量,计算获取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所述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增加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入二氧化碳浓度通过设置在所述空调的入风口处的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检测获取;所述输出二氧化碳浓度通过设置在所述空调的出风口处的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检测获取;所述初始二氧化碳浓度通过设置在所述空调的出风口处的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检测获取;所述当前二氧化碳浓度通过设置在所述控制区域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检测获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人数对空调的制冷进行调控包括:获取所述控制区域内的环境温度;根据所述环境温度以及所述人数计算出所述空调的制冷量;控制所述空调按照所述制冷量运行。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制冷的调控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空调控制的控制区域的初始二氧化碳总量;其中,所述初始二氧化碳总量为根据初始二氧化碳浓度以及获取空调所控制的所述控制区域的空间体积计算获取,所述初始二氧化碳浓度为检测所述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浓度;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时间段内所述控制区域的当前二氧化碳总量;其中,所述当前二氧化碳总量为根据当前二氧化碳浓度和所述空间体积计算获取,所述当前二氧化碳浓度为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检测所述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二氧化碳总量及所述初始二氧化碳总量计算获取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所述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增加量,并通过所述二氧化碳增加量和预先获取的人体释放二氧化碳的平均速率计算出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所述控制区域内的人数;调控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人数对空调的制冷进行调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空调的入风口处的输入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所述入风口处的入风速率;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输入二氧化碳浓度和所述入风速率计算获取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输入所述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输入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计算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输入二氧化碳浓度和所述入风速率计算获取单位时间内输入所述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单位输入量;以及根据所述二氧化碳单位输入量在所述预设时间内进行积分计算,获取所述二氧化碳输入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计算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输入二氧化碳浓度和所述入风速率计算获取单位时间内输入所述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单位输入量;以及对所述二氧化碳单位输入量和所述预设时间进行乘法计算,获取所述二氧化碳输入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第二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空调的出风口处的输出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所述出风口处的出风速率;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输出二氧化碳浓度和所述出风速率计算获取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从所述控制区域输出的二氧化碳输出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计算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输出二氧化碳浓度和所述出风速率计算获取单位时间内从所述控制区域内输出的二氧化碳单位输出量;以及根据所述二氧化碳单位输出量在所述预设时间内进行积分计算,获取所述二氧化碳输出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计算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输出二氧化碳浓度和所述出风速率计算获取单位时间内从所述控制区域内输出的二氧化碳单位输出量;以及对所述二氧化碳单位输出量和所述预设时间进行乘法计算,获取所述二氧化碳输出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模块还用于将所述当前二氧化碳总量减去所述初始二 氧化碳总量,减去所述二氧化碳输入量,加上所述二氧化碳输出量,计算获取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所述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增加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入二氧化碳浓度通过设置在所述空调的入风口处的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检测获取;所述输出二氧化碳浓度通过设置在所述空调的出风口处的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检测获取;所述初始二氧化碳浓度通过设置在所述空调的出风口处的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检测获取;所述当前二氧化碳浓度通过设置在所述控制区域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检测获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控模块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控制区域内的环境温度;计算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环境温度以及所述人数计算出所述空调的制冷量,并控制所述空调按照所述制冷量运行。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
上述空调制冷的调控方法和装置,通过探测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从而判别控制区域内的人数,进而控制空调根据控制区域内的人数去调节制冷量,相比传统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和摄像头拍摄技术成本更低廉、实现更简单,使得空调制冷量输出更加合理,不仅满足用户的制冷量需求,而且还达到了节能和提高空调舒适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的空调制冷的调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的空调在控制区域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空调制冷的调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空调在控制区域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的空调制冷的调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空调制冷的调控方法和装置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空调制冷的调控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2,获取空调控制的控制区域的初始二氧化碳总量。
本实施例中,初始二氧化碳总量为根据初始二氧化碳浓度以及获取空调所控制的控制区域的空间体积计算获取,初始二氧化碳浓度为检测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浓度。
具体的,获取空调控制的控制区域的空间体积V;检测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浓度, 作为初始二氧化碳浓度ρt0;根据初始二氧化碳浓度ρt0和空间体积V计算得到控制区域内的初始二氧化碳总量St0
步骤104,获取预设时间段内控制区域的当前二氧化碳总量。
本实施例中,当前二氧化碳总量为根据当前二氧化碳浓度和空间体积计算获取,当前二氧化碳浓度为在预设时间段内检测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浓度。
具体的,检测经过预设时间段t之后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作为当前二氧化碳浓度ρt1;根据当前二氧化碳浓度ρt1和空间体积V计算得到控制区域内的当前二氧化碳总量St1
步骤106,根据当前二氧化碳总量及初始二氧化碳总量计算获取在预设时间段内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增加量,并通过二氧化碳增加量和预先获取的人体释放二氧化碳的平均速率计算出预设时间段内控制区域内的人数。
本实施例中,根据当前二氧化碳总量St1及初始二氧化碳总量St0计算获取在预设时间t内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增加量Sc
步骤108,根据人数对空调的制冷进行调控。
本实施例中,获取人体释放二氧化碳的平均速率v0,根据二氧化碳增加量Sc和人体释放二氧化碳的平均速率v0计算出在预设时间t内控制区域内的人数N;根据人数计算出空调的制冷量,并控制空调按照制冷量运行。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在空调控制的控制区域,例如房间内安装好空调之后,空调中自带的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开始检测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在安装空调时,空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与空调中的控制器连接,空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也相应的安装在控制区域的相应位置,例如:安装在空调上,缩短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的连接线路。优选的,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安装在控制器区域的中间区域,以便使检测得到的控制区域的二氧化碳浓度尽量能够反映控制区域内的整体二氧化碳浓度。与此同时,用户评估控制区域内的空间体积V,并将评估的控制区域的空间体积V手动输入到空调的控制器中,当然,用户也可以通过输入控制区域中的相关参数例如,房间的使用面积,以及房间的墙体高度等,由空调的控制器自动计算出控制区域的空间体积V。
进一步的,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首先检测t0时刻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并记作初始二氧化碳浓度ρt0,根据初始二氧化碳浓度ρt0和控制区域的空间体积V计算出控制区域内的初始二氧化碳总量St0,即St0=ρt0*V,经过预设时间t之后,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再次检测t1(t1=t0+t)时刻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记作当前二氧化碳浓度ρt1,并根据当前二氧化碳浓度ρt1和控制区域的空间体积V计算出控制区域内的当前二氧化碳总量St1,即St1=ρt1*V,接着,计算在预设时间t内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增加量Sc,例如,二氧化碳增加量Sc=St1-St0,当然,这种情况较适用于控制区域完全密封或比较密封的情形,也可以适用于对计算精度要求没有那么严格的情形。在计算出预设时间t内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增加量Sc后,根据用户输入的或者预先存储在控制器中的人体释放二氧化碳的平均速率v0,计算得到在预设时间t这段时间内控制区域中的人数N。例如:采用如下公式计算控制区域中的人数:。最后,根据计算出的控制区域内的人数N计算得到与控制区域内人数相匹配的制冷量,并控制空调按照该制冷量运行。由于是根据控制区域内的人数来调整空调的制冷量的,例如,在检测到控制区域内人数较多时,空调的制冷量定制的多些,在检测到控制区域内的人数较少时,空调的制冷量定制的少些,因此空调的制冷量输出更为合理,不仅能够满足控制区域内用户的制冷量需求,而且还能达到节能的效果,提高空调的舒适效果和体验效果。
上述空调制冷的调控方法仅需增设一个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便能实现对控制区域内人数的检测,成本低廉,实现方法简单,且根据控制区域内人数调节空调的制冷量,使得空调以更加合理的制冷量进行制冷,达到节能及提高空调舒适性的效果。并且,相比传统的采用摄像头拍摄技术探测控制区域内人数的方法,其不会侵犯用户的隐私,提高用户的体验舒适性。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时间t可以为空调出厂时预先设定的值,例如20分钟。这样空调每隔20分钟进行一次控制区域内人数的计算,然后控制空调根据控制区域内的人数进行制冷量的调整,保证空调制冷的舒适性和节能性。预设时间t也可以由使用者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设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的空调在控制区域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的,通过设置在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检测初始二氧化碳浓度ρt0;通过设置在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检测当前二氧化碳浓度ρt1
在本实施例中,在控制区域比较密封或对计算精度要求没有那么严格的环境下,为了简便算法和简化安装方式,在控制区域内安装本实施例中的空调时,同时也在控制区域内安装一个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该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与空调的控制器连接,用于在特定的时刻检测控制区域的二氧化碳浓度,例如:在t0时刻检测初始二氧化碳浓度ρt0,在t1时刻检测当前二氧化碳浓度ρt1,并将检测得到的二氧化碳浓度传送给控制器,供控制器进行控制区域内人数的计算。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也可以为两个或多个,一 个(或一部分)用来检测初始二氧化碳浓度ρt0,一个(或另一部分)用来检测当前二氧化碳浓度ρt1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空调制冷的调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步骤100,获取空调所控制的控制区域的空间体积。
步骤200,检测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作为初始二氧化碳浓度。
步骤300,根据初始二氧化碳浓度和空间体积计算获取控制区域内的初始二氧化碳总量。其中包括::
步骤310,检测空调的入风口处的输入二氧化碳浓度ρin,检测入风口处的入风速率vin
步骤320,根据输入二氧化碳浓度ρin和入风速率vin计算得到在预设时间t内输入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输入量Sin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初始二氧化碳浓度和空间体积计算获取控制区域内的初始二氧化碳总量还包括:
步骤330,检测空调的出风口处的输出二氧化碳浓度ρout,检测出风口处的出风速率vout
步骤340,根据输出二氧化碳浓度ρout和出风速率vout计算得到在预设时间t内从控制区域输出的二氧化碳输出量Sout
在实际的安装环境中,控制区域是不可能完全密封的,为了精确地计算控制区域在预设时间内的二氧化碳增加量Sc,还需要计算在预设时间内从空调的入风口输入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输入量Sin和在预设时间内从控制区域内经过空调的出风口输出的二氧化碳输出量Sout。这样在计算控制区域内在预设时间内的二氧化碳增加量Sc时,可以有效的排除非人呼出的二氧化碳量和考虑到由人呼出的但排出控制区域外的二氧化碳量,使得控制区域内人数的计算更加精确,空调的制冷量输出更加合理,进一步提高空调的舒适性和节能性。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步骤310、320以及步骤330和340只是为了清楚说明各个步骤,但并用于限定各个步骤的顺序。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先执行步骤330、步骤340;再执行步骤310、步骤320。或者步骤310、步骤320和步骤330、步骤340同时执行。
步骤400,检测经过预设时间之后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作为当前二氧化碳浓度。
步骤500,根据当前二氧化碳浓度和空间体积计算得到控制区域内的当前二氧化碳总量。
步骤600,根据当前二氧化碳总量及初始二氧化碳总量计算获取在预设时间段内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增加量。其中,根据当前二氧化碳总量及初始二氧化碳总量计算获取在预 设时间段内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增加量包括:
步骤610,将当前二氧化碳总量St1减去初始二氧化碳总量St0之后,减去二氧化碳输入量Sin,加上二氧化碳输出量Sout,计算得到在预设时间段t内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增加量Sc。即二氧化碳增加量Sc可通过如下公式获得:
Sc=St1-(St0+Sin-Sout)
上述步骤可以有效的排除非人呼出的二氧化碳量和考虑到由人呼出的但排出控制区域外的二氧化碳量,使得控制区域内人数的计算更加精确,空调的制冷量输出更加合理,进一步提高空调的舒适性和节能性。
步骤700,获取人体释放二氧化碳的平均速率,根据二氧化碳增加量和人体释放二氧化碳的平均速率计算出在预设时间内控制区域内的人数。
步骤800,根据人数计算出空调的制冷量,并控制空调按照制冷量运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空调在控制区域的安装示意图。具体的,输入二氧化碳浓度ρin通过设置在空调的入风口处的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检测得到。输出二氧化碳浓度ρout通过设置在空调的出风口处的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检测得到。当前二氧化碳浓度ρt1通过设置在控制区域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检测得到。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空调在控制区域中的安装示意图,本实施例中,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包括安装在空调的入风口处的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安装在空调的出风口处的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和安装在控制区域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安装在空调入风口处的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检测从控制区域外输入控制区域内的输入二氧化碳浓度ρin,安装在空调出风口处的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检测从控制区域内输出到控制区域外的输出二氧化碳浓度ρout,安装在控制区域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检测t1时刻的当前二氧化碳浓度ρt1
需要说明的是,初始二氧化碳浓度ρt0可以通过设置在控制区域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检测得到,也可以通过安装在空调出风口处的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检测得到。优选的,初始二氧化碳浓度ρt0通过安装在空调出风口处的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检测得到。设计初始二氧化碳浓度ρt0由安装在空调出风口处的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检测得到,是由于出风口处的二氧化碳浓度能够很好的反映控制区域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并且出风口处的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在检测出风口处的输出二氧化碳浓度时,也可以顺便检测得到初始二氧化碳浓度,不用特意的设计初始二氧化碳浓度ρt0的检测时间,简便了控制器中的程序设计。如:出风口处的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在t0时刻检测输出二氧化碳浓度ρout时,此刻检测得到的输出二氧化碳浓度ρout也即是初始二氧化碳浓度ρt0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可以包括四个,一个设置在空调出风口,检测出风口处的输出二氧化碳浓度ρout,一个设置在空调入风口,检测入风口处的输入二氧化碳浓度ρin,另外两个设置在控制区域中,两个设置在控制区域中的一个检测初始二氧化碳浓度ρt0,另一个检测当前二氧化碳浓度ρt1。相比上述实施方式,设计出风口处的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检测初始二氧化碳浓度ρt0,还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的数量,如,减少检测初始二氧化碳浓度的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达到降低成本的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输入二氧化碳浓度ρin和入风速率vin计算得到在预设时间t内输入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输入量Sin包括:根据输入二氧化碳浓度ρin和入风速率vin计算得到单位时间内输入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单位输入量ρin*vin以及根据二氧化碳单位输入量ρin*vin在预设时间t内进行积分计算,得到二氧化碳输入量Sin。即二氧化碳输入量Sin可通过以下公式得到: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根据输入二氧化碳浓度ρin和入风速率vin计算得到在预设时间t内输入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输入量Sin包括:根据输入二氧化碳浓度ρin和入风速率vin计算得到单位时间内输入所述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单位输入量ρin*vin以及对二氧化碳单位输入量ρin*vin和预设时间t进行乘法计算,得到二氧化碳输入量Sin。即二氧化碳输入量Sin可通过以下公式得到:
Sin=ρin*vin*t
上述为得到二氧化碳输入量Sin的两个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是通过积分运算获得,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二氧化碳输入量Sin较为精确,另一种是通过乘法运算获得,鉴于入风口处的二氧化碳浓度基本上是保持不变的,为了简便运算,可直接采用乘法运算获得二氧化碳输入量Sin。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而采用不同的方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输出二氧化碳浓度ρout和出风速率vout计算得到在预设时间t内从控制区域输出的二氧化碳输出量Sout根据输出二氧化碳浓度ρout和出风速率vout计算得到单位时间内从控制区域内输出的二氧化碳单位输出量ρout*vout以及根据二氧化碳单位输出量ρout*vout在预设时间t内进行积分计算,得到二氧化碳输出量Sout。即二氧化碳输出量Sout可通过以下公式得到: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输出二氧化碳浓度ρout和出风速率vout计算得到在预设时间t内从控制区域输出的二氧化碳输出量Sout。包括:根据输出二氧化碳浓度ρout和出风速率vout计算得到单位时间内从控制区域内输出的二氧化碳单位输出量ρout*vout以及对二氧化碳单位输出量ρout*vout和预设时间t进行乘法计算,得到二氧化碳输出量Sout。即二氧化碳输出量Sout可通过以下公式得到:
Sout=ρout*vout*t
上述为得到二氧化碳输出量Sout的两个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是通过积分运算获得,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二氧化碳输出量Sout较为精确,另一种是通 过乘法运算获得,鉴于入风口处的二氧化碳浓度基本上是保持不变的,为了简便运算,可直接采用乘法运算获得二氧化碳输出量Sout。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而采用不同的方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人数计算出空调的制冷量,并控制空调按照制冷量运行具体包括:获取控制区域内的环境温度T;根据环境温度T以及人数N计算出空调的制冷量;控制空调按照制冷量运行。
综合控制区域内的人数N以及环境温度T制定出的制冷量更为合理,不仅能够满足用户的制冷量需求,而且能够更好的达到节能和舒适性的效果。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制冷的调控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20、第二获取模块140、计算模块160以及调控模块180。
其中,第一获取模块120用于获取空调控制的控制区域的初始二氧化碳总量;其中,初始二氧化碳总量为根据初始二氧化碳浓度以及获取空调所控制的控制区域的空间体积计算获取,初始二氧化碳浓度为检测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浓度;第二获取模块140用于获取预设时间段内控制区域的当前二氧化碳总量;其中,当前二氧化碳总量为根据当前二氧化碳浓度和空间体积计算获取,当前二氧化碳浓度为在预设时间段内检测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计算模块160用于根据当前二氧化碳总量及初始二氧化碳总量计算获取在预设时间段内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增加量,并通过二氧化碳增加量和预先获取的人体释放二氧化碳的平均速率计算出预设时间段内控制区域内的人数;调控模块180用于根据人数对空调的制冷进行调控。
具体的,获取空调所控制的控制区域的空间体积V检测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作为初始二氧化碳浓度ρt0根据初始二氧化碳浓度ρt0和空间体积V计算得到控制区域内的初始二氧化碳总量St0,即St0=ρt0*V;检测经过预设时间t之后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作为当前二氧化碳浓度ρt1根据当前二氧化碳浓度ρt1和空间体积V计算得到控制区域内的当前二氧化碳总量St1=ρt1*V;根据当前二氧化碳总量St1及初始二氧化碳总量St0计算得到在预设时间内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增加量Sc=St1-St0;获取人体释放二氧化碳的平均速率v0,根据二氧化碳增加量Sc和人体释放二氧化碳的平均速率v0计算出在预设时间内控制区域内的人数N,即;根据人数N计算出空调的制冷量,并控制空调按照制冷量运行。
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制冷的调控装置,通过探测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从而判别控制区域内的人数,进而控制空调根据控制区域内的人数去调节制冷量,相比传统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和摄像头拍摄技术成本更低廉、实现更简单,使得空调制冷量输出更加合理,不仅满足用户的制冷量需求,给用户提供一个舒适的体验效果,而且还达到了节能和提高空调舒适性的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获取模块120还包括:第一检测模块121(图中未示出)用于检测空调的入风口处的输入二氧化碳浓度ρin,还用于检测入风口处的入风速率vin;第一计算模块122(图中未示出)用于根据输入二氧化碳浓度ρin和入风速率vin计算得到在预设时间t内输入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输入量Sin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计算模块122(图中未示出)还用于根据输入二氧化碳浓度ρin和入风速率vin计算得到单位时间t内输入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单位输入量ρin*vin;以及根据二氧化碳单位输入量ρin*vin在预设时间t内进行积分计算,得到二氧化碳输入量Sin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计算模块122(图中未示出)还用于根据输入二氧化碳浓度ρin和入风速率vin计算得到单位时间t内输入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单位输入量ρin*vin;以及对二氧化碳单位输入量ρin*vin和预设时间t进行乘法计算,得到二氧化碳输入量Sin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获取模块120还包括:第二检测模块123(图中未示出)用于检测空调的出风口处的输出二氧化碳浓度ρout,还用于检测出风口处的出风速率vout;以及第二计算模块124(图中未示出)用于根据输出二氧化碳浓度ρout和出风速率vout计算得到在预设时间t内从控制区域输出的二氧化碳输出量Sout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计算模块124(图中未示出)用于根据输出二氧化碳浓度ρout和出风速率vout计算得到单位时间内从控制区域内输出的二氧化碳单位输出量ρout*vout;以及根据二氧化碳单位输出量ρout*vout在预设时间t内进行积分计算,得到二氧化碳输出量Sout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计算模块124(图中未示出)用于根据输出二氧化碳浓度ρout和出风速率vout计算得到单位时间内从控制区域内输出的二氧化碳单位输出量ρout*vout;以及对二氧化碳单位输出量ρout*vout和预设时间t进行乘法计算,得到二氧化碳输出量Sout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模块160还用于将当前二氧化碳总量St1减去初始二氧化碳总量St0之后,减去二氧化碳输入量Sin,加上二氧化碳输出量Sout,计算得到在预设时间t内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增加量Sc
在一个实施例中,输入二氧化碳浓度通过设置在空调的入风口处的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检测获取;输出二氧化碳浓度通过设置在空调的出风口处的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检测获取;初始二氧化碳浓度通过设置在空调的出风口处的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检测获取;当前二氧化碳浓度通过设置在控制区域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检测获取。
在一个实施例中,调控模块180包括:获取模块181(图中未示出)用于获取控制区域内的环境温度T;计算控制模块182(图中未示出)用于根据环境温度T以及人数N计算出空调的制冷量,并控制空调按照所述制冷量运行。
由于此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前述一种空调制冷的调控方法相似,因此该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前述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20)

1.一种空调制冷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空调控制的控制区域的初始二氧化碳总量;
其中,所述初始二氧化碳总量为根据初始二氧化碳浓度以及获取空调所控制的所述控制区域的空间体积计算获取,所述初始二氧化碳浓度为检测所述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浓度;
获取预设时间段内所述控制区域的当前二氧化碳总量;
其中,所述当前二氧化碳总量为根据当前二氧化碳浓度和所述空间体积计算获取,所述当前二氧化碳浓度为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检测所述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浓度;
根据所述当前二氧化碳总量及所述初始二氧化碳总量计算获取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所述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增加量,并通过所述二氧化碳增加量和预先获取的人体释放二氧化碳的平均速率计算出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所述控制区域内的人数;
根据所述人数对空调的制冷进行调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制冷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初始二氧化碳浓度以及获取空调所控制的所述控制区域的空间体积计算获取的所述初始二氧化碳总量的步骤之后包括:
检测所述空调的入风口处的输入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所述入风口处的入风速率;
根据所述输入二氧化碳浓度和所述入风速率计算获取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输入所述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输入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制冷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输入二氧化碳浓度和所述入风速率计算获取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输入所述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输入量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输入二氧化碳浓度和所述入风速率计算获取单位时间内输入所述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单位输入量;
根据所述二氧化碳单位输入量在所述预设时间内进行积分计算,获取所述二氧化碳输入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制冷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输入二氧化碳浓度和所述入风速率计算获取在所述预设时间内输入所述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输入量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输入二氧化碳浓度和所述入风速率计算获取单位时间内输入所述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单位输入量;
对所述二氧化碳单位输入量和所述预设时间进行乘法计算,获取所述二氧化碳输入量。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制冷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初始二氧化碳浓度以及获取空调所控制的所述控制区域的空间体积计算获取的所述初始二氧化碳总量的步骤之后包括:
检测所述空调的出风口处的输出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所述出风口处的出风速率;
根据所述输出二氧化碳浓度和所述出风速率计算获取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从所述控制区域输出的二氧化碳输出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制冷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输出二氧化碳浓度和所述出风速率计算获取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从所述控制区域输出的二氧化碳输出量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输出二氧化碳浓度和所述出风速率计算获取单位时间内从所述控制区域内输出的二氧化碳单位输出量;
根据所述二氧化碳单位输出量在所述预设时间内进行积分计算,获取所述二氧化碳输出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制冷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输出二氧化碳浓度和所述出风速率计算获取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从所述控制区域输出的二氧化碳输出量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输出二氧化碳浓度和所述出风速率计算获取单位时间内从所述控制区域内输出的二氧化碳单位输出量;
对所述二氧化碳单位输出量和所述预设时间进行乘法计算,获取所述二氧化碳输出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制冷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当前二氧化碳总量及所述初始二氧化碳总量计算获取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所述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增加量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当前二氧化碳总量减去所述初始二氧化碳总量,减去所述二氧化碳输入量,加上所述二氧化碳输出量,计算获取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所述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增加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制冷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二氧化碳浓度通过设置在所述空调的入风口处的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检测获取;
所述输出二氧化碳浓度通过设置在所述空调的出风口处的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检测获取;
所述初始二氧化碳浓度通过设置在所述空调的出风口处的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检测获取;
所述当前二氧化碳浓度通过设置在所述控制区域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检测获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制冷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人数对空调的制冷进行调控包括:
获取所述控制区域内的环境温度;
根据所述环境温度以及所述人数计算出所述空调的制冷量;
控制所述空调按照所述制冷量运行。
11.一种空调制冷的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空调控制的控制区域的初始二氧化碳总量;
其中,所述初始二氧化碳总量为根据初始二氧化碳浓度以及获取空调所控制的所述控制区域的空间体积计算获取,所述初始二氧化碳浓度为检测所述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浓度;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时间段内所述控制区域的当前二氧化碳总量;
其中,所述当前二氧化碳总量为根据当前二氧化碳浓度和所述空间体积计算获取,所述当前二氧化碳浓度为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检测所述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浓度;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二氧化碳总量及所述初始二氧化碳总量计算获取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所述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增加量,并通过所述二氧化碳增加量和预先获取的人体释放二氧化碳的平均速率计算出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所述控制区域内的人数;
调控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人数对空调的制冷进行调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制冷的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空调的入风口处的输入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所述入风口处的入风速率;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输入二氧化碳浓度和所述入风速率计算获取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输入所述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输入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制冷的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计算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输入二氧化碳浓度和所述入风速率计算获取单位时间内输入所述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单位输入量;以及
根据所述二氧化碳单位输入量在所述预设时间内进行积分计算,获取所述二氧化碳输入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制冷的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计算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输入二氧化碳浓度和所述入风速率计算获取单位时间内输入所述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单位输入量;以及
对所述二氧化碳单位输入量和所述预设时间进行乘法计算,获取所述二氧化碳输入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制冷的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第二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空调的出风口处的输出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所述出风口处的出风速率;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输出二氧化碳浓度和所述出风速率计算获取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从所述控制区域输出的二氧化碳输出量。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调制冷的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计算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输出二氧化碳浓度和所述出风速率计算获取单位时间内从所述控制区域内输出的二氧化碳单位输出量;以及
根据所述二氧化碳单位输出量在所述预设时间内进行积分计算,获取所述二氧化碳输出量。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调制冷的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计算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输出二氧化碳浓度和所述出风速率计算获取单位时间内从所述控制区域内输出的二氧化碳单位输出量;以及
对所述二氧化碳单位输出量和所述预设时间进行乘法计算,获取所述二氧化碳输出量。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制冷的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模块还用于将所述当前二氧化碳总量减去所述初始二氧化碳总量,减去所述二氧化碳输入量,加上所述二氧化碳输出量,计算获取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所述控制区域内的二氧化碳增加量。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空调制冷的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二氧化碳浓度通过设置在所述空调的入风口处的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检测获取;
所述输出二氧化碳浓度通过设置在所述空调的出风口处的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检测获取;
所述初始二氧化碳浓度通过设置在所述空调的出风口处的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检测获取;
所述当前二氧化碳浓度通过设置在所述控制区域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检测获取。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制冷的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模块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控制区域内的环境温度;
计算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环境温度以及所述人数计算出所述空调的制冷量,并控制所述空调按照所述制冷量运行。
CN201610430689.0A 2016-06-17 2016-06-17 空调制冷的调控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64401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30689.0A CN106440184A (zh) 2016-06-17 2016-06-17 空调制冷的调控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30689.0A CN106440184A (zh) 2016-06-17 2016-06-17 空调制冷的调控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40184A true CN106440184A (zh) 2017-02-22

Family

ID=58183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30689.0A Pending CN106440184A (zh) 2016-06-17 2016-06-17 空调制冷的调控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40184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09282A (zh) * 2018-05-28 2018-10-26 苏州格目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气体溶液pH值测定的智能空调系统
CN109442695A (zh) * 2018-11-12 2019-03-08 清华大学 基于室内人数的空调及新风系统预测性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947287A (zh) * 2020-08-10 2020-11-17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和二氧化碳浓度的检测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66353B2 (ja) * 1993-10-15 2004-09-15 ドイツチエ・アエロスペース・エアーバス・ゲゼルシヤフト・ミト・ベシユレンクテル・ハフツング 旅客機の胴体内部の空調のための空気循環装置
JP2004278868A (ja) * 2003-03-13 2004-10-07 Toshiba Corp 在室人数算出システムとその方法
EP2136147A2 (de) * 2008-06-19 2009-12-23 Fachhochschule Dortmund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r Regelung der Temperatur, der Feuchtigkeit und des Kohlendioxidanteils der Luft in Räumen
CN105485840A (zh) * 2015-12-16 2016-04-13 深圳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送风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6016611A (zh) * 2016-05-31 2016-10-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66353B2 (ja) * 1993-10-15 2004-09-15 ドイツチエ・アエロスペース・エアーバス・ゲゼルシヤフト・ミト・ベシユレンクテル・ハフツング 旅客機の胴体内部の空調のための空気循環装置
JP2004278868A (ja) * 2003-03-13 2004-10-07 Toshiba Corp 在室人数算出システムとその方法
EP2136147A2 (de) * 2008-06-19 2009-12-23 Fachhochschule Dortmund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r Regelung der Temperatur, der Feuchtigkeit und des Kohlendioxidanteils der Luft in Räumen
CN105485840A (zh) * 2015-12-16 2016-04-13 深圳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送风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6016611A (zh) * 2016-05-31 2016-10-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09282A (zh) * 2018-05-28 2018-10-26 苏州格目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气体溶液pH值测定的智能空调系统
CN108709282B (zh) * 2018-05-28 2020-09-18 安徽盛元合同能源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气体溶液pH值测定的智能空调系统
CN109442695A (zh) * 2018-11-12 2019-03-08 清华大学 基于室内人数的空调及新风系统预测性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947287A (zh) * 2020-08-10 2020-11-17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和二氧化碳浓度的检测方法
CN111947287B (zh) * 2020-08-10 2021-12-07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和二氧化碳浓度的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49273B (zh) 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控制器及空调器
US11598548B2 (en) Device for estimating drowsiness of a user based on image and environment information
CN104896663B (zh) 空调器送风方式的调整方法、调整系统及空调器
CN104949294B (zh) 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和空调器
CN110736235B (zh) 一种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07289583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系统、空调器和计算机设备
CN106352486B (zh) 一种空调的节能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CN106440246A (zh) 中央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CN105157172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2767888B (zh) 空调系统
CN109751719A (zh)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0195922A (zh) 一种导风角度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6440184A (zh) 空调制冷的调控方法和装置
CN105571066B (zh) 空调送风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913445B (zh) 风机档位的控制方法、风机档位的控制系统和空调器
CN104566833B (zh) 空调器温度调节方法、空调器温度调节装置和空调器
CN109340998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5546748B (zh) 空调送风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132422B (zh) 制冷控制方法及系统和空调
CN105485849B (zh)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装置
CN106403198B (zh) 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084490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06765972B (zh) 空调器随身感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247567B (zh)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403147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