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68791B - 内燃机、机动车和用于冷却内燃机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内燃机、机动车和用于冷却内燃机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68791B
CN106368791B CN201610457653.1A CN201610457653A CN106368791B CN 106368791 B CN106368791 B CN 106368791B CN 201610457653 A CN201610457653 A CN 201610457653A CN 106368791 B CN106368791 B CN 1063687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bustion engine
internal combustion
valve
coolant outlet
exhaust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5765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68791A (zh
Inventor
P.西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Original Assignee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filed Critical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ublication of CN1063687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687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687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687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1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 F01P7/16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by thermostatic control
    • F01P7/162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by thermostatic control by cutting in and out of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3/00Liquid cooling
    • F01P3/0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cylinders or cylinder hea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02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cooling-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1/00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 F02F1/02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having cooling means
    • F02F1/10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having cooling means for liquid coo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1/00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 F02F1/24Cylinder heads
    • F02F1/26Cylinder heads having cooling means
    • F02F1/36Cylinder heads having cooling means for liquid coo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1/00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 F02F1/24Cylinder heads
    • F02F1/26Cylinder heads having cooling means
    • F02F1/36Cylinder heads having cooling means for liquid cooling
    • F02F1/40Cylinder heads having cooling means for liquid cooling cylinder heads with means for directing, guiding, or distributing liquid strea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1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 F01P2007/146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us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2050/00Applications
    • F01P2050/22Motor-ca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其尤其用于机动车驱动,具有:壳体(1),该壳体具有气缸盖冷却套(10)、废气通道冷却套(20)和燃烧室冷却套(30);和能通过尤其多管道式的冷却剂入口(45)通流的阀门(41‑49),所述阀门用于耦合地和/或不间断地调节用于使废气通道冷却套(20)通流的尤其多管道式的废气通道冷却剂出口(42)的能流通的横截面和用于使燃烧室冷却套(30)通流的尤其多管道式的燃烧室冷却剂出口(43)的能流通的横截面。

Description

内燃机、机动车和用于冷却内燃机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尤其用于机动车驱动的内燃机,该内燃机具有气缸盖冷却套、燃烧室冷却套和废气冷却套,还涉及一种具有所述内燃机的机动车、尤其客车以及一种用于冷却内燃机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专利文献US 2014/0026829 A1已知一种用于具有带集成的冷却套的气缸盖、带有集成的冷却套的气缸体和带有转阀的阀门的内燃机的液体式冷却的系统,在第一工作位置中从气缸盖冷却套到所述阀门的、其中布置有热交换器的第一回流管路与从阀门到气缸盖冷却套的、其中布置有泵的供给管路分离,并且从燃烧室冷却套到阀门的第二回流管路和并联于热交换器的旁通管路与供给管路连接,并且在第二工作位置中旁通管路与气缸盖冷却套与供给管路分离并且第一和第二回流管路与供给管路连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内燃机,尤其具有内燃机的机动车,和/或内燃机的冷却。
所述技术问题通过按照本发明所述的内燃机以及具有该内燃机的机动车以及内燃机的冷却方法解决。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内燃机、尤其用于机动车驱动的内燃机、尤其机动车的内燃机、尤其客车的内燃机具有
单件式或多件式的壳体、尤其气缸盖壳体,其具有气缸盖冷却套、废气通道冷却套和燃烧室冷却套,和
阀门,通过该阀门的冷却剂入口可以向阀门通流或者供给或者输送或者供应以尤其液体的和/或气体的冷却剂,或者阀门设置用于向阀门通流或者供给或者输送或者供应以尤其液体的和/或气体的冷却剂,
并且通过阀门使阀门的废气通道冷却剂出口的(用冷却剂)能流通的横截面,通过该横截面使废气通道冷却套可以通流或者供给或者输送或者供应(以自阀门或者冷却剂入口的冷却剂),或者废气通道冷却套设置用于通流或者供给或者输送或者供应(以自阀门或者冷却剂入口的冷却剂),和
阀门的燃烧室冷却剂出口的可以(用冷却剂)流通的横截面,通过该横截面使燃烧室冷却套可以通流或者供给或者输送或者供应(以来自阀门或者冷却剂入口的冷却剂),或者燃烧室冷却套设置用于通流或者供给或者输送或者供应(以来自阀门或者冷却剂入口的冷却剂),
可以被调节或可改变,尤其是被调节,或者是为此设置。
由此,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有利地设置冷却剂向废气通道和燃烧室冷却套的输送并因此尤其改变其流通和/或冷却作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阀门的冷却剂入口、废气通道冷却剂出口和/或燃烧室冷却剂出口(通过流体技术)多管道式地构造或者(分别)具有多个相互分开的或者相互间隔的通孔。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这种多管道式的入口或者出口的能流通的横截面由其通孔的能流通的(单个)横截面相加组成。
由此,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有利地设置冷却剂向废气通道和燃烧室冷却套的输送并且这样尤其改变其流通和/或冷却作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废气通道冷却剂出口和燃烧室冷却剂出口的能流通的横截面耦合地、尤其同步地和/或反向地可调节或被调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尤其可以使废气通道冷却剂出口的能流通的横截面减小/增大,并且同时使燃烧室冷却剂出口的能流通的横截面尤其大小相同地增大/减小,或者为此设置或构造阀门。
作为补充或备选,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使废气通道冷却剂出口和/或燃烧室冷却剂出口的能流通的横截面连续地或者不间断地增加或者减小地调节,或者为此设置或者构造阀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由此可以分别改善通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壳体单件式地或者多件式地由金属制造、尤其成形、尤其铸造。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废气通道冷却套具有冷却剂入口,该冷却剂入口与阀门的废气通道冷却剂出口流体连通或者连接,尤其(不经第三方地或者直接地)连接在废气通道冷却剂出口上或者过渡到废气通道冷却剂出口中。尤其地,废气通道冷却套的多管道式的冷却剂入口可以具有多个相互间隔的通孔,这些多个相互间隔的通孔与多管道式的废气通道冷却剂出口的通孔邻接。
作为补充或备选,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燃烧室冷却套具有冷却剂入口,该冷却剂入口与阀门的燃烧室冷却剂出口流体连通或者连接,尤其(不经第三方地或者直接地)连接在燃烧室冷却剂出口上或者过渡到燃烧室冷却剂出口中。尤其地,燃烧室冷却套的多管道式的冷却剂入口可以具有多个相互间隔的通孔,这些多个相互间隔的通孔与多管道式的燃烧室冷却剂出口的通孔上邻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燃烧室冷却套和/或废气通道冷却套可以被阀门间隔地与气缸盖冷却套流体连接或者连通,尤其用于在冷却剂流通燃烧室冷却套和/或废气通道冷却套之后使冷却剂通过气缸盖冷却套导出或者从气缸盖冷却套导出。尤其地,气缸盖冷却套可以具有多个相互间隔的、邻接在燃烧室冷却剂出口的通孔上的通孔,和/或具有多个相互间隔的、邻接在废气通道冷却剂出口的通孔上的通孔,使气缸盖冷却套被阀门间隔地与燃烧室冷却套和/或废气通道冷却套多管道式地流体连通。
作为补充或备选,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气缸盖冷却套具有被阀门间隔的用于尤其从壳体导出冷却剂的冷却剂出口。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由此可以实现壳体有利的流通和/或壳体的温度控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阀门具有尤其管状的转阀,该转阀尤其是冷却剂密封地、能转动地支承在支承部中,该支承部具有废气通道冷却剂出口和燃烧室冷却剂出口,其中,阀门的废气通道冷却剂出口和燃烧室冷却剂出口的能流通的横截面通过转阀的转动可调节或被调节。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由此可以提供紧凑的构造和/或有利的流通和/或阀门的操纵。
在改进设计方案中,转阀具有一个或者多个、尤其在其轴向或者纵向(延伸)方向上相互之间尤其至少基本上等距离地间隔的轴向部段,该轴向部段分别具有(正好)一个或者多个通开的圆周部段、尤其(控制)缝隙或者长孔,并且分别具有连接在其上的封闭的圆周部段、尤其隔片,用于至少部分地封闭废气通道冷却剂出口的至少一个通孔和/或燃烧室冷却剂出口的至少一个通孔,其中,在轴向上相邻的通开的圆周部段可以分别通过隔片相互分开。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燃烧室冷却剂出口的一个或者多个通孔在转阀的第一转动位置或者角位置中可以部分地或者至少基本上完全地或者冷却剂密封地通过转阀的一个或者多个闭合的圆周部段可封闭或被封闭,使得在扩展设计方案中使得燃烧室冷却剂出口在第一转动位置中尤其具有最小的能流通的横截面,该能流通的横截面尤其是至少基本上等于零。
作为补充或备选,在转阀的第二转动位置中燃烧室冷却剂出口的一个或者多个通孔与一个或者多个通开的圆周部段至少部分地相互覆盖或者重叠,覆盖或者重叠的程度尤其强于在第一转动位置中,使得燃烧室冷却剂出口在第二转动位置中具有比在第一转动位置中更大的能流通的横截面,尤其最大的能流通的横截面。
作为补充或备选,废气通道冷却剂出口的一个或者多个通孔在转阀的尤其第二转动位置或者角位置中可以部分地或者至少基本上完全地或者冷却剂密封地可封闭或被封闭,在扩展设计方案中使得废气通道冷却剂出口在该转动位置中尤其具有最小的能流通的横截面,尤其是至少基本上等于零的能流通的横截面。
作为补充或备选,在转阀的尤其第一转动位置、或者角位置中废气通道冷却剂出口的一个或者多个通孔与一个或者多个通开的圆周部段至少部分地相互覆盖或者重叠,覆盖或者重叠的程度尤其强于在前述的尤其第二转动位置中,使得废气通道冷却剂出口在第该转动位置中具有比在前述的尤其第二转动位置中更大的能流通的横截面,尤其最大的能流通的横截面。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转阀的通开的圆周部段在第一转动位置中至少部分地覆盖废气通道冷却剂出口的一个或者多个通孔,在第二转动位置中至少部分地覆盖燃烧室冷却剂出口的一个或者多个通孔。作为补充或备选,转阀的封闭的圆周部段在第一转动位置中封闭燃烧室冷却剂出口的一个或者多个通孔和在第二转动位置中封闭废气通道冷却剂出口的一个或者多个通孔。作为补充或备选,转阀的封闭的圆周部段在第三转动位置中分别至少部分地覆盖燃烧室冷却剂出口的一个或者多个通孔和废气通道冷却剂出口的一个或者多个通孔。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由此可以有利地实现转阀的轴向紧凑的构造。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转阀具有一个或者多个、尤其在其轴向或者纵向(延伸)方向上相互之间尤其至少基本上等距离地间隔的轴向部段,该轴向部段分别具有(正好)一个或者多个通开的圆周部段、尤其(控制)缝隙或者长孔,和分别连接在其上的封闭的圆周部段、尤其隔片,用于至少部分地封闭阀门的冷却剂入口的至少一个通孔,其中,在轴向上相邻的通开的圆周部段可以分别通过隔片相互分开。
在改进的设计方案中,阀门的冷却剂入口的至少一个通孔在转阀的轴向上布置在废气通道冷却剂出口和/或燃烧室冷却剂出口的两个通孔之间。作为补充或备选,在扩展设计方案中,废气通道冷却剂出口和/或燃烧室冷却剂出口的至少一个通孔在转阀的轴向上布置在阀门的冷却剂入口的两个通孔之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由此实现有利的通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内燃机具有电动的或者电驱动的促动器用于调节阀门、尤其用于(偏)转其转阀。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由此有利地可以尤其至少部分自动调节阀门。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驱动件具有电动机,其尤可以通过传动装置、尤其是齿轮传动装置与阀门、尤其阀门的转阀有效连接、尤其转动耦连。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由此可以实现阀门的精确地和/或紧凑的促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阀门的第一位置、尤其阀门的转阀的第一转动位置中,阀门的废气通道冷却剂出口具有尤其最大的能流通的第一横截面,阀门的燃烧室冷却剂出口具有尤其最小的能流通的(尤其是至少基本上可以等于零的)第一横截面,并且在阀门的第二位置、尤其阀门的转阀的第二转动位置中,阀门的废气通道冷却剂出口具有尤其最小的能流通的(尤其是至少基本上可以等于零的)第二横截面,并且阀门的燃烧室冷却剂出口具有尤其最大的能流通的第二横截面。
在扩展设计方案中,阀门的至少一个第三位置、尤其阀门的转阀的转动位置可以尤其在从第一到第二(转动)位置的转动方向上布置在第一和第二(转动)位置之间,在转达位置中阀门的废气通道冷却剂出口具有能流通的第三横截面,该第三横截面比废气通道冷却剂出口的能流通的第一横截面小和比其能流通的第二横截面大,并且阀门的燃烧室冷却剂出口具有能流通的第三横截面,该第三横截面比燃烧室冷却剂出口的能流通的第一横截面大和比其能流通的第二横截面小。
作为补充或备选,在扩展设计方案中阀门的第四位置、尤其阀门的转阀的转动位置可以尤其布置在第二和第三(转动)位置之间的转动方向上,在该转达位置中阀门的废气通道冷却剂出口和燃烧室冷却剂出口可以通过阀门或者其一个或者多个封闭的圆周部段至少基本上完全地或者冷却剂密封地可封闭或被封闭。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阀门的冷却剂入口在第一、第二、至少一个第三和/或第四位置中被开启。尤其地,阀门的冷却剂入口的通孔和转阀的通开的圆周区域可以在第一、第二、至少一个第三和/或第四位置中相互至少部分地覆盖。作为补充或备选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尤其在阀门的第四或者第五位置中、尤其阀门的转阀的转动位置中,阀门的冷却剂入口可以被锁闭或者被封闭。尤其地,阀门的冷却剂入口的通孔在第四或者第五位置中通过转阀的封闭的圆周区域封闭。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由此可以实现有利的变化的通流和尤其前述的耦合的调节。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阀门的废气通道冷却剂出口和燃烧室冷却剂出口可以至少部分地(通过流体技术)相互连接或者连通、尤其彼此邻接或者彼此过渡,或者(通过流体技术)相互分开或者间隔。
因此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废气通道冷却剂出口的第一通孔和燃烧室冷却剂出口的第一通孔可以向彼此过渡或者彼此邻接,和在多管道式的构造时废气通道冷却剂出口的至少一个另外的通孔和燃烧室冷却剂的另外的通孔可以向彼此过渡或者彼此邻接。在另外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废气通道冷却剂出口的和燃烧室冷却剂的通孔相互分开或者间隔。
作为补充或备选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燃烧室冷却套的冷却剂入口的第一通孔和废气通道冷却套的冷却剂入口的第一通孔可以向彼此过渡或者彼此邻接,和在多管道式的构造时燃烧室冷却套的冷却剂入口的至少一个另外的通孔和废气通道冷却套的冷却剂入口的另外的通孔可以向彼此过渡或者彼此邻接。同样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燃烧室冷却套的冷却剂入口和废气通道冷却套的冷却剂入口、尤其是其通孔可以(通过流体技术)分开或者相互间隔。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阀门布置在壳体中,在扩展设计方案中其支承部与壳体整体地构造。由此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实现阀门的紧凑的和/或稳定的布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气缸盖冷却套和/或燃烧室冷却套和/或废气通道冷却套与壳体分开地构造。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气缸盖冷却套和/或燃烧室冷却套和/或废气通道冷却套与壳体整体地构造、尤其成形、尤其通过铸造、尤其以一个或者多个分开制造的、尤其是失去的型芯。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由此可以实现各个冷却套的紧凑的和/或在热学方面有利的布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气缸盖冷却套分别在整个范围或者一部分上包围内燃机的一个或者多个气缸盖。作为补充或备选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燃烧室冷却套在整个范围或者一部分上包围内燃机的一个或者多个燃烧室。作为补充或备选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废气通道冷却套至少在范围的一部分上包围内燃机的废气通道、尤其废气歧管。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由此可以有利地控制一个或者多个气缸盖、燃烧室或者废气通道的温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内燃机的废气通道、尤其废气歧管与壳体整体地构造或者制造、尤其成形。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由此可以实现废气通道的紧凑的和/或在热学方面有利的布置。
内燃机可以尤其是柴油或者汽油内燃机或者柴油或者汽油发动机,尤其可以具有增压的内燃机或者用于压缩输入一个或者多个气缸的空气的压缩机,尤其机械式压缩机、电动压缩机或者废气涡轮增压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为了冷却内燃机,阀门尤其根据内燃机的运行状态,尤其壳体的、内燃机的废气的和/或冷却剂的温度部分自动地调节或者完全自动地调节、尤其调节到第一和/或第二和/或至少一个第三和/或第四和/或第五位置中。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的有利的扩展设计由本发明的其他内容和下面对优选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得出。为此,附图部分示意性显示:
图1是用于铸造带有气缸盖冷却套、废气通道冷却套和燃烧室冷却套的壳体的失去的型芯以及按照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的阀门的转阀和冷却剂入口;
图2A是废气通道冷却套和燃烧室冷却套的部分以及在第一转动位置中的转阀;
图2B是在第三转动位置中的转阀;
图2C是在第二转动位置中的转阀;和
图3是壳体的立体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用于铸造在图3中以立体视图所示的壳体1的失去的型芯,壳体1具有用于冷却气缸盖的气缸盖冷却套10、用于冷却集成在壳体1中的废气通道6的废气通道冷却套20和用于冷却气缸燃烧室的燃烧室冷却套30,以及示出按照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的阀门的转阀41和冷却剂入口45。
失去的型芯在后处理之前的、尤其至少部分地去除型芯撑和封闭由此形成的外部开口之前相应于由此与壳体1整体地构造的气缸盖冷却套10、废气通道冷却套20或者燃烧室冷却套30,可以根据可以失去的型芯特别清楚地看到其构造,因此其在图1中以相应的冷却套的附图标记标示。
阀门通过多管道式的冷却剂入口45以冷却剂通流,如在图2中通过流动箭头所示。
下面通过参照图2A至图2C进一步阐述,通过阀门,尤其通过其转阀41的转动,耦合地和不间断地调节阀门的多管道式的废气通道冷却剂出口42的能流通的横截面(通过该横截面使废气通道冷却套20可以用来自阀门或者其冷却剂入口45的冷却剂通流)和阀门的多管道式的燃烧室冷却剂出口43的能流通的横截面(通过该横截面使燃烧室冷却套30可以用来自阀门或者其冷却剂入口45的冷却剂通流)。
废气通道冷却套20具有多管道式的冷却剂入口,该冷却剂入口的一个或者多个通孔直接地邻接阀门的多管道式的废气通道冷却剂出口或者其通孔。燃烧室冷却套30具有多管道式的冷却剂入口,该冷却剂入口的一个或者多个通孔直接邻接阀门的燃烧室冷却剂出口43或者其通孔,尤其如在图2A、图2C中所示,在图中分别示出废气通道冷却剂出口的两个通孔和连接在其上的废气通道冷却套20的冷却剂入口的通孔,它们共同以42标示(见图2A),以及示出燃烧室冷却剂出口的两个通孔和连接在其上的燃烧室冷却套30的冷却剂入口的通孔,它们共同以43标示(见图2C)。
为了在冷却剂流通废气通道冷却套20和燃烧室冷却套30之后使冷却剂通过气缸盖冷却套10导出或者由气缸盖冷却套10导出,使燃烧室冷却套30和废气通道冷却套20被阀门间隔地与气缸盖冷却套10多管道式地通过在图1中示例性地以多个D标示的通孔连接。
额外地,气缸盖冷却套10具有被阀门间隔的冷却剂出口A用于使冷却剂从壳体导出,该冷却剂出口A通过在图1中以A′标示的型芯撑的钻孔构成。
如尤其在图2A至图2C中可以看出,阀门具有管状的转阀41,该转阀41能转动地支承在与壳体整体地构造的支承部中,该支承部具有多管道式的废气通道冷却剂出口42和多管道式的燃烧室冷却剂出口43,其中,废气通道冷却剂出口42和燃烧室冷却剂出口43的能流通的横截面可以通过转阀41的转动调节。
转阀41具有多个在其轴向上相互间隔的轴向部段,该轴向部段分别具有形式为控制缝隙或者长孔46的通开的圆周部段,和分别连接在其上的形式为隔片47的封闭的圆周部段用于分别封闭废气通道冷却剂出口42的和/或燃烧室冷却剂出口43的通孔,其中,在轴向上相邻的通开的圆周部段46分别通过隔片相互分开。
在图2A中所示的转阀41的第一转动位置中,燃烧室冷却剂出口43的通孔至少基本上完全地通过转阀41的封闭的圆周部段47封闭,使得燃烧室冷却剂出口43在第一转动位置中具有最小的、至少基本上等于零的能流通的横截面。
在图2C中所示的第二转动位置中,燃烧室冷却剂出口43的通孔与转阀41的通开的圆周部段46相互覆盖,使得燃烧室冷却剂出口43在第二转动位置中具有其最大的能流通的横截面。在图2C中将此示出为,燃烧室冷却剂出口43的通孔与转阀41的通开的圆周部段46具有共同的参考箭头。
与此相反的是,在转阀41的第二转动位置中废气通道冷却剂出口42的通孔至少基本上完全地通过转阀41的所述封闭的圆周部段47封闭,使得废气通道冷却剂出口42在该第二转动位置中具有最小的能流通的横截面,该能流通的横截面至少基本上等于零。
相应地,在第一转动位置中废气通道冷却剂出口42的通孔和转阀41的所述通开的圆周部段46相互覆盖,使得废气通道冷却剂出口42在该第一转动位置中具有其最大的能流通的横截面。在图2A中由此示出,废气通道冷却剂出口42的通孔与转阀41的通开的圆周部段46具有共同的参考箭头。
以此,转阀41的所述通开的圆周部段46在第一转动位置中覆盖废气通道冷却剂出口42的通孔,在第二转动位置中覆盖燃烧室冷却剂出口43的通孔,该转阀41的所述封闭的圆周部段47在第一转动位置中封闭燃烧室冷却剂出口43的通孔,在第二转动位置中封闭废气通道冷却剂出口42的通孔。
在图2B中示出的第三转动位置中,转阀41的所述通开的圆周部段46分别部分地覆盖废气通道冷却剂出口42的通孔和燃烧室冷却剂出口43的通孔,使得阀门的废气通道冷却剂出口42具有能流通的第三横截面,该第三横截面比废气通道冷却剂出口的能流通的第一横截面小和比其第二横截面大,阀门的燃烧室冷却剂出口43具有能流通的第三横截面,其比燃烧室冷却剂出口43的能流通的第一横截面大和比其第二横截面小。
额外地,在未示出的转阀41的第四转动位置(其在从第一经第三到第二转动位置的转动方向上在图2C所示的第二转动位置之后),不仅阀门的废气通道冷却剂出口42而且燃烧室冷却剂出口43都通过所述封闭的圆周部段47至少基本上完全地封闭。
与此类似地,转阀41具有多个在其轴向上相互间隔的轴向部段,该轴向部段分别具有形式为控制缝隙或者长孔48的通开的圆周部段,和分别连接在其上的形式为隔片49的封闭的圆周部段用于分别封闭阀门的冷却剂入口45的通孔,其中,在轴向上相邻的通开的圆周部段48分别通过隔片相互分开。
在此,阀门的冷却剂入口45的通孔在转阀41的轴向上分别布置在废气通道冷却剂出口42和燃烧室冷却剂出口43的两个通孔之间。
在图2A至图2C中能看到,在第一、第二和第三转动位置中,打开阀门的冷却剂入口45。而在转阀41的第四转动位置中通过封闭的圆周部段49封闭阀门的冷却剂入口45。
内燃机具有带有电动机(未示出)的用于转动转阀41的电动促动器,该电动机通过促动器的齿轮5与转阀41转动连接。
气缸盖冷却套10、燃烧室冷却套30和废气通道冷却套20与壳体整体地通过在图1所示的多个单独制造的失去的型芯铸造成形。
为了冷却内燃机,阀门的转阀41通过促动器根据内燃机的运行状态,尤其壳体的、内燃机的废气的和/或冷却剂的温度至少部分地自动、尤其交替地调节到前述第一、第二、第三或者第四位置中。
要指出的是,尽管上述说明阐述了示例性的设计,但还是会有多种多样的变型。此外要指出的是,示例性的设计仅为举例,而不应视为对保护范围、应用和结构以任何方式的限制。确切地说,本领域专业人员从上述说明得到实施至少一个示例性设计的教导,其中,只要不脱离如权利要求书和其等效的特征组合所给出的保护范围,就可以尤其在所述组成部分的功能和布置方面进行不同的变型。
附图标记列表
1 壳体
10 (用于制造)气缸盖冷却套(的型芯)
20 (用于制造)废气通道冷却套(的型芯)
30 (用于制造)燃烧室冷却套(的型芯)
41 转阀
42 废气通道冷却剂出口
43 燃烧室冷却剂出口
45 阀门的冷却剂入口
46、48 通开的圆周部段
47、49 封闭的圆周部段
5 (促动器)齿轮
6 废气通道
A 冷却剂出口
A′ 型芯撑
D 通孔

Claims (22)

1.一种内燃机,其用于机动车驱动,具有:
壳体(1),所述壳体(1)具有气缸盖冷却套(10)、废气通道冷却套(20)和燃烧室冷却套(30);和
能通过多管道式的冷却剂入口(45)通流的阀门(41-49),所述阀门用于耦合地和/或不间断地调节用于使废气通道冷却套(20)通流的多管道式的废气通道冷却剂出口(42)的能流通的横截面和用于使燃烧室冷却套(30)通流的多管道式的燃烧室冷却剂出口(43)的能流通的横截面。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中,所述气缸盖冷却套(10)被阀门(41-49)间隔地与所述燃烧室冷却套(30)和/或废气通道冷却套(20)多管道式地流体连通(D)和/或具有被阀门(41-49)间隔的用于导出冷却剂的冷却剂出口(A)。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燃机,其中,所述阀门(41-49)具有转阀(41),所述转阀(41)能转动地支承在支承部中,所述支承部具有废气通道冷却剂出口(42)和燃烧室冷却剂出口(43),其中,所述阀门(41-49)的废气通道冷却剂出口(42)和燃烧室冷却剂出口(43)的能流通的横截面通过转阀(41)的转动调节。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其中,所述转阀(41)具有一个或者多个相互间隔的轴向部段,所述轴向部段分别具有至少一个通开的圆周部段(46)和连接在其上的封闭的圆周部段(47)用于至少部分地封闭废气通道冷却剂出口(42)的至少一个通孔和/或燃烧室冷却剂出口(43)的至少一个通孔。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其中,所述转阀(41)具有一个或者多个相互间隔的轴向部段,所述轴向部段分别具有至少一个通开的圆周部段(48)和连接在其上的封闭的圆周部段(49)用于至少部分地封闭所述阀门的冷却剂入口(45)的至少一个通孔。
6.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所述内燃机具有促动器(5)用于调节阀门(41-49)。
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燃机,其中,在所述阀门(41-49)的第一位置中,所述阀门(41-49)的废气通道冷却剂出口(42)具有最大的能流通的第一横截面和所述阀门(41-49)的燃烧室冷却剂出口(43)具有最小的能流通的第一横截面,和在所述阀门(41-49)的第二位置中,所述阀门(41-49)的废气通道冷却剂出口(42)具有最小的能流通的第二横截面,所述阀门(41-49)的燃烧室冷却剂出口(43)具有最大的能流通的第二横截面。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燃机,其中,在所述阀门(41-49)的至少一个第三位置中,所述废气通道冷却剂出口(42)具有能流通的第三横截面,所述第三横截面比所述废气通道冷却剂出口(42)的能流通的第一横截面小和比其第二横截面大,所述燃烧室冷却剂出口(43)具有能流通的第三横截面,所述第三横截面比所述燃烧室冷却剂出口(43)的能流通的第一横截面大和比其第二横截面小,和/或所述阀门(41-49)的冷却剂入口(45)在所述阀门(41-49)的第一、第二和至少一个第三位置中开启并且在另外的位置中封闭。
9.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燃机,其中,所述阀门(41-49)布置在所述壳体(1)中。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燃机,其中,所述阀门(41-49)的支承部与所述壳体(1)整体地构造。
11.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燃机,其中,所述冷却套(10、20、30)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壳体(1)整体地成形。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内燃机,其中,所述冷却套(10、20、30)中的至少两个通过型芯与所述壳体(1)整体地成形。
13.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内燃机,其中,所述型芯分开制造。
1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燃机,其中,所述冷却套(10、20、30)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壳体(1)分开地构造。
1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燃机,其中,所述气缸盖冷却套(10)至少在其圆周的一部分上包围所述内燃机的至少一个气缸盖和/或所述燃烧室冷却套(30)至少在其圆周的一部分上包围内燃机的至少一个燃烧室和/或废气通道冷却套(20)至少在其圆周的一部分上包围内燃机的废气歧管。
16.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内燃机,其中,所述废气歧管与壳体(1)整体地构造。
1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燃机,其中,所述促动器(5)设计为电动的。
18.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燃机,其中,所述促动器(5)用于转动阀门的转阀(41)。
19.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燃机,其中,所述内燃机是增压的柴油或者汽油内燃机。
20.一种机动车,其具有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内燃机。
21.一种用于冷却按照权利要求1至19之一所述的内燃机的方法,其中,内燃机的阀门(41-49)根据内燃机的运行状态至少部分自动地调节。
22.按照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内燃机的运行状态从以下组中选择:壳体(1)的温度、内燃机的废气的温度、冷却剂的温度或其组合。
CN201610457653.1A 2015-07-22 2016-06-22 内燃机、机动车和用于冷却内燃机的方法 Active CN1063687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5009501.3A DE102015009501A1 (de) 2015-07-22 2015-07-22 Brennkraftmaschinenkühlung
DE102015009501.3 2015-07-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68791A CN106368791A (zh) 2017-02-01
CN106368791B true CN106368791B (zh) 2020-04-17

Family

ID=5773845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57653.1A Active CN106368791B (zh) 2015-07-22 2016-06-22 内燃机、机动车和用于冷却内燃机的方法
CN201620623095.7U Active CN206144656U (zh) 2015-07-22 2016-06-22 用于机动车驱动的内燃机和具有该内燃机的机动车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623095.7U Active CN206144656U (zh) 2015-07-22 2016-06-22 用于机动车驱动的内燃机和具有该内燃机的机动车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119451B2 (zh)
CN (2) CN106368791B (zh)
DE (1) DE10201500950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51961B (en) * 2016-06-24 2019-06-05 Jaguar Land Rover Ltd Coolant apparatus
KR102395302B1 (ko) * 2017-11-20 2022-05-0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배기매니폴드 일체형 실린더헤드 및 이를 포함한 엔진 냉각시스템
CN108915887B (zh) * 2018-06-26 2020-04-07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增压直喷发动机缸盖及其冷却水套结构
US11698140B2 (en) 2020-06-05 2023-07-11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Ball valve with multi-angular sealing for coolant control regulator
US11913370B2 (en) 2021-02-10 2024-02-27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Valve assembly failsaf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29347A (en) * 1986-10-27 1988-03-08 Schmitz Donald L Internal combustion chamber
SE501446C2 (sv) 1993-07-09 1995-02-20 Saab Automobile Anordning för fördelning av kylvätska i en förbränningsmotors kylmantel
US5453573A (en) 1994-07-25 1995-09-26 Caterpillar Inc. Engine cooling system
DE19809124A1 (de) 1998-03-04 1999-09-16 Daimler Chrysler Ag Steuervorrichtung für den Kühl- und Heizungskreislauf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JP4414053B2 (ja) * 2000-03-22 2010-02-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冷却装置
US6539899B1 (en) * 2002-02-11 2003-04-01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Rotary valve for single-point coolant diversion in engine cooling system
FR2841596B1 (fr) * 2002-06-27 2005-12-16 Renault Sa Dispositif de refroidissement pour moteur a combustion interne
ATE348948T1 (de) 2003-06-19 2007-01-15 Volvo Penta Ab Abgaskrümmer
JP2005016376A (ja) * 2003-06-25 2005-01-20 Honda Motor Co Ltd 船外機
DE602007004895D1 (de) * 2006-03-29 2010-04-08 Honda Motor Co Ltd Wassergekühlter Verbrennungsmotor
FR2905423B1 (fr) * 2006-09-06 2008-10-10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Dispositif de distribution de liquide de refroidissement dans un moteur de vehicule automobile
JP5246670B2 (ja) * 2006-10-27 2013-07-24 アウディー アーゲー 特に複数の枝管を備えた内燃機関の冷却水循環経路用の回転滑り弁および電気機械組立品
DE502007001624D1 (de) * 2007-01-17 2009-11-12 Ford Global Tech Llc Integriertes Motorkühlsystem
DE102009020187B4 (de) 2009-05-06 2012-11-08 Audi Ag Kühlmittelkreislauf
DE102010002082B4 (de) 2010-02-18 2013-09-1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eparat gekühlter Abgassammler zur Aufrechterhaltung einer No-Flow Strategie des Zylinderblockkühlmittelmantels
DE102010024319B4 (de) * 2010-06-18 2016-03-03 Audi Ag Brennkraftmaschine mit Kühlmittel-Sammelschiene für Nachlauf- und/oder Warmlaufkühlung
KR20120063260A (ko) * 2010-12-07 2012-06-1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 냉각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제어 방법
DE102012001199B4 (de) 2012-01-24 2017-07-13 Iav Gmbh Ingenieurgesellschaft Auto Und Verkehr Brennkraftmaschine mit im Zylinderkopf integriertem mehrflutigen Abgaskrümmer
KR101875620B1 (ko) * 2012-04-10 2018-07-06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엔진 냉각 시스템과 전자식 서모스탯 제어장치 및 방법
US9032915B2 (en) 2012-07-30 2015-05-1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Independent cooling of cylinder head and block
US9140176B2 (en) * 2013-01-29 2015-09-2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Coolant circuit with head and block coolant jackets connected in series
DE102014200668A1 (de) * 2014-01-16 2015-07-1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lüssigkeitsgekühlte Brennkraftmaschine mit Schaltkulisse und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der Schaltkulisse einer derartigen Brennkraftmaschine
DE102014201167A1 (de) * 2014-01-23 2015-07-23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Wärmemanagementsystem für eine Verbrennungskraftmaschine
DE202015100577U1 (de) * 2015-01-26 2015-02-2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Regelmittel zur Steuerung der Kühlmittelströme eines Split Kühlsystem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5009501A1 (de) 2017-01-26
CN106368791A (zh) 2017-02-01
US20170022880A1 (en) 2017-01-26
US10119451B2 (en) 2018-11-06
CN206144656U (zh) 2017-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68791B (zh) 内燃机、机动车和用于冷却内燃机的方法
JP4605405B2 (ja) 排ガスターボチャージャ付き内燃機関
EP2655829B1 (en) Engine cylinder head and turbocharger assembly
EP2025913B1 (en) Three-pass heat exchanger for an EGR system
CN102472158B (zh) 涡轮增压器的涡轮机
JP5184518B2 (ja) 排ガス再循環装置
US10184420B2 (en) Water jacket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20150152762A1 (en) Exhaust-gas heat exchanger
EP3001010A1 (en) Supercharger
KR101846459B1 (ko) 배기가스 터보차저
CN104295361A (zh) 具有旁通阀的涡轮增压器
US20070157983A1 (en) Arrangement for cooling the exhaust gas of a motor vehicle
KR102114442B1 (ko) 배기 열 회수 및 음향 밸브
US8757111B2 (en) Engine assembly including cooling system
JP6213788B2 (ja) 内燃機関用排気ガスシステム
CN105756818B (zh) 在气缸盖法兰中具有空气间隙隔离的开关装置
CN111164286B (zh) 用于机动车的内燃机和具有这种内燃机的机动车
US11002171B2 (en) Exhaust heat recovery and acoustic valve with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features
CN110080858B (zh) 排气热回收装置
CN106677861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颗粒过滤器
CN113906209A (zh) 带集成式涡轮增压器的气缸盖
CN107514306B (zh) 发动机、温度控制系统及其换热组件
JP7162623B2 (ja) 過給機付き内燃機関
DE102006028553A1 (de) Abgasturbolader
CN103827452A (zh) 内燃机以及用于运行内燃机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