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05043A - 一种煤制生物甲烷的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煤制生物甲烷的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05043A
CN106405043A CN201610781964.3A CN201610781964A CN106405043A CN 106405043 A CN106405043 A CN 106405043A CN 201610781964 A CN201610781964 A CN 201610781964A CN 106405043 A CN106405043 A CN 1064050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l
reactor
bottle
solution
meth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8196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红光
张金龙
韩青
李亚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61078196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05043A/zh
Publication of CN1064050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050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22Fuels; Explosives
    • G01N33/222Solid fuels, e.g. coal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制生物甲烷的装置及方法,属于生物合成技术领域。煤制生物甲烷的装置包括反应釜、厌氧装置、进料装置、分离装置;所述厌氧装置包括氮气瓶、真空泵;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营养液瓶、菌液瓶,所述分离装置包括分离釜,所述氮气瓶、营养液瓶、菌液瓶、真空泵、分离釜分别与反应釜连接。采用上述装置进行煤制生物甲烷,是分别向煤样中加入菌液和营养液,反应后制成生物甲烷。本发明实现了大煤样条件下模拟煤层原位厌氧、温度、压力等条件,可以更大程度反映煤层原位真实情况,对煤制生物甲烷的现场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Description

一种煤制生物甲烷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制生物甲烷的装置及方法,属于生物合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煤炭约占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的30%,占我国一次能源的比例超过70%。然而,煤炭直接燃烧的热值低、污染大、运输成本高。如何实现煤炭的高效、清洁、绿色利用,是制约煤炭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煤炭利用的重点。微生物能够将煤在煤层原位转化为生物甲烷,从而转变为煤层气这一清洁能源。煤炭的原位转化生物甲烷不消耗额外能源、无环境污染,可以有效克服煤炭直接燃烧的一系列问题,实现煤炭的清洁、绿色利用。已有研究发现,煤能够被微生物厌氧降解产生甲烷,营养液成分、温度、pH等环境条件显著影响生物甲烷的产量及产生速率。然而,这些研究结果均是在煤样研磨后、mm级煤粉的基础上研究获得的,且大多采用1g煤粉、10mL-100mL培养液的反应体系,其试验条件与地下煤层原位的真实环境条件相距甚远。为模拟更加真实的煤层原位条件,研究生物甲烷在煤层原位的产生情况,需要开发一套新型试验装置及配套试验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煤制生物甲烷的装置及方法,以实现在实验室内模拟煤层原位的地质条件,对地下煤层中煤制生物甲烷进行可行性试验研究,为研究煤的生物降解机理、煤层原位的生物甲烷产生机制及影响因素等提供便利条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制生物甲烷的装置,包括反应釜、厌氧装置、进料装置、分离装置;所述厌氧装置包括氮气瓶、真空泵;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营养液瓶、菌液瓶,营养液瓶、菌液瓶出口上方分别设有蠕动泵和逆止阀,营养液瓶、菌液瓶与反应釜连接管道上设有流量计;所述反应釜连接温度控制器;反应釜上方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分离装置包括分离釜,分离釜上方设有压力表和气体采集口,分离釜下部设有液体出料阀;所述氮气瓶、营养液瓶、菌液瓶、真空泵、分离釜分别与反应釜连接,且连接管道上均设有逆止阀。
上述装置中,所述蠕动泵分别设置在营养液瓶、菌液瓶与反应釜连接的管道上,且蠕动泵的连接管路为内径为6mm的抗腐蚀塑料管;其余管路为内径为6mm的不锈钢管。
所述压力表、流量计均为本质安全型零部件。
上述装置中,所述反应釜为密闭的承压反应容器,尺寸为200×200×400mm的长方体,最大承受压力为20MPa。
进一步地,所述氮气瓶、营养液瓶、菌液瓶的体积均为10L,所述分离釜的体积为40L。
更进一步地,所述气体采集口的材质为橡胶,便于进行气体的取样操作,取样口的直径为20mm。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装置进行煤制生物甲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反应釜内放入需要进行实验的煤样;
2)在所有逆止阀开启的状态下,打开真空泵,对进料装置、反应釜和分离装置进行抽真空,使整个装置中压强达到-1MPa;
3)打开氮气瓶阀门,向装置内充入氮气,至压力达到常压,并关闭氮气瓶阀门;
4)重复操作步骤2)和步骤3)3次,以确保装置内处于严格厌氧状态;
5)保持真空泵与反应釜之间的逆止阀开启,关闭装置中其它逆止阀;
6)打开温控装置,设置反应所需温度;
7)待装置温度达到预设温度25℃—45℃时,通过在厌氧条件下向营养液瓶和菌液瓶内分别接入营养液和菌液;
8)打开菌液瓶连接的逆止阀、蠕动泵,将菌液注入反应釜内;菌液与煤样的用量比为3:1;
9)关闭菌液瓶连接的逆止阀、蠕动泵,反应30天;
10)打开营养液瓶连接的逆止阀、蠕动泵,以0.6ml/min的恒定流速将营养液持续注入反应釜内;营养液与煤样的用量比为为 4.2:1;
11)打开分离釜连接的逆止阀,在分离釜内收集反应产出的气体和液体,以便进一步检测、分析。
上述方法中,所述煤样是煤粉压制成的型煤或原位采集的煤试样。
上述方法中,通过蠕动泵提供足够的动力将营养液及菌液压入至反应釜中。
上述方法中,所述营养液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如下:
基础培养基:10%;
微量元素:1%;
维生素:1%;
刃天青:0.001%;
0.2%硫酸亚铁铵:0.1%;
1.25% 半胱氨酸-1.25% 硫化钠(是指二者的混合液):4%;
生物缓冲液:在营养液中的摩尔浓度为10mmol/L ;
其余为水。
进一步地:所述基础培养基由以下组分组成:
KCl、MgCl2·2H2O、MgSO4·7H2O、NH4Cl、CaCl2·2H2O、K2HPO4、NaCl、酵母粉,各组分的质量配比为:0.335∶2.75∶3.45∶0.25∶0.14∶0.14∶11∶1。
进一步地:所述微量元素包括以下组分:FeCl2·4H2O、ZnCl2、MnCl2·4H2O、CuCl2、CoCl2·6H2O、AlK(SO4)2、NiCl2· 6H2O、NaMoO4、H3BO3,各组分的质量配比为:15∶7∶10∶0.2∶19∶1∶2.4∶0.6∶3.6;将上述组分溶于25% HCl中,25% HCl的含量为1 ml/L。
进一步地:所述维生素由以下组分组成:维生素H、叶酸、维生素B2、硫辛酸、维生素B12、维生素B1、盐酸硫胺素、烟酸、脂苯甲酸,各组分的质量配比为:0.2∶0.2∶0.5∶0.5∶0.01∶1∶0.5∶0.5∶0.5。
所述生物缓冲液的pH=7.5,由以下组分组成:NaCl:137mmol/L,KCl:2.7mmol/L,Na2HPO4:10mmol/L,KH2PO4:2mmol/L。
上述方法中,所述菌液成分组成如下:甲烷八叠球菌属、甲烷叶菌属、甲烷细菌、甲烷丝状菌、甲烷盐菌属。本发明中使用的菌液为:取煤层气井产出水30ml,加入1g煤,以及培养液,厌氧条件下进行传代培养,传代时间为30d;传至第6代时,甲烷产量基本稳定,得到稳定的产甲烷菌群,然后对菌液进行DNA测序,获得产甲烷菌群种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可以实现大煤样条件下模拟煤层原位厌氧、温度、压力等条件。与现有煤制生物甲烷的装置及方法相比,该装置可以更大程度反映煤层原位真实情况,对煤制生物甲烷的现场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利用该装置可以将产出的甲烷和菌液进行分离,不仅可以精确计算甲烷、二氧化碳等气体的产量,而且可以分析菌液的成分变化,实现煤制生物甲烷不同阶段反应产物(气体和液体)的检测。
附图说明
图1为煤制生物甲烷的装置示意图。
图中:1—氮气瓶,2—营养液瓶,3—菌液瓶,4—蠕动泵,5—逆止阀,6—流量计,7—温度控制器,8—反应釜,9—压力表,10—温度传感器,11—真空泵,12—气体采集口,13—分离釜,14—液体出料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煤制生物甲烷的装置,包括反应釜8、厌氧装置、进料装置、分离装置;所述厌氧装置包括氮气瓶1、真空泵11;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营养液瓶2、菌液瓶3,营养液瓶2、菌液瓶3出口上方分别设有蠕动泵4和逆止阀5,营养液瓶2、菌液瓶3与反应釜8连接管道上设有流量计6;所述反应釜8连接温度控制器7;反应釜8上方设有温度传感器10;所述分离装置包括分离釜13,分离釜13上方设有压力表和气体采集口12,分离釜13下部设有液体出料阀14;所述氮气瓶1、营养液瓶2、菌液瓶3、真空泵11、分离釜13分别与反应釜8连接,且连接管道上均设有逆止阀。
上述装置中,所述蠕动泵4分别设置在营养液瓶2、菌液瓶3与反应釜8连接的管道上,且蠕动泵4的连接管路为内径为6mm的抗腐蚀塑料管;其余管路为内径为6mm的不锈钢管。
所述压力表、流量计均为本质安全型零部件。
上述装置中,所述反应釜8为密闭的承压反应容器,尺寸为200×200×400mm的长方体,最大承受压强为20MPa。
进一步地,所述氮气瓶1、营养液瓶2、菌液瓶3的体积均为10L,所述分离釜8的体积为40L。
更进一步地,所述气体采集口12的材质为橡胶,便于进行气体的取样操作,取样口的直径为20mm。
采用上述装置进行煤制生物甲烷的方法为:
1)在反应釜内放入需要进行实验的煤样;
所述煤样是煤粉压制成的型煤或原位采集的煤试样;
2)在所有逆止阀开启的状态下,打开真空泵,对进料装置、反应釜和分离装置进行抽真空,使整个装置中压强达到-1MPa;
3)打开氮气瓶阀门,向装置内充入氮气,至压力达到常压,并关闭氮气瓶阀门;
4)重复操作步骤2)和步骤3)3次,以确保装置内处于严格厌氧状态;
5)保持真空泵与反应釜之间的逆止阀开启,关闭装置中其它逆止阀;
6)打开温控装置,设置反应温度;
7)待装置温度达到预设温度25℃—45℃时,通过在厌氧条件下向营养液瓶和菌液瓶内分别接入营养液和菌液;
8)打开菌液瓶连接的逆止阀、蠕动泵,将菌液注入反应釜内;菌液与煤样的用量比为3:1;通过蠕动泵提供足够的动力将菌液压入至反应釜中;
所述菌液成分组成如下:甲烷八叠球菌属、甲烷叶菌属、甲烷细菌、甲烷丝状菌、甲烷盐菌属。本实施例中使用的菌液为:取煤层气井产出水30ml,加入1g煤,以及培养液,厌氧条件下进行传代培养,传代时间为30d;传至第6代时,甲烷产量基本稳定,得到稳定的产甲烷菌群,然后对菌液进行DNA测序,获得产甲烷菌群种类。
9)关闭菌液瓶连接的逆止阀、蠕动泵,反应30天;
10)打开营养液瓶连接的逆止阀、蠕动泵,以0.6ml/min的恒定流速将营养液持续注入反应釜内;营养液与煤样的用量比为为 4.2:1;通过蠕动泵提供足够的动力将营养液压入至反应釜中;
1L营养液包含100mL基础培养基,10mL微量元素,10mL维生素,10mM 生物缓冲液(pH=7.5),0.001%刃天青,1mL 0.2%硫酸亚铁铵以及40mL 1.25% 半胱氨酸-1.25% 硫化钠。用上述配比制成营养液,如下表所示。
表1 基础培养基组成
成分 含量(g/L) 成分 含量(g/L)
KCl 0.335 CaCl2·2H2O 0.14
MgCl2·2H2O 2.75 K2HPO4 0.14
MgSO4·7H2O 3.45 NaCl 11
NH4Cl 0.25 酵母粉 1
表2 微量元素组成
成分 含量(mg/L) 成分 含量(mg/L)
FeCl2·4H2O 0.1500 AlK(SO4)2 1
ZnCl2 7 NiCl2·6H2O 2.4
MnCl2·4H2O 10 NaMoO4 0.6
CuCl2 0.2 H3BO3 3.6
CoCl2·6H2O 19 25%HCl 1ml/L
表3 维生素组成
成分 含量(mg/L) 成分 含量(mg/L)
维生素H 0.2 维生素B1 1
叶酸 0.2 盐酸硫胺素 0.5
维生素B2 0.5 烟酸 0.5
硫辛酸 0.5 脂苯甲酸 0.5
维生素B12 0.01
所述生物缓冲液由以下组分组成:NaCl:137mmol/L,KCl:2.7mmol/L,Na2HPO4:10mmol/L,KH2PO4:2mmol/L。
11)打开分离釜连接的逆止阀,在分离釜内收集反应产出的气体和液体,以便进一步检测、分析。

Claims (10)

1.一种煤制生物甲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厌氧装置、进料装置、分离装置;所述厌氧装置包括氮气瓶、真空泵;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营养液瓶、菌液瓶,营养液瓶、菌液瓶出口上方分别设有蠕动泵和逆止阀,营养液瓶、菌液瓶与反应釜连接管道上设有流量计;所述反应釜连接温度控制器;反应釜上方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分离装置包括分离釜,分离釜上方设有压力表和气体采集口,分离釜下部设有液体出料阀;所述氮气瓶、营养液瓶、菌液瓶、真空泵、分离釜分别与反应釜连接,且连接管道上均设有逆止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制生物甲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蠕动泵分别设置在营养液瓶、菌液瓶与反应釜连接的管道上,且蠕动泵的连接管路为内径为6mm的抗腐蚀塑料管;其余管路为内径为6mm的不锈钢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制生物甲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为密闭的承压反应容器,尺寸为200×200×400mm的长方体,最大承受压力为20MP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制生物甲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气瓶、营养液瓶、菌液瓶的体积均为10L,所述分离釜的体积为40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制生物甲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采集口的材质为橡胶,便于进行气体的取样操作,取样口的直径为20mm。
6.一种煤制生物甲烷的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煤制生物甲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反应釜内放入需要进行实验的煤样;
2)在所有逆止阀开启的状态下,打开真空泵,对进料装置、反应釜和分离装置进行抽真空,使整个装置中压强达到-1MPa;
3)打开氮气瓶阀门,向装置内充入氮气,至压力达到常压,并关闭氮气瓶阀门;
4)重复操作步骤2)和步骤3)3次,以确保装置内处于严格厌氧状态;
5)保持真空泵与反应釜之间的逆止阀开启,关闭装置中其它逆止阀;
6)打开温控装置,设置反应温度;
7)待装置温度达到预设温度25℃—45℃时,通过在厌氧条件下向营养液瓶和菌液瓶内分别接入营养液和菌液;
8)打开菌液瓶连接的逆止阀、蠕动泵,将菌液注入反应釜内;菌液与煤样的用量比为3:1;
9)关闭菌液瓶连接的逆止阀、蠕动泵,反应30天;
10)打开营养液瓶连接的逆止阀、蠕动泵,以0.6ml/min的恒定流速将营养液持续注入反应釜内;营养液与煤样的用量比为为 4.2:1;
11)打开分离釜连接的逆止阀,在分离釜内收集反应产出的气体和液体,以便进一步检测、分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煤制生物甲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样是煤粉压制成的型煤或原位采集的煤试样。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煤制生物甲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蠕动泵提供足够的动力将营养液及菌液压入至反应釜中。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煤制生物甲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液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如下:
基础培养基:10%;
微量元素:1%;
维生素:1%;
刃天青:0.001%;
0.2%硫酸亚铁铵:0.1%;
1.25% 半胱氨酸-1.25% 硫化钠:4%;
生物缓冲液:在营养液中的摩尔浓度为10mmol/L ;
其余为水;
所述基础培养基由以下组分组成:KCl、MgCl2·2H2O、MgSO4·7H2O、NH4Cl、CaCl2·2H2O、K2HPO4、NaCl、酵母粉,各组分的质量配比为:0.335∶2.75∶3.45∶0.25∶0.14∶0.14∶11∶1;
所述微量元素包括以下组分:FeCl2·4H2O、ZnCl2、MnCl2·4H2O、CuCl2、CoCl2·6H2O、AlK(SO4)2、NiCl2· 6H2O、NaMoO4、H3BO3,各组分的质量配比为:15∶7∶10∶0.2∶19∶1∶2.4∶0.6∶3.6;将上述组分溶于25% HCl中,25% HCl的含量为1 ml/L;
所述维生素由以下组分组成:维生素H、叶酸、维生素B2、硫辛酸、维生素B12、维生素B1、盐酸硫胺素、烟酸、脂苯甲酸,各组分的质量配比为:0.2∶0.2∶0.5∶0.5∶0.01∶1∶0.5∶0.5∶0.5;
所述生物缓冲液的pH=7.5,由以下组分组成:NaCl:137mmol/L,KCl:2.7mmol/L,Na2HPO4:10mmol/L,KH2PO4:2mmol/L。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煤制生物甲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液成分组成如下:甲烷八叠球菌属、甲烷叶菌属、甲烷细菌、甲烷丝状菌、甲烷盐菌属。
CN201610781964.3A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煤制生物甲烷的装置及方法 Pending CN1064050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81964.3A CN106405043A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煤制生物甲烷的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81964.3A CN106405043A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煤制生物甲烷的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05043A true CN106405043A (zh) 2017-02-15

Family

ID=58000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81964.3A Pending CN106405043A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煤制生物甲烷的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05043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75118A (zh) * 2017-07-21 2017-12-15 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煤地质微生物菌群传代保藏方法
CN109459342A (zh) * 2018-12-25 2019-03-12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温控循环式有机质生物气化的实验装置与方法
CN109459341A (zh) * 2018-12-25 2019-03-12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有机质生物气产出的实验装置与方法
CN113652335A (zh) * 2021-09-16 2021-11-16 河南理工大学 基于原位储层条件煤厌氧发酵制取生物甲烷的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4416A (zh) * 2010-09-08 2011-02-16 牛刚 压强检测装置及微生物检验薄膜系统
CN201785392U (zh) * 2010-09-08 2011-04-06 牛刚 微生物检验薄膜系统用监控系统
CN102517368A (zh) * 2011-12-15 2012-06-27 河南理工大学 一种利用微生物降解煤以制取生物气的方法
US20130060074A1 (en) * 2012-11-05 2013-03-07 Stearns Conrad Schmidt Consulting Engineers, Inc. Method for Producing High Purity Biomethane Without Adding Unacceptable Quantities of Moisture
CN103031357A (zh) * 2012-12-31 2013-04-10 山西盛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煤焦油生物气化的方法
CN103087793A (zh) * 2011-10-31 2013-05-08 上海百沃思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厌氧微生物实现焦炉气制备天然气的工艺
CN104053754A (zh) * 2011-11-21 2014-09-17 苏伊士环能集团 生物甲烷的生产方法
CN104295276A (zh) * 2014-07-29 2015-01-21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的方法
CN105838598A (zh) * 2016-05-31 2016-08-10 河南理工大学 煤层封存二氧化碳的生物甲烷化模拟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4416A (zh) * 2010-09-08 2011-02-16 牛刚 压强检测装置及微生物检验薄膜系统
CN201785392U (zh) * 2010-09-08 2011-04-06 牛刚 微生物检验薄膜系统用监控系统
CN103087793A (zh) * 2011-10-31 2013-05-08 上海百沃思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厌氧微生物实现焦炉气制备天然气的工艺
CN104053754A (zh) * 2011-11-21 2014-09-17 苏伊士环能集团 生物甲烷的生产方法
CN102517368A (zh) * 2011-12-15 2012-06-27 河南理工大学 一种利用微生物降解煤以制取生物气的方法
US20130060074A1 (en) * 2012-11-05 2013-03-07 Stearns Conrad Schmidt Consulting Engineers, Inc. Method for Producing High Purity Biomethane Without Adding Unacceptable Quantities of Moisture
CN103031357A (zh) * 2012-12-31 2013-04-10 山西盛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煤焦油生物气化的方法
CN104295276A (zh) * 2014-07-29 2015-01-21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的方法
CN105838598A (zh) * 2016-05-31 2016-08-10 河南理工大学 煤层封存二氧化碳的生物甲烷化模拟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75118A (zh) * 2017-07-21 2017-12-15 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煤地质微生物菌群传代保藏方法
CN109459342A (zh) * 2018-12-25 2019-03-12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温控循环式有机质生物气化的实验装置与方法
CN109459341A (zh) * 2018-12-25 2019-03-12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有机质生物气产出的实验装置与方法
CN109459342B (zh) * 2018-12-25 2023-09-05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温控循环式有机质生物气化的实验装置与方法
CN109459341B (zh) * 2018-12-25 2023-09-15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有机质生物气产出的实验装置与方法
CN113652335A (zh) * 2021-09-16 2021-11-16 河南理工大学 基于原位储层条件煤厌氧发酵制取生物甲烷的方法
CN113652335B (zh) * 2021-09-16 2024-03-29 河南理工大学 基于原位储层条件煤厌氧发酵制取生物甲烷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05043A (zh) 一种煤制生物甲烷的装置及方法
Parajuli Biogas measurement techniques and the associated errors
CN107387044A (zh) 一种利用煤层本源真菌提高生物煤层气产量的方法
CN103293233A (zh) 原位测定水/沉积物体系厌氧氨氧化速率及其对氮去除贡献率的方法和装置
CN102816696B (zh) 一种氯代烃厌氧降解菌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201433217Y (zh) 管道生物膜取样装置
CN101788452A (zh) 一种动态腐蚀试验方法及其设备
CN101575634B (zh) 一种确定油藏微生物耗氧量和耗氧速率的方法
CN204514817U (zh) 一种评价水合物抑制剂性能的摇摆反应装置
CN107937272A (zh) 一种油田硫化氢产生菌培养基及应用
Zheng et al. Influence of NaCl on 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glucose by anaerobic cultures
CN203183916U (zh) 海水体系钝顶螺旋藻生物矿化固定二氧化碳的装置
Lisle Nutrient removal and uptake by native planktonic and biofilm bacterial communities in an anaerobic aquifer
CN206359514U (zh) 小型厌氧微生物模拟产气排水集气装置
CN106085902B (zh) 一株微生物采油菌w-y1及其应用
CN104560801B (zh) 海研站菌及其筛选方法与应用
CN203658259U (zh) 再生水水质急性毒性连续在线监测设备
CN203733002U (zh) 一种用于模拟气候变暖调整水体pH的装置
CN104342382B (zh) 一种芽孢杆菌及其在含磷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CN101363825B (zh) 一种动态测定植物根系呼吸碳素损失的装置
Zhu et al. Biogenic methane generation from lignite coal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Feng et al. The effect of magnesium ions on the hydrogen-producing bacteria in the water during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cess
CN103382441B (zh) 检测不同搅拌速度下产生沼气量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CN211825819U (zh) 定量测定浮游细菌碳代谢量及内外碳源占比的装置
CN103333796B (zh) 检测不同浓度下产生沼气量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1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