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12307A - 控制移动设备的工作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控制移动设备的工作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12307A
CN106412307A CN201610888160.3A CN201610888160A CN106412307A CN 106412307 A CN106412307 A CN 106412307A CN 201610888160 A CN201610888160 A CN 201610888160A CN 106412307 A CN106412307 A CN 1064123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device
mode
case
environmental noise
noi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8816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61088816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12307A/zh
Publication of CN1064123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123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移动设备的工作模式的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监测移动设备是否发生预定的事件;在监测到发生预定的事件的情况下,采集移动设备在预定区域内的环境噪音;根据环境噪音,控制移动设备进入预定的工作模式,其中,工作模式至少包括如下之一:振动模式和振铃模式。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移动设备无法根据需求自动调节移动设备的振铃音量或振动方式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控制移动设备的工作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控制移动设备的工作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成为了人们形影不离的“伴侣”。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普及给人们带了方便的同时,也带了很多烦恼,例如,寂静的会场可能会忘记将智能手机调整为振动模式,铃声骤然响起,不仅打断了发言者的思路,也给大家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但将智能手机调为振动模式,又有可能会漏接重要的来电。此外,对于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来说,当其充电或者闲置在不同的环境中时,同样也会出现上述问题。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移动设备无法根据需求自动调节移动设备的振铃音量或振动方式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移动设备的工作模式的方法和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移动设备无法根据需求自动调节移动设备的振铃音量或振动方式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移动设备的工作模式的方法,包括:监测移动设备是否发生预定的事件;在监测到发生预定的事件的情况下,采集移动设备在预定区域内的环境噪音;根据环境噪音,控制移动设备进入预定的工作模式,其中,工作模式至少包括如下之一:振动模式和振铃模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控制移动设备的工作模式的装置,包括:监测模块,用于监测移动设备是否发生预定的事件;采集模块,用于在监测到发生预定的事件的情况下,采集移动设备预定范围内的环境噪音参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环境噪音,控制移动设备进入预定的工作模式,其中,工作模式至少包括如下之一:振动模式和振铃模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移动设备,包括:感应器,用于采集移动设备所处的预定区域内的环境噪音;处理器,用于在监测到移动设备发生预定的事件的情况下,根据环境噪音控制移动设备进入预定的工作模式,其中,工作模式至少包括如下之一:振动模式和振铃模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控制移动设备工作模式的方式,通过对移动设备预定的事件进行实时监测,当监测到预定的事件时,采集环境噪音,并根据环境噪音的大小控制移动设备的工作模式,达到了自动调节移动设备工作模式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无需用户手动操作,自动调节移动设备的工作模式,提高用户体验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移动设备无法根据需求自动调节移动设备的振铃音量或振动方式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控制移动设备的工作模式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控制移动设备的工作模式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控制移动设备的工作模式的方法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控制移动设备的工作模式的方法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控制移动设备的工作模式的方法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控制移动设备的工作模式的方法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控制移动设备的工作模式的装置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移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1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移动设备的工作模式的方法实施例。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移动设备的工作模式的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监测移动设备是否发生预定的事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移动设备中的监测模块检测是否有预定的事件的发生,其中,预定的事件包括来电提醒事件和非来电提醒事件,来电提醒事件或非来电提醒事件会产生一个触发信号,当监测模块检测到该触发信号时,说明移动设备接收到了来电提醒事件或非来电提醒事件。其中,移动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表、智能手机等,来电提醒事件包括但不限于来电提醒、短信提醒、彩信提醒以及邮件提醒,非来电提醒事件包括但不限于闹铃提醒、日程提醒以及应用软件提醒。
需要说明的是,来电提醒事件和非来电提醒事件的触发信号可以为同一个触发信号,也可以为不同的触发信号。
步骤S104,在监测到发生预定的事件的情况下,采集移动设备在预定区域内的环境噪音。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当监测模块监测到有预定的事件发生时,移动设备中的采集模块采集移动设备所在环境中的环境噪音,其中,环境噪音包括但不限于噪音的强度以及噪音的频率,此外,可以使用MIC来采集移动设备周围的环境噪音,也可通过高灵敏度的分贝仪来采集移动设备周围的环境噪音。
步骤S106,根据环境噪音,控制移动设备进入预定的工作模式,其中,工作模式至少包括如下之一:振动模式和振铃模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当周围比较安静时,环境噪音的强度比较低,此时,控制移动设备进入振动模式;当监测到有预定的事件发生时,例如,在预定时间内同一来电事件发生了多次,移动设备的振动强度变大,并开启振铃模式;开启振铃模式后,如果继续监测到该来电事件,则振铃的音量增大,同时,振动的强度也增大,振动的频率变快。同样的,当周围环境比较嘈杂时,首先控制移动设备进入振铃模式;当监测到在预定时间内同一事件发生了多次时,开启振动模式,此时振铃音量变大,同时振动强度增大,振动频率加快。
基于上述实施例步骤S102至步骤S106所公开的方案中,可以获知当监测到移动设备有预定的事件发生时,采集移动设备周围的环境噪音,并根据环境噪音来控制移动设备进入相应的工作模式,其中,移动设备的工作模式至少包括如下之一:振动模式和振铃模式,容易注意到的是,当移动设备有预定的事件发生时,根据移动设备的振动时间或振铃事件以及在预定时间内同一事件发生的次数,可以自动调整移动设备进入振动模式、振铃模式或者两者相结合的模式,因此,根据环境噪音以及移动设备发生预定的事件的时间、次数可以实现自动调节移动设备工作模式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无需用户手动操作,自动调节移动设备的工作模式,提高用户体验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移动设备无法根据需求自动调节移动设备的振铃音量或振动方式的技术问题。
可选的,如图2所示,根据环境噪音,控制移动设备进入预定的工作模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将环境噪音与第一预设噪音进行比对;
步骤S204,在环境噪音小于第一预设噪音的情况下,控制移动设备开启振动模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当移动设备处在比较安静的环境中时,例如用户携带手机进入会场中,此时,手机中的MIC采集周围的环境噪音,并将采集的环境噪音,例如环境噪音的强度,与手机中预设的在低噪音环境下的噪音强度进行比较;如果环境噪音的强度小于手机中预设的噪音强度,此时,手机会开启振动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设噪音的强度由用户自己设定,也可以使用系统默认的。
可选的,如图3所示,在环境噪音小于第一预设噪音的情况下,控制移动设备开启振动模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2,减小移动设备的振铃音量,直至关闭振铃模式;
步骤S304,在关闭振铃模式的情况下,开启振动模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当移动设备处于振铃模式,并且移动设备所处环境的噪音强度小于移动设备中预设的噪音强度时,移动设备的控制模块控制移动设备的振铃音量逐渐变小,直至关闭振铃音量。此时,控制模块关闭振铃模式,并开启振动模式。
可选的,如图4所示,在关闭振铃模式的情况下,开启振动模式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2,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统计发生预定的事件的累计次数;
步骤S404,在累计次数小于预设次数的情况下,控制移动设备增大振动强度;
步骤S406,在累计次数大于预设次数的情况下,控制移动设备开启振铃模式;
步骤S408,在开启振动模式的情况下,增大移动设备的振铃音量以及振动强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当移动设备处于振动模式时,监测模块在第一预设时间内,例如,10分钟内,监测到来电事件累计发生了10次,如果该累计次数小于移动设备预设的次数,此时,仅增大移动设备的振动频率或振动强度;如果该累计次数大于移动设备预设的次数,此时,打开移动设备的振铃模式,并且,振铃的音量逐渐增大,振动的强度也增大,振动的频率变快。其中,上述第一预设时间可以由用户自定义设定,也可以采用系统默认的预设时间;同样,预设次数也可以由用户自定义设定,或者采用系统默认的预设次数。
需要说明的是,在打开振铃模式的同时,并没有关闭振动模式,即两种模式同时处于开启状态。
可选的,根据环境噪音,如图5所示,控制移动设备进入预定的工作模式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502,将环境噪音与第二预设噪音进行比对;
步骤S504,在环境噪音大于第二预设噪音的情况下,控制移动设备开启振铃模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当移动设备处在比较嘈杂的环境中时,例如用户携带手机进入市场中,此时,手机中的MIC采集周围的环境噪音,并将采集的环境噪音,如环境噪音的强度以及环境噪音的频率进行比较,如果环境噪音的强度大于移动设备预设的噪音强度,则移动设备进入振铃模式,并增大移动设备的振铃音量。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预设噪音的强度由用户自己设定,也可以使用系统默认的。
可选的,在环境噪音大于第二预设噪音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控制移动设备开启振铃模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602,增大移动设备的振铃音量,并统计预定的事件发生的累计时间;
步骤S604,当累计时间大于第二预设时间的情况下,开启振动模式;
步骤S606,在开启振动模式的情况下,增大移动设备的振铃音量以及振动强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在移动设备采集到的环境噪音大于第二预设噪音的情况下,逐渐增大移动设备的振铃音量,并记录振铃事件发生的累计时间,并将该累计时间与移动设备中的预设时间进行比对。当振铃时间大于预设时间时,开启振动模式,并不断增大振动的强度和振动的频率,同时增大振铃音量。其中,上述第二预设时间可以由用户自己设定,也可以采用系统默认的第二预设时间。
实施例2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移动设备的工作模式的装置实施例。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移动设备的工作模式的装置,如图7所示,该装置包括:监测模块701、采集模块703和控制模块705。
监测模块701,用于监测移动设备是否发生预定的事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监测模块检测是否有预定的事件发生,其中,预定的事件包括来电提醒事件和非来电提醒事件,来电提醒事件或非来电提醒事件会产生一个触发信号,当监测模块检测到该触发信号时,说明移动设备接收到了来电提醒事件或非来电提醒事件。其中,移动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表、智能手机等,来电提醒事件包括但不限于来电提醒、短信提醒、彩信提醒以及邮件提醒,非来电提醒事件包括但不限于闹铃提醒、日程提醒以及应用软件提醒。
需要说明的是,来电提醒事件和非来电提醒事件的触发信号可以为同一个触发信号,也可以不同的触发信号。
采集模块703,用于在监测到发生预定的事件的情况下,采集移动设备在预定区域内的环境噪音。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当监测模块监测到有预定的事件发生时,移动设备中的采集模块采集移动设备所在环境中的环境噪音的,其中,环境噪音包括但不限于噪音的强度以及噪音的频率。其中,可以使用MIC来采集移动设备周围的环境噪音,也可通过高灵敏度的分贝仪来采集移动设备周围的环境噪音。
控制模块705,用于根据环境噪音,控制移动设备进入预定的工作模式,其中,工作模式至少包括如下之一:振动模式和振铃模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当周围比较安静时,环境噪音的强度比较低,此时,控制移动设备进入振动模式;当监测到有预定的事件发生时,例如,在预定时间内同一来电事件发生了多次,移动设备的振动强度变大,并开启振铃模式;开启振铃模式后,如果继续监测到该来电事件,则振铃的音量增大,同时,振动的强度也增大,振动的频率变快。同样的,当周围环境比较嘈杂时,首先控制移动设备进入振铃模式;当监测到在预定时间内同一事件发生了多次时,开启振动模式,此时振铃音量变大,同时振动强度增大,振动频率加快。
由上可知,当监测到移动设备有预定的事件发生时,采集移动设备周围的环境噪音,并根据环境噪音来控制移动设备进入相应的工作模式,其中,移动设备的工作模式至少包括如下之一:振动模式和振铃模式,容易注意到的是,当移动设备有预定的事件发生时,根据移动设备的振动时间或振铃事件以及在预定时间内同一事件发生的次数,可以自动调整移动设备进入振动模式、振铃模式或者两者相结合的模式,因此,根据环境噪音以及移动设备发生事件的时间、次数可以实现自动调节移动设备工作模式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无需用户手动操作,自动调节移动设备的工作模式,提高用户体验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移动设备无法根据需求自动调节移动设备的振铃音量或振动方式的技术问题。
可选的,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匹配模块,用于将环境噪音与第一预设噪音进行比对;
第一调节模块,用于在环境噪音小于第一预设噪音的情况下,控制移动设备开启振动模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当移动设备处在比较安静的环境中时,例如用户携带手机进入会场中,此时,手机中的MIC采集周围的环境噪音,并将采集的环境噪音,例如环境噪音的强度,与手机中预设的在低噪音环境下的噪音强度进行比较;如果环境噪音的强度小于手机中预设的噪音强度,此时,手机会开启振动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设噪音的强度由用户自己设定,也可以使用系统默认的。
可选的,第一调节模块包括:
第一关闭模块,用于减小移动设备的振铃音量,直至关闭振铃模式;
第一开启模块,用于在关闭振铃模式的情况下,开启振动模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当移动设备处于振铃模式,并且移动设备所处环境的噪音强度小于移动设备中预设的噪音强度时,移动设备的控制模块控制移动设备的振铃音量逐渐变小,直至关闭振铃音量。此时,控制模块关闭振铃模式,并开启振动模式。
可选的,第一开启模块包括:
第一统计模块,用于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统计发生预定的事件的累计次数;
第二调节模块,用于在累计次数小于预设次数的情况下,控制移动设备增大振动强度;
第三调节模块,用于在累计次数大于预设次数的情况下,控制移动设备开启振铃模式;
第四调节模块,用于在开启振动模式的情况下,增大移动设备的振铃音量以及振动强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当移动设备处于振动模式时,监测模块在第一预设时间内,例如,10分钟内,监测到来电事件累计发生了10次,如果该累计次数小于移动设备预设的次数,此时,仅增大移动设备的振动频率或振动强度;如果该累计次数大于移动设备预设的次数,此时,打开移动设备的振铃模式,并且,振铃的音量逐渐增大,振动的强度也增大,振动的频率变快。其中,上述第一预设时间可以由用户自定义设定,也可以采用系统默认的预设时间;同样,预设次数也可以由用户自定义设定,或者采用系统默认的预设次数。
需要说明的是,在打开振铃模式的同时,并没有关闭振动模式,即两种模式同时处于开启状态。
可选的,控制模块式还包括:
第二匹配模块,用于将环境噪音与第二预设噪音进行比对;
第五调节模块,用于在环境噪音大于第二预设噪音的情况下,控制移动设备开启振铃模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当移动设备处在比较嘈杂的环境中时,例如用户携带手机进入市场中,此时,手机中的MIC采集周围的环境噪音,并将采集的环境噪音,如环境噪音的强度以及环境噪音的频率进行比较,如果环境噪音的强度大于移动设备预设的噪音强度,则移动设备进入振铃模式,并增大移动设备的振铃音量。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预设噪音的强度由用户自己设定,也可以使用系统默认的。
可选的,第五调节模块包括:
第六调节模块,用于增大移动设备的振铃音量,并统计预定的事件发生的累计时间;
第七调节模块,用于当累计时间大于第二预设时间的情况下,开启振动模式;
第八调节模块,用于在开启振动模式的情况下,增大移动设备的振铃音量以及振动强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在移动设备采集到的环境噪音大于第二预设噪音的情况下,逐渐增大移动设备的振铃音量,并记录振铃事件发生的累计时间,并将该累计时间与移动设备中的预设时间进行比对。当振铃时间大于预设时间时,开启振动模式,并不断增大振动的强度和振动的频率,同时增大振铃音量。其中,上述第二预设时间可以由用户自己设定,也可以采用系统默认的第二预设时间。
实施例3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设备的实施例。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设备,如图8所示,该设备包括感应器801和处理器803。
感应器801,用于采集移动设备所处的预定区域内的环境噪音。
感应器检测是否有预定的事件发生,其中,预定的事件包括来电提醒事件和非来电提醒事件,来电提醒事件或非来电提醒事件会产生一个触发信号,当监测模块检测到该触发信号时,说明移动设备接收到了来电提醒事件或非来电提醒事件。其中,移动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表、智能手机等,来电提醒事件包括但不限于来电提醒、短信提醒、彩信提醒以及邮件提醒,非来电提醒事件包括但不限于闹铃提醒、日程提醒以及应用软件提醒。当监测到有预定的事件发生时,移动设备中的感应器采集移动设备所在环境中的环境噪音的,其中,环境噪音包括但不限于噪音的强度以及噪音的频率。其中,可以使用MIC来采集移动设备周围的环境噪音,也可通过高灵敏度的分贝仪来采集移动设备周围的环境噪音。
需要说明的是,来电提醒事件和非来电提醒事件的触发信号可以为同一个触发信号,也可以不同的触发信号。感应器可以为普通的MIC,也可以为高灵敏度的分贝仪。
处理器803,用于在监测到移动设备发生预定的事件的情况下,根据环境噪音控制移动设备进入预定的工作模式,其中,工作模式至少包括如下之一:振动模式和振铃模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当周围比较安静时,环境噪音的强度比较低,此时,处理器控制移动设备进入振动模式;当监测到有预定的事件发生时,例如,在预定时间内同一来电事件发生了多次,移动设备的振动强度变大,并开启振铃模式;开启振铃模式后,如果继续监测到该来电事件,则振铃的音量增大,同时,振动的强度也增大,振动的频率变快。同样的,当周围环境比较嘈杂时,首先控制移动设备进入振铃模式;当监测到在预定时间内同一事件发生了多次时,开启振动模式,此时振铃音量变大,同时振动强度增大,振动频率加快。
由上可知,当监测到移动设备有预定的事件发生时,采集移动设备周围的环境噪音,并根据环境噪音来控制移动设备进入相应的工作模式,其中,移动设备的工作模式至少包括如下之一:振动模式和振铃模式,容易注意到的是,当移动设备有预定的事件发生时,根据移动设备的振动时间或振铃事件、以及在预定时间内统一事件发生的次数,可以自动调整移动设备进入振动模式、振铃模式或者两者相结合的模式,因此,根据环境噪音以及移动设备发生事件的时间、次数可以实现自动调节移动设备工作模式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无需用户手动操作,自动调节移动设备的工作模式,提高用户体验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移动设备无法根据需求自动调节移动设备的振铃音量或振动方式的技术问题。
可选的,处理器803还用于将环境噪音与第一预设噪音进行比对;在环境噪音小于第一预设噪音的情况下,控制移动设备开启振动模式。
可选的,处理器803还用于减小移动设备的振铃音量,直至关闭振铃模式;在关闭振铃模式的情况下,开启振动模式。
可选的,处理器803还用于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统计发生预定的事件的累计次数;在累计次数小于预设次数的情况下,控制移动设备增大振动强度;在累计次数大于预设次数的情况下,控制移动设备开启振铃模式;在开启振动模式的情况下,增大移动设备的振铃音量以及振动强度。
可选的,处理器803还用于将环境噪音与第二预设噪音进行比对;在环境噪音大于第二预设噪音的情况下,控制移动设备开启振铃模式。
可选的,处理器803还用于增大移动设备的振铃音量,并统计预定的事件发生的累计时间;当累计时间大于第二预设时间的情况下,开启振动模式;在开启振动模式的情况下,增大移动设备的振铃音量以及振动强度。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控制移动设备的工作模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测所述移动设备是否发生预定的事件;
在监测到发生所述预定的事件的情况下,采集所述移动设备在预定区域内的环境噪音;
根据所述环境噪音,控制所述移动设备进入预定的工作模式,其中,所述工作模式至少包括如下之一:振动模式和振铃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的事件包括至少如下之一:
来电提醒事件、短信提醒事件、彩信提醒事件、邮件提醒事件、闹铃提醒事件、日程提醒事件以及应用软件提醒事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环境噪音,控制所述移动设备进入预定的工作模式包括:
将所述环境噪音与第一预设噪音进行比对;
在所述环境噪音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噪音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移动设备开启所述振动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环境噪音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噪音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移动设备开启所述振动模式,所述方法包括:
减小所述移动设备的振铃音量,直至关闭所述振铃模式;
在关闭所述振铃模式的情况下,开启所述振动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关闭所述振铃模式的情况下,开启所述振动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统计发生所述预定的事件的累计次数;
在所述累计次数小于预设次数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移动设备增大振动强度;
在所述累计次数大于预设次数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移动设备开启所述振铃模式;
在开启所述振动模式的情况下,增大所述移动设备的振铃音量以及所述振动强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环境噪音,控制所述移动设备进入预定的工作模式还包括:
将所述环境噪音与第二预设噪音进行比对;
在所述环境噪音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噪音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移动设备开启所述振铃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环境噪音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噪音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移动设备开启所述振铃模式,所述方法包括:
增大所述移动设备的振铃音量,并统计所述预定的事件发生的累计时间;
当所述累计时间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的情况下,开启所述振动模式;
在开启所述振动模式的情况下,增大所述移动设备的振铃音量以及所述振动强度。
8.一种控制移动设备的工作模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测模块,用于监测移动设备是否发生预定的事件;
采集模块,用于在监测到所述预定的事件的情况下,采集所述移动设备预定范围内的环境噪音参数;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环境噪音,控制所述移动设备进入预定的工作模式,
其中,工作模式至少包括如下之一:振动模式和振铃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匹配模块,用于将所述环境噪音与第一预设噪音进行比对;
第一调节模块,用于在所述环境噪音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噪音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移动设备开启所述振动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模块包括:
第一关闭模块,用于减小所述移动设备的振铃音量,直至关闭所述振铃模式;
第一开启模块,用于在关闭所述振铃模式的情况下,开启所述振动模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启模块包括:
第一统计模块,用于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统计发生所述预定的事件的累计次数;
第二调节模块,用于在所述累计次数小于预设次数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移动设备增大振动强度;
第三调节模块,用于在所述累计次数大于预设次数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移动设备开启所述振铃模式;
第四调节模块,用于在开启所述振动模式的情况下,增大所述移动设备的振铃音量以及所述振动强度。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
第二匹配模块,用于将所述环境噪音与第二预设噪音进行比对;
第五调节模块,用于在所述环境噪音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噪音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移动设备开启所述振铃模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调节模块包括:
第六调节模块,用于增大所述移动设备的振铃音量,并统计所述预定的事件发生的累计时间;
第七调节模块,用于当所述累计时间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的情况下,开启所述振动模式;
第八调节模块,用于在开启所述振动模式的情况下,增大所述移动设备的振铃音量以及所述振动强度。
14.一种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感应器,用于采集移动设备所处的预定区域内的环境噪音;
处理器,用于在监测到所述移动设备发生预定的事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环境噪音控制所述移动设备进入预定的工作模式,其中,工作模式至少包括如下之一:振动模式和振铃模式。
CN201610888160.3A 2016-10-11 2016-10-11 控制移动设备的工作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64123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88160.3A CN106412307A (zh) 2016-10-11 2016-10-11 控制移动设备的工作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88160.3A CN106412307A (zh) 2016-10-11 2016-10-11 控制移动设备的工作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12307A true CN106412307A (zh) 2017-02-15

Family

ID=59229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88160.3A Pending CN106412307A (zh) 2016-10-11 2016-10-11 控制移动设备的工作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1230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60043A (zh) * 2018-12-05 2019-05-17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机器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66794A4 (en) * 2004-06-17 2009-12-23 Ixi Mobile R & D Ltd VOLUME ADJUST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4104775A (zh) * 2013-04-02 2014-10-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整手机振铃音量和振动方式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66794A4 (en) * 2004-06-17 2009-12-23 Ixi Mobile R & D Ltd VOLUME ADJUST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4104775A (zh) * 2013-04-02 2014-10-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整手机振铃音量和振动方式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60043A (zh) * 2018-12-05 2019-05-17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机器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04775B (zh) 一种自动调整手机振铃音量和振动方式的方法及装置
CN109076552A (zh) 信道监测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9561219A (zh) 音乐调节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3929522A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174044A (zh) 一种闹钟设置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0559809C (zh) 选择性静音处理方法及其移动通信终端
CN108012035A (zh) 铃声调节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CN101635770B (zh) 控制移动终端音量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6445596A (zh) 一种设置项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0012157A (zh) 一种应用显示提醒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951582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声音输出控制方法
CN106911840A (zh) 移动终端及其语音服务方法和装置
CN106341315A (zh) 短信清理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5592195B (zh) 音量自适应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08174017A (zh) 一种蓝牙开启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547633A (zh) 一种提醒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375894A (zh) 耳机音量提醒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101151A (zh) 一种信息显示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086939A (zh) 终端消息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734130A (zh) 一种自动调整终端铃音方法、装置与终端
CN106412307A (zh) 控制移动设备的工作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CN107197083A (zh) 一种调节移动终端的续航时长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979473A (zh) 一种通话声音处理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
CN106375584A (zh) 一种语音信号控制方法以及装置
CN107911557A (zh) 一种未接来电的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1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