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71199B - 变焦镜头 - Google Patents

变焦镜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71199B
CN106371199B CN201610567596.2A CN201610567596A CN106371199B CN 106371199 B CN106371199 B CN 106371199B CN 201610567596 A CN201610567596 A CN 201610567596A CN 106371199 B CN106371199 B CN 1063711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zoom
lens group
zoom lens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6759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71199A (zh
Inventor
王国权
江秉儒
谢品萱
陈凯筠
周昱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ung Opt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Young Opt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ung Optics Inc filed Critical Young Opt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63711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711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711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711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4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for use with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5/0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 G02B15/1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 G02B15/142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two groups only
    • G02B15/1425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two groups only the first group being negativ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5/0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 G02B15/1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 G02B15/142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two groups onl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Lense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焦镜头,包括一第一透镜群以及一第二透镜群。第二透镜群包括阿贝数大于71.5且具有两胶合面的至少一非球面透镜,且变焦镜头的变倍比大于1。本发明通过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设计,可提供一种具有高变倍比、良好成像品质、日夜共焦及大光圈效果的变焦镜头设计。

Description

变焦镜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光学镜头,且特别是关于一种变焦镜头。
背景技术
摄影机的变焦镜头可提供于不同焦距下的变倍范围的效果,且镜头模组通常有广视角及可搭配大尺寸影像感测器的需求。然而,当变焦镜头用于大尺寸影像感测器,难以同时获得高变倍比及于不同焦距下的高品质成像效果。再者,随着夜间及昏暗环境下的监控需求日渐普及,具有日夜监视功能的摄影机被广泛地运用。因此,摄影机的镜头必需在接收可见光及红外光的环境下均能运作,但现有的变焦镜头于近红外线区域容易产生显著色差,在此情况下,摄影机的镜头模组于夜间接收红外光的环境下难以清晰对焦。
因此,如何让变焦镜头搭配大尺寸影像感测器(例如成像圈(image circle)不小于8mm的感测器)能同时具有高品质成像及高变倍比的效果,且于可见光及红外光的环境下均能清晰成像,实为研发者所亟欲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光学镜头,包括一第一透镜群以及一第二透镜群。第二透镜群包括阿贝数大于71.5且具有两胶合面的至少一非球面透镜,且变焦镜头的变倍比大于1。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变焦镜头,包括:一第一透镜群;以及一第二透镜群,具有至少三片具有屈光度的透镜及至少两胶合面,其中所述至少三片透镜包括一片阿贝数大于71.5的非球面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群及所述第二透镜群彼此相对运动使所述变焦镜头具有多个放大倍率。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变焦镜头,包括:一第一透镜群;以及一第二透镜群,包括至少一非球面透镜,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群及所述第二透镜群彼此相对运动使所述变焦镜头具有多个放大倍率,所述变焦镜头于广角端的总长除以像高的值为11.5-16.25,形成于像侧的一影像的像高为4mm-10mm,所述变焦镜头的光圈值小于1.8且变倍比大于2.4。
本发明通过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设计,可提供一种具有高变倍比、良好成像品质、日夜共焦及大光圈效果的变焦镜头设计。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A及图1B分别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变焦镜头于广角端与望远端的示意图。
图2A及图2B分别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变焦镜头于广角端与望远端的示意图。
图3A及图3B分别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变焦镜头于广角端与望远端的示意图。
图4A及图4B分别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变焦镜头于广角端与望远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
图1A及图1B分别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变焦镜头于广角端与望远端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A及图1B,在本实施例中,变焦镜头100包括由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镜群110以及第二透镜群120,且变焦镜头100具有一光轴O。需注意于此“透镜群”用语仅为便于描述之用而非限制本发明,且该用语并无限定透镜的分群方式的含义。
第一透镜群110具有负屈光度且包括从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以及第四透镜L4。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以及第四透镜L4的屈光度分别为负、正、负、正。第二透镜群120具有正屈光度且配置于第一透镜群110与像侧之间。第二透镜群120包括从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的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第八透镜L8、第九透镜L9及第十透镜L10,且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第八透镜L8、第九透镜L9及第十透镜L10的屈光度分别为正、负、正、正、负、正。
再者,在本实施例中,红外线截止滤镜130可设置于第一透镜群110与第二透镜群120之间。红外线截止滤镜130可吸收或反射红外线,因此,红外线无法通过红外线截止滤镜130而无法于像侧成像。在本实施例中,当变焦镜头100于白天使用时,红外线截止滤镜130会位于变焦镜头100内以阻挡红外线。当变焦镜头100于夜晚使用时,红外线截止滤镜130会移到变焦镜头100外或使其失效以让红外线进入。然而,红外线截止滤镜并非本发明实施例的必要元件而可视需求省略。
孔径光阑140可设置于红外线截止滤镜130与第二透镜群120之间,像侧可设置影像感测元件150,且表面S121即为影像感测元件150的成像表面SI。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影像感测元件150例如为电荷耦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或互补式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影像感测元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群110与第二透镜群120可朝接近彼此的方向移动,使变焦镜头100的焦距从广角端变成望远端。反之,第一透镜群110与第二透镜群120可朝远离彼此的方向移动,使变焦镜头100的焦距从望远端变成广角端。在本实施例中,当变焦镜头100于广角端与望远端间切换时,第一透镜群110朝物侧或像侧的移动可进行对焦(focusing)的操作,且第二透镜群120朝物侧或像侧的移动可进行缩放(zooming)的操作。间距d1为第一透镜群110与红外线截止滤镜130于光轴O上的距离,间距d2为孔径光阑140与第二透镜群120于光轴O上的距离,间距d3为第二透镜群120与影像感测元件150于光轴O上的距离,间距d1、d2及d3均为可变间距。更详细而言,如图1A及图1B所示,当第一透镜群110与第二透镜群120朝接近彼此的方向移动时,变焦镜头100的可变间距d1、d2会变小,可变间距d3会变大,而变焦镜头100的焦距将可从广角端(如图1A所示)变成望远端(如图1B所示)。反之,当第一透镜群110与第二透镜群120朝远离彼此的方向移动时,变焦镜头100的可变间距d1、d2会变大,可变间距d3会变小,而变焦镜头100的焦距会从望远端(如图1B所示)变成广角端(如图1A所示)。
于本实施例中,在变焦的过程中,红外线截止滤镜130与孔径光阑140一直是在第一透镜群110与第二透镜群120之间保持固定,且孔径光阑140的光圈值也保持固定。
以下将针对变焦镜头100的各透镜结构及材质进行进一步地说明。
在上述的变焦镜头100中,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及第四透镜L4例如各为一球面透镜,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第八透镜L8及第九透镜L9例如各为一球面透镜,且第五透镜L5及第十透镜L10的至少其中之一可为非球面透镜。在本实施例中,第五透镜L5及第十透镜L10均为非球面透镜,且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第八透镜L8及第九透镜L9均为球面透镜,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本实施例因第五透镜L5及第十透镜L10均为非球面透镜,变焦镜头100的光圈值(f-number)可小至1.80以下而可具有大光圈。在一实施例中,变焦镜头100的光圈值可为1.4-1.7或1.5-1.6.
更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例如是凸面朝向物侧的凸凹透镜、第二透镜L2例如是凹面朝向物侧的凹凸透镜,第三透镜L3例如双凹透镜,第四透镜L4例如是凸面朝向物侧的凸凹透镜,第五透镜L5例如是双凸透镜,第六透镜L6例如是凸面朝向物侧的凸凹透镜,第七透镜L7例如是双凸透镜,第八透镜L8例如是双凸透镜,第九透镜L9例如是双凹透镜且第十透镜L10例如是双凸透镜。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A所示,第三透镜L3与第四透镜L4形成一双胶合透镜,第六透镜L6与第七透镜L7形成一双胶合透镜,且第八透镜L8与第九透镜L9形成一双胶合透镜。在本实施例中,胶合透镜系由彼此粘合且中间无间隙形成的相邻透镜所构成。
由于一般透镜会对不同波长产生色散作用,因此例如蓝光与红光无法聚焦于相同距离的平面上,进而造成色差现象。为了克服上述色差问题,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群的至少一具有正屈光度透镜可为低色散镜片。举例而言,低色散镜片的阿贝数例如可大于45,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更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五透镜L5、第七透镜L7及第十透镜L10的阿贝数均大于45。在本实施例中,第十透镜L10为非球面透镜且阿贝数等于81.6。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第十透镜L10的阿贝数可大于71.5,且较佳为大于75。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透镜具有较大阿贝数代表采用低色散材质,且该低色散材质例如为玻璃。如此,变焦镜头100可具有良好的色差矫正效果,而具有较佳的成像品质。再者,变焦镜头100可提高可见光与红外光的共焦效果,亦即在白天检测可见光影像与夜间检测红外光影像时,皆能够形成对焦良好的清晰影像。
以下内容将举出变焦镜头100的一实施例,然而,下文中所列举的数据资料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参照本发明之后,当可对其参数或设定作适当的更动,但其仍应属于本发明的范畴内。
表1A
Figure BDA0001053423800000051
Figure BDA0001053423800000061
在表1A中,曲率半径是指每一表面的曲率半径,间距是指于光轴O上两相邻表面间的距离。举例来说,表面S101的间距,即表面S101至表面S102在光轴O上的距离。备注栏中各透镜所对应的镜面半高、折射率与阿贝数请参照同列中各镜面半高、折射率与阿贝数对应的数值。再者,“透镜序”栏位记载该镜片的镜面为球面或非球面。此外表面S101是第一透镜L1朝向物侧的表面,表面S102是第一透镜L1朝向像侧的表面,表面S103、S104是第二透镜L2的两表面,表面S105是第三透镜L3朝向物侧的表面,表面S106是第三透镜L3与第四透镜L4接触的表面,表面S107是第四透镜L4朝向像侧的表面,表面S108、S109是红外线截止滤镜130的两表面,且表面S110为孔径光阑140的表面,表面S111、S112是第五透镜L5的两表面,表面S113是第六透镜L6朝向物侧的表面,表面S114是第六透镜L6与第七透镜L7接触的表面,表面S115是第七透镜L7朝向像侧的表面,表面S116是第八透镜L8朝向物侧的表面,表面S117是第八透镜L8与第九透镜L9接触的表面,表面S118是第九透镜L9朝向像侧的表面。表面S119、S120是第十透镜L10的两表面,表面S121即为影像感测元件150的成像表面SI。
需注意变焦镜头100能符合直径等于14mm(Phi 14)或大于14mm的感测器连接面的需求,且于其中透镜系相对影像感测元件150设置。
承上述,表面S111、S112、S119及S120为非球面,而非球面的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1053423800000071
其中,Z为光轴O方向的偏移量。R是密切球面(osculating sphere)的半径,也就是接近光轴O处的曲率半径(如表格内S111、S112、S119及S120的曲率半径)。K为圆锥常数(conic constant)。H是非球面高度,即为从透镜中心往透镜边缘的高度,从公式中可得知,不同的H会对应出不同的Z值。A、B、C、D为非球面系数(非球面coefficient)。表面S111、S112、S119及S120的非球面系数及K值如表2A所示:
表2A
Figure BDA0001053423800000072
Figure BDA0001053423800000081
在表3A中分别列出变焦镜头100的焦距为广角端及望远端时的可变间距d1、d2、d3。基于变焦镜头100的配置可达到大于2.4的较大变倍比,且变倍比的范围可在2.5-3或2.6-2.8。在本实施例中,变焦镜头100的有效焦距于广角端时为3.85mm且于望远端时为10mm。变焦镜头100的有效焦距比(变倍比)等于望远端的有效焦距除以广角端的有效焦距且可为2.60。
再者,第一透镜群110的焦距可为-9.2mm,第二透镜群120的焦距可为10.7mm。变焦镜头100于广角端的总长可为54.7mm,广角端的总长等于第一透镜L1的表面S101到影像感测元件150的表面S121的距离。如表1A所示,变焦镜头100于广角端的总长等于S101(1.0mm)+S102(5.8mm)+....+S121(0.5)。
变焦镜头100的光圈值可为1.50。当光线穿过变焦镜头100的最后一面透镜L10后,影像会形成于像侧且像高大于或等于4mm。于一实施例中,像高较佳为4mm-10mm,且更佳为4mm-6mm。在本实施例中,变焦镜头100于广角端的总长除以像高的值可为11.5-16.25,较佳为12.75-15.25,且更佳为13.75-15。
表3A
Figure BDA0001053423800000082
于下述的实施例中,关于变焦镜头的细节可参考对应各实施例的表格,且表格中的各参数的物理意义可参照对表一的变焦镜头100的说明,在此不再重述。
此外,下述实施例中的变焦镜头的作动机制与配置与变焦镜头100的作动机制类似,相关细节请参考上述段落,在此不再重述。
图2A至图2B分别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变焦镜头于广角端与望远端的示意图。请参照图2A及图2B,在本实施例中,变焦镜头200包括由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镜群210以及第二透镜群220,且变焦镜头200具有一光轴O。第一透镜群210具有负屈光度且包括从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镜L21、第二透镜L22、第三透镜L23以及第四透镜L24。第二透镜群220具有正屈光度且包括从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的第五透镜L25、第六透镜L26、第七透镜L27、第八透镜L28、第九透镜L29及第十透镜L210。
本实施例因第五透镜L25及第十透镜L210均为非球面透镜,变焦镜头200的光圈值可小至1.80以下而可具有大光圈。在一实施例中,变焦镜头200的光圈值可为1.4-1.7或1.5-1.6.
再者,如图2A所示,第二透镜群220的第七透镜L27、第八透镜L28与第九透镜L29可形成三胶合透镜。
以下内容将举出变焦镜头200的一实施例,变焦镜头200的数据资料如表1B所示,然而,下文中所列举的数据资料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表1B
Figure BDA0001053423800000091
Figure BDA0001053423800000101
承上述,表面S212、S213、S220及S221为非球面,定义这些非球面的公式同于上述变焦镜头100的非球面公式。表面S212、S213、S220及S221的非球面系数及K值如表2B所示。
表2B
Figure BDA0001053423800000102
Figure BDA0001053423800000111
在表3B中分别列出变焦镜头200的焦距为广角端及望远端时的可变间距d1、d2、d3。变焦镜头200的配置可达到大于2.4的较大变倍比,且变倍比的范围可在2.5-3或2.6-2.8。在本实施例中,变焦镜头200的有效焦距于广角端时为3.90mm且于望远端时为10.14mm,变焦镜头200的有效焦距比(变倍比)为2.60。
再者,第一透镜群210的焦距可为-9.5mm,第二透镜群220的焦距可为10.5mm。变焦镜头200于广角端的总长的计算方式与前述实施例相同且可为54.6mm。
变焦镜头200的光圈值可为1.50且像高大于或等于4mm。于本实施例中,像高较佳为4-10mm,且更佳为4-7mm。在本实施例中,变焦镜头200于广角端的总长除以像高的值可为11.5-16.25,较佳为12.75-15.25,且更佳为13.75-15。
表3B
Figure BDA0001053423800000112
图3A至图3B分别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变焦镜头于广角端与望远端的示意图。请参照图3A及图3B,在本实施例中,变焦镜头300包括由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镜群310以及第二透镜群320,且变焦镜头300具有一光轴O。第一透镜群310具有负屈光度且包括从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镜L31、第二透镜L32、第三透镜L33以及第四透镜L34。第二透镜群320具有正屈光度且包括从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的第五透镜L35、第六透镜L36、第七透镜L37、第八透镜L38、第九透镜L39及第十透镜L310。
本实施例因第五透镜L35及第十透镜L310均为非球面透镜,变焦镜头300的光圈值可小至1.80以下而可具有大光圈。在一实施例中,变焦镜头300的光圈值可为1.4-1.7或1.5-1.6.再者,如图3A所示,第二透镜群320的第七透镜L37与第八透镜L38可形成双胶合透镜。
以下内容将举出变焦镜头300的一实施例,变焦镜头300的数据资料如表1C所示,然而,下文中所列举的数据资料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表1C
Figure BDA0001053423800000121
Figure BDA0001053423800000131
承上述,表面S312、S313、S321及S322为非球面,定义这些非球面的公式同于上述变焦镜头100的非球面公式。表面S312、S313、S321及S322的非球面系数及K值如表2C所示。
表2C
表面 K A B C D
S312 0 5.8E-05 3.3E-04 -8.0E-04 -4.3E-04
S313 0 2.0E-06 4.9E-06 -2.2E-05 -1.4E-05
S321 0 -3.8E-08 -7.8E-08 -1.5E-07 1.8E-08
S322 0 1.6E-09 3.8E-09 -2.8E-08 5.5E-09
在表3C中分别列出变焦镜头300的焦距为广角端及望远端时的可变间距d1、d2、d3。变焦镜头300的配置可达到大于2.4的较大变倍比,且变倍比的范围可在2.5-3或2.6-2.8。在本实施例中,变焦镜头300的有效焦距于广角端时为3.7mm且于望远端时为9.62mm,变焦镜头300的有效焦距比(变倍比)为2.60。
再者,第一透镜群310的焦距可为-9.03mm,第二透镜群320的焦距可为10.4mm。变焦镜头300于广角端的总长的计算方式与前述实施例相同且可为55mm。
变焦镜头300的光圈值可为1.50且像高大于或等于4mm。于本实施例中,像高较佳为4-10mm,且更佳为4-5mm。在本实施例中,变焦镜头300于广角端的总长除以像高的值可为11.5-16.25,较佳为12.75-15.25,且更佳为13.75-15。
表3C
Figure BDA0001053423800000141
图4A至图4B分别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变焦镜头于广角端与望远端的示意图。请参照图4A及图4B,在本实施例中,变焦镜头400包括由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镜群410以及第二透镜群420,且变焦镜头400具有一光轴O。第一透镜群410具有负屈光度且包括从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镜L41、第二透镜L42以及第三透镜L43。第二透镜群420具有正屈光度且包括从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的第四透镜L44、第五透镜L45、第六透镜L46、第七透镜L47、第八透镜L48及第九透镜L49。
本实施例因第四透镜L44及第九透镜L49均为非球面透镜,变焦镜头400的光圈值可小至1.80以下而可具有大光圈。在一实施例中,变焦镜头400的光圈值可为1.4-1.7或1.5-1.6。再者,如图4A所示,第二透镜群420的第五透镜L45与第六透镜L46可形成双胶合透镜,第二透镜群420的第七透镜L47与第八透镜L48可形成双胶合透镜。
以下内容将举出变焦镜头400的一实施例,变焦镜头400的数据资料如表1D所示,然而,下文中所列举的数据资料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表1D
Figure BDA0001053423800000142
Figure BDA0001053423800000151
Figure BDA0001053423800000161
需注意变焦镜头200、300、400均能符合直径等于14mm(Phi 14)或大于14mm的感测器连接面的需求,且于其中透镜系相对影像感测元件250、350或450设置。
承上述,表面S409、S410、S417及S418为非球面,定义这些非球面的公式同于上述变焦镜头100的非球面公式。表面S409、S410、S417及S418的非球面系数及K值如表2D所示。
表2D
表面 K A B C D
S409 0 8.7E-05 5.1E-04 -4.7E-04 -1.5E-04
S410 0 9.0E-06 1.6E-05 -5.0E-06 -9.0E-06
S417 0 -5.5E-08 8.0E-08
S418 0 1.4E-09 1.9E-10
在表3D中分别列出变焦镜头400的焦距为广角端及望远端时的可变间距d1、d2、d3。变焦镜头400的配置可达到大于2.4的较大变倍比,且变倍比的范围可在2.5-3或2.6-2.8。在本实施例中,变焦镜头400的有效焦距于广角端时为3.87mm且于望远端时为10.74mm,变焦镜头400的有效焦距比(变倍比)为2.78。
再者,第一透镜群410的焦距可为-9.5mm,第二透镜群420的焦距可为10.5mm。变焦镜头400于广角端的总长的计算方式与前述实施例相同且可为50mm。
变焦镜头400的光圈值可为1.51且像高大于或等于4mm。于本实施例中,像高较佳为4-10mm,且更佳为4-8mm。在本实施例中,变焦镜头300于广角端的总长除以像高的值可为11.5-16.25,较佳为12.75-15.25,且更佳为13.75-15。
表3D
Figure BDA0001053423800000171
基于上述个各实施例的设计,变焦镜头可包括第一透镜群及第二透镜群,第二透镜群可具有至少一非球面透镜,第二透镜群可具有至少一具有正屈光度且阿贝数大于45的透镜。因此,变焦镜头100的光圈值(f-number)可小至1.80以下而可具有大光圈的优点,再者,变焦镜头可具有良好的色差矫正效果而具有较佳的成像品质,且可提高可见光与红外光的共焦效果,亦即在白天检测可见光影像与夜间检测红外光影像时,皆能够形成对焦良好的清晰影像。另外,变焦镜头的配置可达到大于2.4的较大变倍比且能同时维持良好的影像分辨率,因此变焦镜头适于搭配较大的感测器(例如Phi 8感测器),且变焦镜头也能符合Phi 14连接面或更大尺寸的感测器的需求,且于其中透镜系相对影像感测元件设置。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为准。另外,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或权利要求不须达成本发明所揭露的全部目的或优点或特点。此外,摘要部分和标题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搜寻,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

Claims (9)

1.一种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透镜群,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群的屈光度为负;
一第二透镜群,其中所述第二透镜群的屈光度为正,具有至少三片具有屈光度的透镜及至少两胶合面,其中所述至少三片透镜包括一片阿贝数大于71.5的非球面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群及所述第二透镜群彼此相对运动使所述变焦镜头具有多个放大倍率;以及
一孔径光阑,设置于所述第一透镜群与所述第二透镜群之间;
其中,在变焦的过程中,孔径光阑保持固定,且所述变焦镜头于广角端的总长除以像高的值为11.5-16.25。
2.一种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透镜群,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群的屈光度为负;
一第二透镜群,其中所述第二透镜群的屈光度为正,包括至少一非球面透镜;以及
一孔径光阑,设置于所述第一透镜群与所述第二透镜群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群及所述第二透镜群彼此相对运动使所述变焦镜头具有多个放大倍率,所述变焦镜头于广角端的总长除以像高的值为11.5-16.25,形成于像侧的一影像的像高为4mm-10mm,所述变焦镜头的光圈值小于1.8且变倍比大于2.4。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群具有负屈光度且包括从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的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及一第三透镜,且所述第一透镜的屈光度为负,所述第二透镜群具有正屈光度且包括从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的一第五透镜、一第六透镜、一第七透镜、一第八透镜、一第九透镜及一第十透镜,且所述第五透镜、所述第八透镜、所述第九透镜及所述第十透镜的屈光度分别为正、正、负、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及所述第三透镜的屈光度分别为负、正。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群还包括一第四透镜,且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六透镜及所述第七透镜的屈光度分别为负、正、负。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球面透镜的阿贝数大于75,其中,所述的变焦镜头进一步包括一红外线截止滤镜,所述的红外线截止滤镜与所述的孔径光阑在变焦的过程中一直在第一透镜群与第二透镜群之间保持固定。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群包括两个双胶合透镜。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群包括一个三胶合透镜。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圈值的范围为1.5-1.6,且所述变焦镜头的变倍比的范围为2.6-2.8。
CN201610567596.2A 2015-07-20 2016-07-19 变焦镜头 Active CN1063711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804,283 US10606046B2 (en) 2015-07-20 2015-07-20 Zoom lens
US14/804,283 2015-07-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71199A CN106371199A (zh) 2017-02-01
CN106371199B true CN106371199B (zh) 2020-07-03

Family

ID=57836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67596.2A Active CN106371199B (zh) 2015-07-20 2016-07-19 变焦镜头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606046B2 (zh)
CN (1) CN1063711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56544B2 (en) 2016-03-11 2024-04-09 Apple Inc. 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 with voice coil motor for moving image sensor
CN108780207B (zh) 2016-03-11 2022-01-25 苹果公司 具有用于移动图像传感器的音圈电机的光学图像稳定
US10437023B2 (en) * 2016-03-28 2019-10-08 Apple Inc. Folded lens system with three refractive lenses
US9851542B2 (en) * 2016-04-08 2017-12-26 Young Optics Inc. Imaging lens
TWI716562B (zh) * 2017-03-15 2021-01-21 揚明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變焦鏡頭
US10890734B1 (en) 2017-03-29 2021-01-12 Apple Inc. Camera actuator for lens and sensor shifting
US10863094B2 (en) 2017-07-17 2020-12-08 Apple Inc. Camera with image sensor shifting
CN109212718A (zh) * 2018-08-31 2019-01-15 舜宇光学(中山)有限公司 一种成像系统
US11122205B1 (en) 2018-09-14 2021-09-14 Apple Inc. Camera actuator assembly with sensor shift flexure arrangement
CN111830671B (zh) * 2019-04-18 2022-03-22 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 广角镜头
WO2023043590A1 (en) * 2021-08-23 2023-03-23 Navitar, Inc. High numerical aperture imaging device
CN116449542B (zh) * 2023-06-15 2023-09-15 武汉大学 大视场高精度紫外成像镜头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18213A (en) 1981-01-14 1982-07-23 Asahi Optical Co Ltd Compact and wide-angle zoom lens
JPH03240013A (ja) 1990-02-19 1991-10-25 Nikon Corp コンパクトな広角ズームレンズ
GB2244819B (en) 1990-04-17 1994-08-03 Asahi Optical Co Ltd Zoom lens system
US6809882B2 (en) 2001-03-15 2004-10-26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Wide-angle zoom lens
JP4278127B2 (ja) * 2001-03-21 2009-06-10 フジノン株式会社 広角3群ズームレンズ
US6917477B2 (en) 2003-02-05 2005-07-12 Fujinon Corporation Two-group zoom lens
TWI259289B (en) 2004-10-28 2006-08-01 Coretronic Corp Zooming lens
JP4790320B2 (ja) * 2005-06-02 2011-10-12 オリンパス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2群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電子撮像装置
JP4944495B2 (ja) * 2006-05-25 2012-05-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撮像装置
JP5158465B2 (ja) * 2006-06-30 2013-03-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ズームレンズ、カメラおよび携帯情報端末装置
JP5263589B2 (ja) 2008-08-13 2013-08-14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ズームレンズ系、このズームレンズ系を備えた光学機器、及び、ズームレンズ系を用いた変倍方法
WO2010018838A1 (ja) 2008-08-13 2010-02-18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ズームレンズ系、このズームレンズ系を備えた光学機器、及び、ズームレンズ系を用いた変倍方法
US8508864B2 (en) * 2008-08-25 2013-08-13 Acm Projektentwicklung Gmbh Objective lens system
JP2010217549A (ja) * 2009-03-17 2010-09-30 Olympus Imaging Corp ズームレンズ
TWI432773B (zh) * 2009-04-20 2014-04-0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攝影透鏡組
CN101995646B (zh) * 2009-08-17 2013-03-27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取像透镜系统
JP5417218B2 (ja) * 2010-02-25 2014-02-12 株式会社タムロン ズームレンズ
CN102193177B (zh) * 2010-03-15 2012-10-03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可变焦距成像镜头
JP5582919B2 (ja) * 2010-08-20 2014-09-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WO2012102105A1 (ja) * 2011-01-24 2012-08-02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撮像光学装置及びデジタル機器
WO2012117720A1 (ja) * 2011-02-28 2012-09-0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変倍光学系および撮像装置
JP5806299B2 (ja) * 2011-05-09 2015-11-1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変倍光学系および撮像装置
JP5711426B2 (ja) * 2012-06-12 2015-04-3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TWI502214B (zh) * 2013-10-09 2015-10-0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光學結像鏡頭組、取像裝置及可攜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023781A1 (en) 2017-01-26
US10606046B2 (en) 2020-03-31
CN106371199A (zh) 2017-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71199B (zh) 变焦镜头
KR101912280B1 (ko) 촬상 광학계
TWI410673B (zh) 變焦鏡頭
TWI417596B (zh) 廣視角攝影鏡頭
CN106249390B (zh) 变焦镜头系统
TWI463173B (zh) 變焦鏡頭
KR101412627B1 (ko) 왜곡이 보정된 광각 촬영 렌즈 시스템
KR101983187B1 (ko) 촬상 광학계
JP2006091643A (ja) 変倍光学系
TW201616176A (zh) 透鏡模組
US10686973B2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with two optical systems
CN107479175B (zh) 光学镜头
JP7194979B2 (ja) 撮像光学系及び撮像装置
CN112068285B (zh) 广角长焦成像光学系统
CN110554478A (zh) 镜头及其制造方法
CN112526728A (zh) 一种定焦镜头
CN102759792A (zh) 变焦镜头
CN110320637B (zh) 镜头及其制造方法
KR20160069390A (ko) 촬영 렌즈계
CN110687658A (zh) 镜头及其制造方法
CN116300044A (zh) 一种内窥镜物镜变焦光学系统
KR101708895B1 (ko) 텔레포토 단초점 렌즈계 및 이를 포함한 촬영 장치
CN115047601A (zh) 一种超大光圈望远物镜和成像装置
CN212808764U (zh) 一种广角镜头
KR20180071948A (ko) 촬상 광학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