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设计合理、控制效果好的双向旋钮台控。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向旋钮台控,包括:
套座,内部对称设置有两螺杆且每个螺杆上均安装有拉索;
齿轮组件,设置在套座内并与两螺杆相连;
旋帽,套设在套座顶部,当旋帽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均能带动齿轮组件连带其中一个螺杆转动并拉动对应的拉索。
在上述的一种双向旋钮台控中,在套座内穿设有与两螺杆一一对应的两轴套且每个螺杆均插设在对应的轴套底部,每个轴套顶部均开设有齿轮,在套座上还活动设置有与两齿轮啮合设置的两齿条,各齿轮、齿条构成上述的齿轮组件。
在上述的一种双向旋钮台控中,每个螺杆均与对应的轴套螺纹连接,当轴套转动时能带动螺杆竖直向上或向下移动。
在上述的一种双向旋钮台控中,两齿条间形成有开口槽,在旋帽朝向套座一侧设置有凸块,当凸块卡入开口槽内时转动旋帽能带动其中一个齿条以及对应的齿轮转动。
在上述的一种双向旋钮台控中,两齿条分别呈弧形设置且两齿条处于同一圆周面。
在上述的一种双向旋钮台控中,在套座上扣合有压盖,所述压盖位于套座与旋帽之间且在压盖上开设有分别供两齿条转动的两弧形槽。
在上述的一种双向旋钮台控中,在套座朝向压盖一侧固设有两凸柱,在压盖上开设有与两凸柱一一对应的两通孔。
在上述的一种双向旋钮台控中,环绕压盖设置有若干第一凸起,在套座上环绕设置有若干第二凸起,且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间隔设置,每个第一凸起上均固设有弧形条。
在上述的一种双向旋钮台控中,套座上设置有与两螺杆一一对应的两套筒,两套筒并列设置且每个套筒均套设在对应的螺杆外部,每个螺杆上均对称设置有两挡块,每个套筒的内壁上均开设有与两挡块对应设置的两滑槽,且在套筒内还设置有限位凸台。
在上述的一种双向旋钮台控中,每个螺杆底部均开设有用于安装拉索的“T”形槽,且两“T”形槽相背设置。
在上述的一种双向旋钮台控中,套座外周侧面开设有安装螺纹,在安装螺纹上方设置有凸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通过两个螺杆、拉索能够分别控制两个槽体的出水与封水;采用齿轮与齿条啮合的设置使得传动更加稳定有效,有利于旋钮台控的调控功能的实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双向旋钮台控包括:
套座10,内部对称设置有两螺杆40且每个螺杆40上均安装有拉索(图中未示出);
齿轮组件,设置在套座10内并与两螺杆40相连;
旋帽30,套设在套座10顶部,当旋帽30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均能带动齿轮组件连带其中一个螺杆40转动并拉动对应的拉索。
旋钮式台控大都为单独式,只能控制一个水槽的出水与封水,对于双槽体的厨房水槽或者洗手盆来说,则必须安装两个台控,这样一来水槽或者洗手盆的制作成本相对较高。
虽然如今市场上也已经出现了能够分别控制两个槽体出水与封水的双旋钮台控,但调控效果并不理想。
为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双向旋钮台控,通过两个螺杆40、拉索能够分别控制两个槽体的出水与封水,同时采用齿轮组件的设置使得传动更加稳定有效,有利于旋钮台控的调控功能的实现。
实际使用时,在初始状态下按下旋帽30然后按照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转动旋帽30带动齿轮组件转动,进一步带动其中一个螺杆40和拉索动作,从而控制某个槽体的出水与封水;反之,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旋帽30带动齿轮组件转动时,能够带动另一个螺杆40和拉索动作,从而控制另外一个槽体的出水与封水。
如图2至图5所示,优选地,在套座10内穿设有与两螺杆40一一对应的两轴套50且每个螺杆40均插设在对应的轴套50底部,每个轴套50顶部均开设有齿轮62,在套座10上还活动设置有与两齿轮62啮合设置的两齿条61,各齿轮62、齿条61构成上述的齿轮组件。
齿轮62、齿条61组成齿轮组件,通过设置轴套50以及在轴套50上开设齿轮62与齿条61啮合,将齿条61的转动传递到螺杆40,实现传动的高稳定性、高效率,工作可靠。
进一步优选地,每个螺杆40均与对应的轴套50螺纹连接,当轴套50转动时能带动螺杆40竖直向上或向下移动。
其中,螺杆40与对应的轴套50螺纹连接,当齿轮62与齿条61转动时,能够带动螺杆40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对应设置的齿条61、齿轮62以及螺杆40三者形成一个传动部分,转动旋帽30能够分别通过两个传动部分来控制两个槽体的出水与封水。
具体的,按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转动旋帽30带动其中一个传动部分中的齿条61、齿轮62转动,进一步带动对应的螺杆40竖直向上移动并拉动拉索控制其中一个槽体出水;出水后反方向转动时,则能带动该螺杆40竖直向下移动控制该槽体封水。
如图3和图7所示,优选地,两齿条61间形成有开口槽70,在旋帽30朝向套座10一侧设置有凸块31,当凸块31卡入开口槽70内时转动旋帽30能带动其中一个齿条61以及对应的齿轮62转动。
使用时,需要按下旋帽30,凸块31才能卡入开口槽70内,从而在转动旋帽30时带动两边的齿条61转动,一旦撤去外力,旋帽30会回弹,凸块31位于齿条61上方,此时旋帽30可以随意转动且无法带动任一齿条61转动。其中开口槽70的设置便于凸块31卡入,从而使旋帽30带动齿条61转动。
如图2至图5所示,进一步优选地,两齿条61分别呈弧形设置且两齿条61处于同一圆周面。
本实施例中,优选齿条61呈弧形设置,一方面与齿轮62啮合更加稳定,另一方面还能减少空间的占用;其中两齿条61处于同一圆周面且两个齿条61呈左右对称设置,便于旋帽30向两边转动带动两齿条61转动。
此处,开口槽70为初始状态下两齿条61之间较小的间隙。初始状态下,两齿条61在圆周面上存在两处间隙,较小的间隙即为上述的开口槽70,当旋帽30转动后,两齿条61之间的两处间隙的大小发生改变,此时不存在开口槽70。
值得一提的是,控制两个槽体的出水与封水时,旋帽30的转动方向不一致,两齿条61的转动方向相反,两齿轮62的转动方向同样相反,由于两螺杆40都是由对应的轴套50的转动带动而竖直移动,且螺杆40与对应的轴套50螺纹连接,因此,两螺杆40上的螺纹方向相反,其中一个为左旋螺纹,另一个为右旋螺纹。本实施例中优选螺杆40上的螺纹均为三螺旋结构。
优选地,在套座10上扣合有压盖20,压盖20位于套座10与旋帽30之间且在压盖20上开设有分别供两齿条61转动的两弧形槽22。
弧形槽22与齿条61一一对应,便于齿条61转动,同时也对齿条61有限位作用,避免转动的距离过大。其中,齿条61有部分嵌于套座10上,因此,在套座10上同样具有凹槽(图中未示出)供两齿条61转动。
压盖20位于套座10与旋帽30之间,具体的,旋帽30套设在压盖20上,两齿条61分别穿过弧形槽22,当旋帽30下压后,凸块31卡入两齿条61间的开口槽70内。
进一步优选地,在套座10朝向压盖20一侧固设有两凸柱11,在压盖20上开设有与两凸柱11一一对应的两通孔21。凸柱11嵌入对应的通孔21内,通过凸柱11与通孔21的配合,将压盖20扣合在套座10上。
进一步地,环绕压盖20设置有多个第一凸起23,在套座10上环绕设置有多个第二凸起13,且第一凸起23与第二凸起13间隔设置,每个第一凸起23上均固设有弧形条231。
当压盖20扣合在套座10上后,第一凸起23与第二凸起13间隔设置,其中弧形条231的设置是为了方便旋帽30与压盖20相连,同时便于旋帽30下压后回弹。
如图1、图2、图3和图6所示,优选地,套座10上设置有与两螺杆40一一对应的两套筒12,两套筒12并列设置且每个套筒12均套设在对应的螺杆40外部,每个螺杆40上均对称设置有两挡块41,每个套筒12的内壁上均开设有与两挡块41对应设置的两滑槽121,且在套筒12内还设置有限位凸台122。
套筒12的设置能够对螺杆40以及轴套50进行保护,挡块41与滑槽121配合,使螺杆40顺利上下移动,此外,当螺杆40上移一定距离后,挡块41会抵靠在套筒12底部进行限位,当螺杆40下移一定距离后,挡块41会抵靠在限位凸台122同样进行限位,避免螺杆40过度移动。
进一步优选地,每个螺杆40底部均开设有用于安装拉索的“T”形槽42,且两“T”形槽42相背设置。“T”形槽42的开设用于安装拉索,当螺杆40上下移动时带动拉索动作,拉索则与槽体的出水口位置处的相关结构相连,从而控制槽体的出水与封水。
优选地,套座10外周侧面开设有安装螺纹14,在安装螺纹14上方设置有凸沿15。安装螺纹14的设置便于套座10安装在水槽、洗手盆等位置,在安装完成之后,凸沿15抵靠在水槽、洗手盆的台面上,起支撑作用。
本双向旋钮台控的工作过程如下:
初始状态下,手动按下旋帽30,按照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旋帽30,带动其中一个齿条61、齿轮62转动,对应的螺杆40竖直向上移动拉动拉索控制其中一个槽体出水,撤去外力,旋帽30回弹,此时齿条61、齿轮62以及螺杆40等状态不变,旋帽30可随意旋转;
当需要恢复到初始状态时,直接转动旋帽30至与初始状态相反的方向,(即与初始状态呈180度角的位置),此时按下旋帽30,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旋帽30,带动该齿条61、齿轮62转动,对应的螺杆40竖直向下移动拉动拉索控制该槽体封水,撤去外力,旋帽30回弹,此时齿条61、齿轮62以及螺杆40等恢复到初始状态,旋帽30可随意旋转,此时可以将旋帽30旋转至初始状态,以便槽体进行下一次出水。
本双向旋钮台控通过两个螺杆40、拉索能够分别控制两个槽体的出水与封水;此外采用齿轮62与齿条61啮合的设置使得传动更加稳定有效,旋钮台控的控制效果好,实用性强。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