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21316B - 一种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制剂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制剂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21316B
CN106421316B CN201610722582.3A CN201610722582A CN106421316B CN 106421316 B CN106421316 B CN 106421316B CN 201610722582 A CN201610722582 A CN 201610722582A CN 106421316 B CN106421316 B CN 1064213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alcohol
dregs
decoction
ro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2258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21316A (zh
Inventor
萧伟
张小强
李璐
杨晶
李英
陆兆光
吴云
王振中
丁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Kanion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Kanio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Kanion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Kanio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72258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21316B/zh
Publication of CN1064213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213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213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213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88Liliopsida (monocotyledons)
    • A61K36/896Liliaceae (Lily family), e.g. daylily, plantain lily, Hyacinth or narcissus
    • A61K36/8966Fritillaria, e.g. checker lily or mission bel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06Fungi, e.g. yeasts
    • A61K36/07Basidiomycota, e.g. Cryptococcus
    • A61K36/076Por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25Araliaceae (Ginseng family), e.g. ivy, aralia, schefflera or tetrapanax
    • A61K36/254Acanthopanax or Eleutherococc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29Berberidaceae (Barberry family), e.g. barberry, cohosh or mayapple
    • A61K36/296Epimediu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48Fabaceae or Leguminosae (Pea or Legume family); Caesalpiniaceae; Mimosaceae; Papilionaceae
    • A61K36/481Astragalus (milkvetch)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54Lauraceae (Laurel family), e.g. cinnamon or sassafra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67Piperaceae (Pepper family), e.g. Jamaican pepper or kav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73Rosaceae (Rose family), e.g. strawberry, chokeberry, blackberry, pear or firethorn
    • A61K36/738Rosa (ro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236/00Isolation or extraction methods of 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 A61K2236/30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 A61K2236/33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involving extraction with hydrophilic solvents, e.g. lower alcohols, esters or keto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236/00Isolation or extraction methods of 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 A61K2236/30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 A61K2236/33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involving extraction with hydrophilic solvents, e.g. lower alcohols, esters or ketones
    • A61K2236/331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involving extraction with hydrophilic solvents, e.g. lower alcohols, esters or ketones using water, e.g. cold water, infusion, tea, steam distillation, deco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236/00Isolation or extraction methods of 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 A61K2236/50Methods involving additional extraction steps
    • A61K2236/53Liquid-solid separation, e.g. centrifugation, sedimentation or crystalliza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Alternative & Traditional Medicine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由组分制成:0.1~30重量份的黄芪,0.1~15重量份的桂枝,0.1~15重量份的玫瑰花,0.1~15重量份的浙贝母,0.1~15重量份的五加皮,0~15重量份的海风藤,0~15重量份的淫羊藿,0~15重量份的茯苓。本申请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以黄芪、桂枝、玫瑰花、浙贝母和五加皮为主要添加成分,以海风藤、淫羊藿和茯苓为可添加组分,本申请通过将上述组分进行复配,使中药组合物能够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制剂及其 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与一种制剂。
背景技术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尿酸产生过多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晶体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和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急性关节炎,并可发生尿酸盐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等,严重者可出现关节致残、肾功能不全。痛风发病的先决条件是高尿酸血症,因此高尿酸血症是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其次是尿酸盐沉积引起炎性反应。近20年来,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如热量摄入增加、高嘌呤食品增加、酒精尤其是啤酒类饮品的摄入增加以及体力活动量的减少,导致高尿酸血症和原发性痛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呈现低龄化。
目前我国高尿酸血症发病率10%,约1.2亿人;痛风发病率1%,患者约1200万。现代医学对痛风的治疗仍处于对症治疗阶段,根据药物作用方式,化药可分为五类:(1)抑制粒细胞浸润药,如秋水仙碱;(2)抑制尿酸生成药,如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别嘌醇;(3)促尿酸排泄药,如丙磺舒、苯磺唑酮、苯溴马隆;(4)非类固醇类抗炎药,如萘普生、吲哚美辛、保泰松或羟基保泰松、炎痛喜康;(5)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其中许多品种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发的老药,副作用较大,如药物刺激性、过敏反应、肝肾毒性、骨髓抑制等,患者难以持续应用。因此从中医药中寻找高效低毒的抗痛风药物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同时由于痛风人群的不断增加,以及痛风对人类健康的侵害日益加重,科研工作者也逐步加大了对痛风病的研发力度。
鉴于以上情况,结合中药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病因病机的认识,涉及了先天后天、气血津液、内因外因、饮食和情志等多种因素。病变可累及筋脉、骨节、脏腑等。其中,禀赋不足,脏腑功能下降是发病之本,外感、内生之邪是发病的主要条件,饮食失节是本病诱发和加重的重要因素。公开号为CN103893512A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该发明制剂组合物原料由黄芪、五加皮、刘寄奴、浙贝母、秦皮、海风藤和桂枝组成。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更加理想的中药组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效果较好的中药组合物。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由以下组分制成:
优选的,其由3~18重量份的黄芪、6~9重量份的桂枝、3~9重量份的浙贝母、3~9重量份的玫瑰花、6~9重量份的五加皮、0~9重量份的淫羊藿、0~9重量份的茯苓和0~9重量份的海风藤制成。
本申请还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重量配比将黄芪、桂枝、玫瑰花、浙贝母、五加皮、海风藤、淫羊藿和茯苓水提;
或按照重量配比将黄芪、桂枝、玫瑰花、浙贝母、五加皮、海风藤、淫羊藿和茯苓水提,得到的水提液浓缩后醇沉;
或按照重量配比将黄芪、桂枝、玫瑰花、浙贝母、五加皮、海风藤、淫羊藿和茯苓醇提;
或按照重量配比将黄芪和浙贝母进行醇提,再将剩余中药进行醇提,合并得到的醇提液;
或按照重量配比将桂枝和玫瑰花两味中药或桂枝、玫瑰花和海风藤三味中药提取,得到挥发油和药渣,所述药渣与剩余中药合并后醇提,得到的醇提液再与挥发油混合;
或按照重量配比将黄芪、桂枝、玫瑰花、浙贝母、五加皮、海风藤、淫羊藿和茯苓进行醇提,得到醇提液与药渣,将药渣进行水提,得到水提液,将醇提液与水提液合并;
或按照重量配比将黄芪、桂枝、玫瑰花、浙贝母、五加皮、海风藤、淫羊藿和茯苓粉碎;
或按照重量配比将茯苓和浙贝母打粉,得到混合粉末,将剩余中药原料醇提后与混合粉末混合;
或按照重量配比将茯苓和浙贝母部分打粉,得到混合粉末;将剩余的茯苓和浙贝母醇提,得到第一醇提液;将剩余中药原料醇提,得到第二醇提液;将第一醇提液、第二醇提液与混合粉末合并;
或按照重量配比将茯苓与浙贝母全部或部分打粉,得到混合粉末,将剩余中药原料水提,将得到的水提液与混合粉末合并;
或按照重量配比将茯苓与浙贝母全部或部分打粉,得到混合粉末,将剩余中药原料水提,得到的水提液浓缩后醇沉,得到醇沉上清液,将所述醇沉上清液与混合粉末混合。
本申请还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重量配比将黄芪和浙贝母进行醇提,得到第一醇提液;
按照重量配比将桂枝和玫瑰花两味中药或桂枝、玫瑰花和海风藤三味中药提取,得到挥发油和药渣,所述药渣与剩余中药原料合并醇提,得到第二醇提液;
将第一醇提液、第二醇提液与挥发油合并。
本申请还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重量配比将桂枝和玫瑰花两味中药或桂枝、玫瑰花和海风藤三味中药提取,得到挥发油与药渣;
将药渣与剩余中药原料合并后水提,得到水提液,或水提后浓缩醇沉,得到醇沉上清液;
在所述水提液或醇沉上清液中加入挥发油。
本申请还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重量配比将桂枝和玫瑰花两味中药或桂枝、玫瑰花和海风藤三味中药提取,得到挥发油和药渣;
将所述药渣与剩余中药原料合并醇提,得到醇提液;
所述挥发油与所述醇提液合并。
本申请还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重量配比将黄芪和浙贝母醇提,得到第一醇提液和第一药渣;
将剩余中药醇提,得到第二醇提液和第二药渣;
将所述第一药渣与所述第二药渣合并后水提,得到水提液;
将所述第一醇提液、所述第二醇提液与水提液合并。
本申请还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重量配比将黄芪和浙贝母醇提,得到第一醇提液与第一药渣;
将桂枝和玫瑰花两味中药或桂枝、玫瑰花和海风藤三味中药提取,得到挥发油和第二药渣;
将所述第二药渣与剩余中药原料合并醇提,得到第二醇提液和第三药渣;
将所述第一药渣和第三药渣合并后水提,得到水提液;
将所述第一醇提液、第二醇提液、挥发油和水提液合并。
本申请还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重量配比将茯苓和浙贝母部分打粉,得到混合粉末;
按照重量配比将五加皮一味中药或五加皮和淫羊藿两味中药或五加皮、淫羊藿和茯苓三味中药水提,得到水提液,或将所述水提液浓缩后醇沉,得到醇沉上清液;
将剩余浙贝母一味中药或剩余浙贝母和黄芪两味中药醇提,得到第一醇提液;
按照重量配比将桂枝和玫瑰花两味中药或桂枝、玫瑰花和海风藤三味中药提取,得到挥发油和药渣;
所述药渣与剩余中药原料合并醇提,得到第二醇提液;
将所述水提液和醇沉上清液中的一种、混合粉末、第一醇提液、第二醇提液和挥发油混合。
本申请还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重量配比将茯苓和浙贝母部分打粉,得到混合粉末;
按照重量配比将剩余浙贝母一味中药或剩余浙贝母和黄芪两味中药醇提,得到第一醇提液;
按照重量配比将桂枝和玫瑰花两味中药或桂枝、玫瑰花和海风藤三味中药提取,得到挥发油和药渣;
将所述药渣与剩余中药原料合并醇提,得到第二醇提液;
将所述第一醇提液、第二醇提液、混合粉末和挥发油混合。
本申请还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的或本申请还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药物中的应用。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中药制剂,由本申请还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的或本申请还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中药组合物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包括胶囊剂、片剂、丸剂、滴丸剂、颗粒剂、散剂、贴剂、膏剂、凝胶剂或液体制剂。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由组分制成:0.1~30重量份的黄芪,0.1~15重量份的桂枝,0.1~15重量份的玫瑰花,0.1~15重量份的浙贝母,0.1~15重量份的五加皮,0~15重量份的海风藤,0~15重量份的淫羊藿,0~15重量份的茯苓。本申请通过添加上述中药组分,并将其进行复配,使其具有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的作用。通过药效在抗急性痛风性高尿酸模型的作用、镇痛作用和抗炎作用,实验结果比其他对照组表现较好,表明该中药组合物在治疗急性通风性关节炎效果更加理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发明权利要求的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由以下组分制成: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其以黄芪、桂枝、玫瑰花、浙贝母和五加皮为主要添加成分,以海风藤、淫羊藿和茯苓为可添加组分,本申请通过将上述组分进行复配,使中药组合物能够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
本申请主要添加组分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的作用。本申请所述黄芪的含量为0.1~30重量份,在实施例中,所述黄芪的含量优选为1~18重量份,在实施例中,所述黄芪的含量更优选为5~12重量份。
桂枝具有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和散寒止痛的功效。本申请所述桂枝的含量为0.1~15重量份,在实施例中,所述桂枝的含量优选为1~12重量份,在实施例中,所述桂枝的含量更优选为3~9重量份。
玫瑰花具有理气行血、解郁调经之功效。本申请所述玫瑰花的含量为0.1~15重量份,在实施例中,所述玫瑰花的含量优选为1~12重量份,在实施例中,所述玫瑰花的含量更优选为4~9重量份。
浙贝母能够散结解毒;本申请中所述浙贝母的含量为0.1~15重量份,在实施例中,所述浙贝母的含量优选为1~12重量份,在实施例中,所述浙贝母的含量更优选为3~6重量份。
五加皮具有祛风湿、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和利水消肿的作用;本申请所述五加皮的含量为0.1~15重量份,在实施例中,所述五加皮的含量优选为1~12重量份,在实施例中,所述五加皮的含量更优选为4~9重量份。
海风藤具有祛风湿、通经络和止痹痛的功效;本申请所述海风藤的含量为0~15重量份,在实施例中,所述海风藤的含量优选为2~8重量份。
淫羊藿能够补肾壮阳、祛风湿、强筋骨和强心力。本申请所述淫羊藿的含量为0~15重量份,在实施例中,所述淫羊藿的含量优选为6~9重量份。
茯苓能够利尿和健脾化湿。本申请所述茯苓的含量为0~15重量份,在实施例中,所述茯苓的含量优选为1~10重量份。
作为优选方案,本申请所述中药组合物由3~18重量份的黄芪、6~9重量份的桂枝、3~9重量份的浙贝母、3~9重量份的玫瑰花、6~9重量份的五加皮、0~9重量份的淫羊藿、0~9重量份的茯苓和0~9重量份的海风藤制成。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按照重量比将黄芪、桂枝、玫瑰花、浙贝母、五加皮、海风藤、淫羊藿和茯苓水提,得到中药组合物。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按照重量比将黄芪、桂枝、玫瑰花、浙贝母、五加皮、海风藤、淫羊藿和茯苓水提,得到的水提液浓缩后醇沉,得到中药组合物。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按照重量比将黄芪、桂枝、玫瑰花、浙贝母、五加皮、海风藤、淫羊藿和茯苓醇提,得到中药组合物。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按照重量比将黄芪和浙贝母两味中药进行醇提,再将剩余中药进行醇提,合并得到的醇提液,得到中药组合物。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按照重量比将桂枝和玫瑰花两味中药或桂枝、玫瑰花和海风藤三味中药提取,得到挥发油和药渣,所述药渣与其余中药合并后醇提,得到的醇提液再与挥发油混合,得到中药组合物。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按照重量比将黄芪、桂枝、玫瑰花、浙贝母、五加皮、海风藤、淫羊藿和茯苓进行醇提,得到醇提液与药渣,将药渣进行水提,得到水提液,将醇提液与水提液合并,得到中药组合物。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按照重量配比将黄芪、桂枝、玫瑰花、浙贝母、五加皮、海风藤、淫羊藿和茯苓粉碎,得到中药组合物。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按照重量配比将茯苓和浙贝母打粉,得到混合粉末,将剩余中药原料醇提后与混合粉末混合,得到中药组合物。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按照重量配比将茯苓和浙贝母部分打粉,得到混合粉末;将剩余的茯苓和浙贝母醇提,得到第一醇提液;将剩余中药原料醇提,得到第二醇提液;将第一醇提液、第二醇提液与混合粉末合并,得到中药组合物。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按照重量配比将茯苓与浙贝母全部或部分打粉,得到混合粉末,将剩余中药原料水提,得到的水提液浓缩后醇沉,得到醇沉上清液,将所述醇沉上清液与混合粉末混合,得到中药组合物。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按照重量配比将茯苓与浙贝母全部或部分打粉,得到混合粉末,将剩余中药原料水提,得到的水提液浓缩后醇沉,得到醇沉上清液,将所述醇沉上清液与混合粉末混合,得到中药组合物。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重量配比将黄芪和浙贝母进行醇提,得到第一醇提液;
按照重量配比将桂枝和玫瑰花两味中药或桂枝、玫瑰花和海风藤三味中药提取,得到挥发油和药渣,所述药渣与剩余中药原料合并醇提,得到第二醇提液;
将第一醇提液、第二醇提液与挥发油合并,得到中药组合物。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重量配比将桂枝和玫瑰花两味中药或桂枝、玫瑰花和海风藤三味中药提取,得到挥发油与药渣;
将药渣与剩余中药原料合并后水提,得到水提液,或水提后浓缩醇沉,得到醇沉上清液;
在所述水提液或醇沉上清液中加入挥发油,得到中药组合物。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重量配比将桂枝和玫瑰花两味中药或桂枝、玫瑰花和海风藤三味中药提取,得到挥发油和药渣;
将所述药渣与剩余中药原料合并醇提,得醇提液
所述挥发油与所述醇提液合并,得到中药组合物。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重量配比将黄芪和浙贝母醇提,得到第一醇提液和第一药渣;
将剩余中药醇提,得到第二醇提液和第二药渣;
将所述第一药渣与所述第二药渣合并后水提,得到水提液;
将所述第一醇提液、所述第二醇提液与水提液合并,得到中药组合物。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重量配比将黄芪和浙贝母醇提,得到第一醇提液与第一药渣;
将桂枝和玫瑰花两味中药或桂枝、玫瑰花和海风藤三味中药提取,得到挥发油和第二药渣;
将所述第二药渣与剩余中药原料合并醇提,得到第二醇提液和第三药渣;
将所述第一药渣和第三药渣合并后水提,得到水提液;
将所述第一醇提液、第二醇提液、挥发油和水提液合并,得到中药组合物。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重量配比将茯苓和浙贝母部分打粉,得到混合粉末;
按照重量配比将五加皮一味中药或五加皮和淫羊藿两味中药或五加皮、淫羊藿和茯苓三味中药水提,得到水提液,或将所述水提液浓缩后醇沉,得到醇沉上清液;
将剩余浙贝母一味中药或剩余浙贝母和黄芪两味中药醇提,得到第一醇提液;
按照重量配比将桂枝和玫瑰花两味中药或桂枝、玫瑰花和海风藤三味中药提取,得到挥发油和药渣;
所述药渣与剩余中药原料合并醇提,得到第二醇提液;
将所述水提液和醇沉上清液中的一种、混合粉末、第一醇提液、第二醇提液和挥发油混合,得到中药组合物。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重量配比将茯苓和浙贝母部分打粉,得到混合粉末;
按照重量配比将剩余浙贝母一味中药或剩余浙贝母和黄芪两味中药醇提,得到第一醇提液;
按照重量配比将桂枝和玫瑰花两味中药或桂枝、玫瑰花和海风藤三味中药提取,得到挥发油和药渣;
将所述药渣与剩余中药原料合并醇提,得到第二醇提液;
将所述第一醇提液、第二醇提液、混合粉末和挥发油混合,得到中药组合物。
在制备中药组合物的过程中,所述醇提、水提与提取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式,此处不再进行赘述。在上述过程中,中药组分与水的质量比为1:(7~10),醇提过程中,乙醇的浓度优选为60%~80%。
本申请还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的或上述方案所述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在制备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药物中的应用。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中药制剂,其由上述方案所述的或上述方案所制备的中药组合物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包括但不限于胶囊剂、片剂、丸剂、滴丸剂、颗粒剂、散剂、贴剂、膏剂、凝胶剂或液体制剂。
按照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制备后,可以进行浓缩或干燥,得到中药制剂。具体的,所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为:
按照重量比将黄芪、桂枝、玫瑰花、浙贝母、五加皮、海风藤、淫羊藿和茯苓水提后浓缩或干燥,得到口服或外用制剂。
或按照重量比将黄芪、桂枝、玫瑰花、浙贝母、五加皮、海风藤、淫羊藿和茯苓水提、浓缩后醇沉,得到醇沉上清液,浓缩或干燥,得到口服或外用制剂;
或按照重量比将黄芪、桂枝、玫瑰花、浙贝母、五加皮、海风藤、淫羊藿和茯苓醇提,得到醇提液,浓缩后得到口服或外用制剂;或浓缩后干燥得到口服或外用制剂;
或按照重量比将黄芪和浙贝母进行醇提,醇提液浓缩,再将剩余中药进行醇提,醇提液浓缩,醇提浓缩液合并或干燥,得到口服或外用制剂;
或按照重量比将桂枝和玫瑰花两味中药或桂枝、玫瑰花和海风藤三味中药提取挥发油,得到的药渣与其余中药合并后醇提,得到醇提浓缩液,醇提浓缩液与挥发油混合,得到口服或外用制剂;或醇提浓缩液干燥后加入包合或未包合的挥发油,得到口服或外用制剂;
或按照重量比将黄芪、桂枝、玫瑰花、浙贝母、五加皮、海风藤、淫羊藿和茯苓进行醇提,得到醇提液与药渣,醇提液浓缩,将药渣进行水提,得到水提液,水提液浓缩,将醇提浓缩液与水提浓缩液合并,得到口服或外用制剂;或醇提浓缩液与水提浓缩液分别干燥,得到口服或外用制剂;
或按照重量配比将黄芪、桂枝、玫瑰花、浙贝母、五加皮、海风藤、淫羊藿和茯苓粉碎,得到口服或外用制剂;
或按照重量配比将茯苓和浙贝母打粉,得到混合粉末,将剩余中药原料醇提后浓缩与混合粉末混合,干燥后制成口服或外用制剂;
或按照重量配比将茯苓和浙贝母部分打粉,得到混合粉末;将剩余的茯苓和浙贝母醇提后浓缩,得到第一醇提浓缩液;将剩余中药原料醇提后浓缩,得到第二醇提浓缩液;将第一醇提浓缩液、第二醇提浓缩液与混合粉末合并,干燥后得到口服或外用制剂;
或按照重量配比将茯苓与浙贝母全部或部分打粉,得到混合粉末,将剩余中药原料水提,将得到的水提液浓缩后与混合粉末混匀,干燥后得到口服或外用制剂;
或按照重量配比将茯苓与浙贝母全部或部分打粉,得到混合粉末,将剩余中药原料水提,得到的水提液浓缩后醇沉,得到醇沉上清液,将所述醇沉上清液浓缩后与混合粉末混合,干燥后得到口服或外用制剂。
所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重量配比将黄芪和浙贝母醇提后浓缩,得到第一醇提浓缩液;
按照重量配比将桂枝和玫瑰花两味中药或桂枝、玫瑰花和海风藤三味中药提取,得到挥发油和药渣,所述药渣与剩余中药原料合并醇提后浓缩,得到第二醇提浓缩液;
将第一醇提浓缩液、第二醇提浓缩液与挥发油合并,得到口服或外用制剂,或将第一醇提浓缩液与第二醇提浓缩液合并后干燥,再加入包合或未包合的挥发油,得到口服或外用制剂。
所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重量配比将桂枝和玫瑰花两味中药或桂枝、玫瑰花和海风藤三味中药提取,得到挥发油与药渣;
将药渣与剩余中药原料合并后水提,得到水提液,水提液浓缩后,得到水提浓缩液,或水提浓缩液醇沉,将得到的醇沉上清液浓缩,得到醇沉浓缩液;
在所述水提浓缩液或醇沉浓缩液中加入挥发油,得到口服或外用制剂,或水提浓缩液或醇沉浓缩液干燥后加入包合或未包合的挥发油,得到口服或外用制剂。
所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重量配比将桂枝和玫瑰花两味中药或桂枝、玫瑰花和海风藤三味中药提取,得到挥发油和药渣;
将所述药渣与剩余中药原料合并醇提,醇提液浓缩,得到醇提浓缩液;
所述醇提浓缩液与挥发油合并,得到口服或外用制剂,或所述醇提浓缩液干燥后加入包合或未包合的挥发油,制成口服或外用制剂。
所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重量配比将黄芪和浙贝母醇提,得到第一醇提液和第一药渣,将第一醇提液浓缩,得到第一醇提浓缩液;
将剩余中药醇提,得到第二醇提液和第二药渣,将第二醇提液浓缩,得到第二醇提浓缩液;
将所述第一药渣与所述第二药渣合并后水提,得到水提液,将水提液浓缩,得到水提浓缩液;
将所述第一醇提浓缩液、所述第二醇提浓缩液与水提浓缩液合并,得到口服或外用制剂,或将第一醇提浓缩液、第二醇提浓缩液与水提浓缩液干燥,得到口服或外用制剂。
所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重量配比将黄芪和浙贝母醇提,得到第一醇提液与第一药渣,将第一醇提液浓缩,得到第一醇提浓缩液;
将桂枝和玫瑰花两味中药或桂枝、玫瑰花和海风藤三味中药提取,得到挥发油和第二药渣;
将所述第二药渣与剩余中药原料合并醇提,得到第二醇提液和第三药渣,将第二醇提液浓缩,得到第二醇提浓缩液;
将所述第一药渣和第三药渣合并后水提,得到水提液,将水提液浓缩,得到水提浓缩液;
将所述第一醇提浓缩液液、第二醇提浓缩液、挥发油和水提浓缩液合并,得到口服或外用制剂,或将第一醇提液、第二醇提液与水提浓缩液干燥后,加入包合或未包合的挥发油,得到口服或外用制剂。
所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重量配比将茯苓和浙贝母部分打粉,得到混合粉末;
按照重量配比取五加皮一味中药、五加皮和淫羊藿两味中药或五加皮、淫羊藿和茯苓三味中药进行水提,得到水提液,水提液浓缩,得到水提浓缩液,或将所述水提液浓缩后醇沉,过滤,得到的醇沉上清液,浓缩,得到醇沉浓缩液;
将剩余浙贝母一味中药或浙贝母和黄芪两味中药醇提,得到第一醇提液,第一醇提液浓缩,得到第一醇提浓缩液;
按照重量配比将桂枝和玫瑰花两味中药或桂枝、玫瑰花和海风藤三味中药挥发,得到挥发油和药渣;
所述药渣与剩余中药原料合并醇提,得到第二醇提液,将第二醇提液浓缩,得到第二醇提浓缩液;
将所述水提浓缩液和醇沉浓缩液中的一种、混合粉末、第一醇提浓缩液和第二醇提浓缩液干燥,加入包合或未包合的挥发油,得到口服或外用制剂。
所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重量配比将茯苓和浙贝母部分打粉,得到混合粉末;
按照重量配比将剩余浙贝母或剩余浙贝母与黄芪两味中药醇提,得到第一醇提液,将第一醇提液浓缩,得到第一醇提浓缩液;
按照重量配比将桂枝和玫瑰花两味中药或桂枝、玫瑰花和海风藤三味中药,提取,得到挥发油和药渣;
将所述药渣与剩余中药原料合并醇提,得到第二醇提液,将第二醇提液浓缩,得到第二醇提浓缩液;
将所述第一醇提浓缩液、第二醇提浓缩液与混合粉末混合,干燥后加入包合或未包合的挥发油,得到口服或外用制剂。
在上述过程中,所述浓缩的相对密度优选为1.10~1.30(60℃)。所述干燥的温度优选为60~80℃。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其是一种新型的、配伍更合理、疗效更佳的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采用炎症、疼痛及痛风模型进行中药组合物的药效学研究,结果表明,本品对蛋清及角叉菜胶所致小鼠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能明显对抗尿酸钠所致大鼠痛风性关节炎,对热板引起小鼠足痛有对抗作用。因此本申请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明显抗炎、镇痛和抗痛风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以下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黄芪30g,桂枝30g,玫瑰花30g,浙贝母30g,五加皮30g;加8倍水提或70%醇取出各原料的有效成份,乙醇浓缩,70℃减压干燥,加入常规药用辅料如苯甲酸钠、或山梨醇甲、或蔗糖或糊精,制成口服或外用制剂。
实施例2
一种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黄芪40g,桂枝20g,玫瑰花20g,浙贝母20g,五加皮20g;其制备方法是按重量配比取全部中药原料进行粉碎,加入炼蜜110~130g,制成散剂或蜜丸。
实施例3
一种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黄芪40g,桂枝40g,玫瑰花40g,浙贝母40g,五加皮40g;其制备方法是:按重量配比取全部中药原料加10倍水煎3次,每次1.5h,得水提液;水提液浓缩后,加苯甲酸钠0.8g,制成合剂;或者水提液浓缩后,加入适量蔗糖及糊精,经70℃减压干燥,制成颗粒剂。
实施例4
一种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黄芪90g,桂枝30g,玫瑰花60g,浙贝母30g,五加皮60g;其制备方法是:按重量配比取全部中药原料加10倍水煎2次,每次3h,得水提液,水提液浓缩后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65%,放置12h,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60℃)的清膏,加入浓芳香水及适量的水,混匀,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6.0~7.0,冷藏,滤过,取0.4g羟苯乙酯,醇沉,得醇沉上清液;醇沉上清液浓缩后制成口服液;或者取醇沉上清液浓缩后,70℃减压干燥,粉成细粉或加适量滑石粉,制成胶囊。
实施例5
一种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黄芪60g,桂枝30g,玫瑰花45g,浙贝母30g,五加皮30g;其制备方法是:按重量配比取全部中药原料加70%醇提2次,每次2h,醇提液浓缩后制成口服或外用制剂,或者浓缩后经干燥制成外用制剂。
实施例6
一种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黄芪90g,桂枝45g,玫瑰花75g,浙贝母45g,五加皮75g;其制备方法是:按重量配比,取浙贝母和黄芪2味醇提,75%醇提2次,每次2h,醇提液浓缩,剩余中药原料一起醇提,75%醇提2次,每次2h,醇提液浓缩,将醇提浓缩液合并,制成软胶囊,或者经干燥制成胶囊。
实施例7
一种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黄芪60g,桂枝30g,玫瑰花60g,五加皮60g,浙贝母20g,淫羊藿30g;其制备方法是:按重量配比取玫瑰花和桂枝2味提取挥发油,提取6h;药渣与剩余中药原料合并,加10倍量75%醇提2次,每次1.5h,醇提液浓缩,70℃减压干燥,加适量入β-糊精包合的挥发油,适量糊精和硬脂酸镁,制成口服片剂。
实施例8
一种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黄芪67g,桂枝21g,玫瑰花39.5g,五加皮35g,浙贝母28g,淫羊藿35g;其制备方法是:按重量配比取浙贝母、黄芪2味醇提,8倍量75%醇提1次,提取1h,醇提液浓缩;按重量配比取玫瑰花和桂枝提取挥发油,药渣与剩余中药原料合并醇提,8倍量75%醇提2次,提取1.5h,醇提液浓缩;将上述醇提浓缩液合并,加入挥发油,制成口服或外用制剂;或将上述醇提浓缩液合并、干燥,加入包合后或者未包合的挥发油,制成口服或外用制剂。
实施例9
一种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黄芪90g,桂枝40g,玫瑰花50g,五加皮60g,浙贝母60g,茯苓6;其制备方法是:按重量配比,取全部中药原料进行醇提,加8倍量65%醇提2次,每次提取1h,醇提液浓缩;药渣10倍量水煎1次,提取3h,水提液浓缩;将上述醇提浓缩液、水提浓缩液合并,制成口服或外用制剂;或者,将醇提浓缩液、水提浓缩液,70℃减压干燥,粉末加炼蜜120~140g,制成丸剂。
实施例10
一种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黄芪90g,桂枝15g,玫瑰花60g,五加皮45g,浙贝母30g,海风藤30g;其制备方法是:按重量配比取玫瑰花、桂枝2味或者玫瑰花、桂枝、海风藤3味水蒸气提取挥发油,提取6h;药渣与剩余中药原料合并醇提,加10倍量75%醇提2次,每次提取1h,醇提液浓缩,加入挥发油,制成口服或外用制剂;或者将醇提液浓缩,80℃鼓风干燥,加入β-糊精包合后或者未包合的挥发油,制成口服或外用制剂。
实施例11
一种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黄芪90g,桂枝20g,玫瑰花60g,浙贝母30g,五加皮60g,海风藤30g;其制备方法是:按重量配比取玫瑰花、桂枝2味或者海风藤、桂枝、玫瑰花3味提取挥发油,提取6h;药渣与剩余中药原料合并醇提,加10倍量75%醇提2次,每次提取1.5h,醇提液浓缩,加入挥发油,制成软胶囊;或者将醇提液浓缩,70℃干燥,加入β-糊精包合后或者未包合的挥发油,制成滴丸剂。
实施例12
一种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黄芪90g,桂枝20g,玫瑰花60g,浙贝母30g,五加皮60g,海风藤40g;其制备方法是:按重量配比取玫瑰花、桂枝2味或者海风藤、桂枝、玫瑰花3味提水蒸气提取挥发油,提取6h;药渣与剩余中药原料合并醇提,加10倍量75%醇提2次,每次提取1.5h,醇提液浓缩,加入挥发油,制成软胶囊;或者将醇提液浓缩,70℃减压干燥,加入β-糊精包合后或者未包合的挥发油,制成滴丸剂。
实施例13
一种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黄芪500g,桂枝300g,玫瑰花500g,浙贝母300g,五加皮500g,茯苓500g;其制备方法是:按重量配比取浙贝母、茯苓全部或部分打粉,剩余中药原料一起70%醇提2次,每次提取1h,醇提液浓缩后与浙贝母、茯苓粉混匀,经干燥制成口服或外用制剂;或者,按重量配比取浙贝母、茯苓部分打粉,按重量配比取剩余浙贝母60g、茯苓100g70%醇提1次,提取1h,醇提液浓缩,剩余中药原料一起75%醇提,提取1h,醇提液浓缩,将醇提浓缩液合并,与浙贝母、茯苓粉混匀,经干燥制成口服或外用制剂。
实施例14
一种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黄芪160g,桂枝80g,玫瑰花160g,浙贝母80g,五加皮120g,淫羊藿160g;其制备方法是:取黄芪、浙贝母2味或黄芪、浙贝母、淫羊藿3味醇提,加8倍量75%醇提1次,每次提取1h,醇提液浓缩;剩余中药原料合并,加8倍量75%醇提2次,每次提取1h,醇提液浓缩;将上述醇提浓缩液合并,制成口服或外用制剂;或将醇提浓缩液合并,减压干燥,制成口服或外用制剂。
实施例15
一种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黄芪160g,桂枝100g,玫瑰花160g,浙贝母100g,五加皮160g,海风藤160g;其制备方法是:按重量配比取玫瑰花、桂枝2味或者玫瑰花、桂枝、海风藤3味水蒸气提取挥发油,提取6h;药渣与剩余中药原料合并醇提,加8倍量70%醇提2次,每次提取1h,醇提液浓缩,加入挥发油,制成口服或外用制剂;或者将醇提液浓缩,减压干燥,加入β-糊精包合后或者未包合的挥发油,制成口服或外用制剂。
实施例16
一种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黄芪120g,桂枝140g,玫瑰花80g,浙贝母120g,五加皮80g,海风藤80g,茯苓150g;其制备方法是:按重量配比取茯苓、浙贝母全部或部分打粉;剩余中药原料进行水煎得水提液,加12倍量水提2次,每次提取2h;或者取水提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15(60℃)缓慢拌并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0%,放置16h,过滤,得醇沉上清液;水提液或醇沉上清液浓缩,70℃减压干燥,与剩余茯苓50g、浙贝母40g粉混匀,经干燥制成颗粒剂。
实施例17
一种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黄芪3000g,桂枝200g,玫瑰花100g,浙贝母600g,五加皮1500g,茯苓100g,海风藤200g;其制备方法是:(1)按重量配比取茯苓、浙贝母部分打粉;(2)按重量配比取剩余茯苓25g、浙贝母150g,加6倍量60%醇提1次,每次提取1h,醇提液浓缩;(3)按重量配比取玫瑰花、桂枝2味或者玫瑰花、桂枝、海风藤3味水蒸气提取挥发油,提取5h,药渣与剩余中药原料合并醇提,加8倍80%醇提2次,每次提取1h,醇提液浓缩;(4)将上述醇提浓缩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25~1.30(60℃),与黄芪、浙贝母粉混匀、70℃减压干燥,加入β-糊精包合后或者未包合的挥发油,制成贴剂。
实施例18
一种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黄芪6kg,桂枝2kg,玫瑰花4kg,浙贝母4kg,五加皮4kg,海风藤4kg;其制备方法是:按重量配比取玫瑰花、桂枝2味或者玫瑰花、桂枝、海风藤3味水蒸气,提取挥发油,提取5h;药渣与剩余中药原料合并水煎,加12倍水提2次,每次提取2h,水提液浓缩得水提浓缩液;或者,水提浓缩液至相对密度1.10~1.15(60℃),缓慢拌并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0%,放置16h,过滤,醇沉上清液浓缩得水提醇沉浓缩液;取水提浓缩液或水提醇沉浓缩液,加入挥发油,制成口服或外用制剂;或者,将水提浓缩液或水提醇沉浓缩液,75℃减压干燥,加入β-糊精包合后或者未包合的挥发油,制成口服或外用制剂。
实施例19
一种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黄芪1.2kg,桂枝0.2kg,玫瑰花1kg,浙贝母0.3kg,五加皮1.2kg,海风藤0.8kg;其制备方法是:按重量配比取黄芪、浙贝母2味醇提,加8倍60%醇提1次,每次提取1h,醇提液浓缩;玫瑰花、桂枝2味水蒸气提取挥发油,提取4h,药渣与剩余中药原料合并醇提,加8倍75%醇提1次,每次提取1h,醇提液浓缩;将上述醇提浓缩液及挥发油合并,制成口服或外用制剂;或将醇提浓缩液,70℃减压干燥,加入β-糊精包合后或者未包合的挥发油,制成胶囊。
实施例20
一种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黄芪900g,桂枝200g,玫瑰花900g,浙贝母300g,五加皮600g,茯苓100g,淫羊藿10g;其制备方法是:按重量配比取浙贝母、黄芪全部或部分打粉,剩余中药原料一起醇提,加8倍70%醇提2次,每次提取1.5h,醇提液浓缩后与浙贝母、黄芪粉混匀,经干燥制成口服或外用制剂;或者,按重量配比取浙贝母、茯苓全部或部分打粉,按重量配比取剩余浙贝母300g、黄芪100g药材,加8倍65%醇提2次,每次提取1h,醇提液浓缩;剩余中药原料一起醇提,加8倍70%醇提1次,每次提取2h,醇提液浓缩,将醇提浓缩液合并,与浙贝母、茯苓粉混匀,70℃减压干燥,干燥制成口服或外用制剂。
实施例21
一种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黄芪1.0kg,桂枝0.4kg,玫瑰花0.8kg,浙贝母0.4kg,五加皮1.0kg,海风藤0.6kg,淫羊藿0.8kg;其制备方法是:按重量配比取黄芪、浙贝母2味醇提,加8倍75%醇提1次,每次提取1h,醇提液浓缩;玫瑰花、桂枝水蒸气提取挥发油,提取4h,药渣与剩余中药原料合并醇提,加8倍80%醇提1次,每次提取1h,醇提液浓缩;将上述醇提后的药渣合并水提,加10倍提1次,提取3h,水提液浓缩;将上述醇提浓缩液、水提浓缩液及挥发油合并,制成口服或外用制剂;或将醇提浓缩液、水提浓缩液,70℃减压干燥,加入β-糊精包合后或者未包合的挥发油,制成口服或外用制剂。
实施例22
一种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黄芪800g,桂枝200g,玫瑰花800g,浙贝母300g,五加皮600g,茯苓100g,淫羊藿1000g,海风藤600g;其制备方法是:按重量配比将茯苓和浙贝母部分打粉,得到混合粉末;按照重量配比将五加皮或五加皮和淫羊藿或五加皮、淫羊藿和剩余茯苓水提,加8倍提1次,提取2h,水提液浓缩,或将所述水提浓缩液至相对密度1.10~1.15(60℃),缓慢拌并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5%,放置18h,过滤,得到醇沉上清液;将剩余浙贝母60g或剩余浙贝母60g和黄芪醇提,加8倍80%醇提1次,提取1h,醇提液浓缩;按照重量配比将桂枝和玫瑰两味中药或桂枝、玫瑰花和海风藤提取,水蒸气提取挥发油,提取4h,药渣与剩余中药原料合并醇提,加8倍80%醇提2次,每次提取1h,醇提液浓缩;将所述水提浓缩液或水提醇沉浓缩液、醇提浓缩液、及混合粉末混匀、70℃减压干燥,加入β-糊精包合后或未包合的挥发油,制成胶囊。
实施例23
一种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黄芪900g,桂枝300g,玫瑰花600g,浙贝母300g,五加皮700g,茯苓300g,淫羊藿1200g,海风藤700g;其制备方法是:按照重量配比将茯苓和浙贝母部分打粉,得到混合粉末;按照重量配比将剩余浙贝母100g或剩余浙贝母100g和黄芪醇提,加10倍70%醇提1次,提取1h;按照重量配比将桂枝和玫瑰花或桂枝、玫瑰花和海风藤提取,水蒸气提取挥发油,提取5h,,药渣与剩余中药原料合并醇提,加12倍75%醇提2次,每次提取1.5h;醇提液浓缩;将上述醇提浓缩液合并,混合粉末,加入挥发油,制成口服或外用制剂;或将上述醇提浓缩液合并、70℃减压干燥,混合粉末,加入包合后或者未包合的挥发油,制成口服或外用制剂。
药效作用实验:
实验药物:
1、H1:配方:黄芪、桂枝、浙贝母、玫瑰花、五加皮,重量配比为9:3:3:4:6,玫瑰花、桂枝2味水蒸气提取挥发油,提取6h,药渣与剩余中药原料合并醇提,加8倍75%醇提2次,每次提取1h,醇提液浓缩;70℃减压干燥,干燥制成口服或外用制剂。
2、H2:配方:黄芪、桂枝、浙贝母、玫瑰花、五加皮、海风藤,重量配比为9:3:3:4:6:3;海风藤、玫瑰花、桂枝3味水蒸气提取挥发油,提取6h,药渣与剩余中药原料合并醇提,加8倍75%醇提2次,每次提取1h,醇提液浓缩;70℃减压干燥,干燥制成口服或外用制剂。
3、H3:配方:黄芪、桂枝、浙贝母、玫瑰花、五加皮、淫羊藿,重量配比为9:3:3:4:6:6;玫瑰花、桂枝2味水蒸气提取挥发油,提取6h,药渣与剩余中药原料合并醇提,加8倍75%醇提2次,每次提取1h,醇提液浓缩;70℃减压干燥,干燥制成口服或外用制剂。
4、H4:配方:黄芪、桂枝、浙贝母、玫瑰花、五加皮、茯苓,重量配比为9:3:3:4:6:6;玫瑰花、桂枝2味水蒸气提取挥发油,提取6h,药渣与剩余中药原料合并醇提,加8倍75%醇提2次,每次提取1h,醇提液浓缩;70℃减压干燥,干燥制成口服或外用制剂。
5、H5:配方:黄芪、桂枝、浙贝母、玫瑰花、五加皮、淫羊藿、海风藤,重量配比为9:3:3:4:6:6:3;海风藤、玫瑰花、桂枝3味水蒸气提取挥发油,提取6h,药渣与剩余中药原料合并醇提,加8倍75%醇提2次,每次提取1h,醇提液浓缩;70℃减压干燥,干燥制成口服或外用制剂。
6、H6:配方:黄芪、桂枝、浙贝母、玫瑰花、五加皮、淫羊藿、茯苓,重量配比为9:3:3:4:6:6:6;玫瑰花、桂枝2味水蒸气提取挥发油,提取6h,药渣与剩余中药原料合并醇提,加8倍75%醇提2次,每次提取1h,醇提液浓缩;70℃减压干燥,干燥制成口服或外用制剂。
7、H7:配方:黄芪、桂枝、浙贝母、玫瑰花、五加皮、茯苓、海风藤,重量配比为9:3:3:4:6:6:3;海风藤、玫瑰花、桂枝3味水蒸气提取挥发油,提取6h,药渣与剩余中药原料合并醇提,加8倍75%醇提2次,每次提取1h,醇提液浓缩;70℃减压干燥,干燥制成口服或外用制剂。
8、H8:配方:黄芪、桂枝、浙贝母、玫瑰花、五加皮、海风藤、茯苓、淫羊藿;重量配比为9:3:3:4:6:6:3:6:6,海风藤、玫瑰花、桂枝3味水蒸气提取挥发油,提取6h,药渣与剩余中药原料合并醇提,加8倍75%醇提2次,每次提取1h,醇提液浓缩;70℃减压干燥,干燥制成口服或外用制剂。
9、H9:芪桂痛风片:黄芪、桂枝、浙贝母、野菊花、五加皮、海风藤、秦皮、刘寄奴;重量配比为9:3:3:6:6:6:6:6,海风藤、野菊花、桂枝3味水蒸气提取挥发油,提取6h,剩余中药原料合并醇提,加8倍75%醇提2次,每次提取1h,醇提液浓缩;70℃减压干燥,干燥制成口服或外用制剂。
实验过程及结果
1、H1~H8高尿酸的作用研究。
1.1H1~H8对次黄嘌呤、氧嗪酸钾联合致小鼠高尿酸模型的影响
引入ICR小鼠,分笼适应性饲养3日,自由饮水,饲以实验动物配合饲料,室温20~25℃,湿度40~70%。取ICR小鼠182只,雌性各半,体重18~22g。随机分为13组,雌雄各半,每组14只。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H1组、H2组、H3组、H4组、H5组、H6组、H7组、H8组、H9组和阳性对照I、II组。其中H1~9组分别灌胃给予(8.0、12.0、12.0、12.0、14.0、14.0、14.0、16.8、16.8生药/kg)的药物生理盐水混悬液,阳性对照I组给予21mg/kg的别嘌醇片,阳性对照II组给予4.6mg/kg的苯溴马隆,模型组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每日一次,共给药3日。末次给药后1h,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小鼠腹腔注射次黄嘌呤1g/kg,皮下注射氧嗪酸钾0.1g/kg。空白对照组小鼠腹腔\皮下注射等容积的生理盐水。注射后1h,各组小鼠眼眶取血,常规分离血清,测定血清中尿酸水平,结果采用SPSS13.0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H1~H9对次黄嘌呤、氧嗪酸钾联合致小鼠急性痛风的影响数据表
组别 剂量(g生药材/kg) 动物(只)N 尿酸水平(mg/L)
空白组 -- 14 29.16±7.76
模型组 -- 14 125.63±12.85**
H1组 8 14 72.25±8.26<sup>ΔΔ</sup>
H2组 12 14 62.27±9.61<sup>ΔΔ##</sup>
H3组 12 14 63.96±5.64<sup>ΔΔ##</sup>
H4组 12 14 64.02±8.37<sup>ΔΔ##</sup>
H5组 14 14 56.87±10.12<sup>ΔΔ##</sup>
H6组 14 14 57.06±5.61<sup>ΔΔ##</sup>
H7组 14 14 55.96±4.18<sup>ΔΔ##</sup>
H8组 16.8 14 46.05±9.67<sup>ΔΔ##</sup>
H9组 16.8 14 46.21±8.63<sup>ΔΔ##</sup>
阳性对照I组 32mg 14 40.12±7.86<sup>ΔΔ##</sup>
阳性对照II组 5.6mg 14 59.14±9.44<sup>ΔΔ##</sup>
**表示与空白组相比P<0.01,ΔΔ表示与模型组相比P<0.01,##表示与H1组相比P<0.01。
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造模后1h血清尿酸含量明显升高(P<0.01),说明急性高尿酸模型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和各治疗组小鼠血清尿酸含量H1~H7有显著降低(P<0.01),而H8、H9组有明显降低,与模型组及H1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说明药物H1~H8组都具有能够抑制次黄嘌呤、氧嗪酸钾联合致小鼠急性痛风尿酸增高的作用,其中H8作用明显优于H1组,提示H8组为最佳组合配比。
1.2H1~H8对次黄嘌呤、氧嗪酸钾联合致大鼠高尿酸模型的影响
引入Wistar大鼠,分笼饲养,自由饮水,饲以实验动物配合饲料,保持室温20~25℃,湿度40~70%。取Wistar大鼠156只,雌性各半,体重180~220g。随机分为8组,雌雄各半,每组13只。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H1组、H2组、H3组、H4组、H5组、H6组、H7组、H8组、H9组和阳性对照I、II组。其中H1~9组分别灌胃给予(4.0、6.0、6.0、6.0、6.6、6.6、6.6、8.6、8.6g生药/kg)的药物生理盐水混悬液,阳性对照I组给予18.7mg/kg的别嘌醇片,阳性对照II组给予3.1mg/kg的苯溴马隆,模型组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每日一次,共给药3日。于末次给药一小时后每组每只大鼠眼眶取血,常规分离血清,测定血清中尿酸(UA)和黄嘌呤氧化酶(XOD)含量。数据采用SPSS13.0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H1~H8对次黄嘌呤、氧嗪酸钾联合致大鼠急性痛风模型血清UA含量及XOD水平的影响的数据表
**表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1,ΔΔ表示与模型组相比P<0.01,#表示与模型组相比P<0.05,##表示与H1组相比P<0.01。
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血清UA和XOD与空白组相比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均能不同程度降低血清UA含量(P<0.01)。各治疗组血清XOD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均下降(P<0.01)。说明药物H1~H8组具有抑制次黄嘌呤、氧嗪酸钾联合致大鼠急性痛风模型血清尿酸增高的作用。H8组较H1组具有明显抑制次黄嘌呤、氧嗪酸钾联合致大鼠急性痛风模型血清尿酸增高的作用(P<0.01);药物发挥作用的部分机理可能是通过降低XOD的活性来实现的。
2、H1~H9镇痛作用研究
2.1H1~H9对热板致小鼠足底疼痛的影响
体重18~22g的雌性ICR小鼠,分笼适应性饲养3日,自由饮水,饲以实验动物配合饲料,室温20~25℃,湿度40~70%。实验前筛选痛阈在5~30秒内的小鼠用于实验。将筛选合格的小鼠随机分为11组,每组20只。即空白组、模型组、H1组、H2组、H3组、H4组、H5组、H6组、H7组、H8组、H9组和阳性对照组。其中H1~9组分别灌胃给予(7.0、8.0、8.0、8.0、9.0、9.0、9.0、10.0、10.0g生药/kg)的药物生理盐水混悬液,阳性对照组给予盐酸曲马多44mg/kg,空白组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各组小鼠灌胃给予受试药物20ml/kg体重,每日一次,给药3日。
末次给药后1h,将小鼠放在预热50℃的金属板上,恒温,以小鼠舔后足反应的潜伏期作为痛阈指标。结果采用SPSS13.0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见表3。
表3 H1~H9对热板致小鼠足底疼痛的影响的数据表
**表示与空白组相比P<0.01,#表示与模型组相比P<0.05,##表示与H1组相比P<0.01。
结果表明:药物H1~H9组均可以显著提高小鼠的痛阈值,小鼠在50℃的金属板上舔后足反应的潜伏期和空白组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H2~H7组与空白组及H1组比较,仅H4与H7明显差异。H8组,与空白组及H1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说明药物H1~H8组具有较强的抗热板致小鼠足底疼痛的作用。
2.2H1~H8对醋酸致小鼠扭体疼痛的影响
体重18~22g的ICR小鼠,分笼适应性饲养3日,自由饮水,饲以实验动物配合饲料,室温20~23℃,湿度50~70%。随机分为11组,每组20只。即空白组、H1组、H2组、H3组、H4组、H5组、H6组、H7组、H8组H9组和阳性对照组。其中H1~9组分别灌胃给予(7.0、9.0、11.0、13.0、13.0g生药/kg)的药物生理盐水混悬液,阳性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0.2g/kg,空白组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各组小鼠灌胃给予受试药物20ml/kg体重,每日一次,给药3日。
末次给药后1h,末次给药1h后腹腔注射0.6%醋酸生理盐水溶液0.2ml/只,观察记录每只小鼠30min内扭体次数。结果采用SPSS13.0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见表4。
表4 H1~H9对醋酸致小鼠扭体疼痛的影响的数据表
**表示与空白组相比P<0.01,*表示与空白组相比P<0.05。#表示与模型组相比P<0.05。
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药物H1~H8组均可以减少醋酸诱导的小鼠扭体次数,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与H1组相比,H2~H8组无明显差异。说明药物H1~H8组都具有的抗醋酸致小鼠扭体疼痛的作用。
3、H1~H8抗炎症作用研究
3.1H1~H8对大鼠纽扣肉芽肿的影响
引入SD雄性大鼠,分笼饲养,自由饮水,饲以实验动物配合饲料,保持室温20~25℃,湿度40~70%。SD大鼠110只,体重130~170g。随机分为11组,雌雄各半,每组1只。分别为:模型组、H1组、H2组、H3组、H4组、H5组、H6组、H7组、H8组H9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用水合氯醛(350mg/kg)腹腔注射麻醉,仰卧位固定于手术台上,腹部去毛后用碘酒和酒精棉球消毒,腹部正中切口约1cm(仅切开外层皮肤),向两侧腹股沟处做一个皮下隧道,将灭菌纽扣(预先用天平筛选,保证所有的纽扣重量一致,重量小的纽扣弃去不用,重量大的纽扣用砂纸打磨到合适重量后使用)分别植入大鼠左右腹股沟皮下各1枚,缝合。植入纽扣后第6日起,各组大鼠分别灌胃给予各受试药物,每日1次,共10日,给药容积为10ml/kg。其中H1~H9组分别灌胃给予(3.5、4.5、4.5、4.5、5.5、5.5、5.5、6.5、6.5g生药/kg)的药物生理盐水混悬液,阳性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0.1g/kg,模型组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末次给药后24h,处死动物,将纽扣和肉芽组织一起取出,称重(湿重)后于60℃干燥24h后再次称重(干重),减去纽扣重量,即为肉芽净重,比较各组间的差异。数据采用SPSS13.0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结果见表5。
表5 H1~H9对大鼠纽扣肉芽肿的影响的数据表
*表示与模型组相比P<0.05,**表示与模型组相比P<0.01,#表示与模型组相比P<0.05,##表示与H1组相比P<0.01。
结果表明:各药物组均可以显著降低大鼠纽扣肉芽肿的湿重和干重,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0.05);与H1组比较,H8组有极显著差异。说明药物H1~H8都具有较好抑制大鼠纽扣肉芽肿的作用;H8组具有明显抑制大鼠纽扣肉芽肿的作用,提示改组为最佳组合。
3.2H1~H9对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影响
取ICR小鼠110只,雄性,体重18~22g。小鼠均分笼饲养,自由饮水,饲以实验动物配合饲料,保持室温20~25℃,湿度40~70%。小鼠适应性喂养三日后开始试验。随机分为11组,每组10只。分别为:即空白组、H1组、H2组、H3组、H4组、H5组、H6组、H7组、H8组H9组和阳性对照组。其中H1~4组分别灌胃给予(7.0、9.0、9.0、9.0、11.0、11.0、11.0、13.0、13.0g生药/kg)的药物生理盐水混悬液,阳性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0.2g/kg,空白组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每日给药1次,连续给药3天。
于末次给药后30min,各组小鼠静脉注射0.5%伊文思蓝生理盐水溶液0.1ml/10g,随即腹腔注射0.6%醋酸0.2ml/只,20min后处死,立即剪开腹部皮肤肌肉,用5ml生理盐水洗涤腹腔,吸出洗涤液,3000转离心15min,取上清液稀释一倍,于590nm比色测定每个样品管吸光度。结果采用SPSS13.0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结果见表6。表6H1~H9对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影响的数据表
*表示与模型组相比P<0.05,**表示与模型组相比P<0.01,#表示与模型组相比P<0.05,。
结果表明,H1~H8组与模型组相比OD值均降低显著(P<0.01,0.05)。与H1组相比,H8组OD值降低显著(P<0.05)。说明H1~H8组均有较好的抗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作用;H8组有稍明显的抗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作用,提示组合优效性。
申请人通过深入系统研究,筛选出了既能镇痛抗炎、又能降低血尿酸的中药基本配方,即由黄芪、桂枝、浙贝母、玫瑰花和五加皮5味原料组成基本方;还可选择加入淫羊藿、海风藤和茯苓3味中的一种或多种原料进行组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够显著镇痛抗炎,有效降低血尿酸浓度,明显改善痛风各期症状,适用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组分制成: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重量配比将黄芪、桂枝、玫瑰花、浙贝母、五加皮、海风藤、淫羊藿和茯苓水提;
或按照重量配比将黄芪、桂枝、玫瑰花、浙贝母、五加皮、海风藤、淫羊藿和茯苓水提,得到的水提液浓缩后醇沉;
或按照重量配比将黄芪、桂枝、玫瑰花、浙贝母、五加皮、海风藤、淫羊藿和茯苓醇提;
或按照重量配比将黄芪和浙贝母进行醇提,再将剩余中药进行醇提,合并得到的醇提液;
或按照重量配比将桂枝和玫瑰花两味中药或桂枝、玫瑰花和海风藤三味中药提取,得到挥发油和药渣,所述药渣与剩余中药合并后醇提,得到的醇提液再与挥发油混合;
或按照重量配比将黄芪、桂枝、玫瑰花、浙贝母、五加皮、海风藤、淫羊藿和茯苓进行醇提,得到醇提液与药渣,将药渣进行水提,得到水提液,将醇提液与水提液合并;
或按照重量配比将黄芪、桂枝、玫瑰花、浙贝母、五加皮、海风藤、淫羊藿和茯苓粉碎;
或按照重量配比将茯苓和浙贝母打粉,得到混合粉末,将剩余中药原料醇提后与混合粉末混合;
或按照重量配比将茯苓和浙贝母部分打粉,得到混合粉末;将剩余的茯苓和浙贝母醇提,得到第一醇提液;将剩余中药原料醇提,得到第二醇提液;将第一醇提液、第二醇提液与混合粉末合并;
或按照重量配比将茯苓与浙贝母全部或部分打粉,得到混合粉末,将剩余中药原料水提,将得到的水提液与混合粉末合并;
或按照重量配比将茯苓与浙贝母全部或部分打粉,得到混合粉末,将剩余中药原料水提,得到的水提液浓缩后醇沉,得到醇沉上清液,将所述醇沉上清液与混合粉末混合。
3.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重量配比将黄芪和浙贝母进行醇提,得到第一醇提液;
按照重量配比将桂枝和玫瑰花两味中药或桂枝、玫瑰花和海风藤三味中药提取,得到挥发油和药渣,所述药渣与剩余中药原料合并醇提,得到第二醇提液;
将第一醇提液、第二醇提液与挥发油合并。
4.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重量配比将桂枝和玫瑰花两味中药或桂枝、玫瑰花和海风藤三味中药提取,得到挥发油与药渣;
将药渣与剩余中药原料合并后水提,得到水提液,或水提后浓缩醇沉,得到醇沉上清液;
在所述水提液或醇沉上清液中加入挥发油。
5.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重量配比将桂枝和玫瑰花两味中药或桂枝、玫瑰花和海风藤三味中药提取,得到挥发油和药渣;
将所述药渣与剩余中药原料合并醇提,得到醇提液;
所述挥发油与所述醇提液合并。
6.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重量配比将黄芪和浙贝母醇提,得到第一醇提液和第一药渣;
将剩余中药醇提,得到第二醇提液和第二药渣;
将所述第一药渣与所述第二药渣合并后水提,得到水提液;
将所述第一醇提液、所述第二醇提液与水提液合并。
7.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重量配比将黄芪和浙贝母醇提,得到第一醇提液与第一药渣;
将桂枝和玫瑰花两味中药或桂枝、玫瑰花和海风藤三味中药提取,得到挥发油和第二药渣;
将所述第二药渣与剩余中药原料合并醇提,得到第二醇提液和第三药渣;
将所述第一药渣和第三药渣合并后水提,得到水提液;
将所述第一醇提液、第二醇提液、挥发油和水提液合并。
8.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重量配比将茯苓和浙贝母部分打粉,得到混合粉末;
按照重量配比将五加皮一味中药或五加皮和淫羊藿两味中药或五加皮、淫羊藿和剩余茯苓三味中药水提,得到水提液,或将所述水提液浓缩后醇沉,得到醇沉上清液;
将剩余浙贝母一味中药或剩余浙贝母和黄芪两味中药醇提,得到第一醇提液;
按照重量配比将桂枝和玫瑰花两味中药或桂枝、玫瑰花和海风藤三味中药提取,得到挥发油和药渣;
所述药渣与剩余中药原料合并醇提或所述药渣醇提,得到第二醇提液;
将所述水提液和醇沉上清液中的一种、混合粉末、第一醇提液、第二醇提液和挥发油混合。
9.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重量配比将茯苓和浙贝母部分打粉,得到混合粉末;
按照重量配比将剩余浙贝母一味中药或剩余浙贝母和黄芪两味中药醇提,得到第一醇提液;
按照重量配比将桂枝和玫瑰花两味中药或桂枝、玫瑰花和海风藤三味中药提取,得到挥发油和药渣;
将所述药渣与剩余中药原料合并醇提,得到第二醇提液;
将所述第一醇提液、第二醇提液、混合粉末和挥发油混合。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或权利要求2~9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药物中的应用。
11.一种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的中药制剂,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或权利要求2~9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中药组合物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包括胶囊剂、片剂、丸剂、滴丸剂、颗粒剂、散剂、贴剂、膏剂、凝胶剂或液体制剂。
CN201610722582.3A 2016-08-24 2016-08-24 一种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制剂及其应用 Active CN1064213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22582.3A CN106421316B (zh) 2016-08-24 2016-08-24 一种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制剂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22582.3A CN106421316B (zh) 2016-08-24 2016-08-24 一种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制剂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21316A CN106421316A (zh) 2017-02-22
CN106421316B true CN106421316B (zh) 2019-09-17

Family

ID=58182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22582.3A Active CN106421316B (zh) 2016-08-24 2016-08-24 一种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制剂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21316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9265A (zh) * 2009-03-11 2010-09-15 江苏中康药物科技有限公司 治疗关节炎及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和制备方法及制剂与用途
CN101953984B (zh) * 2009-07-17 2015-01-14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和制备方法及制剂与用途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9265A (zh) * 2009-03-11 2010-09-15 江苏中康药物科技有限公司 治疗关节炎及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和制备方法及制剂与用途
CN101953984B (zh) * 2009-07-17 2015-01-14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和制备方法及制剂与用途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近况;张廷伟;《江西中医药》;20031031;第34卷(第10期);第46-48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21316A (zh) 2017-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55556B (zh) 一种玉米型断奶仔猪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52361B (zh) 一种产后1-20天哺乳期母猪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89296B (zh) 妊娠后期和哺乳期的母羊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68284B (zh) 用于治疗小鹅瘟的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41710A (zh) 一种断奶仔猪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87172B (zh) 用于治疗乌龟肠胃炎病的功能性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52501A (zh) 用于治疗奶牛乳房炎的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97071A (zh) 用于治疗仔猪缺铁性贫血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66544A (zh) 一种猪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66545A (zh) 一种牛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70420A (zh) 一种具有抗癌作用的中草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58139A (zh) 一种用于防治慢性型猪瘟疫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77438B (zh) 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及其生产方法
CN105028995A (zh) 一种配合狗粮及其制备方法
US20230125425A1 (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xtract composition with function of regulating depressive emo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 thereof
CN104256165A (zh) 用于防治慢性型猪瘟疫的功能性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84754A (zh) 一种补肾壮阳胶囊及制备方法
CN106234803A (zh) 用于治疗仔猪白痢的饲料
CN106421316B (zh) 一种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制剂及其应用
CN104905063A (zh) 一种牛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70220A (zh) 一种哺乳期母猪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53984A (zh) 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和制备方法及制剂与用途
CN103656048A (zh) 用于治疗奶牛乳房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KR100712659B1 (ko) 당뇨병 및 이로 인한 합병증 치료 및 예방용 한약조성물
KR101934810B1 (ko) 한방 생약 추출물을 포함하는 혈행 개선용 제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Xiao Wei

Inventor after: Zhang Xiaoqiang

Inventor after: Li Lu

Inventor after: Yang Jing

Inventor after: Li Ying

Inventor after: Lu Zhaoguang

Inventor after: Wu Yun

Inventor after: Wang Zhenzhong

Inventor after: Ding Gang

Inventor before: Xiao Wei

Inventor before: Zhang Xiaoqiang

Inventor before: Li Lu

Inventor before: Yang Jing

Inventor before: Li Ying

Inventor before: Lu Zhaoguang

Inventor before: Wu Yun

Inventor before: Wang Zhenzhong

Inventor before: Ding Ga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