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03043A - 一种可顶出风的立式贯流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顶出风的立式贯流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03043A
CN106403043A CN201610970968.6A CN201610970968A CN106403043A CN 106403043 A CN106403043 A CN 106403043A CN 201610970968 A CN201610970968 A CN 201610970968A CN 106403043 A CN106403043 A CN 1064030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ssembly
mounting bracket
fixed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7096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03043B (zh
Inventor
叶海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eizhi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eizhi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eizhi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97096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03043B/zh
Publication of CN1064030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030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030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030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24F1/0014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having two or more outlet open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5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the floor; standing on the flo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20Humid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顶出风的立式贯流空调器及控制方法,所述立式贯流空调器包括呈竖直布置的长筒形结构的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内的换热器组件、蜗壳组件、顶出风组件和前出风组件;顶出风组件安装在壳体内的顶部,将壳体内经换热器组件换热后的一部分气流从顶部排出;蜗壳组件位于顶出风组件的下方,前出风组件安装在蜗壳组件内;壳体的内侧壁上固定有一安装支架,顶出风组件固定安装在安装支架上端;安装支架下端与蜗壳组件上端以及换热器组件上端均留有间隙。本发明通过将安装支架固定在壳体的内侧壁上且安装支架的下端留有间隙,使得整个顶出风组件承重在壳体上,避免了安装支架下端的蜗壳组件或换热器组件负载过重而影响整机的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可顶出风的立式贯流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顶出风的立式贯流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贯流空调器的顶出风形式一般采用独立的风道系统,顶出风的风道系统和前出风的风道系统是分开的,现有顶出风的风机没有安装支架支撑,顶出风的风机运行时,噪音较大,且对机壳磨损较为严重。且现有的顶出风空调器制造成本高,而且还会增加装配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顶出风的立式贯流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顶出风的立式贯流空调器,包括呈竖直布置的长筒形结构的壳体以及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换热器组件、蜗壳组件、顶出风组件和前出风组件;
所述顶出风组件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顶部,将所述壳体内经换热器组件换热后的一部分气流从顶部排出;所述蜗壳组件位于所述顶出风组件的下方,所述前出风组件安装在所述蜗壳组件内;
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固定有一安装支架,所述顶出风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端;所述安装支架下端与所述蜗壳组件上端以及换热器组件上端均留有间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将安装支架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且安装支架的下端留有间隙,使得整个顶出风组件承重在壳体上,避免了安装支架下端的蜗壳组件或换热器组件负载过重而影响整机的性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安装支架呈圆环形结构,其外周侧分别密封贴合在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安装支架的外周侧密封贴合在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使得安装支架和壳体的密封效果好,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进一步,所述安装支架上靠近其外周侧的位置上固定有卡接固定部,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卡接固定部适配的卡合固定部,所述卡合固定部与所述卡接固定部适配卡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卡接固定部和卡合固定部,使安装支架和壳体的卡接固定更加牢固。
进一步,所述安装支架靠近所述内环边沿的部分向下凹陷形成一环形凹槽,所述顶出风组件安装在所述环形凹槽内;
所述卡接固定部位于在所述安装支架的上端面或下端面上,所述卡合固定部的下端压接在所述安装支架的上端面上或所述卡合固定部的上端压接在所述安装支架的下端面上,所述卡接固定部靠近所述安装支架的一侧与所述卡合固定部适配卡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卡接固定部设置在安装支架的上端面或下端面上,使得卡接固定部和卡合固定部在卡接的时候,还能够支撑在安装支架上,整体的装配结构更加紧凑;卡接筋和卡接孔的设置使得卡接定位更加精确。
进一步,所述卡接固定部为一板状结构且垂直固定在所述安装支架的上端面或下端面上,所述卡接固定部上开设有卡接孔,所述卡合固定部上设有适配插接在所述卡接孔内并用于插接定位的卡接筋,所述卡接固定部与所述卡合固定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卡接孔和卡接筋的设置,使得安装支架的安装定位更加准确。
进一步,所述卡合固定部呈与所述壳体内侧壁适配且水平布置的杆状结构,所述卡接筋位于所述卡合固定部靠近所述安装支架的一侧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板状结构的卡合固定部,避免卡接后,安装支架来回晃动,支撑效果更好。
进一步,所述壳体的两侧固定有两条加强钣金,所述安装支架分别与所述壳体两侧的两条加强钣金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安装支架固定在加强钣金上,使安装支架在壳体上的固定更加牢固。
进一步,所述壳体内设有出风框,所述出风框固定在所述蜗壳组件和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之间,所述卡合固定部固定在所述壳体远离所述出风框的一侧壁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卡合固定部固定在壳体的内侧壁上,使顶出风组件都承重在壳体上,避免出风框承重过大而影响出风效果。
进一步,所述环形凹槽的槽底设有多个安装脚,所述顶出风组件的底部设有多个与多个所述安装脚一一对应布置且固定连接的支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安装脚和支脚的设置,使得顶出风组件和安装支架的固定更加紧凑和牢固。
一种如上所述的立式贯流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开启所述立式贯流空调器,并选择自动运行模式;
S2,当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当前室温大于预设温度值时,控制所述所述立式贯流空调器以制冷模式运行,所述前出风组件和所述顶出风组件同时开启运行,同时开启湿度检测装置进行检测当前湿度;
此时如果湿度检测装置检测到当前空气湿度小于预设湿度范围时,控制所述换热器组件提高温度运行,同时降低压缩机的频率,所述前出风组件和所述顶出风组件继续同时运行;如果检测到当前空气湿度大于预设湿度范围值时,控制所述换热器组件降低温度运行,同时提高压缩机的频率,关闭所述前出风组件,所述顶出风组件继续运行;
S3,当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当前室温小于预设温度值时,控制所述立式贯流空调器以制热模式运行,所述前出风组件和顶出风组件同时开启运行,当室温上升到所述预设温度值后,控制所述前出风组关闭运行或者减小风量运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方法,当用户使用如上所述的立式空调器时,为了提高空调器的智能化程度,设置有自动运行模式,刚开机时,用户可以选择该模式,在该模式下,空调器可以根据当前室温,自动选择制冷或者制热模式,不用再去做选择,满足用户一键操作的需求。
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当前室温大于预设温度值时,控制所述空调器以制冷模式运行,在制冷模式下,需要对湿度进行调节。所述前出风组件和所述顶出风组件同时开启运行,同时开启湿度检测装置进行检测当前湿度;
此时如果湿度检测装置检测到当前空气湿度小于预设湿度范围时,则室内太干燥,需要降低空调器的除湿量,此时控制所述换热器组件提高温度运行,同时降低压缩机的频率,所述前出风组件和所述顶出风组件继续同时运行;如果检测到当前空气湿度大于预设湿度范围值时,则室内太潮湿,需要提高空调器的除湿量,此时控制所述换热器组件降低温度运行,同时提高压缩机的频率,关闭所述前出风组件,所述顶出风组件继续运行;
当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当前室温小于预设温度值时,控制所述空调器以制热模式运行,所述前出风组件和顶出风组件同时开启运行,当室温上升到所述预设温度值后,控制所述前出风组关闭运行或者减小风量运行。
在制热模式下,一般为冬季,空气一般较为干燥,当室内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后,由于热空气会上升,可以将顶出风组件关闭,而前出风组件继续运行。这样不仅可以最大限度的节能降耗,而且会使用户感觉更加舒适。
进一步,所述预设湿度范围值为45%-70%。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该湿度范围内,人体最为舒适。
进一步,S2中,当所述湿度检测装置检测到当前空气湿度小于预设湿度范围时,控制所述换热器组件提高1.5℃-2.5℃运行,同时降低压缩机的频率;
当所述湿度检测装置检测到当前空气湿度大于预设湿度范围值时,控制所述换热器组件降低1.5℃-2.5℃运行,同时提高压缩机的频率,关闭所述前出风组件。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换热器组件根据需要提高或降低1.5℃-2.5℃的范围内,既不会造成对空气温度进行调节的产生影响,而且可满足除湿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式贯流空调器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安装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安装支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安装支架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壳体;11、卡合固定部;12、卡接筋;2、换热器支架;3、安装支架;31、环形凹槽;32、卡接固定部;321、卡接孔;33、安装脚;4、间隙;5、顶出风组件;51、支脚;6、蜗壳组件;61、隔板;7、加强钣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顶出风的立式贯流空调器,包括呈竖直布置的长筒形结构的壳体1以及安装在所述壳体1内的换热器组件、安装在所述壳体1内部顶端的顶出风组件5、位于所述顶出风组件5下方的蜗壳组件6和前出风组件;所述壳体1内设有出风框,所述出风框固定在所述蜗壳组件6和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之间。
本实施例的蜗壳组件6的上端通过螺钉与所述换热器组件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蜗壳组件6的下端通过螺钉与所述换热器组件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蜗壳组件6安装在所述出风框的内侧。所述蜗壳组件6与所述壳体1、所述换热器组件、所述顶出风组件5围成一风腔,所述风腔中部固定有用于将所述风腔分隔成上腔体和下腔体的隔板61;所述换热器组件的一部分位于所述上腔体内,其另一部分位于所述下腔体内;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壳体1上分别开设有进风口和前出风口,其顶部开设有顶出风口;所述顶出风组件5分别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顶出风口相连通,所述前出风组件安装在所述蜗壳组件6内且分别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前出风口相连通;所述上腔体与所述顶出风组件5相连通,所述前出风组件安装在所述下腔体内且分别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前出风口相连通。所述顶出风组件5安装在所述壳体1内的顶部,用于将所述壳体1内经换热器组件换热后的一部分气流从顶部排出;所述蜗壳组件6位于所述顶出风组件5的下方,所述前出风组件安装在所述蜗壳组件6内。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壳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两条加强钣金7,所述换热器组件包括换热器支架2和安装在所述换热器支架2上的换热器,所述换热器支架2与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贴合且其两侧分别与所述加强钣金7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支架3分别与所述壳体1两侧的两条加强钣金7通过螺钉固定连接,通过将安装支架固定在加强钣金上,使安装支架在壳体上的固定更加牢固。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上固定有一安装支架3,所述顶出风组件5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3上端;所述安装支架3下端与所述蜗壳组件6上端以及换热器组件上端均留有间隙4,使得整个顶出风组件承重在壳体上,避免了安装支架下端的蜗壳组件或换热器组件负载过重而影响整机的性能。所述间隙的宽度以实际情况而定,具体以避免安装支架接触蜗壳组件和换热器组件的上端为准。
如图3-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安装支架3呈圆环形结构,其外周侧分别密封贴合在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使得安装支架和壳体的密封效果好,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如图5-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安装支架3上靠近其外周侧的位置上固定有卡接固定部32,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卡接固定部32适配的卡合固定部11,所述卡合固定部11与所述卡接固定部32适配卡接,使安装支架3和壳体1的卡接固定更加牢固。所述卡合固定部11固定在所述壳体1远离所述出风框的一侧壁上且位于所述出风框的上方。
本实施例的卡接固定部32和卡合固定部11为任意能够实现扣接固定的结构。例如,可直接将卡接固定部32和卡合固定部11通过螺钉固定住,也可以将卡接固定部32设置成卡勾类结构,将卡合固定部11设置呈卡槽类结构,将卡勾钩挂在卡槽内,然后再将卡接固定部32和卡合固定部11相互钩挂的结构通过螺钉进行锁紧,即可实现本实施例的安装支架的安装定位。
如图5-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安装支架3靠近所述内环边沿的部分向下凹陷形成一环形凹槽31,所述顶出风组件5安装在所述环形凹槽31内;所述卡接固定部32位于在所述安装支架3的上端面或下端面上,所述卡合固定部11的下端压接在所述安装支架3的上端面上或所述卡合固定部11的上端压接在所述安装支架3的下端面上,所述卡接固定部32靠近所述安装支架3的一侧与所述卡合固定部11适配卡接。通过将卡接固定部设置在安装支架的上端面或下端面上,使得卡接固定部和卡合固定部在卡接的时候,还能够支撑在安装支架上,整体的装配结构更加紧凑。
本实施例的所述卡接固定部32优选为一板状结构且垂直固定在所述安装支架3的上端面或下端面上,所述卡接固定部32上开设有卡接孔321,所述卡合固定部11上设有适配插接在所述卡接孔321内并用于插接定位的卡接筋12,所述卡接固定部32与所述卡合固定部1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卡接筋和卡接孔的设置使得卡接定位更加精确。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卡合固定部11优选呈与所述壳体内侧壁适配且水平布置的杆状结构,本实施例的壳体内侧壁为弧面结构,所述卡合固定部呈水平布置的弧形杆状结构。所述卡接筋12位于所述卡合固定部11靠近所述安装支架3的一侧上。
如图5-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环形凹槽31的槽底设有多个安装脚33,所述顶出风组件5的底部设有多个与多个所述安装脚33一一对应布置且固定连接的支脚51。安装脚和支脚的设置,使得顶出风组件和安装支架的固定更加紧凑和牢固。
本实施例的立式贯流空调器,将蜗壳组件和换热器支架固定连接后,先将卡合固定部上的卡接筋插入到安装支架上的卡接孔内,使安装支架在壳体上的位置确定,然后再通过螺钉将壳体和卡合固定部锁紧,使安装支架紧固在壳体上。再将顶出风组件的支脚一一对应固定在所述安装支架环形凹槽内的安装脚上,可使安装支架的整体承重在壳体上,避免了安装支架下端的蜗壳组件或换热器组件负载过重而影响整机的性能。本实施例的立式贯流空调器的安装支架上不存在竖直方向的螺钉和卡扣,只需要水平方向的卡接和螺钉紧固即可。
实施例2
一种如实施例1所述的立式贯流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开启所述立式贯流空调器,并选择自动运行模式;
S2,当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当前室温大于预设温度值时,控制所述立式贯流空调器以制冷模式运行,所述前出风组件和所述顶出风组件同时开启运行,同时开启湿度检测装置进行检测当前湿度;
此时如果湿度检测装置检测到当前空气湿度小于预设湿度范围时,控制所述换热器组件提高温度运行,同时降低压缩机的频率,所述前出风组件和所述顶出风组件继续同时运行;如果检测到当前空气湿度大于预设湿度范围值时,控制所述换热器组件降低温度运行,同时提高压缩机的频率,关闭所述前出风组件,所述顶出风组件继续运行;所述预设湿度范围值为45%-70%,在该湿度范围内,人体最为舒适;
S3,当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当前室温小于预设温度值时,控制所述立式贯流空调器以制热模式运行,所述前出风组件和顶出风组件同时开启运行,当室温上升到所述预设温度值后,控制所述前出风组关闭运行或者减小风量运行。
S2中,当所述湿度检测装置检测到当前空气湿度小于预设湿度范围时,控制所述换热器组件提高1.5℃-2.5℃运行,同时降低压缩机的频率;当所述湿度检测装置检测到当前空气湿度大于预设湿度范围值时,由控制器控制所述换热器组件降低1.5℃-2.5℃运行,同时提高压缩机的频率,关闭所述前出风组件。换热器组件根据需要提高或降低1.5℃-2.5℃的范围内,既不会造成对空气温度进行调节的产生影响,而且可满足除湿的需求。
当用户使用如上所述的立式空调器时,为了提高空调器的智能化程度,设置有自动运行模式,刚开机时,用户可以选择该模式,在该模式下,空调器可以根据当前室温,自动选择制冷或者制热模式,不用再去做选择,满足用户一键操作的需求。
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当前室温大于预设温度值时,控制所述空调器以制冷模式运行,在制冷模式下,需要对湿度进行调节。所述前出风组件和所述顶出风组件同时开启运行,同时开启湿度检测装置进行检测当前湿度;
此时如果湿度检测装置检测到当前空气湿度小于预设湿度范围时,则室内太干燥,需要降低空调器的除湿量,此时控制所述换热器组件提高温度运行,同时降低压缩机的频率,所述前出风组件和所述顶出风组件继续同时运行;如果检测到当前空气湿度大于预设湿度范围值时,则室内太潮湿,需要提高空调器的除湿量,此时控制所述换热器组件降低温度运行,同时提高压缩机的频率,关闭所述前出风组件,所述顶出风组件继续运行;
当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当前室温小于预设温度值时,控制所述空调器以制热模式运行,所述前出风组件和顶出风组件同时开启运行,当室温上升到所述预设温度值后,控制所述前出风组关闭运行或者减小风量运行。
在制热模式下,一般为冬季,空气一般较为干燥,当室内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后,由于热空气会上升,可以将顶出风组件关闭,而前出风组件继续运行。这样不仅可以最大限度的节能降耗,而且会使用户感觉更加舒适。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2)

1.一种可顶出风的立式贯流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竖直布置的长筒形结构的壳体(1)以及安装在所述壳体(1)内的换热器组件、蜗壳组件(6)、顶出风组件(5)和前出风组件;
所述顶出风组件(5)安装在所述壳体(1)内的顶部,将所述壳体(1)内经换热器组件换热后的一部分气流从顶部排出;所述蜗壳组件(6)位于所述顶出风组件(5)的下方,所述前出风组件安装在所述蜗壳组件(6)内;
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上固定有一安装支架(3),所述顶出风组件(5)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3)上端;所述安装支架(3)下端与所述蜗壳组件(6)上端以及换热器组件上端均留有间隙(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顶出风的立式贯流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3)呈圆环形结构,其外周侧分别密封贴合在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可顶出风的立式贯流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3)上靠近其外周侧的位置上固定有卡接固定部(32),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卡接固定部(32)适配的卡合固定部(11),所述卡合固定部(11)与所述卡接固定部(32)适配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可顶出风的立式贯流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3)靠近所述内环边沿的部分向下凹陷形成一环形凹槽(31),所述顶出风组件(5)安装在所述环形凹槽(31)内;
所述卡接固定部(32)位于在所述安装支架(3)的上端面或下端面上,所述卡合固定部(11)的下端压接在所述安装支架(3)的上端面上或所述卡合固定部(11)的上端压接在所述安装支架(3)的下端面上,所述卡接固定部(32)靠近所述安装支架(3)的一侧与所述卡合固定部(11)适配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可顶出风的立式贯流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固定部(32)为一板状结构且垂直固定在所述安装支架(3)的上端面或下端面上,所述卡接固定部(32)上开设有卡接孔(321),所述卡合固定部(11)上设有适配插接在所述卡接孔(321)内并用于插接定位的卡接筋(12),所述卡接固定部(32)与所述卡合固定部(1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可顶出风的立式贯流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固定部(11)呈与所述壳体(1)内侧壁适配且水平布置的杆状结构,所述卡接筋(12)位于所述卡合固定部(11)靠近所述安装支架(3)的一侧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一种可顶出风的立式贯流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两侧固定有两条加强钣金(7),所述安装支架(3)分别与所述壳体(1)两侧的两条加强钣金(7)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至6任一项所述一种可顶出风的立式贯流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有出风框,所述出风框固定在所述蜗壳组件(6)和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之间,所述卡合固定部(11)固定在所述壳体(1)远离所述出风框的一侧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4至6任一项所述一种可顶出风的立式贯流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31)的槽底设有多个安装脚(33),所述顶出风组件(5)的底部设有多个与多个所述安装脚(33)一一对应布置且固定连接的支脚(51)。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立式贯流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开启所述立式贯流空调器,并选择自动运行模式;
S2,当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当前室温大于预设温度值时,控制所述立式贯流空调器以制冷模式运行,所述前出风组件和所述顶出风组件同时开启运行,同时开启湿度检测装置进行检测当前湿度;
此时如果湿度检测装置检测到当前空气湿度小于预设湿度范围时,控制所述换热器组件提高温度运行,同时降低压缩机的频率,所述前出风组件和所述顶出风组件继续同时运行;如果检测到当前空气湿度大于预设湿度范围值时,控制所述换热器组件降低温度运行,同时提高压缩机的频率,关闭所述前出风组件,所述顶出风组件继续运行;
S3,当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当前室温小于预设温度值时,控制所述立式贯流空调器以制热模式运行,所述前出风组件和顶出风组件同时开启运行,当室温上升到所述预设温度值后,控制所述前出风组关闭运行或者减小风量运行。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湿度范围值为45%-70%。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当所述湿度检测装置检测到当前空气湿度小于预设湿度范围时,控制所述换热器组件提高1.5℃-2.5℃运行,同时降低压缩机的频率;
当所述湿度检测装置检测到当前空气湿度大于预设湿度范围值时,控制所述换热器组件降低1.5℃-2.5℃运行,同时提高压缩机的频率,关闭所述前出风组件。
CN201610970968.6A 2016-10-31 2016-10-31 一种可顶出风的立式贯流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Active CN1064030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70968.6A CN106403043B (zh) 2016-10-31 2016-10-31 一种可顶出风的立式贯流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70968.6A CN106403043B (zh) 2016-10-31 2016-10-31 一种可顶出风的立式贯流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03043A true CN106403043A (zh) 2017-02-15
CN106403043B CN106403043B (zh) 2021-09-21

Family

ID=58014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70968.6A Active CN106403043B (zh) 2016-10-31 2016-10-31 一种可顶出风的立式贯流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03043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41028A (zh) * 2018-11-26 2019-02-15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空调控制系统
CN110579008A (zh) * 2019-09-18 2019-12-1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
WO2020093759A1 (zh) * 2018-11-09 2020-05-1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器的防凝露控制方法
WO2020238896A1 (zh) * 2019-05-31 2020-12-03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蜗壳出风口加强结构及空调器
CN112524719A (zh) * 2020-12-10 2021-03-19 安徽环瑞电热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温控效果的外墙及其温控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50049948A (ko) * 2003-11-24 2005-05-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분리형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103673203A (zh) * 2012-09-11 2014-03-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机出风口开合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204438405U (zh) * 2015-02-04 2015-07-01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装饰灯组件及空调器
CN105465980A (zh) * 2015-12-01 2016-04-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机组件、空调器及空调器的装配方法
CN105757803A (zh) * 2016-04-26 2016-07-13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柜机
CN205561014U (zh) * 2016-04-29 2016-09-0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落地空调的室内机及落地空调
CN205641200U (zh) * 2016-04-26 2016-10-12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柜机
CN206247487U (zh) * 2016-10-31 2017-06-13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可顶出风的立式贯流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50049948A (ko) * 2003-11-24 2005-05-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분리형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103673203A (zh) * 2012-09-11 2014-03-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机出风口开合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204438405U (zh) * 2015-02-04 2015-07-01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装饰灯组件及空调器
CN105465980A (zh) * 2015-12-01 2016-04-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机组件、空调器及空调器的装配方法
CN105757803A (zh) * 2016-04-26 2016-07-13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柜机
CN205641200U (zh) * 2016-04-26 2016-10-12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柜机
CN205561014U (zh) * 2016-04-29 2016-09-0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落地空调的室内机及落地空调
CN206247487U (zh) * 2016-10-31 2017-06-13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可顶出风的立式贯流空调器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93759A1 (zh) * 2018-11-09 2020-05-1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器的防凝露控制方法
CN109341028A (zh) * 2018-11-26 2019-02-15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空调控制系统
CN109341028B (zh) * 2018-11-26 2024-03-15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空调控制系统
WO2020238896A1 (zh) * 2019-05-31 2020-12-03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蜗壳出风口加强结构及空调器
CN110579008A (zh) * 2019-09-18 2019-12-1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
CN110579008B (zh) * 2019-09-18 2021-09-2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
CN112524719A (zh) * 2020-12-10 2021-03-19 安徽环瑞电热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温控效果的外墙及其温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03043B (zh) 2021-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03043A (zh) 一种可顶出风的立式贯流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CN105696290B (zh) 一种衣物干燥装置
CN205030503U (zh) 用于烟叶烘烤的密闭式烤房
CN108019879A (zh) 室内温度控制方法
CN106247517B (zh) 空调器
CN205641191U (zh) 竖款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8458402A (zh) 组合式空调机组
CN210663090U (zh) 吊顶式空调室内机
CN206369256U (zh) 一种顶出风空调器
CN209445511U (zh) 空调器
CN206247487U (zh) 一种可顶出风的立式贯流空调器
CN107120726A (zh) 一种热泵用风机盘管机组、机组供热方法及机组组合装置
CN206145929U (zh) 一种顶出风立式空调器
CN106642624A (zh) 一种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6247486U (zh) 一种顶部可出风的立式贯流空调器
CN106545922A (zh) 一种立式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3203131A (zh) 窗式空调器
CN106440048A (zh) 一种顶部可出风的立式贯流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CN109974118A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4729087B (zh) 一种嵌入变频一体速热空气能热水器
CN207094827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6145931U (zh) 一种可顶出风的单贯流空调器
CN206321033U (zh) 一种热泵烘干装置
CN206145805U (zh) 一种立式空调器
CN109282360A (zh) 一种风管机送风机构以及风管式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