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59899B - 一种复合脂肪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反刍动物饲喂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脂肪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反刍动物饲喂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59899B
CN106359899B CN201610788995.1A CN201610788995A CN106359899B CN 106359899 B CN106359899 B CN 106359899B CN 201610788995 A CN201610788995 A CN 201610788995A CN 106359899 B CN106359899 B CN 1063598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t powder
trace element
zinc
source
cop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8899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59899A (zh
Inventor
黄逸强
邓敏
彭红星
姚亚军
张亚伟
夏飞辉
陶建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Xingjia Biologic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Xingjia Biolog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Xingjia Biologic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Xingjia Biolog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78899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598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598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598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598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598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or modified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2Breeding vertebrat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Fodder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脂肪粉,主要由脂肪粉、微量元素化合物和油溶性乳化剂组成,能够同时提供动物需要的微量元素及油脂,避免消化不良和腹泻,减少应激现象,提高饲料适口性,增加采食量,解决能量不足的问题,明显促进生长和产奶量。还公开了一种复合脂肪粉的制备方法及该复合脂肪粉的应用,该制备方法工艺独特、易操作、生产周期短,经过高压均质处理后脂肪粉能迅速溶解于水,成为细小糜粒,过反刍动物瘤胃后快速分散,与消化道内壁充分接触,显著提高脂肪的消化利用率;该复合脂肪粉可直接添加到饮用水中,随时采食,使用时不需要与浓缩料、预混料或精补料混合,可减少外界环境(热、光、水等)对有效成分的破坏,防止变质和损失。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脂肪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反刍动物饲喂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饲料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脂肪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反刍动物饲喂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反刍动物脂肪粉是一种不影响瘤胃发酵且易被瘤胃后消化系统消化、吸收、利用的能量来源。反刍动物在育肥期尤其是育肥后期以沉积脂肪为主,但随着育肥时间延后日增重降低,为了追求高增重,需要提高日粮的能量浓度,普遍采用增加玉米的饲喂量,但容易导致酸中毒。过瘤胃脂肪粉高能低热增耗,在肥育期间日粮中添加可增加能量浓度和总能进食量(尤其是夏季),对提高体脂肪的沉积量和饲料转化效率均有明显效果。反刍动物中产奶较大的奶牛、奶羊等产后7~10周即可达到泌乳高峰,而干物质采食量在15-20周才能达到摄食高峰,期间存在一个严重的能量负平衡阶段,易发生产后代谢病(脂肪肝和酮病),产奶量下降过快,生殖系统恢复时间慢,繁殖性能降低等现象的发生,添加过瘤胃脂肪粉,可缓解能量负平衡状态,提高泌乳高峰期日产量。且反刍动物在高温热应激情况下,干物质采食量下降,产奶量降低15%~40%。其能量及营养物质采食不足,导致乳脂率降低,并且还会导致健康问题易感性增加,乳房炎发病率增加,体质下降导致卵泡活动降低,早期胚胎死亡增加,繁殖性能降低。研究显示,妊娠最后3个月处于热季的奶牛、奶羊等,幼崽出生重降低,代谢疾病多,如果简单地提高精料的饲喂量,易导致瘤胃酸中毒和蹄叶炎的发生,并且热增耗严重时可导致其死亡。
目前市面上的脂肪粉分为以下三种:脂肪酸钙、氢化脂肪粉及物理分馏出不同沸点的脂肪粉。
脂肪酸钙:普通的脂肪酸钙产品是棕榈脂肪酸馏出液(棕榈油提炼过程中的副产物)与氢氧化钙通过化学反应皂化而成。由于长链脂肪酸易形成不溶性物质及脂肪酸钙有异味喂时必须同其它饲料混合,保持5~7d的过渡期才可,因而不能被充分利用。而且,当瘤胃液的pH值下降时,它会变得不稳定,分解出钙和不饱和脂肪酸,而不饱和脂肪酸会影响瘤胃微生物的发酵,并且在消化过程中会发生同分异构作用,产生反式脂肪酸。同时,脂肪皂化之后,适口性非常差,主要来源为国外进口。
氢化脂肪粉:由于液态油脂添加麻烦,易氧化酸败,于是,目前人们大量选用氢化脂肪粉作为能量来源,其实,这不是一种正确的方法。氢化脂肪其加工原理是采用化学方法,使脂肪(酸)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氢化,变成饱和脂肪酸。由于受加工工艺、设备和加工条件的控制等因素影响,氢化不可能完全,因而产品的过瘤胃保护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也不稳定。氢化脂肪中含有一定量的短链脂肪酸,短链脂肪酸在小肠中的消化率低。脂肪的氢化反应过程中会引起脂肪酸结构和性质的一些变化,如产生反式脂肪酸等,因而会对产品的小肠消化率以及动物的健康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物理分馏出来的脂肪粉:采用物理学的方法,将原料中的脂肪酸根据其熔点进行分馏,将所收集的不同熔点脂肪酸根据畜体需求配比而成,是天然纯植物脂肪粉。采用磷脂乳化及平衡脂肪酸组成,克服了上述脂肪粉的缺点,消化吸收率高,安全可靠且根据不同畜体对脂肪酸的消化吸收能力,分馏配比不同脂肪酸组成的脂肪粉,不同畜体无群体使用限制。反刍动物用的为过瘤胃脂肪粉。
目前,脂肪粉的添加方法分为两种:一是加入到精补料里,二是直接撒在草料上。第一种方法:在实际饲料生产条件下,脂肪粉的添加途径主要包括混合仓添加,以及制粒冷却后喷涂。由于脂肪粉的疏水特性,会影响蒸汽调质效果,具体表现在糊化度不足,饲料颗粒耐久指数(PDI)变差,因此许多饲料企业将混合仓内油脂的添加剂量控制在2%以内,而余下的油脂添加则采用制粒冷却后喷涂工艺实现。由此可见,脂肪粉加入到精料中费时费力。且脂肪粉为油脂类,受加工过程中高湿高热影响,易氧化变质,其精补料的保质期也较短。第二种方法:脂肪粉撒在草料上,受喂料方式的影响,不确定因素较多,可能出现投料不均匀、多投、少投的情况,也不利于管理。
除了脂肪粉之外,铁、锌、铜、锰、铬、钴和硒为生物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参与三大营养素的代谢,或是作为酶的组成成分。
微量元素铁是动物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是血红蛋白的重要部分。铁存在于向肌肉供给氧气的红细胞中,还是许多酶和免疫系统化合物的成分。铁能参与氧的运输和储存。铁还可以促进发育;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调节组织呼吸,防止疲劳;构成血红素,预防和治疗因缺铁而引起的贫血;使动物皮红毛亮。
微量元素锌是动物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其一直被比喻为动物的“生命元素”,自从1934年Todd等人通过大鼠试验首次证实锌是动物营养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以来,人们逐渐发现,锌是动物机体中200多种金属酶类、激素和胰岛素的组成部分,能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组织再生,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促进食欲,维持性器官和性机能的正常,加速创口愈合,保护皮肤健康,增强免疫机制,提高抵抗力。
微量元素铜能有效参与机体的细胞氧化、骨和结缔组织的形成、角质化和组织的色素沉着以及脊髓髓鞘形成等重要生理过程,对机体保持正常的心脏功能具有重要作用。铜也是一些酶系统的必需组分,尤其是与细胞氧化有关的金属酶,直接参与机体代谢。铜与铁的吸收和功用密切相关,能维持铁元素的正常代谢,有利于血红蛋白的合成和红细胞的成熟;还能通过促进下丘脑分泌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而参与机体的繁殖活动。
微量元素锰的主要营养生理作用是在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和胆固醇代谢中作为酶活化因子或组成部分。锰能参与中枢神经介质的传递及中枢神经细胞的能量供应,是维持大脑正常代谢功能必不可少的物质。如果动物缺锰可导致摄食量下降、生长减慢、骨异常、共济失调、反应迟钝和繁殖功能异常等现象。此外,甲状腺的合成必须有激活锰的酶催化才能完成。锰离子还与毛发色泽有很大关系,毛发色泽光亮则可能含锰充足,毛发暗淡无光泽则可能缺锰。
微量元素铬是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肌体的糖代谢和脂代谢中发挥特殊作用。动物对无机铬的吸收利用率极低,不到1%;而动物对有机铬的利用率可达10%~25%。铬的生理功能是与其它控制代谢的物质一起配合起作用。活性化合物甘氨酸铬能增强胰岛素的生物学作用,可通过活化葡萄糖磷酸变位酶而加快动物体内葡萄糖的利用,并促使葡萄糖转化为脂肪。铬还能抑制胆固醇的生物合成,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含量以及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提高饲养动物的瘦肉率。铬在核蛋白中含量较高,研究发现它能促进RNA的合成。铬还影响氨基酸在体内的转运,促进蛋白质代谢和生长发育。此外,铬还能抗氧化,提高免疫功能。
微量元素钴与维生素B12结合进入胃后,与胃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结合,以防止维生素B12被肠道微生物所破坏,从而促进其吸收。钴还能刺激动物体内骨髓的造血系统,帮助动物制造红细胞,使血管扩张和皮肤发红,防止贫血。甲状腺素的合成可能也需要钴,钴能拮抗碘缺乏产生的影响。
微量元素硒是动物体中一些抗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硒-P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内起着平衡氧化还原反应、促进糖分代谢等维持生理功能正常的作用,研究证明硒具有提高动物免疫力的作用。硒也是维持心脏正常功能的重要元素,对心脏肌体有保护和修复的作用。硒与体内的汞、锡、铊、铅等重金属结合的能力很强,形成复合金属硒蛋白而解毒、排毒,从而抵抗有毒重金属对肾、生殖腺和中枢神经的毒害。因此,硒可作为动物饲料微量添加剂,提高农副产品含硒量和品质。
因此,如何找到一条高效的、方便的将脂肪粉和微量元素的结合方式,并且各组分之间不会相互之间破坏其营养成分,氧化变质,是需要解决的一大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复合脂肪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反刍动物饲喂中的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复合脂肪粉,所述复合脂肪粉主要由脂肪粉、微量元素化合物、油溶性乳化剂组成,所述脂肪粉含量占复合脂肪粉总质量的73%~94%,所述微量元素化合物含量占复合脂肪粉总质量的2%~26%,所述油溶性乳化剂含量占复合脂肪粉总质量的1%~3%,所述复合脂肪粉中还包括含量小于复合脂肪粉总质量5%的水分。
上述的复合脂肪粉,优选的,所述脂肪粉为棕榈油脂肪粉,其熔点为58~62℃;所述油溶性乳化剂为溶血卵磷脂;所述复合脂肪粉的目数为300~500μm。
优选的,所述微量元素化合物包括铜源、铁源、锌源、锰源、铬源、钴源和硒源,所述微量元素化合物中铜、铁、锌、锰、铬、钴和硒的质量比为(0.5~32)∶(50~740)∶(15~190)∶(10~145)∶(0.01~0.2)∶(0.01~2)∶(0.01~0.5)。
一种上述复合脂肪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脂肪粉加热,在搅拌状态下加入油溶性乳化剂,继续搅拌一段时间;
(2)将含微量元素化合物的原料加入水中制成微量元素混合液;
(3)将步骤(1)后得到的脂肪粉边搅拌边加入步骤(2)后得到的微量元素化合物混合液,通过均质处理后得到混合乳化液,再经喷雾干燥即得到所述的复合脂肪粉。
上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搅拌速度为60~150r/min,加入油溶性乳化剂后继续搅拌15~60min;所述步骤(1)中脂肪粉的加热温度与所述步骤(2)中水的温度均控制在70~90℃。
优选的,所述步骤(1)和(2)中,脂肪粉、油溶性乳化剂及含微量元素化合物的原料的质量之和与水的质量比为(1~2):1。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所述含微量元素化合物的原料包括微量元素铜源、微量元素铁源、微量元素锌源、微量元素锰源、微量元素铬源、微量元素钴源和微量元素硒源;
所述微量元素铜源包括氯化铜、硫酸铜、氧化铜、氢氧化铜、碱式氯化铜、碱式硫酸铜、亚硒酸铜、苏氨酸铜、γ-氨基丁酸铜、乳糖酸铜和胍基乙酸铜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微量元素铁源包括氯化亚铁、硫酸亚铁、甘氨酸亚铁、苏氨酸亚铁、羟基蛋氨酸亚铁、蛋氨酸亚铁、γ-氨基丁酸亚铁、乳糖酸亚铁和胍基乙酸亚铁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微量元素锌源包括氯化锌、硫酸锌、氢氧化锌、氧化锌、碱式氯化锌、碱式硫酸锌、亚硒酸锌、甘氨酸锌、苏氨酸锌、羟基蛋氨酸锌、蛋氨酸锌、γ-氨基丁酸锌、乳糖酸锌和胍基乙酸锌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微量元素锰源包括硫酸锰、氯化锰、二氯化锰、氢氧化锰、氧化亚锰、甘氨酸锰、苏氨酸锰、羟基蛋氨酸锰、蛋氨酸锰、γ-氨基丁酸锰、乳糖酸锰和胍基乙酸锰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微量元素铬源包括三氯化铬、硫酸铬、甘氨酸铬、苏氨酸铬、羟基蛋氨酸铬、蛋氨酸铬、γ-氨基丁酸铬、乳糖酸铬和胍基乙酸铬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微量元素钴源包括氧化钴、氢氧化钴、氯化钴、硫酸钴、甘氨酸钴、苏氨酸钴、羟基蛋氨酸钴、蛋氨酸钴、γ-氨基丁酸钴和乳糖酸钴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微量元素硒源包括亚硒酸钠、亚硒酸钙、亚硒酸铜、亚硒酸锌、苏氨酸硒、硒代半胱氨酸、硒代蛋氨酸和酵母硒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搅拌速度为8000~10000r/min,搅拌时间为15~60min;所述均质处理的均质压力为28~48MPa。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微量元素化合物的原料为无水化合物或者为结晶水合物。不采用易氧化、含杂质高、动物吸收利用率不高甚至可能造成危害的高价态微量元素原料,如氧化亚铁(含杂高、含有较高三价铁,不利于合成及动物吸收)、二氧化铬(高价态,具有氧化性)、高铬酸钾(高价态,具有氧化性)、重铬酸钾(高价态,如反应不完全参加六价铬会造成动物中毒甚至死亡)等。
在饲喂动物中发现:固体食物需要机械咀嚼,并需消耗更多的消化液变成更小的颗粒才能被吸收。此过程既耗时耗能,且可能由于消化吸收不彻底造成饲料转化率低。如果采取乳化液形式吸收,因其液体中的颗粒已经足够小到很容易被吸收,消化更快,可以得到更高的饲料转化率,且耗时耗能更少。此外,由于脂肪粉的特性,需要脂肪粉在瘤胃中尽可能的不参加分解与合成。如果能尽快通过瘤胃,则会更好的减少脂肪粉在瘤胃中参加分解与合成的机会。乳化液形式的脂肪粉相对于固体形式的脂肪粉更具有优势,能够更快的过瘤胃,在肠道中被吸收。但现有的脂肪粉因为其疏水特性,在水中溶解性不好,成团状悬浮在水中或沉积在底部,没有办法均匀的分布在水中形成乳化液,没有办法通过动物饮水量来调节脂肪粉的摄入。因此,本发明采用油溶性乳化剂对脂肪粉进行乳化,并进行均质处理,解决了这一问题。
本发明采用油溶性乳化剂对脂肪粉进行乳化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①油溶性乳化剂的种类和纯度:不同乳化剂的亲水基团之间和亲油基团之间存在着范氏吸引力和偶电吸引力等,使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的作用力加强,同时由于这种作用力的存在,类似增大了乳化剂的分子结构,使之更符合食品乳状液的大分子乳化体系;此外,每种乳化体系对乳化剂的HLB值有一定要求,通过不同HLB值乳化剂的复合,使HLB值得到中和或拉平,从而更符合乳化体系的要求,而棕榈油脂肪粉所需HLB值为7,经过理论分析及反复试验发现溶血卵磷脂易采购,质量好、质量稳定,效果理想,适合用于本发明的复合脂肪粉制备;
②油溶性乳化剂的添加量:添加量太小,作用不明显,添加量太大,对乳化效果增效不大,成本较高,经反复试验后表明添加量为复合脂肪粉质量的1%~3%较为合适;
③乳化温度:乳化温度对磷脂乳化作用的影响也是明显的,较高温度下乳化有利于油相和水相的相互分散,而乳化后速冷至室温使乳状液的粘度增加,限制了油相粒子的相互聚结,从而增加了乳液的稳定性。
作为一个总的技术构思,本发明还相应提供了一种上述的或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复合脂肪粉在反刍动物饲喂中的应用,所述复合脂肪粉的饲喂方式为将所述复合脂肪粉溶解在水中供反刍动物直接饮用。
上述的应用,优选的,将所述复合脂肪粉溶解在水中直接饮用时,所述复合脂肪粉饲喂牛的使用量为100~600g/头/天,所述复合脂肪粉饲喂羊的使用量为50~250g/头/天,所述复合脂肪粉喂牛、羊以外其他的反刍动物的使用量为同期使用精补料的1~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独特、易操作、生产周期短,经过高压均质处理后脂肪粉能迅速溶解于水,成为细小糜粒,过反刍动物瘤胃后快速分散,与消化道内壁充分接触,显著提高脂肪的消化利用率;采用的溶血卵磷脂油溶性乳化剂易采购,质量好、质量稳定,效果理想。
2.由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复合脂肪粉由微量元素化合物和脂肪粉组成,能够同时提供动物需要的微量元素及油脂,避免消化不良和腹泻,减少应激现象,提高饲料适口性,增加采食量,解决能量不足的问题,明显促进生长和产奶量;不采用对动物有害的微量元素原料,如硝酸盐、高氯酸盐等,从源头上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性,不用担心有害原料残留被动物吸收后造成的危害,同时也减少了养殖业对环境污染。
3.由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复合脂肪粉,即使不添加任何抗氧化剂,保存18个月饲料也不会变质,而且可根据客户要求制作出不同含量、不同包重的产品,方便称量和添加,大幅度提高单位饲料的能量水平,为饲料其他养分增加配方空间,为广大中、小养殖场和农民提供方便、实用、经济有效的复合脂肪粉产品。
4.由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复合脂肪粉的应用方法,可直接添加到饮用水中,随时采食,使用时不需要与浓缩料、预混料或精补料混合,可减少外界环境(热、光、水等)对有效成分的破坏,防止变质和损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文将结合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
除非另有定义,下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术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专业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发明中用到的各种原材料、试剂、仪器和设备等均可通过市场购买得到或者可通过现有方法制备得到。
以下实施例中所用到的各原料,其中铜、铁、锌、锰、铬和钴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硒采用原子吸收荧光光度法测定含量;脂肪粉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溶血卵磷脂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因选用的棕榈油脂肪粉的熔点较低,不测定水分;因复合脂肪粉产品无三废排放,无原料损失,不测定氨基酸,阴离子如硫酸根、氯离子等含量。
实施例1:
一种本发明的复合脂肪粉,所述复合脂肪粉主要由棕榈油脂肪粉、微量元素和溶血卵磷脂组成,棕榈油脂肪粉含量占复合脂肪粉总质量的73.1%,微量元素化合物含量占复合脂肪粉总质量的25.0%,溶血卵磷脂含量占复合脂肪粉总质量的1.0%,其余为水和杂质;该复合脂肪粉中铜、铁、锌、锰、铬、钴和硒的质量比为32∶740∶190∶145∶0.2∶2∶0.5。
一种本发明的复合脂肪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5.8kg熔点为58~62℃的棕榈油脂肪粉(纯度99.9%)加热到70℃,在120r/min的搅拌状态下加入216.0g溶血卵磷脂作为油溶性乳化剂,继续搅拌30min;
(2)将微量元素化合物加入70℃的热水(21.4Kg)中制成微量元素混合液,所述微量元素化合物包括:纯度为98%的碱式氯化铜54.9g、纯度为98%的甘氨酸亚铁4275.1g、纯度为98%的羟基蛋氨酸锌689.0g、纯度为98%的甘氨酸锰347.0g、纯度为98%的蛋氨酸钴7.2g、纯度为98%的甘氨酸铬0.5g和2%硒含量的酵母硒25.0g;
(3)将步骤(1)后得到的脂肪粉在8000r/min高速搅拌下加入步骤(2)后得到的微量元素化合物混合液,搅拌30min后通过压力为48Mpa的均质机处理,得到混合乳化液,再经喷雾干燥即得到所述的复合脂肪粉21.6Kg,目数为300~500μm。
经过检测分析,上述得到的复合脂肪粉中,Cu2+含量为0.15%,Fe2+含量为3.43%,Zn2+含量为0.88%,Mn2+含量为0.67%,Cr3+含量为9.2ppm,Co2+含量为92.6ppm,Se2+含量为23.2ppm,棕榈油脂肪粉含量为73.1%,溶血卵磷脂含量为1.0%,其余为水分和少量杂质(微量元素化合物纯度为98%,还含有2%的杂质和水分)。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复合脂肪粉由微量元素化合物和脂肪粉组成,能够同时提供动物需要的微量元素及油脂,避免消化不良和腹泻,减少应激现象,提高饲料适口性,增加采食量,解决能量不足的问题,明显促进生长和产奶量;不采用对动物有害的微量元素原料,如硝酸盐、高氯酸盐等,从源头上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性,不用担心有害原料残留被动物吸收后造成的危害,同时也减少了养殖业对环境污染。
实施例2:
一种本发明的复合脂肪粉,所述复合脂肪粉主要由棕榈油脂肪粉、微量元素和溶血卵磷脂组成,棕榈油脂肪粉含量占复合脂肪粉总质量的84.6%,微量元素化合物含量占复合脂肪粉总质量的11.1%,溶血卵磷脂含量占复合脂肪粉总质量的1.0%,其余为水和杂质;该复合脂肪粉中铜、铁、锌、锰、铬、钴和硒的质量比为30∶700∶150∶120∶0.15∶1.8∶0.4。
一种本发明的复合脂肪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2242.6kg熔点为58~62℃的棕榈油脂肪粉(纯度99.9%)加热到78℃,在100r/min的搅拌状态下加入26.9kg溶血卵磷脂作为油溶性乳化剂,继续搅拌60min;
(2)将微量元素化合物加入78℃的热水(1400kg)中制成微量元素化合物混合液,所述微量元素化合物包括:纯度为98%的碱式氯化铜5.5kg、纯度为98%的羟基蛋氨酸亚铁216.7kg、纯度为98%的碱式氯化锌25.1kg、纯度为98%的蛋氨酸锰45.3kg、纯度为98%的甘氨酸钴0.4kg、纯度为98%的蛋氨酸铬58.9g和纯度为98%的苏氨酸硒0.1kg;
(3)将步骤(1)后得到的脂肪粉在8000r/min高速搅拌下加入步骤(2)后得到的微量元素化合物混合液,搅拌15min后通过压力为45Mpa的均质机处理,得到混合乳化液,再经喷雾干燥即得到所述的复合脂肪粉2650kg,目数为300~500μm。
经过检测分析,上述得到的复合脂肪粉中,Cu2+含量为0.11%、Fe2+含量为2.64%、Zn2+含量为0.56%、Mn2+含量为0.45%、Cr3+含量为5.66ppm、Co2+含量为67.92ppm、Se2+含量为15.09ppm,棕榈油脂肪粉含量为84.6%,溶血卵磷脂含量为1.0%,其余为水分和少量杂质(微量元素化合物纯度为98%,还有2%的杂质和水分)。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复合脂肪粉由微量元素化合物和脂肪粉组成,能够同时提供动物需要的微量元素及油脂,避免消化不良和腹泻,减少应激现象,提高饲料适口性,增加采食量,解决能量不足的问题,明显促进生长和产奶量;不采用对动物有害的微量元素原料,如硝酸盐、高氯酸盐等,从源头上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性,不用担心有害原料残留被动物吸收后造成的危害,同时也减少了养殖业对环境污染。
实施例3:
一种本发明的复合脂肪粉,所述复合脂肪粉主要由棕榈油脂肪粉、微量元素和溶血卵磷脂组成,棕榈油脂肪粉含量占复合脂肪粉总质量的90.1%,微量元素化合物含量占复合脂肪粉总质量的6.2%,溶血卵磷脂含量占复合脂肪粉总质量的3.0%,其余为水和杂质;该复合脂肪粉中铜、铁、锌、锰、铬、钴和硒的质量比为18∶485∶160∶100∶0.15∶1.8∶0.25。
一种本发明的复合脂肪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340.6kg熔点为58~62℃的棕榈油脂肪粉(纯度99.9%)加热到90℃,在60r/min的搅拌状态下加入11.3kg溶血卵磷脂作为油溶性乳化剂,继续搅拌45min;
(2)将微量元素化合物加入90℃的热水(300kg)中制成微量元素化合物混合液,所述微量元素化合物包括:纯度为98%的五水硫酸铜721.7g、纯度为98%的一水硫酸亚铁15.0kg、纯度为98%的一水硫酸锌4.5kg、纯度为98%的一水硫酸锰3.1kg、纯度为98%的六水硫酸钴82.0g、纯度为98%的六水硫酸铬7.4g和纯度为98%的亚硒酸钠5.6g;
(3)将步骤(1)后得到的脂肪粉在9000r/min高速搅拌下加入步骤(2)后得到的微量元素化合物混合液,搅拌45min后通过压力为35Mpa的均质机处理,得到混合乳化液,再经喷雾干燥即得到所述的复合脂肪粉378kg,目数为300~500μm。
经过检测分析,上述得到的复合脂肪粉中,Cu2+含量为481ppm、Fe2+含量为1.29%、Zn2+含量为0.43%、Mn2+含量为0.27%、Cr3+含量为4.0ppm、Co2+含量为48.1ppm、Se2+含量为6.6ppm,棕榈油脂肪粉含量为90.1%,溶血卵磷脂含量为3.0%,其余为水分和少量杂质(微量元素化合物纯度为98%,还有2%的杂质和水分)。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复合脂肪粉由微量元素化合物和脂肪粉组成,能够同时提供动物需要的微量元素及油脂,避免消化不良和腹泻,减少应激现象,提高饲料适口性,增加采食量,解决能量不足的问题,明显促进生长和产奶量;不采用对动物有害的微量元素原料,如硝酸盐、高氯酸盐等,从源头上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性,不用担心有害原料残留被动物吸收后造成的危害,同时也减少了养殖业对环境污染。
实施例4:
一种本发明的复合脂肪粉,所述复合脂肪粉主要由棕榈油脂肪粉、微量元素和溶血卵磷脂组成,棕榈油脂肪粉含量占复合脂肪粉总质量的77.2%,微量元素化合物含量占复合脂肪粉总质量的20.2%,溶血卵磷脂含量占复合脂肪粉总质量的1.5%,其余为水和杂质;该复合脂肪粉中铜、铁、锌、锰、铬、钴和硒的质量比为25∶500∶150∶120∶0.1∶1.6∶0.35。
一种本发明的复合脂肪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6.93kg熔点为58~62℃的棕榈油脂肪粉(纯度99.9%)加热到80℃,在150r/min的搅拌状态下加入138.7g溶血卵磷脂作为油溶性乳化剂,继续搅拌15min;
(2)将微量元素化合物加入80℃的热水(7kg)中制成微量元素化合物混合液,所述微量元素化合物包括:纯度为98%的氯化铜54.0g、纯度为98%的氯化亚铁1157.1g、纯度为98%的氯化锌320.3g、纯度为98%的氯化锰280.5g、纯度为98%的六水合三氯化铬0.5g、纯度为98%的氯化钴3.6g和纯度为98%的硒代蛋氨酸0.9g;
(3)将步骤(1)后得到的脂肪粉在10000r/min高速搅拌下加入步骤(2)后得到的微量元素化合物混合液,搅拌60min后通过压力为40Mpa的均质机处理,得到混合乳化液,再经喷雾干燥即得到所述的复合脂肪粉8.97kg,目数为300~500μm。
经过检测分析,上述得到的复合脂肪粉中,Cu2+含量为0.28%、Fe2+含量为5.57%、Zn2+含量为1.67%、Mn2+含量为1.33%、Cr3+含量为11.15ppm、Co2+含量为178.37ppm、Se2+含量为39.00ppm,棕榈油脂肪粉含量为77.2%,,溶血卵磷脂含量为1.5%,其余为水分和少量杂质(微量元素化合物纯度为98%,还有2%的杂质和水分)。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复合脂肪粉由微量元素化合物和脂肪粉组成,能够同时提供动物需要的微量元素及油脂,避免消化不良和腹泻,减少应激现象,提高饲料适口性,增加采食量,解决能量不足的问题,明显促进生长和产奶量;不采用对动物有害的微量元素原料,如硝酸盐、高氯酸盐等,从源头上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性,不用担心有害原料残留被动物吸收后造成的危害,同时也减少了养殖业对环境污染。
实施例5:
一种本发明的复合脂肪粉,所述复合脂肪粉主要由棕榈油脂肪粉、微量元素和溶血卵磷脂组成,棕榈油脂肪粉含量占复合脂肪粉总质量的94.0%,微量元素化合物含量占复合脂肪粉总质量的3.5%,溶血卵磷脂含量占复合脂肪粉总质量的1.0%,其余为水和杂质;该复合脂肪粉中铜、铁、锌、锰、铬、钴和硒的质量比为5∶500∶150∶100∶0.1∶0.1∶0.1。
一种本发明的复合脂肪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65kg熔点为58~62℃的棕榈油脂肪粉(纯度99.9%)加热到85℃,在80r/min的搅拌状态下加入0.7Kg溶血卵磷脂作为油溶性乳化剂,继续搅拌20min;
(2)将微量元素化合物加入85℃的热水(50kg)中制成微量元素化合物混合液,所述微量元素化合物包括:纯度为98%的苏氨酸铜14.6g、纯度为98%的苏氨酸亚铁1586.4g、纯度为98%的苏氨酸锌431.2g、纯度为98%的羟基蛋氨酸锰378.8g、纯度为98%的乳糖酸铬0.3g、纯度为98%的γ-氨基丁酸钴0.3g和硒含量为10%的亚硒酸钙1.0g;
(3)将步骤(1)后得到的脂肪粉在8800r/min高速搅拌下加入步骤(2)后得到的微量元素化合物混合液,搅拌30min后通过压力为35Mpa的均质机处理,得到混合乳化液,再经喷雾干燥即得到所述的复合脂肪粉69.1kg,目数为300~500μm。
经过检测分析,上述得到的复合脂肪粉中,Cu2+含量为7.2ppm、Fe2+含量为0.7%、Zn2+含量为0.2%、Mn2+含量为0.1%、Cr3+含量为1.4ppm、Co2+含量为1.4ppm、Se2+含量为1.4ppm,棕榈油脂肪粉含量为94.0%,溶血卵磷脂含量为1.0%,其余为水分和少量杂质(微量元素化合物纯度为98%,还有2%的杂质和水分)。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复合脂肪粉由微量元素化合物和脂肪粉组成,能够同时提供动物需要的微量元素及油脂,避免消化不良和腹泻,减少应激现象,提高饲料适口性,增加采食量,解决能量不足的问题,明显促进生长和产奶量;不采用对动物有害的微量元素原料,如硝酸盐、高氯酸盐等,从源头上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性,不用担心有害原料残留被动物吸收后造成的危害,同时也减少了养殖业对环境污染。
实施例6:
一种由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复合脂肪粉在反刍动物饲喂中的应用,将实施例1中制备得到的复合脂肪粉溶解在水中供犊牛直接饮用。
选用同一头黑白花种公牛与初产秦川母牛杂交产下的28头犊牛(80~90日龄)为试验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7头,采用自动饮水装置供水。预试期7d,估算每组犊牛的饮水量。正试期30d,所有犊牛草料和精补料中不添加脂肪粉及微量元素。自动饮水装置的贮水桶水量应与每组犊牛的饮水量相符。其中对照组的饮水中不添加油脂类及微量元素产品,试验一组在自动饮水装置的贮水桶中添加本发明的复合脂肪粉,添加量为50g/头/天;试验二组在自动饮水装置的贮水桶中添加本发明的复合脂肪粉,添加量为300g/头/天;试验三组在饮用水中添加本发明的复合脂肪粉,添加量为600g/头/天。试验结果见下表1。
表1:胍基乙酸锌对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组别 初始体重/kg 末重/kg 平均日增重/kg
对照组 60.1±1.45 78.2±1.40 0.60±0.09
试验一组 58.4±1.31 81.4±1.74 0.76±0.07
试验二组 59.7±1.16 84.0±1.74 0.81±0.04
试验三组 58.8+1.37 85.5±1.85 0.89±0.06
从表1可以看出,在初始体重相差不大的条件下,饲喂期间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平均日增重上有显著性差异,且试验组间差异显著。上述表1的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间犊牛的生长速度差异显著;且随着复合脂肪粉添加量的提高,其日增重有提高趋势,表现出本发明的复合脂肪粉对犊牛有良好的促生长效果。
实施例7:
一种由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复合脂肪粉在反刍动物饲喂中的应用,将实施例2中制备得到的复合脂肪粉溶解在水中供肥育牛直接饮用。
将20头体质健康、平均始重相近约为220Kg的荷斯坦肥育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5头,采用自动饮水装置供水。预试期7d,估算每组肥育牛的饮水量。正试期70d,所有草料和精补料中不添加脂肪粉及微量元素。自动饮水装置的贮水桶水量应与每组肥育牛的饮水量相符。在每组自动饮水装置的贮水桶水中分别添加本发明的复合脂肪粉,为0g/头/天、50g/头/天、300g/头/天和600g/头/天,依次分为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试验在舍饲条件下进行,分圈饲养,由专人负责饲养管理。每天饲喂2次,分次喂给,自由采食和供水两次(10∶00和15∶00),每天记录饲料消耗量。试验开始后,分别于正试期开始及结束称始重和末重,每天统计耗料量,试验结束后计算总增重、日增重及料重比。试验结果见表2。
表2:复合脂肪粉对肥育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表2可知,Ⅳ组肥育牛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Ⅰ、Ⅱ和Ⅲ组,Ⅳ组肥育牛的料重比明显低于Ⅰ、Ⅱ和Ⅲ组。上表2的结果表明:随着复合脂肪粉添加量的提高,肥育牛的平均日增重含量显著提高,料重比显著降低,表现出本发明的复合脂肪粉对饲料转化率显著提高,对肥育牛有显著的促生长效果。
实施例8:
一种由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复合脂肪粉在反刍动物饲喂中的应用,将实施例5中制备得到的复合脂肪粉溶解在水中供奶牛直接饮用。
试验用奶牛按年龄、胎次、泌乳时间及生理状态大致相同或相近的原则,选择优良荷斯坦奶牛36头进行随机配对试验,分试验组Ⅱ组、Ⅲ组和Ⅳ组与对照组Ⅰ组。组与组之间奶牛的产奶量、乳脂率接近。采用自动饮水装置供水。预试期7d,估算每组奶牛的饮水量。正试期40d,所有奶牛草料和精补料中不添加脂肪粉及微量元素。自动饮水装置的贮水桶水量应与每组奶牛的饮水量相符。每头牛每天的在每组自动饮水装置的贮水桶水中分别添加本发明的复合脂肪粉,添加量为0、100、300、600g/头/天,依次分为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试验期开始和结束时测定全乳的乳蛋自、乳脂率、乳糖、冰点、总固体物质等。试验结果见表3。
表3:乳脂、乳蛋自、乳糖、总固体物质、冰点变化情况
组别 乳脂率(%) 乳蛋白(%) 乳糖(%) 总固体物质(%) 冰点(℃)
3.2±0.45 2.67±0.10 4.78±0.23 11.86±0.31 ﹣0.52±0.01
3.3±0.19 2.72±0.12 4.96±0.20 12.39±0.25 ﹣0.52±0.01
3.6±0.38 2.83±0.13 4.80±0.21 12.72±0.19 ﹣0.53±0.01
3.7±0.38 2.95±0.12 4.98±0.20 12.77±0.18 ﹣0.52±0.01
由表3可知,从Ⅰ组到Ⅳ组,乳脂率含量、乳蛋白含量、总固体物质含量有上升趋势,乳糖含量、冰点物明显变化。上表3的结果表明:随着复合脂肪粉添加量的提高,牛奶中乳脂率含量、乳蛋白含量、总固体物质含量有所提高,说明本发明的复合脂肪粉对维持和提高奶牛的产奶性能有显著作用,且对牛奶品质无明显影响。
实施例9:
一种由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复合脂肪粉在反刍动物饲喂中的应用,将实施例3中制备得到的复合脂肪粉溶解在水中供羊直接饮用。
采用单因子分组试验设计,将40只滩羊一代公羔(约5.5月龄、体况中等、健康),按体重分为4组,每组10只,每只羊为一个重复。其中试验Ⅰ组为对照组,不添加油脂类及微量元素产品;试验Ⅱ组在自动饮水装置的贮水桶中添加本发明的复合脂肪粉,添加量为50g/头/天;试验Ⅲ组在自动饮水装置的贮水桶中添加本发明的复合脂肪粉,添加量为150g/头/天;试验Ⅳ组在自动饮水装置的贮水桶中添加本发明的复合脂肪粉,添加量为250g/头/天。(预试期14d,正试期60d)。采用自动饮水装置供水。预试期间,估算每组奶牛的饮水量。正试期间,所有羊草料和精补料中不添加脂肪粉及微量元素。自动饮水装置的贮水桶水量应与每组羊的饮水量相符。
试验饲粮参照0.9倍NRC育肥幼羊营养推荐量设计饲粮配方。饲养管理试验开始前对羔羊进行防疫和驱虫。羔羊入舍前和试验期间,按常规进行消毒。正试期间,称重后,各组羔羊分别接受不同的试验饲粮。每天饲喂四次(7∶00、12∶00、17∶00和22∶00),供水两次(10∶00和15∶00)。饲养结束后,称重。并从每个处理组中选4只体重接近平均值的羔羊,在一天内屠宰完毕。分别于宰前24h和2h停食、停水。屠宰前从颈静脉采血样,制备血清,-70℃保存备测。用化学法测定肉中肌红蛋白含量。选用羔羊肉背最长肌,取倒数第3-4个肋骨间处眼肌,将试样修整为长×宽×高=5cm×3cm×2.5cm的肉片。将修整好的试样称重(W1),一端用细铁丝钩住,放置于充气的聚乙烯薄膜食品袋中,悬吊于冰箱0℃~4℃冷藏层,放置24h。取出肉样,拭去表层的汁液,称重(W2)。计算公式:滴水损失(%)=[(W1-W2)/W1]×100%。试验结果见表4。
表4:复合脂肪粉对羊肉肌红蛋白含量、滴水损失及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表4可知,Ⅳ组羊血中肌红蛋白含量、羊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Ⅰ、Ⅱ和Ⅲ组,Ⅳ组羊肉滴水损失明显低于Ⅰ、Ⅱ和Ⅲ组。上表4的结果表明:随着复合脂肪粉添加量的提高,羊血中肌红蛋白含量显著提高,肉色鲜红,滴水损失显著降低,羊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表现出本发明的复合脂肪粉对羔羊肉质有良好的改善效果。
实施例10:
一种由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复合脂肪粉在反刍动物饲喂中的应用,将实施例3中制备得到的复合脂肪粉溶解在水中供梅花鹿直接饮用。
选择健康、体重相近的15~16月龄15只育成雄性梅花鹿40头,进行随机配对试验,分别在自动饮水装置的贮水桶中分别添加本发明的复合脂肪粉,占精补料重量的0、1%、4%和8%,依次分为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试验育成雄性梅花鹿为舍饲圈养。采用自动饮水装置供水。预试期间,估算每组梅花鹿的饮水量。正试期间,所有梅花鹿草料和精补料中不添加脂肪粉及微量元素。自动饮水装置的贮水桶水量应与每组梅花鹿的饮水量相符。
饲养试验为60d,预试期7d,正试期53d。每天饲喂2次,分次喂给,自由采食和供水两次(10∶00和15∶00),每天记录饲料消耗量。试验开始后,分别于正试期开始及结束称始重和末重,每天统计耗料量,试验结束后计算总增重、日增重及料重比。试验结果见表5。
表5:育成雄性梅花鹿体增重及饲料消耗
由表5可知,Ⅳ组雄性梅花鹿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Ⅰ、Ⅱ和Ⅲ组,料重比明显低于Ⅰ、Ⅱ和Ⅲ组。上表5的结果表明:随着复合脂肪粉添加量的提高,对雄性梅花鹿的促生长优势明显,饲料转化率高。

Claims (5)

1.一种溶解在水中供反刍动物直接饮用的复合脂肪粉,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脂肪粉由脂肪粉、微量元素化合物、油溶性乳化剂组成,所述脂肪粉含量占复合脂肪粉总质量的73%~94%,所述微量元素化合物含量占复合脂肪粉总质量的2%~26%,所述油溶性乳化剂含量占复合脂肪粉总质量的1%~3%,所述复合脂肪粉中还包括含量小于复合脂肪粉总质量5%的水分;所述脂肪粉为棕榈油脂肪粉;所述油溶性乳化剂为溶血卵磷脂;所述微量元素化合物包括铜源、铁源、锌源、锰源、铬源、钴源和硒源,所述微量元素化合物中铜、铁、锌、锰、铬、钴和硒的质量比为(0.5~32)∶(50~740)∶(15~190)∶(10~145)∶(0.01~0.2)∶(0.01~2)∶(0.01~0.5);所述复合脂肪粉的目数为300~500μm;
所述复合脂肪粉由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
(1)将脂肪粉加热,在搅拌状态下加入油溶性乳化剂,继续搅拌一段时间;
(2)将含微量元素化合物的原料加入水中制成微量元素化合物混合液;
(3)将步骤(1)后得到的脂肪粉边搅拌边加入步骤(2)后得到的微量元素化合物混合液,通过均质处理后得到混合乳化液,再经喷雾干燥即得到所述的复合脂肪粉;
所述步骤(1)中搅拌速度为60~150r/min,加入油溶性乳化剂后继续搅拌15~60min;所述步骤(1)中脂肪粉的加热温度与所述步骤(2)中水的温度均控制在70~90℃;
所述步骤(2)中,所述含微量元素化合物的原料包括微量元素铜源、微量元素铁源、微量元素锌源、微量元素锰源、微量元素铬源、微量元素钴源和微量元素硒源;
所述微量元素铜源包括氯化铜、硫酸铜、氧化铜、氢氧化铜、亚硒酸铜、苏氨酸铜、γ-氨基丁酸铜、乳糖酸铜和胍基乙酸铜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微量元素铁源包括氯化亚铁、硫酸亚铁、苏氨酸亚铁、羟基蛋氨酸亚铁、蛋氨酸亚铁、γ-氨基丁酸亚铁、乳糖酸亚铁和胍基乙酸亚铁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微量元素锌源包括氯化锌、硫酸锌、氢氧化锌、氧化锌、亚硒酸锌、苏氨酸锌、羟基蛋氨酸锌、蛋氨酸锌、γ-氨基丁酸锌、乳糖酸锌和胍基乙酸锌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微量元素锰源包括硫酸锰、氯化锰、二氯化锰、氢氧化锰、氧化亚锰、苏氨酸锰、羟基蛋氨酸锰、蛋氨酸锰、γ-氨基丁酸锰、乳糖酸锰和胍基乙酸锰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微量元素铬源包括三氯化铬、硫酸铬、苏氨酸铬、羟基蛋氨酸铬、蛋氨酸铬、γ-氨基丁酸铬、乳糖酸铬和胍基乙酸铬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微量元素钴源包括氧化钴、氢氧化钴、氯化钴、硫酸钴、苏氨酸钴、羟基蛋氨酸钴、蛋氨酸钴、γ-氨基丁酸钴和乳糖酸钴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微量元素硒源包括亚硒酸钠、亚硒酸钙、亚硒酸铜、亚硒酸锌、苏氨酸硒、硒代半胱氨酸、硒代蛋氨酸和酵母硒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步骤(3)中,搅拌速度为8000~10000r/min,搅拌时间为15~60min;所述均质处理的均质压力为28~48 MP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脂肪粉,其特征在于,所述棕榈油脂肪粉的熔点为58~6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脂肪粉,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和(2)中,脂肪粉、油溶性乳化剂及含微量元素化合物的原料的质量之和与水的质量比为(1~2):1。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脂肪粉在制备反刍动物饲料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脂肪粉的饲喂方式为将所述复合脂肪粉溶解在水中供反刍动物直接饮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脂肪粉饲喂牛的使用量为100~600g/头/天,所述复合脂肪粉饲喂羊的使用量为50~250g/头/天,所述复合脂肪粉喂牛、羊以外其他的反刍动物的使用量为同期使用精补料的1~8%。
CN201610788995.1A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复合脂肪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反刍动物饲喂中的应用 Active CN1063598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88995.1A CN106359899B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复合脂肪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反刍动物饲喂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88995.1A CN106359899B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复合脂肪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反刍动物饲喂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59899A CN106359899A (zh) 2017-02-01
CN106359899B true CN106359899B (zh) 2019-12-20

Family

ID=57899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88995.1A Active CN106359899B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复合脂肪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反刍动物饲喂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598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56472A (zh) * 2017-03-23 2017-09-15 山东中牧饲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妊娠母猪适用的功能脂肪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77609A (zh) * 2018-01-16 2018-05-29 湖南农业大学 一种基于甘氨酸螯合锌的反刍家畜配合饲料及其应用
CN108935968A (zh) * 2018-07-26 2018-12-07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一种水溶性漆脂基饲用脂肪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38283A (zh) * 2019-06-17 2019-10-18 山东惠尔佳生物有限公司 一种减少肉牛油脂过瘤胃的饲料加工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50836A (zh) * 2012-01-18 2012-07-11 长沙兴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动物营养添加剂微量元素复合包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948652A (zh) * 2012-12-12 2013-03-06 山东中大牧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反刍动物脂肪粉及其制备工艺
CN104222667A (zh) * 2014-09-26 2014-12-24 广州市优百特饲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反刍动物过瘤胃稳定均衡脂肪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53696A (zh) * 2015-08-27 2015-11-18 广州市优百特饲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犊牛脂肪粉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50836A (zh) * 2012-01-18 2012-07-11 长沙兴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动物营养添加剂微量元素复合包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948652A (zh) * 2012-12-12 2013-03-06 山东中大牧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反刍动物脂肪粉及其制备工艺
CN104222667A (zh) * 2014-09-26 2014-12-24 广州市优百特饲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反刍动物过瘤胃稳定均衡脂肪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53696A (zh) * 2015-08-27 2015-11-18 广州市优百特饲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犊牛脂肪粉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反刍动物饲料用脂肪粉及相关问题概述;张晓明;《饲料研究》;20031231(第10期);第31-33、41页 *
饲料乳化剂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陈玉艳等;《现代畜牧兽医》;20120930;第40-4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59899A (zh) 2017-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amal et al. Effect of dietary supplementation of organic acids on performance and serum biochemistry of broiler chicken
CN106359899B (zh) 一种复合脂肪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反刍动物饲喂中的应用
Arieli et al. The effect of feeding saltbush and sodium chloride on energy metabolism in sheep
CN110250354A (zh) 一种宠物主粮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McDowell Recent advances in minerals and vitamins on nutrition of lactating cows
US10376548B2 (en) Animal health improvement composition and method
Meyer et al. Effect of dietary iodine on growth and iodine status of growing fattening bulls
Majdoub-Mathlouthi et al. Carcass traits and meat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Barbarine lambs reared on rangelands or indoors on hay and concentrate
Masters Practical implications of mineral and vitamin imbalance in grazing sheep
Yousfi et al. Effect of increasing levels of sodium chloride in drinking water on intake, digestion and blood metabolites in Barbarine sheep.
Finn et al. Whole rolled sunflower seeds with or without additional limestone in lactating dairy cattle rations
WO2022221925A1 (en) A method of reducing methane production in a ruminant animal
CN113170840A (zh) 含5-氨基乙酰丙酸和甘氨酸铁的饲料添加剂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EP1752049B1 (en) Gamma-aminobutyric acid feeding method
CN111034867A (zh) 一种用于改善猪肉肉质的日粮及其应用
Baimishev et al. Optigen dose influence on the haematological indices of high-producing cows.
Oler et al. Blood chemistry, thyroid hormones, and insulin serum content in bulls fed a ration limited in energy
Moloney Growth and carcass composition in sheep offered isoenergetic rations which resulted in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ruminal metabolites
El-Emam GROWTH PERFORMANCE, FEED UTILIZATION, RUMINAL PARAMETERS,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CARCASS CHARACTERISTICS OF MALE ZARAIBI GOATS FED RATIONS CONTAINING LINSSED OR SUNFLOWER OILS.
Suliman et al. Performance of lambs fed on biologically treated silages
Sheehy et al. Effects of a novel heat-treated protein and carbohydrate supplement on feed consumption, milk production, and cheese yield in early-lactation dairy cows
JP4015149B2 (ja) 飼料組成物
Sheida et al. Adaptive responses of cattle digestive system as influenced by dietary ultrafine iron particles combined with fat diets
Shee et al. Feeding dried distillers grains with solubles to lactating beef cows: impact of excess protein and fat on post-weaning progeny growth, glucose tolerance and carcass traits
Fisher An evaluation of milk replacers based on the growth rate, health and blood chemistry of Holstein calv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205

Address after: Kang Ning Lu Hunan province 410000 Changsha Changsha Liuyang national biological industry base No. 370

Applicant after: Changsha Xingjia Bio-engineer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Kang Ning Lu Hunan province 410311 Changsha Changsha Liuyang national biological industry base No. 370

Applicant before: CHANGSHA JIAYUAN BIO-TECHNOLOGY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