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38972A - 一种可调节齿轮间隙的关节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节齿轮间隙的关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38972A
CN106438972A CN201610957690.9A CN201610957690A CN106438972A CN 106438972 A CN106438972 A CN 106438972A CN 201610957690 A CN201610957690 A CN 201610957690A CN 106438972 A CN106438972 A CN 1064389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driving gear
joint
driven gear
input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5769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38972B (zh
Inventor
魏承
梁曦
陈子坤
张瑞雄
赵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61095769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389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64389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389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389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389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12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or for taking-up backlash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一种可调节齿轮间隙的关节,它涉及一种关节,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齿轮间隙的关节。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齿轮间隙调节机构结构复杂,体积庞大,调整操作麻烦的问题。本发明的盖板通过固定螺钉与关节外壳上的滑槽连接,所述主动齿轮输入组件和所述从动齿轮输出组件并排设置在关节外壳内,所述主动齿轮输入组件的上端穿过盖板与主动齿轮连接,从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输出组件连接,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螺旋测微仪通过螺旋测微仪上支撑和螺旋测微仪下支撑与关节外壳连接,且螺旋测微仪与所述主动齿轮输入组件紧贴。本发明属于航空航天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可调节齿轮间隙的关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关节,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齿轮间隙的关节,属于航空航天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航天工程的不断发展,航天机构以及其它各种机械机构不断向轻质、高速、精密方向发展,对于运动精度、运行稳定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对于我国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国家重大专项任务而言,高可靠性、长寿命的航天机构是必不可少的。
间隙在实际机构中是不可避免的,也是非常必要的。间隙的存在对于机构的运动精度和运行稳定性都有显著影响。同时,由于间隙的存在,还会导致间隙处构件之间的接触碰撞,进而引发振动和噪声,成为影响机构系统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的隐患。对于航天机构而言,由于在空间微重力环境中,缺少了重力约束,间隙对系统运动精度和运行稳定性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机构间隙已经成为机构动力学研究与分析时所必须考虑的因素。
空间机械臂系统中驱动关节为最重要的部分,目前在航天器中所用的驱动机构绝大部分是由齿轮系统组成的。大型空间机械臂关节主要由多级新型齿轮减速器组成,其基本的传动由齿轮啮合完成,所以研究含间隙双齿轮啮合的基本规律,是研究大型空间机械臂间隙影响的基础。为研究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间隙对机构动力学相应的影响,设计出了可连续调节齿轮间隙的齿轮中心调节机构。
相对于含间隙机构的理论研究,国内外学者对于含间隙机构的试验研究较少。主要原因是齿轮间隙较小,几乎不可能在不改变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安装位移或力传感器,以至于含间隙机构的动态响应比较难以直接测量。目前已有的齿轮间隙调节有些结构复杂,过于庞大,有些调整操作麻烦,尤其是一些复杂的齿轮啮合传动机构,此问题更为突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齿轮间隙调节机构结构复杂,体积庞大,调整操作麻烦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可调节齿轮间隙的关节。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盖板、至少一个固定螺钉、螺旋测微仪、螺旋测微仪上支撑、螺旋测微仪下支撑、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主动齿轮输入组件、从动齿轮输出组件和关节外壳,盖板通过固定螺钉与关节外壳上的滑槽连接,所述主动齿轮输入组件和所述从动齿轮输出组件并排设置在关节外壳内,所述主动齿轮输入组件的上端穿过盖板与主动齿轮连接,从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输出组件连接,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螺旋测微仪通过螺旋测微仪上支撑和螺旋测微仪下支撑与关节外壳连接,且螺旋测微仪与所述主动齿轮输入组件紧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通过调节两齿轮中心距的方式间接调整齿轮间隙,且可用螺旋测微仪直接测量得到中心距变化量,然后计算得出齿侧间隙。齿侧间隙与中心距变化量的关系由理论推导得出,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以及可行性;2、本发明采用独特的设计,在从动齿轮与臂杆连接件上装置力矩传感器,通过连接件的扭矩变化来反映含间隙机构的末端动态响应;3、本发明在关节外壳处设计的一个与齿轮中心线平行的滑道,主动轮输入组件可以沿该滑道连续平移并固定于关节外壳。以滑道的形式连续调节两齿轮中心距,进而实现齿轮间隙的连续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盖板处结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发明螺旋测微仪处结构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主动齿轮输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从动齿轮输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一转速为15°/s、间隙为1.013mm时从动齿轮输出力矩数据图表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一转速为15°/s、间隙为1.013mm时负载x方向加速度数据图表示意图,图8是实施例一转速为15°/s、间隙为1.013mm时负载y方向加速度数据图表示意图,图9是实施例一转速为15°/s、间隙为1.013mm时负载z方向加速度数据图表示意图,图10是实施例一转速为15°/s、间隙为2.008mm时从动齿轮输出力矩数据图表示意图,图11是实施例一转速为15°/s、间隙为2.008mm时负载x方向加速度数据图表示意图,图12是实施例一转速为15°/s、间隙为2.008mm时负载y方向加速度数据图表示意图,图13是实施例一转速为15°/s、间隙为2.008mm时负载z方向加速度数据图表示意图,图14是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中心距改变齿侧间隙的规律示意图,图15是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啮合部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可调节齿轮间隙的关节包括盖板1、至少一个固定螺钉2、螺旋测微仪3、螺旋测微仪上支撑4、螺旋测微仪下支撑5、主动齿轮6、从动齿轮7、主动齿轮输入组件、从动齿轮输出组件和关节外壳8,盖板1通过固定螺钉2与关节外壳8上的滑槽8-1连接,所述主动齿轮输入组件和所述从动齿轮输出组件并排设置在关节外壳8内,所述主动齿轮输入组件的上端穿过盖板1与主动齿轮6连接,从动齿轮7与所述从动齿轮输出组件连接,主动齿轮6与从动齿轮7啮合,螺旋测微仪3通过螺旋测微仪上支撑4和螺旋测微仪下支撑5与关节外壳8连接,且螺旋测微仪3与所述主动齿轮输入组件紧贴。关节外壳8主要包括保证关节构型的支撑部件、关节与外部连接的连接件和气足。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至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可调节齿轮间隙的关节的主动齿轮输入组件包括减速器9、伺服电机10和主动齿轮输入组件11,主动齿轮输入组件11通过减速器9与伺服电机10的转动轴连接,主动齿轮6套装在主动齿轮输入组件11上,螺旋测微仪3紧贴减速器9。伺服电机10、减速器9、主动齿轮6与关节外壳8固定组成了本发明的中心距调节机构。并能通过螺旋测微仪3测量主动齿轮6中心距的变化量,主动齿轮输入组件11可以沿滑道8-1连续平移并固定于关节外壳8上,主动齿轮6中心距的变化量可由螺旋测微仪3进行测量得到。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至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可调节齿轮间隙的关节的从动齿轮输出组件包括力矩传感器12和臂杆连接件13,从动齿轮7套装在力矩传感器12的输入轴上,臂杆连接件13与力矩传感器12的输出轴连接。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工作原理
当需要调节中心距时,将固定螺钉2拧松,移动减速器,然后将固定螺钉2拧紧。螺旋测微仪3通过测微仪上支撑4和测微仪下支撑5固定于关节外壳8上,并与减速器9紧贴,用于测量齿轮传动中心距的变动量。
实施例一:
选择8模20齿的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其齿厚为20mm,通过上述齿侧间隙公式可知,这种关节条件下的间隙可调范围可达到0~2mm,而工程实际的间隙远小于这个范围,同时对于理论研究来说这个可调范围足够满足要求。机械臂的单段长度为1000mm,即从一个从动轮转动中心到相邻的下一个臂杆转动中心的距离,其中包括关节外壳的长度为200mm,臂杆长度为800mm。
将基座部分固定在长方形铁架台的中间部分,使得臂杆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运动,机械臂部分完全在气浮平台上运动。适当调整气足的位置,使气足在通气的状态下完全承受关节的重力。主动轮在控制系统下做往复摆动运动,摆动的幅角为45°,控制谐波齿轮减速器的输出转速分别为15°/s、25°/s,并调整齿轮的中心距分别为1mm、2mm,因此共4种工况。测试系统测量单关节系统中的从动轮输出力矩、负载端三个方向的加速度,每种工况共4组数据。
试验数据如下:
1、转速为15°/s,间隙为1.013mm
2、转速为15°/s,间隙为2.008mm
从单关节机械臂气浮试验系统的初步测试结果可以看出,试验机构可根据需要对关节中的间隙进行调整,控制系统可根据需要控制关节中主动轮的转速,测量系统可以实时反馈试验机构中的相关加速度参数和力矩参数,供气辅助系统能够提供持续的高压气体保证试验机构处于微重力状态。该齿轮间隙调节机构能调节齿轮间隙最大到2mm,且能实现齿轮间隙的连续调节,满足含间隙单关节机构动力学的研究要求。该机构不仅能应用于研究含间隙双齿轮啮合的基本规律,该机构形式还可以用于更复杂机构的动力学特性的研究。
为研究不同关节间隙情况下机械臂动力学响应的变化规律,首先要确定的是关节间隙如何可调,而且间隙的调整尽量不影响试验机构的动力学属性,同时还要具有间隙的连续可调和实验的可重复性;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中心距改变齿侧间隙的规律如图14所示:;接下来证明改变相互啮合两齿轮的中心距,即可得到连续变化的齿侧间隙;如图15所示,为单对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啮合部分的数学模型,选取两齿轮轮齿在工作面发生接触且啮合点恰好位于齿轮中心连线时的特殊状态,以便分析齿侧间隙。
数学模型中各个点的定义为:P点为两齿轮轮齿的啮合点,N为主动轮轮齿齿廓与非工作面啮合线的交点,M为从动轮轮齿齿廓与非工作面啮合线的交点,J点为主动轮轮齿齿廓与主动轮节圆的交点,K点为从动轮轮齿齿廓与从动轮节圆的交点。Nd′为非工作面啮合线与主动轮基圆的切点,Np′为非工作面啮合线与从动轮基圆的切点。将各个点与其相应的齿轮圆心相连,以便后续对各个角度的定义。
则齿轮的法向齿侧间隙可表示为
齿轮的周向齿侧间隙可表示为
数学模型中各个角度的定义为:α′为P点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中的压力角,即齿轮节圆上的压力角,两齿轮在该位置的压力角相等;αN为N点在主动轮中的压力角,αM为M点在从动轮中的压力角;ΦJ-P为主动轮齿槽宽度角,ΦK-P为从动轮的齿厚宽度角;ΦJ-N为主动轮齿廓上J点与N点展成角的差,ΦK-M为从动轮齿廓上K点与M点展成角的差。
推导可得齿轮轮齿法向齿侧间隙和周向齿侧间隙的表达式如下:
由这两个公式可以看出,法向齿侧间隙Cn和周向齿侧间隙Cc只与两个齿轮的标准中心距A0、标准压力角α0和实际中心距A有关。而且,当单对标准渐开线齿轮传动的传动形式固定的时候,标准中心距和标准压力角为常数。所以,当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主动轮齿数zd、从动轮齿数zp和齿轮模数m确定的时候,齿轮传动的法向齿侧间隙Cn和周向齿侧间隙Cc只与两齿轮的实际中心距A有关,且为一一对应的关系。由于在推导过程中没有用到齿轮参数的具体数值,所以最后推导得到的齿侧间隙关系式可以用于各种标准啮合的齿轮传动。
采用8M20齿的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时,带人上述公式可得出齿侧间隙Y随着中心距变化量X变化的曲线关系。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可调节齿轮间隙的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可调节齿轮间隙的关节包括盖板(1)、至少一个固定螺钉(2)、螺旋测微仪(3)、螺旋测微仪上支撑(4)、螺旋测微仪下支撑(5)、主动齿轮(6)、从动齿轮(7)、主动齿轮输入组件、从动齿轮输出组件和关节外壳(8),盖板(1)通过固定螺钉(2)与关节外壳(8)上的滑槽(8-1)连接,所述主动齿轮输入组件和所述从动齿轮输出组件并排设置在关节外壳(8)内,所述主动齿轮输入组件的上端穿过盖板(1)与主动齿轮(6)连接,从动齿轮(7)与所述从动齿轮输出组件连接,主动齿轮(6)与从动齿轮(7)啮合,螺旋测微仪(3)通过螺旋测微仪上支撑(4)和螺旋测微仪下支撑(5)与关节外壳(8)连接,且螺旋测微仪(3)与所述主动齿轮输入组件紧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调节齿轮间隙的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输入组件包括减速器(9)、伺服电机(10)和主动齿轮输入组件(11),主动齿轮输入组件(11)通过减速器(9)与伺服电机(10)的转动轴连接,主动齿轮(6)套装在主动齿轮输入组件(11)上,螺旋测微仪(3)紧贴减速器(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调节齿轮间隙的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输出组件包括力矩传感器(12)和臂杆连接件(13),从动齿轮(7)套装在力矩传感器(12)的输入轴上,臂杆连接件(13)与力矩传感器(12)的输出轴连接。
CN201610957690.9A 2016-11-02 2016-11-02 一种可调节齿轮间隙的关节 Active CN1064389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57690.9A CN106438972B (zh) 2016-11-02 2016-11-02 一种可调节齿轮间隙的关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57690.9A CN106438972B (zh) 2016-11-02 2016-11-02 一种可调节齿轮间隙的关节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38972A true CN106438972A (zh) 2017-02-22
CN106438972B CN106438972B (zh) 2019-03-26

Family

ID=58180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57690.9A Active CN106438972B (zh) 2016-11-02 2016-11-02 一种可调节齿轮间隙的关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3897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66361A (zh) * 2020-03-30 2020-07-03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一种可调多间隙的齿轮-连杆机构动力学实验模拟系统
CN112213098A (zh) * 2020-08-21 2021-01-12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可调啮合刚度的多数据采集fzg齿轮箱试验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75961A (ja) * 1988-04-27 1989-11-06 Nippon Seiko Kk 増速・減速ギヤ機構のバックラッシュ除去装置
CN101695836A (zh) * 2009-10-21 2010-04-21 昆山市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液压的双平面摩擦2自由度关节
US20120017717A1 (en) * 2010-07-20 2012-01-26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Gear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robot arm using the same
CN103128747A (zh) * 2011-11-30 2013-06-0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机器人臂部件及其使用的齿轮间隙调整机构
CN103331746A (zh) * 2013-07-04 2013-10-0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具有冗余自由度的穿戴式六维力觉交互装置
CN103753601A (zh) * 2013-12-18 2014-04-30 上海交通大学 空间串联旋转关节型遥操作机械臂及其组合
CN105134930A (zh) * 2015-09-29 2015-12-09 天津百利机械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 间歇运动生成器
CN205614700U (zh) * 2016-04-29 2016-10-0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绳驱动机械臂转动关节的结构
CN106286718A (zh) * 2016-09-14 2017-01-04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可调整侧隙的组合式人字齿行星传动装置
CN106884951A (zh) * 2015-12-16 2017-06-23 陈安模 机器人新颖重载无间隙传动关节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75961A (ja) * 1988-04-27 1989-11-06 Nippon Seiko Kk 増速・減速ギヤ機構のバックラッシュ除去装置
CN101695836A (zh) * 2009-10-21 2010-04-21 昆山市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液压的双平面摩擦2自由度关节
US20120017717A1 (en) * 2010-07-20 2012-01-26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Gear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robot arm using the same
CN103128747A (zh) * 2011-11-30 2013-06-0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机器人臂部件及其使用的齿轮间隙调整机构
CN103331746A (zh) * 2013-07-04 2013-10-0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具有冗余自由度的穿戴式六维力觉交互装置
CN103753601A (zh) * 2013-12-18 2014-04-30 上海交通大学 空间串联旋转关节型遥操作机械臂及其组合
CN105134930A (zh) * 2015-09-29 2015-12-09 天津百利机械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 间歇运动生成器
CN106884951A (zh) * 2015-12-16 2017-06-23 陈安模 机器人新颖重载无间隙传动关节
CN205614700U (zh) * 2016-04-29 2016-10-0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绳驱动机械臂转动关节的结构
CN106286718A (zh) * 2016-09-14 2017-01-04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可调整侧隙的组合式人字齿行星传动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66361A (zh) * 2020-03-30 2020-07-03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一种可调多间隙的齿轮-连杆机构动力学实验模拟系统
CN112213098A (zh) * 2020-08-21 2021-01-12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可调啮合刚度的多数据采集fzg齿轮箱试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38972B (zh) 2019-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u et al. Effects of tooth profile modification on dynamic responses of a high speed gear-rotor-bearing system
Zheng et al. Synthesis of indexing mechanisms with non-circular gears
CN104006964B (zh) 谐波传动轮齿啮合及柔轮变形动力学特性测试系统
Deng et al. Parametric study of meshing characteristics with respect to different meshing rollers of the antibacklash double-roller enveloping worm gear
Wang et al. Design of variable stiffness actuator based on modified Gear–Rack mechanism
CN105738105A (zh) 一种大扭矩大偏转角万向联轴器试验台
CN106767897A (zh) 圆弧轨道式虚拟轴三轴转台
Cai et al. Influence analysis of system parameters 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utation drive with double circular arc spiral bevel gears
CN202793323U (zh) 一种微型非接触五坐标测量机
CN106438972A (zh) 一种可调节齿轮间隙的关节
CN103543013A (zh) 一种静压轴径向加载机构
CN105320057A (zh) 基于坐标转换矩阵的双振动台同步运动控制方法
Zheng et al. Synthesis of shaped noncircular gear using a three-linkage 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shaping machine
Hsieh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cam-controlled planetary gear trains
Lin et al. Calculation and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of tooth width of eccentric helical curve-face gear
Hao et al. Study on the load-sharing characteristics of an aeronautical II-stage five-branching planets gear train based on the loaded tooth contact analysis
Yu et al. Geometric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and parametric modeling for screw rotor precision machining
Hsieh Kinetostatic and mechanical efficiency studies on cam-controlled planetary gear trains (Part I)–Theoretical analysis
Tong et al. Harmonic gear reducer transmission error analysis and detection
Yazar Design, manufacturing and operational analysis of elliptical gears
Lu et al. Meshing performance investigations of involute worm and helical gear drive based on counterpart rack
Prikhodko Force analysis of the two-satellite planetary mechanism with elliptical gears.
CN206208274U (zh) 圆弧轨道式虚拟轴三轴转台
CN207239675U (zh) 镗铣床的滑枕挠度补偿装置及镗铣床
Liang et al. Simulation Study on Planetary Bevel Gear CVT System Based on Virtual Prototyping Technolog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