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38232A - 惯性力发条发电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惯性力摆锤发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惯性力发条发电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惯性力摆锤发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38232A
CN106438232A CN201611190312.9A CN201611190312A CN106438232A CN 106438232 A CN106438232 A CN 106438232A CN 201611190312 A CN201611190312 A CN 201611190312A CN 106438232 A CN106438232 A CN 1064382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energy
gear
spring
main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9031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晓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119031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38232A/zh
Publication of CN1064382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382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MECHANICAL-POWER PRODUCING DEVICE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USING ENERGY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3/00Other motors, e.g. gravity or inertia mo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3/00Gearings based on repeated accumulation and delivery of energy
    • F16H33/02Rotary transmissions with mechanical accumulators, e.g. weights, springs, intermittently-connected flywhe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惯性力发条发电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惯性力摆锤发电系统,所述发电装置包括:动力蓄能机构、动力传动机构、惯性力转化机构和发电机构,其中,动力蓄能机构包括动力蓄能主轴、发条弹簧或涡轮弹簧、动力蓄能齿轮和动力蓄能飞轮组件;动力传动机构包括位于动力蓄能机构后面的后动力传动机构,后动力传动机构包括后丝杆轴、后滚轮和后滚轮回位弹簧;惯性力转化机构包括后惯性滑块;及发电机构包括带动发电机的发电机主轴和设置在发电机主轴上的蓄能发电齿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回收能量、更加简单、绿色环保、经济高效和循环持续长久发电系统。

Description

惯性力发条发电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惯性力摆锤发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惯性力发电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惯性力发条发电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惯性力摆锤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目前市面上的电动汽车等交通工具很多,但是由于其蓄电装置的蓄电瓶的容量、质量和充电时间等问题限制了电动汽车的普及推广及大量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分回收浪费能量、更加简单、绿色环保、经济高效和循环持续长久自供电发电系统,用以解决现有电动交通工具蓄电瓶的容量、质量和充电时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惯性力发条发电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惯性力摆锤发电系统,具体地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公开了惯性力发条发电装置,所述发电装置包括:动力蓄能机构,包括动力蓄能主轴、发条弹簧或涡轮弹簧、动力蓄能齿轮和动力蓄能飞轮组件,所述动力蓄能飞轮组件包括通过螺纹套接的动力蓄能飞轮和动力蓄能飞轮轴,所述动力蓄能主轴两端安装至车身的两侧,所述动力蓄能齿轮、所述发条弹簧或涡轮弹簧和所述动力蓄能飞轮组件均设置在动力蓄能主轴上,所述动力蓄能齿轮和所述动力蓄能飞轮组件分布在所述发条弹簧或涡轮弹簧的两侧,所述发条弹簧或涡轮弹簧的内端缠绕连接至所述动力蓄能主轴,所述发条弹簧或涡轮弹簧的外端连接至车身,所述动力蓄能飞轮轴固定至所述动力蓄能主轴;动力传动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动力蓄能机构后面的后动力传动机构,所述后动力传动机构包括后丝杆轴、后滚轮和后滚轮回位弹簧,所述后丝杆轴的两端安装至车身的两侧,所述后滚轮和所述后滚轮回位弹簧通过内螺纹可旋转套装在所述后丝杆轴上,所述后滚轮回位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至车身的一侧和所述后滚轮的第一端,所述后滚轮为两端凸起的中空滚轮,所述后滚轮的第二端凸起外周安装有后传动齿轮;惯性力转化机构,包括后惯性滑块,所述后惯性滑块连接有后惯性滑块拉绳,所述后惯性滑块拉绳经过固定至后车身的第一定滑轮缠绕连接至后滚轮的中间部分,所述后惯性滑块拉绳在后滚轮的中间部分的缠绕方向与所述发条弹簧或涡轮弹簧在动力蓄能主轴上的缠绕方向相同;及发电机构,包括带动发电机的发电机主轴和设置在所述发电机主轴上的蓄能发电齿轮,所述蓄能发电齿轮通过传动皮带或传动链条连接至动力蓄能飞轮;其中,所述后惯性滑块拉绳带动后滚轮和后滚轮回位弹簧同步在后丝杆轴旋转前进时,所述后滚轮的后传动齿轮向第一方向旋转并与动力蓄能齿轮啮合带动动力蓄能齿轮向第二方向转动。
本发明公开的上述惯性力发条发电装置,所述后惯性滑块拉绳带动后滚轮和后滚轮回位弹簧同步在后丝杆轴旋转前进时,所述后滚轮回位弹簧发生弹性形变。
本发明公开的上述惯性力发条发电装置,所述动力传动机构还包括位于所述动力蓄能机构前面的前动力传动机构,所述前动力传动机构包括前丝杆轴、前滚轮和前滚轮回位弹簧,所述前丝杆轴的两端安装至车身的两侧,所述前滚轮和所述前滚轮回位弹簧通过内螺纹可旋转套装在所述前丝杆轴上,所述前滚轮回位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至车身的一侧和所述前滚轮的第一端,所述前滚轮为两端凸起的中空滚轮,所述前滚轮的第二端凸起外周安装有前传动齿轮;及所述惯性力转化机构还包括前惯性滑块,所述前惯性滑块连接有前惯性滑块拉绳,所述前惯性滑块拉绳经过固定至前车身的第二定滑轮缠绕连接至前滚轮的中间部分,所述前惯性滑块拉绳在前滚轮的中间部分的缠绕方向、所述后惯性滑块拉绳在后滚轮的中间部分的缠绕方向及所述发条弹簧或涡轮弹簧在动力蓄能主轴上的缠绕方向相同;其中,所述前惯性滑块拉绳带动前滚轮和前滚轮回位弹簧同步在前丝杆轴旋转前进时,所述前滚轮的前传动齿轮向第一方向旋转并与动力蓄能齿轮啮合带动动力蓄能齿轮向第二方向转动。
本发明公开的上述惯性力发条发电装置,所述前惯性滑块拉绳带动前滚轮和前滚轮回位弹簧同步在前丝杆轴旋转前进时,所述前滚轮回位弹簧发生弹性形变。
本发明公开的上述惯性力发条发电装置,所述动力蓄能主轴靠近动力蓄能齿轮的一端设置有外驱动螺母。
本发明公开的上述惯性力发条发电装置,动力蓄能齿轮向第二方向转动使发条弹簧或涡轮弹簧在动力蓄能主轴收缩卷紧并带动所述动力蓄能飞轮轴向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动力蓄能飞轮轴不带动所述动力蓄能飞轮向第二方向转动,发条弹簧或涡轮弹簧在动力蓄能主轴展开放松带动所述动力蓄能主轴和所述动力蓄能飞轮轴向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动力蓄能飞轮轴带动所述动力蓄能飞轮向第一方向转动。
本发明公开的上述惯性力发条发电装置,所述惯性力转化机构的后惯性滑块后面的车身位置和前惯性滑块前面的车身位置分别设有后缓冲弹簧和前缓冲弹簧。
本发明公开的上述惯性力发条发电装置,后传动齿轮或前传动齿轮与动力蓄能齿轮啮合并带动动力蓄能齿轮向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发条弹簧或涡轮弹簧在所述动力蓄能主轴上收缩卷紧。
本发明公开的惯性力摆锤发电系统,所述发电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惯性力发条发电装置、动力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惯性力发条发电装置的发电机主轴上还设置有发电机齿轮;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摆锤和主轴,所述摆锤通过摆臂连接至主轴上,所述摆锤摆动带动主轴旋转,所述主轴上设置有主轴齿轮;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位于所述主轴的两侧,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与主轴齿轮和发电机齿轮配合运动,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与主轴齿轮和发电机齿轮配合运动,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与所述主轴齿轮配合运动的方向与第二传动机构与所述主轴齿轮配合运动的方向相反,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与所述发电机齿轮配合运动的方向、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与所述发电机齿轮配合运动的方向和动力蓄能飞轮通过传动皮带或传动链条带动蓄能发电齿轮运动的方向相同。
本发明公开的上述惯性力摆锤发电系统,所述第一摆锤的前面和后面的上止点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弹簧,及所述第二摆锤的前面和后面的上止点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弹簧。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当车辆启动或者刹车产生惯性力时,惯性滑块在惯性力作用下滑动,惯性滑块通过发条弹簧或涡轮弹簧储存能量,惯性力消失后发条弹簧或涡轮弹簧释放能量带动动力蓄能主轴和动力蓄能飞轮轴向第一方向转动,动力蓄能飞轮轴向第一方向转动带动动力蓄能飞轮向第一方向转动,动力蓄能飞轮通过皮带传动带动蓄能发电齿轮旋转,进而带动发电机发电,另外,摆锤在惯性力作用下摆动,摆锤运动通过摆臂带动主轴旋转进而带动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交替运动,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本发明惯性滑块惯性力单独发电或与摆锤惯性力发电互补共存可以达到发电机产生的电能再循环用于车辆或者作为储备能量用作其它用途。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回收能量、更加简单、绿色环保、经济高效和循环持续长久发电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惯性力发条发电装置的侧面结构透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公开的动力蓄能机构与发电机构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公开的惯性力转化机构的后动力传动机构或前动力传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公开的惯性力摆锤发电系统第一动力机构向正前方摆动的结构俯视示意图,其中省略了该发电系统具有的惯性力发条发电装置。
图5为本发明公开的惯性力发条发电装置第一动力机构向正后方摆动的结构俯视示意图,其中省略了该发电系统具有的惯性力发条发电装置。
图6为图4中所示的惯性力摆锤发电系统第一动力机构向正前方摆动的侧面示意图,其中仅显示出了第一摆锤、第一摆臂、主轴和第一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适用于能够产生惯性力的运动物体或机械,本发明具有实施方式以产生惯性力的电动汽车为例,其它的运动物体或机械同样适用。
实施例1
参考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中公开的惯性力发条发电装置包括:动力蓄能机构01、动力传动机构、惯性力转化机构及发电机构02,其中,动力蓄能机构01包括动力蓄能主轴40、发条弹簧或涡轮弹簧04、动力蓄能齿轮05和动力蓄能飞轮组件06,动力蓄能飞轮组件06包括通过螺纹套接的动力蓄能飞轮07和动力蓄能飞轮轴08,动力蓄能主轴40两端安装至车身的两侧,动力蓄能齿轮05、发条弹簧或涡轮弹簧04和动力蓄能飞轮组件06均设置在动力蓄能主轴40上,动力蓄能齿轮05和动力蓄能飞轮组件06分布在发条弹簧或涡轮弹簧04的两侧,发条弹簧或涡轮弹簧04的内端缠绕连接至动力蓄能主轴40,发条弹簧或涡轮弹簧04的外端连接至车身,动力蓄能飞轮轴08固定至动力蓄能主轴40;动力传动机构包括位于动力蓄能机构01后面的后动力传动机构09,后动力传动机构09包括后丝杆轴10、后滚轮11和后滚轮回位弹簧12,后丝杆轴10的两端安装至车身的两侧,后滚轮11和后滚轮回位弹簧12通过内螺纹可旋转套装在后丝杆轴10上,后滚轮回位弹簧12的两端分别连接至车身的一侧和后滚轮11的第一端13,后滚轮11为两端凸起的中空滚轮,后滚轮11的第二端14凸起外周安装有后传动齿轮15;惯性力转化机构包括后惯性滑块16,后惯性滑块16连接有后惯性滑块拉绳17,后惯性滑块拉绳17经过固定至后车身的第一定滑轮18缠绕连接至后滚轮11的中间部分,后惯性滑块拉绳17在后滚轮11的中间部分的缠绕方向与发条弹簧或涡轮弹簧04在动力蓄能主轴40上的缠绕方向相同;发电机构02包括带动发电机19的发电机主轴20和设置在发电机主轴20上的蓄能发电齿轮21,蓄能发电齿轮21通过传动皮带或传动链条22连接至动力蓄能飞轮07;其中,后惯性滑块拉绳17带动后滚轮11和后滚轮回位弹簧12同步在后丝杆轴10旋转前进时,后滚轮11的后传动齿轮14向前旋转并与动力蓄能齿轮05啮合带动动力蓄能齿轮向后转动,同时,后滚轮回位弹簧12发生弹性形变。
进一步地,动力传动机构还包括位于动力蓄能机构01前面的前动力传动机构23,前动力传动机构23包括前丝杆轴24、前滚轮25和前滚轮回位弹簧26,前丝杆轴24的两端安装至车身的两侧,前滚轮25和前滚轮回位弹簧26通过内螺纹可旋转套装在前丝杆轴24上,前滚轮回位弹簧26的两端分别连接至车身的一侧和前滚轮25的第一端27,前滚轮25为两端凸起的中空滚轮,前滚轮25的第二端28凸起外周安装有前传动齿轮29;及惯性力转化机构还包括前惯性滑块30,前惯性滑块30连接有前惯性滑块拉绳31,前惯性滑块拉绳31经过固定至前车身的第二定滑轮32缠绕连接至前滚轮25的中间部分,前惯性滑块拉绳31在前滚轮25的中间部分的缠绕方向、后惯性滑块拉绳17在后滚轮11的中间部分的缠绕方向及所述发条弹簧或涡轮弹簧在动力蓄能主轴上的缠绕方向相同;其中,前惯性滑块拉绳31带动前滚轮25和前滚轮回位弹簧26同步在前丝杆轴24旋转前进时,前滚轮25的前传动齿轮29向前旋转并与动力蓄能齿轮05啮合带动动力蓄能齿轮向后转动,同时,前滚轮回位弹簧26发生弹性形变。
本实施例公开的上述惯性力发条发电装置,后传动齿轮15或前传动齿轮29与动力蓄能齿轮05啮合并带动动力蓄能齿轮05向后转动时,发条弹簧或涡轮弹簧04在动力蓄能主轴40上收缩卷紧。
另外,本实施例公开的惯性力发条发电装置,动力蓄能主轴40靠近动力蓄能齿轮05的一端设置有外驱动螺母33,可人工预先用加长加力重力飞板扳手扳动动力蓄能主轴40外端外驱动螺母33使发条弹簧或涡轮弹簧04最大力度上紧蓄能,需要时释放动能,动力蓄能飞轮轴08单向作用动力蓄能飞轮07使其受力转动,通过传动皮带或传动链条22带动蓄能发电齿轮21旋转,蓄能发电齿轮21通过发电机主轴20带动发电机19发电。
本实施例公开的上述惯性力发条发电装置,动力蓄能齿轮05向后转动使发条弹簧或涡轮弹簧04在动力蓄能主轴40收缩卷紧并带动动力蓄能飞轮轴08向后转动时,动力蓄能飞轮轴08不带动动力蓄能飞轮07向后转动,发条弹簧或涡轮弹簧04在动力蓄能主轴40展开放松带动动力蓄能主轴40和动力蓄能飞轮轴08向前转动时,动力蓄能飞轮轴08带动动力蓄能飞轮07向前转动。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公开的上述惯性力发条发电装置,惯性力转化机构的后惯性滑块16后面的车身位置和前惯性滑块30前面的车身位置分别设有后缓冲弹簧34和前缓冲弹簧35,当后惯性滑块16由于后滚轮回位弹簧12在后丝杆轴10恢复弹性形变的带动而向后滑动速度过大时,后缓冲弹簧34可以发生弹性形变,储存动能,同理,当前惯性滑块30由于前滚轮回位弹簧26在后丝杆轴24恢复弹性形变的带动而向前滑动速度过大时,前缓冲弹簧35可以发生弹性形变,储存动能。
本实施例公开的上述惯性力发条发电装置,在车辆刹车或减速时,后惯性滑块16在惯性力作用下通过滑块轮子的滚动轻松向前滑动,与其连接的后惯性滑块拉绳17通过第一定滑轮18拉动后滚轮11,后滚轮11和后滚轮回位弹簧12在后丝杆轴10上向前旋转同时带动后传动齿轮15向动力蓄能齿轮05旋转咬合,从而带动动力蓄能齿轮05向后转动,另外,后滚轮回位弹簧12也发生弹性形变,动力蓄能齿轮05再通过其中心的动力蓄能主轴40带动高强度的发条弹簧或涡轮弹簧04向后旋转上紧,此时,动力蓄能主轴40向后旋转带动动力蓄能飞轮轴08向后旋转,但是动力蓄能飞轮轴08向后旋转不能带动动力蓄能飞轮07向后旋转,因此,此时不能带动蓄能发电齿轮21旋转发电;当惯性力消失时,上紧的高强度发条弹簧或涡轮弹簧04向前旋转释放动能带动动力蓄能主轴40向前转动,动力蓄能主轴40向前转动带动动力蓄能飞轮轴08向前旋转,此时动力蓄能飞轮轴08向前旋转能带动动力蓄能飞轮07向前旋转,因此,带动蓄能发电齿轮21向前旋转使发电机19发电,同时,后滚轮回位弹簧12在后丝杆轴10恢复弹性形变复位同时带动后传动齿轮15旋转脱离动力蓄能齿轮05,此时,后传动齿轮15的向前旋转将不能带动动力蓄能齿轮05向后旋转,而后滚轮11回卷后惯性滑块拉绳17至后缓冲弹簧34。
本实施例公开的上述惯性力发条发电装置,在车辆启动或加速时,前惯性滑块30在惯性力作用下通过滑块轮子的滚动轻松向后滑动,与其连接的前惯性滑块拉绳31通过第二定滑轮32拉动前滚轮25,前滚轮25和前滚轮回位弹簧26在前丝杆轴24上向前旋转同时带动前传动齿轮29向动力蓄能齿轮05旋转咬合,从而带动动力蓄能齿轮05向后转动,另外,后滚轮回位弹簧12也发生弹性形变,动力蓄能齿轮05再通过其中心的动力蓄能主轴40带动高强度的发条弹簧或涡轮弹簧04向后旋转上紧,此时,动力蓄能主轴40向后旋转带动动力蓄能飞轮轴08向后旋转,但是动力蓄能飞轮轴08向后旋转不能带动动力蓄能飞轮07向前旋转,因此,此时不能带动蓄能发电齿轮21旋转发电;当惯性力消失时,上紧的高强度发条弹簧或涡轮弹簧04向前旋转释放动能带动动力蓄能主轴40向前旋转,动力蓄能主轴40向前旋转带动动力蓄能飞轮轴08向前旋转,此时动力蓄能飞轮轴08向前旋转能带动动力蓄能飞轮07向前旋转,因此,带动蓄能发电齿轮21向前旋转使发电机19发电,同时,后滚轮回位弹簧12在后丝杆轴10恢复弹性形变复位同时带动前传动齿轮29旋转脱离动力蓄能齿轮05,此时,前传动齿轮29的向后旋转将不能带动动力蓄能齿轮05向前旋转,而前滚轮25回卷前惯性滑块拉绳31至前缓冲弹簧35。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公开的惯性力摆锤发电系统,包括如实施例1中所描述的惯性力发条发电装置,有关惯性力发条发电装置部分与实施例1中的描述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参考图2惯性力发条发电装置的发电机主轴20上还设置有发电机齿轮,发电机齿轮为第三齿轮36和第四齿轮37;另外,参考图3和图4,其中图3和图4中省去了蓄能发电齿轮21,惯性力摆锤发电系统还包括动力机构和传动机构;动力机构包括第一摆锤38、第二摆锤39和主轴40,第一摆锤38和第二摆锤39分别通过第一摆臂53和第二摆臂54连接至主轴40上,第一摆锤38和第二摆锤39通过惯性力向同一方向摆动并带动主轴40旋转;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摆锤38和第二摆锤39通过惯性力向正前方摆动或向正后方摆动,主轴40上设置第一齿轮41和第二齿轮42;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飞轮机构和调向机构;第一飞轮机构包括第一飞轮43、第五齿轮44和第一飞轮轴45,第一飞轮轴45上设置有第五齿轮44和第一飞轮43,第一飞轮43与主轴40上的第一齿轮41啮合;调向机构包括调向轴46、第六齿轮47和第七齿轮48,第六齿轮47和第七齿轮48设置在调向轴46上,第六齿轮47和第五齿轮44啮合,第七齿轮48与第三齿轮36啮合;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二飞轮机构,第二飞轮机构包括第八齿轮49、第二飞轮50和第二飞轮轴51,第二飞轮轴51上设置有第二飞轮50和第八齿轮49,第二飞轮50与主轴40上的第二齿轮42啮合,第八齿轮49与第四齿轮37啮合。
第一飞轮轴45和第二飞轮轴51平行设置在主轴40的两侧,第一飞轮轴45和调向轴46平行设置在主轴40的第一侧,第一侧在本实施例中指主轴40的后侧,第二飞轮轴51平行设置在主轴40的第二侧,本实施例中第二侧指主轴40的前侧。第一传动机构与第二传动机构位于主轴40的两侧,第一传动机构与主轴齿轮和发电机齿轮配合运动,第二传动机构与主轴齿轮和发电机齿轮配合运动,第一传动机构与主轴齿轮配合运动的方向与第二传动机构与主轴齿轮配合运动的方向相反,第一传动机构与发电机齿轮配合运动的方向、第二传动机构与发电机齿轮配合运动的方向和动力蓄能飞轮通过传动皮带或传动链条带动蓄能发电齿轮运动的方向相同。
如图6所示,第一摆锤38的前面和后面的上止点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弹簧52,另外,第二摆锤39的前面和后面的上止点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弹簧(图中未示出),作用是为了用于第一摆锤38和第二摆锤39在太大惯性作用力下缓冲并蓄能,增加摆锤在重力作用下摆动的力量和速度。
参考图4,本实施例公开的发电系统的动力机构和传动机构安装在电动汽车的顶部,当电动汽车刹车时,第一摆锤38和第二摆锤39向电动汽车原本行使方向摆动,假设,电动汽车的运动方向为向前运动,电动汽车刹车时,第一摆锤38和第二摆锤39在惯性力作用下向前摆动,第一摆锤38和第二摆锤39带动主轴40向后转动,主轴40向后转动带动主轴40上的第一齿轮41和第二齿轮42向后转动,第一齿轮41带动第一飞轮43向前旋转,第一飞轮43的向前旋转带动第一飞轮轴45向前旋转,第一飞轮轴45带动第五齿轮44向前旋转,第五齿轮44带动第六齿轮47向后旋转,第六齿轮47带动调向轴46向后旋转,调向轴46带动第七齿轮48向后旋转,第七齿轮48带动第三齿轮36向前旋转,第三齿轮36带动发电机主轴18向前旋转,带动发电机19发电。
由于第一飞轮43和第二飞轮50具有单向改变运动方向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飞轮43只有在向前旋转时才能带动第一飞轮轴45旋转,相反,第一飞轮轴45只有在向后旋转时才能带动第一飞轮43旋转,同理,第二飞轮50只有在向后旋转时才能带动第二飞轮轴51旋转,相反,第二飞轮轴51只有在向前旋转时才能带动第二飞轮50旋转。因此,第一摆锤38和第二摆锤39向前摆动时,第二齿轮42也带动第二传动机构的第二飞轮50向前旋转,但是,此时第二飞轮50的向前旋转不能带动第二飞轮轴51旋转,所以此时只有第一传动机构起作用。
当惯性消失后,第一摆锤38和第二摆锤39在重力作用下向后摆动时,主轴40向前转动,主轴40带动第一齿轮41和第二齿轮42向前旋转,第一齿轮41向前旋转时,第一齿轮41带动第一飞轮43向后旋转,但是,此时,第一飞轮43向后旋转不能带动第一飞轮轴45向后旋转,第二齿轮42和第二飞轮50啮合,第二齿轮42带动第二飞轮50向后旋转,第二飞轮50带动第二飞轮轴51向后旋转,第二飞轮轴51带动第八齿轮49向后旋转,第八齿轮49带动第四齿轮37向前旋转,第四齿轮37带动发电机主轴20向前旋转,进而带动发电机19发电,此时只有第二传动机构起作用。
所以在第一摆锤38和第二摆锤39向前和向后运动过程中,第一飞轮43和第二飞轮50单向作用下交替循环带动发电机19发电,且通过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的作用最终发电机主轴20的旋转方向一致,这样可以保证,摆锤的运动方向不会影响发电机19的持续发电。
参考图5,当电动汽车启动时,第一摆锤38和第二摆锤39由于惯性向第二运动方向摆动,即向后摆动,带动主轴40向前转动,主轴40带动第一齿轮41和第二齿轮42向前旋转,第一齿轮41向前旋转时,第一齿轮41带动第一飞轮43向后旋转,但是,此时,第一飞轮43向后旋转不能带动第一飞轮轴45向后旋转,第二齿轮42和第二飞轮50啮合,第二齿轮42带动第二飞轮50向后旋转,第二飞轮50带动第二飞轮轴51向后旋转,第二飞轮轴51带动第八齿轮49向后旋转,第八齿轮49带动第四齿轮37向前旋转,第四齿轮37带动发电机主轴20向前旋转,进而带动发电机19发电,此时只有第二传动机构起作用。
当惯性消失后,第一摆锤38和第二摆锤39又在重力作用下向前运动,第一摆锤38和第二摆锤39带动主轴40向后转动,主轴40向后转动带动主轴40上的第一齿轮41和第二齿轮42向后转动,第一齿轮41带动第一飞轮43向前旋转,第一飞轮43的向前旋转带动第一飞轮轴45向前旋转,第一飞轮轴45带动第五齿轮44向前旋转,第五齿轮44带动第六齿轮47向后旋转,第六齿轮47带动调向轴46向后旋转,调向轴46带动第七齿轮48向后旋转,第七齿轮48带动第三齿轮36向前旋转,第三齿轮36带动发电机主轴18向前旋转,带动发电机19发电,此时只有第一传动机构起作用。
所以在第一摆锤38和第二摆锤39向前和向后运动过程中,第一飞轮43和第二飞轮50单向作用下交替循环带动发电机19发电,且通过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的作用最终使发电机主轴20的旋转方向一致,这样可以保证,摆锤的运动方向不会影响发电机19的持续发电。
本实施例中的惯性力摆锤发电系统即利用摆锤惯性力发电,同时也具有惯性力发条发电装置,惯性滑块惯性力蓄能发电可以起到辅助作用。当车辆启动或者刹车产生惯性力时,一方面,摆锤在惯性力作用下摆动,摆锤运动通过摆臂带动主轴旋转进而带动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交替运动,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另外,惯性滑块也可以在惯性力作用下滑动,惯性滑块通过发条弹簧或涡轮弹簧储存能量,惯性力消失后发条弹簧或涡轮弹簧释放能量带动动力蓄能主轴和动力蓄能飞轮轴向第一方向转动,动力蓄能飞轮轴向第一方向转动带动动力蓄能飞轮向第一方向转动,动力蓄能飞轮通过皮带传动带动蓄能发电齿轮旋转,进而带动发电机发电,本实施例中,惯性滑块惯性力发电与摆锤惯性力发电互补共存可以达到发电机产生的电能再循环用于车辆或者作为储备能量用作其它用途。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惯性力发条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装置包括:
动力蓄能机构,包括动力蓄能主轴、发条弹簧或涡轮弹簧、动力蓄能齿轮和动力蓄能飞轮组件,所述动力蓄能飞轮组件包括通过螺纹套接的动力蓄能飞轮和动力蓄能飞轮轴,所述动力蓄能主轴两端安装至车身的两侧,所述动力蓄能齿轮、所述发条弹簧或涡轮弹簧和所述动力蓄能飞轮组件均设置在动力蓄能主轴上,所述动力蓄能齿轮和所述动力蓄能飞轮组件分布在所述发条弹簧或涡轮弹簧的两侧,所述发条弹簧或涡轮弹簧的内端缠绕连接至所述动力蓄能主轴,所述发条弹簧或涡轮弹簧的外端连接至车身,所述动力蓄能飞轮轴固定至所述动力蓄能主轴;
动力传动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动力蓄能机构后面的后动力传动机构,所述后动力传动机构包括后丝杆轴、后滚轮和后滚轮回位弹簧,所述后丝杆轴的两端安装至车身的两侧,所述后滚轮和所述后滚轮回位弹簧通过内螺纹可旋转套装在所述后丝杆轴上,所述后滚轮回位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至车身的一侧和所述后滚轮的第一端,所述后滚轮为两端凸起的中空滚轮,所述后滚轮的第二端凸起外周安装有后传动齿轮;
惯性力转化机构,包括后惯性滑块,所述后惯性滑块连接有后惯性滑块拉绳,所述后惯性滑块拉绳经过固定至后车身的第一定滑轮缠绕连接至后滚轮的中间部分,所述后惯性滑块拉绳在后滚轮的中间部分的缠绕方向与所述发条弹簧或涡轮弹簧在动力蓄能主轴上的缠绕方向相同;及
发电机构,包括带动发电机的发电机主轴和设置在所述发电机主轴上的蓄能发电齿轮,所述蓄能发电齿轮通过传动皮带或传动链条连接至动力蓄能飞轮;
其中,所述后惯性滑块拉绳带动后滚轮和后滚轮回位弹簧同步在后丝杆轴旋转前进时,所述后滚轮的后传动齿轮向第一方向旋转并与动力蓄能齿轮啮合带动动力蓄能齿轮向第二方向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惯性力发条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惯性滑块拉绳带动后滚轮和后滚轮回位弹簧同步在后丝杆轴旋转前进时,所述后滚轮回位弹簧发生弹性形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惯性力发条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动机构还包括位于所述动力蓄能机构前面的前动力传动机构,所述前动力传动机构包括前丝杆轴、前滚轮和前滚轮回位弹簧,所述前丝杆轴的两端安装至车身的两侧,所述前滚轮和所述前滚轮回位弹簧通过内螺纹可旋转套装在所述前丝杆轴上,所述前滚轮回位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至车身的一侧和所述前滚轮的第一端,所述前滚轮为两端凸起的中空滚轮,所述前滚轮的第二端凸起外周安装有前传动齿轮;及所述惯性力转化机构还包括前惯性滑块,所述前惯性滑块连接有前惯性滑块拉绳,所述前惯性滑块拉绳经过固定至前车身的第二定滑轮缠绕连接至前滚轮的中间部分,所述前惯性滑块拉绳在前滚轮的中间部分的缠绕方向、所述后惯性滑块拉绳在后滚轮的中间部分的缠绕方向及所述发条弹簧或涡轮弹簧在动力蓄能主轴上的缠绕方向相同;其中,所述前惯性滑块拉绳带动前滚轮和前滚轮回位弹簧同步在前丝杆轴旋转前进时,所述前滚轮的前传动齿轮向第一方向旋转并与动力蓄能齿轮啮合带动动力蓄能齿轮向第二方向转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惯性力发条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惯性滑块拉绳带动前滚轮和前滚轮回位弹簧同步在前丝杆轴旋转前进时,所述前滚轮回位弹簧发生弹性形变。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惯性力发条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蓄能主轴靠近动力蓄能齿轮的一端设置有外驱动螺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惯性力发条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力蓄能齿轮向第二方向转动使发条弹簧或涡轮弹簧在动力蓄能主轴收缩卷紧并带动所述动力蓄能飞轮轴向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动力蓄能飞轮轴不带动所述动力蓄能飞轮向第二方向转动,发条弹簧或涡轮弹簧在动力蓄能主轴展开放松带动所述动力蓄能主轴和所述动力蓄能飞轮轴向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动力蓄能飞轮轴带动所述动力蓄能飞轮向第一方向转动。
7.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惯性力发条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惯性力转化机构的后惯性滑块后面的车身位置和前惯性滑块前面的车身位置分别设有后缓冲弹簧和前缓冲弹簧。
8.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惯性力发条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后传动齿轮或前传动齿轮与动力蓄能齿轮啮合并带动动力蓄能齿轮向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发条弹簧或涡轮弹簧在所述动力蓄能主轴上收缩卷紧。
9.惯性力摆锤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惯性力发条发电装置、动力机构和传动机构;
所述惯性力发条发电装置的发电机主轴上还设置有发电机齿轮;
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摆锤和主轴,所述摆锤通过摆臂连接至主轴上,所述摆锤摆动带动主轴旋转,所述主轴上设置有主轴齿轮;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位于所述主轴的两侧,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与主轴齿轮和发电机齿轮配合运动,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与主轴齿轮和发电机齿轮配合运动,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与所述主轴齿轮配合运动的方向与第二传动机构与所述主轴齿轮配合运动的方向相反,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与所述发电机齿轮配合运动的方向、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与所述发电机齿轮配合运动的方向和动力蓄能飞轮通过传动皮带或传动链条带动蓄能发电齿轮运动的方向相同。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惯性力摆锤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锤的前面和后面的上止点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弹簧,及所述第二摆锤的前面和后面的上止点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弹簧。
CN201611190312.9A 2016-12-21 2016-12-21 惯性力发条发电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惯性力摆锤发电系统 Pending CN1064382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90312.9A CN106438232A (zh) 2016-12-21 2016-12-21 惯性力发条发电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惯性力摆锤发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90312.9A CN106438232A (zh) 2016-12-21 2016-12-21 惯性力发条发电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惯性力摆锤发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38232A true CN106438232A (zh) 2017-02-22

Family

ID=58215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90312.9A Pending CN106438232A (zh) 2016-12-21 2016-12-21 惯性力发条发电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惯性力摆锤发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3823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9758A (zh) * 2019-07-25 2019-11-08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单元的电能产生装置和车载单元
WO2022205724A1 (zh) * 2021-03-29 2022-10-06 上海寅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装置和具有其的发电地板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9758A (zh) * 2019-07-25 2019-11-08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单元的电能产生装置和车载单元
CN110429758B (zh) * 2019-07-25 2024-05-24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单元的电能产生装置和车载单元
WO2022205724A1 (zh) * 2021-03-29 2022-10-06 上海寅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装置和具有其的发电地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40206495A1 (en) Mechanical energy storage system
CN104024014B (zh) 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
CN206647221U (zh) 惯性力发条发电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惯性力摆锤发电系统
CN106438232A (zh) 惯性力发条发电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惯性力摆锤发电系统
CN107521350A (zh) 一种新能源多动力智能组合系统无油车
JP2009143485A (ja)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
CN203739622U (zh) 用于纯电动汽车的单向行星减速轮毂电机驱动装置
CN206419170U (zh) 一种惯性力摆锤发电系统
US20100242672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lf-contained inertial vehicular propulsion
CN103192846B (zh) 一种列车制动能量存储与利用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7762746A (zh) 一种汽车惯性动能转化装置
CN106704122A (zh) 一种惯性力摆锤发电系统
TWI352778B (en) Shock absorber damping generator device
SE514453C2 (sv) Sätt och anordning för laddning av artilleripjäser medelst kastansättning
CN107762745A (zh) 运动动能转化与存储装置
US20130175953A1 (en) Sequential pulse firing of multiple motors in an flywheel array
CN208453194U (zh) 一种新型电动自行车传动机构
CN101264787A (zh) 具有多个多种发电装置的混合动力电动自行车和小汽车
CN212250355U (zh) 后置式动能转机械能发电结构
CN202863699U (zh) 一种发条储能式的运动助力两用车
CN205890578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能量回收装置
CN108128400A (zh) 一种新型电动自行车传动机构
RU160201U1 (ru) Накопитель механической энергии с упругими элементами
US20070137420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lf-contained inertial vehicular propulsion
Volontsevich et al. Research of possibility of electromechanical turning mechanism creating for tracked vehicle as first step to hybrid transmiss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