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62782B - 一种加氢精制催化剂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氢精制催化剂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62782B
CN106362782B CN201510431112.7A CN201510431112A CN106362782B CN 106362782 B CN106362782 B CN 106362782B CN 201510431112 A CN201510431112 A CN 201510431112A CN 106362782 B CN106362782 B CN 1063627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alyst
catalyst according
boehmite
temperature
hydrated alumin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3111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62782A (zh
Inventor
褚阳
夏国富
刘锋
李明丰
李会峰
鞠雪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Priority to CN20151043111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62782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627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627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627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627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alysts (AREA)
  •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 For Refining Petroleum (AREA)

Abstract

一种加氢精制催化剂及其应用,所述催化剂含有载体、负载在该载体上的至少一种选自第VIII族的非贵金属组分、至少一种选自第VIB族的金属组分以及磷或磷与镁的组合助剂组分,其特征在于,以氧化物计并以催化剂为基准,所述第VIII族的非贵金属组分含量为0.1~6重量%,所述第VIB族的金属组分含量为1~40重量%,所述助剂组分含量为0.5~8重量%,所述载体中为氧化铝,所述氧化铝由一种改性水合氧化铝制得。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发明提供催化剂进行加氢处理时,催化剂具有更好的加氢脱硫、脱氮活性。

Description

一种加氢精制催化剂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氢精制催化剂及其应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馏分油特别是轻质馏分油和中间馏分油的加氢脱硫、加氢脱氮催化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加氢精制是石油炼制工业常用的方法,其主要目的是除去石油烃类中的硫、氮、氧化合物或金属等。如对重整装置所用原料油,一般在进重整反应系统前须进行预加氢,汽油与氢气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通过加氢催化剂的作用发生以下反应:硫、氮、氧和氯化物等加氢分解,分别生成H2S、H2O、HCl等;烯烃加氢饱和;金属有机物加氢分解并沉积在催化剂上。对于煤油、柴油等其他馏分,为保证产品质量,往往也需进行要加氢精制除去其中的硫、氮和芳烃等,以改进烟点和柴油指数等。以重整预加氢催化剂为例,目前代表国外先进水平的重整预加氢催化剂有IFP公司的HR-306、UOP公司的S-120、Creterion公司的DN-200催化剂,国内主要有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的RS系列催化剂,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也开发了FH-40系列的重整预加氢催化剂,它们均具有较好的脱硫活性和少量的脱氮活性,对于加工掺炼二次生成汽油比例较大的原料,产物很难满足重整进料要求。
CN200510089847和200510089848公开了一种生产催化重整原料的方法,将二次加工汽油原料切割为轻质汽油馏分,中质汽油馏分和重质汽油馏分,任选的直馏石脑油和氢气一起与第一加氢精制催化剂接触,进行烯烃饱和反应,反应流出物不经分离直接与第二加氢精制催化剂接触,进行加氢脱硫和加氢脱氮反应,生成的反应流出物进行冷却、分离,分离出的富氢气体循环使用,分离出的液体进入蒸馏脱水塔经脱除杂质后得到石脑油。该方法可以在低压条件下处理高含硫含氮以及烯烃含量高的二次加工汽油,为催化重整提供硫、氮含量小于0.5μg/g的合格原料。
法国石油公司申请的CN1319644公开了一种汽油脱硫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全馏分汽油(优选催化裂化汽油)进行选择性加氢脱二烯烃,然后将该汽油分馏为4个馏分,其中将第二和第四个馏分混合后进行选择性加氢脱硫,而第三个馏分则在加氢精制后进行催化重整。其举例中提到将馏程范围在95~150℃之间的馏分从脱二烯后的全馏分汽油中抽出,在反应温度300℃、氢分压3.5MPa、氢油体积比150Nm3/m3及体积空速3h-1的条件下,采用procatalyse公司的HR306(CoMo/Al2O3)催化剂对该馏分进行加氢精制,产品中硫含量小于1μg/g,烯烃含量为0.9体积%,氮含量没有提供数据,该产品可作为连续重整的进料。
CN1237919公开了一种含磷催化剂及使用该催化剂进行石油加氢处理的方法,该催化剂含有2~10%重量的CoO,10~30%重量的MoO3和4~10%重量的P2O5,该催化剂的BET表面积为100~300m2/g,ESH压碎值大于1.4MPa,平均孔直径为8~11nm,直径大于14nm的孔的孔体积小于0.08mL/g,直径小于8nm的孔的孔体积至多等于0.05mL/g,直径为8~14nm的孔的孔体积为0.20~0.8mL/g,该方法实施例主要用于直馏石脑油的加氢脱硫。
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申请的CN01106041馏分油加氢精制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馏分油加氢精制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含二氧化硅5~15w%的氧化铝小球为载体,MoO3含量为21~28w%,NiO含量为2~8w%,CoO含量为0.03~2.0w%,采用两段喷浸。该发明催化剂同时具有较高的加氢脱硫和加氢脱氮活性,适用于同时含硫氮较多的劣质馏分油加氢精制。
CN00122922一种馏分油加氢脱硫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馏分油加氢脱硫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催化剂以氧化铝或含硅氧化铝为载体,以Mo-Ni为活性组分,添加磷助剂。通过采用碱性的Mo-Ni-P共浸液分段共浸载体,使得催化剂上的金属分布更加均匀,催化剂的活性,特别是馏分油加氢脱硫活性得以显著提高。
长春惠工净化工业有限公司CN100998952公开了一种焦化汽油加氢精制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产品可满足重整进料的要求,该催化剂可用于焦化汽油的加氢脱硫、脱氮以及烯烃饱和。该催化剂制备方法的特点在于首先制备催化剂载体和不同原子比的共浸液一种以上,其次用其中一种共浸液浸渍催化剂载体后去除多余残液,并烘干、焙烧,然后用不同于第一次浸渍共浸液原子比的共浸液进行再次浸渍后烘干、焙烧制得加氢精制催化剂。然而从该催化剂的评价结果来看,该催化剂的脱硫脱氮活性与工业参比剂相当,仅仅只是烯烃饱和率有一定幅度的上升。
CN1169337公开了一种馏分油加氢精制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催化剂是由γ-氧化铝负载Ni、W、Co活性组分,还可以加入选自Mg、Zn、Fe、Ca中的任一元素作为助催化剂成分,该催化剂可用于重整原料、汽油馏分和中间馏分油加氢处理,具有高的加氢脱硫和加氢脱氮活性。
针对高氮石脑油的加氢精制,在中国授权公开的专利CN1289828公开了一种馏分油加氢精制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催化剂以氧化铝或γ-氧化铝为载体,以W、Mo、Ni为活性组分,添加磷助剂,通过采用分段共浸技术制备的催化剂,该催化剂的活性特别是加氢脱氮活性得到大幅度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的、同时具有高的加氢脱硫、加氢脱氮和烯烃饱和活性的馏分油加氢精制催化剂及其应用方法。为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体包括:
一种加氢精制催化剂,含有载体、负载在该载体上的至少一种选自第VIII族的非贵金属组分、至少一种选自第VIB族的金属组分以及磷或磷与镁的组合助剂组分,其特征在于,以氧化物计并以催化剂为基准,所述第VIII族的非贵金属组分的含量为0.1~6重量%,所述第VIB族金属组分的质量分数为1~40重量%,所述助剂组分含量为0.5~8重量%,所述载体为氧化铝,所述氧化铝由一种水合氧化铝制得。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所述改性水合氧化铝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1)将至少一种氧化铝水合物焙烧,所述焙烧条件包括:温度为300~950℃,时间为0.5~24小时;(2)将步骤(1)得到的焙烧产物与至少一种一水软铝石和/或假一水软铝石以及水混合,得到一种混合物;(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在密闭反应器中进行水热处理,水热处理条件包括:温度为60~250℃,时间为0.5~48小时;(4)将步骤(3)得到的产物干燥,得到所述改性水合氧化铝。
在优选条件下:
所述步骤(1)的焙烧条件包括:温度为300~750℃,时间为1~24小时;所述步骤(1)的焙烧条件进一步优选为:温度为350~650℃,时间为2~10小时。
所述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焙烧产物与至少一种一水软铝石或假一水软铝石以及水混合得到的混合物中,以质量计的固含量为1~80%,其中,所述焙烧产物与以干基计的一水软铝石或假一水软铝石的质量比为0.1~20;进一步优选条件下,所述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焙烧产物与至少一种一水软铝石或假一水软铝石以及水混合得到的混合物中,以质量计的固含量为5~70%,其中,所述焙烧产物与以干基计的一水软铝石或假一水软铝石的质量比为0.2~12。
所述步骤(3)的水热处理条件包括:温度为60℃至小于140℃,时间为0.5~48小时;所述步骤(3)的水热处理条件进一步优选为:温度为80~120℃,时间为4~24小时。所述步骤(3)的水热处理条件还可以是:温度为140~250℃,时间为0.5~48小时;进一步优选为:温度为150~220℃,时间为4~24小时。
所述步骤(4)的干燥温度为60~180℃,干燥时间为0.5~24小时;进一步优选条件下,所述步骤(4)的干燥温度为80~150℃,干燥时间为1~12小时。
按照本发明所述的催化剂,在制备所述改性水合氧化铝过程中,步骤(1)所述的氧化铝水合物选自一水软铝石、假一水软铝石、三水合氧化铝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条件下,所述三水合氧化铝为三水铝石。
按照本发明所述的催化剂,所述改性水合氧化铝中可以含有助剂,所述助剂组分选自IIIA、IVA、VA、VIIA、IIA、IIB、IIIB、IVB族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助剂组分优选为选自氟、磷、硼、硅、镁、锌、镧、铈、钛和锆中的一种或几种;当所述改性水合氧化铝中含有上述助剂时,所述步骤(4)中包括向得到的改性水合氧化铝中引入助剂组分的步骤,以所述改性水合氧化铝干基重量为基准,所述助剂组分的引入量使最终得到的含助剂组分的改性水合氧化铝中,所述助剂组分含量为0.3~8重量%,优选条件下,所述助剂组分含量为0.4~5重量%;所述步骤(4)中向得到的改性水合氧化铝中引入助剂组分的方法包括:将含助剂组分的化合物配制成水溶液,将该水溶液与改性水合氧化铝混合成浆液,之后进行过滤和干燥,所述干燥温度为60~180℃,优选为80~150℃,时间为0.5~24小时,优选为1~12小时。
优选条件下,本发明所述的催化剂中,以氧化物计并以催化剂为基准,所述助剂组分含量为1~6重量%,所述的第VIII族的非贵金属组分含量为1~6重量%,所述第VIB族金属组分含量为5~30重量%。
优选条件下,本发明所述的催化剂中,所述第VIII族的非贵金属组分为镍和钴,所述VIB族的金属组分为钼,所述催化剂中的助剂组分为磷和镁;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镍和钴的原子比为10~45,以元素计,磷和镁的摩尔比为1~6。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馏分油加氢处理方法,包括在加氢处理反应条件下,将原料油与本发明所述的催化剂接触。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改性水合氧化铝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1)将至少一种氧化铝水合物焙烧,所述焙烧条件包括:温度为300~950℃,时间为0.5~24小时;(2)将步骤(1)得到的焙烧产物与至少一种一水软铝石和/或假一水软铝石以及水混合,得到一种混合物;(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在密闭反应器中进行水热处理,水热处理条件包括:温度为60~250℃,时间为0.5~48小时;(4)将步骤(3)得到的产物干燥,得到所述改性水合氧化铝。
步骤(1)中所述的氧化铝水合物选自三水合氧化铝、假一水软铝石、一水软铝石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所述三水合氧化铝包括三水铝石(α-Al2O3·3H2O)、湃铝石(β1-Al2O3·3H2O)和诺水铝石(β2-Al2O3·3H2O)。所述假一水软铝石又称为拟薄水铝石,以X光衍射表征,为一种在14.5°±0.5°(2θ)出现宽而弥散的(020)晶面衍射峰的氧化铝水合物。
所述一水软铝石又称为薄水铝石,以X光衍射表征,为一种在14.5°±0.5°(2θ)出现最强的、窄而尖锐的(020)晶面衍射峰的氧化铝水合物(一水软铝石在45.8°、51.6°、和55.2°分别出现对应于(131)、(220)和(151)晶面的假一水软铝石所不具备的衍射峰)。
本发明中,所述一水软铝石、假一水软铝石和三水铝石可以是市售的商品,也可以是采用任意的现有技术制备,对此没有特别限制。
在足以将所述氧化铝水合物进行焙烧(热处理)条件下,本发明对步骤(1)中的焙烧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是将所述氧化铝水合物在惯常的烘箱或焙烧炉中在大气气氛下进行焙烧,也可以是在可抽真空的烘箱或焙烧炉中在真空条件下或通入惰性气体条件下进行。当所述焙烧通入惰性气体时,所述惰性气体可以是任意的在所述焙烧条件下足以气化的不含氧气体,例如可以是选自氮气、氩气、氦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汽中的一种或几种。焙烧条件包括:在300~950℃焙烧(热处理)1~24小时,优选经300~750℃焙烧(热处理)1~24小时,进一步优选经350~650℃焙烧(热处理)2~10小时。
步骤(2)中,将步骤(1)得到的焙烧产物与至少一种一水软铝石和/或假一水软铝石以及水混合,得到一种混合物。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中,以质量计的固含量为1~80%,其中,所述焙烧产物与以干基计的一水软铝石或假一水软铝石的质量比为0.1~20;进一步优选条件下,所述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焙烧产物与至少一种一水软铝石或假一水软铝石以及水混合得到的混合物中,以质量计的固含量为5~70%,其中,所述焙烧产物与以干基计的一水软铝石或假一水软铝石的质量比为0.2~12。
步骤(2)中所述的干基是指:一定量的所述氧化铝水合物在空气气氛下马弗炉中以4℃/分钟的升温速率升到600℃,然后在600℃恒温4小时,焙烧后产物的重量与焙烧前所述氧化铝水合物的重量之比的百分数,干基=焙烧后产物的重量÷焙烧前所述氧化铝水合物的重量×100%。
步骤(3)中,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在密闭反应器中进行水热处理,水热处理条件包括:温度为60~250℃,时间为0.5~48小时。
本发明中,当控制水热处理温度为140℃以上时,所得改性产物为一水软铝石;控制水热处理温度小于140℃时,所得产物的晶相与起始原料保持一致。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优选的使所述改性产物的晶相与起始原料一致的所述步骤(3)的水热处理条件包括:温度为60℃至小于140℃,时间为0.5~48小时;优选为:温度为80~120℃,时间为4~24小时。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优选的使所述改性产物为一水软铝石的所述步骤(3)的水热处理条件包括:温度为140~250℃,时间为0.5~48小时;进一步优选为:温度为150~220℃,时间为4~24小时。
其中,步骤(3)中所述密闭的反应器可以是任意的可实现所述水热反应的反应器,例如,高压反应釜等,所述反应可以是在静置条件下进行,也在搅拌状态下进行,优选搅拌状态下进行水热处理。
所述步骤(4)中将步骤(3)得到的产物干燥进行干燥的条件包括:干燥温度为60~180℃,干燥时间为0.5~24小时;进一步优选条件下,所述步骤(4)的干燥温度为80~150℃,干燥时间为1~12小时。
当所述改性水合氧化铝中含有助剂时,步骤(4)还包括向改性水合氧化铝中引入助剂的方法,得到含有助剂组分的改性水合氧化铝。所述助剂组分选自IIIA、IVA、VA、VIIA、IIA、IIB、IIIB、IVB族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其中的氟、磷、硼、硅、镁、锌、镧、铈、钛和锆中的一种或几种。以干基计的所述含助剂组分的改性水合氧化铝为基准,以元素计的所述助剂组分的质量分数为0.3~8重量%,优选为0.4~5重量%,进一步优选为0.5~4重量%。所述向改性水合氧化铝中引入助剂的方法可以是常规的方法,如浸渍。即将含助剂组分的化合物配制成水溶液,将该水溶液与改性水合氧化铝混合成,得到混合物,然后对混合物进行干燥。当助剂化合物水溶液与改性水合氧化铝形成的混合物中水含量足以使所述混合物为浆液(例如,以质量计的固含量为35%以下)时,在所述步骤(4)的干燥前优选包括过滤的步骤。也可以将干燥之后的水合氧化铝浸渍在含助剂组分的化合物配制成水溶液中,然后再次对水合氧化铝进行干燥处理。
所述含助剂组分的化合物,优选它们的水溶性化合物,例如:氢氟酸、氟化铵、氢氟酸铵、氟硅酸、氟硅酸铵、硼酸、硼酸铵、偏硼酸铵、四硼酸铵、磷酸、磷酸铵、磷酸氢铵、磷酸二氢铵、硼酸、四硼酸铵、硅溶胶、四氯化硅、氟硅酸铵和正硅酸乙酯、硝酸镁、醋酸镁、硫酸镁、碱式碳酸镁、氯化镁、硝酸锌、醋酸锌、硫酸锌、碱式碳酸锌、氯化锌、硝酸镧、碳酸镧、氯化镧、硝酸铈、碳酸铈、氯化铈、硫酸钛、四氯化钛、三氯化钛、钛酸四丁酯、硝酸锆、硝酸氧锆和氧氯化锆等。
按照本发明,以通过上述步骤制备得到的改性水合氧化铝为载体制备本发明所述催化剂时,所述的改性水合氧化铝可以是成型物或不成型物,优选以改性水合氧化铝成型物作为载体。当选用改性水合氧化铝成型物作为载体时,所述的成型方法可以是任意的现有技术。例如,所述成型方法可以是挤条、滚圆、压片以及它们的组合的成型方法。为保证成型的顺利进行,在成型时可以向物料(此处为水合氧化铝与纤维素醚的混合物)中引入助剂和水等,例如,当采用挤条方法成型时,包括将所述的水合氧化铝和纤维素醚与水、含或不含助挤剂混合,然后挤出成型,得到湿条,再经干燥得到本发明所述的成型物。所述助剂选自淀粉,所述淀粉可以是任意的由植物种子经粉碎得到的粉体,如田菁粉。优选的成型方法为挤条成型的方法。所述干燥条件包括:温度60℃至小于350℃,干燥时间1~48小时,优选温度为80~150℃,干燥时间为1~15h,进一步优选温度为100~130℃,干燥时间为2~10h。所述的焙烧条件包括:温度450℃至小于1200℃,焙烧时间为0.5~12小时,优选为550~1100℃,干燥时间为4~8小时。
按照本发明,以通过上述步骤制备得到的改性水合氧化铝为载体,在载体上引入至少一种选自VIII族的非贵金属的金属组分和至少一种选自VIB族的金属组分以及选自磷或磷和镁的组合助剂组分的方法可以是任意的现有方法。选自磷或磷和镁的组合助剂组分可以在成型时引入,也可以采用浸渍的方法引入。所述的浸渍方法为常规方法,例如可以是采用孔饱和法浸渍、过量液浸渍和喷淋浸渍等。其中,所述第VIII族、第VIB族和选自磷或磷和镁的组合助剂组分可以单独引入,也可以两两或选自VIII族的非贵金属的金属组分和至少一种选自VIB族的金属组分以及选自磷或磷和镁的组合助剂组分同时引入。当采用浸渍法引入时,包括配制浸渍溶液,例如,由含所述选自至少一种第VIB族的金属组分的化合物、含至少一种第VIII族的金属组分的化合物或含选自磷或磷和镁的组合助剂组分的化合物分别配制浸渍溶液,并用这些浸渍溶液分别浸渍载体;或者是由含所述选自至少一种第VIB族的金属组分、含至少一种第VIII族的金属组分的化合物和含选自磷或磷和镁的组合助剂组分的化合物中的两种或三种配制混合浸渍溶液,并用这些浸渍溶液分别浸渍载体的方法。当所述浸渍为分步浸渍时,对所述浸渍溶液浸渍载体的顺序没有限制。然后经干燥或不干燥、焙烧或不焙烧,得到所述催化剂。
尽管不是必需的,每次浸渍后优选包括干燥的步骤。所述的干燥条件包括:干燥温度100~210℃,优选120~190℃,干燥时间1~6小时,优选为2~4小时。当采用浸渍的方法首先引入镁时,优选在干燥之后进行焙烧,所述焙烧条件包括:温度为400~800℃,优选为500~700℃,时间为1~6小时,优选为2~4小时。
以氧化物计并以所述催化剂为基准,各组分的用量使所述催化剂中第VIII族金属组分含量为0.1~6重量%,第VIB族金属组分含量为1~40重量%,助剂组分的含量为0.5-8重量%。优选条件下,以氧化物计并以催化剂为基准,各组分的用量使所述催化剂中第VIII族金属组分含量为1~6重量%,第VIB族金属组分含量为5~30重量%,助剂组分的含量为1~6重量%。以氧化物计并以催化剂为基准,各组分的用量使所述催化剂中第VIII族金属组分含量进一步优选为1.5~5重量%,第VIB族金属组分含量进一步优选为10~20重量%,助剂组分的含量为1~5重量%。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VIII族的非贵金属组分为镍和钴,所述VIB族的金属组分为钼,所述镍与钴的原子比为10~45,进一步优选为13~40,以元素计,磷和镁的摩尔比为1~6。
所述含VIII族的非贵金属组分的化合物选自它们的可溶性盐和络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例如,VIII族金属的硝酸盐、氯化物、醋酸盐、碱式碳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以钴盐为例选自硝酸钴、醋酸钴、碱式碳酸钴、氯化钴和钴的可溶性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含VIB族金属组分的化合物选自它们的可溶性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例如,氧化钼、钼酸盐(例如,钼酸铵、仲钼酸铵,磷钼酸铵)、钨酸盐(例如,钨酸铵、偏钨酸铵、仲钨酸铵、乙基偏钨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含镁的化合物,优选其中的水溶性盐,例如硝酸镁。所述含磷化合物,优选含磷的水溶性化合物,例如磷酸、偏磷酸或其盐类。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其中可以含有任何不影响本发明提供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的物质或能改善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的物质。如可以含有硼和/或硅,以元素计并以催化剂为基准,上述助剂的含量不超过10重量%,优选为0.5~5重量%。
当所述催化剂中还含有选自硼和/或硅等组分时,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中包括引入硼和/或硅等助剂组分的步骤,引入方法可以是任意的方法,如可以是将含有所述助剂的化合物与选自VIII族的非贵金属的金属盐和选自VIB族的金属盐的配制成混合溶液后浸渍所述的载体的方法引入。
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在使用之前,通常优选在氢气存在下,于140~370℃的温度下用硫、硫化氢或含硫原料进行预硫化,这种预硫化可在器外进行也可在器内原位硫化,将其转化为硫化物型。
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适用于高硫含量、高氮含量原料加氢处理,特别适合用于掺炼掺混焦化汽油原料以及其他工艺来源的原料的重整装置进料的加氢处理过程。
将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用于加氢处理反应时,所述加氢处理反应可在任意的馏分油加氢精制反应装置中实现,对此本发明没有特别限制。例如,所述选择性加氢脱硫反应采用一段加氢精制,其操作条件可根据原料油性质和对油品质量的要求在下述范围内调整:反应温度200~400℃、体积空速4~15h-1,氢分压0.8~6.0MPa,氢油体积比50~800。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发明提供催化剂进行加氢处理时,催化剂具有更好的加氢脱硫、脱氮活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将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不应因此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实例中所用试剂,除特别说明的以外,均为化学纯试剂。
实施例1-10说明可用于制备本发明提供催化剂的载体及其制备。
样品晶相、相对结晶度和平均晶粒度的测定参照《固体催化剂实用研究方法》(刘维桥,孙桂大编,中国石化出版社,2000,57-89)和《石油化工分析方法(RIPP试验方法)》(杨翠定,顾侃英,吴文辉编,科学出版社,1990,394-405)中的X-射线衍射方法进行。
实验中使用的氧化铝水合物为:
CL-A粉(假一水软铝石粉),相对结晶度为100%,晶粒大小2.9nm,干基70重量%,购自中石化长岭催化剂分公司。
CL-B粉(一水软铝石),相对结晶度为100%,晶粒大小5.2nm,干基78重量%,购自中石化长岭催化剂分公司)。
CL-C粉(三水铝石(α-Al2O3·3H2O)),相对结晶度为100%,晶粒大小156nm,干基65重量%,购自中石化长岭催化剂分公司。
称取10000克CL-A粉,用挤条机(生产厂家:华南理工大学科技实业总厂,型号:F-26(Ⅲ))挤成外接圆直径为1.6毫米的三叶草形条。湿条经120℃干燥4小时后,在空气气氛下于马弗炉中600℃恒温4小时,得到氧化铝载体CL-A-Al2O3。通过X-射线衍射方法表征其晶相、结晶度和晶粒大小,结果列于表1中。通过N2吸附/脱附测定其比表面积和孔容,结果列于表2中。
称取10000克CL-B粉,用挤条机(生产厂家:华南理工大学科技实业总厂,型号:F-26(Ⅲ))挤成外接圆直径为1.6毫米的三叶草形条。湿条经120℃干燥4小时后,在空气气氛下于马弗炉中600℃恒温4小时,得到氧化铝载体CL-B-Al2O3。通过X-射线衍射方法表征其晶相、结晶度和晶粒大小,结果列于表1中。通过N2吸附/脱附测定其比表面积和孔容,结果列于表2中。
按照本发明中制备改性水合氧化铝方法中的步骤(1)得到的焙烧产物为:
CL-A-600:称取10000克CL-A粉在空气气氛下马弗炉中以4℃/分钟的升温速率升到600℃,并在600℃恒温4小时得到CL-A-600。
CL-A-450:称取10000克CL-A粉在空气气氛下马弗炉中以3℃/分钟的升温速率升到450℃,并在450℃恒温4小时得到CL-A-450。
CL-A-400:称取10000克CL-A粉在氮气气氛下马弗炉中以5℃/分钟的升温速率升到400℃,并在400℃恒温4小时得到CL-A-400。
CL-A-350:称取10000克CL-A粉在氮气气氛下烘箱中以3℃/分钟的升温速率升到350℃,并在350℃恒温4小时得到CL-A-350。
CL-B-600:称取10000克CL-B粉在空气气氛下马弗炉中以4℃/分钟的升温速率升到600℃,并在600℃恒温4小时得到CL-B-600。
CL-B-450:称取10000克CL-B粉在空气气氛下马弗炉中以4℃/分钟的升温速率升到450℃,并在450℃恒温4小时得到CL-B-450。
CL-B-400:称取10000克CL-B粉在空气气氛下马弗炉中以4℃/分钟的升温速率升到400℃,并在400℃恒温4小时得到CL-B-400。
CL-B-350:称取10000克CL-B粉在空气气氛下马弗炉中以4℃/分钟的升温速率升到350℃,并在350℃恒温4小时得到CL-B-350。
CL-C-600:称取10000克三水铝石-粉在空气气氛下马弗炉中以4℃/分钟的升温速率升到600℃,并在600℃恒温4小时得到CL-C-600。
CL-C-450:称取10000克三水铝石-粉在空气气氛下马弗炉中以4℃/分钟的升温速率升到450℃,并在450℃恒温6小时得到CL-C-450。
CL-C-400:称取10000克三水铝石-粉在空气气氛下马弗炉中以4℃/分钟的升温速率升到400℃,并在400℃恒温6小时得到CL-C-400。
CL-C-350:称取10000克三水铝石-粉在空气气氛下马弗炉中以4℃/分钟的升温速率升到350℃,并在350℃恒温6小时得到CL-C-350。
实施例1
分别称取以干基计的CL-A粉350克、CL-A-600粉120克(CL-A-600粉与以干基计CL-A粉的质量之比为0.34),将它们与3600克去离子水混合搅拌成浆液;将该浆液转移到带搅拌的容积为5升的不锈钢带聚四氟内衬的高压釜中,密闭后加热至160℃,并在搅拌下恒温4小时;之后,降至室温并经过滤后,将滤饼于120℃干燥8小时,得到改性水合氧化铝Q-S1。通过X-射线衍射方法表征其晶相、相对结晶度和晶粒大小,结果列于表1中。
将Q-S1用挤条机(生产厂家:华南理工大学科技实业总厂,型号:F-26(Ⅲ))挤成外接圆直径为1.6毫米的三叶草形条。湿条经120℃干燥4小时后,在空气气氛下于马弗炉中600℃恒温4小时,得到氧化铝载体S1。通过X-射线衍射方法表征其晶相、相对结晶度和晶粒大小,结果列于表1中。通过N2吸附/脱附测定其比表面积和孔容,结果列于表2中。
实施例2
分别称取以干基计的CL-A粉224克、CL-A-600粉300克(CL-A-600粉与以干基计的CL-A粉的质量之比为1.34),将它们与3600克去离子水混合搅拌成浆液;将该浆液转移到带搅拌的容积为5升的不锈钢带聚四氟内衬的高压釜中,密闭后加热至160℃恒温4小时;降至室温并经过滤后,将滤饼于120℃干燥8小时,得到改性水合氧化铝Q-S2。通过X-射线衍射方法表征其晶相、相对结晶度和晶粒大小,结果列于表1中。
将Q-S2用挤条机(同实施例1)挤成外接圆直径为1.6毫米的三叶草形条。湿条经120℃干燥4小时后,在空气气氛下于马弗炉中600℃恒温4小时,得到氧化铝载体S2。通过X-射线衍射方法表征其晶相、相对结晶度和晶粒大小,结果列于表1中。通过N2吸附/脱附测定其比表面积和孔容,结果列于表2中。
实施例3
分别称取以干基计的CL-A粉109克、CL-A-600粉464克(CL-A-600粉与以干基计的CL-A粉的质量之比为4.25),将它们与3600克去离子水混合搅拌成浆液;将该浆液转移到带搅拌的容积为5升的不锈钢带聚四氟内衬的高压釜中,密闭后加热至160℃恒温4小时;降至室温并经过滤后,将滤饼于120℃干燥8小时,得到改性水合氧化铝Q-S3。通过X-射线衍射方法表征其晶相、相对结晶度和晶粒大小,结果列于表1中。
将Q-S3用挤条机(同实施例1)挤成外接圆直径为1.6毫米的三叶草形条。湿条经120℃干燥4小时后,在空气气氛下于马弗炉中600℃恒温4小时,得到氧化铝载体S3。通过X-射线衍射方法表征其晶相、相对结晶度和晶粒大小,结果列于表1中。通过N2吸附/脱附测定其比表面积和孔容,结果列于表2中。
实施例4
分别称取以干基计的CL-A粉84克、CL-A-350粉100克、CL-A-400粉150克、CL-A-450粉250克、CL-A-600粉180克(CL-A-350~600粉的总量与以干基计的CL-A粉的质量之比为8.10),将它们与3600克去离子水混合搅拌成浆液;将该浆液转移到带搅拌的容积为5升的不锈钢带聚四氟内衬的高压釜中,密闭后加热至160℃恒温4小时;降至室温并经过滤后,将滤饼于120℃干燥8小时,得到改性水合氧化铝Q-S4。通过X-射线衍射方法表征其晶相、相对结晶度和晶粒大小,结果列于表1中。
将Q-S4用挤条机(同实施例1)挤成外接圆直径为1.6毫米的三叶草形条。湿条经120℃干燥4小时后,在空气气氛下于马弗炉中600℃恒温4小时,得到氧化铝载体S4。通过X-射线衍射方法表征其晶相、相对结晶度和晶粒大小,结果列于表1中。通过N2吸附/脱附测定其比表面积和孔容,结果列于表2中。
实施例5
分别称取以干基计的CL-A粉140克、CL-A-350粉100克、CL-A-400粉200克、CL-A-450粉300克、CL-A-600粉10克(CL-A-350~600粉的总量与以干基计的CL-A粉的质量之比为4.36),将它们与3100克去离子水混合搅拌成浆液;将该浆液转移到带搅拌的容积为5升的不锈钢带聚四氟内衬的高压釜中,密闭后加热至60℃恒温48小时;降至室温并经过滤后,将滤饼于120℃干燥8小时,得到改性水合氧化铝Q-S5。通过X-射线衍射方法表征其晶相、相对结晶度和晶粒大小,结果列于表1中。
将Q-S5用挤条机(同实施例1)挤成外接圆直径为1.6毫米的三叶草形条。湿条经120℃干燥4小时后,在空气气氛下于马弗炉中600℃恒温4小时,得到氧化铝载体S5。通过X-射线衍射方法表征其晶相、相对结晶度和晶粒大小,结果列于表1中。通过N2吸附/脱附测定其比表面积和孔容,结果列于表2中。
实施例6
分别称取以干基计的CL-A粉70克、CL-A-350粉200克、CL-A-400粉100克、CL-A-450粉400克、CL-A-600粉20克(CL-A-350~600粉的总量与以干基计的CL-A粉的质量之比为10.29),将它们与3200克去离子水混合搅拌成浆液;将该浆液转移到带搅拌的容积为5升的不锈钢带聚四氟内衬的高压釜中,密闭后加热至100℃恒温24小时;降至室温并经过滤后,将滤饼于120℃干燥8小时,得到改性水合氧化铝Q-S6。通过X-射线衍射方法表征其晶相、相对结晶度和晶粒大小,结果列于表1中。
将Q-S6用挤条机(同实施例1)挤成外接圆直径为1.6毫米的三叶草形条。湿条经120℃干燥4小时后,在空气气氛下于马弗炉中600℃恒温4小时,得到氧化铝载体S6。通过X-射线衍射方法表征其晶相、相对结晶度和晶粒大小,结果列于表1中。通过N2吸附/脱附测定其比表面积和孔容,结果列于表2中。
实施例7
分别称取以干基计的CL-A粉70克、CL-B粉14克、CL-A-350粉60克、CL-B-350粉20克、CL-C-350粉20克、CL-A-400粉100克、CL-B-400粉30克、CL-C-400粉20克、CL-A-450粉220克、CL-B-450粉20克、CL-C-450粉10克、CL-A-600粉150克、CL-B-600粉22克、CL-C-600粉8克(CL-350~600粉的总量与以干基计的CL粉的质量之比为8.09),将它们与3600克去离子水混合搅拌成浆液;将该浆液转移到带搅拌的容积为5升的不锈钢带聚四氟内衬的高压釜中,密闭后加热至160℃恒温4小时;降至室温并经过滤后,将滤饼于120℃干燥8小时,得到改性水合氧化铝Q-S7。通过X-射线衍射方法表征其晶相、相对结晶度和晶粒大小,结果列于表1中。
将Q-S7用挤条机(生产厂家:华南理工大学科技实业总厂,型号:F-26(Ⅲ))挤成外接圆直径为1.6毫米的三叶草形条。湿条经120℃干燥4小时后,在空气气氛下于马弗炉中600℃恒温4小时,得到氧化铝载体S7。通过X-射线衍射方法表征其晶相、相对结晶度和晶粒大小,结果列于表1中。通过N2吸附/脱附测定其比表面积和孔容,结果列于表2中。
实施例8
分别称取以干基计的CL-A粉70克、CL-B粉14克、CL-A-350粉60克、CL-B-350粉20克、CL-C-350粉20克、CL-A-400粉100克、CL-B-400粉30克、CL-C-400粉20克、CL-A-450粉220克、CL-B-450粉20克、CL-C-450粉10克、CL-A-600粉150克、CL-B-600粉22克、CL-C-600粉8克(CL-350~600粉的总量与以干基计的CL粉的质量之比为8.09),将它们与3600克去离子水混合搅拌成浆液;将该浆液转移到带搅拌的容积为5升的不锈钢带聚四氟内衬的高压釜中,密闭后加热至160℃恒温4小时。降至室温后,将高压釜盖打开,加入11.75克磷酸二氢铵,在室温继续搅拌24小时,经过滤后,将滤饼于120℃干燥8小时,得到含助剂磷的改性水合氧化铝Q-S8。通过X-射线衍射方法表征其晶相、相对结晶度和晶粒大小,结果列于表1中。
将Q-S8用挤条机(生产厂家:华南理工大学科技实业总厂,型号:F-26(Ⅲ))挤成外接圆直径为1.6毫米的三叶草形条。湿条经120℃干燥4小时后,在空气气氛下于马弗炉中600℃恒温4小时,得到氧化铝载体S8。通过X-射线衍射方法表征其晶相、相对结晶度和晶粒大小,结果列于表1中。通过N2吸附/脱附测定其比表面积和孔容,结果列于表2中。采用X荧光法测定助剂组分的含量,以元素计的所述磷助剂的质量分数为0.41%。
实施例9
分别称取以干基计的CL-A粉224克、CL-A-600粉300克(CL-A-600粉与以干基计的CL-A粉的质量之比为1.34),将它们与3600克去离子水混合搅拌成浆液;将该浆液转移到带搅拌的容积为5升的不锈钢带聚四氟内衬的高压釜中,密闭后加热至160℃恒温4小时。降至室温后,将高压釜盖打开,加入84.51克硫酸钛,继续搅拌24小时,然后过滤。将滤饼经120℃干燥8小时,得到含助剂钛的改性水合氧化铝Q-S9。通过X-射线衍射方法表征其晶相、相对结晶度和晶粒大小,结果列于表1中。
将Q-S9用挤条机(同实施例1)挤成外接圆直径为1.6毫米的三叶草形条。湿条经120℃干燥4小时后,在空气气氛下于马弗炉中600℃恒温4小时,得到氧化铝载体S9。通过X-射线衍射方法表征其晶相、相对结晶度和晶粒大小,结果列于表1中。通过N2吸附/脱附测定其比表面积和孔容,结果列于表2中。采用X荧光法测定助剂组分的含量,以元素计的所述钛助剂的质量分数为3.12%。
实施例10
分别称取以干基计的CL-B粉230克、CL-A-450粉320克(CL-A-600粉与以干基计CL-B粉的质量之比为1.39),将它们与3600克去离子水混合搅拌成浆液;将该浆液转移到带搅拌的容积为5升的不锈钢带聚四氟内衬的高压釜中,密闭后加热至200℃,并在搅拌下恒温4小时;之后,降至室温并经过滤后,将滤饼于120℃干燥8小时,得到改性水合氧化铝Q-S10。通过X-射线衍射方法表征其晶相、相对结晶度和晶粒大小,结果列于表1中。
将Q-S10用挤条机(生产厂家:华南理工大学科技实业总厂,型号:F-26(Ⅲ))挤成外接圆直径为1.6毫米的三叶草形条。湿条经120℃干燥4小时后,在空气气氛下于马弗炉中600℃恒温4小时,得到氧化铝载体S10。通过X-射线衍射方法表征其晶相、相对结晶度和晶粒大小,结果列于表1中。通过N2吸附/脱附测定其比表面积和孔容,结果列于表2中。
对比例1-3说明参比方法改性的氧化铝水合物以及由该氧化铝水合物制备的氧化铝。
对比例1
称取以干基计的CL-A粉470克,将其与3600克去离子水混合搅拌成浆液;将该浆液转移到带搅拌的容积为5升的不锈钢带聚四氟内衬的高压釜中,密闭后加热至160℃恒温4小时;降至室温并经过滤后,将滤饼于120℃干燥8小时,得到改性水合氧化铝QBF-1。通过X-射线衍射方法表征其晶相、相对结晶度和晶粒大小,结果列于表1中。
将QBF-1用挤条机(同实施例1)挤成外接圆直径为1.6毫米的三叶草形条。湿条经120℃干燥4小时后,在空气气氛下于马弗炉中600℃恒温4小时,得到氧化铝载体D1。通过X-射线衍射方法表征其晶相、相对结晶度和晶粒大小,结果列于表1中。通过N2吸附/脱附测定其比表面积和孔容,结果列于表2中。
表1 改性水合氧化铝前驱体晶相、相对结晶度和晶粒大小表征
对比例2
称取470克CL-A-600粉,将其与3600克去离子水混合搅拌成浆液;将该浆液转移到带搅拌的容积为5升的不锈钢带聚四氟内衬的高压釜中,密闭后加热至160℃恒温4小时;降至室温并经过滤后,将滤饼于120℃干燥8小时,得到改性水合氧化铝QBF-2。通过X-射线衍射方法表征其晶相、相对结晶度和晶粒大小,结果列于表1中。
将QBF-2用挤条机(同实施例1)挤成外接圆直径为1.6毫米的三叶草形条。湿条经120℃干燥4小时后,在空气气氛下于马弗炉中600℃恒温4小时,得到氧化铝载体D2。通过X-射线衍射方法表征其晶相、相对结晶度和晶粒大小,结果列于表1中。通过N2吸附/脱附测定其比表面积和孔容,结果列于表2中。
对比例3
称取以干基计的CL-B粉470克,将其与3600克去离子水混合搅拌成浆液;将该浆液转移到带搅拌的容积为5升的不锈钢带聚四氟内衬的高压釜中,密闭后加热至200℃恒温4小时;降至室温并经过滤后,将滤饼于120℃干燥8小时,得到改性水合氧化铝QBF-3。通过X-射线衍射方法表征其晶相、相对结晶度和晶粒大小,结果列于表1中。
将QBF-3用挤条机(同实施例1)挤成外接圆直径为1.6毫米的三叶草形条。湿条经120℃干燥4小时后,在空气气氛下于马弗炉中600℃恒温4小时,得到氧化铝载体D3。通过X-射线衍射方法表征其晶相、相对结晶度和晶粒大小,结果列于表1中。表1中,在测定假一水软铝石的结晶度时,以CL-A粉为标样;在测定一水软铝石的结晶度时,以CL-B粉为标样;在测定γ-氧化铝结晶度时,以CL-B-Al2O3物标样。通过N2吸附/脱附测定其比表面积和孔容,结果列于表2中。
表2 改性水合氧化铝比表面积和孔容表征
由表2结果可以说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用于制备所述催化剂的载体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较大的孔容。
实施例11-13与对比例3-4分别说明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与参比催化剂的制备。
实施例11
取100克载体S1,采用分步浸渍的方法在载体S1引入钼、镍、钴和助剂。首先,称取硝酸镁8.32克,在去离子水中溶解至澄清透,总液95ml,用此溶液浸渍100g载体S1,于120℃干燥4小时,600℃焙烧4小时,得到含Mg载体Mg-S1。称取磷酸7.2g,用70ml去离子水溶解,后持续加热至溶液温度60℃,缓缓加入三氧化钼20.1克,碱式碳酸镍7.6克,碱式碳酸钴0.26克,继续溶解至总液95毫升。溶解过程加热,温度保持在60℃,用此溶液浸渍100g载体Mg-S1,于170℃干燥4小时,得到催化剂C1。C1中镍、钴、钼氧化物及助剂磷、镁氧化物含量列于表3中。
实施例12
取100克载体S1,采用分步浸渍的方法在载体S1引入钼、镍、钴和助剂。首先,称取硝酸镁6.6克,在去离子水中溶解至澄清透,总液95ml,用此溶液浸渍100g载体S1,于120℃干燥4小时,600℃焙烧4小时,得到含Mg载体Mg-S1。称取磷酸6.7g,用70ml去离子水溶解,后持续加热至溶液温度60℃,缓缓加入三氧化钼18.6克,碱式碳酸镍8.8克,碱式碳酸钴0.26克,继续溶解至总液94毫升。溶解过程加热,温度保持在60℃,用此溶液浸渍100g载体Mg-S1,于170℃干燥4小时,得到催化剂C2。C2中镍、钴、钼氧化物及助剂磷、镁氧化物含量列于表3中。
实施例13
取100克载体S8,采用分步浸渍的方法在载体S8引入钼、镍、钴和助剂。首先,称取硝酸镁6.4克,在去离子水中溶解至澄清透,总液92ml,用此溶液浸渍100g载体S8,于120℃干燥4小时,600℃焙烧4小时,得到含Mg载体Mg-S8。称取磷酸6.1g,用70ml去离子水溶解,后持续加热至溶液温度60℃,缓缓加入三氧化钼17.1克,碱式碳酸镍6.9克,碱式碳酸钴0.34克,继续溶解至总液92毫升。溶解过程加热,温度保持在60℃,用此溶液浸渍100g载体Mg-S8,于170℃干燥4小时,得到催化剂C3。C3中镍、钴、钼氧化物及助剂磷、镁氧化物含量列于表3中。
对比例4
取100克载体D1,采用分步浸渍的方法在载体D1引入钼、镍、钴和助剂。首先,称取硝酸镁8.32克,在去离子水中溶解至澄清透,总液95ml,用此溶液浸渍100g载体D1,于120℃干燥4小时,600℃焙烧4小时,得到含Mg载体Mg-D1。称取磷酸7.2g,用70ml去离子水溶解,后持续加热至溶液温度60℃,缓缓加入三氧化钼20.1克,碱式碳酸镍7.6克,碱式碳酸钴0.26克,继续溶解至总液95毫升。溶解过程加热,温度保持在60℃,用此溶液浸渍100g载体Mg-D1,于170℃干燥4小时,得到催化剂DB1。DB1中镍、钴、钼氧化物及助剂磷、镁氧化物含量列于表3中。
对比例5
取100克载体D1,采用共浸渍的方法在载体D1引入钼、镍和钴。首先,称取磷酸6.0g,用70ml去离子水溶解,后持续加热至溶液温度60℃,缓缓加入三氧化钼16.9克,碱式碳酸镍6.8克,碱式碳酸钴0.13克,继续溶解至总液94毫升。溶解过程加热,温度保持在60℃,用此溶液浸渍100g载体D1,得到催化剂DB2。DB2中钴、钼氧化物含量列于表3中。
表3 催化剂中活性金属和助剂含量
注:金属含量为催化剂经550℃焙烧4小时后XRF分析结果。
实施例14-16
本实例用金山常顶汽油掺入4体积%沧州焦汽的混合原料对催化剂C1-C3进行活性评价,原料油性质见表4。
评价装置为50ml固定床加氢反应器,氢气采用一次通过。反应前,催化剂首先进行预硫化,硫化油为含2重量%CS2的镇海常顶汽油。硫化条件是:压力1.6MPa、氢油体积比200、体积空速2.0h-1、温度为290℃、时间3小时。将进料切换为金山常顶汽油,稳定30小时之后,将进料切换成原料油反应,反应条件包括:反应温度280℃,液时空速(LHSV)10h-1,反应压力1.6MPa,氢油体积比100。反应24小时后取样分析,结果列于表5中。
对比例6-7按照实施例14-16相同方法评价对比催化剂DB1、DB2,结果列于表5中。
表4 原料油性质
表5 催化剂评价结果
表5结果表明,与现有技术提供的催化剂相比,按照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在高空速、低氢油比、低压及较低温度下,加氢处理高硫、高氮含量的原料油,具有更好的加氢脱硫活性,可以将硫和氮降低至0.5ug/g以下,符合重整进料要求。

Claims (21)

1.一种加氢精制催化剂,含有载体、负载在该载体上的至少一种选自第VIII族的非贵金属组分、至少一种选自第VIB族的金属组分以及磷或磷与镁的组合助剂组分,其特征在于,以氧化物计并以催化剂为基准,所述第VIII族的非贵金属组分含量为0.1~6重量%,所述第VIB族的金属组分含量为1~40重量%,所述助剂组分含量为0.5~8重量%,所述载体为氧化铝,所述氧化铝由一种水合氧化铝制得;其中,所述改性水合氧化铝的制备包括:(1)将至少一种氧化铝水合物焙烧,所述焙烧条件包括:温度为300~950℃,时间为0.5~24小时;(2)将步骤(1)得到的焙烧产物与至少一种一水软铝石和/或假一水软铝石以及水混合,得到一种混合物;(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在密闭反应器中进行水热处理,水热处理条件包括:温度为60~250℃,时间为0.5~48小时;(4)将步骤(3)得到的产物干燥,得到所述改性水合氧化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焙烧条件包括:温度为300~750℃,时间为1~24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焙烧条件包括:温度为350~650℃,时间为2~10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水热处理条件包括:温度为60℃至小于140℃,时间为0.5~48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水热处理条件包括:温度为80~120℃,时间为4~24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水热处理条件包括:温度为140~250℃,时间为0.5~48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水热处理条件包括:温度为150~220℃,时间为4~24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铝水合物选自一水软铝石、假一水软铝石、三水合氧化铝中的一种或几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水合氧化铝为三水铝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焙烧产物与至少一种一水软铝石或假一水软铝石以及水混合得到的混合物中,以质量计的固含量为1~80%,其中,所述焙烧产物与以干基计的一水软铝石或假一水软铝石的质量比为0.1~2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焙烧产物与至少一种一水软铝石或假一水软铝石以及水混合得到的混合物中,以质量计的固含量为5~70%,其中,所述焙烧产物与以干基计的一水软铝石或假一水软铝石的质量比为0.2~12。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的干燥温度为60~180℃,干燥时间为0.5~24小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的干燥温度为80~150℃,干燥时间为1~12小时。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水合氧化铝中含有助剂,所述助剂组分选自IIIA、IVA、VA、VIIA、IIA、IIB、IIIB、IVB族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步骤(4)中包括向得到的改性水合氧化铝中引入助剂组分的步骤,以所述改性水合氧化铝干基重量为基准,所述助剂组分的引入量使最终得到的含助剂组分的改性水合氧化铝中,所述助剂组分含量为0.3~8重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水合氧化铝中的助剂组分选自氟、磷、硼、硅、镁、锌、镧、铈、钛和锆中的一种或几种,以所述改性水合氧化铝干基重量为基准,所述助剂组分的引入量使最终得到的含助剂组分的改性水合氧化铝中,所述助剂组分含量为0.4~5重量%。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向得到的改性水合氧化铝中引入助剂组分的方法包括:将含助剂组分的化合物配制成水溶液,将该水溶液与改性水合氧化铝混合成浆液,之后进行过滤和干燥,所述干燥温度为60~180℃,时间为0.5~24小时。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温度为80~150℃,时间为1~12小时。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以氧化物计并以催化剂为基准,所述第VIII族的非贵金属组分含量为1~6%,所述第VIB族金属组分含量为5~30%,所述助剂组分含量为1~6重量%。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VIII族的非贵金属组分为镍和钴,所述VIB族的金属组分为钼,所述催化剂中的助剂组分为磷和镁。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镍和钴的原子比为10~45,以元素计,磷和镁的摩尔比为1~6。
21.一种馏分油加氢处理方法,包括在加氢处理反应条件下,将原料油与催化剂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权利要求1~20任意一项所述的催化剂。
CN201510431112.7A 2015-07-21 2015-07-21 一种加氢精制催化剂及其应用 Active CN1063627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31112.7A CN106362782B (zh) 2015-07-21 2015-07-21 一种加氢精制催化剂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31112.7A CN106362782B (zh) 2015-07-21 2015-07-21 一种加氢精制催化剂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62782A CN106362782A (zh) 2017-02-01
CN106362782B true CN106362782B (zh) 2018-11-30

Family

ID=57879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31112.7A Active CN106362782B (zh) 2015-07-21 2015-07-21 一种加氢精制催化剂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627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94362A (zh) * 2017-04-10 2017-08-01 武汉凯迪工程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高氮原料油加氢精制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其载体的制备方法
CN112619632B (zh) * 2019-09-24 2022-07-0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氧化铝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58346A (en) * 1992-07-13 1993-11-02 United Catalysts Inc. Nickel hydrogenation catalyst
CN1368939A (zh) * 1999-08-11 2002-09-11 阿克佐诺贝尔公司 由廉价前体制备准晶体勃姆石的方法
US20130190527A1 (en) * 2012-01-23 2013-07-25 Celanes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Bismuth Catalyst Composition and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Ethanol Mixture
CN103372455A (zh) * 2012-04-26 2013-10-3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3372448A (zh) * 2012-04-26 2013-10-3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氢精制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4437579A (zh) * 2013-09-22 2015-03-2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馏分油加氢精制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58346A (en) * 1992-07-13 1993-11-02 United Catalysts Inc. Nickel hydrogenation catalyst
CN1368939A (zh) * 1999-08-11 2002-09-11 阿克佐诺贝尔公司 由廉价前体制备准晶体勃姆石的方法
US20130190527A1 (en) * 2012-01-23 2013-07-25 Celanes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Bismuth Catalyst Composition and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Ethanol Mixture
CN103372455A (zh) * 2012-04-26 2013-10-3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3372448A (zh) * 2012-04-26 2013-10-3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氢精制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4437579A (zh) * 2013-09-22 2015-03-2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馏分油加氢精制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62782A (zh) 2017-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509847C (en) Catalyst for hydrotreating gas oil,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process for hydrotreating gas oil
CA2516695C (en) Catalyst composition preparation and use
JP4055088B2 (ja) ホウ素およびケイ素を含む触媒および炭化水素仕込原料の水素化処理におけるその使用
CN106268917B (zh) 一种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其应用
CA2907604C (en) Hydrodesulfurization catalyst for diesel oil and hydrotreating method for diesel oil
HUE030394T2 (hu) Tömbös fémoxid részecskéket tartalmazó tömbkatalizátor készítmény és elõállítási eljárása
CN104560156B (zh) 一种加氢裂化方法
CA2508630C (en) Hydro processing of hydrocarbon using a mixture of catalysts
CN106179414B (zh) 一种硫化型加氢精制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29779B (zh) 一种含y型分子筛的多级孔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其应用
CN105013498B (zh) 一种加氢处理催化剂及其应用
CA2449637C (en) Two-stage heavy feed hpc process
CA2508605C (en) Heavy feed hpc process using a mixture of catalysts
CA2449646C (en) Two-stage hpc process
CN106140316B (zh) 一种加氢催化剂及其在烃油加氢中的应用
CN106362782B (zh) 一种加氢精制催化剂及其应用
CN106268965A (zh) 一种含Beta分子筛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其应用
CN106362757B (zh) 一种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及其应用
CN106362758B (zh) 一种二烯烃选择性加氢催化剂及其应用
CN105013521B (zh) 一种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其应用
CN106268922B (zh) 一种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其应用
CN104437579B (zh) 一种馏分油加氢精制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6268724B (zh) 一种含y型分子筛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其应用
CN106140314B (zh) 一种加氢催化剂及其应用
CN106140323B (zh) 一种加氢催化剂活化方法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