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15745B - 高电流变感型电感器和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高电流变感型电感器和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15745B
CN106415745B CN201580016471.4A CN201580016471A CN106415745B CN 106415745 B CN106415745 B CN 106415745B CN 201580016471 A CN201580016471 A CN 201580016471A CN 106415745 B CN106415745 B CN 1064157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assembly
core piece
gap
magnetic core
shaped magne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1647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15745A (zh
Inventor
颜毅鹏
R·J·博格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oper Technologies Co
Original Assignee
Cooper Technologies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oper Technologies Co filed Critical Cooper Technologies Co
Publication of CN1064157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157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157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157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9Terminals; Tapping arrangements for signal inductances
    • H01F27/292Surface mounted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4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 H01F17/06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with core substantially closed in itself, e.g. toroi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23Wires
    • H01F27/2828Construction of conductive connections, of lea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30Fastening or clamping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together; Fastening or mounting coils or windings on core, casing, or other support
    • H01F27/306Fastening or mounting coils or windings on core, casing or other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4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 H01F17/06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with core substantially closed in itself, e.g. toroid
    • H01F2017/065Core mounted around conductor to absorb noise, e.g. EMI fil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表面安装变感型电感器部件被配置用于在组装时形成非均匀间隙。紧凑包装中的所述非均匀间隙产生变感型电感器功能性,以用于较高电流应用同时是以相对低成本可制造的。

Description

高电流变感型电感器和制造方法
发明背景
本发明领域总体涉及表面安装电磁部件组件和其制造方法,并且更具体地,涉及表面安装、变感型电感器部件和其制造方法。
诸如电感器的电磁部件是已知的,所述电磁部件利用电流和磁场来在电路中提供所希望的效果。通过电感器部件中的导体的电流流动生成磁场。所述磁场可以继而有效地用于将能量存储在磁芯中,从磁芯释放能量,取消电气装置和电子装置的电力线和信号线中不希望的信号分量和噪声,或另外对信号进行滤波以便提供希望输出。
变感型电感器部件(有时被称为变感扼流圈)是可以例如在电源的滤波电路中利用的电磁电感器部件,所述滤波电路将电源输入端处的交流(AC)转换成电源输出端处的直流(DC)。变感扼流圈也可以在与调节的开关电源相关联的滤波电路中使用。不同于其他类型的电感器部件,其中尽管存在电流负载,所述部件的电感通常是固定的或恒定的,而所述变感扼流圈具有随电流负载变化的电感。
更具体地,变感型电感器部件可以包括在某些电流负载下几乎在磁饱和处操作的芯。变感芯的电感针对相对小的电流范围处于其最大值,并且所述电感针对另一个相对较高的电流范围改变或变感到较低值。某些挑战继续存在于变感型电感器部件的构造和制造中。改善是所希望的。
附图说明
参照以下附图描述非限制性和非穷尽性实施例,其中除非另外说明,否则在所有不同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数字指代相同的部分。
图1为固定电感电磁部件组件的侧正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部件组件的电感曲线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磁性部件组件的局部分解图。
图4为在图3所示的磁性部件组件中利用的第一示例性芯件的透视图。
图5为图3所示的电磁部件组件的侧正视图。
图6为图3和图5所示的部件组件的示例性电感曲线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磁性部件组件的局部分解图。
图8为在图7所示的磁性部件组件中利用的第二示例性芯件的透视图。
图9为图7所示的电磁部件组件的侧正视图。
图10为图9所示的部件组件的示例性电感曲线图。
图11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磁性部件组件的局部分解图。
图12为在图11所示的磁性部件组件中利用的第三示例性芯件的透视图。
图13为图11所示的电磁部件组件的侧正视图。
图14为图13所示的部件组件的示例性电感曲线图。
图15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磁性部件组件的局部分解图。
图16为在图15所示的磁性部件组件中利用的第四示例性芯件的透视图。
图17为图15所示的电磁部件组件的侧正视图。
图18为图17所示的部件组件的示例性电感曲线图。
图19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磁性部件组件的局部分解图。
图20为在图19所示的磁性部件组件中利用的第五示例性芯件的透视图。
图21为图19所示的电磁部件组件的侧正视图。
图22为图19所示的电磁部件组件的侧正视图。
图23为根据本发明的第六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磁性部件组件的局部分解图。
图24为在图23所示的磁性部件组件中利用的第六示例性芯件的透视图。
图25为图23所示的电磁部件组件的侧正视图。
图26为图23所示的电磁部件组件的侧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描述变感型电感器部件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变感型电感器部件可以更加有能力地在比现在使用的常规电感器部件更高的电流、更高的功率电路中执行。变感型功率电感器的示例性实施例是以相对低的成本并且利用简化的制造过程和技术进一步可制造的。变感型功率电感器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小型化也被促进,以便提供具有较小封装尺寸还有在高电流应用中的改善能力的表面安装电感器部件。方法方面在以下描述中将是部分明显的并且进行部分明确讨论。
如以上提及的,变感型电感器部件有时在电源的滤波电路中被利用,所述滤波电路将电源输入端处的交流(AC)转换成电源输出端处的直流(DC)。这种转换器电路可以通常与各种电子装置一起被采用或与各种电子装置联合提供。在其他应用中,变感型电感器部件可以在例如各种现代电子装置的调节开关电源电路中被利用。
生产功能越来越强、又更小的电子装置的当前趋向已经导致对电子工业的许多挑战。电子装置(列举几个,诸如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装置、娱乐装置和便携式计算机装置)现在由大量并不断增长的用户群体广泛拥有和操作。此类装置包括令人难忘和快速扩展的特征阵列,从而允许此类装置与多个通信网络(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以及其他电子装置互连。使用无线通信平台的快速信息交换在使用此类装置的情况下是可能的,并且此类装置对于商业用户和个人用户同样已经变成非常方便的和普及的。
对于此类电子装置所需要的电路板应用的表面安装部件制造商而言,所述挑战已经是提供越来越小型化的电感器部件,以便最小化所述电感器部件在电路板上所占用的面积(有时被称为部件“覆盖区”),并且也最小化其在垂直于电路板平面的方向上测量的高度(有时被称为部件“轮廓”)。通过减少电感器部件的覆盖区和轮廓,用于电子装置的电路板组件的尺寸可以减小,和/或多个电路板上的部件密度可以增加,从而允许电子装置自身的尺寸减小或具有可比较尺寸的装置的能力提高。以高性价比方式来小型化电子部件已经在高度竞争市场中向电子部件制造商引进多个实际挑战。因为电子装置所需要的高容量电感器部件需要量很大,制造电感器部件的成本减少一直是电子部件制造商实际关注的。
为了满足对电子装置(尤其手持装置)的增长需求,每代电子装置需要不仅是更小的,还提供增加的功能特征和能力。因此,电子装置必须是功能越来越强的装置。对于一些类型的部件,诸如除其他事项之外可以提供能量存储和调节能力的电磁电感器部件,满足增加的功率需求同时继续减小已经相当小的电感器部件尺寸已经证实是挑战性的。
随着功率密度在调节的开关电源电路中增加,需要较高的操作频率。在关注电感器的条件下,所述较高的操作频率可以减少相同波纹电流的电感值,但还可以显著增加开关损耗。与满载操作相比,由于传导损耗减少,开关损耗在轻载下更加影响总效率。在较轻电流负载下的较低开关频率继而帮助减少开关损耗,但需要较高的开路电感(OCL)以便依旧维持相同的电流纹波。然而,这是难以通过常规的小型化电感器部件实现的。
图1为通常不能够解决以上提及的问题的固定电感电磁电感器部件组件100的侧正视图。如图1所示,电感器100通常包括第一芯件102、第二芯件104、以及绕组106,所述绕组被配置用于至电路板的表面安装连接。如图1中所见,绕组106强制性地与第一芯件102和第二芯件104两者接合,并且具有恒定厚度T的均匀间隙108在第一芯件102和第二芯件104的面对表面之间延伸。电感器部件组件100是有利地在小型化水平上可制造的,并且可以相对于常规电感器部件相对简单和低成本的方式来制造。
图2以电感曲线图的形式示出电感器部件组件100的电感特性,其中电感值对应于纵轴并且其中电流对应于横轴。如图2的电感曲线图中所见,电感器部件组件100展示在图2中由水平绘制线110指示的固定和大体恒定的电感值,所述电感值表示在电流值的正常操作范围内的恒定开路电感(OCL)值。也就是说,无论电感器部件组件100的正常操作范围内使用的实际电流负载如何,开路电感(OCL)值是相同的。
另外如图2中以虚线所见,当电感器部件组件100在高达其表示满载电感(FLL)或满载操作的饱和电流(Isat)的电流下操作时,无论实际电流负载如何,电感器部件组件100展示对应于满载电感(FLL)值结果的固定和大体恒定的电感值。尽管电感器部件组件100可以在较轻电流负载下以较低开关频率操作,以便解决较高功率密度电路中的开关损耗,因为电感器100的OCL值是固定的,电感器部件组件100不能维持与满载操作时相同的电流纹波。只有在电感器部件组件100可以在较高OCL值下操作时这才是可能的,但如图2所见它不能。
因此以下描述作为变感型电感器可操作的电感器部件组件的示例性实施例。也就是说,接下来描述的实施例是可操作来实现轻载下的较高OCL以及满载下的较低OCL,同时仍促进以相对低成本的小型化制造。如以下描述的,这至少部分通过改变电感器部件组件中的芯件之间的间隙特性来实现。不同的间隙形成以及不同的间隙填充材料组合可以被提供,以便改善电感器部件组件在各种不同负载下的操作效率同时维持基本上恒定的波纹电流。
图3至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变感型电感器部件组件120的不同视图。
图3为变感型电感器部件组件120的部分分解图,并且通常被示出包括如图1所示的电感器部件组件100中的第一芯件102和绕组106。
诸如所示出的那些的设想实施例中的绕组106可以包括预成形C形绕组夹具,所述预成形C形绕组夹具包括在芯件102的第一表面(有时被称为底表面)上延伸的表面安装终端区段112、114。预成形C形绕组夹具106可以进一步包括平坦和平面的、线性延伸的主绕组区段116,所述主绕组区段接合芯件102的相对表面(有时在此被称为顶表面)。预成形C形绕组夹具106可以进一步包括横向侧区段115,其在主绕组区段116与每个对应的表面安装终端区段112、114之间延伸。预成形绕组夹具106可以按照已知的方式由导电材料(在设想示例中诸如铜)制造,并且在其与芯件102一起组装之前使用已知技术形成或成形为所述配置。
例如,预成形绕组夹具106可以由平面导电材料带制造,所述平面导电材料带如所示和所述的形成为C形。也就是说,从合适长度的平面材料带开始,横向侧区段215可以弯曲以便从主绕组区段116垂直延伸,并且表面安装终端区段112、114可以弯曲以便从横向侧区段115垂直延伸。在这样形成和成形之后,夹具106被提供用于与芯件102一起组装。任选地以及如图所示,预成形夹具106的主绕组区段116以及另外预成形夹具106的横向侧区段115的一部分具有相对于预成形夹具106的剩余部分减小的宽度。如图3和图5中的侧轮廓所见,预成形夹具106的横向侧区段115包括直角的拐角槽口,其中夹具106的宽度减小开始并且继续贯穿整个主绕组区段116。
如图3所示,芯件102被配置用于以类似于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14/217,705中所描述的方式的方式与预成形绕组夹具106滑动组装。因为芯件102的形状,所述芯件有时被称为I芯。芯件102的一端被成形以便接收如图所示的预成形夹具106,并且一旦预成形夹具106被接收,它就可以沿芯件102的表面滑动直到它不能进一步移动。芯件102和预成形夹具106的组合限定随后可以与芯件122一起组装的第一子组件。
至少部分因为绕组夹具106中的表面安装终端区段112、114预先成形并且不需要弯曲或以其他方式在芯件102的表面上形成,芯件102和预成形绕组夹具106的组装促进部件120的小型化。芯件102可以因此被制成较小的而没有在组装过程中开裂的风险,所述开裂否则可能在需要表面安装终端区段围绕芯件表面弯曲以便成形的非预成形绕组被使用时发生。
不同于图1所示的包括第二芯件104的电感器部件组件100,变感型电感器部件组件120包括被配置用于提供变感型电感器功能性的第二芯件122。如图4最佳所见,芯件122在所示出的示例中是大体矩形的,并且包括相对横向侧面124、126和使横向侧面124、126互连的相对纵向侧面128、130。纵向侧面128、130比横向侧面124、126更长,这样使得芯件122具有细长的矩形形状。
芯件122还包括在横向侧面124、126与纵向侧面128、130之间延伸的第一主平坦侧面或表面132。与第一主平坦侧面或表面132相对,芯件122包括在横向侧面124、126与纵向侧面128、130之间延伸的第二带轮廓的侧面或表面134。带轮廓的表面134在与芯件102和绕组106一起组装时,提供如进一步描述的影响变感型电感特性的非均匀间隙。
更具体地,芯件122的带轮廓的表面134通常包括平行于纵向侧面128、130以及垂直于横向侧面124、126延伸的绕组夹具通道或狭槽136。如图5最佳所见的,所示出的示例中的绕组夹具通道或狭槽136是在横向上轻微偏离中心的,以便容纳预成形绕组夹具106的主绕组区段116的宽度减小部分。这样,绕组通道或狭槽136比起靠近纵向侧面130更靠近纵向侧面128一点。在其他实施例中,其中预成形绕组夹具106具有贯穿其整体的均匀宽度,绕组夹具通道或狭槽136可以位于芯件122的纵向侧面128与130中间。这样,在一些实施例中,预成形绕组夹具106的宽度减小部分可以被认为是任选的并且不需要被包括。在进一步设想的实施例中,在其中预成形绕组夹具106具有贯穿其整体的均匀宽度的实施例中,绕组夹具通道或狭槽136不需要必须位于芯件122的纵向侧面128与130中间。
另外,在所示出的示例中,绕组夹具通道或狭槽136在横向侧壁124、126之间完全延伸持续芯件122的整个纵向长度(即,持续纵向侧面128、130的整个长度)。也就是说,绕组夹具通道或狭槽136延伸到芯件122的横向侧壁124、126中的每一个并且形成其一部分。绕组夹具通道或狭槽136被形成为U形通道,所述U形通道具有在所述部件被组装时接收如图5所示的主绕组区段116的宽度和深度。在设想实施例中,绕组夹具通道或狭槽136的深度可以小于预成形绕组夹具106的主绕组区段116的深度,这样使得当主绕组区段116的第一主侧面被接收在夹具通道或狭槽136中时,主绕组区段116的相对主侧面可以在夹具通道或狭槽136上方部分地延伸。凭借绕组夹具通道或狭槽136,芯件122在从横向侧面124、126观看时在整体外观上类似于U形,并且芯件122因此有时被称为U芯。
另外也如图4所示,芯件122的带轮廓的表面134除绕组夹具通道或狭槽136之外包括纵向延伸的凹陷间隙表面138,其邻近绕组夹具通道或狭槽136延伸或在绕组夹具通道或狭槽136的横向表面上延伸。也就是说,一对相对的纵向延伸的凹陷间隙表面138在芯件122中的绕组夹具通道或狭槽136的相对侧面上形成。
芯件122的带轮廓的表面134除纵向延伸的凹陷间隙表面138之外还包括纵向延伸的升高间隙表面140,其邻近纵向延伸的凹陷间隙表面138纵向延伸或在纵向延伸的凹陷间隙表面138的任一横向侧面上纵向延伸。也就是说,一对纵向延伸的升高间隙表面140在纵向延伸的凹陷间隙表面138的相对侧面上形成。
在所示出的示例中,凹陷间隙表面138和升高间隙表面140完全沿芯件122的整个纵向长度(即,持续纵向侧面128、130的整个长度)并且在芯件122的横向侧面124、126之间延伸。凹陷间隙表面138具有相对于升高间隙表面140的深度,所述深度小于绕组夹具通道或狭槽136相对于凹陷间隙表面138的深度,并且升高间隙表面140在与纵向侧壁128、130相同的高度处延伸。这样,在如图5所示的横向侧面轮廓中,升高间隙表面140在垂直于芯件122的平坦表面132的方向上测量的第一高度或标高(elevation)处邻近每个对应纵向侧面128、130延伸,凹陷间隙表面138在小于第一高度的第二高度处在升高间隙表面140之间延伸,并且绕组夹具通道或狭槽136在小于第二高度的第三高度处在凹陷间隙表面138内延伸。带轮廓的表面134因此是阶梯式的以包括三种表面水平。升高间隙表面140在第一标高水平处延伸,凹陷表面138在与第一标高水平不同且更低的第二标高水平处延伸,并且绕组夹具通道或狭槽136在小于第二标高水平的第三标高水平处延伸。可替代地规定,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绕组夹具通道或狭槽136的底部在第一平面中延伸,凹陷间隙表面138在与第一平面间隔但平行于第一平面的第二平面中以共面关系延伸,并且升高间隙表面140在与第二表面间隔但平行于第二表面以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三表面中以共面关系延伸。
另外,在所示的示例中,升高间隙表面140延伸持续第一横向距离(垂直于纵向侧面128、130以及平行于横向侧面124、126测量),而凹陷间隙表面138延伸持续大于第一距离的第二横向距离。如图5中最佳所见的,升高间隙表面140和凹陷间隙表面138在主绕组区段116的每个横向侧面上的对应横向距离不是相同的。这是因为由主绕组区段116的宽度减小导致的预成形绕组夹具106的不对称性。为了容纳预成形绕组夹具106的不对称性,不对称性导致芯件122的带轮廓的表面134以便在部件120被组装时容纳宽度减小的主绕组区段116。
最终,从每个升高间隙表面140到每个凹陷间隙表面138的过渡,以及另外从每个凹陷间隙表面138到绕组夹具通道或狭槽136的过渡被形成作为大体直角过渡。这样在图5的视图中,芯件122形成有竖直(即,垂直)表面,这些竖直表面在水平延伸的升高间隙表面140与凹陷间隙表面138之间延伸,并且也在凹陷间隙表面138与绕组夹具通道或狭槽136的底壁之间延伸。在其他实施例中,非直角过渡是可能的,包括但不限于圆角过渡和倾斜表面或斜倾表面。
包括描述的带轮廓的表面134的芯件122可以使用已知技术和过程由各种磁性材料形成。例如,芯件122可以由粒状磁性粉末材料压缩模制成如所示和所述的形状。然而,在其他和/或替代性实施例中,其他制造技术是可能的。在图2-5所示的示例中,带轮廓的表面134与芯件122的构造整体形成,或内置到芯件122的构造中。
不同于电感器部件组件100(图1),当如图5所示第二芯件122与第一芯件102和预成形绕组夹具106一起组装时,非均匀间隙经由面向芯件102的平坦顶表面的带轮廓的表面134在第一芯件102与第二芯件122之间产生。具体地,第一间隙部分142在升高间隙表面140与芯件102之间延伸,并且第二间隙部分144在凹陷间隙表面138与芯件102之间延伸。第一间隙部分142具有第一间隙厚度T1,并且第二间隙部分144具有大于T1的第二间隙厚度T2
第二间隙部分144接近预成形绕组106的绕组区段116延伸,并且大体平行于限定主绕组区段116的轴向长度的纵轴延伸。第一间隙142在其任一侧面上、在第二间隙部分144旁边延伸。这样,第一间隙部分142延伸到纵向侧壁128、130并且接近纵向侧壁128、130,并且也大体平行于主绕组区段116的纵轴延伸。间隙部分142、144的此定向有时被称为平行间隙配置,这些间隙部分由凹陷间隙表面138和升高间隙表面140限定,并且因此平行于预成形绕组夹具106的主绕组区段116延伸。
第一间隙部分142和第二间隙部分144进一步彼此流体连通,以便形成包括第一间隙部分142和第二间隙部分144的连续间隙。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两个间隙部分142、144是空气间隙。在其他实施例中,间隙部分142和/或144可以填充有磁性材料或非磁性材料,以便提供其他性能属性和电感值。
图6为电感器部件组件120的示例性电感曲线图。可见OCL值包括160处所示的第一急剧下降和162处所示的第二下降,然而图2所示的电感器部件组件100的电感曲线图包括单个下降。第一OCL下降160和第二OCL下降162允许部件120在具有相应满载电感FLL1的图6所示为ISat1的第一电流下操作;同时还促进在具有相应满载电感FLL2的被示出为ISat2的第二和较高电流下操作。可见满载电感FLL2低于满载电感FLL1。
电感器部件组件120因此是在具有较高电感值(例如,FLL1)的较低电流,以及具有较低电感值(例如,FLL2)的较高电流下可操作的。电感器组件120进一步展示第一操作范围中的第一OCL水平和第二操作范围中的第二OCL水平,从而致使可能维持恒定电流波纹电流。这样,经由芯件122的带轮廓的表面134以及其如以上描述形成的非均匀间隙,电感器部件组件120被配置为变感型电感器部件组件,然而包括非均匀间隙的部件组件100作为固定电感部件操作。电感器部件组件120因此是可操作的,具有相对于部件100增强的性能同时仍促进小型化和制造益处。具体地,电感器组件120可以在较轻电流负载下以较低开关频率有效地操作,以便解决在较高密度电路中的开关损耗而不影响波纹电流。
图7-9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个示例性变感型电感器部件组件170。
部件组件170包括如以上描述的芯件102和预成形绕组夹具106。不同于图1所示的包括第二芯件104的部件组件100,变感型电感器部件组件170包括被配置用于提供变感型电感器功能性的第二芯件172。类似芯件122,以及如图8最佳所见,芯件172在所示出的示例中是大体矩形的,并且包括相对横向侧面124、126和使横向侧面124、126互连的相对纵向侧面128、130。纵向侧面128、130比横向侧面124、126更长,这样使得芯件122具有细长的矩形形状。
芯件172还包括在横向侧面124、126与纵向侧面128、130之间延伸的第一主平坦侧面或表面132。与第一主平坦侧面或表面132相对,芯件122包括在横向侧面124、126与纵向侧面128、130之间延伸的第二带轮廓的侧面或表面174。在芯件172与第一芯件102和预成形绕组夹具106一起组装时,带轮廓的表面174提供如以下进一步描述的非均匀间隙。
更具体地,芯件172的带轮廓的表面174通常包括平行于纵向侧面130、132以及垂直于横向侧面124、126延伸的绕组夹具通道或狭槽176。所示出的示例中的绕组夹具通道或狭槽176是偏离中心的,以便容纳预成形绕组夹具106的主绕组区段116的减小宽度。这样,绕组通道或狭槽176比起靠近纵向侧面130更靠近纵向侧面128一点。在其他实施例中,其中预成形绕组夹具106具有贯穿其整体的均匀宽度,绕组夹具通道或狭槽176可以位于纵向侧面128与130中间。
另外,在所示出的示例中,绕组夹具通道或狭槽176完全延伸持续芯件172的整个纵向长度(即,持续纵向侧面128、130的整个长度),并且具有接收主绕组区段116的宽度和深度,如图9所示。如以上描述的,绕组夹具通道或狭槽176的深度可以被选择成使得主绕组区段116在部件170被组装时从绕组夹具通道或狭槽176凸出。凭借绕组夹具通道或狭槽176,芯件172在从横向侧面124、126观看时类似于U形,并且芯件172因此有时被称为U芯。
另外,如图8所示,芯件172的带轮廓的表面174进一步包括在带轮廓的表面174的纵向中心部分中的凹陷间隙表面178,这些凹陷间隙表面从绕组夹具通道或狭槽176和每个纵向侧面在横向(即,平行于横向侧面124、126的方向)上延伸以及在其间延伸。
芯件172的带轮廓的表面174进一步包括在带轮廓的表面174邻近芯件172的每个横向表面124、126的第一部分中的升高间隙表面180,这些升高间隙表面从绕组夹具通道或狭槽176和每个纵向侧面在横向(即平行于横向侧面124、126的方向)上延伸以及在其间延伸。
凹陷间隙表面178和升高间隙表面180部分地或不完全地沿芯件172的纵向长度延伸(即,持续小于纵向侧面128、130的整个长度)。升高间隙表面180相应地邻近每个横向侧面124、126延伸持续第一纵向距离,并且凹陷间隙表面178相应地在升高间隙表面140之间延伸持续第二纵向距离。如图7和图8所示,升高间隙表面180在带轮廓的表面174的四个拐角处延伸,而凹陷间隙表面178在升高间隙表面180之间在纵向方向上延伸。此刻,绕组夹具或通道176在横向上使升高间隙表面180和凹陷间隙表面178分开。
凹陷间隙表面178的深度小于绕组夹具通道或狭槽176的深度,并且升高间隙表面180在与纵向侧壁128、130相同的高度处延伸。这样,在图9所示的纵向侧面轮廓中,升高间隙表面180在垂直于芯件172的平坦表面132的方向上测量的第一高度处邻近每个对应横向侧面124、126延伸,并且凹陷间隙表面178在小于第一高度的第二高度处延伸。如在图7和图8中所见的,绕组夹具通道或狭槽176在升高间隙表面180内并且也在凹陷间隙表面178内在小于第二高度的第三高度处延伸。带轮廓的表面174是阶梯式的以便在多个间隔开的但平行的平面中包括多种表面水平。表面180在第一标高处以共面关系延伸,表面178在与第一标高不同且更低的第二标高处以共面关系延伸,并且绕组通道或狭槽176在小于第二标高的第三标高处延伸。
不同于其中升高间隙表面140和凹陷间隙表面138在纵向方向上被并排安排的芯件122,升高间隙表面180和凹陷间隙表面178在横向上被并排安排。也就是说,芯件172中的升高间隙表面180和凹陷间隙表面178的安排被定向成大体垂直于芯件122中的升高间隙表面140和凹陷间隙表面138的安排。换言之,尽管在夹具绕组通道或狭槽136中时,芯件122中的间隙表面138、140平行于主绕组区段116延伸,在芯件172中,芯件172中的升高间隙表面178和凹陷间隙表面180垂直于主绕组区段116延伸。因为升高间隙表面178和凹陷间隙表面180横向于或垂直于主绕组区段116和绕组夹具通道或狭槽176延伸,芯件172中的升高间隙表面178和凹陷间隙表面180的配置有时被称为垂直间隙配置。
最终,从升高间隙表面180到凹陷间隙表面178的过渡、以及另外从升高间隙表面180和凹陷间隙表面178到绕组夹具通道或狭槽176的过渡各自是大体直角过渡,所述直角过渡包括在水平延伸的升高间隙表面180和水平延伸的凹陷间隙表面178以及夹具通道或狭槽176的水平延伸底壁之间延伸的垂直表面(即,在图8和图9的视图中的竖直表面)。在其他实施例中,非直角过渡是可能的,包括但不限于圆角过渡和倾斜表面或斜倾表面。
包括描述的带轮廓的表面174的芯件172可以使用已知技术和过程由各种磁性材料形成。例如,芯件172可以由粒状磁性粉末材料压缩模制成如所示和所述的形状。然而,其他制造技术是可能的。在图7-10所示的示例中,带轮廓的表面174与芯件122的构造整体形成,或内置到芯件122的构造中。
不同于第一部件组件100(图1),当如图9所示第二芯件172与第一芯件102和预成形绕组夹具106一起组装时,非均匀间隙经由面向芯件102的平坦顶表面的带轮廓的表面174在第一芯件102与第二芯件172之间产生。具体地,具有第一间隙厚度T1的第一间隙部分182在间隙表面180与芯件102之间延伸,并且具有大于T1的第二间隙厚度T2的第二间隙部分184在间隙表面178与芯件102之间延伸。在图9所示的示例中,间隙部分182、184彼此流体连通并且是空气间隙。在其他实施例中,间隙部分182和/或184可以填充有磁性材料和非磁性材料,以便提供不同的性能特性和电感值。
图10为电感器部件组件170的示例性电感曲线图。可见OCL值包括186处所示的第一急剧下降和188处所示的第二下降,然而图2所示的电感器部件组件100的电感曲线图包括单个下降。第一OCL下降186和第二OCL下降188允许部件170在具有相应满载电感FLL1的被示出为ISat1的第一电流下操作;同时还促进在具有相应满载电感FLL2的被示出为ISat2的第二和较高电流下操作。可见满载电感FLL2低于满载电感FLL1。图10所示的电感曲线图中演示的变感扼流圈功能性类似于图6的部件组件120的电感曲线图,并且因此提供类似的益处和优点。然而,鉴于芯件170的不同配置对比所述芯件和所形成的非均匀间隙的相关联配置差异,由图10和图6的曲线图表示的实际值是不同的。这样,电感器部件组件170可以提供与电感器部件组件120不同的性能,所述性能在一些情况下可以是优于电感器部件组件170的性能属性的。
图11-1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个示例性变感型电感器部件组件200。
部件组件200包括如以上描述的芯件102和预成形绕组夹具106。不同于图1所示的包括第二芯件104的部件组件100,变感型电感器部件组件200包括被配置用于提供变感型电感器功能性的第二芯件202。类似芯件122(图3-5),以及如图12最佳所见,芯件200在所示出的示例中是大体矩形的,并且包括相对横向侧面124、126和使横向侧面124、126互连的相对纵向侧面128、130。纵向侧面128、130比横向侧面124、126更长,这样使得芯件202具有细长的矩形形状。
芯件202还包括在横向侧面124、126与纵向侧面128、130之间延伸的第一主平坦侧面或表面132。与第一主平坦侧面或表面132相对,芯件202包括在横向侧面124、126与纵向侧面128、130之间延伸的第二带轮廓的侧面或表面204。在芯件202与第一芯件102和预成形绕组夹具106一起组装时,带轮廓的表面204提供如以下进一步描述的非均匀间隙。
更具体地,芯件202的带轮廓的表面204通常包括平行于纵向侧面130、132以及垂直于横向侧面124、126延伸的绕组夹具通道或狭槽206。所示出的示例中的绕组夹具通道或狭槽206是偏离中心的,以便容纳预成形绕组夹具106的主绕组区段116的减小宽度。这样,绕组通道或狭槽206比起靠近纵向侧面130更靠近纵向侧面128一点。在其他实施例中,其中预成形绕组夹具106具有贯穿其整体的均匀宽度,绕组夹具通道或狭槽206可以位于纵向侧面128与130中间。
另外,在所示出的示例中,绕组夹具通道或狭槽206完全延伸持续芯件202的整个纵向长度(即,持续纵向侧面128、130的整个长度),并且具有接收预成形夹具的主绕组区段116的宽度和深度,如图13所示。凭借绕组夹具通道或狭槽206,芯件202在从横向侧面124、126观看时类似于U形,并且芯件202因此有时被称为U芯。
另外,如图12所示,芯件202的带轮廓的表面204进一步包括在绕组夹具通道或狭槽206的任一横向侧面上延伸的凹陷间隙表面208、以及在凹陷间隙表面208的任一横向侧面上延伸的升高间隙表面210。凹陷间隙表面208和升高间隙表面210也完全沿芯件202的整个纵向长度延伸(即,持续纵向侧面128、130的整个长度)。升高间隙表面210和凹陷间隙表面208在纵向方向上平行于绕组夹具通道或狭槽206延伸。
不同于先前实施例,凹陷间隙表面208由在升高间隙表面210与绕组夹具通道或狭槽206之间延伸的倾斜表面限定。升高间隙表面140在与纵向侧壁128、130相同的高度处延伸,并且凹陷间隙表面208作为斜倾的和相应相对的倾斜表面从升高间隙表面140延伸到绕组夹具通道或狭槽206。这样,在如图13所示的横向侧面轮廓中,升高间隙表面210在垂直于芯件202的平坦表面132的方向上测量的第一高度处以共面关系邻近每个对应纵向侧面128、130延伸,并且每个凹陷间隙表面208从升高间隙表面210朝向绕组夹具通道或狭槽206的侧面向下倾斜。可替代地规定,凹陷间隙表面208中的第一个在绕组夹具通道或狭槽206的一个侧面上具有正斜率,并且凹陷间隙表面208中的第二个在绕组夹具通道或狭槽206的相对侧面上具有负斜率(但另外与正斜率等值)。这样,在横向(即,平行于横向侧面124和126的方向)上沿凹陷间隙表面208的任何特定点处,凭借这些倾斜表面来实现不同的深度。
带轮廓的表面204因此是阶梯式的并且包括两种平面表面水平。升高表面210在第一标高处以共面关系延伸,并且绕组夹具通道或狭槽206的底部在与第一标高不同且更低的第二标高处延伸。升高间隙表面210和绕组夹具通道或狭槽206在间隔开的平行平面中延伸,而凹陷间隙表面208在表面210与夹具通道206之间过渡。
另外,在所示的示例中,升高间隙表面210延伸持续第一横向距离(垂直于纵向侧面128、130以及平行于横向侧面124、126测量),而凹陷间隙表面208延伸持续大于第一距离的第二横向距离。如图13中最佳所见的,升高间隙表面210和凹陷间隙表面208在主绕组区段116的每个横向侧面上的对应横向距离不是相同的。这是因为如以上论述的预成形绕组夹具106的不对称性,所述不对称性造成芯件202的带轮廓的表面204的不对称性,以便容纳预成形绕组夹具106的宽度减小主绕组区段116。
包括描述的带轮廓的表面204的芯件202可以使用已知技术和过程由各种磁性材料形成。例如,芯件202可以由粒状磁性粉末材料压缩模制成如所示和所述的形状。然而,其他制造技术是可能的。在图11-13所示的示例中,带轮廓的表面174与芯件122的构造整体形成,或内置到芯件122的构造中。
不同于第一部件组件100(图1),当如图13所示第二芯件202与第一芯件102和预成形绕组夹具106一起组装时,非均匀间隙经由面向芯件102的平坦顶表面的带轮廓的表面204在第一芯件102与第二芯件202之间产生。具体地,具有第一间隙厚度T1的第一间隙部分212在间隙表面210与芯件102之间延伸。具有最大尺寸T2的第二间隙部分214在凹陷间隙表面208与芯件102之间延伸,所述第二间隙部分凭借倾斜凹陷间隙表面208具有非均匀或可变的厚度。如图13中所见,除表面208、210汇合的地方之外第一间隙部分厚度T1小于第二间隙厚度T2。第二间隙部分214接近绕组区段116延伸,而第一间隙部分212接近纵向侧壁128、130延伸。间隙部分210、214的此定向有时被称为平行间隙配置,这些间隙部分由凹陷间隙表面208和升高间隙表面210限定,并且因此平行于预成形绕组夹具106的主绕组区段116延伸。
图14为部件组件200的示例性电感曲线图。不同于以上描述的部件120和170,可见OCL值包括216处所示的第一软下降和218处所示的第二硬下降,然而图2所示的电感器部件组件100的电感曲线图包括单个下降。因此,类似于电感器部件组件120和170,所述电感器部件组件有利地提供变感型扼流功能性以及与以上描述的那些类似的益处。如从图13的电感曲线图明显可见的,电感器部件组件170可以提供与电感器部件组件120和170中的任一个不同的性能,所述性能在一些情况下可以是优于部件组件120或170在具体应用中的性能属性。
图15-18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个示例性变感型电感器部件组件230。
部件组件230包括如以上描述的芯件102和预成形绕组夹具106。不同于图1所示的包括第二芯件104的部件组件100,变感型电感器部件组件230包括被配置用于提供变感型电感器功能性的第二芯件232。类似芯件172(图7-9),以及如图16最佳所见,芯件230在所示出的示例中是大体矩形的,并且包括相对横向侧面124、126和使横向侧面124、126互连的相对纵向侧面128、130。纵向侧面128、130比横向侧面124、126更长,这样使得芯件232具有细长的矩形形状。
芯件232还包括在横向侧面124、126与纵向侧面128、130之间延伸的第一主平坦侧面或表面132。与第一主平坦侧面或表面132相对,芯件232包括在横向侧面124、126与纵向侧面128、130之间延伸的第二带轮廓的侧面或表面234。在芯件232与第一芯件102和预成形绕组夹具106一起组装时,带轮廓的表面234提供如以下进一步描述的非均匀间隙。
更具体地,芯件232的带轮廓的表面234通常包括平行于纵向侧面130、132以及垂直于横向侧面124、126延伸的绕组夹具通道或狭槽236。所示出的示例中的绕组夹具通道或狭槽236是偏离中心的,以便容纳预成形绕组夹具106的主绕组区段116的减小宽度。这样,绕组通道或狭槽236比起靠近纵向侧面130更靠近纵向侧面128一点。在其他实施例中,其中预成形绕组夹具106具有贯穿其整体的均匀宽度,绕组夹具通道或狭槽236可以位于纵向侧面128与130中间。
另外,在所示出的示例中,绕组夹具通道或狭槽236完全延伸持续芯件232的整个纵向长度(即,持续纵向侧面128、130的整个长度),并且具有接收预成形夹具的主绕组区段116的宽度和深度,如图17所示。凭借绕组夹具通道或狭槽236,芯件232在从横向侧面124、126观看时类似于U形,并且芯件232因此有时被称为U芯。
另外,如图16所示,芯件202的带轮廓的表面234进一步包括在绕组夹具通道或狭槽236的任一横向侧面上延伸的凹陷间隙表面238、以及在凹陷间隙表面238的任一横向侧面上延伸的升高间隙表面240。凹陷间隙表面238和升高间隙表面240不完全沿芯件232的整个纵向长度延伸(即,持续小于纵向侧面128、130的整个长度)。升高间隙表面240和凹陷间隙表面238在纵向方向上垂直于绕组夹具通道或狭槽236的轴线延伸。
凹陷间隙表面238由在升高间隙表面240与绕组夹具通道或狭槽236之前延伸的倾斜表面限定。升高间隙表面240在与纵向侧壁128、130相同的高度处延伸,并且凹陷间隙表面238作为斜倾的和相应相对的倾斜表面从升高间隙表面240延伸到中央凹陷间隙表面242,所述中央凹陷间隙表面平行于升高间隙表面240延伸但与升高间隙表面240间隔。这样,在如图17所示的纵向侧面轮廓中,升高间隙表面240在垂直于芯件232的平坦表面132的方向上测量的第一高度处以共面关系邻近每个对应横向侧面124、133延伸,每个凹陷间隙表面238从升高间隙表面240朝向凹陷间隙表面242向下倾斜。可替代地规定,凹陷间隙表面238中的第一个在凹陷间隙表面242的一个侧面上具有正斜率,并且凹陷间隙表面238中的第二个在凹陷间隙表面242的相对侧面上具有负斜率(但另外与正斜率等值)。这样,在纵向方向(即,垂直于横向侧面124和126的方向上沿凹陷间隙表面238的任何特定点处,凭借倾斜间隙表面238来实现不同的深度。
带轮廓的表面234因此是阶梯式的并且包括两种平面表面水平。升高表面240在第一标高处以共面关系延伸,并且凹陷间隙表面242在与第一标高不同且更低的第二标高处延伸。升高间隙表面240和凹陷间隙表面242在间隔开的平行平面中延伸,而凹陷间隙表面238在表面240与凹陷间隙表面242之间过渡。
另外,在所示的示例中,升高间隙表面240延伸持续第一纵向距离(平行于纵向侧面128、130以及垂直于横向侧面124、126测量),而凹陷间隙表面138延伸持续小于第一距离的第二纵向距离,而凹陷表面242延伸持续大于第一距离的第三纵向距离。
包括描述的带轮廓的表面234的芯件232可以使用已知技术和过程由各种磁性材料形成。例如,芯件232可以由粒状磁性粉末材料压缩模制成如所示和所述的形状。然而,其他制造技术是可能的。在图15-18所示的示例中,带轮廓的表面234与芯件132的构造整体形成,或内置到芯件的构造中。
不同于第一部件组件100(图1),当如图13所示第二芯件232与第一芯件102和预成形绕组夹具106一起组装时,非均匀间隙经由面向芯件102的平坦顶表面的带轮廓的表面234在第一芯件102与第二芯件232之间产生。具体地,具有第一间隙厚度T1的第一间隙部分244在间隙表面240与芯件102之间延伸。具有大于第一间隙厚度T1的均匀厚度尺寸T2的第二间隙部分246在凹陷间隙表面242之间延伸。在间隙部分246的任一相对端部上,所述间隙部分凭借倾斜凹陷间隙表面238具有最大尺寸T2和最小尺寸T1的非均匀或可变的厚度。
如图17中所见,除表面238、242汇合的地方之外第一间隙部分厚度T1小于第二间隙厚度T2。第二间隙部分214接近绕组区段116延伸,而第一间隙部分244接近横向侧壁124、126延伸。间隙部分244、246的此定向有时被称为垂直或横向间隙配置,这些间隙部分由凹陷间隙表面238、242和升高间隙表面210限定,并且因此垂直于预成形绕组夹具106的主绕组区段116延伸。
图18为部件组件230的示例性电感曲线图。不同于以上描述的部件120和170,可见OCL值包括250处所示的第一软下降和252处所示的第二硬下降,然而图2所示的电感器部件组件100的电感曲线图包括单个下降。因此,类似于电感器部件组件120和170,所述电感器部件组件有利地提供变感型扼流功能性以及与以上描述的那些类似的益处。如从图18的电感曲线图明显可见的,电感器部件组件230可以提供与电感器部件组件120和170中的任一个不同的性能,所述性能在一些情况下可以是优于部件组件120或170在具体应用中的性能属性。
图19-2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个示例性变感型电感器部件组件260。
部件组件260包括如以上描述的芯件102和预成形绕组夹具106。不同于图1所示的包括第二芯件104的部件组件100,变感型电感器部件组件230包括被配置用于提供变感型电感器功能性的第二芯件262。如图20最佳所见,芯件262在所示出的示例中是大体矩形的,并且包括相对横向侧面124、126和使横向侧面124、126互连的相对纵向侧面128、130。纵向侧面128、130比横向侧面124、126更长,这样使得芯件232具有细长的矩形形状。
芯件262还包括在横向侧面124、126与纵向侧面128、130之间延伸的第一主平坦侧面或表面132。不同于以上描述的芯件,与第一主平坦侧面或表面132相对,芯件262包括在横向侧面124、126与纵向侧面128、130之间延伸的第二主平坦侧面或表面264。也就是说,代替表面264形成一定轮廓以提供凹陷间隙表面和升高间隙表面,表面264是不带轮廓的基本上平坦和平面的表面。然而,升高间隙表面268通过磁性材料构建在表面264上,所述磁性材料具有与被利用来形成芯件262的磁性材料相同或不同的性质。可替代地规定,在先前实施例中,凹陷间隙表面和升高间隙表面在单步制造过程中整体形成到或内置到芯件制造,然而在部件260中,升高间隙表面268在主芯件262形成之后的第二步骤中形成。
在部件260中产生的所得到的非均匀间隙类似于以上相对于部件170(以上相对于图8-10所描述的)所描述的间隙,但因为被利用来在部件260中产生升高间隙表面268的不同磁性材料,电感曲线图将与图10所示的部件170的电感曲线图不同。在部件260中形成的非均匀间隙在第二磁性材料驻留的区域中是部分磁性的以便产生升高间隙表面264,并且在不存在第二磁性材料的地方部分是空气间隙,然而在部件170中非均匀间隙完全是空气间隙。因为所形成的间隙是部分磁性的和部分非磁性的,所述间隙有时被称为混合间隙。
如果所利用的磁性材料具有与主芯件262不同的磁性质,部件260的电感曲线图可以进一步被影响。
图23-2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个示例性变感型电感器部件组件280。
部件组件280包括如以上描述的芯件102和预成形绕组夹具106。不同于图1所示的包括第二芯件104的部件组件100,变感型电感器部件组件280包括被配置用于提供变感型电感器功能性的第二芯件282。如图24最佳所见,芯件282在所示出的示例中是大体矩形的,并且包括相对横向侧面124、126和使横向侧面124、126互连的相对纵向侧面128、130。纵向侧面128、130比横向侧面124、126更长,这样使得芯件282具有细长的矩形形状。
芯件282还包括在横向侧面124、126与纵向侧面128、130之间延伸的第一主平坦侧面或表面132。与第一主平坦侧面或表面132相对,芯件282包括在横向侧面124、126与纵向侧面128、130之间延伸的第二主平坦侧面或表面284。也就是说,代替表面284形成一定轮廓以提供凹陷间隙表面和升高间隙表面,表面284是不带轮廓的基本上平坦和平面的表面。然而,升高间隙表面286通过磁性材料构建在表面284上,所述磁性材料具有与被利用来形成芯件282的磁性材料相同或不同的性质。可替代地规定,并且不类似于一些先前实施例,凹陷间隙表面和升高间隙表面在单步制造过程中整体形成到或内置到芯件制造,在部件280中升高间隙表面286在主芯件282形成之后的第二步骤中形成。
在部件280中产生的所得到的非均匀间隙类似于以上相对于部件120(以上相对于图3-7所描述的)所描述的间隙,但因为被利用来在部件280中产生升高间隙表面286的不同磁性材料,电感曲线图将与图6所示的部件120的电感曲线图不同。如图25中所见,在部件280中形成的非均匀间隙在第二磁性材料驻留的区域中是部分磁性的以便产生升高间隙表面286,并且在不存在第二磁性材料的地方部分是空气间隙,然而在部件120中非均匀间隙完全是空气间隙。因为所形成的间隙是部分磁性的和部分非磁性的,所述间隙有时被称为混合间隙。
如果所利用的磁性材料具有与主芯件282不同的磁性质,部件280的电感曲线图可以进一步被影响。
在部件280中,图25中所见的空气间隙可以进一步填充有磁性材料,所述磁性材料具有较低的Bsat特性以便更早饱和来产生电感曲线图中的第一步OCL下降。可以对部件260进行类似修改(图19-22)。这样,非均匀间隙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磁性材料来形成,以便为被构造具有变感型功能性的部件提供电感曲线图的进一步变化。
在使用可制造以便以相对低的成本给小部件提供优异性能优点的小数目零部件的情况下,以上描述的不同部件提供各种各样的变感型电感器功能性。特别是,所描述的不同部件利用相同芯件102和相同绕组106,所述绕组可与各种不同芯件122、172、202、232、262和282结合以便提供具有不同性能特性的多种多样的变感型电感器。
所披露的发明概念的益处和优点鉴于所披露的示例性实施例现在据信是明显的。
电磁部件组件的实施例已经被披露,所述电磁部件组件包括:第一成形磁性芯件;第二成形磁性芯件;以及预制造导电绕组,所述预制造导电绕组包括主绕组区段和第一表面安装终端区段以及第二表面安装终端区段,其中所述第一成形芯件被配置用于可滑动地接收所述预制造绕组,其中所述主绕组区段在第一成形芯件的第一侧面上延伸,并且这些表面安装终端区段在所述第一成形芯件的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上延伸;其中所述第二成形磁性芯件限定通道,所述主绕组区段被接收在所述通道中并且在所述通道中延伸;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成形磁性芯件包括邻近所述通道的阶梯式表面,当所述绕组区段被接收在所述通道中并且在所述通道中延伸时,所述阶梯式表面被配置用于在所述第一成形磁性芯件与所述第二成形磁性芯件之间形成非均匀间隙。
任选地,所述阶梯式表面可以包括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所述第一阶梯形成非均匀间隙的具有第一厚度的第一部分,并且所述第二阶梯可以形成非均匀间隙的具有与第一厚度不同的第二厚度的第二部分。第二成形磁性芯件可以形成有相对纵向侧面和使这些纵向侧面互连的相对横向侧面,并且通道可以平行于这些纵向侧面延伸。第二成形磁性芯件可以包括在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倾斜壁。
作为另外的选项,第二成形磁性芯件可以形成有相对纵向侧面和使这些纵向侧面互连的相对横向侧面,并且非均匀间隙可以平行于这些纵向侧面延伸。可替代地,非均匀间隙可以平行于这些横向侧面延伸。
非均匀间隙可以完全是空气间隙。可替代地,非均匀间隙可以至少部分是空气间隙。非均匀间隙可以至少包括具有第一厚度的第一间隙部分和具有第二厚度的第二间隙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间隙部分与所述第二间隙部分流体连通。非均匀间隙可以至少部分是磁性的。
第二成形磁性芯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构建的阶梯。可替代地,阶梯式表面可以内置到第二成形磁性芯件中。这些第二成形磁性芯件可以包括矩形侧面和邻近矩形侧面拐角延伸的升高的间隙表面。非均匀间隙接近通道可以具有第一厚度并且接近第二成形磁性芯件的周边可以具有第二厚度,其中所述第一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厚度。
作为另外的选项,非均匀间隙是部分磁性的和部分非磁性的。阶梯式表面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倾斜表面。至少一个倾斜表面可以包括具有正斜率的第一倾斜表面和具有负斜率的第二倾斜表面。通道可以在第一倾斜表面与第二倾斜表面之间延伸。非均匀间隙可以具有至少一个间隙部分,所述间隙部分具有可变厚度。
绕组区段可以在通道中延伸时从所述通道部分凸出。第二成形磁性芯件可以包括相对纵向侧壁,并且通道可以平行于这些相对侧壁延伸。非均匀间隙可以平行于夹具通道延伸。阶梯式表面可以包括一对升高间隙表面、一对凹陷间隙表面。第二成形磁性芯件进一步包括相对横向侧壁,并且其中至少一个升高间隙表面和至少一个凹陷间隙表面在这些横向侧壁之间完全地延伸。第二成形磁性芯件可以包括相对横向侧面,并且其中非磁性间隙平行于这些相对横向侧面延伸。
阶梯式表面可以任选地包括一对升高间隙表面、一对凹陷间隙表面。第二成形磁性芯件可以包括相对纵向侧壁,并且其中所述一对升高间隙表面和所述一对凹陷间隙表面各自在这些纵向侧壁之间不完全地延伸。所述一对升高间隙表面和所述一对凹陷间隙表面中的每一个可以邻近通道并在通道旁边延伸。
所述一对凹陷间隙表面邻近通道并在通道旁边延伸,并且其中所述一对升高间隙表面在所述一对凹陷间隙表面旁边延伸。所述一对凹陷间隙表面可以将所述一对升高间隙表面与通道分开。第二成形磁性芯件可以包括相对纵向侧壁,并且其中所述一对升高间隙表面在这些纵向侧壁旁边完全地延伸。倾斜表面可以在所述一对升高间隙表面与所述一对凹陷间隙表面之间延伸。预制造导电绕组可以包括C形绕组夹具。所述C形绕组夹具可以是不对称的。
通道可以是在第二成形磁性芯件中偏离中心的。所述部件可以是变感型扼流电感器。
本书面说明使用示例来披露本发明,包括最佳模式,同时也让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践本发明,包括制造并使用任何设备或系统,以及执行所涵盖的任何方法。本发明可获得专利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来限定,并且可以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其他示例。如果其他此类示例的结构要素与权利要求书的字面意义相同,或者如果此类示例包括的等效结构要素与权利要求书的字面意义无实质差别,此类示例也属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

Claims (20)

1.一种电磁部件组件,包括:
第一成形磁性芯件;
第二成形磁性芯件,所述第二成形磁性芯件在形状上不同于所述第一成形磁性芯件;以及
预制造的导电绕组,所述预制造的导电绕组包括主绕组区段和第一表面安装终端区段以及第二表面安装终端区段,
其中第一成形磁性芯件被配置用于可滑动地接收所述预制造的绕组,所述主绕组区段在所述第一成形磁性芯件的第一侧面上延伸,并且所述表面安装终端区段在所述第一成形磁性芯件的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上延伸;
其中所述第二成形磁性芯件限定覆盖所述第一成形磁性芯件的所述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该第二侧面包括通道,所述主绕组区段被接收在所述通道中并且在所述通道中延伸;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成形磁性芯件的第二侧面还包括邻近所述通道的阶梯式表面,所述阶梯式表面被配置成在所述第一成形磁性芯件的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成形磁性芯件的第二侧面之间形成非均匀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部件组件,其中所述阶梯式表面包括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所述第一阶梯形成所述非均匀间隙的具有第一厚度的第一部分,并且所述第二阶梯形成所述非均匀间隙的具有与所述第一厚度不同的第二厚度的第二部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部件组件,其中所述第二成形磁性芯件形成有相对的纵向侧面和使所述纵向侧面互连的相对的横向侧面,并且其中所述通道平行于所述纵向侧面延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部件组件,其中所述第二成形磁性芯件包括在所述第一阶梯与所述第二阶梯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倾斜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部件组件,其中所述第二成形磁性芯件形成有相对的纵向侧面和使所述纵向侧面互连的相对的横向侧面,并且其中所述非均匀间隙平行于所述纵向侧面延伸。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部件组件,其中所述第二成形磁性芯件形成有相对的纵向侧面和使所述纵向侧面互连的相对的横向侧面,并且其中所述非均匀间隙平行于所述横向侧面延伸。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部件组件,其中所述非均匀间隙完全是空气间隙。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部件组件,其中所述非均匀间隙至少包括具有第一厚度的第一间隙部分和具有第二厚度的第二间隙部分,所述第一间隙部分与所述第二间隙部分流体连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部件组件,其中所述非均匀间隙是至少部分磁性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部件组件,其中所述第二成形磁性芯件包括在所述第二侧面上的至少一个构建的阶梯。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部件组件,其中所述阶梯式表面被内置到所述第二成形磁性芯件中。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部件组件,其中所述第二成形磁性芯件包括矩形侧面和邻近所述矩形侧面的拐角延伸的升高的间隙表面。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部件组件,其中所述非均匀间隙接近所述通道具有第一厚度并且接近所述第二成形磁性芯件的周边具有第二厚度,其中所述第一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厚度。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部件组件,其中所述非均匀间隙是部分磁性的和部分非磁性的。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部件组件,其中所述阶梯式表面包括具有正斜率的第一倾斜表面和具有负斜率的第二倾斜表面。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磁部件组件,其中所述通道在所述第一倾斜表面与所述第二倾斜表面之间延伸。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部件组件,其中所述绕组区段在所述通道中延伸时部分地从所述通道凸出。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部件组件,其中所述预制造的导电绕组包括C形绕组夹具。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部件组件,其中所述通道在所述第二成形磁性芯件中偏离中心。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部件组件,其中所述部件是变感型扼流电感器。
CN201580016471.4A 2015-03-19 2015-03-19 高电流变感型电感器和制造方法 Active CN1064157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5/074550 WO2016145640A1 (en) 2015-03-19 2015-03-19 High current swing-type inductor and methods of fabrica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15745A CN106415745A (zh) 2017-02-15
CN106415745B true CN106415745B (zh) 2020-01-03

Family

ID=56918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16471.4A Active CN106415745B (zh) 2015-03-19 2015-03-19 高电流变感型电感器和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978508B2 (zh)
CN (1) CN106415745B (zh)
WO (1) WO20161456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20861B2 (ja) * 2016-08-10 2019-05-2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子部品
WO2018191875A1 (en) * 2017-04-19 2018-10-25 Cooper Technologies Company High current swing-type inductor and methods of fabrication
CN111837206B (zh) * 2018-03-21 2022-09-06 伊顿智能动力有限公司 集成多相非耦合功率电感器及制造方法
FI20186042A1 (en) * 2018-12-04 2020-06-05 Ensto Oy Inverter design comprising a non-linear inductor
CN111435625B (zh) 2019-01-15 2021-07-06 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磁性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USD912626S1 (en) * 2019-01-15 2021-03-09 Delta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Magnetic core
JP7342430B2 (ja) * 2019-06-04 2023-09-12 スミダコーポレ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インダク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00629A (en) * 1993-09-10 1996-03-19 Meyer Dennis R Noise suppressor
US7034645B2 (en) * 1999-03-16 2006-04-25 Vishay Dale Electronics, Inc. Inductor coil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US7263761B1 (en) * 1995-07-18 2007-09-04 Vishay Dale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making a high current low profile inductor
US6198375B1 (en) * 1999-03-16 2001-03-06 Vishay Dale Electronics, Inc. Inductor coil structure
US7280026B2 (en) * 2002-04-18 2007-10-09 Coldwatt, Inc. Extended E matrix integrated magnetics (MIM) core
JP2004349468A (ja) * 2003-05-22 2004-12-09 Tdk Corp コイル基板及び表面実装型コイル素子
JP2005142459A (ja) * 2003-11-10 2005-06-02 Toko Inc 面実装型インダクタ
JP4870913B2 (ja) * 2004-03-31 2012-02-08 スミダコーポレ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インダクタンス素子
US7199695B1 (en) * 2005-10-25 2007-04-03 Virginia Tech Intellectual Properties, Inc. Multiphase voltage regulator having coupled inductors with reduced winding resistance
US8400245B2 (en) * 2008-07-11 2013-03-19 Cooper Technologies Company High current magnetic component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JP4685128B2 (ja) * 2007-06-08 2011-05-18 Necトーキン株式会社 インダクター
US7525406B1 (en) * 2008-01-17 2009-04-28 Well-Mag Electronic Ltd. Multiple coupling and non-coupling inductor
TW201036011A (en) * 2009-03-20 2010-10-01 Delta Electronics Inc Surface mount magnetic device, the winding thereof, and the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CN102314998B (zh) * 2011-05-16 2013-06-26 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集成多相耦合电感器及产生电感的方法
CN108198679B (zh) * 2013-03-15 2020-10-23 库柏技术公司 高性能大电流功率电感器
CN104282411B (zh) * 2013-07-03 2018-04-10 库柏技术公司 低轮廓、表面安装电磁部件组件以及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15745A (zh) 2017-02-15
US20160276087A1 (en) 2016-09-22
US9978508B2 (en) 2018-05-22
WO2016145640A1 (en) 2016-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15745B (zh) 高电流变感型电感器和制造方法
US9202617B2 (en) Low profile, surface mount electromagnetic component assembly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US12009139B2 (en) High current swing-type inductor and methods of fabrication
US20020067234A1 (en) Compact surface-mountable inductors
US10325715B2 (en) Low profile electromagnetic component
JP2013501376A (ja) 高電流磁性要素及び製造方法
US20140266555A1 (en) Magnetic component assembly with filled gap
TW201539495A (zh) 具有堆疊組件承納的表面安裝功率電感器組件
US8970339B2 (en) Integrated magnetic assemblies and methods of assembling same
CN110114846A (zh) 磁芯、线圈组件以及包括线圈组件的电子组件
US20220044861A1 (en) Low profile high current coupled winding electromagnetic component
Spanik et al. Usign planar transformers in soft switching dc/dc power converters
US20110080243A1 (en) Inductor
US20170345545A1 (en) Low profile power inductor
US20230335328A1 (en) Low profile coupled inductor
CN114005650B (zh) 多相位电感结构
US20240128012A1 (en) Integrated bottom sunken surface mount and/or swing inductor and fabrication methods
US20230260690A1 (en) Inductor Mountable on a Circuit Board
TWI796453B (zh) 整合式多相非耦合電源電感器及製造方法
TWM553872U (zh) 高度限制下可提高感值及電流的電感
CN115881392A (zh) 单相表面安装摆动电感器部件和制造方法
CN117577430A (zh) 一种耦合双绕组结构及电感
CN116564647A (zh) 具有对角重叠绕组和间隙控制反向耦合的双相耦合电感器
CN116435068A (zh) 一种llc变压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6941001A (zh) 混合高电流、表面安装摆动电感器及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