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54410A - 应用操控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应用操控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54410A
CN106354410A CN201610736726.0A CN201610736726A CN106354410A CN 106354410 A CN106354410 A CN 106354410A CN 201610736726 A CN201610736726 A CN 201610736726A CN 106354410 A CN106354410 A CN 1063544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dentification parameter
trigger condition
finger print
pressure value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3672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54410B (zh
Inventor
周意保
张海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73672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544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544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544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544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5441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force sensing means to determine a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age Input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应用操控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检测用户对终端设备中压力指纹模组的触控操作,获取用户的当前指纹和对应的压力值;根据预设的与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触发条件从当前指纹和对应的压力值中确定识别参数;如果触发条件与识别参数匹配成功,则根据预设的与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控制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不同的控制方式,操作灵活便捷,满足用户需求。

Description

应用操控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应用操控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终端上设置指纹模组已很普遍。指纹识别不仅可以用于解锁、唤醒等功能,也是移动支付的重要一环。
通常,根据压力、指纹或者两者结合作为触发条件,当满足触发条件时以触发相应的操作,例如,同时满足压力和指纹条件时以唤醒屏幕。然而,这种控制方式对于某些应用场景操作比较受局限,不够方便快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应用操控方法,该方法能够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不同的控制方式,操作灵活便捷,满足用户需求。。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应用操控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终端设备。
本发明的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另一种终端设备。
为达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应用操控方法,包括:
检测用户对终端设备中压力指纹模组的触控操作,获取所述用户的当前指纹和对应的压力值;
根据预设的与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触发条件从所述当前指纹和对应的压力值中确定识别参数;
如果所述触发条件与所述识别参数匹配成功,则根据预设的与所述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控制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操控方法,首先检测用户对终端设备中压力指纹模组的触控操作,获取用户的当前指纹和对应的压力值,接着根据预设的与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触发条件从当前指纹和对应的压力值中确定识别参数,最后在触发条件与识别参数匹配成功时,根据预设的与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控制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由此,能够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不同的控制方式,操作灵活便捷,满足用户需求。
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操控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检测用户对终端设备中压力指纹模组的触控操作,获取所述用户的当前指纹和对应的压力值;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与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触发条件从所述当前指纹和对应的压力值中确定识别参数;
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触发条件与所述识别参数匹配成功时,根据预设的与所述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控制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操控装置,首先第一获取模块检测用户对终端设备中压力指纹模组的触控操作,获取用户的当前指纹和对应的压力值,接着第一确定模块根据预设的与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触发条件从当前指纹和对应的压力值中确定识别参数,最后处理模块在触发条件与识别参数匹配成功时,根据预设的与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控制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由此,能够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不同的控制方式,操作灵活便捷,满足用户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应用操控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首先检测用户对终端设备中压力指纹模组的触控操作,获取用户的当前指纹和对应的压力值,接着根据预设的与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触发条件从当前指纹和对应的压力值中确定识别参数,最后在触发条件与识别参数匹配成功时,根据预设的与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控制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由此,能够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不同的控制方式,操作灵活便捷,满足用户需求。
为达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的另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压力指纹模组,其中,所述压力指纹模组包括:设备元件、压力元件、指纹传感器、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以执行:
检测用户对终端设备中压力指纹模组的触控操作,获取所述用户的当前指纹和对应的压力值;
根据预设的与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触发条件从所述当前指纹和对应的压力值中确定识别参数;
如果所述触发条件与所述识别参数匹配成功,则根据预设的与所述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控制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首先检测用户对终端设备中压力指纹模组的触控操作,获取用户的当前指纹和对应的压力值,接着根据预设的与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触发条件从当前指纹和对应的压力值中确定识别参数,最后在触发条件与识别参数匹配成功时,根据预设的与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控制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由此,能够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不同的控制方式,操作灵活便捷,满足用户需求。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应用操控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压力指纹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应用操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应用操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应用操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7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操控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应用操控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操控方法,包括:
步骤101,检测用户对终端设备中压力指纹模组的触控操作,获取用户的当前指纹和对应的压力值。
具体地,本实施例提供的应用操控方法被配置在具有压力指纹模组的终端设备中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需要注意的是,终端设备的类型很多,可以根据应用需要进行选择,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
具体来说,通常根据压力、指纹或者两者结合作为触发条件,当满足触发条件时以触发相应的操作,例如,同时满足压力和指纹条件时以唤醒屏幕。然而,这种控制方式对于某些应用场景操作比较受局限,不够方便快捷,无法满足特定应用场景下的用户需求。
本发明各实施例主要结合压力指纹模组的特点,提出一种满足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触发条件以触发相应的操作,即能够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不同的控制方式,从而满足用户需求,压力指纹模组具体结构结合图2具体说明如下:
其中,压力指纹模组可以包括压力元件、设备元件,以及指纹传感器。参见图2,在设备元件下可以同时整合指纹传感器及压力元件,使得压力指纹模组可以同时具备检测用户按压时的压力值,及采集用户的指纹图像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压力指纹模组可以设计为不可活动式(即,触摸式)的,能够有效避免用户指纹误触发,给用户来自移动终端的压力反馈,提升用户体验,并且,通过设计为不可活动式(即,触摸式),能够提升终端设备整机的防水性能。
另外,当用户的手指按压压力指纹模组中的压力元件时,压力直接传输到压力元件,指纹传感器穿过压力元件和设备元件获取用户手指的指纹图像。指纹传感器和基板通过焊接连接,装饰圈和基板下面的钢补通过胶水或者激光电焊链接,能够加强指纹识别模块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设备元件包括但不限于陶瓷、玻璃、喷涂材料、pet材料、蓝宝石材料等,对此不作限制。压力元件包括但不限于压电材料膜,压力传感器等。指纹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自容电容式、互容电容式、超声波式,以及光学式原理指纹等,对此不作限制。
具体地,当用户对终端设备的压力指纹模组进行触控操作时,会对压力指纹模组产生一定的压力,该压力具有一定的压力值。
其中,触控操作对应的压力值可以通过很多种方式获得。下面举例说明:
示例一:通过压力传感器直接检测获取。
举例而言,检测用户对终端设备的压力指纹模组的触控操作,压力传感器直接检测获取当前触控操作对应的压力值为20N。
示例二,查询预先设置的触控操作和压力值的映射关系表,获得与当前触控操作对应的压力值。
举例而言,检测用户对终端设备的压力指纹模组的触控操作,确定当前触控操作为A,进而通过查询A与压力值的映射关系表,获得当前触控操作A对应的压力值为15N。
另外,在用户进行触控操作时,压力指纹模组中的指纹传感器采集到触控操作的手指的图像进而获取用户的当前指纹。
可以理解的是,用户的当前指纹可以是用户的左手或者右手信息,以及十根手指中的具体某一根手指的信息,例如左手拇指、右手拇指等。
步骤102,根据预设的与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触发条件从当前指纹和对应的压力值中确定识别参数。
步骤103,如果触发条件与识别参数匹配成功,则根据预设的与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控制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
具体地,预设的与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触发条件有很多种,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进行选择设置,举例说明如下:
示例一:触发条件为压力条件。
具体地,在触发条件为压力条件时,确定识别参数为与当前指纹对应的压力值,在用户对应的压力值与压力条件匹配时,根据预设的与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控制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
其中,预设的与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控制信息有很多种,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进行选择设置,例如包括:唤醒屏幕、锁屏处理、应用程序启动和应用程序关闭等。
举例而言,触发条件为压力值20N,确定识别参数为当前指纹对应的压力值20N,两者匹配,进行锁屏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压力条件与识别参数匹配失败时,记录失败信息,并在失败信息的连续次数超过预设阈值时,进行锁屏处理。例如,预设阈值为5,在压力条件与识别参数匹配失败6次,进行锁屏处理。
示例二:触发条件为指纹条件。
具体地,在触发条件为指纹条件时,确定识别参数为当前指纹,在用户的当前指纹与指纹条件匹配时,根据预设的与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控制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
举例而言,触发条件为指纹条件右大拇指,确定识别参数为当前指纹右大拇指,两者匹配,唤醒屏幕。
需要说明的是,指纹条件与识别参数匹配失败时,记录失败信息,并在失败信息的连续次数超过预设阈值时,进行锁屏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需要预先设定指纹和手指的对应关系,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以及个人操作习惯,在初次使用移动终端或者应用程序之前,录入相应手指的指纹信息,以使在后续触控操作时与指纹传感器识别结果进行匹配。或者,
在移动终端的出厂程序设置好用户的手指信息选项,用户在初次使用移动终端时依次录入或者有选择地录入各手指信息对应的指纹信息,之后用户再根据自身喜好和习惯选择预先已录入指纹信息的手指信息与其对应的控制信息。
示例三:触发条件为压力指纹条件时,确定识别参数为当前指纹和对应的压力值。
具体地,在触发条件为压力指纹条件时,确定识别参数为当前指纹和对应的压力值,在用户的当前指纹和对应的压力值与压力指纹条件匹配时,根据预设的与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控制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
举例而言,触发条件为指纹条件右大拇指和对应的压力值15N,确定识别参数为当前指纹右大拇指和对应的压力值为15N,两者匹配,开启微信。
需要说明的是,压力指纹条件与识别参数匹配失败时,记录失败信息,并在失败信息的连续次数超过预设阈值时,进行锁屏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操控方法,首先检测用户对终端设备中压力指纹模组的触控操作,获取用户的当前指纹和对应的压力值,接着根据预设的与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触发条件从当前指纹和对应的压力值中确定识别参数,最后在触发条件与识别参数匹配成功时,根据预设的与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控制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由此,能够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不同的控制方式,操作灵活便捷,满足用户需求。
图3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应用操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步骤301,检测用户对终端设备中压力指纹模组的触控操作,获取用户的当前指纹和对应的压力值。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301的描述与上述步骤S101相对应,因此对的步骤S301的描述参考上述步骤S101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302,根据预设的与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触发特征获取场景特征信息。
步骤303,根据场景特征信息确定与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触发条件。
具体地,触发特征有很多种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设置,举例说明如下:
示例一:触发特征为时间特征。
具体地,根据预设的与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时间特征获取时间特征信息,并根据时间特征信息确定与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触发条件。
举例而言,工作时间时,指纹和压力同时满足条件以唤醒屏幕,非工作时间时,满足指纹条件以唤醒屏幕。
示例二:触发特征为空间特征。
具体地,根据预设的与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空间特征获取空间特征信息,并根据空间特征信息确定与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触发条件。
举例而言,在工作场合时,指纹和压力同时满足条件以唤醒屏幕,,非工作场合时,满足压力条件以唤醒屏幕。
示例三:触发特征为用户特征。
具体地,根据预设的与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用户特征获取用户特征信息,并根据用户特征信息确定与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触发条件。
举例而言,如果是用户本人,满足压力条件以唤醒屏幕,如果是他人,则需要满足压力和指纹两者才以唤醒屏幕,压力条件可取他人的压力,指纹取用户的指纹。
步骤304,若触发条件为压力指纹条件,则确定识别参数为当前指纹和对应的压力值。
步骤305,如果触发条件与识别参数匹配成功,则根据预设的与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控制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304-S305的描述与上述步骤S102-S103相对应,因此对的步骤S304-S305的描述参考上述步骤S102-S103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306,如果触发条件与识别参数匹配失败,则记录失败信息。
步骤307,如果失败信息的连续次数超过预设阈值,则进行锁屏处理。
具体地,触发条件与识别参数匹配失败时,记录失败信息,并在失败信息的连续次数超过预设阈值时,进行锁屏处理。例如,预设阈值为5,在条件与识别参数匹配失败6次,进行锁屏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操控方法,首先检测用户对终端设备中压力指纹模组的触控操作,获取用户的当前指纹和对应的压力值,接着根据预设的与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触发条件从当前指纹和对应的压力值中确定识别参数,最后在触发条件与识别参数匹配成功时,根据预设的与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控制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由此,能够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不同的控制方式,操作灵活便捷,满足用户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应用操控装置。
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应用操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应用操控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0、第一确定模块20和处理模块30。
其中,第一获取模块10用于检测用户对终端设备中压力指纹模组的触控操作,获取用户的当前指纹和对应的压力值。
第一确定模块20用于根据预设的与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触发条件从当前指纹和对应的压力值中确定识别参数。
处理模块30用于在触发条件与识别参数匹配成功时,根据预设的与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控制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
第一确定模块20具体用于:在触发条件为压力条件时,确定识别参数为与当前指纹对应的压力值;或者,
在触发条件为指纹条件时,确定识别参数为当前指纹;或者,
在触发条件为压力指纹条件时,确定识别参数为当前指纹和对应的压力值。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应用操控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应用操控装置,其实现原理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操控装置,首先第一获取模块检测用户对终端设备中压力指纹模组的触控操作,获取用户的当前指纹和对应的压力值,接着第一确定模块根据预设的与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触发条件从当前指纹和对应的压力值中确定识别参数,最后处理模块在触发条件与识别参数匹配成功时,根据预设的与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控制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由此,能够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不同的控制方式,操作灵活便捷,满足用户需求。
图5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应用操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如图4所示的基础上,该装置还包括:记录模块40、锁屏模块50、第二获取模块60和第二确定模块70。
其中,记录模块30用于在触发条件与识别参数匹配失败时,记录失败信息。
锁屏模块40用于在失败信息的连续次数超过预设阈值时,进行锁屏处理。
具体地,触发条件与识别参数匹配失败时,记录失败信息,并在失败信息的连续次数超过预设阈值时,进行锁屏处理。
第二获取模块50用于根据预设的与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触发特征获取场景特征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60用于根据场景特征信息确定与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触发条件。
第二获取模块50具体用于:
在触发特征为时间特征时,获取时间特征信息;或者,
在触发特征为空间特征时,获取地点特征信息;或者,
在触发特征为用户特征时,获取用户身份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应用操控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应用操控装置,其实现原理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操控装置,首先第一获取模块检测用户对终端设备中压力指纹模组的触控操作,获取用户的当前指纹和对应的压力值,接着第一确定模块根据预设的与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触发条件从当前指纹和对应的压力值中确定识别参数,最后处理模块在触发条件与识别参数匹配成功时,根据预设的与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控制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由此,能够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不同的控制方式,操作灵活便捷,满足用户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终端设备,图6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2包括应用操控装置1。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应用操控装置1与上述实施例中参考图4-图5描述的应用操控装置对应,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首先检测用户对终端设备中压力指纹模组的触控操作,获取用户的当前指纹和对应的压力值,接着根据预设的与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触发条件从当前指纹和对应的压力值中确定识别参数,最后在触发条件与识别参数匹配成功时,根据预设的与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控制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由此,能够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不同的控制方式,操作灵活便捷,满足用户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了另一种终端设备。
图7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7,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壳体71、设置在壳体71内的压力指纹模组72,压力指纹模组72包括:设备元件721、压力元件722、指纹传感器723、存储器724和处理器725,存储器724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处理器725通过读取存储器724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以执行:
检测用户对终端设备中压力指纹模组的触控操作,获取用户的当前指纹和对应的压力值。
根据预设的与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触发条件从当前指纹和对应的压力值中确定识别参数。
如果触发条件与识别参数匹配成功,则根据预设的与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控制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首先检测用户对终端设备中压力指纹模组的触控操作,获取用户的当前指纹和对应的压力值,接着根据预设的与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触发条件从当前指纹和对应的压力值中确定识别参数,最后在触发条件与识别参数匹配成功时,根据预设的与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控制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由此,能够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不同的控制方式,操作灵活便捷,满足用户需求。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2)

1.一种应用操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用户对终端设备中压力指纹模组的触控操作,获取所述用户的当前指纹和对应的压力值;
根据预设的与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触发条件从所述当前指纹和对应的压力值中确定识别参数;
如果所述触发条件与所述识别参数匹配成功,则根据预设的与所述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控制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的与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触发条件从所述当前指纹和对应的压力值中确定识别参数,包括:
若所述触发条件为压力条件,则确定所述识别参数为与所述当前指纹对应的压力值;或者,
若所述触发条件为指纹条件,则确定所述识别参数为所述当前指纹;或者,
若所述触发条件为压力指纹条件,则确定所述识别参数为所述当前指纹和对应的压力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果所述触发条件与所述识别参数匹配失败,则记录失败信息;
如果所述失败信息的连续次数超过预设阈值,则进行锁屏处理。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预设的与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触发条件从所述当前指纹和对应的压力值中确定识别参数之前,还包括:
根据预设的与所述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触发特征获取场景特征信息;
根据所述场景特征信息确定与所述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触发条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的与所述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触发特征获取场景特征信息,包括:
若所述触发特征为时间特征,则获取时间特征信息;或者,
若所述触发特征为空间特征,则获取地点特征信息;或者,
若所述触发特征为用户特征,则获取用户身份信息。
6.一种应用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检测用户对终端设备中压力指纹模组的触控操作,获取所述用户的当前指纹和对应的压力值;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与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触发条件从所述当前指纹和对应的压力值中确定识别参数;
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触发条件与所述识别参数匹配成功时,根据预设的与所述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控制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触发条件为压力条件时,确定所述识别参数为与所述当前指纹对应的压力值;或者,
在所述触发条件为指纹条件时,确定所述识别参数为所述当前指纹;或者,
在所述触发条件为压力指纹条件时,确定所述识别参数为所述当前指纹和对应的压力值。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记录模块,用于在所述触发条件与所述识别参数匹配失败时,记录失败信息;
锁屏模块,用于在所述失败信息的连续次数超过预设阈值时,进行锁屏处理。
9.如权利要求6-8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与所述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触发特征获取场景特征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场景特征信息确定与所述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触发条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触发特征为时间特征时,获取时间特征信息;或者,
在所述触发特征为空间特征时,获取地点特征信息;或者,
在所述触发特征为用户特征时,获取用户身份信息。
1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6-10任一所述的应用操控装置。
12.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压力指纹模组,其中,所述压力指纹模组包括:设备元件、压力元件、指纹传感器、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以执行:
检测用户对终端设备中压力指纹模组的触控操作,获取所述用户的当前指纹和对应的压力值;
根据预设的与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触发条件从所述当前指纹和对应的压力值中确定识别参数;
如果所述触发条件与所述识别参数匹配成功,则根据预设的与所述当前应用场景对应的控制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
CN201610736726.0A 2016-08-26 2016-08-26 应用操控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3544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36726.0A CN106354410B (zh) 2016-08-26 2016-08-26 应用操控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36726.0A CN106354410B (zh) 2016-08-26 2016-08-26 应用操控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54410A true CN106354410A (zh) 2017-01-25
CN106354410B CN106354410B (zh) 2019-09-17

Family

ID=57855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3672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354410B (zh) 2016-08-26 2016-08-26 应用操控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54410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3598A (zh) * 2017-03-23 2017-12-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解锁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429170A (zh) * 2017-05-28 2018-08-21 杭州力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室外防尘配电柜
CN109461000A (zh) * 2018-09-28 2019-03-12 珠海横琴现联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屏幕指纹触按身份认证防伪方法
CN111638850A (zh) * 2020-05-29 2020-09-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响应方法、响应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1979202B2 (en) 2017-12-29 2024-05-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Emulated card selection method and mobile devic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98804A (zh) * 2014-12-30 2015-05-0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US20150312405A1 (en) * 2012-11-29 2015-10-29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5160228A (zh) * 2015-08-27 2015-12-1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解锁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488373A (zh) * 2015-11-27 2016-04-13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程序的快速启动方法及其启动模块
CN105824521A (zh) * 2015-09-21 2016-08-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操作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312405A1 (en) * 2012-11-29 2015-10-29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4598804A (zh) * 2014-12-30 2015-05-0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5160228A (zh) * 2015-08-27 2015-12-1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解锁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824521A (zh) * 2015-09-21 2016-08-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操作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5488373A (zh) * 2015-11-27 2016-04-13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程序的快速启动方法及其启动模块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3598A (zh) * 2017-03-23 2017-12-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解锁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423598B (zh) * 2017-03-23 2019-10-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解锁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429170A (zh) * 2017-05-28 2018-08-21 杭州力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室外防尘配电柜
US11979202B2 (en) 2017-12-29 2024-05-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Emulated card selection method and mobile device
CN109461000A (zh) * 2018-09-28 2019-03-12 珠海横琴现联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屏幕指纹触按身份认证防伪方法
CN111638850A (zh) * 2020-05-29 2020-09-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响应方法、响应装置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54410B (zh) 2019-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54410A (zh) 应用操控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US20210357488A1 (en)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Touchscreen Terminal
CN105447454B (zh) 指纹模板完善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6415569B (zh)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EP3293695A1 (en) Method for enrolling financial account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performing the same
CN100593170C (zh) 注册指纹及设定应用软件登入方式的系统与方法
US2015036298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based on face recognition
KR20180060840A (ko) 압력에 기초한 지문 인식 방법 및 장치
EP0973123A1 (en) Finger sensor operating technique
CN102662554B (zh) 信息处理设备及其密码输入方式切换方法
CN104978028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694312A (zh) 用于存储指纹信息的电子设备和方法
CN104866226B (zh) 一种终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TWI694383B (zh) 具有指紋識別功能的電子裝置及指紋識別方法
CN106250883B (zh) 压力指纹识别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6326708A (zh)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以及装置
CN106354385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6326869B (zh) 指纹识别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8021796A (zh) 应用解锁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250884A (zh) 指纹识别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5094874A (zh) 一种启动应用的方法和系统
CN106445361A (zh) 基于移动终端的救急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704745B (zh) 一种生物特征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4898839A (zh) 一种终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6371724A (zh)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