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12756A - 音箱组件及电视机 - Google Patents

音箱组件及电视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12756A
CN106412756A CN201610984078.0A CN201610984078A CN106412756A CN 106412756 A CN106412756 A CN 106412756A CN 201610984078 A CN201610984078 A CN 201610984078A CN 106412756 A CN106412756 A CN 1064127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ont apron
audio amplifier
loudspeaker
sound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8407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12756B (zh
Inventor
王天华
王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98407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127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64127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127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127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127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receivers, e.g. cabinets or dust co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 Obtaining Desirable Characteristics In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音箱组件及电视机,音箱组件的第一前挡板和第二前挡板设置为相对于音箱底板倾斜,第一前挡板或第二前挡板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扬声器,用于发出高频声音,第一扬声器的出音面与第一前挡板或第二前挡板平行,第一扬声器发出的高频声音可以直接穿过第一前挡板或第二前挡板前方的出音网罩,减少高频声音的反射次数,提升高频声音的扩散效率;第二扬声器设置于第三前挡板的内侧,用于发出中低频声音,第二扬声器的出音面与第三前挡板平行,第一内侧板和第二内侧板之间的空间,可以使第二扬声器发出的中低频声音更好地扩散,提升中低频声音的扩散效率;从而使音箱组件在出音侧具有斜面结构的情况下,提升声音的层次感和清晰度。

Description

音箱组件及电视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音响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音箱组件及电视机。
背景技术
目前电视机行业发展迅速,消费者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在当前的电视机市场环境下,同质化的产品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挑剔的眼光,因此,各大电视机厂商逐渐在电视机的造型上追求差异化,各种外观富有个性的电视机应运而生。电视机音箱作为电视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随之成为差异化造型设计的热点。
请参阅图1,为一种现有的电视机的音箱组件的结构示意图,该音箱组件包括:壳体1和设置于壳体1内部的扬声器2。扬声器2的扬声器出音面21与水平面相垂直。出于差异化造型设计的需求,将音箱组件的出音侧设置为斜面结构,即壳体1的前挡板11设置为相对于水平面倾斜,且前挡板11与壳体1的底板12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上述现有的音箱组件中,前挡板11、底板12和扬声器出音面21之间形成三角区13,扬声器2在发声时,声音需要经过三角区13才能传播至壳体1的外部,而扬声器2发出的声音在该三角区13内,容易发生多次反射,扩散效率低,导致声音的层次感变差,清晰度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音箱组件及电视机,以解决现有音箱组件中,在出音侧具有斜面结构的情况下,扬声器发出的声音扩散效率低,导致声音的层次感变差,清晰度下降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音箱组件,包括:音箱壳体,设置于所述音箱壳体内的第一扬声器,以及设置于所述音箱壳体内的第二扬声器,所述音箱壳体包括:音箱底板,与所述音箱底板相连接的第一前挡板,与所述音箱底板相连接的第二前挡板,以及与所述音箱底板相连接的第三前挡板;
所述第一前挡板和所述第二前挡板相间隔且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前挡板、所述第二前挡板分别与所述音箱底板的夹角为锐角;
所述第三前挡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前挡板和所述第二前挡板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前挡板和所述第二前挡板的后侧;所述第三前挡板与所述音箱底板垂直设置;
所述第一前挡板、所述第三前挡板以及所述音箱底板之间连接有第一内侧板;
所述第二前挡板、所述第三前挡板以及所述音箱底板之间连接有第二内侧板;
所述第一扬声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前挡板或所述第二前挡板内侧,所述第一扬声器的出音面与所述第一前挡板或所述第二前挡板平行;
所述第二扬声器设置于所述第三前挡板的内侧,所述第二扬声器的出音面与所述第三前挡板平行;
所述音箱组件预设有第一分频频率,所述第一扬声器的工作频率高于所述第一分频频率,所述第二扬声器的工作频率低于所述第一分频频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内侧板和所述第二内侧板为对称设置的平面板。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内侧板、所述第二内侧板分别与所述第二扬声器的振动方向的夹角为0度~60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内侧板和所述第二内侧板为对称设置的弧面板,所述第一内侧板、所述第二内侧板分别向所述第二扬声器的两侧弯曲。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内侧板的弧面起始端的连线、所述第二内侧板的弧面起始端的连线分别与所述第二扬声器的振动方向的夹角为0度~60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音箱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音箱壳体顶部的上壳体;所述上壳体内设置有第三扬声器;所述第三扬声器的出音面与所述第二扬声器的出音面相反;
所述音箱组件还预设有第二分频频率,所述第二分频频率低于所述第一分频频率;所述第二扬声器的工作频率在所述第一分频频率与所述第二分频频率之间,所述第三扬声器的工作频率低于所述第二分频频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视机,包括:显示屏、设置于所述显示屏背面的后壳,以及设置于所述显示屏底部的音箱,所述音箱包括左声道音箱组件和右声道音箱组件,所述左声道音箱组件和所述右声道音箱组件对称设置,所述右声道音箱组件为上述音箱组件。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音箱组件及电视机,音箱组件包括音箱壳体,第一扬声器以及第二扬声器,音箱壳体包括:音箱底板,第一前挡板,第二前挡板以及第三前挡板;第一前挡板和第二前挡板相间隔且对称设置,第一前挡板、第二前挡板分别与音箱底板的夹角为锐角;第三前挡板设置于第一前挡板和第二前挡板之间,且位于第一前挡板和第二前挡板的后侧;第三前挡板与音箱底板垂直设置;第一前挡板、第三前挡板以及音箱底板之间连接有第一内侧板;第二前挡板、第三前挡板以及音箱底板之间连接有第二内侧板;第一扬声器设置于第一前挡板或第二前挡板内侧,第一扬声器的出音面与第一前挡板或第二前挡板平行,音箱组件预设有第一分频频率,第一扬声器的工作频率高于第一分频频率,用于发出高频声音,第一扬声器发出的高频声音可以直接穿过第一前挡板或第二前挡板前的出音网罩,减少高频声音的反射次数,提升高频声音的扩散效率;第二扬声器设置于第三前挡板的内侧,第二扬声器的出音面与第三前挡板平行,第二扬声器的工作频率低于第一分频频率,用于发出中低频声音,第一内侧板和第二内侧板之间的空间,可以使第二扬声器发出的中低频声音更好地扩散,提升中低频声音的扩散效率;从而使音箱组件在出音侧具有斜面结构的情况下,提升声音的层次感和清晰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现有的电视机中的音箱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音箱组件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音箱组件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音箱组件的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音箱组件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视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扬声器;3-第一扬声器;4-第二扬声器;5-第三扬声器;10-音箱壳体;11-前挡板;12-底板;13-三角区;20-上壳体;21-扬声器出音面;101-第一前挡板;102-第二前挡板;103-第三前挡板;104-音箱底板;111-第一内侧板;112-第二内侧板;91-显示屏;92-后壳;93-音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音箱组件。
实施例一
如图2和图3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音箱组件的第一实施例,音箱组件包括:音箱壳体10,设置于音箱壳体10内的第一扬声器3,以及设置于音箱壳体10内的第二扬声器4,音箱壳体10包括:音箱底板104,与音箱底板104相连接的第一前挡板101,与音箱底板104相连接的第二前挡板102,以及与音箱底板104相连接的第三前挡板103,在音箱壳体10中,第一前挡板101、第二前挡板102以及第三前挡板103所在的一侧为音箱组件的出音侧。
其中,第一前挡板101和第二前挡板102相间隔且对称设置,第一前挡板101、第二前挡板102与音箱底板104的夹角为锐角,通过将第一前挡板101和第二前挡板102设置成相对于音箱底板104倾斜,使音箱组件的出音侧具有斜面结构,以满足差异化造型设计的需求。第三前挡板103设置于第一前挡板101和第二前挡板102之间,且位于第一前挡板101和第二前挡板102的后侧,即在音箱壳体10中,第三前挡板103的位置相对于第一前挡板101和第二前挡板102向音箱壳体10内部凹陷;第三前挡板103与音箱底板104垂直设置,第一前挡板101、第二前挡板102,以及第三前挡板103前与第一扬声器3或第二扬声器4相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出音网罩。
第一前挡板101、第三前挡板103以及音箱底板104之间连接有第一内侧板111,第二前挡板102、第三前挡板103以及音箱底板104之间连接有第二内侧板112。第一内侧板111、第二内侧板112以及第三前挡板103共同形成一个类似于“喇叭口”的形状,可以使中低音更好地扩散传播。
第一扬声器3设置于第二前挡板102内侧,第一扬声器3的出音面与第二前挡板102平行,音箱组件预设有第一分频频率,第一扬声器3的工作频率高于第一分频频率,第二扬声器4的工作频率低于第一分频频率。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二分频设计,将第一分频频率设为6000Hz,第一扬声器3在6000Hz~20000Hz的频率段工作,使得第一扬声器3只负责高音频段,耐受功率可以相对设置得较小,体积相对于发出中低频声音的扬声器也容易做得更小,因此更适合在音箱壳体10内倾斜安装,并且由于第一扬声器3的出音面与第二前挡板102平行,使得第一扬声器3发出的高频声音可以直接穿过第二前挡板102前的出音网罩,减少高频声音的反射次数,提升高频声音的扩散效率。同理,第一扬声器3也可以设置于第一前挡板101内侧,其提升高频声音的扩散效率的原理,与第一扬声器3设置于第二前挡板102内侧的情况相同。
第二扬声器4设置于第三前挡板103的内侧,第二扬声器4的出音面与第三前挡板103平行,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扬声器4在150Hz~6000Hz的频率段工作,使得第二扬声器4不再发出高音频段的声音,只负责中低音频段,避免了高频声音在“喇叭口”的反射,使音箱组件最终发出的声音更为纯净自然;第二扬声器4前方的“喇叭口”可以使得第二扬声器4发出的中低频声音更好地扩散,提升中低频声音的扩散效率;并且第二扬声器4在音箱壳体10内垂直安装,可以获得较大的安装空间,利于做出较大的耐受功率、灵敏度以及共振频率等性能指标。
具体地,第一内侧板111和第二内侧板112为对称设置的平面板,优选地,第一内侧板111、第二内侧板112分别与第二扬声器4的振动方向的夹角为0度~60度,第二扬声器4的振动方向也即第二扬声器4出音面的垂直方向。如果该夹角超过60度,会使得对声音的扩散效果减弱,并且占用的空间较大,因此,将该夹角设置为0度~60度,可以在节省音箱组件的体积的同时,保证第二扬声器4发出的中低频声音具有较高的扩散效率。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的音箱组件的第一实施例,音箱组件包括音箱壳体10,第一扬声器3以及第二扬声器4,音箱壳体10包括:音箱底板104,第一前挡板101,第二前挡板102以及第三前挡板103;第一前挡板101和第二前挡板102相间隔且对称设置,第一前挡板101、第二前挡板102分别与音箱底板104的夹角为锐角;第三前挡板103设置于第一前挡板101和第二前挡板102之间,且位于第一前挡板101和第二前挡板102的后侧;第三前挡板103与音箱底板104垂直设置;第一前挡板101、第三前挡板103以及音箱底板104之间连接有第一内侧板111;第二前挡板102、第三前挡板103以及音箱底板104之间连接有第二内侧板112;第一扬声器3设置于第二前挡板102内侧,第一扬声器3的出音面与第二前挡板102平行,第一扬声器3的工作频率为6000Hz~20000Hz,用于发出高频声音,第一扬声器3发出的高频声音可以直接穿过第二前挡板102前的出音网罩,减少高频声音的反射次数,提升高频声音的扩散效率;第二扬声器4设置于第三前挡板103的内侧,第二扬声器4的出音面与第三前挡板104平行,第二扬声器4的工作频率为150Hz~6000Hz,用于发出中低频声音,第一内侧板111和第二内侧板112之间的空间,可以使第二扬声器4发出的中低频声音更好地扩散,提升中低频声音的扩散效率;从而使音箱组件在出音侧具有斜面结构的情况下,提升声音的层次感和清晰度。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音箱组件的第二实施例,该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第一内侧板111和第二内侧板112为对称设置的弧面板,第一内侧板111、第二内侧板112分别向第二扬声器4的两侧弯曲。
优选地,第一内侧板111的弧面起始端的连线、第二内侧板112的弧面起始端的连线分别与第二扬声器4的振动方向的夹角为0度~60度。
由于平面板的形态比弧面板的形态更为有规则,在第一内侧板111和第二内侧板112设置为平面板的情况下,第一内侧板111和第二内侧板112有可能会与第二扬声器4发出的声音产生声染色,并且,针对不同的扬声器的纸盆特性,在第一内侧板111和第二内侧板112设置为弧面板的情况下,弧面板上的线型变化可以设置得更为多样化,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满足如指数、对数、双曲线以及抛物线等线型,更有利于通过对第一内侧板111和第二内侧板112的线型设计,将第二扬声器4调试出更好的出音效果,并且与第一内侧板111和第二内侧板112设置为平面板的情况相比,在同样条件下,将第一内侧板111和第二内侧板112设置为弧面板,可以使得音箱壳体10的容积更大,可以获得更好的低音效果,提升音质。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的音箱组件的第二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将第一内侧板111和第二内侧板112为对称设置的弧面板,第一内侧板111、第二内侧板112分别向第二扬声器4的两侧弯曲,有利于通过对第一内侧板111和第二内侧板112的线型设计,将第二扬声器4调试出更好的出音效果,并且与第一内侧板111和第二内侧板112设置为平面板的情况相比,在同样条件下,将第一内侧板111和第二内侧板112设置为弧面板,可以使得音箱壳体10的容积更大,可以获得更好的低音效果,提升音质。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音箱组件的第三实施例,该第三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的区别在于,音箱组件还包括:设置于音箱壳体10顶部的上壳体20;上壳体20内设置有第三扬声器5;第三扬声器5的出音面与第二扬声器4的出音面相反。音箱组件还预设有第二分频频率,第二分频频率低于第一分频频率;第二扬声器4的工作频率在第一分频频率与第二分频频率之间,第三扬声器5的工作频率低于第二分频频率,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扬声器5的数量设置为两个。
通过三分频设计,第一分频频率设为6000Hz,第二分频频率设为500Hz,第一扬声器3在6000Hz~20000Hz的频率段工作,用于发出高频声音;第二扬声器4在500Hz~6000Hz的频率段工作,用于发出中频声音;第三扬声器5在70Hz~500Hz的频率段工作,用于发出低频声音。与第二实施例中,由第二扬声器4发出中低频声音的设计相比,通过设置出音面与第二扬声器4的出音面相反的第三扬声器5,并且通过三分频设计,使第二扬声器4发出中频声音,使第三扬声器5在与第二扬声器4相反的出音方向上,发出比第二扬声器4发出的中频声音更低的低频声音,使得声音更加富有层次感。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的音箱组件的第三实施例,在第二实施例的基础上,通过设置出音面与第二扬声器4的出音面相反的第三扬声器5,并且通过三分频设计,使第二扬声器4发出中频声音,使第三扬声器5在与第二扬声器4相反的出音方向上,发出比第二扬声器4发出的中频声音更低的低频声音,使得声音更加富有层次感。
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电视机,包括:显示屏91、设置于显示屏91背面的后壳92,以及设置于显示屏91底部的音箱93,音箱93包括左声道音箱组件和右声道音箱组件,左声道音箱组件和右声道音箱组件对称设置,右声道音箱组件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音箱组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7)

1.一种音箱组件,包括:音箱壳体(10),设置于所述音箱壳体(10)内的第一扬声器(3),以及设置于所述音箱壳体(10)内的第二扬声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音箱壳体(10)包括:音箱底板(104),与所述音箱底板(104)相连接的第一前挡板(101),与所述音箱底板(104)相连接的第二前挡板(102),以及与所述音箱底板(104)相连接的第三前挡板(103);
所述第一前挡板(101)和所述第二前挡板(102)相间隔且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前挡板(101)、所述第二前挡板(102)分别与所述音箱底板(104)的夹角为锐角;
所述第三前挡板(103)设置于所述第一前挡板(101)和所述第二前挡板(102)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前挡板(101)和所述第二前挡板(102)的后侧;所述第三前挡板(103)与所述音箱底板(104)垂直设置;
所述第一前挡板(101)、所述第三前挡板(103)以及所述音箱底板(104)之间连接有第一内侧板(111);
所述第二前挡板(102)、所述第三前挡板(103)以及所述音箱底板(104)之间连接有第二内侧板(112);
所述第一扬声器(3)设置于所述第一前挡板(101)或所述第二前挡板(102)内侧,所述第一扬声器(3)的出音面与所述第一前挡板(101)或所述第二前挡板(102)平行;
所述第二扬声器(4)设置于所述第三前挡板(103)的内侧,所述第二扬声器(4)的出音面与所述第三前挡板(103)平行;
所述音箱组件预设有第一分频频率,所述第一扬声器(3)的工作频率高于所述第一分频频率,所述第二扬声器(4)的工作频率低于所述第一分频频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侧板(111)和所述第二内侧板(112)为对称设置的平面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侧板(111)、所述第二内侧板(112)分别与所述第二扬声器(4)的振动方向的夹角为0度~6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侧板(111)和所述第二内侧板(112)为对称设置的弧面板,所述第一内侧板(111)、所述第二内侧板(112)分别向所述第二扬声器(4)的两侧弯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音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侧板(111)的弧面起始端的连线、所述第二内侧板(112)的弧面起始端的连线分别与所述第二扬声器(4)的振动方向的夹角为0度~60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音箱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音箱壳体(10)顶部的上壳体(20);所述上壳体(20)内设置有第三扬声器(5);所述第三扬声器(5)的出音面与所述第二扬声器(4)的出音面相反;
所述音箱组件还预设有第二分频频率,所述第二分频频率低于所述第一分频频率;所述第二扬声器(4)的工作频率在所述第一分频频率与所述第二分频频率之间,所述第三扬声器(5)的工作频率低于所述第二分频频率。
7.一种电视机,包括:显示屏(91)、设置于所述显示屏(91)背面的后壳(92),以及设置于所述显示屏(91)底部的音箱(93),所述音箱(93)包括左声道音箱组件和右声道音箱组件,所述左声道音箱组件和所述右声道音箱组件对称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声道音箱组件为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音箱组件。
CN201610984078.0A 2016-11-09 2016-11-09 音箱组件及电视机 Active CN1064127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84078.0A CN106412756B (zh) 2016-11-09 2016-11-09 音箱组件及电视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84078.0A CN106412756B (zh) 2016-11-09 2016-11-09 音箱组件及电视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12756A true CN106412756A (zh) 2017-02-15
CN106412756B CN106412756B (zh) 2019-08-06

Family

ID=58015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84078.0A Active CN106412756B (zh) 2016-11-09 2016-11-09 音箱组件及电视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1275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46503A (zh) * 2018-11-23 2019-01-18 江门波威音响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音箱面板结构及其音箱
CN110830741A (zh) * 2017-08-29 2020-02-21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视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0327U (zh) * 1991-10-17 1992-07-15 林智文 多向音箱
JPH08182088A (ja) * 1994-12-27 1996-07-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スピーカ装置
CN101420648A (zh) * 2007-10-26 2009-04-29 捷音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声道扬声器
JP2010226648A (ja) * 2009-03-25 2010-10-07 Funai Electric Co Ltd 薄型表示装置
CN203279147U (zh) * 2013-06-06 2013-11-06 无锡杰夫电声有限公司 号角式多点激励扬声器箱
CN204046713U (zh) * 2014-07-22 2014-12-24 深圳纽斯声学系统有限公司 内置双膜共振音箱的电视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0327U (zh) * 1991-10-17 1992-07-15 林智文 多向音箱
JPH08182088A (ja) * 1994-12-27 1996-07-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スピーカ装置
CN101420648A (zh) * 2007-10-26 2009-04-29 捷音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声道扬声器
JP2010226648A (ja) * 2009-03-25 2010-10-07 Funai Electric Co Ltd 薄型表示装置
CN203279147U (zh) * 2013-06-06 2013-11-06 无锡杰夫电声有限公司 号角式多点激励扬声器箱
CN204046713U (zh) * 2014-07-22 2014-12-24 深圳纽斯声学系统有限公司 内置双膜共振音箱的电视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30741A (zh) * 2017-08-29 2020-02-21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视机
CN110830741B (zh) * 2017-08-29 2021-12-28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视机
CN109246503A (zh) * 2018-11-23 2019-01-18 江门波威音响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音箱面板结构及其音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12756B (zh) 2019-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06444B2 (en) Audio radiation type reflective sound box structure
CN106412756A (zh) 音箱组件及电视机
CN104320601B (zh) 一种平板电视
CN203813942U (zh) 一种阵列式薄型音箱
CN207022197U (zh) 一种扬声器和音箱
JP2022547321A (ja) 電子機器
CN207340182U (zh) 振动系统及采用该振动系统的电声器件
CN207766510U (zh) 宽声场长条音响
CN106028180A (zh) 一种音箱
CN211128150U (zh) 导声装置
JP2015073257A (ja) 密閉型スピーカ装置
CN205545844U (zh) 一种多功能喇叭
CN211128078U (zh) 导声组件
US10932020B2 (en) Sound generator
CN203813916U (zh) 互耦驱动式音箱
CN208971800U (zh) 多磁式矩形微型扬声器
CN214228415U (zh) 一种音乐播放装置
CN203027446U (zh) 一种声场音箱
CN106792396A (zh) 一种新型扬声器底座
CN205812337U (zh) 一种采用支架摆位的平板电视音箱
CN212876113U (zh) 一种圆形内凹式笔电扬声器
CN208317001U (zh) 一种同轴阵列式高音装置
CN210381218U (zh) 智能平板音箱结构及智能平板
CN105764000B (zh) 一种音效播放装置
CN213938314U (zh) 一种增设反向磁力永磁体的扬声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66555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Hong Kong Road, No. 218

Patentee after: Hisense Video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555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Hong Kong Road, No. 218

Patentee before: HISENSE ELECTRIC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