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590C - 充放电控制电路 - Google Patents

充放电控制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590C
CN1063590C CN96107277A CN96107277A CN1063590C CN 1063590 C CN1063590 C CN 1063590C CN 96107277 A CN96107277 A CN 96107277A CN 96107277 A CN96107277 A CN 96107277A CN 1063590 C CN1063590 C CN 106359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control circuit
charge
voltage
secondary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961072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526A (zh
Inventor
向中野浩志
中下贵雄
须藤稔
益子健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Instrument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707796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H08275401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0939629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42470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709563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H08294238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1064119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581428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Instruments Inc filed Critical Seiko Instrument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415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5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59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59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充放电控制电路包括一个其内部为多个二次电池串接的电源,一个用来输出所说的多个二次电池的每一个连接端子的电压的缓冲寄存器电路;一个用来检测所说的缓冲寄存器电路的输出电压的电压检测电路,和一个控制电路,从所说的电压检测电路输入一个信号并输出一个信号用来控制充放电。

Description

充放电控制电路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控制二次电池充放电的充放电控制电路和一种应用该控制电路的可充电型供电装置。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控制彼此串联的多个二次电池充放电的充放电控制电路。
如图2中电路框图所示的一种供电装置被认为是现有的由一个二次电池组成的可充电型供电装置。这在例如特开平No.4-75430“可充电型供电装置”中已经被公开。换句话说,二次电池101通过一个开关电路103与外部端子-VO和+VO连接。并且提供了一个与二次电池101并联的充放电控制电路100。充放电控制电路100具有测试二次电池101的电压的功能。那么当二次电池101的电压在过充电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电池电压高于额定高压值)或在过放电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电池电压低于额定低压值)时,充放电控制电路发出一个信号来关掉开关电路103。因此,在过充电状态下,连接于外端子-VO和+VO的基本电源向二次电池充电的过程因开关电路103的关闭而被停止。在过放电的状态下,与外端子-VO和+VO连接的负载(例如,一个由二次电池驱动的便携式电话以及类似装置)的能量供给以同样的方式因开关电路103的关闭而被停止。这样,充放电控制电路100就阻止了由于二次电池101向连接于外端子的负载供电引起的二次电池101的电荷存贮能力的过度破坏,同样通过对二次电池101和其中的一个外端子之间的开关电路103的控制阻止了二次电池101被过度放电。
如电路框图图3所示的一种供电装置被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在图3中,一个二次电池501通过一个开关电路503和一个电流感应电阻器504连接于外端子-VO和+VO。并且一个过电流检测电路505和一个充放电检测电路与二次电池501并联连接。充放电检测电路具有检测二次电池501的电压的作用。那么在二次电池501的电压处于过充电状态或过放电状态时,充放电检测电路发出一个信号来关掉开关电路503。在由于负载异常引起的过充电的情况下,比较器515监测电流感应电阻器504的端子电压并与参考电压电路506的输出电压相比较。
假设参考电压电路506的电压值是Vref(V),电流感应电阻器504的阻抗值是R(ohm)(在这个例子中假设开关电路503的导通阻抗远小于R),流过电阻器504的电流是I(A),当下式
    I≥Vref/R(A)    ……(1)被满足时,比较器515的输出从“H”切换到“L”同时开关电路503被关闭。通过同样的方式,在过电流状态下,开关电路503被关闭,停止向连接于外端子-VO和+VO的负载供电。当电容器作为一个负载被连接时,如果电容器中没有存贮任何电荷,由于二次电池501产生一个瞬时大电流流入电容器,二次电池501进入过电流状态同时电压下降。所以,具体本实施例,通过提供一个用来检测过电流的延迟时间,过电流在电荷被存贮到电容器期间不被检测。
那么,充放电检测电路防止二次电池501的电荷存贮能力破坏,这种破坏是由于二次电池501向连接于外端子的负载供电引起二次电池501的电压降低造成的,同样还通过对二次电池501和一个外端子之间的开关电路503的控制防止了二次电池501被过放电。当由于异常情况负载消耗了一个大电流,过电流检测电路505工作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开关电路503以同样的方式关闭来停止放电。
图4所示的电路是一个由多个二次电池组成的可充电型供电装置。即多个二次电池101和102与外端子-VO和+VO通过一个开关电路103串接。而且,充放电控制电路与各自的二次电池并接。充放电控制电路具有检测二次电池的电压的功能。这个充放电控制电路作为一个例子具体形成如下。分压电路104和105与各自的二次电池并接,把分压电路104和105的输出和参考电压源106和107的输出作为输入信号的比较器电路108和109与各自的分压电路104和105以及各自的参考电压源106和107连接。比较器电路108和109通过把二次电池101和102的电压与各自的参考电压源106和107的电压相比较来检测二次电池的过充电状态(电池电压高于额定高压)或过放电状态(电池电压低于额定低压)。比较器电路108和109的输出信号被作为输入信号输入到控制电路111,并且当其中的一个二次电池处于过充电状态或过放电状态时,控制电路111发出一个信号来关掉开关电路103。因此,在过充电状态,控制电路111通过关掉开关电路103而停止通过连接于外端子-VO和+VO的基本电源向二次电池充电。在过放电状态,控制电路111通过切断开关电路103停止向连接于外端子-VO和+VO的负载供电。那么,这个充放电控制电路通过控制其中一个二次电池101和102与其中一个外端子之间的开关电路103阻止了二次电池被过放电,和二次电池向负载供电引起的二次电池存贮电荷能力的过度破坏。
然而,现有技术的一种充放电控制电路,在形成一种用来控制多个彼此串接的二次电池的供电装置时,把各分压电路彼此串接。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外端子没有连接负载,由于个分压电路之间的内阻抗不同,一些电流流过电池连接端子用来在二次电池之间检测电压,并且依据流过电池连接端子的方向,流过各个二次电池的电流是不同的。由于这个原因,其中一个二次电池消耗其电荷早于另一个,结果两个电池之间形成电位差。这种现象被称为二次电池的“单边损耗”。
当对产生单边损耗的二次电池组再次充电时,由于两电池之间的电位差,其中一个二次电池在另一个二次电池被充足电之前就达到过充电状态。此时,由一充放电控制电路在这一时间点上检测出过充电状态而停止充电,其中一个二次电池没有被充足电,因此其作为一个二次电池的电容量没有被充分利用。在用充电的二次电池作为脱离其单边损耗未受损害时,具有较低电池电压的二次电池早于另一个二次电池达到过放电状态。即使另一个二次电池处于能够供给状态,此时,充放电控制电路也会停止放电。
因此,在一个利用多个二次电池的可充电型供电装置中,由于二次电池产生的单边损耗,不可能有效地利用存贮在二次电池中的电能并且缩短了供电装置的寿命。在最后一个例子中,由于一个电池被过充电而另一个电池被过放电,换句话说,电池组既不能充电也不能放电,电池组已根本不能使用。
现有的充放电控制电路存在一个问题,在彼此串接的多个电池的连接点没有与充放电控制电路连接的情况下,它不能准确地检测二次电池过充电状态和过放电状态。结果,这里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无论是过充电还是过放电电池电压,由于充电或放电没有被停止,一个强压将施加于二次电池组上。
现有的充放电控制电路由于其供电装置是二次电池,在检测过电流方面存在下述缺陷。当负载中的电流损耗急剧增长时,由于内电阻,二次电池的电压骤然下降。由于控制电路的供电装置是二次电池,在其电压急剧变化的情况下,由于其瞬时特性,过电流检测电路的延迟时间变长,并且由于内部产生的热量开关电路被切断。在额外电流产生损耗的情况下,这里还有一个振荡现象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个用来控制充放电并且不会引起单边损耗的电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来提高二次电池安全性的可充电型供电装置,在串接电池组的连接点与充放电控制电路没有连接的情况下,通过用充放电控制电路检测过充电和/或过放电来停止充电和/或放电,从而提高二次电池的安全性。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充放电控制电路,在负载电流损耗急剧增加的情况下,迅速停止放电而不破坏电路。
为了解决以上所提到的问题,本发明采用一个具有很大输入阻抗的缓冲寄存器与彼此串接的多个二次电池的一个电池连接端子相连接,来实现充放电控制电路,输入这个电池连接端子的电位到分压电路的一个端子作为缓冲寄存器的输出,并且使这个端子和电池连接端子之间的没有电流流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一个与包括一个二次电池的各电池组的连接点相连的恒流电路来实现充放电控制电路。因而当充放电控制电路没有与电池组连接时,充放电控制电路能够检测过充电和/或过放电并且能够阻止二次电池的充电和/或放电过程。
为了解决上面所提到的问题,本发明使用一种充放电控制电路,使它具有停止放电的功能,当负载电流急剧增加时,通过接收其后电路的信号来控制放电;以及使它具有用于检测已急剧升高的过电流检测端子电压的电路。
换句话说,本发明的充放电控制电路实现如下:
(1).一种充放电控制电路,包括一个其内部多个二次电池彼此串联的电源、一个用于检测所述多个二次电池各自的电压的电压检测电路、一个从所述电压检测电路输入一个信号并输出一个信号用来控制充放电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在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入边设有一个缓冲寄存器电路,用于输出所述多个二次电池的每一个连接端的电压。
(2).一种充放电控制电路,包括:
一个第一电源,它至少包括两个电源,
一个第二电源,与所述第一电源串联连接,
一个第一过充电/过放电检测电路和一个第二过充电/过放电检测电路,它们各自分别被提供给所述响应相应的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
一个控制电路,根据从所述第一过充电/过放电检测电路和第二过充电/过放电检测电路来的信号,输出一个信号到一个与所述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相连接的开关电路,和
一个恒流电路,与所述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的连接点以及其中一个电源的端子连接,
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的连接点与所述充放电控制电路的连接点脱离时,所述充放电控制电路停止所述电源的充放电。
(3).一种充放电控制电路,包括:
一个过电流检测阻抗,它与一个外电源端子串联连接,
一个开关电路,
一个二次电池,和
一个过电流检测电路和一个充放电检测电路,它们与所述二次电池并联,用于控制所述开关电路,
其特征在于,与所述过电流检测阻抗相连接的一个转换器和一个延迟电路的各自输出与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边相连接,并且所述控制电路输出的输出信号在延迟时间上不同于所述的所连接的开关电路,而取决于两个输入状态。
(4).一种充放电控制电路,包括:
一个充放电控制装置,它具有一个用来检测二次电池过充电和过放电状态的电压检测电路,和一个开关控制电路,所述开关控制电路根据从所述电压检测电路来的检测信号控制一个开关装置,和
一个稳压源电路,用于提供一个恒定电压,它与所述充放电控制装置相连接,并且具有一个用于控制一个开关装置的输出电压控制电路,所述开关装置用于检测其输出电压,并且接收、稳定所述输出电压,
其特征在于,当检测到二次电池的一个过充电状态时,所述输出电压控制电路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接收一个信号来控制所述开关装置。
当本发明的电路通过一个具有很大的输入阻抗的缓冲寄存器,输出二次电池组的一个电池连接端子的电势时,由于没有电流流过电池连接端子,相同的电流量分别流过电池组来阻止二次电池的单边损耗,结果延长了利用二次电池的供电装置的寿命。
不对其二次电池施以强压,即使二次电池没有与充放电控制电路彼此连接,可能获得一个具有很高安全性的供电装置。
当由于负载电流急剧增加,二次电池作为电源供给的电压急剧变化时,本发明通过快速停止放电,阻止了开关电路被破坏,从而在整体上提高了本装置的安全性。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充放电控制电路的电路框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一种可充电型供电装置的电路框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一种可充电型供电装置的电路框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一种可充电型供电装置的电路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充放电控制电路的电路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充放电控制电路的电路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充放电控制电路的电路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充放电控制电路的电路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充放电控制电路的电路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充放电控制电路的电路框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充放电控制电路框图的说明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用于充放电控制电路的转换器的实施例;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用于充放电控制电路的转换器的实施例;
图14是根据现有技术的充放电控制电路框图和稳压源电路框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充放电控制电路框图和稳压源电路框图。
下面将根据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充放电控制电路框图,它能够阻止单边损耗从而延长供电装置的寿命。多个二次是池101和102通过开关电路103与外端子-VO和+VO连接。侧设开关电路103的阻抗理想化为0,外端子-VO输出二次电池的最低电势,外端子+VO输出二次电池的最高电势。一个在多个二次电池之间检测电势的端子与缓冲寄存器11O连接,通过外端子-V0和+VO向缓冲寄存器110供电。这个缓冲寄存器在多个二次电池之间向多个分压电路104和105的连接点输出电势。如果缓冲寄存器110包括MOS场效应管,由于门极和漏极之间的阻抗以及门极和源极之间阻抗无限大,输入阻抗可以做到无限大,因此没有电流流过输入端子。缓冲寄存器110可以由除MOS场效应管外的任何元件构成,其输入端子阻抗非常大。
分压电路104和105分别与二次电池101和102并联连接。这些分压电路104和105将缓冲寄存器110的输出作为它们的一个输入。比较器108和109把分压电路104、105的输出与参考电压源106、107的电压比较,其输出信号作为控制电路111的输入,控制电路111输出一个信号来控制与二次电池101和102串接的开关电路103。因此,即使在多个分压电路104和105的内阻抗有些不同的情况下,流过二次电池组的相应电流仅能由连续流过分压电路104和105的电流确定。因此,能够阻止由于流过多个二次电池101和102之间的电流值的不同导致单边损耗的产生。
假设用三个或多个二次电池,如图5所示,本发明可以通过连接缓冲寄存器110和相应的电池连接端子来实现,通过最低电势端-VO和最高电势端+VO向缓冲寄存器110供电。
图6所示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开关电路103与多个二次电池101和102串接,充放电控制IC 201作为控制开关电路103的控制电路与二次电池101和102并联连接。如果这个充放电控制IC 201能够控制多个二次电池并且具有一个用来检测二次电池的中间电势的中间电势检测端子,本发明能够通过连接缓冲寄存器110和中间电势检测端子来实现,缓冲寄存器110由二次电池101和102的最高电势和最低电势来供给电能通过缓冲寄存器110检测中间电势,这就有可能排除由于各检测端之间的阻抗不同引起的电流的不同,并且阻止二次电池101和102的单边损耗。
而且,通过并联连接一些用采控制二次电池充放电的充放电控制IC 201和202,实现控制多个二次电池101和102的充放电,如图7所示,在此情况下,本发明也可以通过连接缓冲寄存器110与多个二次电池101和102的电池连接端子来实现,缓冲寄存器110由二次电池101和102的最高电势和电低电势来供电。在此例中,即使多个充放电控制IC 201和202的内阻抗不同,由于没有电流流过中间电势位置,因此流过多个二次电池的各电流相等,并且能阻止二次电池的单边损耗。
本发明也可以通过一个内部具有开关电路的充放电控制IC 202来控制多个二次电池101和102来实现,如图8所示。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很高安全性的充放电控制电路实施例的电路框图,它能够防止二次电池被施以强压。两个电池112A和112B被作为二次电池串联插入充放电控制电路的电源供给端子+VB和-VB之间。两个电池的连接点与充放电控制电路的一个端子VI连接。电池112A的电压被分压电路113分压,分电压被过充电和过放电检测电路115检测。电压检测电路115的输出被输入到控制电路117。当每一个电池都处于过充电状态或过放电状态时,控制电路117输出一个信号VS用来关掉二次电池和电源外端子之间开关(图中未示出)。控制电路117仅由逻辑电路组成。同样,对于电池112B,也有这样一个电路,通过分压电路114和电压检测电路116来检测过充电状态和过放电状态。检测的结果同样作为一个数据信号以同样的方式被输入到控制电路117。因此,当电池112A或112B达到过充电状态或过放电状态时,控制电路117能够通过切断电池和外电路之间的连接来停止过充电或过放电的进程由于两个电池在充放电特性上并非完全相同,因此需要分别检测和控制它们的过充电和过放电。
恒流电路118产生一个电流值Ic的电流,从端子+VB流向端子-VI。由于太大的电流值会导致二次电池的单边损耗,这个电流的期望值为1μA或更小。
假设分压电路113的阻抗值为R1,分压电路114的阻抗值为R2,两个电池112A和112B电池电压分别为V1和V2,如果两个电池的连接点与充放电控制电路的连接点(端子VI)彼此不相连接,端子VI的电压由表达式(2)给出。
VI=(V1+V2-IC×R2)/(R1+R2)+IC)×2    ……(2)
在此情况下,如果端子VI的电压高于电压检测电路116的过充电检测电压的状态和/或电压V1+V2-VI低于电压检测电路115的过放电检测电压的状态同时发生,控制电路117就会产生一个二次电池与外电源或负载脱离连接的信号。例如,假设阻抗值R1和R2各为10MΩ,电池112A和112B的电池电压V1和V2各为4V,恒定电流值IC为0.5μA,值VI由下式得到:VI=((4+4-0.5E×10E6)/10E6×2+0.5E-6)×10E6=6.5(V)。
假设过充电检测电压是5V,过放电检测电压是3V,电压检测电路认为电池112A的电池电压为1.5V并且过放电状态产生了,电压检测电路116会认为电池112B的电池电压是6.5V并且过放电状态产生了。因此,如果两个电池的连接点和充放电控制电路的连接点(端子VI)彼此不相连接,就能阻止放电以及充电。
在没有恒流电路118的情况下,当在表达式(2)中IC=0和R2=10MΩ时,如果两个电池的连接点和充放电控制电路的连接点(端子VI)彼此不相连接,即使电池电压V1=7V和V2=1V,端子VI变为4V。那么,即使电池处于过充电状态或过放电状态,也不可能停止充电或放电。
上述例子中两个电池是串联连接,但是,在三个或更多的电池串接的情况下,使一个恒定电流流过各电池相应连接点,显然会得到同样的效果。
在图9中,恒流电路118产生的恒定电流IC从端子+VO流向端子VI,但如图10所示使恒定电流IC从VI端子流向端子-VO,也会得到同样的效果。
如上所述,假设两个或多个电池的连接点和充放电控制电路的连接点彼此不相连接,由于电流的充放电被停止,以得到一个具有高安全性的可充电型供电装置。
图1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充放电控制电路的电路框图,它能够在负载变化很大的情况下稳定地工作。电池501作为一个二次电池被插入充放电控制电路518的供电端子+VO和VSS之间。充放电控制电路518检测二次电池501的电压,并在二次电池501达到过充电状态或过放电状态的情况下,切断开关电路503。为了检测过电流状态,比较器515把电流感应电阻器504的端电压与参考电压506进行比较。开关电路503可以由FET(场效应管)和类似物组成。象这种情况下,由于开关电路503本身的阻抗是有限的,不再需要电流感应电阻器504。
电阻器511与开关电路503并联连接,相比较而言,此电阻值比开关电路503的电阻值大很多。一旦开关电路503被切断,可以通过电阻器511得到补偿。
过电流检测功能需要在过电流状态已经发生后的一个精确的延迟时间切断开关电路503。因此,在电流感应电阻器504的电压保持高于参考电压517的情况下,一个由转换器507、恒流电路508、比较器510和类似物组成的电路工作,在那种状态已经发生后的一个特定延迟时间切断开关电路503。延迟电路不必仅由转换器507、恒流电路508和比较器510组成,但它可能是能够检测一个特定延迟时间的任何电路。
电流感应电阻器504的端电压也被输入到转换器514。转换器514的信号和延迟电路的输出512被输入到控制电路516。控制电路516工作,在所说的转换器514的输出变为“L”或比较器510的输出变成“L”的情况下,切断开关电路503。控制电路能够简单地控制逻辑信号并能变换其输出的形式以适合于开关电路。假设转换器514的转换电压高于参考电压的输出电压517。
如果这些电路如此连接,由于在正常状态下参考电路506的电压通常高于电流感应电阻器504的端电压,并且高于转换器514的转换电压,开关电路503接通。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一个过电流状态发生并且电流感应电阻器504的端电压变成高于参考电压的输出电压517和低于转换器514的转换电压,这些电路工作,在过电流状态发生后一个特定的延迟时间切断开关电路503。同样,如果电流感应电阻器504的端电压高于转换器514的转换电压,这些电路工作,以便迅速切断开关电路503。
当然,除了图12所示的辅助线路外,转换器516也可以由如图13所示的线路接法来完成,即使转换器电路由任何一个在一特定电压下转换其输出的电路组成,也能够实现本发明。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充放电控制电路和稳压源电路的电路框图。电能被供给连接于供电端子-VB和+VB的一个二次电池。在这个线路图中,充放电控制电路由一个由分压电阻器组成的分压电路601,分别检测分压电路601的两个输出电压的电压检测电路602和603,根据电压检测电路602和603相应的输出信号来输出开关控制信号的开关控制电路604,和一个开关装置605组成。和稳压源电路由输出电压控制电路606和装置607、608、609、610组成。
这里有各种类型的稳压源电路,但图14和15所用的是电压递降型开关稳压器。在这些线路中,稳压源电路包括一个用来在线圈设备610中贮存能量的开关装置607,一个用来向输出电容器装置609释放能量的整流器装置608,和一个用来在端子-VO和+VO之间保持恒定的输出电压的输出电压控制电路606,通过电压控制电路606闭合或切断开关装置607来稳定其输出电压。
当向二次电池充电时,一个连接于端子-VO和+VO的、未图示的充电器开始给二次电池充电。在现有技术中,电压检测电路602是一个用来检测作为其电源的二次电池的过充电状态的电路,并在检测到过充电状态时通过开关控制电路604,切断图14所示的开关装置611来切断从二次电池流出的电流,但在本发明中,将充放电控制电路和稳压源电路集成为一个电路,省去了开关装置611,通过图15所示的输出电压控制电路606来切断开关装置607,并切断从二次电池流出的电流。
由于根据本发明的充放电控制电路,设有一个具有很大输入阻抗的缓冲寄存器,能够做到没有电流流过电池连接端子,流到用来连接多个彼此串接的二次电池的电势检测端子,本发明通过使流过各二次电池的电流彼此相等,阻止了二次电池的单边损耗,提供了一个具有很长使用寿命的供电装置。
由于二次电池的连接点和充放电控制电路之间的连接端子与恒流电路相连,本发明的充放电控制电路具有这样一个效果,即使二次电池和充放电控制电路彼此不相连接,二次电池也不会达到过充电状态或过放电状态。结果,本发明具有产生一个可充电型高安全性的供电装置的效果。
由于本发明具有这样一个电路,在电流感应电阻器的电压急剧升高时迅速停止放电,本发明的充放电控制电路工作,迅速切断开关电路而与延迟时间、电路的瞬时特性无关。当由于负载产生了异常情况(如短路状态),流过一个过电流并且二次电池的电池电压急剧下降时,也会进行同样的过程。因此,本发明解决了任何由于停止电池的放电而产生的振荡现象和由于生成热而使开关电路破坏,而且有效地提高了生产的可靠性。

Claims (4)

1.一种充放电控制电路,包括一个其内部多个二次电池彼此串联的电源、一个用于检测所述多个二次电池各自的电压的电压检测电路、一个从所述电压检测电路输入一个信号并输出一个信号用来控制充放电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入边设有一个缓冲寄存器电路,用于输出所述多个二次电池的每一个连接端的电压
2.一种充放电控制电路,包括:
一个第一电源,它至少包括两个电源,
一个第二电源,与所述第一电源串联连接,
一个第一过充电/过放电检测电路和一个第二过充电/过放电检测电路,它们各自分别被提供给所述相应的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
一个控制电路,根据从所述第一过充电/过放电检测电路和第二过充电/过放电检测电路来的信号,输出一个信号到一个与所述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相连接的开关电路,和
一个恒流电路,与所述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的连接点以及其中一个电源的端子连接,
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的连接点与所述充放电控制电路的连接点脱离时,所述充放电控制电路停止所述电源的充放电。
3.一种充放电控制电路,包括:
一个过电流检测阻抗,它与一个外电源端子串联连接,
一个开关电路,
一个二次电池,和
一个过电流检测电路和一个充放电控制电路,它们与所述二次电池并联,用于控制所述开关电路,
其特征在于,与所述过电流检测阻抗相连接的一个转换器和一个延迟电路的各自输出与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边相连接,并且所述控制电路输出的输出信号在延迟时间上不同于所述的所连接的开关电路,而取决于两个输入状态。
4.一种充放电控制电路,包括:
一个充放电控制装置,它具有一个用来检测二次电池的过充电和过放电状态的电压检测电路,和一个开关控制电路,所述开关控制电路根据从所述电压检测电路送来的信号控制一个开关装置,和
一个稳压源电路,用于提供一个恒定电压,它与所述充放电控制装置相连接,并且具有一个用于控制一个开关装置的输出电压控制电路,所述开关装置用于检测其输出电压,并且接收、稳定所述输出电压,
其特征在于,当检测到二次电池的一个过充电状态时,所述输出电压控制电路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接收一个信号来控制所述开关装置。
CN96107277A 1995-04-03 1996-04-02 充放电控制电路 Expired - Lifetime CN106359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77960/95 1995-04-03
JP7077960A JPH08275401A (ja) 1995-04-03 1995-04-03 充放電制御回路
JP077960/1995 1995-04-03
JP09396295A JP3424707B2 (ja) 1995-04-19 1995-04-19 充放電制御回路
JP093962/1995 1995-04-19
JP093962/95 1995-04-19
JP095630/1995 1995-04-20
JP7095630A JPH08294238A (ja) 1995-04-20 1995-04-20 充放電制御回路
JP095630/95 1995-04-20
JP106411/95 1995-04-28
JP106411/1995 1995-04-28
JP10641195A JP3581428B2 (ja) 1995-04-28 1995-04-28 充電式電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526A CN1141526A (zh) 1997-01-29
CN1063590C true CN1063590C (zh) 2001-03-21

Family

ID=274661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6107277A Expired - Lifetime CN1063590C (zh) 1995-04-03 1996-04-02 充放电控制电路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0228518B1 (zh)
CN (1) CN1063590C (zh)
TW (1) TW47938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91139B (zh) * 2009-08-27 2015-07-01 Seiko Instr Inc Charge and discharge control circuit and rechargeable power supply device
US9837837B2 (en) 2012-11-19 2017-12-05 Byd Company Limited Protective device and protective system for battery assembly which detects discontinuities through voltage monitoring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79410B1 (ko) 2010-12-28 2013-06-2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배터리 시스템 관리 장치 및 방법
US10361570B2 (en) * 2015-12-01 2019-07-23 Ablic Inc. Charging/discharging control circuit and battery apparatus including voltage or current detection for secondary batteries
CN106443286B (zh) * 2016-11-30 2019-08-02 深圳拓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拟电池包电路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75430A (ja) * 1990-07-18 1992-03-10 Asahi Chem Ind Co Ltd 充電式の電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75430A (ja) * 1990-07-18 1992-03-10 Asahi Chem Ind Co Ltd 充電式の電源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91139B (zh) * 2009-08-27 2015-07-01 Seiko Instr Inc Charge and discharge control circuit and rechargeable power supply device
US9837837B2 (en) 2012-11-19 2017-12-05 Byd Company Limited Protective device and protective system for battery assembly which detects discontinuities through voltage monitor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228518B1 (ko) 1999-11-01
CN1141526A (zh) 1997-01-29
KR960039478A (ko) 1996-11-25
TW479380B (en) 2002-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8154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balancing a state of charge of series connected cells
CN2812374Y (zh) 能够实现涓流预充电和/或涓流放电的充电装置和系统
CN1153325C (zh) 充电及放电控制电路
CN1044303C (zh) 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0474734C (zh) 电源装置
RU2526854C2 (ru) Усовершенствованная система аккумуляторных батарей
KR101893045B1 (ko) 배터리용 충전 밸런싱 시스템
US8344694B2 (en)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with energy balance among multiple battery cells
EP2158659B1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assembly and power system using same
CN100589305C (zh) 用于电池组保护的涓流放电方法
CN107894567B (zh) 电池包以及电池包接口状态的检测系统和检测方法
CN1532988A (zh) 具有充电控制功能的电池组
CN1324132A (zh) 充电/放电控制电路和充电式电源装置
CN1880967A (zh) 组电池的电压检测装置及组电池的电压检测方法
RU2009116280A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сточника питания и транспортное средство с устройством источника питания
CN1084072C (zh) 电源监控集成电路器件及电池组
US20180191173A1 (en) Battery Balancing Circuit
CN1536730A (zh) 连接状态可控的可充电电池单元及组合电池
CN1883098A (zh) 电力供给系统
CN106655409B (zh) 一种电池组主动均衡电路及方法
CN1063590C (zh) 充放电控制电路
CN102122812A (zh) 充电电池的过充电保护装置
CN210838007U (zh) 电池均衡电路及供电装置
CN2634707Y (zh) 连接状态可控的可充电电池单元及电池
CN2612082Y (zh) 组合充电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328

Address after: Chiba County, Japan

Patentee after: SEIKO INSTR INC

Address before: Chiba County, Japan

Patentee before: Seiko Instruments Inc.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1032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