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37286A - 帐篷 - Google Patents

帐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37286A
CN106437286A CN201510477385.5A CN201510477385A CN106437286A CN 106437286 A CN106437286 A CN 106437286A CN 201510477385 A CN201510477385 A CN 201510477385A CN 106437286 A CN106437286 A CN 1064372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gle
supporting leg
tent
tarpaulin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7738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37286B (zh
Inventor
杨胜勇
边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 Zi E-Commerce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 Zi E-Commerce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 Zi E-Commerce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 Zi E-Commerce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7738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37286B/zh
Priority to PCT/CN2015/088276 priority patent/WO2017020376A1/zh
Publication of CN1064372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372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372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372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5/00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5/18Tents having plural sectional covers, e.g. pavilions, vaulted tents, marquees, circus tents; Plural tents, e.g. modula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5/00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5/32Parts, components, construction details, accessories, interior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nts, e.g. guy-line equipment, skirts, threshold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5/00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5/32Parts, components, construction details, accessories, interior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nts, e.g. guy-line equipment, skirts, thresholds
    • E04H15/34Supporting means, e.g. frames
    • E04H15/44Supporting means, e.g. frames collapsible, e.g. breakdown type
    • E04H15/48Supporting means, e.g. frames collapsible, e.g. breakdown type foldable, i.e. having pivoted or hinged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帐篷,包括帐篷架和篷布,帐篷架包括多根支撑腿和顶蓬架,顶蓬架包括位于相邻两根支撑腿之间的伸缩单元、以及设在每根支撑腿上端处的角檐管,伸缩单元的两端与支撑腿相铰接,角檐管可上下转动、且角檐管的外端与篷布边缘相连接;多根支撑腿中,当有两根呈对角分布的支撑腿上所连接的角檐管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0°或锐角时,篷布处于绷直状态。在展开帐篷的过程中,呈对角分布的两根支撑腿上连接的角檐管外端之间的对角连线逐渐增加,进而将篷布逐步拉紧;当帐篷完全展开后,两根角檐管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0°或锐角,此时,篷布已处于绷直状态,进而通过篷布对角檐管的作用力实现自锁,从而便于一人展开或折叠该帐篷。

Description

帐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户外用品,特别是涉及一种帐篷,可便于一人将其展开或折叠。
背景技术
帐篷是户外休闲旅游的必备用品,也可以用于庭院的装饰或者休闲时的临时遮阳、挡雨、避风,从而给用户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由于帐篷具有轻巧耐用、携带方便、收放自如等优点,故帐篷被广泛地应用于户外活动、旅游休闲、探险活动、大型会展、流动摊档、临时场所、临时车库等场合。
随着人们生活的不断改善,帐篷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帐篷一般都包括可折叠的帐篷架以及篷布,所述帐篷架由顶蓬架、以及三根或三根以上的支撑腿构成,所述支撑腿用于支撑顶蓬架,且支撑腿上还设置有锁定结构,所述篷布覆盖在顶蓬架上,用于遮阳、挡雨或避风。目前,锁定结构一般为锁定销,通过机械的锁定方式来锁定帐篷的展开状态。或者,如申请号为201220728766.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公开的一种帐篷中,其帐篷骨架包括多根脚杆、多根通过端部铰接且呈放射状设置的屋檐杆、屋檐连接装置和用于固定脚杆的定位装置;屋檐连接装置包括铰接相连的连接件本体和屋檐连接件,连接件本体固定设置在脚杆的端部;屋檐杆包括外管、内管和伸缩锁定装置;外管与屋檐连接件固定相连;内管可滑动地套设在外管中;伸缩锁定装置设置在外管与内管之间。在展开帐篷骨架时,先通过定位装置固定脚杆;然后将内管向外拉出;最后利用锁定装置锁定屋檐杆的长度;在折叠帐篷骨架时,将上述步骤逆序操作即可。
因此,由上述内容不难得出,不管是展开或折叠带锁定销的帐篷或上述现有技术公开的帐篷时,都需要至少两个人同时操作,且要将帐篷的每条支撑腿拉到位才可以确保帐篷被完全锁定,其非常不利于只有一个人时展开或折叠帐篷。另外,当帐篷组装好以后,篷布呈开口向下的弧面状,其风阻较大、还容易吃风,故增大了风对帐篷的破坏力,缩短了帐篷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于一人展开或折叠的帐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帐篷,包括帐篷架和篷布,所述帐篷架包括多根支撑腿和位于支撑腿上端处的顶蓬架,所述顶蓬架包括位于相邻两根支撑腿之间的伸缩单元、以及设在每根支撑腿上端处的角檐管,所述伸缩单元的两端与支撑腿相铰接,所述角檐管可上下转动、且角檐管的外端与篷布边缘相连接;多根支撑腿中,当有两根呈对角分布的支撑腿上所连接的角檐管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0°或锐角时,所述篷布处于绷直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角檐管上铰接有一连杆,所述支撑腿上套有一可沿支撑腿长度方向来回移动的连接滑套,所述伸缩单元包括一个X形杆件或多个相互铰接的X形杆件,所述X形杆件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屋檐管和第二屋檐管;与支撑腿相连接的X形杆件中,第一屋檐管与连接滑套铰接,第二屋檐管与支撑腿的上端铰接,所述连杆的端部与连接滑套铰接,角檐管与连杆构成三角撑杆结构。
优选地,所述支撑腿的上端固定有一连接角件,与支撑腿相连接的X形杆件中,第二屋檐管与连接角件相铰接,所述角檐管内端与连接角件相铰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腿上固设有径向延伸、且位于连接滑套上方的限位块,当连接滑套与限位块相抵靠时,所述夹角α为锐角,且篷布处于绷直状态。
进一步地,当帐篷展开后,所述篷布与角檐管的外端之间设有篷布防脱落结构。
优选地,所述防脱落机构包括设在篷布边缘的一圈向内翻转的卷边部、以及固定在篷布上的弹力套,所述卷边部与篷布之间形成有一收容所述弹力套的收容腔,所述角檐管的外端紧配合地穿设在弹力套中。
优选地,所述角檐管的外端与卷边部之间设有一位于收容腔中的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固定在篷布上;当所述夹角α为0°或锐角时,所述弹性元件处于被压缩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腿的下端固设有一支撑脚垫,该支撑脚垫包括设有球面凹槽的底座、可转动地插设在球面凹槽中且呈球状的转动体,所述转动体与支撑腿的下端固定连接,且转动体相对底座具有至少两个转动自由度。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自由度包括绕第一轴线转动的第一转动自由度、以及绕第二轴线转动的第二转动自由度,所述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相交且交点与所述转动体的球心相重合,且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所在的平面与竖直平面成一夹角。
优选地,所述底座和转动体通过一可转动地销轴相连接,所述第一轴线为销轴的轴线。
优选地,所述转动体上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且处于同一平面内的扇形槽,所述扇形槽的圆心角在转动体的球心处相连通,所述销轴穿设在两个扇形槽中、并通过两个扇形槽的圆心角连通处,所述销轴可绕第二轴线转动,所述第二轴线垂直于两个扇形槽所在的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自由度还包括绕第三轴线转动的第三自由度,该第三轴线为竖直轴线。
优选地,所述球面凹槽的上端设有内壁呈环形球面状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包覆在转动体的外部、且限位部的开口直径小于所述转动体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开设有第一通孔的底座本体、以及开设有弧面容槽的底盖,所述底盖置于第一通孔下端、且与底座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通孔和弧面容槽形成所述球面凹槽。
优选地,所述转动体固定在一连接块的下端,所述连接块的上端插入支撑腿中、并与支撑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腿上设有多个沿支撑腿长度方向分布的长度调节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长度调节单元包括锁紧机构、以及构成支撑腿的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上端插入外管中;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固定在外管上的固定座、与内管可相对移动的压片、以及弹簧;当锁紧机构在锁紧状态时,所述弹簧用于对压片施加压力、使压片与固定座相抵靠的同时又抵紧内管的外壁。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中开设有一容纳腔,所述压片包括置于容纳腔中的压片本体部和从容纳腔中露出的触发部,所述触发部用于释放锁紧机构,所述压片本体部上开设有容内管穿过的第二通孔;当锁紧机构在锁紧状态时,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与内管的轴线成一锐角,且第二通孔的内壁与内管的外壁相抵紧;当锁紧机构在解锁状态时,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与内管的轴线相平行,且第二通孔的内壁与内管的外壁相互释放。
优选地,所述固定座包括固定在外管上的固定座上部和容内管穿过的固定座下部,所述弹簧置于容纳腔中,所述固定座下部上还设有一向上延伸的下导向部,所述压片本体部上设有向下延伸的上导向部,所述弹簧套在上导向部和下导向部上,所述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压片和固定座下部相抵靠;当锁紧机构在解锁状态时,所述上导向部与下导向部相抵靠。
优选地,所述固定座包括固定在外管上的固定座上部和容内管穿过的固定座下部,所述弹簧置于容纳腔中、且弹簧套在内管上,所述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压片和固定座下部相抵靠。
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的帐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中,角檐管与篷布相连接,进而可将篷布撑起来;在展开帐篷的过程中,呈对角分布的两根支撑腿上所述连接的角檐管外端之间的对角连线逐渐增加,进而将篷布逐步拉紧;当帐篷完全展开后,两根角檐管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0°或锐角,此时,篷布已处于绷直状态,进而通过篷布对角檐管的作用力实现自锁,以保持帐篷此时的展开状态,从而便于一人展开或折叠本申请所涉及的帐篷,操作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图2为本申请中帐篷的展开状态图。
图3为图1的I圈放大图。
图4为本申请中帐篷架的折叠状态图。
图5为本申请中篷布处于最紧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帐篷架的结构示意。
图7为本申请中篷布处于绷紧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帐篷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中篷布与角檐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10至图13为本申请在倾斜状态下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中长度调节单元的一实施例。
图15为图14的剖视图,其中,锁紧机构为锁紧状态。
图16为图14的剖视图,其中,锁紧机构为解锁状态。
图17为本申请中长度调节单元的另一实施例。
图18为图17的剖视图,其中,锁紧机构为锁紧状态。
图19为图17的剖视图,其中,锁紧机构为解锁状态。
图20为本申请中支撑脚垫一实施例的爆破图。
图21为图20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21的A-A向剖视图。
图23为支撑脚垫的使用状态图。
图24为图23的B-B向剖视图。
图25为支撑脚垫的另一使用状态图。
图26为图25的C-C向剖视图。
图27为本申请中支撑脚垫另一实施例的爆破图。
图28为图27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9为图28的D-D向剖视图。
图30为支撑脚垫的使用状态图。
图31为图30的E-E向剖视图。
图32为本申请中篷布与角檐管连接的另一实施例。
元件标号说明
1 篷布
11 卷边部
12 收容腔
13 弹力套
2 支撑腿
21 限位块
22 内管
23 外管
24 第一支撑腿
25 第二支撑腿
26 第三支撑腿
27 第四支撑腿
3 顶蓬架
31 伸缩单元
311 X形杆件
312 第一屋檐管
313 第二屋檐管
32 角檐管
321 上角檐管
322 下角檐管
33 连杆
34 连接滑套
35 连接角件
351 角件本体
352 收容槽
353 挡板部
4 支撑脚垫
41 底座
411 球面凹槽
412 限位部
413 底座本体
414 第一通孔
415 底盖
416 弧面容槽
417 凸壁
42 转动体
421 扇形槽
43 销轴
44 连接块
5 锁紧机构
51 固定座
511 容纳腔
512 固定座上部
513 固定座下部
514 下导向部
515 第一内壁
516 第二内壁
52 压片
521 压片本体部
522 触发部
523 第二通孔
524 上导向部
525 第一侧面
526 第二侧面
53 弹簧
6 弹性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本发明提供一种帐篷,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帐篷包括帐篷架和篷布1,所述帐篷架包括多根支撑腿2和位于支撑腿2上端处的顶蓬架3,所述顶蓬架3包括位于相邻两根支撑腿2之间的伸缩单元31、以及设在每根支撑腿2上端处的角檐管32,所述伸缩单元31的两端与支撑腿2相铰接,用于支撑并传递力,当帐篷展开时,通过伸缩单元31的伸出将帐篷架以一根支撑腿2为中心而向外展开;当帐篷折叠时,通过伸缩单元31的收缩将帐篷架以一根支撑腿2为中心而向内收拢;所述角檐管32与支撑腿2的上端铰接,故角檐管32以其与支撑腿2的铰接点为中心可上下转动,角檐管32的外端与篷布1边缘相连接;多根支撑腿2中,当有两根呈对角分布的支撑腿2上所连接的角檐管32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0°或锐角时,如图6或图8所示,所述篷布1处于绷直状态。
当需要展开帐篷时,先将角檐管32与篷布1相连接,之后用户以一根支撑腿2为中心、并对铰接在该支撑腿2上端的角檐管32施力,使角檐管32以其与该支撑腿2的铰接点为中心向上翻转。在角檐管32向上翻转的过程中,伸缩单元31以所选的支撑腿2为中心不断地向外伸出,从而带动其余支撑腿2向外移动,并使得两根呈对角设置的支撑腿2上所连接的角檐管32之间的对角线间距不断地增大,从而使篷布1逐渐被呈对角设置的角檐管32拉紧。由于篷布1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故当两根对角设置的角檐管32之间的间距大于篷布1在这方向上的处于临界绷直状态时的长度后,篷布1即可处于绷直状态,此时,角檐管3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锐角或为0°,且篷布1对两根对角分布的角檐管32施加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从而实现帐篷架和帐篷整体的自锁,以保持帐篷的展开状态。因此,该帐篷利用篷布1与角檐管32之间自身的张力形成自锁,省掉了现有技术中支撑腿2上锁定销的锁定方式,从而在展开帐篷时不再需要将每一根支撑腿2都拉一下来确保帐篷锁到位,进而便于一人将该帐篷展开或收起,操作非常方便。
优选地,所谓篷布1的临界绷直状态是指:在该状态下,篷布1两个对角线之间的间距为L;当两根对角设置的角檐管32之间的间距L1小于L时,则篷布1为未被拉紧的放松状态;当两根对角设置的角檐管32之间的间距L1大于L时,则篷布1为被拉紧的绷直状态。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角檐管32的中点或邻近中点处铰接有一连杆33,所述支撑腿2上套有一可沿支撑腿2长度方向来回移动的连接滑套34,所述伸缩单元31包括一个X形杆件311或多个相互铰接的X形杆件311,所述X形杆件311均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屋檐管312和第二屋檐管313,当X形杆件311为一个时,最有利于结构刚性,当X形杆件311为多个时,有利于结构尺寸的扩大;所述第一屋檐管312和第二屋檐管313的结构完全相同,且第一屋檐管312与第二屋檐管313的铰接点位于或邻近于第一屋檐管312或第二屋檐管313的中点处。与支撑腿2相连接的X形杆件311中,第一屋檐管312与连接滑套34铰接,第二屋檐管313与支撑腿2的上端铰接,所述连杆33的端部与连接滑套34铰接,所述角檐管32与连杆33构成三角撑杆结构,即呈Y形布局。在角檐管32向上翻转或向下翻转的过程中,角檐管32的内端在上下方向上位置固定,故角檐管32通过连杆33带动连接滑套34沿支撑腿2向上或向下移动,连接滑套34又会带动第一屋檐管312沿支腿向上或向下移动,从而使X形杆件311以该支撑腿2为中心而向外移动或向内移动,进而实现伸缩单元31的向外伸出或向内收拢,以展开或折叠帐篷。
优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支撑腿2的上端固定有一连接角件35,与支撑腿2相连接的X形杆件311中,第二屋檐管313与连接角件35相铰接,所述角檐管32内端与连接角件35相铰接,从而通过连接角件35完成角檐管32、第二屋檐管313与支撑腿2的铰接。
另外,一根支撑腿2连接有两个X形杆件311以及一根角檐管32,故连接角件35包括固定在支撑腿2上的角件本体351、以及三个从角件本体351上径向延伸的连接部,每个连接部中均设有一开口朝下的收容槽352,两个X形杆件311的第二屋檐管313以及一根角檐管32分别置于三个连接部的收容槽352中、且均通过转轴与连接部铰接。较优地,每个连接部在收容槽352的上端均包括挡板部353,用于限制角檐管32向上翻转的极限位置,保证帐篷展开状态的稳定性。所述连接滑套34也设有三个径向延伸的连接部,每个连接部中均开设有一开口朝上的收容槽352,两个X形杆件311的第一屋檐管312以及一根连杆33分别置于连接滑套34的三个连接部的收容槽352中、且均通过转轴与连接部铰接。
该帐篷中所述支撑腿2为至少三根,较优地,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所述支撑腿2有四根,分别为第一支撑腿24、第二支撑腿25、第三支撑腿26和第四支撑腿27,所述第一支撑腿24和第三支撑腿26呈对角设置,第二支撑腿25和第四支撑腿27呈对角设置。所述角檐管32包括铰接在第一支撑腿24上端和第三支撑腿26上端的上角檐管321、以及铰接在第二支撑腿25上端和第四支撑腿27上端的下角檐管322。位于第一支撑腿24与第二支撑腿25之间、第二支撑腿25与第三支撑腿26之间、第三支撑腿26与第四支撑腿27之间、以及第四支撑腿27与第一支撑腿24之间的伸缩单元31均包括两个X形杆件311,所述篷布1上设置四个连接点,分别于两根上角檐管321的外端、两根下角檐管322的外端相连接。图4所示的帐篷架为帐篷未使用时的折叠状态,当需要展开该帐篷时,则用户手持第一支撑腿24、并将铰接在第一支撑腿24上端的上角檐管321向上翻转,上角檐管321通过连杆33带动套在第一支撑腿24上的连接滑套34向上移动,与此同时,连接滑套34驱动与第一支撑腿24相铰接的两个伸缩单元31向外移动,进而将第二支撑腿25、第三支撑腿26和第四支撑腿27以第一支撑腿24为中心向外移动,直至篷布1被拉紧并越过顶蓬架3上两个对角分布的角檐管32之间的极限最大距离后,从而形成自锁。
更进一步地说,当上角檐管321向上翻转并处于水平面的下方时,两根上角檐管321、以及两根下角檐管322之间的间距L1都在逐步增大,当该间距L1大于篷布1处于临界绷直状态时的长度L后,篷布1与上角檐管321之间存在张力即可形成自锁,但此时上角檐管321容易在篷布1的张力作用下向下翻转收拢,故帐篷的锁定状态不是很稳定。用户施力使上角檐管321继续向上翻转并处于水平时,如图5和图6所示,两根上角檐管321之间的间距L1为最大值,篷布1在两根上角檐管321之间的连线方向上处于最紧状态。用户增大施力力度使上角檐管321继续向上翻转、以越过水平极限状态,如图7和图8所示,此时两根上角檐管321处于水平面的上方,且两根上角檐管321之间的间距L1仍大于篷布1处于临界绷直状态时的长度L,故篷布1与上角檐管321之间还是会存在张力形成自锁,但在此状态下,若不对上角檐管321施加外力时,则上角檐管321不会在篷布1的张力作用下克服水平极限状态而向下翻转,故帐篷的锁定状态比较稳定可靠。优选地,为了使帐篷的锁定状态更加稳定可靠,如图3所示,所述支撑腿2上固设有一圈或一小段或某几小段径向延伸、且位于连接滑套34上方的限位块21,当连接滑套34与限位块21相抵靠时,所述上角檐管321位于水平面的上方,所述夹角α为锐角,且篷布1处于绷直状态;通过限位块21可限制连接滑套34的上移,进而限制上角檐管321的继续向上翻转,从而大大提高帐篷的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限位结构,如弹头与孔相组合的锁定结构。
优选地,帐篷展开后,由四根角檐管32支撑出的篷布1呈鞍形,故篷布1比较平坦且外观更加时尚美观、风阻比较小,从而减小了风对帐篷的破坏力,大大提高了帐篷的使用寿命。与此同时,采用上述结构的帐篷在提高使用便利度的同时,其还不需要在帐篷架中间额外安装支撑用的顶管,故可节省材料,使帐篷成本更加低廉,提高帐篷的性价比。
当需要将帐篷收起折叠时,则手持第一支撑腿24、并施力将铰接在第一支撑腿24上端的上角檐管321向下翻转,克服两根上角檐管321的水平极限状态后继续使上角檐管321向下翻转,则上角檐管321通过连杆33带动连接滑套34向下移动,与此同时,连接滑套34驱动与第一支撑腿24相铰接的两个伸缩单元31向内收拢,进而将第二支撑腿25、第三支撑腿26和第四支撑腿27以第一支撑腿24为中心向内收拢,最后解除篷布1与上角檐管321、下角檐管322的连接关系,取下篷布1即可,收拢折叠后的帐篷架如图4所示。
进一步地,当帐篷展开后,所述篷布1与角檐管32的外端之间设有篷布防脱落结构;所述篷布防脱落结构可以有多个实施例,较优的实施例为:如图9所示,所述篷布1的边缘设有一圈向内翻转的卷边部11,该卷边部11与篷布1之间形成有一收容腔12,所述收容腔12中设有固定在篷布1上的弹力套13,该弹力套13由弹性织带制成,所述角檐管32的外端紧配合地穿设在弹力套13中,从而将角檐管32与篷布1相连接。当然,篷布1和角檐管32也可以采用其他连接方式,如在篷布1的边缘处加设鸡眼扣或带孔且由塑料制成的固定片,使用螺丝穿过鸡眼扣或固定片上的孔固定在角檐管32的外端,从而将篷布1和角檐管32相连接。优选地,所述角檐管32的外端与卷边部11之间设有一位于收容腔12中的弹性元件6,如图32所示,该弹性元件6固定在篷布1上;当所述夹角α为0°或锐角时,所述弹性元件6处于被压缩状态,故弹性元件6对篷布1和角檐管32同时施加一个张力,使得篷布1更加绷紧,防止因角檐管32磨损而影响篷布1的张紧效果,保证帐篷的正常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腿2上设有多个沿支撑腿2长度方向分布的长度调节单元,用于调节支撑腿2的长度。当四根支撑腿2的长度在变化时,篷布1的朝向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图10至图13为长度不同的支撑腿2所形成的篷布1不同的朝向,故通过长度调节单元来调节支撑腿2的长度后,可同时调节篷布1的朝向,使得篷布1朝向顺太阳照射角度的变化而变化,起到最大程度的遮阳作用。
所述长度调节单元可以为螺纹连接结构,也可以为其他结构,本申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锁紧力不会受到局限的长度调节单元。所述长度调节单元有两种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14至图16所示,实施例二如图17至图19所示。具体说,实施例一所公开的长度调节单元包括锁紧机构5、以及构成支撑腿2的内管22和外管23,所述内管22上端插入外管23中,所述内管22和外管23可以为方管,也可以为圆管;所述锁紧机构5用于限定内管22和外管23之间的相对位置,其包括固定在外管23上的固定座51、与内管22可相对移动的压片52、以及弹簧53。当锁紧机构5在锁紧状态时,见图15,所述弹簧53对压片52施加压力,故压片52在弹簧53的压力作用下与固定座51相抵靠,同时又被压紧在内管22的外壁上,两者之间没有活动间隙,因此压片52不能自由活动,且通过压片52和内管22外壁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内管22不能移动,从而使锁紧机构5处于锁紧状态,以保持支撑腿2所调节的长度。当需要将锁紧机构5解锁时,见图16,用户对压片52施力,以克服弹簧53的压力来扳动压片52,使压片52与内管22的外壁相互释放,消除压片52与内管22外壁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内管22在外管23中可伸缩移动。因此,在调节支撑腿2长度时,只需用力扳动压片52即可调整内管22在外管23中的相对位置,调节完成后松开压片52即可,故所述长度调节单元操作非常方便,且还能实现支撑腿2长度的无级调。
进一步地,如图15和图16所示,所述固定座51中开设有一容纳腔511,所述内管22可伸缩地穿设在该容纳腔511中,所述压片52包括可活动地置于容纳腔511中的压片本体部521和从容纳腔511中露出的触发部522,所述触发部522便于用户按下压片52、以释放锁紧机构5,所述压片本体部521上开设有容内管22穿过的第二通孔523;当锁紧机构5在锁紧状态时,所述第二通孔523的轴线与内管22的轴线成一锐角,且第二通孔523的内壁与内管22的外壁相抵紧;当锁紧机构5在解锁状态时,所述第二通孔523的轴线与内管22的轴线相平行,且第二通孔523的内壁与内管22的外壁相互释放,从而便于压片52的安装定位,且当锁紧机构5锁紧时,可使内管22上相对的两侧同时被第二通孔523的内壁压紧,从而使锁定更加稳定牢靠,不易松动。
优选地,所述固定座51包括固定在外管23上的固定座上部512和容内管22穿过的固定座下部513,所述弹簧53置于容纳腔511中,所述固定座下部513上还设有一向上延伸的下导向部514,所述压片本体部521上设有向下延伸、且位于靠近触发部522侧的上导向部524。当锁紧机构5在解锁状态时,如图16所示,所述上导向部524与下导向部514上下相对设置,且上导向部524的下端面与下导向部514的上端面相互抵靠,所述弹簧53套在上导向部524和下导向部514上,且弹簧5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压片52的下端面和固定座下部513的上端面相抵靠、并处于压缩状态。因此,当用户松开压片52的触发部522后,弹簧53对压片52施加一个向上的作用力,如图15所示,使得压片52向上移动直至与固定座上部512的下端面相抵靠,同时压片52又抵紧内管22的外壁,以锁定内管22相对于外管23的位置。本实施例中,所述弹簧53优选采用压簧。
进一步地,见图15,所述压片52包括与弹簧53相抵靠的第一侧面525以及与固定座上部512相抵靠的第二侧面526,所述第一侧面525与第二侧面526相对设置,所述上导向部524从第一侧面525上向下延伸;当锁紧机构5在锁紧状态时,压片52的第二侧面526与内管22的轴线成一锐角;当锁紧机构5在解锁状态时,压片52的第二侧面526垂直于内管22的轴线。因此,当锁紧机构5在解锁状态时,所述压片52是倾斜设置的,解锁时扳动压片52使压片52与内管22的横截面趋于平行,这样不仅可以避免锁紧机构5出现卡死现象,还便于用户在解锁时对压片52施力,方便操作。
另外,所述容纳腔51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内壁515和第二内壁516,当锁定机构锁定时,容纳腔511的第二内壁516与压片52的第二侧面526相抵靠,故第二内壁516所在的平面与内管22的轴线也成一锐角,即第二内壁516倾斜设置,所述压片52本体与第二内壁516可滑动地相抵靠,以使压片52具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较优地,压片52本体与第二内壁516之间通过一弧形面相抵接,故可通过扳动压片52的触发部522来使压片52的触发部522向靠近第一内壁515、远离第二内壁516的方向移动来释放锁定机构,且压片52本体沿着所述弧形面滑动,进而使压片52整体发生转动。
实施例二所公开的长度调节单元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如图18和图19所示,所述弹簧53置于固定座51容纳腔511中、且弹簧53套在内管22上,所述内管22和外管23均为圆管,所述固定座51上不设置下导向部514,压片52上不设置上导向部524。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腿2的下端固设有一支撑脚垫4,其在与地面贴合的同时又不会妨碍支撑腿2的角度调整,使帐篷架支撑地更加稳定;本申请中,所述支撑脚垫4也有两种实施例。具体说,支撑脚垫4的实施例一如图20至图26所示,该支撑脚垫4包括设有球面凹槽411的底座41、可转动地插设在球面凹槽411中且呈球状的转动体42,所述转动体42与支撑腿2的下端固定连接,且转动体42相对底座41具有两个转动自由度,这两个转动自由度为绕第一轴线转动的第一转动自由度、以及绕第二轴线转动的第二转动自由度,所述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相交且交点与所述转动体42的球心相重合,且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所在的平面与竖直平面成一夹角;较优地,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均水平设置,且第一轴线垂直于第二轴线,即第一轴线为X轴,第二轴线为Y轴。
为实现上述底座41与转动体42之间的两个转动自由度,所述底座41与转动体42的连接结构为:见图20至图26,底座41和转动体42通过一可转动地销轴43相连接,所述第一轴线为销轴43的轴线。转动体42上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且处于同一平面内的扇形槽421,所述扇形槽421的圆心角在转动体42的球心处相连通,所述销轴43穿设在两个扇形槽421中、并通过两个扇形槽421的圆心角连通处,所述销轴43可绕第二轴线转动,所述第二轴线垂直于两个扇形槽421所在的平面。因此,所述转动体42相对于底座41既可绕第一轴线转动,也可绕第二轴线转动,从而保证在支撑腿2进行长度和角度调节的过程中,底座41的底面可以一直与地面相贴合,最终保证帐篷架整体结构的支撑稳定性和可靠性。
所述球面凹槽411包括呈半球面状的内壁,该内壁的上端应低于转动体42的上端或与转动体42的上端齐平,当支撑脚垫4处于正常状态时,即如图21和图22所示的状态,球面凹槽411的内壁与转动体42的下部可滑动地相贴合。另外,所述球面凹槽411还包括向上延伸的凸壁417,销轴43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穿设在凸壁417中,所述凸壁417可以是两个相对设置的分片,也可以是一个整体结构的环,且凸壁417的内壁可以是竖直平面,也可以是朝内或朝外设置的倾斜平面。
支撑脚垫4的实施例二如图27至图31所示,该支撑脚垫4包括设有球面凹槽411的底座41、可转动地插设在球面凹槽411中且呈球状的转动体42,所述转动体42与支撑腿2的下端固定连接,且转动体42相对底座41具有三个转动自由度,这三个转动自由度为绕第一轴线转动的第一转动自由度、绕第二轴线转动的第二转动自由度、以及绕第三轴线转动的第三自由度。所述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相交且交点与所述转动体42的球心相重合,且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所在的平面与竖直平面成一夹角;较优地,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均水平设置,且第一轴线垂直于第二轴线,第三轴线为竖直轴线,即第一轴线为X轴,第二轴线为Y轴,第三轴线为Z轴。
为实现上述底座41与转动体42之间的三个转动自由度,所述底座41与转动体42的连接结构为:见图27至图31,所述球面凹槽411的上端设有内壁呈环形球面状的限位部412,所述限位部412包覆在转动体42的外部、且限位部412的开口直径小于所述转动体42的直径,限位部412的内壁与转动体42的部分外壁可滑动地相贴合,故转动体42在底座41的球面凹槽411中自由万向转动的同时,转动体42不能在球面凹槽411中沿竖直轴线上下移动,即限位部412防止转动体42从球面凹槽411中脱出。优选地,所述限位部412的上端应低于转动体42的上端,从而使得限位部412不会妨碍转动体42相对于底座41的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41包括开设有第一通孔414的底座本体413、以及开设有弧面容槽416的底盖415,所述限位部412设在底座本体413的上端,所述底盖415置于第一通孔414下端、且与底座本体413固定连接,所述底座本体413和底盖415通过多个螺丝相连接,多个螺丝自下而上旋入。所述第一通孔414和弧面容槽416形成所述球面凹槽411,故球面凹槽411的内壁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
上述支撑脚垫4的两个实施例中,转动体42与支撑腿2的固定连接结构为:如图20和图28所示,所述转动体42固定在一连接块44的下端,所述连接块44的上端插入支撑腿2中、并通过螺丝与支撑腿2固定连接。
综上所述,本申请涉及的帐篷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篷布1与角檐管32之间的张力可形成自锁,从而便于一人将帐篷展开或折叠,操作非常方便;
2、帐篷展开后,篷布1呈鞍形状,故帐篷整体外管23更加美观时尚,且还减少了风对帐篷的破坏力,延长帐篷的使用寿命;
3、帐篷架结构简单,故可节省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4、通过长度调节单元实现支撑腿2长度的无级调,使得帐篷的篷布1适应太阳的朝向,从而最大程度地遮挡阳光;
5、长度调节单元中的锁定机构结构简单、锁定牢靠、锁紧力不受局限,从而大大提高了帐篷的整体稳定性,且锁定机构解锁方便,便于用户施力;
6、在支撑腿2下端设置支撑脚垫4,使得在调节支撑腿2长度和角度的同时,支撑脚垫4的底面始终与地面贴合,从而保持帐篷的整体稳定性。
所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20)

1.一种帐篷,包括帐篷架和篷布(1),所述帐篷架包括多根支撑腿(2)和位于支撑腿(2)上端处的顶蓬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蓬架(3)包括位于相邻两根支撑腿(2)之间的伸缩单元(31)、以及设在每根支撑腿(2)上端处的角檐管(32),所述伸缩单元(31)的两端与支撑腿(2)相铰接,所述角檐管(32)可上下转动、且角檐管(32)的外端与篷布(1)边缘相连接;多根支撑腿(2)中,当有两根呈对角分布的支撑腿(2)上所连接的角檐管(32)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0°或锐角时,所述篷布(1)处于绷直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檐管(32)上铰接有一连杆(33),所述支撑腿(2)上套有一可沿支撑腿(2)长度方向来回移动的连接滑套(34),所述伸缩单元(31)包括一个X形杆件(311)或多个相互铰接的X形杆件(311),所述X形杆件(311)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屋檐管(312)和第二屋檐管(313);与支撑腿(2)相连接的X形杆件(311)中,第一屋檐管(312)与连接滑套(34)铰接,第二屋檐管(313)与支撑腿(2)的上端铰接,所述连杆(33)的端部与连接滑套(34)铰接,角檐管(32)与连杆(33)构成三角撑杆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2)的上端固定有一连接角件(35),与支撑腿(2)相连接的X形杆件(311)中,第二屋檐管(313)与连接角件(35)相铰接,所述角檐管(32)内端与连接角件(35)相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2)上固设有径向延伸、且位于连接滑套(34)上方的限位块(21),当连接滑套(34)与限位块(21)相抵靠时,所述夹角α为锐角,且篷布(1)处于绷直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当帐篷展开后,所述篷布(1)与角檐管(32)的外端之间设有篷布防脱落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落机构包括设在篷布(1)边缘的一圈向内翻转的卷边部(11)、以及固定在篷布(1)上的弹力套(13),所述卷边部(11)与篷布(1)之间形成有一收容所述弹力套(13)的收容腔(12),所述角檐管(32)的外端紧配合地穿设在弹力套(13)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檐管(32)的外端与卷边部(11)之间设有一位于收容腔(12)中的弹性元件(6),该弹性元件(6)固定在篷布(1)上;当所述夹角α为0°或锐角时,所述弹性元件(6)处于被压缩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2)的下端固设有一支撑脚垫(4),该支撑脚垫(4)包括设有球面凹槽(411)的底座(41)、可转动地插设在球面凹槽(411)中且呈球状的转动体(42),所述转动体(42)与支撑腿(2)的下端固定连接,且转动体(42)相对底座(41)具有至少两个转动自由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自由度包括绕第一轴线转动的第一转动自由度、以及绕第二轴线转动的第二转动自由度,所述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相交且交点与所述转动体(42)的球心相重合,且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所在的平面与竖直平面成一夹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1)和转动体(42)通过一可转动地销轴(43)相连接,所述第一轴线为销轴(43)的轴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体(42)上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且处于同一平面内的扇形槽(421),所述扇形槽(421)的圆心角在转动体(42)的球心处相连通,所述销轴(43)穿设在两个扇形槽(421)中、并通过两个扇形槽(421)的圆心角连通处,所述销轴(43)可绕第二轴线转动,所述第二轴线垂直于两个扇形槽(421)所在的平面。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自由度还包括绕第三轴线转动的第三自由度,该第三轴线为竖直轴线。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面凹槽(411)的上端设有内壁呈环形球面状的限位部(412),所述限位部(412)包覆在转动体(42)的外部、且限位部(412)的开口直径小于所述转动体(42)的直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1)包括开设有第一通孔(414)的底座本体(413)、以及开设有弧面容槽(416)的底盖(415),所述底盖(415)置于第一通孔(414)下端、且与底座本体(4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通孔(414)和弧面容槽(416)形成所述球面凹槽(411)。
15.根据权利要求8至14任一项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体(42)固定在一连接块(44)的下端,所述连接块(44)的上端插入支撑腿(2)中、并与支撑腿(2)固定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2)上设有多个沿支撑腿(2)长度方向分布的长度调节单元。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调节单元包括锁紧机构(5)、以及构成支撑腿(2)的内管(22)和外管(23),所述内管(22)上端插入外管(23)中;所述锁紧机构(5)包括固定在外管(23)上的固定座(51)、与内管(22)可相对移动的压片(52)、以及弹簧(53);当锁紧机构(5)在锁紧状态时,所述弹簧(53)用于对压片(52)施加压力、使压片(52)与固定座(51)相抵靠的同时又抵紧内管(22)的外壁。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51)中开设有一容纳腔(511),所述压片(52)包括置于容纳腔(511)中的压片本体部(521)和从容纳腔(511)中露出的触发部(522),所述触发部(522)用于释放锁紧机构(5),所述压片本体部(521)上开设有容内管(22)穿过的第二通孔(523);当锁紧机构(5)在锁紧状态时,所述第二通孔(523)的轴线与内管(22)的轴线成一锐角,且第二通孔(523)的内壁与内管(22)的外壁相抵紧;当锁紧机构(5)在解锁状态时,所述第二通孔(523)的轴线与内管(22)的轴线相平行,且第二通孔(523)的内壁与内管(22)的外壁相互释放。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51)包括固定在外管(23)上的固定座上部(512)和容内管(22)穿过的固定座下部(513),所述弹簧(53)置于容纳腔(511)中,所述固定座下部(513)上还设有一向上延伸的下导向部(514),所述压片本体部(521)上设有向下延伸的上导向部(524),所述弹簧(53)套在上导向部(524)和下导向部(514)上,所述弹簧(5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压片(52)和固定座下部(513)相抵靠;当锁紧机构(5)在解锁状态时,所述上导向部(524)与下导向部(514)相抵靠。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51)包括固定在外管(23)上的固定座上部(512)和容内管(22)穿过的固定座下部(513),所述弹簧(53)置于容纳腔(511)中、且弹簧(53)套在内管(22)上,所述弹簧(5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压片(52)和固定座下部(513)相抵靠。
CN201510477385.5A 2015-08-06 2015-08-06 帐篷 Active CN1064372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77385.5A CN106437286B (zh) 2015-08-06 2015-08-06 帐篷
PCT/CN2015/088276 WO2017020376A1 (zh) 2015-08-06 2015-08-27 帐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77385.5A CN106437286B (zh) 2015-08-06 2015-08-06 帐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37286A true CN106437286A (zh) 2017-02-22
CN106437286B CN106437286B (zh) 2020-11-27

Family

ID=57942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77385.5A Active CN106437286B (zh) 2015-08-06 2015-08-06 帐篷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37286B (zh)
WO (1) WO201702037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62162A1 (zh) * 2021-06-17 2022-12-22 王志伟 一种帐篷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9808A (zh) * 2022-06-08 2022-07-29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变电站围栏支架
CN114856308A (zh) * 2022-06-08 2022-08-05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安全围栏架
CN115067129B (zh) * 2022-07-05 2023-06-16 济南绿园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暴雨天园林内聚式蓄排水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97094A1 (en) * 1991-01-10 1994-05-18 Scs Promotion Company Limited Sheet setting-up device, mount adjusting device thereof and sheet to be set up by setting-up device
CN2387762Y (zh) * 1999-06-02 2000-07-19 欧阳伟 可以自己动手装配和任意更换的伞
CN2727315Y (zh) * 2004-09-08 2005-09-21 崔豪洵 带有屋檐的帐篷
CN1759782A (zh) * 2005-11-14 2006-04-19 关亮 便携式遮阳伞
CN102162313A (zh) * 2011-03-12 2011-08-24 余德清 折叠式帐篷帐篷架的加长结构
CN203294080U (zh) * 2013-05-10 2013-11-20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支腿座、支腿及工程机械
CN104675186A (zh) * 2015-03-12 2015-06-03 蔚孜电子商务(上海)有限公司 折叠帐篷
CN204457064U (zh) * 2015-02-12 2015-07-08 夏涛 帐篷布与帐篷支架的连接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15326B2 (en) * 2006-07-10 2012-07-10 Hkd International (Hk) Limited Adjustable support assembly for a collapsible canopy
WO2008024565A2 (en) * 2006-08-24 2008-02-28 Hkd International (Hk) Limited Mounting assembly for a collapsible canopy
CN201059089Y (zh) * 2007-03-15 2008-05-14 厦门革新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具屋檐帐篷结构
WO2011133900A1 (en) * 2010-04-22 2011-10-27 Oliver Ma Shelter with extended eaves
CN203050229U (zh) * 2012-12-25 2013-07-10 浙江泰普森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帐篷骨架和一种帐篷
CN103410373B (zh) * 2013-08-09 2015-11-25 厦门宏朋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帐篷蓬檐扩展机构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97094A1 (en) * 1991-01-10 1994-05-18 Scs Promotion Company Limited Sheet setting-up device, mount adjusting device thereof and sheet to be set up by setting-up device
CN2387762Y (zh) * 1999-06-02 2000-07-19 欧阳伟 可以自己动手装配和任意更换的伞
CN2727315Y (zh) * 2004-09-08 2005-09-21 崔豪洵 带有屋檐的帐篷
CN1759782A (zh) * 2005-11-14 2006-04-19 关亮 便携式遮阳伞
CN102162313A (zh) * 2011-03-12 2011-08-24 余德清 折叠式帐篷帐篷架的加长结构
CN203294080U (zh) * 2013-05-10 2013-11-20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支腿座、支腿及工程机械
CN204457064U (zh) * 2015-02-12 2015-07-08 夏涛 帐篷布与帐篷支架的连接结构
CN104675186A (zh) * 2015-03-12 2015-06-03 蔚孜电子商务(上海)有限公司 折叠帐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62162A1 (zh) * 2021-06-17 2022-12-22 王志伟 一种帐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37286B (zh) 2020-11-27
WO2017020376A1 (zh) 2017-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152900C (en) Self-erecting portable fabric structure
CN106437286A (zh) 帐篷
CA2743173C (en) Canopy tent
CN101463671B (zh) 通用型整体折叠框架式帐篷架
CN2923916Y (zh) 折叠式双顶铁艺凉篷
CZ2001296A3 (cs) Sklápěcí přístřeąek nebo stan s rámovým zamykacím mechanismem
WO2014052916A2 (en) Canopies and canopy support structures
US20220356727A1 (en) Combination-type large tent frame assembly
CA2458845C (en) Pop up collapsible structures
JP2011179276A (ja) テントとそのテントを立てる方法
CN213391469U (zh) 折叠篷屋檐挑檐支撑
US4621653A (en) Windshell
CN211622332U (zh) 折叠篷屋檐挑檐支撑
CN201250538Y (zh) 通用型整体折叠框架式帐篷架
KR100561516B1 (ko) 접이식 골조장치와 이를 이용한 텐트, 텐트에 이용되는 폴 및 회전구동모듈
CN218206095U (zh) 一种扇形折帐篷骨架及帐篷
JP3244443U (ja) 折り畳みブラケット
CN218623644U (zh) 一种便携式折叠支架
CN219952895U (zh) 一种帐篷双y支架
WO2013054075A1 (en) A collapsible frame
CN212317619U (zh) 一种轻便式户外香薰保湿帐篷
CN206942315U (zh) 一种降温帐篷
KR200475922Y1 (ko) 프레임 구조물 및 프레임 구조물을 이용한 조립식 평상
CN209163599U (zh) 一种多功能户外帐篷
CN206487226U (zh) 折叠帐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