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23144A - 一种碳纤维@氧化钨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碳纤维@氧化钨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23144A
CN106423144A CN201611023988.9A CN201611023988A CN106423144A CN 106423144 A CN106423144 A CN 106423144A CN 201611023988 A CN201611023988 A CN 201611023988A CN 106423144 A CN106423144 A CN 1064231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fiber
tungsten oxide
nano
shell structure
particle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2398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23144B (zh
Inventor
彭志坚
钱静雯
李宏
申振广
王猛
符秀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Priority to CN20161102398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23144B/zh
Publication of CN1064231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231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231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2314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3/00Catalysts comprising metals or metal oxides or hydrox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B01J21/00
    • B01J23/16Catalysts comprising metals or metal oxides or hydrox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B01J21/00 of arsenic, antimony, bismuth, vanadium, niobium, tantalum, polonium, chromium, molybdenum, tungsten, manganese, technetium or rhenium
    • B01J23/24Chromium, molybdenum or tungsten
    • B01J23/30Tungste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5/00Catalyst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B01J35/30
    • B01J35/39
    • B01J35/39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纤维@氧化钨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的复合结构的内核是碳纤维、外壳是氧化钨纳米颗粒。本发明在真空炉中,在载气作用下,在高温下直接加热浸泡过WO3悬浊液的预氧化聚丙烯腈纤维,高产率、一步合成碳纤维@缺氧型氧化钨(WOx)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然后,将这种碳纤维@WOx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在低温下、空气中退火进一步得到碳纤维@WO3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该方法产物密度高、组成和形貌可控,制备后可直接使用,无需后处理;且该方法具有设备和工艺简单、材料合成生长条件严格可控、产量大、成本低廉、生产过程清洁环保等优点。所获得材料是优异的可见光催化剂、电催化剂。

Description

一种碳纤维@氧化钨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纤维@氧化钨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多种气相或液相方法被用于纳米氧化钨材料的制备,如气相沉积法、激光热解法、磁控溅射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溶剂热法、模板法、超声化学法等;在氧化钨产品的形貌上,零维量子点、一维纳米棒和纳米线、二维纳米片、三维纳米花和空心微球等纳米结构也均有所报道。但是,这些氧化钨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多数以价格昂贵的氯化钨或有机钨为原料,合成条件一般较为苛刻,或者需要高分子前驱体、有机溶剂等有毒有害物质,或者需要高温下长时间反应。另一方面,关于纳米结构氧化钨的定向生长和形貌调控机理研究较少,有待深入研究(Zhenguang Shen,et al.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2016,31(8):1065-1076)。
在光催化应用方面,单一结构的纳米氧化钨材料往往存在一些无法克服的因素,限制了它作为气敏和光催化材料的应用,如光生载流子复合率高、光生电子的还原能力较弱和气体传感器操作温度高、选择性较差等问题。提高氧化钨纳米材料的光催化活性的关键是转移走导带中的光生电子,加速电子-空穴的分离。因此,氧化钨纳米材料与各种导电性能良好的材料的复合材料应运而生,如石墨粉-氧化钨复合材料、石墨烯-氧化钨复合材料、贵金属-氧化钨复合材料等。
纳米核壳复合材料由于其独特的性质而被广泛地研究。由于其特殊的结构,与单一的纳米粒子相比,核壳结构可以结合不同组分的优势,并赋予单一纳米粒子没有的许多新功能,在催化作用、药物释放、化学传感等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但是,氧化钨纳米材料包覆碳纤维的纳米核壳复合材料却未见报道。
本发明根据碳材料电子传导层修饰氧化钨纳米结构的设计思想,利用预氧化聚丙烯腈纤维在高温下才热解成碳的特点,在真空炉中,在载气作用下,在高温下直接加热浸泡过WO3悬浊液的预氧化聚丙烯腈纤维,高产率、一步合成了碳纤维@缺氧型氧化钨(WOx)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然后,将这种碳纤维@WOx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在低温下、空气中退火进一步得到了碳纤维@WO3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这些碳纤维@氧化钨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利用其中的碳材料优异的电子迁移率来传导光生电子,降低了电子和空穴重新复合的几率,具有优异的可见光催化性能。而且,用这种方法制备碳纤维@氧化钨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的产量大、密度高、组成和形貌可控,制备结束可直接使用,无需后处理,制备方法经济环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一种碳纤维@氧化钨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这种复合结构的内核是碳纤维,外壳是氧化钨纳米颗粒。这种复合结构材料用于光催化时,既能充分利用氧化钨纳米颗粒带隙较小的特点,提高可见光的吸收率,还能利用碳纤维的良好的导电性能,促进光生电子的传导,降低了电子和空穴重新复合的几率,提高材料的光催化效率;因此,这种复合结构材料能显著提高可见光下对有害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率,提高可见光光解水制氢和制氧的效率,以及改善太阳能光电转化的效率等。此外,这种复合结构材料用于电催化水解制氢时有利于电子的传导,提高制氢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这种碳纤维@氧化钨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相应的制备方法。用这种方法制备的复合结构材料产量大、密度高、组成和形貌可控,制备结束可直接使用,无需后处理;而且该方法具有设备和工艺简单、材料合成生长条件严格可控、产品收率高、成本低廉、生产过程清洁环保等优点。
为了达成上述目标,本发明提出的碳纤维@氧化钨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结构的内核是碳纤维,外壳是氧化钨纳米颗粒。这种碳纤维@氧化钨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产物组成和形貌可控、密度大;碳纤维被氧化钨纳米颗粒充分包裹而呈现核壳结构,直径在100-300nm左右,长度依PAN原纤维长度而定,可自由选择;内核碳纤维直径3-10μm,外壳氧化钨纳米颗粒直径20-300nm,纳米尺度有序。
本发明提供的碳纤维@氧化钨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利用预氧化聚丙烯腈纤维在高温下才热解成碳的特点,在真空炉中,在载气作用下,在高温下直接加热浸泡过WO3悬浊液的预氧化聚丙烯腈纤维,高产率、一步合成碳纤维@缺氧型氧化钨(WOx)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然后,将这种碳纤维@WOx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在低温下、空气中退火进一步得到了碳纤维@WO3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
本发明提出的碳纤维@氧化钨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和内容:
(1)在真空炉中,将盛有浸泡过WO3悬浊液的预氧化聚丙烯腈纤维的基片放置在炉中央加热区。
(2)在加热前,先用真空泵对整个系统抽真空至0.04Pa以下,然后向系统中通入高纯惰性载气,并重复多次,以排除系统中的空气。然后以10-30℃/min的速率升温到300-500℃,并保温5-20分钟,再以10-30℃/min的速率升温到750-1100℃,并保温1-4小时。在加热过程中,在真空系统持续工作的前提下通入载气并保持载气流量为100-300标准立方厘米每分钟(sccm),且整个加热过程在惰性载气保护下完成,最后自然降温到室温,即可在基片上得到大量高纯度、高密度的碳纤维@缺氧型氧化钨(WOx)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
(3)将所得碳纤维@缺氧型氧化钨(WOx)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放进马弗炉中,以10-30℃/min速率升温到350-550℃退火,并保温数1-5小时。整个加热过程在空气中进行,最后自然降温到室温,即可得到碳纤维@WO3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
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1)中的真空炉为立式或者水平式真空炉。
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1)中的WO3悬浊液为市售分析纯WO3粉在无水乙醇中分散而成,其中WO3粉与乙醇的配比为(1-5g):5ml。
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1)中的预氧化聚丙烯腈纤维为市售化学纯试剂。
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1)中的预氧化聚丙烯腈纤维在WO3悬浊液中浸泡20-60min,然后晾干待用。
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2)中高纯惰性载气为氩气、氮气之中的一种。
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2)中的惰性载气为高纯气体,纯度在99.99vol.%以上。
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2)中的惰性载气流量为100-300标准立方厘米每分钟(sccm)。
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2)中的加热过程为:以10-30℃/min的速率升温到300-500℃,并保温5-20分钟,再以10-30℃/min的速率升温到750-1100℃,并保温1-4小时。降温过程为:自然降温到室温。且整个过程在载气保护下进行。
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2)中得到的碳纤维@氧化钨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为碳纤维@缺氧型氧化钨(WOx)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其中0.4<x<3。
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3)中退火加热过程为:在马弗炉中,以10-30℃/min速率升温到350-550℃,并保温数1-5小时。降温过程为:自然降温到室温。且整个过程在空气中进行。
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3)中得到的碳纤维@氧化钨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为碳纤维@WO3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
采用本技术制备所述碳纤维@氧化钨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具有设备和工艺简单、合成生长条件严格可控、产品收率高、成本低廉、生产过程清洁环保等特点;所获得的碳纤维@氧化钨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密度高、组成和形貌可控、外壳氧化钨晶粒大小可控、纳米尺度有序,制备结束可直接使用、无需后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得的碳纤维@氧化钨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X-射线衍射花样及其解析结果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得的碳纤维@缺氧型氧化钨(WOx)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的表面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得的碳纤维@缺氧型氧化钨(WOx)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的剖面处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得的碳纤维@WO3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的表面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得的碳纤维@WO3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的剖面处的扫描电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提出一种碳纤维@氧化钨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结构的内核是碳纤维,外壳是氧化钨纳米颗粒。这种碳纤维@氧化钨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产物组成和形貌可控、密度大;碳纤维被氧化钨纳米颗粒充分包裹而呈现核壳结构,直径在100-300nm左右,长度依PAN原纤维长度而定,可自由选择;内核碳纤维直径3-10μm,外壳氧化钨纳米颗粒直径20-300nm,纳米尺度有序。
本发明还提供了碳纤维@氧化钨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利用预氧化聚丙烯腈纤维在高温下才热解成碳的特点,在真空炉中,在载气作用下,在高温下直接加热浸泡过WO3悬浊液的预氧化聚丙烯腈纤维,高产率、一步合成碳纤维@缺氧型氧化钨(WOx)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然后,将这种碳纤维@WOx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在低温下、空气中退火进一步得到了碳纤维@WO3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
本发明提出的碳纤维@氧化钨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和内容:
(1)称取分析纯WO3粉和化学纯预氧化聚丙烯腈纤维为原料,按照WO3粉与无水乙醇的质量比(1-5g):5ml的比例配制成WO3悬浊液,然后将预氧化聚丙烯腈纤维在WO3悬浊液中浸泡20-60min,再晾干待用。
(2)在立式或水平式真空炉中,将盛有浸泡过WO3悬浊液的预氧化聚丙烯腈纤维的基片放置在炉中央加热区。
(3)在加热前,先用真空泵对整个系统抽真空至0.04Pa以下,然后向系统中通入高纯惰性载气,并重复多次,以排除系统中的空气。然后以10-30℃/min的速率升温到300-500℃,并保温5-20分钟,再以10-30℃/min的速率升温到750-1100℃,并保温1-4小时。在加热过程中,在真空系统持续工作的前提下通入载气并保持载气流量为100-300标准立方厘米每分钟(sccm),且整个加热过程在惰性载气保护下完成,最后自然降温到室温,即可在基片上得到大量高纯度、高密度的碳纤维@缺氧型氧化钨(WOx)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其中0.4<x<3。
(4)将所得碳纤维@缺氧型氧化钨(WOx)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放进马弗炉中,以10-30℃/min速率升温到350-550℃退火,并保温数1-5小时。整个加热过程在空气中进行,最后自然降温到室温,即可得到碳纤维@WO3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
(5)实验所用的高纯惰性载气为氩气、氮气之中的一种,纯度在99.99vol.%以上。
所得到的碳纤维@缺氧型氧化钨(WOx)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随组成x的不同外观上为深蓝色到棕黑色纤维状物质,所得到的碳纤维@WO3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外观上为淡绿色纤维状物质。
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能观察到大量的纤维,且纤维呈现壳核结构;该产物直径在100-300nm左右,长度依PAN原纤维长度而定,可自由选择;内核碳纤维直径3-10μm,外壳氧化钨纳米颗粒直径20-300nm,纳米尺度有序。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这种材料为碳纤维/氧化钨复合材料。
总之,用本技术能高产率获得高密度的碳纤维@氧化钨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
实施例1:在水平真空管式炉中,将盛有浓度为3g WO3粉和5ml无水乙醇配制的悬浊液浸泡处理60min并晾干的预氧化聚丙烯腈纤维的石英基片放置在炉中央加热区域。
在加热前,先用真空泵对整个系统抽真空至0.04Pa以下,然后向系统中通入99.99vol.%以上的高纯氩气,并重复2次,以排除系统中的空气。然后以10℃/min速率升温到400℃,保温10分钟,再以30℃/min速率升温到1000℃,并保温1小时。在加热过程中,在真空系统持续工作的前提下持续通入氩气并保持载气流量为100标准立方厘米每分钟(sccm),且整个加热过程在氩气保护下完成,最后自然降温到室温,即可在基片上得到大量的碳纤维@缺氧型氧化钨(WOx)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然后将该纳米复合结构放进马弗炉中,以10℃/min速率升温到500℃退火,并保温2小时,且整个加热过程在空气中进行,最后自然降温到室温,即可得到碳纤维@WO3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
所制得的碳纤维@氧化钨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X-射线衍射花样及其解析结果见图1,从中计算得到的碳纤维@缺氧型氧化钨(WOx)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样品的平均组成为WO0.77;所得到的碳纤维@WO3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的组成单一,无杂相。所合成的碳纤维@WO0.77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样品为棕黑色纤维状物质,产量大,直径均匀(见图2),成明显的核壳结构(见图3);所获得的碳纤维@WO3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样品为淡绿色纤维状物质,产量大,直径均匀(见图4),成明显的核壳结构(见图5)。

Claims (4)

1.一种碳纤维@氧化钨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结构的内核是碳纤维,外壳是氧化钨纳米颗粒;所述复合结构产物密度高、组成和形貌可控,碳纤维被高密度的氧化钨纳米颗粒充分包裹而呈现核壳结构。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氧化钨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在真空炉中,在载气作用下,在高温下直接加热浸泡过WO3悬浊液的预氧化聚丙烯腈纤维,高产率、一步合成碳纤维@缺氧型氧化钨(WOx)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然后,将这种碳纤维@WOx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在低温下、空气中退火进一步得到了碳纤维@WO3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包括以下步骤:
(1)在立式或水平式真空炉中,将盛有浸泡过WO3悬浊液的预氧化聚丙烯腈纤维的基片放置在炉中央加热区;
(2)在加热前,先用真空泵对整个系统抽真空至0.04Pa以下,然后向系统中通入高纯惰性载气,并重复多次,以排除系统中的空气;然后以10-30℃/min的速率升温到300-500℃,并保温5-20分钟,再以10-30℃/min的速率升温到750-1100℃,并保温1-4小时;在加热过程中,在真空系统持续工作的前提下通入载气并保持载气流量为100-300标准立方厘米每分钟(sccm),且整个加热过程在惰性载气保护下完成,最后自然降温到室温,即可在基片上得到大量高密度的碳纤维@缺氧型氧化钨(WOx)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
(3)将所得碳纤维@缺氧型氧化钨(WOx)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放进马弗炉中,以10-30℃/min速率升温到350-550℃退火,并保温数1-5小时;整个加热过程在空气中进行,最后自然降温到室温,即可得到碳纤维@WO3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WO3粉为市售分析纯试剂,预氧化聚丙烯腈纤维为市售化学纯试剂;所述WO3悬浊液为WO3粉在无水乙醇中分散而成,其中WO3粉与乙醇的配比为(1-5g):5ml;所述预氧化聚丙烯腈纤维在WO3悬浊液中的浸泡时间为20-60min,然后晾干待用。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缺氧型氧化钨(WOx)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中0.4<x<3;所述步骤(2)中的高纯惰性载气为氩气、氮气之中的一种,纯度在99.99vol.%以上,流量为100-300标准立方厘米每分钟(sccm);所述步骤(2)中的加热过程为:以10-30℃/min的速率升温到300-500℃,并保温5-20分钟,再以10-30℃/min的速率升温到750-1100℃,并保温1-4小时,且整个过程在载气保护下进行;所述步骤(3)中退火加热过程为:在马弗炉中,以10-30℃/min速率升温到350-550℃,并保温数1-5小时,且整个过程在空气中进行。
CN201611023988.9A 2016-11-17 2016-11-17 一种碳纤维@氧化钨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4231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23988.9A CN106423144B (zh) 2016-11-17 2016-11-17 一种碳纤维@氧化钨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23988.9A CN106423144B (zh) 2016-11-17 2016-11-17 一种碳纤维@氧化钨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23144A true CN106423144A (zh) 2017-02-22
CN106423144B CN106423144B (zh) 2018-12-21

Family

ID=58220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23988.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423144B (zh) 2016-11-17 2016-11-17 一种碳纤维@氧化钨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23144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23988A (zh) * 2017-07-21 2017-12-29 西北大学 一种w18o49包覆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04635A (zh) * 2017-07-21 2018-01-19 西北大学 一种w18o49包覆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15863A (zh) * 2017-09-30 2018-02-23 五邑大学 一种缺氧态氧化钨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8246281A (zh) * 2018-01-04 2018-07-06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碳纤维@二氧化钼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06740A (zh) * 2016-05-16 2016-10-1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碳纤维@二硫化钨纳米片核壳复合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06740A (zh) * 2016-05-16 2016-10-1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碳纤维@二硫化钨纳米片核壳复合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INGWEN QIAN ET AL.: ""Oxide vacancies enhanced visible active photocatalytic W19O55 NMRs via strong adsorption"", 《RSC ADVANCED》 *
西鹏等: "《高技术纤维概论》", 30 November 2015 *
钱静雯等: ""缺氧性钨氧化物纳/微米结构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23988A (zh) * 2017-07-21 2017-12-29 西北大学 一种w18o49包覆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04635A (zh) * 2017-07-21 2018-01-19 西北大学 一种w18o49包覆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04635B (zh) * 2017-07-21 2020-05-05 西北大学 一种w18o49包覆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23988B (zh) * 2017-07-21 2020-05-05 西北大学 一种w18o49包覆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15863A (zh) * 2017-09-30 2018-02-23 五邑大学 一种缺氧态氧化钨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7715863B (zh) * 2017-09-30 2020-04-28 五邑大学 一种缺氧态氧化钨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8246281A (zh) * 2018-01-04 2018-07-06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碳纤维@二氧化钼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46281B (zh) * 2018-01-04 2020-11-24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碳纤维@二氧化钼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23144B (zh) 2018-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ian et al. Fabrication of modified g-C3N4 nanorod/Ag3PO4 nanocomposites for solar-driven photocatalytic oxygen evolution from water splitting
Wang et al. Mesoporous silicon carbide nanofibers with in situ embedded carbon for co-catalyst free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production
CN112345611B (zh) 基于丝瓜络生物质炭复合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423144A (zh) 一种碳纤维@氧化钨纳米颗粒核壳复合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Wu et al.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evolution of palladium nanoparticles decorated black TiO2 calcined in argon atmosphere
CN110148760B (zh) 一种多孔碳-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785259B (zh) 等离子体金/氧化锌复合纳米片阵列器件的制备及其应用
CN102886270A (zh) SiC纳米晶/石墨烯异质结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126846B (zh) 一种碳化硅纳米线/碳纤维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721708A (zh) 一种银/二氧化钛复合异质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38936B (zh) 一种金属原子负载的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01325A (zh) 光催化剂复合结构体及其制备方法
Zhao et al. Noble metal-like behavior of plasmonic Bi particles deposited on reduced TiO2 microspheres for efficient full solar spectrum photocatalytic oxygen evolution
Qi et al. Graphene nanocluster decorated niobium oxide nanofibers for visible light photocatalytic applications
CN105126807A (zh) 纳米ZnO/C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Yu et al. Large-scale synthesis of flexible TiO2/N-doped carbon nanofibres: A highly efficient all-day-active photocatalyst with electron storage capacity
Liu et al. Fabrication of CdS-decorated mesoporous SiC hollow nanofibers for efficient visible-light-driven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production
CN106215954A (zh) 一种碳纤维@二硒化钨纳米片核壳复合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15470A (zh) 一维金属掺杂金红石二氧化钛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26892B (zh) 一种TiO2/WO3/g-C3N4全介孔纳米纤维在高效光催化剂中的应用
CN105148965B (zh) 一种TiO2/WO3/g-C3N4全介孔纳米纤维
CN108525662B (zh) 一种截边立方体Ag2O修饰TiO2中空纳米纤维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应用
CN105833871B (zh) 一种富缺陷的钴镶嵌碳纳米管、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5259159B (zh) 一种高长径比倒锥状氮掺杂碳化硅纳米线及制备方法
CN111841597A (zh) 一种钴负载氮杂氧化石墨烯/介孔薄层氮化碳的复合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21

Termination date: 201911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