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54920A - 风电机组中主轴承轴套强度分析方法及过盈量分析方法 - Google Patents

风电机组中主轴承轴套强度分析方法及过盈量分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54920A
CN106354920A CN201610738760.1A CN201610738760A CN106354920A CN 106354920 A CN106354920 A CN 106354920A CN 201610738760 A CN201610738760 A CN 201610738760A CN 106354920 A CN106354920 A CN 1063549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le sleeve
main shaft
interference
contact
interference f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3876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54920B (zh
Inventor
李洲
欧阳华
吕杏梅
钟杰
熊维军
宋力兵
申亮
夏俊怡
杨家春
杨胜
张奇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Zhuzhou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Zhuzhou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Zhuzhou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Zhuzhou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73876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549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549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549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549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549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7Mechanical parametric or variational desig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06F30/23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s [FEM] or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s [FDM]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30Wind pow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Wind Motors (AREA)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风电机组中主轴承轴套强度分析方法及过盈量分析方法,该轴套强度分析方法步骤包括:1)基于有限元建模建立分析模型;2)建立过盈配合接触关系,并模拟轴套的边界条件对分析模型进行接触边界设置;3)施加载荷以及约束边界并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轴套在载荷作用下的应力、与主轴的接触状态,由得到的应力、接触状态分析主轴承轴套强度;该过盈量分析方法对轴套强度进行分析,根据轴套强度分析结果判断轴套与主轴的过盈配合关系,若判断到不满足过盈配合关系,调整过盈量,直至满足过盈配合关系,得到最佳过盈量输出。本发明具有实现方法简单、能够真实反映轴套的受力、分析精度高以及过盈量设计合理等优点。

Description

风电机组中主轴承轴套强度分析方法及过盈量分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型风力发电机组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电机组中主轴承轴套强度分析方法及过盈量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大型风力发电机组(2MW及以上机型)中主轴轴承作为支撑整个风电机组传动链的关键部件,其轴向定位的可靠性尤为重要,主轴承的轴向定位则均是采用轴套。早期的风力发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轴套打滑的情况,而轴套打滑后使得轴套和主轴相互磨损,一方面会造成漏脂,另一方面产生的铁屑会污染油脂,所以目前的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在轴套的设计过程中,均是将轴套与主轴设计成过盈配合,有效的避免了轴套打滑,但是形成过盈配合之后,轴套的受力也变得复杂,尤其是在主轴发生变形时,轴套的受力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轴套在轴向方向会跟随主轴发生弯曲变形产生弯曲应力;二是在端面将会与主轴轴承端面相互挤压形成挤压应力;第三是轴套与轴的过盈配合产生的接触应力。
目前对大型风力发电机组中主轴承轴套强度的分析通常是采用工程算法,但是随着风力发电机组功率等级增大,载荷也越来越大,主轴在在载荷的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是不可避免的,如上所述形成过盈配合后,主轴变形后轴套的受力将不再是单一均匀的载荷,而是力、力矩和接触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采用工程算法既无法考虑主轴以及轴承刚度对轴套强度的影响,对接触应力的计算也过于简化,更无法模拟复杂的边界条件,因而不能反映轴套的真实受力情况,导致影响分析计算的精度。此外,采用工程算法时由于无法预判轴套在外载作用下与主轴的接触状态,因而过盈量的选取完全依靠经验,这也进一步加大了设计风险。综上所述,传统的工程算法已经不能满足大型风力发电机组中主轴承轴套的强度分析要求以及过盈量设计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方法简单、能够真实反映轴套的受力且分析精度高的风电机组中主轴承轴套强度分析方法,以及设计实现简单、过盈量设计合理的风电机组中轴套过盈量分析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风电机组中主轴承轴套强度分析方法,步骤包括:
1)模拟轴套的受力通过有限元建模建立包括轴套、主轴以及主轴承部件,以及前机架、轴承座、锁紧螺母和齿轮箱支撑座部件的分析模型;
2)将所述分析模型中主轴与轴套之间建立过盈配合接触关系,并模拟轴套的边界条件对所述分析模型中各部件进行接触边界设置,得到边界设置后分析模型;
3)对所述边界设置后分析模型施加载荷以及约束边界并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轴套在载荷作用下的应力、与主轴的接触状态,由得到的所述应力、接触状态分析主轴承轴套强度。
作为本发明轴套强度分析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1)中建立分析模型的具体步骤为:建立包括轴套、主轴、主轴承部件,以及前机架、轴承座、锁紧螺母和齿轮箱支撑座部件的几何模型,并按照各部件之间的装配关系进行装配;对装配后形成的装配体进行网格划分后生成有限元模型,得到所述分析模型。
作为本发明轴套强度分析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行网格划分时,具体基于六面体单元对所述装配体中轴套的网格进行划分,并设置所述六面体单元为非协调单元;所述进行网格划分时,调整轴套与其他部件的接触位置处网格,使得所述接触位置对应的接触面的节点对齐。
作为本发明轴套强度分析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2)中建立过盈配合接触关系的具体步骤为:
2.1)根据轴套的装配尺寸设定初始过盈量;
2.2)基于设定的所述初始过盈量,将所述分析模型中主轴与轴套之间建立过盈配合接触关系,使得考虑轴套装配尺寸公差时主轴与轴套之间能够形成过盈配合。
作为本发明轴套强度分析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2)中进行接触边界设置,具体将前轴套圆柱面与主轴之间、后轴套圆柱面与主轴之间设置为过盈接触;将前轴套端面与主轴之间、前轴套端面与轴承内圈端面之间、后轴套端面与轴承内圈端面之间以及后轴套端面与锁紧螺母端面之间设置为标准接触;将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内圈之间、轴承内圈与主轴之间、轴承座与前机架之间以及锁紧螺母与主轴之间设置为绑定约束。
作为本发明轴套强度分析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3)的具体步骤为:
3.1)第一载荷步:对所述边界设置后分析模型施加过盈配合接触载荷,并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轴套在过盈配合作用时的应力、与主轴的接触状态;
3.2)第二载荷步:在所述过盈配合接触载荷的基础上,对所述边界设置后分析模型施加轮毂中心极限外载,并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轴套在过盈配合以及外载作用下的应力、与主轴的接触状态;
3.3)由所述步骤3.1)、步骤3.2)得到的应力、与主轴的接触状态进行比较,得到轴套的应力、与主轴的接触状态的变化趋势,基于所述变化趋势分析得到轴承强度。
作为本发明轴套强度分析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3.2)中施加轮毂中心极限外载的具体步骤为:在轮毂中心建立目标节点,并将目标节点采用多点约束方式耦合到主轴的法兰面上,完成轮毂中心的加载。
作为本发明轴套强度分析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3)中施加约束边界具体为将分析模型中机架与偏航轴承内圈相接触面的所有节点设为全约束。
作为本发明轴套强度分析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析模型中主轴承的建模步骤为:根据主轴承圆柱滚子的刚度计算单元属性,并根据滚子数目设定单元数目,以及使用只受压不受拉的单元得到主轴承模型。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风电机组中过盈量分析方法,步骤包括:
按照上述主轴承轴套强度分析方法对轴套强度进行分析;
根据轴套强度分析结果判断轴套与主轴的过盈配合关系,若判断到不满足过盈配合关系,调整所述边界设置后分析模型中过盈量,直至满足过盈配合关系,得到主轴与轴套之间的最佳过盈量输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通过有限元建模建立分析模型,能够考虑整个系统刚度对轴套受力的影响,基于有限元模型模拟轴套的真实受力,同时基于有限元模型进行接触边界设置能够模拟出复杂边界条件,保证分析模型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结合对模型施加载荷后分析得到的轴套应力、与主轴的接触状态,即可真实、有效的分析轴套强度,实现方法简单且轴套强度的分析精度高,基于轴套强度分析可以获取轴套在外载作用下与主轴的过盈配合状态,以及判断出是否会出现打滑的状况,从而实现对轴套过盈量设计以有效避免轴套打滑,提高风电机组运行的可靠性;
2)本实施例进一步通过基于分析模型中各部件的实际接触关系进行接触边界设置,能够准确的定义各部件接触边界,从而准确的模拟轴套复杂的接触边界,提高分析模型的准确度;
3)本发明进一步通过设置两个载荷步分别对应过盈配合、过盈配合时施加外载的状态,由两个载荷步分别分析得到过盈配合作用下轴套应力、接触状态,以及过盈配合作用时外载作用下应力、接触状态,从而基于轴套受力和接触状态在过盈配合以及外载作用下的变化趋势即可分析得到轴承强度,进一步可以为轴套过盈量的设计提供依据;
4)本发明主轴承轴套强度分析方法对轴套强度进行分析后,基于轴套受力和接触状态的变化趋势即可判断过盈配合在外载作用下的变化,从而判断轴套过盈量选取是否合理,通过调整过盈量以及不同过盈量时轴套的接触状态,即可获取得到合理的过盈量,保证轴套与主轴之间良好的过盈配合关系,有效避免轴套打滑状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风电机组中主轴承轴套强度分析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轴套和轴承内圈网格划分结果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分析模型接触边界设置的实现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边界设置后分析模型的剖视结果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施加载荷边界和约束边界后分析模型的结果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中主轴轴承模型的结果示意图。
图7是前轴套过盈配合作用下等效应力云图的结果示意图。
图8是前轴套过盈配合时外载作用下等效应力云图的结果示意图。
图9是前轴套过盈配合作用下接触状态的结果示意图。
图10是前轴套过盈配合时外载作用下接触状态的结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风电机组中主轴承轴套强度分析方法,步骤包括:
1)模拟轴套的受力通过有限元建模建立包括轴套、主轴以及主轴承部件以及前机架、轴承座、锁紧螺母和齿轮箱支撑座部件的分析模型;
2)将分析模型中主轴与轴套之间建立过盈配合接触关系,并模拟轴套的边界条件对分析模型中各部件进行接触边界设置,得到边界设置后分析模型;
3)对边界设置后分析模型施加载荷以及约束边界并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轴套在载荷作用下的应力、与主轴的接触状态,由得到的应力、接触状态分析主轴承轴套强度。
本实施例通过有限元建模建立分析模型,能够考虑整个系统刚度对轴套受力的影响,基于有限元模型模拟轴套的真实受力,同时基于有限元模型进行接触边界设置能够模拟出复杂边界条件,保证分析模型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结合对模型施加载荷后分析得到的轴套应力、与主轴的接触状态,即可真实、有效的分析轴套强度,实现方法简单且轴套强度的分析精度高,基于轴套强度分析可以获取轴套在外载作用下与主轴的过盈配合状态,以及判断出是否会出现打滑的状况,从而实现对轴套过盈量设计以有效避免轴套打滑,提高风电机组运行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步骤1)中建立分析模型的具体步骤为:建立包括轴套、主轴、主轴承部件,以及前机架、轴承座、锁紧螺母和齿轮箱支撑座部件的几何模型,并按照各部件之间的装配关系进行装配;对装配后形成的装配体进行网格划分后生成有限元模型,得到分析模型。本实施例具体使用三维软件(如CAD软件)建立几何模型,模型包括轴套、主轴、主轴承的主要部件,还包括前机架、轴承座、锁紧螺母和齿轮箱支撑座等部件,以尽可能真实准确的模拟轴套的受力,并按照各部件之间装配关系进行装配;将装配所形成的装配体导出中间格式文件,然后导入现有的网格划分软件中进行网格划分。
本实施例中,进行网格划分时,具体基于六面体单元对装配体中轴套的网格进行划分,并设置六面体单元为非协调单元;进行网格划分时,调整轴套与其他部件的接触位置处网格,使得接触位置对应的接触面的节点对齐。网格的划分方式将直接影响分析模型的收敛以及分析模型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本实施例分析模型的装配体导入网格划分软件进行网格划分时,具体将轴套网格主要按照六面体单元进行划分,使用少量的棱柱单元,便于实际划分的实现,同时保证计算精度,单元类型则选择非协调单元以提高计算精度;在轴套与其他部件的接触位置适当调整网格尺寸,使得接触面的节点对齐以利于模型的收敛。按上述网格划分得到的轴套和轴承内圈网格模型如图2所示,其中轴套网格主要为六面体单元,有少量的棱柱单元,轴套与其他部件接触位置的节点对齐,使得模型可以收敛。
本实施例中,步骤2)中建立过盈配合接触关系的具体步骤为:
2.1)根据轴套的装配尺寸设定初始过盈量;
2.2)基于设定的初始过盈量,将分析模型中主轴与轴套之间建立过盈配合接触关系,使得考虑轴套装配尺寸公差时主轴与轴套之间能够形成过盈配合。
有限元模型中是将零件视为理想模型,而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均存在加工误差,本实施例对于轴套与主轴之间的初始过盈量设定时,先通过轴套装配尺寸链进行计算,基于计算得到的过盈量考虑轴套装配尺寸公差的影响,以及主轴变形后对初始过盈配合的影响进行取值,以保证初始过盈量在考虑公差的实际情况下轴套与轴肯定能够形成过盈配合。基于设定的初始过盈量,通过将分析模型中主轴与轴套之间设置为过盈配合的非线性接触行为,以使得主轴与轴套形成过盈配合接触关系。
分析模型中各部件的接触边界较为复杂,包括三种接触关系分别是:过盈配合接触、标准接触和绑定预算。本实施例中,步骤2)中进行接触边界设置,具体如下表以及图3所示,将前轴套圆柱面与主轴之间、后轴套圆柱面与主轴之间设置为过盈接触;将前轴套端面与主轴之间、前轴套端面与轴承内圈端面之间、后轴套端面与轴承内圈端面之间以及后轴套端面与锁紧螺母端面之间设置为标准接触;将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内圈之间、轴承内圈与主轴之间、轴承座与前机架之间以及锁紧螺母与主轴之间设置为绑定约束。
按照上述方法建立有限元模型以及接触边界设置后,得到的边界设置后分析模型如图4所示,其中主轴承系统包括主轴承、轴承座、前后轴套和锁紧螺母;扭力臂系统保留扭力臂、弹性支撑和支撑座,其中扭力臂采用梁单元模拟。
表1:接触边界设置。
序号 接触对 接触类型
1 前轴套圆柱面-主轴 过盈接触
2 后轴套圆柱面-主轴 过盈接触
3 前轴套端面-主轴 标准接触
4 前轴套端面-轴承内圈端面 标准接触
5 后轴套端面-轴承内圈端面 标准接触
6 后轴套端面-锁紧螺母端面 标准接触
7 轴承外圈-轴承座内圈 绑定约束
8 轴承内圈-主轴 绑定约束
9 轴承座-前机架 绑定约束
10 锁紧螺母-主轴 绑定约束
本实施例通过基于分析模型中各部件的实际接触关系进行接触边界设置,其中如果装配过程中不需要施加外载或其他措施就能实现装配,比如加热、降温等,则相互接触的面可设为标准接触;如果装配时需要施加外载,或者要通过对某个装配部件进行加热、降温等措施来实现装配,则相互接触的接触面可以设为过盈接触。通过上述接触边界设置,能够准确的定义各部件接触边界,从而准确的模拟轴套复杂的接触边界,提高分析模型的准确度。
本实施例中,步骤3)的具体步骤为:
3.1)第一载荷步:对边界设置后分析模型施加过盈配合接触载荷,并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轴套在过盈配合作用时的应力、与主轴的接触状态;
3.2)第二载荷步:在过盈配合接触载荷的基础上,对边界设置后分析模型施加轮毂中心极限外载,并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轴套在过盈配合以及外载作用下的应力、与主轴的接触状态;
3.3)由步骤3.1)、步骤3.2)得到的应力、与主轴的接触状态进行比较,得到轴套的应力、与主轴的接触状态的变化趋势,基于变化趋势分析得到轴承强度。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两个载荷步分别对应过盈配合、过盈配合时施加外载的状态,两个载荷步设置具体如表2所示,其中接触控制是影响模型收敛的关键本实施例接触控制具体在第一步中先把非过盈量接触的其他标准接触对去掉,在第二步中再添加,以利于模型收敛,避免出现模型不收敛的情况。由两个载荷步分别分析得到过盈配合作用下轴套应力、接触状态,以及过盈配合作用时外载作用下(过盈配合+外载作用)应力、接触状态,接触状态直接反映了轴套过盈配合在外载作用下的变化,从而基于轴套受力和接触状态在过盈配合以及外载作用下的变化趋势即可分析得到轴承强度,进一步可以为轴套过盈量的设计提供依据。
表2:载荷步设置。
载荷步 载荷名称 接触控制 备注
Step1 过盈配合接触载荷 将非过盈配合接触对去掉
Step2 轮毂中心极限外载 加上Step1中去掉的接触对 在Step1的基础上施加外载
本实施例轮毂中心极限外载即为静止轮毂中心坐标系下的极限载荷,步骤3.2)中施加轮毂中心极限外载的具体步骤为:在轮毂中心建立目标节点,并将目标节点耦合到主轴的法兰面上,完成轮毂中心的加载。
本实施例中,目标节点具体采用多点约束方式耦合到主轴的法兰面上。
本实施例中,步骤3)中施加约束边界时具体是将分析模型中机架与偏航轴承内圈相接触面的所有节点设为全约束,施加载荷边界和约束边界后分析模型如图5所示,载荷在轮毂中心位置进行施加,并通过刚性MPC耦合到主轴前端面。
轴承模拟的准确性也将直接影响轴套强度分析的精度,本实施例分析模型中主轴承的建模步骤为:根据主轴承圆柱滚子的刚度计算单元属性,并根据滚子数目设定单元数目,以及使用只受压不受拉的单元,其中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中可以使用LINK10单元,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中可以使用GAP单元,本实施例所建立的主轴承模型结果如图6所示。
本实施例经过上述步骤后,得到轴套在过盈配合作用下、过盈配合时外载作用下等效应力云图以及接触状态如图7~10所示,其中图7对应为前轴套过盈配合作用下等效应力云图,图8对应前轴套过盈配合+外载作用下等效应力云图;图9对应为前轴套过盈配合作用下接触状态图,图10对应为前轴套过盈配合+外载作用下接触状态图对比图7、图8可知,在过盈配合作用下,前轴套的应力在过盈量接触的位置均匀分布,远离过盈接触位置,应力均匀变小;在过盈配合时外载作用下,前轴套应力由明显的变化,不再均匀,并且在轴套与轴肩相互作用处应力最大。对比图9、图10可知,在过盈配合作用下,前轴套与主轴在过盈配合位置接触状态均匀,并且均为closed;在过盈配合时外载作用下,前轴套与主轴在过盈配合位置接触状态有明显的变化,接触状态中有明显的滑移,说明外载作用下改变了前轴套与主轴的接触状态,能够充分的表现轴套与主轴接触面的密封性能。
本实施例风电机组中主轴承轴套过盈量分析方法,步骤包括:
按照上述主轴承轴套强度分析方法对轴套强度进行分析;
根据轴套强度分析结果判断轴套与主轴的过盈配合关系,若判断到不满足过盈配合关系,调整所述边界设置后分析模型中过盈量,直至满足过盈配合关系,得到主轴与轴套之间的最佳过盈量输出。
本实施例上述主轴承轴套强度分析方法对轴套强度进行分析后,基于轴套受力和接触状态的变化趋势即可判断过盈配合在外载作用下的变化,从而判断轴套过盈量选取是否合理,通过调整过盈量以及不同过盈量时轴套的接触状态,即可获取得到合理的过盈量,保证轴套与主轴之间良好的过盈配合关系,有效避免轴套打滑状况发生。
本发明上述方法主要应用于水平轴式风电机组的主轴承轴套强度分析以及过盈量设计,当然也可以基于上述原理应用于其他类型的风电机组中。
上述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风电机组中主轴承轴套强度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
1)模拟轴套的受力通过有限元建模建立包括轴套、主轴以及主轴承部件,以及前机架、轴承座、锁紧螺母和齿轮箱支撑座部件的分析模型;
2)将所述分析模型中主轴与轴套之间建立过盈配合接触关系,并模拟轴套的边界条件对所述分析模型中各部件进行接触边界设置,得到边界设置后分析模型;
3)对所述边界设置后分析模型施加载荷以及约束边界并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轴套在载荷作用下的应力、与主轴的接触状态,由得到的所述应力、接触状态分析主轴承轴套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机组中主轴承轴套强度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建立分析模型的具体步骤为:建立包括轴套、主轴、主轴承部件,以及前机架、轴承座、锁紧螺母和齿轮箱支撑座部件的几何模型,并按照各部件之间的装配关系进行装配;对装配后形成的装配体进行网格划分后生成有限元模型,得到所述分析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电机组中主轴承轴套强度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网格划分时,具体基于六面体单元对所述装配体中轴套的网格进行划分,并设置所述六面体单元为非协调单元;所述进行网格划分时,调整轴套与其他部件的接触位置处网格,使得所述接触位置对应的接触面的节点对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风电机组中主轴承轴套强度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建立过盈配合接触关系的具体步骤为:
2.1)根据轴套的装配尺寸设定初始过盈量;
2.2)基于设定的所述初始过盈量,将所述分析模型中主轴与轴套之间建立过盈配合接触关系,使得考虑轴套装配尺寸公差时主轴与轴套之间能够形成过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电机组中主轴承轴套强度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进行接触边界设置,具体将前轴套圆柱面与主轴之间、后轴套圆柱面与主轴之间设置为过盈接触;将前轴套端面与主轴之间、前轴套端面与轴承内圈端面之间、后轴套端面与轴承内圈端面之间以及后轴套端面与锁紧螺母端面之间设置为标准接触;将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内圈之间、轴承内圈与主轴之间、轴承座与前机架之间以及锁紧螺母与主轴之间设置为绑定约束。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风电机组中主轴承轴套强度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具体步骤为:
3.1)第一载荷步:对所述边界设置后分析模型施加过盈配合接触载荷,并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轴套在过盈配合作用时的应力、与主轴的接触状态;
3.2)第二载荷步:在所述过盈配合接触载荷的基础上,对所述边界设置后分析模型施加轮毂中心极限外载,并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轴套在过盈配合以及外载作用下的应力、与主轴的接触状态;
3.3)由所述步骤3.1)、步骤3.2)得到的应力、与主轴的接触状态进行比较,得到轴套的应力、与主轴的接触状态的变化趋势,基于所述变化趋势分析得到轴承强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电机组中主轴承轴套强度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2)中施加轮毂中心极限外载的具体步骤为:在轮毂中心建立目标节点,并将目标节点采用多点约束方式耦合到主轴的法兰面上,完成轮毂中心的加载。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风电机组中主轴承轴套强度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施加约束边界具体为将分析模型中机架与偏航轴承内圈相接触面的所有节点设为全约束。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风电机组中主轴承轴套强度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模型中主轴承的建模步骤为:根据主轴承圆柱滚子的刚度计算单元属性,并根据滚子数目设定单元数目,以及使用只受压不受拉的单元得到主轴承模型。
10.一种风电机组中过盈量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
按照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主轴承轴套强度分析方法对轴套强度进行分析;
根据轴套强度分析结果判断轴套与主轴的过盈配合关系,若判断到不满足过盈配合关系,调整所述边界设置后分析模型中过盈量,直至满足过盈配合关系,得到主轴与轴套之间的最佳过盈量输出。
CN201610738760.1A 2016-08-26 2016-08-26 风电机组中主轴承轴套强度分析方法及过盈量分析方法 Active CN1063549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38760.1A CN106354920B (zh) 2016-08-26 2016-08-26 风电机组中主轴承轴套强度分析方法及过盈量分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38760.1A CN106354920B (zh) 2016-08-26 2016-08-26 风电机组中主轴承轴套强度分析方法及过盈量分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54920A true CN106354920A (zh) 2017-01-25
CN106354920B CN106354920B (zh) 2019-11-12

Family

ID=57854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38760.1A Active CN106354920B (zh) 2016-08-26 2016-08-26 风电机组中主轴承轴套强度分析方法及过盈量分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54920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87598A (zh) * 2019-06-26 2019-09-27 太原科技大学 一种胀紧联结套承载能力的设计方法
CN110427658A (zh) * 2019-07-12 2019-11-08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有限元分析的电机定子系统配合公差确定方法
CN112434387A (zh) * 2020-11-18 2021-03-02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摇臂轴瓦过盈量设计方法、装置、调节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07488A (zh) * 2020-11-30 2021-03-16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机器人关节组件、机器人关节组件过盈量确定的方法
CN113011069A (zh) * 2021-03-26 2021-06-22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机组主轴受力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3146985A (zh) * 2021-05-17 2021-07-23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确定注塑机射胶传动机构可靠性的方法和装置
WO2023232011A1 (zh) * 2022-05-31 2023-12-07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配合公差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8775A (zh) * 2006-11-14 2007-04-18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 一种利用金属材料的热特性调节轴承预紧力的方法及装置
US20120204671A1 (en) * 2006-11-20 2012-08-16 Delbert Tesar Analytic integration of tolerances in designing precision interfaces for modular robotics
CN102155496B (zh) * 2011-03-31 2013-04-03 太原科技大学 一种确定风电锁紧盘过盈量的方法
CN104992039A (zh) * 2015-08-04 2015-10-21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圆锥面油压过盈安装过程中压力的计算方法
CN105608297A (zh) * 2016-02-17 2016-05-25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角接触球轴承动刚度的数值模拟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8775A (zh) * 2006-11-14 2007-04-18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 一种利用金属材料的热特性调节轴承预紧力的方法及装置
US20120204671A1 (en) * 2006-11-20 2012-08-16 Delbert Tesar Analytic integration of tolerances in designing precision interfaces for modular robotics
CN102155496B (zh) * 2011-03-31 2013-04-03 太原科技大学 一种确定风电锁紧盘过盈量的方法
CN104992039A (zh) * 2015-08-04 2015-10-21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圆锥面油压过盈安装过程中压力的计算方法
CN105608297A (zh) * 2016-02-17 2016-05-25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角接触球轴承动刚度的数值模拟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87598A (zh) * 2019-06-26 2019-09-27 太原科技大学 一种胀紧联结套承载能力的设计方法
CN110287598B (zh) * 2019-06-26 2022-07-05 太原科技大学 一种胀紧联结套承载能力的设计方法
CN110427658A (zh) * 2019-07-12 2019-11-08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有限元分析的电机定子系统配合公差确定方法
CN112434387A (zh) * 2020-11-18 2021-03-02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摇臂轴瓦过盈量设计方法、装置、调节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34387B (zh) * 2020-11-18 2023-04-18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摇臂轴瓦过盈量设计方法、装置、调节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07488A (zh) * 2020-11-30 2021-03-16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机器人关节组件、机器人关节组件过盈量确定的方法
CN113011069A (zh) * 2021-03-26 2021-06-22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机组主轴受力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3146985A (zh) * 2021-05-17 2021-07-23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确定注塑机射胶传动机构可靠性的方法和装置
CN113146985B (zh) * 2021-05-17 2022-12-09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确定注塑机射胶传动机构可靠性的方法和装置
WO2023232011A1 (zh) * 2022-05-31 2023-12-07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配合公差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54920B (zh) 2019-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54920A (zh) 风电机组中主轴承轴套强度分析方法及过盈量分析方法
CN102063540B (zh) 一种机床床身结构优化设计方法
CN102880761B (zh) 复杂装配体的构件拓扑优化设计方法
CN108062427A (zh) 基于数值计算的梯度控速降低涡轮盘锻造残余应力的方法
CN104077442A (zh)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大型整体薄壁件加工精度控制方法
CN103267507B (zh) 基于有限元分析提取机械结构平面的平面度误差的方法
CN108038266A (zh) 一种选择性激光修复过程的数值模拟方法
CN105069223A (zh) 一种风机塔筒门洞极限强度和疲劳强度的校核方法
CN102902859B (zh) 基于相变模型的动静压滑动轴承流固耦合设计方法
CN102024081A (zh) 一种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方法
CN104698969A (zh) 一种基于拟合法的回弹补偿方法
CN106339541A (zh) 大型风力发电机组中塔筒门框的焊缝疲劳强度分析方法
CN104978456A (zh) 一种通用阀门设计优化方法
CN104200037A (zh) 一种小双曲度钣金件的成形模具设计方法
CN105138772A (zh) 变截面构件电子束焊的有限元模拟方法
CN102592017A (zh) 一种双面锁紧刀柄/主轴联接性能仿真优化方法
CN108547740A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主机架强度有限元计算方法
CN102200069A (zh) 四气门柴油机气缸盖正向排气道模型设计方法及装置
CN112733406A (zh) 利用有限元素法建立摩擦搅拌焊接结构缺陷预测模型
CN105653799B (zh) 金属隔膜贮箱一体化设计方法
CN111539135B (zh) 一种用于钣金连接区域疲劳开裂预测的有限元建模方法
CN105389449A (zh) 一种螺栓强度的分析方法
CN103434585A (zh) 客车车身结构减重方法
CN104484511A (zh) 一种基于仿真分析的机器人结构动态特性设计方法
CN106202686B (zh) 一种涡轮盘等温模锻预成形坯料的多目标设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