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04600A - 判别粘弹性颗粒驱油剂在多孔介质中渗流行为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判别粘弹性颗粒驱油剂在多孔介质中渗流行为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404600A CN106404600A CN201510466665.6A CN201510466665A CN106404600A CN 106404600 A CN106404600 A CN 106404600A CN 201510466665 A CN201510466665 A CN 201510466665A CN 106404600 A CN106404600 A CN 10640460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displacement
- displacement agent
- viscoelastic particle
- particle oil
- pore thro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5325 percol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4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3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7864 aqueous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6
- 230000008961 swel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3508 mig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5012 mig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069 differenti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904 solv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8187 granular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19 correlation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08 petrole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9671 shengli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判别粘弹性颗粒驱油剂在多孔介质中渗流行为的方法,包括:配制一定浓度的不同粒径的粘弹性颗粒驱油剂水溶液,采集试验中各测压点平衡压力;将采集的各测压点平衡压力无因次化;根据渗透率与孔喉半径r的关系式计算孔喉直径d;计算试验中不同粒径粘弹性颗粒驱油剂溶胀后粒径中值D50与孔喉直径d之比D50/d;确定D50/d与粘弹性颗粒驱油剂渗流行为的关系;根据D50/d与粘弹性颗粒驱油剂渗流行为的关系,确定该粘弹性颗粒驱油剂样品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行为。该方法简单实用、易于操作,能够有效判别粘弹性颗粒驱油剂的地层行为,指导粘弹性颗粒驱油剂优选及非均相复合驱油体系优化设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判别粘弹性颗粒驱油剂在多孔介质中渗流行为的方法。
背景技术
胜利油区主力油田逐步进入高含水、特高含水期,稳产难度大,开发矛盾日渐突出,勘探新增储量的难度增大、成本增高,因此进一步提高已探明、已开发储量的采收率已经成为十分迫切的工作,提高聚合物驱后单元采收率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粘弹性颗粒驱油剂PPG(Preformed Particle Gel)为主剂的非均相复合驱油方法对聚合物驱后油藏提高采收率提供了技术指导,对油田的持续稳产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粘弹性颗粒驱油剂PPG的封堵、深部运移、自由通过等流动行为反映了产品的调驱性能,对产品优选、配方设计及矿场应用具有指导意义。然而,目前尚缺乏能够快速、简便分析粘弹性颗粒驱油剂渗流特征的方法。因此,有必要研究判别粘弹性颗粒驱油剂在多孔介质中流动行为的方法,为粘弹性颗粒驱油剂的矿场应用提供技术依据。
基于判别粘弹性颗粒驱油剂在多孔介质中流动行为的重要性,为此我们发明了一种新的研究驱油用粘弹性颗粒驱油剂渗流特征的分析方法,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对不同油藏特征应用的粘弹性颗粒驱油剂的准确优选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的判别粘弹性颗粒驱油剂在多孔介质中渗流行为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判别粘弹性颗粒驱油剂在多孔介质中渗流行为的方法,该判别粘弹性颗粒驱油剂在多孔介质中渗流行为的方法包括:步骤1,配制一定浓度的不同粒径的粘弹性颗粒驱油剂水溶液,在不同渗透率的多测压点填砂管模型中进行物理模拟试验,采集试验中各测压点平衡压力;步骤2,将采集的各测压点平衡压力无因次化;步骤3,根据渗透率与孔喉半径r的关系式计算孔喉直径d;步骤4,测定注入前粘弹性颗粒驱油剂溶胀后粒径中值D50,计算试验中不同粒径粘弹性颗粒驱油剂溶胀后粒径中值D50与孔喉直径d之比D50/d;步骤5,绘制D50/d与无因次压力关系曲线,确定D50/d与粘弹性颗粒驱油剂渗流行为的关系;步骤6,计算待测粘弹性颗粒驱油剂样品溶胀后D50/d,根据D50/d与粘弹性颗粒驱油剂渗流行为的关系,确定该粘弹性颗粒驱油剂样品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行为。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在步骤1中,使用试验区注入水配制粘弹性颗粒驱油剂水溶液,浓度为1000-2500mg/L。
在步骤2中,将各测压点平衡压力值与入口注入平衡压力值进行对比,获得无因次压力值。
在步骤3中,孔喉直径的计算式为:
式中d:孔喉直径,μm;r:孔喉半径,μm;K:渗透率,μm2;φ—孔隙度,%。
在步骤4中,采用激光粒度仪测试注入前粘弹性颗粒驱油剂溶胀后粒径中值D50,用以计算D50/d比值。
在步骤5中,作D50/d与无因次压力关系曲线,横坐标为粘弹性颗粒驱油剂溶胀后粒径中值与孔喉直径之比,纵坐标为无因次压力,并将该曲线图分为四个行为区间,分别为运移为主、运移+封堵、封堵为主、端面封堵。
在步骤6中,计算待测粘弹性颗粒驱油剂样品D50/d,该比值落在哪个区间则对应待测样品表现出什么样的流动特征。
本发明中的判别粘弹性颗粒驱油剂在多孔介质中渗流行为的方法,涉及对测定对象在多孔介质中渗流行为判别,利用D50/d与粘弹性颗粒驱油剂渗流行为的关系判别驱油用粘弹性颗粒驱油剂在多孔介质中流动行为的方法,通过粘弹性颗粒驱油剂溶胀后粒径中值与孔喉直径之比与其渗流特征的相关性分析,不仅能够考察粘弹性颗粒驱油剂在地层深部的运移情况,还可以分析研究PPG颗粒与孔喉之间的匹配关系,为针对不同油藏特征应用的粘弹性颗粒驱油剂的准确优选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该方法简单实用、易于操作,能够有效判别粘弹性颗粒驱油剂的地层行为,指导粘弹性颗粒驱油剂优选及非均相复合驱油体系优化设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判别粘弹性颗粒驱油剂在多孔介质中渗流行为的方法的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粘弹性颗粒驱油剂溶胀后粒径中值与孔喉直径之比(D50/d)与无因次压力关系曲线;
图3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100-150μm粘弹性颗粒驱油剂在渗透率为500×10-3μm2多孔介质中各测压点压力变化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所示,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判别粘弹性颗粒驱油剂在多孔介质中渗流行为的方法的流程图。
在步骤101,配制成一定浓度的不同粒径的粘弹性颗粒驱油剂PPG的水溶液,在不同渗透率的多测压点填砂管模型中进行物理模拟试验,采集各测压点平衡压力。在一实施例中,使用试验区注入水配制粘弹性颗粒驱油剂水溶液,浓度为1000-2500mg/L。流程进入到步骤102。
在步骤102,将采集的各测压点平衡压力无因次化。流程进入到步骤103。
在步骤103,根据渗透率与孔喉半径的关系式计算物理模拟试验中不同渗透率对应的孔喉直径。在一实施例中,根据渗透率与孔喉半径的关系式(1)计算孔喉半径r,得到孔喉直径d。式中d:孔喉直径,μm;r:孔喉半径,μm;K:渗透率,μm2;φ—孔隙度,%。流程进入到步骤104。
在步骤104,测定注入前粘弹性颗粒驱油剂溶胀后粒径中值,计算试验中不同粒径粘弹性颗粒驱油剂溶胀后粒径中值与孔喉直径之比。流程进入到步骤105。
在步骤105,根据上述参数绘制D50/d与无因次压力关系曲线,确定D50/d与粘弹性颗粒驱油剂渗流行为的关系。在一实施例中,曲线横坐标为粘弹性颗粒驱油剂溶胀后粒径中值与孔喉直径之比D50/d,纵坐标为无因次压力,并将该曲线图分为四个行为区间,分别为运移为主、运移+封堵、封堵为主、端面封堵。流程进入到步骤106。
在步骤106中,计算待测粘弹性颗粒驱油剂样品溶胀后粒径中值与孔喉直径的比值D50/d,根据D50/d与粘弹性颗粒驱油剂渗流行为的关系,确定该粘弹性颗粒驱油剂样品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行为。流程结束。
在应用本发明的一具体测试实施例1,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将颗粒目数为150-250μm、100-150μm、75-150μm的粘弹性颗粒驱油剂PPG用水配制浓度为2000mg/L的水溶液;
②分别在渗透率为250×10-3μm2、1500×10-3μm2、8000×10-3μm2的填砂管模型中进行物理模拟试验,采集入口注入平衡压力、1/4处测压点平衡压力及3/4处测压点平衡压力,并将其无因次化;
③根据渗透率与孔喉半径的关系式(1),计算上述各渗透率所对应的孔喉直径,分别为5μm、13μm、29μm;
④采用激光粒度仪测定注入前粘弹性颗粒驱油剂溶胀后粒径中值(D50),计算不同粒径粘弹性颗粒驱油剂溶胀后粒径中值与孔喉直径之比(D50/d);
⑤根据无因次压力及粘弹性颗粒驱油剂溶胀后粒径中值与孔喉直径之比,作D50/d与无因次压力关系曲线。
⑥根据D50/d与无因次压力关系曲线,确定D50/d与粘弹性颗粒驱油剂渗流行为的关系。
测试实施例1所得结果见图2、表1,由图2、表1可以看出,当待测粘弹性颗粒驱油剂样品溶胀后粒径中值与孔喉直径的比值(D50/d)在I区,即D50/d<50时,表明该样品在多孔介质中的行为以运移为主;当D50/d在II区,即50≤D50/d≤90时,表明该样品在多孔介质中的行为为堵塞+运移,可以进行深部运移调驱;当D50/d在III区,即90≤D50/d≤120时,表明该样品在多孔介质中以封堵为主(能够进入地层,以封堵为主);当D50/d在IV区,即D50/d>120时,表明该样品在多孔介质中以端面封堵为主,不能进入地层。
表1 D50/d与粘弹性颗粒驱油剂渗流行为的关系
测试实施例2:
①采用激光粒度仪测定100-150μm待测粘弹性颗粒驱油剂溶胀后粒径中值D50,为445μm;
②根据渗透率与孔喉半径的关系式(1),计算渗透率500×10-3μm2、孔隙度35%的填砂管所对应的孔喉直径d,为6.7μm;
③计算粘弹性颗粒驱油剂溶胀后粒径中值与孔喉直径之比,D50/d=66.4;
④根据表1判断该粘弹性颗粒驱油剂在多孔介质中可以深部运移;
⑤在渗透率500×10-3μm2填砂管中进行相应的物理模拟试验验证。
测试实施例2物理模拟试验中100-150μm粘弹性颗粒驱油剂在500×10-3μm2多孔介质中各测压点压力变化结果见图3,由图3可以看出,该PPG颗粒能够有效传递压力,在岩心孔隙中不断重复堆积—压力升高—变形通过—压力降低的过程,表现出良好的运移+封堵渗流行为,实现了在岩心内部的深部运移调驱,同时也说明该PPG样品与该地层孔喉之间存在着良好的匹配性。物理模拟试验结果与根据D50/d与粘弹性颗粒驱油剂渗流行为的关系判别结果一致。
通过大量实验可以看出,本发明能够有效、快速的分析研究驱油用粘弹性颗粒驱油剂的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行为,同时还可以用以考察粘弹性颗粒驱油剂PPG与地层孔喉之间的配伍关系。
Claims (7)
1.判别粘弹性颗粒驱油剂在多孔介质中渗流行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判别粘弹性颗粒驱油剂在多孔介质中渗流行为的方法包括:
步骤1,配制一定浓度的不同粒径的粘弹性颗粒驱油剂水溶液,在不同渗透率的多测压点填砂管模型中进行物理模拟试验,采集试验中各测压点平衡压力;
步骤2,将采集的各测压点平衡压力无因次化;
步骤3,根据渗透率与孔喉半径r的关系式计算孔喉直径d;
步骤4,测定注入前粘弹性颗粒驱油剂溶胀后粒径中值D50,计算试验中不同粒径粘弹性颗粒驱油剂溶胀后粒径中值D50与孔喉直径d之比D50/d;
步骤5,绘制D50/d与无因次压力关系曲线,确定D50/d与粘弹性颗粒驱油剂渗流行为的关系;
步骤6,计算待测粘弹性颗粒驱油剂样品溶胀后D50/d,根据D50/d与粘弹性颗粒驱油剂渗流行为的关系,确定该粘弹性颗粒驱油剂样品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行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判别粘弹性颗粒驱油剂在多孔介质中渗流行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使用试验区注入水配制粘弹性颗粒驱油剂水溶液,浓度为1000-2500m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判别粘弹性颗粒驱油剂在多孔介质中渗流行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将各测压点平衡压力值与入口注入平衡压力值进行对比,获得无因次压力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判别粘弹性颗粒驱油剂在多孔介质中渗流行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孔喉直径的计算式为:
式中d:孔喉直径,μm;r:孔喉半径,μm;K:渗透率,μm2;φ—孔隙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判别粘弹性颗粒驱油剂在多孔介质中渗流行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采用激光粒度仪测试注入前粘弹性颗粒驱油剂溶胀后粒径中值D50,用以计算D50/d比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判别粘弹性颗粒驱油剂在多孔介质中渗流行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作D50/d与无因次压力关系曲线,横坐标为粘弹性颗粒驱油剂溶胀后粒径中值与孔喉直径之比,纵坐标为无因次压力,并将该曲线图分为四个行为区间,分别为运移为主、运移+封堵、封堵为主、端面封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判别粘弹性颗粒驱油剂在多孔介质中渗流行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中,计算待测粘弹性颗粒驱油剂样品D50/d,该比值落在哪个区间则对应待测样品表现出什么样的流动特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466665.6A CN106404600B (zh) | 2015-07-31 | 2015-07-31 | 判别粘弹性颗粒驱油剂在多孔介质中渗流行为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466665.6A CN106404600B (zh) | 2015-07-31 | 2015-07-31 | 判别粘弹性颗粒驱油剂在多孔介质中渗流行为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404600A true CN106404600A (zh) | 2017-02-15 |
CN106404600B CN106404600B (zh) | 2019-03-01 |
Family
ID=58007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466665.6A Active CN106404600B (zh) | 2015-07-31 | 2015-07-31 | 判别粘弹性颗粒驱油剂在多孔介质中渗流行为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404600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367563A (zh) * | 2017-06-08 | 2017-11-21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检测含有pam的油田采出液中ppg的样品前处理方法 |
CN108303348A (zh) * | 2017-12-20 | 2018-07-20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聚合物在油藏孔喉中拉伸降解特性模拟装置及系统 |
CN109738303A (zh) * | 2019-01-18 | 2019-05-10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粘弹颗粒多次剪切过滤后粒径大小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
CN110544514A (zh) * | 2019-08-29 | 2019-12-06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非均相化学驱油体系的配比优化方法 |
CN114417687A (zh) * | 2022-01-26 | 2022-04-29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一种软硬双层结构粘弹性颗粒在油藏中的调驱模拟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07831A (zh) * | 2006-01-26 | 2006-07-26 |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孤岛采油厂 | 新型聚合物微球调剖堵水工艺的室内评价方法 |
CN201096768Y (zh) * | 2007-09-18 | 2008-08-06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油藏大孔道模拟可视模型试验装置 |
CN103061727A (zh) * | 2013-01-16 | 2013-04-24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一种基于粒径匹配关系的孔喉尺度弹性微球调驱设计方法 |
-
2015
- 2015-07-31 CN CN201510466665.6A patent/CN10640460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07831A (zh) * | 2006-01-26 | 2006-07-26 |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孤岛采油厂 | 新型聚合物微球调剖堵水工艺的室内评价方法 |
CN201096768Y (zh) * | 2007-09-18 | 2008-08-06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油藏大孔道模拟可视模型试验装置 |
CN103061727A (zh) * | 2013-01-16 | 2013-04-24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一种基于粒径匹配关系的孔喉尺度弹性微球调驱设计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姚传进 等: "孔喉尺度弹性微球的封堵性能研究", 《科学技术与工程》 * |
雷光伦 等: "孔喉尺度弹性微球调驱影响因素",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367563A (zh) * | 2017-06-08 | 2017-11-21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检测含有pam的油田采出液中ppg的样品前处理方法 |
CN107367563B (zh) * | 2017-06-08 | 2020-03-17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检测含有pam的油田采出液中ppg的样品前处理方法 |
CN108303348A (zh) * | 2017-12-20 | 2018-07-20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聚合物在油藏孔喉中拉伸降解特性模拟装置及系统 |
CN108303348B (zh) * | 2017-12-20 | 2020-07-14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聚合物在油藏孔喉中拉伸降解特性模拟装置及系统 |
CN109738303A (zh) * | 2019-01-18 | 2019-05-10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粘弹颗粒多次剪切过滤后粒径大小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
CN110544514A (zh) * | 2019-08-29 | 2019-12-06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非均相化学驱油体系的配比优化方法 |
CN110544514B (zh) * | 2019-08-29 | 2022-07-26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非均相化学驱油体系的配比优化方法 |
CN114417687A (zh) * | 2022-01-26 | 2022-04-29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一种软硬双层结构粘弹性颗粒在油藏中的调驱模拟方法 |
CN114417687B (zh) * | 2022-01-26 | 2024-10-22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一种软硬双层结构粘弹性颗粒在油藏中的调驱模拟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404600B (zh) | 2019-03-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41637B (zh) | 一种利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连续定量评价储集层孔隙结构的方法 | |
CN102953726B (zh) | 一种水驱油田优势通道识别方法及装置 | |
CN105041307B (zh) | 一种碎屑岩油气储层优势渗流通道识别的工业化流程 | |
CN104018829B (zh) | 一种利用煤层气井生产数据测量气水相渗曲线的方法 | |
CN107045671A (zh) | 产水气井积液风险预测方法 | |
CN106404600A (zh) | 判别粘弹性颗粒驱油剂在多孔介质中渗流行为的方法 | |
CN105117511A (zh) | 一种缝洞油藏井间连通通道及流动参数的表征方法 | |
CN103696745B (zh) | 油气藏水平井动态模拟多功能实验装置 | |
CN106285646A (zh) | 基于多信息融合的钻井漏失层位识别方法 | |
CN105298457B (zh) | 驱油用粘弹性颗粒驱油剂与地层孔喉匹配的分析方法 | |
CN106204304A (zh) | 一种砾岩油藏聚驱相对渗透率曲线的确定方法 | |
CN109707373B (zh) | 一种基于产液剖面测试和井间示踪的水平井-直井双向示踪方法 | |
CN110147561A (zh) | 一种含天然裂缝致密油气储层体积压裂缝网预测方法 | |
CN105298487B (zh) | 一种煤储层中气液两相渗流贾敏效应模拟试验方法 | |
CN104343445B (zh) | 识别气层与水层、高气油比储层及含气饱和度的方法 | |
CN105160414A (zh) | 预测全油藏产区类型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3806904B (zh) | 砂岩储层非均匀损害深度的计算方法 | |
CN104405374A (zh) | 一种致密气藏储层应力敏感性的测量方法 | |
CN103334740B (zh) | 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确定泄油前缘的方法 | |
CN110006788B (zh) | 在多孔介质气水界面测定堵水剂铺展性能的装置及方法 | |
CN107687989A (zh) | 快速定性判别粘弹性颗粒驱油剂通过孔喉模式的方法 | |
CN202735216U (zh) | 一种钻井液半透膜评价设备 | |
CN107939367B (zh) | 一种压裂水马力确定方法 | |
CN105067793A (zh) | 测试页岩储层酸敏性的方法 | |
CN104407397A (zh) | 一种致密油气储层物性下限的确定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